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P04| 政策政情 |
2008-08-30 |
譚偉豪宣傳片遭選管會轉介警方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一直被指爭持激烈,其中譚偉豪【圖右】更在正式宣佈參選前,於有線電視播出《IT達人TALK》廣告系列。雖然譚偉豪曾表示,廣告系列與選舉無關,但選舉管理委員會昨天表示,由於廣告於譚偉豪參選後在其網誌上展示,應被視為選舉廣告,但因譚偉豪未有在發佈前申報,選管會已轉介警方跟進。 已宣佈放棄競逐連任資訊科技界議席的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於上月十一日去信選管會主席彭鍵基,關注有線的《IT達人TALK》片段是否屬於選舉廣告,翌日則有市民委託律師去信彭鍵基,質疑譚偉豪選舉開支有否超越選舉開支上限。選舉事務處昨天代表選管會回覆時表示,事件已轉介由警方跟進。 選管會在信中指出,譚偉豪在有線播放的片段內容與資訊科技專業人士的工作與生活,雖談及譚偉豪的個人資料,但並無任何涉及選舉或拉票的訊息。同時,選管會注意到片段以「samsontamwaiho」的賬戶在YouTube上,以及在譚偉豪的個人網誌(www.samsontam.com)上展示。 選管會指違《規例》 選管會認為,七月十三日譚偉豪召開記者會公開宣佈參選前,並未符合《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下「候選人」之定義,此前在有線播放的片段並非選舉廣告,但此後在YouTube及網誌展示的,則are likely to be regarded as(應被視為)選舉廣告,但譚偉豪無按《選委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繳存選舉主任。 因此,選管會認為譚偉豪已違反上述《規例》,他們已將案件轉介作為該《規例》執法機關的警方以作進一步調查。至於有否超越選舉開支上限,信中指出候選人會在選舉後呈交開支及捐款資料,公眾可查閱,如認為有問題可向廉政公署提出。選管會未有詳述譚偉豪在有線廣告費以及片段製作費應否算為選舉開支。 譚偉豪至昨晚截稿時仍未回覆本報查詢,其競選辦公室媒體統籌林永君表示,由於未收到選管會的信件,因此暫時未能回應。譚偉豪的對手莫乃光【圖左】則表示,選管會沒有在投票日後才跟進,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他又認為,選管會指公開宣佈參選前的廣告不被視為選舉廣告,對守法的候選人不公平,有商榷空間。 根據《選委會(選舉程序)(立法會)規例》關於選舉廣告的第一百零二條,任何候選人沒有遵從該條的任何規定,或在該條的規定並未就某選舉廣告獲得遵從的情況下展示該選舉廣告,即屬犯罪,可處第二級罰款(即二千零一元至五千元)及監禁六個月。 資訊科技界的開支限額為三十二萬元。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候選人在選舉中或在與選舉有關連的情況下所招致的選舉開支,總額超過最高限額即屬非法行為,如循簡易程序審訊定罪可處第五級罰款(即二萬五千零一元至五萬元)及監禁一年,如循公訴程序審訊定罪,則可處罰款二十萬元及監禁三年。 學者:對形象有一定衝擊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表示,有關罰則僅為最高刑罰,過往並未出現過因漏報選舉廣告而被判監的情況,很多案件都是候選人事後解釋未有繳存選舉廣告的原因。他又認為,「候選人」定義存在灰色地帶,或須修改,例如在公開宣佈參選前一段特定時間的廣告,亦應被視為選舉廣告。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表示,今次事件選管會表明已轉介警方跟進,對譚偉豪的形象有一定衝擊。他指出,資訊科技界有較多學歷較高的候選人,惟他表示,不清楚此界別近來的「種票」有多少票,難以評估今次事件的選舉結果有何影響。 他又相信,涉及兩名候選人的連串事件未必會拖累投票率,反而會造成「相反動員」,互相使到對方的支持者更踴躍前往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8083039101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明報 A07| 港聞政情 |
2008-08-30 |
譚偉豪《IT 達人》網片涉違規交警調查 選委會裁定片段屬選舉廣告早前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候選人譚偉豪被質疑「走法律罅」,在宣佈參選前利用有線電視廣告節目《IT 達人TALK》作自我宣傳,其後更把節目上載到YouTube 和個人競選網誌播放。選舉管理委員會最近裁定,有線電視廣告內容不屬選舉廣告,但譚偉豪上載到互聯網上播放的內容則視作選舉廣告,所牽涉開支須計算選舉經費;此外,他沒有按規定把該節目向選舉主任繳存廣告文本,涉嫌違反選舉法例,選管會已把個案交由警方進一步調查和處理。 未繳存文本屬違規可囚3 年譚偉豪至昨晚截稿前沒有回覆本報,資訊科技界另一候選人為莫乃光。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沒向選舉主任繳存廣告文本即屬違法,最高可判罰款20 萬元和監禁3 年,惟涉事人可向法庭提出申請,讓法庭確信事件是粗心大意等合理因由,而非不真誠,以獲寬免。 此外,該節目是有線電視為譚偉豪製作的廣告節目,資訊科技界的選舉開支上限為33.6 萬元。根據法例,選舉開支超過上限屬非法行為,循簡易程序審訊可處第5 級罰款及監禁一年,循公訴程序可罰20 萬元和監禁3 年。 譚偉豪於今年6 月在有線播放數輯《IT 達人TALK》節目,他擔任主角和主持,以「IT 達人」身份大談IT 界軟性議題。他於7月13 日宣希參選立法會,其後把節目上載到互聯網播放。民主黨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去信選管會要求追究。 單仲偕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稱,已收到選管會覆信,指該節目不屬選舉廣告,但他在宣佈參選後上載影片助選宣傳即屬選舉廣告。由於譚偉豪沒按規定向選舉主任繳存文本,已違例了選舉法例,而且上述做法牽涉的開支,應當作選舉開支申報,否則廉政公署及執法部門會跟進調查。 選管會又指出,該節目播放時間與譚偉豪宣佈參選時間相近,容易令公眾懷疑他的意圖,選管會就此向譚氏發出一封勸告信。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401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明報 A14| 港聞政情| 選舉特色專題系列之三| By 何素文 |
2008-08-30 |
選舉闢網上激烈戰線Facebook 短片宣傳成本低針對年輕人中產 資訊科技一日 千里,落區嗌咪 派單張已經跟不 上選舉潮流,近年興起的社交網Facebook、YouTube 短片網站等,都是候選人爭奪選票的主戰場,針對對象是年輕人和專業中產人士。明報記者何素文公民黨、民主黨、民建聯、社民連、民協等不少政黨作出不少網上宣傳攻勢,單計Facebook 的平台,53 個參選名單中,有至少33 個名單排首位的候選人使用。但自由黨排頭位的候選人中,只有出選九龍西的田北辰有Facebook 網頁。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坦言網上宣傳效用成疑,故該黨少用網上宣傳,主力親身接觸市民。 民主黨選舉心戰室召集人羅致光、民建聯傳訊部黎麗文和公民黨總策劃幹事歐陽志飛均表示,雖然未知成效,但網上宣傳成本較低。社民連黃毓民認為網上宣傳非常有效,他們的短片、網上節目都有很高的點擊率。 聘形象顧問前記者 改善衣著談吐應變 不少立法會候選人十分重視形象工程,有候選人更聘請形象顧問,為自己度身訂做新形象。被評為成功轉型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找來前港姐張瑪莉當形象顧問。葉太的發言人稱,張瑪莉建議葉太穿淺色衣服及多穿套裝,若穿便服亦建議多穿恤衫,令她看起來更專業和實幹,淺色衣服亦適合夏天。 民主黨總幹事陳家偉說,他們邀請了形象顧問劉天蘭做顧問,為部分「有需要」的候選人執形象。據悉,當中包括新界東黃成智、港島的甘乃威和九龍東的胡志偉等人。 胡志偉透露,劉天蘭為他買了很多衫,尤其是便服。 導演張堅庭透露,曾為資訊科技界候選人譚偉豪和會計界候選人譚香文做形象顧問。他說,譚偉豪予人老闆形象,故他建議譚偉豪多說自己的生活,令形象柔和一點;譚香文不太懂得用身體語言,經訓練後,已變得「流利」。參選資訊科技界還包括莫乃光,參選會計界的還包括陳茂波、黃宏泰、嚴定偉和龔耀輝。 除了形象工程,今屆一些候選人也找已離職的政治記者助選,幫忙聯絡傳媒和文宣工作,例如公民黨陳淑莊、獨立人士劉千石、自由黨田北辰、民建聯曾鈺成、會計界陳茂波、商界(第一)邵在德等,都有請前記者幫手。陳茂波形容,前記者的幫助很大,因為自己政治敏感度不及他們,他們亦可以在應付論壇上給予意見。陳淑莊形容,前記者在文字宣傳上得心應手,他們經歷過不少選舉,意見十分珍貴。 黃毓民激辯短片點擊逾10 萬今屆選舉宣傳短片劇增,多名候選人都把短片上載至YouTube、選舉網站、facebook 等。在題材上突出黨的形象或特色,有候選人甚至邀請名導演拍攝短片,但在網上的點擊率不敵黃毓民的論壇片段。 港島區候選人葉劉淑儀團隊發言人透露,他們邀請拍過《宋家皇朝》、《秋天的童話》的金像導演張婉婷為葉太拍攝宣傳片。民主黨胡志偉亦找來《江湖》等電影的金像新晉導演黃精甫義務為拍攝3 輯短片。 但名導製作的宣傳片吸引力不敵論壇激辯片段,近日YouTube 點擊率最高的,是NOW 電視九龍西論壇中,社民連黃毓民質詢民建聯鍾港武的片段,點擊率超過10 萬,其他宣傳短片普遍只有數百至逾千。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宣傳片點擊率偏低,效果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市民反而對一些非宣傳性的短片有較大興趣,如論壇爭拗等。 宣傳單張多花樣印量減 派發選舉單張是選舉基本動作,今屆選舉單張風格顯得更年輕多變,有候選人設計自己的Q 版公仔,有候選人在單張上印上教子心得或扮靚心得等,以作軟推銷。 公民黨張超雄用上突出「鬍鬚佬」形象的公仔;自嘲形象似「師奶」的會計界候選人譚香文不惜把自己形象化成一個「師奶」,在胖胖的公仔上還加上揹帶,令選民留下印象; 「阿牛」曾健成設計了帶上牛角帽的Q 版形象。本身是社工的民主黨黃成智,派發教子女心得的單張,本身是藥劑師的獨立候選人龐愛蘭則分享美容心得。 單張印刷愈見精美,但多名候選人都減少單張印製數量。民主黨陳家偉說,因紙價上漲、加上多了網上宣傳和環保意念,總體傳單派發減少約兩成;鄭家富團隊更完全不派傳單。公民黨歐陽志飛指出,公民黨有候選人因紙費貴而減少印刷。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他們盡量有需要時才派單張,避免浪費亦可減低成本。 藉Facebook拉近網友Facebook 是4 年前一名哈佛大學學生開發予該校學生使用的社交網,現在用家遍及全球,香港不少立法會候選人都開了Facebook 網頁,用作選舉工程。有候選人上載個人宣傳品,亦有人透過這平台招攬義工,甚至搞聚會活動。 公民黨湯家驊、社民連梁國雄等均曾發動Facebook 網友聚會。另外,Facebook 上不少人有創立群組(group),就選戰發表意見。例如「新界東踢走(民建聯)陳克勤大行動」的群組有近200 人加入,包括公民黨曾國豐和梁國雄。 民建聯的支持者也有開群組,例如有個「我投民建聯,只是為了反泛民」,不過暫時只得兩人加入;亦有40 多人加入「支持蔡素玉出選立法會選舉」的群組。Facebook 的日常管理如上載信息、相片等,一般都是透過候選人的助理處理,亦有候選人親自回覆留言。新界東其他參選名單包括民主黨黃成智、鄭家富、前劉慧卿、自由黨田北俊、獨立李子榮、龐愛蘭和蕭思江。港島區候選人還包括民主黨甘乃威、公民黨陳淑莊、自由黨林翠蓮、社民連曾健成、公民起動何秀蘭、獨立勞永樂、黎志強和蕭敏華。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402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東方日報 A28| 龍門陣| 思入風雲| By 張志剛 |
2008-08-30 |
思入風云:票站調查 有民意調查機構準備尋求電子媒體的贊助,提供票站調查階段性資料,供電子傳媒參考。 選舉指引清楚規定,媒體不能在選舉完結前發佈票站調查結果。這些民意調查機構自然可以辯稱,他們只是向電子傳媒提供資料,發佈與否則由媒體自行決定。 這種講法,是希望把違反指引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調查機構只是提供資料,如何使用是傳媒的責任。但問題是,如果這些資料不是用來發佈,民調機構用不分段提早發放,收集所有資料後,在選舉完結才一次過向媒體發放,豈不更為有系統。 近來的重要選舉,接連有候選人借告急來宣傳,一些更有《號外》支持,所以在選舉當日,利用迫切的時間性來發放不盡不實的選舉資料以達到其選舉目的,已經愈來愈普遍,甚至現時發佈的一些選前的民意調查,也被質疑為不盡不實。 選前的民調與真正投票時間尚有一段距離,有一天至數天時間不等,期間可以發揮冷卻和緩衝的作用,選民也可以有充足時間來分析消化,以作投票決定。但如果在選舉當日才利用票站調查資料來作宣傳,一傳再傳,這些本來就未必可靠的資料就有可能被用來做宣傳催票的工具,電子傳媒應該提供中肯和可靠的選舉資訊,而不應該被利用為競選宣傳的工具! 最後把關,雖然在電子媒體身上,但在道義上,參與票站調查的民調機構,也有遵守選舉指引的責任。如果民調機構不發放中段調查數據,那根本就太平無事,不必把責任問題推來推去,就好像保守秘密一樣,真的要守秘,首先第一個人就要守口如瓶,然後才能要求對方保密。自己不守秘,只是叫人守秘,這個秘密就一定會街知巷聞。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3204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蘋果日報 A06| 港聞 |
2008-08-30 |
2008立法會選舉 投票在即民建聯派米派月餅涉陳鑑林選舉經理
【記者林俊謙報道】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只有八日,有泛民主派議員和市民發現,民建聯近日頻頻向長者派米、派月餅,更在過程中收集長者的身份證、長者卡和住址資料,質疑民建聯欲透過有關手法拉票。有泛民立法會候選人直斥民建聯有關行為不道德,做法或涉及賄選,不排除就事件到廉署投訴。 對手擬向廉署投訴 本報近日接獲市民投訴,指有民建聯和建制派區議員,在臨近投票日,以盂蘭勝會派米活動為名,向長者派每包五公斤白米,並在區議員辦事處進行登記活動,收集接受禮物的長者的個人資料,其中一個派米的區議員,正是參選九龍東的民建聯陳鑑林的選舉經理人、觀塘區議員柯創盛。民主黨李華明質疑,民建聯在投票日前夕向長者派米,做法未有避嫌,令人質疑是想透過派米,向長者拉票。他批評,柯創盛身為陳鑑林選舉經理人,在投票日前夕向潛在長者選民派米,令人質疑他在過程中會否進行拉票,故不排除會就事件向廉署投訴,以調查事件是否涉及賄選。 自辯稱與選舉無關 柯創盛昨日接受查詢時堅稱,今次派米活動和選舉無關,指有關平安米只是受一個組織委託向長者派發。問到曾否考慮自己身為陳鑑林的選舉經理人,在投票日前夕向潛在選民派米,是否太敏感時,他就指:「呢個要問委託我派米個會。」又聲稱其辦事處只有兩名長者登記領取平安米。民協九龍城區議員任國棟亦指出,民建聯近日在紅磡區內頻頻派傳單及貼海報,以「月餅贈長者」作號召,吸引長者領取月餅。任國棟質疑,現時距離9月14日中秋節仍有逾兩星期,他不明白民建聯為何一定要不避嫌,在9月7日投票日前向街坊派月餅,而不改在選舉後才派發,「令人質疑係想透過派月餅,向長者拉票」。本報昨日曾致電向長者派月餅的民建聯成員王永祥,但至截稿前未有回應。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6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大公報 A15| 港聞 |
2008-08-30 |
會計界選戰白熱化 陳茂波力爭游離票 【本報訊】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僅剩最後一周多時間,會計界候選人、會計師公會前會長陳茂波表示,九月七日投票當日,選舉衝刺以電話拉票為主。他有信心他曾接觸過的選民會投他一票,但是目前仍有近四成游離票未知是支持哪位候選人。他希望透過傳媒和義工的力量,全力爭取這些游離票。 陳茂波昨日與傳媒茶敘時表示,雖然他在論壇上並無好像其他候選人般互相攻擊,但在他參與的七場選舉論壇中,均已全力以赴,並珍惜與市民分享自身的想法與政見的寶貴機會。 陳茂波說,之前接觸了很多選民,並向他們詳細講解自己的政綱,因此十分有信心能獲得他們的支持。然而他指出,約有四成選民仍未有明確的投票取向,所以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爭取這些「游離票」的支持。立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陳茂波透露,到了投票當日,選舉衝刺會集中以電話拉票為主,因為在當日才做「掃樓」家訪已經太遲。下星期日他將會到杏花派發傳單並做家訪,力爭更多支持。 陳茂波強調,自己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即使當選也絕對不會加入任何黨派,而一切議題綱領均會以香港民眾的利益為主。另外,由於今年選舉期適逢北京奧運,他說,雖然業界的競爭味濃烈,然而社會與媒體的關注相比四年前卻少了許多。 除了陳茂波外,已報名參選會計界功能界別的候選人還有譚香文、龔耀輝、嚴定偉和黃宏泰。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2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Ambrose Leung |
2008-08-30 |
Pan-democrats wary of dirty campaigning Pan-democrats are braced for negative campaigning as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race heats up in its final week, and the worst mud-slinging could come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races.
We are prepared to face the worst, said Ronny Tong Ka-wah, who heads the Civic Party's slate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But I hope Hong Kong people will understand mud-slinging is a tactic usually deployed by Beijing and its allies.
Other pan-democrat election strategists say privately that with polling day fast approaching, they would have little time to counter negative campaign tactics.
Pan-democrats complained of such tactics in the last election. They cited the release by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in Dongguan, Guangdong, of photographs of Kowloon East candidate Alex Ho Wai-to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The bureau said the photos were evidence he had hired a prostitute there. In one, Mr Ho was half-naked. They accus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liaison office of being behind the move. Beijing-loyalist parties denied it.
A mainland source familiar with behind-the-scenes co-ordination by Beijing officials said pan-democrats running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would only be secondary targets and the focus had shifted towards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Unlike the last election, pan-democrats cannot dream of getting a significant majority in the districts, the source said. With their candidates running on so many separate lists, it is difficult to decide who to hit without risking the transfer of votes to another democrat. Pan-democrats have sought to exploit the system by which electors vote for lists of candidates. Rather than attracting a lot of votes for one slate of candidates, many of which are wasted because they are insufficient to get the second or third candidate on the slate elected, parties are running multiple slates to improve their chances of winning extra seats. The source said the situation was different in functional seats such as those for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ere pan-democrats have a chance.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2700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信報財經新聞 P04| 政策政情 |
2008-08-30 |
法庭曾審涉漏報超支案 今次譚偉豪最終會否涉及選舉超支,仍有待他在選舉結束後向選舉事務處提交競選開支及捐款,才能揭曉。但其實,過往的確曾有候選人因超出選舉開支上限,而須將問題帶到法庭處理。 二○○二年十一月,當時民協副主席廖成利參選九龍城區議會啟德選區補選,唯其中五項開支、付款及捐款紀錄其後被發現遺漏,因此須向高等法院原訟庭申請修改。不過,當局卻對其中一項遺漏的價值有所懷疑。 該項遺漏涉及一個展示兩張橫額的橫額的廣告位,由持有人免費提供予廖成利使用個半月,廖成利將該位置申請為價值五百元的捐款,但差餉物業估價處處長的評估認為,該位置的價值應為二千五百五十元。 然而,如果將該項捐款的價值定於二千五百五十元,廖成利的總選舉開支將超越當時四萬五千元的限額。法庭當時認為,廖成利並非刻意無視法律,因此同意將該項捐款的價值定於一千元■ |
|
文章編號: 2008083039101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
2008-08-30 |
Incumbent counts on nurses' union to defeat challenger in health care sector Ella Lee continues our series o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n next month'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with a look at the health care sector. Incumbent legislator Joseph Lee Kok-long says he is confident that he will defeat his only opponent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s health care constituency with the support of Hong Kong's biggest nurses' union. Mr Lee,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ursing at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hairman of th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Nursing Staff, is facing a challenge from the president of the Hong Kong Legal Nurse Consultants group, Willis Wan Tak-choi. Mr Wan has chosen a difficult battle given Mr Lee's union support. About 23,000 of Hong Kong's 39,000 nurses are members. Mr Lee, a pan-democrat, said his target is to win, but he also wants to see a high turnout for the vote. "I hope that more members will come out and show the public that nurse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do care about society," he said. Both candidates said the most pressing issue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was a shortage of nurses. Mr Lee criticised the government for failing to provide adequate university places for nurses when the Hospital Authority shut its nursing schools in 2000. Now hospitals, elderly homes and man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are fighting for nurses. Some private hospitals are even having to hold up plans to launch new services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Bowing to the pressure, the authority has recently reopened some nursing schools. "We see reopening of nursing schools as a short-term solution," Mr Lee said. "Degree education of nurses should be the way forward; we should not compromise standards."
His election platform also includes the promotion of community pharmacists and a push for physiotherapists' rights to see patients without doctors' referrals. Mr Wan, a registered nurse and a solicitor, formerly worked in hospitals and for the 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 He said his legal training would help in his work as a legislator. "Most nurses in Hong Kong have no legal background; that was why I set up a group to provide legal training for health care workers," he said. Hong Kong should have legislation stipulating the nurse-patient ratio, he said, and tackling workplace violence was also high on his agenda. He said he was concerned that nurses sometimes had to face violence and intimidation from patients, and he said the Hospital Authority had not done enough to support them. "There should be senior administrative staff who can support the frontline workers, not just security guards," he said.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27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信報財經新聞 P04| 政策政情 |
2008-08-30 |
黎廣德指「何鍾泰電郵」疑犯選舉條例 對於工程界現任立法會議員何鍾泰【圖右】向選民廣發指被稱「指控失實」的電郵,公民黨工程界候選人黎廣德【圖左】昨天在選舉論壇上表示,有關做法是知法犯法,可能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二十六條,希望何鍾泰澄清電郵並非其親自授權。不過,何鍾泰多次迴避署名「何鍾泰競選辦公室」的電郵是否得到其授權,但在論壇後向記者表示,「我沒有機會回應」,又說有關電郵是集體創作,但他最終未有向選民交代何以指控內容似是衝個別候選人。 工程師學會昨天舉行選舉論壇,黎廣德表示,近日許多工程師收到署名「何鍾泰競選辦公室」的電郵,內容明顯是對他的指控,但卻與事實不符,包括指「某人」常透過司法覆核阻撓基建開展,然而,他有份領導的公民黨或長春社從未有推動司法覆核阻礙工程上馬。 黎廣德指出,有關做法是知法犯法,可能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二十六條(即發佈關於候選人的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的非法行為),希望何鍾泰澄清電郵並非其親自授權。 根據何鍾泰競選辦向選民發出的電郵,其中一段寫道「某人一直聯同政黨的勢力,企圖以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方式,並以不正確理解的可持續發展概念作為依據,反對一些重要的基建計劃……此外,推動司法覆核也是其常採用阻撓基建開展的策略之一。」 對於記者要求何鍾泰向選民澄清「某人」是誰時,他僅表示,「某人即係某人,大家心知肚明」。問及何以指控內容似是衝黎廣德,但推動司法覆核一段又與事實不符時,何鍾泰最初表示,沒有說過有人透過司法覆核阻撓工程,至記者拿出電郵內容的複印,他又表示,有關句子沒有說明是「某人」所做,然後又含糊其辭說,「其實許多黨派都會推動司法覆核」,最終未有清楚交代何以指控內容與事實不符,又是否得到其授權。 何鍾泰在會上又直指選他為「十位表現差劣立法會議員」的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是非常激進的組織,因此經常批評非泛民主派議員。不過,十位當選表現差劣的立法會議員中,泛民的九西立法會議員劉千石因缺席率高和發言次數少而被指為表現最劣的直選議員,反而「非泛民」的民建聯和工聯會議員均榜上無名。 此外,有與會人士不滿何鍾泰在去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支持匯賢智庫葉劉淑儀,但四度迴避業界詢問他是以個人或工程界議員身份作出支持,何鍾泰回應指出,以個人身份決定,毋須諮詢業界。 黎廣德則被與會人士質疑其貶低工程界的地位,以及其政黨背景會造成公民黨凌駕工程界的情況。他解釋,公民黨與工程界核心價值相符,包括人權和法治等,希望透過公民黨的力量帶給工程界新希望。 工程界另一候選人為文錫昂■ |
|
文章編號: 2008083039101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頭條日報 P08| 港聞 |
2008-08-30 |
猛轟精英心態缺點毓民變公民黨剋星 距離九月七日的投票日只餘一周,立法會九龍西選區戰雲密佈,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憑選舉論壇狂砌公民黨毛孟靜而支持度急升,成為近日選舉焦點,他更跨區支持黨友,繼續圍剿公民黨。黃毓民解釋,公民黨抱有精英心態,未能代表市民,加上各區均現混戰,選舉變成「互相廝殺」格局,攻擊公民黨屬選舉策略,從而取得該黨過剩的選票。 近日成功狙擊公民黨上位的黃毓民坦言,這個策略有根有據,符合搶票目的,皆因公民黨員自視過高,透過「民主惡勢力」陳方安生和黎智英,利用輿論造勢,企圖邊緣化社民連,以為可在各選區順利當選,迫使他作出絕地反擊。
難代表基層
易搶票 黃認為公民黨輕視選舉論壇,才會在論壇中接連被質詢至無還擊之力,「他們見到民調結果,先至知道(論壇)威力。」他愈說愈激動,直斥公民黨黨員為「藍血人」(blueblood),其精英心態已表露無遺,難以明白基層市民的需要。 連日來成為「箭靶」兼支持度下滑的毛孟靜回應時表示,如黃毓民認為狙擊她或公民黨可爭取選票,是社民連的選擇,但她及公民黨均認為,泛民主派應和平共處,不應內訌及吵架。至於會否強勢還擊,她聲言:「已經做緊。」 毛孟靜:不應內訌 九龍西的候選人還有民建聯李慧、民主黨涂謹申、自由黨田北辰、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獨立人士劉千石、梁美芬、柳玉成、譚凱邦、莊永燦及林依麗。 |
|
文章編號: 20080830904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南華早報 EDT13| EDT |
2008-08-30 |
Seats of power This year'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is, unlike previous polls, no longer a tug-of-war contest between the pro-establishment and pro-democracy camps. The rivalries are all internal; among supposed allies, and sometimes even within a party. The pan-democrats have already started to play their favourite emergency card, telling voters they might not even be able to elect 18 of their members. But, I estimate they should get 23 seats if all members of the broad pro-democracy camp are counted.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safe seats are in the education, legal, health services and social welfare sectors. The pan-democrats may also win the IT and engineering seats. But competition is fierce in the medical and accounting constituencies and the fate of the two pan-democratic incumbents is uncertain.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pan-democrats look set to get at least three and possibly four seats on Hong Kong Island. Tsang Yok-sing,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anya Chan and Audrey Eu Yuet-mee of the Civic Party, and non-affiliated Regina Ip Lau Suk-yee will certainly win a seat each. The Democrats are now trying everything they know to salvage the seat of Yeung Sum, who is placed second on the ticket headed by Kam Nai-wai. Their latest campaign tactic seems to be trying to hide Mr Kam from the voters. This is ridiculous. If Mr Kam is a liability, why field him? The Civic Party's tactic of pairing Ms Chan and Ms Eu reflects their vanity, as this ticket is poised to get a record number of votes. If the objective was to win as many seats as possible, as it should be, an up-and-coming young candidate and a political star like Ms Chan should have stood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whereas Ms Eu should have leveraged her huge popularity to help send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back to Legco. But Dr Cheung is a left-wing, radical figure in the Civic Party, and his role only seems to be to create a facade of care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The result is that Dr Cheung has been left to fight an uphill battle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Competition in Kowloon East intensifies after one seat was taken away to reflect depopulation. The seats of Fred Li Wah-ming, Chan Kam-lam and Chan Yuen-han all look very secure. The two pro-Beijing allies, Mr Chan and Ms Chan, have not collaborated as they did in the last campaign. Ms Chan's priority is to help her other fellow unionist, Wong Kwok-kin. The pan-democrats did no better in collaboration. The Civic Party's Alan Leong Kah-kit is trying to get as many votes as possible, although his ticket stands no chance of winning two seats. This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wider interest of the pro-democracy camp because another pan-democrat, Andrew To Kwan-hang, is struggling. In Kowloon West, one seat has been added, making a total of five. James To Kun-sun, Frederick Fung Kin-kee, Starry Lee Wai-king and Wong Yuk-man should win a seat each, leaving the last one to be contested between the Civic Party's Claudia Mo Man-ching, the Liberal Party's Michael Tien Puk-sun, and non-affiliated Priscilla Leung Mei-fun.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the pan-democratic incumbents should get four, possibly five, seats. The DAB and Liberal Party should clinch one each, and all the major parties are competing for the last seat. As things stand now, Wong Sing-chi,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should emerge as the winner. New Territories West has eight seats, the highest of all, and the battle is expected to be intense. Three leading pan-democrats - Albert Ho Chun-yan, Leung Yiu-chung and Lee Cheuk-yan - should keep their seats.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should also win, but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of the Liberal Party, is struggling. Of the remaining four seats, the pan-democrats may win three, resulting in a maximum of six out of eight seats. Pan-democrats appear to have 19 safe geographical seats and four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Civic Party's appeal to the middle class and professionals may prove to be a genuine new force, or just a bubble. Albert Cheng King-hon is a directly elected legislator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27003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大公報 A15| 港聞 |
2008-08-30 |
民主黨肆意誣衊對手惹公憤劉江華戳破反對派「假民主」 【本報訊】立法會新界東直選議席今屆有十張名單爭奪七席。昨日,某電視台舉行的新界東論壇上,民生議題繼續成為主導,不少政黨皆力標榜自己推動民生的工作。由於區內最後一個議席的爭持激烈,因此昨日論壇的陣營對立可謂壁壘分明,民建聯加上自由黨,與反對派對峙。全場最精彩的,首推劉江華回應民主黨的問題時,痛批該黨「假民主、太霸道」,贏盡全場喝采。 距離九月七日立法會選舉只餘八日,有線電視昨日在馬鞍山遊樂場舉行最後一場新界東地區直選論壇,十張名單均有出席。在區內支持度一直領先、極有機會取得兩席的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團隊,遭到多個反對派圍攻。其中劉江華親身在徒弟陳克勤面前,示範如何以強勁氣勢壓倒對手,贏得全場掌聲。在互相質詢時間,民主黨任啟邦的目標即瞄準民建聯發炮,在毫無實據下誣衊民建聯和自由黨反對興建月台幕門,罔顧乘客安全;正當劉江華想回應問題時,任啟邦竟說「不用你答」,企圖以「大石砸死蟹」強迫民建聯接受有關指控。劉江華在不得要領下,唯有大聲批評其「假民主、太霸道」,又踢爆民主黨反對減車費、反對兩鐵合併,才是真正違背市民利益。 民主黨違背市民利益 標榜維護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田北俊團隊,亦備受反對派質疑。公民黨曾國豐、民主黨黃成智均藉機批評自由黨只顧工商界利益,忽略照顧基層市民。曾國豐更提出全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毋須審查每月派三千元援助的「大鑊飯」建議,要求田少支持;田北俊即指出,該建議涉及的開支每年達二十四億,為庫房造成沉重負擔,根本是難以實行。 鑑於昨日的論壇充斥非理性的火藥味,為了不浪費發言機會,民建聯和自由黨實行互相質詢,拒絕與非理性的反對派玩。民建聯陳克勤先詢問田北俊如何協助年輕人尋找工作,其後田少也反問民建聯有何妙計紓解高通脹造成的民困,劉江華即提出會全力爭取電費補貼、年輕人首置貸款、生果金加至一千元、汽油稅減一半、免差餉一年、公屋再免租三個月等。田少對劉江華的建議亦表示贊同,連聲說支持,為劍拔弩張的論壇製造了一刻鐘的和諧氣氛。 田少連聲支持民建聯 其後論壇的嘉賓主持問陳克勤出任特首辦特別助理期間,每月人工有七萬,比立法會議員更多,為何不留在政府內工作。陳克勤回應說,自己從政絕對不是為錢,而是為社會服務,並替有志參政的年輕人作示範;師傅劉江華也趁機告誡克勤說,即使是高官,一入到立法會,就要放下身段,全心全意為社會服務。 另一方面,獨立人士龐愛蘭的新論壇成員身份,繼續受到各方面質疑。其中劉慧卿繼續發揮「聲大夾惡」的本色,不斷指龐愛蘭是隱形左派,並罵她欺騙選民。龐愛蘭重申自己是獨立專業人士,支持她的團體有很多個,新論壇只是其中之一。她對劉慧卿說︰ 「太嘈吵做不到實事」。另一候選人港民黨蕭思江今次也沒有再跳其招牌「飯碗舞」,只是舉起兩隻手指作勝利狀。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200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大公報 A24| 大公評論| 指點香江| By 青浦 |
2008-08-30 |
反對派爭議席一場混戰 有誰見過反對派政客在拉票、搶票時互相尊重、禮讓的鏡頭?反對派候選人不擇手段,一切以「入會」為目的,什麼卑劣的方式方法都使將出來,包括互揭醜事、「抹紅」、「抹黑」之類,這也正是反對派的本性。 在立法會地區直選之中,由於對政治、對社會的立場不同,建制派與反對派可說壁壘分明、互不混淆。換言之,各自有基本的票源,除了可以爭取游離票之外,任何一方要從對方的陣營中挖票,都是可能性不大,雙方都只能從本身的陣營內爭取更多的選票。還值得指出,同一陣營,技術上有「配票」之說,實際上難度甚高。若支持者是夫妻或一家人,夫投甲、妻投乙,或父母兄弟姐妹分投不同候選人,但由誰指揮?如何預先計算票數?又如何在「告急」時立即進行「打救」?這些都是難題,其中有些在技術上並不可行。 互挖牆腳互揭醜事 若以建制派與反對派比較,由於反對山頭林立,黨派甚多,政客充斥,個個都想擠進立法會去撈好處爭利益,可想而知,大家都要拚死拚活去分反對派陣營票源的這塊「大餅」。試問,有誰見過反對派政客在拉票、搶票時互相尊重、禮讓的鏡頭?爭取進入立法會是一場殊死戰,若要禮讓,何必參選?真的禮讓,太陽從西邊出來矣。推論之下,反對派陣營之內,現時已見內訌內鬥,互挖牆腳,互揭醜事,一場混戰,在所難免。 以港島區為例,反對派候選名單就有五、六張之多,包括民主黨的甘乃威、楊森、徐遠華,公民黨的陳淑莊、余若薇、容詠嫦,社民連的曾健成,公民起動的何秀蘭,原屬民主黨現申報「獨立民主派」的黎志強,以及與社民連關係至深但自報獨立人士的勞永樂。 港島區共六個立法會議席,根據民調,估計建制派(包括民建聯曾鈺成、蔡素玉、鍾樹根、張國鈞、陳學鋒、郭偉強名單、自由黨林翠蓮、王錦泉、顏才績名單,獨立人士葉劉淑儀、史泰祖、黃健興、陳岳鵬名單等)可取得三至四席。換句話說,反對派的六張候選名單,大約只是爭奪兩到三席,其拚搏或廝殺的激烈程度不難想見。按現時估計,民主黨名單排頭位的甘乃威有望取得一席,公民黨名單排頭位的陳淑莊料也可「入會」,剩下的一席,那就是勞永樂、曾健成、余若薇、何秀蘭等人之爭了。中原逐鹿,各顯神通,鹿死誰手,未可逆料。 再以九龍西為例,共五個議席,卻有十三張候選名單,其中份屬反對派或「民主派」陣營者,包括民主黨的涂謹申名單、公民黨的毛孟靜名單、社民連的黃毓民名單、民協的馮檢基名單、民主同盟的龍緯汶名單、以及獨立人士劉千石等人。九龍西建制派的實力強大,包括民建聯李慧名單、自由黨田北辰名單、獨立人士梁美芬名單等等。據民調推論,建制派在該選區很有可能取得三席。若此說屬實,則反對派只能爭奪瓜分餘下的兩席,以前述六張名單計算,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而已,且其中馮檢基、涂謹申、劉千石是現任議員,黃毓民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由此可知,反對派在九龍西的戰況必然異常激烈。 大狀政客殊不踏實 九龍東共有四個議席,六張候選名單。建制派民建聯的陳鑑林名單穩取一席,工聯會的黃國健、陳婉嫻名單可形容為「坐一望二」。假如工聯會只取一席,則剩下兩席很可能由民主黨的李華明與公民黨的梁家傑瓜分。假如工聯會取得兩席,即陳婉嫻也成功「上壘」,那麼,李華明與梁家傑爭餘下的一席,其戰況必然是「你死我活」。按民間口碑,李華明做事比較踏實,立論也通常較為中肯,且較多關注民生。反觀梁家傑,理論雖高,口才雖佳,但總給人輕浮不踏實以至「花花公子」的感覺,梁家傑要在立法會繼續為市民服務,今後要平實穩定一些才好。 以新界西為例,共八個議席,有十四張候選名單,而且其中多現任立法會議員,例如:民建聯的譚耀宗、張學明,工聯會的王國興,自由黨的周梁淑怡,職工盟的李卓人,街工的梁耀忠,民主黨的何俊仁、李永達,公民黨的張超雄,社民連的陳偉業。單是現任議員就有十名之多,可惜議席只得八個。從角逐連任的立足點出發看,即使現任議員有些優勢,說不定還可以請到政治明星站台助陣,但從數字計算,十與八之比,至少有兩名現任議員要被無情的政治現實「刷」下來。政治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莫可奈何也。 其他派別不能大意 新界東與九龍東情況有些類同,戰況的激烈情形不算十分嚴重,但在反對派陣營,估計仍會炮聲隆隆,硝煙瀰漫。新界東共七個議席,有十張候選名單, 「中獎」的比率與九龍東差不多,大約也是「三選二」。民建聯的劉江華連任應無問題,名單中排名第二的陳克勤也滿有希望,其在民調中的支持率頗高。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可形容為「篤定連任」。反對派陣營至少有四名現任議員和一名前任議員競逐餘下的議席,包括前的劉慧卿、民主黨的鄭家富、公民黨的湯家驊、社民連的梁國雄,前任議員是民主黨的黃成智。黃的參選,會不會影響鄭家富的得票率,此事備受各方關注。此外,獨立人士龐愛蘭的知名度相當高,取得一席的可能性也不小。換言之,是五名反對派人士爭奪四個甚或三個立法會議席,更何況還有蕭思江、李子榮等其他候選人加入戰團。這一仗,同樣不好打。由此可知,新界東的選戰程度,仍然有相當激烈的一面,相關的候選人當然都不會掉以輕心。 功能組別的選舉,已有十三人因無競爭對手而自動當選,但地區直選就沒有這支歌唱了。正相反,五大選區,區區都是競爭激烈,到九月七日之前的兩三天,相信選戰情況更會白熱化。尤其是反對派候選人,一定是全力以赴,甚至不擇手段,一切以「入會」為目的,什麼卑劣的方式方法都會使將出來,包括互揭醜事、「抹紅」、「抹黑」之類,這也正是反對派的本性。謂予不信,請拭目以待。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201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星島日報 A16| 每日雜誌| 維港會| By 盧駿 |
2008-08-30 |
自言計過數食得無謂「」 毓民搶公民黨票有理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近月狂轟公民黨一鬧成名,在九龍西人氣急升,有泛民中人就批評他的做法挑起泛民矛盾、自相殘殺。一向「聲大夾惡」的黃毓民亦坦言,今屆選舉屬「互相廝殺」格局,公民黨係自己搶票的最佳對象,只不過因為一早已不滿該黨的精英心態及壟斷民主意圖,鬧起來特別投入。 黃毓民多次在競選論壇「猛質」公民黨的九龍西參選人毛孟靜,令她毫無招架之力,支持度亦大跌,其後又跨區為黨友助陣,矛頭繼續指向公民黨。 講到明話要搶公民黨的票源,他解釋是因為公民黨自視過高,想要成為「票王」,毓民仲話計過數,公民黨票數雖多卻不足令名單上第二位候選人當選,浪費選票,所以社民連會在各區「挾逼」公民黨,吸走多餘選票,既不會令對方墮馬,亦可望為泛民多取一席。毛孟靜對於黃毓民的狙擊大感無奈,唯有重申泛民應和平共處,不應內訌。 阿塗驚殺錯良民 不過,毓民在泛民陣營搶票,同區的涂謹申都驚殺錯良民,叫大家不要以為他必定連任,記住投票支持喎! 九龍西的候選人還有民建聯李慧、民協馮檢基、民主黨涂謹申、自由黨田北辰、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獨立人士劉千石、梁美芬、柳玉成、譚凱邦、莊永燦及林依麗。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3006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明報 A07| 港聞政情 |
2008-08-30 |
民主派籲杯葛票站調查 有意在今屆立法會選舉進行票站調查的機構,須於投票日(9月7 日)10 天前向選舉事務處登記,選舉事務處稍後會在網站公佈機構名單。而泛民主派下週三將會舉行記者會,由公民黨鄭宇碩、民主黨單仲偕等,呼籲選民不要向票站調查機構披露任何投票意向。 憂調查冒港大湯家驊:寧殺錯良民公民黨湯家驊坦言,有關做法會令到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票站調查也會受影響,但「沙塵滾滾,殺錯良民都沒辦法,因為有人可以冒認港大」。 有關票站調查的爭議,始於去年底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大勝,泛民批評建制派組織票站調查,充分掌握選民投票數據,用以配票。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網站的資料,去年區選五大區所有票站都有機構進行票站調查,每區都有不同機構負責,例如港島區主要由香港調查研究中心負責,九龍西是香港發展研究學會等,其中香港發展研究學會的調查員譚邃長,是香港青年協進會副主席,該會主席正是民建聯區議員楊子熙。 泛民其後要求政府禁止票站調查向政黨披露調查結果,但選舉管理委員會不接納有關建議。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401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8-30 |
陳鑑林承諾爭取長者電視台 【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文豪)在每一次選舉論壇上,增加生果金、醫療融資、交通津貼、全民退休保障計劃等都是候選人的必然議題。立法會九龍東選區的候選人昨日出席一個關注老人政策的論壇上,均承諾和支持爭取長者福利,務求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屬。 不過,首先到場的民建聯候選人陳鑑林心細如塵,除積極為老人發聲外,更從小處手,考慮到長者的娛樂消遣,別出心裁地承諾爭取長者電視台。 集中播放長者歡迎節目 九龍東選區各候選人,包括民建聯陳鑑林,工聯會黃國健,民主黨李華明、胡志偉,公民黨梁家傑等,昨日出席「觀塘東安老服務聯盟」社區關注組舉辦的「東九龍長者論壇—08立法會選舉」座談會,聆聽區內長者的期望需要,發表老人政綱,亦就通脹、醫療融資、長者退休保障、「社區照顧服務」輪候機制等議題表達意見。 候選人除了表達己見外,亦遇到會場上老當益壯的長者,舉手「搶咪」發言質詢,要求候選人成功當選與否,也要為他們爭取提高生果金、增加該區醫院的資源等。當有長者提出「三少」之論——「牙少、錢少、電視台少」時,民建聯陳鑑林即時舉手回應,表示一定會顧及「老友記」日常的消遣娛樂,故承諾為老人家爭取長者電視台,集中播放跳舞、大戲、烹飪等受老人家歡迎的節目,並加大電視字幕,方便老人家觀賞,贏得在場「哥哥姐姐」的熱烈掌聲和歡呼。 有長者在論壇上表示,自己於60歲退休,現未滿65歲,既非壯年,又非長者,不能領取長者卡之餘,長者的褔利亦因「未夠老」而不能享受,「根本唔知自己係乜」,希望政府將長者確實年數降低至60歲。該長者的話受到各候選人的關注。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500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蘋果日報 A06| 港聞 |
2008-08-30 |
毛孟靜後來居上首超越涂謹申
【本報訊】立法會九龍西選區的選情近日出現劇變。民調支持度一直徘徊於區內頭三位的民主黨涂謹申,近日支持度有下跌趨勢,最新一輪民調更顯示,其支持度首次被公民黨毛孟靜超越,支持度比該區爭取最後一席的社民連黃毓民,只略高不足一個百分點,令其選情突然變得緊張。 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本月24至28日進行的調查顯示,民協馮檢基名單在九龍西的支持度最高,達13%;其次為民建聯李慧(11.2%)、公民黨毛孟靜(10.1%)、民主黨涂謹申(9.8%),以及社民連黃毓民(9.1%)。 另外,出任特首辦特別助理兩年期間,支薪逾百萬元的民建聯陳克勤,昨日出席有線電視的新界東選舉論壇,回應主持王永平質詢時表示:「好多人關注我薪金問題,但我同大家講,從政人呢,唔係為錢o架。」惹來現場噓聲四起。 陳克勤的選舉拍檔劉江華被王永平問到現時政治助理薪酬是否過高時,強調陳克勤有議會和行政經驗,馬上惹來王批評:「你帶我遊花園,我問你人工喎,你?家算點先?」 「龐愛蘭左過民建聯」 出席同一論壇的前劉慧卿,則踢爆獨立候選人龐愛蘭與親北京政團新論壇關係密切,指龐參選區議會時,亦曾報稱自己獨立,但其後新論壇發出的當選成員名單中,卻包括龐的名字,劉慧卿批評:「龐愛蘭其實仲左過民建聯。」 九龍西最新選情 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馮檢基」(5人,民協)24/8-28/8支持度:13.0%與23/8-27/8比較(百分點):↑1.6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李慧」(4人,民建聯)24/8-28/8支持度:11.2%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毛孟靜」(3人,公民黨)24/8-28/8支持度:10.1%與23/8-27/8比較(百分點):↑1.7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涂謹申」(2人,民主黨)24/8-28/8支持度:9.8%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4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黃毓民」(2人,社民連)24/8-28/8支持度:9.1%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5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梁美芬(3人,獨立)24/8-28/8支持度:6.1%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田北辰(2人,自由黨)24/8-28/8支持度:5.1%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6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劉千石(1人,獨立)24/8-28/8支持度:4.9%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5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莊永燦(1人,獨立)24/8-28/8支持度:1.0%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譚凱邦(1人,獨立)24/8-28/8支持度:0.6%與23/8-27/8比較(百分點):↓0.3註:穩奪一席需20%;「」為預計當選人;三名單支持度不足0.5%而未列入表受訪人數:388人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06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香港經濟日報 A22| 政情| By 周穎雯 |
2008-08-30 |
旅遊4雄爭奪 謝偉俊撼董耀中 葉慶寧攻中小旅社 司馬文首參選 隨旅遊界、自由黨楊孝華不再競逐連任,自由黨派出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角逐,務求力保議席。捲土重來的謝偉俊,上屆僅以54票之微落敗,今次對董耀中或構成威脅。 旅遊業界今屆有1,261名選民,主要為公司團體票,當中又以中小企旅行社為多。 董:倘當選 必辭任旅議會 被看高一的董耀中,在多個選舉論壇上,均被對手批評身兼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涉角色衝突,董耀中指,早料有關問題會成為攻擊焦點,但他重申,若當選,必定會辭去總幹事一職,因此絕無衝突,亦相信業界會明白事理。 他又指,自己雖獲自由黨支持,但並不需要楊孝華為自己站台,反而會多拜會旅行社,反而有助選情。他又回應有對手指,已取得300多個提名,「提名不代表一定會投你票,可以只是想有一個有競爭、有比較的選舉。」 謝任顧問助業界 否認外行 再接再厲的謝偉俊則強調,自己的賣點是沒有利益衝突,最能為業界發聲,並以具創意的方法為業界發聲、做事。 身兼律師的謝偉俊又否認自己是「行外人」,他指,自己為業界內很多商會工作,亦開設「超人旅行社顧問」,以法律知識為業界處理問題。 他又暗諷董耀中或有包袱,「楊孝華出任議員的工作如此,接班人難免會有後遺症。」 葉慶寧和首次參選的公民黨司馬文亦加入戰團,希望可力爭中小旅行社的選票。 04年只取得80票、自言今屆已取得380個提名的葉慶寧指,上次是「臨急臨忙」參選,相反今次是有備而戰,不但有經驗,亦有知名度,又指自己的優勢是有旅行社背景,比政黨更明白業界所需。 他指,今屆新登記的選民有300多間中、小型旅行社,有信心可爭取他們的支持。但他不同意有指業界不想有個別旅行社獨大,令其旅行社背景或構成拉票包袱。 首次參選、本身是外籍人士的司馬文指,政府應改革旅遊業界機制,可推動文化旅遊特首。他又指,董耀中並非業界本身,未必明白業界的困難。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估計,旅行界將是葉慶寧及董耀中的對決,後者現時暫看高一。他分析指,旅遊界的選民多是旅行社票、葉慶寧本身是旅行社董事,因此選民會有所顧忌。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30008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東方日報 A19| 港聞 |
2008-08-30 |
黃毓民狂砌毛孟靜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九龍西選區候選人社民連的黃毓民,繼續批評對手毛孟靜所屬的公民黨既然聲稱爭取普選,便不應派人參選功能組別選舉。 泛民不應參選功能組別 由四間大學合辦的二○○八選舉論壇昨於理工大學舉行九龍西論壇,有五張參選名單缺席。黃毓民在過去多個選舉論壇均追擊毛孟靜,而各大民調均顯示毛的支持度持續下跌,黃昨日繼續就公民黨派人參選功能組別向毛髮炮,更揶揄該黨若真的寸土必爭「不如搵個耕田的參加漁農界」。 毛則辯指,現在立法會表決議員議案時採分組點票機制,若功能組別議員全來自保皇黨、建制派,等如廢掉立法會。但黃反擊指,毛應該反對分組點票這個魔鬼,而不是爭取功能組別過半數議席,更指如毛所言成理,難道所有泛民都要參選功能組別選舉。 另外,黃毓民當被另一參選名單的鍾港武質詢有何解決通脹的好方法時,黃指政府累積過萬億財政儲備,建議應該加強基建以減低失業率、幫助五無人士。 九龍西的候選名單還有馮檢基名單、龍緯汶、柳玉成、林依麗和莊永燦,而梁美芬名單、涂謹申名單、田北辰名單、譚凱邦和劉千石則缺席論壇。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3203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太陽報 A05| 港聞 |
2008-08-30 |
既爭取普選不該參選功能組 黃毓民轟公民黨言行不一 【本報訊】距離下月七日的立法會選舉投票期還有一周多,候選人繼續爭取時間拉票。九龍西選區候選人社民連的黃毓民,昨出席論壇時繼續批評對手毛孟靜所屬的公民黨既然聲稱爭取普選,便不應派人參選功能組別選舉。 由四間大學合辦的二○○八選舉論壇昨於理工大學舉行九龍西論壇,有五張參選名單缺席。黃毓民在過去多個選舉論壇均追擊毛孟靜,而各大民調均顯示毛的支持度持續下跌,黃昨日繼續就公民黨派人參選功能組別向毛髮炮,更揶揄該黨若真的寸土必爭「不如搵個耕田的參加漁農界」。 毛則辯指現在立法會表決議員議案時採分組點票機制,若功能組別議員全來自保皇黨、建制派,等如廢掉立法會。但黃反擊指,毛應該反對分組點票這個魔鬼,而不是爭取功能組別過半數議席,更指如毛所言成理,難道所有泛民都要參選功能組別選舉。 另外,黃毓民當被另一參選名單的鍾港武質詢有何解決通脹的好方法時,黃指政府累積過萬億財政儲備,建議應該加強基建以減低失業率、幫助五無人士。 九龍西的候選名單還有馮檢基名單、龍緯汶、柳玉成、林依麗和莊永燦,而梁美芬名單、涂謹申名單、田北辰名單、譚凱邦和劉千石則缺席論壇。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83003402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