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聞 A14 |
太陽報
|
2004-08-14 |
支持度下降仍有力爭選 范太跌出安全線 |
【本報訊】港大民意網站公佈最新滾動調查顯示,出選香港島的范徐麗泰及新界西的民建聯譚耀宗,支持度均跌出安全線水平,但仍有足夠票數奪得議席。而九龍東的形勢則變化最大,原來較大機會贏得議席的梁家傑,支持度連續多日下跌,與民建聯陳鑑林看齊,兩人皆有出局的危機。 港大民意研究網站每日公佈候選人支持度調查,昨日的最新結果中,只有香港島余若薇和民主黨楊森、九龍東民建聯陳婉嫻,以及新界東「7.1連線」的鄭家富和劉慧卿,支持度超過安全線,能穩奪議席。香港島的范徐麗泰及新界西的譚耀宗,兩人在早前調查中支持度超越安全線,但最新調查顯示,兩人支持度皆見下跌,已跌出安全線。 五個直選選區當中,以九龍東的變數最大,游離票明顯增加,超過四成選民未決定如何投票,成為各區之首。除了民主黨李華明穩守一成六選票外,其餘四張名單都有大變化。陳婉嫻支持度與四日前相比,由兩成六下跌至兩成一,能否把名單第二位的林文輝送入局成為疑問。 而最後加入戰事的鄭經翰則升勢凌厲,由原來的百分之七升至百分之九;梁家傑明顯受鄭影響,支持度由百分之七下跌至百分之五,與穩步上升的民建聯陳鑑林看齊。目前是林文輝、梁家傑及陳鑑林爭奪最後兩席。 范太發動新攻勢 香港島方面,民建聯馬力公佈病情後,支持度由原來的百分之四上升至百分之六,但再沒有上升象。楊森支持度由一成五升至一成八,范太則由一成九跌至一成六,選舉結果未有明顯變化。 對於最新調查,范太認為有參考價值,但距離投票日仍有一個月,變數仍大,她從不認為自己一定勝出,稍後或安排提名人為自己站台,作新一輪拉票攻勢。 另外,政府昨日在憲報刊登公告,確定今屆立法會候選人資格,包括一百零九張名單、一百五十九名候選人,三份提名無效。十一個功能界別在無競爭對手下,候選人自動當選為立法會議員。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4006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 ---------- |
新聞-政策政情 P05 |
信報財經新聞
|
2004-08-14 |
立法會選舉 |
三女將「吸票力」告跌 |
三名吸票力甚強的女候選人,香港島的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余若薇,無黨派范徐麗泰及九龍東的工聯會陳婉嫻,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支持度均告下跌,范太和余若薇均稱不夠票數勝出,唯獨陳婉嫻有信心與名單中排名第二的林文輝穩奪兩席。 港大民意調查計劃最新的滾動式調查顯示,余若薇的支持度微跌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二十四,范徐麗泰仍是百分之十六。余若薇昨天與另一候選人何秀蘭出席宣傳電車啟航時說:「從不會覺得自己夠贏,不能以為民調就代表選民一定投票給你。」 她擔心選舉進入倒數期間適逢奧運會,市民的注意力會轉移,選舉氣氛也會差一點,她作為候選人會提醒市民多些關心立法會選舉。她說,與民主黨楊森和李柱銘的配票策略,即「一加一等於四」將貫徹到底,以免自亂陣腳,並希望四人均可勝出晉身議會。 范徐麗泰昨天出席公開場合後說,民意調查有參考價值,百分之十六的支持度已跌至安全網,但因有三至四成受訪者未決定投票意向,距離投票日尚有一個月,當中存有很大變數,故不覺得自己可以穩勝,也沒有妙計或新策略爭取支持,但可能會找提名人幫助拉票。 民調顯示,前電台節目主持人鄭經翰吸票力強。港大的民調顯示,工聯會九龍東陳婉嫻的支持度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一,但她說,仍有信心與林文輝穩奪兩席,並堅持不會與民建聯陳鑑林配票,亦難以協助他競選。 陳婉嫻昨天在樂華派競選單張,被問及鄭經翰支持度升,她說:「不緊要,選舉總有高高低低,無問題,公平競爭,我對自己有信心。」她坦言,可能部分票源與鄭經翰重疊,但不知道具體重疊選民種類,而民調亦顯示九龍東遊離票很多,已在預計之中,一切由選民決定。 至於會否協助形勢更趨險峻的陳鑑林,陳婉嫻重申,選區太小,不會配票。 問及會否幫助陳鑑林,她說:「怎樣幫?我們分隊後反應好好,更清楚,更舒服,大家有不同票源,看不到怎樣幫。」她又形容今次選舉是最無壓力的一次■ |
文章編號: 20040814391003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 ---------- |
港聞 A10 |
大公報
|
2004-08-14 |
葉國謙稱戰情嚴峻黨內上下更趨團結 民建聯力拚 直選取七席 |
【本報訊】立法會選戰進入倒數階段,民建聯副主席、選舉總統籌葉國謙表示,主席馬力抱恙,確令「 912」之戰變得更艱巨,亦因如此,黨內上下更趨團結,有信心在地區直選中取七席,甚至更多的議席,為愛國愛港陣營打一場榮耀之戰。 患上結腸癌的民建聯主席馬力剛在廣州的醫院順利完成手術,副主席葉國謙憶述,民建聯兄弟知道馬力的病情後,認為「就算輸掉所有議席,也不希望馬力有事」,因此決定讓馬力盡快接受手術及休養。當然,民建聯兄弟亦清楚選舉形勢,馬力於此時暫時淡出競選工作,對民建聯在港島區的選情不無影響,而其餘四個選區的戰情同樣嚴峻,陳婉嫻和譚耀宗等亦難分身「過區」,協助拉票。 力保馬力蔡素玉進立會 不過,葉國謙強調,在二○○○年選舉民建聯在港島區遇上更險峻的處境,最後也能克服,相信這次港島團隊也能跨越考驗,力拚把馬力與蔡素玉雙雙送入立法會。 對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與思匯政策研究所公佈的民調顯示,民建聯港島名單的支持度徘徊在百分之七左右,葉國謙對此不以為然,他透露,這個百分比與該黨的內部評估相距頗遠。 他說:「民建聯在上屆是在港島取得兩個議席的政黨,但以這個民調 (的數字) ,連一個議席也取不到。我看不到有這種可能性。」 「上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在港島區得到的總票數,粗略計數約佔百分之三十四,較以往任何一屆也要高,反映支持我們的市民,實際人數其實有所增加。而直至這一刻,我們也看不到有大批選民流失的情況。」 據瞭解,民建聯希望在地區直選取得七個議席,最大可能性是在港島、九龍西和新界東各取一席,在九龍東及新界西各取兩席。現時民建聯力拚港島區的第二席,以及九龍東的第三席。 九龍東支持度平分春色 葉國謙指,據他們對九龍東的評估,民建聯與民主黨的支持度平分春色, 「個餅可以說是對分,其中民建聯那一份較民主黨略多。如我 們(分票) 分得好,奪取三席的機會是存在的。」 民建聯在九龍東分拆兩張名單參選,一張是陳婉嫻夥拍林文輝,一張由陳鑑林領隊。葉國謙承認,鄭經翰「踩入」九龍東,令民建聯爭取第三席的機會降低了,但是「危」「機」相隨,鄭經翰加入戰團,勢必嚴重分薄民主黨和梁家傑的得票,九龍東今年新增的第五個議席,未到點票一刻也不知花落誰家。 「民主派」各懷鬼胎爭奪 九龍西方面,葉國謙說,「民主派」聲言攫取九龍西四個議席,但民協野心勃勃分拆名單參選的策略,反而令民建聯對在該區出線更增信心。葉國謙分析,根據二○○○年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民協取六萬二千票,曾鈺成獲四萬一千票,今年民協分拆名單,票源無論如何分配,也沒有可能兩張名單的得票同時高過曾鈺成,所謂「踢走曾鈺成」的口號,說穿了其實就是「民主派」各懷鬼胎爭奪私利的遮醜布。 新界西的戰情同樣激烈,葉國謙表示,民建聯的目標是希望保持上屆約百分之三十的得票率,只是今年形勢嚴峻,參選名單多,得票率或會「跌少少」。不過,由於今年議席由六席增至八席,入選「門檻」亦相應降低,由上屆得票百分之十六點六才能穩勝,降至百分之十二點五,因此民建聯仍有信心在此爭取兩個議席。 至於新界東,外界認為民建聯的劉江華名單最多只能在七個議席中取得一席,但葉國謙有另一種看法。他說:「最後一席可以是黃成智、梁國雄與李國英 (民建聯名單第二位) 之爭,甚至按目前走勢,黃宏發也不是十拿九穩,他們數人將爭奪新界東的最後兩席。」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2007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 ---------- |
港聞 A16 |
成報
|
2004-08-14 |
病魔損健康選戰兩取態 |
今屆立法會選舉癌魔陰霾密佈,先是進出口界議員許長青因患上腎癌退選,其後在親中陣營的民建聯主席馬力,於提名期結束後,亦證實患上結腸癌,令民建聯港島區選情頓添變數。在廣州休養的馬力,剛接受了手術,過程順利。馬力選擇在選舉期間公開其病況,工聯會主席鄭耀棠表示,可能會激勵支持者更踴躍投票。客觀事實是,剛公佈的港大民意調查顯示,馬力名單在港島區的支持度,自公開病況後上升了兩個百分點。但亦有意見認為,民建聯的支持是鐵票,是否公開病情根本起不了關鍵作用。 香港從政之人均感受到工作量之沉重,除了議會工作外,還有接觸選民、與政府官員和傳媒打交道,即使如此,今屆仍有159人對議員的身份趨之若鶩,有政界人士形容,做議員可能像「食白粉」,這個身份令人食髓知味,結果做了一任又一任。 未雨綢繆 減肥從政 前車可鑑,已自動當選、接替許長青的新任進出口界議員黃定光,早在今年中華出入口商會春季聯歡會中巧遇廣州南方醫院的院長和高層,已於4月接受身體檢查;身體無大礙,但肥胖的身形始終對健康不好,故此院方已開出三個月的消脂藥方,療程完成後,再試試好友李秀恆介紹的澳洲排油丸。黃定光自信其身形不及黨友黃容根,「佢坐到(立法會議員)個位,我無理由坐唔到」。天地線 |
文章編號: 20040814029002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4 ---------- |
政情 A22 |
香港經濟日報
|
鮑永健 2004-08-14 |
立會選戰之力量重組 |
自由黨圖霸立會 要奪13席 拉攏議員 問鼎執政黨 |
自由黨自去年「7.1」後不斷擴張,今次,該黨共派出12人出戰立法會選舉,目標是要取得11個議席,若稍後能成功拉攏另外兩位已自動當選的議員入黨,9月後的自由黨,將在立法會中擁有13席,成為第一大黨,朝向執政黨的目標邁進。 特首熱門人選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出身自由黨,政圈都認為,若唐當選特首,將可與自由黨在行政立法「雙劍合璧」,稱霸政壇。不過,自由黨對此卻小心翼翼,刻意與唐英年保持距離。 對特首組班 產生影響 該黨主席田北俊昨日落區拉票時就坦言:「不要說是唐英年,其他人做特首,自由黨都一定支持。一個全面的政黨,有直選的議員,又有功能組別的議員,是可以對第三屆特首組成班底,產生一定的作用。」 背負代表工商界利益形象的自由黨,正副主席今次毅然參加直選,目的是擴闊支持面。據港大民意研究網站的民調顯示,田北俊和周梁淑怡在新界東、新界西選區,分別可取得18%和14%支持度,超過最低要求的14.3%和12.5%,故兩人應可穩奪一席。連同現有的八個功能組別議席,及可能勝出的金融服務界候選人馮家彬,該黨最多可奪11席。 中央料將拉攏 抗衡民主派 據悉,為了抗衡泛民主派在新一屆立法會的強大陣容,田北俊正拉攏已自動當選的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及鄉議局議員林偉強入黨,料最快要在9月選舉後,才有結果。雖然有自由黨中人透露,兩人入黨機會極高,但一般相信,兩人會要先看自由黨的直選成績,才決定入黨。 科大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表示,民建聯及港進聯正處於低谷,中央必須拉攏自由黨這個保守勢力,才能抗衡泛民主派,這對自由黨發展有利。 去年「7.1」大遊行後,在《基本法》23條立法一役,田北俊以民意逆向為由,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最後逼令政府撤回立法議案,田北俊本人及該黨的民望大升。 四年後冀出戰九東九西 自由黨常委羅煌楓說,去年10月前,該黨只有280多名黨員及5,000多名會員,其後推出了招攬會員的「旗彩」行動,黨員增至700多人,會員則達6,700人。他指,該黨的選舉策略是「力保功能議席,積極開拓直選」。另一名常委吳耀民表示,該黨希望爭取中間穩定派市民的支持,若新界東、新界西直選成功,四年後,目標將是九龍東、九龍西。 系列名︰立會選戰之力量重組系列四 ﹏﹏﹏﹏﹏﹏﹏﹏﹏﹏﹏﹏﹏﹏﹏﹏﹏﹏ 相關文章: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0016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5 ---------- |
政情 A22 |
香港經濟日報
|
2004-08-14 |
立會選戰之力量重組 |
青年心中議員 首要反映民意 |
民意調查 香港小童群益會一項調查顯示,青年人認為擔任立法會議員的最重要條件,首要是能反映民意,其次是有高度的議政能力;至於愛國愛港,只佔22.7%。 75%堅持 07普選特首 雖然中央否決07/08普選,但仍有7成半堅持07年普選特首,6成受訪者支持普選立法會。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認為,結果反映年輕人關心政制發展,並相信普選有助改善施政。 香港小童群益會在7月10至31日,街頭訪問了3322名15至30歲的青年。結果顯示,受訪的1173名已登記選民中,67.4%表示會在9月的立法會選舉投票。 另外,近三成受訪青年不滿政府施政,主要因為官員缺乏問責和未能貫徹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滿意政府施政的則佔16.2%。 調查又顯示,35.5%受訪者認為,現時推行「雙普選」的條件仍未成熟,包括未有足夠政治人才;認為已成熟的佔24.8%。 對於出任立法會議員的應有條件,年輕受訪者認為最重要能反映民意(48.5%),其次是有高度議政能力(42.3%),至於中央多次強調的「愛國愛港」(22.7%),則只排第七,「與中央政府關係良好」的要求則排行最後的第九位。對於出任行政長官的條件,最重要是高度管治能力﹙54.8%﹚,其次是受大部分市民支持,得46.3%。 社工選民重視 工作保障 另外,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訪問了約代表3,400多名社工的社會服務機構,發現中等年資及會投票者,對「維護工作保障及僱用條件」和「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福利」,期望最高。 年資較短的選民,則對各項目的期望較低,對政治結盟多選擇不喜歡和沒有意見,各類選擇的投票率也較低,有更多比例未確定投票意慾。至於年資最長的,對「支持推動香港更民主化」,和「維護社會的核心文化」的期望最高。 ﹏﹏﹏﹏﹏﹏﹏﹏﹏﹏﹏﹏﹏﹏﹏﹏﹏﹏ 相關文章: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0016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6 ---------- |
政治 A16 |
星島日報
|
2004-08-14 |
質疑批評以偏概全 自由黨反擊民主黨心戰室 |
民主黨選舉心戰室日前公佈內部民調,指民主黨支持度下跌,又羅列自由黨的投票取向作出批評,隨即引來自由黨的反擊,指民主黨的批評以偏概全,又反斥民主黨主張急進民主,不顧現實。至於被指支持度急升的鄭經翰,也指民主黨是以民調造勢搶票,並不可信。 民主黨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前日羅列自由黨就四十三條民主民生動議辯論的取向,指自由黨甚少就這些議題投贊成票。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昨發表聲明,指民主黨有選擇性地列出四十三項議題,有誤導公眾之嫌。 田少批民主黨急進 田北俊強調,自由黨一直本支持關懷弱勢社群,紓減民困的原則,以及在善用公帑之間作平衡,而他任八黨聯盟召集人期間,亦與其他黨派在民生事務上合作無間。他指:「自由黨所反對的,只是民主黨有時在民生議題上沒有顧及公共資源的合理運用。」 他更反指民主黨主張急進民主,不顧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要求,而自由 黨則從理性務實角度出發。該黨反羅列十六項民生議題取向,證明自由黨與民主黨在當中大部分議題上均是投贊成票。 自辯務實地轉 對此,羅致光指出,自由黨列出投贊成票的動議均是「無內容及無方向」,例如要求調低水電費及支持中產等,均是「阿媽女人」的議題,當遇到有爭議性的民生問題時,卻看不到自由黨會贊成。他又反駁,自由黨未「轉」前亦是爭取○七、○八普選,若他們指民主黨急進,即是指未「轉」前的自由黨急進,而自由黨自稱的務實其實是「在適當時候務實地轉」。 另一方面,對於民主黨的調查反映鄭經翰支持度急升,大班即頻呼:「唔好信呀!民調唔可靠!」他認為在選舉期間,各黨紛紛使用心理戰「一點也不出奇」。他強調自己的支持度「升得無咁快」,又指今屆選舉「戰術特別多」,提醒市民不要信民調。 梁家傑支持度下跌 港大最新滾動民調顯示,鄭經翰在九龍東的支持度繼續上升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九,而梁家傑則下跌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五。九龍西方面,民主黨涂謹申支持率繼續上升至二成三,民協馮檢基及獨立劉千石則分別上升一個百分點至一成一,其他地區的變動不大。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3027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7 ----------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誠意感人 A14 |
文匯報
|
2004-08-14 |
「民主派」 陰謀 操控民調打擊陳鑑林 |
今年立法會選舉的一個「異象」,就是民意調查比過去任何一次選舉都來得早,數量也來得多。但這些調查所得的結果,往往卻差異甚大。據熟悉民意調查的人士透露,有部分所謂「民調」,其實是所謂「民主派」的把戲——以經過操控或引導的民調結果來抬高或壓低某些人的民調支持率,從而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在九龍東選區,「民主派」就耍了這樣一招「舊瓶新酒」的手段。 雙陳組合得票高達四成 話說最近有人公佈民調稱,民建聯九龍東候選人陳鑑林的支持率只有6%、7%,但是,據民建聯內部,以至陳鑑林自己進行的調查卻顯示,陳鑑林的支持率應達到12%、13%,實力應足以爭奪該區一個議席。當然,這兩個調查的差距極大,造成這差距的原因就更耐人尋味。 據政壇人士分析,在2000年立法會選舉,由陳婉嫻和陳鑑林合組的名單得票率高達四成多,加上陳鑑林長期在地區為市民服務,成績有目共睹,故分拆名單後的陳鑑林應該有一成以上的支持率。同時,民建聯自己內部進行的民調,目的只是瞭解候選人的最新支持率,再因應形勢變化去調整選舉策略,亦沒理由「造數」來誤導自己,故民建聯本身調查所得的數據應較為可信。 陳鑑林連任關鍵在選民 那這個差距是怎樣來的呢?原來就是該區的「民主派」暗施詭計。 該名政壇人士分析,這些刻意壓低陳鑑林支持率的所謂民調,可能想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面藉以打擊陳鑑林,降低陳鑑林競選的鬥志;一方面會令覺得陳鑑林沒有希望的選民轉投陳婉嫻,減低陳鑑林的票源。 他坦言,「民主派」陰招的第一個目的,即在打擊陳鑑林意志方面,根本毫無作用,因為陳與其團隊心中有數:過去專注的地區工作所得到的支持,是不會「無故失去」的。不過,對於「民主派」發佈誤導市民的訊息,就引起地區團體的憂心。因此,陳鑑林在選舉開始後,沒有一刻鬆懈過,一邊開展拉票工作,一邊繼續為該區的市民解決各種問題。 因此,他認為關鍵在於,支持陳鑑林的市民一定要在912出來投票,這是陳能成功連任的最重要因素。而陳本身也深明此理,因此廢寢忘餐地和市民接觸,希望以實際行動,抵銷流言可能帶來的影響。 本報記者 遲宗平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7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8 ----------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博採民意 A15 |
文匯報
|
2004-08-14 |
民調雖看好 范太不輕敵 |
【本報訊】(記者 武毅田)首次參加地區直選的港島區獨立候選人范徐麗泰,在近期多個民意調查中支持率都顯得相當高,大可穩奪一席;不過,范太昨日在參加一個品茶會時向記者強調,民調結果雖具有參考價值,但並不能代表立法會的最終選舉結果,她會多花時間盡量接觸更多的市民,加深彼此間的瞭解。 范太指出,並不認為自己「安全性」好高,一定可以勝出。雖然民調結果理想,對參選者來說可以起到鼓勵或鞭策的作用,但民調反映仍有三至四成人並未確定投票意向,即使現在確定了,距離選舉的時間還有一個月,變數依然很大。故她無論結果好壞,參選者都應利用這段時間多做一些應該要做的工作。 不過,范太表示,自己不會採取特別的策略爭取游離選票,僅通過在市民上班、下班經過巴士站、地鐵站時和他們「打聲招呼」、派單張的人,希望加深大家的印象。 另外,她還稱,參選過程中很多事情需要做,不但獲得許多「好朋友」承諾,會在「熟悉」的地區幫她忙,而其家人都十分盡力幫忙,比如做義工印號碼,或者一起幫手做飯。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8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9 ----------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誠意感人 A14 |
文匯報
|
2004-08-14 |
余若薇對馬丁告急嗤之以鼻 |
【本報訊】(記者 宣澄)民主黨每到立法會選舉時,慣以「狼來了」的手法向選民告急,故今年選舉民主黨港島區候選人李柱銘又再借用近期的民意調查結果,「七情上面,聲淚俱下」地告急,可惜這招用得太多,連其「泛民主派」港島區拍擋、45條關注組成員余若薇亦諷刺道:「佢未報名陣時都已經告急喇!」雖然她對李柱銘的「告急」嗤之以鼻,但對於另一名「民調告急」的45條關注組成員、於九龍東參選的梁家傑,就獲得「不同待遇」:她會到九龍東支持梁的競選活動。為能夠接觸更多候選人,參選港島區直選的余若薇團隊,決定租用了5輛電車,並在車身外賣一個月的廣告。對於自己在近期多個民調中,均指其支持率高踞港島首位,余若薇就稱自己不會受民調影響,不會改變其選舉策略。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7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0 ---------- |
每日雜誌 A22 |
星島日報
|
邵善波 2004-08-14 |
六人點評 |
比例代表制下的怪現象 |
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採用的的比例代表制,並不是香港的發明。比例代表制較多為歐洲國家採取,主要目的是防止一黨獨大,議席的分配大致能反映不同政治力量在社會上獲得的支持,讓社會上不同的聲音、大大小小的政治力量,都能在立法機關中有代表。在這制度下,立法機關內的政治力量組成多元化,少有被一黨一派操控,但行政機關的施政會遇上一定困難,因為要在一個政治上鬆散的立法機關中尋求多數票的支持。這是比例代表制的一個特色,也是香港過去七年來的經驗。 「大雜燴」選民難揀 九月立法會換屆選舉中,在比例代表制下也出現幾個怪現象。首先是新界東組成「七一連線」,三個不同政治力量集結成一張名單參選。儘管他們在爭取全面普選的問題上有共同點,但對於其他很多政策問題,特別是經濟、社會福利問題上,都各有不同對策,有時甚至非常對立,更不要說這三個力量各自的政治風格了。 在這組合中,既有以攻擊型牙尖嘴利出名的候選人,也有以斯文、理性為標榜的專業精英,又有專注地區工作的社工政客,這樣的大雜燴可以視為給選民提供一個多元化組合的選擇,但也可說是出了一道難題。因為選民不一定認同這組合不同成員的立場和風格,然而一票投下去時,也不知道是投給誰的,誰人會因這一票而當選。只想把票投給當中某候選人,卻又不希望另一候選人當選的選民便難以決定;不想某一類人當選,也可以是投票的一個合理目的。 李柱銘勢危純靠嚇 此外,香港島的選情也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有傳媒報道,民主黨告急,李柱銘勢危,可能選不上。但只要看看報章有關選民動態的民調,就知道完全不是這回事。在港島的競爭中,是民主黨排第二名的李柱銘,與民建聯同是排第二的蔡素玉爭第六席(最後一席),誰得票較多,誰就能勝。 而民主黨的得票率有十多個百分點,但民建聯卻只有六個百分點,哪李柱銘又怎會敗給蔡素玉呢?按比例代表制,該選區有六個議席,每個議席的票值為百分之十六點七,即排第二名的候選人要所屬名單得票超過百分之十六點七才有票。若按這個民調結果,蔡素玉根本沒有票,又怎能打敗李柱銘?但李柱銘的得票不及排在范徐麗泰名單第二位的票多,也是一個情況,惟范太的名單中並無第二名,故如李柱銘敗選,也是敗給一名隱形的參選者。 有機會敗給隱形人 投票前四星期的民調結果當然不可以作準,尤其是這些民調的樣本數目太少,誤差大,有關結果很不準確,傳媒的評論很多論點與事實不符,多是造勢,以影響選民的取態,大家毋須看得太認真。但在比例代表制下,李柱銘可能真的會敗給一個隱形人,而最終不能當上他退休前的一任議員,那總算是他作為民主運動老大哥仕途的一個有趣的結局吧!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3020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1 ---------- |
政情 A22 |
香港經濟日報
|
2004-08-14 |
立會選戰之力量重組 |
陳婉嫻宣傳品不提民建聯 |
選舉Fun區 不少民意調查指,鄭經翰出戰九龍東,令在同區參選的民建聯陳婉嫻支持度下跌,昨日陳婉嫻落區拉票(圖)時表示,留意到民調的結果,但她指出,雖然支持度下跌,但調查中的游離票同時上升,因此她不知道流失的支持率,是轉向了鄭經翰,還是選民想「唸多一陣」。她認為自己的小部分的票源,與鄭經翰重疊,但強調仍具十分信心。 「票後」陳婉嫻,被問及是否繼續爭此寶座時,她滿臉笑容回應:「今次分了票(與陳鑑林分開兩張名單參選),我不會再想這些了。」 對於陳鑑林勢危,陳婉嫻會否幫忙?她就笑言,不懂得如何「幫手」,並重申,強調選民應自行決定票向,所以不會配票。 陳婉嫻昨日派發的宣傳單張,完全沒有提及她的民建聯身份。 與她一張名單出選的林文輝透露,由於在今次選舉,陳婉嫻會強調工聯會的身份,因此往後的宣傳品都會低調處理民建聯的身份。 ﹏﹏﹏﹏﹏﹏﹏﹏﹏﹏﹏﹏﹏﹏﹏﹏﹏﹏ 相關文章: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0016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2 ---------- |
港聞 A16 |
成報
|
2004-08-14 |
余若薇:商戶冷淡拒貼海報 |
【記者鄧紹基報道】在港島區參選的45條關注組成員余若薇表示,上屆選舉不少商戶都主動幫忙,騰出地方讓候選人張貼海報,但今年商戶欠缺這份熱情,可能是怕「順得哥情失嫂意」,帶有自我審查的意味。 電車 刊廣告日「 會」 百萬人 另外,在2000年補選時順利晉身議會的她,陸續收到大廈法團的通知,拒絕候選人到訪,擔心今年選舉氣氛不夠濃厚,影響投票率和民主派的選情。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在港島區的選情告急,在港島區參選的45條關注組成員余若薇表示,不會為民調改變競選策略,仍然希望四位民主派參選者成功入局。支持度高企的余若薇說,自己並非「贏梗」,也不能確定其名單能否全取兩席,只能盡力而為。 為了讓選舉廣告滲透市民的生活中,余若薇和夥拍的何秀蘭在五部電車上連續一個月刊登大型宣傳廣告,以每日每部電車接觸20萬人次計算,她們每日可接觸100萬人次。稍後她們將與同在港島區參選的民主黨楊森和李柱銘,在另外四部電車掛上廣告。 |
文章編號: 20040814029001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3 ---------- |
政情 A22 |
香港經濟日報
|
2004-08-14 |
立會選戰之力量重組 |
劉皇發拉票 「美源髮彩」助陣 |
革新型象 由鄉議局晉身立法會的劉皇發,今年改循區議會功能組別出選,面對兩位競選對手,劉皇發雖然表示有信心勝出,但仍不敢鬆懈,四出拉票,更用「美源髮彩」立即把頭髮變黑,向選民展示一個清新的形象。 記者昨日見到劉皇發,發覺他頭髮明顯烏黑了,於是問是否染髮?發叔則坦言回答:「自己染的,用曾剛賣廣告的那一支,15分鐘搞掂!」為何不到理髮店染?「慳些嘛,只百多元一支,可分3次用,才幾十元一次!」 搶先推網頁 收集意見訴求 本對新科技一竅不通的劉皇發,更搶先推出選舉網頁,這個花費一萬元的「劉皇發議員數碼辦公室」,本周開幕,希望透過電話和網站等平台,進行民意調查,收集區議員的意見和訴求。 網站內,亦載有劉皇發的真人參選心聲,和政綱片段。劉皇發透露,拍攝片段時,鏡頭下有「貓紙」,不過仍因為「食螺絲」,NG了兩次。 區議員多老友 有信心贏 對於這次競選,他直言十分辛苦,又笑說,人生多了經歷,將來寫回憶錄,就有多項東西寫。那他4年後會否直選?「姜太公80歲才做丞相啦!」 離選舉還有一個月,劉皇發已致電了大部分的區議員拉票。他表示,許多都是「老友」,他相信大多數都支持他。而訪問中,不停有選民打電話來,劉皇發只好來來回回走幾次。 ﹏﹏﹏﹏﹏﹏﹏﹏﹏﹏﹏﹏﹏﹏﹏﹏﹏﹏ 相關文章: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0016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4 ---------- |
港聞 A08 |
新報
|
2004-08-14 |
范太支持率高踞第三位 |
【本報記者報道】港島區立法會獨立候選人范徐麗泰,在最近的一個有關立法會選舉的民意調查中,顯示她的支持高踞第三位,她表示,目前變數仍然很大,她仍會全力落區拉票。 她表示自己的支持率雖然守在第三位,但從來不會計較或覺得自己有很大機會勝出,現階段只會盡力做到最好。她指出該調查仍有三至四成的受訪者未表態,且離正式投票日還有一個月時間,可變動空間依然很大。 問到有甚麼策略去爭取更多支持及游離票時,范太表示自己沒有特別的方法,只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會繼續努力,用多些時間落區派傳單,多接觸選民,特別是上下班時間,在人多經過的巴士站和地鐵站與街坊打招呼,藉此爭取多一些支持。她希望支持她的人繼續支持,未支持的亦請考慮支持。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3010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5 ---------- |
港聞 A08 |
新報
|
2004-08-14 |
乘電車拉票 |
■港島區選情吃緊,余若薇、何秀蘭的名單雖在民調中領先,但名單中排在第二位的何秀蘭仍未有足夠勝出的支持率。兩人昨日繼續乘電車四出拉票,還在電車上刊登選舉廣告宣傳。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3011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6 ----------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誠意感人 A14 |
文匯報
|
2004-08-14 |
陳鑑林落區拉票 市民冒暑打氣 潮語家常真情流露 菠蘿包果腹牽動人心 |
「陳議員,加油!」……「唔使問,一定支持你。」在30多度的高溫下,民建聯九龍東候選人陳鑑林昨在區內全力拉票,冒暑來到秀茂坪商場外和油塘與市民接觸,不少市民都以笑容及支持鼓勵的說話為他打氣。商場外的烈日當空,高溫令人汗流浹背,但陳鑑林一直以燦爛的笑容,與每位路過的市民打招呼。 據助選團透露,為了可以有多些時間與市民接觸,陳鑑林昨日連午飯都沒吃。從早上七點開始,陳鑑林已經開始各種宣傳活動,秀茂坪商場和油塘已是昨日的第五、六場活動。到晚上六點半左右,記者才看到陳議員拿出兩個菠蘿包充飢。他坦言,自從開始選舉宣傳工作後,「經常有一餐沒一餐,吃麵包果腹充飢已成常事。」 街坊呼籲親友投票 不過,這些付出和熱誠,市民是看得到的。今年59歲的楊先生,一碰到陳鑑林,就馬上主動走前與他握手。楊先生坦言:「自己在香港住了幾十年,誰好與不好,一看就知道。陳議員樣樣為市民想。若有問題,一打電話給陳議員,很快就會得到回覆和解決。」他又形容陳的為人和藹可親,接觸街坊時一點架子也沒有。 對於最近有部分所謂「民意調查」,指陳鑑林的支持率只有幾個百分點,是「蓄意想踩低佢(陳鑑林),為民主派營造有利形勢。其實陳議員有不少的支持。」因此,他不但強調,自己一定會支持陳鑑林,又呼籲所有親朋戚友,以及其他街坊,在912投票,支持陳鑑林。 接觸長者瞭解需求 在烈日下站了40多分鐘,陳鑑林並沒有稍微休息一下,馬上匆匆趕到油塘進行下一站的活動。到達油塘時,已是傍晚時份,有些老人家在內的休憩場所聊天,份屬「家基冷」的陳鑑林立即用流利的潮州話與老人家閒聊,瞭解他們的需要。 他隨後走到一班嬉戲的小朋友附近,被天真活潑的孩子圍在中間,大家更要求和陳齊齊舉起勝利手勢合照一張,顯示陳在得到市民支持的同時,也為陳的出戰作出真誠的祝願。而當他抱起一個只有幾個月的嬰兒時,那嬰兒竟然手指鏡頭,就像有意搶鏡頭一樣,令旁人為之莞爾。 本報記者 莊海源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7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7 ---------- |
港聞 A04 |
蘋果日報
|
2004-08-14 |
70% 青年支持 ○七 ○八普選 選議員要能反映民意及民主 |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臨近,五十八萬名十八至三十歲的年輕選民,成為候選人必爭之地。一項調查發現,六至七成受訪青年認為應在○七、○八年進行雙普選,受訪者投票選擇議員時,最重候選人能否反映民意、極積推動民主發展。負責調查的機構呼籲各立法會候選人留意年輕人對選擇議員的標準。 民主法治最重要核心 香港小童群益會今年七月訪問了三千三百二十二名十五至三十歲的青年人,當中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為登記選民。調查發現,六成七受訪選民表示會在九月十二日立法會選舉投票,百分之三十六的選民「幾不滿意」及「很不滿意」政府表現。受訪青年最不滿意政府的地方,依次為官員缺乏向市民問責、未能貫徹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施政民意基礎不足及透明度低。而調查顯示,自由民主、社會和諧穩定、人權法治及透明開放,是青年人眼中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七成六受訪者認為,應在○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六成受訪者認為應在○八年普選立法會議員。即使調查顯示三成六受訪青年認為現時推行普選的社會條件不成熟,但當中仍有逾五成人認為○七、○八年就可開始普選。負責調查的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梁永宜解釋,這反映青年人對政府施政極度不滿,認為極有需要透過普選改善政府的施政水平。 認為普選令管治更好 事實上,調查發現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普選行政長官後,政府的管治會比現在好,近六成認為普選立法會有助改善政府管治。受訪的選民當中,認為作為立法會議員最應具備的條件依次為可以反映民意、有高度議政能力、可兼顧社會各界利益、積極推動民主發展、有監察政府能力、受大部份市民支持等。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6001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8 ---------- |
重要新聞 A08 |
文匯報
|
2004-08-14 |
近半港青年:普選須漸進 |
【本報訊】(記者 曾少妍)一項調查發現,超過3成半青年認為本港現時推行「雙普選」的社會條件未成熟,逾7成青年認為本港未有足夠政治人才,社會亦未有穩定的經濟環境。 調查又指,近5成青年強調普選要「看社會情況,循序漸進發展」,並認為政制爭論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七成人會參加投票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7月中旬,在全港18區進行街訪,訪問約3300多名年齡介乎15至30歲的青年,瞭解他們對政制發展的意見。調查顯示,有1000多位受訪青年為登記選民,其中7成表示會參與立法會投票。過半數受訪者認為,特區政府管治表現「普通」,有超過35%青年相信現時推行「雙普選」的社會條件未成熟,25%認為成熟,40%表示無意見。 認為港缺政治人才 關於香港普選條件的問題,逾7成青年認為香港未有足夠政治人才,社會亦未有穩定經濟環境。近70%青年表示香港政黨發展未成熟,65%表示社會對政制發展未達共識,市民對「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也認識不足。不過,有71%青年相信市民有強烈普選訴求,67%相信香港有廉潔公正的選舉制度。 另外,調查發現分別有7成半及6成青年,支持07年普選行政長官及08年普選立法會議員,但只有約35%受訪者相信雙普選能維護及加深社會核心價值,近5成受訪青年強調要「看社會情況,循序漸進發展」,而約3成青年更表示普選與改善政府施政沒有直接關係。 政爭增負面影響 受訪青年認為,近期政制發展的爭論產生不少負面影響,56%表示市民與中央政府的互信減低,53%認為市民對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信心減低,45%相信爭論令香港社會更為分化,但有逾6成青年同意爭論增加了市民對政制發展的認識。 負責調查的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表示,受訪青年非常理性和兼容面對香港未來政制發展,既考慮到改善管治的角度,期望盡早推行雙普選,但亦體認到「循序漸進」及「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社會價值。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3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19 ---------- |
新聞-政策政情 P05 |
信報財經新聞
|
2004-08-14 |
左派調查指民主派反中亂港 |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發出的選舉調查問卷只有兩條問題,一條是詢問受訪者九月十二日會否去投票,另一條是詢問受訪者喜歡或支持哪類政黨及候選人,只有兩項答案供受訪者選擇,一項是「民建聯及愛國愛港人士」,另一項是「民主派及反中亂港人士」。 華革會由港進聯新界東候選人曹宏威擔任主席,民建聯楊耀忠擔任副主席。 曹宏威透過發言人表示,宣佈參選後已向華革會請假,暫停處理會務,對有關調查及問卷內容毫不知情。楊耀忠接受查詢時表示,這是一次內部調查,與誤導選民或抹黑對手完全扯不上關係:「不公佈就沒問題喇!你《信報》自己做調查,但不公佈的,你怎樣問有什麼關係?幹嗎要大驚小怪?」問及問卷是否只向華革會會員發出,他則說不清楚■ |
文章編號: 20040814391004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0 ---------- |
香港新聞 A04 |
香港商報
|
2004-08-14 |
港青多視政改應 循序漸進 核心價值以民主穩定排最先 |
【商報專訊】實習記者李仲勤報道:近年香港政制發展的討論此起彼落,為瞭解青年人對此的看法,香港小童群益會於今年暑假針對青年人進行調查,發現近5成青年人認為香港政制發展應「看社會情況,循序漸進發展」,才能維護香港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 多數贊同維護穩定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和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幹事梁永宜,昨天出席記者招待會時表示,是次調查是從社會核心價值、社會條件和政府管治,三個方面去瞭解青少年對政制發展的看法。調查於7月舉行,在全港18區進行街頭訪問,成功採訪了3322位年齡界乎15至30歲的青年,其中1173名為登記選民。 調查顯示,有逾半青年認為,香港能繼續成功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民主及社會和諧穩定,其次是人權法治、透明開放和多元包容。有47.8%的青年認為,「看社會情況,循序漸進發展」香港政制,才能維護和加深這些社會核心價值。 雙普選條件未成熟 總體上,有35.5%的受訪者認為,現在推行[雙普選]的社會條件仍未成熟!有逾6成人認為,香港沒有足夠的政治人才、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發展成熟的政黨、政制發展的社會共識和足夠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的認識。然而,較多青年認為香港已經具備「市民公民意識高」和「廉潔公正的選舉制度」等普選條件。雖然他們指現在的普選條件仍未完備,但他們仍希望能於07至08年實施「雙普選」。 大部分接受董建華管治 另外,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接受由董建華為首的香港政府的管治,只有不足3成人對政府施政表現不滿。不滿政府施政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官員缺乏向市民問責、未能貫徹「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和施政的民意基礎不足夠等。 逾65 %青年會投票 調查又發現,有超過6成半的受訪青年選民表示,會於9月12日立法會選舉投票。梁魏懋賢指出,香港青年人越來越關心政治,故認為香港的青年是有能力就政治發展發表意見。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1001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1 ---------- |
港聞 A08 |
新報
|
2004-08-14 |
76% 青年贊成07 普選特首 |
【本報記者報道】小童群益會一項調查發現,三千多名受訪青年中,超過六成支持零七及零八年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有三成人不滿政府施政,認為政府官員問責程度低,未能貫徹一國兩制、高度自治。 為探討青少年對香港政制發展的關注,小童群益會今年七月期間在全港十八區進行一項名為「青少年對香港政制發展的意見」的街頭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三千三百二十二名十五至三十歲的青年。 調查發現,對於特區政府管治的表現方面,五成四人認為「普通」,兩成八人表示幾不滿意至很不滿意,超過四成青年認為政府官員問責程度低,未能貫徹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六成人認為政制發展的爭論削弱市民與中央政府的互信關係。 顯示積極參與政治 有七成六受訪青年認為行政長官應於零七年開始以普選產生,六成受訪青年認為立法會議員應於零八年開始全面普選。調查又顯示,愈是不滿政府施政,就愈支持零七、零八年雙普選。 受訪者中有一千一百七十三名為登記選民,當中有超過六成半表示會參與立法會選舉投票。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表示,青少年中有頗高的投票率,顯示年青人對參與政治具積極傾向。 梁魏懋賢認為,大部分青少年對政府施政評價為「普通」,強烈希望在零七零八年雙普選,以改善政府施政表現。梁魏懋賢認為青少年對政制發展是關心的,她促請當局在進行政制檢討時多聽取青少年意見,提供足夠渠道和機會讓青少年參與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3010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2 ---------- |
港聞 A10 |
大公報
|
2004-08-14 |
逾七成受訪者認為未有足夠政治人才 青年指雙普選條件未具備 期望政府改善施政 |
【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逾五成受訪青年認為實行雙普選的首要條件是「市民公民意識高」,其次為「有足夠的政治人才」及「廉潔公正的選舉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受訪青年表示,香港未有足夠的政治人才,目前本港並不具備某方面的普選條件。 香港小童群益會於七月十日至三十一日期間,在全港十八個行政區進行街頭訪問,成功訪問了三千三百二十二位年齡介乎十五至三十歲的青年,當中有一千一百七十三名為登記選民。調查結果顯示,六成七的受訪青年選民表示會於九月十二日立法會選舉中投票,對於香港政府管理施政的滿意度,分別有五成半與五成的受訪者及受訪選民認為普通,而很不滿意的只有百分之八點七及十點二。 調查發現,近半受訪青年認為普選行政長官可改善政府施政,而全面普選立法會可改善施政的更超過半數。當中有五成一受訪青年表示,實行雙普選的首要條件是「市民公民意識高」,其次為「有足夠的政治人才」、「廉潔公正的選舉制度」,「社會的經濟環境穩定」及「市民對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有足夠的認識」則分別佔百分之四十二點二、四十一點八、三十四點三及三十點一。 不過,較多受訪青年認為已具備的條件是「市民公民意識高」及「廉潔公正的選舉制度」,分別佔百分之五十二點三及百分之六十六點七。相反有高達七成三受訪青年指香港「未有足夠的政治人才」及「社會的經濟環境穩定」,而認為未具備「市民對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有足夠的認識」的則佔七成。整體上,百分之三十五點五受訪青年表示,現時推行雙普選的社會條件仍未成熟,認為成熟的只有二成四人。 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表示,雖然大多數青年人對政府施政的管治表現評為普通,認為香港社會現時在某些方面未具備推行雙普選的成熟條件,但仍期望透過普選改善政府施政表現。她建議當局在改善施政管治及研討如何發展香港政制時,提供足夠的渠道與機會讓青年參與。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2007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3 ---------- |
港聞 A14 |
星島日報
|
2004-08-14 |
73%青年指港欠政治人才 |
小童群益會於七月以街頭訪問的形式,訪問了三千三百多名十五至三十歲的青年,探討他們對政制發展的意見。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支持○七及○八年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不過,有三成半受訪者同時認為現在推行雙普選的社會條件不成熟,認為成熟的只有兩成四;有七成三受訪者更認為本港未有足夠政治人才。小童群益會總幹事梁魏懋賢指出,調查反映青少年強烈希望盡快落實雙普選,並有能力提出理性和包容的意見。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3025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4 ---------- |
港聞 A08 |
新報
|
2004-08-14 |
社福界三候選人抒政見 張超雄質疑方敏生民主立場 |
在一個社會福利界別的選舉論壇上,政制立場上未有明確表態的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遭到其他候選人的狙擊,張超雄直指方敏生的民主立場不可靠,她亦未有表明會爭取普選。方敏生則回應稱,她都不支持功能組別選舉,希望今次是最後一次。但方敏生仍未有表明對普選的具體立場。 論壇中,出席者方敏生、張超雄與張國柱猛轟政府近年社會福利政策的不是。他們指出,政府近來的政策如綜合服務的政策、一筆過的撥款、同工不同酬的計算方法,都為業界帶來負面影響,打擊士氣。他們表示,在當選後,一定會為業界爭取應有權益。 張超雄張國柱支持普選 雖然三人在業界政策上持相同見解,但只有張超雄和張國柱率先表態支持普選。張超雄指出:「我是很想參加直選,但現時社工界環境低迷,所以我先參選功能組別選舉,我絕對支持普選。」張國柱亦指:「社工是有盼望的,希望明年會有另一次釋法,普選是有機會的、有希望的,這亦是社工的訴求。」 張超雄亦指,民主派不會支持方敏生。他指出:「我和張國柱在爭取零七、零八雙普選上,都有堅持的想法。方敏生之前的論壇都未有表明爭取普選,只今次有提及。民主派不支持她,認為她爭取民主的立場不可靠。」 經過一番爭論後,一向都未有明顯表態的方敏生終提出不支持普選。方敏生指出:「我都不支持功能組別選舉,亦希望是最後一次,過去我在論壇中,都反映了選民的訴求和期望。」不過,她並未有提出明顯爭取普選的政綱。 另外,三位候選人均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但問及當選後會以什麼身份作決策的時候,各候選人就引起爭議。張超雄表示:「我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不會受政黨或組織影響,我會以服務使用者為依歸。但其餘兩位候選人,張國柱的社總就要政府資助,本身又是民協的成員,而方敏生都要向社聯負責,一定會有影響。」 三人皆表不與黨派結盟 張國柱解釋,雖然他身為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會長,但一切行動都需監管,他會向社工和服務使用者負責。他亦強調,雖然他有民協的背景,但在重大決策上,仍會為工會利益想。方敏生亦指,社聯是獨立的社工組織,不會受政黨影響。她指出:「我們是獨立的社工組織,不會受任何派別所影響。」根據在論壇上發表的一項調查指,有三成五被訪社工喜歡候選人當選後和黨派結盟;其中更有八成八的人希望候選人可加入泛民主派。對於此結果,三位候選人都表示不會加入任何黨派,並會為服務使用者和社工利益想,不受任何黨派影響。 本報記者報道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3011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5 ---------- |
本地新聞 A08 |
太陽報
|
2004-08-14 |
華革會問卷旗幟鮮明 |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競爭激烈,投票率高低勢必影響選舉結果。據悉,香港華人革新協會近日進行了一項名為「九一二立法會選舉」問卷調查,瞭解會員支持哪類政黨或候選人;問卷提供給受訪者的答案,把民建聯與愛國愛港人士,以及民主派和反中亂港人士聯繫起來。 該問卷是由華革會的社會事務委員會分發給會員,問卷有兩條問題,第一條問題是:「九一二立法會選舉日你會去投票嗎?」第二條問題進而再問:「你喜歡或支持哪類政黨及候選人?」答案只有兩個,一是「民建聯及愛國愛港人士」,二是「民主派及反中亂港人士」。 曹宏威:無影響選舉 參加新界東地區直選、身兼華革會主席的港進聯中委曹宏威,昨亦收到問卷,但他強調因參選已向會方請假,對調查一概不知:「佢冇犯法。佢(華革會)可能要做呢方面研究……我唔係民建聯,又唔係民主派,即使佢做呢個調查,都唔會對選舉有影響。」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4004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6 ----------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角色轉換 A13 |
文匯報
|
2004-08-14 |
范太:選委議員表現很稱職 選委會功成落幕 六議員轉戰沙場各自各精彩 |
香港回歸後的第一屆立法會選舉——1998年立法會選舉,議員的分類加入了一個新的「界別」,由選舉委員會產生10名議員,到2000年減至6名,今屆立法會選舉則完全取消。6位「相同晉身途徑」的議員,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前作出了6種不同的選擇,表達了6種不同的心情——有的決定做回老本行,有人卻決定迎接直選的洗禮。對他們來說,選委會在過去數年政治紛擾的時候,擔當了怎麼樣的歷史角色?他們又怎樣看自己所選擇的未來? 本報記者 何子成 邱萍菲 施立偉 莊海源 循選舉委員會界別進入立法會,並獲推舉為立法會主席的范徐麗泰,今屆改為參加地區直選,成為經由選委會產生的6位議員中,唯一一位繼續參選的議員。由選委會到直選路,范太坦言,只是為了「還自己一個心願」。 范徐麗泰在接受本報訪問時,闡述了選委會在香港回歸後所擔當的歷史角色。她指出:特區行政長官是由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的,而由同一個選委會選出來的6名立法會議員,其政治理念應該與行政長官相同,這對特區政府在回歸後的施政,起了積極的作用;加上選委會代表36個不同界別的人士,涵蓋面較廣,讓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士都可以參與,是一種培養政治人才的好方式。 培養政治人才好方式 她認為,各選委會議員在立法會上的表現均非常稱職,能夠有效地反映各階層的意見,對促進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不少的貢獻。舉例說,香港推出的大型基建項目,往往會由跨國性大公司投得,他們就要求當局在標書上,訂定一項技術轉移的要求,即要求獲標的國際公司,須將技術轉移給本港的工程人員,讓香港亦可以擁有這方面的人才來進行維修、保養等工作,並借此逐步提高香港公司的技術水平。 同時,他們也建議政府將工程合約拆細,讓香港的小型工程顧問公司也有機會參與,避免影響香港公司的生意,又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給本地員工。 不過,她承認隨社會的發展及變化,選委會已經完成歷史任務,取消立法會中這個選舉類別亦無可厚非。 循選委會入立法會並獲選為主席,范徐麗泰坦言,自己的裁決,是完全根據「議事規則」所作出的,即使是涉及政治性的動議,例如有議員提出的「7.1」遊行、或人大決議等,她都會不偏不倚。不過,有時候這些裁決仍會受到部分人的錯誤指責,稱她受到政治壓力等,這指責是不公平的。 不過,她笑說,公道自在人心,清者自清,自己不會與這些人作出辯論。 不參與直選終生遺憾 終於踏上直選路,范徐麗泰不諱言,自己服務市民已經20多年,而且也參與過不同模式選舉,只是未參與地區直選;如果不參與一次地區直選,將是自己從政生涯的缺陷。 「由於擔任立法會主席期間,我不能公開發表自己意見或立場,所以,有部分市民或傳媒以為我只懂得主持會議,並無其他政績。 但事實上,我是一名議員,過往也多次幫助市民解決問題,處理市民的申訴,舉辦大廈管理講座、環境保護等工作。」事實上,范太自01年起,已經開始設立地區辦事處,目的是為市民服務,也為參加地區直選作準備。不過,她就謙稱自己的準備工夫還是有所不足,在未來一段時間將加倍努力。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6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7 ---------- |
香港新聞 A04 |
香港商報
|
2004-08-14 |
159候選人獲憲確認 |
【商報專訊】政府憲報昨日刊登公告,公佈今年立法會選舉被確定獲有效提名的159名候選人的姓名,以及他們在選票上的候選人編號或名單編號。 選舉主任已完成核實所收到的109份提名表格,最後裁定除了3份提名無效外,其他提名均屬有效。三份被裁定提名無效名單,分別是參加新界西地區直選的程樂蓀、參選九龍西的余承志及參選功能組別資訊科技界的廖日榮。 今屆立法會選舉將有88名候選人分屬35張名單,競逐五個地方選區的30個議席。另外60名候選人競逐17個功能界別的19個議席。 共有11個功能界別的11名候選人在並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為立法會議員。他們包括鄉議局議席的林偉強、漁農界的黃容根、保險界的陳智思、航運交通界的劉健儀、地產及建造界的石禮謙、商界一的林健鋒、商界二的黃宜弘、工業界一的梁君彥、工業界二的呂明華、金融界的李國寶及進出口界的黃定光。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1001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8 ----------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博採民意 A15 |
文匯報
|
2004-08-14 |
159候選人提名確證有效 |
【本報訊】特區政府憲報昨日刊登公告,公佈今年立法會選舉被確定獲有效提名的159名候選人的姓名,以及他們在選票上的候選人編號或名單編號。憲報又同時公佈,有11個功能界別的11名候選人在並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為立法會議員。 選舉主任已完成核實所收到的109份提名表格,最後裁定除3份提名無效外,其他提名均屬有效。 今屆立法會選舉將有88名候選人分屬35張名單,競逐5個地方選區的30個議席。另外60名候選人競逐17個功能界別的19個議席。 至於11位自動當選的功能界別議員,包括鄉議局的林偉強;漁農界的黃容根;保險界的陳智思;航運交通界的劉健儀;地產及建造界的石禮謙;商界(第一)的林健鋒;商界(第二)的黃宜弘;工業界(第一)的梁君彥;工業界(第二)的呂明華;金融界的李國寶及進出口界的黃定光。市民可上網瀏覽有關憲報公告及候選人的詳細資料,網址是www.elections.gov.hk。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5008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29 ---------- |
港聞 A11 |
大公報
|
2004-08-14 |
三份提名裁定無效 |
【本報訊】政府憲報昨日刊登公告,公佈二零零四年立法會選舉被確定獲有效提名的一百五十九名候選人的姓名,以及他們在選票上的候選人編號或名單編號。 選舉主任已完成核實所收到的一百零九份提名表格,最後裁定除三份提名無效外,其他提名均屬有效。 本屆立法會選舉將有八十八名候選人分屬三十五張名單,競逐五個地方選區的三十個議席。另外六十名候選人競逐十七個功能界別的十九個議席。 十一個功能界別的十一名候選人在並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為立法會議員。這些功能界別包括鄉議局的劉皇發;漁農界的黃容根;保險界的陳智思;航運交通 界劉健儀;地產及建造界石禮謙;商界(第一)林健鋒;商界(第二)黃宜弘;工業界( 第一)的梁君彥;工業界(第二)呂明華;金融界的李國寶和進出口界的黃定光。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2008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0 ---------- |
港聞 A11 |
大公報
|
2004-08-14 |
民主黨心戰室涉誤導公眾 羅致光放料攻自由黨搶游離票 |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逐漸逼近,民主黨及自由黨開始為選票「鬥法」。民主黨競選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透過傳媒發放有關自由黨過去四年在民主及民生議題的投票取向資料,意圖醜化自由黨從而搶票。羅致光此舉馬上惹來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還擊,指他「刻意將民生與民主的課題混而為一」,實有誤導公眾之嫌,又指斥民主黨主張急進民主,不顧實際情況和基本法循序漸進的要求。 羅致光前日向傳媒放料,臚列自由黨在過去四年立法會四十三項有關民主及民生議題的動議辯論、法案等,證明自由黨在二十八項「爭取民主」的議案全數投反對票,十七項與市民利益有關的議案只贊成兩項,其餘十五項反對或棄權。 羅致光明言,此舉是為了「突出自由黨與民主黨的分別」,如選民與自由黨「因為認識而分手」,那些票可能會跌落泛「民主派」那裡。他承認,民建聯的票怎樣也不可能「過」給「民主派」,反而自由黨票源主要中間游離票,有很多可搶的空間。 急進民主不顧實際 自由黨不甘示弱,該黨主席田北俊昨晚發出新聞稿,指自由黨所反對的,只是民主黨有時在民生議題上,沒有顧及公共資源的合理運用。「至於民主發展上的分歧,田北俊認為,民主黨主張急進民主,不顧實際情況和基本法循序漸進的要求,反而自由黨是從理性和務實的角度出發,提出可行的民主發展方案,相信公眾都是明白、理解和接受的。」 田北俊又說:「希望大家 以平和、理性、公正的態度參與今次立會選舉。」暗諷民主黨以激進、非理性、不公平的態度競選。 籲以平和理性參選 對民主黨的攻擊,田北俊說,羅致光刻意將民生與民主的課題混而為一,且選擇性地只列出四十三項議題,以突出民主黨與自由黨的取態不同,實有誤導公眾之嫌。「每 一個立法年度都有數十項的動議討論,四年來,便共有一百四十二項,若單以四十三項作例子,只是以偏概全。」他強調,自由黨在涉及民生事務上,都是本支持關懷弱勢社群,紓減民困的原則。 自由黨的新聞稿附上列表,臚列該黨過去四年曾投票支持的涉及民生的議論。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2008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1 ---------- |
評論-中港評論 P07 |
信報財經新聞
|
余錦賢 2004-08-14 |
香港脈搏 |
張華峰無法打中聯辦牌 |
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進入倒數期,地區直選的選情自然緊湊,但基於比例代表制的關係,五個選區的結果大致可預計,部分選區關鍵在最後一席之爭。反而功能界別的候選人數破了紀錄,當中三個界別有五至九人競逐一個議席,選情熱鬧,其中金融服務界五位候選人份量不輕,選戰有一定瞄頭。 五名候選人之中,三人曾任立法會議員,他們分別是詹培忠、馮志堅和胡經昌,兩名新人是張華峰和自由黨的馮家彬。基本上,這五人均是親北京或親政府人物,主要的政治立場相差不大,爭取業界利益政綱亦相若,這個界別的關鍵票卻控制在小經紀手上。 最遲宣佈參選的恆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之前一直是詹培忠的友好支持者,他突然參選,私下原打著的旗號是已得到中方祝福(業界盛傳他獲得中聯辦支持),但其後他卻說中方祝福對參選沒有用。 據瞭解,身兼全國政協的張華峰一度有意大打祝福牌,指自己參選是得到中聯辦甚至中央的支持,以突顯與其餘四名候選人的不同,希望因此得到支持而當選。此舉本來對於信心爆棚的詹培忠影響最大,因為許多小經紀票本來支持他,若因中央支持張華峰,可能因而卻步。 但另一位身兼政協的胡經昌得悉張華峰的動作後,馬上向中聯辦表達不滿,認為大家都是親北京人士,中聯辦不能讓其他候選人借來宣傳。 另有人向中聯辦反映,若候選人打著中聯辦支持的旗幟參選,根據立法會選舉條例,候選人須取得中聯辦書面同意,如此一來,中聯辦干預香港選舉便赤裸裸兼有根有據,所以後來張華峰不敢再打著有關旗幟。 |
文章編號: 20040814391005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2 ---------- |
龍門陣 B16 |
東方日報
|
宋小莊 2004-08-14 |
雙博集 |
有違自由選擇的社評 |
《蘋果日報》八月五日就香港立法會選舉發表社評說:「在港島選區,楊森李柱銘和余若薇分率兩隊。港島的中產階級人士頗多,假如擁護民主和自由,兩夫婦投票時就要均衡地把兩票分投給兩組,而不是一面倒地投給兩夫婦共同認同的某一人,達至『一加一等於四』的最大效果。」 這段話有兩個問題:(一)有意給楊李余三位參選者作宣傳,標榜他們「擁護民主和自由」。(二)呼籲選民違反其意願投票給未必認同的參選人。 對於第一個問題,不但為楊李余兩組人作助選宣傳,而且給其他各組參選人作反面宣傳,暗示其他人並非「擁護民主和自由」。在香港,在與選舉無關的宴會中,無意中呼籲到場賓客投選某候選人,在此情況下,有關候選人應立即聲明與該等助選宣傳或行為無關,否則有可能觸犯《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現蘋果社評作如此助選宣傳,卻未見三人作出澄清,不知何故。 根據上述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任何人均不得發佈任何關於某候選人或某些候選人屬虛假達關鍵程度或具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事實陳述,藉以促進或阻礙該候選人或該等候選人當選,即屬違法。《蘋果日報》借社評促進楊李余三人當選,意圖似已明顯。明示「擁護民主和自由」就要投楊李余,是否「具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事實陳述」,亦值得探究。 至於第二個問題,顯然違反《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規定。該公約第二十五條要求保障選舉人:(一)「通過自由選擇的代表參與公共事務」;(二)其「意志的自由表達」。但蘋果社評卻反其道而行之,要求選民夫婦兩人中有一人不按「自由選擇」、不按「意志的自由表達」去投票,藉此影響選民投票傾向,不能視為合法。 選管會作為管理、監督香港特區立法會選舉的機構對此應加以注意,受此助選社評影響的選民和候選人也應提出投訴。 評論員: 宋小莊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2016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3 ---------- |
港聞 A08 |
明報
|
明報記者 2004-08-14 |
特稿 |
問會否支持「民主派及反中亂港人士」華革會問卷被轟標籤民主派 |
立法會選舉在即,有香港華人革新協會會員近日收到一份問卷,其中一條問題問受訪者會支持「民建聯及愛國愛港人士」,還是「民主派及反中亂港人士」,又夾附呼籲選民不要投票支持泛民主派的文章。民主發展網絡主席朱耀明批評問卷「有冇搞錯」,指這種是共產黨式的政治表態,製造社會分化。 朱耀明說:「我不想在這次選舉中見到這種將社會分化的現象,用政治標語標籤民主派,會在社會發放很差的信息。」 代表港進聯出征新界東的曹宏威,是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主席。不過,曹宏威昨透過港進聯發言人回覆本報,指曹現已停止一切華革會的職務,此事與他無關。 本報昨日就此事向華革會查詢,華革會一名姓葉的男職員態度惡劣,並拒絕回應提問。 該問卷夾附兩篇署名文章,提醒選民小心投票的信件,內容指若泛民主派在立法會取得過半議席,會令特區政府癱瘓及「玩殘」香港,呼籲其會員小心投票。另一篇文章批評民主派喊「還政於民」,是「變相搞港獨」。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4002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4 ---------- |
港聞 A04 |
蘋果日報
|
2004-08-14 |
陳婉嫻名單棄民建聯標誌 |
【本報訊】身兼工聯會和民建聯成員身份的立法會選舉九龍東候選人陳婉嫻,雖然早前表示選舉時在強調工聯會身份之餘,會向選民披露自己民建聯的背景,但昨日選舉事務處向候選人公佈選票樣式時,有九龍東候選人留意到陳婉嫻的名單上只有工聯會標誌,民建聯的標誌則欠奉。選舉事務處強調,政黨標誌是由候選人自行申報,不存在漏印問題。 選舉事務處昨讓候選人查看選票上有關自己的資料會否有印錯或印漏,有九龍東候選人留意到陳婉嫻的名單,只有工聯會而不見民建聯標誌。陳婉嫻曾表示參選時會強調工聯會身份,近日她的支持度因名嘴鄭經翰加入戰團而被拉低,昨日陳婉嫻於截稿前並未回覆本報查詢。 候選人投訴名字太細 民主黨新界西候選人張賢登則投訴選票上候選人的名字太細小,字高只有二點三毫米,擔心長者及弱視人士投票時有困難,要求選舉事務處加以改善。 另外,民主黨前日批評自由黨在立法會四十三項議題上反對爭取民主和改善民生,自由黨昨日反擊,指民主黨以偏概全,並列出自由黨贊成十六項民生議題的投票紀錄。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6001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5 ---------- |
港聞 A16 |
成報
|
2004-08-14 |
張炳良促防抹黑事件 |
【記者何家茵報道】距離立法會選舉尚有28天,論政團體「新力量網絡」主席張炳良表示,要留意未來數星期會否出現特大抹黑事件,或中央高層會否發表過激言論,對選情造成衝擊。 大班勢搶嫻姐票 張炳良說,在鐵票效應下,民建聯港島區參選名單,排頭位的主席馬力雖然證實患上結腸癌未能參與拉票,但一定可以「入局」,反而排第二位的蔡素玉形勢不明朗,要增加宣傳,搶攻第六席。張炳良說,「過去(民建聯)港島把宣傳重點放在馬力身上,未能突出蔡素玉。如今馬力因動手術不在,對她(的宣傳工作)反而有利。」至於「封咪名嘴」鄭經翰空降出選九龍東,張炳良形容他的票源與梁家傑及陳婉嫻有重疊,「梁家傑所走的民主派和中產路線,與鄭經翰相似,但鄭經翰又可以吸引陳婉嫻的支持者」,故大班空降令選情複雜的九龍東再增變數。另一方面,過去十年九龍東選區相繼有私人屋苑落成,引入其他社會階層,改變該區親中陣營「獨大」的政治生態。 |
文章編號: 20040814029001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6 ---------- |
觀點角度 F04 |
新報
|
2004-08-14 |
頂多廿三席 |
民主政制以採取「代議制」 為最健全,而對其選舉方式,各界無不絞盡腦汁,設計一套適合該社會政治環境與傳統文化的模式。 今次立法會選舉在地區直選部分,所採取的「獨立選區多議席單票制」,也曾引起過很多爭。施行下來,大家只好接受,且又想方設法,從中謀求最高的當選機會。 所以,今次選舉與上回區議會選舉的「獨立選區單議席制」比較起來,民主派參選者就不易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了,它給較弱勢黨派如民建聯、自由黨及獨立人士,有較佳機會。 以新界東為例,民主派、民建聯皆一票七名候選人,要想以全勝姿態全部當選,就非得贏取九成以上選票不可。 因為,七個人必須平均計算,各得百分之十以上。這在現實情況下,簡直是天方夜譚。相對而言,弱勢候選人只要個人取得百分之十左右,就有機會贏得一席。在「比例遊戲」中,取得一些巧妙的平衡。 這個好處,是防止一黨獨大,操縱議會。香港的民主仍在起步階段,一黨獨大很容易造成專斷現象,其他階層利益會被犧牲,當屬令人憂慮的事。 許多人擔心今次會是上次區選的重演,民主派可能取得六十席半數以上。我則認為沒可能,他們只會在直選中贏十五至十八席,再在功能界別取三數席,總數最多不逾廿三席,距半數尚遠。 E-MAIL: ysl. writing@mail. hongkong. com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3018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7 ---------- |
港聞 A08 |
明報
|
2004-08-14 |
投票率高必利民主派? |
一直以來,不少人深信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愈高、民主派得票愈高」這個說法。例如九龍西的泛民主派候選人便曾多次說,如果該區投票率高逾六成,便有機會達到民主派全取4席、戰勝民建聯曾鈺成的目標。 民建聯選票屆屆增 不過,根據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的評估,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策略,他說:「我就不信所有新增的選民全部不支持民建聯……你數一數我們過去12年的得票,每一屆我們的實際得票都多過去年,所以證明我們有新的選票。」 對於民主派表示要合力「砌低」民建聯,曾鈺成笑言:「你看清楚些,他們在明就說對付我們,但暗地裏就你爭我奪。」 另外,社會氣氛的逐漸緩和,亦是民主派選情的一大隱憂。曾鈺成認為,市民已經厭倦政治爭拗及紛爭,因此走溫和、穩定路線的政黨較能吸引選民。曾鈺成以「物極必反」來形容現時的政治氣氛。他說,香港市民從來不喜歡一面倒的局面,「中國有句說話叫『物極必反』……我們近期聽到市民的反應都認為「鐘擺」應擺過來,不能一面倒……香港人比較重視平衡及多元化。當我們的勢很強勁的時候,市民覺得要扶民主派,現在反過來支持我們。」 政治和風不利民主派 除了在左派陣營,作為民主派中堅、在港島區參選的余若薇,都有感今屆的選舉氣氛似乎較淡,例如很多屋苑及團體可能怕「順得哥情失嫂意」,不想歸邊,拒絕張貼他們的海報。 民協副主席廖成利亦不無感慨的說:「我們需要檢討一下……今年氣氛比去年(區議會選舉)平和好多,再喊『踢走保皇黨』的效應的確不及去年。」明報記者 |
文章編號: 20040814004001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8 ---------- |
社會及專欄 B20 |
太陽報
|
法律學者梁美芬 2004-08-14 |
監察網 |
頑強鬥志最重要 |
今年立法會選舉中有幾位候選人曾患上癌病,其中包括陳婉嫻、范徐麗泰及馬力。馬力現正進行治療。馬力患上結腸癌的消息傳出後,各界除了表示關心之外,亦意見紛紜。民建聯及馬力本人表現了頑強的鬥志,蔡素玉更表示要食素直至馬力康復為止。黨主席患病,民建聯的成員或友好當然感到非常難過,在內心深處亦會受創。但是,在這短短的過程中,卻反映了民建聯及親中人士的頑強鬥志;一大批的支持者站出來支持民建聯及工聯會的候選人,場面亦相當感人。 馬力宣佈患病後,有不少人發表意見,其中一些候選人擔心馬力多了同情票,亦有些候選人趁機暗示選民應作精明選擇:投身體健康的候選人一票!選舉是一項工程,必須有足夠的經濟及政治的實力,健康當然是重要條件之一。但是,當患過癌病的候選人仍然不屈不撓地繼續參選及獲得其擁躉義無反顧的支持時,除了表示佩服和鼓勵外,其實誰都不應該在這時候「落井下石」。 像年輕時會考一樣,有些人是身體健康、四肢健全去應考;有些則是家境有困難、身體有缺陷坐輪椅去考試。亦可以考獲佳績。選舉與考試一樣,最重要的是頑強鬥志,意志才是決定勝負最主要的關鍵! |
文章編號: 20040814034013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39 ---------- |
新聞焦點 |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
2004-08-14 |
立法會選舉港島區不少候選人首次參加直選[本港] |
香港島選區共有六張名單,競逐六個議席,包括爭取連任的議員、立法會主席,以及兩大政黨主席,令到選情升溫。候選人當中,亦有不少是首次參加直選,他們有甚麼選舉策略? 民建聯在上年區選失利後,馬力走馬上任做主席,現在更要跳到最前線參選。面對民主派協調出選,馬力承認,曾有意跟其他愛國愛港團體商討合作:「泛愛國陣營,有范太及民建聯的名單,大家是一個友好的公平競爭的做法,我相信(我們)同其他對手不同,其他對手現在已開始對我們進行抹黑的攻擊等。」 同樣是首次參加直選的范徐麗泰,挾立法會主席之名,但認為選民最著重的,不是名氣,而是誠意,所以她無意與其他人配票,亦看不到有合作的空間:「因為我就說我相信的東西,別人說他們相信的東西,大家(政綱)不是完全一樣,怎樣可以協調呢?我不知道支持我的選民在哪兒,怎樣叫他們配票呢?對不起,我沒有甚麼策略,我只得一樣東西,就是誠意。」 面對其他名單的政治明星,政壇初哥、獨立人士黃錦輝表示,欠缺高知名度,對他來說不是障礙,他無打算與其他名單合作,認為無黨派的身份反而是賣點:「(議會內)太多政治議題,反而不是很多著墨在經濟、民生方面,我想我提供了一個另類些的形像,我是無黨無派,這方面可能給市民多一個認識和選擇。」 今次選舉一開始,就有候選人宣佈患病,雖然各張名單都認為,不會影響港島區的選情,但選民的決定,仍要留待九月十二日才揭盅。 |
文章編號: 20040814096000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40 ---------- |
新聞-政策政情 P05 |
信報財經新聞
|
2004-08-14 |
特稿 |
勞工界選舉變工聯會地位之戰 |
立法會勞工界三個議席只有四名候選人,但選情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主要原因是得到公務員工會好感的工聯會「叛將」陳國強加入戰圈,而公務員工會的選民數目佔整個界別逾半,導致坐擁一百八十三票的工聯會兩名候選人不能穩操勝券,若任何一人落選,將影響整個工聯會的地位和聲譽。 另一方面,爭取連任的勞聯主席李鳳英,可能因工聯會力保推薦的候選人鄺志堅和王國興而得不到工聯會屬會投以第三票支持,不但未能重演四年前高票當選的局面,還須與其餘三人力爭,以免低票出局。 勞工界有五百一十九位選民,工聯會屬會和資助會約有一百八十三票,勞聯和職工盟有五十多票,餘下二百八十票屬於公務員工會和資助機構工會。今屆新增選民約一百多人,據知,大部分是公務員和資助機構的工會。 根據選民分佈,工聯會推薦的兩名候選人勝算較大,但必須遊說更多公務員工會支持,才能穩勝,但陳國強退出工聯會和民建聯參選,打亂了工聯會甚至李鳳英的陣腳。據瞭解,陳國強參選主要是狙擊工聯會候選人,令其中一人落敗,而非江湖地位甚重的李鳳英。 兩年前,公務員工會因為政府減薪削津而上街遊行,當年只有不理工聯會指示的陳國強以及李鳳英出席聲援,有公務員工會的資深成員說,陳國強在這一役上獲得公務員的好感,但會否投票支持,視乎陳國強如何遊說。陳國強說,現遊說公務員工會支持,也是指因為參加遊行而遭工聯會入罪,未能繼續獲得推薦參選。 由於陳國強力爭可以左右大局的公務員工會支持,工聯會在寄出第一份介紹政綱的宣傳刊物後,本周已開始急起直追,寄出整份針對公務員政綱的宣傳刊物,更打出工聯會副理事長陳婉嫻的「牌」,力求借陳婉嫻的江湖地位爭取支持,阻止公務員工會的選票流失。 本報曾經聯絡鄺志堅和王國興做訪問,但只有鄺志堅及他倆的競選經理崔世昌回覆,表示鄺、王兩人在未來兩個星期拜訪工會的行程緊密,沒有時間接受訪問,即使兩周後也未必有時間做訪問,並表示不介意選情報道沒有訪問兩人。李鳳英認為,這次立法會選舉已變成她與陳國強爭取公務員支持之爭,因為工聯會已有大量基本票,她的勝算是「五五波」,加上她過往較少接觸部分公務員工會,現在唯有盡力而為。 李鳳英承認,這次選舉是選民決定有「一面倒」的代表,或要有均衡參與的代表■ |
文章編號: 20040814391003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41 ---------- |
新聞-政策政情 P05 |
信報財經新聞
|
2004-08-14 |
67%青年選民稱會投票 |
一項針對青年人的調查顯示,六成七青年選民表示會參與立法會選舉投票,雖然三成半受訪青年認為現推行雙普選的社會條件未成熟,但七成六贊成在○七年普選特首,六成一讚成在○八年普選立法會,七成四認為行政會議內應有立法會主要政黨代表。 香港小童群益會在七月十日至三十一日進行街頭訪問,成功訪問了三千三百多名十五至三十歲的青年人,其中一千一百多名為登記選民。 調查結果顯示,五成受訪者認為政府表現「普通」,約五成半認為全面普選立法會可改善政府施政表現,約五成認為全面普選特首可改善施政。受訪者認為實行雙普選的首要條件是公民意識高、有足夠政治人才、廉潔公正的選舉制度及社會經濟環境穩定等,但七成三認為現未足夠政治人才,七成認為現未符經濟環境穩定的條件。 問及出任立法會議員的重要條件,約五成認為可反映民意,四成二選擇高度議政能力,另有三成七認為須兼顧各界利益,約兩成二認為「愛國愛港」重要,排行第七。 另外,一成三選擇「與中央政府關係良好」,排行第九■ |
文章編號: 20040814391004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 42 ---------- |
電子剪報服務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852) 2948 3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wisers.com
Copyright (c) 2004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