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A10 | 政治 |
2007-11-17 |
民調:七成六選民打算投票 區選最後衝刺 兩太趁機拉票 距離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尚有一日,有民調顯示,有七成六選民打算投票,接近五成選民已決定投票意向,比○三年同期高出十個百分比。但各黨派候選人仍就最後努力拉票。而參選港島區補選的立法會候選人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亦會在週日四出為自己支持的區議員拉票。有學者認為,兩太在投票日落區助選,是趁機為自己拉票的最好做法。 記者:鄧想 今年區選表面淡靜,但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訪問了八百七十七名選民,有百分之七十六表示打算投票,較○三年同期上升兩個百分點。表示已決定其選票誰屬的佔百分之四十七,較○三年上升十個百分點;亦有百分之七十六表示知道那個政黨在其選區參選,較○三年上升五個百分點。選擇候選人的具體考慮因素方面,有五成人認為候選人的往績最重要,有百分之三十六人認為候選人的政綱及政治傾向最重要,認為個人背景及競選表現最重要的僅百分之三。 五成選民已有投票意向 民意研究計畫主任鍾庭耀表示,臨近選舉,選民的投票意欲保持平穩,與一個星期前的數字完全一樣。不過,現已決定如何投票者的比率接近五成,比上屆同期高出十個百分比,可以是推高投票率的一個正面因素。 除了各黨派積極拉票,兩位港島區立法會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仍會在投票日當天四出拉票。陳太已答允為港島區的泛民參選人拉票。葉太亦會留守港為島,主要為匯賢智庫兩位分別在薄扶林及大坑競選的候選人陳岳鵬及黃楚峰拉票。她亦會應朋友的要求,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到翠灣,為民建聯在該區的候選人姜淑敏打氣,同時又派發自己的選舉單章,並且感受一下選舉氣氛,為補選熱一熱身。 兩太支持度差距拉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在區議會選舉期間走出來投票的選民,在兩星期後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也會出來投票,他們是兩太真正的票源。 另外,香港大學最新公佈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陳太的支持度上升三個百分點,達四成六;葉太則下跌四個百分點,達三成二,兩人的支持度相差十四個百分點(見表)。 |
|
文章編號: 20071117003004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蘋果日報 A03 | 要聞 |
2007-11-17 |
中資員工:接投票指示
【本報訊】香港每逢有重大議會選舉,北京除了透過中聯辦出手為屬意的候選人拉票外,也會透過各部委、省市部門、甚至香港中資機構拉票。有中資員工及在內地設廠的港商投訴,指近日不斷有人明示或暗示要求他們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投票支持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有泛民主派人士透露,今次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在立會港島區補選之戰,北京高度關注,除了動員中聯辦在幕後聯絡地區團體及組織,暗地為葉太拉票外,不少中資機構也加入拉票行列。早前有在中資機構工作的街坊便向他透露,他所屬部門的主管不但要求其居住在港島的員工及家屬投葉太一票,更希望他們協助拉票。 港商被要求貼通告 一些在深圳開設廠房的港資公司,近日也陸續收到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宣部)指示,要求他們在內地廠房及本港辦公室貼出通告,提醒本港員工在12月2日積極投票給「愛國愛黨」人士。所屬公司在深圳開設廠房的王先生向本報透露,公司近日也貼出類似「呼籲」通告,指通告雖然沒有說明投給那位候選人,但顯然是叫他們不要投票給陳太,憤指「我覺得好離譜,做到咁出面,況且我都冇員工住港島區;但公司話照做啦,做畀中宣部睇,如果唔係將來內地申請,冇咁易獲批。」一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說,類似「通告」曾在03年區選觀龍之戰及04年立法會選舉中出現,但今年卻發生在補選內,預料中聯辦已經將全副助選機器放在葉太身上,稍後時間必定會「總動員」狂砌陳太,故中聯辦今次區選放軟手腳,沒有高調干預區選選情。據本報有份贊助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調查顯示,陳太的支持度由本月13至15日的43%,升至14至16日的46%;葉太的支持度則持續下滑,由原來的36%跌至最新的32%,兩人支持度拉闊至14個百分點。 滾動民調(14-16/11/2007)假如聽日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你會投以下邊一位候選人? 1.柳玉成不足1%2.李永健不足1%3.蕭思江不足1%4.葉劉淑儀32%5.蔣志偉1%6.凌尉雲不足1%7.陳方安生46%8.何來不足1%全部都唔選6%未決定/唔知/難講14%受訪人數:691 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
|
文章編號: 20071117006001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香港商報 B03 | 商報論壇 | 眾議園 | By 金屏礎 |
2007-11-17 |
反對派選舉策略違民意 區議員選舉即將投票,反對派最近大呼「民主告急」,他們認為,這一次區議會的選舉氣氛不熱烈,因而想與民建聯進行辯論宣傳。民建聯採取了低調戰術,不與反對派爭論,結果,反對派要炒熱的主題,沒有炒熱。他們要進行「救亡運動」,準備刊登廣告,列出反對派區議會候選人的完整名單,方便選民區分誰是真正「支持普選」,誰是「忽然支持普選」,並且要陳方安生到地區站台催票。反對派更加憂心忡忡的是,如果區議會戰績欠佳,會拖低立法會補選中陳方安生的支持率。 滿盤皆落索 這種滑稽現象,說明了反對派「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困境。他們一直信奉「民主學台灣」,師承陳水扁的策略,先行製造議題,轉移視線,千方百計把自己選擇的議題炒熱,只要能把選票騙到手,可以不擇手段。明明是一次普通的區議會選舉、一次普通的立法會補選,候選人只要把自己的政綱和過去的成績列舉出來,讓選民去考就可以了。但是,反對派過去只一味反對,並沒有建設性的意見,也沒有實際為基層群眾做事的成績。廣大市民最關心經濟民生問題,希望議員在這些問題上提出實際建議,幫助市民改善生活。而區議會獲得管理地區大會堂、公園、球場、圖書館、保育古蹟發展旅遊的參與權,需要有建設性的實幹派。選舉如果沿這樣的主題發展,反對派所獲票數一定減少。 反對派這次在二百八十八個選區,派出二百九十四名候選人參選,擺出了架勢。公民黨那些大狀,平日只就政治議題挑戰政府,根本不做基層工作,這一次一口氣派出了四十四名從來沒有做過地區工作的空降部隊參選,以為一打出了「爭取雙普選」的標語牌,從天上就掉下許多選票。陳水扁的經驗告訴他們,這一招數是有效的。所以,反對派制訂了一個主導選舉話題的策略,把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補選綑綁起來,以陳方安生作為大旗,聚焦選舉的口號為「爭取雙普選,投良心一票」。於是,他們所有的精力、主要的資源、大量的宣傳包裝,都圍繞陳方安生進行。 人算不如天算,這個策略完全錯了,一出師就非常不利。傘民主,原定兩萬人參加,最後出席者寥寥可數,只有六千人,什麼氣勢也做不出來。最慘的是,忽然民主的陳方安生,忽然恤髮,露出恤髮大過民主的想法,普選一半可以「鬆人」,形成了巨大的宣傳災難。 選民重經濟民生 民意調查證明,82%的選民認為,投票之前,要考慮清楚候選人的經濟民生政綱和過去的表現,區議會選舉更是如此,政黨背景不在他們考慮之列。這即是說,反對派把這一次選舉當成是民主與反民主的對決,是反對派和建制派的對決,完全錯了。反對派一直推銷民主,非要2012年普選不可。這種策略並不符合實事求是的香港市民的訴求。民意調查發現,有42%的選民認為自己沒有派別,政治中立,在區議會選舉中希望把選票投給獨立人士。 近年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經濟復甦採取的具體措施,成績有目共睹,中央落實「一國兩制」的誠意和能力,也深深得到港人的信任。反對派激烈對抗的宣傳策略,只可能吸引一些鐵票,卻不能爭取到大多數中間票。中間票的比例越來越高,恰恰證明不少反對派支持者離開了他們。更多的人認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政制的發展、普選的進程應該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單方面行動或者對抗,對落實普選並沒有幫助。這正是反對派希望利用區議會選舉炒熱普選話題完全落空的原因。 民建聯的低調,在於實事求是做好基層工作,以實際的服務成績感動選民。而「民主派」的候選人或議員,喜歡開支票,叫口號,叫完口號就散,這類的例子實在太多。 這次選舉,反對派使出了渾身解數,「民主告急」、「抹黑對手」、「染紅對手」、「主打大佬」、「人海戰術」、「明星效應」等等,都出盡了,但是效果不大。選民都會看到,他們希望在電視上曝光,擦亮招牌,結果,對手採取了不爭論的策略,他們便沒有招數了。有些反對派候選人更妙,政綱只有兩行字,宣傳單張其餘的部分全是政治明星和他合照,可笑的是李柱銘因為呼籲美國趁奧運會向中國施壓,成了票房毒藥,使「明星牌」又落空了。 |
|
文章編號: 20071117001037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7-11-17 |
何來自信補選可勝出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何來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相信自己可以吸引到較年輕及對政治冷感的選民支持,又稱自己參選,旨在將保育的訴求帶入議會。 對於坊間不少評論認為她舉止出位,她解釋,自己多次出位的舉動是為了展示創作思維,表達自己,並形容自己仍未發力,有信心自己可以勝出。 參加是次補選的還有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 |
|
文章編號: 20071117005004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新報 A09 | 政情 | 天南地北 | By 程介南 |
2007-11-17 |
理性務實政治將抬頭 區議會選舉投票在即,外界「賽前估計」紛紛看好民建聯工聯會等建制陣營候選人,但是在民建聯等團體中人,確實始終憂心忡忡,深怕投票之前出現什麼意想不到的逆轉。上述的憂心忡忡,某程度上是患得患失,因為缺乏根據。 猜測和評估是兩回事。前者是主觀想像,後者是有依據的判斷。事實上每當社會上缺乏政治話題,或者是政治話題炒熱不起來,太平盛世繁榮穩定,肯定是理性務實的服務模式佔優。 明天的投票結果或許可以作為證據,說明上述的估計,即誰能真正為市民服務,真正解決問題,真正貼近市民心態,誰就能得到市民信任一票。相對而言,靠煽動政治話題製造事端,靠高喊口號譁眾取寵的模式,其市場很可能會明顯縮小。全港數以百計選區的結果,自然很難逐一預測,但是上述的基本態勢,卻是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的。 真正服務市民可佔優 的確,政治話題如2012年普選等,本應可以熱炒成為區議會選舉話題,泛民主派還曾經打算借助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補選之爭,將區議會選舉大大地政治化一番,但是事與願違,反倒是兩個阿太的競選工程本身,成為了傳媒焦點,加上陳方安生並不太爭氣,一個多月下來,競選形勢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明顯佔優,後來又加入六位參選人,「世紀之戰」大大褪色,泛民主派的算盤打不響。 故此,泛民主派領袖批評政府對區議會選舉「冷處理」,真有點蠻不講理。事關連自認為掌握香港民意主流的,最善於搞群眾運動上街遊行示威請願的泛民主派,出了吃奶的力,撐傘健力士記錄集會也只有五千人參加,還有誰能夠調動香港市民的「政治熱」呢 ? 這種理性務實政治價值觀抬頭,對往下兩個星期之後的立法會補選,肯定也有影響, 即市民會更加著重考慮各位候選人 (其實主要還是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 務實的一面,多於光是看口號和承諾的一面。 當然,影響也包括區議會選舉的結果會引起補選參選者的策略調整。比如說如果民建聯建制陣營一如所料有好成績,那麼極可能變成一把雙刃刀,既可以成為泛民主派打告急牌的藉口,也可以成為建制派乘勝追擊的依據。 我們姑且拭目以待。 |
|
文章編號: 20071117033003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