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日報 P18 | 港聞 | 中環HIGH TEA |
2007-12-04 |
選民比政黨更成熟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昨日正式落幕,投票率突破五成達52.9%,兩位重量級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激鬥一番之後,陳太終於以取得接近十七萬六千票之數,擊敗葉太,贏得議席。 兩太之爭,在一片告急之聲中,由陳太最後以壓倒性票數勝出,令支持她的泛民陣營鬆了一口氣,也替香港立法會補選的投票率創造了一個記錄,為香港的選舉歷史寫下新的一頁。 這一次補選能夠取得52%的投票率,相信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選舉氣氛之熱烈,與換屆選舉不遑多讓,尤其是週日投票日,泛民和親建制陣營全力發動選舉機器,爭取支持,與兩周前區議會選舉選民所展現相對冷淡的氣氛,大相逕庭。 有人會問同是一人一票的選舉,為何屬全港性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只得38%,比今次補選低得多?選舉氣氛除了個別選區有激鬥的情況之外,為何整體情況似乎顯得平淡了一點?此外,在區議會選舉中,親建制陣營的民建聯大勝,泛民陣營卻慘敗,與今次選舉結果由泛民支持出選的陳太勝出,似乎也是相反的結果。一樣的選民,為何有不一樣的反應?難道選民在短短兩周便變心?還是泛民陣營有神奇力量在兩周內扭轉劣勢? 對今次選舉結果,政界有不同的解讀。有評論認為泛民陣營的告急策略奏效,鼓動了不少中間游離的選民出來投票,也有評論指葉太投票日之前的一週遭到抹黑,影響了她的選情。 期望泛民起制衡? 事實是否如是,大家不能肯定,相信要透過民調讓已投票選民自我表述,才能得出較科學化的分析。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經歷這一次補選和周前的區議會選舉結果,無論是泛民或是親建制陣營都要進行賽後檢討,為明年夏季立法會換屆選舉備戰。 由於兩周內的兩次選舉有如此不一樣的選舉結果,兩大陣營必須對選戰出現的一些現象仔細探討。其中一個重要課題是泛民陣營在補選中反敗為勝,是否反映了我們選民比我們的政黨更成熟?他們是否心底中已區分了區選和立法會補選的分別,知道區選要選實務、做地區工作的議員,而立法會選舉,應重大是大非、原則和核心價值的問題?他們也要問有較多選民投陳太一票,到底是支持陳太?支持力撐她迎戰今次補選的泛民陣營?認同她背後代表的香港核心價值?還是選民目睹民建聯在區選全面報捷,對香港現階段存在一個強勢的親建制政黨,能否產生足夠的權力制衡有所保留,因此走出來支持泛民陣營? 告急招數不足恃 以上的問題,是親建制和泛民陣營在部署明年立法會選舉必須要解答的問題。若政黨們未能弄清楚選民的心態,盲目地認為陳太勝出,便等於是確認了支持者為2012普選投下了不可改變的支持票、或是草率地以為葉太號召力不足或泛民的告急、悲情招數得逞,以這些表面的分析作基礎,是極有可能令兩大陣營在部署明年選舉策略時得出偏差的結論。屆時兩大陣營選情再出現令人意外的轉變,便不要諉過於選民的心態難捉摸。 在今次補選中,有三十多萬選民行使了他們的投票權,履行了他們的公民責任,展現了選民對我們的制度的一種信任和支持。只希望無論當選和落選者,都能履行他們在選舉時對選民作出的承諾,才無負每一位選民的支持。 |
|
文章編號: 20071204904009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明報 F07 | 中英通通識 | Editorial |
2007-12-04 |
High turnout 競逐激烈全力動員補選有逾五成高投票率 兩文三語「聽讀社評」,立即登入明報英文網︰ english.mingpao.com/editorial.htmThis bilingual column teaches special terms and useful words. Expand your vocabulary and learn how to write argumentative essays. YY ESTERDAY about 52% of registered Hong Kong Islandvoters turned out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by by--election. Though the turnout fell short of that on HongKong Island in the 2004 Legco election (57.62% ), it outstripped by 18percentage points that in the 2000 Legco by by--election (33.27% ). About120,000 more citizens cast their votes. It is clear from the ferociouscompetition that the by by--election was extraordinary.By By--elections do not usually draw much attention. However,yesterday, large numbers of Hong Kong Island voters cast their votes.At 5:30 pm, the turnout already reached 34.79%, higher than the totalturnout in 2000 (33.27%). At that juncture, the polls would close in fivehours. Many conjectured then whether the turnout would eventuallyexceed 50% . It did. The turnout in yesterday's by by--election was on thehigh side certainly because the pan pan--democracy camp and theEstablishmentarian camp had respectively canvassed at full throttlefor Anson Chan and Regina Ip.Two weeks ago, the pan pan--democratic camp was routed in the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It then came to realise it must not beover over--optimistic about Anson Chan's victory though she had beenconsistently ahead of Regina Ip in opinion polls. It promptly adopted an"emergency call" tactic and hastened to inculcate a sense of crisis intoits supporters. Furthermore, it started earlier than it had planned tocanvass for Anson Chan. Some might have gone to the polls becauseof its urging. In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the Establishmentariancamp (of which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Progress of Hong Kong is the backbone) demonstrated its hugecapability in organisation and mobilisation. It of course wanted themomentum of its enormous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victory to persist.While it thought it would be best if it could send Regina Ip to Legco, ithoped that, even if she lost, she would be defeated only by a smallmargin. It would deem her marginal defeat her victory.Both Anson Chan and Regina Ip were once top officials. Both ofthem are famous and have great appeal. Yesterday, in places near thepolling stations, their electioneers did their best to canvass for them.There was much clamour clamour, and the atmosphere was hot. Some polling, stations in Wah Fu, Hing Wah and North Point saw disputes andscuffles between Anson Chan's supporters and Regina Ip's. Policeofficers had to intervene. An assault reportedly happened in HappyValley. An Anson Chan electioneer called the police, saying he hadbeen pushed to the ground. Competition was keen, and theatmosphere became tense when all had to make their final efforts afterthe night had fallen. Happily, yesterday saw no major cases of violenceor accidents.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received yesterdayabout 490 complaints, up more than 100% on the 2000 by by--electionpolling day (228). From the figure one can imagine how fiercely theby by--election battle was fought.The polls went smoothly. However, as MMiinngg PPaaoo reportersobserved, none of the polling stations in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swas on the ground floor. Yesterday, a Sunday, many citizens usedleisure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in those buildings. They and voters had toqueue before they could get into lifts or onto escalators. Both they andvoters were inconvenienced. Polling stations in schools were on theirground floors. At such polling stations, voters moved freely and orderly.None of them was crowded or in disarray disarray. (to be continued) . 昨日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投票率約52% 52%,雖然未及,2004 年立法會選舉港島區投票率的57.62% 57.62%,但是較,2000 年立法會補選的33.27% 投票率,大增逾18個百分點,投票人數多了約12 萬,競逐激烈,充分顯示這是一次不一樣的補選。 補選一般不會引起太大關注,但是昨日港島選民投票踴躍,根據選管會每小時公佈的投票率,到下午55 時30 分已達到34.79% 34.79%(超過(2000 年最後投票率的33.27% 33.27%),這個時候距離投票結束還有),55 小時,許多人都猜度投票率會否衝破50% 50%,現在果然就破了。這次補選投票,率偏高,肯定是泛民和建制兩大陣營,分別為支持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而全力動員的結果。 泛民陣營在兩周前的區議會選舉大敗之後,意識到在民調中領先的陳方安生,選情未可完全樂觀,因此很早就打出告急牌,給泛民支持者灌輸危機意識,泛民陣營也提早總動員,為陳太固票和拉票,部分泛民支持者可能因此被催動出來投票。而以民建聯為主的建制陣營,在區選中顯示強大組織和動員能力,他們自然想延續區選大勝的氣勢。 能夠護送葉太入立法會,固然最好,就算輸了,也希望差距不要太大,爭取一個輸少當贏的結果。 另外,陳太和葉太曾經是高官,都有高知名度和號召力,因此昨日所見,許多票站鄰近的街頭巷尾,雙方助選團都落力拉票,人聲鼎沸,競逐氣氛極為熾烈。昨日在華富、興華、北角等區的一些票站,雙方助選人員更發生爭拗和輕微衝突,需需要警員到場調停。在跑馬地,助選團之間更有肢體接觸,陳太的助選人員聲稱被推倒,召警處理。 總的而言,昨日選情雖然激烈,特別是入夜最後衝刺階段,競逐氣氛更一度緊張,但是猶幸整日都無重大事故和暴力事件發生,不過選管會全日共接到約490 宗投訴,較2000 年補選投票日的228 宗,大幅增加逾倍,此一數字,也可以將選情的激烈反映一斑。 雖然投票過程順利,但是《明報》記者採訪所見,設在市政大廈的投票站,由於並非在地下,要乘搭電梯到投票站的樓層,而市政大廈有其他康樂場地,昨日是星期日,這些場地使用者甚多,要輪候電梯上樓,對於使用康樂設施的市民和選民,都帶來不便;一些設在學校的投票站,由於在地下,選民來去方便,秩序井然,整日都不見擠塞混亂現象。(待續)20 2007.12.03 07.12.03 Glossary the polls - the processof voting at an election./k n'd ekt (r)/guess.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s at full throttle - To dosomething at full throttle many citizens withgreat speed and enthusiasm. used .Theyandvotershad /' I nk l ke I t/tocausesomebodytolearnandremember ideasandprinciples. escalators. Both they and /'kl am (r)/a loud noise, especially one in schools were on their people. moved freely and orderly. / d I s 're I /a state of confusion and lack of inasituationor aplace.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蘋果日報 A02 | 要聞 |
2007-12-04 |
輸少當贏全靠左派鐵票 葉太擬組黨明年再參選 【本報訊】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在立法會補選以3.8萬票落敗,但她昨日仍然不認輸,自言今次打破泛民得票六成的「六四定律」,「我覺得已經贏」,更揚言明年立法會選舉捲土重來。有親北京政界人士透露,葉太今次參加補選,只是她從政第一步,明年選舉前她極有可能籌組新政黨參選。但有學者質疑,葉太支持票大部份來自左派鐵票,就算她自組新黨,未必可以保住今次取得的票數。記者:雷子樂、林俊謙 葉太昨日獲悉選舉結果後,稍作休息,下午即從灣仔金紫荊廣場出發謝票。雖然葉太以3.8萬票之差敗於陳太,更保不住保皇派04年立法會港島區選舉合共取得的14萬票,但她仍不肯認輸,自稱得票率45%(應為43%),已打破港島區泛民主派及左派得票比例的「六四定律」,「我覺得已經贏,因為對方出到陳太」,她認為陳太這麼高級的官員與她競爭,理應取得七成以上得票,現在陳太只有五成多得票,葉太自覺已算有所交代。 補選只是第一步 對於首次參加立法會選舉,葉太感到競選工作很專業,如要應付論壇、造勢大會,都是嶄新經驗。她重申今次選舉無論輸贏,明年也會捲土重來,特別是她認為自己「吸」到些泛民的選票。但她承認,今次準備時間不足,加上當年推銷23條立法,至今仍是一個負面因素,她落區時知道有些市民因為23條事件而不喜歡她,影響她的勝算;但葉太堅持其政綱較其他候選人更清晰、更有承擔,明年絕對有力再戰立法會。有親北京政界人士透露,葉太今次參加補選,只是她從政第一步,她極有可能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前,籌組新政黨參選,屆時葉太與民建聯關係一定出現變化。事實上,葉太昨日接受傳媒訪問,被問到選後會否組黨,她沒有加以否認,只說要遲一步再想。葉太昨日回應與民建聯關係時,似乎也露出玄機。她說日後可以和民建聯合作搞活動,至於選舉能否合作,暫時不知道,她又說民建聯支持者不一定自動投票給她。 料搶自由黨票源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左派、葉太常說的所謂泛民必定在港島區得票六成的「六四定律」,除了04年外,其他立法會選舉,泛民得票率只有五成多。其實,2000年立會補選中,余若薇得票率只有五成多,葉太所謂的「六四定律」,只是一個說法,並非常態。蔡子強又說,今次葉太在補選中取得的支持票,絕大部份來自左派「鐵票」,相信來自范徐麗泰支持者的中間票不會太多,蔡估計就算她自組新黨,葉太也不可能取得民建聯的地區支持鐵票,就算明年選立法會,也未必可以保住今次補選取得的票數,相信葉太只可以爭取一些支持范太的中間票,以及過去自由黨在港島區支持,對民建聯及傳統左派力量沒有大影響。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6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信報財經新聞 P02 | 要聞社評 | 社評 |
2007-12-04 |
什麼是鐵票?鐵票在哪裏? 剛結束的港島區立法會補選有眾多政治現象值得仔細分析,有待政治學者的努力,昨天我們集中談陳方安生當選,今天談另一主角:葉劉淑儀。 在得悉補選的投票結果之後,葉劉淑儀總結落敗原因,歸咎於補選來得太急,準備時間不足云云;但是,所有參加這場補選的候選人都是在倉卒之間決定參戰的,大家起步點一樣,籌備工作的時間也沒有分別,換句話說,「準備不足」本身並不是一個變數,對所有候選人來說,他們都會遇到同樣問題。葉劉淑儀如果要認真地檢討這次選舉為何失利,應該要作更深入、認真的分析,不能避重就輕,否則就會辜負了支持者對她的期待。 正如陳方安生出選,泛民陣營其他候選人要讓路,當葉劉淑儀決定參加補選之後,民建聯內有意參選的黨員也宣佈退出,改為一致支持葉太;如果泛民內部有不滿「大佬文化」、強行壓住較年輕的民主黨員不讓出選,因而引起不少泛民黨員的怨氣,難道民建聯內部也不會出現同樣現象嗎?葉劉淑儀既不是民建聯成員,而這次補選的席位本來又是屬於民建聯的,不管陳太或葉太勝出,這個席位也要拱手相讓,試問民建聯內部會否一致無條件支持葉劉淑儀?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在補選結束後被問及會否在明年再助葉太參加立法會選舉,他說要再研究,這是聰明的答案,因為民建聯沒有責任一定要幫助葉太出選,尤其明年港島區戰情吃緊,陳方安生幾乎肯定會再選,公民黨又覬覦中產雲集的港島區,希望能再下一城(現有一席由余若薇所有),民建聯如果讓位給葉太,他們的席位可能買少見少,不利民建聯的發展。 自由黨替葉太助選就更「離奇」,眾所周知,當年二十三條立法在關鍵時刻夭折,是因為現任自由黨主席、時為行政會議成員的田北俊倒戈,宣佈不支持法案,結果政府被迫撤回,從此田北俊離開行政會議,不再躋身權力核心,葉劉淑儀也因此向政府請辭,遠赴美國深造;可以說,在葉太和田北俊二人政治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役,曾經發生過一次近於「水火不容、誓不兩立」的對峙,現在要田北俊及他領導的自由黨誠心誠意替葉太拉票,可能嗎?選舉結束後,自由黨立即在葉劉淑儀陣營內消失,就是「道不同」的最佳寫照。 在投票前夕,泛民指葉劉淑儀有親北京陣營的鐵票,如果投票率不足五成,陳方安生將會被「鐵票」擊敗!按政情分析家的計算,以過去港島區民建聯支持者加上決定明年不再參選的范徐麗泰的票源,葉太可以穩得的鐵票應達到十四萬,但最後結果,葉劉淑儀得票為十三萬七千五百五十,還未足十四萬之數,達不到所謂「鐵票」的水平;是計算錯誤?還是鐵票根本不「鐵」,民建聯和自由黨的支持者並沒有「自動」把選票投給葉太,令得票結果與事前預測出現頗大落差。 對於時事評論員經常掛在口邊的鐵票,到底在每次選舉時有多「鐵」?鐵票是指投票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自動自覺把選票投給屬意的政黨,或政黨支持的參選人,不管參選人是什麼背景,有什麼政治主張,簡單地說,鐵票是認黨不認人,會「自動轉賬」。對香港人來說,在認知範圍內只有台灣民進黨才稱得上有鐵票,其他地方都很難找到相近例子,香港就更不能比,試問民建聯有什麼本領可以鎖得住「鐵票」?只要投票在秘密、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任何計算鐵票預測選舉結果都是不切實際的。 北京在匆忙之間以阻遏陳方安生出選為「主導思想」,勉強整合民建聯和自由黨為葉太助選,證明發揮不了協同作用,從葉太的得票結果可以充分反映;在如何策劃選舉工程上,北京下達的指令雖然可以通行無阻,但對選情卻發揮不了決定性作用A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08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2007-12-04 |
反對派總動員陳太3.8萬票僅勝 葉劉誓明年再戰立會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兩太」世紀之戰終告一段落,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僅以三萬八千票,敗給一直在各大民調中支持度領先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未能當選。葉劉說會總結經驗,繼續參與來年的立法會選舉。本報記者羅秉昆前晚十時半投票結束後,票站調查公佈的初步統計顯示,「兩太」的得票非常接近,但以陳太略為佔優,其餘六位候選人幾乎已肯定落選。由於今次補選與二○○○年補選的點票方法不同,各分區投票站立即變為點票站,不用運送票箱,省卻不少時間。昨日凌晨一時,已點算了約一成的選票,葉太落後陳太三千多票。到了凌晨三時半,選舉主任便公佈最終結果,整個點票程序僅用了約四個小時。 陳太助選團欠風度 兩位「主角」葉太和陳太,於凌晨三時前已抵達新聞中心等候點票結果公佈。新聞中心坐滿了「兩太」的支持者,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和立法會議員蔡素玉到場支持葉太,不少反對派「巨頭」則到場支持陳太。不過,陳太的助選團極欠風度,當葉太進入會場時,不斷喝倒采和做出人身攻擊的語句。相反,葉太的助選團明知道大局已定,但仍然高呼「支持葉太」的口號,可見葉太已贏盡助選團的心。 新聞主任公佈點票結果,葉太取得十三萬七千五百五十票,陳太則取得十七萬五千八百七十四票,後者當選立法會議員。其餘六位候選人沒有一位取得超過百分之三選票,將不能取回參選按金。陳方安生將於明日的立法會大會上宣誓就任,她將會坐在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和副主席劉江華中間的座位。 成功吸反對派票源 雖然陳太以「熱門」姿態在補選中勝出,但是只取得五成四選票,相反葉太的得票率達到四成三,反映已存在十多年的「四六黃金定律」已被打破。葉太昨日表示,陳太是反對派的「皇牌」,應以壓倒性的姿態擊敗她才對,但現在陳太只取得五成四選票,除了反映自己的助選團隊表現不俗外,也反映了港島區過去所謂的選票「四六黃金定律」已被打破。對於取得超過四成選票,葉太認為自己成功「吸走」反對派的票源。 對於自己落敗,葉太表示,已有心理準備,選舉結果也與民調相符。她說,自己已盡了力,選舉工程也做得不錯,對於首次參選已取得十三萬多票,經已十分難得。她感謝支持她的選民和助選團。她坦言在今次選舉中學習到很多東西,明白到選舉工程也是可以十分專業。她說,明年一定會繼續參與立法會選舉,但由於明年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與補選採取的單議席單票制不同,因此仍未決定採取什麼策略。 選舉策略謀定後動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民建聯已盡最大努力協助葉太參選,可能因為區議會選舉和補選的距離太近,令他們應付起來相當吃力。他說,葉太從未應付過選舉,由高官轉型到走入群眾,但仍取得很多市民的支持,已是十分難得。 對於民建聯會否在來年的立法會選舉中繼續支持葉太,他說將進一步研究。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6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明報 A33 | 觀點 | By 張志剛 |
2007-12-04 |
泛民氣勢可在明年換議席? 從電視上看到泛民為陳方安生勝出港島區立法會補選而欣喜若狂,就可再次印證在9 月14 日於本報所撰寫〈更大的政治圖謀〉一文的推論。 泛民對上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其實早已預知大勢不妙, 相比03 年的政治氣候,泛民深明絕無可能維持現有區議會的席次。如果從微觀方面分析每一選區,廣義的泛民陣營起碼輸掉30 到50 席是意料中事。跟03 年的氣勢如虹相比,泛民無力回天,但卻不能一敗再敗。 如果在港島區補選中再逢敗績,整個泛民陣營很可能兵敗如山倒。不但士氣低落,甚至可能再出現一波出走潮,內憂外患,分崩離析。所以泛民對補選的定調是不能再敗,否則明年9 月立法會選舉這泛民的主力戰將會陷入劣勢。原本相持不下的緊湊戰情,將會上演三連敗。 為了穩住主力戰,便只能傾盡全力在補選中扳回一局,造成一比一的戰局。明年立法會的選戰才不致太過悲觀。如果未來大半年的形勢發展有利,泛民甚至可能多贏一至兩個議席。因為從04 年的選情看來,港島區和新界東泛民都是以些微票數,輸掉兩個議席予民建聯。如果氣勢上揚再加點好運氣,泛民再贏兩席的如意算盤未必打不響。 泛民在港島區補選中經已求仁得仁,陳方安生贏取了議席,穩住陣腳,待機進取的謀算初見瞄頭。但如果仔細分析港島區的選票分佈,泛民從建制派手中奪回他們以為早應該是囊中物的議席,卻由理所當然,變成可容爭議。 得為明年佈陣傷神 上屆建制派在港島得票只及泛民的三分二,但卻可以平分春色,各取3 席,這是泛民戰略失當再加上運氣欠佳所致。但在今次補選中,建制和泛民的力量對比卻大幅縮減,令建制派保住3 席的機會大增。 泛民雖然可以在勝選中提高氣勢,但卻無法保證這氣勢可以在明年換取議席。 泛民多贏的3.8 萬多票,仍然是多取一席的本錢,但這本錢卻要面對許多變數。 首先是泛民未來的代表人選,李柱銘早已言退,陳棣榮先生在其夫人勝選之後,卻刻意放出「下年不再選」的口風,這是無心之失,還是有的放矢,實在可堪玩味。 再加上余若薇月前高調透露健康出現問題,泛民可以領軍的3 人全生變數。 立法會選舉始終是選人,泛民如無合適人選,今次陳太那17 多萬票,恐怕不會自動過戶! 上月區議會選舉和今次葉劉淑儀參選,盡顯民建聯的組織能力,比例代表制要求準確到位的分票和配票能力,泛民在此已一錯再錯。如果泛民志在4 席,如何排陣費煞思量。分成4 張名單,他們恐怕無力駕馭,合為兩張名單,又會浪費選票。泛民開心慶功之後,就得為明年佈陣傷神了! 作者為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大公報 A02 | 要聞 | 社評 |
2007-12-04 |
期待葉劉努力續寫「新的一葉」 立法會港島議席補選已塵埃落定,葉劉淑儀敗給陳方安生,未能贏得議席。 然而,對葉劉淑儀來說,通過這次參選,得到的經驗和贏得的收穫,遠遠大於一個議席。昨日她到港島各區巡迴謝票,所到之處,市民一雙雙熱情的手主動向她伸出,不少人還親切地鼓勵她說:「輸唔緊要,明年再來過。」 事實是,葉太一開始就是在一種極不公平的情況下參與此次補選的。反對派全力捧出「皇牌」陳太,並將補選與普選掛;而葉太則背負當年二十三條立法未能成功的「包袱」,反對派繼續全力對之進行追擊,將所謂「五十萬人上街」的責任全部推到她一個人身上。 面對此種情勢,葉劉淑儀一不畏懼、二不迴避,她在參選記者會及公開論壇上為自己當年的一些不當言詞公開向市民道歉,但同時亦強調了保安局長職責之所在。這種坦然和負責任的態度首先就是令人欣賞的。反對派中人以為,只要重提二十三條,葉劉淑儀還有不灰頭土臉、落荒而逃的嗎?但結果恰恰相反,用市民語言來說,葉劉通過此次參選,已成功「洗底」,市民已經消了氣,不再糾纏於二十三條立法、也不再把矛頭指向個人。反對派和陳方安生想借二十三條立法來打擊葉太、反對基本法的圖謀落了空。 值得高興的是,葉太不但無懼「抹黑」,而且以一種非常清新可喜、堅毅勇敢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正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今日的葉太,和當年比較起來,少了幾分官氣、傲氣和意氣,多了幾分客氣、書卷氣和「人氣」,每次出席拉票活動,總是笑臉迎人、有問必答,就算是面對質疑和挑釁,也能心平氣和、耐心聆聽,承認不足,加以解釋,表現出極大的誠意,也得到公眾的接受。 不能否認,多年為官,高高在上、養尊處優,對民意、民情和民瘼都只是「俯視」而已,今次參與補選,對葉太來說是上了很好的一課「公民課」。她頭一次如此長時間、近距離的與街坊群眾接觸,聽取天水圍家庭訴說如何缺乏社區設施、聽取綜援戶訴說如何物價上漲、聽取單親媽媽訴說如何獨力撫養兒女、聽取中產家長訴說如何擔心子女的學業,甚至執拾隨身衣物到柴灣公屋戶借宿一宵以體驗交通噪音、夜不能寐之苦……。而在所有這些活動中,葉太不是做「騷」、不是只在鏡頭前擠出笑容握手拍照。相比之下,只會亂開「二○一二雙普選」空頭支票的陳太,真是太省事、也太虛偽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葉劉淑儀在補選中雖然未能成功取得議席,但得到了十三萬七千五百五十票,絕對是一個不簡單的數字。選前某報什麼「鐵票」、「總動員」之類報道全是自編自導的謠言;葉劉得到的每一張選票,都代表選民對她努力付出的認可,代表對她作為一位公眾人物品格、能力上的認同;相反,陳太得到的只是認同民主選舉制度的「鐵票」,並不代表對她個人和品格上的認同。葉劉淑儀只要繼續努力,繼續關注社會民生、維護「一國兩制」,明年立法會選舉捲土重來,續寫「新的一葉」!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2007-12-04 |
林瑞麟不擔心施政受阻 【本報訊】昨日凌晨補選結果公佈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會見傳媒時說,此次立會補選投票率較二○○○年補選和區議會選舉為高,顯示市民關心本港政制發展。他表示,不擔心陳方安生進入立法會後阻礙施政,政府會求同存異,盡力與各個議員溝通。 對於有傳媒問到陳方安生進入議會後會否增加政府施政的壓力,林瑞麟回應表示不擔心。「多年以來,立法會不同黨派和議員,對政府政策和公共事務都有一定認識,政府不同政策局的同事都是盡努力與不同黨派與議員溝通,聽取大家意見,求同存異,建立共識。」他還說,選管會將跟進今次選舉的投訴個案,包括涉及選舉暴力事件。 林瑞麟說,此次補選有超過三十二萬的港島區選民出來投票,超過百分之五十二的投票率,已經超逾二○○○年立會補選以及兩個星期之前的區議會選舉,顯示過去一段日子,八位候選人和各個支持的政黨努力有成果,市民更加關心香港的政制和立法會工作。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明報 A25 | 每日新聞雜誌 | By 彭碧珊 周倩炘 羅永聰 |
2007-12-04 |
6 落選人5 萬元「成名」有選未為輸 「其他已參加補選的候選人包括……」《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規定,傳媒對於選舉的候選人要公平對待,所以,記者每一次報道陳太、葉太,都包括其餘6 候選人的名字: 「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何來」。 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柳玉成成了票王(倒數),第二名(倒數)和第三名(倒數)是李永健和蕭思江,但除了他們之外,其餘3 人的5 萬元按金都要被沒收。「騎呢」、「傻」、「唔知為乜」,有人可能會如此形容他們,但5 萬元叫全香港人記得自己似乎幾划算, 「一生總要紅一次」,再看這6 個人,究竟是政府要多謝他們踴躍「捐輸」?還是變相的廣告費收得太便宜? 明報記者彭碧珊周倩炘羅永聰 柳玉成戒捲舌捲土重來 「雖然是包尾,但沒有感到失望。廣東話說得不好,對我很不利。」打起「堅定民主派」旗號的柳玉成,得到344 票,即總票數的0.1%。柳玉成說,語言障礙是他的落敗關鍵。從內地來港已20 多年的柳玉成,當過判頭、紮鐵工人,但廣東話還是戒不掉那條捲起來的舌頭,縱使連番敗北,他表示依然會屢敗屢戰。 「我學語言很笨,剛來到這裏學廣東話,但捲舌音很重,難改。」柳玉成說,有市民甚至在其宣傳網站罵他「台灣人,快滾回去!」令他哭笑不得。得票只有344 張,是否在自己預計之內? 「從沒預計過,因我不瞭解有多少人認識我,這個結果也很正常,但按金取不回了。」 宣傳做不足市民罵「台灣人」 反思得失,他表示宣傳工夫做得不足,令選民未能充分瞭解其參選理念,而泛民的「告急牌」亦搶走了他票源,他對此頗感不忿氣, 「曾經有位民主黨朋友答應幫我拉票,他是會計師,但在開始宣傳工作前兩天,他又突然拒絕了」。柳玉成指,有泛民成員私下跟其朋友說,泛民要全力支持陳方安生,故其朋友婉拒幫助他,令他感到不被尊重之餘,亦削弱了競爭力。 指泛民「告急牌」搶票源 「累是累,但心不累。」經過連串的拉票活動,他認為市民會慢慢認識他的民主理念,有助他日後捲土重來,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學好廣東話。損失5 萬蚊,並沒有打沉柳玉成。 我會學好廣東話。 ——柳玉成(得票:344 票) 李永健組織社會觀察組織 「網上拉票是無用的!」以57 票「僅負」於柳玉成成為倒數第二名的李永健,與葉劉淑儀雖同在10 月17 日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得票率卻差天共地。 「我早在10 月7 日已開始利用網站宣傳,但與市民隔電腦,始終不夠親切。」他坦言,有網民在其選舉網誌上說,本來會投票給他,但葉太選情告急,他即時遭網民冷落。 「宜家我為大家唱一首Amazing Grace… Amaz… zing grace…」離開電腦,走到電視機裏面拉票,本為基督徒的他出奇招,在鏡頭前唱歌。李永健解釋,當時想盡量方法想表達自己,知道時間還剩下5 秒,又是星期日,故一早想定唱這首聖詩祝福市民。可惜,鏡頭一轉,就輪到下一個候選人拉票, 「招積健」的歌聲消失得無影無蹤。 聯絡6 位落選人士組智囊 李永健曾提出支持2012 普選,但必須要有成熟的條件, 「基本而言,選民要成熟,且具備優秀領袖,選出來的人,要讓中央放心不會使香港變成反共基地」,他表示,其理念令部分選民拿他與葉太比較,令他形勢不利, 「七除八扣,都應該有一萬票?」但事與願違,結果比他預計少了很多很多。 落選不代表一切已終結,李永健透露,正積極聯絡其餘6 位落選人士,組成一個社會觀察組織,適時向政府提供意見,已有二人答應參加。記者忘了問,落選的候選人,不是有7 位嗎? 當葉太表示選情告急後,有網民跟我說︰ 『你是第二位,葉太之後就到你。』——李永健(得票:401 票) 蕭思江跳舞只是遊戲 以獨門「飯碗必勝舞」成功搶鏡的蕭思江,可能是6 人中最識搞綽頭的一個,「外國選舉都有手執Pong pong 的競選女郎,跳舞只不過是part of the game(遊戲的一部分)」。他說,出席選舉論壇之前,知道可以在台上加入表演環節,就想到跳舞,希望豐富一點,有網民事後將他在競選論壇的舞姿上載到YouTube,蕭思江特別用英文寫了註解,讓外國人看見香港都有「獨特」選舉文化。 對於得到倒數第三名,蕭思江很失望,但他依然口硬,聲言「仲有30 萬名選民未投票」,而大學做的民調,亦不能夠完全反映選民意願。不過,對於有選民讚他「靚仔」,他卻認為是「真心的讚美」。 「飯碗必勝舞」源自大禹治水 蕭思江說,香港應該傚法其他國家,強制所有市民投票,即使是投白票算是盡了公民責任,總比現在只有30 萬人投票能夠反映真相。對於會否再戰江湖,蕭思江說早前成立的港民黨,目前還只有5 個會員,在選舉中見到對手旗海飄揚,而自己就勢孤力弱,知道必須要改進,才有能力再爭一日長短,讓他達成促進台海和平的宏願。 順帶一提,蕭思江的「飯碗必勝舞」其實有其由來,來自古時大禹治水的「大侑舞」,據說是祝福人民豐衣祝食。 仲有30 萬名選民未投票,(選舉結果) 還未能真正反映市民意願。 ——蕭思江(得票:613 票)落選人士 蔣志偉不滿輸給香港貴族 我都算是香港精神,但他們(選民)不要香港精神,要香港貴族,我都無好講。 ——蔣志偉(得票:3518 票)蔣志偉得票排第三,但他還是極不滿意: 「我無預計過100 個人之中,只有1 個人對我認同。」蔣志偉直言,今次選舉變成了政治勢力的角力,而不是挑選「有質素的候選人」, 「有選民同我講,你表現最優秀,係人才,但選你無用,因為你唔會贏」。 蔣志偉有大隊助選團,競選經費粗略估計花了60 多萬元。他明言,花掉的人力物力,證明他並非只為陪跑,他的努力體現了「香港精神」。他說會考慮再參選,但不會再揀港島區, 「你唔選我,未必係我損失」。 何來女性化招徠男選民 我到後期才轉中產打扮,雖然反應很好,但太遲了! ——何來(得票︰ 1593) 何來說泛民告急,不少選民臨時轉投陳太一票,以致她轉換中產形象亦未能補救, 「轉得太遲了!」她提到那張七三面的宣傳海報,意外招徠男性選民,「通常投我一票的都是來自草根階層,或者是婦女。新海報出了之後,男性支持者多了」。為配合中產形象,補選當天她打扮女性化,朋友跟她說︰ 「妳為什麼不一早就這樣穿?」補選完畢,何來說當前急務就是處理女兒的頭蝨,「要盡快幫她清理,免她被『踢』出校。」說畢,她自己也大笑起來。 凌尉雲高興不用「跑第尾」 若同時計算人力物力,我的成績贏他們幾條街啦,哈!哈!哈!哈! ——凌尉雲(得票:822 票) 「我搵一百幾十個提名都好艱難,得到8 倍選票,已經係好大進步。」凌尉雲知道不用「跑第尾」已十分高興。 除了李永健,凌尉雲算是最「慳」,競選經費只花了萬多元,她也預計自資的5 萬元按金會被沒收,雖然「好肉赤」, 「但好多人肯花6 萬幾,都買不到呢次經驗」。 凌尉雲否認無人助她選舉,說有4 個網友主動電郵說要為她助選。問她下年會否捲土重來,凌說會考慮,但先決條件是要做好選舉工程,不能再有「唔見得人」的準備。 "I'll be back!" 柳玉成(中)、李永健(右)和蕭思江(左)成為了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倒數),不單止無緣走進立法會做尊貴的議員,5 萬元的按金雖然會被沒收,但總算是贏了點點人氣,單是這個相片位置,廣告費還不只5 萬元吧! (楊陽明攝)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明報 A33 | 觀點 | By 余若薇 |
2007-12-04 |
民主路上無分先後 兩個多月前,陳方安生宣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這是一個不容易作的決定。昨日,她嘗到艱苦努力的成果,清晨3 時許,投票結果公佈,陳太得到17 萬5000 多名選民支持,贏得議席,拋離主要對手葉劉淑儀3.8 萬多票。 選舉當日,陳太大清早7 時15 分便到教堂望彌撒,然後馬不停蹄15 多小時的拉票活動,跑遍整個港島區。票站拉閘時,民調結果反覆,顯示她可能落敗,但她以爽朗笑聲,毫無倦意地告訴大家,心情比當年出任布政司時還要興奮。 曾經有左派報章毫不客氣地稱呼她為「陳老太」,譏諷她67 歲之齡好應該頤養天年,不要問政,亦有人批評她「忽然民主」。 17 萬票,證明選民重候選人的能力、抱負、對民主的承擔甚於年齡。我一向認為,民主路上永遠需要新血,而新面孔不分年紀,不分先後。每個人在民主路上起步的時機不同,毋須挑剔忽然不忽然,只要是堅定及真心。昨日陪同陳太坐開篷車到街上謝票,市民的熱烈之反應,教人感動。 陳太今次出選,與7 年前我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時候,一樣是無政黨背景的直選新丁,有人認為,政黨第二代因而被剝削了上位的機會。我卻相信,愈多支持民主的人參選,愈能夠招徠新的支持者,不一定是零和的惡性競爭。爭取民主力量壯大,才能薪火相傳。 最近兩次選舉,顯示香港選民成熟,擅於運用手中的一票,帶出不同的信息。泛民剛在區議會選舉失利,是一個響亮的警號,促使泛民各黨派深切反省,重新掌握民心所向,整裝再出發。事後有些學者警告「民主牌」已經過時,促請陳太改變策略,要多做「實事」,少講普選公義。但選民在立法會補選中的投票取向,說明只要是正確的事情,信念堅定,便會有市場,香港人爭取民主心不輕易動搖。 信念堅定便會有市場 04 年立法會選舉中,民建聯和范徐麗泰合共得票約14 萬,泛民估算這將會是葉劉淑儀的票數,故此陳太需要五成投票率才有勝算,但一般補選投票率只得三成,而且陳太在民調大幅拋離對手,不少支持者可能鬆懈而不去投票,故此必須依賴市民自發幫助提醒親朋戚友都投票。在拉票及謝票過程中,有不少市民向我表示,積極打電話向朋友拉票的確奏效,今次投票率高達52%,全靠市民自發幫忙。 其實,每次選舉,我都期望投票率高,不但只因為傳統智慧是高投票率有利泛民候選人,而是當香港人整體提高公民意識,利用投票或其他方式參與公共事務時,立法會議員和特區政府便更加要聆聽市民的意見,回應市民的訴求,真正做到公眾負責。正如陳太謝票時說,「今次勝利,不屬於個人,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香港人」。今次的補選是民主發展路上的一個新里程碑。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7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 時事評論 | 大陸與港 | By 劉迺強 |
2007-12-04 |
去他的什麼太 週日的立法會補選,投票率是出奇的高,結果是陳太以五成四對四成二的比數,贏了葉太。這一結果是意料之中、正常和合理的,而且即時的效果,是皆大歡喜:對陳太和泛民來說,這是勝利;對民建聯來說,這戰果打破了六與四比的宿命,也是勝利;對葉太,這次動用了大量外部資源來為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作綵排和試票,而且成績不錯,對各界都已經有所交代,如無意外,明年立法會那個議席,已成囊中之物,她也是贏家。至於雙方的助選團,和一些情緒投入的選民,不但興奮好玩,也沒有人覺得是輸了。 但是仔細看一下,除了葉劉淑儀不管結果如何,都是贏家之外,這次建制和反對兩派,其實都是輸家。事實很清楚,兩派其實都毋須這樣打。先說建制派,以我接觸的愛國愛港朋友,十個有九個不贊成由葉太代表出戰,只是陳太一出,她的「凝聚力」特強,馬上便把建制派團結起來。結果依然是葉太輸了,內部不滿的聲音是怎樣也壓不住的。民建聯的一些中高層會合理地問:這回打個人疲馬乏,民建聯有何所得?今後建制派內部諮詢需要大大加強,溝通要有更大的透明度,不然的話,單靠基層群眾低水平的量的投入,是難有真正的突破的。 至於泛民,這回真的落力為陳太助選的,其實只有民主黨和公民黨。本來的如意算盤是「三連扣」,把區議會、政改和立法會補選捆綁在一起、「直落」。結果是區議會、政改兩戰都失敗,立法會補選雖然慘勝,但「民主與非民主決戰」這初始的目標,卻連口號都豎不起來,要改為個人形象的「良心」,由「選民主」淪落為「選陳太」和「不要選葉太」。達不到設計的目標,政治上就是失敗。而陳太之成為泛民候選人,是由外而內,由上而下的非民主操作結果;民主黨,尤其是港島區內部的不滿,從一開始便十分強烈。現在補選結束了,陳太贏了,這才是民主黨噩夢的開始。民主黨輸得太多、太慘了! 結局早已寫在牆上 民主黨、公民黨和陳太馬上要面對的,首先是陳太明年是否繼續參選;如參選的話,在那一區落腳。到選舉後期,陳太的語氣比較傾向於參選,但她的名字叫「反覆」,誰也說不準。只不過泛民內部協調和備戰需時,陳太已經不是「共主」,再沒有人會刻意遷就她的了。現在看來,陳太表面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港島,一是九龍西。如她出戰港島,她今天的朋友,明年便是她的敵人,所以實際上,她只能移師九龍西。但據現在所有象顯示,陳太出戰九龍西必敗。以陳太一向「輸不起」的性格,她多半是不再參選。 如果這樣,陳太這次參選的意義又少了一層。剩下來的意義,只有兩點:一是作為反對派的橋樑,與建制和政府溝通;二是整合民主黨和公民黨。這兩點,如有投注,盤口大概是一賠五十。但一定有人會說,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這也對,只是陳太橫看豎看都不像個藝術家,只是到了六十七歲才突然被人發掘為最有潛力的新人。陳太是會嘗試的,因為這是她在政治圈子中存在的唯一意義。天主要保祐民主黨和公民黨了! 同樣需要天主保祐的是,「按揭門」會爆發,並且會殃及家人。陳太在競選期間為免愈塗愈黑,節外生枝,一直拒絕評論。但是事件不但表面證據已經曝光,廉署已經立案,將來不管結果如何,一定要向市民交代。眼下立法會內部就要高調跟進,她每次進入立法會大樓都會很不舒服。而因為陳太的剩餘價值不多,事實上是反對派的一大包袱,在議會中,她一定不會自貶身份去混在泛民二十五子之間成為普通一員,人家也不會接受她高人一等,倚老賣老。因此,她在立法會未來半年多一點的日子,弄得好,是個寂寞老太太,弄得不好,便是「神台貓屎」。 「結局早已寫在牆上」。現在補選結束了,從上邊的分析回顧一下,如果陳太敗選,反對派即時吐血身亡,但是很小痛苦。現在陳太勝了,反對派內傷嚴重,倒下來是早晚必然的事,只是中間會有更多的折騰,更大的痛苦。 從去年特首選委會選舉開始,反對派與建制派多次較量,已經明顯感覺到大勢已去,前線人員的鬥志已經崩潰,背後的大佬們才孤注一擲,把陳太推到台前。現在陳太慘勝,於咬緊牙關,舉起雙手的時候,那種搖搖欲墜的虛弱感,只有自己才知道。當下重傷纍纍,馬上又要投入九個月後的立法會選舉了,惟有收拾心情,帶嚴重內傷再戰立會,贏了再說。但是贏了又怎樣?輸了又怎樣? 又是「這一仗不能輸」的心情,不論反對派也好、建制派也好,為了保障安全係數,雙方的老將繼續披掛上陣,立法會議會的平均年齡又再增加四歲,後備人才繼續備而不用。其中有些報廢、有些流失,算他們倒霉,這可不計較了。但是歲月不饒人,早晚還不是要交班?到時一大堆全無經驗的人同時接班,這是香港之福嗎? 我們許多人整天到晚還在傳統的建制派、反對派中落墨,設法從這裡為香港政治找出路。我現在要毫不含糊的宣佈:這是一條死胡同,此路不通,請不要朝這邊再走下去! 不要再霸廁所 回想上一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這一批風華正茂的三十出頭青年人,覺得當時主流社會根本不對頭,於是站出來挑戰他們。不是誇口,當年我們真是橫掃千軍,「老文化人」兩個回合便被我們批倒,接選舉幾乎戰無不勝。再看看今天,區議會中一大批新的選民,選出一大批青年才俊。新的一代要出來了,怕也無用,壓是壓不住的。為了他們好,也為了香港好,我們這一輩的反對派也好、建制派也好,我們要風光,也風光過了,還未風光的,也只好認命。請不要再霸廁所,讓大好的青年們憋出個病來。 葉太也好、陳太也好,都只是過渡性人物。今天的民建聯也好、民主黨也好,甚至公民黨也好,都只是過渡性組織。它們要嗎,就是徹底年青化轉型,不然就會很快被淘汰。 親中、抗共,只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政治議題。今天三十歲以下的人,根本沒有什麼國家認同不認同的問題,做中國人是他們的宿命。如何做好一個中國人,並且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大潮流底下,如何生存、發展,對國家、對人類文明作貢獻,才是他們的挑戰。我們這一代,今天最迫切的任務是裝備他們迎接這挑戰,趁我們還在,還有精力正常運作時,趕快交好這一棒。這一棒交不好,不管你是什麼派,你就是失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整體的失敗!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1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星島日報 A14 | 每日雜誌 | 架勢堂 | By 齊秀峰 |
2007-12-04 |
賽果正常各有得失 立法會補選曲終人散,在反對派告急攻勢之下,陳方安生小勝葉劉淑儀唻見圖啀三萬多票。有料老友形容,今次補選的賽果屬於正常,雖然建制派未能保住議席,但在動員支持者和爭取更多市民支持方面,其實已經交足功課,特別是突破了港島區選民過往所謂的「六四黃金定律」,在一場選戰之後,雙方可謂各有得失。 慣性告急陳太得米 與以往的選舉一樣,反對派今次大打告急牌,有關陳太會輸掉選舉的訊息,一早已經透過電郵、短訊等方式廣泛傳播,陣營內的傳媒更在街頭派發告急號外,將陳太的選情形容得非常危險。結果,一如以往李柱銘告急一樣,陳太依然當選。據聞,早在選舉日傍晚,參選雙方都已評估到選情的大勢,但反對派仍然大打告急牌,可見這招在選舉工程中已成慣例。 今次建制派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從選舉動員的過程中,爭取到不少新的選票,突破了以往選票分佈的「六四黃金定律」。雖然今次葉太得票的總數,與以往范徐麗泰和馬力名單差不多,但若仔細分析,兩次選舉的候選人始終不一樣,范太多年來一直是全港民望最高的立法會議員之首,但葉太則始終有廿三條立法的歷史包袱,在公眾形象方面較為輸蝕。兩者比較,葉太未能勝出選舉,但已贏得不少支持。換轉角度講,在選舉前,反對派大力指建制派的「鐵票」多達十四萬,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因為一來不少選區中,支持葉太的票根本較以往建制派所得的票數還要多,另一些選區,民主派的支持者卻不升反跌,可見建制派的支持者根本不是鐵板一塊,亦會按個人意願投票。 發掘票源葉太獲益 有料老友話,從區議會選舉的結果看來,建制派加上友好中間派人士的港島區選票,為數約有十二萬票左右,由於種種理由,部分選票實在不能「過戶」到葉劉身上。有料老友估計,今次葉太的選舉工程後,約發掘了額外三至四萬票的新支持者。一場選舉,贏得選舉獲得議席固然是目標,但發起動員擴大支持面亦是主要目標,這方面算是有點收穫。另一方面,今次反對派以借將的手法,逼使陳太上陣,但仍然未能爭取得更多支持,但雙普選的議題卻營造不起來,整體得票亦未見增長,這到底是贏是輸,實在難以定論。選舉過後,反對派內聲言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準備坐三望四,但今次陳太的總得票亦不逾十八萬票,較以往二十萬票更少,以往反對派取得更多選票,亦只取得三個議席,但如今選票減少,議席反而增加,這個預測到底是甚麼道理,認真令人想不透? 互相摸底實力未露 今次立法會補選的議席,任期只得八個月,從議席數目上講,今次補選的意義根本不大,無論反對派或者建制派,都將選舉看成爭取更多支持,與及對政治生態的測試,今次陳太雖然贏得議席,但支持度徘徊,而建制派雖然未能取得更多議席,但打了攻堅一戰,下次選舉就可以再作針對性部署,所以今次交鋒,可視為兩大陣營互相摸底,大家的實力,可能還未完全暴露。齊秀峰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3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星島日報 F07 | 英文版 |
2007-12-04 |
民主是否勝利還看選舉文化 超過三十二萬港島居民,昨日投票選出一個任期只有七個月的立法會議員。這次地區性的立法會補選,卻引起全港關注,原因是兩名前高官候選人本身有相當大的叫座力,再加上各自背後的政治支持勢力旗鼓相當,形成鮮明的兩個政治陣營對決格局。 兩大陣營短兵相接,支持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泛民陣營,把今次補選包裝成民主與不民主之戰。但是,要真正評價今次選舉是否民主的勝利,不能簡單繫於個別候選人的勝出與否,還要看整個選舉的過程是否順利運作,制度是否公平,以及參與者是否遵從遊戲規則。換句話說,是整個選舉制度和文化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今次補選的投票率超過五成,是歷次各級議會補選之最高。競選氣氛熱烈,有熱門候選人一再告急,是促成今次選舉投票踴躍的重要因素,卻也增加了今次選舉的火藥味。 論壇失序助選動粗 本港一向以和平的選舉文化自豪。雖然每次選舉都產生不少投訴,但鮮有涉及暴力。過去選舉暴力陰影的覆蓋範圍,囿限於傳統鄉村勢力地區。可惜,今次選舉位於港島,陳葉雙方陣營都有成員報警,指遭對方支持者動粗,要送往醫院敷治。這種明顯比以往退步的助選行為,在未氾濫成風之前,無論執法當局或政治團體,都要合力對付,把選舉暴力文化消弭於萌芽狀態。 另一種退步,是電視直播選舉論壇的安排,候選人和助選人員的表現都令人失望。台上但聞候選人各自搶白有失風度,完全無助選民瞭解政綱;台下支持者則吵吵鬧鬧,打氣和「柴台」交雜,淪為類似大學迎新營「互片」的喧鬧。會場外更出現雙方支持互相指罵和肢體衝突的場面。這樣的場面,反映論壇的安排欠妥,也反映了候選人和助選人的質素。 崇尚理性分清是非 各派人員「護主」心切,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可是在攻擊對手時,卻訴諸謾罵,甚至動手動腳;而對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的批評和質疑,則罔顧事實,一概標籤為抹黑。如果本港的選舉文化繼續朝這種訴諸語言暴力,不分對錯,只看立場的方向發展,就會愈來愈接近是非不分的劣質民主。 此外,隨資訊科技發展,選舉宣傳招數也日新月異,選民近日收到內容真真假假的手機短訊,還有形形色色的電郵和網上短片,當中是否涉及競選宣傳,應否算入選舉經費,對本港的選舉規範作出新的挑戰。 本港要在民主發展道路上不斷前進,除了爭取普選,也要珍惜本港和平、廉潔、公正的選舉傳統,培養優良的選舉文化。 (十二月三日)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303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明報 A03 | 補選總結 | 社評 |
2007-12-04 |
半月兩次選舉各勝一仗兩大陣營對峙格局未變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奪得了民建聯前主席馬力的遺缺。對於剛在區選中大敗的泛民主派來說,陳太今次勝選,可以令他們稍舒一口氣,陣腳得以穩定下來,但我們必須指出,若與上次立法會換屆選舉結果比較,泛民陣營今次的得票呈現萎縮,值得注意。總的而言,經過近期區議會選舉和前日立法會補選,本港整體政治格局並無重大改變,仍將是兩大陣營對峙之局,在此情形下,若認為陳太勝選為爭取2012 雙普選打下了強心針,可能過於樂觀。 約半個月前,泛民在區選大敗後,他們意識到陳太若在補選也敗下來,對於泛民會是一場政治大災難,有可能出現潰散局面,因此泛民陣營很早便總動員,平日各個派別的心結都暫時放下,志成城地為陳太拉票,同時透過種種渠道,使泛民支持者知道情勢危急,必須站出來把陳太送進立法會。陳太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贏了葉太。泛民在區選新敗之後,打了這場翻身仗,取得這次勝利,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除了解除泛民陣營可能出現的大災難,還可以藉此重新提振士氣,使得爭取2012 雙普選的焰火,不致被澆熄。 不過,陳太這次得票只是稍逾54%,較2004 年泛民在港島立法會選舉的得票,少了超過5 個百分點。 泛民本想利用她的參選,大勝一場,以增加爭取2012 雙普選的籌碼,但現在連所謂的「六四黃金定律」也未能守住,加上近期區議會選舉失利,顯示泛民陣營的得票有萎縮之勢。雖然區議會的地方層面選舉和立法會的高一級選舉,層次不同,不能相提並論,這兩次選舉結果也說明了其間的分別,但是撇開簡單的勝負二分結果,這兩次選舉清晰顯示泛民的得票確實減少了。究竟這是否只因為2004 年的選情有2003 年「7.1」大遊行的特別刺激,令泛民當時的得票升,還是別有原因,這關係到如何演繹民眾訴求的重大問題,很值得泛民深入分析。 就陳方安生而言,她自政務司長高位退休數年後,投入被北京視為反對派的泛民陣營,昨日雖然她仍然表達願意與中央溝通的意願,但是陳太能否突破泛民陣營的困境,為北京所接納,進而扮演泛民陣營與中央溝通的牽線人,於推動民主進程和爭取2012 雙普選上,至為重要,否則陳太只是60 名立法會議員的其中一員,她又有多大能耐扭轉乾坤?近期兩次選舉之後,兩大陣營壁壘分明格局,基本上無改變,也就是說,目前無內部原因或外部壓力,足以迫使兩大陣營需要調整策略來對應,而過去在這種態勢下,雙方都不會讓步,因而令共識遙不可及。現在加入了陳太的因素,兩大陣營的互動會轉向良性或更惡性發展,還待觀察。現階段我們對此不敢樂觀。 葉劉淑儀這次以約3.8 萬票落敗,表面上顯得她與陳太有較大差距,也較2004 年時范徐麗泰和民建聯的得票約少了5000 票,但是她與陳太的票數相比,稍高於民建聯固守的四成得票率,算是有所交代;且葉太在推動《基本法》第23 條立法的形象,極其負面。猶記得2003 年她辭職時,民望是眾局長最差的一位。許多人對此仍然印象深刻,這是她這次參選的最大包袱,泛民以告急催動支持者投票,固然是一種動力,但是不能排除不少投了票給陳太的選民,其目的正是為了「反對」葉太,要阻止她當選立法會議員。因此,我們相信,葉太的個人因素固然吸引到一些非左派的選票,但是也會有人正是為了要算她在23條立法的舊帳,而投票給她的對手。 另一個對陳太有利的因素是,民建聯剛在區選以摧枯拉朽之勢大勝,如果接能夠協助葉太壓倒陳太,便會一黨獨大,而「傳統」上,香港市民都不希望見到這種局面,因此,這次補選,不排除有些選票是為了要阻止民建聯獨大。 因此,一個曾經被認為與「最少幾十萬市民為敵」的葉劉淑儀,這次得到逾13.7 萬票,從她的實際處境和其他種種原因而言,我們認為她是高票落選,而這樣的情,對於葉太重返政壇,尋找權力平台,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昨日她已經清晰表示明年會捲土重來,以比例代表制的設計,她明年奪得立法會議席,機會很高,目前要觀察的,是她會否組黨,以更大野心去鋪展政治生涯。如果她組黨,對於本港政治生態和政治版圖,會起到一定洗牌效果。 經過近期兩次選舉,泛民和建制兩大陣營各勝一仗,其間雖然隱藏一些深層次變化,但是總體格局並沒有改變,依然是兩陣對圓,對於謀求社會各方能就政制發展達成共識的特區政府來說,前路看來還是困難重重的。 【相關新聞刊A2 至A4 版】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1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明報 A04 | 補選總結 | 聞風筆動 | By 李先和 |
2007-12-04 |
兩太得票對明年立會選情有啟示 泛民主派用盡九牛二苦之力,及時扭轉了陳方安生這隻「葵扇煙」一旦落敗,對泛民主派所會造成的「浩劫局面」。表面上,陳太的得票令泛民有一點點意外,但經歷過區選一役後,他們相信即使「王牌」入局了,但暫時仍無法改變民主派與建制派在港島的立法會勢力版圖,隱示明年立會港島區的6 個議席,相信仍會是兩大陣營「三三對分」的格局。 在補選結果公佈後,很多人都在問:今次補選對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有什麼啟示?泛民與建制派的港島勢力是否有改變?葉太明年孑然一身上陣時, 「佳績」會依然嗎? 的確,葉太在這場兩太「世紀之戰」中,獲得了以民建聯為首的建制派全面動員支持,最終拿下了逾13.5 萬票,雖然不算極好的成績,但套用葉太所言,以8 至9 個星期便取得這個成績,算是有交代了吧。 經歷了區選與補選兩場大戰後,泛民與建制派的部分高層,仍算頭腦清晰。有民建聯高層直言,黨的內部清楚知道,雖然他們在區選中大勝,然而這不等於建制派已打破了兩派在港島區分庭抗禮的格局。 他們評估,在今次選舉中,兩大陣營的「鐵票」相信已盡出了,所以差不多可預計,明年港島區的議席,大抵上仍然是「三三之分」,即民主派儘管票數佔優,擁近約六成的選票,然而在比例代表制下,仍不足以奪得4 席。反觀建制派,雖然只有四成多的選票,但他們應能憑得票的「餘額」,奪得港島最後一個議席,亦即跟現屆的情一樣。 泛民中人亦沒有因為陳太的勝利而昏頭腦。他們知道,陳太已是泛民的最後「王牌」,他們幾經艱苦,才在區選大敗後險守了民主派的最後一道氣。但他們明白,由於今仗他們撞正的對手,是跟陳太「壁壘分明」得厲害的葉太,可以給泛民大打「23 條牌」,高舉2012 雙普選的旗幟;但明年立法會選舉將是全港性的,這一招恐怕再難奏效,因此泛民將要全面檢討,除了打2012 雙普選這張牌外,他們應如何自處,如何令這些年來不太關心政治的選民,不要再重演上月區選時投下離棄泛民的一票? 不過,今次「人強馬壯」的葉太,在明年立會選舉中已肯定會再接再厲,但政壇耳語謂,屆時形勢可能已完全不一樣了。首先,在港島區至少有7 至8 萬票的民建聯,明年不會再「自動過檔」給葉太。有民建聯高層坦言,葉太這位23 條「悍將」,或許會在立法會選舉中搶走部分民建聯的票源,但不論如何,葉太須在未來不足一年的時間內,自行組織票源,皆因民建聯也「長貧難顧」。 然而,他分析,葉太雖然努力爭取原屬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的中間派票源,但礙於葉太仍背負「23 條」的沉重包袱,加上明年宣佈不再連任的范太,在今次補選中未有全力為葉太拉票,故「過票」情未算最理想。 看來激戰過後,又是兩派重新部署明年策略的時候。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文匯報 A02 | 重要新聞 | 社評 |
2007-12-04 |
葉劉雖輸猶榮 格局正在改變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結束。陳方安生雖然當選,但其總體得票較反對派於04年立法會選舉中的得票大幅減少,並無所謂「大勝」可言。葉劉淑儀雖然未能勝選,但她的總體得票數則較04年「建制派」的得票明顯增加,雖輸猶榮。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得票此消彼長,雖然有一定的個人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選民的投票文化及票源分佈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這與區議會選舉結果所反映出來的大趨勢是一致的。 反對派在今次補選中打出陳方安生這張「王牌」,企圖用她作為反對派「共主」,綑綁區議會選舉和「2012年雙普選」,但這種企圖並未得逞。據統計,陳方安生的總體得票較反對派於04年立法會選舉中的得票,大幅減少了4.94個百分點,其中,東區減少了7個百分點,即使有反對派「傳統票倉」之稱的中西區,陳太的得票也減少了5個百分點。其實,這個局面並不是一種孤立現象。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中,陳方安生不僅未能提升反對派候選人的得票率,反而推低反對派候選人選情。她為之站台的反對派候選人,大部分落馬。陳方安生和反對派企圖通過補選綑綁「2012年雙普選」的算盤也打不響,因為市民更關注經濟民生。陳方安生聲稱她為爭取「雙普選」注入強心針,不過是一廂情願之言。 葉劉淑儀通過短短8、9個星期的競選能夠取得13萬多票,實屬不易。更為難得的是,她的總體得票率較04年「建制派」的得票率明顯增加3.1個百分點。其中,在中西區的得票率較「建制派」04年的得票增加了4.7個百分點,而在灣仔區的得票率也增加了近5個百分點。葉劉淑儀獲得43%的選票,打破了所謂「六四定律」。葉劉淑儀的真誠務實得到了市民的廣泛認同,她盡心盡力的參選,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陳方安生進入立法會,不會扭轉反對派的頹勢。且陳方安生選後要面對兩個不可迴避的問題:第一,備受質疑的「十成按揭」事件並沒有因為選舉結束而了結,陳方安生身為立法會議員,有責任向市民作出交代。第二,陳方安生聲稱當選後要與中央溝通,但陳方安生甘當反對派對抗中央的馬前卒,補選後又公開與中央「叫板」,她到底如何與中央溝通,也必須向市民作出交代。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5008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文匯報 A20 | 文匯論壇 | By 文滿林 |
2007-12-04 |
補選打破「六四」定局 葉劉淑儀昨天在港島區謝票時表示,心情輕鬆,覺得自己已經贏了,因為反對派出王牌陳方安生,對方只是取得五成半支持,自己得到四成半,打破過往六四的定局,成績理想。 得票比例更有意義 今次立法會港島區的補選結果,從兩太得票數字所見,只是5.5與4.5之比。反對派擁有的「六四」優勢已經不再。從香港的整體形勢和政治角度和利益發展來說,這是一個喜人的勢頭,可喜的趨勢轉變。其實在較早的區議會選舉結果也反映出這一趨勢。更反映出香港市民選民在議會選舉方面逐漸走向成熟,逐漸曉得分析,認識不斷提高。這是比誰輸誰贏更有意義,更具意義。只有市民選民對選舉的認識和成熟,才能選出真正為港利益為市民大眾服務的議員,一個高質素的議會。少那些成日只識嗌口號做騷求出位而不去做實事的人,少一些搞搞震或與外部勢力有關係的人。 陳老太贏得不光彩 縱觀今次補選,由反對派支持的陳老太雖然贏了,但贏得並不光彩,也並不輕鬆。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茅招毒招怪招盡出。從新聞鏡頭所見,那份泛民派喉舌在當日下午派發數萬份所謂告急號外,就是一種違反公平選舉的做法。作為支持葉劉淑儀參選的有關人士,應及早地、理直氣壯地向當局有關部門作出強烈投訴及追究有關責任。 葉劉受嚴重干擾和衝擊 其次是在拉票活動當中,葉劉淑儀多次受到嚴重干擾和衝擊事件,影響葉太拉票成效。那隻癲狗黃某的所作所為就是一種粗暴的挑釁刑責行為,應去警方投訴處理。這也是一種有違公平公正選舉的做法。此外,葉太在南區的拉票活動中,也曾多次受到支持陳老太的助選人士直接干擾,引起和影響葉太拉票活動的成效,這都應列入違反公平公正的選舉條例事項,一併向選委會作出投訴追究責任。所有這些都是有證有據的,事實俱在的,有新聞鏡頭作證的。這不是輸打贏要,而是還參選人的一個公道。 縱觀今次補選,對於陳老太勝出葉太輸了的結果因由,當然很是值得有關人士探討研究分析和總結的。輸贏自有各種因素。例如對陣雙方的拉動能力。筆者個人所見,今次葉劉淑儀助選方面似乎不如陳老太反對派的動員和投入。泛民派所有大大小小的政客及政黨政團都積極參與助選活動。反觀葉太那邊陣營,相對較為單薄。 這些,倒是值得葉太及其助選人士認真檢討和總結,以利二○○八年立法會選舉捲土重來。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502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 政策政情 |
2007-12-04 |
陳太得票橫掃港島中產社區 歷時近三個月的立法會補選終告塵埃落定,獲泛民主派支持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上圖】以十七萬五千多票晉身議會。憑藉選前最後一星期祭出的「告急牌」,陳太在多個中產社區都以近六成得票領先親政府陣營的葉劉淑儀【下圖】。然而,有學者分析,由於各區選民結構相異,假如今次補選並非於港島上演,陳太可能已經落敗。 一般而言,補選的投票率都遠較換屆選舉為低,但今次補選投票率高達五成二,讓泛民主派成功地「沖淡」傳統左派「鐵票」。綜合各票站的結果顯示,陳方安生於多個中上階層社區,都以遠較全港島總計的五成半為高的得票率,擊敗葉劉淑儀,當中包括多個大型屋苑以及高尚住宅區。 沙宣道會堂得票六成八 資料顯示,陳太得票超過六成的票站包括杏花村、康怡康山、海怡、置富等;而在太古城、鯉景灣等,陳太得票亦接近六成。此外,陳方安生於山頂、半山區,以及跑馬地等多個高尚住宅區,得票都超過六成;在沙宣道會堂票站,陳太得票更高達六成八,大幅拋離葉劉的兩成九。 其實,投票當天兩大陣營都在多個中產「票倉」派駐「重兵」催谷投票。陳太途經置富花園時,葉劉支持者一度高呼「十成按揭」及「以權謀私」等字句。而陳太選前已多次造訪的魚湧康怡花園,雙方均派大批宣傳者駐守吉之島門外,支持葉劉的東區區議會主席丁毓珠也在該處「嗌咪」,警方一度派出警車到場戒備。 此外,在跑馬地電車總站附近,雙方助選團更出現糾紛,並釀成懷疑肢體衝突,有陳太支持者稱被葉劉的支持者推倒在地上,最後要報警處理,由警員到場調解。 出戰另一選區或落敗 總計整個港島選區共九十七個點票站,陳太共於八十四個票站勝出,佔票站總數達八成七,而獲民建聯動員全港人力物力支援的葉劉淑儀,則固守多個傳統左派的「根據地」,其中包括柴灣環翠、翠灣、興華和小西灣、香港仔石排灣,以及福建人聚居的北角新都城大廈和僑冠大廈一帶,合共十三個票站。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指出,中產階層一般對高官有較大信心,而且二十三條立法的爭議性甚高,葉劉淑儀要爭取中產支持比較困難。不過,由於港島區的特色是中產高度集中,其他選區的中產佔選民比例均不及港島高,李彭廣直言,換轉是另一選區,陳太可能已經落敗,沒有勝出把握。 他解釋,區議會選舉較少選民前往投票,因此投票率一般較立法會選舉為低,而今次泛民主派的告急策略,也成功動員大批中產前往投票,「沖淡」葉劉淑儀所獲的傳統「鐵票」。他並相信,中產投票的考慮較為複雜,例如較重制衡,不希望一黨或一方獨大,因此不會因為經濟好、分享到經濟成果而支持政府。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指出,陳太在中產集中的大型屋苑表現較好,但在公共屋的表現較差,與泛民主派過去多年,在中產居住的大型屋苑取得較多票源一致。他以兩星期前的區議會選舉為例,指出太古城兩個議席均為泛民囊中物,反映泛民至今仍獲得中產支持。 蔡子強亦認為,陳太在中產較多的港島區參選勝出,不代表在其他地區參選也能勝出。他舉例,如果陳太在公共屋較多的九龍東選區參選,一定「死硬」。 另一方面,葉劉淑儀雖然被陳太擊敗,不過總計她於整個港島區的得票,其實高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九,為親政府陣營首次於泛民向來佔優的港島區,成功突破四成的門檻。葉劉本人及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均形容,「六四定律」已被打破。泛民陣營能否於九個月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中,在港島區保持四席,備受關注。 葉劉:「六四定律」已打破 李彭廣認為,如果明年選舉時社會依然保持和諧,缺乏二○○四年因「七一效應」而激化的氣氛,親政府陣營以其動員力量及配票能力,四成多的得票將可望於共有六席的港島區,穩取三席。不過,蔡子強認為,「六四定律」是長遠趨勢,期間會有輕微波幅,單憑一次選舉的成績,便指「六四定律」已被打破,並不現實■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1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 時事評論 | 新思維網絡 | By 陳和順 |
2007-12-04 |
泛民贏了補選輸了信心 一場選戰,塵埃落定。陳方安生以十七萬五千票當選,比主要對手葉劉淑儀多近四萬票。客觀來說,陳太是穩勝,兩個候選人的票數差距是安全的,亦符合在選舉期間民調所做的結果。 然而,可能由於兩個星期前,泛民剛剛在區議會選舉之中大敗,以至愈來愈多人都預測陳太有可能輸給葉劉淑儀,而且這個可能性隨投票日的來臨而愈來愈令人感覺真實。在星期日的選舉過程之中,泛民一開始就打告急牌,連陳太也對電視說選情告急,呼籲支持民主的選民馬上出來投票。本來,選情告急的講法應屬選舉策略,目的是為了催谷投票率。但是,事後看來,泛民是贏了一場選舉,但是卻贏得狼狽。更大的問題是,泛民前所未見地輸了信心。 本來,以陳太的知名度、形象和威信,加上葉劉淑儀背負廿三條的包袱,再加上單議席單票制,陳太應該大勝才對。現在看來,陳太雖然贏了選舉,卻輸了氣勢,輸了信心。這不能不令人察覺到,有關香港本土政治的傳統分析已經不再適用,形勢出現了重大丕變。要看清楚這些問題,或者應該將時間拉回到○三年的七一遊行。 贏了戰役輸了戰略 ○三年,五十萬市民上街。結果,董建華下台,民建聯也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但是,民主運動其實已經出現問題。 第一,民主黨已經出現老化現象,內部黨爭不斷,第三梯隊不斷批評黨內的「大佬文化」。第二,民主黨作為當時的第一大黨,未能處理與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的關係,以至董建華在立法會內指斥民主黨唱衰香港。香港人當然不會同意董建華的指責,但是對於民主黨未能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也愈來愈失望。第三,民主黨在一些牽涉到階級利益衝突的政策議題上立場模糊,例如最低工資和公務員減薪等。 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三年七一遊行的成功與民主黨動員市民上街的能力無關。反而,七一遊行造就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冒起,最後更發展成公民黨。但是,公民黨一成立,就在有關六四事件的立場問題上觸礁,以至有人批評公民黨不夠堅定。在後來的幾個議題上,包括○五年的政改方案,公民黨也未能與政府建立互信,以至現任特首曾蔭權指責公民黨跟民主黨一樣,都是不負責任的「反對派」。 重提這些事,不是要翻任何人的舊賬,而是要指出,泛民難以令市民寄予厚望,難以號召和動員市民,不是今天的事。這次泛民以民主告急來贏取選舉,是贏了戰役,輸了戰略。毛澤東曾提出「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役上重視敵人。」(大意如此)那麼,泛民以告急牌來贏取選舉,就是重視戰役,輕視戰略的表現。戰役是一時一地的,但是,戰略卻是長時間的。戰役失敗,下次可以捲土重來,但是,一旦戰略出現問題,是短時間內難以扭轉的。 組織問題是團結問題 泛民的戰略問題包括組織、人才和議題的問題。第一,泛民組織鬆散,缺乏紀律。這不完全是資源問題;不能說民建聯組織能力優勝,是由於它們有龐大資源的支持。泛民的組織問題,是團結問題;而不能團結,是因為領導人未能服眾。就算有再多的資源,也未必能夠克服「大佬文化」所引來的情緒反彈。 此外,現在泛民山頭林立,不同政黨各有打算,卻未必與民主運動的整體利益有關;就像在這些港島區補選的過程之中,不同的人尋求代表泛民參選的資格,最後徒勞無功。他們看到的,可能只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小道理,而不是甚麼民主的大道理。 第二,泛民人才匱乏,第三梯隊無法「上位」,不少在兩個星期前的區議會選舉之中受到挫敗,席位不保。而陳方安生並非泛民成員,只是借將,反而可以成為泛民的代表。有人或者會說,這次險勝證明當初勸進陳太是對的,但是,對於葉劉淑儀來說,她根本不需要急於一時。明年立法會選舉,實行的是比例代表制,有利於弱勢政黨的候選人。現在葉劉淑儀挾接近十四萬票,明年捲土重來,再選立法會,幾乎肯定是會成功的。所以,她這次參加補選,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反而,陳太的參選就暴露了泛民第三梯隊無法「上位」的現實;有志從政的人,還要選擇泛民嗎? 第三,泛民缺乏議題,只靠普選這個單一議題,而且議題也過於政治化,未必能吸引一些對民生環保保育議題更有興趣的市民。泛民長期迴避一些爭議性較強的議題,對於社會政策四大範疇(教育、醫療、房屋、福利)的政策立場和分析模糊。對於一些牽涉階級利益衝突的政策議題,例如最低工資和公務員減薪等,泛民也未有完整的立場;特區與內地關係發展迅速,泛民也未有足夠和明顯的關心,這怎能令人相信他們對香港長遠的未來有足夠的承擔? 這次補選,泛民看似贏了;但是,他們輸的可能更多。香港理工大學高級講師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1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頭條日報 P06 | 港聞 |
2007-12-04 |
相差逾三萬八票 陳太補選勝出葉劉誓言再戰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得十七萬五千票,以三萬八千多票壓倒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奪得議席,但在陳太參選期間被部份傳媒揭露年前涉違規取得超額十成按揭事件,並未成為過去。陳太昨謝票期間,再被傳媒追問「超按事件」,但她依然重申,對事件已清楚交代,沒有隱瞞。 陳太昨午在泛民立會議員陪同下,在開篷車上到港島區四處謝票,其間被傳媒問及,或有立會議員擬在立會內要求她就傳媒重新揭發多年前涉違規取得超額十成按揭購買豪宅一事,陳太一如參選期間再度重申,多年前已清楚交代事件,強調自己毋須隱瞞,亦不會影響明年積極考慮參選立會。 陳太最快明早就任 陳太最快明早立法會大會會議上宣誓就任,但陳太稱,特首曾蔭權並沒親自致電祝賀自己當選。其後,特區政府發表聲明,祝賀陳太當選。另據《立法會條例》,補選中獲勝的候選人,在宣佈選舉結果當日起,即已具立會議員身份。 另一邊廂,葉太獲近十四萬票,以近四成三得票率僅敗,強調明年一定會捲土重來。 葉太昨天謝票期間更聲稱,落敗主要是因補選來得太突然,準備時間不足,但得票仍超過四成,自覺已經勝出。 立會坐席被民建聯包圍 此外,陳太今次雖可晉身立會,但在往後七、八個月的立會大會會議勢將「坐不安席」。 立會已安排,陳太屆時須坐在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遺下的座位,兩旁分別是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及現任副主席劉江華。 |
|
文章編號: 20071204904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7-12-04 |
13萬高票落選不氣餒明年再戰葉太贏得掌聲民心感謝支持 【商報專訊】記者梁雅芳報道: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曲終人散,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取得137550票,以3萬多票之差負於另一候選人陳方安生,無緣入局。葉太表示,對落敗並不感到意外,又認為在短短兩個多月選舉工程中已贏得10多萬市民支持,成績不錯,覺得自己「已經贏」。她昨日乘坐七人開篷車到港島各區謝票,感謝市民支持。雖然輸了選票,但葉太已贏盡掌聲,她並承諾,對市民不離不棄,誓言明年一定捲土重來。 補選結果昨日揭盅,共有321938名選民投票,投票率約52.06%,比04年立法會選舉港島區投票率低4.56個百分點。陳方安生以175874票當選,填補病逝的民建聯前主席馬力的空缺。另一大熱門葉劉淑儀則取得137550票,以3萬多票之差高票落敗,不過得票率仍然達42.7%。其次是蔣志偉及何來,分別取得3518、1593票,餘下4位候選人得票都不足900票。除葉太外,餘下6名候選人因有效得票率不足3%,5萬元選舉按金均被沒收。 點票居下風仍受擁戴 經歷投票日一整天馬不停蹄拉票活動的葉太,昨日凌晨2時許前往會展新聞中心,當時的點票結果,她的得票已被拋離,她的支持者雖然已得知葉太無望勝出,但仍以熱烈的歡呼聲及掌聲歡迎葉太,場面非常感人。葉太亦全程保持風度,在選舉主任公佈結果後,主動上前與勝出的陳方安生握手。 獲寶貴經驗更接近群眾 雖然輸了選舉,但葉太贏得不少支持。葉太說,選舉完結後心情輕鬆,並形容收穫很大。對於以3.8萬多票之差落敗,葉太表示早有心理準備,因為對手的民調一直領先,當年在政府的地位又比她高。她認為第一次參選就能取得超過13萬票,成績已經不錯。葉太坦言,今次選舉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她透過參選學到很多,亦更加接近群眾。她並承諾會再接再厲,明年立法會選舉肯定再參選。 得票逾四成打破六四定律 為答謝市民的支持,葉太昨日下午乘坐七人開篷車到港島各區謝票。葉太在出發前接受傳媒訪問,表示雖然對結果有點失望,但反對派出動到皇牌陳方安生,自己的得票仍然超過四成,覺得自己「已經贏」,亦顯示外界所講的六四定律不成立。葉太並相信,自己已經吸納了反對派部分的選票。 感謝民建聯自由黨各界支持 葉太又指,落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時間倉促,準備比較匆忙有關。她強調已經出盡全力,又認為整個助選團隊的表現相當好,她非常感謝民建聯、自由黨及各界的支持。 巡迴謝票承諾續為民服務 葉太的車隊從灣仔金紫荊廣場出發謝票,沿途經過小西灣、柴灣、北角、灣仔、中環、中西區、南區,再折返金紫荊廣場。葉太不斷向途人揮手感謝,獲不少市民鼓掌歡迎,更有人主動與她握手合照。而葉太亦向市民發出感人宣言,除多謝市民的支持鼓勵外,更承諾未來一定會對市民不離不棄,繼續走民主路,一如既往為市民服務。 協助她參選的匯賢智庫政策發展總監陳岳鵬表示,23條立法是葉太的包袱,競選團會檢討明年立法會的競選部署。 譚耀宗:已盡力為葉太助選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已盡了最大努力為葉太助選,他認為今次是艱難的一仗,因為民調差距大,且要兼顧區選及立法會選舉亦殊不容易。 周太:自由黨有支持葉太 對於有指自由黨對葉太的支持不足夠,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表示不認同,又指黨友一直有參與葉太的競選活動,她不希望傳聞引起誤會、分化和挑撥離間。周梁淑怡又認為,葉太以高票數落敗,雖敗猶榮。 挺葉太明年再參選立會 支持葉太的新力量網絡主席史泰祖指,今次補選有助奠定葉太的政治地位,又讚揚葉太是難得的人才。前醫管局高層高永文對葉劉淑儀落敗感到可惜,欣賞她對香港的承擔。兩人都表示,會支持葉太參加明年的立法會選舉。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104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2007-12-04 |
蕭思江稱已有所獲 【本報訊】選舉有勝有敗,勝者固然可喜,但敗的也未必氣餒。參與港島區補選的「港人民權民生黨」主席蕭思江,在今次投票中僅獲得六百一十三票,與兩太數以十萬票計的成績相比,可謂天淵之別。但蕭思江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表示,參加今次補選讓更多市民認識到他的政綱,已經有所收穫。 蕭思江在十二月二日投票仍未完結前,已經在其原來的宣傳街板貼上了「先此謝票,零八選我」的標語,已預計到自己落敗;而在凌晨三時確認落敗後,他與該黨秘書容超榮靜靜地離開會場。記者問他落選有何感受,他表示,並不感到太失望或氣餒,因結果已在預計當中。對於僅取得六百多票,他說,選前沒有計算過可以取得多少張票,對今次結果仍感滿意。 蕭思江認為,自己落敗的主要原因是準備時間不足及助選團人手不夠;而陳太和葉太背後則有大政黨支援,可謂控制戰局,這對其他候選人不太公平。 蕭思江說,今次參加補選所得的經驗有助他於明年部署再參加立法會選舉,惟目前他們仍未決定明年會否繼續出戰港島區,「要再研究一下」。展望未來,他表示,將全力處理好該黨黨務,積極擴大會員人數,以增強明年的動員力。 其餘的六名候選人中,除蕭思江一直在會展等到公佈最終結果外,柳玉成和蔣志偉亦有在場等候,而他們分別取得三百四十四票及三千五百一十八票,其中蔣志偉更是六位候選人當中得票最高者。而李永健、凌尉雲和何來則沒有等到公佈結果已提前離開,後三人分別取得四百零一票、八百二十二票及一千五百九十三票。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2007-12-04 |
陳太謝票迴避「十成按揭」 【本報訊】在今次港島區補選中,陳方安生在多名反對派議員「力撐」下獲勝,她當選後表示,會積極考慮參加明年立法會選舉,當前急務是履行立法會議員的職務,並如實向中央和特區政府反映港人訴求。陳方安生昨日到港島多區進行謝票。 補選結果昨日凌晨公佈,陳方安生所得票數為十七萬五千八百七十四票。她當選後聲稱,今次是第一次接受民主洗禮,勝利不是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市民,是大家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 被問及日後如何與中央溝通,陳方安生說:「溝通是雙向的,我一向都說我很有誠意跟中央和特區政府溝通,我希望很多香港人自認跟中央有溝通渠道,他們能如實反映香港市民的心聲。我獲選後,我有民意的授權,會如實反映香港市民的心聲,向特區政府反映,向中央政府反映,我相信中央亦想聽到真正市民的心聲。」 陳方安生的丈夫陳棣榮在結果公佈前說,不贊成她明年再選立法會議員,因為自己自私,想太太陪他。而陳方安生女兒陳慧玲則表示,如果母親明年參選立法會選舉,自己會繼續支持。 補選塵埃落定,陳方安生昨午在中環舊皇后碼頭空地展開謝票活動,乘坐開篷車先後前往中上環、灣仔、北角、小西灣和香港仔一帶謝票。車隊出發前,陳方安生與十多名反對派議員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慶祝儀式,由各人輪流發表對今次勝出的感受。 陳方安生表示,感謝港島區的市民投票支持她,並多謝反對派對她提供的支援和所作的努力。她承諾會做好立法會議員的工作,不辜負大家期望。 問及特首曾蔭權有否致電祝賀她當選,陳方安生表示,曾特首今早未有致電給她,但收到一些舊同事和朋友來電恭賀。 問及陳方安生在本週三宣誓就職後,將如何應對立法會內各黨派對她當年涉違規取得十成按揭的質詢,陳太聞言即面露不悅,只簡單回應稱當年已就事件清楚交代,沒有再解釋的需要,說罷便立即調頭上車,不再回應記者們的追問。 當陳方安生的謝票車隊抵達灣仔地鐵站外時,陳太落車逐一多謝附近的商舖和途人;由於太多記者包圍採訪的緣故,導致附近路段一度嚴重擠塞,令某些店舖東主和司機怨聲載道,指摘陳太「做騷阻住曬」。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6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星島日報 A07 | 政治 | 特稿 |
2007-12-04 |
泛民心雄望衝擊港島區四席 陳方安生昨天以十七萬五千八百七十四票,贏得港島區立法會補選議席,雖然較○四年減少三萬五千票,但較葉劉淑儀多出十二個百分點,仍為泛民主派打下一支強心針。有泛民議員表示,區議會選舉後,一度對陳太得票非常悲觀,但最終結果,仍是符合當初遊說陳太「出山」的預期。他並估計,明年立法會選舉,泛民的總得票仍有增長餘地,估計可達二十萬票。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表示,明年港島區泛民仍有望奪取四個議席。 建制派拓票源無進展 若將今次選舉結果與二千年港島區補選、○四年立法會港島區選舉的得票情況相比,由泛民支持的陳方安生得票,較○四年少約三萬五千票,但仍較二千年增加近七萬票。另一方面,由建制派支持的葉劉淑儀,較○四年少約三千票,但較二千年則只增加四萬五千票。對於這個結果,顯示建制派在開拓票源方面並沒有取得進展,建制派對此並不滿意;而泛民主派方面,卻認為陳太得票已取得當初遊說她參選的目標,雖不算大勝,但內部亦非常滿意。 一位泛民議員更加認為,今次陳太仍未盡取泛民的支持票,相信明年有不同泛民候選人予選民作出選擇,泛民的總得票可增加至二十萬。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指出,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勝,但在立法會補選並不能發揮效用,民建聯葉國謙在觀龍選區取得八成五選票,但在今次陳太在觀龍區卻取得五成二選票,證明區議會選票並未能如期轉移到建制派的候選人身上。他估計在明年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上,若陳太願意再度參選,泛民有望取得坐三望四的議席。 泛民「鋼票」贏親中「鐵票」 另一學者蔡子強亦認為,今次選舉是泛民「鋼票」打敗親中「鐵票」。他說,民建聯「鐵票」約有九至十萬,而票站調查結果顯示,葉太只能搶得○四年楊森名單十分之一選票,此一比例與陳太搶得民建聯名單的比例相近。但葉太卻搶得○四年餘若薇名單的兩成二選票,與陳太搶得范徐麗泰選票的比例相若,顯示○四年投給民主黨的十三萬票,是泛民「鋼票」,不易流失。他估計,泛民「鋼票」較親中「鐵票」多一成,即大約五、六萬票,但泛民每次都要告急,「鋼票」才會全面現身,這亦成為泛民的隱憂。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3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星島日報 F05 | 雙語通識版 |
2007-12-04 |
比葉劉多逾三萬票立會補選陳太勝出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逾三十二萬人投票,投票率達五成二,較○四年立法會選舉低逾五個百分點,陳方安生獲約五成四、即十七萬五千多票當選,拋離葉劉淑儀三萬八千多票,陳方安生明日將於立法會會議中宣誓就任。陳太表示,勝出並非屬於個人,而是熱愛民主的港人,她會積極考慮明年再參選。葉劉淑儀則指會分析落敗原因,並會在明年再參選。詳見A6、A7版 課題研習 分析陳方安生勝出的原因。 比較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在是次補選的策略和表現。 討論陳方安生當選對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影響。 各抒己見 Chan wins Legco by-election beating Ip by over 30,000 votes Over 320,000 people cast their ballots during the Legco Hong Kong Island by-election, representing a turnout rate of 52 percen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2004 Legco election by over 5 percentage points. Anson Chan won over 175,000 votes or around 54 percent of the votes, beating her opponent Regina Ip by over 38,000 votes. Chan will be swearing into office tomorrow. She said that the victory did not belong to her personally, but to all the Hong Kong people who wanted democracy. She would consider running in next year's election. Ip said she would run in the next election after analysis of her failure. More details on Page A6, A7Task-based learning Study the reasons why Chan won the by-election.Compare the strategies used by the pan-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ruling party during the election.Discuss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Chan's winning the by-election on the Legco election next year. Personal opinion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303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明報 A04 | 補選總結 |
2007-12-04 |
民建聯鐵票 未全過戶葉太 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大勝,但他們總動員協助的葉劉淑儀,在今次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取得13.7 萬票,稍低於2004 年民建聯和范徐麗泰總和的14 萬票。當中一些被視為民建聯「票倉」的地區,例如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當選的中西區觀龍區、鍾樹根「地頭」柴灣漁灣,陳方安生的得票均勝葉太,民主黨地區人士相信原因是民建聯的鐵票未能完全「過戶」葉太。 中西區與區選結果逆轉 民主黨中西區候任區議員甘乃威表示,在中西區看到不少泛民候選人在區選大敗的選區,在補選中形勢大逆轉,如「觀龍」區,葉國謙在區選取得壓倒性的2702 票,但在補選中,陳太在該票站取得2128 票,葉太只得1901 票。 被視為民建聯傳統票倉的東區,陳太整體取得87,452票,比葉太的71,625 票多,在鍾樹根的漁灣區,他在區選時以1922 票對719 票勝出,但陳太在該區中取得1908 票,比葉太的1785 票高。 至於民建聯蔡素玉盤據多年的北角錦屏選區,陳太得票雖遜葉太,但差距不大,是2771 對2907 票。蔡素玉亦坦言,投票當日看到泛民在東區下了很多工夫,動用很多人力和資源。 甘乃威稱,這情反映,在區選支持民建聯的選票並非全「過戶」給葉太,可能因為民建聯未做足工夫,交不足貨。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蘋果日報 A01 | 要聞 | 頭條 |
2007-12-04 |
陳太當選雙普選再上路 香港壓不死 【本報訊】在左派佈強陣封殺下,打正爭取2012年雙普選旗號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仍然獲得逾17萬「良心」選票,以近4萬票擊敗以「搞對抗冇前途」作賣點的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背後投入大量資源輔選的北京以「重經濟、輕民主」路線,試圖軟硬兼施擺平港人民心的政策證實行不通,陳太形容立法會選舉結果是「港人的勝利」。泛民主派陣營也認為結果反映北京打壓港人爭取普選的意欲未能得逞,市民壓不死的民主心火已經再度燃起。記者:許偉賢莫劍弦 陳太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勝的消息傳出後,美國《紐約時報》及新加坡《海峽時報》等著名報章紛紛以顯著篇幅報道,形容今次是泛民主派一大勝利;卡塔爾半島電視台也報道稱,陳太的勝利為爭取雙普選運動注下強心針。反之官方機構新華社直至昨晚仍沒有出稿報道選舉消息,隻字不提陳太當選,與慣常做法迥異。 一直獲得泛民主派力撐的陳太,昨日凌晨3時半在點票中心得悉以175,874票勝出後非常興奮,與丈夫陳棣榮擁作一團;台下的支持者則報以如雷掌聲,大叫「2012年雙普選」以及「民主必勝,23必敗」,現場氣氛十分高漲。 勝利屬愛民主港人 陳太發表當選宣言時表明,今次的勝利並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香港人,強調選戰結果是「大家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首次接受民主洗禮的陳太坦言競選過程並不容易,但從不感到氣餒,因為得到普羅市民的支持和祝福,感謝兩個月來與她風雨同路的所有人。打正2012年雙普選旗號參選的陳太特別強調,「今日係競選日結束,亦係我爭取2012年雙普選新開始!市民聲音十分清楚,就係希望所有熱愛民主的人士都團結,一起建立一個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的香港。」 市民揮手:贏得好 她昨晚接受商業電台訪問時也指,進入立法會後首項提出的將是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動議辯論,力證她日後會繼續為力爭雙普選努力。她又指會尋求與民建聯的合作空間,同時盡力打開與中央溝通的渠道,盡力反映港人意見。泛民主派也認為陳太當選為續爭2012年雙普選注入強心針。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昨指,泛民在區選慘遭敗仗後,有人建議他們放棄2012年雙普選,認為普選已經「無市場」,幸好他們沒有放棄,因為補選結果證明市民仍然支持普選。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也指,選舉結果顯示港人對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意欲「壓不死」,相信今次選舉結果,有助再次點燃市民爭取雙普選的心火。獲勝後的陳太昨日凌晨回家稍事休息後,中午時分便聯同其他泛民主派議員乘坐開篷車,巡迴港島各區謝票。不少市民沿途向她揮手,大讚她「贏得好」。陳太在灣仔及香港仔下車與市民握手時,圍觀的市民更墟,陳太興奮得高呼:「今次係愛好民主香港人勝利。」 曾蔭權沒致電恭賀 陳太昨日中午在皇后碼頭謝票時應傳媒提問時曾指,特首曾蔭權沒有親自致電恭賀她,部份舊同僚卻有。政府發言人隨後在陳太開腔後四小時後才發表聲明「補鑊」,恭賀陳太當選議員,期望與她緊密合作。資料顯示,2000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選舉管理委員會凌晨4時43分正式確定泛民代表余若薇勝出後,政府迅速在凌晨5時20分發出聲明祝賀余若薇當選,反應之快勝過昨天。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6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蘋果日報 A02 | 要聞 |
2007-12-04 |
票數分析:保皇票抗跌力強
【本報訊】今次立法會補選,泛民主派及左派均視為一場世紀之戰,兩大陣營均全力以赴。與04年上屆立法會選舉比較,由於整體投票率下跌,最受投票率影響選情的泛民主派,各區得票均下跌,可是連以「鐵票」著稱的左派,得票也較上屆立法會少,由於泛民得票變動性大,有學者指出,泛民明年立會選舉,能否保住現有議席,視乎泛民可否成功協調。 兩大陣營均流失選票 今次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中,全港島97個票站,陳太在84個票站的得票數目壓倒葉太,葉太只勝出13個票站,然而和04年的立法會選舉比較,陳太和葉太均未能分別守住民主派和保皇派的選票。當中陳太的整體得票,比04年民主黨李柱銘名單和余若薇名單合共所得的票數少29,758票,單是中西區,已較上屆少了6,000票。有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分析,泛民得票一向最受投票率影響,04年受7.1效應影響,投票率有五成七,今次只有五成二,陳得票下跌並不意外。 泛民協調成明年關鍵 可是支持葉太的左派陣營,一向以「鐵票」著稱,可是今次得票一樣下跌,葉太的總得票為137,550票,較04年民建聯馬力名單和范徐麗泰名單,得票少2,770票,反映保皇派陣營的鐵票整體上仍然鞏固,但總體來說,左派得票的「抗跌力」,較泛民更佳。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形容,若以早前的區議會選舉結果計算,今次陳太得票較預計高,無疑打贏了一仗。但他認為,由於泛民得票也下跌,明年民主派能否在立法會選舉保住或增加得票,就要視乎泛民各黨可否成功協調。 2007年泛民、保皇陣營得票比拚 -中西區-陳方安生總得票:31,513勝出票站數目:16葉劉淑儀總得票:23,768勝出票站數目:2 -灣仔區-陳方安生總得票:17,449勝出票站數目:12葉劉淑儀總得票:13,095勝出票站數目:0 -東區-陳方安生總得票:87,452勝出票站數目:34葉劉淑儀總得票:71,625勝出票站數目:8 -南區-陳方安生總得票:39,460勝出票站數目:22葉劉淑儀總得票:29,062勝出票站數目:3 -總數-陳方安生總得票:175,874勝出票站數目:84葉劉淑儀總得票:137,550勝出票站數目:13 2004年泛民、保皇陣營得票比拚 中西區李柱銘名單及余若薇名單得票:37,529馬力名單及范徐麗泰名單得票:24,192 灣仔區李柱銘名單及余若薇名單得票:21,056馬力名單及范徐麗泰名單得票:13,884 東區李柱銘名單及余若薇名單得票:102,855馬力名單及范徐麗泰名單得票:73,101 南區李柱銘名單及余若薇名單得票:44,192馬力名單及范徐麗泰名單得票:29,143 總得票李柱銘名單及余若薇名單得票:205,632馬力名單及范徐麗泰名單得票:140,320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結果 廢票及問題票:1,223票 總投票人數:321,938 註:()內為得票率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600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香港經濟日報 A04 | 要聞 | By 周穎雯、王惠芳 |
2007-12-04 |
泛民明年港島選戰 估僅奪3席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得勝,被喻為對區選中慘敗的泛民主派,打了一記強心針,但民主黨李永達和學者均認為,泛民明年立法會選情,仍是嚴峻,在港島只能與親建制打平手,各取3席。 陳太票數 較04年少近5%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陳太所得票數,較泛民04年總得票少了近5%,當中東區和中西區流失票數約5個百分點;而葉太所得票數,較民建聯和范徐麗泰在04年選舉中所得的票數要高出3.6%。他不認同葉太所指,已打破了泛民與親中的六四比例。 李永達則指,陳太的得票較泛民04年立法會選舉時的得票少3萬多票,相反葉太與建制派當年的得票相若,反映建制派的鐵票基礎厲害,即使陳太在補選中得勝,明年立法會選舉泛民選情仍然嚴峻。 但他不認同將補選和04年立法會選舉作比較,「04年有23條,經濟不佳,人心不滿政府,谷高了泛民支持度。泛民支持度,有大上大落,(港島區)谷底試過14萬,亦上到21萬,波幅好似近日的股市,大上大落;相比下,親建制的票數,無論大環境如何,卻總見穩步有上升,這才是最大的隱憂。」 他預計,明年經濟環境,與現時差不多,所以泛民支持度,不會有大幅增長,不排除保持在陳太的票數,約17萬;但基於泛民內部協調較差,難以有效配票,最後港島還是只能維持3席,難望突破,取得4席。 李永達又指,民主黨仍未就區選失利完成檢討,現時陳太成功當選,可減少對民主派的衝擊,令民主派有時間重整軍心。 公民黨議員湯家驊認為,陳太得勝,對泛民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未必有幫助,「陳太的選票,很多是由於陳太的魅力,未必可以全數過檔民主派。」 程介南:葉吸六萬中間票 匯賢智庫公關顧問程介南分析,今次補選結果,反映葉太的形象,可以吸納中間票,約有五、六萬票。有親中人士透露,是次葉太得票未如理想,是感到部分支持民建聯的票源,未能有效動員。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香港經濟日報 A48 | 行政專欄 | 雙語新聞頻道 | By Teric |
2007-12-04 |
陳太勝葉劉 得票率逾5成半 兩位女前高官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昨在泛民主派和親中陣營全力谷票下,港島立法會補選投票率高達 52%,逾 32 萬人投票;截至凌晨二時半,初步點票結果,陳太獲 154,527 票,葉太獲 119,179 票,陳太形勢佔優,陳太得票率為 56%。 Former female senior government officials Mrs Anson Chan and Mrs Regina Ip (1) slugged it out in yesterday's Hong Kong Island Legco by-election(立法會補選). Thanks to the all out canvassing(全力谷票)of the pan-democrats and the pro-China camp, the voter turnout rate was pushed to 52%, drawing out more than 320,000 voters. As of 2:30 am, the initial vote count handed Mrs Chan 154,527 votes and Mrs Ip 119,179 votes. Mrs Chan took the early lead(形勢佔優)by sweeping 56% of the votes.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凌晨一時半時預計,陳太最後贏葉太約 3 萬票。他指,陳太若勝出,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對泛民有鼓勵作用。 Ma Ngok,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CUHK. estimated at 1:30 am that Mrs Chan would beat Mrs Ip by about 30,000 votes. He pointed out that Mrs Chan's victory would be a (2) booster-shot for the pan-democrats in next year's LegCo election. 馬嶽認為,今次中產選區的投票率較高,有利陳太得勝,而陳太一開始強調民主對決,後大打告急牌,有效催谷一班中產選民,出來作政治表態。 Ma pointed out that the high turnout rate in the middle class electorates(中產選區) contributed to Mrs Chan's victory. Her designation of the election as a vote on democracy from the very start and her emergency appeal at later time had successfully mobilized the middle class voters to come out to make their political stand.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補選出現高投票率,關鍵是選前一周出現連串的抹黑短訊,炒熱了選舉氣氛,例如指廉署查陳太十成按揭的短訊,激發部分無意投票選民,走出來投票;第二個關鍵因素,是泛民在區選慘敗,產生鐘擺效應,令泛民支持者今次踴躍投票。 In his analysis, Ivan Choi, Senior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UK, pointed out that key factor for the high turnout in this by-election was the SMS smear campaign(連串的抹黑短訊) that appeared the week before the election. It managed to fire up(激發)the sentiment of the voters. For instance, the claim that ICAC was investigating Mrs Chan on her 100% mortgage drew out the disinclined voters. Another key factor was the pendulum effect(鐘擺效應)from the rout(慘敗) suffered by the pan-democrats in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Pan-democrat supporters came out in droves to vote this time. ---------------------------------- (1) slug it out ── 慣用語。「一較高下;分出勝負」。例:Two new mystery novels are slugging it out in the bookstores. 兩部新出版的懸疑小說在書店上一較高下。 (2) booster-shot ── 名詞。「追加注射,強心針」。例:It does rank as an undeniable booster shot for the Rockets' battered psyche. 那肯定是給打得垂頭喪氣的火箭隊打了支強心針。 ﹏﹏﹏﹏﹏﹏﹏﹏﹏﹏﹏﹏﹏﹏﹏﹏﹏﹏ *節錄自12月3日香港經濟日報港聞。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05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新報 A04 | 港聞 |
2007-12-04 |
明宣誓就職立會考慮明年再參選陳太:爭普選強心針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以17.6萬票壓倒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的13.8萬票,成為回歸後首位前高官擔任立法會議員。她將於明早宣誓就職,展開為期八個月的公職。陳太在勝利宣言中表示,她的當選是大家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象徵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新開始,希望在她獲得民意授權後,如實向中央反映市民心聲。此外,今次選舉亦重新界定民主派與建制派在港島的版圖,六四黃金定律已完全瓦解,民主派與建制派最新票源比例分佈是54.6%對42.7%之比。 選管會昨公佈補選的投票率為52.06%,共有321,938名選民投票,白票或廢票1,223張。結果陳太取得17.6萬票,得票率54.6%,葉太取得13.8萬票,得票率42.7%,其餘六名候選人得票率不足3%,將要被沒收5萬元按金。 從未感到一刻氣餒 點票歷時四個半小時,選舉結果於昨晨約3時20分在會展的點票中心公佈,陳太和葉太於台下和台上兩度握手。陳太發表勝利宣言:「今次勝利,證明香港選民眼睛雪亮,作出明智決定,支持香港有真正民主;今次勝利,係大家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今日係競選結束,但亦都係我們爭取2012雙普選的新開始」。 她又提到:「我第一次接受民主的洗禮,競選過程並非容易,但係我從來都無感到一刻的氣餒」。陳太重申,當選後會積極考慮明年再參選立法會。 陳太昨日下午在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陪同下,乘坐開篷車從中環開始到港島各區向選民謝票,中途落車與市民握手言謝。她出發前稱,參選是人生最難忘里程碑,感謝市民挺身而出表達投票意向,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我的支持者,係真真正正,從良心、甘心情願咁出來幫助我。雖然我在人力物力同對方無得比,但係始終我們係勝利的」。 陳太在當選後談及與中央溝通時稱:「我獲選後,我有民意授權,我會如實反映香港市民心聲,對特區政府反映,對中央政府反映」。晚上接受商台訪問又指,會主動與中聯辦溝通,暫未接獲中方的電話。 參選曾哭過三場 回顧競選工程,陳太表示,辛苦和遭受抹黑的程度是在她預料之外,曾經為了人與事以及瑣碎事哭過兩三場,她最要感激的是前高官任關佩英,承受很大壓力也幫她,還感謝泛民主派協助她參選,否則難以當選,特別多謝民主黨甘乃威。 被問及包括特首曾蔭權在內的舊同事有否致電恭賀她當選,陳太表示,截至晚上也沒接獲曾蔭權電話,若他致電她會感高興,但沒有也不埋怨。不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於昨晚5時發表新聞稿:「我們祝賀陳方安生女士成功當選」,比較現為公民黨的余若薇於2000年補選,政府於公佈結果後的半小時便發出祝賀稿。 政府最快於今日刊憲確認陳太當選,立法會明早11時將為陳太進行就職宣誓。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3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 政策政情 |
2007-12-04 |
一月中答問會陳太優先質詢曾蔭權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右】以三萬八千多票的差距擊敗對手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圖左】當選港島區立法會議員,她未來八個月在議會的表現勢成焦點。根據立法會內務守則,陳太有優先權在明年一月中的行政長官答問會上「挑戰」前同事行政長官曾蔭權,惟她表示尚未有構思,但會就爭取二一二雙普選提出首個動議辯論,並針對快將提交立法會申請撥款的高官問責制,提出全面的利弊分析。 考慮加入專責小組 高票當選的陳方安生昨天乘坐開篷跑車遊走港島區答謝選民支持,並接受多個電子傳媒訪問。陳太在電台訪問中稱,明天會到立法會宣誓,並不擔心座位夾在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和副主席劉江華之間,強調與不同政黨均有合作空間,尤其希望在政改問題上可達共識,並早有心理準備要長時間開會,但未有計劃如何參與當天有關社會企業的動議辯論。 陳太續稱,會考慮加入專責小組,當然亦會加入政制事務委員會,首個動議辯論將會是她宣佈參選當日已提及的爭取二一二雙普選。在二一二問題上,陳太指會先視乎政府就《政制發展綠皮書》提交中央的報告有何建議,以及有否清晰的時間表及路線圖,同時又會就快將提交立法會申請撥款的高官問責制,提出全面的利弊分析。 根據立法會內務守則第四項,在行政長官答問會上、立法會當屆任期內過往各次答問會上發問次數最少的議員,可優先提出質詢,預計陳方安生會順利在明年一月十七日的行政長官答問大會「初試啼聲」,惟她在訪問中表示暫未有構思,要視乎未來兩個月產生的議題。 陳太又表示,今次當選最感激前環境食物局局長任關佩英願意站出來首先支持自己,需要很大勇氣,亦特別感謝民主黨甘乃威自動退出讓她有機會參選,期望日後更多合作空間。面對未來八個月的任期,她承諾會履行競選政綱,為在職貧窮人士和婦女作一些貢獻。 葉劉:有點失望仍覺開心 另一方面,在補選中落敗的葉劉昨天自金紫荊廣場出發謝票時強調,泛民主派有皇牌陳方安生代表參選,對方在政府的職位又較自己高級,應該以大比數勝出,但她最終只取得五成五選票,而自己則有四成五,顯示外界所講泛民主派和親中陣營在港島的「六四定律」已不成立,直指陳太跟自己的票數分佈應該是七、三之比,目前得票如此接近,她認為自己同樣已經勝出。 葉劉表示,目前心情輕鬆,雖然有點失望,但仍然覺得開心,並讚揚自己的競團隊表現出色,坦言無論輸贏,遲早都將成為民意的代表。問及今次有否搶到泛民的選票,葉劉相信應該可以搶到部分,但詳情則須要作深入分析,並強調選票不會出現自動轉賬情況,不相信全部親中陣營的支持者都投票給自己。 至於被指在補選中沒有盡全力為葉劉拉票的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否認有關說法,她表示,自由黨早已向葉太提出,樂意提供任何協助,而黨員一直有參與葉太的競選活動。周梁淑怡指出,葉太有競選策略,主動權不在自由黨,她不希望傳聞引起誤會、分化和挑撥離間,又指葉太以高票數落敗,雖敗猶榮。 此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晚出席第三屆中大新聞獎頒獎典禮時,祝賀陳方安生當選,並特別讚揚傳媒在今次「世紀之戰」中,除了「被動」地報道,八大電子傳媒更「主動」主辦選舉論壇,以及委託學術機構進行和贊助民調,為候選人提供了平台,親自向選民闡釋自己的政綱,對候選人的選舉策略和部署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曾俊華又稱,新聞界也為是次補選付出了一分力,協助政府確保選舉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情況下進行■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1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都市日報 P02 | 港聞 |
2007-12-04 |
陳太贏選戰 提雙普選動議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以175,874票贏出,得票率54%,成為首位循地區直選晉身立法會的前高官。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則以137,550票落敗,得票率為42%,與陳太相差12個百分點。有學者形容,陳太雖然勝出,但部分屬泛民票倉的選票下跌,泛民與建制派在港島區票數六四比的「六四定律」,亦未能在「陳太效應」下突破。 補選投票率是52.06%,321,938名選民投票。陳方安生得票較葉劉淑儀多38,324票;陳太得票率得54%,較泛民在04年立法會選舉時得票60%低。而葉太在北角及柴灣等建制派地頭均有高得票率,甚至屬泛民核心的中西區亦取得不錯成績,相反,陳太在灣仔及南區等泛民鐵票區所得選票則下跌。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說,泛民及建制派未能突破六四之比,故結果未能為爭取普選打強心針。葉太得票率為42%,未能令建制派的得票大幅冒升。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泛民在區選大敗,今次陳太可說為泛民贏得漂亮一仗;但短期內要凝聚泛民不容易。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陳太當選後與北京溝通存疑,他指,若北京認為陳太是挾民意向中央施壓,或更不會主動溝通。 葉劉淑儀對「六四定律」說:「我可到四成五票,陳太就到五成五,即已沒六四定律;泛民請到最高級官員出,應以七三擊敗我。我覺得已贏,因對方已出皇牌。」葉太又不認為民建聯的票可「自動轉帳」。 葉太:我已覺得贏了 當選後,陳太在丈夫及家人陪同下發表勝利宣言,說:「今次勝利不是屬於我個人,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香港人。今次勝利,證明香港選民眼睛雪亮,作出明智抉擇,支持香港有真正民主。今次的勝利是大家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 陳太又指,會如實向中央及特區政府反映港人訴求,並希望自認跟中央有溝通渠道的港人,也能如實反映港人心聲。她首項提出的動議將是爭取雙普選。 葉太指她對落敗早有心理準備,雖有一點失望,但不會不服氣。 (都市) 港島區補選結果 候選人 所得票數 陳方安生 175,874 葉劉淑儀 137,550 蔣志偉 3,518 何來 1,593 凌尉雲 822 蕭思江 613 李永健 401 柳玉成 344 |
|
文章編號: 20071204441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都市日報 P02 | 港聞 |
2007-12-04 |
08立會再掀選戰 陳太仍不表態 補選過後,另一戰場便是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選前曾說,若選民支持她,會積極考慮再參選;陳太已贏出,但她昨日仍舊調重彈,只說會「積極研究」。落敗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則強調,會捲土重來參戰。由於葉太今次選戰成績不俗,有學者認為,葉太當選一定不成問題,甚至會威脅自由黨。民建聯則有信心可多取議席。 陳太對會否再參選08立法會表示,會積極研究參選。但陳太丈夫陳棣榮直言不贊成:「我都說不贊成。我自私,我想她陪我。」但陳太女兒陳慧玲則指,若母親再選,她會支持。 葉劉淑儀指,明年一定會再參選。對於陳太仍未表態再選,葉太說:「我講過今次輸贏都會再參選,其他候選人有冇咁清晰承擔,就唔知。」她又沒回應會否在08年帶新人參選,亦未知會否再度與民建聯合作。 自由黨成被挑戰對像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陳太今次在泛民推舉下勝出,但泛民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得票多少,仍要視乎協調,而陳太未來數個月在議會的表現,亦會影響市民對泛民的支持。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說,若葉太屆時組黨參選,可能威脅自由黨。泛民亦承認陳太勝出,仍未可鬆一口氣,因泛民得票率及實際票數有萎縮。 立法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民建聯屆時不全力支持葉太也會協調,加上葉太透過補選已「洗底」,應可取一席。被指在補選助葉太不力的自由黨,雖已部署由副主席劉健儀出選,面對民建聯及葉太的勢頭,劉或被逼留在航運交通界參選。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71204441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7-12-04 |
民建聯明立會質詢陳太十成按揭 【商報專訊】記者戴合聲報道:在立法會補選中勝出的陳方安生,將於明日的立法會大會上宣誓就任,但她的誠信卻同時在會上受到質疑。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當日將提出口頭質詢,要求當局及金管局就陳太的「十成按揭」事件作出回應。不過,被問到如何交代事件,陳方安生昨日謝票時仍迴避問題,僅稱「已經清楚交代,毋須隱瞞」。 民建聯關注違遏炒風政策 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勝出後,陳方安生將被安排坐在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的座位,兩旁分別是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及副主席劉江華。她最快在明早在立法會大會上,宣誓就任。 陳方安生在93年擔任布政司時,涉嫌獲得恆生銀行提供十成按揭貸款,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及質疑。民建聯關注,倘當年有高級官員帶頭違反遏止物業炒風的政策指引,不單嚴重影響政府及金管局的威信,更影響國際及市場的信心,質疑金管局執行金融管理措施的能力。 已去信金管局要求澄清 民建聯上周已去信金管局,要求澄清銀行當年批准陳太獲得逾七成按揭,是否違反相關指引,而局方會否就最近有傳媒披露了新的資料而作跟進;對於民主黨當年亦就此要求局方回應,局方又如何回應有關指摘。 事實上,有關「十成按揭」一事,社會廣泛討論多日。劉江華強調,作為監管金融機構的金管局,有責任就有關疑問盡快作出澄清,以挽回國際及市場對金管局監管金融機構的信心。 陳太聞「十成按揭」笑唔出 民建聯要求當局解釋,有關指引制訂以來,銀行共批出多少宗超過七成按揭的數目;當中,又有多少宗借貸人為公務員,並何故獲得高於七成按揭。劉江華昨晚表示,無論陳太是否立法會議員,由於涉及公眾利益,當局都必須就此事作出清楚交代。 被問到如何交代事件,陳方安生昨日謝票時,立即由「笑騎騎」變成「面黑黑」,僅稱「已經清楚交代,毋須隱瞞」。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104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7-12-04 |
學者:葉太務實重溝通受落 【商報專訊】記者戴合聲報道: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反對派雖然出盡法寶為陳方安生助選,但在高於五成投票率的情況下,陳太仍未能像期待那樣大幅拋離對手。有學者分析認為,葉劉淑儀理性務實重溝通的理念,所得到的支持則超出預料,反映在趨於和諧的社會氣氛之下,越來越多的選民認同理性務實,重視穩定發展。 陳太爭普選宜妥協非對抗 按過去10多年在港島區各項選舉,反對派與建制派得票比約六比四,但這次雙方的得票比率是五成四比四成二。陳太今次宣稱當選是反映為民主打了一支強心針,但比起反對派上屆立法會選舉的59.6%,下跌4.8%,其中作為反對派票倉的中西區,其得票率下跌達5%,相反葉劉淑儀比起民建聯上屆的得票率,上升3.6%。 中文大學政治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指,以陳太的號召力而出現這個結果,反映她的當選不足以推動雙普選。有學者坦言,陳方安生當選後,能否與北京溝通,仍然存有疑問,建議她未來在普選問題上,應該爭取妥協。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中心主任李彭廣直言,04年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在港島區的支持率達到六成,因此陳太的得票率,需要拋離葉劉淑儀達兩成以上,才算贏得漂亮。 議會表現直接影響支持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援馬嶽說,陳方安生勝出補選,主要有幾大原因,包括民主派成功將選舉聚焦為兩位前高官的對壘,以及民主與非民主的決戰,加上區議會選舉,反對派慘敗的效應。他又形容,以早前的區議會選舉結果計算,陳方安生為反對派「算是」贏得漂亮一仗,但明年立法會選舉各黨派得票多少,仍要視乎政黨如何協調。 他不諱言,陳太進入立法會,短期內要凝聚反對派並不容易,而且陳太未來7個月在議會表現,亦會影響明年選舉市民對反對派的支持。他補充說,陳太年事已高,是否參與明年立法會選舉將會是重要考慮,但假如她決定不參選,相信到時候會「幾醜怪」。 身為議員須按基本法行事 時事政論員劉銳紹亦表示,過去陳方安生在體制外能發揮影響力,但她成為立法會議員後,能否在體制內有所作為,仍有待觀察。 北京人民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張同新坦言,陳太只是香港立法會的一員,她每樣作為須依照《基本法》行事。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1049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7-12-04 |
林瑞麟:陳太入局無礙施政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劉定安報道: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昨日凌晨3時許結束,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取得175874票,得票率54.8%,結果與坊間各大民調預測相若。陳方安生發表當選聲言時表示,當務之急是履行立法會議員職務,並會積極考慮參加明年立法會選舉。 陳太當選四出謝票 陳方安生昨午在反對派立法會議員的陪同下四出謝票。她表示,多謝市民的支持,聲稱一定不會辜負市民的期望。只以3萬多票勝出的陳太聲稱,這是其首次接受民主洗禮,也「證明」香港人已經準備好普選;她又說,會如實向中央及特區政府反映港人訴求,並會積極研究參選08年立法會選舉。 葉太得票高反對派添隱憂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對陳太勝出感到高興,認為這是一枝強心針,令在區議會選舉失利的反對派提高士氣。他又謂,葉劉淑儀明年在立法會選舉,勝出並不難,反對派各黨派要協調溝通。公民黨的余若薇更稱,今次補選舉結果雖然是反對派得勝,但以兩太在各區得票情況,預計明年的立法會選舉,反對派要在港島區拿走席位,將會更加困難。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昨日表示,不擔心像陳太這樣資深的公務員進入立法會,會影響政府施政。他重申,政府不同政策局的同事,都會盡力聽取意見,求同存異,以建立共識。被問到會否安排陳太與中央溝通時,他認為,不同黨派和議員只要有當聽、當反映的意見,特區政府一定會全數記錄,亦會在做總結報告時向中央反映,並會向市民交代。 另外,行政長官曾蔭權沒有親自致電陳太祝賀當選,但仍透過發言人表示,祝賀陳方安生成功當選立法會議員,並期望與她和其他議員緊密合作,為社會關注的事務共同努力。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1049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大公報 A02 | 要聞 | 井水集 | By 關昭 |
2007-12-04 |
陳太「綑綁普選」失效 陳方安生在補選獲勝後說,她的當選,「為二○一二雙普選打了一支強心針」。 昨日凌晨在票站的大喜若狂以至幾近失態,看來陳太可能需要「強心針」支持;但自詡當選是「二○一二雙普選」的強心針,則顯然是「開錯方」。 陳太這支「強心針」之所以失效、不管用,因為她賣的是假藥。 此次出選,陳方安生從一開始就和普選掛上了。「泛民」自年前「綑綁反對」政制發展方案後,在政制問題上陷於被動;特區政府及時成立策發會,開展政制綠皮書的擬訂和諮詢工作,市民反應良好,反對派更恨得牙癢癢。適逢港島立會議席補選,「泛民」遂找到了出擊機會,他們的「絕招」就是捧出陳方安生為「民主共主」,而且將陳太與普選「綑綁」起來:要普選就要選陳太,同樣,陳太當選,就有普選。一時間,「選陳太、有普選」、「要普選、選陳太」,頗為來勢洶洶。 在「泛民」中人的如意算盤下,利用陳太的知名度,一旦當選,就可以為「二○一二雙普選」大造聲威,「證明」市民是支持「二○一二雙普選」的,如此特區政府和中央就不能不面對香港的「民意壓力」。 然而,「泛民」此一算盤是打錯了。陳太昨日成功當選,但他們的期望的「綑綁效應」並沒有出現;在參選過程中,「二○一二雙普選」,陳太叫得聲嘶力竭,但得到的回應,不如她的到某戶人家表演炒飯,更不如她的遊行中途「恤髮」更為人談論。 其實,把「二○一二雙普選」和陳太參選「綑綁」起來,是注定要失敗的。特區政制發展的步伐,「雙普選」何日可提上議事日程,絕不會因為陳太的當選而加快,而且恰恰相反,陳太和「泛民」完全無視中央在憲制上對特區政制發展的最終定權,處處以「對幹」的心態抗拒中央,其結果是只會令特區政制發展的步伐被拖慢。 選民不是「白癡」,選陳太可以,但因此而想煽起「二○一二雙普選」的爭拗,卻是徒勞。 關昭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星島日報 A06 | 港聞 |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 |
2007-12-04 |
陳太當選後盼與中央溝通 學者指不易如願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泛民主派全力護航下,在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中報捷,成為晉身議會的最高級官員。陳太當選後表示,今次勝利證明香港人支持有真正民主,她會如實向中央及特區政府反映香港市民的心聲。陳太昨天又透露,特首曾蔭權在她當選後沒有致電恭賀她,但政府隨即通過發言人公開向陳太祝賀。有學者表示,陳太當選後,北京對她將會更謹慎。 記者蔡傳威潘淑麗 選舉管理委員會昨日凌晨宣佈港島區立法會補選結果,陳方安生獲得十七萬五千多票,以三萬八千多票擊敗勁敵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陳太隨即發表勝利宣言:「今日是競選的結束,但亦是爭取二○一二年雙普選的新開始!選民的聲音好清楚,希望所有熱愛民主的人士都要團結,一起建立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的香港。 積極考慮○八再參選 她強調,今次的勝利不是屬於她個人,而是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香港人,這次勝利亦證明香港人支持香港有真正民主,亦是港人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一直未清楚說明會否參與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她,亦不忘補充說:「今次市民支持我,我會積極考慮○八年再參選。」 陳太又表示希望打開中央政府溝通之門,「溝通是雙向的,我一向都說我很有誠意跟中央及特區政府溝通......當選有民意的授權,我會如實反映香港市民的心聲,向特區政府反映,向中央政府反映,我相信中央亦想聽到真正市民的心聲。」但她稱暫時未有有關人士聯絡過她。 稱將主動找民建聯合作 陳太勝出後,昨日在泛民主派議員及女兒陪同下,到中環、灣仔、太古等港島地區謝票。經過一夜辛勞陳太仍然非常精神,身穿紅色樽領毛衣、白色西裝外套,坐在開蓬跑車內向市民揮手謝票。她說當選後收到不少祝賀,但特首曾蔭權並無致電祝賀。「曾蔭權無呀,不過有好多朋友、亦有些舊同事打來恭賀我。」 政府隨即在昨日下午五時發稿,表示祝賀陳太成功當選,政府期望與她和其他立法會議員緊密合作,為社會關注的事務共同努力。 陳太昨日出席電台節目中亦點名感謝民主黨第二梯隊成員甘乃威,退出初選讓路。她又指自己與泛民有相同理念,期盼日後多合作。她未來會主動找民建聯合作,相信若有共識,政府會更容易達到推動雙普選。 劉銳紹:北京將更謹慎 熟悉中港關係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陳太與中央溝通表示並不樂觀。他認為,若未來北京認為陳太是挾民意向中央施壓,北京將會更謹慎,更加不會主動與陳太溝通,加上明年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若北京現在與陳太接觸,可能有人會認為助長民主派的選舉中的聲勢。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政府在適當的時候會安排中央聽取香港的意見,現時政府剛完成三個月的政制發展檢討的公眾諮詢,在完成總結報告後會向公眾交代,並向中央反映,當中亦包括陳方安生的核心小組曾提過的意見。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3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明報 A03 | 補選總結 |
2007-12-04 |
葉太:我覺得贏了 「泛民主派請到最高級官員陳太出來,應該以七三(得票比例)擊敗我……我覺得自己已經是贏了!」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以3.8 萬多票之差落敗的葉劉淑儀,昨日出席謝票活動時,仍不脫「打不死」本色,認為以首次參選便奪得13.7 萬票來說,已經相當不俗。她矢言明年會捲土重來,出戰2008 年立法會選舉,絕對沒有因為今次落敗而感到「不服氣」。 葉太於昨日得悉落敗後表示,已覺得「盡了責任」,故心情輕鬆及心安理得,亦不認為落敗是很大打擊。她說,馬力病逝來得突然,最後只得短短8 至9 個星期籌備參選,未有足夠準備時間,引致落敗。 稱打破「六四定律」明年再戰 葉太承認,《基本法》23 條的立法工作,對她參選來說是「負面因素」,但不認為自由黨沒有全力幫助她。她指無論如何,今次參選也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學到很多東西,會繼續努力。 她又提到,今次她拿到42%的港島區選票,而代表泛民主派的陳太僅有54%選票,已打破了泛民與建制派得票為「六四定律」的說法。 組黨抑入「聯」從政交叉點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葉太正面臨參選的重要「交叉點」,要決定究竟是「組黨、加入民建聯,還是繼續以獨立人士身份出選」。他指出,葉太將要面對民建聯是下屆競選對手的局勢,港島區來自親建制派約10 萬「鐵票」將會不保。 不過,從今次選舉得票可見,葉太可爭取到一些中產及傾向穩定人士的票源,相信她未來將成為自由黨的競爭對手。蔡子強說,以匯賢智庫的現有規模,究竟能否令葉太「撐下去」,於下屆有足夠的動員力,再奪得足以送她入立法會的4 萬多張選票,仍有待探討。 13.7 萬得票9 萬屬民建聯鐵票匯賢智庫顧問程介南表示,分析葉太的13.7 萬張得票,估計約9 萬票來自民建聯的支持者,其餘4萬多票為她個人爭取到一些「中產、高教育程度及公務員」等支持票。他表示,民建聯支持票不是全部「轉帳」給葉太。葉太也坦言,留意到范徐麗泰的支持票沒有「自動轉帳」給她。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說,仍有待研究該黨下屆會否支持葉太參選,強調下屆選舉方式與今次補選不同,該黨於未來數月會詳細研究立法會選舉部署。 被問及外界指自由黨對葉太支持不足時,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指黨友一直有參與葉太的競選活動,她不希望傳聞引起誤會、分化和挑撥離間,又指葉太以高票落敗,雖敗猶榮。 在上屆2004 年的立法會選舉,共有6 張名單參選,若獨立候選人單獨出戰,須取得最少3.5 萬票才能晉身立法會。 「雖敗猶榮」 經過8、9 個星期的選戰洗禮,最終宣告落敗的葉劉淑儀表示,能得到13 萬多的選民支持,雖敗猶榮。她昨午到港島各區謝票,首站是小西灣。(郭慶輝攝)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1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明報 A04 | 補選總結 |
2007-12-04 |
陳太打告急牌奏效葉太未脫23 條負面因素 一場近年最矚目的立法會選戰塵埃落定。被視為民主派「最後王牌」的陳方安生,以逾17 萬選票壓倒葉劉淑儀,兩太差距達11.8 個百分點,一掃兩周前泛民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的陰霾。但在選舉前最後一星期,泛民內部對選情仍抱悲觀情緒,評估陳太大多只能險勝葉太3%至5%。兩太陣營事後總結,陳太今次能以逾一成得票率差距勝出,選舉後期的「告急」策略,絕對產生了關鍵作用。 過去一年,本港「政治溫度」偏低,泛民眼見勢頭不妙,遂於9 月「身」遊說陳太出選,力阻葉太奪去港島議席,當時大部分泛民中人均認為,陳太是唯一可擊敗葉太的希望,甚至認為以陳太的高民望,應可輕易取勝。 區選大敗泛民對選情悲觀 11 月18 日,泛民在區選大敗,他們才驚覺對手動員力之強,對陳太選情變得不樂觀;更令他們擔心的是,泛民兩周內接連受重創,恐從此一沉不起,潰不成軍。 於是,民主派內具豐富選舉經驗的高層,在區選後開始密密開會,討論陳太選情,制訂選舉策略,代替初期陳太依賴的「選舉門外漢」好友,成為制訂選戰策略的主力。據知,他們剛埋之時,認為陳太有可能輸,即使贏,也只能險勝3%至5%選票。 另一邊廂的親政府陣營,由於他們掌握的多個民調數據,包括港大、嶺大以至他們內部掌握的結果均平穩地顯示,陳太跟葉太有10 百分點以上差距,故他們甫開始已定下「輸少當贏」,將兩太得票率差距縮窄至單位數字為「贏」的目標。然而隨陳太發生「恤髮事件」、市民對葉太落區反應不俗,加上民建聯在區選中大勝,至選舉後期,內部曾評估葉太或有機會「爆冷」勝出。 在後期積極參與陳太選舉工程的民主黨李永達透露,曾聞說葉營的盤算是,若最終投票率只有45%的話,葉太有機會反以一兩萬票取勝。泛民遂急急為陳太調整策略,在後期推出多個連鎖信息。首先,他們要陳太在11 月底的第二次補選論壇中,親口向選民說「補選選情緊張」;他們繼而勾起市民當年大力反《基本法》23 條立法的歷史記憶;以及民建聯在區選大勝,葉太再下一城,政治勢力失衡。 至投票當天,泛民上下仍未敢抱厚望,等到下午3、4 時,才從選民的握手次數中,察覺陳太有勝算,但仍忐忑不安,直至10 時半後,得知陳太勝算較高時,才敢鬆一口氣。 葉太未能盡取范徐麗泰選票 民主黨張文光坦言,陳太多葉太近4 萬票令他們有點意外,他和公民黨湯家驊均認為,陳太的魅力是一大勝因。張文光認為,民主派在區選大敗後的團結也是重點。 左派陣營事後檢討,判斷陳太致勝的關鍵是告急策略成功,加上被左派稱為「搞事3 人組」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民主黨李柱銘和傳媒老闆黎智英在最後階段齊齊發功,除了陳日君接受傳媒訪問外,陳太在投票日的第一站,就走去望彌撒,喊句「天主保佑民主」,傍晚又有「陳太勢危」號外派發,催谷選票。 有民建聯中人表示已做足「箍票」工夫,民建聯在港島的堅定支持者約7 萬至8 萬人,惟葉太未能盡取04 年范徐麗泰所得選票。他們相信葉太仍未能擺脫23 條的陰影,今次選舉仍有不少對她的抗議票。明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文匯報 A05 | 立會補選 |
2007-12-04 |
補選統計見變化 中西區東區最明顯反對派票倉鬆動建制派支持度升 【本報訊】(記者 鍾立)特區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曲終人散。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獲得54.63%選票,葉劉淑儀獲得42.73%選票,陳太以11.9個百分點之差贏出。不過,據分析,葉劉淑儀在是次選舉中,較04年立法會選舉中「建制派」總體得票增加了3.1個百分點,而在反對派「傳統票倉」的中西區更增加了4.7個百分點。相反,陳方安生為代表的反對派陣營得票率較反對派於04年的總體得票大幅減少了4.94個百分點,其中以東區最顯著,減少了達7個百分點。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雖然陳太勝出,但是次結果顯示葉劉淑儀吸了很多中間票,吸票能力很強,而其中部分更屬上屆選舉投給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的選票,反映選民的投票文化有改變,故反對派算不上「大勝」。 余若薇票「過檔」葉劉淑儀 陳方安生是次得票率為54.63%,在和04年立法會選舉各政治陣營的得票率比較後發現,陳方安生的得票相比04年立法會選舉中反對派陣營,包括民主黨團隊和余若薇名單的總得票率59.57%,減幅高達4.94個百分點。相反,葉劉淑儀是次得票率為42.73%,較民建聯及范徐麗泰等被視為「建制派」陣營的得票總比率39.63%,增加了3.1個百分點。 反對派票倉失5個百分點 同時,據傳媒於昨日引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根據投票日其中65個票站的調查結果深入分析,發現陳方安生在港島灣仔、中西區、東區和南區的整體得票率均高於葉劉淑儀,尤以南區最明顯,陳太的得票率較葉太多14.8個百分點。不過,除南區外,陳方安生在灣仔、中西區及東區的得票率,其實均較04年反對派所得的大幅減少:有反對派「傳統票倉」之稱的中西區,陳太得票減少了5個百分點,在東區,陳太的得票率更較04年的57.1%減少了高達7個百分點。 此消彼長,葉太在中西區的得票率約為42.9%,較「建制派」04年增加了4.7個百分點,而在灣仔區的得票也增加了近5個百分點。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5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蘋果日報 A08 | 專欄專論 | 社評 | By 李怡 |
2007-12-04 |
蘋論:對陳太進入立法會的厚望
陳太贏了立法會補選,得票較對手葉劉淑儀多12個百分點,大致符合選前民調。並沒有像選前預測那樣險勝,但也不是大勝。在52%的投票率中,陳太得票率為54.78%,葉太為42.85%,過去較長期保持的「六四定律」(泛民佔六、左派及建制派佔四)被打破,但泛民仍維持約五成半。投票結果是對泛民的警鐘,但絕非「末日」。 親中派作了總動員,不僅耗下較泛民多五、六倍的人力、物力,而且發動了內地人士參與動員。筆者認識的一位內地退休幹部,因事來港,接的第一通電話,就是叫他動員親友投票給葉太。另一朋友更接到北方友人的長途電話「指導」投票。看來參與選舉工程的,已不僅是中聯辦,而且是由北京港澳辦直接指揮啦。在這種中共、左派、建制派總動員的形勢下,得票率也只略略超越四成,可見對左派來說,不僅是輸了選舉,而且得票成績也未符理想。 更重要的是,儘管泛民與左派爭論的最主要政治議題,是2012雙普選還是2017才有特首普選,然而為爭取選票,左派推舉的候選人葉太,也提出2012雙普選的訴求,以騙取支持普選的選票。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投票日所作民調,顯示葉太的支持者中也有37%贊成2012雙普選。換句話說,左派是隱藏了2017才有特首普選這個訴求,才有可能讓葉太爭得四成二選票的。在上月港大學生會舉辦的論壇上,八位候選人都支持2012雙普選。看來這次立會補選所顯示出來的民意主流趨勢,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都絕對不能忽視了。 前晚十點半投票結束後,負責葉劉選舉工程的程介南接受電視訪問時說,葉劉的選舉工程已做到最好,我們知道可以掌握到多少票,但對手有多少票我們就估計不到了。他這句話,戳穿了葉劉說「沒有鐵票」的謊言。根據過去的數字,左派在港島區有鐵票十四萬,這次葉劉得票尚不到這數字,說明她即使以支持2012雙普選為訴求,也爭不到多少中間票。明年立法會選舉,她能否取代范太地位,絕對成問題。左派對明年選舉可能會有另一番安排考量。 電盈主席李澤楷說,選民不應因為經濟好轉而放棄公民權利。這是在香港目前政經形勢下一語中的之論。因為中共、左派、建制派正正是希望香港人因為經濟好轉而放棄爭取公民權利的。 陳太進入立法會後,立法會的政治生態會有甚麼變化? 首先,以陳太從布政司到政務司司長的長期領導公務員體制的經歷,她應是最熟悉政府運作的議員。她對政府施政的監察,應最能促進政府的良好管治,也最能揭示過多政治任命的弊端。 其次,以陳太長期領導公務員隊伍的資歷,她同所有高官的溝通、討論,都應更為切身兼切題,她對政府的熟悉,也使幾乎所有政團願與她交流溝通。對泛民政團來說,她說過「民主派要學習管治之道」,因此她可以讓泛民多從管治之道的角度去提出對公共政策的意見,促使泛民開拓更廣闊的反映民意、尤其是中間派民意的空間。 其三,陳太又說過,「公務員要學習民主之道」,也許她可以通過與公務員溝通,讓他們明白,要使香港有良好管治,使政府有更大的認受性,民主普選是必由之路。
其四,她當選後說,會跟中央政府溝通。目前,中央對她在泛民支持下參選,並擊敗中央屬意的葉劉,自然極不高興,對她本人也會充滿疑慮,一時之間,與中央溝通似不可能。然而,以陳太擁有十七萬多選民支持的民意基礎,又是既受泛民支持又算比較中性的人物,加上在政府官員及政商各界中潛在的威望,陳太顯然已是佔居政治高地並具一定實力的人物。中共是最講實力的,你沒有實力,對中共再聽話順從它也懶得理你;若你有實力,還怕中央不同你溝通嗎? 這是筆者對陳太進入立會後的厚望,能夠實現多少,就要憑她的努力了。 週一至週六刊出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6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成報 A02 | 要聞 | 社評 |
2007-12-04 |
陳太當選 還須學習議事堂ABC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陳方安生奪得17萬5874票,以總選票五成四的佳績當選立法會議員,同時,也成為本港首位成為立法會議員的前政府官員。陳太當選後即席發表演說,認為「獲勝是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昨晚出席電台節目時更表示,宣誓出任議員後,首要工作是推動2012年雙普選。 首先要祝賀陳方安生當選立法會議員,在八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贏得乾脆利落。選民希望陳太能夠履行議員的職責,在議會帶出市民的心聲。但遺憾的是,陳太當選後只是強調爭取普選,強調今次勝出「是爭取雙普選的強心針」,其他一概欠奉。 香港人投票選舉議員,不僅為了爭取民主,爭取雙普選。香港要發展,要前進,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有政治問題,有民生問題,市民希望議員將民間的心聲帶到議事堂,希望議員監察政府的運作,影響政府的施政。 立法會的職權有多方面,要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要審核政府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對政府工作提出質詢;就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接受香港居民申訴並作出處理;監察政府官員施政和操守,等等。 而推動香港的民主進程,進行政制改革,落實雙普選,只是議員眾多職權中的其中一部分,如果將議員工作理解成單一為爭取雙普選,則有負市民的期望,亦容易引起社會的分化。 市民心目中的議員,首先,要全方位履行立法會的各項職責。香港的民生議題,其他政治議題,香港的長遠發展問題,議員都必須關注,在現階段,貧富懸殊、醫療問題、中港合作發展,更是市民所關注的。因此,如果把單一議題作為己任,或作為主攻方向,則欠全面,最終定會令選民失望。 第二,要避免政治爭拗造成社會分化。陳太表示,她獲勝是香港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新開始。過分強調雙普選民的時間,而忽略推動普選的實際準備工作,正代表部分人的思潮。香港人誰不想普選,在這次港島補選中,兩大陣營都提出普選的明確理念,都支持民主的理念,但是,有人提出,支持2012年普選的是民主派,不支持2012普選的是保守派,這種劃分本身就是形而上學。香港要達致普選,還要做很多準備工作,要有成熟的政黨政治,要有大批的政治人才,成套的管治班子;還要制訂政制發展方案、路線圖,一步一步沿普選的方向邁進。 有人不信「循序漸進」,認為香港今時今日已經具備普選的條件。這是一步登天的想法,假如明日普選,試問哪個政黨具備執政的條件,試問哪個政黨擁有治港的人才?理智回答我們,今天還沒有,短時期內都沒有。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強行要求某年某月普選,是不切合實際的;而以某一年作標準來劃分「民主」或「不民主」,更是無稽之談。每位議員必須以務實的態度對待普選,腳踏實地制訂具體的目標,做好前期的工作,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每位議員還須提防,以時間快慢劃分「民主」的做法,必然會引致社會的分化。香港何年實行普選,要靠全港市民的共同努力,條件成熟之時,便是普選之日,正如常說的「水到渠成」。 相關新聞刊A03版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29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成報 A03 | 港聞 |
2007-12-04 |
「獲勝為爭取雙普選打強心針」 【實習記者徐展基、記者蔡蘊賢、張智仁報道】勝出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明日宣誓就職,成為本港首位曾任高官的立法會議員。她當選後表示,獲勝是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新開始,會向北京反映港人訴求。但有學者指出,如北京認為陳太是挾民意施壓,會令溝通更為困難。 陳方安生明早將於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監誓下宣誓就職,並獲安排坐於已故民建聯主席馬力座位,左右邊分別是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及創黨主席曾鈺成。陳太昨晚接受商台訪問時表示,「坐邊都冇問題」。 坐曾鈺成劉江華中間 她又表明會加入政制事務委員會,關注擴大問責制措施,並積極參與福利及醫療事務,至於首個動議辯論,陳太預計會與2012年雙普選有關。陳方安生又說,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日未有致電祝賀她,但她不介意。 接受訪問前,陳方安生昨午時現身中環皇后碼頭舊址,與公民黨余若薇及民主黨李柱銘等泛民高層登上開篷車巡迴港島各區,又在灣仔下車與市民握手合照。 陳太在昨日凌晨發表當選宣言時表示,補選勝利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熱愛民主的港人,認為「勝利證明市民眼睛雪亮,作出明智抉擇,支持香港有真正民主,係大家爭取雙普選強心針」! 陳太自言獲選後「有民意授權,我會如實反映香港市民心聲,向特區政府反映,向中央政府反映,我相信中央亦想聽到真正市民心聲」。她又表示會積極考慮明年參選立法會選舉。不過,陳方安生丈夫陳棣榮坦言,不贊成太太明年再選:「我自私,我想佢陪我好過」。 陳太或更難與中央溝通 對於陳太冀向中央反映普選訴求,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如果未來北京認為陳太係挾民意而向中央施加壓力,我諗北京會更加謹慎,更加唔會好主動咁去溝通」。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張同新亦指出,陳方安生當選立法會議員後,是全體港人代表,履行職責必須按照《基本法》。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不擔心陳太加入立法會會增加政府施政難度,他期望在立法會內與不同黨派求同存異,建立共識。政府發言人亦祝賀陳太當選,期望與她及其他議員緊密合作。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29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
香港經濟日報 A04 | 要聞 | By 劉家慧、洪翠蘭、羅善柱 |
2007-12-04 |
葉太稱「贏了」 明年捲土來 剛在立法會補選中落敗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指自己得票打破了親中與泛民的「四六比例」,直言,「我覺得自己已贏了!」明年必捲土重來。 匯賢否認葉太將組黨 有親建制人士透露,不排除葉太組黨,銳意爭取中間票源。就葉太會否組黨,匯賢智庫總幹事陳岳鵬回應指,「未有聽聞、亦都無想過組黨的事,沒有想到這麼長遠!」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預計,葉太明年出選時,會積極開拓自由黨銳意爭取的中間溫和票,因此自由黨副主席劉健儀較難與葉太同在港島爭奪議席。 破「四六比例」感自豪 落敗的葉太,昨以勝利者姿態向選民謝票,對於戰果,葉太最引以為傲的,是打破泛民與親建制派的得票比例,一向為「六比四」,「我已取得45%選票,陳太就取得55%……泛民派最高級的出來,應該以七比三擊敗,我覺得自己已贏了!」 昨日凌晨3時許,葉太獲悉結果時,即主動與陳太握手;隨後向記者表示,民調一直顯示陳太領先很多,對落敗早已有心理準備,又說:「不會不服氣,選了,就是市民表達他們的意願,怎會不服氣呢?」 決言必捲土重來的葉太,指明年選舉,「會與民建聯合辦活動,但選舉則暫時未知。」匯賢智庫預期,經是次補選後可凝聚葉太支持者,成為明年「樁腳」,毋須太依賴民建聯的地區網絡。 就明年選舉合作,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還要作研究。其中有機會與葉太合作的政團,包括新論壇等,除了葉太在港島區出戰外,還考慮派人在其他區參選,以壯聲勢。但消息人士補充,選舉剛過,一切還在醞釀階段,預料不會很快成事。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自由黨在區會選舉欠佳,討價還價能力較遜,在明年選舉會較為吃虧;若該黨不欲冒險,劉健儀很大機會繼續循功能組別出選。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6 ---------- |
香港經濟日報 A32 | 政情 | 大戰之後 | By 洪翠蘭 |
2007-12-04 |
按揭風波 陳太上任首挑戰 坐馬力原位 無懼與民建聯為鄰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明日宣誓就職出任立法會議員,首要面對的挑戰,將是民建聯要求調查其「十成按揭」;但偏偏,陳太獲安排坐在該黨已故主席馬力原座位,與該黨議員為鄰,陳太說不介意:「我可與不同黨派合作。」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早表明,即使陳太當選,也會繼續要求調查「十成按揭」一事;陳太昨回應說︰「十多年前已交代過,沒有甚麼需要隱瞞。」丈夫陳棣榮也表示,不介意立法會跟進調查「十成按揭」一事。 雖然陳太可能面對民建聯的追擊,但由於陳太的補選空缺,是該黨已故前主席馬力留下,因此她明日宣誓後,將獲安排坐在馬力的原座位,即與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副主席劉江華和前主席曾鈺成等為鄰。 陳太昨笑指不介意坐於劉江華旁:「坐得近沒有所謂,我一早強調可與不同黨派合作。」 首條動議 將爭取雙普選 在2000年立法會補選勝出的公民黨黨魁余若薇,由於是填補民建聯前副主席程介南的空缺,當年,她也是被安排坐在程的原座位,直到換屆選舉後才調位。 另外,明天將展開議會生涯的陳太,接受電台訪問時稱:「暫未決定會參加會內哪一個委員會,但一定會加入政制事務委員會。」她指,自己較關注貧富懸殊、醫療、普選等問題,而自己首條提出的動議,將是爭取雙普選,同時亦會關注高官問責制執行後的利弊。 除了面對議會工作,陳太還要應付家庭、特別是丈夫陳棣榮反對她明年參選。陳太笑稱︰「他見我這次選舉辛苦,只是錫住我。」又表示自己會積極考慮參加08年立法會選舉。 女看母意願 夫不欲再選 點票當晚,雖然陳棣榮得悉選舉結果後,在台上應記者要求親吻陳太,表現恩愛。但之前接受傳媒追訪時,他卻顯得不耐煩。記者多番追問,他是否支持陳太再度參選立法會時,他說:「她要參選,是她的事,不關我事。(那你贊成嗎?)我都說了不贊成囉!我自私,我想她陪我好過。」 問及如何評價陳太的表現,陳棣榮也不願多談:「I am not a politican(我不是政治家),絕對不懂得這些事情。」 至於陳太的女兒陳慧玲則持開放態度:「看看我媽咪的意願,我不會參與意見,我會先聽她的意見。」她又笑言,有了今次經驗,家人對於如何應付壓力,會有更好的心理準備。 ﹏﹏﹏﹏﹏﹏﹏﹏﹏﹏﹏﹏﹏﹏﹏﹏﹏﹏ 另有「陳太當選後宣言」報道A4版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09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7 ---------- |
香港經濟日報 A03 | 要聞 | 社評 |
2007-12-04 |
陳太勝選 民主政制十字路 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立法會港島補選中報捷,得票壓倒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未來關鍵是強調要與中央溝通的陳太,獲選民授權後將續走泛民與中央對抗的舊路,還是能推動泛民與中央協調,走出香港政制民主化新途。 陳太在補選中勝出,但其實贏得不多;葉太輸了選票,卻有得。陳太與葉太的得票率,分別為百分之五十四點八與百分之四十二點八,此與泛民和建制派的各自基本民意支持比重,相差不大,反映陳太的明星效應並未收到預期效果;葉太則建立了新形象,並取得建制派的資源與網絡,為政途鋪路。 爭溝通與普選 莫走泛民舊路 陳太雖未能為泛民擴大民意版圖,但她經過選舉洗禮,在泛民之間不再只是明星,還具選民授權此政治資本,她將如何運用這些資本,是香港未來政制發展的一個重要變數。 不論拉票還是獲選後,陳太都強調兩點,其一要盡力打開與中央溝通的渠道,其二要推動普選。此兩項要點當然重要,但並不新鮮,泛民過去數年都已一直強調,惜實踐上卻一直走與中央硬碰之路,對落實普選並無助益。 例如港府○五年底提出政制改革方案,雖獲逾半數市民接受,泛民內亦有少數溫和派可商可量,但佔主導的強硬派採取捆綁策略,迫使泛民一致反對,推翻了方案,令○七年特首選舉與○八年立法會選舉的制度,只得原地踏步。 究竟強調要與中央溝通的陳太當選,能否改變大局,投入並擴大泛民內的溫和陣營,並爭取泛民其他聲音,令溫和派成為泛民的主流,積極與中央及港府溝通,發揮妥協的政治藝術,為本港政制民主化闢出新途? 抑或是陳太走入實際權力圈,仍無力扭轉泛民的對抗路,甚或加入強硬派,統領泛民在普選問題上與中央對抗到底,以至重複○五年一拍兩散的舊路? 推動泛民轉變 政制民主新途 對此,目前恐怕未能太樂觀,因陳太陣營在競選過程中,採取的仍是對抗的主軸,例如力打「反鐵票」牌,不惜將所有支持葉太的選民,描繪為聽命建制甚或中央的鐵票。 陳太以多數票勝選,選民對她是有期望的,除在議會中擔當有質素、具建設性的代議士,更期望她能發揮領袖能力,統合泛民,推動香港政制民主步伐。陳太會走溫和路,還是投身強硬派,將是箇中關鍵。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1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8 ---------- |
新報 A04 | 港聞 | 社評 | By 文達 |
2007-12-04 |
強心針打救泛民爭普選事與願違 陳方安生以三萬八千票優勢壓倒對手葉劉淑儀,成功取得港島區補選立法會席位,陳太放下前政務司長的尊貴身段,走上街頭接受民主洗禮,特別是投票當日全日拉票,凌晨又到點票中心與助選班子以及支持者慶祝勝選,接受歡呼,整個競選過程,陳太表現出高度投入(「忽然恤髮?」除外)和過人精力,實在令人感到意外,也值得令人敬佩。那些擔心陳太67歲高齡難以勝任立法會議員冗長會議和大量工作的人士,現在大可放心。 陳太勝出,最大贏家並非陳太自己,而是民主派陣營,特別是當日半遊說半挾持陳太出山的幾個民主派大佬,李永達指陳太勝選是「一支強心針」,這支強心針救了在區選中慘敗、潰不成軍的民主派,證明當日民主派大佬關鍵時刻打陳太牌,是英明正確的決定。毋庸置疑,假如不是陳太,泛民無任何人能阻止葉劉淑儀當選;假如不是陳太,在區議會選舉慘遭滑鐵盧的民主派,是否能夠承受港島補選的再一次失敗,實在是一個大問題。現在,民主派可以憑陳太勝選這支強心針,重振士氣,迎接明年立法會選舉。 至於陳太除了贏得一個任期七、八個月的立法會議席,其他方面似乎得不償失。 首先,參選之前,陳太是一個民主派的「神話」,只要陳太一出現,大批市民自然會歡呼簇擁。民主派大佬以為陳太出山必能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大敗對手,但投票前幾日卻覺得形勢不妙,不得不狂打告急牌;選舉結果顯示,陳太僅以約12%的優勢小勝葉太,而且得票較泛民上屆立法會選舉在港島的得票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5%。陳太經此一役,神話不再,恰似由一潭不知底細的深淵,變成如一條一眼見底的淺溪,沉渣腐草盡現,人們看得清楚,方覺原來「不外如是」。 其次,陳太形容自己當選是熱愛民主的勝利,是爭取2012雙普選的開始,當選後得到民意授權,希望與中央溝通,會如實反映民意云云。如果這些話不是應景說辭,而是陳太真心說話,則充分表露陳太政治上的幼稚和天真。陳太參選第一日就表示希望以立法會議員作為與中央溝通平台,但實際上,陳太選擇代民主派披甲出征,同那幾個被中央視為居心巨測的民主派大佬進行勸選黑箱作業,在政制發展問題上,不惜改變自己較為溫和的態度而遷就民主派的強硬立場。如此一來,她與中央溝通的基礎更形薄弱了。 陳太雖然如願當選,但這不僅無助改變中央對她的觀感,甚至可能更進一步加深中央對香港社會和諧受到威脅的擔心,在缺乏互信的政治環境下,普選的步伐不會更快,只會有更多的挫折。而任何對中國政治現實稍具常識的人士都清楚,中央十分尊重民意,但決不會接受任何人以民意作要脅。陳太離希望借當選議員達致與中央溝通的目的,恐怕會越來越遠。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300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9 ---------- |
新報 A04 | 港聞 |
2007-12-04 |
葉太改口︰覺得自己已贏了 【新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以3萬多票之差落敗,她昨在點票中心表示,對落敗感到失望,落敗原因是她只有八至九星期時間準備,致令準備不足。不過,昨日下午謝票時,葉太語調已作轉變,指「覺得自己已贏了」。她指自己取得四成半的支持,泛民主派的「皇牌」陳方安生則取得五成半支持,已打破了過往的「六四黃金定律」。另外,她對於未能全面取得建制派14萬票,認為這表示不會有「自動轉帳」,亦不相信支持范徐麗泰及民建聯的人會自動支持她。葉太昨日凌晨由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立法會議員蔡素玉及匯賢智庫成員陳岳鵬等人陪同下,到達灣仔會展新聞中心等候點票結果,自由黨則未有成員陪同。葉太甫進場即主動趨前跟早已在場等候的陳太握手。兩人同穿搶眼紅色襯衣,與其他候選人一起在台上待選舉主任公佈結果。 明年再戰立會選舉 結果公佈後,葉太稱心情好像球賽「輸波」一樣,有點失望,但她在參選的過程中學習了很多,感謝市民及助選團支持。她稱參選的準備工作緊迫,在短時間內得到十三萬多名選民支持,已經十分難得。 問及落敗原因,葉太稱陳太過往的職位高於她,所以早已有輸的心理準備,但明年仍會再戰立法會選舉。問及她落選會否不服氣,她稱「唔會不服氣,呢個係選民表達的投票意願」。她稱不覺得是打擊,而且輸得心安理得。她原定計劃參選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但民建聯主席馬力突然去世,作為新人,在不夠時間準備下,壓力很大,不過仍得到超過13萬票已很不容易。問到自由黨是否協助不力,葉太否認,指他們也有參加造勢活動。 葉太回家睡了四小時後,下午從灣仔金紫荊廣場出發,乘七人車到港島多個區謝票。葉太指自己已盡全力,其助選團亦十分落力,包括民建聯主席譚耀宗、鄭耀棠、立法會議員何鍾泰及自由黨等均幫助她很多。問及在補選中是否已成功「洗底」,她指為23條道歉,並非蓄意「洗底」,她真心為當日的做法感到慚愧。 問到明年會否避開陳太參選,葉太指自己曾說過,無論今次贏或輸,都會再參選明年的立法會,但她並不知道其他候選人是否有這麼清晰的承擔。問到若陳太明年參選,有沒有信心打敗陳太,葉太稱言之尚早。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3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0 ---------- |
都市日報 P10 | 中國 | 神州脈搏 | By 秦漢 |
2007-12-04 |
陳太贏選戰 2012年雙普選無望 陳方安生在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中擊敗葉劉淑儀,以直選晉身立法會議員。陳太聲稱她的獲勝是民主的勝利,是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強心針和新開始。但是,這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首先聲明,筆者對陳太沒有任何偏見,並認同﹐無論是陳太、葉劉或者曾蔭權,都是香港社會的精英(精英也可以做錯事)。民主是我們的共同價值觀,用普選方式來建立一個權力制衡的公義社會﹐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筆者無意在這裡闡述一些形而上的哲理(它應留給學者去做)。筆者只是指出,受制於香港的政治現實,陳太勝出,將令香港2012年雙普選的機會接近零。 很多人(包括很多所謂的政治評論家)﹐每天都在猜度北京的意圖。事實上﹐香港回歸後,中央政府對香港只有兩個要求。第一,要可靠,即香港的政治人物,尤其是特首,必須要取信於北京;第二,不要讓香港成為大陸的負累。 基於這樣的政治現實,北京在沒有找到一位既可靠,又可獲得大部分港人認同的政治人物前,不會貿然進行特首直選。 陳太未能取信於北京已不是甚麼秘密。陳太是次聯同泛民出戰補選,事實上,已將陳太和北京的距離拉得更遠。另一方面,葉劉在親中力量背後支持下仍然敗北,顯示北京在爭取港人民心方面仍要下很多功夫。在這樣的環境下,你認為北京會創造機會,讓陳太參加2012年特首普選嗎? 因此,陳太的勝出,意味雙普選基本上不可能在2012年落實。客觀上將會令香港的雙普進程推延。時間在北京一邊﹐無論港人喜歡或不喜歡,但都是不得不接受的政治現實。 |
|
文章編號: 20071204441005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1 ---------- |
am730 M02 | 新聞 | 本地 |
2007-12-04 |
「香港人已準備好普選」陳太冀與中央溝通反映民意 本地首次接受民主洗禮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取得逾17萬票,以相當於54%的選票,力壓得到親政府陣營支持的強敵葉劉淑儀,她形容今次的勝利屬於所有熱愛民主的香港人,亦為爭取普選打下強心針。明日宣誓成為立法會議員的陳太說,首要任務是推動2012年雙普選,她矢言會盡力打開與中央的溝通渠道,並在獲得民意的授權下,如實向中央反映港人的心聲。昨日凌晨5時許才就寢的陳太,中午在泛民主派議員陪同下,乘坐開篷車到各區謝票。她形容今次參選是人生中最難忘的里程碑,特別是人力物力均不及對手,但仍得到包括泛民及市民的支持,「支持者係真真正正從良心、心甘情願咁幫助我」,令她深感欣慰。 政府昨日祝賀陳太當選,但與她相識多年的特首曾蔭權,並無致電陳太祝賀,但她指不會介意及埋怨。她接受商台節目《左右大局》訪問時亦說,暫時沒有收到中聯辦的電話,但她希望與中央及中聯辦溝通,並會盡力打開溝通渠道。 她又說,有信心當選有利與中央溝通,並會盡力打開溝通渠道,「我有民意授權,我會如實反映香港市民心聲,向中央同特區政府反映,相信中央亦好想聽到真正市民心聲。」為官39年的陳太,是首位循直選晉身立法會的前高官,她明日在立法會接受主席范徐麗泰監誓後,正式成為立法會議員。她入會後首要任務是推動2012雙普選,並會以普選作為首個提出動議的議題,而在8個月的任期內,她會關注問責制執行後的利弊,亦希望為弱勢社群做一些事。 今次補選共有321,938人投票,陳方安生獲得175,874票,得票率為54%,以38,324票之差壓倒獲42%得票率的葉劉淑儀。選舉主任昨日凌晨3時許公佈選舉結果後,陳太的支持者大聲歡呼喝采,現場掌聲雷動,陳太丈夫陳棣榮送上鮮花並互相親吻,她亦在台上即場開香檳慶祝,並且不顧儀態「吹喇叭」。 陳太隨即發表勝利宣言,她指「今次勝利唔係屬於我個人,而係屬於所有熱愛民主香港人;今次勝利證明香港選民眼睛雪亮,作出明智抉擇,支持香港有真正民主;今次勝利係大家爭取雙普選強心針。」她又說,今次是她首次接受民主洗禮,過程殊不容易,但從無感到氣餒,「競選路上,每位市民每走一步,都堅定我參選信念,就係香港人已經準備好普選。」她強調不會辜負選民對她的期望,「今日係選舉結束,但亦係爭取2012雙普選開始,選民聲音好清楚,就係希望所有熱愛民主人士都團結,一起建立民主、自由、仁愛及公義社會。」至於會否參加明年立法會選舉,她指今次得到市民的支持,她會積極考慮明年再參選,但當前急務是盡快履行議員職責。 |
|
文章編號: 2007120489200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2 ----------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特稿 |
2007-12-04 |
葉劉環島謝票民心不離不棄 葉劉淑儀雖然輸掉了今次補選,昨日仍堅持乘車穿梭港島向支持者謝票。連日「嗌咪」導致聲線沙啞的她,從車子的天窗中露出半個身子,拿「咪高峰」,向沿途市民揮手致謝。葉劉承諾,對支持她的市民不離不棄。 心情輕鬆致謝 昨日下午四時,穿粉紅色上衣及牛仔褲的葉太出現在金紫荊廣場,陪同在側的還有她的得力助手陳岳鵬和黃楚峰。葉太面帶微笑說,昨晨九時許已起床,心情十分輕鬆,因為選舉工程已結束,可以休息一下。她表示,投票日不斷「嗌咪」,令她聲線沙啞,簡直比「張學友開完十場演唱會更厲害」。 首次參選就獲得十三萬多張選票,葉太坦言自己其實已經贏了。雖然,她未能贏得立法會議席,但是卻贏得很多市民的支持。她乘坐車子途經小西灣、柴灣、北角、灣仔、中西區、南區等區域,沿途有不少市民叫她「加油」,有些甚至說來年立法會也要投她一票。 真心直面過去 從二○○三年推銷「二十三條」的手法受到市民批評,到今天贏回不少市民的支持,葉太坦言並非「洗底」成功。「我不是蓄意『洗底』,我是真心對過去的(推銷二十三條)處理手法感到慚愧,我也知道有些市民是因為二十三條而不喜歡我,我接觸過這麼多市民,我是知道的,我會繼續努力令市民接受我。」 變身旅遊大使 葉太謝票前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金紫荊廣場素來是內地旅客必到之地,當葉太接受傳媒訪問時,一位來自昆明的旅客堅持要與葉太合照,葉太即時變身「旅遊大使」,用普通話說:「歡迎您,歡迎您來到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玩得開心一點。」其他旅客也向葉太揮手,被葉太的親民形象完全融化。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2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3 ---------- |
星島日報 A06 | 港聞 |
2007-12-04 |
葉太謝票明年「再戰江湖」 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以三萬八千多票,敗予對手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但昨日仍到港島多個地區謝票,她表示,雖然落敗感到失望,但自己取得四成五的票,而陳太取得五成五,即已打破六四定律。劉又指,對方已出到皇牌,她滿意自己所得票數,又表明會參加明年的立法會選舉。 六四定律已不存在 葉太昨日凌晨到達灣仔會展新聞中心,觀看點票結果。她坦言,對今次補選的結果感到失望,但她形容心情輕鬆。認為她已盡了責任,對選舉結果不意外。她說:「一路民調陳太都領先過我,同埋她在政府的地位高過我,所以我覺得心裏有準備。」她表示對結果「心安理得」,感謝支持她的市民,以及她的競選團隊。 葉太昨日下午乘坐七人車,由灣仔出發,到港島多個區謝票。她表示,「雖然落敗有點失望,但睇番個結果是開心的,因為我到四成五的票,泛民的候選人陳太只到五成五,即已經無法子有六四定律,事實上,泛民請到最高級的官員陳太出來,應該以七三擊敗我添。如果咁諗,我整個團隊表現都非常好。」她又指,對方已出到皇牌,滿意所得票數,「覺得自己已經贏」。 「覺得自己已經贏」 葉太承認,廿三條是一個負面因素。對於她就廿三條洗底成功的說法。她說:「我唔係蓄意洗底,我係真心對過去的處理方法感到慚愧。」 記者鄧想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300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4 ---------- |
明報 A04 | 補選總結 |
2007-12-04 |
公佈前一刻葉營冷陳營熱 補選投票結束後,各投票站隨即變成點票站,喧鬧過後回復平靜;不過,灣仔會展新聞中心隨即變得鬧哄哄起來,兩名主要候選人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的助選團紛紛到場等候這場「兩太之戰」的結果。結果未公佈前,兩太陣營滲透的氣氛對比強烈,陳營早已表現得勝券在握,洋溢勝利的喜悅;反觀葉營代表則木無表情,預示大勢已去。 泛民支持者露笑容 凌晨過後,陳太未抵達新聞中心,穿著紅衣的助選團率先到場,泛民多名立法會議員如公民黨湯家驊、民主黨塗謹申亦陸續到場,大家都面露笑容,心情輕鬆,而兩星期前在區選獲勝的公民黨陳淑莊更準備好鮮花送給陳太。 葉太亦有大批人士到場支持,不過大都木無表情,與日前拉票活動陣營相比,亦只餘下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和蔡素玉兩人前來「撐場」,兩人對於選情亦不欲多談。當第二輪臨時點票結果在凌晨2 時半公佈時,兩營緊盯大銀幕,屏息靜氣等待。當陳太以逾3 萬票領先時,陳營拍手歡呼,響徹全場。 15 分鐘後,主角陳方安生換上新的紅衣,在丈夫陳棣榮及親友陪同下到場,隨即被大批傳媒簇擁,要保安人員及助選團開路才能擠進場內。到場後,她不停展示較平日更燦爛的「四萬」笑容,奔走了一整天仍毫無疲態,還不停向在場的支持者揮手。逾30 名陳太的年輕助選團成員顯得相當興奮,不斷高呼「真心良心,陳方安生」的競選口號,又大聲拍掌及吶喊助威。 至凌晨3 時,神情崩緊的葉太終於現身,當她抵達之時,陳太陣營本亦大方拍手支持,但突然有人高呼「反對23」及發出噓聲,葉太的支持者立即反撲,振臂高呼「葉太!葉太!」,以示反擊。 凌晨3 時半,選舉主任宣佈陳太獲勝後,陳太與一眾候選人握手,並與親友及多名議員擁抱,不停與支持者揮手,助選團亦預備了一支香檳替陳太慶祝,陳太情緒相當高漲,拿整支香檳暢飲,陳太的丈夫亦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更在徇眾要求下親吻陳太,陳太亦小鳥依人般依偎在丈夫身旁。 另一邊廂,葉太則悄悄地與助選團離去。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402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5 ---------- |
文匯報 A05 | 立會補選 |
2007-12-04 |
黎智英竟稱不知出號外 【本報訊】《蘋果日報》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日派發標示「陳太勢危」的「號外」,被質疑有影響選情,對其他候選人不公平。壹傳媒主席黎智英聲稱,他不知道旗下的《蘋果日報》出號外,雖然有學者批評,該報這種做法會衝擊傳媒的中立原則,但黎聲稱「傳媒沒有中立性」。 黎智英在接受傳媒查詢有關其旗下刊物《蘋果日報》派發「號外」一事時,聲稱自己並無要求該報刊發號外,而他當時亦「不在公司」,故不知道有此事。被問及該報的做法會否影響傳媒的中立性時,黎智英回應說:「傳媒沒有中立性的,一定會有立場的。我們從來沒有說過傳媒有中立性。」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講師尹國輝指,部分傳媒一直有政治立場,不過,以出版號外的形式表態是第一次,相信會衝擊傳媒的政治中立性。 在是次「號外」事件中的「最大得益者」陳方安生則只回應稱,傳媒有傳媒的看法,香港有言論自由,「我只望住自己的參選活動。」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則表示,不會評論個別的個案,若收到投訴,他們會按既定程序去處理。不過,他強調,傳媒在選舉時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候選人,並指任何人用任何形式促使某一名候選人當選,所涉及的經費都應計算入該候選人的競選開支內。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501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6 ---------- |
文匯報 A05 | 立會補選 |
2007-12-04 |
6候選人按金遭沒收 【本報訊】根據特區政府公佈,剛結束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共有321,938名登記選民投票,累積投票率為52.06%,而整個點票過程於4小時30分鐘內完成。 另外,除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外,其餘6名候選人因所得票數少於總有效票數的5%,故其5萬元的選舉按金遭沒收。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501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7 ---------- |
蘋果日報 A02 | 要聞 |
2007-12-04 |
泛民急需選新一代領袖
【本報訊】泛民主派支持的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雖以3.8萬票擊敗左派支持的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但泛民成員認為,今次陳太勝利,除了顯示不少港人仍支持雙普選外,也凸顯了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敗,其實是選民對泛民表現不濟的懲罰,面對08年立法會選舉,泛民必須盡快改革,洗心革面爭取選民支持,否則難免重蹈區選落敗覆轍。 要建立新形象 有泛民中人分析,區選大敗後,民主派一直憂慮經濟復甦後,港人對民主及雙普選堅持有所動搖,可是今次立法會補選投票率逾五成,陳太得票更逾17萬票,顯示港人面對民主等大是大非議題受到挑戰時,仍然會支持民主派,問題是民主派在08年立會選舉中,能否吸取區選教訓,洗心革面爭取選民支持。另一名泛民議員則說,泛民陣營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繼李柱銘、司徒華等泛民「大佬」相繼退休,泛民急需要找新一代領袖。可是另一方面,該議員指,區議會選舉大敗,顯示選民求變之心,泛民必須要以新形象、新面孔迎戰明年立法會選舉,未來幾個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是泛民面對的難題。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600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8 ---------- |
蘋果日報 A02 | 要聞 |
2007-12-04 |
左派港島勢力有增無減
【本報訊】代表左派出戰的葉劉淑儀雖然敗在陳太手上,但綜合葉太今次取得近43%得票率,較04年立法會選舉中,民建聯連同范太陣營所取得的不足四成得票率為高,反映保皇派實力在港島區有增無減,左派陣營明年立法會選舉中要取回現有三席並不困難。 08選舉穩佔三席 屬於東區的北角與柴灣向來都是民建聯的票倉,今次由非打正民建聯旗號的葉太出選,在該區得票率便勝過04年的左派陣營;反之泛民主派在南區與灣仔區得票率均下降。有左派陣營人士不諱言,補選結果正好反映了左派的港島區勢力擴張,過往泛民陣營及保皇派的六四支持度比例已打破,保皇派已衝破四成得票關口;預料明年立法會選舉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模式下,保皇派極有機會取得原來已有的三個議席,要搶攻第四席卻有困難。至於保皇派第三席花落誰家,仍是未知之數。葉太表明明年捲土重來,自由黨又盛傳會推舉副主席劉健儀到港島直選,加上區議會選舉戰績不俗的新論壇也有意派人出選;若民建聯也多拆一張名單加入戰團,肯定令戰況混亂,泛民有機會漁人得利。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06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9 ---------- |
成報 A03 | 港聞 |
2007-12-04 |
泛民票倉全線失守打破六四定律 陳太今仗贏得不漂亮 立法會港島補選結果塵埃落定,由泛民抬轎參選的陳方安生以175,874票贏得議席,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的137,550票,成為香港首位循直選途徑晉身議會的前政府官員。然而,陳太未能延續過往歷屆立法會選舉泛民與建制派「六四」得票的黃金定律,只以54%得票率稍勝葉太,而一向被視為泛民票倉的所有選區,更比上屆泛民的得票率下跌。學者認為陳太今仗贏得不漂亮,更預言明年泛民在港島直選將損失一席。記者馮志諾報道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分別以54%及42%贏得選票,陳太僅以12個百分點的差距勝出。與04年立法會選舉港島直選的票數比較,雖然葉太未能囊括民建聯馬力及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兩張名單共14萬建制派「鐵票」,尚欠2000多票,但代表建制派參選的葉太,該陣營的得票率,其實是比上屆增加了3.4個百分點。 葉太各區得票全報捷 至於陳方安生與上屆泛民曾健成、民主黨楊森及公民黨余若薇三張名單共21萬票比較,陳太一人只獲17.5萬票,與泛民對比明顯輸一大截,陳太的得票率比上屆泛民下挫4.5個百分點。上屆泛民與建制派的港島得票比率,分別是61%及39%,換言之,過去十多年立法會港島直選,「六四」之分的得票黃金定律,正式打破。 此外,本報對比港島四個區域的票站,陳太得票率比上屆泛民全部下滑。以港島區半數選票主要來自東區為例,陳太跌2.5個百分點,屬跌幅最大的選區;而泛民向來依賴的中西區,陳太更「滑鐵盧」急跌6700多票,達百分之一,其中部分過往以泛民大比數佔優的票站,如士美菲路體育館,陳太及葉太只相差300多票,葉太更在石塘咀體育館票站反超前113票。 反觀葉劉淑儀在各區的得票率,卻全面報捷,遠較上屆民建聯及范太得票為高。位於北角及柴灣的東區向來是民建聯的票倉,但葉太在港運城遊樂場協會、陳維周夫人紀念學校兩個票站,得票已超越上屆馬力及范太名單,反映葉太吸盡左派票源,一洗為官時推銷《基本法》23條立法的頹風。葉太以東區升幅最高,達1.5個百分點,其餘各區均錄得0.2至0.9個百分點的增長不等,她昨天謝票時表示,自己已得票四成半,打破了過往六四定律,成績理想。 選民對普選並不急進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分析,經歷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近年社會已轉趨和諧穩定,就算選民趨向2012年雙普選,但對普選訴求並不急進;加上中產及專業人士對政黨地區工作的要求提升,與泛民近年只以雙普選為單一議題背道而馳。 至於陳太在各區的得票率比上屆泛民下跌,宋立功估計不少選民不滿她「忽然民主」有關;反之葉太在東區如魚得水,是全靠民建聯全力在該區啟動選舉機器。不過,一向與葉太關係若即若離的自由黨,明顯未盡全力替葉太拉票,令葉太部分選票流失。他估計,以今次葉太的強勁勢頭,明年有機會拉民主黨李柱銘或楊森下馬。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則相信,明年有機會多取一席。 另外,就有報章在投票期間印發陳太告急的號外,有助選之嫌,選舉事務處發言人回應指,若接獲投訴,會按既定程序處理。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29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0 ---------- |
成報 A03 | 港聞 | 特稿 |
2007-12-04 |
兩太兩度握手結束激戰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前晚10時半截止投票,各區票站隨即點票,各候選人先後抵達新聞中心等待結果。凌晨2時35分,第二階段點票結果顯示,陳方安生以三萬多票領先葉劉淑儀,大局幾定,「兩太」此時亦相繼到場。一個穩操勝券,自然笑逐顏開;一個大勢已去,仍贏得尊重。「兩太」兩度握手,為這場激烈選戰正式畫上句號。 前晚10時半後,各大傳媒陸續到位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的新聞中心等候結果,各候選人亦先後到場,惟未見兩名大熱門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的蹤影。凌晨2時35分,會場大屏幕顯示第二階段點票結果,陳太以三萬五千多票領先,泛民陣營發出勝利歡呼,葉太陣營知道大勢已去,均顯得較消沉,民建聯主席譚耀宗亦神情木然。2時45分,陳太在助選團的「英雄式」歡迎下進場,不時展露「四萬」笑容。 其餘六人沒收保證金 15分鐘後,面帶倦容的葉太步入新聞中心,在場的泛民人士,對這位一度令陳太陷入苦戰的對手報以掌聲,惟仍有部分人向她喝倒采。葉太助選團全員起立,齊聲高呼「葉太!葉太!」以示支持。她之後到候選人等候區,主動與陳太及其他候選人握手。3時20分,五名在場的候選人於台上聽候選舉主任公佈最後結果,陳太以十七萬多票勝出。 七名落敗的候選人,除葉劉淑儀外,柳玉成(344票)、李永健(401票)、蕭思江(613票)、蔣志偉(3518票)、凌尉雲(822票)及何來(1593票)的得票率均少於3%,全部未能取回五萬元保證金。記者陳紹恆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29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1 ---------- |
香港經濟日報 A04 | 要聞 | 有政戲 | By 傅流螢 |
2007-12-04 |
四萬第一擊 巧遇林瑞麟 貴為前政務司司長的陳方安生,週三就會變身成為立法會議員。據聞,高官圈子都很頭痛,不知屆時怎樣面對這位「前老細」;而面對陳太「第一擊」者,正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 擴大問責制 前老細有意見 對於陳太入局,多位高官都坦言,早在預料之中,反而她落敗才是意外,因為根據多個民意調查,陳太都領先葉太約10個百分點。 一位高官就指,不少高官都有心理準備,將來在立法會,有機會面對陳太的質詢,由於她是「前老細」,碰到她,官員們心中總有點「怯」,但他們估計,陳太只是補選議員,任期只有約8個月,不會加入太多事務委員會,以她關心的事項來說,不外乎政制、公務員,因此估計首當其衝的局長,將是林瑞麟和俞宗怡。 更湊巧的是,港府開設24個副局長(月薪15萬元至17萬元)及政治助理(月薪約11萬餘元)之大計,下週五就上立法會財委會尋求撥款,泛民主派一向對此大計有意見,現在再加上一個陳太,當然令港府更頭痛。 要知道,陳太當年劈炮,原因之一就是不滿董特首推行問責制,現任特首曾蔭權要擴大問責制,陳太自然大有意見,屆時一定狠批。 在開設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一役,幕前領軍打仗者,就是林瑞麟和俞宗怡,林瑞麟和陳太在政制問題上,早隔空開火多次,反而俞宗怡與陳太過去關係不錯,未知會否因而客氣一點。 下月特首答問會 與曾交鋒 至於曾蔭權,大家都期待,在1月17日的特首答問大會上,當他遇上陳太質詢時,兩人會有甚麼火花? 昨日晨早,曾蔭權在教堂祈禱時,已被傳媒追問陳太當選一事,但他堅拒回應。 其實聞說,他為免其他教友覺得受騷擾,已講明不會在教堂回應任何傳媒問題。 反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傍晚出席中大新聞獎頒獎典禮時,公開表示:「我要祝賀陳太當選。」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2 ---------- |
香港經濟日報 A32 | 政情 |
2007-12-04 |
陳葉奪97%票 餘6人被收保金 今次立法會補選,兩位前高官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囊括了總票數的97%,其餘6名向來被忽略的候選人,各人得票率全部都低於3%,按選舉條例,5萬元的選舉保證金,都要被沒收。 蔣志偉:自己成犧牲品 6名被沒收5萬元保證金的候選人,得票最多的是中港運輸業聯席主席蔣志偉,有3,518票,最少是僅獲344票的柳玉成。 蔣志偉對結果大表不滿,稱今次選舉是受民調影響,一些選民向他表示,因民調結果而不投票給他,又形容「今次選舉是兩大政團的角力,自己成為犧牲品」。 曾期望可取回保證金的另一位候選人蕭思江,亦認為今次是敗給兩大政黨。至於得票最少的柳玉成,對結果表示並不失望,因為自己一向都是以平常心對待。 另有報章在投票當日傍晚時分,為陳太印製「告急」號外。內容除形容陳太勢危,又指對手葉太恃人多作針對式拉票,其餘候選人的報道明顯較少。有學者認為這種做法是衝擊傳媒的政治中立性,但壹傳媒老闆黎智英接受查詢則反稱:「傳媒從來沒有中立性,一定有政治立場。」他又指「自己當天不在公司,並沒有要求(出號外)」。 陳太免混亂 不下車謝票 此外,陳太昨午謝票,所到之處吸引大批市民圍觀,有市民大叫「祝福你」,亦有和陳太握過手的市民大讚她「對手好滑」。陳太一出,傳媒亦爭相追訪,在灣仔鬧市謝票時就引起混亂,陳太和助選團隊決定不再「落地」,只在車上向市民揮手示意,至下午4時許才結束謝票活動。 陳太其後接受電台訪問時稱,參選以來最感激前廉政專員任關佩英,又感謝泛民支持,期望未來可與泛民多合作,她又特別感謝曾有意參選但最終退選的民主黨甘乃威。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001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3 ---------- |
東方日報 A31 | 港聞 |
2007-12-04 |
陳太宣誓就任勢被翻舊帳 【本報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當選,明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宣誓後,隨即在議會內須面對被翻舊帳的窘境。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表示,就陳方安生的「十成按揭」事件,已向立法會排期提出質詢。 金管局須交代十成按揭 而財經事務委員會亦已安排在下月二十九日會議上,要求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交代事件。劉稱,陳在選舉期間以「抹黑」為由,不回應事件,現在已不能再迴避,必須清楚交代。陳方安生昨日則重申,十多年前已交代事件,稱「無事需要隱瞞」。 港島補選昨日在凌晨三時許完成點票,獲泛民全力動員支持的陳方安生,取得十七萬五千多票,以五成五得票率,擊敗取得十三萬七千多票的葉劉淑儀。昨日她在港島區謝票,被問及進入議會後,會否要向民主派「還債」,緊跟其投票取向,她回應指,須視乎雙方理念是否一致。她又說,未收到昔日舊同袍,包括特首曾蔭權等人的祝賀電話。 《蘋果日報》在投票日派號外,為陳方安生打告急牌造勢,被質疑有違傳媒中立性,陳方安生昨日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應計入選舉開支,亦不評論事件,只稱「傳媒有傳媒的看法,香港有言論自由」。 「從無講過有中立性喎」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接受電視台查詢時則聲稱,投票日他不在公司,對事件全不知情,又聲言《蘋果日報》這樣做,「主要想Promote 個選舉」,並強辯傳媒從來不中立,「我從來無講過有中立性喎」。 葉劉淑儀昨日亦在港島區謝票,她表示,取得四成多選票,已打破泛民與親中陣營在港島得票六成對四成之比的黃金定律,泛民出動「最後王牌」、港英最高級華人官員陳方安生參選,「應該以七三之比擊敗我至,咁講,我整個團隊表現好好,已經贏。」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206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4 ---------- |
東方日報 A40 | 龍門陣 | 大道之行 | By 宋立功 |
2007-12-04 |
大道之行:選後分析 港島補選的投票率出乎意料的高,這是陳方安生獲勝的關鍵所在。分析原因,與兩太知名度高及形象鮮明有關,兩人的吸票能力特強,毋庸置疑。 兩大陣營的對壘氣氛強烈,雙方均是許勝不許敗,助選團在多個地區爆發衝突,火藥味濃,令選戰的氣氛熾烈,也是推高投票率的重要因素。 結果陳太與葉太瓜分了百分之九十八的選票,其餘六位候選人只能取得少數選票,亦屬合理。參選的嚴肅性與投入量的多少,與選票的多少成正比,歷來如是。 不過有這麼多免費的上鏡機會,對提高個人知名度甚為有利,也是有得的投資。 民建聯打組織戰確有一手,不過前日所見,其助選團未能沉得住氣,常有失控之嫌。相反,泛民主派還是靠政治明星叫咪及派傳單,手法幾十年不變,實在老派得很。 值得關注的,是兩大陣營如何部署明年九月立法會選舉的「世紀之戰」。葉太幾乎可以肯定於港島出線,取得范徐麗泰退選的席位,但與民建聯如何配票,難度極高。 泛民主派山頭林立,屆時各自為戰,政治明星少的黨派,面對選舉機器超強的民建聯,敗陣機會極大。職是之故,泛民面臨架構重整,避免派系多而分薄票源,令對手有機可乘。 現時,民主黨與公民黨會否合併,成為嶄新的反對黨,將是選後最惹政圈中人遐想的議題。新組合可以釋放新的能量,令支持者產生新的希望。 不過,若然合併動作過大,也可能會引發一場危機。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206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5 ---------- |
東方日報 A40 | 龍門陣 | 指點江山 | By 劉夢熊 |
2007-12-04 |
指點江山:人心回歸未解決 立法會港島區議席補選結束,由反對派推舉的候選人陳方安生以三萬票擊敗建制派支持的葉劉淑儀。這一投票結果又一次證明:人心回歸未解決,二○一二雙普選絕不可能! 本來,九七回歸,中國政府恢復在香港地區行使主權,香港成為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的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方針,加上○三年中以來中央推出一系列挺港措施,令香港經濟好轉,民生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建制派支持的葉劉淑儀卻應勝而未勝,說明:領土回歸易,人心回歸難。 首先,由於英國殖民統治長達一百五十多年,是日本佔據台灣時間的三倍多,加上「階級鬥爭為綱」時的三次逃港潮,部分港人對祖國的疏離感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次,港英當局在上世紀撤退前有意識部署「民主拒共」,扶植「民主派」一批政治明星,社會基礎盤根錯節,尤其教育界、法律界兩個意識形態制高點一直為反對派控制,舉足輕重;第三是香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產生的價值觀與內地一套存在差異與矛盾;其四是回歸十年特區政府管治理念未能調適至「一國」格局,忽略植根對國家認同、感情、使命感的國民教育,對治港「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缺乏認識甚至「人妖顛倒是非淆」,對外部勢力干預不設防。 基於上述原因,反對派仍有其市場,這就是陳老太勝選的背景。但如此政治生態,掌握政改主導權的中央政府就更沒理由讓香港二○一二雙普選了!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207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6 ---------- |
新報 A04 | 港聞 | 特稿 |
2007-12-04 |
北京暫不向陳太打開大門 陳方安生是否會成為民主派「共主」尚有待揭盅,不過,陳太一旦當選,即指首要任務是推動2012年雙普選及與中央溝通。據北京消息人士向本報指出,相信陳太在這八個月會高唱雙普選議題及「猛砌」特區政府;至於與北京溝通之說,消息指北京暫不會向陳太打開大門,亦預計她在明年會再度參選。對今次補選結果,熟悉香港事務的北京消息稱,早已料到陳太會勝出,這亦證明原有的民主派人士領導不了民主派,須找出泛民新共主。他認為葉太雖敗仍贏,因她畢竟背負了23條立法的歷史包袱,形象不討好,但也吸了13.7萬票,只輸給陳太3萬多票,顯示她吸票力強,且有很多市民支持。 消息指,葉太只要繼續造勢,料可吸走更多中間票。今次成績,民主派動員力強是原因之一,二是香港人對區選泛民大敗出現鐘擺效應,三是民建聯難短時間連打兩仗。至於2012年普選,消息指這是沒可能的,中央何時出手定調,也不會因陳太當選而改變。 另外,人民大學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張同新指,陳方安生當選立法會議員後,需要按基本法規定履行職責:「她當選了,和她競選的時候身份不一樣,作為香港立法會的一個成員,妳就是香港全體公民的立法議員,而不是代表妳民主派或者泛民主派的意見,競選的時候,妳可以談妳的,妳在立法會內也可以多談妳這一方面意見,但是妳必須按照香港的基本法。」新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3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7 ---------- |
新報 C06 | 觀點角度 | 太平山晨話 | By 梁儒盛 |
2007-12-04 |
當不來民主女神 陳方安生以十七萬票贏得立法會港島區議席補選,實亦意料中事。陳太今次並非取得壓倒性勝利,當由於她在拉票過程中,受到十成按揭買樓舊事的攻擊;且又在舉行爭取普選運動中,臨時退出前去做理髮那樣的閒事,而招人口實。這些,在誠信與品格方面,皆告失分的。俱往矣,陳太得勝,單就她曾擔任四十年公職,亦頗見成就一點,其支持者當還期望她運用其豐富公職經驗,在議事庭中,為社會做些貢獻。 但是,在她勝選時所發表的簡短講話,她卻過分強調民主議題,令人感到她在刻意地塑造自己「民主女神」形象。其實,她當上立法會議員,在爭取2012年雙普選的艱辛過程中,只是輕輕地邁進一步。在立會裏聲嘶力竭高喊早日雙普選的議員,就有一大群。在當權者眼中,真是多你一個陳太唔多,少你一個唔少。 我認為她應該秉持多年來的行政經驗,因對港府與社會、商界領袖相互牽制微妙關係有深切認識,踏實地替勞苦大眾辦點有益事,反而更受歡迎,抑且不致辜負投票給她的選民的期望。 今天的香港所面對的困擾,實在有比民主議題大得多的。貧富懸殊日益深化雖只一端,但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主要是糧食和石油價格只升不跌,就令普羅階層有啞子吃黃連之苦。其中公共交通費用居高不下,最近公共交通公司只在爭客時略為減些車費,大家就吹噓得有如皇恩浩蕩,已令人感到心寒──一程巴士可以是二十元車費,而一小時工資又可以是十五、六元,這是甚麼世界。 http://hk.myblog.yahoo.com/yslwriting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301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8 ---------- |
太陽報 A04 | 港聞 |
2007-12-04 |
陳太宣誓就任勢被翻舊帳 《蘋果》號外擾選舉肥佬黎狡辯不知情 【本報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當選,明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宣誓後,隨即在議會內須面對被翻舊帳的窘境。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表示,就陳方安生的「十成按揭」事件,已向立法會排期提出質詢。 金管局須交代十成按揭 而財經事務委員會亦已安排在下月二十九日會議上,要求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交代事件。劉稱,陳在選舉期間以「抹黑」為由,不回應事件,現在已不能再迴避,必須清楚交代。陳方安生昨日則重申,十多年前已交代事件,稱「無事需要隱瞞」。 港島補選昨日在凌晨三時許完成點票,獲泛民全力動員支持的陳方安生,取得十七萬五千多票,以五成五得票率,擊敗取得十三萬七千多票的葉劉淑儀。昨日她在港島區謝票,被問及進入議會後,會否要向民主派「還債」,緊跟其投票取向,她回應指,須視乎雙方理念是否一致。她又說,未收到昔日舊同袍,包括特首曾蔭權等人的祝賀電話。 「從無講過有中立性喎」 《蘋果日報》在投票日派號外,為陳方安生打告急牌造勢,被質疑有違傳媒中立性,陳方安生昨日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應計入選舉開支,亦不評論事件,只稱「傳媒有傳媒的看法,香港有言論自由」。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接受電視台查詢時則聲稱,投票日他不在公司,對事件全不知情,又聲言《蘋果日報》這樣做,「主要想Promote個選舉」,並強辯傳媒從來不中立,「我從來無講過有中立性喎」。 葉劉淑儀昨日亦在港島區謝票,她表示,取得四成多選票,已打破泛民與親中陣營在港島得票六成對四成之比的黃金定律,泛民出動「最後王牌」、港英最高級華人官員陳方安生參選,「應該以七三之比擊敗我至,咁講,我整個團隊表現好好,已經贏。」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4037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9 ---------- |
太陽報 A32 | 社論及專欄 | 李宗吾厚黑 | By 王十章 |
2007-12-04 |
美式選戰才黑心 一場只得幾個月短命任期的立法會補選之戰終於塵埃落定,「勢危告急」的陳太贏了「鐵票無限」的葉太,證明假扮哀兵乃必勝策略。我預見,過了短命任期之後,明年的正式選舉將會人皆告急,票站適宜設於最具象徵意義的公廁。 除了告急牌之外,任何選戰必不可少的是抹黑牌。觀乎兩太相爭,這場女子泥漿摔角對於我這個厚黑專家而言,所打的抹黑牌實在小兒科之至,不外乎圍繞「十成按揭」以及「對方圍我」做文章,掀不出滔天巨浪,極其量僅盪起幾圈漣漪,公廁的沖水聲比之更洶湧澎湃。 希拉妮被揭同志疑雲 既然是抹黑牌,當然以黑心為上,必須一擊即中,不能隔靴搔癢也。而最能一擊即中把政敵抹黑的材料,非性醜聞莫屬。論黑心,還是美式選戰有看頭,大家請留意,全部有機會參加明年總統大選的政客都爆出性醜聞! 先看看美國民主黨的頂頭大熱希拉妮。這位前第一夫人行情看漲,大有機會繼老公克林頓之後入主白宮,偏偏在這個選情緊張的時候,有人掀出一則「同志疑雲」,繪聲繪影地指出,希拉妮的女助理是她背夫偷食的壞情人,很明顯,政敵打出了抹黑牌。 女助理何許人也?年輕貌美的阿貝丁小姐(Huma Abedin),爸爸是印第安人,媽媽是巴基斯坦裔,黑髮大眼,個子高挑,確然甚具萬誘引力。傳出這樣的同志緋聞也實在難免,誰叫兩口子經常被看到形影不離,再加上,風流丈夫令她對男人失去信心亦是可以理解的。 希拉妮在民主黨內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愛德華茲,此君亦不能倖免,同樣有性醜聞纏身。上月有報章爆料道,愛德華茲背患癌的妻子,跟女助手亨特小姐(Rielle Hunter)鬼混。當事人照例否認,然而抹黑工程一旦在互聯網上展開,誰也叫停不了。 順帶一提,今時今日最有效的造謠工具是互聯網,抹黑牌十居其九在網絡世界打出,貪其無法無天,不必負責,而傳播速度又快得驚人。 港式選戰還未夠黑心 好了,民主黨的對家,共和黨參選人又如何?政治網站上周踢爆(看,再一次是互聯網發功),共和黨總統大熱朱利安尼擔任紐約市長期間,隱瞞偷情所開的保安費用。 各人各類的性醜聞,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即使是假的也沒有問題,目的是抹黑而已,沒有求真的需要,搞政治不是搞學術。 看完美式選戰,諸君回頭看看港式選戰,兩位阿太居然沒有被揭性醜聞,說得好聽是君子之爭,說得難聽則是未夠黑心,戰略低能。 |
|
文章編號: 20071204034047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0 ---------- |
信報財經新聞 P08 | 政策政情 |
2007-12-04 |
葉劉奪回10個左派票倉 雖然陳方安生成功擊敗葉劉淑儀,不過詳細研究各票站的點票結果,會發現陳方安生得票落後葉劉淑儀的十三個票站當中,有多達十個於二○○四年立法會換屆選舉當中,其實是泛民陣營的囊中物。研究選舉的學者相信,泛民當年在這些票站得勝,與七一效應有關。 今次補選共設九十七個票站,葉劉僅在其中十三個得票較陳太為多,當中包括民建聯「根據地」柴灣的多條公共屋,包括環翠、翠灣、興華和小西灣。此外,2004年選舉時正在重建的香港仔石排灣,以及福建人聚居的北角新都城大廈和僑冠大廈一帶,民建聯的支持都成功「轉賬」至葉劉名下。 這十三個票站當中,只有僑冠大廈所在的北角和富一帶、剛完成重建的石排灣,以及石澳三個票站於二○○四年的選舉中並非由泛民奪得【表】。換句話說,獲親政府陣營支持的葉劉成功從泛民手上奪回多達十個票站。 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指出,二○○四年選舉時社會充斥不滿和矛盾,投票率甚高,從而推高泛民的支持,泛民三張名單合計較民建聯及范徐麗泰於親政府陣營據點所得票數為多,與當時社會矛盾激化有關。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也認為,當時投票率高,使泛民在這些地區得票超越親政府陣營■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1 ----------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 時事評論 | 香港脈搏 | By 余錦賢 |
2007-12-04 |
陳太三大考驗 陳太挾十七萬五千多票晉身立會,聲勢一時無兩,一舉一動備受注目。據悉,政府內部早已評估她成為議員後可能發揮的作用,暫時歸納出「三個如何」。 第一個如何是「如何領導泛民」,尤其是如何領導泛民走向中間溫和路線,以爭取更大的群眾認受性,進而領導泛民在明年的立會改選取得大捷。由於陳太一直強調,期望與各黨派以至政府及中央衷誠合作,主觀意願根本談不上領導泛民;加上她勢將競逐明年的立會議席,客觀效果上亦會出現同泛民(尤其是民主黨)「爭凳仔」的問題,遑論什麼領導。 第二個如何是「如何監察政府」,尤其是如何憑三十九年管治經驗,領銜主演「政府施政超級監察者」這個角色,進而在市民以至中央面前顯示,其能力只會比前下屬曾蔭權更高,而其表現也只會更好。由於由執政者變成監察者,這個角色轉換陳太未心可以一下子適應過來(觀乎她在第一場辯論時的表現已可見一斑),故有理由相信,她在短期內難予市民驚喜,反而可能被民建聯提出的民生議案(如影響大部分中產人士的醫療融資)難倒,連帶戳破其領導泛民的肥皂泡。 第三個如何是「如何充當橋樑」,尤其是如何充當泛民與中央之間的橋樑,以示○五年曾蔭權「破冰之旅」破不出個所以然來,「我陳方安生」則優而為之遊刃有餘。萬法歸宗,這個問題跟如何領導泛民和如何扮演超級監察者一樣,先決條件都是陳太必須做到泛民共主。須知道,獨立議員的政治能量根本不會好得過核心小組組長,蜜月期一過,即使不致打回原形,也很容易落得斯人獨憔悴荷戟獨彷徨,中央可以不理。一句話:陳太捨泛民共主之路別無他途! 不過,陳太首當其衝的,卻是「十成按揭」這一劫!民建聯和部分傳媒勢必咬住不放,反過來重演當年的「程介南以權謀私事件」,務求令陳太昂然當選黯然下台;而即使此路不通,仍可借此作為明年立會選舉的話題炒作。難怪有高人說,補選一戰,民建聯未盡全力,一來葉劉勝出於己無益,而暗藏的殺著則是引蛇出洞請君入甕! |
|
文章編號: 2007120439101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2 ---------- |
am730 M02 | 新聞 |
2007-12-04 |
學者:陳太勝出不足推動雙普選 陳太在補選中獲勝,97個票站中,更在85個票站的得票多於對手,但其得票率未能突破泛民在04年立法會選舉的成績,還流失4.8%得票率,其中東區的泛民支持率流失最多,達7.4%,至於被視為泛民票倉的中西區,葉劉淑儀的得票率則較上屆建制派取得的增加約4.5%。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陳太取得55%的得票率,成績不算太差,但亦不算很鼓舞,未至達到可加速推動雙普選的地步。但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則認為,陳太以約12個百分點優勢壓倒葉太勝出,為泛民贏得漂亮的一仗,預期會帶動新一輪爭取普選的活動,但選舉結果同時反映建制派在港島的支持度較上屆上升,明年選舉可能出現兩派平分春色。 |
|
文章編號: 20071204892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3 ---------- |
am730 M48 | 小歇 | 觀念 | By 梁文道 |
2007-12-04 |
反對派往何處去 陳方安生贏了,但是贏得並不清脆;她的得票率和葉劉淑儀之間有一段距離,可那是在她「告急」之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反對派與保守派支持者的六四之比,與投票率越高對反對派越有利這兩項傳統智慧,都在最近兩次選舉中失效了。反對派真的要小心了。他們抬出了陳方安生,「香港的良心」,「民主派的共主」,本應氣勢如虹漂漂亮亮地擊倒對手,那個惹起了五十萬人怒火,引爆了03年七一大遊行的「掃把頭」葉劉淑儀。結果卻是要經過一番苦戰,歷盡艱辛地才在區議會選舉挫敗之後,贏得了這個得來不易的立法會議席。假如這次任期只有區區八個月的港島區立法會議席補選,真的是場「民主VS非民主」公投的話,現在的局面是否表明了選民已經日漸離棄民主,漸漸被曾蔭權的「強政勵治」收買了呢? 我以為真實的情況不是香港人更注重經濟忘記了民主,而是民主的招牌已不再專屬於反對派了。 回看過去兩年的政治討論,其中一個甚為有趣的變化,是許多傳統「老左」都不敢再公然批評民主政制,懷疑雙普選的必要,至少面上一政治人物很少再談甚麼保留立法會功能組別之類的鬼東西。相反地,像葉劉淑儀這般曾經說出民主會產生希特拉的前鋒悍將,如今也要支持2012雙普選了。在不知不覺的情況底下,用以劃分保守派和反對派的民主標誌漸漸被模糊化了。當反對派仍被稱做「泛民主派」的時候,民主的稱號真真正正地氾濫起來,一氾三千里。 對反對派來說,其實這也算得上是一項勝利。起碼在二十多年的運動和論戰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人敢蔑視民主,貶抑普選;也不再有人拿得出任何像樣的反民主的論據,大言不慚地放言民主並不重要。可是,這種人人都是民主派的新現象也打擊了反對派的根本基礎。沒錯,你可以指出對手普選方案的細節有鬼,可以批判他們的民主是假民主。不過在許多不求甚解不扮高深的市民眼中,這個真民主對假民主的分別確實不如民主對反民主那麼大。執持此等路,從高舉民主大旗到捍衛真民主,反對派的戰場只會越玩越小,它的立論根基只能越縮越窄。 放眼全球,雖有不少反對派也會以爭取真民主為己任。可是在劃分建制派與反對派的時候,多半還會有其他可供採用的光譜,例如傳統的左右二分法,大致還能區別開英國工黨與保守黨,德國的社民黨與基民黨,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儘管很多學者認為在這全球政壇往中間靠攏的年代裏頭,傳統的政黨路已經不再鮮明。但這並不表示各對立黨派在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上都已達成一致,沒有了任何意識型態的分別。 回到香港反對派面對的困境,長遠而言,他們需要思考萬一香港實現了雙普選,該當採取何種新定位的問題;短期來講,他們則要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前找到民主之外的新招牌。香港政壇光譜的重劃,已經是件迫在眉睫的事了。 |
|
文章編號: 20071204892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4 ---------- |
頭條日報 P01 | 港聞 |
2007-12-04 |
六候選人按金被沒收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曲終人散,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都取得高票,但另外六名候選人,得票率低於選舉條例規定百分之三的下限,六人交予選管會的五萬元保證金,全數被沒收。 蔣志偉得三千五百多票,但因兩太吸票力強,僅能佔總得票率百分之一點一,保證金被沒收。他批評是次選舉,變相成為兩大政治陣營對決,令自己成為犧牲品。 柳玉成則僅得三百四十四票,敬陪末席,但強調對選舉結果並不失望。 |
|
文章編號: 20071204904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5 ---------- |
頭條日報 P06 | 港聞 |
2007-12-04 |
葉劉稍欠中產票 立會港島區補選塵埃落定,葉劉淑儀僅以三萬八千多票落敗,但有學者指出,葉太今次參選可保住傾向支持香港穩定的票源,只要及時建立本身的選舉機器,並與建制派順利協調,她明年出戰立會選舉,應可順利奪得議席。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稱,從今次選票在各區分佈觀察,葉太雖未能突破泛民與建制派間,在港島得票比率的固定格局,但已能穩守建制派的票源,在柴灣及小西灣等屋均能勝出,惟在太古城及康怡花園等中產屋苑,則仍須努力。 馬稱,相信葉太明年立會選舉若再次出戰港島區,勝算極大。馬解釋,明年選舉會採比例代表制,隨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明年不再在港島區參選,葉太僅須取得十多個百分比的得票率,即約四萬票左右,已可填補范太留下的空缺。 |
|
文章編號: 20071204904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6 ---------- |
明報即時新聞 港聞 |
2007-12-04 |
今日報章頭條摘要(07:40) 今日報章頭條取向各有不同,《明報》說,在立法會補選中勝出的陳方安生,首頸動議將會是爭取2012普選。《明報》說,陳方安生明日將在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監誓下,在立法會議事堂上宣誓就職。陳太昨日明言,自己所提出的第一個動議,將是爭取2012年雙普選,她形容今次勝出是「大家爭取民主普選的一支強心針」。泛民主派評估,陳太今次以17.5萬票當選,反映市民對普選的訴求強烈。《蘋果日報》陳太形容立法會選舉結果是「港人的勝利」。泛民主派陣營也認為結果反映北京打壓港人爭取普選的意欲未能得逞,市民壓不死的民主心火已經再度燃起。《星島日報》的消息稱,剔除各項寬減措施,港府調高香港全年通脹率至百分之二點七,當中食品價格漲幅更是各項消費物價之冠。為了紓緩通脹對市民的影響,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有意在明年二月公佈的預算案中,寬免最少三季差餉,但為免影響整體稅收,無意調低百分之五的差餉徵收率。《大公報》以民生問題為頭條,指政府預計本港通脹持續,第四季通脹率估計超過百分之三。政府將加快基建創造職位,提高本地生產力,紓緩低收入人士壓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政府要維持現時的通脹率,將面對一定難度,政府只能提高市民生產力,減輕通脹壓力。他還說,減免差餉可能會增加市民消費,變相刺激通脹。物價升,樓價也創新高,《新報》說,渣甸山地標式豪宅物業「名門」,頂層相連巨無霸複式單位,每呎叫價最高見40,000元,再向打破亞洲分層呎價新高紀錄進發。《香港商報》報道內地經濟,指明年經濟基調是政策力度加重,宏觀調控政策料將從緊,而微觀結構上有所區別對待。學者指通脹是明年政府最重要的調控方向,但須顧及要素價格調整,只能是控制CPI溫和增長。預料中央將會一如既往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政策上會有所配合。《成報》報道港鐵乘客車資被扣錯錢的事件卻連發生,本週日的兩鐵合併首日,就有91宗個案,涉及數百元,因此已暫停使用九龍塘站等車站五部闊閘機,可望一周內修正系統。有學者認為,事件可能是將系統升級時,未有考慮闊閘機的硬件兼容,以致出問題。《東方日報》的頭條是資深大律師謝華淵替年僅兩歲半的女兒謝柏琪報讀由前勞工處助理處長周東山創辦的「東山語言中心」開辦的西班牙語課程,化上課期間疑女教師關門時未有為意夾傷謝童右手中指,小手指甲飛脫兼傷重見骨,謝氏入稟區域法院向周索償,案件昨日開審。《太陽報》報道一名港人北上消遣,昨晨飲飽食醉獨自返港,途經通往皇崗口岸的昏暗天橋時,突遭兇殘刀賊攔途截劫,事主反抗,慘被亂刀狂插及肚,他負傷手掩流出的腸臟,狂奔四百米終捱返港求醫,情況危殆。財經新聞方面,《香港經濟日報》稱,受惠市場憧憬美國下周減息,港股在12月首個交易日造好,但表現虎頭蛇尾。恆生指數曾升476點,重上29000點大關,但午後獲利沽盤湧現,收市僅升14點,報28658點。《信報財經新聞》就說,內地最大鋁箔包裝生產商廈順控股在招股前夕突然「叫停」上市,主要是大市及新股市場氣氛欠佳及定價未見滿意影響,故決定暫時擱置上市計劃,明年再捲土重來。 |
|
文章編號: 2007120492024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