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報
A04  |  港聞  |  社評
2007-11-18

人人都來投下神聖一票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日,全港18個區議會共設有488個投票站,從上午7:30到晚上10:30供選民投票。這次是香港回歸以來第三屆區議會選舉,「一票在手」的選民可以投下神聖一票,選出「心水」區議員服務地區。

今屆選舉有兩大特點,一是參選的人數是歷屆最多的,有907名候選人爭奪405個議席;二是青年人參選特別多,最年輕的是剛滿區議會法定參選年齡21歲,有的還是在校的大學生,顯示香港政壇朝氣蓬勃。有人認為,今年區議會選舉氣氛不夠熱烈,埋怨政府的宣傳發動工作做得不夠好。其實,只要深入地區看看,競選相當激烈,以往只有一名候選人的選區已經大幅減少,取而代之,是大批候選人的湧現,有些選區參選者多達六七人,各自推銷政綱,使盡招數,在最後衝刺階段「搏到盡」,拉票手法各顯神通,然而都以誠意服務、勤奮工作為本。

面對參選者激烈競爭,選民應該如何做?浩大的選舉工程,如果只有參選人的努力,而得不到廣大選民的支持,民主

選舉的意義就無法體現出來。選舉制度是以公眾的支持率來決定最終的當選者,「捨低取高」,得票高者勝出,並代表公眾行使職責。因此,選民必須瞭解參選者,瞭解他們的政綱,聽其言、觀其行,擦亮眼睛、深思熟慮,選出理想人選。民主選舉須參選者與選民之間形成互動,才能推動民主發展的進程。

但是,對於區議會選舉,不少市民還是不大關心,青少年更是缺乏基本的知識。最新一項調查顯示,受訪青少年對區議會認識不足,半數青少年不知道區議會的參選年齡,八成不知道所屬選區的議員名字,超過九成從來沒有協助區議員進行活動,或向區議員表達意見。

也有部分選民認為,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去不去投票無關大雅。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了。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證實,低投票率會導致部分人士被忽略,特別是投票率偏低的社群,其權益更容易被忽略,可能導致政府的政策向某方傾斜。有些國家,老年人的投票率遠高於青年人,政府便制訂多傾向照顧長者的政策,忽略青年的福利。因此,不論男女、老年人青年人,都應該積極走到票站,一人一票,表達自己的訴求,表達社群的訴求。

縱觀本港近兩屆區議會選舉情況,1999年的區議會選舉,共有81.6萬選民投票,整體投票率為35.82%。2003年超過106萬人透過選票表達訴求,投票率達到44.06%。投票率有所上升,是選民公民意識提高的表現。但是這樣的投票率,相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仍然偏低。英國在2001年6月的大選中,投票率高達58%,六成的投票率在該國已是較低的紀錄。在台灣,2001年立委選舉投票率為66%,2004年為59.16%;大選更高達六七成的投票率。在實行強制性投票的馬爾他、澳洲,投票率更高達95%。

投票,並不是將一張選票投入票箱這麼簡單,這僅僅是民主選舉的一個過程。民主選舉是市民參政的一種體現,定期選舉行政長官和民意代表,可以彰顯民治的理念,是讓民意有直接反映到政策上的機制。投票,是選民行使公民的權益,是在推動社會民主進程,香港要推行雙普選,就要從每人投下一票開始,當合資格的市民都盡量多地去登記做選民,當大多數已登記的選民都去投出自己一票的時候,香港離普選的日子就不遠了。

今天,每個選民都應抽出寶貴的時間到票站,行使公民權利,投下神聖一票,表達自己的心願,共同推動香港的政制發展。

 
文章編號: 20071118029004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2007-11-18

對抗左派鐵票泛民告急 「今日一定要投票」

【本報訊】泛民主派與親北京陣營經過一個月區議會選舉拉票戰,今日到了區選投票的決戰時刻。面對親北京陣營誓言要收復失去的議席、03年7.1效應淡化,加上選舉氣氛冷淡,令泛民主派候選人陷於苦戰,必須依靠高投票率,才有機會扭轉形勢,所以包括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內的泛民重量級人物,昨日都盡最後努力呼籲市民踴躍投票。記者:莫劍弦、林俊謙、倪清江

今次泛民主派派出289人出戰區議會選舉,可是面對親北京陣營以低調選舉策略,令整個選舉氣氛十分冷淡,泛民要扭轉劣勢,必須催谷投票率,所以他們昨日盡最後努力,呼籲泛民支持者,今日一定要出來投票。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公民黨昨午於尖沙嘴鐘樓旁舉行區議會選舉戰車隊巡遊活動,黨魁余若薇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八個字,呼籲選民今日行多一步到投票站投票,以推高投票率,證明不一定需要7.1效應才能促使選民投票。另一名成員湯家驊也說,高投票率對公民黨候選人勝出十分重要,希望市民以選票顯示支持民主。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說,泛民對手有龐大的組織票,若泛民支持者不出來投票,對手鐵票就會淡了泛民候選人的得票率,所以支持民主派的選民,今日一定要出來投票。

陳太今到港島各區助選

除泛民各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昨日也公開呼籲選民今日踴躍投票,透過手上的一票,選出可表達自己意見的區議會候選人。她會於今日到港島各區為民主派候選人助選拉票。至於親北京陣營方面,昨日也盡最後機會,為部份戰況吃緊的候選人拉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該黨高層昨日四出為候選人拉票,當中以參選大埔區選區、面對公民黨總幹事曾國豐挑戰的李國英、以及東湧和天水圍選區的選情最為緊張。

區議會選舉資料

需要投票的選區:364個候選人:866人投票站開放時間:7:30am至10:30pm選民投票需知:需於票站開放時間內投票只能在投票通知書上指定票站投票投票時出示身份證領取選票只能選擇一名候選人必須以票站提供投票印章,在屬意候選人名字旁圓圈打印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網頁

特稿:泛民候選人苦戰保皇黨

【本報訊】今次區議會選舉中,泛民及親北京陣營在多個重點選區交鋒,在投票前最後一日,仍然殺得難分難解,泛民候選人面對對手抹黑、動員傳統地區「鐵票」以及投入大量資源圍攻下,紛紛陷於苦戰。公民黨總幹事曾國豐在大埔墟選區挑戰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李國英,曾表示選情吃緊,民建聯動員拉票,令他疲於奔命,最終勝負將取決於今日投票率,若投票率低於四成,他勝出機會就低。

昨日最後衝刺

03年號召7.1大遊行的民陣前召集人蔡耀昌,他在沙田火炭選區,同樣遭新論壇「隱形人」龐愛蘭以大量人力物力圍攻。蔡指出資源、人手不夠對手多,令選情陷於苦戰,惟有希望支持民主的選民,今日可以自發投票。在黃埔東競選連任,民主黨重點培養的「接班人」陳家偉,昨日就被競選對手梁美芬,重提當日民主黨涉以公帑供樓的標事件,對他進行抹黑攻擊,陳昨日則即時重申,廉署當年經調查後,已還他和民主黨清白。泛民另一重點選區坪石,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助理余冠威,昨獲其「師傅」梁家傑到該區全力協助拉票。有熟悉該區的人士指出,目前余的支持度仍比對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徒弟陳百里稍微落後3至5個百分點,故民主派選民是否踴躍投票,將會成為該區勝負關鍵。至於在紅磡鶴園海逸選區挑戰該區現任區議員、民建聯蕭婉嫦的公民黨大律師黃瑞紅,昨日亦努力抗衡左派鐵票,繼續落區全力拉票。

 
文章編號: 20071118006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大公報
A02  |  要聞
2007-11-18

上屆慘敗未損服務真誠 民建聯實幹圖復失地

上屆區議會選舉,反對派以一句「踢走保皇黨」,擊敗多位在地區服務多年的民建聯候選人。四年後的今天,民建聯派出一百七十七人出選,宗旨依然沒變,仍然本「實事求是,為您做事」的態度服務市民。四年的時間,且看民心有何轉變。本報記者羅秉昆

四年前,民建聯受到「七一效應」影響,派出二百零六名候選人中只有六十二人當選,當選率僅得三成,不少原本「坐定粒六」的選區更相繼失陷,直接導致曾鈺成辭去民建聯主席的職務。現任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早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今屆區議會選舉的首要任務是「收復失地」。在一百七十七名候選人中,約有三分之一是上屆落敗而今屆捲土重來的,觀龍區的葉國謙就是最佳例子。

一七七人任重道遠

上屆區議會選舉,有多年地區服務經驗的葉國謙竟以六十四票之差敗給「空 降」的反對派候選人何秀蘭。葉國謙早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站起來。」過去四年,他繼續服務市民,成績有目共睹。其他捲土重來的民建聯候選人還有灣仔大佛口的李均頤、油尖旺富榮的鍾港武、九龍城龍城區的吳寶強、黃大仙彩雲東的盧兆華、觀塘順天的郭必錚等,力抗反對派的狙擊。

過去四年,民建聯的工作獲得市民普遍認同,除了紮實的地區工作外,民建聯也銳意年輕化和專業化。今屆民建聯共有六十位首次參選的候選人,當中不泛年輕或專業人才。好像北區華都選區的姚銘,在截止提名日才剛滿二十一歲,以及有博士頭銜的觀塘坪石候選人陳百里,正是年輕和專業的代表人物。譚耀宗說,該黨選拔候選人過程嚴格,就算是首次參選,都必須已在地區服務了一段時間。

民建聯今屆有六十八位區議員角逐連任,其中不少已自動當選,如觀塘區的施能熊、柯創盛,黃大仙的林文傑、黎榮浩等。不過,其中也有些角逐連任的候選人被反對派候選人「狙擊」,而目的或不在求勝,而是利用對手知名度博取曝光率,其中挑戰李國英的公民黨曾國豐就是最佳例子。同樣是角逐連任的青年民建聯副主席陳恆鑌表示,不論對手如何,他都會「以汗水灌溉社區」,以實績爭取連任。

今天區選,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和副主席劉江華,將分別到新界西和新界東為候選人打氣,其他選區的助選工作則由該黨各立法會議員負責。早前到十八區進行巡遊表演的副主席蘇錦樑和蔣麗芸,今日也會到十八區為候選人打氣。



 
文章編號: 20071118002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香港商報
A02  |  重要新聞  |  頭條
2007-11-18

866 候選人競逐364議席 區選今投票戰況料激烈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報道:今日是第三屆區議會選舉,全港296萬名選民,將以一人一票選出364個選區共866名候選人。各個政黨「大佬」今日將盡最後努力走遍18區拉票,呼籲市民盡市民責任,踴躍投票。

488 票站上午7 時半開放

全港488個投票站,今日上午7時半至晚上10時半開放,供約296萬名已登記選民進行投票。這次區議會選舉,被確定獲有效提名的候選人共907名,但全港405個選區中,有41個選區的候選人自動當選,其餘364個選區議席,將由866名候選人競逐。

投票結束後,當局最快於11時始能開始點票。而按上屆的經驗,六成票站將於凌晨二時有點票結果,估計至凌晨四時半會完成所有點票。行政長官曾蔭權早上9時會到半山的高主教書院投票,並於晚上11時15分巡視黃泥湧體育館點票站。

今屆區選中,作為全港第一大政黨的民建聯派出177人參選,當中68人為爭取連任,而多達26個選區是上屆以些微票數落敗後,今屆捲土重來;自由黨則派出56人,而葉劉淑儀亦首次遣「匯賢四子」參選。至於「泛民」陣營,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及民協分別派出108人、42人、30人及38人參選。

民建聯高層將傾巢拉票

各個政黨「大佬」今日都會傾巢而出,馬不停蹄走遍18區助選,其中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由早上7時半由柴灣樂康起步,下午抵葵湧至傍晚轉戰天水圍宏景,為黃家維、歐陽寶珍及姚國威站台,而副主席劉江華則走訪新界東各區,途經馬鞍山頌安、大埔墟、粉嶺華都等,為葛珮帆、李國英及最年輕參選人姚銘打氣。

譚耀宗昨晚對本報表示,保守估計該黨約取得83席,並笑言每個區都選情告急,所以要到所有選區打氣拉票,每個區都不放過。他透露,今晚10點半後會返回總部,直至所有結果公佈。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說,失去地區議席等如失去明年立法會選舉的「樁腳」,令落區拉票感到困難,而該黨的李永達也坦言,該黨取得65席已算「合格」。

山頂觀龍等選區有惡鬥

雖然沒有為明年立法會帶來指標性的選區,但今屆區議會亦不乏「戲碼」,包括因為「周松崗事件」,公民黨的陳淑莊在山頂區,惡鬥自由黨當區現任議員林文傑、公民黨總幹事曾國豐,在大埔墟挑戰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國英;而中西區觀龍,去屆僅以64票敗陣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今屆捲土重來,接受保育人士何來及獨立人士梁劍琴的挑戰。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認為,現在香港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氣氛比較正面,令政治議題在投票考慮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市民傾向認為區議員的功能角色在於解決社區問題,和代市民表達意見。

學者預測投票率迥異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隨「七一效應」消退,加上政府民望高企,預計今日的投票率可能不會超越03年44.1%的紀錄。他又預期上屆在區選失去不少議席的民建聯,可以憑地區工作表現收復失地,取得近百名議席。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則另有見解,指今屆選民的投票取向,將聚焦在候選人民生方面的政綱,而政黨將力保議席,以免影響明年立法會選舉的選情。他形容,今屆區選會是歷來最激烈的一次,預期投票率可能達到四成六,高於上屆。

全港區議會共有534名議員,除民選議員外,另有102名委任議員,27名當然議員(新界鄉事委員會主席)。第三屆區議會任期4年,由明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鄧竟成:選舉不容暴力

另外,前晚在元朗為候選人拉票後,被2名蒙頭刀手斬至危殆的崇元朗正新村村長古強華,現時仍於屯門醫院留醫,情況已轉為嚴重。古入住的病房外,昨仍有2名軍裝警員看守戒備,而古的10多名親友,昨5時半趁院方的探病時間,到病房探望古強華。據古太透露,古強華現時已甦醒及能說話,但「而家唔方便講」,只表示事件已成過去,一切已交由警方追查。警務處處長鄧竟成昨日表示,不會容許選舉暴力事件發生,警方將加派人手確保選舉的順利進行。



 
文章編號: 2007111800100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大公報
A01  |  要聞  |  頭條
2007-11-18

區選今投票 選賢為社區促和諧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日,全港約三百萬選民將用手中選票,選出三百六十四名區議員。本港政界人士認為,區選是四年一度的大事,關乎香港的長遠發展和市民福祉,市民有責任選出稱職的、能代表他們意見和利益的人士,並為社區的發展、為香港的和諧穩定,投下神聖一票。本報記者潘江鯤

這是特區成立十年來進行的第三次區議會選舉,也是香港經歷種種低潮後的首次地區性投票,選舉結果關乎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因此,不論是候選人還是普通市民,都希望此次選舉能在公平、公正、公開情況下順利進行。

預估凌晨公佈結果

分佈在全港十八區的四百零五個選區中,已有四十一個選區的候選人自動當選,而其餘三百六十四個選區的議席,將由八百六十六名候選人競逐。

全港共四百八十八個投票站將於今日上午七時三十分至晚上十時三十分開放,供約二百九十六萬名已登記選民投票。

在投票結束後,大部分投票站將即時改為點票站。在點票開始前,點票站外張貼公告,通知公眾人士該站會在何時開放給他們觀察點票情況。預計全部選舉結果將在明天凌晨三時左右公佈。

對於此次選舉,不少本港政界人士期望,市民善用手中選票,選出能真正代表市民心聲、為市民謀福祉的區議員。本港最大的政黨民建聯的主席譚耀宗表示,經歷多次選舉後,市民更加理性、更加務實,為自己的社區選出一名最好的區議員,同時也為支持香港和諧穩定的候選人投下信任一票。

市民更加理性務實

譚耀宗指出,民建聯的一百七十七名候選人都秉承「實事求是,為您做事」的宗旨,過去政績有目共睹,值得市民給予支持,他們當選後也必定會履行承諾,「為市民發聲音、為市民謀福祉」。

代表本港最多打工仔的工聯會,該會理事長黃國健表示,選舉投票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在今日這個四年一度的重要日子,市民應踴躍投票,善用好選票選出最佳的區議員。他說,與四年前「情緒化」的選舉相比,此次選民更加理性,相信那些實實在在、切實為市民服務的候選人可得到選民青睞;相反,一些平日不見蹤影,選前數月才來參選的「空降」人士,則不會得到多數市民的支持。

港區人大代表團團長袁武表示,市民應踴躍投票,選出最能代表他們心聲、最能反映他們意見的人士作為區議員。他相信,無論投票率高低,市民都會理性選舉,因為這關乎自己社區的發展,和香港的和諧穩定。

區議員擁更大權力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也表示,他相信市民會選出真真正正「做實事」的候選人,也為那些有利於香港長遠發展的候選人投下信心一票。

區議會的職能,主要是就區內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包括:怎樣提供和使用區內公共設施及服務;政府在區內推行的計劃是否足夠及其施行的優先次序;怎樣運用撥給有關地區的公帑推展區內的公共工程和社區活動等。區議會亦可運用所得的撥款,在區內承擔以下事務:改善環境、促進康樂和文化活動,以及舉辦社區活動等。

隨政府改革區議會職能,市民此次所選出的區議員將擁有更大權力,為社區和居民需要作出貢獻。正因如此,市民更要踴躍投票,選出真正能代表自己的區議會議員。



 
文章編號: 2007111800200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星島日報
A04  |  港聞  |  區議會選舉2007
2007-11-18

兩立會議員陷「苦戰」區選今投票激戰區最後衝刺

區議會選舉今天進行投票,全港二百九十六萬選民,將會在八百六十六名候選人中選出三百六十四個區議員。各黨派在最後關頭全面動員,在多個「激戰區」作最後衝刺,當中,兩位參選的立法會議員譚香文和李國英,亦陷於苦戰之中,被對手蔡六乘和曾國豐步步進逼。有學者指出,今次區議會選舉中,政治議題淡薄,候選人當選與否,將取決於地區政績。

記者:蔡傳威

全港二百九十六萬名合資格選民,今天在上午七時半至晚上十時半可往各指定票站,投票支持心水候選人,結果預計在凌晨陸續公佈。

今次區選中,各黨派均大舉派員出選,當中以民建聯最多,候選人多達一百七十七人,其次是民主黨,有一百零八人參選,首次參選區議會的公民黨和社民連,亦各有四十一人及三十人。在三百多個選區中,多個具有「指標性」作用的選區都競爭激烈,當中包括兩位立法會議員。

譚耀宗湯家驊助陣

今屆區選共十名立會議員出選,估計大部分能成功連任,但有兩個選區選情激烈。其中一個是大埔墟選區,公民黨「總管」曾國豐挑戰現任民建聯區議員兼立法會議員李國英,兩人皆標榜自己在大埔土生土長,對地區事務有承擔,近日二人積極出動大量助選團拉票,也分別請來黨的明星如譚耀宗、湯家驊等協助宣傳。

李國英表示,自己當了兩屆議員,而且很多街坊並不認識曾國豐,他對自己選情很有信心,「市民眼睛是雪亮的,知道甚麼是真是假。」曾國豐則稱自己的選情仍未穩陣,但已給對手構成很大威脅。有公民黨人士透露,該黨內部最新進行的調查顯示,李國英的支持度拋離曾國豐不足百分之十,但仍有四成選民未決定向誰投票,臨近選舉的數天是雙方短兵相接,力圖爭取游離票的階段。

龍星選區蔡六乘威脅大

至於會計界功能組別立會議員譚香文,在黃大仙龍星選區面對蔡六乘及盧海鵬二人的挑戰。盧海鵬是首次參選,蔡六乘則曾在九九年區選打敗葉添強當選,○三年一屆則與譚香文及另外二人對決,他獲得二千零八十六票,比譚香文獲得的二千三百零一票,僅差二百多票而飲恨,另外兩名候選人只得百多及二百多票。

公民黨內部評估,蔡六乘的支持度不俗,勝負關鍵是盧海鵬將分薄譚香文多少票。譚香文表示,仍然在選舉前數天打出告急牌,是擔心在缺乏七一效應下,支持她的選民不去投票,但她對選情仍有信心。盧海鵬則認為,居民較喜歡年輕實幹的候選人,相信自己有一定勝算。

學者料投票率約40%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雙料議員明顯有優勢,在立法會層面提出地區問題及爭取興建設施,成效比只做區議員理想,不過,選民亦十分重視議員是否經常在本區服務,「如果成日不現身,知名度高都無用!」

上屆區選投票率達百分四十四點一,今年投票率如何?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表示,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選情,吸引了市民的焦點,令區選被忽略,加上立會補選與區選的議題不同,未能起到協同效應,令選情冷淡,影響投票率。他認為今年的投票率會比上屆的百分之四十四差,估計為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



 
文章編號: 20071118003003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明報
A02  |  要聞
2007-11-18

兩太今落區助選 陳太走港島40 區葉太撐匯賢民建聯候選人

今屆區議會選舉被視為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前哨戰,兩位參與補選主要競爭對手,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及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今日亦會現身為兩大陣營候選人拉票。泛民本打算利用「陳太效應」帶動氣氛,可惜不大奏效。不過,陳太今日將為泛民作最後衝刺,一連涉足港島40 多個選區為泛民候選人打氣,而葉太則會先到4區為「自己人」撐場,再去支持民建聯的候選人。

得到泛民支持的陳太,今早會先到跑馬地投票,隨即會到山頂區為泛民候選人拉票,接她更會馬不停蹄走訪港島各選區,呼籲選民投泛民候選人一票。至於得到親政府陣營支持的葉太,今日將會集中力量先替匯賢智庫4 名候選人拉票,而她昨晨從美國飛回香港的女兒葉榮欣亦會到場送上食物,葉太接會到數區為民建聯候選人打氣。

陳太批葉太普選建議不民主

不過,兩太昨日繼續選舉工程,除了不約而同跟一班年輕人會面,更隔空針鋒相對。被青年問及與葉太就普選問題的分別時,陳太語帶激動不斷強調: 「我的建議十分簡單,普選就要平等和普及,葉太的建議有篩選機制,表面就好民主,事實不是。」她又反駁「忽然民主」的批評,指自己一直有民主的核心價值, 當公務員時只因身份問題,不代表不提倡民主,而且她亦多次參與遊行。而陳太在昨日活動甫開始,即呼籲年輕人今天出來投下良心一票,但她不認為今天區議會選舉結果會影響其選情,對於投票率亦不作揣測。不過她表示自己將會到港島各區呼籲選民,選出與她同一理念的人。

居權問題葉太矛頭直指陳太

另一邊廂,葉太與80 多名facebook 年輕朋友見面,其間遭到長毛梁國雄「踩場」。當她回應一名網友問及如何協助居港權人士時,她把居港權問題矛頭直指向時任政務司長的陳太,「當時是由政務司長處理居港權問題,167 萬人(湧來香港)亦不是我計而是統計處,而統計處亦不是向我負責,我只是負責執行政府的決定」。

葉太昨日又自爆以前在新發教書時有男學生主動約會她, 較早前亦有一名外國男士在facebook 想認識她,她聲稱由於怕女兒呷醋,所以一定不會接受。

立法會補選其餘候選人分別是李永健、蕭思江、柳玉成、何來、凌尉雲、蔣志偉。

七大焦點選區觀龍(中西區) 精彩之處:

葉國謙上屆因64 票輸掉議席,今屆捲土重來, 卻遇上「空降」而來的保育人士何來坪石(觀塘)精彩之處:兩黨第二梯隊交鋒,民建聯陳鑑林「徒弟」陳百里與公民黨梁家傑助理余冠威對陣大埔墟(大埔)精彩之處:公民黨新星曾國豐以「舊街坊, 新思維」, 挑戰民建聯「雙料」議員李國英龍星(黃大仙)精彩之處: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香文角逐連任,此役測試公民黨能否鞏固中產票源火炭(沙田)精彩之處:十大傑青龐愛蘭首次參選,挑戰03 年七一大遊行「搞手」蔡耀昌黃埔東(九龍城)精彩之處:民主黨「看重」的第二梯隊人物陳家偉,被打專業、高學歷旗號的法律學者梁美芬狙擊富榮(油尖旺)精彩之處:獲民建聯曾鈺成力捧的鍾港武屢敗屢戰,看他能否8 年抗戰成功攻佔民主黨涂謹申的地盤

 
文章編號: 20071118004014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明報
A03  |  港聞  |  社評
2007-11-18

今日去投票

今日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我們呼籲約296 萬合資格選民,善盡公民責任,到各自的選區,投下神聖一票,選出為社區服務的區議員。

今年區議會選舉,共有907 人報名參選,是歷來最多,除了41 人因為無競爭對手自動當選以外,其餘866 人競逐364 個議席,平均約2.38 人爭奪1 個議席,競逐可謂極為激烈。至於今年區會選舉,我們認為有下列幾個觀察點應該注意。

首先是今年會否保持、甚至超過2003年的投票率。03 年投票率高達44.06%,創下逾106 萬選民投票的紀錄,較前一屆的投票率,猛增逾8.24 個百分點,今年的選民會否有此熱情,不但反映選民對切身事務的關注程度,投票率的高低,亦會對整體政治版圖格局有影響。這是值得注意之一。

這次選舉的最大懸念是民建聯能否一雪4 年前慘敗之辱,而民主黨4 年前得益於七一效應,今年能否保得住甚至擴大優勢,兩黨選情消長如何,是這次選舉一大看點。03 年因為七一效應,民主派以「踢走保皇黨」為競選主軸,許多選民把政府施政失誤導致民不聊生的責任,傾注到民建聯身上,民建聯因而慘敗,得票平均較1999 年少了7%,當選率只有約三成,曾鈺成因此引咎辭去主席之職。經過4 年生聚教訓,今年民建聯推舉出177 人參選,而當前社會氣氛與03 年明顯不同,一般認為對民建聯較有利,民建聯能否取代民主黨,成為擁有區議會議席最多的政黨,明日就會知道。

至於民主黨,今年派出108 人競逐,基於資源不及民建聯充裕,一般認為於開展地區工作方面,民主黨不及民建聯,但是傳統上參選尋求連任的區議員,勝出率高逾八成,如果這個數字有參考價值,則民主黨有否乘03 年的優勢,過去4 年在地區努力耕耘,以爭取街坊選民繼續支持,這次選舉將是檢驗他們的努力成果的時候。

今次選舉,各個黨派都標榜有年輕參選人,事實上本港政壇正處於新老交替的時刻,過去,各個黨派對於培養新人,都未見太大成效,缺乏政治人才,因此出現今年立法會港島區議席補選,民主派和民建聯都拿不出可堪一戰的人,要由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兩名退休公務員競逐。今次選舉,各個黨派「年輕、新人」的戰績如何,會觸及各黨派交班部署,未來政壇由哪些人主導,也可以此中尋,因此值得注視。

區議會處理實務工作,政治氛圍一貫不濃烈,03 年的七一效應是例外,民主派今年的競選主軸打2012 普選牌,民建聯主打民生牌,以現在的社會氣氛,選民取向如何,某一程度觸及本港的民主進程,亦是注意重點。

另外,今次有不少「新人」空降一些選區,挑戰在區內經營多年的現任議員,這種新舊對碰的結果,很能反映選民對新思維的接受程度,情如何,值得觀察。

還有,今年有不少人以獨立身份參選,挑戰有政黨背景的人,政黨效應在其間會否起到決定性作用,值得留意。同時政治明星效應會否還有扭轉乾坤之力,也頗堪關注。據知陳方安生會到40 個選區替民主派候選人助選,她能否為候選人拉到更多選票,某一程度也可以預示她在下月2 日補選的氣勢,很值得留意。

總之,今次選舉看點和值得注意之處甚多,結果待決之前,合資格選民踴躍投票,是最重要的。

【相關新聞刊A1、A2 版】

 
文章編號: 2007111800401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成報
A04  |  港聞
2007-11-18

區選決戰各黨傾力拉票 民主黨力保連任民建聯誓收失地

回歸以來戰況最激烈的區議會選舉今日舉行,是次區選被視為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前哨戰,泛民主派將傾盡全力延續03年「七一效應」八成當選的佳績,力保現屆議席順利連任;民建聯自上屆慘敗後則養精蓄銳達四年,今日實行「大反攻」誓雪前恥。各大政黨領導今日會精騎四出為黨內候選人作最後拉票,而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則分別到泛民及民建聯等陣營協助拉票,亦為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作熱身。記者馮志諾報道

03年民建聯慘嘗「滑鐵盧」滋味,該年區議會選舉當選率只有三成七,反觀民主黨區議會候選人當選率高達七成九。泛民與建制陣營四年後交鋒,民主黨今次派出108名候選人參選,民建聯則派177人反攻;另外,自由黨更史無前例派出56人角逐,至於崛起只有短短兩年的公民黨,亦挾年初特首選舉餘威,派出44人參選,務求分一杯羹。

自由黨 重兵把守港島

今屆選舉其中有866名候選人競逐364個議席,參選人數之多創回歸歷屆新高。民主黨各高層今早7時30分起,會在港九新界實行「人海戰術」拉票,其中李柱銘及楊森坐鎮港島,涂謹申及李華明分掌九龍西及九龍東,而張文光、鄭家富及本身同時參選的主席何俊仁,則分別坐鎮元朗、葵青及沙田等地拉票。

在地區擁有雄厚網絡的民建聯,黨主席譚耀宗及副主席劉江華,今日則會巡迴全港各區替候選人拉票,如譚耀宗早上往柴灣、中午及傍晚轉往葵湧及天水圍;而一向看守新界東的劉江華,旗下有多位焦點候選人出戰,包括李國英對公民黨曾國豐,以及姚銘對民主黨潘忠賢,故劉今日會親自督師打氣。

公民黨 奇兵出擊新界

至於雄心勃勃的公民黨,今屆在港島及新界駐紮重兵,該黨新界西及新界東分派12人及8人出選,若當中有半數議席能當選,足有機會扭轉明年立法會選舉新界區的直選版圖。部分公民黨較低調的執委如李誌喜、關信基及黎廣德等,今日亦會難得「現身」拉票。

至於早前引起軒然大波、被喻為「余若薇對田北俊」的山頂區,除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外,角逐立法會補選議席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更會親自替候選人陳淑莊拉票。對方陣營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則連同兩位副主席周梁淑怡及劉健儀齊到票站「力撐」該黨候選人林文傑,預料將上演一場激烈競爭。

陳太葉 太分頭助拉票

陳方安生今日亦會到40個泛民候選人投票站協助拉票及站台;至於陳太主要對手、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今日會在剛返港的女兒陪同下,到匯賢智庫各候選人選區打氣,又會親往部分民建聯及獨立人士的選區呼籲和拉票,以作為補選的熱身

另外,警方正跟進元朗區議員競選經理古強華遇襲案,警務處長鄧竟成昨日強調,絕不容忍選舉暴力,每次選舉前,警方也關注每區情況,他並指出今日的區選投票日會加派人手,確保選舉順利進行。

 
文章編號: 20071118029004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成報
A04  |  港聞
2007-11-18

學者分析民建聯勢成大贏家

【記者馮志諾報道】歷屆區議會選舉向來重地區民生議題,泛民主派早前雖然推舉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參選立法會補選,但仍無助推高雙普選的討論氣氛,加上特區政府近年管治形勢已趨穩定,有學者因此預測,民建聯今屆應可成功收復失地,有機會贏取超過100個議席,成為今屆區選的大贏家。

有機會 贏取 100 議席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縱觀民建聯91年至99年的三屆區議會選舉,贏取議席數目均有直線上升,只不過上屆遇上「七一效應」才慘遇「滑鐵盧」,就算泛民近期屢就政改等不斷製造政治議題,其實對重民生事務的區議會選情毫無幫助,宋立功指出,「民建聯80席係基本,要超過100席,就要睇臨場表現,因為民建聯好多候選人都係新人,但唔係完全冇機會」。

相反,宋立功對民主黨延續上屆「七一」優勢不表樂觀,「佢保得住上屆92席,已經叫做大勝,但應該只係贏到70至80席,如果少過呢個數,民主黨勢頭一定會下滑,出年立法會直選版圖可能要全面改寫」。至於公民黨,他則指由於該黨今年初推舉梁家傑參選行政長官而名聲大噪,若現任七席能「翻一番」至14席,表現已非常好。

民主黨有 信心保80席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則對本報表示,對該黨現屆議席順利連任有信心,預計贏取70至80席不是問題,「除非現屆議員做得好差,否則選民都會繼續支持,唔會貿貿然支持另一個候選人」。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早前則表示,該黨若能收復99年參選時的83席,已算收復失地;而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早前表示若能保住現屆17席,已不算大敗。

 
文章編號: 20071118029004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新報
A05  |  港聞
2007-11-18

民建聯或可收復上屆失地

【新報訊】上屆區議會選舉錄得44%的投票率,打破歷屆紀錄,一直跟進選舉事務的學者相信,今屆選民的投票取向,會聚焦在候選人關於民生的政網。一直研究本港政制的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泛民主派推舉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參加立法會補選,但未能夠乘機將雙普選的議題帶到區議會廣泛討論。他指,在經濟持續改善之下,相信選民較注重民生事務,政治議題相對受忽視,並預期今屆會是歷來最激烈的一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亦會較上屆的44%高,可能達到46%至47%。

不過,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預期,上屆失去不少議席的民建聯,可憑地區工作表現收復失地,預計他們可取得逾90席,大勝泛民主派。



 
文章編號: 20071118033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大公報
A02  |  要聞
2007-11-18

各黨高層助選「四圍走」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由於今屆各黨均派出大批新丁出戰,引發各區選情異常激烈。面對不同區域硬仗,各大黨派均調遣知名度最高的重量級人馬落區助陣,務求加強候選人氣勢,爭取更多支持。

作為立法會內第一大黨的民建聯,十多位立會議員當然不敢怠慢,紛紛前往不同選區助戰。據悉,除立法會議員外,民建聯各中常委亦會落區打氣。其中黨主席譚耀宗已公佈行程,包括早上七時半前赴柴灣樂康選區,下午二時半轉往葵湧,六時到天水圍;而副主席劉江華則於上午八時半前往馬鞍山頌安區、下午四時轉赴到大埔墟、六時到粉嶺華都區。至於其他各中常委成員今日亦會通街跑,實行打游擊往各區支援。

自由黨方面,主席田北俊、副主席周梁淑怡、劉健儀,旅遊界議員楊孝華等,亦是港九新界到處飛,支援各區黨友。其中的重點戰場如山頂等,田少、周太和劉健儀於上午九時將一同現身該區,齊齊力撐黨友林文傑力戰公民黨陳淑莊和獨立人士梁永安。

反對派方面,各黨將派出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政治明星落區拉票,冀以明星效應吸引選民支持。民主黨方面,主席何俊仁將率領八位立法會議員,加上中委司徒華、狄志遠等,按各自負責的區域前去助選。公民黨方面,梁家傑和湯家驊將於今日落區,為該黨在九龍東及新界東的候選人拉票。民協方面,主席馮檢基除了在自己的麗閣選區拉票外,亦會前往協助其他在深水步區出戰的黨員助選,實行「助人又自助」。



 
文章編號: 2007111800200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大公報
A02  |  要聞
2007-11-18

劉健儀方剛街訪爭取支持自由黨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的大日子,而在投票前夕,各黨候選人均進行最後衝刺,希望能爭取更多支持。自由黨今屆共派出五十六人參選,人數比上屆多出一倍。昨日該黨的航運交通界議員劉健儀和批發零售界議員方剛,一起前往灣仔太原街及交加街市集,陪同該黨在軒尼詩區出選的候選人孫維翰拜訪市集商戶。

劉健儀與方剛兩人今次已是第二次前往太原街市集拜訪商販,由於自由黨早前曾協助該處的商販爭取保留市集,因此不少商販都與兩人稔熟。兩人逐一與各攤檔的東主打招呼,並向他們推介該黨的候選人。

除自由黨的孫維翰外,該區出選的候選人還有現任區議員鄭其建、以及報稱為律師的獨立候選人王輝雄。



 
文章編號: 20071118002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明報
A01  |  要聞  |  頭條
2007-11-18

區選今投票七一效應不再建制派反攻泛民打硬仗

區議會選舉今早7 時半舉行,296 萬可投票選民今日可以行動選出364 個議席。沒有了4 年前的「七一效應」,今屆區選氣氛一直被指冷淡,泛民主派原本想力谷「陳太效應」,彌補「七一效應」的消失,但不太奏效。有參選政團及學者評估,今屆選舉的政治氣氛不及上屆,投票率未必可再次突破40%大關,令泛民選情不太樂觀;相反,建制派憑藉多年來的鐵票,可望來個「大翻身」。

今屆有296 萬名登記選民可前往指定票站投票,在405 個區議會議席中,有41 人自動當選,其餘的364 個議席,由866 名候選人角逐。本報上週五(16 日)及週六(17 日)做民意調查,成功訪問了802 名登記選民,結果發現,56.5%受訪者表示今日會到票站投票,28.3%表示不會。稱會投票的選民中,支持民主派候選人及民建聯或自由黨的相若,分別為32.2%及27.4%(見右圖)。

李柱銘憂投票率低不利選情

民主黨於上屆區選取得95 席,多於民建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昨日坦言,今屆沒有了「七一效應」,擔心投票人數下降對民主派選情不利。對於有評論指民建聯會在今次區選中大勝,他承認左派在區選的網絡確實做很不錯,但相信只要更多選民出來投票,對民主派陣營有幫助。

至於陳方安生參與立法會補選能否在區選中起作用,李相信,港島區立法會補選的「兩太之爭」會「谷起」一些泛民支持者投票,並認為他早前訪美後發表「奧運論」所遭到「文革式」批評,也能鞏固民主派選民的支持。

學者:兩太補選搶區選風頭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民主派原來的「陳太效應」如意算盤敲不響,甚至有點適得其反, 「陳太看來不太合作,不像余若薇在上屆區選中『有求必應』,投票日前四出為泛民拉票。」他形容,區選和立法會補選已變得「各有各搞」,兩者扯不上關係,更甚的是兩太補選之爭搶走了區選風頭,令整體氣氛冷淡。

譚耀宗:民建聯可望奪百席

蔡子強估計,泛民今次形勢大不如前,特別是部分在上屆靠「七一效應」上位的民主派區議員,只談民主理念,輕視地區工作,今屆即使角逐連任,亦只處於下風,不及同區建制派的對手。他認為,建制派能在今次選舉中來個「大翻身」,民建聯更有機會成為今次的「大贏家」。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現時社會氣氛和諧,與民建聯主張相同,希望今屆區選成績能突破現有的83 席(上屆取得62 席,其後因補選等原因而議席有增加)。黨內評估,今屆可望贏得90 至100 席,更相信上屆因政治議題輸掉議席的候選人能捲土重來,很大機會進入議會。

另外,截止本月12 日,選舉事務處共接獲2200 宗選舉投訴,其中四成與選舉廣告有關。

【相關新聞刊A2、星期日生活】

 
文章編號: 20071118004014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文匯報
A11  |  香港新聞
2007-11-18

候選人作最後努力 各黨首腦巡迴助選區選今決戰 政黨齊衝刺

 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在今日舉行。各政黨的候選人均作最後衝刺,在投票前夕盡己所能在地區努力拉票,特別是一些選情膠的選區,民建聯、自由黨、民主黨、公民黨、民協、社民連等各大政黨的首腦均曾親自落區,為各候選人打氣。而今日投票日,各首腦亦會巡迴各區,為候選人加油。 ■本報記者:郭曉樂

 今日是本屆區選的「決戰時刻」,各大政黨領導空群而出,奔走各區為候選人打氣。民建聯決定「兵分兩路」:主席譚耀宗會到多個選區站台,包括赴東區樂康選區為馬力的「徒弟」、挑戰社民連的曾健成的黃家維打氣。黃家維坦言,自己在過去2至3個月已盡全力進行密集式的選舉工程,無論結果如何,自己是「對得住師父,對得住自己」。他對選舉過程的點滴感到開心,更特別多謝助選團的一直支持。

譚耀宗劉江華分頭打氣

 譚耀宗第二站會到葵湧選區為歐陽寶珍打氣,當區的候選人還有民主黨的林立志及街工的黃潤達;隨後,他會到天水圍宏景選區,為面對民主黨秘書長張賢登的民建聯候選人姚國威加油。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則會到沙田頌安選區,為葛珮帆助選,其對手是民主黨的勞潤明;劉隨後到大埔墟選區為李國英對公民黨的曾國豐之戰打氣;最後一站則到北區華都,為全港最年輕區選候選人姚銘打氣,姚銘將決戰民主黨的潘忠賢。

曾鈺成陳婉嫻挺陳仁川

 姚銘說,目前的選情仍然十分緊湊,但自己昨日與今日如常進行競選工作,包括派發傳單,家訪「洗樓」等活動,並抱「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的想法迎接今天。

 在投票前夕,地區的宣傳工作亦未有鬆懈。荔枝角南選區這個今屆新選區共有3名候選人,包括首次參選的民建聯候選人陳仁川,民協的黃志勇及「中國工黨」的陳勁松,選情激烈。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昨晨特地陪同陳仁川在區內家訪,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亦於晚上到該區為其拉票,其對手黃志勇見狀,亦即時「急召」該黨主席馮檢基前來助選。

自由黨民主黨兵分多路

 自由黨的正副主席,包括田北俊、周梁淑怡及劉健儀今晨會齊集山頂選區,為林文傑助選,其對手則包括公民黨的陳淑莊及獨立的梁永安;隨後,自由黨「大佬」會兵分多路,分別到沙田、元朗及天水圍等為候選人打氣。 

 民主黨正副主席、立法會議員及該黨前主席司徒華亦會四出為黨員拉票。其中主席何俊仁會先在屯門樂翠宣傳,隨後會到其他新界西選區助選;副主席單仲偕則港九新界四處跑,而年紀不小的「華叔」則主要會在石籬及觀塘拉票。

葉劉陳太撐場各有各忙

 公民黨亦於昨日再舉行花車宣傳活動,黨魁余若薇,黨主席關信基,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吳靄儀等,巡迴各區為該黨的候選人造勢。今日,他們會根據5大地方選區的劃分,到各地區為其黨友助選。民協主席馮檢基亦會四出拉票。

 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今日會先到九龍,隨後到銅鑼灣、柴灣等區為參選的智庫成員拉票;而陳方安生亦會「四處走」,到反對派候選人出戰的選區呼籲市民投票。

■今日區選投票備忘

一、投票時間

7:30am-10:30pm

二、投票地點

 選民會獲安排到指定投票站投票,所編配的投票站會鄰近選民在正式選民登記冊所登記的住址。

 選民在投票日獲編配的指定投票站資料,已載於投票通知書內。

三、投票步驟

1.於投票時間內帶同身份證到投票通知書指定的投票站;

2.在投票站內向投票站工作人員出示香港身份證,核實身份;

3.你將獲發選票、紙板和刻上「 」的印章;

4.你應在選票上選擇你屬意的候選人,然後將印章蓋在其姓名旁邊的圓圈內;

5.把已填妥的選票對摺一次,以遮蓋選票上的記號,然後放入投票箱內。

四、投票時須注意之處

1.只可投票選一名候選人 。

2.必須使用投票站提供的印章,不能以筆或其他方式填劃或刪改選票。

3.如在選票上蓋印時出錯,應把選票交回投票站主任和要求換取另一張選票。

 
文章編號: 2007111800500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東方日報
A23  |  港聞
2007-11-18

區選今投票41席自動當選

【本報訊】第三屆區議會選舉今日進行投票,全港十八區共有四百零五個議席,當中有四十一個議席的候選人自動當選,餘下三百六十四個議席則由八百六十六位候選人角逐。

據明愛九龍社區中心上月底的調查發現,青少年對區議會認知不足,只有兩成受訪者能正確指出所屬選區的區議員名字,反映政府宣傳不足,明愛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加強青少年對區議會的認識。

今屆區選有二百九十六萬名選民,投票時間由早上七時半至晚上十時半,當投票時間結束後,投票站會改變為點票站。預料六成票站會於凌晨二時有點票結果,至凌晨四時半會完成所有點票。

 
文章編號: 20071118032014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東方日報
A32  |  龍門陣  |  冷眼旁觀  |  By 黃英琦 鄭赤琰
2007-11-18

獨立候選人何解

本港區議會選舉期間,有人公開質疑有些候選人打無黨無派的「獨立候選人」是假的,他們與「某某政黨」有政治聯繫,在「某派社團」擔任「名譽會長」等等所謂「證據」,聲稱都被「揭發」出來。這種說法,若不是「政治無知」,便是有意「抹黑對手」。在這「揭發」的想像中,既然是假的「獨立候選人」,便是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隱瞞,既然有所隱瞞,可見其背後的「政治聯繫」也就是很不光彩的政黨或社團。再說下去便會變成這種隱瞞很有犯罪感或缺德,結論便是這幫人「誠信」破產,企圖想騙選民,所謂「揭發」也就很正義。

為何說這種所謂揭發很無知呢?因為候選人既然標明是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除非他們被發現是某政黨某派系的黨員或成員,否則不能說他們不是獨立身份。以獨立身份參選,不等於政治中立,更不等於無政綱,或他們的政綱必須徹底與其他政黨有別,不然便是假獨立。說到「抹黑」,社團是合法組織,其中參選者都會努力爭取社團的支持,從而得到其成員的選票,這是公開競爭的政治行為,也是合法合情合理的事,但竟被說成是暗結派系,人格有問題,真是嚴重的抹黑,這種選舉行為真要不得。

至於候選人或議員,他們與社團或企業家容或有甚麼利益牽連的問題,是否合法?這一點現有選舉法與貪污法在管治,倘若對手當真犯了法,舉報便是。可見不齒之舉旨在散播謠言、抹黑、混淆視聽,這絕不是民主選舉,是渾水摸魚。

鄭赤琰

 
文章編號: 2007111803202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新報
A04  |  港聞  |  2007年區議會選舉
2007-11-18

866人逐364席戰果明晨揭盅區選今投票政黨激爭

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今日舉行,296萬名選民將可行使公民權利,於全港488個投票站以手上的一票選出心儀的候選人晉身區議會,在明年起接手政府下放權力的部分地區管理工作。各大黨派及獨立候選人把握今日最後機會,空群出動拉票以推高投票率,兩名立法會補選的熱門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亦為下月的補選熱身,到港島區為友好的區議會候選人打氣。今屆區議會接獲有效提名907個,扣除自動當選的41人後,866名候選人需競逐364個議席,每2.38人競逐一個議席,較上屆每2.34人競逐一席稍為激烈。

今屆區選跟上屆最大分別是消失了七.一效應,泛民主派早於一周前已打「告急牌」,指控政府「冷處理」選舉,圖減低投票率,協調參選名單的泛民區選聯盟約290名候選人,寧願加緊在區內拉票都抽不出時間聯手搞一次大型造勢活動,其他陣營黨派包括最多人參選的民建聯和民主黨,除了在報名期間舉行造勢大會外,臨近選舉都再沒大型造勢活動。

公民黨積極造勢

公民黨是昨日唯一舉行造勢活動的政黨,但只是黨主席關信基和黨魁余若薇聯同核心成員出席,沒有一名區選候選人出席,爭分奪秒在選區內拉票。

余若薇呼籲「潛水選民」行使公民權利:「有人覺得投了(票)有乜用?係唔係有意義呢?有人咁問,事實作為為香港一份子,連小小一步都唔願意行,好多時候社會好多事唔能夠改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她期望上屆因七.一效應而投票的市民不要三分鐘熱度,經濟好轉一樣要關心香港:「相信北京看香港人有幾支持民主,都在於選舉中投票率係咪反映香港人是否關心社區和香港」。

但她不願估計投票率,僅反駁有關公民黨大敗的評論:「試過專家跌眼鏡,預測係無意思。」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昨日在廣州出席一個活動後呼籲選民今天踴躍投票,他表示,區議會是地區行政的重要環節,不同選區均有交通、衛生和貧窮等問題,需要地區人士解決。

選管會主席彭鍵基日前則提醒選民,緊記選票上採用票站提供的「剔」號印章,然後把選票對摺才投入票箱。全港488個票站於今早七時半至晚上十時半開放讓選民投票,投票結束後隨即把投票站改為點票站,晚上十一時起點票,預料明日凌晨四時半有齊結果。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文章編號: 20071118033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新報
A05  |  港聞
2007-11-18

山頂三強闢世紀戰場

在缺乏七.一效應影響下,政府被指「冷處理」今屆區議會選舉,令選舉氣氛冷淡,但四大黨派仍傾巢而出到各區拉票。今屆世紀之戰由上屆的觀龍選區北移至山頂選區,焦點在於公民黨陳淑莊挑戰現任的自由黨林文傑,昔日在觀龍落選的民建聯葉國謙,勢要在該區捲土重來。此外,公民黨更派出總幹事曾國豐出選大埔,挑戰民建聯雙料議員李國英,民主黨則力保現任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陳家偉順利連任。

今屆派員最多參選的是民建聯的177人、其次民主黨108人、自由黨56人、公民黨44人、民協38人、社民連27人、前14人,以及匯賢智庫4人。

陳淑莊平常心面對

在區選提名期間,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不滿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支持陳淑莊,最終要收回言論以免影響選情,頓時令山頂選區成為傳媒關注焦點,成為兩黨角力戰場。陳淑莊昨晚接受查詢時指,對勝算不作評估,今次選舉已盡全力,所以抱著平常心面對勝負。她認為山頂的選舉氣氛不錯,估計該區投票率或高於上屆,黨魁余若薇等核心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都會落區為她打氣。

本報截稿前未能聯絡林文傑,但早前指他對勝算有信心,認為周松崗事件並沒影響選情。

山頂尚有另一名獨立候選人梁永安,他認為自己勝算高,因區內選民登記人數有增加,加上有三人角逐,令投票率可能高於四成,期望取得700、800票,預料兩黨之爭,不影響其票源 。

現任大埔墟選區的民建聯李國英,透過發言人稱對爭取連任有信心。他的對手是公民黨「大內總管」曾國豐,初次啼聲參選便挑戰現任區議員,他不願評估勝算,只望有更多支持泛民主派的選民可以支持他,並相信區內總投票率會增加。黨主席關信基今日為他打氣,該黨執委湯家驊更會陪同他等候結果。

葉國謙有信心勝出

上屆以64票之微失落觀龍區議席的葉國謙表示有信心勝出,相信得票可拋離兩名對手,個人得票應不少於上屆。他的對手保育人士何來表示,有信心可取得三成選票,即約900票,不擔心被沒收選舉按金;而有「神秘人」之稱的第三名候選人梁劍琴,本報未能成功聯繫。

至於民主黨則高打「告急牌」。在九龍城黃埔東選區爭取連任的陳家偉表示對連任有信心,因為對手只是初次參選,他又對九龍城其他的民主黨候選人連任有信心。但本報昨日未能聯絡另一候選人梁美芬。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2007區選小資料 全港民選議席數目共405個

41個區的議員在沒對手下已自動當選,有競逐的選區共364個,有關候選人共866人現有已登記選民共329萬人,可去投票的有296萬人港島、九龍及新界共有488個投票站,投票結束後,投票站即成為點票站預料19日凌晨2時才開始有點票結果,結果會在個別點票站張貼,以及透過政府選舉網頁www.elections.gov.hk、新聞稿等公佈選管會投訴熱線 2827 7251/廉署舉報熱線 2526 6366候選人取得少於5%有效選票,3,000元的按金將被沒收,候選人選舉開支上限為4.8萬元 今日投票須知

投票時間上午7:30至晚上10:30

選民於上述時間帶同身份證到投票通知書指定的投票站,方可投票

在投票站內向工作人員出示身份證, 取過選票、紙板及刻有剔的印章

於投票間內,在選票上選擇你屬意的一位候選人,將印章蓋在其姓名旁的圓圈內

把已填好的選票對摺一次,以遮蓋選票上的記號,然後把選票放入投票箱內



 
文章編號: 20071118033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太陽報
A04  |  港聞
2007-11-18

區選41席自動當選

【本報訊】新一屆區議會選舉今日投票,全港十八區共產生四百零五個議席,部分選區因只有一個參選人,有四十一個議席的候選人自動當選,餘下三百六十四個議席則由八百六十六位候選人角逐。有調查發現,青少年對區議會認知不足,只有兩成受訪者能正確指出所屬選區的區議員名字,擔心會影響青少年日後的投票動力。

明愛九龍社區中心在上月底以問卷訪問九龍城區一千零九十三名青少年,發現只有三成四受訪者知道民選議席在區議會內所佔比例,而且不足四成人稱成年後會登記做選民,反映政府宣傳不足,明愛建議加強青少年對區議會的認識。今屆區選有二百九十六萬名選民,投票時間由早上七時半至晚上十時半。

 
文章編號: 20071118034002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