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A20  |  每日雜誌  |  雙龍會  |  By 曾鈺成
2007-11-15

民主何來告急?

區議會選舉活動已進入最後衝階段。親「泛民主派」的傳媒報道,泛民「選情嚴峻」,原因是親政府陣營採取「低調」戰術,「成功凍結選情」。所以,雖然「泛民候選人已加強地區拉票工作」,選舉氣氛仍是「無法炒熱」,令泛民的選情「愈來愈嚴峻」。

如果親政府陣營靠保持低調便可令對手選情嚴峻,那末親政府陣營的競選工程便應該十分輕鬆。他們做的應是愈少愈好;無論對手怎麼使勁拉票,最好是袖手旁觀,不作回應,總之不做任何可能炒熱選舉氣氛的事,那就可以坐收鐵票,贏得議席!但這顯然不是親政府陣營的策略,任何不帶偏見的觀察者,找個有激烈競爭的選區去看看,都會見到親政府陣營候選人的拉票活動,一點也不放鬆。親政府陣營十分明白,單靠「鐵票」不足以贏得選舉

袖手旁觀可贏選舉

按反對派的一貫理論,選舉氣氛愈冷淡,投票率愈低,親政府黨派「鐵票」的作用便愈大,對反對派也就愈不利;反之,炒熱了選舉氣氛,推高了投票率,大量支持反對派的選民出來投票,反對派便可以大勝。事實上,○三年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達百分之四十四,創了歷史上最高的紀錄,而該次選舉的結果正是反對派大勝,這似乎證明了「高投票率對反對派有利」的理論。

如果選舉氣氛冷淡的時候,反對派的支持者很多都不會到票站投票,這說明甚麼問題呢?真正關心香港民主發展的人,不能不有此一問。過去,反對派一直給自己貼上「民主派」的標籤:支持他們,就叫做「支持民主」;他們得票多了,贏了選舉,就是「多數市民支持民主」,叫做「民主的勝利」。這麼說來,要是反對派得票少了、選舉輸了,又算是甚麼呢?民主的失敗?多數市民不支持民主?難道市民對民主的支持程度,要靠「選舉氣氛」來決定?真正相信民主的人,當然不會同意這種理論。

選民藉民主派發洩

事實是當政府由於種種原因處於弱勢,民望低沉的時候,很多市民便會在選舉時把手上的選票投給反對派。○三年區選投票率特別高,正是因為到票站的多了一批特意要對政府投反對票的選民。這些市民投的票,不是為了支持「民主派」的候選人,期望他們獲選進議會後有甚麼作為;他們投的票,是為了「踢走保皇黨」,藉以表達他們對政府和親政府黨派的不滿。

如果反對派以為○三年區選投票率創新高,是因為他們成功把選舉氣氛炒熱,而他們亦因而取得大勝,那末今天為甚麼不可以重施故技呢?如果今天選舉氣氛「冷淡」,是因為親政府陣營採取「低調」戰術,那末在○三年的區選裏,親政府陣營難道又不想低調嗎?為甚麼沒有能夠令當時的氣氛冷淡下來呢?

其實,嘴裏經常說「相信市民」、「尊重民意」的泛民政客們,恰恰正是對市民最沒有信心,對民意最不懂尊重。他們一面說奉承話,誇讚香港市民成熟、理智,一面又埋怨市民受政府和親政府陣營擺佈,令他們無法把政改議題炒熱、無法把立法會補選變成「公投」、無法使區選政治化。說穿了,他們並不是真的想見到市民成熟、理智,因為成熟、理智的市民,不會任由政客愚弄。

憑實際政績贏支持

○三年區選民建聯大敗,沒有埋怨選民半句,只作自我檢討。二○○○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黨得票大跌,該黨黨魁卻諉過於選民,並公然口出怨言。請看,誰是真正的「民主派」?

「民主告急」?這口號十分可笑。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不管誰勝誰負,都是民主的勝利。這是相信民主、相信人民的基本理念。「告急」的不可能是民主,只是打「民主」旗號而不願憑實際工作贏取選民支持的人。

曾鈺成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5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星島日報
A18  |  政治  |  區會爭雄
2007-11-15

各黨最後衝刺 進攻重點選區

區議會選舉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全港四百零五個選區的九百零七名候選人,除了自動當選的四十一人外,皆進入全面作戰狀態。各個政黨,亦作出最後動員。民建聯以收復○三年失地為目標,希望取得九九年八十三個議席的成績,民主黨則定下六成當選、大約六十五席的指標,至於兩個選舉經驗相對較薄弱的政黨,自由黨未有定下指標,公民黨冀盼取得稍為多於四分之一得勝率,奪取十一、二席。除得勝率外,多個關鍵性的重點選區,或有象徵性的指標作用,例如觀龍區;又或影響明年立會選舉部署,例如黃埔東;又或關乎政黨未來接班人培養,例如山頂區;更成為政黨的攻堅對象。本報揀選了四個重點選區作報道。

蔡耀昌戰龐愛蘭 測試七一效應餘波

○三年憑藉七一效應當選區議員的民主動力召集人蔡耀昌,今次在中產選民集中的沙田火炭區角逐連任,主要挑戰者是中產專業形象鮮明的新論壇理事龐愛蘭。面對強勁對手,蔡耀昌頻頻「告急」,形容對方「背後有潛在力量支持」,要拉自己下馬;龐愛蘭則反擊蔡耀昌是以「弱者姿態」來爭取選票。

以「弱者姿態」爭選票

蔡耀昌在八十年代尾讀大學時已積極參與學運,畢業後矢志從政,兩度參選立法會,屢遇挫敗;○三年,他作為七一遊行領導者之一,成功當選火炭區區議員,四年耕耘,今次再次面對重大挑戰。他的對手龐愛蘭,是典型富裕家庭出身的中產人士,外國名牌大學畢業,既是藥劑師又是投資界中人,加上一身公職,又經常在電視主持節目,令她較蔡耀昌更具知名度。兩人的地區政綱相若,過去的政績及形象、政治背景成為致勝關鍵。蔡耀昌就質疑龐愛蘭「空降」挑戰他,背後是有力量支持,「我感覺可能我今次選舉要面對的不單是一個或兩個對手,相信對手背後有相當的力量動員和支持……將部分選區的民主派拉下馬。」

他新鮮出爐的告急單張「搶救蔡耀昌」,亦載有劉慧卿、李卓人等人的聯署信,內文提及他在零三七一大遊行的工作,指他是被拉下馬的「標誌性人物」。龐愛蘭則強調自己「絕對獨立」,她說,過往從事二十多年的社會公益服務,「知名度絕對夠,我唔覺得我要『黐』任何政黨。」她解釋自己選擇火炭區參選,是因為從小在火炭區長大,母親是「地頭蟲」人脈廣,不少人「由細睇住我大」,有鄉紳更主動支持她競選。

她指責蔡耀昌,「如果佢有做,任何人都唔可以拉佢下馬。」她指蔡作為現任區議員,本身具有優勢,不應以「弱者姿態」來爭取選票,這種「煽情加抹黑」的策略屬低層次。另一參候選人黃美顏未透露政綱,亦不評論其個人。她作為業主立案法團委員,拒絕解釋銀禧花園大維修一拖再拖。記者:鄧想

陳淑莊林文傑梁永安 兩黨鬥搶山頂富貴票

早前因地鐵總裁周松崗提名公民黨陳淑莊在中西區山頂區參選,挑戰自由黨現任區議員林文傑,引來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不滿,並稱是次對壘為「自由黨對公民黨,田北俊對余若薇」,令山頂選區變得更加矚目。山頂區首任區議員梁永安同時參選,亦令選情更緊湊。

政治新星測叫座力不求勝

陳淑莊是公民黨銳意栽培的政治新星,已初步內定明年夥拍余若薇出選立法會港島區選舉。今次她循山頂區參選,既是練兵,亦是測試公民黨在「富貴選民」中的叫座力。

陳淑莊就強調,今次勝負不是最重要,「公民黨有理想成為執政黨,不可以只選傳統區,要開發新選區,經驗再與民主派分享,有用的數據作長遠發展。」她表示不計算勝算,亦沒有故意考慮選區對手以製造焦點。「今次不是求贏的,贏及輸的個人意義並不大,若勝出可對民主及新選區認識加深。」

至於被冠上「田北俊愛徒」的現任議員林文傑,從一開始即受到不少負面消息的困擾,除了「周松崗事件」外,又被指在區議會中出席率低,他更曾就此作道歉。林文傑表示,因工作經常須往外地出差,往後會盡量分配時間,本身正職與區議會的工作時間可做到五五分配時間比率。他說絕不低估對手陳淑莊及梁永安,認為過往四年服務經驗是優勢,「對方始終無地區工作經驗,沒有服務過社區的經驗,大部分選民都關注候選人的地區工作」。不過,連串的負面消息,卻不免令外界對林文傑的選情看淡,他自己亦承認是次選舉有壓力,但強調「凡選舉都有壓力」。為了挽救林文傑選情,避免自由黨在自己「地盤」陰溝裏翻船,田北俊及自由黨高層為他拉票。

至於近年「逢選必到」的山頂區首任區議員梁永安,東山再起,被視為「黑馬」,他以獨立人士身份出選,過往參選三屆中均遇上自由黨對手。他認為參選票源來自多年來服務累積,有信心有一定數量的選票。記者潘淑麗

梁美芬力挑陳家偉 學者惡鬥泛民「地頭蟲」

今屆區議會選舉中,九龍城黃埔東是其中一個戰情激烈的選區。本身亦是黃埔業主會成員的城巿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梁美芬,挑戰有八年區議員經驗的民主黨第二梯隊陳家偉,戰情激烈,甚至發生梁美芬向陳家偉發出誹謗律師信,指他在個人網誌中撰文攻擊,陳家偉其後把文章刪除,並聲稱被黑客入侵。

網誌誹謗陳指黑客所為

大學時曾參與學運,近年頻頻以法律界學者接受傳媒訪問的梁美芬,今次初踏政治台板,循黃埔東出選區議會,挑戰民主黨現任區議員陳家偉。

由於黃埔東為中產區,中產形象鮮明的梁美芬,被視為有力與陳家偉爭一日之長短。兩人鬥得難分難解,陳家偉更要出動近年形象溫和的劉千石為他拉票。

陳家偉更針對梁美芬的中產獨立形象,指她具有「左派淵源」,「言論可能比左派還左」。早前梁美芬亦向陳家偉發出誹謗律師信,指陳的個人網誌上更有一篇文章,對她展開攻擊,並將事件交由選委會處理。陳家偉則聲稱收到律師信,才知道有該篇文章存在,「我也是被黑客入侵,很多人也知道我經常被黑客入侵,三月時一次、郵箱被入侵了三次」。

他不評估事件背後的原因,「選舉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遊戲,可能抹黑者所謂抹黑的人就是被抹黑」。梁美芬承認無黨派身份對自己有利,「無黨派是非常有利的身份,有選民甚至表示:因你沒有黨派所以我支持你。政黨會把事情捆綁,他(選民)不想被政黨捆綁,就不投有政黨的人」。

她又批評陳家偉任區議員八年間建樹甚少,指區內居民關注的議題,從黃埔地鐵支到反對屏風樓,都是居民自發爭取,「可能因為他在民主黨中的工作太多,或是他關注其他議題,事實上在區內很多人不熟悉他,甚至不知道他是區議員」。對此,陳家偉反駁,「一個在地區沒甚麼工作的挑戰者,當然是這樣說啦,難道要讚我、做得好好?」陳家偉認為是否有政績讓選民自行決定。

記者潘淑麗

葉國謙鬥何來 蟄伏四年 誓雪前恥

本身是中西區觀龍區「地頭蟲」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零三年受到廿三條立法拖累,以六十四票之差敗給「空降」的泛民成員何秀蘭,成為他和民建聯最「恥辱」一仗。四年下來,當選的何秀蘭棄選,葉國謙卻東山再起,主要對手是代替何秀蘭參選的保育人士何來。雖然當年政敵已撤退,但對葉國謙及民建聯而言,今次成敗,卻是極具標誌性的一仗。

「那裏跌下那裏爬起」

空降觀龍區的何來,談到自己的勝算,只笑言「可以出選已經當贏。」她認為,年青一代、中產、不喜歡民建聯及受重建及污水之苦的居民,都是她的票源。

她自信,葉國謙做到的,她何來也做得到,葉國謙卻沒有她的新思維,如果她當選,觀龍的居民只會有得不會有失。

在何來眼中,觀龍區是個城市發展與環境割裂及人口老化集中的社區,居民對保育議題接觸有困難,她揚言,會以新思維,以環境保育議題帶動居民主動關注和參與社區的發展,令觀龍成為可享受生活的地方。這位以「保育」成名的本土行動成員,面對地鐵西港島的建設,指區內很多居民都向她反映,希望保留擬受工程影響,計畫拆卸的堅尼地城泳池。

對此,葉國謙質疑,「知唔知是否(將泳池)作為車站這個問題討論幾耐?係咪而家好似發現新大陸咁,又要拿出來全盤再來過?街坊不禁要問,『知唔知西環人爭取地鐵幾耐?地鐵要立即上馬、立即要做!』」他強調,將來地鐵興建的過程中,須監察所產生噪音及對環境的破壞。誓言「從那裏跌下,就從那裏爬起來」的葉國謙,對今次東山再起信心十足,形容他的「選舉工程已在四年前開始」,過去透過與街坊頻密、近距離的接觸中,可謂「化選舉工程於無形中」。他表示沒有為兩位空降對手何來及梁劍琴制訂針對性策略,他指,對手沒有往績,選舉期間,競選工程亦非常少,街坊對他們印象模糊。

記者鄧想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4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都市日報
P28,P29  |  焦點
2007-11-15

1118區選多面睇 火併選區逐個數

第3屆區議會選舉將於週日(18日)舉行,「一票在手」的選民可投下神聖一票,選出「心水」區議員服務社區。由於今屆候選人多達907人,扣除41人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餘下的866人將競逐364個議席。18區中,以尖沙咀東選區最為激烈,出現7人爭1席的混戰;不少選區亦將上演火併場面,尤以港島觀龍選區、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誓要取回議席最為矚目。有學者估計,建制派如民建聯及自由黨今次將是「大贏家」,料可取得超過六成議席。 撰文:本報記者:黃燕雯、沈月蘭,攝影:謝麗娟

葉國謙再戰觀龍

觀龍是中西區一個選區,人口有14,333,一半是選民,3人爭1席,包括曾於上屆敗選的葉國謙,保育人士何來及社區聯絡主任梁劍琴。

紮根區內12年的葉國謙在03年區選,僅以64票之差敗給空降的何秀蘭,今屆再戰觀龍,揚言要在跌倒的地方再次站起來,誓要取回議席。

身兼民建聯副主席的葉國謙直言,兩名對手均不熟悉該區,故自己有一定優勢。有地區民調指葉的支持率領先,至於是否「贏梗」,葉只說:「信心一定有,但任何選舉都不一定贏梗,會以平常心面對及多接觸選民,不會有半點鬆懈。」

何來曾尋求何秀蘭助選,但因雙方在區會理念不同而遭拒絕。由大嶼山空降的何來,面對強勢對手,她說仍然樂觀,並將發表政綱,相信能增加支持率。她說,政綱會提出解決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問題,相信可得到居民的認同。梁劍琴未能聯絡上。

桃色候選人激鬥

九龍順天選區可說是「醜聞選區」,兩名候選人前民主黨何偉途及民建聯郭必錚,均曾是桃色醜聞主角,1萬3,000名選民要作出抉擇。

郭在03年區選以不足500票之差敗給何,但04年還是民主黨的何偉途涉嫌在東莞嫖妓,惹起爭議並退黨,今屆兩人再次「對撼」,預料將成為觀塘區選舉的焦點。兩人均拒認醜聞。

城大法律學院副院長梁美芬亦首次「下海」參選黃埔東,挑戰民主黨第二梯隊、兼現任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陳家偉。

雙料老手對選舉新丁

新界以大埔墟為重點選區,民建聯雙料議員李國英對選舉「新丁」公民黨總策劃幹事曾國豐。該區過去兩屆均是民建聯與自由黨之爭,但今屆則由公民黨的年輕人挑戰民建聯老將。

早前有民調指,李國英與曾國豐的支持度逐步收窄,但有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未決定投票意向。但有學者認為,雙料議員勝算高,否則已沒報名參選連任。

建制派最輝煌的區選

在03年區選「七一效應」下,400個民選議席中,泛民主派共派出226人參選,成功取得151席,當中民主黨派出120人,95人當選。民建聯派出206人,只有62人當選。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指,沒「七一效應」,沒政治議題被炒熱,區選返回只重交通、文娛康樂等地區事務,對在地區紮根的建制派,今屆明顯有優勢。

宋又說,政黨招牌在選舉上已不再有利,所以今次區選多了中間人士,及自稱獨立民主派,拉鬆泛民主派勢力,估計民建聯等將在今次區選「大翻身」,連同自由黨及友好團體,應可取得超過六成議席,更可說是建制派最輝煌的一次區選。

至於泛民最初圖借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炒熱」普選議題令區選政治化,冀製造「七一效應」翻版,宋立功直言,陳太也自顧不暇,難為泛民候選人造勢,故「炒熱」普選議題作用不大。補選其他候選人有葉劉淑儀、李永健、柳玉成、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宋又預料,近日泛民告急下,催谷選民投票,預料投票率會較上屆的44%高,有望可達48%至49%。

後生老叟齊參選

今屆區議會選舉,年輕人參選是一個特色。多個黨派不乏年輕專業人士出選,民建聯便派出177人,其中40歲或以下的有62人,佔總數超過3成。年僅21歲的黨員姚銘,更成為今屆區選的最年輕候選人。

出選粉嶺華都選區的姚銘於提名截止當日才滿21歲,剛好符合參選資格。雖然年紀輕輕,但在華都長大的他,已透過不同組織服務社區多年。「我呢度咁多年,眼見好多社區問題都未得到改善。」

首次參選,他便挑戰競逐連任的民主黨潘忠賢。姚銘說:「佢度8年,講就多,做好少。居民最初會質疑我年紀細,未必做得來,但已逐漸認同我工作,仲幫埋我助選。」姚銘又說:「我仲好後生,今次唔得,下屆可以再選。」

服務社區不是年輕人專利。今年已73歲的盧三勝,在大埔船灣區出生及成長,雖然移民歐洲40多年,回港後一直在村公所服務村民。4年前已是69歲的他,受村民推動參加區選,打敗爭取連任的對手。

盧三勝早年在外國開餐館,生意不錯,本來回港後可優哉游哉過退休生活,但盧2次均以高齡參選。「我並唔係對區議會工作有興趣,而係可為鄉民服務,幫到佢,我覺得好開心。」被問及對連任有否信心,他則多次強調﹕「村民決定啦」。盧的對手是陳美德。

小黨參選不計成敗

參加今次區選共有17個政治團體,除主流大黨如民建聯及民主黨傾全力派人參選(表),力爭議席外,一些新成立,且勢孤力弱的小政黨也毅然加入戰團,試圖以卵擊石,但他們意不在議席,而是為「博出名」,讓市民知悉在本港政壇中,這些小黨仍發揮作用。

派出2名成員參選的香港南溪行,是中國國民黨在港的一個組織。梁雪芳說,參選並不是為贏議席,而是要讓市民知道該組織的存在,並宣揚其統一中國的理念。故他們特意挑戰2名重量級的現任區議員,一是葵芳區的雙料議員梁耀忠,另一人是葵青區議會主席周奕希,冀增加宣傳。周奕希的對手是莫鈞雄。

人稱芳姐的梁雪芳又指,「我設計單張同街板,如果係國民黨人,一睇就知我背景。」

挑戰重量級增知名度

今年8月正式在港註冊的中國工黨,派出6名黨員參選。參選荔枝角南的副主席陳勁松說,該黨是一個關心中國及香港民主發展的政黨,在世界其他國家都設有分會。陳直言並沒有太大勝算:「今次我志在參選,志在過程,希望能經歷一個公平及民主選舉。」陳的對手是民建聯陳仁川及民協黃志勇。

而04年成立的南方民主同盟,主力爭取種族平等,雖已有600多名成員,但大多是尼泊爾、印度或巴基斯坦等少數族裔人士,聲音微弱。總幹事龍緯汶說,希望透過在區議會議席,為少數族裔人士爭取權益。參選佐敦東的龍緯汶形容,今次只不過是一個起步,輸贏不重要,汲取經驗及宣揚組織,有助他們日後競逐區議會及立法會議席。其對手有民建聯劉志榮、民協李漢強、無黨派李景華及林依麗。

區議會選舉小資料

投票日: 11月18日(星期日)

選區: 405個

參選人: 866人爭364選席

最激烈選區: 尖沙咀東,7人爭1席

投票站: 480個

投票時間: 上午7:30至晚上10:30

選民人數: 296萬

區議員任期: 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選舉開支上限: 48,000元(上屆45,000元)

雙料議員面對的挑戰

選區 立法會議員兼區議員 對手

東區錦展 蔡素玉(民建聯) 姜玉堆(無黨派)

深水麗閣 馮檢基(民協) 范國輝 (民建聯)

黃大仙龍星 譚香文(公民黨) 盧海鵬、蔡六乘(無黨派)

荃灣麗興 陳偉業(社民連) 丘增強(民建聯)

葵青荔華 李永達(民主黨) 楊文達(民建聯)

葵青葵芳 梁耀忠(街工) 梁雪芳(香港南溪行)

屯門樂翠 何俊仁(民主黨) 李錦文(民建聯)

大埔大埔墟 李國英(民建聯) 曾國豐(公民黨)

大埔大埔中 鄭家富(民主黨) 陳碩邦(無黨派)

大埔大寶雅 黃容根(民建聯) 王仰德(自由黨)

各黨派參選人數

黨派* 人數

民建聯 177

民主黨 108

自由黨 60

公民黨 40

民協 38

社民連 27

公民力量 20

前 16

民主陣線 11

中國工黨 7

公民協會 6

街工 5

匯賢智庫 4

工聯會 4

泛民區選聯盟 4

職工盟 2

公民起動 2

香港保守黨 1

*黨派名稱按候選人報稱



 
文章編號: 2007111544101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明報
A34  |  觀點  |  精裝君王論  |  By 蔡子強
2007-11-15

區選政黨成績前瞻

本週日便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投票前夕,筆者被記者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究竟某某政黨拿到多少席才算及格。

1997 年,紐約市長朱利亞尼爭取連任,投票前夕《紐約時報》刊出一篇評論,引述他的民調專家Frank Luntz 的話,說預期明天投票的結果,其得票率至少可達六成。這令朱利亞尼大為不悅,因為這無疑是由他的親信口中說出他勝券在握,雖然當時他手上之民調結果的確介乎62 至63%,但這卻違反了他審慎許諾的原則,更嚴重的是這可能會拉低其成績,令支持者待在家裏懶得去投票。結果他的得票只有58%,雖然怎樣看也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成績,但《時代》週刊稱之為「令人羨慕的勝利……但與其顧問原先所預測橫掃千軍的情相去甚遠」。

所以,同一條問題,當你走去問各大政黨領導,過去十多年學曉了expectationmanagement 的乖,通常他們都會小心翼翼、力求謹慎的回答,簡單來說,就是會「報細數」,避免提高大家的期望。所以這些答案不能盡信。

各大政黨的「及格」成績

那麼有否較客觀的推算準則?前兩個禮拜,筆者在本欄提供過一組數字,就是03年區選,有82%角逐連任的區議員順利勝出;而挑戰者,比例則是23%,99 年區選數字也是相約。假設今年選情沒有大變,如果把每個政黨的參選者,分成角逐連任及挑戰者兩個部分,再分別乘以前述82%及23%兩個比例,便能較合理的推算出接近平均數的「及格成績」,詳情見附表。

必須強調,有關數字只能算是「及格」成績,並不是週一《信報》記者引述我講時所寫的「推算」成績。政黨表現可以不及格,也可以及格以上;就如考試可以「滿江紅」,也可以拿滿分。例如今屆區選,我估民建聯會表現出色,拿到90 席或以上;至於公民黨、社民連及尤其是自由黨,則極有可能不及格。

民建聯:鍾港武啟示錄

99 年區選,民建聯拿到83 席,緊貼民主黨的86 席,按這個走勢,大家原本估計到了03 年區選,民建聯便會後來居上,但結果卻出現了七一效應,令民建聯慘遭滑鐵盧。但民建聯是一個韌力十足,以及更重要,財雄勢大的政黨,在輸掉了的選區,仍能提供資源讓落選者繼續在原區打拼,力求輸人不輸陣。

其中一個經典例子,一定是富榮的鍾港武,這位「後生仔」先後在富榮兩次輸給強勁對手——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但仍堅決拒絕轉區,屢敗屢戰,結果,經歷「八年生聚、八年教訓」,今屆涂謹申也自覺大勢已去,不得不退避三舍,由助手代為出戰,週日鍾港武很大機會終於吐氣揚眉。這是一個十分具啟示性的例子,以民建聯在地區的資源和韌力,無論短期有否轉折,但長線來說,版圖只會日漸擴大,泛民處境令人悲觀。今屆民建聯將歷史性一躍而成區選第一大黨。

公民黨:政治新人類

泛民曾一度把希望寄託在公民黨身上,但該黨的幾位人氣大狀,卻無法把自己的人氣,及時結晶成該黨的組織資產,公民黨的地區工作亦不紮實,更重要的是,在現今泛民的參選協調機制之下,所有現任議員優先,結果公民黨作為一個新政黨,只能在剩下的「豬頭骨」——強敵環伺的選區中搶灘,挑戰親建制陣營如民建聯的現任強手,無疑近乎「與虎謀皮」。

正如我前兩個禮拜提過,公民黨今次派出的,很多都是泛民的政治新人類,背景、學歷、條件最好的第二梯隊,如陳淑莊、曾國豐、黃瑞紅等,都是泛民近年難得一見的新血,也是幾年後泛民接棒的希望。前兩者更會是選戰的焦點,別具政治意義,如果陳淑莊及曾國鋒能勝出,前者攻克山頂區,令人相信上層社會也有不少人支持雙普選;及後者攻克大埔墟,擊敗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國英,大衛戰勝巨人哥利亞,這將會為公民黨在惡劣的選舉形勢下,打下兩口強心針。

陳淑莊及曾國鋒兩人,再加上選情開始告急、身兼立法會議員的譚香文,將是公民黨最具象徵意義的三場硬仗,如果譚在一個典型的中產社區(星河明居)落敗,對公民黨將是一重大打擊。

民主黨:接班人告急

民主黨為泛民中最多現任區議員的政黨,本來選情應最為平穩,但如果細心檢視這68 位現任區議員上屆的戰果,會發現當中以少於5%得票率勝出的有7 人、以5.1至10%勝出的有7 人、10.1 至15%的有4人、15.1 至20%的有8 人、超過20.1%的有42 人。所以如果今屆投票率低,由上屆的44%急跌至如35%,上屆得益於新出來投票的優勢便會一筆勾銷,他們當中有近20名現任區議員即會嚴重告急。

民主黨今次另一焦點,就是能否保住一些黨內中層骨幹,以及日後極可能成為立法會議員接班人的第二梯隊,如黃埔東的陳家偉、宏景的張賢登,以及捲土重來石湖墟的黃成智,他們若然落敗,將影響民主黨整個接班部署。尤其是陳家偉,在城大學者梁美芬的挑戰下,選情嚴峻。

自由黨:江湖地位受挑戰

自由黨現時有兩名直選立法會議員,分別是新界東的田北俊及新界西的周梁淑怡,他們在各自的立法會選區中,分別派出了18 及19 人參選,佔該黨整體參選人數三分之二,區選佈陣明顯與明年立法會選戰部署直接掛。但弔詭的是,現時該黨的「重中之重」,反而是港島山頂的林文傑,在陳淑莊的威脅下,若然落敗,將嚴重打擊該黨上層社會代言人的江湖地位甚至認受性。

上周筆者指出,在過去4 年11 次區選補選中,泛民只贏得1 次,成績慘不忍睹。

但筆者亦補充了一點,補選與正式選舉的氣氛難以比擬,政治議題難以炒熱,投票率低,親中派的鐵票佔盡優勢。因此補選往績對週日的選舉結果未必有太大啟示。

但現時泛民的難題是,他們原先想透過陳方安生參選,炒熱雙普選議題及區選選情的策略,看來行不通,反而被兩太對壘搶盡傳媒視線,冷落了區選,而陳太的選戰亦幾乎與泛民區選完全脫,起不了任何協同效應,如果最後幾天冷風仍然持續,泛民選情勢難樂觀。

【系列之四】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明報網站區議會選舉專輯:

specials.mingpao.com/dcelection.htm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05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2007-11-15

彭鍵基籲選民週日投票 選舉結果週一凌晨可揭盅千宗區選投訴多涉噪音

 【本報訊】(記者 鄭治祖)區議會選舉將於週日舉行,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估計,當日的投票於晚上10點30分結束後,最快要待11時才能開始點票。而按上屆的經驗,6成的票站會於凌晨2時有點票結果,到凌晨4時半將會完成所有點票。他又說,上屆區議會的投票率為44.1%,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但他不肯據此預測今屆區選投票率的高低。

 今屆區議會投票日,將有866名候選人競逐364個議席。全港488個投票站,將於星期日上午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開放,供約296萬名已登記選民投票。

「宣傳工作已足夠」

 彭鍵基昨日巡視九龍公園內的一個區選模擬投票站時表示,針對上屆選舉出現的票箱不足問題,當局已為是次選舉準備了2,500個票箱,票箱的體積亦已加大,相信不會再發生票箱不足的情況。今年選管會特設4個模擬票站,分別位於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和屯門大會堂,選民可於今日至星期六由中午12時至晚上8時前往,預先熟悉投票站內的設施和重新設計的選票。

 就有反對派政黨中人質疑特區政府「冷處理」是次區選,可能令投票率偏低,彭鍵基反駁道:「我不覺得(處理)冷淡,傳媒也有充足的報道,我們也推出宣傳影片、聲帶及標貼,我相信政府在今屆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前的宣傳工作已足夠。」他不肯就今屆區選的投票率作出預測,強調選民投票意慾難以猜測,但過去幾年,市民越來越明白他們的公民權利。

投訴個案可能再增

 他又透露,選管會至今接獲逾1,000宗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及助選時發出的噪音問題;而上屆選舉有5千多宗投訴,相信這屆的數字可能會有所增加,但最後數字仍要待選舉結束之後才能完全統計。他說:「我相信香港市民是很守法的,所以到底有多少,很難猜測。」他強調,有多少投訴涉及賄選及刑事,亦難以估計,但一經查證有相關事件,便會交由相關的部門處理。

 他又呼籲選民,應緊記11.18為投票日,並在當天履行公民權利與責任。他更提醒選民,為確保投票保密,不可在投票站內使用手提電話或傳呼機、拍照、拍影片、錄影或錄音;投票站內亦嚴禁派發選舉廣告和展示宣傳品,例如徽章、標誌、衣物或頭飾,上述動作均屬違法,違例者可被判罰款及監禁。



 
文章編號: 20071115005024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成報
A05  |  港聞
2007-11-15

彭鍵基不願猜測區選投票率

【記者馮志諾報道】2007年區議會選舉將於下週日(18日)舉行,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法官不肯就當日的投票率作出預測,但相信市民會愈來愈明白他們的公民權利。另外,選管會至今接獲逾1000宗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及助選時發出的噪音。

彭官昨日到位於九龍公園體育館的模擬票站視察,及作出投票示範。對於回歸後兩屆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只得36%及44%,被問及今屆的投票率會否同樣偏低時,彭官不願作出預測:「選民投票意欲難以猜測,但過去幾年市民愈來愈明白他們的公民權利。」至於有政黨批評政府有意「冷處理」區議會選舉,意圖減低民主派的得票率,彭官認為,今屆選舉的宣傳工作已足夠,市民亦明白要行使公民權利。而選管會至今共收到1000宗關於區選的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與噪音,相信數字與上屆差不多。汲取過去的選舉中,曾出現票箱不足的混亂經驗,當局已預備了2500個票箱,並因應選票的大小而調整票箱的容量,相信此情況不會再發生。

市民應行使公民權利

選舉事務處由今日起直至星期六,在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及屯門大會堂,開設四個模擬票站,開放時間由中午12時至晚上8時,並有職員講解正確的投票方法。彭鍵基預計,選舉當日,六成的票站會於凌晨2時有點票結果,到凌晨4時半將會完成所有點票,他又呼籲選民當日踴躍投票。

 
文章編號: 20071115029039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東方日報
A31  |  港聞
2007-11-15

區選投訴料與上屆相若

【本報訊】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將於週日舉行,選舉事務處截至上星期共收到一千五百宗選舉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及助選團發出的噪音有關。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估計,今次選舉投訴與○三年區議會選舉相若,又指今次選舉準備了二千五百個票箱,而票箱體積亦同時加大,相信不會出現○三年選舉票箱不足的混亂情況。

彭鍵基又指出,星期日投票結束後,所有大型投票站會即時改為點票站,選舉主任會在點票完畢後即場公佈結果,他估計六成票站會於凌晨二時有點票結果,而到凌晨四時半將會完成所有點票。

今次區議會選舉共有二百九十六萬名選民,議席有四百零五個,其中四十一個議席候選人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餘下三百六十四個議席由八百六十六名候選人角逐。

 
文章編號: 2007111503205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新報
A09  |  政情
2007-11-15

選管會接逾千宗區選投訴

【新報訊】區議會選舉將於本星期日舉行,有民主派指摘政府「冷處理」今次選舉,令選舉氣氛冷淡。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昨認為,不感到選舉氣氛冷淡,亦不會預測投票率。而至昨日,選管會共收到逾一千宗涉及區選的投訴,當中多是有關競選廣告及助選噪音問題。

選管會主席彭建基昨日下午到尖沙咀九龍公園體育館,巡視投票站安排及進行模擬投票。他表示今次選舉共有405席位,當中41席已自動當選,餘下364席是有競爭的。彭指今年登記選民有近296萬人,全港共有488個投票站,各人可在星期日上午七時半至晚上十時半前往投票。選管會將由今日開始至週六,開放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和屯門大會堂四個投票站,讓市民模擬投票。

不評論個別投訴個案

彭鍵基不認為選舉氣氛冷淡,他指在選舉前一段時間都有區選報導、宣傳影片、聲帶等宣傳,宣傳已經足夠。問到今屆投票率會否高於上屆,彭指上屆投票率為44.1%,如參考上屆投票率,這已是一個不錯的指標。他指在過去數年,市民越來越明白他們的公民權利,投票意識也提高了。

針對上次投票出現票箱不足的情況, 彭指當局今次已準備了2,500個票箱,而投票箱的體積亦相應增大。另外,彭鍵基估計,根據過往經驗,區議會選舉有六成的票站,會於翌日凌晨兩時有點票結果,凌晨四時半將會完成所有點票工作。問及是否收到涉及有泛民立法會議員在大學派發競選傳單的投訴,彭指對個別投訴個案不作評論,選管會會跟進所有收到的個案,若有證據,個案將交由執法部門及有關部門負責。



 
文章編號: 20071115033003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太陽報
A06  |  港聞
2007-11-15

區選投訴1500宗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週日舉行,截至上星期,選舉事務處共收到一千五百宗選舉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及助選團發出的噪音有關。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估計,今次選舉投訴與○三年區議會選舉相若,又指今次選舉準備了二千五百個票箱,票箱體積亦擴大,預料不會出現○三年選舉票箱不足的混亂情況。

彭鍵基又指,星期日投票結束後,所有大型投票站會即時改為點票站,選舉主任會在點票完畢後即場公佈結果,他估計六成票站會於凌晨二時有點票結果,而到凌晨四時半將會完成所有點票。

今次區議會選舉共有二百九十六萬名選民,議席有四百零五個,其中四十一個議席候選人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餘下三百六十四個議席由八百六十六名候選人角逐。

 
文章編號: 20071115034011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2007-11-15

選管會:區選投訴逾千宗

【商報專訊】記者梁雅芳報道:11月18日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今年已登記的選民共有296萬人,選管會主席彭鍵基否認選舉氣氛冷淡,他昨日不肯預測今屆區選的投票率,並指選民過去幾年對公民權利的意識已提高許多,呼籲選民當日踴躍投票。選管會至今接獲超過1000宗投訴,絕大部分關於選舉廣告及助選時發出的噪音。

四地點設模擬投票站

選管會自今日起至本週六,在港九新界四個地點設立模擬投票站,包括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及屯門大會堂,市民可於中午12時到晚上8時前往瞭解投票程序。選管會主席彭鍵基昨日到九龍公園體育館的模擬投票站巡視。

對於03年區選投票率高達44.1%,彭鍵基稱,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但他不肯就今屆投票率作出預測,認為要視乎投票當日的情況。他否認選舉氣氛冷淡,表示選舉的宣傳已經足夠,同時又指猜測不到選民的投票意欲,但認為選民過去幾年對公民權利的意識已提高了許多。針對上屆區選出現票箱逼爆的情況,彭鍵基指今屆已加大了票箱的體積,將提供2500個以上的票箱,相信已經足夠,類似情況不會再發生。

上屆區選選管會共接獲5000多宗投訴,彭鍵基表示,今屆至今接獲投訴超過1000宗,絕大部分關於選舉廣告及助選時發出的噪音,他認為數字肯定會增加,相信與上屆數字相若。今屆區議會選舉共有405席,其中41席在無人競爭下自動當選。區選的投票時間由早上7時30分開始,至晚上10時30分結束,選民當日必須帶備身份證或護照到所屬票站領取選票,並以獲派的帶有「剔號」的印章選擇屬意的候選人,然後將選票向內對折,投入票箱,就可完成整個投票程序。選民在投票中途如須作出更改,可索取新選票,但不能以筆塗改,否則選票將被視作無效。

6成票站凌晨2時有結果

彭鍵基表示,投票一結束,最快晚上11時就可以開始點票。按以往情況推斷,6成票站在凌晨2時就會有結果,而03年區選的所有結果在凌晨4時半塵埃落定。

 
文章編號: 20071115001005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大公報
A10  |  港聞
2007-11-15

週日區選彭鍵基籲踴躍投票 選管會接投訴逾千宗

第三屆區議會選舉將於本星期日舉行。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昨日到尖沙咀模擬投票站模擬投票,呼籲選民盡公民責任於當日踴躍投票;另外,選管會至今接獲逾一千宗投訴個案。本報記者宋佩瑜

今屆區選將於本月十八日早上七時半開始,至晚上十時半結束。彭鍵基表示,選舉結束後,投票站將即時改作點票站,約十一時會開始點票,市民可現場觀看點票過程,估計當日六成的票站於凌晨二時有投票結果,凌晨四時半完成所有點票,將透過各區民政市務處、票站告示等途徑向市民公佈結果。

彭鍵基表示,○三年區選的投票率是百分之四十四點一,可以以此作為一個指標,但他不會就今屆選舉投票率作任何預測,要視乎當日天氣或情況而定。他說:「過去幾年市民越來越明白他們的公民權利,投票意識已高了很多。」

不認為選舉氣氛冷淡

彭鍵基反駁有指今屆區選宣傳不足的說法,他不認為選舉氣氛冷淡。另外,針對過往投票箱不足的情況,彭鍵基說,已準備了超過二千五百個票箱,票箱的體積亦相應增大。至於選舉投訴個案方面,上屆約有五千多宗,他表示,選管會至今接獲逾一千宗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候選人助選時發出的噪音等,現階段不會評論個別投訴個案,相信總體數字相差不遠;投訴如涉及貪污等情況,將交由警方調查,會有既定程序跟進。

彭鍵基呼籲選民踴躍投票。選民當日需要帶備香港身份證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前往指定投票站;票站工作人員會發出一張選票和一塊繫上「剔」

號印章的紙板;選民在投票間填劃選票時,在選票上所選擇的候選人姓名相對的圓圈內,用印章蓋上一個「剔」號;把選票對摺一次,令已填劃的一面向內;把選票放入投票箱內,並將紙板及印章交還給投票站的工作人員。

彭鍵基說,相信大部分選民已收到投票通知咭,內有選民所屬的投票站和地址,如果市民仍未收到通知,可致電二八九一一○○一查詢。為了讓選民熟悉投票程序,選管會由即日起至週六開設四個模擬投票站,包括: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屯門大會堂,開放時間是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八時。

目前全港有二百九十六萬名已登記選民,在十八區的四百零五個選區中,有四十一個選區的候選人自動當選,其餘三百六十四個選區的議席,將由八百六十六名候選人競逐。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5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香港經濟日報
A32  |  政情  |  有政戲  |  By 傅流螢
2007-11-15

區選氣氛淡 各黨勝算大不同

  區議會選舉還有3日就投票,根據各大政黨最新的自我評估,上屆大敗的民建聯今次最樂觀,覺得可較上次多取議席,民主黨和自由黨都用哀兵政策,對勝算估得較低(見表)。

民建聯樂觀 民主黨告急

  上屆03年的區議會選舉,剛在七一50萬人之後舉行,結果泛民主派大勝;但今年選舉氣氛冷淡,重大政治議題欠奉。

  今次是民建聯與港進聯合併後,首次參加區選。經歷過上屆慘敗,民建聯今屆較為保守,只派出177名候選人參選,估計當選率低於一半,只有83人。

  當年為選舉結果請辭的前黨主席曾鈺成,坦言上屆單憑一句「踢走保皇黨」,令該黨不少候選人落選,但今屆的社會氣氛佳,競爭會比較公平,選民主要會考慮政績和工作表現等。

  至於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大打「告急牌」,指今屆的目標,只是保住競逐連任的議席,新人若果有1/4能勝出,已經好開心。泛民明天將在報紙刊登290多名候選人的推薦名單,以期令選民認清楚。

兩太戰補選 搶區選風頭

  據聞,近年仍不時出現派系鬥爭的民主黨,有第二梯隊成員認為,如果今屆區選成績不理想,黨主席何俊仁應該要負責,言下之意是要他下台;但有民主黨中人則指,明年立法會選舉在即,黨內團結是大前提,「選舉問責」之說法,根本未成氣候。

  今屆區選引不起傳媒的興趣,某程度是被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兩位阿太,搶去了風頭。陳太在週日的區議會投票日,會在港島區巡迴拉票,一來替泛民候選人助選,二來可繼續谷起自己的人氣。

  但另一邊廂的葉太,則不會替民建聯和自由黨候選人站台,因為她成立的匯賢智庫,也派出4名候選人參選,她要先兼顧「自己友」。

保上屆議席 自由黨滿意

  地區工作一直未見突出的自由黨,今屆派出56人出選,是上屆的一倍。但黨主席田北俊坦言,今屆能夠維持上屆的議席數目,已經感到滿意,因為當中有不少是新人,贏出的機會不高,惟有當為下屆區議會選舉鋪路。

  至於首次參選區議會的公民黨,由於沒有包袱,今屆也是小試牛刀,預計有7至10名候選人當選,並將焦點看看該黨重點新星,能否擊敗民建聯和自由黨的資深區議員。

 
文章編號: 20071115030009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明報
A10  |  政情
2007-11-15

拉票招數鬥新奇

區選要出奇制勝,第一步要由候選人的形象開始。在4.8 萬元的選舉經費限制下,候選人都要絞盡腦汁,在外型及宣傳品之上花心思,務求做到「價廉物美」兼有效,在選民心目中留下正面和新鮮的形象。

有政黨由衣著出發,為候選人設計繡上名字的選舉衣飾;有候選人從最基本的宣傳單張出發,以環保再做紙做傳單,推廣環保形象;有候選人出動卡通圖畫,甚至是孔夫子《禮記》書籤,各適其適目的都是一樣: 「記得我,投我一票!」服飾 捨棄「香港小姐」肩帶

在今屆區選中,各政黨的衣飾尤以民建聯作最大「變身」,有別於過往黃色外衣的傳統形象,民建聯特意設計一件以藍色配橙色的短袖T 恤,外配風褸。無論是T 恤或風褸之上,均可繡上候選人的名字,令候選人毋須再配上「香港小姐」式的名字肩帶,令拉票工作更方便。

該黨有候選人表示,新的選舉外衣大受歡迎,例如黨徽採用了銀色增添cyber 感,藍色主色亦很搶眼。再者,風褸設計可除去兩袖成為背心,跟台灣選舉候選人衣著服飾有點相類。

首次參選的公民黨,候選人以紫色和綠色的T 恤為主,而民主黨及自由黨一如過往,都採用綠色及黃色為選舉服裝的主色。

單張郊遊指南作單張中西區大學選區獨立候選人胡楚南其中一款競選單張(圖),名為「龍虎山—— 你我的後花園」,內有郊野公園地圖,印刷精美,詳列郊野公園的郊野路徑及景點,相信不少區內行山人士都會愛不釋手,以作保留,達到選舉宣傳效果。

為響應社會環保呼聲,不少政黨及候選人亦大賣綠色概念,其中灣仔大佛口選區候選人陳小萍的競選單張便採用環保紙,便以大豆油墨印刷。

卡通化化身卡通滑浪好手除了「企定定」的選舉照片外,有候選人出動卡通或美術畫作以至引用《禮記》的字句等,以增添競選宣傳物目的可觀及可讀性。例如南區海怡西的候選人馮煒光,把自己樣貌配成滑風帆的卡通形象(圖一),以突顯為沿海選區服務之特色。

而中西區山頂選區候選人林文傑,則採用了女兒美術畫作中的小花作競選海報背景,以突顯家庭溫馨的形象。

旺角南選區候選人張錦雄的宣傳品包括書籤一張,背後印有孔子《禮記.禮運大同篇》的語句(圖二),透過文學方式宣傳拉票。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1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落力拉票
2007-11-15

田少山頂撐林文傑

區選在即,各黨派的助選活動層出不窮。昨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到山頂麥當勞道,為該黨山頂區候選人林文傑助選。田北俊與林文傑並肩站在馬路旁,微笑向過往的車輛揮手致意。

林文傑表示,對今次選舉充滿信心。他說:「我每一次選舉的態度都一樣,無論有兩個候選人,或者三個候選人,都是這樣。」他強調在像區選這樣緊湊的選舉裡,每一場仗他都會全力以赴。

山頂區的競爭是今屆區議會選舉的一個焦點,自由黨自然也頗為重視該區選情。田北俊笑言自己都是山頂區的選民,所以一定要來為林文傑助選。田北俊說:「

時多數會去新界東助選,但目前為止其實哪個區都去。」他表示,選舉那天在山頂投完票就會到新界東進行宣傳。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決戰前夕
2007-11-15

曾鈺成未敢輕敵

距離區議會選舉投票的日子尚餘數天,各大政黨都全力作最後衝刺。自由黨今屆派出五十六人參選,比上屆多逾一倍。問到主席田北俊是否胸有成竹時,他只是淡然地說:「我估計和上屆差不多,都是維持十七席吧。」另一邊廂,上屆還是民建聯主席的曾鈺成回憶當時點票的情況時仍猶有餘悸:「現在間中也會發惡夢,夢到和葉國謙一同看點票。」也因為這樣,他對今屆選舉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

身為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已訂好投票日的「拉票」行程。早前有學者預測自由黨會大敗,「田少」立即反擊:「我估民主黨就會大敗,民建聯就大勝,自由黨打個和啦!」他說,自由黨候選人在新界西的勝算較高、在新界東則勝算較低,此消彼長下,大概會有十七人當選,與上屆一樣。

上屆區議會選舉,曾鈺成不斷接到該黨失利的消息,最後更承擔責任辭去主席一職。今屆選舉雖然外在氣氛良好,加上民建聯候選人的質素很好,但是他仍不敢掉以輕心:「其實很多黨友的條件很好,但其他對手也很強。區議會選舉是單議席單票制,不夠票就會輸,所以絕對不敢盲目樂觀。」他透露,最近晚上也會發惡夢望見上屆葉國謙點票輸給何秀蘭,心理專家也建議他回到「事發地點」作心理治療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6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蘋果日報
A10  |  港聞
2007-11-15

區選主打民生牌 民建聯可望雪前恥何俊仁:仍有得砌

03年50萬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這個巨大的7.1浪潮蔓延至年底的區議會選舉,令支持立法的左派陣營慘敗收場。今年的區選不再像上屆般受政治氣氛籠罩,普遍選民再次將焦點放在民生議題;從增加生果金到削減差餉,都是吸納選票的關鍵議題。立法會三大黨派民建聯、民主黨及自由黨今次顯然「主打民生、不打政治」。在這個民生主導的選舉中,一直專注地區服務的民建聯,極有機會一雪前恥。記者:許偉賢

民建聯上屆派出超過200多人參選,但在7.1效應下,只有62人當選,較原有的90席大幅下滑。其中被視為星級候選人的副主席葉國謙,也敗於泛民推薦的候選人手上。今屆選舉民建聯改為採取「貴精不貴多」策略,只派出177人參選,包括大量年輕及專業人士,希望以「新形象」再度爭取選民支持。事實上,民建聯四年來已派重兵進駐各區,目的就是在「重民生、輕政治」的區選中收復失地,因此選情被看高一線。

自由黨參選人多近倍

反之03年打正7.1鮮明旗幟的民主黨,只派出120人出戰,卻共有95人當選,遠超原有的75席,成為大贏家。今年民主黨與民建聯一樣,派出參選人數較上屆少,只有108人,希望精心篩選下,可以繼續締造佳績。由於該黨不少成員是競逐連任,有先天優勢,加上該黨在地區有一定服務政績,相信仍有一定勝算。至於去屆受惠於23條問題而在區選中有不俗成績的自由黨,今屆派出較去屆多近一倍、約近56名黨員參選。不過該黨在新界東出現不少與民建聯對撼的情況,最令人意外的是,該黨派員挑戰循大埔寶雅選區競逐連任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容根。有分析指自由黨今次派出多人在新界東與民建聯對撼,只為明年立法會選舉「試票」。

譚耀宗:今屆較「和諧」

對於選情被看高一線,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只稱,今屆選舉較以往「和諧」,認為各政黨間都比較關注民生議題,亦重視候選人的質素,相信選民會以務實態度選出合適候選人。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則指,「民生議題從來地區選舉都好重要」,強調該黨一向札根地區服務,縱然選情緊湊,「仍然有得砌」。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對選情也表示樂觀,並指該黨已盡量在不少地區與民建聯協調,個別情況是例外。(區選專題三之一)

《港島焦點選區》山頂律師界之戰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上屆退位讓賢,將山頂選區「讓位」至其身為律師的愛將林文傑,結果林文傑成功擊敗山頂選區首屆民選議員梁永安。雖然自由黨山頂朋友多,但林文傑今屆區選的連任之路明顯較上屆崎嶇,因為首度參選的公民黨派出知名度相當高的大律師陳淑莊挑戰林文傑。由於公民黨在山頂選區也有一定擁躉,不難拉走自由黨部份選票,加上田北俊早前因為地鐵行政總裁周松崗提名陳淑莊而出言恐嚇,被視為「趕客」之舉,預料陳淑莊與林文傑爭持激烈。陳的最大隱憂,是打獨立人士出戰的梁永安,會分薄她的選票。

葉國謙重來觀龍

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是上屆區選中最顯著失利的左派候選人。受23條立法問題拖累,在觀龍選區扎根多年的葉國謙,最終以64票敗於獲泛民主派推薦、空降參選的何秀蘭。四年過後,葉國謙捲土重來,對手由何秀蘭換上保育人士何來,自稱為獨立人士的梁劍琴也加入混戰。今年區選不再摻雜政治元素,敗仗後一直在地區服務的葉國謙選情被看高一線。區內人士分析,何來雖然有支持者,但她未獲泛民主派推薦,相信難像何秀蘭般創造奇。梁劍琴來歷不明,預料對選情未起關鍵影響。

錦屏區同鄉對陣

東區錦屏選區是福建幫票倉,身為福建鄉里的民建聯蔡素玉,一直在該區獲選為區議員,擁有大量鐵票。現任立法會議員梁國雄「長毛」上屆曾空降錦屏,矢言踢走蔡素玉;在當時政治環境影響下,長毛僅以200多票之微落敗,差點打倒蔡素玉的不敗之身。今年區選,貴為立法會議員的長毛不再狙擊蔡素玉,反之與蔡素玉同樣活躍於福建團體的姜玉堆,卻決意與同鄉對陣。據知姜玉堆早有參選念頭,過往被遏阻下才放棄與蔡對撼,今年姜終也按捺不住,要與鄉里決一高下。但由於姜在福建幫內名氣不足,料蔡會順利連任。

 
文章編號: 20071115006017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am730
M02  |  新聞
2007-11-15

不認同欠選舉氣氛彭鍵基拒猜投票率

區議會選舉將於本週日舉行,選管會主席彭鍵基不肯預測投票率,但他不認為選舉氣氛冷淡,強調當局的宣傳已足夠,市民亦明白要行使公民權。另外,他預計週日投票結束後,六成票站會於翌日凌晨2時有點票結果,至凌晨4時半將會完成所有點票。

他又說,針對上屆區選出現票箱不足,今次已準備2,500個票箱,而票箱體積亦相應增大。另外,選管會至今接獲逾1,000宗區選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及噪音問題,估計整個選舉會有5,000宗投訴,與上屆相若。另外,當局在全港設立4個模擬投票站,由今日起至週六開放,供選民熟習投票程序。4個模擬投票站分別位於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和屯門大會堂。



 
文章編號: 2007111589200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香港商報
A11  |  維港穿梭
2007-11-15

東莞同鄉總會發動會員區選投票王國強:會董會新招吸引更多鄉親入會

【商報專訊】記者曉星報道:11月18日區議會選舉投票日臨近,香港東莞同鄉總會主席王國強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總會及所屬的18個分會會董會成員和秘書現正發動會員參加區議會選舉投票,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愛國愛港,真誠實在為香港地區服務的參選人。他說,東莞同鄉總會此舉亦是回應時下不斷播出的特區政府呼籲選民11·18記得去投票廣告,以盡公民責任。

王國強表示,據不完全統計,香港約有80萬名祖籍東莞的市民,香港東莞同鄉總會及18個分佈於港九新界的屬會,連日來正密鑼緊鼓發動已登記做選民的會員鄉親積極參與區議會選舉投票。11月17日和18日,該會還會通過打電話、網上MSN等途徑,提醒各會員及其家屬去投票。他又稱,東莞同鄉總會和各屬會會員及家屬估計約有10萬張選票,他們都去投票將有助於提升區議會選舉的整體投票率。今後,東莞同鄉總會還會發動更多的會員和家屬登記做選民,以盡公民責任,選出有利香港社會繁榮與穩定的候選人。

多辦新穎社團活動

香港東莞同鄉總會今年6月2日才辦過創會六十大壽慶典,現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王國強亦接王惠棋班出任第31屆會董會主席,常務副主席乃本港上市公司龍昌國際老闆梁麟。王國強稱,新一屆會董會有志於改革傳統的社團活動飲飲食食聯誼、入會要交納會費的運作方式,今後要多辦些內容和形式新穎的活動,尤其是能吸引會員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家屬成員參與的活動,讓老社團年輕化。現在,凡是東莞籍的香港市民不需交納會費、不必會員推薦就可加入東莞同鄉總會。

據介紹,近年來,東莞同鄉總會凝聚力越來越強,除了會員人數大增外,會董會籌錢辦會務、做社會公益事業都得到會員的大力支持。王國強就任新一屆主席後,最近一次籌款就籌得到600萬元,其中有鄉賢提出要捐100萬元出來,但基於辦會人人有份,要讓更多會員有機會出錢出力參與會務發展,東莞同鄉總會還是只接納了該鄉賢的10萬元捐款。王國強稱,任內要力爭把香港東莞同鄉總會的會務發揚光大。明年若有機會,他一定率領總會及屬會代表團到訪北京。他說:「當然,我們最希望能得到新任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接見。」

 
文章編號: 20071115001005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大棋盤  |  By 杜良謀
2007-11-15

政黨區選訂偏低指標

區議會選舉在即,各政黨作最後動員之餘,亦為自己訂「成績指標」,但似乎皆「留有餘地」,不敢為自己訂下高指標。

民建聯曾鈺成表示,不會評估民建聯會否取得過百議席。他指,民建聯在九九年有一百七十六人參選,贏得八十三個議席,若今屆取得相同議席,勉強算得上收復失地,也算得上是大勝。他續說,選舉的候選人質素非常高,即使今屆選舉,對民建聯的負面效應輕微,但「不敢盲目樂觀」。

田少不看好新界東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指,助選期間,感覺自由黨的氣勢不錯。他認為,自由黨在今屆區議會選舉的總得票,會高於上屆,亦希望候選人的平均得票較往屆高。他評估,自由黨在新界西的贏面較大,他雖然不看好新界東的選情,但認為自由黨在該區志在參與,可以積累經驗,培養莊腳。講到自由黨在山頂的候選人林文傑與對手公民黨陳淑莊和獨立人士梁永安競爭激烈,田北俊指,已打出百多個電話為林拉票,但很多朋友出了門。他指,林文傑擁有一百至二百張鐵票,他認為,三人混戰比只有林文傑跟對手單打獨鬥更有利。

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表示,民主黨有一百零九人參選,其中有三十三人屬高危,聲言取得六成議席己經達標,超過六成就應該開香檳。他又期望泛民可以取得約一百五十個席位,他指,泛民擬在週五或週六在報章刊登廣告,列出泛民候選人的名單。公民黨湯家驊表示,取得十一、十二席已經好開心。對於有評論指公民黨會大敗,湯家驊說,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他落區時,感覺比想像中好。他透露,投票當日會留守大埔區,支持大埔出選的曾國豐,而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就會到山頂拉票。他又希望陳方安生到焦點選區打打氣。陳太的傳媒顧問陳慧兒表示,陳太將於週日到港島區「呼籲投票」,她強調,並非為誰人拉票。杜良謀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3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明報
A10  |  政情
2007-11-15

彭鍵基料週一凌晨完成點票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表示,上屆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是44.1%,但他不會預測今屆的投票率,只強調政府的宣傳已經足夠,亦不認為現時選舉氣氛冷淡。他提醒選民,週日投票時,不能在投票站內使用手提電話或傳呼機,亦不可拍照、拍影片、錄影或錄音。

彭鍵基表示,今次區選有296 萬名選民,他相信市民明白要行使公民權,但不願估計今次的投票率會否減少。他指出,今次選舉準備了2500 個票箱,票箱體積亦已加大,相信不會再出現迫爆票箱事件。

今次選舉採取票站內即場點票,彭鍵基估計,若投票率達60%,相信一般會在凌晨2 時多完成點票,整體結果則在約在4 時半完成。

政府今日至週六會開放4 個模擬投票站,包括在九龍公園體育館、禮頓山社區會堂、大埔社區中心和屯門大會堂。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1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南華早報
EDT3  |  EDT  |  By Albert Wong and Eva Wu
2007-11-15

Electoral chief hopeful on turnout

An increase in civic awareness over the years should ensure a healthy turnout in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on Sunday, the chairman of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said yesterday.

In the previous district elections in 2003, 44.1 per cent of registered electors cast their votes.

During a visit to a mock polling station in Kowloon Park, commission chairman Mr Justice Pang Kin-kee said he would not speculate on the turnout this time, saying it depended on conditions on the day.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Hong Kong electors have been much more aware of their civic duties and their right to make a choice over who represents them in the district councils. I can only assume the voter turnout will be at least as good if not better, he said.

Mr Justice Pang said more than 1,000 complaints related to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had been  received, some of which alleged intimidation of individuals. Most complaints alleged breach of regulations in election advertisements, or complained about noise generated from canvassing activities, but some were more serious, he said.

We are aware of complaints about individuals being intimidated. We have referred such complaints to the police, and there were some made directly to the police, he said.

Mr Justice Pang said complaints would be investigated and would be referred to the police or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if found to be justified.

Speaking about possible threatening behaviour against voters on polling day, Mr Justice Pang said there were already standard measures to prevent such things from happening.

Since Saturday,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awmaker Li Kwok-ying, who is also a Tai Po councillor, has had police protection after receiving a threatening letter.

Mr Li said yesterday the sender demanded HK$200,000 to help canvass votes and threatened to harm him and his family if he did not accept. Police arrested a suspect on Tuesday evening, he said.

Copyright (c) 2007.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71115027048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  政策政情
2007-11-15

田北俊:保得17席怎算大敗

  區議會選舉在即,不少評論預計民建聯將取得逾九十席,曾為民建聯二三年區選大敗而引咎辭職的前主席曾鈺成強調,絕不敢盲目社會氣氛良好,但也要取得相當於一九九九年的八十多席佳績,才勉強算「收復失地」。而自由黨和公民黨則有不同考量,前者認為保持現有十七席即不算大敗,後者直言突破個位數已很開心。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昨天巡視模擬票站後表示,當局已準備超過二千五百個票箱,並已因應新選票設計票箱,相信票箱不足的情況不會出現;但政黨方面則對區選有不同評估。曾鈺成表示,黨內評估今次區選,認為許多候選人質素很高,而且區議會選舉採用簡單多數制,「輸一票就是輸」,所以絕不敢盲目社會氣氛好。但他強調,由於今次選舉民建聯應該不再被上屆「聲言踢走保皇黨」等負面效應影響,選民應是較公平地看候選人的表現和政績,因此,以九九年區選同樣派出一百七十多人為標準,既然當年取得八十三席被傳媒報道為「大勝」,今次勝出人數亦要與當年相若才勉強算「收復失地」。

  對於有評論指自由黨和公民黨均會在區選大敗,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圖】預計,應該可保現任十七席,反問「十七席又怎算大敗?」他更笑言,「公民黨由零變有,應該是大勝」。公民黨湯家驊則坦言,已做好心理準備,由於公民黨挑戰的不少都是現任議席和重量級人馬,突破單位數已很開心,但他亦指出,連日落區的感覺比想像中好,黨員士氣高昂。

  不再受「七一效應」眷顧的民主黨在一百零九個參選議席中有六成候選人屬於「高危」,副主席單仲偕稱,取得今屆六成席位已算達標,如可維持現有議席則算滿意,更笑言比現有議席多便要開香檳。單仲偕又指出,由於今屆區選獨立候選人太多,泛民擬動用早前為造勢大會湊出的經費於週五、六在報章刊登廣告,由於造勢大會已取消,該款項會用於登出共二百九十四位按機制取得泛民「民主」標誌的候選人。

  另外,據瞭解,在本港有十八個分會、在港島區約有三萬會員的東莞同鄉總會決定以電話形式,動員會員在本週日前往票站投票予「愛國愛港」的區選候選人。全國政協委員、東莞同鄉總會主席王國強接受查詢時承認,早前與接近五十名分會人士開會,期望呼籲接近十萬名的東莞同鄉出來投票,但強調不會違反選舉法例■

 
文章編號: 2007111539100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都市日報
P53  |  副刊  |  兵器譜  |  By 邵家臻、陳景輝
2007-11-15

冷處理

冷處理 — 這明顯是個不中不英的新修辭,但夠酷,我鍾意。

維基百科是這樣解說「冷處理」的:「又名雪藏、低調處理,是公共關係的手法,相對於廣告、宣傳、推廣、頭條熱賣。為了達到『隱惡揚善』的目的,把自己一方的『好人好事』高調宣傳;把不光采的作『冷處理』,令世人淡忘。」先再多謝維基百科的聰明伶俐,對所有概念都可以從天上拉到凡間,令人易學易用。只是,凡間太詭異、太詭詐,以致概念變質,難定對錯。

以「冷處理」為例。以為「冷處理」是相對於「熱賣」而存在;所以「冷處理」,就是指那些不回應、不討論,讓議題幽幽地死去的一種處理方法。殊不知,有宣傳、有廣告、有推廣、有明星,都可以是「冷處理」。至少,得到「冷處理」一樣的「冷結果」。

公民黨總幹事又是政治學者的鄭宇碩教授日前批評,特區政府不重視本星期日的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沒有落力推廣宣傳,是採取「冷處理」策略。他又指,政府寧願花1.5億元推廣奧運,區選宣傳只得數百萬,質疑政府不希望投票率高,「香港有不少選民,相比起來,有幾多人會睇馬術呢?」教授老馬有火,看穿政府的「冷」,正努力將區議會選舉的冰山劈開。

我肥大肉厚,特別怕熱。對冷,總有另一份心情。「冷」不是鐵板一塊,當中都有程度差異,例如冷淡、冷漠、冷靜、冷感、過冷河。只要不是冷漠和冷感的話,其他冷冷的,也可以是區議會的本相。

讀區議會候選人的競選單張,上面所講的「八載實幹為街坊」,很多都是跟「石壆種植花草樹木的綠化工程」、「在地鐵站加設幕門」、「改善泳灘水質」、「興建貫通市中心行人天橋網絡」、「爭取紅綠燈轉快一秒」之類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事。正所謂「日光之下無新事」,日常生活往往就是給人一種恆常的、凝固的印象。生生不息而又循環往復,世代延綿的日常生活似乎恆常不變,漫漫的日常時序似乎凝固成一幅寧靜的畫面。就連選舉期間的爭分奪秒,都只能是一些重複、單調、千篇一律的訴求,很少充滿新事物、新議程、新氣象。可能,日常生活的體溫,就是冷。

「冷」不一定是問題,日常生活也不準是不值一哂的。西方理論中,有「日常生活批判第一人」之稱的Henri Lefebvre,在1936年與人合著的《被神秘化的意識》中首先提出日常生活概念,而在1947年出版,1958年再版的《日常生活批判》中,很有預見地表明:「日常生活是鮮活而豐富,同時也是雜亂無序的,日常生活富有深刻的意義卻又常常被瑣碎細節糾纏,人依偎在日常生活中,卻又往往瞧不起日常生活。」他認為,在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思想史上,日常生活通常被視為煩瑣無奇、微不足道、無關宏旨的東西。特別是哲學經常從一種純粹的思想的高度,跟日常生活中混亂一團、異想天開的現象一刀兩斷,對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瑣事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這種將思想和日常生活截然分開的,本身就是種壓根兒的日常生活異化現象。

日常生活已經被消費主義和技術官僚牢牢控制住,但Lefebvre並不因此而對日常生活的改變失卻信心,他仍以為日常生活潛在反抗。日常生活固然有其頑固、重複、保守的習性,但並非一潭死水;反之它潛伏具有改變自身的可能。就是一個居住在天水圍五年的基層女人,多年來都是選擇去元朗街市,買下「一斤平一蚊」的蔬菜這一簡單事實,通過分析,最後都能抓住領匯壟斷物價、空間規劃、新市鎮貧民的生活史。這樣,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往往呈現出個人的偶然小事與豐富的社會事件的糾結。

區議會選舉在即。坊間總認為區政事小,日常生活總是瑣碎、平庸、重複的,可以不理。殊不知宏觀變革其實是微觀變革的普遍化,而微觀變革則是宏觀變革的具體化,兩者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算當下的處理是「冷」了一點,就當是天氣轉變,冷冷無妨,生活本就如此。



 
文章編號: 20071115441015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人物特寫
2007-11-15

服務社區十三載黃戍娣永不言棄

「娣姐!我那日一定投你一票的!」街坊的一句支持,增強了參加本屆區議會選舉、耀安區候選人黃戍娣的信心,她對自己的不言棄的社區工作態度,就算○三年落敗仍沒有放棄服務街坊,沒有一絲的氣餒,身體力行地為他們爭取更合理的權益,令今天的她選擇繼續參選,為居民爭取更優質的生活。

黃戍娣表示,○三年區議會選舉受到「七一效應」的影響,「空降」到耀安區的前候選人丁士元奪得了議席。然而,是次失去了連任的機會,仍不會改變她對服務市民的熱誠。娣姐認為自己做社區工作已十三載,除了繼續關注不同階層的問題,更為馬鞍山區注入新動力,提攜後輩葛珮帆、楊文銳一同出戰馬鞍山。

本身為沙田婦女會理事長的娣姐,一直關注婦女在家庭中的角色的問題。她說,「金融風暴」為許多家庭帶來打擊,亦令地區工作更加吃力。

娣姐表示,做社區工作每天差不多要用上十多個小時工作,貼身服務居民,才能有效地解決他們的疑難,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因此,對於今屆區議會選舉,高學歷參選人士的比例有所上升,她認為,這更能把更專業的知識帶入社區,幫助到更多有需要協助的市民。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明報
A33  |  女記者日記
2007-11-15

東莞同鄉總會發動人海戰術

香港的選舉在回歸後愈來愈專業,有些同鄉團體都有出手拉票箍票,好像一直堅守愛國愛港宗旨的東莞同鄉總會,最近也決定要積極呼籲在港東莞同鄉在週日區議會選舉中投票,包括掌握在港東莞同鄉的聯絡資料,採取電話攻勢,甚至派人在選情激烈的票站中統計有幾多同鄉前往投票。

Emily 向總會主席王國強打聽,他說總會其實希望同鄉盡多些公民責任,現時估計可以聯絡到約10 萬同鄉,希望明年立法會選舉時可以翻一番,聯絡到20 萬名同鄉。至於會否叫班同鄉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投票,他說已知柴灣有2 萬多名同鄉,另外中西區和南區各有數千名。Emily 心想,動員起來的效果都不能小覷。

至於東莞同鄉總會支持哪一邊候選人?Emily 聽聞已經有208 名區議會候選人尋求總會的支持,當中當然包括不少民建聯和自由黨人啦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0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5 ----------

 

南華早報
EDT2  |  EDT
2007-11-15

Political Animal

Not-so-sweet revenge for ex-DAB chairman

Revenge might be sweet for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hich looks set to do well in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on Sunday following a humiliating defeat in 2003. Not so for Tsang Yok-sing, its former chairman who resigned after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ismal results. Readers might remember how a weary Mr Tsang sat stony faced next to colleague Ip Kwok-him in a polling station, receiving repeated calls informing him of defeats of party heavyweights before personally witnessing Mr Ip's defeat. Since then, I have been waking up at night remembering sitting next to Ip Kwok-him in Kwun Lung. While psychologists say the best way to face a painful memory is to do it again, but with a positive result, I am stuck because there is no chance for revenge. Why? Because Cyd Ho Sau-lan, who defeated Mr Ip in 2003, is no longer running.

Democrats focus on repair work

As the DAB looks set to become the No1 party among the district councils, its main rival, the Democratic Party, has switched to crisis management mode in its campaign for the polls. Yesterday, the Democrats announced that a new page on their website would detail their shining record in district work, ranging from repairs of damaged drain covers to building community halls. People often say we only care about democracy, not livelihoods ... In fact, the Democratic Party has always done a lot in concrete livelihood matters in districts, they said. Figure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they say. Their 39 councillors have achieved success in more than 200 district work items, more than 60 per cent of them related to road and traffic issues.

Anson Chan learns to spot slip-ups

Anson Chan Fang On-sang may not have reinvented herself as successfully as Regina Ip Lau Suk-yee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race. At a lunch with foreign journalists at 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Mrs Chan was asked if she was behind the times. Maybe, she said. But so are a lot of us in this room. That doesn't mean that we cannot keep ourselves abreast of developments and take into account community aspirations and try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So, any lesson learned? Mrs Chan said: I have learned the hard way about some of the banana skins along the campaign trail which, however well intentioned, the unwary can slip on.

Regina Ip's divine intervention

They may be classified as external forces trying to intervene in Hong Kong's affairs, but that won't stop even Beijing loyalists from making friends with them. Tsang Yok-sing, former DAB chairman, said Legco by-election candidate Regina Ip Lau Suk-yee would not raise Beijing's suspicion despite meeting the US-funded 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which promotes US-style democracy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know very clearly what NDI is all about - its aim, its background and what it tries to do in China. As long as one doesn't feel inappropriate, it is OK to keep in contact, Mr Tsang said. Of the apparent blessing Mrs Ip received from Beijing loyalists for meeting the group on Tuesday, Democratic Party chairman Albert Ho Chun-yan said: Of course, she got divine approval up north. In order to water down her strong leftist image, she had to dare to do anything in order to woo middle-ground voters.

Contact Us Be our eyes and ears: e-mail [email protected] with your tips. Political Animal appears every Tuesday and Thursday. Copyright (c) 2007.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71115027048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6 ----------

 

大公報
A11  |  港聞
2007-11-15

選民重實績空降灣仔難言勝 「公民起動」或全軍覆沒

【本報訊】灣仔區議會共有十一個直選議席,候選人多達二十六人,選情同樣激烈。但與別區不同的是,灣仔受重建及保育因素困擾,選民更加重視候選人的地區工作實績。而四年前曾風光無限的「公民起動」,候選人由上屆的五人大減至兩人,而且均為「空降」性質,並無紮實地區工作可言,難以吸引支持,最終或會「全軍覆沒」。

四年前的區議會選舉,當時由何秀蘭等人發起的「公民起動」,一度成為另一張反對派大旗。但不知是否組織鬆散或並無共同政治理念之故,成員分崩離析。以灣仔為例,上屆共有五名候選人,包括鄭其建、何穎賢、陳耀輝、李偉儀和金佩瑋。但本屆選舉,陳耀輝及金佩瑋不再尋求連任,鄭其建改以獨立身份參選。而以「公民起動」名義決定參選的,只有大佛口的陳小萍和修頓的魏基樂兩人,可謂人丁單薄。

修頓現任議員金佩瑋不再參選,但同是「公民起動」的魏基樂也屬「半途出家」,相信難以獲得多少金佩瑋的「政治遺產」。該區參選的還有李碧儀和黃國康,三人中以李碧儀最被看好。李碧儀雖然是立法會主席范太的「徒弟」,但她完全靠自己平實紮實的地區工作獲得市民認同,選情被看高一線。

兩人參選人丁單薄

至於大佛口選區,三名候選人分別是李均頤、盧健明、陳小萍。該區現任議員盧健明早前傳出涉嫌「以權謀私」

的醜聞,對其公信力打擊甚大。雖然如此,陳小萍打「公民起動」旗號,但她的地區工作並不突出,勝算也不被看好。

魏基樂及陳小萍若全部落選的話,「公民起動」有可能在灣仔區選會消聲匿跡,最後甚至無疾而終。

在其他選區,較受矚目的當屬樂活選區,候選人包括梁志培、黃瑞華和麥國風,三人參選競爭激烈,勝負難料。但該區選民屬傳統意義上的中上階層,社民連的麥國風並非他們中的多數選擇。梁志培為公司董事,屬首次參選;黃瑞華則是律師兼國際公證人;三人中以黃瑞華形象最為突出,也較受該區選民接受,其獲勝機會也較大。

十一人有政黨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灣仔屬於舊區,受舊區重建及保育問題困擾,不少候選人也將重及保育問題作為其參選政綱。熟悉該區情況的人士分析,與上屆不同的是,該區選民更重視候選人的實際工作成績,簡單的政治口號已很難吸引選民支持,因此預計最終決定勝負的關鍵,將回歸民生議題。

灣仔區二十六名候選人中,有政黨背景的只佔十一人,當中民建聯有三名、公民黨兩名、民主黨一名、自由黨兩名、社民連一名、公民起動兩人。預計到十八日投票後,該區原有的政黨實力分佈,將起變化。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6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7 ----------

 

星島日報
A19  |  每日雜誌  |  維港會
2007-11-15

曾鈺成誓贏觀龍區療傷

在○三年的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大敗,前主席曾鈺成因而引咎辭職,令他痛心的是,有多年地區工作經驗的副主席葉國謙,敗於空降的公民起動何秀蘭之手。原來呢一個噩夢和心結,四年來一直困擾住曾鈺成。

今次區議會選舉,曾鈺成希望藉此治瘉自己的心結。他笑言,「根據心理治療,最好去返同一個地方(葉國謙參選的觀龍區),發生唔同的結果,但如今對手已不同。」原來對葉國謙來說,再度出選觀龍區,不單要為自己爭一口氣,更是背負為黨友治療心理創傷的使命。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4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8 ----------

 

明報
A07  |  港聞  |  聞風筆動  |  By 李先知
2007-11-15

民建聯盼區會擁百席泛民依賴告急牌

快要到來的星期天便是區議會選舉日。由於投票日臨近,各政團都正小心翼翼地部署這幾天的拉票工作,因為若在最後一刻出亂子,早陣子的選舉努力便會付諸東流。一位有多年選戰經驗的政圈中人便慨言,好多時5%至10%的上落便決定了一個議席的得或失。而昨日本報A30 觀點版刊登了中大副教授馬嶽的鴻文,估計在今次區選中,民建聯可奪得近100 席,屬大贏家,而民主黨及民協則可以維持現有議席,但公民黨、社民連、自由黨則屬輸家。他的估計是否準確還有待驗證,但此事在政圈裏即時掀起一陣子討論。

雖然有人懷疑上述評估是有人故意引導選情,但政壇耳語謂,民建聯內部的評估,若連同委任議席,來屆在區會是有機會突破100 席,較現時的83 席為高。但知情者透風謂,民建聯內部其實是有一種頗深的危機意識,因為2003 年區選大敗,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在地區拉票並不覺得情特別惡劣,也沒有很多人在地區大罵他們的候選人,上上下下都自我感覺良好,審慎樂觀,誰知投票當日形勢急轉直下,對民建聯投「反對票」的人突然從四方八面湧出。

正因為這段經歷,民建聯內部對今次選情也不敢過分樂觀。雖然他們認為今次有機會突破100 席,然而為免講得高、跌得痛,因此不會公開提及他們的評估,只說希望較現在好。昨日,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也只說,今年形勢較上屆好,沒了7.1 時要「踢走保皇黨」的效應,今年會是一場較公平的競爭,他希望有機會拿到現時的83 席( 現時民建聯有74 個民選和9 個委任議席)。

另一邊廂的泛民主派則擔心,平淡的選情對他們不利,特別是現時社會的怨氣已再沒有2003 年上屆區選時那麼高,所以他們正計劃繼續打告急牌,其中一個做法是明日選擇在一份免費報章賣全版廣告,詳列泛民主派支持的294 名候選人, 「試圖告知選民哪些候選人才是有往績支持的真正民主派」,以免被一些自稱獨立民主派的隱形人士分薄了他們的支持票。

政壇耳語又透風謂,與泛民惡鬥了多年的民建聯中人,當然也可以預早估計到泛民會打告急牌,因此民建聯的一些候選人原來已印備了一些告急單張,以準備一旦對手大打告急牌,民建聯就可以同樣運用告急這一招反擊。

事實上,目前各黨派對選情評估都傾向保守,民主黨李永達形容,有學者認為民主黨會取得67 席,他認為有這個數字已經很開心,因為對手很強,即使一些在地區做了三四年工作的候選人也不一定贏。

至於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認為若能夠保住現時的17席,已不算大敗,他相信今次很大機會打個和。至於區選新丁的公民黨,湯家驊說至少要保住6 席,能夠拿到12 席已經很開心,因為他們所參選的選區都是「豬頭骨」,硬撼對方重量級人馬,自己又遲拉票,準備不充足。

最終的選戰結果,請留意下週一及週二的《明報》吧!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1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9 ----------

 

明報
A10  |  政情  |  區會選舉倒數3天  |  By 曾錦雯
2007-11-15

區選新趨勢打網上宣傳戰

在網誌(blog)和facebook 的熱潮下,今屆區議會選舉中,無論是21歲還是60 歲的候選人都設立網誌,以便向選民推介政績和拉票,亦有候選人製作網上個人宣傳競選短片。不過,選舉事務處基於技術失誤,發放給候選人的光碟資料中,卻隱藏了選民電郵地址,直至昨日、即投票日前的4 天才急忙補鑊,致電候選人重新提取選民電郵資料光碟,令不少候選人白白錯失及早使用電郵拉票的機會。明報記者曾錦雯 選舉處光碟選民郵址被隱藏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在候選人提名參選時取得的光碟中,除了所有選民的地址,若選民有提供電郵亦會載於其中,由於光碟的製作過程出現技術問題,令部分電郵地址隱藏於光碟內,部分候選人可能在光碟中找到。

為公平起見,選舉事務處決定向所有候選人發出新的光碟。發言人強調,目前在330 萬名選民中,只有2%提供電郵,故涉及選民人數很少。

有設立網誌的荃灣區楊屋道候選人陳恆鑌表示,一直有透過電郵向選民推介個人網址;中西區山頂候選人陳淑莊表示,有向提供電郵的選民發放自我介紹短片。兩人分別表示,曾跟其他候選人談起,發現有其他區候選人沒有收到選民電郵地址的現象。

自由黨表示,在一開始取得的光碟中已可以看到電郵資料,亦沒有收到候選人投訴指無法看到相關資料。民主黨部分候選人亦在光碟中看到選民電郵,但有看不到選民電郵資料的候選人批評,政府在投票日4 日前才再發放有關資料,影響他們的部署。

負責公民黨新界東選情的湯家驊批評,選舉事務處今次技術出錯,發放資料時亦沒提醒候選人要採取哪些方式或軟件格式才能開啟資料。

候選人網誌教授烹飪

翻看今屆區選候選人的競選單張,當中不少附有個人網址或網頁資料,其中年屆60 歲的民建聯沙田市中心候選人江活潮,雖設有網誌,上載了社區工作圖片,內容甚至教授乒乓球及烹飪菜式等。初步所見,各候選人的網誌瀏覽人次均有700 至1000 不等。

學者指「姿態多於實際」

研究新媒體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馮應謙表示,區選宣傳利用網誌屬「姿態多於實際」的做法。

他指出,年輕人上網主要打機或電郵交流為主,甚少以此討論嚴肅政治議題。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區選中利用互聯網方式拉票,成效有限,區議會選區地理範圍極小,選民一落街已有很多接觸候選人機會和方式;不過,透過黨員的網誌作為政黨形象工程和宣傳練習模式,也未嘗不可。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1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0 ----------

 

壹週刊
A048  |  時事  |  八卦陣  |  By 齊百通
2007-11-15

黃玉郎食正蝙蝠熱

蝙蝠俠香港取景,全城熱爆。不過,齊百通記得,早○三年,香港都出過一本蝙蝠俠漫畫,仲係由DC Comics正式授權的香港中文版,由玉皇朝出版,可惜受到當年沙士影響,知道又記得呢套漫畫人真係唔多。

呢套三集完漫畫,同電影一樣,有唔少情節香港發生,場景仲有埋會展同中環中心。主編蝙蝠俠漫畫的黃玉郎同齊百通講,當年同美國傾漫畫劇情時,刻意加入唔少香港元素,仲創作「夜龍俠」呢個角色,變成蝙蝠俠香港friend。

黃玉郎估計,蝙蝠俠電影劇情應該同佢本漫畫唔同,不過佢話而家正同DC Comics斟緊,打算等蝙蝠俠電影上映時,再翻推呢套漫畫,乘機分一杯羹,賺番一筆。

老臨受寵若驚

蝙蝠俠來香港拍一星期外景,封路、跳IFC、維港低飛、通宵開燈……要求多多,但政府都好似黃大仙咁有求必應!一大班傳媒同fans仲日日探班,真係威過皇帝出巡!

就連一班做「路人甲乙丙」茄喱啡,都話今次拍荷李活片,好似星級待遇咁。一個做多年老臨女仔就話,第一日開工,製作人員當正佢係「專業演員」,好有禮貌咁打招呼:「歡迎!你知唔知今次場戲要做咩呀?」

有老臨亦話今次一般只係等兩、三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正式take action,甚至可以提早收工,同香港話做十小時,就要你等足十小時好唔同。

霍公子出場性感show收檔

「E神」陳奕迅演唱會引起全城撲飛熱,上週末再加兩場,為東亞運動會籌得二百萬,認真抵錫,仲吸引大班演唱會稀客到場,除一班港隊運動員,東亞運動會籌委會主席霍震霆亦有出現,雖然霍公子睇騷仍然西裝一度,但下半身就襯條紅褲,有無活力就見仁見智,但就真係夠曬特別。

由於個騷同運動會掛,火辣場面全部無得睇,內衣褲舞蹈員改為運動裝,中場仲加演霍公子上台硬銷東亞運動會,呼籲香港人支持咁話,成為全場最佳去廁所位,最慘係入場連埋螢光棒一齊派東亞運動會宣傳單張,一垃圾桶都係,睇怕環保團體係時候出手。

點心陣奇招拉票

區議會選舉開戰前夕,各區候選人可謂出盡法寶。好似黃大仙(該區有五十名候選人)一間酒樓前排便有位「眼闊肚窄」候選人,每朝一人獨霸一張,叫盡酒樓點心鋪滿整張大,街坊見親都問「嘩乜叫咁多點心呀?」佢就乘機答話:「係啦,食唔曬添,不如幫我分擔啦!」就咁樣,逐個逐個街坊坐低「幫手」食。正所謂「雞髀打人牙骹軟」,呢招無聲拉票,勝過洗樓派傳單一百倍啦!

「點心陣」雖然成功,但亦有候選人嘆白做。今年有不少擁有專業資格候選人,走出街頭嗌咪宣傳時,梗有班師奶埋去問長問短,醫生問診症,大狀問官司,會計師問交稅等等,一問成個鐘,還要陸續有來,企足一日最終變白做。

鄧小平贈言退休高官參選

緊禮拜日區議會選舉,尖沙咀西有位獨立候選人,原來係 D8退休高官,佢就係司法機構前政務長徐志強。

徐志強做公務員做卅六年,最巴閉就係擔任過兩局議員辦事處秘書,當時適逢中英聯合聲明,佢跟住鍾士元及鄧蓮如北京倫敦兩邊飛,仲同領導人鄧小平及戴卓爾夫人握過手,令佢眼界大開。當年好多公務員移民,但佢話親耳聽到鄧小平講「我中國人,講過的事一定算數。」令佢當堂對香港有曬信心,相信真係會五十年不變,而家仲落埋區參選,不過同區兩個對手陳健成及孔昭華都有豐富地區經驗,高官背景未必數曬。

房署外判成日俾人呃

房署負責管理頌安爆「假鋼筋」事件後,房署內部實行十級戒備。有二五就同齊百通講,前幾年樓市淡靜,房署停售公屋,空置公屋維修工程,向來係中小型建築公司救命標。為求中標,搶低標價司空見慣,中標者無肉食要諗蠱惑招,最常見係報大面積,即維修一幅只有兩呎乘三呎牆,就報到十呎乘廿呎,但好似今次咁呃到出面就認真少見。

二五仲話,除工程易呃,屋保安服務都有人出術,以前就試過入標時話會有二十個保安員輪更,結果只有十個,「食空額」賺多,房署今年以試驗方式引入面相識別系統,無非就係想確保夠人數返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是阿公錢特別易呃?

養和插旗醫生唔敢嘈

養和醫院開拓版圖,下月初將在中環莊士大廈開設門診診所。消息人士指出,診所將由退而不休內科權威楊紫芝教授做fit人,所有診所醫生都有家庭醫學專科資格,十分高檔。

中環唔少醫生都話好驚養和殺到會分薄病人,但都唔敢出聲,皆因過半中環醫生都在養和掛牌,要養和射住介紹病人,所以邊個夠膽出聲反對,等於與養和作對。

其實今次養和插旗中環,亦係為替醫院新擴建主樓做準備,養和主座共有七層新病房將於本年底完工,到時單靠現在醫院內的門診病人,未必填得滿,所以要周圍搶多病人咁解。

 
文章編號: 20071115112005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1 ----------

 

都市日報
P04  |  港聞
2007-11-15

收千宗區選投訴

選管會主席彭鍵基預計,本週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至凌晨4時半才完成點票。千宗投訴,主要涉及選舉廣告及助選發出的噪音。 (都市)



 
文章編號: 20071115441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2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地區之星
2007-11-15

李均頤十年耕耘有口皆碑

如果要數灣仔區最「勤力」的候選人,大佛口區的李均頤要算一個。李均頤已連續三屆參選,在灣仔區已服務近十年,認識她的人都知道,李均頤事無大小必親自跟進,工作由早到晚,不惜體力全力以赴,其服務市民之心,有口皆碑。

李均頤今年三十八歲,職業是註冊財務策劃師。一九九九年時,她在灣仔的銅鑼灣區參選,最終以些微票數落敗。到二○○三年,李均頤再度參選,但在當時的政治大氣候下,務實的工作不敵政治現實。當常人失敗兩次後都會放棄,但李均頤並沒有,她本為灣仔區服務,為改善灣仔社區環境之心決定繼續參選。

雖然選區換作大佛口,但李均頤表示,在民建聯灣仔支部工作時,並沒有分銅鑼灣還是大佛口,總之有問題都會盡量給予協助。實際上,李均頤決定要到大佛口參選是在一年多前,在該區已工作多時,為許多居民解決迫切問題。李均頤的「師傅」,該區前任議員盧天送表示,李均頤工作之投入,是他做了這麼久議員以來所僅見。「佢由朝到晚,有時食飯都顧唔到,我都叫佢唔好咁搏,但佢都唔聽。其實市民都有眼睇,邊個做實事邊個做門面,大家都知。」

實際上,大佛口的居民幾乎沒有不認識李均頤的,「朝見口,晚見面」,不管風吹雨打,只要有事求助,李均頤無不親自處理,直到解決問題為止。

而因應選民的需要,此次選舉李均頤提出如下政綱,包括爭取興建更多休憩用地、加強綠化;關注私家街衍生問題;保護灣仔文化古蹟,齊建具特色的灣仔區。李均頤深信,灣仔區需要一個真正能幫到居民的候選人,而不是只叫口號不做實事的人。

大佛口區候選人還有公民起動的陳小萍、獨立的盧健明。盧健明是現任議員,早前被多間傳媒揭發,一方面擔任僭建物上訴委員會成員,另一方面又擁有僭建物,有潛在利益衝突;並在早前的區議會討論中,以居民意見為藉口,反對政府拆除天台僭建物,有「以權謀私」之嫌。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3 ----------

 

星島日報
A19  |  每日雜誌  |  維港會  |  By 盧駿
2007-11-15

林文傑陳淑莊 馬路拜票笑住食塵

區議會選舉今個星期就投票,部分選情接近的地區,候選人都作最後衝刺。好似自由黨與公民黨短兵相接的山頂選區,兩個候選人林文傑同陳淑莊,就齊齊企係車來車往的半山馬路,揮手向駕車人士「拜票」。

山頂個個富貴人家,個個私家車出入,候選人拉票同老鼠拉龜差不多,唯一方法就係食住塵企係馬路同班駕車的居民揮手博好感。

田少陪徒弟吸廢氣

今次山頂之戰,爭取連任的林文傑被陳淑莊力逼,所以昨日拉了師傅田北俊幫手,田少為了助徒弟一臂之力,早前已要行街「執金」,昨日又要一邊吸廢氣,一邊露出蓮子容的笑面,呢個師傅認真唔話得。除了林文傑和陳淑莊外,同區參選的還有梁永安。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4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4 ----------

 

星島日報
A19  |  每日雜誌  |  維港會
2007-11-15

李國英大隻佬警員護身

民建聯李國英日前收到恐嚇信,警方極速破案,終令他鬆一口氣,而警方亦停止派員保護他。由於他一直未有將受恐嚇一事告知助選團,到近日事件被傳媒報道,助選團才恍然大悟,原來近日跟出跟入的大隻佬是保護李國英的警員。

另外,李國英作為區議會選舉大埔區的候選人,講到對手公民黨的曾國豐,笑言曾國豐的父親開藥材鋪,他不時光顧,與曾父稔熟,曾父過去亦曾經投他一票。曾母人緣佳,喜當義工及參加唱歌班,有不少師奶朋友,故曾國豐獲得不少大埔師奶支持。他又盛讚曾國豐是可造之材,但經驗尚淺。

被問到如何在區選中「扯低」曾國豐,李國英笑笑口話,「乜唔係要扯佢過來咩?」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5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  區選焦點系列之十九
2007-11-15

對手陣前走馬換將 不敢輕言放鬆10年磨劍 鍾港武三戰富榮

 每逢區選,油尖旺的富榮選區例必成為選舉焦點,民建聯年輕「小伙子」鍾港武勇挑民主黨「大佬」涂謹申的大戰,更是過去兩屆選區的不變戲碼。不過,今年的這場戲碼卻發生了出乎意料的變化,正當鍾港武於區選報名首日,向涂謹申「三下戰書」時,民主黨卻意外地走馬換將,改以涂謹申的助理,報稱為「獨立民主派」的黎麗霞參選。對此轉變,鍾港武不敢輕言放鬆,坦率地說:「今年雖然沒得打『大佬』,但打一場漂亮選戰的決心卻從未改變。」 ■本報記者 徐海煒

 如果說99年挑戰涂謹申是「初生之犢不畏虎」,03年再戰富榮則是鍾港武對使命感的一次抉擇。原來,03年區選時,考慮到他的參政前途,許多人都勸鍾港武轉區出選,而師父葉國忠不再參選,更為鍾港武提供了一條現成的「捷徑」,讓他有機會循較容易的途徑晉身區議員行列。

紮根社區10年全心服務街坊

 不過,經過6年的地區工作,富榮的這個「家」已成了鍾港武一塊放不下的心頭石。鍾港武對富榮的這份歸屬感與使命感,最終令他毅然放棄轉區的「捷徑」,再戰富榮。

爭取建綜合大樓惠油尖旺

 鍾港武指一張四野荒蕪的富榮照片說,富榮從入伙時的「孤島花園」開始,他與身邊的義工便一起傾注心血,成立居民協會、親子義工團等社區組織,服務地區。「社區人士認同我的工作,覺得我有能力做好議員的工作,這是人家給我的責任,我只有以全心全意的工作回報他們。」

 俗語說:「十年磨一劍。」三戰富榮的鍾港武已非昔日「勇字當頭」的年輕人,10年的社區經驗實錘打這位民建聯幹將。如今的鍾港武不願過多地談起過去的成績,而更願意向前看,指出區內的多處不足,例如社區設施的問題。

 他認為,富榮現時最需要一個政府合署和社區綜合大樓,令居民可以就近使用如運動場和圖書館等公共設施。這些設施不只是區內居民可享用,整個油尖旺區亦都可以受惠。

以工作表現打精彩選戰

 如今的鍾港武,對富榮的感情可謂越發堅定,更決意「三戰大佬」,於區選報名首日報名,以表決心。而今屆區選開始前,許多人都會認為前對手涂謹申的「匯標醜聞」必定成為鍾港武的主力議題。對此,鍾港武笑言,從未打算要用這個議題去攻擊涂謹申,也從來沒有就塗的醜聞準備任何資料:「我一直都希望可以與涂謹申作『正面交鋒』,以自己在地區工作的表現,與涂謹申打一場精彩的選戰。」可惜,涂謹申棄選,令他不禁有點失望。



 
文章編號: 20071115005023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6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  區選焦點系列之二十
2007-11-15

上屆取近2千票 無懼再遇劉德昌劉國勳:欣盛預打「毅力戰」

 民建聯的26歲年輕小伙子劉國勳再戰北區欣盛選區,二度挑戰該區自稱「獨立民主派」的現任區議員劉德昌。回想03年的第一戰,劉國勳是民建聯最年輕的候選人——當時只有22歲,落區亦只有半年,但卻取得1,930票,僅輸對手280票,在當時不利的政治大環境下,可說雖敗猶榮。念及支持自己的近2千名選民,他更繼續留在區內服務街坊,自己把自己當成「議員」來做工作,打一場毅力戰,向改善社區的目標邁進。 ■本報記者 葉詠儀

 劉國勳坦言,自己很懷念幼時左鄰右里互相認識,打開門有講有笑,鄰里融洽相處的濃厚人情味,可惜近年人情轉薄,而欣盛是一個較新的社區,人口普遍很年輕,是一個具活力的社區,擁有重拾舊日社區融洽記憶的條件。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令該區成為更具朝氣、更富活力、更加歡欣的社區:「區內硬件設施很重要,我會爭取改善北區對外交通,令西九及港島線全日通車,並完善區內單車徑網絡,加強社區配套等。」

 信心來自他過去4年在該區的服務體驗。回想上屆參選,他本要服務街坊的心,完全沒有計算「勝算」問題,只憑「心口有個勇字」上陣:「當時我落區只半年,自問時間相當短,但意想不到,在只有10多名義工幫助下,我可以取得1,930票,令很多人大跌眼鏡,可算是打了漂亮的第一仗。」

 劉國勳坦言,自己沒有為落選感到不開心,因為該區是中產選區,是民建聯的弱項。不過,為了近2千名支持者,他本永不放棄、永不言倦的精神,打一場「毅力戰」,向目標奮勇向前:「第一次我派單張給你,你不理我,第二、三次後,他們都會點下頭,再見多幾次,都會打招呼,見得多就會傾談,大家熟了,便可以加深認識,毋須一定要有事才來找我,可以透過傾談之間,共同找出一些改善地區的良方。」

落區4年工作 辛苦甘之如飴

 雖然過去4年的地區工作相當辛苦,但劉國勳甘之如飴,更「嫌工作不夠忙」,先後擔任了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增選委員、民建聯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副發言人,而轉眼間又到選舉時,自己的義工數目已經翻了數番,由10多人增至100多人,生活空間也大大增加,認識朋友更擴闊了不少,豐富的得又豈只在於「一席」之間?

■北區欣盛選區候選人

姓名 職業 政治聯繫

1號 劉國勳 秘書 民建聯

2號 劉德昌 電腦資訊科技顧問 獨立民主派



 
文章編號: 20071115005024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7 ----------

 

成報
A05  |  港聞
2007-11-15

引言:向泛民主派宣戰

民建聯在上屆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不少議席受「七一效應」影響慘敗。經過四年時間重整旗鼓,民建聯派出177人參選,並以年輕及專業的候選人為主打。民建聯的鄭泳舜、陸勁光及趙鈺銘,都是首次參選區議會的生力軍,他們不約而同先在地區「穩打穩紮」一至兩年才參選,務求以真正實力向泛民主派宣戰,收復失地。記者馮志諾、張智仁

 
文章編號: 20071115029038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8 ----------

 

香港經濟日報
A32  |  政情  |  By 周穎雯
2007-11-15

3男鬥3女 論壇對罵網上熱爆

 ˙倒數第3天

  泛民3位「鷹派」男候選人,今次選舉碰上3位知名度高的女對手;3男惡鬥3女,其中黃大仙竹園選區最令人矚目,爭取連任社民連議員陶君行,在港台論壇上與獨立參選的前電台主持梁安琪,互相對罵爆發火花。

  兩人對罵片段,單在youtube上點擊率已經過萬,可謂熱爆。陶、梁兩人火氣十足,「你這麼蠢」、「你傻呀」等字眼,層出不窮。

陶君行梁安琪 火氣十足

  曾先後加入民主黨、自由黨的梁安琪強調:「不會做政黨喉舌。」對於陶君行指她是左派,她反駁稱:「我連民建聯總部都沒去過!」梁安琪對於被形容為「潑婦」淡然地回應說:「市民有言論自由,有人讚、有人彈,笑罵由人。」

  對於論壇變成謾罵,作為泛民鷹派的陶君行,無奈地表示:「她(梁安琪)不斷糾纏,我惟有回應,我本身不會把論壇當成街市,或是打『爛仔交』。」他又狠批梁安琪,「只懂大聲夾惡,根本甚麼都不懂」,是歷年來首遇「最離譜,水平太低」的挑戰者。

龐愛蘭挑戰 蔡耀昌告急

  在沙田火炭區,03年有份發起50萬人遊行的蔡耀昌,正以「民主動力」成員身份爭取連任,但卻遇上「新論壇」成員龐愛蘭挑戰,藥劑師龐愛蘭經常上電視做主持,知名度不弱。

  蔡耀昌近日已派發「告急」傳單,他表示參選有一定信心,但也不點名批評龐愛蘭是假冒民主派,背後有龐大的組織票支持,要拖他下馬。

  龐愛蘭否認:「民主派沒有得扮,我是完全中立,沒有政治背景或任何人支持。」

梁美芬黃埔硬撼陳家偉

  在黃埔東選區,民主黨第二梯隊陳家偉,在該區爭連任,被視為該黨的重點選區,但卻遭城大法律學院前副院長梁美芬挑戰。梁美芬不時上電視主持節目談法律,全港知名度較陳家偉高。(完)

 
文章編號: 20071115030009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9 ----------

 

東方日報
A26  |  港聞
2007-11-15

李國英收恐嚇信屬惡作劇

【本報訊】競逐連任大埔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李國英收恐嚇信一案有突破性發展。警方新界北總區重案組前日閃電拘捕一名涉嫌與案有關的五十二歲女子。消息透露,被捕女子犯案乃出於惡作劇,她冒認前度男友名字去信企圖恐嚇勒索,目的是整蠱男友。警方發言人昨表示,被捕女子昨獲准保釋候查,本月底向警方報到。

冒認前男友寄信

李國英上週六接獲恐嚇信,要求他付二十萬元以協助選舉,更警告他若報警,便會用真槍對付他,家人亦會有危險,助理已即時報警。除李國英大埔區議員辦事處外,區內一間幼稚園及美容院亦分別於上週六及週日遭勒索數萬元及十多萬元。

警方新界北總區重案組展開調查後,根據信中的署名及所寫的銀行戶口資料,迅速尋獲有關戶口持有人,其後發現該戶口持有人疑因感情糾紛被前女友整蠱多時。警方其後在天水圍拘捕該戶口持有人的前女友,經初步調查發現,有人遭男友提出分手後,疑故意在信中寫明前男友的銀行戶口號碼,以作出報復。消息透露,由於案件屬惡作劇,警方將不會再派員貼身保護李國英。大埔墟選區另一候選人是公民黨曾國豐。

 
文章編號: 20071115032051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0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