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A30 | 觀點 | 公共政策評析 | By 林本利 |
2007-12-05 |
港島補選選民大勝 筆者已有近3 年沒有在報章發表文章評論競選活動和政制問題。02 至04 年像大部分港人一樣,筆者對當時的政府管治深感不滿,在報章雜誌多次撰文,並呼籲市民上街用腳向當權者投不信任票。有朋友更語帶諷刺地說筆者為何由經濟學者,突然變成政治評論家。 03 年七一大遊行後,中央政府除在經濟上大力支持香港外,還在政治上進行一連串人事變動。幾位直接或間接促成七一大遊行的官員先後離任。05 年2 月,一直屹立不倒的董建華也要黯然下台。自此之後,政府在處理西九及土地使用等政策上都順應民意,避免再被人指摘偏幫個別大財團。 回歸後,香港在政治上不斷爭拗,經濟發展差不多原地踏步。既然董建華已下台,由民望甚高的曾蔭權取代,香港實應休養生息,政治上暫時撇開分歧,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可惜部分立法會議員繼續在政制問題挑起紛爭,以為這可為他們保議會議席。 上月區選民建聯議席大增,顯示泛民派不能再依賴七一效應和爭取2012 年普選等政治議題爭取選票。選民眼睛是雪亮的,實事求是、肯幹肯做的候選人,勝算始終較高。就像筆者的選區,上屆區選落敗的民主黨人,過去幾年積極在地區工作,今屆終於獲勝。 至於今次立法會補選,雖然陳方安生以近「四萬」票當選,但從整體投票率、各候選人得票率可見,選民確實是十分理性,結果亦充分反映市民的政治取態和意願。有報章及評論說陳太大勝對手12 個百分點,但筆者卻認為今次大勝的一方,既非泛民主派,亦非親建制派,而是港島區的所有選民。 今次泛民支持的陳方安生,在補選中共取得17 萬多票,但和04 年立法會選舉泛民得票超過21 萬相比, 流失了3 萬多票,得票率亦由六成跌至五成五。這3 萬多張流失的選票,主要是上次有投票的選民,今次沒有投票,作無聲抗議。筆者亦相信,不少出來投票的選民,並非真正支持陳方安生或者泛民,只不過不想葉劉淑儀當選,才被迫投陳太一票。 陳太為私人恩怨多於民主? 港島區的選民對泛民和陳太有何不滿? 首先,上次立法會選舉,民主黨和45 條關注組分拆兩張名單,本應可以獲得4席。但民主黨在競選當日,直至晚上還打出「告急牌」,令何秀蘭因配票不均而落敗。民建聯的蔡素玉以低票當選,這實在傷透不少選民的心。 今年馬力突然病逝,需要補選,何秀蘭率先表態參選。當日因打出「告急牌」而令何秀蘭失去議席的民主黨人,本應趁補選為何秀蘭奪回議席。從過去區議會觀龍選區一役的經驗可見,只要泛民全力以赴,應可獲勝。即使有其他泛民人士另起爐灶,分散票源而落敗,民主黨亦可向選民有所交代。但最後結果是何秀蘭退選,民主黨的甘乃威又退選,由過去從未參與競選的陳太出戰。01 年陳太離開政府後,不像其他退休高官,沒有加入財團,主要從事義務工作,十分低調,實在令人欽佩。陳太過去一直沒有帶頭爭取民主,03 及04 兩年數十萬人上街時,她亦沒有參與。 到05 年她的前下屬曾蔭權成為特首,律政司長黃仁龍又決定開死因庭,研訊發生在其兄物業內的命案。研訊期間,陳太的母親突然逝世。這個時候,陳太才變得政治火熱,成立核心小組爭取普選,今次又願意出來參加立法會補選。陳太面對的對手,又剛好是昔日她位高權重時,對其升職有所保留的葉劉淑儀。這一切,難免令人覺得陳太參選,為私人恩怨多於為市民爭取民主。 不少港島區的選民,今次放棄投票,藉此向泛民的表現及陳太出選表達不滿。至於民建聯支持的葉太,沒有像預期中,取得14 萬張「鐵票」,這證明選民不會盲目將選票投給親建制派支持的候選人。在區選中投票給民建聯的選民,不一定會在立法會補選中將選票自動轉帳給葉劉淑儀。 從最近的區選及立法會補選結果可見,香港選民十分成熟和理智,不會盲從附和。中央及特區政府在普選問題上實應信任港人,盡快給予港人普選特首和全體立法會議員的機會。 作者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402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明報 A30 | 觀點 | By 馬嶽 |
2007-12-05 |
補選的沮喪與幸運 港島補選,事後孔明,很多事情沒有改變。首先,傳媒近月常說的所謂「六四黃金定律」根本不是事實。分析自91 年立法選舉資料,只能說民主派穩定的拿得全港平均約六成選票,正負約5 個百分點,但不是每次選舉每個選區都必然得票六成(這想法未免太不科學吧),像2000 年港島區選舉,民主派便只得48.5%,余若薇對鍾樹根的補選也只得52%(建制派有44%),04 年的60%其實是高點。 「六四定律」不是事實 民主派得票比例受政治氣氛、候選人質素、對手實力、選舉策略和動員、投票率等因素影響而上落數個百分點。在記者懶得連過往選舉資料也不查證的情下,建制派把一次選舉的得票比例變成「黃金定律」,然後將數個百分點的選票變化詮釋為選舉勝利,是建制派的一大宣傳勝利。 建制派應該覺得沮喪的是:雖然葉劉知名度高,努力向政治光譜中間位置靠攏,以及區議會選舉大勝,但葉劉得票總數仍少於04 年范太和民建聯得票總和。選前估計選情接近者(包括筆者),大抵都高估了葉劉吸引中間票源的能力。中產選民支持民主派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從票站得票分析,陳太有16 個票站得票逾六成,往往贏葉太達25%選票,包括太古城、杏花、海怡、置富、康怡等中產屋,以及半山區、山頂、薄扶林、跑馬地、深灣等豪宅區。葉太在中上階層選區得票比2000年的鍾樹根略勝(但也相去不遠),但也不多於04 年范太加民建聯的總和。 區議會票源不能轉化 建制派另一覺得沮喪的是:縱使他們區議會選舉大勝,但區議會的支持沒有轉化為葉劉的票源。選民明顯成熟理性得在立法會和區議會用不同的標準投票,很多建制派大幅獲勝的區議會分區,今次都是陳太較多票。 葉國謙在觀龍獨取85%選票,夠狠了吧?但週日觀龍仍然輸227 票(約6%)給陳太。葉劉贏的13 個票站過半在東區,多是公屋區包括環翠、翠灣、小西灣、耀東、興華等,再加上福建人大本營錦屏和王國興經營多年的和富,但每站贏的都只不過幾個百分點(和2000年補選鍾樹根一樣)。葉太在東區8 個贏站共只贏了1285 票,但陳太一個置富便已贏了1427 票。換言之,7 年來基本盤無大改變。 民主派應該覺得慶幸的是:雖然他們動員能力薄弱,但這次選舉很多中產選民「自動自覺」地出來投票。今次補選最突出的現象,是主要中產屋苑投票率高逾六成(貝沙灣更高達七成),但不少公屋區反而低於五成,與區議會的投票行為恰恰相反。陳太在中產區的大幅獲勝,令其輕而易舉的蓋過葉太在左派公屋強區的小額優勢。 認知動員非萬應萬靈 民主派從來靠的是關信基和劉兆佳教授說的認知動員(cognitive mobilization),即透過符號、口號和理念感召選民,而短於以紮實的組織基礎動員選民。由於民主派社區動員能力薄弱,今次街頭選舉氣氛並不熾熱,有些區連海報橫板也掛不足。以往補選投票率通常是常規選舉的約八成,如果以04 年57%投票率推算,如果今次補選只能交出約八成即45 至46%投票率,即只得28 至29 萬票,葉太保留建制派14 萬票源,的確有一定機會獲勝。 選前民主派大事告急,關鍵之一是沒法準確估算投票率,沒有把握選民真的會自動自覺的受你的感召出來投票。民主派陣營最後一周的告急,把焦點放在民主普選和23 條上,今次算是成功動員了支持者投票。 當大量中產自發出來投票(像03 及04 年選舉),民主派選舉日在街頭以一當十或二十都沒有關係。但這種認知動員並不「穩陣」,難以準確在選前預測成效(所以會出現04 年告急「告過頭」的現象),而且在單議席制比較易做,因為只有兩個候選人時,較易造成壁壘分明的感覺,但正常的立法會選舉卻是比例代表制。在多黨參選各有訴求議題下,民主派難以把議題聚焦,認知動員較難進行。 香港的比例代表制數學上或選舉實踐上都很接近台灣以前用的多議席單票制,這制度下準確計算票源非常重要,於是組織基礎便大派用場。民主派今次用「舊橋」算是過了關,但如何在組織資源大不如建制派下減輕劣勢,仍是未來一大挑戰。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402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文匯報 A21 | 文匯論壇 | By 馬 文 |
2007-12-05 |
香港政治正處於相持階段 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連同頗為軒輊的評論,反映當前香港正處於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兩大政治派別對壘的相持階段。縱觀2003年七一以來香港政治形勢的演變,可以說,政治天平正在逐漸向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的方向傾斜,當下是兩股政治力量爭持的關頭。「民主派」堅持對抗立場、兩大政治勢力勢均力敵而演變的方向和趨勢,總體上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 短短兩個星期,香港相繼舉行第三屆區議會選舉和第三屆立法會香港島選區一個議席補選。選情跌宕起伏。前者愛國愛港政治團體大勝,後者「民主派」代表陳方安生拔頭籌。兩次選舉不可等量齊觀,但對於認識當前香港政治形勢,卻有不可低估的指標意義。 陳方安生「告急牌」起了作用 無論「民主派」還是其他政治力量對於區議會選舉結果都不同程度地感到意外——愛國愛港政治團體應該能勝卻未曾預料贏面如此之大。無論「民主派」還是其他政治力量對於立法會選舉結果都不感到意外,因為選舉前幾個星期的各種民調結果一再預示陳方安生可以獲勝。由於「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遭遇「滑鐵盧」,所以,在立法會補選前大打「告急牌」,甚至在12月2日選舉日打了一整天的「告急牌」。情形彷彿是2004年9月12日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日,當時民主黨大打「告急牌」,為李柱銘、楊森贏得了不少選票。這一回,在投票截止前最後兩小時,投票率明顯上升,的確是陳方安生「告急牌」起了作用。 選舉解讀觀點紛呈 選舉結束後,香港媒體社評和時評觀點紛呈。有一種觀點: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補選,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各勝一仗,賽果為一比一。還有一種觀點: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得票率約為五點五比四點五,打破了歷次地區直選「民主派」與愛國愛港力量得票率為六比四的格局。有人稱:「民主派」勝了立法會補選但輸了信心。也有人稱:「民主派」勝了立法會補選是北京對香港政策「在政治層次上徹底失敗」。有人堅信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得票率不足以證明六比四的黃金定律已破。也有人對民建聯的氣勢甚具戒心,不自禁地直呼「土共赤化」或「親共陣營」。 兩次選舉連同頗為軒輊的評論,反映當前香港正處於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兩大政治派別對壘的相持階段。縱觀2003年七一以來香港政治形勢的演變,可以說,政治天平正在逐漸向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的方向傾斜,當下,是兩股政治力量爭持的關頭。所謂「爭持」,便是有起有伏。 《信報》的林山木先生近幾年來很少指點香港政情,偶有所作則暴露其真性情。他在2007年12月4日「林行止專欄」中,直指:「立法會議員席位補選的結果,清楚地說明了中國的香港政策,在政治層次上徹底失敗:台灣政府和北京愈走愈遠,等於離『明獨』愈來愈近,便是明顯的敗績。葉劉淑儀在親共陣營全力支持下出戰陳方安生敗北,意味中央內定人選為港島選民唾棄,其香港政策之不得人心,彰顯明甚。」如果不是內心偏激使林氏失去理性,否則,這樣違背邏輯的評論不會出口。 偏激評論失去理性 試問:難道中央政府對台灣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台獨」路線採取綏靖政策才算正確的政策?因為,任何堅持「一個中國」而反對「台獨」的政策,都會使「台灣政府和北京愈走愈遠」。試問:陳方安生得十七萬票是「港島選民」唾棄「中央內定人選」,那麼,葉劉淑儀所得十三萬多票又是「港島選民」唾棄什麼?至於另外6位分別得票在數百至數千的候選人,不知究竟應如何解讀?「港島選民唾棄」什麼? 未來香港政治形勢將大體緊張 民主選舉是以多數相對於少數而獲勝為準則,但同時多數尊重少數。林氏一貫標榜民主,不經意間卻流露其對「少數」(何況是相當多數目的「少數」)十分輕侮的不民主氣息。 陳方安生經歷民主選舉洗禮,但在12月5日凌晨發表當選感言時卻也情不自禁地暴露其頭腦深處的非民主意識。她說:「勝利不是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市民」。請問:投票給其他7位候選人的十多萬選民是否「熱愛民主的市民」?她說:她有了民意授權,會與中央溝通,相信中央會聽真正香港市民的心聲。請問:這樣的觀點豈不是與香港社會多元化相牴觸? 民主觀點混雜非民主觀點,也從一個則面折射香港政治正處於相持階段——愛國愛港力量與「民主派」的對峙不是「民主」與「非民主」的對峙,而是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主張與脫離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主張的分歧。只要某些政治團體、政治人物堅持對抗的立場,那麼,香港走向雙普選的路就不可能平坦。「民主派」堅持對抗立場、兩大政治勢力勢均力敵而演變的方向和趨勢,總體上有利於愛國愛港力量。未來一二年香港政治形勢將大體緊張。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501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蘋果日報 A20 | 論壇 | 探針 | By 吳志森 |
2007-12-05 |
探針:更艱難的路還在前面
陳方安生以十七萬五千多票,比葉劉淑儀多近四萬票,奪得港島區立會補選議席。這場選戰,泛民打得非常辛苦,左派鐵票如山,發揮過強大威力的選舉機器,在區選過後,仍保存驚人的力量。支持陳太的泛民,在如此艱困的處境下,仍能取得接近五成半的選票,靠的是甚麼呢?一句話:人心未死。人大釋法、廿三條,差點令香港萬劫不復。惡形惡狀,歪理連篇,在港人心目中,仍像噩夢一樣揮之不去。如果只離開幾年,轉個髮型換件衫,半心半意道歉,假情假意謙虛,葉劉淑儀就可完全洗底,打敗陳方安生而順利當選,試問,香港還有公義公理可言嗎? 左派一票都沒有少 泛民沒有太多鐵票,選民游離鬆散,如果今次支持者還是愛理不理,一貫麻木,陳太必輸無疑。補選一向比較冷清,但今次有超過三十二萬人投票,投票率高達五成二,足證人心未死,這是陳方安生勝出的關鍵原因。我同意這是一場香港核心價值之戰,陳太贏了,證明港人對核心價值珍視和愛惜的力量,仍然佔上風。陳太雖然贏了,但形勢絕不樂觀。第一,泛民與左派的「六四」定律打破了,今次補選,泛民得票五成五,比左派的四成三隻稍稍佔優。與二○○四年比較,左派得票率上升了三點二個百分點,而泛民卻下降了百分之四點八。第二,左派取得的票數,只比二○○四年的十四萬票稍低二千七百票,你可以說今次左派無法拓展更多票源,但其選舉機器之強大精準,幾乎已能做到一票都沒有少的地步。相反,泛民陣營二○○四年得票多達二十萬票,今次足足少了近三萬票,上落之大,相當驚人。第三,二○○四年,泛民得票,比左派多六萬五千,今次補選,泛民只贏了三萬八千票。從票數、得票率和兩者差距來算,泛民都沒有進賬,比二○○四年的表現都差了。或許有人會說,二○○四年七一效應餘威猶在,今天社會環境和政治氣氛都不同了,阿爺照顧有加,港人直接得益,人心變了,區選結果就是明證,不能跟二○○四年直接比較。二○○四年不能比,那就跟一九九八年比吧。一九九八年,泛民取得六成三共十九萬票。二○○○年補選,政壇新丁余若薇的得票率,也高達五成二。從過往幾次港島區立會選舉的結果來看,泛民今次補選取得的票數和得票率,幾乎是最不理想的一次。 選舉動員將更龐大 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形勢更加嚴峻。有了今次的經驗,左派的選舉動員將會更加龐大,計算更為精準。今次補選是一對一的單議席單票制,明年換屆將回復比例代表制,如何協調?如何配票?若陳太參選,票源是否足夠?泛民的第二梯隊能否出頭?這一切都考驗泛民領導人的智慧。別因今次小勝而衝昏頭腦,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更艱難的路還在前面。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6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大公報 A28 | 大公評論(香港) | 點擊名人 | By 游雨僧 |
2007-12-05 |
葉劉淑儀名輸實贏 葉劉淑儀補選結束後表示,雖然有點失望,但心情輕鬆,仍覺開心,因為反對派出「王牌」陳方安生,得票只是五成五,而她自己有四成多票數,所謂「六四定律」已不成立。葉劉淑儀又說,陳太跟她得票接近,所以覺得自己已經勝出。 的確,葉劉是名輸實贏。表面上,陳老太獲得17.5萬票,葉劉淑儀獲得逾13.7萬票,陳老太較葉劉多3.8萬多票。但實際上,陳老太得票較2004年反對派得票下降,葉劉得票較2004年民建聯和范太得票上升。因此,反對派的「普選公投」攻勢加上陳老太的「王牌效應」,未能提升反對派得票,而是適得其反。 選票比三年前多 2004年立法會港島區選舉,民建聯連同范徐麗泰的得票率不足4成,不過今次葉劉淑儀取得42%。今次港島區補選的投票率高達52%,反對派聲稱投票率越高越有利陳老太,但陳老太得票率由2004年反對派的61%,下跌逾5個百分點。這說明,不僅反對派期待壓倒性「大勝」的如意算盤打不響,而且反映所謂「六四定律」已經打破。反對派原先企圖通過補選來扭轉他們的頹勢,事實證明是逆流而動。反對派打出「王牌」得票反而下降,未來反對派還靠什麼爭取選民支持呢? 葉劉作為一個新人來說,獲得13萬多票已很不容易。葉劉表示明年立法會選舉將捲土重來。對此,民主黨李永達擔憂,葉劉明年在立法會選舉勝出並不難,反對派各黨派要協調溝通。這顯示,陳老太參加明年立法會選舉,反對派必輸,因為不管是李柱銘或其他成員讓位給陳老太,還是陳老太再選翻船,反對派都輸定了。 陳要交代按揭事 陳老太這次贏了只有七個多月的一個補選席位,卻要輸去未來四年的一個立法會席位,可見葉劉是名輸實贏。 葉劉代表的和諧、理性、實幹、真誠理念,獲得市民廣泛認同。陳老太自詡為「民主」和「良心」代表,則備受市民質疑。葉劉的真誠務實贏了,陳老太的虛偽空洞輸了。補選結束後,陳老太以勝利者姿態高呼,今次勝利是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但市民對補選的關注焦點,卻是在經濟民生方面。「普選公投」破產,陳老太和反對派真正是名贏實輸。 陳老太進入立法會,只能暫時緩解反對派敗走的頹勢,卻不會扭轉根本的大勢。而且,陳老太選後要面對一個難關,即公開站出來,為備受質疑的「十成按揭」事件,作一個令市民信服的交代,否則只會進一步打擊其政治聲望,讓她和她的反對派盟友背負沉重的政治包袱,付出政治代價。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201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明報 A14 | 港聞 | 筆陣 | By 盧子健 |
2007-12-05 |
兩大選戰的政治信息 兩大選戰塵埃落定。11 月18 日的區議會選舉是全港選舉,但區議會政治重要度較低、投票率較低、選區較小,其結果對瞭解全局的政治形勢有其局限。剛過去的12 月2 日立法會補選是大選區、高投票率和涉及政治影響較大的立法會,其政治象徵意義較濃。但由於補選只涉及港島區,未必有全港的代表性。港島區的選民相對較穩定,中產階級偏多,其選舉結果的含意未必適用於香港其他選區。 雖然兩個選舉各有局限,但合共有超過145 萬人次投了票,而且在短時間內有兩個不同類型的選舉作參考對照,對透視香港政情非常有用。 兩次選舉的第一個重要信息是:在目前社會氣氛下,親建制或甚至親北京都不再是票房毒藥,但也並非有利於爭取選票。 由於特區政府仍然不是由普選產生,所以每一次選舉總有一定數量的選民會支持強調監察或制衡政府的候選人。當政府民望低時,這些候選人就最為受惠。2003 年區議會選舉,民建聯大敗,就是因為民主派「踢走保皇黨」的口號所致。 現時經濟發展勢頭好,社會氣氛比4 年前開朗得多,對政府的怨氣大體消散,所以親建制再不是票房毒藥。民建聯能在最近的區議會中大勝,就是明證。 但是,親建制並不等於有利於爭取選票,反面來說,反建制亦不是票房毒藥。 民建聯雖然在區選中大勝,但同樣是親建制的自由黨在區選中表現卻欠佳。民建聯在區選中大勝,票數與03年相比大幅增長,但在港島立法會補選中,葉劉淑儀只是勉強守住親建制力量在04 年立法會大選中的得票。補選投票率比04 年的大選大約下跌了一成,所以葉劉淑儀的得票仍然可以解讀為親建制力量有所增長,但有限的增長完全可以是因為選舉工程而帶來,而並非因為親建制本身的號召力。 反過來說,民主派在區選中失利後,有些評論乘機上綱上線說「反對派」政治不得人心。這個論點並無依據。例如在民主黨與民建聯正面交鋒的50 多個區選選區中,民主黨仍然是贏多輸少,可見個別候選人的質素及其選舉工程比其政治定位可能更重要。 因此,香港選舉的有趣現象是:親建制和反建制的候選人都會組織向政府抗議的活動。在港島區補選中,被廣泛視為親建制候選人的葉劉淑儀曾經到政府總部請願示威,反而陳方安生沒有這樣做。 綜合上述分析,兩次選舉的第二個重要信息是:政府由於制度的掣肘,對選舉政治無所作為。特區政府的政治支持,於是主要依靠中央,依靠中央在香港的代理人。中央因而大幅度介入香港本地政治,這是不符「一國兩制」的原則,對香港政治發展沒有好處。 中共在回歸前早已在香港有深厚根基。回歸後,中央不介入本港政治是不可能的事,不過在回歸初期,中央還盡量在表面上緊守「一國兩制」原則,實際上則放手讓董建華處理香港內部政治問題。由於董建華無法化解香港社會內部矛盾,終於在經濟不景和管治乏力的背景下民怨沸騰。2003 年「7.1」大遊行後,中央高規格並細緻地處理香港的政治矛盾。曾蔭權是一個在社會內並無政治「班底」的特首。中央信任他主政,是維持經濟和社會政策的穩定,但加強政治工作的任務當然是由中共在香港的代理人來執行。 此所以在區選中,民建聯能夠大勝但自由黨不能。這是中共的親疏有別。在中央層面,北京會給自由黨面子,但在香港本地政治,北京和民建聯牢牢地掌握培養自己人才的工作。 在這格局下,特區政府沒有介入選舉政治的門路和實力,但卻要承擔選舉政治的結果。這恐怕是世上罕見的情,特區政府亦因此難以做強勢政府。那些反建制的民選代表固然不會對政府怎樣友善,就算是號稱親建制的民選代表,其政治實力基礎獨立於特區政府之外,大家只會在北京的強力指引下合作,而在選舉政治的牽制下,他們也要不斷搞抗議政府的活動。親建制力量在區選中表現佳,並沒有令特區政府擺脫這種困局。 由於中央對本地政治的強力介入,政治人物的佈局亦因此起了極大變化。剛過去的區選中,大家留意到民建聯有大批新人參選,而且高學歷和專業人士比例大幅提高。過往民主派對親北京派,前者的優勢往往在候選人的質素,可能較年輕、較有學歷。這個優勢在最近一次區選已經完全消失,甚至可以說是由優勢開始變為劣勢。 過往香港的社會精英,由於出身和文化的差異,與本地左派「埋堆」的興趣不大,但現時由北京「操盤」,精英可以「獨立」面貌直接為北京效勞,這種新安排大大有利於擴大親北京和親建制陣營的人才庫,這些人才未必一定需要用政黨的面目示人。 區選後,有些評論批評民主派沒有新人、沒有人才。到了立法會補選,民主派支持陳方安生,被更針對性批評為不培養第二梯隊。這些都是膚淺之言。民主派在「7.1」大遊行後有一個擴展期,大批專業精英投身政治,這是公民黨誕生的基礎。公民黨在區選中勝選雖然不多,但多名新人表現不俗。至於陳方安生,如果不算年齡,肯定是政治新人類,只不過是擁有多年服務政府的經驗參政而已。 民主派陣營要壯大,恰當的策略是在不同界別向不同背景廣招人才,因為這正是親北京力量現在做得非常積極的工作。倘若只把視野局限於栽培政黨下一代便是非常狹窄,因為政黨的圈子實在太小,試問又有多少人才? 民主派現在最大的挑戰不是什麼培養政黨內人才,而是在趨炎附勢的政治氣氛下,有什麼方法令到各界精英寧願犧牲個人利益加入一個可能被打壓的政治陣營。 很多批評者在旁指指點點容易,但面對「怎麼辦」的問題,鮮見有精闢之見。與其說陳方安生走進民主派陣營顯示後者人才匱乏,不如說難得明知前面有這麼多困難險阻,陳太仍然願意加入這個陣營。香港需要更多有這種勇氣的精英,民主普選和真正的「港人治港」才有一絲希望!盧子健公共事務顧問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4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蘋果日報 A06 | 專欄專論 | 社評 | By 盧 |
2007-12-05 |
蘋論:一場沒有輸家的選舉? 任何選舉都是有勝有負的。在公佈選舉結果後,勝的接受道賀,贏得議席;敗的接受失敗,誓言捲土重來。星期天的立法會補選卻有點不同,以接近十七萬五千票當選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當然毫不猶豫的宣稱勝利;可是,連以近四萬票敗選的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女士也宣佈自己取得勝利。也就是說,星期天的補選居然有兩位「勝利者」。還好其他六位候選人沒有像葉太那樣自稱勝利,不然今次補選將會成為一次史上最奇特的選舉,將會成為一次只有勝方、沒有敗將的選舉。 葉太說,她成功吸走了部份泛民主派的票源,拉低了陳太及泛民主派的得票,打破了泛民主派擁有六成得票率的「選舉定律」,所以她在今次選舉其實是勝利了。葉太當然有自由宣稱自己取得勝利,但她所提出的證據卻是站不住腳的。首先,所謂泛民主派得票六成的「選舉定律」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並不是香港選舉的實際情況。不久前的區議會選舉固然說明泛民並沒有先天的鐵票,固然說明選民會按選舉的性質、議題、候選人政績投票。即使在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的票源及得票率都有波動。就以二千年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為例,被稱為「民主女神」的余若薇女士得票率不足百分之五十二。若果葉太的理論成立,那當年代表民建聯參選的鍾樹根先生也可自誇取得勝利,因為他成功打破了民主派得票六成的「選舉定律」! 再仔細看今次選舉結果,就更清楚看到葉太的詭辯難以成立。在親中陣營及建制派全力支持下,葉太早已手握這兩方面大約十四萬張的鐵票(○四年民建聯加上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的總票數)。要是葉太真的是個成功的候選人,她理應有能力拉攏中間選民及泛民主派選民的票,進一步擴大票源。只要她能增加一、兩萬票,她的勝算將會非常高。但實際的選舉結果顯示,她只能勉強守住原本的十四萬鐵票,並沒有甚麼增長;而且越多市民投票她輸的越多,從原先很多人估計的輸幾千票變成落後近四萬票。 這樣的選舉成績,還能說是表現好嗎?還好意思說勝利嗎? 倒是勝選的陳太看得清楚,她說今次的勝利不是屬於她個人的,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香港人。 可不是麼!在那天補選中,陳太的真正對手並不是葉太,而是掌握大量人力、財力、權力、鐵票的親中陣營及建制派。只要市民選擇保持沉默,只要市民對民主及投票的熱情冷卻,陳太及泛民主派再賣力也難以勝出選舉。 幸好,市民對民主仍然是有堅持的;幸好,市民對雙普選仍是有企盼的。他們一個一個走進票站,一個一個用印章蓋在選票上,把投票率推高到讓人意外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把陳太的票數推高至十七萬五千多,把支持二○一二雙普選的陳太送進立法會。這怎不是熱愛民主的香港人的勝利呢? 說星期天的補選是熱愛民主的香港人的勝利還有另一層意義,那就是市民用手上的選票向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國際社會顯示,市民對盡快落實雙普選的訴求沒有改變。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打「經濟牌」、「和諧牌」淡雙普選的訴求,再加上泛民主派在區選大敗,更令親中陣營及建制派有信心可以漠視雙普選的訴求,可以繼續在政制發展方面「嘆慢板」。 現在,市民再一次透過選票發出清楚明確的呼聲,要求盡快落實雙普選。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即使想迴避、想詐作看不見也不可能。這怎不是熱愛民主的香港人的勝利呢? 週一至週六刊出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600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蘋果日報 A20 | 論壇 | 蘋果批new | By 高明輝 |
2007-12-05 |
蘋果批:民主概念應「順嫂化」
立法會補選結束,陳太只贏不足四萬票,遠低於最初的支持度,有檢討的必要。補選當日,不少泛民中人在不同的場合中告急,呼籲選民出來投票予陳太。他們呼籲選民投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請投陳太,因為不想葉太當選,帶來二十三條。從這個呼籲已經知道陳太的選情嚴峻。要是回到陳太宣佈參選之初,支持度一直領先葉太十多個百分點,陳太本身的支持度本身已經夠贏有餘。偏偏到了最後關頭,泛民的拉票手法,已由呼籲支持陳太,改為呼籲對陳太有保留的民主派選民投走葉太。明顯的是,在競選過程中,陳太不斷失票,以致後勁不繼。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陳太失票?相信一大原因是陳太各項表現失準。陳太除了雙普選的議題外,有關經濟民生的政綱,彷彿是將去年參選特首的梁家傑政綱照抄過來,不僅不及葉太的取消外傭稅及取消一刀切母語教學集中,凌尉雲的經濟政綱,也絕對鮮明,勝過陳太的模稜兩可。當然,集中火力講民主並沒有問題,反正補選當選的議員只有八個月的任期,要求當選的議員可以樣樣皆精明顯不合理。之不過,要以民主取勝,一定要運用得比所有對手精。陳太的選舉工程之中,有沒有將民主的概念簡化,並向公眾解釋普選的重要性,作為參選的主要訊息?
答案是沒有,反而民主議題被葉太騎劫,一句「民主無專利」,把陳太的民主議題搶過去。結果表面上兩人都支持民主,再鬥其他議題,陳太便顯得輸蝕。同時,陳太也未能清晰地向選民解釋自己的民主價值,和葉太的假民主有何不同。相信這是陳太邊選邊失票的主要原因。《蘋果批》希望,陳太以至泛民,應重新想清楚,如何將民主、自由等價值,轉化成簡單得連牛頭角順嫂也明白的言語。畢竟,告急用得多,便有如「狼來了」一樣,對不起,貶值了。*********************葉太落敗,建制派總動員,最後竟也輸掉,個別負責人隨時要被問責。自由黨的周梁淑怡事後面對傳媒時,立刻和葉太選舉落敗「切割」,表示自由黨黨員一直有參與葉太的競選活動,之不過,葉太有競選策略,主動權不在自由黨。周梁言下之意,是指立會補選,自由黨已經有為葉太「做點事」,葉太選輸,錯不在自由黨。我要是當時在場,一定忍不住問周梁:「自由黨在補選前爆出旅發局事件,作為支持葉太的政黨,你認為旅發局事件會不會影響葉太的選舉結果?」又或者:「審計署在補選前數天,發表兩份共一百四十五頁的旅發局『號外』,曲線批評支持葉太的自由黨……周梁淑怡女士,你認為審計署的『號外』有沒有『影響選情』?」《蘋果批》網誌:http://pieatapple.wordpress.com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600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 政策政情 |
2007-12-05 |
陳太謀連任打亂泛民 觀乎明年立法會選舉港島區的形勢,一方面親政府陣營或因范徐麗泰可能尋求連任而變成亂局,但其實泛民主派的形勢亦不樂觀。今次補選的票數分佈已顯示,泛民未必能夠維持四席,而同時泛民當中又有多人躍躍欲試,社民連更已聲言不會參加協調。 此外,官場及政界均認為,陳方安生極可能嘗試連任。各方能否在未來數月妥協,以最佳陣容出戰,仍有待觀察。 雖然泛民三年前得票足取四席,但礙於配票失敗而使與余若薇搭檔參選的何秀蘭意外落選而只得三席。今次補選使泛民的議席數目增至四席,但結果卻顯示,親政府陣營得票首次突破四成的心理關口,達四成三,而陳方安生得票則只得五成半,泛民未必能夠於明年換屆選舉中維持四席,很可能只得三席。 港島區共有六個議席,連同剛循補選晉身議會的陳方安生,泛民共有四席,其餘三人分別為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和李柱銘,以及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目前未知余若薇會否如坊間盛傳夥拍陳淑莊參選,為公民黨爭取兩席,在陳太宣佈參選前退出補選的何秀蘭,亦未知會否「捲土重來」,而曾參加補選泛民內部初選的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也極有可能再次參戰。換言之,泛民可有多達七人爭奪三至四席。 同時,陳方安生當選,亦使泛民新人無法登場的問題白熱化。曾爭取代表泛民參加今次補選的民主黨中西區黨團召集人甘乃威坦言,民主黨內有強大聲音希望有新人參選,更替的問題始終須處理,但他亦同意,最重要是做好配票,選舉策略是能夠贏得四席,滿足選民期望;人選只屬次要。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民主黨及公民黨都未必會分拆名單參選。按陳方安生今次取得的五成半得票推算,蔡子強相信,民主黨、公民黨及陳方安生應可各取一席。如泛民夠票爭取第四席的話,則會是何秀蘭、民主黨或公民黨名單的第二人,以及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之爭■ |
|
文章編號: 20071205391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頭條日報 P20 | 港聞 | 新聞故事 |
2007-12-05 |
一句破六四得票定律刺中陳太要害葉太被譏「跌落地拿沙」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兩名主要候選人葉劉淑儀及陳方安生,選後火花不斷,陳太昨天對葉太的「輸少當贏」言論反應甚大,在電台揶揄葉太「跌落地拿沙」,掀起一場「兩太罵戰」,但學者認為,兩太並非單純的口舌之爭,葉太的言論戳中今次選戰結果的關鍵,陳太今次獲得十七萬餘票,較上屆立會選舉為少,意味明年立法會選舉的比例代表制中,泛民和建制派極可能平分港島區六個議席,如陳太屆時繼續參選,她和泛民就會出現「唔夠位」的矛盾。本報記者 剛當選立法會議員的陳方安生,昨在商電台節目中,被主持問及葉劉淑儀指自己取得四成二的選票,已經當作勝利,陳太即時反唇相稽,譏諷葉太是「跌落地拿沙」,聲稱今次補選投票率,較二千年補選的高出近二十個百分點,足以反映多數市民取向,泛民經歷早前區選大敗及今次補選後,亦會反省及重新部署。 陳太能量高神話破滅 葉太在同一節目回應,不反駁陳太的批評,重申:「我參選前,很多人都說泛民(對建制派)在港島區有六比四的鐵票,可以取得六成選票。今次泛民只能取得五成五,我卻取得四成三,可以說已打破這個六四定律,這是事實。」葉太強調,自己往後仍會堅持獨立人士身份,不會組黨,亦無意加入民建聯,明年參選時,會爭取中間、獨立及專業人士的支持。 向來慎言的陳太在大氣電波中,以勝利者姿態追擊葉太,皆因葉太刻意針對陳太今次吸票能力低於預期的弱點,有意撕破對手政治能量高的神話,與泛民最初期望她可以吸取大量中間派的選票,甚至私下估計她可獲七成選民支持,然而事實與泛民的期望背道而馳。陳太在多個民意調查中,支持度一直被葉太緊追,平均相差只有十個百分點,陳太最終的補選得票率亦只有百分之五十四點八,較葉太高出十一點九個百分點。 泛民明年自己人打崩頭 據知,建制派檢討選舉結果,認為兩大陣營的「鐵票」已傾巢而出,從而推算明年港島區的四個立法會議席,泛民與建制派仍然是平分春色,各佔三席,泛民雖然在票數上佔優,擁有約六成的選票,但在比例代表制下,較難獲得四席。反觀建制派,雖然只有四成三選票,但只要「分票」得宜,即可奪得港島區的最後一個議席,即會維持現狀。 民建聯前主席馬力逝世前,加上蔡素玉以及范徐麗泰,建制派在港島區擁有三個立會議席,民主黨的李柱銘及楊森,公民黨的余若薇則分佔三席。范太明年將不會參選,估計葉太及民建聯可吸納其票源,陳太現在聲稱明年會考慮角逐連任,在此情況下,陳太將會佔去泛民一席,餘下兩席,將由公民黨及民主黨「爭崩頭」。 換言之,泛民若要讓出一席,一個情況可能是「大佬」輩的李柱銘或楊森讓位,否則兩黨的第二梯隊人物,包括民主黨的甘乃威和公民黨的陳淑莊,可能無緣入主立法會。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更認為,民主黨隨時失去所有港島區議席。他指出,明年港島區將會是泛民及建制派各分半璧江山,葉太主攻南區,吸納南區的獨立議員支持,應可取得三萬多票,輕取一席,至於北角、東區及中西區則是民建聯票倉,加上今次選舉中,估計民建聯尚有約一萬五千張「鐵票」並無出現,故民建聯的葉國謙及蔡素玉,有機維持兩席。 他分析,如陳太明天參選,料會搶走民主黨的票源成功連任,但會導政民主黨隨時不止損失一席,甚至「捧蛋」而回。他續指,李柱銘已有點過時,楊森在民主黨內部不得人心,如換上甘乃威,又擔心他未能擔大旗,相反余若薇夥拍政治新星陳淑莊,隨時會成功取得兩席。 民主黨選舉在○四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黨亂打告急牌,扯走大量選票,令與余若薇同一名單的何秀蘭落敗。在今次補選,又先勸退何秀蘭,其後再勸退第二梯隊甘乃威,令黨內二、三線人物不感不滿,現在陳太未能贏得新票源,反而令總得票跌破六成,這個結果被葉太一語戳破,立即惹來陳太指為「跌落地手拿沙」,內裏大動肝火,又豈要是展示得勝者姿態如此簡單。 |
|
文章編號: 2007120590400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蘋果日報 A06 | 港聞 |
2007-12-05 |
部份民建聯票倉也失守 吳康民:葉太輸得比預期多 【本報訊】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不認輸,堅稱輸了立法會補選議席但贏了選票,至少打破了泛民主派在港島區的六四黃金投票比例,勝出補選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質疑葉太此說只是「跌落地番沙」。身為民建聯會務顧問的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也表示,對葉太較原定評估失了萬多票感到失望,反映葉太此仗並非輸得漂亮。記者:許偉賢、林俊謙 葉太在補選中落敗翌日謝票時,高調宣稱她其實贏了,因為取得43%選票的她,打破了泛民在港島區佔60%選票的優勢。不過,其沾沾之喜卻未必是事實。據瞭解,左派將葉太的得票鎖定在上限15萬票、下限11萬票,最終葉太得票超過11萬,雖算有所交代,但她在部份民建聯票倉,例如中西區觀龍及東區漁灣未能取勝,卻令左派感意外,相信是她非根正苗紅出身所致。 陳太:跌落地番沙 身為民建聯會務顧問的吳康民日前出席一晚宴時更坦承,該黨雖然預計葉太會落敗,但估計只與陳太相距萬多票,豈料葉太最終被陳太以3.8萬票拋離,他個人對此感到失望,並強調民建聯已經盡力為她拉票。陳方安生昨天接受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時暗諷葉太有「死撐」之嫌,反問指「呢係咪叫『跌落地番沙』?」陳太指出,現階段毋須揣測泛民下屆在立法會港島區選舉得票數目,認為「現在離開下次選舉還有一段時間,相信泛民會好好反省、好好檢討,作出應有部署。」堅拒認輸的葉太隨後接受同一電台節目訪問時,拒絕直接回應陳太的言論,只強調早在參選時已有人指,若她當選會是一個奇,因為泛民一直有六四得票比例的優勢;最終結果卻顯示,泛民得票未達六成,堅稱「我已經打破六四定律,這個是事實。」 葉太否認將會組織政黨 葉太也為民建聯及自由黨兩大陣營辯護,指兩黨已經盡力為她助選。又否認稍後會組黨,更表明絕對不會加入民建聯,下次必定會繼續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政界中人指出,泛民在港島區的六四黃金比例並非絕對,例如泛民支持的余若薇參加2000年立法會補選,得票也只有五成二,未達六成水平;只是泛民在04年立法會港島區選舉的告急戰術奏效,才令他們取得高於六成的得票率,呼籲外界不要被六四比例「框死」。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6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 政策政情 |
2007-12-05 |
陳太指對手「跌落地番沙」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落幕後,泛民和親中之間的「六四定律」繼續引起「兩太」爭論。對於落選者葉劉淑儀【圖右】強調自己已打破「六四定律」,今天正式宣誓的立法會議員陳方安生【圖左】在電台訪問中質疑對手,「呢係咪跌落地番沙呢?」其後葉劉淑儀在同一節目中反駁指出,泛民揚言在港島區有六成鐵票,而今次補選只得百分之五十五左右,等於她已打破六四定律。有學者認為,葉劉票源來自左派和中間票,認為以她計算有否打破六四定律意義不大。 陳方安生今早十時正式在立法會宣誓成為議員,她昨天接受電台訪問時再被問及葉劉淑儀和民建聯異口同聲表示「六四定律」已被打破問題,陳太反問主持人,「呢係咪跌落地番沙呢?」,並強調毋須揣測有關說法,現在距離下一屆立法會選舉尚有一段時間,相信泛民會好好檢討和作出適當部署。 其後主持人繼續透過電話追問葉劉淑儀對陳太的說法,葉劉反駁指出,不想回應這些評論,但又表示,在宣佈參選前,許多人認為她可以勝出是奇,原因是泛民在港島區有六成鐵票,她直言:「如果係咁,今次(泛民)只拎到百分之五十五,即係我已打破六四定律,是現實。」 按本報統計,二四年立法會常規選舉,民建聯與形象較中立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合計,得票率亦不足四成。對於葉劉今次取得百分之四十二點七三的選票,是否等於成功打破「六四定律」,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泛民得票有起有跌,在二千年港島區常規選舉得票率只有四成九,而左派和中間派相加也有約五成,其中民建聯約有百分之二十八,所以當時也不是「鐵一般六四」,要視乎整個趨勢。 他又特別指出,由於葉劉強調自己是獨立人士,票源來自左派和中間票,所以以她計算有否打破六四定律,其實意思不大,除非葉劉強調自己完全代表左派,而泛民得票又少於四成九。 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早前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由一九九一年至二四年的基本票盤顯示,泛民的得票最少有五成四,最多有六成三,而親政府陣營則有三成幾至四成幾,這個規律在今次補選亦基本不變。 此外,回應泛民下年立法會選舉「青黃不接」的問題,陳方安生在訪問較早時段亦曾指出,經過今次區選和補選,泛民已瞭解到團結就是力量,但與此同時,泛民內部亦會進行檢討組織的工作。至於討論多時、民主黨和公民黨應否合併的問題,陳太則說,是否需要團結要由民主黨、公民黨以及其他泛民自行決定,外人是無法做到,而且兩黨已感受到團結更易達到目標,應該可以好好檢討■ |
|
文章編號: 20071205391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2007-12-05 |
稱十成按揭倘有調查願合作 陳太揶揄葉太「拿番沙」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今早將宣誓成為立法會議員。她揚言,「十成按揭」如有任何調查,定會合作,並揶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今次補選打破六四黃金定律是「跌落地拿番沙。」 記者:蕭浩林 陳太(見圖)今日首次以立法會議員身份出席立法會大會,將從過往的官員議席,走入議員議席中,並會坐到民建聯已故主席馬力的座位,她昨日接受多家電子傳媒訪問時說,不介意坐在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和副主席劉江華中間,也說希望能與各政黨合作,相信也是市民想見到。 民建聯陳鑑林表示,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要求在立法會,就陳太涉嫌十成按揭買樓事件提出口頭質詢,民建聯亦已去信金管局,但當局尚未回覆。陳太重申:「呢件事,我十幾年前交代得好清楚,而有關銀行亦都出一個聲明」。 重覆「已作交代」 不過,她續指:「如果有任何的調查,我一定會合作。我無乜需要瞞大眾市民。」不過,陳太至今從無回應,本報揭發她只有一個物業作抵押,與其九五年以布政司身份發表有兩個物業作抵押的聲明不符。 葉太曾指面對陳太這位「強敵」,能打破泛民的六四黃金定律都算勝利,陳太即時反應:「呢係咪跌落地拿番沙呢」,她續指:「我覺得無需要揣猜……離開下一次的選舉,還有一段時間,我相信,泛民派呢,會好好咁去反省、好好咁去檢討,同作他們應作的部署。」 與告急號外劃清界 在立法會補選當日,《蘋果日報》出版「陳太告急」的號外一事。她指:「香港有言論的自由,傳媒絕對有自由去決定點樣做法」。她強調:「我當日忙選舉的活動,今次出號外,完全是與我無關」。她又認為:「佢(蘋果日報)出號外都不是為我個人宣傳,個編(報道)都有提及八個候選人。」 她認為,今次補選的結果,港人「想維護我的核心價值,不想香港變成一言堂」及「盡快能夠達到雙普選」。她又重申,自己「絕對唔係要脅中央」,不過「無民主就無公義,無公義就不能夠有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而和諧的社會是中央政府屢次強調的」。 無民主就無和諧 對於她會否成為民主黨與公民黨合併的「紅娘」,她則指:「要不要團結、要不要合併,呢個一定要由公民黨、民主黨自己決定,這是外人不能夠做得到」。不過,她希望,泛民主派「亦都見到團結,能夠達到更大的目標」。 加入立法會後,陳太說會就問責官員提質詢,並就二○一二雙普選提出動議辯論。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3003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明報 A08 | 港聞 |
2007-12-05 |
回應泛民「六四定律」被打破陳太諷葉太跌落地沙 【明報專訊】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勝的陳方安生,今日會在立法會正式宣誓就職,成為首名循地區直選晉身立法會議員的前高官。選舉剛落幕,兩太卻繼續透過大氣電波開火,對於落選的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聲稱自己打破「六四定律」,自覺贏了,陳太昨日反諷葉太「跌落地沙」,葉太則駁稱「不想評價這些言論……我已打破六四定論,這是事實嘛」。 兩太昨晨分別接受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電話訪問。主持人談及葉太認為自己已經打破泛民與建制派在港島地區選舉得票的「六四定律」,當自己勝利時,陳太反問:「這些是否跌落地、沙呢?」陳太指現在距離下次選舉仍有一段時間,相信泛民會好好反省及檢討,作好部署。 她認為,今次參選,令公民黨、民主黨及其他泛民團體有一個團結合併的機會,在剛結束的區選及補選, 反映泛民「要團結才是力量」,相信泛民於下次選舉可「有備而來」。 陳太參選體會「人情冷暖」 回看今次選舉工程,陳太多謝助選團隊,包括選舉經理陳淑儀(梁家傑妻子)。回顧今次選舉,陳太坦言參選時體會到「人情冷暖」,其好友任關佩英一早為她撰寫好「當選」及「落選」兩個版本的宣言,當中也有提及「人情冷暖」一詞,但陳太在得悉勝出後,認為是值得高興的事,故「毋須講負面說話」而刪去這用詞。 葉太:打破六四定論是事實 陳太表示, 「大致上覺得滿意」補選的投票率逾五成,並指自己的選舉團隊在人力物力上「跟對方無得比,對方有強大的鐵票基礎、動員能力」。陳太已表明在履新後,會就政府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問責制提出質詢。 葉太於隨後的訪問中反擊陳太,指陳太得票僅55%,她就取了43%, 「我已打破六四定律,這是事實嘛」。被問及參選時有中聯辦的選舉工程「撐住」,葉太表示「感受不到」,聲稱資源只是競選辦及一些公務員的舊同事。 葉太稱以獨立身份再選 葉太說,不會組黨或加入民建聯,強調會繼續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下屆立法會選舉,以爭取中間、獨立及專業人士的選票。 另外,葉太接受now 新聞台訪問時說,不認同陳太當選等於全民支持2012 雙普選,她說: 「立法會只是多了一個議員,堅持2012,不肯轉彎,提出動議辯論,對推動民主無幫助。」她又指中央已聽到香港人爭取2012 雙普選,但普選要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陳太任立法會議員安排 ■宣誓就職 今日在立法會大會宣誓;選擇天主教版本誓言 ■任期8 個月,至2008 年7 月中 ■薪酬及福利月薪:56,750 元辦事處開支(憑單索取): 不可超過153.4 萬元/年 酬酢及交通開支(毋須單據):15.7 萬元/年 ■議員辦事處 立法會提供位於政府總部西翼的議員辦(免租)或選擇自行開設地區辦事處 ■座位 初步沿用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的座位,議員其後可自行協調調動資料來源:立法會秘書處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4019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am730 M06 | 新聞 |
2007-12-05 |
陳太諷葉太「跌落地搿渣沙」 本地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已塵埃落定,但兩名焦點人物仍隔空過招,今日起以立法會議員身份示人的陳方安生,回應葉劉淑儀指取得四成二選票已當贏的講法,質疑對方是「跌落地番渣沙」。葉太則不評論對方的言論,強調只是指出數字上的事實。 另外,作為陳太前下屬的特首曾蔭權,至今無致電祝賀陳太當選,他昨早在政府總部主持行政會議,被記者問及對陳太當選的睇法,但他只笑不語,當他登上梯級準備進入會議室時,卻不慎被梯級絆了一下,他不禁大笑解窘。 今早到立法會宣誓的陳太,昨日接受商台節目訪問,主持問及葉太的「選票勝利論」,陳太不假思索便說,「呢係咪跌落地挪返渣沙呢?」對於有指泛民主派在今次補選陷於苦戰,陳太則指有超過五成的投票率已相當滿意,而其勝出亦帶出清晰訊息,顯示選民熱切期望盡快落實雙普選,但她強調此舉絕非以民意挾中央。 陳太又說,經今次補選後,相信泛民已瞭解團結就是力量,至於民主黨與公民黨今後的合作問題,她認為應由兩黨自行決定,並指目前毋須揣測泛民在明年立法會選舉的成績,但相信他們會好好反省及檢討,為明年選舉作出部署。 另外,陳太在立法會的座位週遭全是民建聯議員,她指不覺尷尬,反顯示有誠意與民建聯合作,但對民建聯表明會就她十多年前的「十成按揭」事件提出質詢,她表示感到遺憾,並表明若有任何調查她會合作。 葉太︰打破六四定律係事實 葉劉淑儀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不想評論陳太的言論,她只說自己參選前,不少人認為她若能勝出是奇蹟,但最終取得近四成三選票,而泛民的得票率只有五成五,「即係我已打破六四定律,呢個係事實。」另外,她承認自己做得未夠好,尤其首場選舉論壇回應23條立法問題時,「答得差」,她亦否認得到中聯辦的「選舉機器」力撐。至於明年立法會選舉,她仍會以港島作為根據地,但表明不會組黨亦不會加入民建聯。 |
|
文章編號: 2007120589200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大公報 A02 | 要聞 | 井水集 | By 關昭 |
2007-12-05 |
陳太空頭支票怎兌現? 陳太當選立法會議員,其「御用」傳媒歡呼為「民主派」近年一次「最漂亮勝仗」。 陳太贏得真是那麼「漂亮」?恐怕未必。而且恰恰相反,陳太的「漂亮」,將是反對派進一步沉淪和四分五裂的開始。 事實是,陳太的參選,自一開始就不但不漂亮,而且相當醜惡。陳太為官四十載,為民主、為民生做過什麼?對基層民眾有過什麼具體接觸和關愛?答案是聞所未聞。但這次立會補選,一方為了要「燒」普選議題,一方為了要滿足權力慾望,遂一拍即合,陳太搖身一變,成了「民主共主」、「普選化身」,而且把一些民主「老將」、「女將」一腳踢開。 這一「但求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在「泛民」內部引起的反感,在陳太遊行中途離隊「恤髮」而達到高峰。 「泛民」中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大多數確是懷有一份民主理念與憧憬的,他們不滿意所謂「建制派」的原因之一,是「建制派」有特權;想不到,如今最大的「特權建制派」陳方安生卻成了他們的「共主」,成了他們所有人都要讓路、抬轎、膜拜的「普選化身」。試問這種荒唐與顛倒,叫「泛民」中人如何接受? 當然,此次補選,「泛民」將陳太與普選「綑綁」在一起,而且重施故技,一再祭起「告急」法寶,加上大量對葉劉淑儀的抹黑和追擊,「泛民」中人和支持者還是把選舉上的一「剔」蓋在陳方安生名下,但這一「剔」到底有多少共識、有多少誠意、有多少力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選了,陳太也不要太得意,「忽然民主」也不是好玩的;日後選民和「泛民」中人自然會要求「兌現支票」:「二○一二雙普選」在哪裡?「與中央溝通」又在哪裡?如果陳太的「空頭支票」通通都不能夠兌現,那麼,她的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 陳太「二○一二雙普選」、「能夠與中央溝通」這兩張支票,一定是空頭支票,這是已經可以肯定的。 關昭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2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明報 A30 | 觀點 | By 張志剛 |
2007-12-05 |
泛民港島多取一席機會低 昨日撰文,曾表示今次泛民雖勝,但以其得票的情,來年立法會選舉的選情產生了變數,取得4 席已不樂觀。今天以兩大陣營的實際得票作一深入分析,就可發覺泛民在港島多取一席不但不樂觀,而且機會較低。 比例代表制的精神,就是從宏觀的角度,可以公平地把議席按不同政團得票來分配議席,但在同一選區內,每名獲選的議員,其得票卻有差距。這差距一定存在,但差距愈細小,選舉也愈公平。 以04 年港島區立法會選舉為例,一般認為建制派取得3 席是好運氣。但如何好,怎樣好,往往無法詳述。現時把當年兩大陣營的得票運算,以分別取得4 席對2 席,以及3 席對3席的情,計算每名獲選議員的平均得票,民建聯運氣如何好,就一目瞭然(表一)。為求合理推算,曾建成所得的5000 多票不列入泛民得票之內。 04 年建制派取得3 席,但總得票只有14 萬多,平均每人得票4.6 萬。泛民得20 多萬票,也取3 席,平均每人6.8 萬多,兩者差距21,700 多票。如果換成四二分,泛民4 席平均的票數是5.1 萬,建制派議員平均是7 萬。相差是1.8 萬多,比三三分的2.1 萬多票為低。所以結論是四二分比三三分合理,而結果卻是三對三,那就是好運氣戰勝合理。 今次補選有五成二的投票率,兩陣精銳盡出,這類似正式選舉多於補選,所以得票對明年港島選舉有很高參考價值。 如果一如泛民所願,明年多取一席,每人平均得票約4.4 萬,建制只得兩席,平均是6.8萬多,差距近2.5 萬票。如果維持3 對3,泛民平均票上升至5.8 萬,建制派平均票下降到4.5萬多,差距收窄至12,700 多票(表二)。 所以無論是四二分還是三三分,大家的平均入選得票也不一樣,但1.2 萬多票的差距,一定比2.5 萬票的差距來得合理。 明年選舉距今尚有大半年,到時幸運之神眷顧哪一陣營無法知曉,但從數學上的方析,三三分比四二分合理。 作者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402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蘋果日報 E14 | 名采論壇 | GG細語 | By 左丁山 |
2007-12-05 |
選情激烈
港島區立法會議席補選塵埃落定,經一番劇烈競逐,泛民主派全力支持陳方安生得175,874票,贏民建聯自由黨總動員力撐得137,550票葉劉淑儀,其他六位候選人總共得7,291票。以得票比率計,陳太得54.84%,葉太得42.89%,其他人有2.27%。好,陳太算唔算大勝?有學者話,如果陳太得票超過55%,葉太得票少過四成,陳太就算大勝。?家差少少,陳太贏就係贏,做成立法會議員,毋須介懷是否大勝咯,葉太係一個好強勁對手,泛民派如果用甘乃威或者何秀蘭出選,必輸無疑,上次(二○○○年)余若薇以新人身份上陣,參加補選,都係得十萬零八千票咋。葉太力拼之下,搵埋自由黨民建聯大佬上陣,再加埋蘇絲黃以及股市紅人陸東上街支持,仍然飲恨,明年捲土再來話,應該贏梗啦,只係驚到時葉劉票太多,對民建聯有不利影響而已。股票分析師以前好少公開為立法會候選人站台,今年打破傳統,首先有曾淵滄為葉劉站台,讚佢係優質股,繼有陸東於選舉日上街為葉劉拉票,令不少股民聯想到,識時務者為俊傑,他日陸東發表有關於港股直通車之評論,可信性大大提高。你知啦,李公子投完票之後,對記者講一句:「經濟雖然好好,希望市民仍然出投票。」呢句話意義深長,乃有智慧之言,好多選民就因為經濟好好,股市暢旺,搵錢要緊,管他甚麼公民責任,投下一票。陸東係今天股市大好之象徵,好多選民見到陸東,只會想起股市,諗唔起去投票,從此角度睇,陸東上街撐葉劉,可能係在不適當時候在不適當地方出現。以前選舉戰甚少涉及賓架,呢勻就唔同,葉劉有唔少財經界人士支持,上星期四、五電郵滿天飛,一個傳一個,就係推介葉劉為人認真,勤奮有擔當,呼籲各賓架投葉劉一票。電郵卒之傳到左丁山度,不過左丁山唔係港島區選民呢。有人睇完即刻依樣畫葫蘆,發出連鎖電郵,呼籲收件者投陳太一票。所以話呢,有直接選舉投票,興趣係高。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603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香港經濟日報 A36 | 政情 | 大戰之後 | By 周穎雯 |
2007-12-05 |
陳太諷葉劉 「跌低拿堆沙」 學者指欠風度 失高貴形象 剛在港島補選打勝仗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仍與對手、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隔空駁火,諷刺葉太說票數上贏了的講法,是「跌落地拿堆沙」!葉太反駁,「我不想評論,我只想指出一些數字上的事實。」 葉太指打破定律 屬事實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陳太指葉太「跌落地拿堆沙」的言論欠缺風度,亦有失其高貴形象。 葉太日前指,自己的得票,打破親中與泛民的「四六比例」,「覺得自己已贏了!」 陳太昨接受電台訪問時,一反其說話莊重的形象,以諷刺口吻反擊葉太,「這是不是跌落地拿堆沙呢?」 葉太在同一電台節目則說,「不想回應這些評價」,但重申「我已經打破六四定律,這是事實來的嘛!」 陳太再促兩黨 考慮合併 陳方安生又促請民主黨和公民黨合併,「要不要合併,一定要由公民黨、民主黨自己決定,這不是外人可做到的。」但她指,從港島補選中體現泛民團結,可更容易的達到他們的目標,「我希望他們有這次的經驗,他們可以好好的檢討,及部署以後的策略……我相信他們見到,團結就更加有效。」她又相信,離明年立法會選舉尚有一段時間,泛民把握時間,部署策略。 對於兩黨合併,公民黨湯家驊指,「團結是好,但合併真的不是現時的議題」,他指,現時公民黨與民主黨的合作已非常良好,與合併無異,但若真的合併,就要顧慮黨員感受,「當初黨員選擇加入公民黨,而非民主黨,但現時公民黨成立年多,就說合併,對黨員來說不是好交代。」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兩黨合作雖然可互補不足,但兩黨有基本分歧,未見有合併的契機。蔡子強則指,陳太明顯想兩黨合併,未來會落力促成兩黨合併,但由於今次陳太當選,掩蓋了泛民的危機感,兩黨短期內不會合併。 陳今宣誓 民建聯盼調位 陳太今日便宣誓就職,最惹關注的是她的座位。她笑稱,「我覺得沒有需要調位,這也可以表示,我好有誠意與民建聯合作」。被問及會否覺得尷尬,她回應指「我完全不覺得尷尬,曾鈺成和我時時都有傾有講。」 對於民建聯將於立法會上,就「十成按揭」提出質詢,陳太表示遺憾,指「如果有任何調查,我當然會合作」,但強調自己沒有事情隱瞞市民。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為「方便大家」,表示「已知會陳太,建議她調至近走廊,即是黃容根的座位」。譚耀宗又說,「今日和陳太見面時,會再與她商量」。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3001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2007-12-05 |
葉太:打破六四定律是事實 自言打破泛民六四定律已算勝利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見圖),拒絕評論陳方安生揶揄她「跌落地拿番沙」。葉太重申,自己在選舉中拿得四成三選票,而陳太拿五成五票,事實上是打破泛民六四鐵票定律。她無意加入民建聯或另組政黨參選。 獲跨界別支持最成功 對於陳太揶揄「跌落地拿番沙」,葉太則沒有直接回應。她說:「我就不想回應這些評論,但我參選時已經有好多人話:我贏到已經是奇了。」她堅持自己的得票率,反映泛民六四得票率定論已被打破。「因為泛民有六四鐵票,港島向來拿六成票;如果是這樣泛民派只是拿百分之五十四點八、百分之五十五,我就百分之四十三,即是我已經打破了這個六四定論囉。這是事實來的,是不是?」 她又認為在整個選舉過程中,最成功是取得跨界別的支持;最不足的是出席在港大舉行的首場補選論壇時,表現未如理想。對於公眾針對她當年推銷廿三條,她重申條文沒有問題,但個人推銷技巧不當。「當時我們覺得是理直氣壯,條例本身覺得是沒有問題……倫敦有名的大律師看過亦覺得沒有問題,但條例本身是敏感及有爭議性的……我作為主要推銷官員當然要負責任,如我說的說話及舉措讓市民有壞印象,這點我個人是負責任,我亦道歉了」。 來年再參選不會組黨 來年再參選,她指不會加入民建聯,也不會另行組黨參選。在是次選舉中全力協助的民建聯成了敵人,選舉可能更艱難;葉太指現時尚未有時間分析是次選舉的票源,而目標是爭取中間、專業、獨立人士的票。她又指在下次參選時希望在民主方面多作努力,認為其政綱發展與民主派最不同是「有得傾」,不會「企硬」。記者潘淑麗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300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星島日報 A18 | 每日雜誌 | 一家之言 | By 呂大樂 |
2007-12-05 |
雖輸選舉葉劉已成功上壘 立法會港島區議席補選已有結果,「兩太」之爭也就告一段落。現在勝負已分,不過對於選舉結果反應不一。表面上,陳方安生是勝了一仗;實際上,在泛民動用王牌和全力出擊的情況下,本來就沒有勝算的葉劉淑儀基本上已成功「上壘」,奠定了她的江湖地位──泛民陣營的主將出擊,亦要打其「告急牌」,才可以保住勝局。 比預期更具塑造條件 未參與選舉之前,葉劉淑儀有的只是知名度,而且其政治作用屬於正面還是負面,還是未知之數。如果沒有中方協調,恐怕她也不一定是參選的首位人選。但現在經過這次選舉之後,撇開對她個人的喜惡,必須承認她是較之前想像或預期中更具可塑造的條件。這裏所講的,並不只局限於選舉過程的形象改造或包裝,而且還關乎她如何努力回應各界對她的定型、批評。 如果將葉劉淑儀在參選過程中所做的一切,輕易地否定為「政治化妝」或競選手段,則顯然是太過主觀兼且沒有好好分析她是如何挑戰泛民的了。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她今次參選已達目標──肯定她是下屆參選並且有把握當選的政治人。當初曾有人以陳方安生出選,以達全力打擊葉劉淑儀之效,令後者難以在政壇翻身,並以此為捧出前者參選(和勸退泛民陣營內其他有意參選人士)的理由,現在可謂大跌眼鏡了。 選舉工程已超前泛民 泛民會如何總結今次苦戰的經驗,不得而知。但有一點他們必須注意到的是,今次之所陷於苦戰,關鍵不在於雙方組織資源懸殊,以至動員能力出現顯著差距,而是基本上對手在準備選舉工程和訊息傳達兩大方面的表現,已超前於泛民。葉劉淑儀在選舉過程中為自己添上了新的色彩,而陳方安生則被逼退回起點,只靠民主的大招牌和市民對北京的不信任而力保不失。 嚴格來說,今次泛民沒有怎樣在選舉中增值。那麼或者有人會問,為甚麼葉劉淑儀仍然參選落敗呢?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市民的民主訴求。二是多數市民不想見到親中系統勢力太大———可以這樣說,中間游離的選民有一種自我調節的取向,見親中派或民主派其中一方坐大,他們會略為移向支持另一方;在某個意義上,他們今次的決定是對區議會選舉中意氣風發的親中派的反動。三是親中派的社區動員的形式和手法還未真正現代化,未有隨時代轉變而改良做事的方法。在投票日及之前幾天所做的小動作(如投票日中午前螢光幕上所見不正當的拉票手法),只會弄巧成拙,將某些選民推往支持對手。第一點是基本立場問題,但第二及第三點則多少跟動員手法有關。到親中派也懂得處理的時候,沒有怎樣進步與提升的泛民便要頭痛了。 呂大樂社會學系教授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300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明報 A08 | 港聞 | 聞風筆動 | By 李光知 |
2007-12-05 |
陳太入局風波不斷座位也要折騰幾番 筆者昨晚看電視新聞,聽到今日將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接受訪問時,被記者問及加入立法會後,會被安排坐在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的原座位,亦即夾在民建聯兩位大員曾鈺成與劉江華之間(圖中箭嘴示),她臉掛燦爛的笑容說: 「我覺得毋須換位,這顯示我很願意和民建聯合作。」記者追問,被夾在曾、劉中間會否很尷尬?她再說: 「我不會尷尬,完全不會尷尬,曾鈺成和我經常有傾有講。」立法會的座位編排,絕對是一個香港政治勢力分佈的縮影,同一黨派聚合鄰座,方便密密斟共商政事。偏偏立法會秘書處依一般慣例,初步安排陳太這位議會「新丁」,沿用「前任人」的座位。 這個編位有趣極了,若座位一切不變,陳太一邊會是曾鈺成,另一邊是矢言要追究陳太「十成按揭」事件的劉江華,背後則是工聯會的王國興。 政圈人人皆知,當年被「末代港督」彭定康重用的陳太,是左派陣營的「眼中釘」,如今要他們與敵並肩而坐,自然渾身不自在;加上在開會期間,黨內經常要密斟對策,要是一個「四萬」插於他們中間,是多麼的不便,所以民建聯已即時尋求調位妙法,圖把這根「刺」移離「核心」。 莫以為民建聯黨性強,夠服從兼團結,原來在「誰來與四萬為伍」的問題上,一眾民建聯議員齊齊扭扭擰擰,大跳草裙舞,最後要由黨主席親自處理。哈,料不到吧,座位安排都要主席出手。 政壇耳語透風謂,民建聯想過叫劉江華和蔡素玉向馬力的原座位順延,騰出中間通道旁的單邊位,誰知蔡素玉不太願意。又難怪,玉姐的座位,絕對是個被傳媒拍攝得到的顯眼靚位呢。 玉姐不願意,民建聯一班硬漢唯有另覓調位法。好了,這回民建聯建議讓陳太與民主派人士毗鄰而坐,讓陳太坐進自由黨林偉強的位置,調到「長毛」梁國雄和自由黨林健鋒中間。這回,又到林偉強「捨不得」長毛,自由黨不願換「鄰居」。 向外求助無路,民建聯唯有自尋解決方法,黃容根讓出他的「邊位」給陳太,由抵得諗的「細煲呔」李國英,作為與陳太「溝通」的橋樑吧。黨高層更「利誘」李國英,指陳太未來在議會都肯定是傳媒焦點,坐在她身邊,曝光率肯定大增,那就各有得。李國英最後終於首肯同意。 不過,民建聯這個建議給陳太的新座位,可說是一般傳媒拍攝的「死位」,攝錄機與照相機通常都無法子拍得那個位置。 擺平了這個內部矛盾後,民建聯已託陳太的友好李柱銘,向陳太傳達這個建議,但截至昨晚,陳太仍未下決定,相信待今日才會定奪。 陳太3 個月前決定參加補選後,不單特區政府、親北京的黨派,甚至是一些陳太的前公務員友好,都對陳太「敬而遠之」,她自言這些經驗令她飽嘗人情冷暖。料不到選戰結束後,她對建制派來說,依然「生人勿近」。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04019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成報 A04 | 港聞 |
2007-12-05 |
得票率破「六四定律」葉太自言已勝 陳太:佢跌落地拿沙 今早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與補選落敗的葉劉淑儀(圓圖)掀「隔空罵戰」,陳太先在電台節目揶揄葉太自言得票率打破「六四定律」已是勝利的說法,是「跌落地拿沙」;而葉太其後則在同一節目反駁指,陳太與自己得票率分別有55%及43%,「六四定律」被打破是事實。記者張智仁、陳紹恆報道 所謂「六四定律」即指泛民的得票率為六成,而建制派則為四成。對於葉太自言已打破泛民主派與親建制派得票的「六四定律」,陳太揶揄說:「呢係咪『跌落地拿沙』呢?我覺得都無需要揣測(定律是否已破),離開下一次選舉仲有一段時間,我相信呢一段時間泛民派會好好咁樣去反省」。 泛民派會好好去反省 葉劉淑儀後來接受同一節目訪問時即反駁:「我就唔想回應呢評論,但係我參選之前好多人已經話我贏到係奇啦,因為泛民派有六成鐵票」,如今陳太只得55%選票而自己有43%支持,定律打破是事實。 葉太又在節目上強調,明年不會組黨參選,「因為我自己經過選舉之後知道組黨係要好大資源,我冇咁資源」,亦絕不會加入民建聯,而會續以獨立身份參選。 另外,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早出席行政會議,被記者問及對前上司陳方安生當選的看法時只微笑而無回應,其後步上樓梯時不慎跌倒,要由同行人士扶住,曾蔭權自己也笑起來。立法會於下月17日會舉行答問大會,屆時預計陳方安生向曾蔭權提出質詢的場面將會成焦點。 陳方安生今日首次以直選議員身份出席立法會會議後,會面臨民建聯跟進她在任政務司司長時買樓獲「十成按揭」事件,副主席劉江華已提出一項有關口頭質詢,要求政府交代。據悉,該質詢最快會於明年1月於立法會會議上提出。 民建聯跟進按揭事件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則曾向陳太建議與黃容根調位,但陳太接受電視台訪問時重申毋須調位。 此外,陳太堂妹方敏生昨日在一個場合上透露陳太正籌組議員辦事處,日後將毋須依賴泛民協助處理立法會事務。公民黨湯家驊表示,相信陳太她有能力準備會議,亦可利用議員津貼自行聘用助理;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則表示,陳太熟悉議會事務,但如她提出要求,民主黨會樂意與她合作。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2903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東方日報 A40 | 龍門陣 | 大道之行 | By 宋立功 |
2007-12-05 |
大道之行:兩太的新考驗 立法會港島補選曲終人散,陳方安生成為立法會議員,任期七個多月,扮演監察政府施政的角色。葉劉淑儀高票落選,聲言明年立法會選舉會捲土重來。其餘六位候選人,多表示「享受」參選過程,不少揚言明年會再參選,所謂「人人可參選,個個有希望」。 陳太入會,要兌現競選承諾,要求政府有良好管治,自己發揮監察者的角色,自然要花相當精力,鑽研公共政策,包括醫療、教育、房屋及社會福利等,必須有所掌握,在議事堂上雄辯滔滔,才不致空洞無物,畢竟燦爛笑容過後,仍須真才實學,才有望獲得官員、議員及市民的支持。 貴為前政務司司長、特區政府的二號人物,位高權重之外,對政策的瞭解及管治的秘訣也應該知之甚詳,有的市民對陳太有極高寄望,相信對她構成壓力。陳太轉換角色,由高官變為議員,其功架到底如何,肯定也是媒體與輿論的焦點所在。 能否保持頭上的光環,以「真心良心」為口號的陳太,還需加上精心,即深入研究公共政策,能提出有見地及可行的建議,推動良好管治。當然,作為議會新秀,是需要一個實習期的。 至於葉太,港島南區是她的政治地盤,明年參選立法會,不可能再得到民建聯的輔助,只能自求多福,利用匯賢智庫這個組織,積極在港島經營,南區不少獨立議員應是葉太拉攏的對象。 雖然二十三條是葉太的負資產,但若有超強人氣,要取得四萬選票應該沒有困難。葉太刻苦經營多大半年時間,有望成為尊貴的立法會議員。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32058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新報 A10 | 政情 |
2007-12-05 |
被追問陳太當選看法心神恍惚特首絆跌險滾落樓梯 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選情大戰終於落幕,特首曾蔭權昨日一早抵達政府總部,準備出席行政會議例會,記者多次問到對陳太當選看法,曾特首都一直不回答,只以笑容回應。豈知,當特首與特首辦主任陳德霖等走上行會專用樓梯時,在接近走完樓梯前,不知是否仍在想剛才的提問而「中空寶」,險些給梯級絆倒, 幸他動作快速旋即勉強站起, 不至跌到在地上,隨後他自己也「哈哈哈」的笑起來。兩太大戰結束後,兩人各分別接受電台訪問。陳太昨表示,仍未收到曾蔭權致電, 亦不期待特首致電祝賀她,但相信兩人後有機會見面。 陳太諷葉太跌落地拿把沙 葉劉淑儀指在今次選戰中,因取得四成多選票,相對泛民五成四選票,已打破了六四黃金定律,自己已算贏了。陳太指出:「呢的係咪跌了落地拿一把沙呢?」。 那泛民成績是否不及從前,陳太稱沒需要揣測,目前離下一次的選舉還有一段時間,相信泛民會作很好的反醒、檢討,以及作出更好的部署。 對今後公民黨會否跟民主黨合併壯大力量,陳方安生稱兩黨是否合併,要由他們自己決定,這不是外人做得到的事情。不過,她稱透過今次參選的合作經驗,他們也看到團結會更加有效,希望他們能好好檢討及部署以後的策略,在下一次選舉中,有備而來。 陳太表示今次投票率較過往的補選高出許多,加上自己的勝出,這代表市民想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不想香港成為一言堂的地方,也望早日看到普選。問她是否以民意要脅中央, 陳太稱絕對不是,市民只是透過手中一票,清楚帶出要求有民主的訊息。 她又提到在選舉落區時,有不少市民向她送上鼓勵及祝福說話, 「感到在市民眼中, 我都有一些地位。」至於報章在投票日出版號外撐她,應否計入競選經費,陳太稱號外與她無關。 另外, 葉劉淑儀則稱自己確實贏了,因學習了選舉,亦多了從市民角度看問題,有很多收穫。就陳太指她「跌了落地拿番一把沙」,葉太稱不想回應這些評論。她說參選前,已有人說過,「我贏就是奇蹟」,泛民有六成鐵票,但今次得票只有五成四, 自己則有四成三選票。葉太稱「我已打破了六四定律,這是事實」。 破六四定律葉太雖敗猶榮 葉太稱自己最成功之處,是得到跨界別的支持。葉太稱投票日當天,有人問過她為何不見民建聯「大佬」傍?她, 葉太稱當日找了許多獨立人士, 如鄭慕智、陸東、何超瓊及蘇絲黃等,就是想予人感到自己團隊是跨界別的。葉太稱不會組黨,因組黨需要很大資源, 自己沒此資源。她又強調絕對不會加入民建聯,明年將以獨立人士參選。 問到民建聯明年由「幫手」變為對手, 葉太稱自己目標是爭取中間獨立及專業票源。她又指會為爭取民主繼續作一些努力,民主不應是某黨獨家或專有的,要多些人支持才可實現。本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71205033003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 政策政情 |
2007-12-05 |
票站調查指葉劉欠本身票源 補選前夕,獲親政府陣營支持的葉劉淑儀曾以「難以置信」,回應陳方安生及泛民陣營均指她擁有十幾萬「鐵票」,而選後她亦強調,選票不會「自動轉賬」。不過,有票站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葉劉淑儀的支持者不少均來自上屆投票給民建聯或范徐麗泰的選民。調查並發現,陳方安生支持者中,不少為上屆支持泛民的選民。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獲多家電子傳媒贊助,在投票當天成功訪問二千二百多名已投票的選民。初步整理的結果顯示,葉劉的支持者中,表示於二○○四年的選舉中投票給民建聯名單或范徐麗泰的,各有兩成;表示上屆投給余若薇和何秀蘭合組的名單者,則有百分之五。兩成二表示上次沒有投票,兩成七表示不記得。 至於陳太的支持者方面,有兩成七表示上屆投票給民主黨,兩成一表示投給余若薇和何秀蘭;另有百分之五則為范徐麗泰的支持者。指自己沒有投票及不記得的受訪者,分別有一成六及兩成六。 今次選舉被泛民主派提升為「民主與非民主之戰」。票站調查亦證明,陳太的支持者當中,有八成一支持二○一二年雙普選,一成一表示中立,反對的只有百分之三。葉劉雖也表示二○一二年雙普選可行,但支持者當中只有三成八支持二○一二年雙普選,中立者多達兩成八,而反對者亦多達一成九。 此外,七一遊行與選民投票取向仍有密切關係。陳太的支持者之中,有四成半表示曾至少參加過一次七一遊行,五成四表示沒有;而葉劉的支持者中,則只有一成三,表示沒有的多達八成七。 結果並發現,陳太於三十至三十九歲的年齡組別較葉劉有明顯優勢,而葉劉則有更多六十歲以上的支持者。另一方面,陳太支持者的學歷較葉劉支持者為佳。陳太的支持者中,有四成二支持者持專上學歷,葉劉只有三成二。職業方面,陳太有兩成三支持者為專業人員,而葉劉則只有一成六。 負責今次票站調查的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出,葉劉淑儀的票源主要來自民建聯及范徐麗泰的支持者,以及小部分支持余若薇和何秀蘭的選民,缺乏本身的票源。但他指出,葉劉繼承不少范太的票源;即使沒有民建聯的支持,葉劉憑范太的票源已能夠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穩奪議席■ |
|
文章編號: 2007120539100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都市日報 P02 | 港聞 |
2007-12-05 |
陳太揶揄葉劉「跌落地拿沙」 今日宣誓就任立法會議員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補選中以55%得票率,擊敗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但葉太直言自己取得超過43%選票已當贏,陳太昨質疑她是「跌落地拿沙」。 陳太昨接受電台訪問時,被問及對葉太說已贏的看法時說:「呢係唔係跌落地拿沙呢﹖」她又認為,對葉太指自己打破了「六四定律」的講法「毋須揣測」;又說,離下次選舉還有時間,相信泛民會反省。 有報章在選舉日出號外,陳太表示與她無關,指香港有言論自由,傳媒有自由決定怎樣做。她指,號外並非替她個人宣傳,因報道中亦有提及另外7名候選人。 葉太指不組黨參選 葉太在同一節目表示,明年會以獨立人士身份再參選,不會加入民建聯,也不會組黨,她會爭取中間獨立人士的票源。 對於有傳聞指競選期間,中聯辦曾出力助選,葉太說:「感受唔到」。她又批評有人誇大選舉期間出現的暴力事件,自言也曾受過粗暴對待。 另外,據葉太競選辦人士透露,兩人在得票率上只差12個百分點,與原先估計相差8至6個百分點有一段距離,其實可說是輸了。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71205441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明報即時新聞 港聞 |
2007-12-05 |
陳方安生抵達立法會(10:25)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當選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今早抵達立法會大樓,準備宣誓就任議員。陳太今早在女兒及女婿陪同下,抵達立法會大樓。她表示今日心情很好,將盡快成立議員辦事處,展開工作。陳太今日下車後,接收了爭取居港權人士的請願信。 |
|
文章編號: 2007120592056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明報即時新聞 港聞 |
2007-12-05 |
陳方安生宣誓就職(11:08)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當選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今早正式宣誓就職,她坐在民建聯已故主席馬力的位置。陳方安生當選後首次出席立法會會議,宣誓就職,她手按聖經,讀出誓詞後,正式成為立法會議員。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代表議員,歡迎她加入立法會。陳方安生坐在民建聯已故主席馬力的位置,即民建聯兩大要員曾鈺成及劉江華之間,兩人對新「鄰居」表現得木無表情。陳太今早在女兒及女婿陪同下,抵達立法會大樓。她表示今日心情很好,將盡快成立議員辦事處,展開工作。陳太今日下車後,接收了爭取居港權人士的請願信。 |
|
文章編號: 2007120592068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