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A04 | 港聞 |
2007-10-27 |
民生政綱成區選決勝關鍵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將於下月18日舉行,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22至25日,向1,016位市民進行調查發現,82%市民表示,投票時會以候選人的民生取向為投票關鍵,情況與03年同類調查的79%增加兩個百分點;表示會以政治取向為投票關鍵者只有11%。有關調查也顯示,42%受訪者較為重視候選人過往的表現,32%受訪者則較重視候選人的政綱。 喜歡「選人多過選黨」 與上月的調查相比,市民明顯對11月18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認知有所增加,因為有61%受訪者能夠說出區選的正確日子,較9月時大幅增加44個百分點。有73%市民表示會在11.18當天前往投票,較上月調查微跌兩個百分點,但已較03年時增加4個百分點。問及會投票給那些候選人,73%被訪者指傾向投票給個別獨立候選人,較03年的65%激增8個百分點。表示傾向投票給有政黨背景候選人者,則由上月的14%增至最新的16%。至於是否贊成繼續保留委任制,30%受訪者表示贊成,反對者46%。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巿民喜歡「選人多過選黨」,民生問題仍然是選民期待區議員最急切處理的問題。 區議會選舉認知調查 對選舉的認知率19-22/10/03:60%17-21/9/07:17%22-25/10/07:61%表示會前往投票19-22/10/03:70%17-21/9/07:75%22-25/10/07:73%以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為投票關鍵19-22/10/03:79%17-21/9/07:84%22-25/10/07:82%以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為投票關鍵19-22/10/03:11%17-21/9/07:11%22-25/10/07:11%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19-22/10/03:65%17-21/9/07:77%22-25/10/07:73%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政黨19-22/10/03:18%17-21/9/07:14%22-25/10/07:16%受訪人數:1,016人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6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信報財經新聞 P06 | 房產.政情 |
2007-10-27 |
區選民調:82%選民注重民生政策 港大公佈最新一期民意調查發現,八成二被訪市民認為,區議會選舉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是選擇的關鍵。調查另一發現,高達七成四受訪者表示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表示喜歡投票給個別政黨的只有一成六;而自稱是支持親中派的雖只有一成,但相對於三年的同期調查,上升六個百分點。 調查於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進行,共訪問了一千零一十六人,回應比率為百分之六十七點四。 調查發現,八成二認為,區議會選舉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是選擇的關鍵,另有四成二及三成二被訪者認為,候選人的往績及政綱最重要,比三年的調查分別上升兩個及六個百分點。 調查又發現,七成三被訪者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比三年的調查上升八個百分點;表示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政黨的只有一成六,比三年的調查下跌了兩個百分點。 此外,自認傾向民主派的有兩成九,支持親中派的有一成,中間或無黨派的佔五成八,值得注意的是,自稱支持親中派的人雖只有一成,但相對於三年的同期調查,比率足上升了六個百分點。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出,市民對區議會選舉的認知程度,過去一個月急升四十四個百分點,至六成一,投票意欲亦比三年高三個百分點,達七成三稱打算去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71027391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最新民意 |
2007-10-27 |
八成人投票注重民生 還有約一個月是區議會選舉,港大民意網站最新的調查顯示,八成二受訪者認為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是選擇的關鍵,至於選擇候選人的具體考慮因素,分別有四成二和三成二受訪者認為候選人的往績和政綱最為重要。 此外,有六成一被訪市民能夠正確指出,今年十一月進行區選較○三年上次區選同期數字多一個百分比。 八成二受訪者認同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是選擇的關鍵,較○三年上升百分之三,至於一成一的受訪者認為候選人的政治取向是關鍵,與上次調查維持不變。 此外,調查發現,只有百分之三十一被訪市民能夠正確指出區議會存在委任議席;得知以後,有百分之四十六表示反對委任議席,贊成者有三成。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解釋,最新調查顯示,以知道選舉為指標,巿民對區議會選舉的認知程度,在過去一個月急劇上升四十四個百分比,與○三年情況一樣。與上屆同期錄得的數字明顯不同的,是更多巿民喜歡選人多過選黨,而「親中派」的支持者的比率亦明顯上升。此外,以登記選民而論,雖然一般民生問題仍然是選民期待區議員最急切處理的問題,但個別地區問題的重要性,在最近一次調查中明顯上升。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2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
2007-10-27 |
82%市民重視 候選人民生取向 【本報訊】(記者 鍾立)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發現,有82%的受訪市民認為,候選人的民生取向,是他們在今屆區議會選舉中選擇候選人的關鍵,而重視政治取向的僅佔11%,前者較03年同期的數字上升了3個百分點,後者則維持不變。至於選擇候選人的具體考慮因素,分別有42%及32%認為候選人的往績和政綱最重要,前者比03年同期的數字上升了2個百分比,後者則上升了6個百分點。 是次調查於10月22至25日進行,共訪問了1016人。調查發現,若可自由選擇投票方式,73%受訪者表示,自己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只有16%喜歡選擇政黨,前者比03年同期的數字顯著上升8個百分比,後者則下跌2個百分比。 在受訪者中,有801人為今屆區選的登記選民。其中,有73%打算於區議會選舉中投票,較03年同期的數字多3個百分比。同時,47%登記選民認為獲選區議員最需要改善民生問題,33%認為最需要解決地區個別問題,而認為急需解決經濟及就業/勞工問題者,分別佔7%及3%。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500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大公報 A10 | 港聞 |
2007-10-27 |
施政報告致謝六年來首獲通過 生果金可望調高至900元 【本報訊】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近六年來首次獲得通過。立法會經過三日辯論,在三十九名議員支持、四人反對、十人棄權的情況下,通過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各黨派還聯手通過修訂動議,促請政府調高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至最少九百元、加強照顧長者醫療需要,並設立專責委員會落實處理貧窮問題。 立法會經過三天約二十二小時辯論後,在獲得大部分議員的支持下,通過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曾蔭權自零五年出任特首以來,之前兩次的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均遭到否決,是次議案獲得通過是其任內首次。如結合前任特首董建華時期,更是近六年來的首次。 多位議員在辯論中對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提出修訂,其中反對派議員何俊仁提出增加長者生果金至最少九百元,在獲得大部分議員的支持下通過,而同是反對派的鄭家富和馮檢基分別提出加強照顧長者醫療需要和設立專責委員會處理貧窮問題,兩個修訂亦順利獲得通過。 而部分議員提出,遺憾行政長官沒有就盡快落實雙普選作出承擔,沒有具體回應基層市民的困苦,以及未落實立法制訂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的修訂,就不獲通過 田少解釋轉原因 對於自由黨改變初衷,支持將生果金調高至最少九百元,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解釋,因估計政府今個財政年度盈餘多達六百億元,而通脹加劇,加上調升金額只涉及五億元,是政府能力所及的範圍,因此最後同意修訂內容,他同時否認讓步與該黨爭取區議會選舉籌碼有關。 田北俊說,今次是繼零一年後,致謝動議再次獲得通過,認為是好的先例,反映只要其他黨派所提出的修訂符合民生,自由黨都會盡量支持,希望將來在各黨派合作的基礎上,有更多動議獲得通過。 政府決落實各項政策 政府就致謝議案獲得通過發表聲明說,政府會以務實的態度去貫徹落實《施政報告》內各項政策,並會按「進步發展觀」的思路實現三個目標,分別為堅持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堅持發展必須是可持續、平衡和多元的發展;以及堅持發展必須達至和諧,讓不同階層的市民都可以分享到發展成果。 聲明表示,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列出了多項措施,針對性地加強照顧長者在醫療、護理及居住等多方面的需要。特區政府注意到立法會議員在致謝動議辯論中提出的建議,政府會繼續考慮各種不同的合適方法,給予有需要長者更多的支援。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200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2007-10-27 |
選情詭秘火花四起 屯門呈多黨派混戰局面 位處新界西的屯門區,在今屆區選共有二十九個民選議席,而報名參選者共有六十三人。屯門向來是不同黨派競爭激烈之地,民建聯、鄉事派、民主黨、民協等均派出大批黨員參選,令該區選情顯得波譎雲詭。本報記者謝文仲 包括委任和當然議席在內,屯門區內共有三十七個議席。其中民建聯為目前區內第一大黨共佔十席,民主黨八席、民協四席、自由黨三席、公民黨零席。不過親政府陣營與反對黨在區內幾乎平分春色,民建聯加自由黨共有十三席,而反對派陣營則有十二席,可謂旗鼓相當。因此各黨對今次屯門區選均非常重視,派出大量候選人出戰,可說一個機會都不放過。 僅得二人自動當選 屯門區在今屆的區選中只有兩位候選人可自動當選,他們分別是景興選區的民建聯陳有海,以及翠興選區的獨立候選人朱耀華;他們兩人均是爭取連任的上屆議員,今次能夠在激烈的選戰中抽身而出,自動當選,可說是市民對他們過往工作表現的認同。而屯門區亦有一位候選人在遞表當日即宣佈退選,十分耐人尋味,他就是恆福選區的蔡龍威,此君上屆亦有出戰同一選區,可惜鎩羽而歸。 民建聯上屆在屯門區內擁有九位民選區議員,今屆則派出十八名黨員參選,是繼東區的二十人以外最多黨員參選的區域。當中最年輕的候選人,是安定選區的李偉林,今年只有二十七歲,而且是首次參與區議會選舉;另外則是富泰選區的陳文偉,現年二十八歲。而該區最矚目的焦點,莫過於樂翠選區的民建聯候選人李錦文,越級挑戰身為立法會議員的民主黨主席何俊仁。不過,民建聯派出的李錦文也絕非「泛泛之輩」,他曾於九九年時出戰元朗天慈選區,並成功打敗該區兩位競爭對手,當選元朗區議員;至二零零三年時因原有選區被分拆而沒有參加選舉。今年李錦文再度捲土重來,並以「一人一職」作號召,力戰何俊仁,勢必掀起一場激戰。 此外,悅湖選區的民建聯代表張恆輝,上屆在「七一效應」的影響下,仍只以三百三十票之微,飲恨於民協官東榮之手。經過四年時間的奮鬥,相信今屆雙方再次碰頭,勢必掀起一場惡鬥,勝負難以預料。 參選友愛南區的民建聯候選人陳潔芳,在該區居住了二十七年,參與社區服務亦近二十年。憑藉對該區的歸屬感和承擔,她首次參加區選並大膽挑戰盤踞在該區多屆的民主黨議員蔣月蘭。由於兩黨的參選人均擁有多年服務該區的經驗和地區網絡,預料此戰將異常激烈,並有望為該區帶來一股新氣象。 李錦文挑戰何俊仁 另一個值得注目的特點,是屯門區內六位在上屆自動當選的候選人,今屆都遭到來自不同黨派的競爭者挑戰。其中如民建聯在友愛北的陳雲生和湖景的梁健文,上屆均是自動當選,而且亦是在該區擔任區議員長達十多年;但今屆皆遭到來自反對派隱形候選人的挑戰。又如屯門鄉郊選區,自九一年起已連續多屆自動當選的前港進聯成員陶錫源,在轉投自由黨後,今屆亦遇到兩位對手的挑戰,相信亦將是一場硬仗。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2005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星島日報 A14 | 港聞 |
2007-10-27 |
民主黨今登廣告澄清李柱銘堅持不收回言論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呼籲美國總統布殊藉奧運向北京施壓,改善中國人權,因此備受抨擊。李柱銘強調,不會收回言論,又表示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如果因為我李柱銘用盡我的能力,得到其他政府支持,希望我們國家的人民可以享有更多人權,因而被人罵,我是心甘情願被人罵」。民主黨打算今天刊登廣告,澄清李柱銘文章的「原意」。 記者:潘淑麗黃潔 李柱銘昨天接受港台訪問,解釋其文章「本意」,是希望外國不要杯葛北京奧運,並向中國領導人表達對民主和人權的意見。節目主持人表示,在他的文章中,只看到他叫意圖杯葛者要正面看待北京奧運,但看不到他呼籲其他國家不要杯葛,李柱銘說,「只要整篇文章都看了便知道我叫人不要杯葛(奧運)」。 從頭到尾沒一句杯葛 李柱銘強調,「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沒有一句是叫人杯葛(奧運),美國或其他地方都有呼籲人杯葛,但我要他們看清楚北京辦(奧運)是正面的」,李柱銘認為他已暗示呼籲不要杯葛奧運,只是希望各國領袖能與中國直接對話,而不是干預中國的內部事務。 李柱銘接受記者訪問時,被問及事件會否影響與中央關係,他指願意為改善人權而付出任何代價,「這些不關我的事,有些代價我願意付出,如果因我李柱銘用一切方法改善人權被罵,我是甘心的」。 他又指不擔心事件影響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選情,認為有人藉此作不合理攻擊。「有人想透過此不合理的攻擊影響選情,泛民的選民及陳方安生的支持者都緊張人權;不會因此而不投陳太或民主派的票。」他又認為報章的反應「莫名奇妙」,指「好多人未看過文章,亦沒看完整篇文章」。 民主黨強調聲明不是「認錯」 就中國外交部不點名作回應,李柱銘認為外交部反應過敏,而且聲明中並不點名。「中國的外交由中國自己做,這是不夠的,如果中國處理得好,我就不用如此講。我不想中國的人權問題沒有改善。」 民主黨黨主席何俊仁重申民主黨反對外國「杯葛」奧運,並會在今天報章上就李柱銘文章的原意在報章上刊登,以清晰地闡述民主黨對奧運的期望。他指是次登報並不是「認錯」,而是重申民主黨的立場。他拒絕就奧運是否「政治化」作判斷。「是否政治化大家決定,現時提出的異議大家能理解。」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3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2007-10-27 |
港人選舉認知率逾六成 《港大民意網站》昨日公佈最新的區議會選舉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市民對選舉的認知率超過六成,較上月急升四十四個百分點,達至○三年相若水平。其中,逾八成市民最重視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而支持親中派的市民,較○三年同期急升六個百分點。 調查於本周進行,訪問了逾一千名市民。受訪者選擇候選人的關鍵,有八成二最重視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四成二表示主要考慮候選人的過往表現,亦有三成二受訪者表示,主要考慮候選人的政綱。而視政治取向為選擇候選人關鍵的,只有百分之十一。 選民的取向方面,有七成三較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較○三年同期上升八個百分點。而支持親中派者有一成,但較○三年同期急升六個百分點。而自認是中間或無黨派者則佔五成八,較○三年同期微跌三個百分點。至於自認傾向支持民主派者,有百分之二十九,錄得跟○三年相同的數字。民意研究計畫主任鍾庭耀分析,更多巿民喜歡選人多過選黨。 記者鄧想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300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星島日報 A23 | 每日雜誌 | 一家之言 | By 黃世澤 |
2007-10-27 |
我們能容忍這樣的雙重標準? 近日,香港民主黨的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訪問華盛頓,並投稿到《華爾街日報》,希望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藉明年北京奧運的時機,促使北京加快改善人權。一如所料,香港親北京政黨例牌大肆抨擊,又指李柱銘借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 李非官員難借外國勢力 譚耀宗批評李柱銘的論據已經夠奇怪,李柱銘身為中國公民,根據《中國憲法》賦予他的權利,他去任何國家評論家國大事都是天經地義。更何況李柱銘無權無勢,他既非美國官員,也不是中國政府任何官員,沒有半點實力的人很難借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 而更大的問題在於,親北京組織內部的人,都不見得在「勾結外國勢力」問題上,乾淨得哪裏去。 根據匯賢智庫網頁上的資料,今年區議會選舉參選港島南區薄扶林選區的陳岳鵬,他在史福丹福大學就學期間,曾經在美國資深民主黨籍參議員MaxBaucus擔任見習生(參考http://www.savantas.org/chi/about/profile3.htm),負責是國家安全和國際貿易政策問題。而這位MaxBaucus在參議會,本身也是Congressional-ExecutiveCommissiononChina的成員(參考http://www.cecc.gov/pages/hearings/092403/baucus.php)。在這個背景下,大家會相信李柱銘訪美勾結外國勢力,還是陳岳鵬在美國任職國會見習生期間勾結外國勢力? 另一方面,又根據陳岳鵬在匯賢智庫網頁提供的資料,在二○○五年夏天,陳岳鵬獲獎學金在DowJones工作,而DowJones正是《華爾街日報》的出版商。刊登李柱銘文章的,亦是《華爾街日報》,那麼我們能否對陳岳鵬,抱持與李柱銘一樣的懷疑態度? 雖然陳岳鵬以獨立候選人名義參選,但同屬匯賢智庫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也是得到民建聯支持下,參選港島區補選。民建聯他們對陳岳鵬,這位被外界視為葉劉淑儀首徒的人有甚麼立場?這倒是相當有趣的問題。 愛國政黨應保釣魚台 當親北京政黨大義凜然地,指責李柱銘勾結外國勢力時,他們必須要審視清楚,到底他們當中,又是不是百分百乾淨?如果他們義正辭嚴指責李柱銘勾結外國勢力,但對陳岳鵬這種擺明車馬幫美國人的紀錄視而不見,那不正是凸顯了他們並非真心支持民族主義,只是借民族主義的幌子來打擊政敵?如果要真心相信愛國,不如相信曾經多次冒險派船到釣魚台島,替中國宣示釣魚台主權的保釣人士曾健成,至少他沒有去過華盛頓,而且不止一次,憑一艘漁船與日本海岸防隊的艦隻對抗 在過往,親北京陣營指責李柱銘勾結美國,都某程度上在政治上得分,不過這一次,如果親北京人士,不能夠與陳岳鵬劃清界,或要求匯賢智庫交代清楚陳岳鵬過往的工作,在指責李柱銘時又不理會陳岳鵬,他們這次指責李柱銘,不但令他們不能在市民得分,可能連北京中央政府,亦會懷疑不斷叫囂要搞國民教育的親北京陣營,他們的政治領悟力,是不是比錯用文革比喻特首曾蔭權還要低。曾蔭權過往受的是英式教育,在港英做了這麼久公務員,他缺乏領悟力是可以理解,但親北京政客就連陳岳鵬都可以視而不見,北京倒不見得可以容忍這種無知。黃世澤時事評論員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3009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明報 K03 | 新界東專線 | 新聞點滴 |
2007-10-27 |
政黨宣傳橫額遭刑毀 選舉愈近,各大政黨候選人都紛紛派發傳單及懸掛宣傳橫額向選民拉票,但近日有政黨在大埔區的宣傳橫額遭破壞,包括用利刀?爛,並寫上「打倒中國共產黨」、「三反五反」等字眼,該政黨已報警,並要求警方嚴正處理。 遭破壞的橫額是屬於民建聯在大埔區參選區議會選舉其中三名候選人李國英、黃碧嬌及林泉,涉及的橫額共兩張,懸掛在寶湖道街市對面。據瞭解,同一個地點在9 月16 日時也發生過橫額遭撕毀事件,至今仍未捉到人。受破壞的橫額一大一小,在上址懸掛約10天。 對上一次的破壞只是將橫額撕掉一半,而今次除了?爛外,更塗污橫額,李國英稱,損毀的地方是用?刀?爛,明顯是有備而來,而且?爛之餘仍在橫額上寫字,明顯是有心挑戰警方。他懷疑破壞者是因為上次僥倖,今次重施故技而進行更大的破壞。另外兩名候選人黃碧嬌及林泉均稱,事件影響選舉工程,因要重新製作及懸掛,亦增加選舉經費的壓力。 警方亦派員到現場視察及錄口供,並拍低現場橫額作證物。 李國英、黃碧嬌及林泉分別參選大埔墟區(對手是公民黨曾國豐) 、宏福區(對手是前黎卓賢及獨立候選人黃耀梓)、廣福及寶湖區(對手是前區鎮樺及秦漢煬)。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09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明報 K06 | 新界東專線 | 選戰路邊社 |
2007-10-27 |
公民黨誓師個個爭認大埔人 公民黨為區議會選舉造勢,上週日在大埔墟新綜合大樓地下進行誓師大會,這裏人流最旺,據稱該黨助選團前一晚已來霸場。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新界東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吳藹儀及出戰沙田穗禾區的查錫我都前來撐場。 來到大埔區, 公民黨眾人都爭認「大埔人」,吳藹儀稱自己40 多年前在大埔墟公立小學就讀,湯家驊亦表示自己住在大埔區20多年,但都不及大埔墟區候選人曾國豐住在這裏30 多年。 個個爭認大埔人,原來確實有好處,至少令人感到有親切感,小記便聽到圍觀的師奶帶女兒問助選團: 「邊個讀莫壽增?」 余若薇形容「橋豐」實力相當 大埔墟區及新富區兩個選區相連,故公民黨兩位候選人曾國豐及鄭梓橋聯手宣傳,連隔一條河(林村河)的富亨候選人伍展邦亦前來支持。余若薇形容二人是「橋豐」,跟天龍八部的喬風讀音相同,實力相當,又認為大埔區需要年輕化,呼籲街坊支持年輕人。 誓師儀式由「橋豐」二人打大鼓,二人並從黨魁余若薇手上接過直幡,曾國豐隨即揮動印有他名字的直幡,惜直幡不穩,隨即飛脫落地,好像不是太好意頭,但仍有街坊掌聲鼓勵。 新富區另一候選人為羅舜泉(獨立)。 李國英:滿意做阿二 另邊廂大埔墟候選人李國英身掛「2 號李國英」的掛帶宣傳,問到他抽到2 號好不好,他即舉起兩隻手指做出勝利手勢並笑說: 「緊係好啦!」翻查資料,李國英上屆也是2 號,也成功當選,但再上一屆當選時則是1 號,故看來是什麼號碼也未必有關係,但有信心當然是好事啦!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明報 K07 | 新界東專線 |
2007-10-27 |
石湖墟四人混戰預計馬頸位之爭 今次區議會選舉將有四人出戰石湖墟選區,包括民主黨前任雙料議員黃成智、民建聯的王潤強及兩位獨立候選人廖錦昌及黃聯發。今次選戰將被視為要以「馬頸位」分勝負,各黨派雖穩握票源,論支持度仍以兩大政黨暫時領先,不過,仍未能忽視兩位獨立候選人,因其票源多寡足以影響今次選舉結果。 北區 黃成智:不容有失 上屆,黃成智以100 票之差,失去區會議席,今次捲土重來,黃成智笑言這戰不容有失。他誓要先重返區議會,故他沉應戰務求盡取選票。過去兩屆,他曾出戰天平東及彩園,一勝一敗,故他今次特意選擇石湖墟選區出征。黃成智稱: 「屬民主派的重點發展區旭埔苑劃入石湖墟,加上福Sir(陳興福)又話唔選,無理由將議席拱手相讓呀!所以咪出參選。」他表示,現時改善石湖墟經濟及交通設施是該區首要發展的議題,如集中石湖墟的規劃,推動該區的旅遊發展,並爭取落馬洲支線接駁西鐵,吸引更多人流到該區消費等,他形容這些全是上任後首要處理的工作。 王潤強:競選不是企街 至於民建聯的王潤強,他在上水甲寅年總理中學任教達26 年,也是上水中心業主立案法團的委員。三年前,他開始落區做地區服務,他認為教育及長者是需要加強處理問題,如小學全日制、地區性殺校等。 雖然,因為教師為其正職,也曾被其他對手指「冇時間」落區進行競選工程。他回應稱, 「時間」是他的競爭點,不過有賴政黨對他的支持,加上該黨的辦事處也設在石湖墟,可方便選民有需要時到此尋求協助。他揚言: 「競選不是要企街。」 廖錦昌:獲現任議員支持 上水體育會主席廖錦昌曾是區議員陳興福的義工團團長,他服務當區已接近7 年,今次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雖然他沒有政黨資源運用,但得到現任議員陳興福全力支持,並為他四出拉票。 不過,他稱未曾想過將會取得多少票,並不理會政黨效應如何強勢,只會尊重居民的選擇及瞭解自己的支持程度。廖錦昌續稱,區內存在僭建及營商環境存在憂慮,究竟如何吸引更多人流前往石湖墟是首要的任務,如垃圾站可否搬離石湖墟市中心,騰出空地設立小巴站,增加人流等。 黃聯發於上屆區選出戰石湖墟取得300 多票,敗給陳興福,當他得悉陳不尋求連任後,即時報名參選,另選區變成四人混戰。縱觀上兩屆的投票票數及地區人士意見,若預計以王聯發取回上屆的300 多票,廖錦昌若得到陳興福的2 成選票,餘下的主要基本票源,預計兩大政黨各取一半,若加上遊離票及政黨等效應,結果將可能是數十票之差。 選區資料: 估計人口:20,274 主要屋/地區:龍豐花園、海禧華庭、石湖墟、上水中心、上水名都、順欣花園及旭埔苑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1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明報 L06 | 新界西專線 |
2007-10-27 |
葵盛西:四女鬥一男爭一議席 葵盛西選區在今屆區議會選舉中競爭極為激烈,自由黨現任議員劉偉傑不再競逐連任,隨即引起五人爭奪,更特別的是,其中四名候選人是女性,出現「四女鬥一男」局面。在這個以長者為主的選區中,各候選人如何脫穎而出,成為新一任葵盛西區議員呢? 林漢權:社工專業作賣點民主黨林漢權為小學輔導老師( 社工),擁有十多年社會服務經驗,在黨安排下,他投入葵盛西服務了年多。他認為憑其社工經驗及處事方法,能帶給葵盛西新的景象。 林漢權表示: 「以社工的經驗及手法,係區議員角色上可以有更多發揮空間。」他指出,選區由不同背景的人士組成,如屬中產的月海灣及長者居多的葵盛西,西內更有不少新移民及南亞裔人士,相信社工經驗能配合不同人士的需要。 林漢權既是社區幹事,又是社工,他認為,在服務上能提供軟性支援。「我有經驗處理家庭問題或人際糾紛的個案,並唔需要慢慢摸索。」他希望以熱誠及專業為街坊服務,更認為候選人的政績及經驗,街坊有目共睹,即使有其他泛民在同區出選,也相信居民會選擇做實事的候選人。 梁玉鳳:土生土長期服務 葵盛西選區上屆已共有四人競逐,在上屆未能獲勝的梁玉鳳繼續爭取議席,但今屆對手已面目全非,梁玉鳳表示,上次選舉因為與當時的區議員陸景城同一票源,出現「擘票」的情,今屆陸轉區,相信不會再「擘票」,相反民主派會有「擘票」情出現,自己的機會會比其他候選人高小小。 說到競選優勢,梁玉鳳坦言: 「係呢度土生土長,做了二十幾年義工,唔會放棄繼續為街坊服務。」在上次選舉至今梁玉鳳仍繼續在葵盛西服務,她笑言: 「工作與議員沒有分別,分別只係我係義工。」今屆多人競爭, 梁估計:「劉偉傑上屆做幾個月就當選,可能吸引機會主義者來試試, 搏下做幾個月就當選。」但梁認為, 今次可以給選民再考驗, 如何選一個合適的人。 ( 陸景城出選興芳選區,對手有民主黨吳劍昇及民建聯梁嘉銘。)賴芬芳:積極做事為街坊上屆曾出選葵盛東選區的民建聯賴芬芳,今屆轉戰葵盛西 。她坦言:「轉區是因為做過協調,所以在八月開始轉區。」協調過後,梁廣昌留守葵盛東,不用再跟賴芬芳競爭,但亦有獨立人士周偉雄挑戰梁。 雖然最近才轉區,但賴芬芳表示,其所屬的葵盛服務社在六年來一直服務葵盛東及葵盛西,所以都有做葵盛西的工作。最近正爭取巴士站加設避雨亭、加密專線小巴線及改善環境衛生。賴表示:「我會繼續積極做事,真心為街坊服務。」她坦言,各候選人都好積極,各施各法,亦有人使用差劣的手段,然而她本人則順其自然,有信心能夠勝出。 劉美谷:會全職服務居民劉美谷是陳偉業議員辦事處地區幹事,上屆陳偉業鼓勵的劉偉傑一戰得手,成為區議員,今屆陳再鼓勵劉美谷出選。劉美谷表示: 「我曾經係葵盛西居住了十幾年,感覺上,過往區議員似乎冇乜特別幫過我,由於自己做了幾年地區工作,所以希望參選等居民多一個選擇。」劉美谷表示: 「近幾個月開始同陳偉業合作,佢覺得我適合,所以鼓勵我出選。」然而對於五人混戰的葵盛西選情,劉認為勝負難以估計,但她也是有信心才會參選。 由於葵盛西將進行全方位維修,劉美谷表示,會努力監察及跟進問題,另外會爭取加設長者設施。她並承諾當選後會做全職議員。 (陳偉業將出選荃灣麗興選舉,對手為民建聯丘增強。) 黃雪梅:由零開始無得輸 黃雪梅在去年十月開始任劉偉傑議員辦事處的助理,到今年八月, 她毅然離開,在街坊鼓勵下決定參選。她認為:「支持自由黨沒有問題,但有人要我支持某某黨,我覺得無必要。空降未必幫到街坊, 公信力亦不強。」她不高興的表示,決定參選之後,有人貼大字報抹黑,有人叫她不要參選,更叫不要選她。她坦言,參加目的只為街坊做事。「我唔知會變得咁複雜。但係我唔介意,我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她表示,任議員助理期間,社區工作差不多都是她一力承擔,但很多福利服務都爭取不到,居民要依賴東的服務。 她認為: 「做到區議員就要肩負呢個重任,要為街坊爭取。」對於勝負,黃雪梅坦言: 「自己由零開始,得到居民一票支持,已經係得到。對我唻講係冇得輸。」選區資料葵盛西 估計人口:19,848 主要屋/地區:月海灣、葵盛東第12 座、葵盛西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1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明報 A05 | 政情 |
2007-10-27 |
民主黨發聲明挺奧運盼息風波 譚耀宗促道歉唐英年:奧運不應政治化 【明報專訊】考慮到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奧運施壓論」可能影響到區選選情,民主黨心戰室昨日開會商議後,決定今日在4 份報章刊登聲明(見A8 版),重點強調民主黨支持奧運的信息,以扭轉捱打的局面。政務司長唐英年昨日開腔回應,強調北京能夠主辦奧運是一件國家大事,奧運「不應被政治化」。 李對批評感「莫名其妙」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繼續要求李柱銘公開道歉,並質疑李的解釋只屬狡辯。另一邊廂,李柱銘昨日多番解釋他在《華爾街日報》所撰文章的意思,並對批評感到「莫名其妙」。 「我只是希望國家人權得到改善,如果這樣都被人罵, 我都心甘情願。」李柱銘表示,很多人未看過文章便作批評,他不擔心事件影響民主黨的選情, 「可能有些人想透過對我的不合理攻擊, 製造出這樣的效果」。李柱銘昨日亦致電港台和商台節目解畫。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昨表示,刊登聲明並非認錯或道歉,雖然聲明與李柱銘文章字眼可能不一樣,但意思一樣。聲明中強調「民主黨期待國際社會在支持北京奧運同時,亦會與我國保持人權對話,促進我國落實申辦奧運的莊嚴承諾,這亦是李柱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的意思」。 黨總部沒收投訴電話 該聲明並沒有提及李柱銘文章中,有關促請美國總統布殊,在奧運前10個月促使中國改善人權的言論。 據瞭解,民主黨選舉心戰室昨日開會商討事件對選情影響,希望藉聲明重點強調該黨支持奧運的信息,扭轉捱打局面。他們亦不排除會在區議會選舉拉票時,派發民主黨的聲明。 至於今次事件對區議會選情的影響,民主黨有待內部民調研究,但有民主黨人士形容,今次事件看來不及以往李柱銘談美國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居港權爭議時般嚴重,因為當年民主黨總部收到大量投訴和批評電話,但昨日一個電話也沒收到。 個別民主黨區議會參選人昨日在拉票時被批評「賣國賊」等,民主黨南區候選人柴文瀚表示,落區宣傳時沒太大問題,但有些經常罵自己的人多了一項「新聞」去鬧。他的對手是獨立人士曾梓筠。 參選黃埔區的民主黨陳家偉表示,昨早已經被人罵賣國賊,但他早已料到會有人批評,相信李柱銘事件會對區選有少許影響。陳家偉同區對手是梁美芬。 民主黨聲明重點 ■真誠堅定支持我國申辦奧運 ■反對國外組織因人權等理由杯葛奧 運 ■期待國際社會支持北京同時,與我國保持人權的對話,這亦是李柱銘 文章的意思 ■希望我國不單于運動競技上有巨大成就,亦體現文明進步、尊重人權及推動民主的大國資料來源:民主黨聲明 電台聽眾評論 昨日有多名聽眾致電港台節目《千禧年代》和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當中以批評李柱銘的聽眾較多批評李柱銘聽眾 張先生(千禧年代): 他這個長者太頑固,懷念自己風光日子,找外國海水去浸 大陸的江水 黃先生(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李柱銘根本沒智慧,侮辱中國和全球華人的智慧,所做的事侮辱了中國人支持李柱銘聽眾 洪先生(千禧年代): 我覺得大致內容沒問題,我信任李柱銘先生的人格,他叫外國關注中國民主人權問題,如果中國本身沒問題,怕什麼人來關心討論?可以施到什麼壓? 魏太(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他講了很多中國人心裏的說話,我十分認同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3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明報 A05 | 政情 |
2007-10-27 |
曾憲梓斥李又盲又聾陳太代解畫 對於民主黨李柱銘撰文要求美國總統藉北京奧運期間促進中國改善人權,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昨日在北京炮轟他是漢奸, 「李柱銘是盲的、啞的還是聾的, 竟看不到中國的發展?」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陳方安生則替李柱銘澄清,說他並非呼籲外國杯葛中國奧運。 陳太昨日說,李柱銘並非呼籲外國杯葛中國舉辦的運, 「外國不應杯葛明年的奧運會,反而應更積極參與,與中國保持各種不同關係和對話。」她相信,中國在經濟增長下,其他範疇如民主、人權都有改善。 陳太指李並無呼籲杯葛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要求李柱銘公開道歉,指李柱銘為解釋自己的言論而「兜來兜去」, 「他的解釋令人難以信服,錯了就要承認。」問到會否在區議會選舉中批評民主黨,他說:「我們是君子作風,不會以鬧人起家。」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亦指出,無法認同李柱銘利用外國勢力影響中國內政的做法,但表示是否道歉由李柱銘自己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3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明報 A06 | 港聞 |
2007-10-27 |
區選民調:近半受訪者最重民生 【明報專訊】距離區議會選舉還有不足一個月,港大民意調查顯示,33%受訪者認為當選的區議員最需要解決的是地區個別問題,較上屆2003 年增加12 個百分點。47%受訪者認為最需要解決的是民生問題。 港大民調於本月22 至25 日以電話訪問了逾1000 人, 當中801 人為已登記選民。受訪者當中,10%自認是傾向支持親中派,亦比2003 年同期增加了6 個百分點,29%認為自己傾向支持民主派,58%認為自己沒有傾向支持任何黨派。 受訪者被問及,假如可自由選擇投票方式時,73%人表示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16%則喜歡投給政黨,前者比上屆同期上升8 個百分點,後者則下跌2 個百分點。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與上屆數字明顯不同的,是更多市民喜歡「選人多過選黨」,自稱親中派支持者的比率亦明顯上升。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403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文匯報 A03 | 重要新聞 |
2007-10-27 |
民主黨擬登報澄清立場 【本報訊】(記者 明言)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的「賣國文章」惹來香港社會極大反感和嚴厲批評,但李柱銘聲言,自己不會收回言論,並稱倘能令中國人民享有更多人權,自己願意被罵,有些代價他願意承擔;他更質疑批評他的人,是故意想透過對他的攻擊,影響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選情。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則預告,該黨會於日內透過各報章刊載聲明「澄清」立場,但否認此舉是認錯或道歉,並聲言內容跟李柱銘撰文的整體意思一致。 李稱被批評感「莫名其妙」 李柱銘面對全城批評狡辯稱,他撰文的目的只是希望布什等外國領導人藉出席北京奧運時,與國家領導人溝通,令中國人權狀況得以改善;倘「中國政府」做好人權,他便沒需要說這番話。 他又指稱,很多人誤解了他的意思,故他對批評覺得「莫名其妙」。至於會否擔心事件影響與中央關係,他說:「這些不關我們事喎,老實說,有些代價我是願意付出的。」 被問及是次「賣國言論」會否影響反對派的選情時,他聲言,有些人可能故意想透過對他的不合理攻擊影響選情,但堅稱港島的選民不會因他的言論而不選反對派候選人。 何俊仁聲稱,民主黨一直以來也支持北京舉辦奧運,但該黨將會把有關意見清楚寫出來,預計這兩天內透過各報章刊載,但否認這是認錯或道歉,只是重申立場。他聲言,若立場信息得以清晰表達,相信不會對未來的選舉帶來負面影響。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5001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蘋果日報 A04 | 港聞 |
2007-10-27 |
立會政黨攜手促增加生果金施政報告致謝經修訂通過
【本報訊】在各大黨派攜手支持下,立法會昨天通過一個經修訂的施政報告致謝動議,除感謝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外,也要求當局將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增至900至1,000元、將醫療券擴展至所有65歲長者,及為長者提供半價醫療計劃。今次是特首曾蔭權上任以來,首份獲立法會致謝的施政報告。泛民主派同時提出對施政報告沒有落實2012年雙普選、沒有顧及基層市民苦況,以及沒有就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立法的三大問題提出遺憾及譴責修訂動議,但全部遭否決。 自由黨轉投支持票 新一份施政報告獲得致謝,關鍵在於自由黨也投下支持票。該黨在本週三還聲稱未必會投票支持,至前天卻轉,令議案獲大比數通過。該黨主席田北俊指,今次是一個良好先例,反映出其他黨派提出的修訂,一旦符合民生,該黨都會支持。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歡迎修訂動議獲通過,不諱言由於區議會選舉臨近,令各大黨派都支持有關修訂。政府發言人指出,施政報告中已有多項措施,針對性地加強照顧長者的醫療、護理及居住需要,對於立法會的要求,當局會考慮各種不同方法,給予更多支援。另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立法會上表示,由於今年股票市場暢旺,預料本年度政府收取的印花稅會較預期高,再加上賣地收益良好,估計本年度政府盈餘會高達500億元,超出原先估計的250億元。曾俊華重申,會繼續研究調整薪俸稅率及稅階的可行性,並在明年公佈的預算案中交代。 醫療券可行或增金額 食物及生局局長周一嶽指出,醫療券並非要取代長者使用公共醫療服務,只希望改善公私營醫療服務失衡的問題。雖然有議員認為此舉太過「小恩小惠」,但他指醫療券是創新服務,推出之初範圍不能太大,承諾若試行計劃後認為可行,屆時可以考慮調高金額。自由黨方剛認為每年5張50元的醫療券資助過少,希望政府檢討。職工盟李卓人批評250元的金額「薄」,擔心一些私營醫療機構將50元收費以倍數收取,對用家不公平。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06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成報 A06 | 港聞 |
2007-10-27 |
施政報告六年首獲致謝 增生果金發展社企四項修正案通過 立法會昨日以39票贊成、4票反對,六年來首次通過施政報告的致謝議案,亦是曾蔭權任行政長官以來,在施政報告致謝議案首次獲立法會通過;不過,立法會亦同時通過四項修正案,要求政府增加生果金、增撥長者醫療及發展社會企業。立法會三大黨均否認贊同修正案是為爭取區議會選舉票源,而聯手「脅迫」政府增撥資源,強調今次是為黨派合作開出良好先例。記者馮志諾報道 按照立法會傳統,每年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後,均會提出致謝動議,再由議員表決,期間議員亦可提出修正案,回歸以來立法會除97年及2001年外,其餘每年的施政報告均被否決。提出原動議的內務委員會主席劉健儀形容,今年的致謝議案是議員歷年來提出最多修正案的一年,原動議及大多數修正案獲通過,可說史無前例。 39 票贊成4 票反對 經過一連三日共22小時21分鐘的辯論,57位議員及14位官員發言後,立法會民主黨、民建聯及自由黨均通過致謝議案,然而公民黨及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陳智思、周梁淑怡及曾鈺成投下棄權票;而李卓人、梁耀忠、劉慧卿及陳偉業均投反對票。 多位泛民主派議員提出修正案均獲通過,包括民主黨的何俊仁及李華明,要求增加每月普通高齡津貼至900元,及高額高齡津貼至1000元;鄭家富要求政府增撥資源,照顧低下層長者的醫療需要;民協馮檢基就要求政府投放更多資源發展社會企業。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否認,各大黨聯手透過致謝議案調高生果金金額,是聯手向政府施壓:「施政報告措施好明顯對基層不足,點解政黨投贊成票?係因為市民對政黨有一致評分,選民會用選票表達不滿!」 至於原本反對生果金金額,調高至每月900元及1000元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亦否認「轉」支持是博取選民選票:「絕無此意,調高900元及1000元,政府只需要多花五億,我唔擔心未來財政會有赤字,各黨派亦都有共識,讓步係合理。」 自由黨:讓步是合理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稱,該黨一直以來均提倡增加生果金,故支持修正案:「我態度咁清楚,咁都會被人攻擊!」 政府發言人回應指出,施政報告中已列出了多項措施,針對性地加強照顧長者在醫療、護理及居住等需要,政府會留意議員的建議,並考慮其他方法給法給予長者支援。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29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東方日報 A36 | 龍門陣 | 菩提明鏡 | By 柳三襌 |
2007-10-27 |
狐狸尾巴總要露 李柱銘在美國撰文要求布殊不要以體育迷的身份觀看北京奧運,而應藉奧運施壓逼北京改善人權,惹來本港輿論大嘩,許多市民說:「諗唔到呢條友咁衰格,要搞奧運!」 眾所周知,奧運宣揚的是體育精神,全球輿論都反對政治介入奧運,許多李柱銘的同黨哀嘆,為何如此不智,這不是「搞喎」民主派的區議會選舉,「搞喎」陳老太?其實,也不必哀嘆,人是人,鬼是鬼,吳三桂就是吳三桂,汪精就是汪精,你本來就是狐狸,尾巴總要露出來。 李柱銘和黎智英、陳日君組成搞事「三人幫」,或策劃於密室,或點火於基層,或猖狂於街頭,目的就是搞亂香港。媒體中立是國際新聞界通行的準則,但是肥佬黎完全無視這準則,赤膊上陣,不但將旗下的報刊變政治派報,且直接介入各種政治活動。北京政治常常被這「三人幫」批評,但北京高層加快年輕化、制度化步伐,六十八歲已成為最高層的退休年齡。說來好笑,「三人幫」則力展三寸不爛之舌,鼓動六十八歲的陳老太參加補選。本來,參選是市民的義務,只要符合條件誰都可以,六十八歲的老嫗亦然。然則,「三人幫」目的就是搞事,近日黎智英有一個「契弟」自白,就把狐狸尾巴又露了出來。 胡錦濤說,要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李柱銘、黎智英等人不但邀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更力指北京和中聯辦是外部勢力,他們真是反共反昏了頭,以為香港真的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三人幫」港獨的尾巴又露了出來,問題是,善良的港人都問,為何這些人搞事愈猖狂愈得意? |
|
文章編號: 2007102703202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信報財經新聞 P06 | 房產.政情 |
2007-10-27 |
李柱銘:左派議員私下表示事件是個陰謀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圖左】發表的「奧運論」引起輿論極大反響,身處北京的人大常委曾憲梓昨天批評他「瘋狂到極點」和「死性不改」。李柱銘一再重申,文章原意是希望外國元首藉國家主辦奧運,以溝通改善十三億人民的人權狀況,不排除事件是有人希望透過對他的不合理攻擊,影響泛民選情。他又透露,有左派議員私下向他表示事件是個conspiracy(陰謀)。民主黨於今天各大報章刊登聲明澄清文章內容,強調不是作出道歉。 左派人士昨天繼續向李柱銘發炮,曾憲梓批評他「死性不改」,作為中國人連中國血性也沒有,要求外國干預特區及內地事務是「瘋狂到極點」。他說,李柱銘看不到中國不斷發展,例如「嫦娥一號」已成功升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質疑請外國人干預中國事務是漢奸和叛徒所為。 李柱銘:與北京同出一轍 李柱銘在立法會重申,由於他得悉部分關注中國人權人士鼓吹杯葛北京奧運,遂撰文呼籲外國元首不要杯葛,而應透過參與奧運,與中國溝通,改善十三億人的人權狀況,意思與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說服其他國家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時同出一轍。他又澄清,其實民主黨各人都已簽署支持北京主辦奧運,部分人未讀過他的文章或只看到某些報章翻譯,因而誤解民主黨鼓吹杯葛。 問及事件會否影響泛民立法會補選選情甚至是泛民支持的候選人,李柱銘認為,「看到有些人希望透過今次對我的不合理攻擊而影響選情」,他接受本報查詢時透露,一名左派議員昨天在立法會私下向他表示,這次事件是個conspiracy(陰謀)。他從政多年從沒見過類似指控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所有看過原文的明眼人,都會知道文章的內容沒有問題,希望今次事件並非壞開始。不過,他相信民主派的選民和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太的支持者「個個都好緊張人權」,不相信他們會因為李柱銘爭取改善國家的人權而不投票民主派候選人。 公民黨吳靄儀亦認同,事件根本是衝下月中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而來,而為了同時影響其後的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批評力度遂比過往嚴重。她指出,即使中央領導人外訪也會談及要保障人權,今次事件並非中央本身的態度,而是本地發起。 疑挑起風波「借刀殺人」 對於「奧運論」風波發生在兩場選舉前,一名民主派人士批評,今次「大合奏」是經小心安排,目標並非李柱銘,而是「借刀殺人」,以打擊參加補選的陳方安生。該人士擔心,政治氣候已經轉變,事件「愈炸愈烈」,要是使到百分之五民主派的支持者不去投票也「唔得掂」。 譚耀宗:文章意思明顯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圖右】則強調,「雖然自己英文差」,但並無誤解李柱銘的意思。他表示,李柱銘雖然不是用杯葛這詞,但正常人都理解到文章是呼籲美國總統向中國奧運施壓。譚耀宗又斥責,「他們成日話想與中央溝通,但所作所為完全無用,反而將關係拉倒」。他否認批評李柱銘有政治目的,又說不應將事件與選舉及中聯辦扯上關係。 陳方安生回應事件表示,李柱銘只是促請外國不要杯葛奧運,國家明年主辦奧運,是好的機會讓外國目睹國家自開放以來的成就,隨祖國經濟持續有可觀增長,相信在其他範疇,例如民主和人權都會有所改善。她亦促請外國不要杯葛奧運,應與中國積極對話,就各界關注的問題繼續討論。 民主黨今天在部分報章刊登廣告(見第七頁),強調不是作出道歉。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則認為,若民主黨將原文刊出,相信市民有智慧分辨文章有否呼籲外國抵制中國奧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天首度代表政府回應,指舉辦奧運是國家大事,不應將奧運政治化■ |
|
文章編號: 20071027391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