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P13| 時事評論| 香島論叢| By 練乙錚 |
2008-09-02 |
天堂仙境中的當權派配票行為 民主選舉既簡單又複雜。運作暢順的時候,它十分簡單,候選人提出政見,傳媒予以報道,選民知道了,再研究一下候選人的履歷、往績、風格等,投票日當天抽時間履行選民義務、行使公民權利,次天看看結果,便完成了;萬一選出來的人或其代表的政黨表現不好,令人失望,下一次挑另外一個便是。不過,這種簡單狀況,就算在民主意識深厚、體製成熟的地方,也不是經常出現。當民主運作不暢順,或是由於體制本身不成熟,或是因為有惡勢力介入,或是參與選舉遊戲者本身的道義操守有問題,都會令選舉變得非常複雜,令民主的社會功效和價值大打折扣。嚴重如賄選買票、暴力恐嚇等不說,就是一些選民個人的策略性投票行為、政黨推動的某些策略性選舉工程等,雖然不一定非法,但也會影響選舉的社會功能。不幸,在香港回歸之後的選舉活動中,策略性行為已經引致不良的社會效果。 有關策略性選舉活動的影響和出現方式,不少社會科學家已深入研究過,但最早指出這種行為具有負面社會效果(意指選舉最終得不出最大多數人希望見到的結果),則是一位鮮為人知的十九世紀英國數學家(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1832-1898),這位大家的學術著作在他生時不被賞識,死後五十多年才為決策經濟學家Duncan Black發現;後者本身是二十世紀研究投票機制理論的兩位開山祖之一(另一位是Kenneth Arrow),所以能夠慧眼識英;他把Dodgson特別是有關比例代表制之下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的分析,從塵封的故紙堆中找出來,花半生時間爬梳整理、深入研究,矢志要寫出一本專著,可惜未完成便辭世,遺願要到一九九六年才由三位政治學學者替他完成(註)。不諳數學的讀者,多半不會聽過Dodgson這個名字,更難看懂他的投票理論,但這位數學家用筆名Lewis Carroll寫的兩本奇書(《愛麗斯夢遊仙境》及其續編《鏡中奇遇記》),則是家傳戶曉,老少咸宜! 比例代表制是比較複雜的一種選舉體制,特別容易滋生策略性博弈行為;不單止投票者可以那樣做,連候選人、選舉工程策劃人亦可大耍策略手段,各顯神通。例如,兩個候選人同票參選,實力較強的在票上排第二,較弱的排第一,則可在某些情況之下增加取得兩個議席的機會,便是一種候選人策略行為。又如策劃選舉工程的人,可按形勢在多於一組同黨派候選人名單之間進行配票,便是另一種策略行為。相比,在簡單多數決之下,例如普選特首,則只有選民可作策略性投票,即把選票投給勝出機會較高但非自己首選之人,以阻止自己最不喜歡的人當選;但如果在此制之下只有兩個候選人,則策略性投票行為幾乎無可能出現,候選人和選舉工程負責人只能在其他環節如宣傳做勢等方面打主意。 策略性選舉行為是理性行為的一種,本身無所謂好壞,人們應贊成還是反對、輿論應鼓勵還是非議、政府應否立例反對,都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多種因素而定。比方說,近年香港有某政黨被指在投票當日進行密集而廣泛的票站出口調查,然後按每一選區進行統計,得知形勢之後,馬上進行區內「鐵票」分配調整,以祈將政黨所有支持票最有效地投到不同的己方名單上,在區內盡可能取得最多議席。這種行為本身並無不妥,但如果不是每一個政黨都有同等的人力、組織力和金錢資源去進行這種票站調查和配票,則牽涉到公平問題。遇有這種不公,政府的確應該採取行動禁止,但香港的情況特別,被指進行上述不公平策略行為的政黨是當權派之一的民建聯,特區政府當然不願出手禁制。 上週六,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負責人鍾庭耀宣佈,將會於星期日的立會選舉中一改多年以來只有晚上九時之後才向傳媒發放票站出口調查資料的做法,變為一天四次發放。鍾先生曾數度為文指出民建聯的做法不公,並曾在今年四月五日的一封〈香港家書〉中表明,如果政府最終不願有效遏止這種不公,研究機構和傳媒應在不違反選舉規例的情況下,向全社會發放實時票站出口統計結果,讓所有候選人及時公平享有關鍵形勢資訊。故對上週六的鍾庭耀聲明,政界中人並不感到意外。不過,這個做法能夠替整個選舉還原多少公平,則很難說。在野黨除了在掌握實時投票資訊方面不如當權派之外,利用這種資訊的能力亦不及對方,主要因為調動鐵票的能力很弱,故就算掌握了必需的實時資訊,作用還是不大。鍾氏此舉,結果大概只能讓社會人士更明白當權派除了有候選人本身實力之外,還有其他強大的人手和金錢優勢,如此而已。 本地當權派雖然多年來積極投入選舉活動,本質上卻並不喜歡這套民主遊戲,但是因為《基本法》規定了,不得不如此。於是,此派只問選舉勝負,毫不重視程序正義和公平,便不足為奇了。 註:《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Duncan Black on Lewis Carroll》 by I. McLean, A. McMillan & B. Monro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
|
文章編號: 2008090239101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SCMP-young post Y1| Young Post |
2008-09-02 |
Time to be counted Young people are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Legco elect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are seeking their support, writes Rebecca Tsui On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that comes with being a young adult is being a voter, and this Sunday is a big day for those who care about Hong Kong. September 7 is the day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Many young people will be voting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ome have even become involved in the campaigns. But others remain untouched by the excitement. "I didn't register to vote. I've never thought of voting as I have no idea about elections and no interest in them," said 18-year-old Lam Lai-ka. Fortunately, not all teenagers are indifferent. "I registered as soon as I got my adult identity card and I think I can voice my opinion through Legco," said 18-year-old Au Yeung Chun-yu, who supports the Pan Democrats. "I think their ideas are aimed at the middle class and since I'm from a middle class family, I feel they can stand up for our rights." Meanwhile, some teenagers have thrown themselves into the election spirit so enthusiastically they have signed up as election campaign volunteers, and the four big political parties in Hong Kong have recruited many young volunteers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s. "Some of our volunteers are students. They made use of the summer to gain some experience in this big event which takes place once every four years," said Au Yeung Chi-fei, chief project officer of the Civic Party. "Although some of them do not have any experience with elections, we still welcome and trust them," said Mr Au Yeung. "They have been organising and holding election campaign activities. The young volunteers have also given us a lot of inspiration. The MSN emoticon on our website was their idea." Both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Liberal Party said youngsters in Hong Kong were active in volunteering and that they compris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ir election campaign squads. With voters under the age of 30 making up 16 per cent of the vote, political parties have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young people. The parties have been trying to establish youthful and vigorous images. They have used all available channels to get young people to vote, such as promoting their candidates through Facebook, YouTube and even on MSN. The competition in Kowloon West district will be the most heated as there are 13 lists of candidates fighting for five seats. Those who are voting should have received their polling cards. Visit www.elections.gov.hk for more details. See pages 4 and 5 |
|
文章編號: 2008090292018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文匯報 A10| 香港新聞| 混淆視聽 |
2008-09-02 |
盂蘭派米當賄選 反對派侮辱選民 隨立法會選舉投票日迫近,針對民建聯與工聯會多名地方選區的候選人的抹黑行動越見變本加厲,包括有報章多次「爆料」,竟將與民建聯及工聯會選舉無關、每年每季皆有的恆常地區活動,如康樂活動、盂蘭節派米等,均指稱為「賄選」。而在互聯網上,亦出現不少針對民建聯的語言暴力。有政壇中人坦言,反對派平日稱「香港公民意識已經成熟」,現在卻誣指選民會因為「一小包米」、「一張餐券」便「變心」,不啻是「自打嘴巴」,也是對全港選民的侮辱。 8月初,民建聯新界東團隊舉行名為「炒大鑊」的炒菜選舉活動,供在場60名助選成員即場享用,民主黨的黃成智及社民連的梁國雄,則聲言此舉是「款待選民」。劉江華在事件發生後的3日,主動前往選舉事務處交代事件的始末,並承諾會把活動費用計算至選舉經費之中。 陳鑑林王國興團隊遭抹黑 8月30日,又有報道稱有民建聯和「建制派」的區議員,以盂蘭勝會派米活動為名,向長者派每包5公斤的白米,並在區議員辦事處進行登記活動,收集接受禮物的長者之個人資料,其中並點名指稱其中一個「派米」的區議員,正是參選九龍東的民建聯陳鑑林的選舉經理人、觀塘區議員柯創盛。 就此,民建聯在翌日發表聲明,特此澄清純屬謠言,絕無此事。民建聯主席譚耀宗亦說,據他瞭解,民建聯並沒有在選舉期間「派米」或「派月餅」。 參選新界西的王國興團隊亦未能倖免,在8月31日首次出現選舉抹黑的消息。有報道質疑他們藉工聯會之名舉辦問答比賽,送出高清電視及數碼相機等禮品來宣傳拉票,有賄選之嫌。工聯會王國興參選團隊選舉經理李洪森接受本報查詢時解釋,有關比賽只是自4月起至7月底舉行的工聯會60週年活動。他批評,「選舉後期出現這種抹黑的情況並不正常」,澄清司法機構至今仍未有派員接觸團隊任何一個成員。 ■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501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文匯報 A20| 文匯論壇| 政經多面體| By 曾淵滄 |
2008-09-02 |
立會選舉分隊何以越趨普遍 今年的立法會選舉競爭激烈,參選的團隊非常多,破歷屆紀錄,同一政黨分拆多張組合名單參選,同一陣營更互相攻擊,希望取得更多選票。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 在比例代表制下,不少人誤以為自己只要搶到某一社群的票就足以當選,實際上並不容易,因為任何社群裡的選民的投票意向並不單一,於是每個政黨在每個選區都派人參戰。其次再翻查上一屆選舉的結果,上一屆選舉,新界東民主黨、公民黨、前合組一個自稱為鑽石名單參選,以為可以取得4至5個立法會議席,哪裡知道,最後只取得3個議席,過去曾經參選失敗的梁國雄鑽了空子進入立法會。於是,大家都認為,鑽石名單式的競選是浪費選票,除非整個選區只有兩張互相敵對的鑽石名單對壘。 鑽石名單完全失效的另一個原因是同一陣營裡誰該排第一位,誰該排第二位……現在,香港政治團體山頭對立,誰也不服誰,公民黨與民主黨更是爭得厲害,爭當反對派中的一哥地位,甚至民主黨內也一樣有排名先後的問題,誰也不服誰,最後分拆名單,各自作戰,看誰的名望最高。 上一屆選舉,港島區投票的最後一刻,民主黨發出告急通告,一下子搶走了公民黨的選票,最後民主黨兩名候選人當選而公民黨只有一名。這一回,公民黨當然不會再與民主黨搞什麼配票工程,大家全力以赴,看誰是選民中最多支持的政黨。 協調更難候選人須更努力 其實,人人分拆名單,互相搶票的結果是大好大壞,極可能分拆名單的兩個人一起當選,也可能一起落選,到了投票日,大家會不會在最後關頭臨時協調,放棄一個候選人來保另一個候選人? 作為喜歡看熱鬧的選民,相信最喜歡看到各政黨互不協調的現象,因為如此一來,選舉的結果是最能反映選民的意願。每名候選人得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選票,而不是靠協調而當選,大家互鬥的結果也一定是同一陣營中的兩個黨會完全出現強弱分明的現象,強弱分明更會促進同一陣營中的政黨合併,弱的被強的吞併。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502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南華早報 EDT13| EDT |
2008-09-02 |
Vote of confidence Hongkongers' growing sense of ease with Beijing could help the democratic cause, writes Michael Chugani Hong Kong voters will head to the polls this Sunday in the glow of a proud moment in China's history. The glitter of Olympic gold won by mainland athletes continues to dazzle. But will Olympic glory, refreshed by the weekend visit of gold medallists, sway this election or will it be the political blunders that have gnawed away at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s popularity? Will voters feel so heady with pride that they feel duty-bound to put aside the administration's failings or will they consider it their right to vote with their conscienc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will occur at a time when patriotism among Hongkongers has never been higher. Animosity towards those who question China proves that. Even the democrats daren't push too hard in playing the democracy card against Beijing. They have concluded now is not the time to fly a battle flag that served them well in past elections. Love of country, 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the pain of inflation, and the failure by candidates to clearly define how they differ from their opponents on the issues, have combined to confuse the voters. Which candidate should they trust, since all are taking similar shots at Mr Tsang's blunders and making virtually the same promises about fixing things such as the wealth gap? Would voting for the democrats betray their loyalty to China? Would supporting government-friendly candidates slow the speed of democracy? But all this actually signifies political progress rather than regression. It was never normal or practical to pour all of Hong Kong's political energies into the sole battlefield of democracy. We saw that again, just last December, when the democrats labelled the by-election involving Anson Chan Fang On-sang and Regina Ip Lau Suk-yee a referendum on democracy, a description that didn't quite fit the package since democracy's pace is determined in Beijing, not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handover and the period leading up to it, voters won't have to choose sides between beating the democracy drum and singing Beijing's tune. Running against Mr Tsang has replaced running against Beijing. The two were not dissimilar during the leadership of Tung Chee-hwa. Most voters did not differentiate between him and Beijing. A vote cast against government-friendly candidates was a vote cast against Mr Tung and Beijing. But the mainland's greatly improved standing among Hongkongers has made voters draw a clearer line between Beijing's handling of Hong Kong and the government's mishandling of policies. People do not as readily see Mr Tsang's failings and Beijing through the same lens as they did when over half a million took to the streets in a huge anti-government protest during Mr Tung's rule. Unless the people are particularly fired up over something, as they were back then, Hong Kong's electoral system makes it hard for any one political party to dominate. China's Olympic success has fired up the people's pride, and Mr Tsang's messy handling of a string of administration blunders has reignited lingering suspicion that our leaders are hopelessly out of tune with the public. How, or if, either of these two sentiments will affect Sunday's outcome, and if voters will weigh one against the other, is what makes this election so different even though the polls have so far stirred little electoral excitement. What ought to make this election a milestone in post-handover Hong Kong is that the old politics of painting Beijing as a heavy-handed meddler in our affairs no longer cuts as much ice. Beijing needs to take notice of this. Unless it squanders the currency it has earned with another Tiananmen-style outrage or blatant interference here, the people's pride in China is here to stay. For that reason, Chinese leaders need no longer fear Hong Kong democracy. They need no longer fear that democracy will somehow destabilise Hong Kong or pose a threat to the nation. But they risk setting a match to the currency they have earned if the long-awaited democracy they have promised turns out to be short of the real thing. Michael Chugani is a columnist and broadcaster.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2701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新報 A07| 政情 |
2008-09-02 |
余若薇未穩蔡素玉仍危九西李慧「一姐」泛民坐三望四 立法會選舉已進入倒數第五天,選舉在即,已有不少選舉投訴出現,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昨表示,截至8月25日為止,已收到約390宗選舉投訴,較多是涉及選舉廣告及噪音滋擾等。根據中大亞太研究所最新滾動民調顯示,港島陳淑莊名單的投票支持率持續下跌,余若薇未必能穩守取得第二席;九龍西方面,則顯示5個席位將由4名泛民佔據,惟民建聯李慧支持率上升達3.6個百分點,成為「九西一姐」。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稱希望泛民取得九西4席,但有困難,最差都希望可力保3席。根據港島民調結果顯示,近日揚言要力爭10萬選票的公民黨陳淑莊名單,最新得票支持率有19.7%,較數日前調查下跌3個百分點,但與8月上旬起27.3%支持率計算,已連續下跌了7.6個百分點。而葉劉淑儀名單得票支持率有17.7%,亦未能令史泰祖成功入局。民建聯曾鈺成名單則顯著上升至13.2%,排第二的蔡素玉危機仍未獲解決。不過,按比例代表制餘額法下計算,單以此民調顯示,入局的三位泛民人士是陳淑莊、甘乃威及何秀蘭,另外曾鈺成、葉太及勞永樂也會入局。 「配票」未影響李慧 在九龍西方面,亦有明顯變化,雖然有工聯會「配票」消息傳出,但民建聯李慧得票支持率仍大幅上升至12.3%,超越涂謹申及馮檢基。排名第四的則是社民連的黃毓民,黃最新支持率有10.3%;排名第五是公民黨的毛孟靜,毛的支持率也微升1.7個百分比至9.8%。 至於梁美芬及田北辰,自由黨田北辰的支持率則明顯下跌3.7個百分點,由9.1%下跌至5.4%。九龍東方面,公民黨梁家傑團隊支持率也明顯下跌4.6個百分點,8月上旬起累積跌幅已有7.8個百分點。 在新界西方面,公民黨張超雄的支持率首度超越民主黨的李永達,支持率達6.7%,進佔第五位。最後一席始終是陳偉業及工聯會王國興之爭。新東方面,劉江華團隊支持率未夠令陳克勤入局,而最後一席之爭,應是梁國雄與陳克勤之爭。 鄭宇碩認毓民民望高 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指出,公民黨在九西及新西的選情較嚴峻一些,在九西方面,有些民調均顯示毛孟靜支持率是上升,但黃毓民是一名很有煽動力的候選人。鄭稱在最初的民調中,顯示毛與黃支持率,前者是16%,後者是4%。他認為民調不合理,「(毛)何德何能高佢4倍」。他認為黃的支持率高於毛屬正常。他稱公民黨與社民連的政策立場雖有相當的分別,但在爭取民主的立場是一致的。他稱以大局為重,希望泛民可得到22至23個席位,整體泛民得票率可超過五成,這可予北京及全世界看到大多數選民是支持雙普選的。 另一方面,就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欲在投票當日,在投票結束前,分幾個時段向選舉民調的贊助人或報章,發放民調結果,令不少黨派候選人擔心這些在投票結束前滲透出來的結果,會影響最後投票結果。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昨表示,選管會提醒傳媒及有關機構,須遵守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規定,在投票結束前不可公佈票站調查結果,或就個別候選人表現作出具體評論及預測,以免影響選民投票意向及選舉結果。發言人稱如有違反指引規定,選管會可發表公開聲明嚴厲譴責或譴責,並公佈違規機構名稱。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3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星島日報 A14| 港聞 |
2008-09-02 |
普選爭拗絕 標籤效應褪色 親中不再是毒藥 政黨爭愛國 曾幾何時,政制爭拗是香港選舉最重要議題,政壇上亦充斥「親中派」、「反中亂港分子」、「保皇黨」、「反對派」等互相對立的政治標籤。但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普選議題近乎絕,能挑起情緒的「扣帽子」式政治標籤也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較為中性的「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學者指政治標籤改變,反映民情發生變化,政黨要在選舉中通過標籤挑起對立情緒,動員支持者的效應亦減弱。 記者:潘淑麗 政治標籤就像是商業世界中的「品牌」形象,決定各黨派政治人物的政治「客源」。「親中派」這個政治標籤,在六四事件後一度成為選舉中的「票房毒藥」,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對此的感受最為深刻,他形容,九五年第一次參加立法局選舉時,「親中」幾乎是「死亡之吻」,甚至支持者也不敢公開表明立場,但今天親中形象已不再負面,「上次拉票時,成後生仔話梗係支持你民建聯,回歸前這絕無可能。」 曾鈺成:愛國再無專利 他說,回歸後港人對中央政府的恐懼和疑慮逐漸消除,加上經濟的高速發展,親中不再是毒藥,甚至其他政黨都爭表現愛國,「四川大地震之後,民主黨都搞街頭籌款,我們有些後生仔話,『死啦,依家愛國無專利添。』」但他並不認同這種「愛國專利」的觀點,「好像我們一向賣咖啡,開始時人家不喜歡,但賣賣人人都賣……你唔使擔心人家競爭,因為你係老字號,喜歡飲咖啡的,始終會想起你。」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就認同,現在愛國不再是負資產,更可能為政黨增值,「《23條》佢(愛國品牌)當然會差少許,近來會好點,唔單止無負資產,加上奧運可能有更多的資產。」但他並不認為,「民主派」這個品牌因此有所貶值,「一個係泛民、一個唔係泛民,大家都係有一個品牌,反映我們的理想及性格……如果唔係劉千石點解仲話自己係民主派。點解人一出就話自己係民主派,唔係就話自己係獨立人士?」他認為除了親中外,選民亦重視議員監察政府的表現,這亦是民主派的優勢。 何俊仁:「泛民」品牌無貶值 事實上,民主派是在○三年七一大遊行後的區議會選舉中,首次以「保皇黨」這個標籤取代「親中派」,用來攻擊民建聯。不過,○五年曾蔭權接替董建華任特首,民望高漲,「保皇黨」這個標籤亦失去巿場;○五年政改方案遭否決後,部分政府官員及建制派更以「反對派」標籤泛民。但最近曾蔭權民望下滑,泛民於是在選舉中重拾「保皇黨」這個標籤。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指,該黨不會提出「打倒保皇黨」,但相信市民仍懂得選擇,「立法會工作是監察,若永遠做橡皮圖章,便是保皇發揮不到監察作用,有分別的。」 中大政政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泛民在今次選舉中用「保皇黨」標籤民建聯及自由黨,作用不大,「他們同曾蔭權貌合神離,人盡皆知,說他們『保皇』,巿民不會相信。」曾鈺成亦指,黨內曾有人建議「砌政府」,但他不認同:「我們過往實事求是接受親中標籤,然後想辦法告訴市民我們的親中是對香港有好處,現在亦可以利用同政府的良好合作關係去為市民爭取利益。」 「建制」標籤難挑起情緒 蔡子強認為,九十年代的「親中派」、董建華年代的「保皇黨」這類標籤,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都帶有「貶義」,能挑起巿民情緒,動員支持者。可是,隨中央民望提升,董去曾來,香港的民情及政治運作亦不再是「兩極對立」,「建制派」這個較為學術和中性標籤亦取而代之。他認為「建制派」這標籤在選舉中欠缺攻擊力,難以挑起支持者的情緒,動員效果亦會減弱。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300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星島日報 A14| 港聞 |
2008-09-02 |
民情變選情未必變 中大亞太研究所從○三年開始就巿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發現五年半以來,市民對中央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全面上升,今年四月有近五成四受訪市民滿意中央政府表現,較○三年四月激增近十七個百分點(見圖)。究竟這種民情的轉變,對選情有何影響呢? 負責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表示,從宏觀而言,市民對中央政府觀感正面,愛國陣營所承受的壓力亦會減少,但選舉非受單一因素影響,建制派候選人的條件也非常重要:「但沒有了中央政府的利好因素,建制派的選情可能會更差。」 學者料「基本盤」無大變 蔡子強表示,過去十多年的選舉經驗顯示,香港選民的投票習慣變化不大,民主派的得票大約介乎百分之五十七至六十二之間,即使○三年經歷七一大遊行,○四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兩大陣營得票都沒有超出這個比例。他相信,在愛國情緒高漲下,可能令到建制派在吸納游離票方面有一點好處,但梁展文事件等抵銷了這些情緒,預料兩陣營的「基本盤」則沒有多大變化。 事實上,中大就選舉進行的調查顯示,選民最重視候選人的從政經驗、專業背景和學歷,至於為中央政府接納,不足一成(見表)。民主黨負責選舉策略的羅致光認為,香港人明白,他們投票是選立法會議員、而不是人大代表,愛國情緒對選情未必有大影響。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指市民對中央滿意上升,反映該黨向來主張與中央溝通及合作的立場,獲得港人的認同,但未能評估是否對他們選情有幫助:「香港人對國家的發長重視,對國家的認同感上升,但未必能直接反射在選舉上。」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3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星島日報 A14| 港聞 |
2008-09-02 |
借京奧熱候選人爭分一杯 民建聯譚耀宗扮奧運舉重選手、公民黨梁家傑與選民齊觀奧運開幕式……四年一度的奧運熱潮,今次因為在北京舉行而更為熾烈。不過,今次投入奧運熱潮的,不僅是傳統愛國的民建聯候選人,民主黨及公民黨候選人都正面加入「與眾同樂」。 扮選手宣傳印心意卡打氣 為免有候選人借京奧「免費」宣傳,選舉前知識產權署已提醒若要使用京奧官方圖像,如五環奧運會會徽,事前要得到批准,因而今屆選舉未見有候選人在宣傳單張上印上京奧標誌、奧運吉祥物等。不過,京奧仍是各候選人爭取支持及曝光的一大機會,愛國陣營的民建聯早在奧運前已有多項活動表達對奧運的支持,如印製十五萬張奧運心意卡,讓市民在卡上寫上打氣字句、並在全港派發十五萬張奧運打氣貼紙,又在多個小巴商會的車隊窗口上貼上支持奧運的海報。 公民黨九東候選人梁家傑則在奧運期間,到商場與選民一起觀賞奧運,並印製單張提醒市民部分中國有派代表參賽賽事的時間表。 不同黨派的候選人都相信,奧運熱潮對選情影響不大,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表示,該黨沒有刻意將選舉和奧運「拉埋一齊」,亦相信巿民分得清兩者的分別,他估計奧運對選情影響不大。民主黨負責選舉策略的羅致光亦認為,奧運與選舉是「兩碼子的事」,不過公民黨秘書長鄭宇碩認為奧運熱浪下選舉氣氛減弱,影響投票率,投票率愈低則影響泛民得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3005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
2008-09-02 |
Election notebook Getting down and dirty as the mud flies As pundits predicted, the mud-slinging has intensified in the past week ahead of Sunday's election. To counter the campaign waged by his rival Raymond Ho Chung-tai, the Civic Party's engineering sector candidate Albert Lai Kwong-tat hit back yesterday and filed an official complaint to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accusing Dr Ho of breaching election laws by spreading false and misleading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Integrity is the core value of engineers and I find it difficult to believe an 11-year incumbent legislator can do things to damage the sector's image," Mr Lai said. At the heart of the row was Dr Ho's earlier allegation that "somebody" had tried to block governmen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by launching judicial reviews. "Voters can see clearly who that somebody was," Dr Ho said last week. Mr Lai said neither he nor his party had ever done that in the past. Mr Lai also dismissed allegations that he was opposed to work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 in Victoria Harbour. It all adds up to a smear, says Mandy Tam Mr Lai's party colleague Mandy Tam Heung-man, who is defending her seat in the accounting sector, has also cried foul over what she termed "an orchestrated smear campaign" against her, which intensified yesterday. Two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groups issued separate statements targeting remarks Ms Tam allegedly made calling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it compulsory for people to hire accountants when filling out tax forms. Edwin Yeung Chi-wai,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for Chinese Accountants and Auditors, condemned such a proposal, which he said would hurt the public, while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expressed "grave reservation" over such a proposal. Ms Tam said she only said the proposal should apply to companies, not individuals. "This is clearly a shameful smear campaign by my rivals," she said. Mr Yeung is among supporters listed on the campaign website of her rival Paul Chan Mo-po. Group seeks ICAC investigation - of itself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and police are set for a busy time ahead of the election, as candidates and those allegedly involved in electoral corruption scramble to state their cases. A residents' association in Kowloon City yesterday announced it had filed a request for an ICAC investigation - against itself - after it was accused of handing out Mid-Autumn Festival feast coupons worth HK$128 each to voters on behalf of Starry Lee Wai-king,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s Kowloon West candidate. The group's apparent efforts to clear its name came as Ms Lee filed a report to police, denying sending out the coupons, allegedly attached to canvassing material. Party puts out fires over TVs and mooncakes While a call by Leung Kwok-hung,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LSD) New Territories East candidate, for voters to "eat everything offered by the DAB while voting for the LSD" was a joke, Beijing loyalists have been busy putting out fires over allegations that they have breached election rules by offering voters gifts such as mooncakes and rice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pproaches. The campaign team of Wong Kwok-hing,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candidate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has denied a lucky draw it organised with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s as top prizes was related to the election, while the DAB's Kowloon East candidate Chan Kam-lam denied that the party had given out rice packets to the elderly during an earlier district function. Compiled by Ambrose Leung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2700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
2008-09-02 |
拆局 得票率預示下屆選情
除了工聯會有意打破九東泛民及保皇派平分四席的格局外,因為參加特首選舉而人氣急升的公民黨梁家傑也有此意,打出了力爭兩席的口號,希望打破九東悶局。可惜數據顯示有關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極低。反而值得注意的是,社民連陶君行及民主黨胡志偉這兩名第二梯隊誰的得票較高,因為結果或會預示下屆立法會九東選舉,那一位的出線機會較高。 香港大學最新民調顯示,公民黨名單支持率高達19.2%,民主黨李華明名單只有12.3%;與此同時民建聯陳鑑林名單支持率卻達14.2%,高於李華明名單。莫說公民黨不可能取得逾四成支持率連爭兩席;就算做得到,也只代表是泛民選票流到公民黨名單,令李華明有落選危機,仍然擺脫不了泛民與親北京陣營平分議席的局面。 泛民有力再爭一哥 至於脫離鄭經翰獨立參選的陶君行,至今仍以5.5%支持率,壓住4.4%支持率的民主黨胡志偉;兩人雖當選無望,但2012年立法會選舉,九東必定增加議席;有地區人士表明不能輕視兩人,事關選舉結果將反映誰能在下屆選舉力爭一席。該地區人士更指,民主黨兩張參選名單的支持率相加起來有16.7%,與公民黨支持度相近。下屆選舉若能以一張名單出選,就有機會壓倒公民黨,重奪泛民九東第一大黨地位。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6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
2008-09-02 |
投票意欲跌泛民憂心
【本報訊】中文大學最新民調結果發現,11.4%受訪者表明下週日立法會選舉不會投票,較上一輪同類調查增加近三個百分點;表明一定會投票的人減少近四個百分點,由68.7%降至65%。有泛民主派候選人擔心,若市民投票意欲繼續下降,泛民將難以抗衡保皇派比上屆選舉更多的鐵票,要保住關鍵少數的21個議席將會相當困難。 有利保皇派選情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25至31日,以電話訪問1,945名選民,表示立法會選舉一定會投票的受訪者,較本月21至27日進行的民調下跌,由68.7%降至今次的65%;表示不會投票的選民則由8.7%升至11.4%。民調又發現,近七成受訪者對今屆立法會選舉表示關注,表示「唔係幾關注」和「完全唔關注」的受訪者,則有近三成。夥拍湯家驊代表公民黨參加新界東直選、力爭該區最後一席的曾國豐坦言,若市民投票意欲持續下降,只會有利保皇派的選情,目前在各區與保皇派力爭最後一席的泛民主派候選人,選情勢將受到打擊,泛民隨時失守立法會關鍵少數的21個議席,下屆立法會將難以繼續為市民有效監察政府,「所以希望選民無論點樣都出投票,支持泛民主派候選人,協助我抗衡建制派鐵票。」 9月7日立法會選舉會否投票? 一定會18-24/8:66.4%21-27/8:68.7%25-31/8:65.0%可能會18-24/8:22.5%21-27/8:20.8%25-31/8:21.3%不會18-24/8:9.1%21-27/8:8.7%25-31/8:11.4%唔知道 / 未決定18-24/8:1.9%21-27/8:1.8%25-31/8:2.3%資料來源: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6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成報 A06| 港聞 |
2008-09-02 |
中大民調:六成半選民會投票 【記者馮志諾報道】立法會選舉將於本週日舉行,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六成半受訪者會於當天投票,亦有七成人關注今次選舉的民生議題,他們選擇候選人時,會留意他們如何保持香港的競爭力及壓抑物價不斷上升。 逾 七成關注民生議題 中大於本月25至31日訪問了約1000多名市民,調查顯示,55.6%的被訪者「幾關注」今次立法會選舉,另有73.8%關注今次選舉的民生議題,至於9.6%就關注政治議題。多達六成半被訪者表示,「一定會」於選舉當天投票,兩成人則說「可能會」,一成人就表示「唔會」。最多被訪者關注候選人的議題,包括保持香港競爭力(22.2%),壓抑物價上升(19%),及收窄貧富差距(11.3%),其次為支持2012年雙普選,提高教育質素,盡快制定最低工資及改善低收入人士貧困問題等。 此外,被訪者選擇候選人的條件時,多達37%會考慮從政及擔任公職經驗,其次是候選人是否專業人士及高學歷,或政綱、品行、處事等。今次是中大在8月份第六次的同類調查,所得數據大致穩定。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2900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By 周穎雯、何曉勤 |
2008-09-02 |
政黨第二代湧現 備戰壓力大 今屆選舉不單政治新丁多,各政黨亦標榜要「交棒」,培育新一代,除了名單排位上丟棄排資論輩,宣傳上、論壇表現,均刻意讓路給第二梯隊,以締造政黨銳意帶新人入議會的形象,包括民建聯陳克勤和李慧、公民黨陳淑莊,以及民主黨甘乃威。 陳克勤成首個試驗品 新界東候選人陳克勤今次參選,背負雙重壓力:既有黨的銳意栽培,其次是他出任過特首辦特別助理,辭職後立即身參選,成為政治旋轉門的首個試驗品,較同黨的李慧多一重壓力。 陳克勤亦自言感到相當壓力,因民建聯在新東原先有2個議席,若他落敗,令黨失了一個席位,亦意味作為政治旋轉門的試驗品並不成功。 一直跟隨副主席劉江華「學師」的陳克勤又指,無論輸贏,民建聯的第二梯隊已成功接棒,因他們在選舉中已突出了形象,而參政位置亦較其他黨的第二梯隊優越。 李慧:奪1席已成功 民建聯另一新星,是一直師隨曾鈺成的李慧,相比陳克勤的活力、敢言形象,李慧形象比較模糊,此可能與她在論壇上發言比較保守有關。 李慧坦言,因民建聯對她的期望,作出大膽嘗試,若有閃失,會是一個挫敗,因此「好大壓力」。對於上屆曾鈺成取得6.1萬票,李慧指,作為新人領軍,難再取得6.1萬票佳績,但個人認為,取得一席便算成功,亦希望至少取得4萬票。 由於曾鈺成移師港島,李慧要領軍選九西,她表示,此是一個大挑戰,但對新人是一件好事,因要全盤負責處理選舉工程、應付選舉論壇等,是一個好的訓練。 陳淑莊:公民黨信新人 在區選後一炮而紅、被喻為政壇新星的公民黨陳淑莊,亦在港島「擔大旗」,黨魁余若薇亦退居名單第二位。對於黨魁在自己的名單排第二,壓力會否大增,陳淑莊只表示,「選舉總有壓力,不想令港島選民失望。」 她又指,黨內非常信任新人,很多會議、政綱制定,亦有吸納新人意見,對新人參選有一定好處。 甘乃威出戰一波三折 在港島「擔大旗」出選的民主黨甘乃威,出選過程比其他候選人可謂一波三折,不但有黨員退黨,與他一決高下,又多番被指勝算不大,更為應付選舉經費,而需變賣樓房。 甘乃威坦言,要力保民主黨在港島取得一席,「壓力必然有」,但黨的財政支援、黨員的鼎力協助,令自己的信心增加。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001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新報 A07| 政情 |
2008-09-02 |
黎廣德投訴何鍾泰抹黑 【新報訊】立法會選舉抹黑戰不斷上演。工程界候選人、公民黨的黎廣德召開記者會表示,他已去信選舉管理委員會投訴另一候選人何鍾泰的抹黑電郵,涉嫌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26條。黎指今屆工程界選情緊張,勝負可能在於100至200票之間,估計有幾千名工程師收到該抹黑電郵,隨時影響選舉結果。何鍾泰則指會把有關電郵發放,列入競選經費,並表明不會撤回電郵及其內容,因內容有事實根據,他叫傳媒可翻查公民黨曾反對添馬艦計劃的資料等。由何鍾泰選舉辦公室發出的電郵,以「魚目混珠、弄虛作假、誤導選民、政治抽水」為題,指摘某人一直聯同政黨勢力,反對一些重要的基建計劃,如添馬艦發展計劃及灣仔繞道計劃等。黎廣德表示,電郵指摘有人聯同政黨勢力,而這次工程界選舉中,他是唯一公開公民黨身份的參選人。諮詢過法律意見後,他們認為電郵內發佈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違反了選舉條例。黎表示若何鍾泰願意確認該電郵並非由他授權發出,並公開撤回失實言論,黎願意終止投訴。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300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英文虎報 P07| Local| By Diana Lee |
2008-09-02 |
Tax claim doesn't add up, says Tam Accountancy sector lawmaker Mandy Tam Heung- man yesterday accused the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of Chinese Accountants and Auditors of launching a smear campaign in order to help another candidate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Tam, who is a member of the Civic Party, is being challenged for the accountancy seat by Paul Chan Mo-po, who lost to her by just 37 votes in 2004. She said society president Edwin Yeung Chi-wai issued a letter dated August 31 condemning her policy on the filing of tax returns. She said Yeung was a member of Chan's election campaign and that there was a video clip to prove this. ``It is a low-grade mud-slinging campaign against me,'' Tam said. Tam said that when she suggested in February it should be mandatory for taxpayers to fill their tax returns i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ccountants she had meant corporate taxpayers and not those paying salaries tax. ``If Yeung is not trying to smear me, why has he decided to challenge my views a few days before the election instead of in February when I raised the issue,'' Tam said. Chan confirmed Yeung was a member of his team but said the letter had nothing to do with his election campaign. ``You had better ask Yeung about it,'' Chan said. Ironically, Chan had rebuked Tam for her tax returns policy in a letter dated August 30. Yeung denied the letter was intended to smear Tam and said that he wrote it in an individual capacity. ``I did not have any telephone contact with Paul Chan before or after I drafted the letter,'' he add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244800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HK & Delta| News Digest |
2008-09-02 |
65% plan to vote in LegCo election on Sunday: poll The latest opinion poll conduct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dicates that nearly 70 percent of respondents care about the upcoming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election scheduled for Sunday. The pollsters interviewed more than 1,000 residents by phone last week and found that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m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issue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while less than 10 percent said the same of political topics. The survey also found that 65 percent of Hongkongers will definitely cast their votes on election day. |
|
文章編號: 2008090284500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am730 M10| 新聞 |
2008-09-02 |
民調:逾一成選民不投票公民黨兩區支持跌勢危 本地 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還有5天,根據最新民調顯示,原本在港島區及九龍東的支持度一直遙遙領先的公民黨,近日形勢出現變化,兩區的支持率持續下跌,最新更同跌破兩成的水平,建制派陣營正從後趕上,公民黨要在港島區贏取兩席更形困難。 根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的滾動調查,86.3%受訪選民指一定會或可能會投票,較一周前減少3.2個百分點,至於表明不會投票的則由8.7%增至11.4%。按過去的選舉情況,若不能推高投票率,對泛民形勢不利。 至於各區支持度方面,近期形勢出現明顯變化,其中在選舉激烈的港島區,一直領先的公民黨陳淑莊名單,支持度由上月初最高的27.3%,一直持續下滑,最新更跌至只有19.7%,較一周前下跌3.6個百分點,對在名單排第二的余若薇岌岌可危;以獨立身份參選的葉劉淑儀,其支持度亦下跌2.3個百分點至17.7%,民建聯曾鈺成的支持度則升1.5個百分點至13.2%。 另外,公民黨梁家傑在九龍東的支持度,亦由最高位的25.8%,持續下跌至18%,相對於一周前的變化,更急跌4.6個百分點;尾隨其後的工聯會黃國健,支持度亦下跌3.4個百分點至15%;民建聯陳鑑林的支持度則由11.3%升至14.6%,升幅顯著。 同樣競爭激烈的九龍西,預料民建聯李慧、民主黨涂謹申與民協馮檢基可順利晉身議會。至於其餘兩席,社民連黃毓民目前形勢大好,其支持度為10.3%,公民黨毛孟靜的支持度亦穩步上升,另一席有機會由自由黨田北辰或獨立候選人梁美芬奪得,而尋求連任的劉千石的支持度僅3.9%,有可能「落馬」。不過,由於各區受訪選民同樣有逾兩成未決定投票取向,故游離票將成為關鍵。 對於公民黨在港島區支持度下跌,該黨秘書長鄭宇碩承認選舉十分緊張,但他對港島團隊仍有信心。連日大打告急牌的公民黨港島參選團隊,將於今日在中環鬧市播放最新製作的催票短片,與該黨友好的立法會議員陳方安生亦會撐場。另外,民主黨昨晚在荃灣舉行立法會選舉大會,近50人出席,兩名黨內元老李柱銘與司徒華為民主黨箍票,呼籲支持者不要相信民調結果。 |
|
文章編號: 20080902892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2 |
「餐券「指控莫須有影響選情欠公平李慧報警促查抹黑 選舉如戰場,一張來歷不明的餐券,竟 成為抹黑民建聯九龍西候選人李慧的工具。對於近日有人稱收到某地區團體推薦李慧 的信件,內附晚會餐券,李慧昨日斬釘截鐵地說: 「絕對無可能發生!」她不甘被 抹黑,昨天已報警要求警方徹查,還她一個清白。 本報記者何麗華 九龍城區居民聯會近日向近二千名會員發出推薦信,呼籲會員投票支持該會會務顧問李慧,一位人士日前向報館 投訴,指在推薦信中發現一張價值一百二十八元的中秋晚會餐券。李慧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有關指控非常嚴重 ,民建聯及她本人對事件亦十分關注。「如果信件內真的有餐券,為何寄了二千封信,只有一個人去投訴呢!我們瞭解 過,絕對無可能發生!絕對無可能有餐券!」二千封信一個投訴 由於該批信件由民建聯義工協助郵寄,被問到會否涉及過程中出錯時,李慧堅定地說: 「我好有信心這件事與民 建聯無關!」李慧說,十分希望選管會和警方徹查事件,還她一個清白,昨日下午五時多,她在律師陪下,到紅磡警 署主動報案,要求警方介入調查。立法會投票日臨近,被看高一線的李慧,近日成為對 手陣營的重點抹黑對象,既有請飲請食的指控,又有聘請童工派傳單傳言。對於種種的惡意抹黑,李慧坦言「好難唔 嬲」: 「我不希望這變成一種選舉文化。大家做好自己的事,不是更實際嗎?」她說,選舉期間已特別提醒自己要事事 小心,包括自己的區議員辦事處停止中秋送月餅等日常活動,亦避免出席一些或引來瓜田李下的酒會或晚會。「我很努 去去避嫌,這些指控對我很不公平,傷害亦已經造成。」她重申,希望警方和選管會調查事件,還她一個清白。 惡意抹黑「好難唔嬲」面對激烈的選情,過往選舉常有不同的流言蜚語,無論 指控是否真實,亦會對候選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現時《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都有就有關候選人的虛假 或具誤導性的陳述有監管,第廿六條便規定,候選人或任何人為促使或阻礙某候選人或某些候選人當選,而發佈有關該 候選人或該些候選人的虛假或具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事實陳述,即屬違法。 九龍西選區的參選名單,還有自由黨田北辰、獨士人士梁美芬、民協馮檢基、社民連黃毓民、民主黨涂謹申、公民 黨毛孟靜、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報稱獨立的劉千石、譚凱邦、莊永燦、柳玉成、林依麗。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2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星島日報 A08| 港聞| 大棋盤| By 杜良謀 |
2008-09-02 |
社民連搶攻泛民選票 在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不足一星期, 在民調支持度不斷攀升的社民連陶君行,近日連同社民連各候選人,不論在大小論壇,都向泛民候選人進攻搶票,令選舉氣氛更見熾烈。 泛民向建制派候選人進攻毫不出奇,不過,近日在不同的選舉論壇上,都發現社民連向泛民候選人進攻,先有九西候選人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指公民黨勸民主黨李柱銘轉戰法律界功能組別,又批評公民黨既然聲稱爭取普選,便不應派人參選多個功能組別選舉。 再有該黨新西候選人陳偉業向公民黨張超雄進攻,指公民黨會計界譚香文要求政府規定要找會計師為納稅人報稅,不應該叫公民黨,應改名為功能黨。 這兩件事並非單一事件,在九東昨日論壇上,也有陶君行窮追猛打公民黨候選人梁家傑和民主黨李華明。陶君行在論壇上除把握時間痛罵民建聯陳鑑林、工聯會黃國健團隊外,指責梁家傑邊說取消功能組別,邊又派人參選以表支持,是互相矛盾的做法。梁反指是選舉的政策,說是要為民主運動加油。就向領匯出售商場問題,陶君行及工聯會陳婉嫻又猛轟李華明,認為他認同此做法是忽視基層小商戶的情況。 有學者指出,今屆選舉因為每個陣營參選人數眾多,民調顯示,投票意向經常遊走於同一陣營以內,選民會策略性投票,配票予有需要的民主派選民。社民連搶攻泛民,以爭取陣營內選民游向社民連並不出奇。 不過,社民連窮追猛打,與建制派互相扶持成強烈對比,最近建制派在新東一個選舉論壇上,便有民建聯劉江華與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透過提問互相合作。民建聯問自由黨會否增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田北俊趁機闡述自由黨的往績。 田北俊亦「投桃報李」,稱讚民建聯的地區工作做得出色,讓劉江華有機會解釋該黨政綱,兩黨最後表示要「大家合作搞好香港」。不知選民喜歡攻擊型,還是合作型的候選人。各區候選人名單詳見選舉事務處網頁。 杜良謀電郵:[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3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明報 A08| 政情 |
2008-09-02 |
泛民建制各演內鬥爭港島末席 港島區有6 個議席,上屆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得票比例是「六四」之分,但兩陣營各佔3 席。今屆參選人中,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很大機會雙雙當選,民主黨甘乃威有民主黨支持者鐵票,相信亦可過關,民建聯曾鈺成和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也是必勝之列,餘下一席,關係到兩陣營的最終議席會否由「三三」變成「四二」。 令選情倍添變數的是,今屆兩邊陣營都有多張名單出來分票,泛民陣營有力爭港島最後一席的有何秀蘭和勞永樂,而蔡素玉的競爭對手是聲勢較強的葉太名單,若要當選,必須贏過排葉太名單第二的史泰祖。明報記者羅翠欣陳錦強蔡素玉攻公僕宿舍爭葉太票9 個月前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同是盟友的葉劉淑儀和民建聯,在今屆選舉變了「對頭人」,分別排在名單第2 位的史泰祖和蔡素玉,爭逐最後一席。儘管民意調查顯示葉太名單的支持度一直在民建聯曾鈺成名單之上,但民調一向低估民建聯的實際得票,4 年前港島區選舉,范徐麗泰支持度亦高於民建聯馬力名單,結果馬力名單得票較范太多約9000 票。 史泰祖向同業外籍選民埋手有民建聯核心成員向本報表示,對情仍很樂觀,若建制派有機會取3 席,民建聯應會佔兩席。蔡素玉在選戰最後兩星期,不單在自己的福建同鄉票倉北角等地拉票,更另闢戰線,進入紀律部隊宿舍「洗樓」,明刀明槍跟前保安局長葉太搶票。空降港島的曾鈺成近期集中在南區拉票,南區亦是葉太的主要票倉。 蔡素玉形容,因為與曾鈺成分頭行事,爭取接觸最多選民,故今屆選舉工作「比上屆輕鬆」,她近日到中環荷李活道警察宿舍、赤柱懲教人員宿舍,甚至有很多紀律部隊居住的海怡半島等「洗樓」拉票。但她說,梁展文事件後的氣氛對該黨不利,落區時亦發現有長者因生果金不增加,對建制派表不悅。對於蔡素玉向紀律部隊拉票,入境事務主任協會外務副主席倪錫水形容,相信大家都有默契支持葉太,他和一些工會成員在投票當日工作過後,都會為葉太拉票。 今屆不再獲民建聯助選的葉太團隊,仍獲得部分東區的建制派區議員協助,包括東區區議會主席丁毓珠。因為欠缺地區資源,葉太決定不會花太多時間「洗樓」,在最後兩星期,每日分4 段拉票時間露面,分別是早上到車站與上班一族打招呼,買時間「掃街市」,午飯時間拉票,傍晚等選民放工。 本身為醫生的史泰祖在過去一個月,每天都回醫務所埋首翻開醫生名冊,逐一打電話向同行拉票。他另一策略是向外籍選民埋手,以雙語形式拉票,希望以自己的專業形象,爭取外籍選民支持。 何秀蘭「扮泛民論」追擊勞永樂 兩人支持度此消彼長 若泛民主派能夠在港島區爭到4 個議席,那麼最有能力爭第4 席的,可能會是獨立人士勞永樂和公民起動何秀蘭,二人俱竭力爭取部分由公民黨名單流出來的選票。在選舉前段,何秀蘭民調支持度較高,但到後期則是勞永樂較高,二人的支持度此消彼長。何秀蘭雖沒有明言勞永樂是其勁敵,但卻在論壇與街頭,不斷指摘勞永樂並非「泛民」一員,而是「扮民主派」。勞永樂則利用本身的醫學知識,爭取長者選民的支持。 上屆伙拍余若薇一同出選的何秀蘭,今屆自己一人出選,並找來前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等助選。沒有地區脈絡,何秀蘭以「爭4 席」為主打,呼籲選民「投得均勻點、精靈點,泛民就能取4 席」。她在近日拉票時,重點呼籲選民要認清哪些才是泛民主派,不要被欺騙,要選「實實淨淨」的民主派,她又翻2003 年勞永樂在23 條立法的「飄忽」立場舊帳,指他「縮骨」。她又說: 「我不打『泛民』,只會打『扮民』。」她又特別到北角區搶民建聯的票,並學了兩句自報姓名和拉票的「福建話」。2004 年泛民3 張名單共得票21 萬多,她呼籲這21 萬人今次能再投票給泛民,就會有利泛民取得4 席。
勞:民主無先後達者為先 面對何秀蘭追擊,勞永樂回應說「民主無先後,達者為先」。近年在港島區開設多間地區辦事處的勞永樂說,自己有幾千票的票倉。他落區時的特色,是推銷其「醫生」品牌,強調當選後對長者醫療福利有幫助,爭取長者票源。他亦以激進路線爭奪社民連曾健成的票源,例如經過民建聯在北角及柴灣的票倉時,他會高呼「打倒保皇黨」,他認為「壓迫愈大,反抗愈大」,要刺激不滿民建聯的選民出來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402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都市日報 P03| 港聞 |
2008-09-02 |
立會選舉日 投票意欲低 立法會選舉將在週日投票,不過,愈接近選舉,選民表示會投票的意向愈低。中大亞太研究所的調查顯示,11.4%受訪選民表明不會投票,較上周的8.7%增2.7個百分點;一定會投票的則由68.7%,大跌3.7個百分點至65%。 調查於8月25至31日訪問1,572名選民。結果又指,表示非常關注選舉的選民亦微跌0.6個百分點至14%;完全不關注選舉的則升0.9百分點至4.8%。選民仍較多關注民生議題。 在5區直選選情方面,港島區的公民黨余若薇團隊的支持度繼續下跌,今次更大幅由23.3%跌至19.7%;支持度上升的葉劉淑儀團隊亦逃不過跌勢,由20%跌至17.7%。公民黨九龍東梁家傑團隊跌幅最大,由22.6%跌至18%,跌4.6個百分點;工聯會黃國健團隊亦跌3.4個百分點至15%。港島其他團隊還有民主黨甘乃威、民建聯曾鈺成、自由黨林翠蓮、公民起動何秀蘭、社民連曾健成、勞永樂、黎志強及蕭敏華。九龍東其他團隊還有民主黨李華明及胡志偉、民建聯陳鑑林、社民連陶君行。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2441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
2008-09-02 |
選區分析 九東票後陳婉嫻連任勢危
【本報訊】九龍東選區四個議席幾乎大局已定,泛民主派及保皇派兩大陣營對分天下的形勢自8月初提名期至今沒有變動。工聯會名單「兵行險」地將票後陳婉嫻放在第二位,原意是打破對分局面,希望陳婉嫻憑個人魅力力爭選票,創造連取兩席的奇,可惜公民黨梁家傑走勢強勁,而民主黨李華明與民建聯陳鑑林鐵票難撬,工聯會似乎未有計劃打出告急牌,陳婉嫻或許敗選而回,告別13年議會生涯。 讓出頭位圖創奇 較上屆多增了近2萬選民的九龍東,今屆選民人數約54萬,但議席則由5席減至4席。由於60歲或以上的選民佔了近三成,加上為老區,新落成的樓盤不多,現任議員無疑佔優,結果除了鄭經翰退選外,其餘4位現屆議員包括梁家傑、李華明、陳鑑林及陳婉嫻都競逐連任。按照現時民調走勢,以上四張名單要取得一席,成功連任沒有難度,但陳婉嫻今次破天荒排在第二位,讓出頭位給首次參與直選的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令身為九東票後的陳婉嫻重返議會出現危機。據瞭解,工聯會有關排位的原意,是希望借陳婉嫻的個人魅力吸走鄭經翰的選票,藉此力爭兩席。陳婉嫻也在選舉初期的多個場合表明,不會與民建聯配票,選票是「各有各搶」,明顯對創造奇有一定信心。可惜不同機構的民調已經顯示,工聯會創造奇的願望落空,九龍東已成為選情最穩定的地區,除非最後幾天出現突變,否則4席是一如所料落入以上4名候選人手上。 似放棄奪兩席希望 有地區人士指,陳婉嫻近期拉票似有放軟手腳之嫌,未知是否受大局已定的因素影響。工聯會會長鄭耀棠日前表明選舉當日會「身」到新界西為王國興拉票,放心九東團隊自行安排選舉工程,意味工聯會也放棄了連搶兩席的希望,否則若工聯會大舉動員,未必不能扭轉劣勢。有政界人士認為,工聯會若在最後關頭為陳婉嫻「告急」,仍有望力挽狂瀾,延續她的議會生涯,但工聯會至今未有為陳婉嫻「告急」打算,據知他們經分析後發現,要扯散其他候選團隊的鐵票有一定難度。雖然選情有危機,但陳婉嫻繼續拉票,昨天在選舉論壇上為團隊擔大旗擋箭。 立法會九龍東候選名單支持度走勢 梁家傑、余冠威、黃鶴鳴(公民黨)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23.6%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22.1%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20.2%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18.6%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19.9%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19.2%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19.2% 黃國健、陳婉嫻、王吉顯、簡銘東(工聯會)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20.8%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14.8%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17.8%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17.2%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20.6%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14.2%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16.0% 陳鑑林、黎榮浩、陳曼琪、洪錦鉉(民建聯)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16.7%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13.3%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14.1%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14.3%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13.2%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15.7%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14.2% 李華明、計明華、黃明、黃偉達(民主黨)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13.6%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20.9%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14.7%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16.0%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14.2%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12.9%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12.3%
胡志偉(民主黨)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5.1%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3.2%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2.7%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3.0%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3.0%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4.4%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4.4%
陶君行(社民連)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3.5%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3.2%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4.8%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3.9%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3.8%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4.5%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5.5%
唔會投票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0.7%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2.1%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1.5%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2.0%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3.9%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3.5% 唔會支持任何政黨或候選人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2.5%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1.8%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2.6%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2.7%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0.6%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3.2%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3.1% 唔知 / 難講 日期:1-5/8次樣本人數:20114.2% 日期:5-10/8次樣本人數:31520.0% 日期:10-14/8次樣本人數:35021.0% 日期:15-19/8次樣本人數:30622.7% 日期:20-25/8次樣本人數:29722.7% 日期:25-29/8次樣本人數:47422.0% 日期:27-31/8次樣本人數:57721.9% *不足0.5%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6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蘋果日報 A10| 港聞 |
2008-09-02 |
搵細路派傳單民建聯惹網民狂轟 【本報訊】一名身材矮小的13歲男童替民建聯立法會九龍西候選人李慧助選,由於他坐在路邊欄杆上派發傳單,險象環生,途人擔心他出意外報警,揭發男童的父母為口奔馳,將他交給擔任民建聯義工的雙程證親友照顧。警方一度懷疑事件涉及疏於照顧,曾拘捕男童42歲母親,但調查後將她釋放。記者:胡恩宏林俊謙 李慧前晚接受本報查詢說,初步瞭解是該名男童自行從放在地上的宣傳袋中,取出傳單幫忙派發。她昨晚接受商台《左右大局》訪問時則稱,該男童曾為她派單張,但堅稱當時並不知情,事後才瞭解該小童是其義工的兒子,「當日我無邀請佢做義工,咁佢過到,我義工同我講,唔知佢會我單張去派」,強調目前仍在瞭解事件。 被問及有否雙程證人士協助她拉票時,李慧說:「我無去查問人係乜證件,我諗呢個好合理,係唔係?因為佢得我辦事處,我辦事處係開放。」 坐欄杆上隨時跌出馬路 一名鄧姓男子前日下午3時許,途經馬頭圍道與落山道交界,發現一名身形看似7、8歲的男童坐在路邊欄杆上、腳踏消防水龍頭,向途人派發李慧的宣傳單張。鄧先生對本報說,當時男童坐在欄杆上搖搖欲墜,一輛巴士剛巧駛經,擔心他會跌出馬路被車傷,即衝前將男童拉下,並男童勿坐在欄杆上,當時附近有多名男女正派發李慧的宣傳單張。半小時後,鄧折返發現男童坐在消防水龍頭上繼續派傳單,擔心他出意外及懷疑男童遭疏忽照顧,於是報警。警員到場向男童查問,一名拿李慧宣傳單張的女子走近,向警員表示男童由她照顧,警員向女子瞭解獲悉,由於黃姓男童的父母要上班,遂將兒子交給一名持雙程證來港的女親友照顧,該女子當時正在街頭派發李慧的宣傳單張。10多分鐘後,男童的母親接獲通知趕至,陪同兒子送院檢驗。有人將上述過程拍下,並放到You-Tube網站,不少博客將短片放在本身網誌,引起網民熱烈討論,不少人批評民建聯利用兒童和雙程證人士派發傳單的做法。 話你知:學童不宜參與競選活動 對今次有學童為民建聯派單張拉票,有網民質疑,民建聯或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13章,指引第13.3段指出:「年紀太輕的學生,實不宜參與競選活動,無人看管的兒童會引起場面控制的問題,尤其是在人數眾多,或過於擠迫的環境下,對兒童本身或其他人都可能構成危險。」指引又稱,校方人士只能在得到家長書面同意及學生自願下,才可要求學生助選。至於候選人以雙程證人士協助拉票,選舉指引並無任何規定,但有政界人士擔心或有人被利誘協助選舉宣傳工作。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6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頭條日報 P24| 港聞 |
2008-09-02 |
港島區選情緊湊兩大黨議員連任有難度蔡素玉跨區曬政績楊森冀集中票源 週日(七日)即將舉行立法會選舉,各路人馬埋身肉搏,作最後努力拉票。中大亞太研究所昨天公佈最新的滾動民調,顯示在港島區的民建聯名單,所得支持度反彈,拾級而上,但蔡素玉暫時未獲足夠票源連任,須取決於區內兩成四的游離票。蔡素玉坦言,她在每一區都有具體政績可向選民交代,「基本上沒有哪一區我沒有做工作。」另外,同區的民主黨名單,楊森正面對公民黨名單的挑戰,他為爭連任,正發動「集中票源」攻勢,呼籲選民多給民主黨三萬票:「誰人夠票,誰人不夠票,很多調查都反映得很清楚。」兩黨上演「絕地反擊」,令港島區選情白熱化。
研 究所昨公佈最新民調,顯示港島區由曾鈺成率領的民建聯名單,預計得票率穩步上揚,由月初首輪調查的百分之十點六,逐步上升到上周最後一輪的百分之十三點二,但排第二位的蔡素玉,仍未有足夠票數支持連任。民調顯示,該區的游離票比率,增至百分之二十四點二,蔡素玉要爭取連任,要爭取游離票,並非沒有希望。
蔡:環保立
場一向激 蔡素玉指出,民建聯名單支持度稍升,可能是自己近日直接接觸選民時的誠意,令更多選民細讀自己年來的政績,爭得更多支持:「我自己跟助選團,早前由炮台山徒步走到筲箕灣,向選民介紹我過去的工作,就像北角區,北角和油街的重新規劃,我有份參與,延長東區走廊的隔音屏障,美化北角街道,全港綠化計劃提早兩年在港島等,這類工作基本上我區區都有做。鴨洲、柴灣、筲箕灣、耀東、赤柱、石澳、大浪灣、舂坎角等,基本上沒有哪一區我沒有做工作。」蔡素玉續稱,泛民主派每逢選舉,就只懂攻擊民建聯「保皇」撈票,令她大感不平:「環保工作方面我比其他人還要『激』吧!」港島區內亦有部份中產人士不滿泛民主派近年的作風:「最近便有中產組織電郵給我,事先說明他們並不一定支持我,但卻批評泛民主派近年只懂拿『政治綜援』,根本不是真正為港人設想。」相對於蔡素玉,楊森要爭取連任的形勢則更惡劣。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名單預計得票率僅微升至百分之九,僅足讓排首位的甘乃威奪得一席。今次獲民主黨刻意保送入立法會的「第二梯隊」甘乃威坦言,民主黨在今次選舉從未想過讓楊森自此在議會「消失」,楊森過去在立法會及地區的工作,亦應得選民支持及認同:「最近有民間組織已指出,楊森在立法會的表現是值得嘉許的,民主黨亦是最能兌現選民承諾的政黨。在爭取興建港鐵南港島線中,民主黨在泛民主派中走得最前,理解居民需要方面亦最深入。」 民主黨港島
仍欠三萬票 甘乃威不點名批評,公民黨公開揚言要十萬票才能取得兩席,但「誰人夠票,誰人不夠票,很多調查都反映得很清楚。」民主黨只求選民多給該黨三萬票,楊森即有機會可以連任,故未來數天會繼續發動黨內重量級人馬,在港島區廣發「集中票源」,突出民主黨及楊森過去在區內的具體政績,替楊森選情爭取關鍵突破。甘乃威強調,「多求三萬票」是經過審慎的計算,應該不會濫奪泛民主派其他陣營的選票。 港島區共十張名單爭奪六席,須得票百分之十六點六才可穩奪一席,除上述名單外,其他參選名單有林翠蓮、何秀蘭、曾健成、蕭敏華、勞永樂、陳淑莊、葉劉淑儀及黎志強。 |
|
文章編號: 2008090290400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大公報 A03| 要聞| 新聞人物 |
2008-09-02 |
右翼政客麻生太郎 麻生太郎是「士志之會」的成員,綽號為築豐王子。他的最高學歷是學習院大學政經學系畢業,曾赴美國史丹福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留學。他是日本現任內閣的著名右翼政客,早年未從政時,就經常發表較激進的日本右派言論,不過仍獲得部分日本民眾的認可。另一方面,其在公開場合多次美化二戰期間日本的侵略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讓他在日後擔任內閣成員後,多次被迫辭職。 另外,麻生太郎亦是一個漫畫迷,一直保持每週閱讀至少20 本漫畫週刊的習慣,因此獲得了不少年輕選民的選票。 他發表的漫畫外交理論,相信也與此有關。 2007 年9 月11 日,首相安倍晉三請辭,身為自民黨幹事長的麻生太郎接任首相機率高。不過,前任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也表態角逐自民黨總裁的大位。自民黨以47 都道府縣黨代表各3 票的141 地方票,加上387 席國會議員,總共528 票來選新總裁,過半數是265 票。以森派為主的自民黨派系,跨派系地支持福田康夫,故福田僅是國會議員支持票就可過半,大幅領先麻生太郎,使得原被看好的麻生太郎逐漸退居劣勢。 2007 年9 月23 日的自民黨選舉中,福田康夫以330 票對197 票最終擊敗麻生太郎,當選自民黨總裁,由於麻生的得票比上次選舉上揚,被視為將會留任內閣的人選,福田亦曾打算任命麻生為副總理兼環境大臣。但麻生拒絕入閣。(互聯網)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2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大公報 A18| 大公評論| 點擊名人| By 喬小橋 |
2008-09-02 |
李華明也來同室操戈 被稱為「名嘴」不愧為「名嘴」,黃毓民一句「自相殘殺」,道出了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混戰之「慘烈」。 最「慘烈」的是過氣的反對派盟主民主黨。從爭取黨內提名的首輪淘汰賽,一直殘殺到現在,幾乎是慘不忍睹。先是該黨副主席單仲偕由大佬欽點而「空降」到港島區出選,並要求港島區支部的甘乃威自組1 張名單參選,把阿甘當成民主犧牲品。而「單雞」人還未陸,已經與阿甘展開了一場罵戰。因此,激到民主黨港島區支部的弟兄們團結起來一致對「單」,誓死保衛阿甘的參選地位。終於逼退了有大佬撐腰的「單雞」,使民主黨的欽定接班人黯然而去,落得個兩頭唔到岸。 是次抗爭勝利,又激發了民主黨創黨黨員及東區區議員黎志強的雄心。他誓要自組1 張名單獨立參選,還邀請單仲偕排在他的名單第二位做墊腳石,否則便不會將東區選票過給甘乃威。要求被拒絕後,黎志強乾脆退出民主黨,以獨立參選人身份自由自在地出選。 搶選票冇情講 如今,連向來低調的民主黨核心黨員兼資深議員李華明,也突然加入了同室操戈的行列。幾年前,肥仔明一度想淡出政壇,表示自己做了立法會(局)議員15 年, 「已有點累」,現處於十字路口, 「08(立法會選舉)有可能不選」,大有倦鳥知返之意。不過,政壇中的一天都是很長很長的,況且又過了幾年,倦鳥不知為何又「振作起來」。於是,肥仔明重新披掛上陣,繼續在九龍東競逐連任。 倦鳥振作之後,不僅倦意全無,而且戰鬥力極強。由於今屆民主黨在九龍東首次分拆名單出選,肥仔明既受到公民黨梁家傑、社民連陶君行的夾擊,又遭黨友胡志偉「分票」。尤其是胡志偉最新的民調支持度急增至百分之九,對肥仔明的威脅更大。故肥仔明在抗衡梁家傑、陶君行的同時,又出手殘殺黨友胡志偉, 認為他出選令自己的風險大 幅提高;若在最後關頭二人支持率接近,民主黨應「棄保」胡志偉: 「若我和胡志偉的支持度好接近,例如大家得番一成,民主黨應該考慮棄保胡志偉,到時便不應再說什麼人情,什麼第二梯隊上位,若我這一席都唔得,他下屆選什麼?挑戰現任議員是一件很難的事!」為了保住自己的席位,什麼人情、什麼第二梯隊上位等,統統都要企埋一邊。肥仔明從唔嫁又嫁,到為自保而同室操戈、自相殘殺,終於成為一個冷酷的政客。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201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星島日報 A08| 港聞 |
2008-09-02 |
公民黨三星支持度續跌 公民黨五張地區直選名單,除了新界西張超雄的支持度較月初有上升外,三張星級名單的支持度均出現超過七個百分點的明顯跌幅,包括尋求連任的港島區余若薇、九龍東梁家傑和新界東湯家驊。余若薇與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均認為,目前遊離選民增加,顯示出選民正研究進行策略性投票。 中大亞太研究所在上週一至日,進行第六輪立法會選舉民意調查,公民黨除了張超雄的支持度,較上月初上升二點五個百分點,為百分之六點七,其餘四名候選人的支持度均有所下跌,九龍西毛孟靜的支持度,下跌三個百分點,為百分之九點八,梁家傑、余若薇、湯家驊的支持度,分別下跌七點八、七點六及七點一個百分點,分別為百分之十八、百分之十九點七及百分之十一。 余若薇憂「兩頭唔到岸」 對於余、梁、湯三張名單的支持進一步下跌,余若薇指,由民調可知,許多選民仍未知投票意向,或正在煩惱如何配票去保住所支持的候選人。她又指,正因為「大家都以為我穩陣」,所以她的支持者正在流失,她已經重複向選民解釋她排在名單第二位,連任艱難,但選民很難吸收這個訊息。她擔心,今屆的泛民的參選名單眾多,難以估計流失的選票會流向哪些候選人,「大家都分票,最後咪兩頭唔到岸」。 而王家英分析指,余、梁、湯三人的知名高,形象討好,在競選初期,容易吸引泛民主派支持者的支持。不過,隨泛民主派各候選團隊,展開競選工程,以及大打告急牌,令他們三人的支持度出現明顯的回落。他又指,各區的遊離選民增加,主要是泛民及建制派的支持者,未能有效掌握整個選舉的形勢。記者蕭浩林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3003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明報 A16| 港聞 |
2008-09-02 |
李慧報警指「餐券信」插贓 牽涉及「推薦信夾附餐券事件」的九龍西民建聯候選人李慧,昨晚前往報警,指有人插贓嫁禍,懷疑有人發佈虛假陳述。她強調問過相關義工,該2000封信內沒可能有餐券,而且負責晚宴的海逸豪園亦表明餐券只售予屋苑住客。不過,再有投訴指有雙程證兒童為她派發單張,以及有民建聯成員近日向街坊派月餅。李慧承認自己的助選團內有雙程證人士,又指民建聯會要求幹事和議員不要再在選舉前派月餅。 本報日前接獲投訴,稱九龍城區居民聯會最近向會員發出推薦李慧的信件,內附一張「海逸明月照萬家中秋晚會」的128 元餐券,聯會稱負責寄件的是民建聯。李慧昨晚致電商台《左右大局》,稱夾附餐券的指控非常嚴重,自己剛剛已向紅磡警署報警,懷疑有人發佈虛假陳述。 李慧表示,問過相關義工,2000 封信內無可能有餐券,希望警方徹查後能還她清白。她表示,不能肯定是否有義工夾附餐券,不排除再到廉署或相關機構投訴。 網上有短片拍攝到有雙程證小童為李慧派傳單,後來與媽媽一起被警員調查。李慧承認承那是義工的兒子,只是調皮擅自拿傳單來派。 不贊成個別幹事選前派月餅對於民建聯王永祥和區議員陸勁光近日向市民派月餅,李慧初時說: 「我理解民建聯沒有在選舉前派月餅。」後來又說: 「個別幹事、議員我們都不贊成他們在選前派……這對我們絕對有影響……已經要求他們不要在9 月7 日前派。」九龍西候選人尚有民協馮檢基,民主黨涂謹申,公民黨毛孟靜,自由黨田北辰,社民連黃毓民,獨立的林依麗、劉千石、譚凱邦、莊永燦、柳玉成、梁美芬和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402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明報 A08| 政情 |
2008-09-02 |
成搶票目標余若薇發告急單張 泛民主派希望在港島6 席中爭得4 席,民調顯示公民黨陳淑莊和余若薇相信可穩取兩席,結果成為其他泛民名單的搶票對象。為免因分票而意外「落馬」,余若薇最近出動告急單張,寫上「余若薇,需要你的一票」,以及「十萬票一條心」,爭取10 萬票。 余若薇透露,近日落區拉票時,不斷有支持她的市民向她表示,為了讓民主派得到更多議席,正考慮與家人自行配票。她形容自己「危危乎」,擔心重蹈上屆選舉覆轍,排在名單第二的候選人「落馬」。
甘乃威籲勿分票予余若薇 另一邊廂,民主黨甘乃威團隊近日積極「箍票」,多番到小西灣、華富等楊森的票倉「洗樓」,呼籲支持者莫分票給余若薇。民主黨內部計算去年在區議會選舉所得的票數,甘乃威應可保住4 萬票,要多爭兩萬票才能穩得議席。 曾健成:若落敗便退下火線今屆兩邊陣營都有多張名單分票,建制派有自由黨林翠蓮,政界估計至少可在東區取得數千票,民主派則有社民連曾健成及前民主黨員黎志強,估計二人可各自在泛民票源中取得數千票。 第三度參選立法會的曾健成坦言,今屆若再落敗,便不會再參選: 「自己已是半百老翁,假若今次都落敗,便會退下火線。」上兩屆他的得票分別少於5%和3%,被沒收5 萬元的選舉按金,但他認為自己有機會當選,「市民見到我搞民間電台,不惜公民抗命,維護言論空間,我有我的存在空間」。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402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9-02 |
中大最新民調 會投票受訪者減少 【本報訊】(記者 明言)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將於下週日(9月7日)舉行,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滾動調查最新結果顯示,在6,590名受訪選民中,有65%表示投票日一定會投票,較上周同類調查減少3個百分點,可能會投票就有21.3%,有11.4%表明不會去投票,較對上一星期的同類調查增加接近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有69%受訪選民表示「幾關注立法會選舉」或「非常關注」,「唔係幾關注」有24.7%,「完全唔關注」則有4.8%,較上次調查略升。 民生議題 最多人關注 最多人關注者仍屬民生議題,為73.8%,而其中最受關注項目則分別有:保持香港經濟競爭力有22.2%,壓抑物價上升至19%,收窄貧富差距則佔11.3%,而反對派時常強調的支持2012雙普選只得8.7%,和上次調查相若。 有關選民在選擇候選人時的考慮條件,有37%受訪者較關注候選人有從政同擔任公職經驗,其次為政綱、品行、處事18.5%,及專業人士或擁有高學歷13.8%。其他較次的考慮條件依次為能受中央政府接納8.7%、是否現任立法會議員6.3%、有政黨支持5.6%、年齡較輕2.7%、有口才2.5%。 至於對立法會議員表現的滿意程度,11.9%受訪者表示「非常唔滿意」,同時亦有54.8%受訪者認為「唔係幾滿意」,「幾滿意」的為22.5%,「非常滿意」則只得0.3%。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5017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蘋果日報 A10| 港聞 |
2008-09-02 |
維景酒店迫員工當民建聯義工
【記者雷子樂報道】作為中資機構員工,不但要為老闆服務,更要為民建聯服務,做其「政治義工」。香港中旅集團旗下的維景酒店,近日透過各部門主管招募員工在下週日選舉天,為保皇派政客派傳單拉票。有員工極度不滿資方干預打工仔的政治取向。 每部門要提交10人 本報昨接獲維景酒店的員工投訴,指公司不斷要求員工在公餘時間做「政治義工」,負責幫民建聯落區派傳單、洗樓,公司會給予員工「超時工作」補償,但只會計鐘扣假,不會補水。本報取得一份維景酒店文件,內容大致是通知各部門主管,因應集團的要求,需在9月7日投票日,由早上7時30分至下午3時,及下午3時至10時兩段時間內,各提供10名義工。公司會以「義工補償的條款」徵求員工參加。會計、市場及營業部、餐飲、前台、管家部都要「交人」。該員工極度不滿資方的要求,「打工仔點解要向老闆表露政治立場?我好擔心唔做義工對份工有冇影響!」他形容,事件等於早前某酒樓迫使員工推銷月餅券,只不過今次變成強迫打工仔利用公餘時間向市民推銷政客。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表示,若事件屬實,有關機構的管理層明顯霸道濫權,剝削打工仔的政治自由,衝擊港人最崇尚自由這核心價值。他認為,中資機構各有工會,中方若希望在選舉期間動員造勢,大可透過工會組織,毋須經由老闆向員工施壓。維景酒店在九龍、旺角、銅鑼灣、灣仔共有四間三星及四星級酒店。本報昨向維景酒店母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查詢,其發言人否認有招募員工在選舉日做義工。本報再向旺角維景酒店公關部查詢,發言人表示管理層不在辦公室,暫未有回應。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6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
2008-09-02 |
RTHK is hot potato for Legco candidates Less than half the 200 candidate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have expressed support for turning RTHK into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 a survey suggests. The Save RTHK Campaign sent letters to all candidates last month asking them to sign a joint statement opposing recommendations made in last March's review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which the group thought would "kill RTHK". The group also called on candidates to demand that the government begin to hive off RTHK and transform it into a statutory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 The group said only 41 per cent, or 82, of the candidates had replied, while candidates from major parties including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Liberal Party said they would not offer a view, or declined to respond to the letter. Neither party could be reached for comment. Among the respondents, 95 per cent, or 78 candidates, agreed to sign the joint-statement. Campaign member Mak Yin-ting said she was disappointed at those candidates who declined to respond to the group's statement. "The issue about the future of RTHK has been debated for quite a long time. Candidates should have understood the issue well and should have made up their minds on the issue," said Ms Mak. But she said she was pleased about those respondents who had promised to support the Save RTHK Campaign if elected. Ms Mak said she had been unable to gain a stronger impression that the new director of broadcasting, Franklin Wong Wah-kay, would make RTHK a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 This came after Mr Wong said he did not share the view that RTHK needed to be "backed" - the slogan of the Save RTHK Campaign. "I don't know why the word 'back' would give a negative meaning of supporting reluctantly," said Ms Mak. She said the group would seek a meeting with Mr Wong. Peter So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27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By 羅善柱、何曉勤、張景恆 |
2008-09-02 |
鄭宇碩:泛民料奪22至23席 公民黨港島支持度跌 余若薇勢危 正當不少泛民主派議員在選區「告急」,公民黨副主席鄭宇碩卻樂觀地估計,今次選舉中,泛民整體可取得22至23個議席,但要多於上屆的25席,則很困難。 可是,中大亞太研究所最新民意調查卻顯示,一直有望在港島區取得兩席的公民黨,支持度下跌,令排在名單第二位的黨魁余若薇,可能連任失敗。 中大民調 葉劉支持度亦跌 民調在上周進行,結果顯示,陳淑莊和余若薇組成的名單,支持度由月初至今,下跌7.6個百分點,跌穿20%,只足夠前者當選。匯賢智庫葉劉淑儀的支持度同告下跌,最新數字約為17%。 其他主要競爭者,包括民建聯曾鈺成、民主黨甘乃威、公民起動何秀蘭和獨立勞永樂,支持度雖略有變化,但相信有機會勝出;但在民建聯名單排名第二的蔡素玉,則預計會出局。 至於競爭最激烈的九龍西,支持度最高為民建聯李慧,約為12%。在最近幾次選舉論壇後,支持度上升的社民連黃毓民,升勢持續,最新支持度突破10%,穩奪一席。 其餘有機會當選的候選人,包括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和公民黨毛孟靜;換言之,泛民主派在該區5席中,取得4席。在選舉初期表現高調的自由黨田北辰,以及西九新動力的梁美芬,支持度未有起色,有機會落敗。競逐連任的獨立候選人劉千石,支持度則持續下跌,至低於4%。 對於民調結果,陳淑莊坦言感到憂慮,並呼籲港島區選民不要自行配票,「你鍾意那位候選人,就投票支持哪一個,否則心儀的候選人,有可能入不到議會。」她又重申,公民黨的目標是在港島區取得10萬票,否則余若薇可能連任失敗。 九西毛孟靜 支持度遜黃毓民 公民黨副主席、城大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則持反調,表明對港島區的名單,有相當的信心;他又稱,雖然毛孟靜的支持度持續下跌,低於黃毓民,但這屬正常現象,因後者「有魅力和煽動力」。該黨在餘下一星期,將重點放在九龍西和新界西,加強宣傳,不會受民調影響,對某一選情採取「棄保」策略。 此外,民調顯示新界西的選情仍然激烈,工聯會王國興和民建聯張學明有機會連任失敗,令該區8個議席中,6席由泛民主派奪得。新東方面,奪得最後一席的候選人,由民建聯陳克勤變為社民連梁國雄,因民建聯在該區的支持度下跌逾2%。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001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
2008-09-02 |
被指送餐券 李慧報警 民建聯九龍西候選人李慧,昨午於律師陪同下,就日前被指於推薦信中附送餐券一事,到警署報案。李慧表示,事件是有人插贓嫁禍,她要求警方徹查,還她清白。 李慧指出,九龍城居民聯會共向2,000多名選民發信,「若真的附有餐券,就不會只得一宗投訴。」她指事件「沒可能發生」,是有人插贓嫁禍,她亦不排除向選管會作投訴。該黨新界東候選人陳克勤昨日也認為,事件是有人抹黑,他強調自己的助選團,清楚知道選舉指引,不會「踩界」。 民建聯推6段新宣傳片 至於懷疑聘請小童派傳單一事,李慧昨日表示,經瞭解後,證實該名小童是某義工的親戚,相信是該名義工帶同小童助選時,小童有樣學樣拾起單張派發,引起誤會。她重申,民建聯並無要求小童協助拉票。李慧呼籲各候選人,不要抹黑對手,但她不欲揣測事件是誰人所為,只表示希望選舉可公平公正地進行。 另民建聯昨推出6段新宣傳短片,冀最後1周衝刺。該6段短片包括1段於RoadShow播放的民建聯宣傳片,帶出「理性向前」的信息。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0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新報 A07| 政情 |
2008-09-02 |
「民主三寶」齊出拉票 【新報訊】民主黨各區候選人昨晚傾巢而出,逾百人雲集荃灣舉行選舉大會。被譽為「民主三寶」的司徒華、李柱銘及陳方安生均出動拉票。司徒華呼籲選民不可太相信民調,要當泛民選票「自己打8折、對手加2成」來打這場仗。而陳方安生則呼籲全部選民都要「支持泛民派、支持民主黨」。陳太離開時被問到為何之前呼籲市民投票給公民黨,今次呼籲市民支持民主黨,陳太只答,「今日我來這裏,咪叫市民支持民主黨」。李柱銘站台時稱,現在每區都有疑似民主派,但「呢友仔,到重要、敏感事情時,一係唔見佢、一係張票就過對面」,但這些人又會搶走民主黨的票。 何俊仁:要培養女議員 他謂民主黨的口號「有事都係要搵民主黨」應改為「有事先搵民主黨、無事可以搵其他黨」,因為民主黨不怕蝕底,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則高呼,今屆選舉是民主黨的交接時間,民主黨在下一屆必定要培養出一個女立法會議員,而今屆目標是所得議席不少於上屆。 出選新界西的李永達在會後接受訪問時謂,自己在民調上徘徊在7、8位,未來幾日會回到自己的票倉葵青、荃灣鞏固票源,希望票倉得票比上屆多一至二成。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300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大公報 A10| 港聞 |
2008-09-02 |
民主黨造勢會冷清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進入最後階段,反對派陣營選情不妙,內部矛盾愈發激化。前日還高調呼籲選民「全力投票支持公民黨」的陳方安生,昨晚卻又現身民主黨造勢大會,先呼籲選民週日投票時要「支持泛民主派」,後才追加「支持民主黨」,立場搖擺。有參加造勢活動的民主黨成員對此甚表不滿,認為陳方安生是在「應付了事」。 民主黨昨晚在荃灣街頭造勢,雖然請來李柱銘、司徒華和陳方安生站位,不過民意反應卻差得令人吃驚,全程只有數十人的參選黨員和助理高聲叫口號,完全沒有街坊支持,氣氛冷淡。 期間,民主黨各選區候選人輪番發言,全場只會空喊民主口號,並以貶低建制派作噱頭。例如,九東胡志偉高呼「踢走保皇派」;新西張賢登又喊「踢走富貴自由黨」,惹來路過街坊不滿而喝倒彩。 可笑的是,多位資深黨員對內部事務表現得極不熟悉,李永達扯嗓高喊「民主黨要取多少席位?」不料黨友全不買單無人應答,李見氣氛尷尬,只好自問自答。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200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星島日報 F01| 星島教育| 教育點評| By 程尚達 |
2008-09-02 |
立會教育界今屆選情可觀 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本週日舉行,雄霸教育界功能議席十六年的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張文光(張文),今年遇上兩位前教師何漢權及余綺華的挑戰。有教協創會會員倒戈,認為張文已沒有執教鞭多年,對前教師的實際工作已開始陌生,故其繼續連任代表性不足,提出教育界議席應否由前教師出任;而教協中人,則直言張文「不可替代」,手握一票的教師,會投向誰? 教協創會會員倒戈 程尚達知道,最近教協創會會員鄒秉恩在何漢權的競選網頁上撰文,指張文過去十六年來,始終是以教協會長的身份代表教育界進入立法會,而非以專業教師的身份參選,他的功能與其他界別的議員無異。 前經驗受質疑 鄒秉恩認為,張文多年來都沒有持續進修,大學畢業後連教育文憑也沒有修讀,兼已多年沒擔任部分或全職教師工作,對前教師的實際工作已開始陌生,所以張文只是以作為議員的利便、先人一步審閱政府的教育政策而已。 該文章指出,其實以張文現今的知名度,可以傚法前教協會長司徒華用地區直選的方式直接參選,藉此騰空教育界功能組別的席位提拔新人。江湖傳聞,應否讓張文參與直選的討論,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有教協會員提出張文應該「退位」讓接班人上位,甚至有一說,話教協內亦有個「阿甘」,不過由於張文最後屬意仍以教育界身份晉身立法會,此議最後不了了之。 教協指「無 可替代」 另一個版本則是,教協雖然也曾討論有關接棒的問題,認為無論是教協會長一職或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席位,也應培育接班人,但偏偏願意接棒的前教師少之又少,教協想找會長繼任人及當議員已很難,甚至想找副會長或理事接班也難。簡單而言,教協認為張文是「無可替代的」,因為據瞭解,四位副會長暫亦無意從政,相信未來教協仍需靠張文出戰立法會。今次教育界功能組別除張文參選外,還有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及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會長余綺華參選,實可讓選民多一個選擇,選舉本週日揭盅,教育界中求變的人多,還是希望維持現況的多呢?相信今屆不會是一場悶局。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0303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成報 A06| 港聞 |
2008-09-02 |
九西選情民調大起大落 候選人爭曝光李慧遭抹黑 立法會選舉尚餘最後五天,選情一直波幅的九龍西,民調最新走向顯示,民建聯李慧支持率由單位數飆升至雙位數的12.3%,穩佔榜首,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社民連黃毓民亦可各佔一席,至於最後一席是公民黨毛孟靜、自由黨田北辰及獨立梁美芬之爭。學者認為,三人已具知名度,關鍵在於電子傳媒曝光時的表現。記者馮志諾報道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過去一星期訪問204人,最新的滾動式民調顯示,九龍西有13張參選名單爭五席。近日飽受「送餐券」拉票疑雲的李慧,似乎不受負面傳聞打擊,走勢反而更凌厲,支持度由8.7%飆升至12.3%;角逐連任的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分別佔11.8%及11.3%。 至於社民連黃毓民支持度,由8月初的4.8%直線上升至最新的10.3%,是該選區出現此現象的唯一候選人。有三位候選人的支持率不夠雙位數字,要爭逐最後一席,他們是:毛孟靜(9.8%)、被梁美芬(6.9%)及田北辰(5.4%)。而田北辰民調更「大插水」,由9.1%急跌至5.4%。不過,有26%屬游離票,仍未決定投票取向。 26% 游離 票成關鍵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葉健民分析稱,毛孟靜、梁美芬及田北辰因公職及其他原因,以往在傳媒曝光已具知名度,但因屬「空降」及無往績供參考,選民在選擇他們時會猶豫不決,就算該區建制陣營較多負面傳聞,相信不容易左右大局。 他解釋:「梁美芬有工聯會支持好多人都知,就算被踢爆都不算好震撼;田北辰予人『闊少』形象,加上公眾對九鐵風波會有評價;至於毛孟靜在加入公民黨之前,是否代表泛民的核心價值,選民仍是不清晰。」 黃毓民懂得 搶風頭 葉健民指出,黃毓民走勢看俏,是他能言善辯,懂得在電子傳媒上搶去注意力:「毓民一向擅長嗌交、鬧大聲,自然吸引到選民注意而留下深刻印象,這一點是毛孟靜、田北辰及梁美芬所不能及。」他建議三人在這最後數天的關鍵期,要避免在電子傳媒面前「講錯」,否則會成失分關鍵,游離票源亦會盡失。 本報昨晚聯絡田北辰及梁美芬,截稿前未獲回覆。至於角逐連任的劉千石,民調則徘徊低點,只有3.9%。另外,李慧昨午前往警署報案,表示送餐券一事屬誣告及抹黑,對此深感憤怒。角逐九龍西的名單尚有:莊永燦、龍緯汶、林依麗、劉千石、柳玉成、譚凱邦。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29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By 周穎雯 |
2008-09-02 |
司徒華:建制派有隱性票 距離選舉不足一周,民主黨昨舉行造勢大會,該黨元老司徒華指,建制派有相當的「隱性票」,呼籲選民不要過分相信民調,「對泛民在民調中的支持度打8折,對手就加兩成。」 民主黨籲選民 勿輕信民調 造勢大會約有50人出席,黨主席何俊仁指,希望該黨可力保現行9個議席,但承認民主黨在港島、功能組別,均失去一個議席的情況下,只望新界東的黃成智,可奪得一席,令民主黨在新東的議席數目增加。他又指,在5區中,以黃成智、新西李永達的選情較為嚴峻,但強調,民主黨不會棄保任何一名候選人。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就指,該黨在直選應可取得6席,加上功能組別,最終應有7席至8席。 泛民議員陳方安生亦有「場」,她表示,民主黨是最早成立的政黨之一,是奮鬥了20多年的民主戰士,呼籲選民支持民主黨。對於日前出席公民黨活動時表示,希望選民全投公民黨,陳太未有回應即離去。 選情有危機的李永達指,自己可與司徒華、李柱銘等成為民主朋友,今生無悔,其間一度嗚咽。黃成智亦強調,議會需要有經驗的議員,並批評對手陳克勤是個「要餵奶的BB」。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001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指點江山| By 劉夢熊 |
2008-09-02 |
指點江山:核心價值叉扭曲 距離香港立法會選舉只剩幾天,「民主派」候選人「田雞落塘各顧各」,互相攻訐,且拳拳到肉、刀刀見血的現象讓派內「道士」深感不安,醞釀炮製「香港核心價值」宣言,希望穩住軍心,整合力量,以影響選情。但「聽其言,觀其行」,「民主派」對「香港核心價值」是何其言行不一! 其一,「捍民主」。英國殖民統治一百五十多年,香港一直是有自由而無民主。回歸以來,包括胡錦濤主席在內的中央領導人一貫要求香港依照《基本法》循序漸進推進民主;相反,反對派一直自封「民主派」,企圖壟斷民主。○五年十二月,正是這幫人以綑綁式投票否決向普選邁進一步的政改方案,造成原地踏步。這是哪門子的「民主」? 其二,「捍法治」。法治是百年香港成功的基石,回歸之後,《基本法》是香港法治的依據。正是反對派拋出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只需由特首任命的「去中央化」政綱挑戰法治,也正是他們無視中央的憲制權力,屢次將人大釋法「妖魔化」加以反對。這是哪門子的「法治」? 其三,「捍公務員政治中立原則」。正是前公務員之首違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傳統和承諾,一頭扎進「泛民」陣營,跟幾個逢中必反的頭面人物同流合污向中央叫板,且胡謅甚麼「沒有民主就沒有民生」謬論。這又是哪門子的「政治中立」? 其四,「監察政府運作」。單從「泛民」支持的「本土行動」霸佔皇后碼頭數月之久,造成解決中環塞車的中區填海工程至今仍可望不可即,就知道反對派口中的「監察政府運作」其實是「癱瘓政府運作」! 善良的選民們,絕對不要被漂亮的口號迷惑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207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新報 A07| 政情 |
2008-09-02 |
助選信被指附餐券李慧報警 【新報訊】九龍城區居民聯會被指向會員發出內附餐券的推薦信,呼籲會員支持民建聯李慧一事,該會會長梁英標及李蓮昨日分別到廉政公署,及選舉管理委員會作出投訴。梁英標表示,廉署初步接受該投訴,自已亦已到廉署錄取口供。李慧指希望有關方面徹查清楚事件,還她清白,她昨在律師陪同下往紅磡警署報警,要求警方全力調查。至於餐上的活動,李稱由於自己作為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應該要避嫌,所以在活動場地逗留約3分鐘,向主辦單位道謝後便離開。 九龍城居聯會向廉署投訴 上周有報道指收到投訴,九龍城區居民聯會日前向區內人士發出推薦信,要求他們投票支持民建聯李慧,並在推薦信中附上餐券。梁英標表示昨日已向廉政公署投訴,投訴內容包括是否有人提供虛假消息,當中是否有人收取利益。梁指夾附餐券一事是無中生有,認為事件對該會的形象造成影響。 該會主席劉偉榮回覆本報查詢時,亦否認有夾附餐券在推薦信內。劉指該封推薦信只會寄給會員,而到目前亦沒有收到任何會員投訴,表示有收到夾附餐券的推薦信。劉表示夾附餐券一事是在報章登後才得知,並指「而家咁做同自殺有咩分別?」他指持有夾附餐券推薦信的人可向廉政公署投訴,不明白為何要向報章投訴 |
|
文章編號: 20080902033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信報財經新聞 P39| 副刊| 解碼| By 狄高 |
2008-09-02 |
互聯網被傳媒捧為民間聲音 近日不論是社會新聞或者娛樂新聞,都明顯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不少發掘新聞的來源都是來自互聯網討論區及社群網站,由網上討論發展到社會輿論,可見互聯網文化對社會的滲透日深,視頻網站、社群網站等的蓬勃發展,將加強網民對社會的影響力。 當年七一遊行之前,相信大家都會收到不同的電郵,鼓動市民參加遊行,結果七一遊行達到歷史性規模,互聯網令民意場的威力加倍發揮。 互聯網的互動能力近年再有進步, Web2.0 效應更強,網民可以直接左右社會輿論,最矚目的是黃毓民在 now 新聞台的立法會選舉論壇上大罵民建聯的一幕,由於 now 始終是收費電視台,普通市民並不一定能夠收看,但是有網民把這段影像上載到 YouTube,於是有更多人可以收看。互聯網先聲奪人,主流傳媒唯有相繼跟進,引發深入討論,訊息從網上走到大眾,很多市民才開始知道今屆選情是如斯精彩。 網上串連護街坊權益 除了政治議題外,一些民生活動也在網上發酵,旺角西洋菜街有長期表演的藝術團體「好戲量」近日被網民在討論區投訴其表演阻街甚至影響路人,大家更發起反對劇團的網民運動,在 Facebook 建立反對群組,參與支持人數很多,「好戲量」排在 Google 熱門搜尋排行榜前十位,社會開始討論如何使用公共空間的議題,這樣便為社會提供了一個討論平台。網民過往在這些社會文化討論中只有「單聲道」,今次集了社群力量並且有進一步行動,值得我們認真探討。 此外在奧運期間,互聯網除了發揮即時資訊作用之外,網民可以透過不同網站觀賞奧運賽事,促使網民有一種監察能力的方法,奧運期間本港電視台的主持人在報道奧運新聞期間的技巧及能力為人詬病,批評聲音漸大,本地報紙的娛樂版更用討論區的內容作為「民間」的依據,也使電視台作出相關的行動,上周中國金牌運動員來港,電視台的主持人對金牌運動員的論調,亦引起網民不滿,成為各大報章娛樂版的頭版新聞。 切勿以偏概全 網民被大眾傳媒捧為「民間聲音」,主因是網民的反應既直接又夠即時性,記者循此源頭追查新聞更覺方便,網民更成為了一種新的民意力量。 當然網民並不完全等於所有的民意,因為網民當中的基礎並不是普遍性的,當中學歷、男女比例、生活背景等都不能夠完全反映現實生活,而且網民的特性是慣性聚居,即是持一種觀念時的網民會聚於同一個論壇和社群網站,如果只是選擇性地高舉某方網民意向,未必等於市民的意向,因此引用網民的民意必須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
|
文章編號: 20080902391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政策政情 |
2008-09-02 |
司徒華:民主黨就是硬骨頭 距離立法會選舉尚餘五天,民主黨昨天舉辦大型的造勢晚會,除了黨內的元老兼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和民主之父李柱銘之外,一直較積極為公民黨助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現身為民主黨站台。 民主黨五大選區以及功能組別的候選人及其助選團,在人流密集的荃灣區進行造勢大會,引來不少途人圍觀。大會安排各位候選人即時拉票,港島區候選人甘乃威在發言時,不點名指有候選人表示要取十萬票以保住兩個席位,他則以「民主黨需要三萬票楊森連任」作反擊,並強調民主黨過去在多次港島區的補選中,都以顧全泛民全局想,爭取推進民主運動,「民主黨從不為一黨的利益」,再三強調泛民在港島區要力爭四席,呼籲選民集中票源全投民主黨。 在多項民調中均名列前茅的九龍西涂謹申則大呼,「我不是贏梗的」,強調需要選民手中每一票才可以贏,如果市民不希望見到未來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一職落到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手上的話,就要出來投票。有望爭奪新界東末席的黃成智則坦言,希望成為第二十一名泛民主派的議員晉身立法會,四年前為了團結泛民而願意排在名單的第四位,但今次絕對不會退讓。 三位星級助選人物其後也發言力民主黨,司徒華表示,近日接到不少選民查詢指為何要選民主黨,因「民主黨最大的特點是硬骨頭」,並選民不要輕信民調,因為左派支持者在回應民調時會給予相反的答案,以迷惑和麻木對手。他認為較接近現實的做法是,將泛民在民調中的結果打八折,左派的則增加兩成。 李柱銘表示,認同有時事評論員指泛民起碼可以取得二十三席,但當中有部分並非真正的泛民,由於每一選區都有疑似泛民候選人,所以選民要投票給真正的泛民,並呼籲「一向支持民主黨的選民,要繼續投票給民主黨的候選人」。陳太也指出,泛民最少要取得二十一席才可以有效制衡政府,否則,政府會為所欲為,她希望新登記的選民要出來投票支持泛民,支持民主黨。 港島區其他候選人包括泛民的余若薇、何秀蘭、曾健成;親政府的曾鈺成、葉劉淑儀、林翠蓮、獨立人士勞永樂、黎志強和蕭敏華;九龍西包括泛民的毛孟靜、黃毓民、馮檢基、譚凱邦、親政府的李慧、梁美芬、田北辰、獨立的劉千石、龍緯汶、林依麗、柳玉成和莊永燦;新界東則包括泛民的劉慧卿、鄭家富、梁國雄、湯家驊、親政府的劉江華、田北俊、獨立的龐愛蘭、蕭思江以及李子榮■ |
|
文章編號: 2008090239101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政策政情 |
2008-09-02 |
距投票日僅餘六天兩陣營席次變數大 立法會選舉五天後便會舉行,但最新民意調查顯示,除九龍東選區外,其餘四個選區的情況仍相當波動,而且在候選人眾多的情況下,泛民及親政府兩大陣營在各區能取得的議席數目,仍有很大變數。有學者相信,選民很可能到投票當天才有最後決定,但有很大的主觀性和偶然性,候選人的告急牌將有很大影響。 知名候選人波動大 今次公佈的調查結果於上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由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進行。結果顯示,多名支持度較高的候選名單所獲的支持度,均有明顯波動,例如公民黨港島的陳淑莊、余若薇名單下挫三點六個百分點,該黨九龍東的梁家傑名單更下跌四點六個百分點,而民建聯九龍西的李慧名單,則急升二點六個百分點。 個別選區方面,港島的民建聯曾鈺成、蔡素玉名單已開始追貼葉劉淑儀名單,而何秀蘭則再次超前在論壇上被質疑是「扮民主派」的勞永樂。至於爭持同樣激烈的九龍西,一方面民建聯李慧急升,但同時自由黨田北辰卻跌近四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點四。梁美芬企穩於百分之六點九,而劉千石則只得百分之三點九。 新界西形勢較平均 在議席最多的新界西,泛民主派各名單的支持度開始轉趨平均,之前較受支持的民主黨何俊仁和街工梁耀忠,支持度均回落至百分之八至十水平,公民黨張超雄和社民連陳偉業則分別企穩於百分之六點七及百分之四點六。新界東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社民連梁國雄,其支持度急升突然超過三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六點三。 另外,公民黨各區的變化亦值得留意。該黨早前曾打出「聲東擊西」之策略,由其他候選人為九龍西及新界西的毛孟靜和張超雄助選,而民調亦顯示他們的支持度略有上升,而其他選則下跌。另外,民建聯和工聯會方面,九龍東陳鑑林的支持度上升,開始與下跌中的工聯會黃國健趨向平均。 負責此調查系列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分析,今次結果顯示選情仍很波動,選民的支持只在同一陣營的候選人之間流動,要「棄誰保誰」很可能到投票當天才有最後決定。他形容,選民的最後選擇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主觀性,各候選人當天的告急牌可能有很大左右,流通的票站民調數據也可能出現更多扭曲。 至於個別候選人,王家英認為余若薇在港島一眾未能肯定當選的候選人當中較為佔優,而周梁淑怡在新界西則有危機。至於九龍西的劉千石,則「左右兩邊」都不討好,相信難以有可能當選。新界東方面,他形容新論壇龐愛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當選的「牌面較低」,同時會影響到民建聯名單第二的陳克勤的勝算。 學者指難作棄保決定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指出,各區最後幾個議席由哪些候選人贏得仍難估計,原因是多名候選人支持度非常接近,而且候選人過多,難以決定棄保。以新界西為例,泛民的張超雄、李永達和陳偉業可能三人同時當選,也可能只得一人當選。同樣情況亦出現在親政府陣營的王國興、周梁淑怡和張學明身上。 他又相信,港島葉劉淑儀名單排名第二的史泰祖,與蔡素玉開始接近,缺乏清楚的訊號去決定棄保,而九龍西田北辰如果繼續落後,或會成為被棄的對象。他相信,親政府陣營無辦法在港島取得四席,必定會棄保蔡、史其中一人,但九龍西以三至四成票數,在五席中取得三席的可能性,目前仍然存在■ |
|
文章編號: 2008090239101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