星島日報 A20| 每日雜誌 |
2008-09-03 |
政治氣候、訪問方法皆影響結果 民調滿天飛 選民宜理性 立法會選舉將於本週日舉行,有關政黨及候選人的民意調查紛紛出爐,民調數字滿天飛。但由於各機構選取樣本、調查期限、訪問時段皆有別,令各項調查結果出入頗大,選民也被弄得滿腦子問號。有政黨索性利用「偏低」的民意支持率大打「告急牌」,爭取選票;又有候選人趁出席論壇,大發出位言論,搶攻對手票倉。選民的意向又往往受到政治氣候或外圍因素影響,以致民調結果如過山車般大上大落。學者呼籲選民宜全面參考調查結果,作出理性投票。 臨近立法會選舉,由大學或民間機構進行的民意調查相繼公佈,但各個調查結果卻出現頗大差異,即使民調結果中政黨或候選人獲支持的排名相同,但支持率亦有幾個百分點差距。 舉例如中大及嶺大最近一次公佈的民調,港島區支持率最高的首三張候選名單,分別是公民黨的陳淑莊及余若薇,其次是葉劉淑儀及史泰祖,第三位是民建聯的曾鈺成及蔡素玉;但在中大的民調中,公民黨的支持度達百分之十九點七,而在嶺大的民調中,其支持率只有百分之十三點九,相距近百分之六。又如九龍西選區中,民主黨名單在中大民調排第二位,但在嶺大的民調中只排第四位,支持率相差超過百分之六。 樣本日期不相同存誤差 有市民在網上討論區直言:「民調結果信不過」。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坦言,任何民調結果都會有誤差,因為被訪的樣本、進行日期及週期不同,結果也會出現波動。「舉例說,我們以七天為一個週期,別人以三天為一個週期,樣本數目已相差很多,若進行民調的週期愈短,取得樣本愈少,誤差便愈大。」 該機構以滾動方式,從八月六日至九月三日進行民調,從中瞭解選民的投票意欲及對候選人的支持度等,並分段公佈結果。王家英指,被訪者的意向會隨政治氣候或外圍因素轉變,例如一向語出驚人的黃毓民,近期便因為在論壇狂「質」公民黨而人氣急升,更獲網民力「撐」,指他敢言。從中大民調可見,黃在八月中的支持率只有百分之四點八,到八月底已跳升至百分之十點三。王又指,建制派的支持度則受政府民望影響,而醜聞亦會拖累候選人,如宋楚瑜在二千年參選台灣的總統選舉,便因爆出「興票案」(涉及收受億元獻金),令民望插水。 選擇性選民較易受影響 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則說,各個選舉民調結果的大趨勢相近,只有個別選區略有差異,他強調,電話資料庫、提問方法,甚至有否足夠答案供被訪者選擇等,都會影響民調結果。「民調就像格價系統,精明消費者會格完價才購物,精明選民也不會只看一個民調結果,一些投入感較強的選民,會有興趣看完所有民調,但他們未必會受民調左右投票決定,反而選擇性看民調的市民,較易受影響。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大學進行的民調基本上合乎學術原則和守則,調查方法亦參考國際慣例,具相當可信性及參考價值。不過,港人對政黨投入度不足,政黨對選民缺乏動員力,難以像外國的選舉般,可煽動選民影響民調結果,但政黨仍會參考民調,配合委託「自己人」進行的調查,釐清對手走勢,調整選舉策略。 政黨利用數字順勢「告急」 「如親建制的調查機構,調查時不只問選民投票意向,還會細問投票原因,從中瞭解敵我的強弱,部署針對性的攻擊策略,或準備如何回應對手就個別事件攻擊,而利用民調結果打『告急戰』亦是最常見的做法。」 從選民層次來看,劉續稱,游離票或不留意政治的選民最受民調結果影響,他們的決定足以影響政黨的「邊緣候選人」,「如上屆立法會選舉,選舉當日民調顯示,九龍東的陳鑑林選情接近落敗邊緣,下午三時起即動員『告急』拉票,結果搶走了同區陳婉嫻大部分選票,結果陳鑑林成為票王當選,而陳婉嫻則差點落敗。」 「特別事件」可扭轉局勢 「特別事件」往往影響民調結果,最終能把選舉局勢扭轉。劉銳紹說: 「港府和中央政府洞悉政策對選情的影響,近年都避開不在選舉期間發佈政策消息,今年的『梁展文事件』算是異數,幫了民主派一把;又如九五年回歸前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民調結果顯示民建聯支持度不錯,但選舉當日早上,新華社發放了一篇文章,內容大意是『提醒』選民,投票給沒有機會過渡九七的議員是沒有意義,香港選民受到這番『警告』刺激,令大批選票轉移民主派,當時有左派朋友說,他們即時失去五千票。」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說,政黨不太重視民調結果,但會於不同選舉階段利用民調進行宣傳,「在初階段,政黨會利用民調來決定派甚麼人出選,到後階段,則會利用民調來進行告急宣傳,至於具體策略則會按當時形勢而定。」由於香港選民對政黨忠心程度不及台灣、美國,故政黨無法動員選民力量影響民調結果。 他補充,各大民調結果出現差異,皆因每個調查樣本都有數個百分點的落差,加上民調是持續進行,反映政黨整體走勢,單看個別一次的結果是沒有意思。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有政戲| By 傅流螢 |
2008-09-03 |
選舉「靜又淨」 氣氛炒不 相比上一屆立法會選舉,今次選舉特色是「靜」和「淨」。靜,是選舉氣氛不濃烈,無復04年泛民主派決志要奪取過半議席的鬥心;淨,是選舉至今,尚未爆出候選人黑材料,亦令選舉氣氛炒不熱。 今年選情所以比較平靜,是不論泛民主派和建制派都作了實力評估,兩大陣營最後的議席數目,不會出現戲劇化的大變,泛民主派或取22至23席,較上屆泛民與建制的25對35之比,不作太大的偏離。 雖是靜,但細觀5大選區的格局,又較04年混亂。還記得,04年選舉,成為泛民主派與建制派的決鬥,雙方以民主議題作為重大分野,壁壘分明。 兩陣營同室操戈 互不配票 選舉戰略上,泛民主派亦事前充分協調,然後集中火力,每區只派一至兩張名單參選,避免票源拉散;選舉工程上,亦槍口一致向外,以「踢走保皇黨」為口號,打擊對手。 基於各大選區敵我分明,戰況基本格局是明朗,各區只爭取得一席,看鹿死誰手。相比下,除九龍東外,今屆各選區是混亂之極,九西、新東和新西的最後2席甚至3席,都不太清晰。 導致此混亂局面,皆因兩大陣營都出現「同室操戈」,如港島區,民建聯的蔡素玉和史泰祖互撬票,公民黨和民主黨互不配票;在九龍西,田北辰與梁美芬各搶中產票源,社民連黃毓民不斷搶攻劉千石、民協馮檢基,以及公民黨毛孟靜的票源。 抹黑對手 利人未必利己 正如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選舉的抹黑新聞,必須目標明確,敵對陣營以狙擊個別候選人;但當選情並不明朗,抹黑新聞最後結果若只令個別泛民候選人的票,倒向同屬泛民陣營另一位候選人,意義便不大;此亦解釋何故今屆選舉黑材料比較少。 對比下,04年的黑材料,可謂一波接一波,包括民主黨何偉途北上嫖妓風波,民主黨涂謹申的標風波等;但上屆出現投票率新高,今屆投票人數能否創新高,還要視乎各候選人的催票工程。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000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南華早報 EDT1| EDT| By Eva Wu and Fanny W.Y. Fung |
2008-09-03 |
Pan-democrats caution voters on exit pollsters A row is looming over the release of exit poll results before the close of voting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despite pollster Robert Chung Ting-yiu's assertion that his survey for broadcasters will be leak-proof.
Dr Chu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POP)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ll conduct the biggest exit poll. Pan-democratic groups will hold a joint news conference today to remind voters they can refuse to talk to exit pollsters.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said it had received seven applications to conduct exit polls.
Democratic Party vice-chairman Sin Chung-kai said the fairness of the election could be undermined if certain people obtained exit poll data while others did not.
Independent Anson Chan Fang On-sang, who is not seeking re-election, said: "Voters had better ignore all exit poll interviews. Do not believe rumours which cite exit poll results saying whoever is in a critical situation." At the last election, a "situation critical" message diverted votes to Democrat Martin Lee Chu-ming and cost fellow pan-democrat Cyd Ho Sau-lan re-election.
Mr Sin and Mrs Chan criticised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for failing to amend guidelines to prevent the abuse of exit polls.
Tam Yiu-chung, chairm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lso expressed fears that poll data could be leaked.
Responding to candidates' concerns that leaks could affect the election results, Dr Chung insisted the scenario was unlikely. He has been carrying out exit polls since 1991, and said there had never been a leak of data from within media organisations sponsoring the polls. He said the pan-democrats' stance was worrying and would make polling unprofessional.
Five broadcasters are sponsoring the POP exit polls on Sunday. This year,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will be told at 12.30pm, 5pm and 9.30pm which candidates have more chance of being elected and which have less chance. Only after voting ends at 10.30pm will they get figures for each candidate's support. Peter Kwan Wai, senior vice-president for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at ATV, one of the sponsors, said it had not requested the pollster make new arrangements. "When we joined the project this year, we just thought the results would be provided to us at night like in past elections," he said.
Asked if the contracts signed with sponsors required them not to disclose findings to candidates, Dr Chung said: "We keep reminding them to study carefully the election rules."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reminded the media and any organisations conducting exit polls that they should not announce the results before the close of polling since that might affect results.
Spokesmen for RTHK, Cable TV, ATV and Now TV said they would comply with election guidelines and would not release any data from the exit polls until after voting ends.
Spokesmen for TVB could not be reached for comment by last night.
The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s interviewers will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electors at 120 polling stations. Observer A16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27008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am730 M12| 新聞 |
2008-09-03 |
泛民籲選民三不拒回應港大提前發放票站調查資料 本地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本週日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進行票站調查,並提前向5間贊助調查的電子傳媒機構發放資料,以供內部參考及部署採訪,觸發「調查風波」。負責人鍾庭耀指有關做法並無違反選舉指引,並相信傳媒的專業操守,不擔心資料外洩而影響選舉。但多個政黨均反對有關做法,泛民主派更翻舊帳,批評政府縱容有人假借學術機構之名利用票站調查進行配票,呼籲選民採取「三不」政策,對所有票站調查一律不作回應。 港大民研計劃將於本週日在全港其中120個票站進行調查,以瞭解選民的投票意向,從而粗略分析候選人的勝算,供傳媒機構參考,今屆贊助票站調查的機構為5間電子傳媒,並不包括報章。根據過往做法,民意研究計劃只在晚上9時及10時45分發放資料予贊助機構,今屆則提前並新增兩個發放時段,包括中午12時半及下午5時,並將晚上9時的時段改為9時半。 民研計劃主任鍾庭耀解釋,今次作出「微調」安排,主要是方便傳媒機構部署採訪工作,他指提供的只是「粗糙」資料,而且是作內部參考,並無違反選舉指引,亦不擔心資料會被用於選舉工程而影響選舉。他強調,與贊助傳媒機構協議,同樣只會在投票結束後才公開有關資料,故對參選者及公眾全無影響,亦無跡象顯示傳媒會提前公佈結果、或向外披露或洩露有關結果。 他指多年來與贊助機構有良好合作紀錄,傳媒亦有責任維護權益及專業操守。對於一旦有個別傳媒將調查資料提供予候選人,他表示遺憾,傳媒亦要冒上被批評不道德之名。 向選民提供「問、選、記」錦囊另外,對於過去有人冒認是「港大」或政府進行票站調查,鍾庭耀表示「冤屈」,而今年港大的調查員會在投票日穿上印有「HKU POP港大民研」字樣的制服背心,並佩戴工作證,以茲識別。他亦向選民提供小錦囊,提醒選民以「問、選、記」的方式面對,即問清楚調查目的、選擇回答與否、以及若遇到不尋常或偏離調查內容,記錄時間及地點以作跟進。 泛民過去曾要求選管會規管學術機構的票站調查,但當局以不欲干預學術自由為理由而不作理會。立法會議員陳方安生批評政府「分明縱容人作弊」,她質疑若是學術用途,毋須在全港500多個票站進行調查,她直指建制派利用各式各樣團體進行票站調查作配票之用,她呼籲市民對票站調查「唔好理、唔好聽、唔好答」,她並希望鍾庭耀三思,以免弄巧反拙。 民主黨促選舉後檢討指引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亦批評政府縱容票站調查成為配票工具,操控選舉,他並指事件已觸發整個調查制度崩潰,認為政府應在選舉後檢討選舉指引,並呼籲選民對所有票站調查不作回應。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說,任何人若在投票結束前發放票站調查結果,導致消息滿天飛,未拿定主意的選民可能待最後一刻參考民調才投票,這將會影響投票結果,最惡劣結局是泛民在港島區只能取得兩席。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則表示,擔心如何確保有關資料不會外洩。 |
|
文章編號: 20080903892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頭條日報 P32| 港聞 |
2008-09-03 |
民主黨龍頭地位岌岌可危 逢週二至週四見報 還有四天便到今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日,民主黨是否需要告急?民主黨能否力保其在各地區直選的議席呢?
陳太大撐公民黨 如果我們還相信選舉期間由部份機構進行的民調具參考價值的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是:民主黨在泛民陣營的龍頭地位,已經岌岌可危。以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在上周進行的民調顯示,在五個地區直選選區中,公民黨名單在其中三個選區領先民主黨,包括港島區、九龍東和新界東這三大選區,而這些選區的領軍候選人皆為該黨競選連任的幾位知名大狀,包括黨魁余若薇、黨核心梁家傑和湯家驊。他們所得的支持大幅拋離民主黨的名單,如果選舉最後結果真的反映這種差距,民主黨的泛民一哥地位亦會告終,民主黨黨員縱使百般不願,也得接受。 公民黨的候選人名單能夠在今屆選舉中佔了領先地位,相信源於多方面因素。 公民黨各大狀的明星效應,雖然在去年底區議會選舉中未能產生強大效應,但在今夏大選區競爭的立法會選舉中卻發揮了作用,公民黨「星」光閃閃,還有吸票力極強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全力為公民黨站台,其所得支持度遠勝民主黨絕不為奇,再加上人心求變,大家樂見泛民陣營有相對新鮮和充滿活力的新面孔加入選戰,也替公民黨加了分。 民主黨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並沒有甚麼新招應戰,除了個別候選人繼續默默地在地區一票一票地爭取之外,也求諸於陳太在力撐公民黨之餘,能夠分小小力、留一點點「燭光」照一照該黨面臨告急的主將。陳太對民主黨的「小撐」能否替民主黨力挽狂瀾,現時尚屬言之過早,因為一切有待週日投票日陳太如何安排她的助選日程,陳太如若貫徹其承諾全力支持公民黨,在投票日不替港島區甘乃威,九龍西涂謹申和新界西李永達站台,而是替港島區的陳淑莊、余若薇,九龍西的毛孟靜和新界西的張超雄拉票,民主黨名單相信難逃告急的命運。
考驗鐵票數目 民主黨在今屆選舉中其實未有甚麼明星效應支持各候選名單,該黨今日的領導層,包括何俊仁、李永達等等星味比起公民黨的各大狀真的差得遠,最有星級魅力的前黨魁李柱銘宣佈退選後,也未見全情投入為民主黨各弱勢名單站台,民主黨剩下的便只有二十年來地區黨員在地區工作累積的成果,他們的支持便主要來自對他們不離不棄的忠實擁躉,只此而已。若果說週日選舉民主黨所取得選票,幾可是該黨的鐵票,相信絕不為過,選舉結果也可視為民主黨真正實力的底線。 面對上述的局面,民主黨除了接受現實之外,也應視之為一個重新檢視該黨路向的契機,民主黨落,公民黨上是人心思變的一個反照,民主黨如何在這個求變的浪潮中找到新位置和新動力,比起該黨能夠在今屆選舉能力保幾多席更重要,因為不思進取,只會在求變的浪潮中被淘汰。 告急牌不是信用卡,不能夠碌完再碌,民主黨要在香港的政壇上要有可持續的發展,必需要認真吸取這次選舉經驗和教訓,否則在下一屆選舉中,不但泛民龍頭地位肯定不保,輸掉的議席相信也會更多。 |
|
文章編號: 20080903904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蘋果日報 A20| 論壇| 探針| By 吳志森 |
2008-09-03 |
探針:對選舉冷漠將會後悔莫及
九月七號星期日,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經過兩星期的奧運狂熱,緊接的是金牌選手旋風訪問,整個香港,仍然停留在一種民族主義亢奮氣氛中,剩下多少港人還會記得,立法會選戰已經進入尾聲,影響未來四年,甚至今後十年至十五年香港政治生態的一場重要選舉,已經進入關鍵的時刻。每次選舉,電視電台都會舉辦選舉論壇,讓候選人透過大眾媒體向選民講述自己的政見主張,給選民一個理性的選擇。但無奈地,一切都讓路給奧運,奧運賽事期間,免費電視的選舉論壇擺在深夜時段,金牌選手訪港大演,又把論壇踢出黃金時間。收費電視雖然也花了不少篇幅搞選舉論壇,但觀眾數目始終有限。即使看了,有多少選民能夠透過論壇對候選人深入瞭解,實屬疑問。 論壇變吵架場 設計者為求熱鬧、刺激和看頭,把論壇變作一個街頭吵架的墟市,聲音重,答非所問,大遊花園,完全失卻了政策宣示、政見對辯的意義。我由於工作需要被迫收看,不到十分鐘已感到非常不耐煩,有關機轉台的衝動,試問一般民眾怎會有耐性看得下去。今次選舉,泛民主派改變策略,同區競爭,互不協調。泛民各團隊難以在保皇黨手中搶走選票,只能在盟友之間互相爭奪。為搶泛民支持者有限的選票,攻擊盟友成為主打策略,其言詞之激烈,手段之狠辣,彷彿盟友一夜之間成為主要敵人,親者痛仇者快,令看的人搖頭嘆息。剛剛相反,保皇黨不但在街坊間策略性動員配票,在論壇也策略性地互打好牌,讓對方有時間表達政綱政見,擺出一副建設性的模樣。泛民互相攻擊,充份反映對中國式的醬缸文化,內鬥內行,模糊了焦點,轉移了視線,放走了敵人,令香港政治急速向後倒退。今次立法會選舉的重要性,在於泛民能否繼續維持關鍵少數。泛民二十五席不保的可能性極大,二十一席能否保得住,變數很高。阿爺開聲之後,二○一二雙普選越見渺茫,但二○一二的選舉模式將會如何轉變,今次選舉結果有決定性影響。特首如何提名?選舉委員會怎樣產生?功能組別這種怪胎會否萬古長青,直到永遠?如果泛民議席未能超過二十一席,保皇黨就能在政改問題上為所欲為。二○一二如何改,將會影響二○一七和二○二○的政制發展。選民只見泛民候選人的互相責罵,卻無法將這些重要訊息傳遞給選民,泛民支持者對「關鍵少數」毫無醒覺,選舉結果,將使香港向下沉淪。 惡法陰魂未散 澳門政府將為二十三條立法,曾蔭權雖說這不是他任內的主要議題,但澳門的做法,將對香港構成重大壓力,立法會的選舉結果,是民情的寒暑表,影響二十三條立法的內容。二○○三年二十三條的幽靈一直陰魂未散,立法會選舉如果保皇黨大勝,二十三條將會猛鬼再出籠,擋也擋不住。不少港人可能對政治感到厭惡,對泛民互相攻擊感到痛心,對立法會議員表現感到失望,但是,若果你因此而冷漠缺乏投票的動力,選舉結果將會令你後悔莫及。吳志森資深傳媒工作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600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新報 A07| 政情 |
2008-09-03 |
陳太發表捍衛核心價值宣言 【新報訊】由陳方安生發起的民間策發會,昨在立法會選舉前夕發表「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宣言,並會把宣言轉交所有立法會候選人,邀請他們簽署。民間策發會成員、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教授表示,他們站出來,宣示香港人珍視的核心價值,主旨是呼籲市民在星期日,以宣言為基礎,明智地行使投票權。面對選舉前夕這份宣言,民建聯稱這屬於選舉活動,黃毓民則指不會簽署。 邀所有候選人簽署 陳方安生牽頭的捍衛核心價值宣言包括了三點,分別是落實民主普選;堅守法治及提供公平機會。陳太昨日下午聯同李柱銘、司徒華、單仲偕等人到銅鑼灣宣讀這份宣言,並謂會在選舉前公佈簽署了宣言人士的名單。 李柱銘表示,鄧小平構想「一國兩制」,是因為不想香港像大陸一般。在1987 年,自己和司徒華作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員時,鄧小平在訓話時告訴他們,若他們認為50年不變不夠的話,可以再多給香港50年。李表示,香港遲早也會變為一國一制,所以香港人維護核心價值,也可以讓內地得益。 不過,社民連對陳方安生等在選舉前夕,提出捍衛核心價值宣言不以為然,黃毓民說「點解我要同佢簽呀」。黃表示陳方安生制定這份宣言時根本沒有找其他人商量,只是她自己定下標準。黃更謂他不怕因不簽署宣言而被標籤為非民主派,他說陳方安生根本沒有權力去說誰是泛民,誰人不是泛民。 民建聯的劉江華則表示,陳方安生在選舉期間作這些行動,都屬於選舉活動,他沒有看過該份宣言,並謂「選舉活動就各有各做囉」。前的劉慧卿則指出,沒看過宣言,但她指自己應該會簽署,並指不會擔心若不簽署,被標籤為非泛民人士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文匯報 A18| 文匯論壇| By 宋小莊 |
2008-09-03 |
議員如何做好呢份工? 過幾天,就是香港特區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日。選前數周,香港電視安排了辯論。各分區直選參選名單、部分功能選舉參選人在電視上提出各自的政綱、質疑他方政綱,表現各自政績,吸引選民注意。 這本是討論「議員是一份甚麼工?」「議員如何做好呢份工?」的絕佳場合,讓不直接認識參選人的廣大選民有一個明智的選擇。但看了相當一部分電視辯論後,筆者有些失望。 儘管這次選舉相互「抹黑」的現象少了,但相互攻擊的畫面並沒有減少。選民們並不知道各參選人到底有何本事?施展了甚麼抱負?做了甚麼有利國計民生的好事?只看到這位參選人有這樣的錯誤、那位參選人有那樣的問題,而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錯誤到底是否真有問題、真是錯誤,誰也不知道?! 爭論普選時間表毫無意義 例如,不少討論涉及普選時間表,給選民的印象好像越快就會越好。其實,中國早已有「拔苗助長」、「欲速不達」之古訓,台灣也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何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年底已經做了決定,香港特區可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在2020年普選立法會議員,但能否實現要看屆時政府提出的法案和立法會表決情況而定。因此,提出2012年雙普選的訴求是沒有意義的。但還有不少參選人試圖這樣做,試圖使香港再次陷入內耗互鬥,忘記香港正面臨經濟放緩、通脹高企、貧富懸殊、民生多艱之困境。但在辯論中,沒有主持人阻止沒有意義的議題的提出。浪費大家時間的參選人能做好議員呢份工嗎? 功能選舉存廢仍有巨大分歧 再如功能選舉存廢問題。這是1985年港英當局根據職業(行業)代表制原理提出的選舉方案,以體現均衡參與。該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風行,在戰後仍有一些國家保留。目前香港功能選舉的某些安排不符合普選要求,但不等於說職業代表制不符合普選要求,職業代表制的安排是可以符合普選要求的。到底是要以地區代表制完全取代職業代表制,還是要讓體現職業代表制的功能選舉符合普選要求,讓地區代表制和職業代表制並存,涉及香港政治體制的重大問題。對此,香港社會存在重大爭議。因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明確表示要在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後才考慮決定其存廢。這是負責任的態度。但電視辯論卻試圖以「是」或「非」表態取捨,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實在淺薄得很。 當然,有的辯論是有益的。如功能議員要關注業界還是全港事務問題。依筆者之見,兩者務必兼顧。如只注意全局,可能成為志大才疏,在業界無所建樹的議員;如只注意局部,可能成為目光短淺、缺乏整體觀念的議員。這個道理,與只關注本選區,還是全港性事務是一樣的。 然而總體來說,電視辯論的知識層次較低,對香港深層次問題認識膚淺,反對派參選人大多不具備提出完整療救方案的才能。監督政府施政的聲音很大,但批評者與被批評者的水平差不多,可能更差。當選之後,他們如何做好呢份工,實在令人擔心。候選人應當回答選民們要問的這個問題。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9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南華早報 EDT16| EDT| Observer| By Chris Yeung |
2008-09-03 |
Infighting threatens pro-democracy camp Fierce infighting among the pan-democratic candidate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was inevitable after the nomination period closed. But few people anticipated that the jockeying for seats could turn ugly and become potentially damaging to the whole camp as the campaign heated up. As in previous polls, there were clashes between democrats and government allies in election forums. Yet the war of words among pro-democracy candidates has proved much more bitter than anticipated. While spicing up the race, it has created an air of uncertainty over the election results. In Kowloon East, scathing attacks by Andrew To Kwan-hang,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gainst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Civic Party have prompted candidates from those two parties to call on Mr To not to fire salvos at the wrong targets. Mr To has accused the Democrats of wrongly backing the government's move to privatise the Link Reit investment trust, thus paving the way for hefty rent rises in public housing commercial and parking facilities. In Kowloon West,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chairman Wong Yuk-man has lambasted the Civic Party's Claudia Mo Man-ching in the same way he did the candidates from the pro-Beijing, pro-government flagship party,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Mr Wong accused the Civic Party of applying double standards in its fight for democracy, and being elitist. The tirades from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 radical wing in the pan-democratic force, have apparently taken their toll on the two other major democratic parties, in particular the Civic Party's candidates. Results of roving polls conduc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show a steady rise in Mr Wong's popularity and a fall in Ms Mo's vote share. Civic Party candidates contesting the Kowloon East and Hong Kong Island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ave also seen a decline in support.
With the number of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seats capped at 30, out of a total of 60 in the legislature, there is limited room for political parties, particularly newly formed groups such as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to win seats. With little chance of getting votes from the pool of supporters for the pro-establishment candidates, it is understandable why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has targeted pro-democracy voters. True, the league, the Democrats and the Civic Party are sharply divided over questions like whether they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elections. With polls showing it is still behind the frontrunners, the league has few alternatives but to sharpen its attacks on the two other democratic parties. Doing so might help grab enough votes in the marginal seats in hotly contested constituencies, such as Kowloon West and Kowloon East. This election aside, the scramble also reflects the fact that no single political issue, such as democracy or the Beijing fear factor, has stood out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In the past, such issues have provided an easy target for the democrats to snatch votes from their pro-Beijing, pro-government rivals. With or without the candidacies of non-mainstream democrats,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ill remain divided. To agree to disagree is part and parcel of a free and democratic society. But democrats risk losing it all if voters find they are not offering better policies in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society, but are merely after the seats out of their own self-interest. Excessive infighting and smear tactics will harm the whole pro-democracy force and dampen the enthusiasm of voters when they cast their ballots on Sunday. Chris Yeung is the Post's editor-at-large.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2701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新報 A04| 港聞| 社評| By 楊星 |
2008-09-03 |
「核心價值」宣言簽署損人利己 距離立法會選舉僅餘數日,各方催谷選情進入白熱化階段,任何可能左右選舉的動作均備受關注。昨日,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因應媒體贊助商要求,考慮在投票日提早發放立法會票站民調資料,此舉罕見地惹起各黨派眾口一辭的反對,擔心會干擾選情。 另一個具爭議性的消息,是陳方安生發起的民間策發會,計劃在本周發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簽署活動,要求候選人簽名,以示是貨真價實的「真民主」。 陳太推動簽署活動、以及核心價值的內容並未獲得泛民的一致認同,簽署活動勢將造成標籤效應,泛民非主流人士和政黨有被邊緣化之虞。 本屆立法會選舉的一個懸念,是泛民能否取得至少21個議席,超過立法會議席總數的三分之一,繼續扮演制衡的角色。 根據目前多個民意調查反映,泛民取得超過21個議席應該問題不大,問題是,誰是真民主派?民主派的身份是否需要認證批准?誰擁有確認誰是民主派的資格?今次選舉結果,會否出現部分當選人自稱「民主派」,卻不獲「民主派」承認的局面? 陳方安生去年透過補選晉身立法會,但僅僅擔任了九個月的民意代表之後,陳太就以私人理由不再參選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近期陳太高調活躍地投入選舉過程,選擇性地為泛民候選人站台拉票,對公民黨就親力親為,對民主黨則因人而異;對其他泛民黨派和泛民獨立候選人,或視而不見,或避之唯恐不及。 離正式投票時日無多,陳太忽然推出簽署「核心價值」宣言,表面上是要候選人支持所謂「香港核心價值」,實在上卻令人覺得陳太欲借此彰顯「泛民共主」的地位。 但是,陳太的「核心價值」究竟基於何種標準?其簽署行動是否事先得到泛民內部廣泛的支持、授權?答案是陳太自定標準,亦未得到泛民共識,社民連的黃毓民更直斥其是代表包辦民主、壟斷民主的民主惡勢力。 另外,捍衛民主、捍衛法治、「捍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的核心價值觀,香港社會向來奉為圭臬,不知何時變成了陳太及其智庫獨享的專利。搶佔道德高地、用核心價值宣言作籌碼,要求所有候選人簽署,否則就是「非民主派」、「偽民主派」、「疑似民主派」,這樣的做法才是借民主之名、行獨斷專橫之實,是最最反民主的行為。 選舉期間,為爭取選票各出其謀屬正常現象。但是,這種用標籤效應打擊異己,壓縮泛民中非主流派別和人士的政治生存空間,損害選舉的公平公正,撕裂泛民陣營,與民主精神相悖。希望支持泛民的選民,不為所謂核心價值觀宣言簽署活動所左右,投下自己明智的一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星島日報 A18| 專題 |
2008-09-03 |
「老新丁」各有難唸的經 在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競技場上,多位年過四十、五十的候選人首次落場一試身手。年過五十的黃毓民、自由黨田北辰、著名皮膚科醫生史泰祖、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及公民黨毛孟靜,加上四十七歲的梁美芬皆是今屆選舉中有機會勝出的「老新人」。 黃毓民自誇閱歷 老新人其中一個優勢是知名度之高,令年輕一輩的新人望塵莫及。曾是電台名嘴的黃毓民揚言,他在立法會選舉是新人,但在政壇的徒子徒孫眾多。對於一眾政黨銳意栽培的新星,他不屑地說,陳淑莊、李慧這些年輕新人,「社會歷練同我地差一截……最大唔同,係佢乜都唔使做就當選,我做都未必當選。」 老新人面對的困難,是經驗經歷雖然豐富,但未必令市民的印象加分。田北辰擔任九鐵主席時,在九鐵風波的角色備受爭議,過去亦予人老闆、少爺印象。田北辰說,「我五十八歲參選是有點遲,所以身體力行,將勤補拙。」事實上,田北辰在選舉期間相當勤力,頻頻落區接觸不同階層的市民,更以草根味十足的「阿田」自稱,銳意洗脫少爺氣。 女士視年齡為資產 在九東工聯會名單中排第一的黃國健,在建制派內本已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但作為選舉新丁,他坦言要向「阿姐」陳婉嫻從頭學起。他說,自己知名度不算高,選民亦當他一般新人看待,「以往派單張,從街坊的眼神知道,他們唔識你」。史泰祖亦坦言,「覺得自己有點超齡」,但他認為,自己作為專業人士,沒有捨難取易參加功能組別,是「比人行先一步」。 常言道「時間是女人的天敵」,但兩位「老新丁」女將對年齡卻不甚介懷,甚至視之為資產。毛孟靜說,過去因為要照顧家人而未有考慮參選,但今次因為父母已過身,兒子亦已讀大學,可以全身投入政治。她對自己作為「老新人」並不介懷,「立法議員同記者一樣,閱歷多,人都穩定。」自言不會扮年輕,亦不會因自己的閱歷而自豪。 梁美芬就表示,喜歡美式的從政模式,即在行業有卓越表現後,再去從政。她說,自己曾經四度被邀請參加立法會選舉,都因未完成手頭的學術工作而婉拒。今次雖首次參選,但在行頭、名望上已非新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9-03 |
藉聯署「核心價值宣言」 助反對派打擊對手學者斥陳太搞小動作催票 【本報訊】(記者 明言)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多次公開為公民黨及民主黨候選人落區助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聯同該兩黨的高層公佈其「核心價值宣言」,聲稱會要求所有候選人簽署,並在9月7日投票日前透過報章廣告刊出簽署者名單,讓選民在投票時「有選擇」雲。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指出,陳方安生此舉很明顯是「扮中立」去鑽選舉法例的空子,意圖打擊反對派的對手,直接影響選舉結果。他又強調,身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士及政黨,在臨近投票日應該給選民一個冷靜期,而不是搞這些小動作。 陳方安生昨以「核心小組」召集人身份,在銅鑼灣街頭公佈「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宣言。宣言中提出3項所謂「核心理念」,包括:落實民主普選、尊重香港人共同信念、體現港人治港承諾;堅守法治、中立高效施政、讓香港人重拾信心;公平機會造就希望、讓香港故事延續下去。 「宣言」未廣泛討論強人所難 陳方安生聲稱,稍後會要求所有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簽署,並於投票日前透過報章刊登哪些候選人支持,哪些候選人不支持這些「核心價值」:「讓選民可以看一看哪些候選人支持香港的核心價值,便會知道如何投票。」 雖然是次活動並沒有打正立法會選舉的旗號,但出席者均為民主黨及公民黨的「大佬」,包括民主黨的李柱銘、司徒華、單仲偕,公民黨的鄭宇碩、郭榮鏗等。 對於是次活動,何國良質疑陳方安生早已表明會在是次選舉支持公民黨、民主黨的候選人,又曾多次出席他們的助選活動,故她自己並不是一個「中立人物」,而該份所謂「核心宣言」,並沒有經過各界廣泛而詳細的討論,即要各候選人在投票日前的短短數天決定支持或反對,是「監人乃後」。 何國良:明幫公民黨民主黨 他說:「(宣言)由佢寫完之後就扔出,要人簽或者唔簽,就算佢(候選人)同意宣言方向,字眼同細節都仲要詳細研究,唔係話支持或唔支持咁簡單,況且今日已經係星期二,若果簽名結果要投票日前見報,咁今個星期五就要截稿,候選人根本冇時間去討論呢問題。」 何國良批評,陳方安生是次的做法,明顯就是要幫助民主黨及公民黨的候選人打擊他們的對手,特別該份「宣言」很明顯與公民黨的立場一致:「陳方安生自己唔去參選,就側邊扮中立……其實就係公民黨想做龍頭大佬,但又搞唔掂,於是搵阿姐(陳方安生)出鑽選舉法例空子,報章上刊登呢消息,出少少錢,達到打擊對手目的。」他又指,到場「支持」的李柱銘及司徒華「以為自己上位,就旁邊指點江山,手段實在好卑劣」。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東方日報 A36| 龍門陣| 大道之行| By 宋立功 |
2008-09-03 |
選舉後政圈變局 立法會選舉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五大直選區都呈現混戰的局面,不到塵埃落定,各區的最後席次很難看得出誰是勝利者。民調並不可靠,尤其是建制派的老大哥民建聯,在各區都擁有為數可觀的鐵票,在民調中沒有反映出來。 今次選舉結果,影響深遠而廣泛。新一屆立法會的組成,泛民主派與建制派的實力對比,將決定二○一二年特首選舉與立法會改選的遊戲規則對誰更有利。屆時特首候選人的提名方式與門檻的高低,以及立法會功能議席的存廢等,將取決於新一屆立法會政治板塊的實力對比。某種意義上講,二○一七年及二○二○年的選情,與今次選舉亦能拉上關係,宏觀一點看,未來十至十五年政局的走勢以至政治生態的變化,都多少受到今次選舉結果的影響。 職是之故,中央與特區政府聯手採取措施,令選舉氣氛變得寬鬆,避免激化選情,尤其高官在此期間不能做錯事講錯話,以免為泛民主派助選,北京奧運金牌運動員訪港效應明顯,成功營造社會的歡樂氣氛。 估計選舉後,泛民陣營的「小山頭」經歷「達爾文政治森林」的考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選不上的將淡出政壇,過五關斬六將的才能夠講英雄座次,戰場殺戮之後,再重新整合。 公民黨與民主黨合併,是個懸念,也是個合理的進程,需要三至四年才能完成。兩黨合併,形成反對黨與議會中的執政聯盟(民建聯及自由黨為主力)抗衡,政黨政治從此邁進一個新階段。 長遠而言,反對黨、民建聯與自由黨,將是議會內的三大塊,合縱連橫的變化,加上所謂少數關鍵組合的配對,最終決定帶有香港特色的政黨政治命運。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205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SCMP-young post Y4| Young Post |
2008-09-03 |
Getting the word out via the internet Sunday's Legco elections are a creative race featuring videos, songs, emoticons and games, writes Rebecca Tsui Hong Kong's political parties have been making good use of the internet - they have resorted to Facebook, MSN and YouTube to promote their candidates in the upcoming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All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dividual candidates created campaign websites, and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any means possible to use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to connect with voters in their daily lives. In one of the more innovative tactics, the Civic Party created a set of MSN icons for Tanya Chan Suk-chong. People chatting on MSN can use those emoticons. The move has also inspired copy-cat campaigners to do the same. "The idea came from our young volunteers, and I think it has been a good way of introducing me to more people," said Ms Chan. "We should try any creative way to promote ourselves, as long as it presents our image and core values accurately, and is not just a gimmick." Given the huge popularity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t's no surprise political parties have set up their own groups in Facebook and are inviting their Facebook friends to events. But probably the most fun addition to this year's Legco election has been the creative promotional videos and songs that have been doing the rounds on the internet. Some were funny, such as the Democratic Party's video the MTR refused to show, while others featured strong storylines - an example being the Civic Party's Albert Lai Kwong-tak video. Rap songs were another campaign highlight, with offerings from the Civic Party,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even Regina Ip Lau Suk-yee. Some parties promoted themselves with online games, making Sunday's ballot probably the most innovative in Hong Kong's political history. |
|
文章編號: 2008090392015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政情觀察 |
2008-09-03 |
抹黑事件多選民莫被騙 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前夕,大量抹黑事件湧現。民建聯候選人屢屢成為被針對對象,遭「別有用心」者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指控。其中九龍西大熱門候選人李慧更成為重點針對對象,事後要主動報警以示清白。有學者不諱言,距離投票日愈來愈近,抹黑材料會愈來愈多,不論孰真孰假,一旦有爆發性材料出現,被抹黑者都會來不及澄清,對爭奪直選最後一、兩席的候選人影響最大。 李慧蔡素玉先後還擊 民建聯港島排名單第二的蔡素玉亦遭反對派抹黑,近日發現有誣告她打記者的幾十張海報,在筲箕灣、北角及天後等地區蓋她的競選海報,並且印刷精美。民建聯昨日由職員代為報警,並向選舉事務處投訴。 蔡素玉昨晚接受查詢時,怒斥指控並非真有其事,全屬誹謗抹黑行為。她透露,已經發律師信給網站YouTube,要求將有關誣告她的短片刪除。 民建聯九龍西候選人李慧,成為今屆參選被抹黑的重點對象。九龍城居民聯會早前向2000多名會員發出推薦信,呼籲投票支持李慧,但僅有一個匿名人士聲稱信件內附有晚會餐券。由於指控極端嚴重,李慧親自報警要求警方徹查以還清白。及後,抹黑行動仍接踵而至,有流言指她聘請童工派傳單。 報章未經查證便報道欠公允 李慧昨晚指出,估計九龍西的選情特別緊湊,是自己被針對的原因之一。她對此感到既無奈又憤怒,重申只希望有個公平選舉;對於連串事件對選情的影響,她認為,有報章未經查證便大篇幅報道,是有欠公允。 民建聯新界東團隊劉江華名單,早前亦被民主黨參選人黃成智質疑,他們早前的選舉活動有款待選民之嫌。劉江華主動前往選舉事務處解釋,並重申有關選舉活動沒有違規,所有批評指控不公道,期望選舉事務處盡快澄清,還他們一個公道。民建聯副主席蔣麗芸在網誌上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只要是光明正大,就不須有任何恐懼。」 抹黑譚偉豪 莫乃光引質疑 至於資訊科技界功能界別方面,與反對派莫乃光「作對」的獨立候選人譚偉豪,亦遭到連串抹黑攻擊,在毫無真憑實據下被暗指「種票」,但相反莫乃光的誠信卻被業界人士質疑。事緣他被爆出04年任「.hk」香港域名最高管理機構香港互聯網註冊公司(HKIRC)董事,卻同時任「.asia」域名管理機構的顧問,最終可能涉及利益衝突而被迫辭職。有不相信莫乃光的人,進一步在Facebook成立名為「要求莫乃光解釋,澄清I.T.界選民疑慮」小組,要求莫乃光解釋事件。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表示,每逢選舉都有人借抹黑對手形象以影響選情,多數涉及個人操守及誠信等問題,倘抹黑欠缺爆炸性,扭轉選情的效果有限。他指出,抹黑材料不論孰真孰假,一旦有爆發性材料出現,被抹黑者都會來不及澄清,尤其對爭奪直選最後一、兩席的候選人影響最大。蕭傑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101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大公報 A10| 港聞| 特稿| By 吳鋒 |
2008-09-03 |
陳方安生用核心價值欺世欺人 被某些馬屁蟲美化為「香港良心」的陳老太陳方安生,肯定談不上有多少「良心」,說得現實一些,陳方安生恰恰是一個對香港社會無「良心」可言的政客。而且,陳方安生不但是「港英舊電池」,更加是一名不甘寂寞的過氣政客。 這次立法會選舉,陳方安生就個人利益問題作了再三再四的考慮,終於公開宣佈「不參選」。這對選舉的氣氛和品質,本來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可以不受外國勢力對選舉或明或暗的插手干預,另一方面可以使這次選舉相對較為正常及淨。即使對陳方安生及其家人而言,陳方安生不參選,從此之後,修心養性,不問政事,頤養天年,豈非樂事? 可惜,就在立法會選舉剩下五天時,陳方安生以其「忽然民主」的一貫作風, 「忽然」召集一幫反對派議員開會,儼然是反對派「共主」。會上,陳方安生「忽然」發表《香港核心價值宣言》,且軟硬兼施,要與會者逐一簽名作實,說是要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云云。 這真是笑話奇談!其一,香港的核心價值,難道要由陳方安生及附庸她的一小撮反對派議員所「欽定」?是誰,難道是市民公決賦予這一小撮人「欽定」香港核心價值的權力?人世間權力慾及自我膨脹之咄咄怪事,莫過於此矣。其二,香港當然有核心價值,包括繁榮、穩定、和諧、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等等。這些香港的核心價值,自有中央、特區政府、工商界、愛國愛港人士、以及廣大市民來維護。陳方安生及一些自以為是香港核心價值的「守護神」,那倒真的是不知一個「醜」字怎樣寫了。 以陳方安生為例,她究竟知道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嗎?陳老太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單是退休金就拿了過千萬,每月還有數萬元的長俸,絕對是衣食住都無憂,像她這樣受高官厚祿的人,能懂得民間疾苦嗎?她為一己私利,不遺餘力地為政黨參選拉票,這難道是維護香港公務員的中立、尊重香港的核心價值嗎?這種有無「良心」都很成問題的政客,能跟廣大市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嗎 陳方安生和一幫附庸,即使其中有人是「尊貴的議員」,他們是否真懂何為香港的核心價值也實在令人存疑。舉例說,香港核心價值之一的民主,就因為一幫反對派的男女議員自動「捆綁」在一起,否決了○五年的政改方案,令本港的民主進程原地踏步。假如說推進民主是「良心」,這些人的「良心」豈不是統統賣給了黨派之私利?再舉例說,法治無疑是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之一,但是,有些反對派政黨,如公民黨、民主黨等,時不時將法治和法律政治化,又常常「為反對而反對」,包括「逢中央必反」在內,這是尊重法治嗎?這是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嗎? 何物《香港核心價值宣言》?何物維護香港核心價值? 何物「香港良心」?不要再自吹自擂了!不要再欺市民為無知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2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
2008-09-03 |
周梁函選管會 投訴張賢登抹黑 【本報訊】自由黨立法會新界西候選人周梁淑怡正式去信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投訴同區參選的民主黨參選人張賢登的「抹黑言論」。周太指,張賢登在兩次選舉論壇上,批評她及自由黨不支持巴士公司提供分段優惠及向長者提供假日乘車優惠,並指責他們是「講一套,做一套」,她和自由黨均認為有關言論,屬「虛假達關鍵程度或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陳述,並影響她和自由黨候選人的誠信,可能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26條,故要求選管會跟進。 巴士票價指責不符事實 周梁淑怡在信中指,張賢登提出有關指控的理據,包括該黨的李永達於去年10月在立法會提出,以及05年12月鄭家富提出的「專營巴士票價」議案。 周太說,在李永達的議案中,包括「要求巴士公司提供更全面的分段收費安排」及「將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列為長者免費停車日」,而自由黨副主席劉健儀就此提出修正案時,基於對有關內容的支持,已全數保留了原動議中有關分段收費及長者免費停車日的內容。而在鄭家富的議案中,則並無提及向長者提供交通優惠,反而劉健儀提出的修正案,率先加入研究設立每月長者免費乘車日的建議,並在毋須點票下獲得通過,故指自由黨反對或不支持巴士公司向長者提供假日優惠,均與事實不符。 指有關言論違選舉例 因此,周太及自由黨均認為,張賢登的言論,有可能已違反選管會選舉活動指引第17章第3部分17.9項,及《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26條,故希望選管會徹查事件。 參與新界西選舉的還有:民建聯譚耀宗團隊,工聯會王國興團隊,民主黨何俊仁名單、李永達名單,社民連陳偉業,職工盟李卓人名單,街工梁耀忠名單,公民黨張超雄名單,民協蔣志偉名單,藍英同盟梁雪芳名單,報稱獨立的阮偉忠、鄒秉恬。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By 羅善柱 |
2008-09-03 |
隱形親建制派 獨立形象搶攻 打從去年區議會選舉開始,部分被視為建制派的候選人,刻意營造獨立和專業形象,今次立法會選舉也不例外,包括港島區葉劉淑儀、九龍西梁美芬和新界東龐愛蘭,不約而同也採取這個策略,力搶中間票源。 她們的選舉工程均有相似,包括邀請名人助選,又強調獲專業團體支持,政綱主打民生議題,如經濟發展、規劃環保和醫療等,減少政治色彩。有建制派人士分析,新界東候選人龐愛蘭的策略較為成功,其形象甚受「師奶」支持,甚至有力撬走民建聯的基層票源,對排在劉江華名單第二位的陳克勤有一定威脅。 龐愛蘭促停止政治標籤 龐愛蘭昨出席論壇時,被前劉慧卿批評是「潛水左派」,龐愛蘭則反駁,自己是獨立和專業身份,並得到不同團體包括新論壇支持,又指對手應拿出證據證明她是左派,否則應立即停止對她「政治標籤」。 葉太去年港島補選依賴民建聯的選舉機器,現時則以無黨派形象去參選,並夥拍醫生史泰祖。但有港島地區人士指,此舉未必能吸引中產和專業人士的支持,「如果要揀這類候選人,可選擇公民黨和勞永樂等,為何一定會投葉太呢?」 梁美芬:獲不同派別支持 史泰祖指,他和葉太合組的名單,對爭取中產人士有一定好處;尤其選民揀選立法會議員時,傾向選教育程度高和專業的候選人。他又稱,雖然葉太去年獲得不少傳統左派團體支持,但有關團體現時主力為民建聯拉票,令葉太名單要靠本身的動員。排在民建聯名單第二位的蔡素玉早前指,若史泰祖和蔡素玉二揀一,相信選民會選她,反映她視史泰祖為最具威脅對手。 一直標榜自己群而不黨的梁美芬,早前被「踢爆」獲工聯會支持。她在競選廣告中解釋,過去一直為工聯會擔任義務服務,「尋求他們支持也正常不過」,又指能獲左派和右派組織支持,「說明我們的政綱主張和定位立場,受到重視和肯定」。 葉劉知名度高 非靠拉票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葉太擁有較高的支持度,是因其前高官及知名度,與選舉工程關係不大;反而梁美芬參選至今,未能成功打造法律學者形象,更不斷被指為「隱形左派」,相信能搶到中間票源的數目不多。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0009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大公報 A10| 港聞 |
2008-09-03 |
郭家麒選舉刊物 西醫工會指抹黑 【本報訊】距離立法會選舉只剩下數天,香港西醫工會昨日發出嚴正聲明,批評爭取連任的郭家麒發出的選舉刊物,有誤導選民及抹黑香港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之嫌。 郭家麒發出的選舉刊物,當中由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撰寫的一段文章,惹來極大爭議。文章批評香港西醫工會會長「以權謀私」,和於「領匯事件」上背棄同業,更指摘香港西醫工會支持領匯設立「匯診」中心。香港西醫工會就此發出嚴正聲明,指出事件的是非曲正。 香港西醫工會指出,在二○○六年,領匯初次提出在黃大仙龍翔中心設立「匯診」中心計劃時,承諾任何改動都不會影響現有的醫生,因此楊超發與在場的各會代表,包括郭家麒,當時都沒有表示異議,但並不代表贊同。香港西醫工會經過諮詢會員後,發現會員普遍反對該項計劃,因此香港西醫工會在與領匯的定期協商會議中,已經多次表明反對及極力阻止該項計劃的推行,最後領匯改變初衷擱置計劃,但這絕對不是遊行或某候選人的單一功勞。 另一方面,對於文章指楊超發於一九九九年在屋診所分配的問題上「以權謀私」,導致房屋署收回新西醫協會負責分配屋診所的權利,香港西醫工會認為這是無中生有的說法。由於政府的政策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醞釀及推出,加上當年房屋署的新聞稿,可證明政府當時的決定與香港西醫工會沒有任何關係。香港西醫工會對於這個抹黑行為,保留追究的權利。 香港西醫工會最後呼籲各業界候選人,應以事實為根據,不要傷害業界的團結,製造分化,亦懇請業界在九月七日踴躍投票,選出一位合適的業界代表。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2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大公報 A18| 大公評論| 點擊名人| By 喬小橋 |
2008-09-03 |
湯家驊明剃師姐眼眉 新人混戰的九西選情點止七國咁亂。除了原立法會議員競逐連任外,多位「重量級」新人也加入戰圈,因此形成了連環攻擊的有趣現象:反對派公民黨毛孟靜與社民連黃毓民互攻的同時,又伺機突襲自由黨田北辰;田北辰反攻毛孟靜之餘,又與獨立候選人梁美芬暗地互攻。而過氣的反對派盟主民主黨,更理所當然成為眾矢之的。 連一向自視清高的公民黨,在混戰中也撕掉斯文外衣赤膊上陣。在九西選區選舉論壇上,公民黨候選人毛孟靜突然向黃毓民「開火」,質問道:是否所有參加功能界別選舉的反對派候選人都是「民主罪人」?遭到「突襲」的黃毓民即時反駁指,公民黨在包括旅遊界、法律界等4 個界別都有人參選,並「爆料」說湯家驊曾要求李柱銘參與法律界選舉。毛孟靜「死撐」道: 「絕對沒有這樣的事」。黃毓民更加「火滾」, 「踢爆」事件是李柱銘親口向他承認,直斥毛孟靜「睜大眼,講大話」, 「知唔知醜字點寫,有幾多筆劃。」 自相殘殺搶票要緊 此番「自相殘殺」,其火藥味絕對不亞於台灣議會選舉。雖然難分勝負,卻無意中透露了湯少曾屈尊請求李柱銘出山的天大秘密。 眾所周知,公民黨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唔嫁又嫁」,曾多次堅決表示退出江湖。其後為了實現她干預中國的「偉大歷史使命」,又轉繼續在法律界別角逐連任 既然自己的黨友兼師姐已經參與法律界選舉,湯少仍請求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出山加入法律界戰圈,這不僅顯示了湯少「沒有黨派之見」的、「大公無私」的胸懷,而且表露了他對吳靄儀角逐連任的勝算之憂慮。湯少如此小看任職法律界別多屆立法會議員的吳靄儀,等於是明剃師姐眼眉毛了。明剃師姐眼眉,豈不引致公民黨內訌?所以,湯少雖然暗地裡賣師姐,卻不敢露出半點風聲。以致黨友毛孟靜仍蒙在鼓裡,被人鬧到一面屁。 湯少之請求徒勞無功,也是預料中事,因為他有眼不識泰山。李柱銘乃當今反對派教父,身份何等的尊貴,豈能認低威再出山?況且,據說李教父宣佈退出江湖後仲忙過以前,因為官司接多好多。反對派教父已經做夠了,不如轉做做搵銀教父吧。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201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星島日報 A18| 專題 |
2008-09-03 |
公民黨拓版圖暗戰民主黨 政治人踏入「交替期」,政黨版圖亦出現變化。近二十年來一直是民主派「一哥」的民主黨,政治地位正面對新興勢力公民黨的挑戰。「星味十足」的公民黨在港島及九龍東的聲勢,已超越民主黨。今次選舉中,該黨更策略性地爭奪九龍西及新界西議席,為未來的地區拓展奠定根基,若成功「攻陷」兩區,泛民「龍頭」地位即更明朗。 口號牽動情緒 立法會選舉前,公民黨提出「好在仲有公民黨」的口號,牽動不少民主黨人的情緒反應;民主黨港島支部在選舉期間提出「有事都係要搵民主黨」的競選口號,明顯是一次反擊。事實上,在李柱銘、陳方安生相繼宣佈退選後,公民黨決心在港島區爭奪兩個議席,並以黨魁余若薇排第二;但作為「老大哥」的民主黨,卻擔心甘乃威名單一席不保,政治地位的逆轉,對民主黨人不免是一大打擊。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強調,公民黨絕對無意要超越民主黨,或者成為泛民主派的「龍頭」,只是希望讓選民有多一個選擇,擴大泛民主派的聲勢。她又指,為了公民黨的長遠發展,該黨「一定要扎根於每一區,只唔能夠偏向一邊」,況且,公民黨為了避免泛民主派的選票過於分散,每區都十分之「忍手」,只派一張名單出選 不過,公民黨在選舉期間全力「搶票」,尤其是九龍東及新界東更提出要搶佔兩席,在泛民主派內引起不滿,支持社民連的鄭經翰就公開指責九東梁家傑只為了個「票王」,有泛民學者更私下質疑,公民黨的「搶票」行為,是為了在不同地區爭做「票王票後」,以此奠定「一哥」地位。 對於這種說法,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直斥是「挑撥離間」,他不否認公民黨搶票,「你行出來選,選票當然愈多愈好,無可能禮讓,有誰又不想做票王票後呢?」他不認為這樣是「不顧大局」,亦不相信會對泛民日後的合作造成後遺症,「泛民之間總有競爭,就讓選民作出選擇。」他又直言公民黨的目標是要發展地區工作,並非只看一席兩席,「希望九西新西多盡點力。」 對於公民黨取代民主黨之說,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大方地表示:「邊一個做領導都唔係一件壞事,我覺得邊個做得好,咪做領導囉」,不過,與此同時,他又充滿自信地指,民主黨作為一個「盤根錯節」的政黨,不但擁有大量的地區樁腳外,更擁有二十年地區工作的「trackrecord」,「點會生存唔到?」他又直言,與民建聯「打巷戰」,還是要看民主黨。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6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9-03 |
為郭家麒撰文 蔡堅被批抹黑業界 【本報訊】(記者 鍾立)立法會多個功能界別的選舉競爭同樣激烈,醫學界反對派郭家麒角逐連任,卻面對3個同業,即獨立的何良、楊超發、梁家騮的挑戰,選戰難打,唯有出動「輿論戰」,找來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撰文支持,但內容惹來業界反彈。香港西醫工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出蔡堅文章中批評該會會長楊超發「以權謀私」,以及在「領匯事件」上背棄同業,更指責該會支持領匯設立「匯診」中心的言論,是扭曲事實,為選舉期間的抹黑伎倆。 西醫工會:「以權謀私」論歪曲事實 香港西醫工會聲明中指,06年領匯初次提出於黃大仙龍翔中心設立「匯診」中心計劃時,承諾任何改動都不會影響現有的醫生,故楊超發與在場的各會代表,包括郭家麒,當時都沒有表示異議,但不代表贊同。及後工會諮詢會員後發現普遍反對該計劃,故工會在與領匯的定期協商會議中,多次表明反對及極力阻止該計劃的推行。而最後能夠迫使領匯改變初衷,擱置計劃,絕對不是遊行或某候選人的單一功勞。 聲明又指蔡堅文章中指摘楊超發於99年在屋診所分配問題上「以權謀私」,導致房屋署收到新西醫協會負責分配屋診所的權利,更加是無中生有,強調該決定與工會絕對沒有任何關係,更形容這是選舉期間的抹黑伎倆,工會將保留追究的權利。 聲明又指,選舉是君子之爭,呼籲各候選人以事實為根據,不要傷害業界的團結,製造分化。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文匯報 A18| 文匯論壇| By 柳頤衡 |
2008-09-03 |
翻炒「核心價值」別有用心 反對派選擇投票日來臨搞「香港核心價值」宣言,並聲稱要求所有候選人簽署,並非是為維護「香港核心價值」,而是用其作為拉票工具,意圖打擊反對派的對手,直接影響選舉結果。這是在破壞選舉的公平公正,這種別有用心的做法,已經違反了香港的核心價值。 距離香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不足一周,陳方安生等翻炒幾年前已有人炒作過的「香港核心價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完全是為反對派候選人拉票。這與去年港島區補選投票日《蘋果日報》為陳方安生發告急號外,手法如出一轍,都是為穩住反對派因「鬼打鬼」而渙散的軍心,並且轉移視線,以影響選民的投票傾向。 據瞭解,擔任「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的發起人,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及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等。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宣言的「班主」一方面涉嫌十成按揭官商勾結以權謀私,一方面卻與李柱銘、司徒華等反對派大佬串通一氣,將民主發展、維護法治、公務員中立和監察政府等「核心價值」高唱入雲,予人此地無銀的感覺,荒謬絕倫。 宣言罔顧經濟民生 民主發展、維護法治、公務員中立和監察政府,這些核心價值放之四海而皆準。我們也努力維護這些核心價值。而且,這些核心價值在香港回歸祖國後均得到維護和發展,恰恰是反對派在竭力破壞這些核心價值。此外,要說到香港的「核心價值」,其實遠遠不止於陳方安生等人翻炒的那幾條。在目前經濟放緩、通脹高企的情況下,本港絕大多數市民更關心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所謂民以食為天,這也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但陳方安生等人的宣言對此隻字未提,說明他們的想法與市民想的完全是兩回事。這個「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竟然完全缺乏以民為本的精神,其「價值」就令人十分懷疑。陳方安生拿上千萬的高官退休金,每個月還領幾萬元長俸,養尊處優,高高在上,哪裡知道民間疾苦。 「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的發起人,口頭上維護這些價值,實際上卻破壞這些價值。 阻礙民主發展卻大談民主 在民主發展的問題上,香港回歸前英國殖民統治,根本沒有任何民主可言。陳方安生那時不但沒有爭取過什麼民主,而且恰恰體現了獨裁作風。在香港要談民主,陳方安生是最沒有資格的一人。想當年陳方安生作為末代港督彭定康身邊的大紅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任華人布政司,位高權重。她為維護港英治權不遺餘力,卻從未提出什麼民主和普選,更無挺身而出為港人爭取過一丁半點的民主。現在,陳方安生與反對派沆瀣一氣,自封「民主派」,企圖壟斷民主。2005年12月,正是這幫人背棄民意,以捆綁式投票否決向普選邁進一步的政改方案,致使香港的民主政制原地踏步,令社會各界、特區政府和中央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所付出的心血付諸東流。從此,市民對真假民主的識別能力加強。現在,阻礙民主發展的人,又大談民主發展的「核心價值」,儘管臉皮夠厚,但已難以再欺騙市民。 公民黨綁架法律界成為政黨政治工具 在維護法治的問題上,陳方安生「十成按揭」一案,市民都在注視其發展,民意70%以上要求陳方安生作出交代和澄清。陳方安生「十成按揭」,涉嫌違反《防止賄賂條例》,涉及維護法治的問題。歐美等國都有公職人員、議員被揭露享用「特惠」的條件取得房屋貸款而引咎辭職的先例。6月中旬,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的顧問約翰遜,被《華爾街日報》揭發在Countrywide金融集團行政總裁的協助下取得房屋按揭貸款後辭職。陳方安生「十成按揭」一案,涉及「高官特權」、「破壞法治」、「官商勾結」三個問題,但公民黨等反對派卻竭力為她保駕護航。回想當年餘若薇、湯家驊就梁錦松涉嫌偷步買車事件在立法會上的謾罵,再看今天陳方安生專為公民黨的反對派候選人造勢拉票以作「報答」,陳太與公民黨投桃報李的醜態,正好說明他們是在踐踏法治。公民黨想成為執政黨,綁架法律界成為政黨政治的工具,多方干擾社會對陳方安生「十成按揭」一案要求追究的呼聲,破壞了香港的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 陳方安生淪為公民黨選舉機器 在捍衛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問題上,陳方安生作為前高官,2001年退休時,曾公開承諾不會對政府施政說三道四。但蟄居不久就出爾反爾,高調干政,不僅令她個人的誠信破產,而且違背公務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傳統,破壞了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陳方安生標榜自己是「公務員代表」,卻竭力幫反對派政黨候選人站台拉票。她為公民黨造勢和打告急牌,聲言「選民應全投公民黨」,呼籲去年補選投她一票的選民全投余若薇,因為「她需要你們每一票,她的席位一定是不穩陣的,不要聽謠言說她已夠曬票」。她「嗌咪」時,公開叫「九龍東的選民請支持梁家傑;九龍西的選民要支持毛孟靜」。陳方安生已完全淪為公民黨的選舉機器,完全破壞了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 監察政府還是癱瘓政府 在監察政府運作的問題上,反對派不是為改善施政,而是一味反對,無建設性可言。他們所考慮的全部,就是如何為反對而反對。他們不是監察政府,而是千方百計癱瘓政府。他們煽動和欺騙大批內地人士逾期居港,頻頻發起示威遊行,衝擊政府部門和執法警員,滋擾市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甚至釀成火燒入境大樓,導致一名入境主任殉職和一名爭取居港權人士燒死以及數十人燒傷的慘劇。他們只知道開空頭支票撈取選票,卻不理錢從何來,也不管政府能否負擔。在發展經濟方面,他們只是百般挑剔,甚至百般阻擾,政府推動的許多大型基建遲遲不能上馬,就是因為他們將基建和許多經濟問題政治化而被拖延。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Peter So |
2008-09-03 |
Pan-democrat clashes, likely poll inaccuracies cloud predictions With the election coming up this weekend, Peter So examines how intra-camp rivalries may affect the outcome in Kowloon East
It has been widely expected that the four seats in Kowloon East will be shared 50-50 by pan-democrats and Beijing loyalists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but clashes among pan-democrats and an unpredictable number of leftist voters invisible to opinion polls add uncertainty to the outcome. Opinion surveys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and Lingnan University have all shown Civic Party candidate Alan Leong Kah-kit, Wong Kwok-kin of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Chan Kam-lam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s Fred Li Wah-ming are likely to win seats by significant margins. But the latest HKU survey showed support for incumbent Mr Li at 15.5 per cent, a drop from 25 per cent in a poll two weeks ago, still enough to position him for a probable win but also a record low for Mr Li since the rolling survey started early last month. The result is well outside the margin of error.
One element in the mix is that the Democratic Party has decided to run one of its candidates, Wu Chi-wai, separate from the others, which will water down Mr Li's share of the voters. Mr Wu now has 6.2 per cent of the vote share in the polls, up from 3.9 per cent two weeks ag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Another candidate, Andrew To Kwan-hang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pan-democratic camp, has about 6.4 per cent of the vote shar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poll, up from 6.1 per cent, with a margin of error of plus or minus 2.3 percentage points. Possible poll inaccuracies could signal a threat to Mr Li because Kowloon East is considered to be a leftist stronghold. Pollster Li Pang-kwong said leftists usually got 5 per cent more of the vote than the polls have shown, while the pan-democrats could have been expected to get 3 per cent less. And Professor Li said many Beijing-friendly voters tended not to respond to opinion polls, further undermining poll accuracy. But Mr Li said: Under the list system of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any rival would need about 40 per cent of the votes to take my seat ... I don't think any pro-establishment tickets can do that. Mr Wu said it had been a Democratic Party decision to have him compete against other candidates, and the risks had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He said the party would not direct voters in the final stage of the election. I will keep on fighting hard until the polling stations close, he sai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27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
2008-09-03 |
陳太發表核心價值宣言邀候選人聯署供選民作指標 距離立法會選舉尚餘四天,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中】領導的民間策發會昨天發表「守護香港精神、捍核心價值」宣言,同時邀請所有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聯署支持,並於投票日前夕公佈各候選人的取態,作為選民在投票時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陳太表示,希望選民在投票前擦亮眼睛,選出願意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表示,如果港人不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一國兩制將消失,本港就會逐漸「大陸化」。
呼籲選民擦亮眼睛 「守護香港精神、捍核心價值」宣言內容包括落實民主普選,全面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及區議會委任制度,尊重香港人共同的信念,讓港人公平公開地參與公共政策制定;堅守法治,讓香港人重拾信心;公平機會造就希望,讓香港故事延續下去。 陳太表示,政府近年施政一直蠶食行之有效的香港核心價值,尤其特首奉行「親疏有別」的政策,當一國兩制的「兩制」受到挑戰時,市民看不到有政府官員出來捍,而黑箱作業擴大政治任命以及梁展文事件,對政府的認受性造成衝擊,市民對政府進一步欠缺信心。她期望政府以言行來證明其對香港核心價值的守護,「特首是首要人物去維護這些價值」。
邀請社會各界聯署 陳太又指出,立法會選舉在即,民間策發會將邀請所有候選人聯署支持上述的宣言,並於投票日前夕公佈他們的取態,希望成為選民投票時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她並呼籲選民擦亮眼睛,投票支持那些願意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候選人。對於泛民在港島區的選情,陳太指出,由於親政府陣營有很多隱性票未浮面,擔心泛民最終連三席都保不到,反而親政府陣營就漁人得利,取得四個席位。 出席嘉賓包括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民主黨李柱銘、公民黨鄭宇碩等。司徒華表示,香港的核心價值一直深植香港人心中,回歸以來卻不斷受到侵食,「如果我們不繼續維護,一國兩制將不會存在,香港就變得大陸化」;李柱銘指出,本港最重要的一項核心價值是法治精神和言論自由,港人一定要維護,歡迎所有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聯署支持;鄭宇碩也呼籲選民以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為基礎,於九月七日明智地行使投票權。 民間策發會稍後將在各大報章刊登廣告,邀請社會各界以及市民參與聯署和討論■「守護香港精神、捍核心價值」宣言落實民主普選:全面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及區議會的委任制度。 尊重香港人共同信念:讓港人公平公開地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 堅守法治: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各司其職,互相制衡是社會和諧穩定以及有效施政的基礎,但回歸11年以來,司法部門權威不斷被政治因素衝擊,要堅定維護司法獨立。 中立高效施政:主要官員問責制、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制度相繼引入,損害公務員系統的中立專業及士氣,要全面檢討政治問責制。 公平機會造就希望:公平機會體現在政治上,就是民主普選;體現在民生經濟上,是一個又一個的香港故事。 |
|
文章編號: 2008090339101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英文虎報 P06| Local| By Bonnie Chen |
2008-09-03 |
Poll points to win by Civic's Cheung A poll shows that the Civic Party's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is likely to win one of the eight seat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 But veteran lawmaker Albert Chan Wai-yip faces a tough fight for re- election, according to a survey last week by the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ecause it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ats among the fiv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New Territories West has attracted 14 tickets - the largest number among the five constituencies. Currently, three seats are held by the pro-Beijing camp and the other five by pan-democrats. According to the poll, the pro-Beijing camp will retain only two seats on the ticket led by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chairman Tam Yiu-chung. The Heung Yee Kuk's Cheung Hok-ming looks like being left behind. Other election polls indicate the same result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oll also showed Liberal Party vice-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will be re- elected. In the pan-democratic camp, victory is on the cards for Democratic Party chairman Albert Ho Chun-yan and former chairman Lee Wing-tat, Lee Cheuk- yan and Leung Yiu-chung,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lbert Chan Wai-yip, and the Civic Party's Cheung. Cheung fought a hard battle to win the 2004 election through the social welfar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unday will be Cheung's first venture into the direct-election battlefield. But the poll shows him upstaging veterans in terms of support, including Selina Chow, Lee Wing-tat and Albert Chan. It is reckoned his solid support should largely be attributed to the party and backing from former 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Anson Chan Fang On- sang. Meanwhile, the future looks shaky for political veteran Albert Chan, who has been a legislator since 1991. Some polls show him getting just enough votes to win a seat while others indicate otherwise. As for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ng Kwok-hing, some polls give him a winning chance. In 2004, Wong was automatically elected as a legislator through the labor constituency.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448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HK & Delta |
2008-09-03 |
People yearning for better economy Former 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Anson Chan issued yesterday a statement about the core values of Hong Kong people. While there are indeed core values that we Hongkongers hold dear, they are more than the few Chan mentioned in her statement. For instance, the great majority of Hong Kong residents care abou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elihood — something Chan omitted. Her statement said nothing about this popular concern, which means what those big shots have in mind is a far cry from the general aspirations. Some people live on pensions worth more than HK$10 million each, plus a lifelong allowance of up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a month. What do these upper-class elites know about the hardships of ordinary citizens? One of the core values upheld by those who serve all voters from the ground up is to help every Hong Kong resident lead a dignified and presentable life rather than just shouting empty slogan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opposition』s actions have often jeopardized the very 「core values」 they claim to protect. As far as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s concerned, they worked against people』s wishes in 2005 when they blocked the government』s constitutional reform plan through block voting, thereby delaying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They have also undermined judicial justice and the spirit of rule of law. It happened when the Civic Party hijacked the legal profession and turned it into a political tool for achieving its goal of becoming the ruling party. How about political neutrality of public servants? Anson Chan advertizes herself as 「Hong Kong』s conscience」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public servants」, yet she went out of her way to campaign for her favorite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legislative election. As fo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what Hong Kong people want political figures to do is work toward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ance by affirming the administration』s right decisions and criticizing the wrong ones, rather than opposing the government for the sake of opposing it, which will end up paralyzing it. The opposition camp』s intention in choosing to release the statement ahead of the election day is written on the wall — vote garnering, and nothing else. This is no different from Apple Daily』s appeal for urgent support from the opposition』s supporters in its extra edition released hours before the closing of poll stations in last year』s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It is only fair to demand the cost of such activities be counted as election spending and shared by all opposition candidates. |
|
文章編號: 20080903845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星島日報 A12| 政治 |
2008-09-03 |
選舉臨近投訴日增民建聯展開反抹黑行動 臨近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多個政黨、團體及功能組別候選人齊聲投訴及指稱遭抹黑,候選人已分別發出嚴正聲明、向選舉管理委員會投訴、發律師信,甚至報警,以阻止抹黑行動蔓延。民建聯今日便召開反抹黑行動記者會,把在選舉期間收到的抹黑指控逐一反擊。 本報記者 距離投票日還有四日,本報昨日分別收到投訴民建聯港島候選人蔡素玉打記者的匿名信、自由黨新界西候選人周梁淑怡向選管會投訴民主黨張賢登發表虛假陳述,並提出該黨副主席劉健儀在立法會提出的修訂案,證明自由黨支持巴士分段收費,以及為長者提供車費優惠。 電郵稱舉報莫乃光失實 功能組別方面,西醫工會也不滿競逐連任的醫學界候選人郭家麒發出競選刊物,批評該會會長另一候選人楊超發,借有權分配屋診所「以權謀私」,導致房署收回該權,並附上當年房委會的新聞稿說明改變原由,證明房署肯定和讚賞該會的服務。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候選人莫乃光,近日被對手譚偉豪重提他○四年辭去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一事,有人昨晚發電郵表示,昨日已向選舉管理委員會投訴莫乃光,指他曾發表虛假及具誤導性的陳述。 該電郵指出,據他瞭解HKIRC當年曾召開董事局會議,並通過決議要求莫乃光辭職,莫乃光最後被逼辭去董事職務,因此莫乃光近日公開解釋,指自己當年是不滿公司管治而辭職,是屬虛假及具誤導性的陳述。 近日有人在短片分享網站「youTube」上載一段名為「蔡素玉打記者」的短片,該短片的內容是指,民建聯港島區候選人蔡素玉在去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打記者」。本報記者翻看片段時,並無看到蔡素玉打記者,蔡直斥該短片的描述是一種誣告,「我如果打記者,一早就俾警方拉啦」。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星島日報 A18| 專題| 世代交替 |
2008-09-03 |
政黨「新鮮人」登場為普選鋪路冀創政治和解新局 長江後浪推前浪,隨主導香港政治面貌達二十年的政治領袖逐漸踏入暮年,這一屆立法會選舉亦開始進入「世代交替」期,各政黨紛紛推出新人參選,為未來全面普選培養接班人。當中,民建聯的李慧、陳克勤、公民黨陳淑莊以及民主黨的甘乃威這四大「新人王」,更極有機會晉身立法會。究竟這些「政治新鮮人」,能否為政壇注入新動力呢?陳克勤認為,年輕一代較少政治包袱,更容易達至政治和解和跨黨派合作;甘乃威亦指民主黨第二梯隊較易與內地溝通,但能否達至政治和解仍要視乎中央的態度。 記者:蕭浩林鄧想 今次立法會選舉,明顯出現「新老交替」現象。第一代參選立法會的政治元老包括李柱銘、楊森和陳婉嫻等,或不再參選或退居二;李慧、陳淑莊、甘乃威等「新一代」卻罕有地能排頭位出戰。民建聯和民主黨的候選人中,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更佔有半數(見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坦言,該黨刻意栽培三十世代的年輕人,希望為二○一七和二○二○實現全面普選鍛鍊接班人,「好像新界東,如果要輪隊上位,本應是彭長緯,但他已五十多歲,十多年後已屆退休年齡,唯有讓位給三十多歲的陳克勤。」他希望三十世代的年輕人,可以在未來十年逐步接掌民建聯。 新生代政治包袱少 以往予人「草根」形象的民建聯,近年銳意吸納高學歷、有專業背景的新人入黨,希望能「翻新」既有形象,吸納新票源。譚耀宗就認為,新一代政治人與老一輩相比,不但較為年輕、高學歷,頭腦亦較創新,「我們這一代人(建制派及泛民的元老們)見證過回歸,回歸前後二十多年的政制爭拗,我們都經歷過、都有參與其中,好多問題上,大家的立場都好清楚。」他相信隨普選時間表確定,政制爭拗可以告一段落,不同黨派新一代從政者的合作空間亦會較老一輩多。 他的後輩陳克勤亦認為,新一輩政治人「沒那麼多政治包袱,在一些政治問題上,無老前輩同對手那麼多交鋒的紀錄。我們可以用年輕人的角度,開放的思維去處理」。他表示,自己與不少其他區內其他年輕候選人是「有計傾」,如公民黨曾國豐、自由黨簡永輝等,相信若立法會有更多年輕人入局,將有助達成建制派及泛民主派和解。另一個老牌政黨民主黨,今次亦冒險容許第二梯隊以獨立名單參選,讓他們有機會建立自己的獨立形象。港島區現任議員楊森更自願退居二,排第二位協助甘乃威出選。楊森就認為,新一代政治人的機會及參政渠道遠比老一輩多,「我們七十年代開始參政,當時參政渠道是比較封閉,時無直接的選舉,亦都無政黨政治,我都係從事學運、壓力團體出身;他們一開始從政,就係參加區議會選舉。」 他認為,這種分別,令到老一輩政治人立場更強硬,「可能我們這一代的歷練較多,都可以算是捱出,所以我們的歷史感都比較重,對價值觀亦比較堅持,否則一早就放棄了,所以我們這一代沒有那麼容易被收買,亦不會為一時三刻的挫折而心灰意冷。」 首次獲得排頭位出選的第二梯隊甘乃威認為,自己較老一輩的民主黨員,有較多機會同內地溝通,「馬丁(李柱銘)同森哥(楊森)佢地唔到回鄉證,但係我同好多第二梯隊都有回鄉證,我係可以返到大陸,可以同大陸方面溝通」。不過,能否因此達成政治和解,他認為仍要視乎中央的取態。 至於僅有兩年歷史的公民黨,亦有六名三十世代的新人出選,當中包括在港島區排頭位的陳淑莊。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表示,這安排是希望確保最少有一名新人當選,他形容這安排對公民黨已是「非常不容易」。他指該黨作為新政黨,毋須像民建聯一樣靠新人「翻新」形象,純粹是從栽培新人的角度作出安排。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6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
2008-09-03 |
譚耀宗:難保再有傳媒代「告急」 【本報訊】(記者 明言)多個政黨均批評鍾庭耀提早公佈民調結果的做法會間接影響選舉結果,對候選人不公平。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認為,鍾庭耀的做法引發傳媒競爭,難免會有洩露有關候選人勝算資料的情況,因此應把向傳媒公佈資料的時間起碼推延至投票日的晚上9時後。 指民建聯不會叫選民「講大話」 譚耀宗指出,選民可能因應傳媒在投票日追訪的候選人而瞭解到當時投票的情況,從而改變自己的投票意向,而傳媒之間競爭激烈,難保有獲得初步投票結果的傳媒不會公佈有關結果,再加上曾有傳媒於投票日為某候選人印發告急「號外」的先例,很難保證有傳媒不會利用這些資料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和選舉結果,故他相信所有候選人均不希望有人做的票站民調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意向。 不過,譚耀宗不認同杯葛所有票站民調的呼籲,稱票站調查對香港未來的選舉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不應因一個民調的問題而影響到票站調查的價值,而民建聯亦絕不會叫選民對票站調查員講大話。他希望,鍾庭耀可及早改變現行做法,令市民願意參與票站調查。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也稱,據上屆選舉經驗,數百票之差足以影響結果,現時港島游離票達3成,民調結果可信性無法得知,她「極度擔心」選民在投票日按民調結果自行配票。影響選舉公平性,公民黨也不會支持。 余若薇擔心影響公平性 反對派的陳方安生也稱,自己無意干預學術自由,但質疑民調負責人鍾庭耀在選舉日對外發佈結果,可能會弄巧反拙,又指選民沒有責任回答票站外的民意調查,故呼籲其支持者「不要理、不要聽、不要答」,根據個人決定一條心去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6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
2008-09-03 |
Election notebook Anson Chan gets straight to the core Outgoing lawmaker Anson Chan Fang On-sang has suggested an easy formula to help electors decide the candidates who deserve support. The Citizens' Commission on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of which she is the convenor, yesterday joined political group Power for Democracy to call for candidates to pledge that they would defend Hong Kong's core values. A list of those who signed the declaration will be published in newspaper advertisements before polling day for voters' reference. Mrs Chan said candidates should defend five core values - political neutrality of the civil service, universal suffrage, rule of law, equal opportunity and effective governance. Would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who said on Monday the city's core values had not changed, be asked to make this vow too? "The chief executive should be the first one to defend these values," Mrs Chan said. A critical question from Emily Lau Emily Lau Wai-hing of The Frontier yesterday returned to her former role as journalist, asking questions at a press conference regard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election polls. She asked pollster Robert Chung Ting-yiu how he could better ensure his polls would not be misquoted by candidates to send out fake "situation critical" messages and influence voting behaviour. Ms Lau would have a genuine self-interest in such an inquiry.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university's polls began, her support rate is now insufficient to win her a seat if pollsters are to be believed. She will hold a press conference today, presumably to stress that her situation is genuinely critical. 'Long Hair' changes the lyrics At a New Territories East election forum,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sang innovatively along to the favourite revolutionary tune of former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member Tsang Hin-chi. Instead of the words, "without the Communist Party, there would be no new China," Mr Leung sang "without the Communist Party, there would be no New Century Forum. Without New Century Forum, there would be no Pong Oi-lan." Scarlett Pong is a member of Beijing-friendly New Century Forum but has recently expressed support for universal suffrage in 2012, sparking ridicule from pan-democrats. Ms Pong insists she is an independent as New Century Forum is not a political party.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2701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香港經濟日報 A12| 採訪手記| 政情動向| By 吳爾文 |
2008-09-03 |
候選人奇招 唔爭的士作拉票 法律界拉票,唔爭坐的士也成為選舉功績? 能夠走上法律界選舉擂台者,外界都自然期望律師與大狀鬥一番,比拚誰的牙力強;但法律界候選人何君堯就奇招突出,近日向法律界選民發出的拉票電郵,以坐的士經驗與選民分享一番。 法律界今屆有2位候選人,由身兼律師會副會長的何君堯挑戰出任該界別十多年的公民黨吳靄儀。何君堯的拉票口號是「係時候交棒」。有法律界人士指,業界不少選民是期望有新臉孔,但他們也期望一場選舉,是實力之戰,而非只是新舊人的選擇。 現距離投票日只有數天,何君堯向選民發出的拉票電郵,分享其個人經驗,憶述他最近在中環晚飯後截的士之際,碰上一家三口也在等車,於是禮貌地讓他們先上車,結果贏得其中一位女士稱許,指投票之日必支持他,令何君堯滿心歡喜,更廣發電郵告之選民。 吳靄儀選情 業界看高一 據業界人士透露,吳靄儀早前已展開電話攻勢,親自致電業界選民;至於何君堯陣營,其助選團隊早在報名參選時已致電拉票,各自開拓票源。 有業界人士分析,選情上吳靄儀是看高一;而何君堯憑藉他與鄉事局的良好關係,以及與建制派的友好,預料亦有一定親建制的票源,惟他在論壇的表現,則未知能否吸納新票源。 email:[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0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新報 A06| 2008立法會 |
2008-09-03 |
13名單爭5席位新人輩出九西多名人 論壇定勝負 九龍西選區被形容為今屆立法會選舉選情最激烈選區之一。九龍西區多增一個議席,結果由上屆六張名單13人爭取四席,演變成今屆13張名單共30人,競逐五個議席,名單和人數的增長是一倍多。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上屆得票是七三比率,但今屆泛民和建制都派出多張名單參選,票源進一步被分薄。(五之四)根據中大亞太研究所滾動民調顯示,現任議員馮檢基和涂謹申的選情比較穩定,取代曾鈺成出戰九龍西的李慧,其支持率近日大幅攀升,相信可保民建聯在九龍西一席。至於上屆擁19.09%得票率的劉千石,今屆支持率則大幅下跌,落馬機會甚大,取而代之的可能是黃毓民及毛孟靜。而之前被看高一線的梁美芬及田北辰,則較為落後 雖然民調顯示未必能夠當選,但梁美芬向本報稱「民調滿天飛」,她寧願相信落區時市民給自己的反應。梁表示,她會以爭取第五個席位為目標,並說「一票不能少」。在街上拉票時,梁會拿咪高峰介紹自己,「我係梁美芬,係城市大學副教授同執業大律師。我參選係希望將中產、專業、理性、獨立聲音進入立法會。用你一票,去改變立法會,令立法會更有建設性」。梁認為她的法律背景及學術背景,是最大的賣點,並指這兩方面頗受市民歡迎。 梁美芬學術背景是賣點 另外,梁美芬亦說沒有政黨包袱,是比其他候選人優勝的地方。工聯會被指配票事件發生後,對於其他候選人批評她不是獨立,她再次重申自己是「獨立等於沒有所屬政黨」,自己的支持是來自各階層。在距離選舉投票日尚有不足一個星期,梁說這個階段主要是讓選民認識自己所做過的工作。她說現在「扣帽子係無效的」,並批評有候選人「發現工聯會(支持我),就好似發現新大陸」。 同是第一次參選的還有自由黨田北辰。田北辰向本報稱,參選是因為他認為地區直選方面太偏向基層,認為要有代表商界的聲音。他笑言落區接觸市民時,「(市民的反應)比民調高、熱烈」。雖然民調同樣顯示田的支持度不足以進入立法會,但他認為民調有起落,對當選仍然表示有信心,「唔到最後一刻都唔知(結果)」。 田北辰派傳單時,會呼籲市民「畀個機會我」。田表示,有很多市民會直接質問他,為何要選他,他可以為市民做些甚麼。田北辰笑言「咁多候選人中我做得最多功課」,並會準備了大量議題與市民討論。他說,連市民不喜歡聽的議題,他也會提出,例如他批評現在有太多巴士線。他又特別提出,有基層人士向他反映,要他不要盲目支持最低工資立法,「我都好詫異」。 四大實力派人人有希望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今屆九龍西增多一個議席,加上劉千石處於弱勢,其實該區是有兩個議席可以競爭,亦因此吸引了重量級人馬出選。他指黃毓民、毛孟靜、梁美芬及田北辰都是有相當實力的候選人,對於四人的勝算,蔡則認為「人人有希望,個個無把握」。 蔡子強又指出,這四名候選人都沒有紮實的地區工作,所以要視乎他們在選舉論壇上的表現,以及選舉宣傳策略。 他指黃毓民就藉此在論壇後的支持率上升,但公民黨則在論壇表現不好,令其支持度顯著下跌。至於現任議員如馮檢基和涂謹申,蔡子強指兩人的地區組織能力較好,相信可「箍實」地區選票。至於李慧,蔡指工聯會正在配票,他相信李的支持度會因而下跌。 新報記者文綺華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新報 A07| 政情| 政情E-blogger| By 丁丁 |
2008-09-03 |
田二少:最大對手建制派 立法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田二少的民調支持度不斷下滑。田二少昨日就向傳媒盡訴心中情話,「自由黨在我區,面臨一個很怪的現象,就係我有建制派的包袱,但我無建制派的本錢」。 田二少謂,建制派選舉從來都輸蝕,但建制派換來的好處是有多一點的組織,多一點的動員能力,但在他的個案裏,就分不到這些好處,「我其實第一日到今日,就係石仔」,「我完全靠自己,出面一隻樁腳都無」。 他的搭檔何顯明又話不像梁美芬的西九新動力般,有30個區議員做樁腳。田二少話自己平時也會袋膠紙、鉸剪,隨時準備自己貼海報,不是如其他候選人一樣,有幾百人幫手。 當年曾被錯認李小龍 二少不斷把矛頭指向建制派,莫非他今次選舉的最大對手是建制中人?二少聽到這問題後,眼望天花、停頓了五秒回應話:「我諗某程度上係,真真正正係反對派,佢會投我咩?我諗唔會。」田二少在未來幾日,會針對選民的階層寄出三款不同的競選單張,以爭取30%還未決定投票給誰的選民支持。值得留意的是,田二少其中一款名為「我的奮鬥史」的單張內,有一張二少手抱大女兒的照片,原來當年二少因外型酷似,曾被途人錯認為李小龍。 另外,新浪網就在網上進行了一個另類立法會議員投票,選出最有「星味」、「男人味」、「女人味」及最想約會的立法會議員等。在已篩選九位候選中人,最有星味的議員頭三位由田氏兄弟稱霸,大少得第一、二少得第三,而龐愛蘭就得第二。 最有男人味的議員由長毛帶頭,二少排第二、傑哥排第三。最有女人味的議員則是Audrey 稱霸,葉太第二,卿姐第三。至於最想約會的議員就是做開話劇的陳淑莊,第二的竟是長毛,第三是田二少。 丁丁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信報財經新聞 P41| 副刊專欄| 琉璃火 | By 徐詠璇 |
2008-09-03 |
星期日混戰 美國共和黨黨大會因為世紀颶風而要隨機轉,變為籌款來造勢;布殊也比卡特裡娜年代學乖了,懂得提早出鏡,除下領帶西裝摺起衫袖全副武裝模樣。有說這是民主勝利,因為當權者要洞察民情體恤民心;有說:作為政客做騷愈來愈出神入化,令你死心塌地死也瞑目! 香港,仍然是牙牙學語,甚至邯鄲學步。 鍾庭耀說要提早通報票站調查,在選舉當天中午、下午、晚上九時及十一時,向贊助傳媒發放調查結果,一改以往在晚上九時後才將選情通知傳媒,然後十時半投票結束後才由傳媒公佈的做法。 平民如我,也大皺眉頭! 第一、這會十分混亂,人人都可以認自己在做調查,十分擾民。 第二、結果未必準確,今時今日受訪對像已懂得「兵不厭詐」,聲東擊西,造成更多混亂。 第三、分段宣佈結果,除了能大收宣傳之效,令贊助傳媒早先機之外,不見得於世有益,這個那個候選人可以藉此大叫告急,又可以誤傳報捷,擾亂民心,於世、於民主、於公平選舉,都不見得有益處。 《信報》指二○○四年鍾庭耀是「反對」票站調查提早通傳的。調校看法、修正角度,絕對可以,不過連鍾庭耀這資深民調人也想歪了,可惜。 這次選舉的確是大混亂,戰果不易估量,泛民內鬥—也有太多疑似泛民人。 港島為例,甘乃威排頭位,會令民主黨流失許多票,因為中產未必只跟隨「黨」投票。陳淑莊揀港島,絕對有理,她和余若薇應該是穩陣的,但就怕大家都以為她OK,十萬票反而不保,陰溝裏翻船。「將第四個民主席位給何秀蘭!」這是近日電郵急急呼籲,勞永樂會分薄了一些票,結果會否兩敗俱傷,反而得益是民建聯第二的蔡素玉或者葉劉淑儀第二的史泰祖。 一家人四至十張票,怎配也真費煞思量。只怕最後未必反映市民心意,只見殺錯良民。 |
|
文章編號: 2008090339101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大公報 A10| 港聞 |
2008-09-03 |
新東論壇反對派又出醜 【本報訊】記者謝文仲報道︰立法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各政黨團隊的競逐亦轉趨白熱化。港台昨日在馬鞍山恆安商場舉行新界東選舉論壇,除獨立人士李子榮因事缺席外,其餘九隊全數派員出席。在論壇上多個反對派名單集中火力攻擊民建聯,其中更不乏抹黑手段。唯民建聯劉江華團隊昨日表現極佳,舌戰各反對派,並逐一反駁對手的歪理,無論在氣勢上和理據上均贏盡全場掌聲。 公民黨湯家驊為求使名單第二位的曾國豐入局,早視民建聯為其假想敵,昨日更出盡全力批評對方。湯首先稱該黨很關注公屋減租,但可惜在立法會內不夠票,遭建制派聯手否決。自由黨田北俊聞言即澄清指出,建制派無人反對過公屋減租動議;劉江華更表示,根據會議紀錄,民主黨李華明於去年一月二十三日反對給予公屋富戶有減租優惠,究竟是誰阻攔公屋減租昭然若揭。 劉江華舌戰歪理 在首輪攻擊未能得逞的情況下,反對派又再提出領匯上市的問題。民主黨黃成智批評民建聯沒有關心彩明街市加租問題。劉江華即駁斥說,該黨一直有關注事件,問題是由於街市承辦商大幅加租而導致,民建聯與領匯開會後,承辦商已被即時「炒魷」,幫了商戶一把。他向反對派表示︰「爭取是要有成果的,不是得個講字。」其後輪到民主黨黃成智向陳克勤攻擊: 「民建聯揹住陳克勤,餵奶咁形式(送入立法會)……陳克勤完全沒有表現」。劉江華對此反駁指出,黃成智多次攻擊陳克勤並不公平,認為陳三十二歲,是一位碩士生,做過區議員和特首辦助理,完全有資格做立法會議員。黃成智抹黑失敗,該黨即改由任啟邦發炮指陳克勤○三年選舉落敗後入政府做事,無法向居民交代;未料陳反駁說,自己一直有在該區服務居民,相反民主黨何淑萍落敗後,就再沒有回選區服務,令對方立時啞口無言 湯家驊理虧語塞 公民黨湯家驊昨日再提及其建議的竊聽條例修訂未獲通過,藉以批評劉江華「霸道」。劉重申,民建聯抱「是其是、非其非」的態度,劉江華說自己在該條例法案委員會的出席率比湯更高。劉又踢爆湯家驊竟支持法官可以擁有政黨背景的建議,完全罔顧法治的獨立性,還口口聲聲說什麼「公道」。此語一出,令湯即時無言以對,惟有提出二十三條以遮醜。劉江華於是再度問湯: 「會否要求有公民黨背景的法官立即辭職,以確保司法公正?」其他反對派政黨見湯家驊身陷困局,卻無一協助解圍,最後在全場喝采聲下由主持出面打圓場。 另一方面,前團隊再度就獨立人士龐愛蘭涉嫌「隱瞞」為新論壇成員的問題「緊咬不放」,硬要將報稱獨立人士的龐愛蘭指為「親中」人士。龐回應指出,新論壇是論政團體,她與新論壇也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但可做到「和而不同」。龐批評反對派只懂得用政治標籤去標籤對手以爭取選票,與市民希望議員能手解決民生問題的期望不同。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2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3 |
譚香文 「睇貓紙」答非所問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會計界昨日舉行最後一場論壇,爭取連任的譚香文在論壇上繼續空喊口號,答非所問,漠視業界利益;相反,上屆差幾十票飲恨的陳茂波則針對會計界未來關注的議題,承諾日後會為執業和非執業建立支援網絡、協助年輕會計師與業界交流,成立平台讓資源共享,推動業界向前行等具建設性的意見。 有近二萬八千名會員的會計師公會昨日舉行論壇,現場有會計師向候選人提問: 「如何提升會計師的地位和形象? 」經常被批評形象低劣的譚香文知道問題是衝她而來,頻頻「睇貓紙」說: 「會計師要有獨立、公平、公正的形象,在政改方案上不會左搖右擺……」現場有會計師就質疑身為公民黨的譚香文,口口聲聲主張取消功能組別,叫業界如何投票支持她? 陳茂波則說: 「議員在議會有工作表現,就會贏取市民的尊重……如果能夠動員業界代表,參與不同的諮詢架構和委員會,就可以建設香港社會力量,在政策制定上,會計師亦有可以貢獻的地方。」另一位會計師問: 「為何會計界要支持泛民『湊夠』二十一席而反對特區政府推行政改?」譚香文竟然說:「上次我推翻政改,才會令今日有普選時間表,這是香港得益,我們是積極爭取盡早有雙普選……」譚香文似乎忘記了自己是跟泛民聯手推翻政改方案的始作俑者,推遲了民主步伐。 面對會計界未來的挑戰,陳茂波說: 「會計界人才短缺,全世界都在請人,面對香港、內地等競爭,如何增值自己需要進一步研究,另外,會計師工時長做到『索曬氣』,但最高工時(立法)的建議其實『搵笨』,日後,我會幫大家搞工會。」就立法會議員在會計界專業議題上的角色,陳茂波表示,會做好把關和監察的工夫。 另外,少有出現的嚴定偉解釋過去不出席論壇原因,是因為覺得場面混亂,有損業界專業形象。另一位候選人黃宏泰反駁說: 「西方民主國家的選舉經常有這類場面,如果你覺得嘈吵,不如參加朝鮮總書記,出來參選就預了有這些情況……」昨日出席的候選人有:龔耀輝、譚香文、嚴定律、陳茂波及黃宏泰,被稱為競爭最激烈的界別之一。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2006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星島日報 A18| 專題 |
2008-09-03 |
建制派中間勢力冒起 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出現多位無政黨背景又有力爭勝的候選人:港島的葉劉淑儀、九龍西的梁美芬以及新界東的龐愛蘭,她們既與建制派關係友好,又獨立參選。有學者分析,每區都有約一成的選票是中間票源,在自由黨田北俊和周梁淑怡的成功例子下,中間形象的候選人有力擴展更多建制派票源。 葉劉專業形象成功 多位無黨派候選人中,以葉劉淑儀在建立中間專業形象方面最為成功,她夥拍有泛民背景的史泰祖,刻意與去年支持她補選的民建聯保持距離,又成功爭取到知名中間派人士包括商界的盛智文、陸東、鄧永鏘、學者李焯芬、文化藝術界的蘇絲黃、胡恩威、盧冠廷、許冠傑、黃玉郎等的支持,令她的中間派形象更為穩固,有力與公民黨爭奪游離票。在選舉最後階段,葉太更會重點推銷史泰祖,以爭取中間或溫和泛民的中產選民。 九龍西候選人梁美芬亦以獨立作賣點,高調呼籲沉默的大多數、不滿政治兩極化的選民出來投票,又積極爭取教友的支持,希望開拓新票源。不過,由於她在論壇中一再被被泛民攻擊她獲得工聯會和中聯辦的支持,或會影響她的獨立形象。至於新界東的龐愛蘭,知名度高而中產味道濃厚,估計亦可吸納部分中間游離票,甚至影響自由黨田北俊及公民黨湯家驊的得票。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建制派要擴張票源,最有效的方法是爭取中間偏建制的票源,自由黨田北俊及周梁淑怡就是成功例子。隨香港的政治環境沒有以往那麼兩極化,他相信中間票源的市場擴大,葉劉淑儀、自由黨田北辰、以及梁美芬、龐愛蘭的出現,都是要爭取這類中間票源。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維港會 |
2008-09-03 |
何漢權擬投訴遭不公對待 立法會教育界候選人何漢權所屬的教育評議會,昨日致函各大傳媒,指教育局在立法會選舉中偏幫民主黨候選人張文光。信函中指,張文光在六月十六日於《教協報》中,表達參選意願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分別於六月二十七日及七月十六日,與張及教協代表會面,但何漢權與教育評議會,近期多次要求約晤孫明揚,均被局長拒絕。 教育評議會又指,該會在上星期向教育局及全港官立中、小學發送該會刊物《教育現場》,希望把有關刊物派發給官校教師及局方選民,亦被局方拒絕。反觀刊登有張文光競選宣傳報道的《教協報》,則可以在官校流傳,現階段他們打算向選舉管理委員會及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話孫局長經常與教育界的持份者會面,他早在四月曾與何漢權及教育評議會代表會面。該發言人又指,該局一向不會為政府以外機構向員工派發此類刊物。該刊物主要篇幅載有何漢權的選舉廣告,因此,該局諮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認為不適宜安排分發,因此,退回有關的《教育現場》第七期。 教協的《教協報》一向透過其會員間互相傳遞,對於一些在該局(包括官立學校)工作的教協會員以私人函件形式傳遞有關刊物,該局則不適宜干預。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星島日報 E06| 花樣| 依心集| By 曾繁光 |
2008-09-03 |
該投票給誰?(一) 每到選舉季節,收到一疊又一疊的宣傳單張,我都為枉死的樹而難過。這樣的人類文明生活,若選出來的議員只是牟取私利而未能代表市民的意見,卻平白無故只讓我們一享選舉的權利而浪費了大量紙張,那真是非常罪過。若政治生態或系統未能令獲選者發揮應有的角色和任務,那就是作孽了。跟三個孩子商討後,我有以下的法則,幫助自己決定投票給誰: 一、參選者只靠電子媒介和網頁作宣傳,不寄發任何印刷品,而他的政綱又可以令人接受(不必是最好的)。 二、支持及設法讓雙普選在二○一二年實現。 三、支持立法保障所有行業享有最低工資。 四、政綱有明確的環境保育理念及實施方法與時間表。最好在這方面曾經作出貢獻。 五、言行一致者。要看一個參選者是否說得出做得到,最可靠的衡量準則莫過於其過往的行為。曾經左搖右擺的、明左實右的、舉民主旗幟反民主的、挾勞工上位卻不曾努力維護工人利益的,都不能算是言行一致。 六、政綱能準確反映現時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生態,而在實據的基礎下,提出適合的政策者。 七、政綱包括如何落實對少數或弱勢族群的照顧,和有明確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照顧理念。 八、反對官商勾結,支持更平均分配本地每年賺回來的財富,讓窮者及低下階層的生活得以改善,中產者的負擔得以減輕。 九、提倡蓬勃本港文化、藝術產業及對如何發展文化、藝術有明確見解及有抱負的人。 十、瞭解教育生態。支持中小學小班教學,反對殺校,承認教師的年資及同工同酬,保障教師有安穩的工作環境,對如何將香港打造成遠東教育培訓中心有長遠看法。 十一、支持政府增加公共醫療的承擔,以縮短病人輪候時間,同時創造合理空間,讓私人醫療市場蓬勃發展。 十二、誠信。此乃最重要一環,參與者若跟任何政黨或政治取向有聯繫者,應在其政綱上說得明白,被戳破才否認或被公眾發現其聯繫的事實才承認,也算欠缺誠信。 以上每項答「是」評一分,第十二項評五分。若是競選連任者,其政績讓你滿意者評五分。曾在臨時立法會投票廢除「工人集體談判權」的參選者及其政黨,連工人擁有談判這種權利也不尊重,一律扣十分。若功能組別出選,以上評分方案依然適用,若參選者只為有關組別發聲而忽略整體市民利益,扣八分。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29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明報 A11| 港聞 |
2008-09-03 |
陳太盼候選人聯署「捍衛核心價值」 【明報專訊】前政務司長、民間策發會召集人陳方安生昨日公佈「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宣言,希望立法會候選人能夠聯署,以及公開承諾堅守和促進香港人的共同信念。民主動力召集人蔡耀昌表示,他們會將宣言傳給所有候選人,回應結果會在選舉日前發佈,希望選民以此來考量投票給誰人。 現時隨葉劉淑儀參選港島的史泰祖表示,他會與競選團隊商量才決定是否簽署宣言。他指出,陳太這樣一個有政治傾向的人物,在這敏感時刻推出宣言,令他懷疑一旦有人不簽,宣言淪為選舉工具,就屬「不幸」。 籲選民依據候選人回應投票陳方安生昨日在民主黨司徒華、李柱銘、單仲偕,公民黨郭榮鏗、鄭宇碩,以及蔡耀昌陪同下,在銅鑼灣街頭公佈宣言。她批評特區政府近年的施政,如副局長風波、梁展文事件、小圈子選舉等,正蠶食行之有效的香港核心價值,呼籲政府、從政者及市民要維護和推動香港人的共同信念,包括:1.盡快落實民主普選,取消功能組別及區議會委任制,真正體現港人治港承諾;2.堅守法治、中立高效施政,行政、立法、司法各司其職,互相制衡;3.政府施政不要親疏有別、政策偏頗,讓公平機會造就希望,讓香港故事延續下去。 司徒華表示,回歸後香港的核心價值不斷被蠶食,如再不維護,一國兩制將不復存在,也即一些人口中的「大陸化」。 2004 年時也有近300 名專業人士、學者聯署發表《維護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當時發起人為張炳良、黎廣德及史泰祖等,要維護自由民主、人權法制、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而不要再沉默等價值。當年有份簽署的嶺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表示,核心價值宣言不會那麼仔細,不會觸及到取消功能組別等問題,因為核心價值應是廣為大家接受,不會因不同政治派別而有爭議,否則便沒辦法維持核心價值招牌。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400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
2008-09-03 |
九西爭票 泛民互起飛腳 【本報訊】(記者 鍾立)各反對派政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不再配票,其他小型反對派政黨即派員出戰,意圖「博懵」,上演連場「互起飛腳」戲份。據嶺南大學在8月29日至9月1日進行的第2輪立法會選舉意見調查結果發現,反對派在多個區域都出現互相搶票的情況,尤其是反對派陷入混戰的九龍西,民主黨涂謹申在社民連黃毓民和公民黨毛孟靜的搶票下,原本高企的支持度急跌。在新界東,民主黨黃成智名單支持率為3.1%,支持度仍較前劉慧卿為高,有機會奪走劉慧卿的議席。 黃毓民毛孟靜支持急跌 是次調查又發現,表示肯定會或會投票的受訪選民達81%,而肯定不會或不會投票的則佔10.3%。而他們認為候選人最應重視的議題依然是通脹(21.8%)、就業(8.6%)及貧富懸殊(4.5%),希望候選人關注政制問題的僅佔2.2%。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5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新報 A08| 立法會選戰| 剛柔並濟| By 張志剛 |
2008-09-03 |
黃毓民後勁強橫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九龍西過去的選舉是例行公事,情況就好比今年的九龍東,議席相對較少而令到門檻高,更兼實力強的候選人數目和議席相同,那就形成潑水不進的局面,四強爭四席,令到選舉變成平淡之爭。但今年九西的形勢急轉,首先是多了一個議席,其次是劉千石的支持下滑,曾鈺成轉戰港島,改由其愛徒李慧頂上,這兩個改動,將釋出過萬選票,李慧雖然在得票上及不上曾鈺成,但有民建聯為其後盾,一席應可取得,但劉千石上屆只得43,000 ,多票佔總票數18%,位居四強末,今屆再選,受到多方圍攻,由上屆穩勝變成今屆苦戰之局 劉千石與中央溝通不是罪 劉千石是工運先鋒,30多年的打拚,為香港勞工爭取了不少福利,由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的歲月開始,已是勞工界的中流砥柱,目前保障工人的法例,大半都是劉千石有份參與爭取,如果說劉千石「食老本」 ,只要看看勞工保障的成就,這老本也算是非常豐厚。 劉千石被民主派的攻擊,主要是與其近年採取的政治立場有關,劉千石由死硬反共中堅,變成力黃毓民後勁強橫爭跟中央有正常溝通,這其實是合理的發展,40年前的中共,只會讓人聯想到是文革鬥爭的政權,40年後的中共,是所有13億國人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寄託。物換星移,世事已變,劉千石從對抗到溝通,其實亦不應是罪名,而是體現新的局勢。 田北辰梁美芬兩人活一個 黃毓民如果轉戰九東,機會可能稍高於九西,但為讓等候上位多年的陶君行掛頭牌出戰,只好留在九西,以黃毓民的知名度以及辯才,戰幔拉開,黃毓民的後勁頗強,是爭取一席的實力分子,而黃毓民的戰略是前追劉千石,後拒毛孟靜,吃掉劉千石部分選票,作為自己的基礎票源,同時防止毛孟靜冒起搶票,那就可以爭取到一定的政治空間。 毛孟靜曾是電子傳媒人士,之前以為電視論壇是其爭取選票的舞台,但偏偏遇上其剋星黃毓民,被其狙擊至進退失據,表現失準,而令到其民調支持先揚後挫,目前形勢只算是競爭的前列分子,但可爭而欠穩。 另外兩位參選者田北辰和梁美芬,都被視為建制派中人,協調失敗而互拚收場,兩人各有賣點,但卻沒有克敵制勝的絕活,其中一人或可偷襲成功,但要兩人同爭入剛柔並濟局,則應是難乎其難了! 張志剛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cheungchikong@hotmail .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
2008-09-03 |
周梁投訴張賢登違選舉條例 自由黨副主席、立法會新界西候選人周梁淑怡去信選舉管理委員會,投訴同區民主黨候選人張賢登作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她指出,張賢登在選舉論壇上指她及自由黨不支持巴士公司提供優惠,言論影響她及自由黨其他候選人的誠信,有違《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張賢登則強調,自由黨當時並無投下過贊成票。 周梁淑怡在昨天向選管會主席彭鍵基發出的信件中指出,張賢登上星期先後在有線電視和香港電台電視部的選舉論壇上,指她及自由黨不支持巴士公司提供分段優惠,以及不支持巴士公司向長者提供假日乘車優惠,並指她本人及自由黨「講一套、做一套」。她及自由黨都認為,有關言論虛假或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陳述,並會影響到她及自由黨其他候選人的誠信。 她並指出,二○○七年十月民主黨李永達在立法會上提出議案要求巴士公司提供更全面分段收費,以及將星期日及假日列為長者免費乘車日,但自由黨當時不認同由立法會啟動票價調整,故由該黨另一副主席劉健儀提出修正案,但該黨支持有關分段收費及長者免費乘車日的內容。 而二○○五年十二月民主黨鄭家富提出的議案,周梁淑怡表示,當中並無提及長者車費優惠,相反劉健儀提出的修正案,則率先加入研究每月長者免費乘車的建議。周梁淑怡藉此指出,凡指稱自由黨反對或不支持巴士公司向長者提供假日優惠,均與事實不符。她認為,張賢登的言論可能違反《條例》第二十六條,要求選管會跟進。 張賢登昨晚回覆本報查詢時則表示,周梁淑怡及自由黨其他議員並無對民主黨的議案投下贊成票,因此要反問的是他們當時為何不支持提供優惠。張賢登直言,對周梁淑怡的投訴會否影響他或民主黨黨友的選情毫不擔心;他並會跟進周梁淑怡有否按照承諾,向她未有出席的五個地區團體選舉論壇,提供書面回應。 本報翻查過立法會當時的投票記錄,資料顯示二○○七年十月自由黨只對劉健儀的修正案投下贊成票,對李永達的原議案則棄權。而二○○五年,劉健儀的修正案和鄭家富的原議案都在毋須記名表決下獲通過。 新界西其他候選名單還包括公民黨張超雄、職工盟李卓人、民建聯譚耀宗、民主黨何俊仁、民協蔣志偉、獨立阮偉忠、社民連陳偉業、獨立鄒秉恬、工聯會王國興、藍英同盟梁雪芳、街工梁耀忠及民主黨李永達■ |
|
文章編號: 2008090339101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am730 M08| 新聞| C觀點| By 施永青 |
2008-09-03 |
政治光譜太闊的利弊 在昨天的文章中,用了政治光譜一詞,有讀者不明白它的涵意,故今天再解釋一下。我們平時看到的光是白色的,但這白色的光其實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可見光所組成。當光穿過三稜鏡時,由於不同顏色的波段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折射,這時七種顏色的光就會分別排列出來,稱之為光譜。我們日常見到的天虹,就是陽光透過空氣中不同密度的水氣,出現折射的結果。 在可見光之中,紅色的光波最長,紫色的光波最短。一個政黨的所謂政治光譜,就是指這個政黨可以代表的不同立場的選民有多闊。譬如,同是民主派,有代表基層的民主派,代表中產的民主派,亦有代表資本家利益的民主派。如果民主黨有能力同時吸納梁國雄、狄志遠、李鵬飛做黨員,那它象徵的政治光譜的覆蓋面就可以遍及社會上中下三個階層。 政治光譜除了可以用代表人物做象徵外,更反映在一個政黨的政治取態上。譬如對社會改革的速度,就可以分成急進的、中庸的、與保守的。香港政黨對中共的態度,就分開有堅決鬥爭到底的,如社民連;亦有願意接觸的,如公民黨;更有主動推行中共政策的,如民建聯。這些取態的排列,都可以稱作政治光譜。 一個政黨的光譜愈闊,他可代表的選民愈多,在選舉中勝出機會愈大。不過,光譜太闊,亦會予人立場不清,態度模糊的印象,令選民懷疑這個政黨是否真有代表某類選民的能力。所以新生的政黨,最好立場鮮明,光譜狹窄一些也沒有問題。這樣他們才能凝聚忠貞分子。但如果一個政黨想成為議會內的多數黨,那他就必須加闊自己的光譜。民主派近年就有意加闊自己的光譜,所以成立了代表基層的社民連,又成立了代表精英的公民黨。但另一方面,民主派的光譜亦有左移的跡象,連公民黨也支持最低工資及反壟斷法,使人覺得民主派不只不代表商界的利益,連自由經濟也不支持。此外,民主派又排擠劉千石,使人覺得民主派傾向與北京鬥,多過與北京和,主和的可能會被視作叛徒。 民主派的這種取態,令民主派的光譜左重右輕;一方面令他失去商界與中產裏的保守派的支持,另一方面亦令自己出現太多代表人物都得在基層與激進派選民中搶選票。處於光譜最左面的社民連,明知自己爭不到光譜右邊的票,故只能向次左的公民黨與民主黨爭票,變成自己人咬自己人,互揭瘡疤,令民主派的形象大受破壞。 其實,一個政黨,平時光譜應該闊一些,紅、橙、黃、綠、青、藍、紫都得讓人看到,到選舉時就應該合成一條白光,不宜過度偏紅或偏紫。如果明知某段光譜的選民只能支持一個席位,卻派三條名單去爭,結果可能分薄了票源,一個也選不出,反而益了對手。 |
|
文章編號: 20080903892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
am730 M12| 新聞 |
2008-09-03 |
泛民發宣言捍衛核心價值 距離立法會選舉只有4天,民間策發會發起「捍衛核心價值」宣言(圖),希望立法會候選人簽署,一同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包括爭取落實民主普選及堅守法治,至今已得到公民黨、民主黨及民主動力等支持。 發起人、民間策發會召集人陳方安生說,近年特區政府施政一直蠶食本港行之有效的核心價值,由擴大政治任命至梁展文事件,對政府的認受性造成衝擊,她希望各候選人公開承諾,一旦當選後堅守香港人的共同信念,不向利益妥協。她否認以此來篩選拒絕簽署宣言的候選人,但民策會收集聯署後,會在立法會選舉前向外公佈,並呼籲選民以有關價值來考量各候選人。 |
|
文章編號: 2008090389200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6 ---------- |
頭條日報 P03| 港聞 |
2008-09-03 |
九龍東現變數黃國健或勢危 立法會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一直被視為選情穩定的九龍東,突現變數,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民調發現,今屆接替陳婉嫻在工聯會名單領軍的黃國健,受到社民連陶君行支持度升勢凌厲影響,未能輕言取得議席。但調查亦顯示,該區游離票超過五成,各候選人仍有充分機會一朝翻盤。
陶君行支持度飆 研究部上週五(上月二十九日)至本週一(本月一日),訪問五個直選選區共約一千五百名選民,其中設有四個議席的九龍東,共訪問約二百六十人,暫時支持度最高的三名候選人,依次序為公民黨梁家傑、民主黨李華明及民建聯陳鑑林,但各人僅獲約一成支持。 在上次調查中排第四位的黃國健名單,支持度卻由百分之七點三微跌至百分之四點六。陶君行則由上次的百分之二點七,升至百分之五點七,與黃國健對調名次。 立法會各區候選名單資料,可到選舉事務處網頁http://www.elections.gov.hk/leg-co2008/chi/introd.html參閱。 |
|
文章編號: 2008090390400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7 ---------- |
香港商報 A09| 商報論壇| 商對論| By 灣仔羅 |
2008-09-03 |
陳太自己打自己 看題目,嚇一跳,一向精明、自大的陳方安生到底出了什麼事?竟自己打起自己來了。別誤會,不是指她真的幡然有所頓悟,自己打自己,以示悔意。這裏說的是她言行不一,自相矛盾,自打嘴巴的事。 昨天,陳太精心選擇銅鑼灣鬧市,搞了一場「香港核心價值宣言」騷,列出若干社會上並無爭議的核心價值元素,宣稱要堅決捍衛,不容侵蝕云云,一副真理在握、佔據道德高地的自得樣。 可細察之下,對照往績,不難發現,其實恰恰是陳太自己近年的行為,正正違背了她的「核心價值」。 講民主。港人渴望民主,基本法指向終極民主,可是05年,當民主有機會大跨步的時候,陳太倚重和支持的民主派,卻罔顧主流民意,硬是對民主政改方案綑而殺之,從而綑住了香港民主的步伐。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講法治。且不說陳太自己當年「十成按揭購房」的疑團至今尚未散開,她竭盡全力站台的公民黨,夢想成為香港基本法中並不存在的「執政黨」,並將香港法律界綑綁一起,淪為政黨政治的工具,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成了她的公民黨玩於手掌上的私器。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講公平公正。不要說社會大眾看在眼裏,自有評斷,就是泛民那些小黨小派都要噴飯了。今次立法會選舉以來,陳太一心向「民主惡霸」、「民主惡勢力」,早將其他「泛民小眾」拋之九霄雲外。連圈內公平都不願做,還堂而皇之講社會公正,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至於講「中立」,陳太更是自己在打自己。她退而不休,全身投於反對派,何來中立,客觀?哪怕就是昨天的「宣言」騷,你以為她真是要捍衛什麼核心價值嗎?錯了,目標還是政治,是機關算盡的另類助選!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101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8 ---------- |
星島日報 A02| 要聞 |
2008-09-03 |
劉慧卿團隊首次為選情告急 離投票日愈接近,各黨參選名單開始發動「告急」攻勢。在數次民調中支持度均徘徊在低位、有出局危機的前劉慧卿團隊,昨日出席電台論壇時首次為選情「告急」,指若票源不集中很有可能會輸。嶺南大學昨日公佈第二輪選舉民調結果,各區候選人支持度未有明顯變化,但未決定投票意向的選民則較首階段少。 龐愛蘭反駁「政治標籤」 劉慧卿昨日與競選拍檔柯耀林出席香港電台論壇時,柯耀林在介紹政綱環節時首次向選民告急:「各位,現時劉慧卿情勢危急!如果不集中選票,卿姐很可能會輸!現在一票都不能少!」劉慧卿自參選以來在多個民調中,支持度均徘徊在當選邊緣,助選團對此亦大為緊張,但據悉劉慧卿對「告急」則有所保留。 為了吸取女性選票,劉慧卿亦向同樣吸納女性票的獨立候選人龐愛蘭展開連翻進攻,批評她不肯承認是建制派組織新論壇的代表,欲以「獨立人士」的身份欺騙選民。龐愛蘭反駁新論壇只是支持她參選的其中一個組織,指劉慧卿欲藉「政治標籤」來搶奪選票:「新論壇有他們的立場,龐愛蘭有個人意見……如果你們話我係『左』,拿出證據來!你們立刻停止『政治標籤』,講這些是因為這是爭取票源的唯一方法!」 劉千石支持度徘徊低位 不過龐愛蘭未有回應若當選會否退出新論壇,指選民會分辨哪些候選人「做實事」、哪些是抹黑。劉慧卿未有放過龐愛蘭,再次攻擊龐的普選立場:「你說支持二○一二普選,但新論壇是反對二○一二的!現在新論壇又支持你、支持二○一二!你們全部都是精神分裂嗎?」龐愛蘭堅持已回應問題,拒絕再解釋。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昨日公佈第二輪民調,一千五百名受訪者中近五成三及兩成八受訪者指「肯定會」及「會」投票。民調指港島區勞永樂支持度下跌近三個百分點,九西競逐連任的劉千石支持度繼續徘徊在低位,當選機會不大。新東劉慧卿支持度不足三個百分點,支持度比同區的「長毛」梁國雄及民主黨黃成智更低 混戰的新西公民黨張超雄表現未如理想,僅得不足百分之三的支持,令人意外的是九東工聯會黃國健及陳婉嫻名單支持度僅得不足半成。不過,是次五個選區中未決定投票意向的被訪者均下降,反映離投票日愈近選民的投票意向亦漸清晰。記者潘淑麗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3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9 ---------- |
明報 A12| 政情 港聞| By 姚國雄何素文 |
2008-09-03 |
九龍西新人勢升舊將紛告急 九龍西
過往被形容為悶局的九龍 西立法會選舉,因為新增一席而變成今屆焦點之一。該區4 名現任立法會議員過去的票源,今屆被建制派和泛民主派派組成的一眾新候選人名單分薄,令部分現任議員形勢吃緊,除了民協馮檢基和民建聯李慧較「穩陣」,其他候選人都陷入混戰。 面對社民連黃毓民「掃走劉千石」的攻勢,劉千石最近舉行真情表白大會,由一班上了年紀的好友大談他昔日如何為民主、為工運出汗出力的舊事;民主黨涂謹申面對選民「自行分票」給公民黨毛孟靜,近期支持度急跌,急忙打告急牌。挾多項公職的自由黨田北辰,最初支持度高開,但已被獲工聯會支持的梁美芬後來居上,如今主攻遊離票。明報記者姚國雄何素文 回應黃毓民攻勢
劉千石真情表白大會箍票 九龍西中的泛民主派,一直是劉千石、民主黨涂謹申和民協馮檢基的天下,今年公民黨毛孟靜和社民連黃毓民亦加入競逐。過去數星期,劉千石的民意支持度停滯不前,表明「罵不還口」、缺席所有論壇的他,最近終舉行造勢大會,找來老友憶述他過去的貢獻,希望箍緊昔日支持者。
大談昔日為民主出力舊事 劉千石週日邀請約20 名好友,出席其真情表白大會,讓好友先上台和街坊話當年。大會的佈景板上有12 幀劉千石的大相,7 幀是劉千石領導工運、民運的黑白相,出席者多為當年參與其中的人物。民運人士韓東方感激劉千石當年協助民運人士出國;與劉相識38 年的前支聯會常委岑健勳強調「阿石無變過」;學者陳健民指當年劉千石曾為企業壟斷與官員商談,為市民抱不平。 然而,黃毓民不斷攻擊劉千石「不開會」,劉千石上星期在旺角貼競選海報時,有店舖老闆便向助選團說: 「毓民那天在那條街說,他(劉千石)不開會喎!」助選團成員忙解釋劉千石過去10 年為香港付出不少,但該助選團成員亦表示,黃毓民的說話易打動選民。 支持度急跌涂謹申邀政治明星助選另一邊廂,涂謹申支持度近期突然急跌,排名跌至第5,接近落選邊緣,他形容不少支持者自行分票給民調數據時好時壞的毛孟靜。涂謹申近日開始派發告急單張,未來幾天將打「政治明星」牌,由民主黨李柱銘和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助他拉票。 欠缺地區樁腳的毛孟靜主打專業民主形象,向街坊強調自己「報新聞, 有20 年堅持, 無轉」。她亦多次找來陳方安生、余若薇和梁家傑站台,餘下可做的就是盡量落區接觸街坊。經過3 場電視辯論,黃毓民支持度已由最初第7 急升至第3。黃毓民質問民建聯鍾港武的電視論壇短片,在網上已獲15 萬次點擊,黃毓民近日更騰出時間,轉到其他選區替其他社民連成員拉票。
梁美芬毛孟靜夾攻 田北辰年輕形象新單張反擊自由黨田北辰的支持度曾見雙位數字,近日卻跌至新低,隨即展開新攻勢,包括在電視上躬鞠,印製新形象和度身訂做的4 批新單張,又舉行九龍西巴士「告急巡遊」,由妻女和年輕人相伴,企圖打年輕、家庭牌,聲言要盡力爭取九龍西三成游離票的支持,盡力奪取議席。 在剛過去的週日,田北辰的開篷雙層巴士由美孚新出發,一路上由他和太太、女兒站在巴士上層最前方領軍,當駛進旺角「年輕人地帶」,本來坐在下層的10 多名大學生義工,都奔到上層為田北辰擺出年輕人陣勢,田北辰同時將Polo 恤「反領」,予人年輕感覺。 田北辰要與獨立梁美芬力爭建制派票源,但田北辰坦言: 「我有建制派的包袱,但沒有建制派的本錢。」他說,地區人士全支持他的最大對手梁美芬,同時又要與公民黨毛孟靜爭中產票源。 梁美芬和毛孟靜早已齊向田北辰打「教育牌」,指田北辰有份製訂母語教學政策。毛孟靜亦針對田北辰商家背景,藉「梁展文事件」大談官商勾結,認為「商人信唔過」。 田北辰最新形象單張改為以「打造香港品牌」標榜他的營商能力,過往的公職演譯為「多元經驗」。他又度身訂做三套不同單張,分別派到低收入公屋、低收入私樓、中產私樓,闡述針對各階層的政綱。 近期支持度不斷上升的梁美芬,除了獲工聯會支持外,亦有龐大的地區樁腳。有梁美芬陣營人士透露,有信心現時民調支持度排第6 的梁美芬能夠入局,目前建制派陣營在九龍西選票足以取兩席,已有逾百名地區人士為他們打電話爭取支持,他們亦會力爭中產專業票,並視黃埔和美孚為最大的根據地。 梁美芬說,近日落區時都強調自己是獨立人士,以及其副教授和專業背景,又指自己「支持度不斷上升,但爭少少」。她說,工聯會只是其中一個支持她的機構,她亦獲不同機構支持,並說論壇上被指獲工聯會支持,市民只會感覺那是「亂扣帽子」,對她影響不大。 「基層牌」奏效李慧馮檢基料穩守一席九龍西13 條名單爭5 席,若論最穩陣的名單,當是民協馮檢基及民建聯李慧,兩人的民調支持度均顯示能守住一席。九龍西有不少低收入家庭,主打地區工作和「基層牌」的民建聯和民協,比明星候選人更具優勢。 民建聯和民協都在該區3 屆參選,自2000年立法會起已各據一方,各取一席。回顧過去,民協和民建聯在該區從事不少地區工作,有紮實根基及不少組織票。
民協指黃毓民分薄基層票 但近日發生的李慧名單推薦信夾附餐券事件,對她有所打擊,李慧直指是插贓嫁禍,這星期會印製單張和在街頭嗌咪,向市民澄清寄餐券的事件。 有民協成員透露, 因社民連黃毓民空降,大家都走基層路線,搶走不少選票,而公民黨毛孟靜亦獲得不少中產支持,故估計民協只能取得一席。 他們又分析,民建聯在九龍西做了不少部署,區議會議席有增長,立法會選票也應有所增加,估計所得選票足夠李慧和梁美芬取得兩席。 多幢豪宅落成區內增中產專業票因近年有多幢私人樓宇落成及人口增加,九龍西議席今年增加一個,至5 席。過去泛民主派和建制派議席比例是3:1,支持度也是「七三」之比,但去年底泛民於區議會選舉中受重創,反而民建聯在油尖旺、九龍城等成為大贏家。 九龍西的貧富差距是眾區中最大,同區有尖沙嘴豪宅凱旋門,亦有不少人住於深水板間房。該區今年選民劇增,相信是來自該區的私人樓落成入伙有關,包括凱旋門、漾日居,相信增加了不少中產專業票。
九龍西選民小資料
選民人數: 440,335(比上屆多20,076 人)30 歲或以下選民:14%31 歲至60 歲選民:58%61 歲以上選民:28%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4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0 ---------- |
蘋果日報 A06| 港聞 |
2008-09-03 |
2008立法會選舉 泛民大老籲候選人捍核心價值 【本報訊】泛民主派多名重量級成員包括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昨日發表「守護香港精神、捍核心價值」宣言,呼籲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維護港人要求盡快落實民主普選、堅守法治、公平機會等香港核心價值。他們又促請各立法會候選人,公開承諾堅守並促進上述價值,「令香港的成功故事,可以一代一代延續下去」。記者:林俊謙 身兼民間策發會召集人的陳方安生,昨日發起「守護香港精神、捍核心價值」宣言,稍後將邀請認同有關理念的立法會候選人加入聯署,再透過報章廣告公佈宣言,讓選民透過有關價值考量各候選人。陳太指,近年特區政府的施政,一直蠶食行之有效的香港核心價值,「由黑箱作業擴大政治任命制度,到梁展文事件,不但對政府認受性造成衝擊,如此沉淪下去,我擔心連香港獨有光輝亦會日漸失色。」 批評施政缺原則遠見 陳太指出,回歸11年來,主要官員問責制、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制度相繼引入,已損害公務員系統的中立、專業和士氣,「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信心,亦自然難以長久安定下來。」她認為,現時惟有盡快落實有真正競爭的特首和立法會普選,全面取消扭曲政治平衡的立法會功能組別及區議會委任制度,才能真正體現港人治港的精神。她又批評,政府現時施政缺乏原則和遠見,凡事親疏有別,政策偏頗令機會不均,呼籲來屆立法會議員應堅定維護司法獨立,並全面檢討政治問責制,加強對政府的監察,挽回市民對特區整體的信心,「我希望各參選人公開承諾,堅守香港人共同信念,不向利益妥協,令香港成功故事,可以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回歸以來「不斷受侵蝕」 李柱銘表示,香港和內地接軌時,必須堅守自由、法治的核心價值,令大陸同胞亦能受益,「我堅守香港核心價值,其實亦係對國內同胞一種貢獻。」司徒華表示,惟有捍香港民主、人權、自由、法治的核心價值,香港才能繼續進步,「回歸以來,呢核心價值不斷受到侵蝕,假如我唔維護呢價值,一國兩制將不會繼續存在,香港只會全面大陸化。」 籲選民撐最勤力議員 此外,陳太昨日出席公民黨競選活動時表示,余若薇過去八年是立法會其中一位最勤力議員,無論在民主、人權、法治問題,都盡心盡力為市民發聲,「所以希望所有港島區選民全力支持余若薇8號參選團隊」。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06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1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Phyllis Tsang |
2008-09-03 |
Abode families tell of pressure to cast votes for the DAB Desperate families of abode seekers say they have been pressured to vote for government-friendly candidates by a lobby group supporting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hey say they have been bombarded with phone calls to go to the office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Family Reunion to fill out applications for one-way entry permits for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struggled for years to gain residency in Hong Kong. Once there, they say they are urged to vote for DAB candidates verbally and in posters on the premises. Other posters remind them about the success of the DAB under late chairman Ma Lik in helping some abode seekers gain permits. DAB Kowloon East candidate Chan Kam-lam, one of the contenders whose poster hangs in the association's Kowloon branch in Kwun Tong, said he was happy to receive the abode seekers' support but did not know his posters were being displayed on the association's premises. The association's Kowloon branch chairman, Tang Ying-chui, acknowledged he supported DAB candidates but said how people voted was their business. However, another advocacy group said it had received numerous complaints from abode seekers who said they felt under pressure, while Father Franco Mella, a long-term advocate for the abode seekers, said inviting people to fill out applications then bombarding them with political propaganda was unethical. Yesterday, at the Kwun Tong office more than 50 abode seekers were filling in forms to apply for one-way permits. Posters for Mr Chan and the DAB's Kowloon West candidate Starry Lee Wai-king were on the walls, with the ticket numbers of DAB election lists displayed. Slogans such as "choose your representative, vote on September 7", and "in the memory of Chairman Ma" were displayed while a notice on the wall urged association members to "take action" to support the DAB. Last year, 25 abode seekers were granted Hong Kong residency rights aftr receiving help from the DAB. "Sure, they asked me to vote for the DAB," said Mr Lui, 74, after filling out a form. However, he said he planned to vote for a Democratic Party candidate in Kowloon East.
Lin Tao-cheng, chairman of the Hong Kong Parents'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s Right of Abode, said he received more than 30 complaints on Sunday from abode seekers who had calls from the pro-DAB group and said they felt threatened.
Mr Lin and Father Mella said abode seekers were urged to vote for former security chief Regina Ip Lau Suk-yee on Hong Kong Island, and for DAB candidates elsewhere. At the Kowloon branch, chairman Mr Tang declined to comment on why they were collecting one-way permit forms.
The Registration and Electoral Office said it would not comment on individual cases but would follow up any complaints.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2701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2 ---------- |
成報 A07| 港聞 |
2008-09-03 |
公民黨三女將獲陳太助選 【記者王智報道】立法會選舉港島區選戰激烈,銳意要取得兩席的公民黨,昨日再次出動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為其拉票。余若薇等三位公民黨候選人,與陳太合力炮製逗趣的打麻雀宣傳片,短片在中環播出。余若薇認為,泛民在港島區難取四席,又提醒選民要從04年配票失敗的經驗中,汲取教訓。 公民黨在中環鬧市掛出近四米高的巨型海報,海報上除了陳淑莊、余若薇及容詠嫦三人,還有今年不會參選的陳方安生。最新的一系烈海報,仍然是用「十萬票,一條心」作為口號。公民黨還請來陳太「客串」做演員,幫忙拉票。 在宣傳片中,四個女人走在一起,做了一件四個人最適合做的事,「打麻雀」。片中先是陳太頻頻用「四萬」食牌、叫胡,然後大家打了幾圈之後,上出現了一隻「十萬」。 反對泛民配票 余若薇表示,近日港島區的游離選民增多,要爭取第二席有困難︰「可能好多選民都想睇民調,再諗點樣配票,但不要忘記04年,泛民就是因為想配票,令港島區的第四席失落。」她表示,今年港島區有眾多民主派人士參選,民主派要取得四席,是難上加難,「如果大家掛住配票,只會令票源被分薄,所以我認為,選民只要投他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就好了。」 公民黨今次掛海報的地方,是皇后大道中100號的一座商廈,外牆上原來掛一幅國旗。商廈業主早前遇上了余若薇在街上派單張,之後答應她免費為公民黨借出地方掛海報,否則公民黨還要支付一大筆的廣告經費。 港島區其他的參選名單,包括民主黨甘乃威、民建聯曾鈺成、自由黨林翠蓮、社民連曾健成、公民起動何秀蘭、獨立的葉劉淑儀、勞永樂、黎志強及蕭敏華。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2900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3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
2008-09-03 |
嶺大:泛民有機奪九西4席 依據嶺南大學昨公佈的調查顯示,戰況最為激烈的九龍西,民協馮檢基、民主黨涂謹申、公民黨毛孟靜及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支持度排名均在頭五位;反映泛民主派在九龍西的5個議席中,有機會奪取4席。 建制派僅李慧夠票 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在8月29日至9月1日進行調查,顯示九西的建制派陣營中,只有民建聯李慧能進入議會,而自由黨田北辰,及獲工聯會支持的梁美芬,支持度未見升勢,就贏取議席上有風險。 在九龍東方面,民調顯示社民連陶君行,打破了建制派及民主派在該區「平分秋色」的局面,支持度首次超越工聯會黃國健,從數字上看,除陶君行外,能進入議會的分別是公民黨梁家傑、民主黨李華明及民建聯陳鑑林。 港島區最後一個議席,一直競爭激烈,獨立葉劉淑儀和民建聯曾鈺成名單的支持度相同,但都不足取2席;從民調數字看來,公民起動何秀蘭能成功取得一席,而獨立的勞永樂,支持度就下跌至1.4%。 新界東的前劉慧卿,支持度仍不足以令她取得議席,而民主黨的黃成智就能成功重返議會。而新界西的選情激烈,工聯會王國興轉戰直選亦能取得議席,但公民黨張超雄和社民連陳偉業,就未能再度返回議會。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0009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4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選舉快拍 |
2008-09-03 |
譚香文:選舉不是選美 會計師公會昨日舉行第二場選舉論壇,爭取連任的公民黨譚香文批評對手龔耀輝,多番指摘自己形象欠佳,「今日不是選香港先生、小姐,形象應講內涵,不是外表。」龔則反駁指,自己一直說的是議政能力,並非外表。 前會計師公會主席陳茂波就指,譚香文指自己經常搞錯數字,是由於長期居於英國,要求譚用英文講述過去4年的議會工作,譚回應指,陳茂波「嚴人寬己」,要求對方先用英文提問。 獨立候選人黃宏泰則批評龔耀輝,「成日說被人迫害,要看精神醫生」;龔則指自己懂得分辨鬧與批評,自己亦會接受批評。常缺席論壇的嚴定偉解釋,選舉論壇如泥漿摔角,有損會計師形象,故不出席。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0009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5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選舉快拍 |
2008-09-03 |
陳太簽署核心價值宣言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與民主黨李柱銘、元老司徒華等人,簽署「香港核心價值宣言」。陳太指,從「副局長風波」、「梁展文風波」顯示,本港黑箱作業情況愈見嚴重,呼籲選民支持泛民候選人,以令議會有制衡。宣言中的信念,包括民主普選、堅守法治、高效施政等。 司徒華表示,雖然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但道德淪亡,貪污風氣盛行,若香港不能捍自己的核心價值,將「沒有一國兩制,只有一國,香港將全面大陸化。」李柱銘亦指,香港人應堅守有關的核心價值,令香港與中國接軌時,「對大陸同胞仍有貢獻」。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000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6 ---------- |
新報 A06| 2008立法會 |
2008-09-03 |
黃毓民要破立法會悶局 【新報記者文綺華報道】黃毓民(圓圖)在政界不是新人,他由《龍門陣》節目算起的論政日子,已有頗長歷史,但卻是首次參選立法會。走了名嘴鄭經翰,又有名嘴黃毓民參選。踏入8月,民調支持度由4.8%,攀升至10.3%。黃毓民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他從前在建制外抗爭,現在要走進建制。他期望進入立法會可提高議會辯論水平,「唔好講埋無謂野」。他希望立法會多一把相對激進聲音,為「悶局」多添一點生氣。黃毓民說:「好多事係interact(互動),有個癲度,其他人會陪你癲」。他批評民主派的議員不夠團結,監察政府力度不夠,「耐同建制派無分別」。 批評泛民議員欠團結 今年在九東、九西及新西幾個選區中,不時見到社民連候選人開火「砌」公民黨候選人,被外界形容為「泛民打泛民」。 黃毓民說,議員最大作用是監察政府,影響政府施政的決定,他指泛民議員未能發揮這個作用。他舉要求政府增加生果金至1,000元為例,稱社民連兩議員當日對預算案投了反對票,如果20多名民主派議員一同對財政預算案投反對票,「佢(政府)就好樣衰,呢個就係監察動力,當你畀壓力佢,佢下次咪同你傾」,因此,他批評民主派的議員不夠團結。 黃毓民稱如果沒有社民連,自己又不是政黨領導人,他不會參選,因他認為在外面的平台更能發揮作用。黃表示,失去了大氣電波平台,如果要繼續為小市民發聲,便需要另一個平台,這就是立法會。「咁你一個人(在立法會)冇用,要有政黨,如果長毛、大、阿陶、阿牛選到,就好得人驚」。出選九龍西選區,黃毓民笑言自己「無得選擇」,因為其他黨友在其他四區經營多年。問及對當選的信心,他說信心百分百,但「客觀好危」。他表示在選舉中不會胡亂告急,並會盡力拉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7 ---------- |
新報 A08| 立法會選戰| 銳眼觀微| By 劉銳紹 |
2008-09-03 |
各有支持親中非毒藥 從很多選區的情況看,「親中」與否經常是候選人爭議的一個話題。「親中」似乎成了一個負面的形容詞,民主派候選人經常抓住這一點,藉以圍攻建制派;而傳統左派和建制派也經常強調,「親中」不應該是負面的看法,親自己的國家有甚麼不好呢?而事實上,「親中」與否都有自己的一批堅定的支持者,候選人按自己不同的需要而強調自己是不是「親中」,也是一種爭取票源的策略而已。在九龍西選區,「親中」與否的爭論,比其他選區都要明顯和緊張,值得分析。 在這區的眾多候選人中,民建聯的李慧和自由黨的田北辰屬於較明顯的建制派,「親中」的標籤早已貼在他們額上。民主黨的涂謹申、社民連的黃毓民和公民黨的毛孟靜則明顯地舉另一支旗幟,即使不是「反中」,但至少不「親中」。他們與很多民主派人士一樣,表明他們不是反中國,而是反權貴,反不合理的政權和政策,但無論如何,他們也被貼上「反中」的標籤。這是另一種選舉策略的需要,他們只是在理念上與官方不同,但已標籤為「反對派」。不過,正因為「反對派」之名,才令到他們得到一定的支持。這又是香港政治一個弔詭的地方,官方不妨多點思考這個問題。 馮檢基打擦邊球伺機而動 此外,在這個選區中還有三名在「親中」與「不親中」之間遊離的候選人——民協的馮檢基、爭取連任的劉千石和以獨立身份參選的梁美芬。他們被標籤為「隱性親中」、「潛伏親中」或「扮民實中」,即表面傾向民主派,但實際上已靠向北京。在這個選區中,這類候選人最多。 對於這類人士,我看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而不能一竹篙打盡一船人。 民協過去提出「又傾又砌」的策略,對內地的事務和政策,都有自己的觀點和行動。但可惜的是,他們的理念、主張和行動未必得到大部分選民的理解,在民主派陣營中,更被視為「兩面派」、「牆頭草」。加上過去在一些政治問題上被指「左搖右擺」,例如羅祥國的「舉錯手」事件,幾位民協領導人參加臨時立法會等。 在今天香港政治涇渭分明的現實下,民協走的也許是一條孤獨的道路,無論是為他們辯護的人,還是繼續指摘他們的人,都不能說出他們心裏的真正想法,只有讓時間和事件繼續考驗吧。對於這種情況,我是理解的。也許民協希望按照目前香港的政治現實,走一條獨立思考但又「擦邊球」的路,扮演邊緣推動的角色,然後伺機而動。 劉千石是另一個被視為「兩邊走」的例子,時至今日,他當年的民主鬥士的形象已經洗脫盡矣。就我的接觸,我理解他的取向。 多年前,他一鼓作氣,闖蕩江湖,即使在民主派中,也是獨行俠的形象,既是民主黨成員,也參加前線。他的理念是,只要是民主派,就應該團結一起爭取,但他的行動在政治現實中也犯了大忌。其後由於母親的原因,劉千石申請回鄉,經過幾年的一次性安排,最後才取回10年的回鄉證。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看法有些轉變,對內地事物的態度有所修正,也是自然的事。其實,這也是中央和民主派共同面對的一個盲點,中央不讓部分民主派人士回內地,是民主派長期不瞭解國情的原因之一,對內地變化不大了了,在感情上也不能拉近,致使他們不理解和不接受劉千石的轉變,只感到他被統戰過去了。中央應思考改變這種「堅壁清野」的政策。 得建制人士支持毋須迴避 劉千石近年在九龍西的工作不多,這是該區選民的普遍感覺,無論有甚麼理由,也不能得到選民的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無論是民主派還是建制派,同樣適用。還有一位梁美芬,她與內地人士關係良好,也得到建制人士的支持,並無不可,根本毋須迴避,迴避只會令人感覺到「親中」已是政治毒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經歷,只要自然發展就行了。 時事評論員[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8 ---------- |
新報 A08| 立法會選戰| 崖岸自高| By 王岸然 |
2008-09-03 |
梁美芬九西穩奪一席 九西的情況被認為十分混亂,有多人一同爭逐最尾第五席,爭逐的人包括了黃毓民、梁美芬、毛孟靜、田北辰等四人云云,這似乎是每一個拿民調都會這樣評論的說話,筆者希望就已知的現實情況作客觀的判斷,作直接的預測,結論是梁美芬從來都是入於穩勝者之列,只餘一席為其他三人爭逐,毛孟靜會是最終的得勝者。 首先要解釋為何梁美芬是必勝者,這不但是她一開始就被踢爆是隱形左派而民調不倒,始終企穩在6%左右,最尾的兩大民調還有些微上升到6.9% 及7.7%,這是已足夠她最尾勝出的支持率,雖然這支持率是落後於黃毓民及毛孟靜之後。 衝線決勝因素有三點 在選舉的衝線決勝因素在三個方面,相信大家也無異議——1. 人力、物力及財力,或稱動員力。2.地區感情票,或稱鐵票的作用。3.組織票的作用,這基本上是親共圈子之內的遊戲,泛民無這優勢,而組織票不反映在民調的支持率之內。 左派組織票的威力有多大?上屆曾鈺成的支持率只有12%(在34%選民未決定的民調中),但得票率27% 之高,有60,000 票之多。所以無論李慧今屆在論壇的表現如何,並不影響她鐵定當選的事實,反映支持度的兩大民調(皆有26% 未決定)顯示李慧分別有17.8 及12.3%,相當的強勢,而且她將3 至5%的得票率配給梁美芬,也不影響她的勝利機會。 公民黨人力財力較優 在梁美芬而言,上述三大因素各自為她帶來2%增幅,她的得票率應該會有14至16%,所以她奪得一席位是穩定的(還有2%是未決定者的平均分攤)。 餘下第五席變成毛孟靜及黃毓民之爭。論中段聲勢當然是黃毓民強,由4%勁升一倍多到10%,但留意到最後的民調顯示他的升勢近盡頭,是10%左右。照計算他最高可有13%得票( 因為有兩成多選民未決定)。 毛孟靜則高開之後中段由於論壇失利大幅下跌,但最後兩次民調顯示她止跌回升,分別有12%及9.8%,與黃毓民不相伯仲,最後一個星期的爭逐變得重要,兩人皆在區內是新人,只靠知名度,誰會勝出呢? 毛孟靜的相對優勢如下:1.拉攏得數名區她議員作樁腳,這會增加一兩個不反映在支持率內的百分點。2.公民黨的人力及財力優於社民連,會增加最少1%的得票率。3.若得黨內明星梁家傑湯家驊及余若薇最後數天全力助選,雖增加1%機會,這是正常的,因為三人在自己的隊伍,包括余若薇,都是第二席無望的。4.民主派第一大報及第一明星陳方安生最後會力崖岸自高助,這會增加 王岸然2% 的得票率。 時事評論員[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9 ---------- |
新報 A08| 立法會選戰| 天南海北| By 程介南 |
2008-09-03 |
田毛與九西格格不入 時事評論員[email protected]立法會選舉的五個直選地區中,說要數選情最為複雜不可預測,非九龍西莫屬,相信沒有人會持異議。 13個參選名單中,政黨和團體背景者佔了多數。公民黨的毛孟靜、民建聯的李慧、民主黨的涂謹申、民協的馮檢基、社民連的黃毓民、自由黨的田北辰、職工盟的劉千石,以及環保觸覺的譚凱邦等。至於獨立身份參選中,除掉若干可以「忽略不計」的人選之外,最有實力要數梁美芬。 馮塗李領先拉開距離 奧運剛過,但是「越野自行車比賽」好像還在這九龍西繼續進行。領先一群當中,包括馮檢基、涂謹申和李慧。後面的一群拉開了一段不大的距離,裏面包括梁美芬、田北辰、毛孟靜和人氣較旺的黃毓民。 前面的一群大抵結果已定,無甚看頭,倒是後面一群鬥得難分難解。根據民調支援度在下降的,是田北辰和毛孟靜。這個現象完全正常,因為隨競選活動開展,誰有地區基層網路支援,誰就有機會增進知名度和支援度,相反,如果光是靠知名度上陣的候選人,就會好像奧運 5,000米選手一樣,第一二圈遙遙領先如果 ,除非是由頭帶到尾,否則的話,幾乎可以肯定到了最後兩個圈,後來居上者是一個接一個。 自由黨和公民黨雖然都號稱是大黨,但如眾所周知,前者歷來不重視地區工夫,比較依靠「收購」網路;後者成立歷史尚淺,第一次以政黨身份上場,雖然我認為他們的宣傳工夫和工程設計相當不錯,可以說是芸芸政黨中最有專業味道者,但是畢竟光有飛機大炮沒有地面步兵,選情還是會吃虧。 泛民攻擊反贏得支持 田與毛的另一個難處,就在於過於藍血,顯得與九龍西格格不入,正如鄭經翰的批評,他們早應該選擇在港島區出選更「合理」。 民調榜上上升的是梁美芬和黃毓民。後者主要在論壇罵人出色得分,靠鮮明硬朗形象,和劉千石被指低調溫和成強烈對比,顯然是找對了「搶票對像」。前者就明顯在地區的支援方面有較厚實力。泛民陣營習慣性地「踢爆」工聯會支持她,以我經驗看,反會令梁美芬支持度上升。有人替自己宣傳得到全港最大工會支援,豈不妙哉?故此,如果要我估計的天南海北話,九龍西選區的第四五席,應該屬梁程介南.com美芬和黃毓民所有。 時事評論員時事評論員 [email protected] .m. |
|
文章編號: 2008090303300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