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A14 | 政治 |
2008-08-05 |
黃成智投訴劉江華違規 民建聯劉江華團隊上周為鄉事助選團提供食物,同樣參加新東立法會選舉的民主黨黃成智團隊,昨早到選舉事務處投訴,指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二條,為他人提供食物以誘使他人投票支持。廉政公署拒評個別事件,並指會依法行事。 劉江華早前邀請沙田鄉事委員會村代表出席選舉活動時提供齋菜,事後他解釋村代表是「助選團」,並表示會申報選舉經費。黃成智不接受劉江華的解釋:「以我理解,劉江華在活動中明顯尋求村代表的支持,而活動又沒有談及選舉具體安排及選舉工程,這又怎會是一個助選團活動呢?」 黃成智又指出,《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二條也沒有豁免參選人可為助選團提供食物,他指,選舉事務處正研究會否把個案轉交廉政公署。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拒評個別個案。廉署發言人解釋,候選人如果為助選團舉辦慶功宴,而在活動中沒有意圖影響參加者的投票決定,只需將活動開支納入選舉經費便沒有問題。 參選新界東的名單還包括民主黨鄭家富,公民黨湯家驊,自由黨田北俊,前劉慧卿,社民連梁國雄,獨立人士龐愛蘭、李子榮及蕭思江。記者郭鵬慶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300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太陽報 A19 | 太陽虹 | 龍吟大地 | By 宋小莊 |
2008-08-05 |
立法會的參選名單 八月一日,本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截止提名。在分區直選五個選區中,有一百四十四人列入五十五張名單參選,競爭三十個議席,為歷屆之最。在功能選舉中,也有六十人參選。綜合觀察參選名單,可能得到以下若干方面的啟示。 一、投票率。上屆選舉的總體投票率達百分之五十五,港島區更高達百分之五十七點六。由於本屆參選人數多,競爭激烈,而且議題多元化,預計將吸引更多的、有不同傾向的選民出來投票。儘管在普選時間表上的爭議將淡化,但對全港性社會、經濟、民生等事務的關注將擴大,加上奧運的後續效應,預計將有六成選民、近二百萬人參加投票。 泛民與建制派對立或減弱 二、陣營對立。香港以往各屆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對立明顯。由於有制度性安排的優勢,建制派在議會中總能取得半數以上議席。儘管回歸以來,《基本法》有關行政主導的設計受到懷疑,但把政府無法行政主導的原因歸咎於「立法會不夠票」的說法,只是空話和假話。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方政府在得到議會過半支持的情況下,不可能主導不了。但今後這種狀況可能改變,建制派和泛民主派的對立可能弱化,在兩大陣營之外,可能出現第三乃至第四陣營。這對政府的施政水平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在「立法會不夠票」可能便是實話和真話。如政府確能強政勵治,提高決策水平,避免犯「低級」錯誤,當然也能游刃其中而有餘。 三、票值差異。本屆選舉分區直選的票值差異之擴大亦為歷屆之冠。票值差異有二:(一)各區所設議席代表的人口(或選民)數目的差異;(二)一個當選議席所需選票數目之差異。對第(一)個差異,以往政府控制在正/負百分之十五,但本屆卻失控了。如香港島一個議席代表十萬零四千六百一十個登記選民;九龍西則為八萬八千零六十七個;九龍東則為十三萬五千一百六十二個;新界西則為十一萬七千八百九十五個;新界東則為十一萬七千一百七十二個。其中九龍西、東兩區差異遠遠超過正/負百分之十五,可能觸發對選舉安排的質疑。對第(二)個差異,不論任何制度的設計都有可能出現。好比單議席單票制,各區當選議員所得票數是不同的。對比例代表制而言,不但各區當選議員所得票數不同,同區第一輪計票當選票數與第二輪計票當選票數也不相同。如九龍西選區,第一輪計票當選需要四萬至五萬張選票,但第二輪計票當選(最後一、二個議席)可能只需要一萬至二萬張選票,使立法會議員的當選票數與區議員相近,可能也會導致有關問題的檢討。 功能選舉十七界別有競爭 四、功能選舉競爭。本屆功能選舉有二十八個界別三十個議席,其中十一個界別的十三個議席沒有競爭,自動當選;十七個界別有競爭。在有競爭的十七個界別中,建制派可能在七個界別中勝出,泛民主派可能在四個界別中勝出。還有六個界別,選情較為複雜。如工程界有三人競選,醫學界、旅遊界各有四人參加,會計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有五人爭奪,皆不好猜測。資訊科技界雖只有兩人報名,但實力相近,勝負難料。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3405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南華早報 EDT6 | EDT |
2008-08-05 |
Big guns primed for toughest battle of all Democrats bid to hold three Kowloon seats In the second of our five-part election series on the Legco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Eva Wu looks at the contest in Kowloon West There are conflicting views on whether the pro-democracy camp can secure its three seats in Kowloon West - the most hotly contested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in next month'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An extra seat added to the district has attracted 14 lists of candidates from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 up from six lists in the previous election, in 2004 - with a total of 31 candidates scrambling for the five directly elected seats. Some sa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ill benefit its rivals, who could grab three of the five seats. Others, however, believe the pan-democrats face no difficulty in regaining their seats. Of the four seats returned in 2004,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on three. The camp has fielded five lists in the constituency. The Beijing-loyalist camp, which fielded only one ticket in the previous election, has five slates of candidates. The Liberal Party is fielding a slate of candidates in Kowloon West for the first time, led by Michael Tien Puk-sun - former chairman of the Kowloon-Canton-Railway Corporation and younger brother of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Academic Priscilla Leung Mei-fun is competing for the votes of Beijing loyalists against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Liberals. With more candidate lists fielded by the Beijing-friendly camp, political scientist Ivan Choy Chi-keung said the possibility of it winning three seats could not be ruled out. If the pan-democrats' vote was diluted among too many candidates, that might help Mr Tien and Dr Leung, he said. "Some candidates have about the same ability to gain support from electors, which may spread out the camp's votes. With a lower percentage of votes enjoyed by each candidate, the Beijing-friendly camp would probably benefit," Professor Choy said. That view is shared by Frederick Fung Kin-ke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an incumbent lawmaker for Kowloon West. "There will be fierce competition within the camp, with five parties each fielding one list in the district," he said. The pan-democratic camp's two new members - the Civic Party and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both established in 2006 - are each fielding a tick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onstituency, heightening the competition in the camp. However, Li Pang-kwong, a political scientist at Lingnan University, disagreed. "The camp will have no problem securing its three seats. The point is who will get the third seat," he said. Professor Li predicted incumbent legislators Democrat James To Kun-sun and Mr Fung would regain their seats, while the camp's third seat would be a battle between incumbent Lau Chin-shek, the Civic Party's Claudia Mo Man-ching and Wong Yuk-man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Mr Wong, chairman of the league, said the high number of candidates in Kowloon West would turn it into a popularity contest. Of the 14 tickets standing in the constituency, only three are headed by incumbent legislators, comprising Mr To, Mr Fung and Mr Lau, who is backed by the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2701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明報 A05 | 港聞 | 聞風筆動 | By 李先知 |
2008-08-05 |
各派齊搶鄉事票張學明急伙發叔箍票 由於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早陣子堅持要循區議會出選立法會,人稱發叔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被迫退回鄉議局出選一事,令民建聯與鄉事派的關係頓時緊張起來。同時身兼鄉議局副主席的張學明,自然是最受影響的一個,因為自上次立法會選舉以來,他便跟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合組名單在新界西出選,而今次也不例外地排在譚耀宗之後出選。隨民建聯與鄉議事勢力的關係白熱化之後,政圈便傳出其他候選人也正試圖乘亂爭取鄉事的支持。今年新界西有14 張名單參選,最後一席可能只相差很少的票數便決定勝負,因此鄉事票的動向極可能會成為新界西的關鍵所在。 政壇耳語透風謂,政黨對鄉事票的爭奪戰,早在上週六已經拉開戰幔。當天,劉皇發便親自在新界西召集了一次特別會議,並請來一班新界西的村代表和鄉事派民選議員,張學明也有亮相,雖然他沒發一言,但這次會議的目的明顯是為張學明拉票。劉皇發本身也是自由黨員,但他這回擺明支持張學明。連日來,他不但與張學明分別會見了元朗和屯門的鄉事委員會,還為張學明錄音,並安排在鄉村地區播放。難怪有政圈中人指出,儘管發叔對民建聯的葉國謙有意見,但他還是懂得顧全大局的。 另邊廂,自由黨亦不甘示弱,同樣在新界西出選的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與排在她之後的周永勤,前日週日也曾親到屏山,並在村代表鄧錫洪的帶領下與村民握手。雖然沒有派發單張,亦沒有拉票,但目標很明顯是要爭取他們的支持。兩人昨日又與一班新田村代表在大埔康樂園聚會,也是沒提及選舉問題,而是傾談具體鄉郊議題,如交通、居留國籍、規劃等。 有鄉事派中人形容,民建聯與自由黨都正發力搶鄉事票,但相信今屆鄉事票會分得很散,想箍緊這些票,一點也不容易。好像上週六的會議,鄉事派的反應並不熱烈,有人更在發叔面前,即場質問張學明過去4 年為鄉事派做過什麼。政壇耳語更指出,一些鄉事派即使名義上給予支持,但其後都會放軟手腳。有些村代表更私下明言,為免選舉當日要幫某些人助選,會考慮在選舉前一兩天離港他去。 不過,劉皇發則繼續力挺張學明,直指張學明過去4年曾為鄉郊地區盡了很多努力。他說,自己也留意到鄉事中人對張學明有意見,但稱這裏有很多誤會要澄清,所以會親身落村聽聽村長的意見。 今屆新界西有14 張參選名單,建制派原來的如意算盤是力爭4 席,即除了現任的民建聯譚耀宗與張學明,自由黨周梁淑怡外,還新增了工聯會王國興,因此建制派的票源必然進一步分散,再加上如今鄉事票有變數,特別是來自社民連的陳偉業、民主黨何俊仁與李永達等均長期在區內工作,所以乘亂奪去部分鄉事票,一點也不奇。這也是張學明不敢怠慢的原因。 參選新西的名單還包括民主黨張賢登、公民黨張超雄、職工盟李卓人、街工梁耀忠、民協蔣志偉、獨立人士梁雪芳、鄒秉恬及阮偉忠。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4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英文虎報 P08 | Local | By Diana Lee |
2008-08-05 |
Legco hopefuls lock horns over housing Kowloon West election hopefuls fought over government provision of public housing at the first public election forum yesterday. The forum at the Jade Market, organized by the Society For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lso saw eight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candidates visit residents in cubicle dwellings in Sham Shui Po. Liberal Party candidate Michael Tien Puk-sun came under fire from other candidates over his stance on public housing, since his party had disapproved of building Home Ownership Scheme flats and other benefits for poor residents such as rent control. Tien said a balance should be struck in calling on the government to build public housing and HOS flats to make good use of resources. ``In the long run, the government,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housing, should build more public rental housing to shorten the waiting time for cubicle dwelling residents,'' he said. But the government should help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provide interim housing facilities as short-term relief. Democratic Party incumbent lawmaker James To Kun-sun said the HOS was important too as it was a way for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to vacate their flats in favor of those in greater need. He called on the government to review the seven-year residence rule to allow families with half of their members who are not permanent residents to move into public housing. Independent candidate Priscilla Leung Mei-fun, a cubicle dweller when she was a toddler, describe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s ``humiliating.'' More public housing should be built to allow dwellers to move in within a year, she said. After the forum, Tien said he understood some supermarke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food coupons issued by the government, if there is a system to verify that only those in need will get vouchers.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544800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香港商報 B03 | 香港新聞 |
2008-08-05 |
西九候選人訪籠屋體驗生活 【商報專訊】實習記者蘇振豪報道: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立法會選舉前夕,特別邀請2008立法會選舉九龍西候選人、當中包括民建聯的陳偉明、民主黨的涂謹申、公民黨的伍月蘭、民協的楊振宇、自由黨的田北辰、社民連的李偉儀、西九新動力的梁美芬、南方民主連線的龍緯汶,及獨立候選人柳玉成,親身前往探訪居於深水基隆街的籠屋、板間房等私人樓宇貧窮戶居民,同時又舉行選舉論壇,實行來一個選舉前哨戰。 田北辰促租屋給窮戶棲身 多位候選人於論壇上表示,會爭取政府盡快興建公屋,並要求政府盡快為最低工資立法、訂立最高工時。田北辰更建議政府支援非政府組織於市區租住房屋,讓正在輪候上公屋、居住於籠屋及板間房的貧窮戶有容身之所。李偉儀則指摘政府政策短視,現階段的扶貧措施只屬小恩小惠,未能有效幫助貧窮戶。陳偉明則指政府應主動接觸貧窮戶,瞭解市民的真正需要,並非只在美孚新巡視,便算作瞭解市民的真正需要。「五無」市民謝玲則認為政府工作只為薪金,沒有做好應做的工作。 沒有領取綜援、一家5口居於大約60呎面積的蔡太表示,由於單位有窗戶、且面積較大,連水、電、煤,每月經常性開支約2000元。而當維修工人的蔡先生,月入只有約6000元,單位支出佔整體三分一。蔡太指出,自己與兩個女兒暫時未獲發單程證,不能與香港家人一家團聚。兩個女兒又非在香港讀書,而是在內地求學,亦大大減輕經濟負擔。她希望在高通脹環境下,議員能夠幫助盡快為最低工資立法,並解決住宿問題。女兒蔡婉怡則希望盡快獲批單程證,來港與家人團聚之餘,亦可在香港讀書。 30 人感受板間房酷熱滋味 另外,昨日天氣炎熱,候選人聯同記者在內大約30人,迫在總共只有數百呎的5、6間深水板間房外進行家訪,由於大部分板間房沒有窗戶、加上眾人的熱力,即使記者站在窗旁,亦汗流浹背。記者見日常出入都乘車的田北辰亦「大汗疊細汗」,涂謹申更拿出手帕擦汗,一條淺藍色的手帕亦變成深藍色,所有人都大感吃不消。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101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明報 A13 | 港聞政情 | 教育界 |
2008-08-05 |
何漢權:功能組似普選張文光:選民關心往績 在立法會教育界選舉的論壇上,爭取民主成為了兩名候選人的激辯題目。候選人、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回答主持人問及對普選看法時表示: 「我參加今次教育界立法局(會)功能組別選舉,已經是疑似普選。」他指自己會努力爭取2012 年全面普選。另一候選人、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教協會長張文光質疑何氏對民主的說法。他說, 「我相信教育界很關心一個政綱是否只是寫出來,而非做出來……最重要是看往績及奮鬥。」 何漢權:參選是尊重民主 何漢權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是透過文章表達、或推動學生的公民教育等爭取民主,不一定要參加七.一遊行。他與張文光昨日一同出席商台舉行的選舉論壇。何漢權表示,教育界功能組別有別於另外11 組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的界別, 「自己站出來參選已是對民主的尊重」。 張文光稍後回應本報查詢時,質疑何氏的說法是否認同功能組別亦合乎普選原則,並指這與他支持2012 年雙普選的講法矛盾。張重申,只有一人一票選舉才是普選,而他參選第一日起就主張取消功能組別。 張文光質疑選前才支持小班教學張氏又質疑,何氏在選舉前才支持「小班教學」政策,過去何氏等人對「小班教學」向來有保留,令政府有藉口拖延這政策,他又質疑教評會與政府關係良好,並在「殺校」問題上袖手旁觀。 何漢權強調,自己不是反對小班教學,只是覺得要認真考慮政策。他又指出,自己提出的「中班教學」(30 人一班)已是回應殺校問題。 另一候選人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會長余綺華,因事未能出席論壇。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401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8-08-05 |
借民調落後民建聯催票 「趕絕」同道梁國雄黃成智公民黨打告急牌「保豐」 【本報訊】(記者 明言)立法會競選踏入倒數第5個星期,一直堅持拒與其他反對派政團配票的公民黨,又再出招「箍票」,大打告急牌。公民黨新界東參選團隊昨日發放消息,稱按照民調的最新走勢顯示,在新東湯家驊參選名單排第2位的參選人曾國豐,與同區的民建聯劉江華參選名單第2位的陳克勤的支持度,相差不出3個百分點,若選民「集中」投票,公民黨名單有望取得兩席。地區人士認為,公民黨打告急牌是希望集中反對派票源於曾國豐身上,「趕絕」同屬反對派的社民連梁國雄及民主黨黃成智。 公民黨新界東支部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湯家驊名單的支持度為18.9%,而劉江華名單的支持度就有21.5%,高出湯家驊名單不到3個百分點,為最有機會力取最後一席的團隊。但公民黨並沒有透露其他名單的支持度。湯家驊更指出,陳克勤曾擔任特首辦特別助理,在知名度方面理應佔優,估不到陳曾兩人的支持率相差不多,而有關調查是在6月初進行,當時公民黨還未展開任何選舉工程。 曾國豐出個人單張 強谷人氣 有見及此,湯家驊強調,會集中「催谷」曾國豐的知名度,未來將走遍新界東所有選區,稍後還會出一份曾國豐個人的單張,藉以谷人氣及開拓年輕票源。不過有地區人士透露,公民黨的民調具選擇性,根據其他名單所做的民調結果,並非只得曾國豐與陳克勤之爭,其實以新界東目前形勢,現任又再參選的議員,梁國雄(長毛)連任機會也很高。 地區人士指,目前新界東的局面為4人爭最後2席,該4人分別為長毛、黃成智、曾國豐及陳克勤,各人都是「叮噹馬頭」,而4人之中,3人來自反對派陣營,故「他們根本搶不到民建聯的選票,惟有私下互相搶票」,他又稱,回想反對派過去選舉的歷史,互爭選票情況時有發生,所用的手法層出不窮,例如指對方已經夠票,不如轉投給自己,又或者聲稱可以進行家庭分票,即阿爸阿媽投給某個人,阿仔阿女又投另一名單,私下為選民分票。 陳克勤質疑調查動機 自言勢危 他表示,是次公民黨打出「保豐牌」,明顯表露了公民黨搶位之心相當熱切,希望藉今次選舉,來壯大政黨的實力,進一步向反對派第一大黨進發。 另有反對派人士指出,公民黨公開看高陳克勤一線亦是「反向打壓」的策略,只因陳克勤與曾國豐票源相近,一方面聲稱兩人支持度相近,另一方面又告急,相信是希望藉以吸納部分年輕選票。陳克勤則質疑調查動機,直言新界東選情緊湊,自己出線的難度甚大:「形勢很危險!」 新界東參選名單還有自由黨田北俊名單、港人民權民生黨有限公司蕭思江名單、前線劉慧卿名單、民主黨鄭家富名單,獨立參選人李子榮及龐愛蘭。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5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蘋果日報 A14 | 港聞 |
2008-08-05 |
黃成智投訴劉江華違規
【本報訊】民主黨新界東候選人黃成智昨天與其競選拍檔莫兆麟,前往選舉事務處投訴由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率領的新界東競選團隊,涉嫌在一宣傳活動中以食物款待新界東選民,違反選舉條例,要求當局徹查。劉江華表明會在今天早上,與競選人員到選舉事務處作解釋,希望平息外界質疑。 涉以食物款待選民 《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12條規定,候選人不應以食物款待選民。而劉江華的參選團隊日前在一項宣傳活動中,將作為宣傳之用的食物供現場人員享用,被指違反有關條例。雖然劉江華強調有關人員為其助選人員,但黃成智不接受有關解釋,直指「佢根本證明唔到係佢助選團、咁樣有機會係失實聲明」;他並批評劉江華不應將錯誤行為合理化,「唔可以公然挑戰選舉法例」。黃成智表示,不排除有需要時向廉政公署投訴。公民黨新東參選團隊則對事件不作評論。劉江華重申,有關宣傳行動「既無違法亦無違規」,他會在今天主動帶同競選團隊到選舉事務處進行解釋,藉此釐清各界的質疑。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6035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蘋果日報 A14 | 港聞 |
2008-08-05 |
2008立法會選舉:選舉論壇田北辰遭夾擊諷中聯辦紅人梁美芬齋口號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戰況激烈的九龍西選區,昨天舉行了首場競選論壇,多位知名度較高的候選人如競逐連任的民主黨涂謹申、首次參加直選的自由黨田北辰及盛傳獲中聯辦力撐的梁美芬首度在論壇上交鋒,交代對貧困人士的支援。出身商界的田北辰先後被台上對手及台下市民夾擊,成為重點狙擊對象,但田北辰處之泰然,強調會以務實態度處事,不會「齋口號」。記者:許偉賢 社區組織協會昨天先安排多名九西候選人探訪深水板間房住戶,然後在玉器市場開設選舉論壇,要求候選人交代如何協助「五無」人士及貧困住戶。塗、田及梁三人外,多位候選團隊如民建聯、民協、公民黨及社民連等都派出第二梯隊出席;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的劉千石則一如上屆做法,聲言不會現身任何選舉論壇。 涂謹申翻自由黨舊賬 一眾候選人發言期間都重申對貧困及板間房住戶的關注;工商界出身並身兼自由黨成員的田北辰受到夾擊,先後被競選對手及市民提出質詢。涂謹申率先向田北辰翻自由黨舊賬,指自由黨連租金津貼及復建居屋也未必支持,質疑田北辰如何兌現其提出的扶助貧困戶措施;台下的板間房住戶吳女士則點名要求田北辰回應,是否支持取消新移民住滿七年才可上樓的政策。面對夾擊的田北辰表現自若,強調不少商界也想在扶貧方面出一分力;他向吳女士表明,取消住滿七年才可上樓的政策是「好難發生」,「我亦唔想呃你(表態支持)」,認為如何令板間房住戶有尊嚴地在中轉屋生活,才是首要關注問題。 互相質詢環節爆火花 到互相質詢環節,田北辰抽中死敵梁美芬,田隨即批評梁美芬提出取消板間房的建議「幾理想,但不切實際」,梁美芬即極力反擊指自由黨「錯誤地理解基層市民需要」,為論壇掀起火花。田北辰會後表示不覺得受圍攻,也不擔心自由黨身份會成為競選包袱,強調會以務實態度處事,又暗諷梁美芬,稱「我唔會齋口號」。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603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南華早報 EDT6 | EDT | By Compiled by Albert Wong, Elaine Wu and Ambrose Leung |
2008-08-05 |
Election Notebook With extra votes comes greater responsibility Pan-democrats contesting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s are increasingly appealing to voters to follow their conscience, asking: do you use that privileged, extra vote merely to safeguard your own interests? Or do you use that extra, privileged vote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Yesterday, pan-democrats running for trades-based Legco seats, Stanley Ng Wing-fai, Albert Lai Kwong-tak and Charles Mok Nai-kwong, launched a declaration of new professional core values. One of three values listed is commitment to the public interest. They cited the Kai Tak cruise terminal, saying industry suffered after the government ignored the public interest through its poor consultation in calling for tenders. Candidates pay lip service with gusto What is a candidate to do when asked to chant slogans with a group of poor Sham Shui Po residents criticising the government and calling for rent controls? That was the question yesterday for nine West Kowloon candidates who participated in a discussion panel on inflation and cubicle homes. Everyone, from the Liberal Party's Michael Tien Puk-sun to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s Chan Wai-ming, did as they were requested - with fists in the air. Nevertheless, they were criticised by the Democratic Party's James To Kun-sun for being disingenuous, as they did not support a rent-control policy. Mr Chan replied that his party would investigate the issue, saying that chanting allowed him to feel what the residents were feeling. Mr Tien did not reply to Mr To's remarks - as the question was addressed to Mr Chan. Teeth bared in the Beijing-friendly camp How safe is a safe seat when one gets Beijing's blessing? Just look at Ip Kwok-him, vice-chairman of the DAB: his decision to run in the district councils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forced the incumbent, Liberal Party member Lau Wong-fat, to drop plans to defend his seat and run instead for the Heung Yee Kuk. I will be going up to Beijing to attend the Olympics opening ceremony, Mr Ip said, brushing aside the challenge from Daniel Lam Wai-keung, a Liberal-backed rural leader running against him.
But with the row between his party and the Liberals deepening, the two former allies are locked in a dogfight to woo their 500-strong electors.
Incumbent calls for personal accountability There was heat in the accounting sector ahead of today's election forum. Incumbent Mandy Tam Heung-man has demanded that the president of the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lbert Au Siu-cheung, tak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nominating Paul Chan Mo-po - resulting in possible damage to the institute's integrity and impartiality. Mr Au had earlier withdrawn from chairing the forum, to avoid a conflict of interest.
Anson Chan in selective canvassing Former chief secretar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may be firm in her support of Democrat Yeung Sum in his party's campaign on Hong Kong Island. But the party's list, headed by Kam Nai-wai, has yet to receive Mrs Chan's consent to name her as a supporter in publicity material. Sources said Mrs Chan did not want to associate herself with Mr Kam, although she supports Dr Yeung's campaign. The likely result: people will see her canvassing with Dr Yeung, but not in leaflets and banner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27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都市日報 P06 | 港聞 |
2008-08-05 |
黃成智向選管會投訴 指劉江華宴請涉舞弊 不滿 民建聯新界東候選人劉江華團隊,被指日前宴請村代表涉賄選之嫌,民主黨同區候選人黃成智昨到選管會投訴,指劉或涉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向選民提供款待,要求選管會徹查。 民主黨亦正與泛民黨派研究下一步行動,亦會跟進公民黨擬向廉署就這事件投訴一事。劉江華團隊今日主動向選舉事務處交代事件,證明他們沒違反選舉指引。 另外,據公民黨民調指,預料新界東最後1席是該黨曾國豐與民建聯陳克勤之爭。其他參選名單有前劉慧卿、民主黨鄭家富、自由黨田北俊、社民連梁國雄、蕭思江、李子榮及龐愛蘭。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805441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明報 A13 | 港聞政情 | 新界東 |
2008-08-05 |
曾國豐黃成智陳克勤力爭最後一席 今屆新界東立法會選舉有10 張名單爭7 個席位,政壇估計6 名現任議員較具優勢,由於民建聯李國英今屆不參選,最後一席成各人力爭的目標。今屆分拆「鑽石名單」出戰的泛民主派希望「坐四望五」,公民黨和民主黨分別想協助曾國豐和黃成智進入議會,民建聯亦催谷排在劉江華名單第二的陳克勤。 湯家驊:與民建聯支持度差3%民主黨有內部分析指出,現任議員民主黨鄭家富、前劉慧卿、公民黨湯家驊、社民連梁國雄、自由黨田北俊、民建聯劉江華都有機會連任,最後一席是民主黨黃成智和陳克勤之爭。 公民黨湯家驊昨日在傳媒茶敘中卻透露,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6 月中所做的民調顯示,他們的名單與民建聯名單只相差約3 個百分點,曾國豐有機會與陳克勤爭最後一席,但拒絕透露其他名單的民調結果。
對手質疑民調結果 據瞭解,有參與新界東地區直選的其他政黨人士均對公民黨今次調查結果感到驚訝,因為他們一直也有在地區做各主要政黨候選人的支持度民意調查,而他們所得的結果均顯示,民建聯劉江華長期高踞榜首,接是民主黨的鄭家富,所以一直不覺得公民黨湯家驊的表現有超前。 湯家驊承認,自己支持度增加空間較小,故會力谷排第二的曾國豐,包括派發曾國豐的個人傳單,以及讓他走到各選區拉票。 黃成智陳克勤港鐵廣告宣傳另一方面,民主黨黃成智和陳克勤分別在港鐵站賣廣告,以增加知名度。黃成智表示,民主黨給了他不少人力資源,如果與鄭家富配票成功,他有機會重返立法會。對於其他民主派有意爭第七席,他指出,感覺有泛民候選人注重個人榮辱,民主派「坐定粒六」的候選人應團結一致,而非為個人聲譽而戰。他指出,自己在上屆的鑽石名單中,為顧全大局而願意排第四出選,讓排第三的湯家驊進入議會。 陳克勤說,劉江華在區內工作已20 年,他們的策略是力谷其支持度,藉此開拓40 歲以下人士票源。排田北俊名單第二的自由黨簡永輝說,讓他排第二是因為該黨有意培育新人,不論自己勝出與否,都會享受參選過程。新論壇龐愛蘭表示,有信心可以勝出,會多落區爭取支持。新界東其他候選人包括區議員李子榮和獨立人士蕭思江。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401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無言以對 |
2008-08-05 |
「五無」「上樓」論壇 九西反對派出醜 針對通脹問題與板間房住戶面對的困難,一個社會組織昨日舉行首場選舉論壇,9名出席的參選人都把握機會,對「五無」人士與板間房住戶上樓公屋等問題提出個人的看法。自由黨田北辰與獨立的梁美芬在論壇中首次「交手」﹔民主黨涂謹申與公民黨伍月蘭,分別被問及任內處理了多少「五無」人士個案,與需要興建多少公屋才可解決上樓等問題時,都顧左右而言他,迴避了問題的核心內容。分析人士指,首次論壇已經暴露了反對派只懂「喊口號」,沒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弱點。 黃毓民毛孟靜同「甩底」 立法會選舉開始進入「埋身肉搏」階段,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為九龍西直選參選人舉辦選舉論壇,邀請參選人在市民面前「越辯越明」。不過,並非所有參選人都熱衷參與選舉論壇,早前曾互相「反唇相譏」的反對派社民連黃毓民與公民黨毛孟靜,臨時因不同原因同時「甩底」,而以獨立身份參選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更在事前已答應出席的情況,臨時卻不見蹤影。 反對派在是否出席論壇的問題上已弄到「一團糟」,被問及政策有關的問題更是窘態百出。涂謹申被獨立的柳玉成質詢在任內處理了多少「五無」人士個案,竟未直接回應,反而帶在場人士「遊花園」,大談板間房租貴的監管問題。而在提問的環節,他又「獨沽一味」,以租管的問題質疑民建聯在此問題上的立場,但民建聯陳偉明輕易以會繼續聆聽住戶的意見的務實答案,化解有關「責難」。 涂謹申伍月蘭答非所問 「代毛出征」的伍月蘭與涂謹申可謂「難兄難弟」,她不時以長遠房屋政策、反對商界壟斷的「大口號」以代替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發言後不久即被獨立梁美芬質疑,公民黨在此問題的立場太過理論性,繼而追問具體需要興建公屋與居屋的數目時,伍月蘭即時支吾以對,聲言「不是要建幾多,而是要知道幾多市民需要幫手」。 陳偉明、自由黨田北辰與梁美芬亦首次在論壇中「交手」。陳偉明要求田北辰交待該黨是否支持加快興建公屋與復建居屋的立場;田北辰就認為,梁美芬長遠取消板間房的理論過份理想與不切實際。梁美芬回應說,田北辰「錯誤理解需要」,重申其他國家地區不會有板間房,希望有關住戶可以在1年內上樓,並取消新來港人士上樓7年的限制等。 田北辰梁美芬擦火花 田北辰就建議,特區政府可以資助非政府組織在市區興建中轉屋,令有關住戶在等候上樓時有最基本的生活環境,同時該黨正與超市研究派發食物券予「五無」人士,相信商界亦樂意回饋社會。民協楊振宇、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社民連李偉儀亦有出席論壇。其他沒有應邀出席論壇,但已報名參選該區的參選人包括獨立的劉千石、莊永燦、林依麗與王紹爾。 ■本報記者 明言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5007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8-08-05 |
嘲張文光非民主皇帝 何漢權籲適時換人 【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文豪)立法會選舉教育界其中兩名參選人,教協會長張文光及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昨晨出席電台節目的立法會論壇,針對有學校因學生成績欠佳而逐其離校,及小班教學等議題,發表立場及政綱。何漢權直指張文光已連任5屆,「他不是民主皇帝,是時候換人」。張文光則強調過去的工作成果,「疾風知勁草,歷史見人心」。 小班教學議題針鋒相對 縱然兩位競爭者碰頭,但未有擦出火花。張文光質疑何漢權在小班教學的立場上搖擺不定,態度時而保留,時而贊成,而且沒有提出具體方案去阻止政府殺校,「政綱不是忽然參選的口號,寫出來,也要做出來」。何漢權則重申對小班教學的立場,反指張文光斷章取義,理據欠奉,又缺乏前線教育經驗,並揶揄他「並非民主皇帝,做了20年是時候換人」。 對於近來有學校被揭發因學生成績欠佳而逐其離校,違反教學條例,何漢權主張學校和家長、學生間應萬事有商量。張文光則指立法會失去法理基礎去保障被勸喻離校的高中生,希望學校負上道義的責任,照顧自己教出來的學生。 除了角逐連任的張文光和挑戰者何漢權外,教界界參選人還有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會長余綺華,惟她因身在內地,未能出席論壇。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05007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東方日報 A14 | 港聞 |
2008-08-05 |
吳永輝聞匯標色變 人總是善忘的,○四年立法會選舉中,民主黨涂謹申因為「匯標」事件而搞到一身蟻,當年簡直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其實呢件事唔單止係阿塗有責,當時同阿塗各佔匯標一半權益,仲有佢黨友吳永輝,佢同樣責無旁貸,民主黨所做有關報告中亦被批評過。如今事過境遷,吳永輝(Stanley )今年再戰江湖,循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參選立法會,彷彿件事從未發生過。 Stanley 尋日現身造勢活動,同佢傾開「匯標」事件,佢即時顯得神色凝重。問佢點解當年阿塗畀人鬧得咁厲害,佢反而無成為眾矢之的?吳永輝一面難色話,可能當年阿塗係立法會議員,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外界咪好自然會關注多囉。再問佢當年成立匯標係誰出主意?佢就講到好似同自己無關,話係經過黨中常委決定。講到呢度,佢就唔想再講落去,有咁快、閃咁快。梗係啦,咁,邊個想舊事重提呀!該界別其他參選人包括余錦雄、劉秀成、陳贊輝同埋陳耀輝。 |
|
文章編號: 2008080503205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 政策政情 |
2008-08-05 |
公民黨引民調指曾國豐有力挑戰陳克勤 今次立法會選舉地方直選,參選名單數目創歷史紀錄,泛民更面對「超額提名」的問題。公民黨新界東候選人湯家驊【圖左】及曾國豐【圖右】昨天便引述民調數據指出,該黨名單的支持度,至六月中只落後民建聯名單不足三個百分點,排名單第二的曾國豐有望與民建聯名單第二的陳克勤,爭奪該區末席。 公民黨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六月十一至二十五日期間,湯家驊與曾國豐分別得到百分之十八點三及零點六支持,而民建聯名單首位的劉江華及陳克勤,則分別有百分之二十及一點五,因此兩張名單差距僅在三個百分點以內。湯家驊並補充,該黨自行進行的民調,至最近仍反映相似比例。
制定針對年輕人政綱 不過,該黨昨天僅公開本身及民建聯兩張名單的候選人的支持度數據。湯家驊昨天會見記者時解釋,泛民並非他們的競爭對象,再者仍有二成左右的受訪市民表示未決定或不想回應,因此他們希望積極爭取這些選民的支持。曾國豐則表示,他們會爭取未投過票的年輕選民支持,除形象外還會制定針對年輕人的政綱。 湯家驊透露,除早上及黃昏之外,他們亦曾到一些通宵小巴站,向夜歸的市民派發單張,部分市民更向他們表示過往並未接觸過候選人,其中包括一些年輕人,也有一些「藍領」及服務行業從業員。他並表示,稍後或會有一些突出曾國豐的宣傳品,以提高曾國豐的知名度,以補曾國豐在大埔區外知名度的不足。
未計劃邀黃宏發助選 上屆泛民政團合組「鑽石名單」,湯家驊排名第三。他表示,當時曾有不少選民向他表示打算投票支持,但因不欲投票予「鑽石名單」,而轉投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但是,今屆他以公民黨名單參選後,有不少選民向他表示會將票投給他的名單。他承認,自己有些票源與田北俊相近,希望能夠取得對方一些票源。 此外,湯家驊表示,上屆投票給落選的黃宏發的選民,也是他們的爭取對象。曾任末代立法局主席的黃宏發四年前競逐連任時以二萬三千多票落選,至去年港島區補選時,亦有支持代表泛民參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不過,對於會否邀請黃宏發支持或助選,湯家驊則表示,暫時未有計劃。 本報昨晚曾致電陳克勤,但至截稿前仍未收到陳克勤的回覆。除公民黨、民建聯和自由黨各一張名單外,參選新界東的名單還包括民主黨分別鄭家富及黃成智率領的兩張名單,以及前劉慧卿名單、社民連梁國雄、新論壇龐愛蘭、港人民權民生黨蕭思江和中產之聲李子榮。全區共有十張名單競逐七個議席■ |
|
文章編號: 20080805391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 政策政情 |
2008-08-05 |
李永達指審批準則六項違五項 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梁展文加盟新世界的風波愈鬧愈大,民主黨李永達昨天協助市民入法院,就公務事務局局長批准梁展文在「過冷河」期限之內,出任新世界中國地產執行董事提出司法覆核。李永達表示,事件涉明顯存在利益衝突,並違反離職公務員就業申請諮詢委員會的六項具體審批準則中【表】的其中五項,他有百分百信心,法院會受理司法覆核。 李永達昨天協助市民郭卓堅,就公務事務局局長批准梁展文出任新世界中國地產擔任執行董事及副董事總經理,提出司法覆核及申請法援。他表示,梁展文在二四年涉及「賤賣」紅灣半島給新世界發展及新鴻基地產,目前又申請出任新世界高層職位,明顯有利益衝突。 他指出,離職公務員就業申請諮詢委員會在二○○五年的第十七號工作報告書中提出,審批準則的主要考慮因素,是有關工作會否構成實際或潛在利益衝突及公眾的看法,而當中則包含六項具體準則,以梁展文的個案為例,除了第c項,其餘五項均涉嫌違反。 李永達表示,目前要等待法院考慮是否受理之外,還要等候法援署是否批准法援申請,預料最快要一至兩個月才有結果。 他表示,為加快程序,不排除邀請民主黨李柱銘及何俊仁擔任法律代表,惟二人忙於選舉事宜,前者要為不同地區的黨友助選,後者本身為新界西參選人,因此黨內仍要進行商討才能決定■第十七號工作報告書就審批準則 提出的六項具體考慮因素 (a)申請人曾否參與制訂任何政策或決策,使本身業務或其準僱主已經或可能因而直接得益或取得某些特殊利益;(b)申請人曾否在任職政府期間接觸敏感資料,令其本人或其準僱主在不公平的情況下,較競爭對手有利;(c)申請人曾否涉及其準僱主屬參與一方的任何合約或法律事務;(d)擬從事的工作是否與申請人任職政府期間參與的工作╱計劃,和╱或規管╱執法職務有任何關連;(e)申請人從事有關工作會否使公眾懷疑牽涉利益衝突或有其他不恰當之處;以及(f)擬從事的工作會否在任何方面令政府尷尬或損害公務員隊伍的聲譽。
|
|
文章編號: 20080805391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