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聞
A22
太陽報

2004-03-19

選舉名女人各走各路

一些不讓鬚眉的名女人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政壇上,令台灣的選舉多了一些賞心悅目的畫面。中天電視女主持人周玉蔻口才出眾,一直是媒體活躍分子。不過,四年前積極投身選戰、成為媒體焦點的何麗玲,這次卻置身事外。

何麗玲曾經是親民黨發言人黃義交的女友。在過去各次重大選舉中,何麗玲都全情投入,成為「最美麗的助選員」。但這次大選,有關她的政治新聞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她斥資買下台北春天溫泉酒店,或是家突然失火,甚至是她與韓國影星斐俊勇霧看花等的花邊新聞。

周玉蔻堅持中立

何麗玲昨日表示,她目前只希望把生意做好。曾經是藍營支持者的何麗玲,當說到選舉的話題,顯得事不關己,但她強調一定會去投票。

而曾與黃義交、何麗玲陷入三角戀的周玉蔻,則仍在暗潮洶湧的政壇,努力保持潔身自愛。民進黨大老沈富雄日前失蹤,卻突然致電周玉蔻的節目,令人對周的江湖地位刮目相看。

周玉蔻自命立場堅定的新聞人,沒向任何一陣營靠攏,她聲言看不慣同行與政黨作利益交換,因而日前與陳文茜鬧翻,又憤而離開飛碟電台。她說,也許正因為這樣,沈富雄才會現身她的節目。她透露,不排除在選後出書,將媒體人跟政黨勾結的醜聞公開。她表示:「不能讓政客再污染媒體。」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 ----------

要聞
A03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李嘉誠不認同07/08普選   強調按部就班 港難承受不安定

  【本報記者劉丹報道】長實(0001)主席李嘉誠昨日在長和業績公布記者會上,多次被問及他對本港政制發展的看法,他強調,政制發展須按部就班。被問到本港是否有條件在07、08年落實普選,他回答說:「按部就班就不是07、08(年)。」

「絕大多數港人是愛國」

  李嘉誠多次強調,本港是無能力也承受不起任何衝擊、波動。他以商人身份表示,商界對不時出現的政治爭拗已習以為常,因此,他在港的投資也不會更改。對於由政制爭拗衍生的「愛國論」,他回應說:「我認為絕大多數香港人是愛國的,我好熱愛國家,亦熱愛香港,亦絕對熱愛我們的民族。大家要真真實實,香港can not afford(承受不起)不安定場面,所以甚麼都要為香港前景,而不是為選票而出位。」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認為,李嘉誠看不到多數人的意見,把07、08普選等同「不穩定」,是亂扣帽子。他又指,香港也無能力應付小圈子選出來的特首,所帶來的風波。他說,1978他自解放後首次踏足內地以來,每次回內地,每次的感受不同,人民的生活好了,國家富強了,港人應該利用現在的時機,盡心盡力,為民族和國家爭取安定與貢獻。

港珠澳橋雙「Y」 對港深都好

  李嘉誠又有喻意地說:「任何一個機構要派錢,派錢時,當然歡喜,但派錢後,個個都會受苦。我是為香港的長遠好,一定須按部就班。」針對內地法律專家就政制發表意見,他說他也曾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但開會的時候大家都認同,本港的體制是行政主導,所以盡管法律專家發表意見,他不認為會影響香港。他甚至警告說,若事情操之過急,情緒化處事往往會導致意料不到的錯誤。他又說,一些他不想在今天看到的情況在本港看到了。李嘉誠亦被問到屬意港珠澳大橋設計,他說,雙「Y」不單對本港好,對深圳也好,因為多了一條路,而深圳是一個蓬勃發展中的城市,增長潛力大。

連宋贏 利兩岸關係

  至於台灣政局對本港政制的影響,他則回應說,對台灣不熟悉,但強調平穩很重要,好的制度、秩序是吸引投資的基礎,而在本周舉行的台灣總統大選中,若國親聯盟勝出,對改進兩岸關係有利。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 ----------

要聞
A04
香港經濟日報
邱誠武
2004-03-19

政情中人
美國也有「愛國」辯論

  當香港這邊廂仍在討論治港治人的「愛國」行為、愛國準則之時,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也圍繞著《愛國法》議論,辯論者包括兩位總統候選人。

辯論者包括兩總統候選人

  原來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被恐怖襲擊後一個月,美國國會馬上通過一條稱為《愛國法》(Patriot Act)的法例。由於法例部分條款有時限,到明年期滿,總統布殊本月初,便要求國會延長其效力。

  然而,這條《愛國法》在美國大受爭議,最近JP Morgan也涉嫌中招。因為法律界及人權分子批評它很多地方侵犯美國公民私隱,牴觸憲法,反要求廢掉,反《愛國法》的,包括一些州的退休大法官。

  《愛國法》授權美國情報機關(包括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防部情報處等),可以把他們手上獲得的東西,交檢控官,而事先不需要證明有可能的罪行準備或是在發生。檢控官亦可以用這些材料作起訴用。更糟的是,這些機構,不可以告訴當事人,他們被人「料」。

  去年12月13日,當天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成為美兵階下囚,布殊馬上簽署另一條相關法案《2004年情報授權法》,把情報人員可以從「金融機構」料的範圍擴大,因為「金融機構」的定義伸延至旅行社、車行、賭場、酒店、地產和保險經紀、律師、報攤、當舖,甚至郵局。

  換言之,負責檢控的司法部可從情報單位中獲知境內人士一切活動,由往哪裏旅行、居所、買車、看甚麼報刊等等。這亦是美國史上,容許政府在未獲法庭手令下,可以檢閱私人郵件。

  新澤西州一位退休法官(Andrew Napolitano)給報紙寫道︰「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想政府知道他們的個人行為,不是他們有做甚麼不可告人之事,而是憲法宣稱公民個人行為,除非有證據涉及罪行,否則跟聯邦政府無關。」

  美國國父華盛頓曾說︰「管治不是講理、講禮,它是講力。」所以美國人需要憲法來約制政府之權,讓他們享有自由,但《愛國法》這類給情報機構十分容易地侵入公民的私隱,反對者遂倡議廢除。

  來自統治者主張、鼓吹的「愛國」,很多時是以集體利益之名或實,又或要求國民犧牲小我,又或黨同伐異,如50年代的麥卡錫。號稱自由主義的美國和總統布殊,毫不例外,以美國《愛國法》為例,對個人權利和私隱的干犯和威脅,比當年國民黨或今天管治的執政黨,大概是五十步笑百步。

  香港人或中國人不少在美國生活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或香港立法會應不應考慮邀請美國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來北京或香港出席聽證會,以關注和保護在美國的中國人和港人權益?

  大家猜我們的議員敢不敢邀請?美國人會不會理睬?

電郵: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 ----------

金融
A09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匯豐 大中華發展 不受台大選影響

  【本報訊】本港的政制爭拗,會否影響投資者信心?匯豐銀行亞太區主席艾爾敦就此問題表示,作為商業銀行,匯豐只集中在發展業務之上。

艾爾敦:無礙亞洲資金流向

  不過,他說,從多年來在不同政治環境下經營的經驗看,若政治氣候大變,令外商投資及信心動搖,最終連帶政府的稅收亦會受影響。

台灣總統大選在即,艾爾敦相信,大選的結果不會影響亞洲區的資金流向,匯豐在大中華的發展計劃亦不會因而改變。雖然大選結果未明,但他相信,無論由哪名候選人當選,台灣的政策亦不會大改,以致影響當地的商業氣氛。

  匯豐曾預期今年環球經濟環境將告好轉,但西班牙所遇到的恐怖襲擊,會否窒礙經濟復甦?艾爾敦指出,西班牙事件提醒了人們,恐怖襲擊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但觀乎美國紐約經歷911事件的洗禮後,經濟已恢復蓬勃,相信西班牙事件的影響亦不致太過嚴重。問及匯豐土耳其總部早前亦曾遇襲,他說,匯豐於事後很快便能恢復服務,而且並無象顯示匯豐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

  另一方面,本港最新一季失業率由7.3%下降至7.2%,艾爾敦相信,若香港經濟持續過去兩個月的理想增長,將可創造新的職位,有助改善失業問題。不過,金融業為降低成本,將工序由高成本地區調往低成本地區的情況,仍會持續;有研究便估計,到2008年,銀行業將把總值3,500億元的成本——相等於200萬個金融業職位的工作外移。

  事實上,匯豐會繼續將一些低技術的工作遷往海外,以降低成本,至於有人批評這項政策是漠視銀行的社會責任,艾爾敦坦言,這是「不切實際」及「短視」,並指香港應維持靈活性,並致力朝增值服務方向發展。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3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 ----------

臺選世相
B04
香港商報

2004-03-19

臺商返鄉昨達沸點 島內交通忙紓壓

【商報綜合報道】大陸臺商小三通返鄉投票輸運昨天達到高潮﹐近900名臺商及眷屬自大陸廈門搭船抵達金門﹐中轉返臺準備行使投票權﹐創下連日來單日返鄉人數最高記錄。

小三通入臺4000多人

昨日六個航班入境金門的旅客共880人﹐創下投票輸運專案啟動以來最高記錄﹐至於出境僅140人﹐呈強烈對比。

據統計﹐臺商投票輸運專案自11日啟動以來﹐累積入臺人數為4379人﹐出境旅客為2140人﹐不到入境的一半﹐顯示選情緊繃已經把臺商留下投票。

昨日藍營在水頭碼頭造勢﹐歡迎臺商返鄉投票。

滬臺辦官員未施壓

上海是華東地區臺商最多的地方﹐僅昆山就有6萬多臺商返臺投票。昆山臺商于英池說﹕「這次投票的動向有可能會偏藍﹐因為和企業界人士相關的是三通的問題﹐政治平和的問題。雖然三通是需要逐步進行﹐但一定要有個協商的口﹐如果連雙方溝通的管道都沒有﹐如何能達到三通。這四年來民進黨政府做的不好﹐因為他關起溝通的門戶。」

他還表示﹐昆山的臺辦官員當然關心臺灣選舉﹐在吃飯應酬的時候問問選情如何﹐但絕不表態﹐也不問你們選藍還是選綠。

機場大撈選舉財

上海返臺人潮在18日達到最高峰﹐機場裏滿滿的臺灣人﹐忙壞了空服人員。不過﹐這卻讓上海浦東機場意外的發了選舉財。

90元的機場建設費﹐相當於380元新臺幣﹐如果以保守的上海五萬臺商計算﹐機場建設費就收了1900萬元﹐若再加上1萬2元的機票錢﹐讓機場和航空公司至少賺進六億元新臺幣。

臺島全面增加運能

為輸運返鄉投票人潮﹐臺鐵公路加開班車因應﹐國道客運業者罕見的租用遊覽車加入營運﹐所有人員停止休假﹐車輛全面停檢。鐵路約可增加百分之十八運能﹐國道客運運能則大幅提高百分之三十五。

航空方面﹐業者表示幾乎班班客滿﹐航空公司將視狀況機動加開班機疏運旅客。20日投票當天上午訂位狀況也相當不錯﹐但不如19日緊張。

有趣的是﹐據支持藍軍的華僑檢舉﹐華航對外宣稱滿座的班機上﹐卻有挺扁人士橫躺霸佔多餘機位﹐弄得華航急開會澄清。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 ----------

台選大衝刺
B01
香港商報

2004-03-19

助選團穿上人肉宣傳皮

臺北的天氣今天明顯轉涼﹐天色陰暗﹐不時刮起大風﹐但記者走近兩個陣營的造勢活動﹐感受到他們投入助選的熱情澎湃﹐沒有因天氣而改變﹗

投票日迫近﹐兩大陣營馬不停蹄在臺北縣市舉行多個造勢和拜票活動﹐鞏固票源﹔助選團也四處出動拉票。記者在西門町看到支持連宋的「人肉宣傳皮」﹐支持者穿上自製的帽和黃色長衫﹐寫滿支持連宋的標語﹐又呼籲投票要投2號。當記者問及為何支持連宋﹐他不停地說﹕「只有連宋上場﹐臺灣才會安定」。

亦有支持者寫了「吳淑珍助選有功」﹐諷刺她的「小貓兩三隻」言論﹐將支持連宋的選民迫出來。看來﹐若連宋在明日大選真的勝出﹐扁嫂真的「功不可沒」﹗

今次選舉有158萬名選民是首次擁有選舉投票權的新選民﹐年齡介乎20歲至24歲﹐但在過去4年臺灣經濟下滑﹐現時失業率高達5%的情況下﹐這批選民正正要面對就業困難﹐要獲得他們的選票﹐必須要為他們解決失業問題。

家中有女兒剛畢業的計程車司機張先生埋怨﹐女兒畢業後根本找不到工作。他說﹐女兒去年畢業﹐至今仍賦閑在家﹐「不是不找工作﹐而是沒有人要」。據知﹐較早前招聘掃街等的清潔工﹐亦有不少大學生應徵﹐無怪之前有畢業的大學生穿上學士袍遊行﹐批評陳水扁執政4年來﹐對解決失業毫無建樹。

臺灣會否再次出現政黨輪替﹐未到投票日的結果公布仍是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臺灣民眾對現政府的不滿已達最高點。

商報特派記者桂子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 ----------

論壇∕廣告
A07
香港商報
吳祥
2004-03-19

究竟誰在香港搞「文革」﹖

李柱銘從美國回來﹐在機場「迎接」他的有一百多名市民﹐他們手持的標語和口號稱李柱銘為「漢奸﹑賣國賊」等﹐李柱銘便即時在機場稱像在搞「文革」。

李等之所為與文革何其相似

被稱為浩劫的「文革」﹐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回顧還不是很久以前的歷史﹐記得1966年中﹐其時北京大學女講師聶元梓的一張《炮打司令部》大字報﹐正式掀開了中國「文革」的序幕﹐在江青等「四人幫」的操縱下﹐中國經歷了一場劫難。當時的主要特點就是時為大中學生的青年人在「四人幫」等的蒙蔽﹑挑動下﹐把矛頭直指從中央包括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內的與己意見不合的國家領導人﹑省市地方領導人﹑至機構單位的各級領導和學術權威等。

一時間﹐「文革」的經典場面遍及神州大地﹕

造反﹕揪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名人肆意批鬥﹐大字報鋪天蓋地﹐各類侮辱人格﹑尊嚴的舉動隨處可見﹔

打砸搶﹕在造反派頭頭當家﹐無政府﹑無領導的狀況下﹐只要打著「破四舊」的旗號﹐任誰都可以恣意破壞﹑搗亂﹐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到史無前例的損失。

反觀李柱銘等人在回歸前後的所作所為﹐與「文革」中的造反派何其相似﹐比起機場的百多人舉起標語叫幾聲漢奸﹑賣國賊﹐正是大巫撞正小小巫。李柱銘又何必駭人聽聞地說那些市民在搞「文革」呢﹖香港是自由社會﹐升斗市民有權用各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卻被李大狀扣上頂「文革」帽子﹐不正用了「文革」中造反派為自己的所為找借口時﹐最常用的那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利用「文革」伎倆搞亂香港

一位常年穿梭於粵港兩地的珠三角商人﹐在朋友飯局中頗感慨地說﹕「全世界特首級人物﹐做正香港特首董建華係最倒霉位﹐一日到晚都畀人鬧﹐毫無尊嚴可言。」

回歸後不久﹐一天筆者所乘之車路經立法會外﹐只見有人情緒激動﹐人群中只見立法會女議員何秀蘭親自操刀﹐為那位女示威者剃光頭﹐那是一群申請居港權的人士。當時的第一感覺﹕怎麼那麼像「文革」﹖「文革」中﹐大學本系一位平時不甚起眼的女同學(同樣是從香港回內地讀書者)親自操刀為當時的「牛鬼蛇神」﹑實質是自己的老師開刀剃光頭﹑陰陽頭﹐當時就把筆者嚇得目瞪口呆﹐幾十年過去了﹐這可怕的鏡頭一直沒法忘懷﹐沒想到竟在回歸後不久的香港看見。

正是由於這幫打著「民主」旗號的人﹐儼然「為民請命」的英雄﹐回歸當天猶如掉進深淵﹐伙同外國「神父」﹐挑動逾期居港的聲稱有居港權的人士﹐一次又一次發起大規模靜坐﹑遊行﹑示威﹐終於鬧大了﹐付出沉重代價。李柱銘等一班高學歷的大狀﹑律師﹐不是勸這些血氣方剛的年青人循正當途徑輪候申請來港與家人團聚﹐而是利用一切機會反對尚處於搖籃中的特區政府。結果讓那幾個被挑動得情緒格外激動的年青人或沒了性命﹑或受牢獄之災。人家只是為了來港與父母團聚﹐何必挑動大好青年付出如此沉重代價﹖而「民主」人士平時的所為﹐常常被親歷過「文革」的人認為幼稚﹐十足「文革」時的「紅衛兵」。

正正是他們﹐為了反對特區政府﹐借用了「文革」中許多伎倆。回歸6年多﹐本港的一些所謂「民主」鬥士們﹐搞得香港的遊行示威世界聞名﹐連筆者接觸的一位澳門的士司機都不值他們所為﹐認為香港就是給那麼一些少數披著「民主」外衣﹐實質唯恐香港不亂的人搞亂了。

實質為探中央底線

又說「七一」大遊行﹐頭頭們提出的目的很明確﹕打倒董建華﹗矛頭直指本港最高領導﹐遊行隊伍中有的人帶侮辱性的漫畫﹑標語﹑口號在在針對特區政府高官———董建華﹑葉劉淑儀等﹐比起機場的百多人﹐誰更像搞「文革」﹖

李柱銘等回歸前後的作為﹐均自以為是﹐政府都做錯﹐他們全做對﹔政府推出的任何政策﹐先反對一通﹔只要誰發表一些有利國家﹑有利特區政府的說話,便被扣上各種帽子,隨後某些傳媒(包括食政府俸祿﹑使納稅人錢的電臺)肆無忌憚為他們大造輿論﹐欲在香港大搞「一言堂」。究竟誰在香港搞「文革」﹖

如此作為﹐只能解釋他們實質在探中央的底線。幸好中央領導們﹐直至現在的胡溫新一代領導﹐他們都經歷過中國「文革」之苦。「文革」後的中央領導人﹐在痛定思痛之後﹐堅持安定團結﹑穩定社會﹐全身心投入經濟建設﹐近10幾年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而人民大眾在經歷動亂之後﹐也盼望過上安定的好日子﹐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在民眾中威信日增﹔而對香港工作亦再三表態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反共已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情﹐於是大小動作不斷﹐就是想引起中央政府的注意。

香港雖然地位特殊﹐但也只是13億人中的600多萬﹐國家那麼大﹐為何不能體諒﹖中央是全國人民的﹐絕不能學陳水扁般不自量力﹐動輒要求與中央對話﹑會面﹐根本不是同一層面的事。以前尚可向英國附首稱臣﹐為何不可以對自己的國家寬容些﹖除非你心目中根本沒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自己的祖國。

僅此奉勸李柱銘等「民主」人士﹐經過「文革」動亂的中國政府與全國人民﹐早已唾棄「文革」那套行事方式﹔「文革」後的今天﹐中國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要再死抱反共﹑仇共的心態對待國家大事﹔看清﹑認識中國的今天﹐會幫助你們認識自己的國家。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康民在這次人大會議上說得好﹕中央從來沒有說香港民主派為反動組織。你們也該好自為之﹗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2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 ----------

經濟
B03
蘋果日報

2004-03-19

控6.67億購加國銀行

【本報訊】外電引述泰國央行副行長Tarisa Watanagase證實,控(005)是其中一間有興趣競投當地第9大銀行Bank of Asia之80.77%權益的外資銀行,另一對手為新加坡大華銀行(UOB)。

央行證實擬買泰銀行

不過,豐亞太主席艾爾敦昨日在一公開場合,拒絕評論是否有興趣收購Bank of Asia。他重申,集團積極透過本身業務自然增長,但有合適的收購機會時也會研究。

另外,控宣布,旗下豐加拿大銀行已與意大利銀行Intesa Bank Spa附屬公司Intesa Bank Canada簽訂協議,同意購入後者之全部權益,以擴展控在加國業務,預料有關交易在5月底完成,收購價接近Intesa Bank的帳面值1.14億加元(6.67億元)。目前,控在加拿大已是第7大銀行。

至於周末台灣總統大選,艾爾敦相信不會影響亞洲區的資金流向,及豐在大中華區的發展。

港失業問題有望改善

對於港府公布新失業數字,他表示,若香港經濟持續過去兩個月的理想增長,可望創造更多新職位,改善失業問題。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5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 ----------

台選專版
A24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涉台部門緊盯選情 京謹慎批台 公投損穩定

  中國外交部昨天再次批評台灣,在總統大選當日同時舉行針對大陸的公投,稱這樣將損害海峽兩岸的穩定。不過北京的政治觀察家指北京當局的語氣並不強烈,且措辭謹慎。另一方面,北京的涉台部門正密切關注台灣選情。

■本報記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記者會上被媒體問到對台灣選舉的看法時說:「在台灣有一些人假借民主之名舉行事實上是台獨的公投,損害海峽兩岸的穩定局面。」

  他說:「國際社會認為這個行動,對地區穩定與和平非常不利,所以他們表示反對。」

語氣不強烈 措辭審慎

  除了中國,歐美日等國都曾表示關注和反對台灣在3.20總統大選時舉行公投。台灣舉行公投的兩個議題,第一:是否要增加預算,強化國防力量不受中國大陸的威脅;第二:是否同意政府與中共展開協商,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

  另外,有記者詢問台灣大選結果,是否會影響中國的外交政策與兩岸關係。孔泉以「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為由拒絕發表看法,並指中國的外交政策不受外來事務干擾。

蔡英文︰京錯失談判良機

  在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蔡英文昨天表示,大陸當局在過去4年拒絕與台灣談判是犯了重大的錯誤。蔡英文指出,大陸當局恐怕對台灣的影響力愈來愈小,一個「明智」的北京領導層應該早就展開了兩岸會談,拉近雙方的關係。

  另一方面,在北京雖然官方傳媒對台灣的選舉都採取低調處理的方式,但當局的涉台官員、關心兩岸局勢的民眾、駐北京的國際媒體以及工商界人士,都對選舉結果充滿好奇與關切,透過各種管道打聽台灣選情的最新情況。

  大陸的涉台官員則私下表示,台灣的選舉難以捉摸,幾天以前也許甲方佔優勢,幾天後又好像乙方比較有勝算。

  由於4年前對台灣大選出現明顯誤判,涉台官員今年格外謹慎,不願輕易表達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甚至向台灣媒體打聽,各式各樣的民調中,究竟誰最權威。北京研究兩岸問題的學者,近日都忙得不可開交,隨著台灣大選的接近,幾乎每天都有開不完的閉門會議。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 ----------

兩岸新聞
A20
太陽報

2004-03-19

大選前異常舉動免激起台人恐慌 解放軍內陸試射導彈

【綜合外電報道】美國《華盛頓時報》引述美軍情報人員報道,中國解放軍在台灣總統選舉前,試射導彈次數異常頻密,在過去三個月,至少已經進行五次不同型號和射程的導彈試射,當中包括東風31型洲際彈道導彈,解放軍並且測試了至少一種新型的集束彈頭。但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軍這次改由東向西部內陸試射,目的是在敏感時刻,避免引起台灣民眾恐慌。

報道指出,解放軍由一月至今,至少進行四種型號導彈、五次試射,包括射程分別為三百公里和五百二十公里的東風11型和東風15型短程導彈,射程一千八百公里的東風21型中程導彈,以及射程八千公里的東風31型洲際彈道導彈。其中東風31型導彈是中國自行研製、機動性極高的車載流動發射洲際導彈。

每年增75導彈瞄台

美國軍方情報人員並透露,解放軍今次還試射一種可用以轟炸機場和部隊集結點的新型集束彈頭。報道估計,中國大陸在台灣對岸部署約五百枚短程導彈瞄準台灣,其中主要是東風系導彈。同時,估計大陸每年會增加多達七十五枚導彈對準台灣。

美國國防次長費特最近到訪北京,曾促請中國領導人指令撤回對準台灣的導彈,但中方回應說,導彈部署屬於中國內政。

以往台灣大選前,兩岸關係都呈現緊張,中國軍方舉行大規模軍演,向台灣展示姿態。可是,今屆台灣大選,形勢卻有所不同。美國情報指解放軍今次在山西五寨的導彈基地進行試射,導彈由東向西部內陸發射,免被指針對台灣。同時,解放軍也未有在台灣選舉前後舉行大規模軍演。

另一方面,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高級分析員平可夫指出,大陸的空軍、海軍軍力尚未足以對台灣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役。而西班牙火車連環爆炸襲擊,可能「炸毀」了台灣從歐洲獲得潛艇技術的最後渠道,而大陸正利用歐美的政治矛盾,迫使歐洲關上對台出售潛艇技術的大門。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2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 ----------

國際金融
B06
蘋果日報
王冠一
2004-03-19

國際視野
美股美背道而馳

美元重展跌浪,短短3天,英鎊(兌美元.下同)由1.79升上近1.83,日圓升至106水平,歐元試衝1.23,瑞郎見1.27邊緣,澳紐元也反彈。

至於股市,杜指重上10300點,納指和標普500指數前日亦分別上升超過1%,帶動亞洲股市全面報升(港股因受台灣選舉影響,屬政治市除外),日股近日升勢凌厲,不旋踵已抵11500點水平,真乃不負筆者一直看好日股之期望。

英鎊吸引力勝歐元

英鎊急彈,主因是市場認為英國房地產市道熾熱,家庭負債持續上升,政府為阻遏炒風,不排除在短期內再加息,還有英國財相白高敦在預算報告中提及,會繼續放鬆財政政策及收緊貨幣政策,無論從刺激經濟增長或息差方面眼,英鎊還是目前最值捧的貨幣。日圓升勢轉急,是因為財務省認為通縮這頭猛獸已被馴服,遂放慢(干預)手腳,抑或日圓低於110水平,出口商已可接受,甚或是早前肆無忌憚買日圓之炒家被日本央行「挾起」,殺倉完畢而回頭?

歐元升幅較小,主因歐元區整體經濟呈倒退象,加上通脹率回落至1.6%,歐洲央行在上述兩大前提下,應有減息空間,在息差相對(英鎊及其他高息貨幣)不甚吸引的情況下,又豈能誘「息魔」入局。

本欄分別於15及16日以「調整完畢趁機入市」和「美元短期跌勢重現」為題,指美股可趁低吸納,並強調美元是次調整已近尾聲,不妨候位入市買高息貨幣博三幾百點利潤,見報之後大把時間部署,總算對忠實讀者有所交代! 王冠一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8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9
文匯報

2004-03-19

興奮過度

◆陳水扁昨日在台北掃街拜票時,一名支持者興奮過度,昏倒在地。 (法新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3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 ----------

台選專版
A24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藍綠選舉紀念品 生意跌

  泛藍及泛綠選舉前夕都推出了選舉紀念品,為自己造勢之餘,也可為自己的黨團籌款。但在經濟不景下,銷情據聞都大不如前,有商戶甚至數天未有「發市」。

  連宋競選總部外,昨日有攤販出售一些連宋二人肖像的紀念品,例如有200元(新台幣,下同)的彈弓玩偶、T恤及茶杯等。但據國民黨籍的攤主表示,今屆的銷情比上屆差得多,主因相信是經濟不佳民眾消費慾下降。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7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 ----------

社會及專欄
B28
太陽報
傳媒人林創成
2004-03-19

弱者暴力不再靈光

如果說四年前陳水扁是踏夫人吳淑珍的輪椅,墊高爬上總統寶座的話,那麼,四年後的今天大有可能被同一部輪椅跣個四腳朝天。

台灣第一夫人已經淪為綠營的負資產,圍繞吳淑珍的醜聞不絕,既涉嫌靠內幕消息隱名買股票,又涉嫌收受政治獻金,最要命的是,一句尖酸刻薄的話竟然為藍營「激」來二百萬人反扁遊行。三一三遊行,藍營原本估計只會有一百萬人,但吳淑珍的一句「笑死人,看他們有幾隻小貓」,人數竟然變成三百萬。還有部分選民看不過眼吳淑珍老是坐在輪椅上扮可憐,以「我殘障所以養成炒股票嗜好」作為開脫藉口。

弱者很多時候可以成為強人,只要懂得如何使用「弱者暴力」。所謂弱者暴力就是以自己的缺陷來控訴別人,從中撈取最大的好處:我盲,點會非禮你,係都係你非禮我啦,告你;我跛,你撞跌我,唔該賠償十萬九千七;我老懵懂,點會蓄意禍港殃民,有人作反,大老爺唔該「又」送大禮過。

四年前,吳淑珍施展弱者暴力非常出色,強調坐輪椅是由於受到政敵迫害,任由丈夫在鏡頭前抱進抱出,為阿扁賺到不少票。但第一夫人可能忘記了,當日弱者現已貴為強人,再以弱者暴力來欺負「幾隻小貓」、來為自己的炒股票行為開脫,只會造成反效果。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4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 ----------

社會及專欄
B28
太陽報
評論員邱心言
2004-03-19

美國漁翁篤定得利

台灣問題國際化是涉及中國大陸、美國以及台灣之間的戰略互動過程中的一個結果,促使台灣在國際舞台上擴大能見度,利用國際社會表達台灣主流民意的訴求,也是今次總統選舉的主要特點。北京借助美國對台施壓,儘管很努力但也只是奏效了一半,美國基於自身在西方民主政治的價值體系和理念,不可能完全排斥公投的形式,雖然他們多次表示,公投是台灣民眾的正當權利,但看不出目前舉行的公投有其必要性。

究竟美國喜歡台灣哪一股政治勢力獲得今次選舉的勝利,眾說紛紜。不少人斷定,美國最希望「泛藍」獲勝,因為如果「泛藍」獲勝,大陸和台灣之間近年來日趨緊張的勢態可能會得到改變,兩岸緩和的前景將會相對明朗。反之,如果「泛綠」獲勝,陳水扁連任四年,那麼台北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將進一步惡化。在今後四年中大陸和台灣的軍事衝突將很難避免,台灣海峽在今後四年不可能發生戰事,這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美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絕對不可能站在維護台灣利益的立場上,而完全是站在維護自己的戰略利益上,他表面上當和事老,但實際上打的是自己的鐵算盤,其實不管台灣誰當總統,美國的利益都不會受到損害,誰人上台,也不敢得罪美國人,因此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篤定得利,亦是毫無疑問。這不僅是台灣的悲哀,也是大陸的無奈。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4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 ----------

台選專版
A24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軍官須留守 泛藍料失5萬票

  為防範總統選舉出現突發事故,台灣當局規定,軍隊連級以上的正副主官,明天必須留守當值,令三分一以上的軍方人員要留守,比4年前大選時只有九分一人留守大幅增加。由於軍隊人員以國民黨員為主,有台灣傳媒指此舉將令4萬至5萬張軍方選票流失,不利泛藍選情。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7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 ----------

世事
C13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六舍飛翔
藍綠之爭

明天是台灣大選。選舉結果,究竟是「陳呂配」,抑或是「連宋配」,須拭目以待,到明天晚上才見分曉。

今日的台灣問題,早已不再是台灣本土的煩惱,而是涉及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取向。如今以「泛藍」形容的「連宋配」,若用一個「統」字標籤,或是以「泛綠」標榜的「陳呂配」,若用一個「獨」字代表,黑白分明,豈不簡單?

實情當然不是如此簡單。泛藍派是似統非統,對於與中國統一的意見相當曖昧;泛綠派是似獨非獨,根本不敢正式亮出「台獨」招牌。這種取向,當然也是迎合了民間的市場需求,因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其實是不統不獨。

似統非統,似獨非獨,連香港也捲進了漩渦,怎樣看香港的「一國兩制」,成為其試金石。似統非統,所以要對「一國兩制」左閃右避;似獨非獨,雖然不敢獨立,卻也擺明車馬台灣不要做第二個香港。

一場藍綠之爭,民進黨卻佔了取名的優勢,因為成語「青出於藍」,許多人或會誤解「青」是指綠色,藍是指「藍色」。青出於藍,似是綠勝於藍。實則這句出自《荀子.勸學篇》的成語,那個「青」是指靛青染料,內含深藍色的靛藍分子,實際的顏色是藍。至於「青出於藍」的「藍」字,其實是藍草,是用作提煉染料的植物,因為含有葉綠素的緣故,所以顏色反而趨綠。

可見「青出於藍」,真正的意思是,靛青染料是由藍草提煉,但顏色要比藍草更深,不適用於今次藍綠之爭的台灣大選。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21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 ----------

股票投資
B07
蘋果日報
曾淵滄
2004-03-19

曾淵滄專欄
兩岸局勢不會大變

明日台灣選舉,我認為不論誰贏,都不大可能對海峽兩岸的局勢有太大的影響。

有人擔心綠營勝利,阿扁會在2008年前宣布台灣獨立,我認為可能性等於零。阿扁若真的想搞獨立,過去4年早已宣布台灣獨立,阿扁只不過是一名以台獨為號召來獲取權力與金錢的人。

為甚麼阿扁搞出來的所謂公投題目竟然是如此不倫不類?一個全民皆不會反對的課題拿來公投,只會笑死人。為甚麼不直接將公投的題目定為:「台灣應該獨立」?原因很簡單,台灣的背後有個太上皇,那就是美國,沒有美國的支持,阿扁做夢也不敢想獨立。

美國會支持台灣獨立嗎?絕對不可能,美國要的是維持現狀,只有維持現狀對美國最有利,美國大兵的鮮血絕不會為台灣的獨立運動而流。阿扁心中明白,沒有美國的支持,台獨是死路一條,是迫北京提早收回台灣,到那個時候,阿扁就是階下囚了,你說他想當總統還是想當階下囚?

如果藍營勝利,兩岸就會統一?那也絕對不對。藍營不支持台獨並不等於支持統一,藍營是務實派,是希望維持現狀的,如果北京錯誤地以為藍營支持統一而在藍營勝利後向台灣提出統一的日程表,也一樣會激發兩岸的緊張關係。實際上,絕大部份不支持台獨的台灣人也不希望統一,目前的情況對台灣最有利。

對北京來說,表面上天天談統一,以前甚至有人提出台灣不可能無限期不回歸,更有人說要提出台灣回歸的日程表,但實際上,除了虛無的所謂歷史責任之外,北京也不會急要台灣回歸,現在的情況不好嗎?今日,至少有50萬台灣人已經「回歸」上海,長期住在上海,台灣源源不絕地向大陸輸入技術與資金,藍營勝利後,兩岸來往會增加,但統一仍是遙遙無期。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8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 ----------

兩岸
A09
東方日報

2004-03-19

名嘴周玉蔻保持中立

名女人穿梭於以男人為主政壇中賞心悅目,若名女人口才了得,更是無往而不利,中天電視名主持人周玉蔻是表表者。民進黨「大老」沈富雄銷聲匿一段時間後突然致電周的節目,令人對周的江湖地位刮目相看。不過,昔日積極參與選務,總是成為媒體焦點的漂亮女人何麗玲,這次卻置身事外,她說:「我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寧可花時間在生意上!」

何麗玲昨在新購入的春天酒店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現在只想把生意做好,而且「投資重心放在台灣,不是大陸」。這位曾是泛藍支持者的大美女,形容選舉太累了,說到選舉話題,也顯得事不關己,不過,她強調:「一定會去投票!」春天酒店便花去十多億元新台幣。

或爆媒體勾結政黨醜聞

何麗玲選擇遠離政治,但曾與黃義交、何麗玲陷入短暫苦情並自爆為黃墮胎的傳媒名嘴周玉蔻,則仍鬥志高昂地在暗潮洶湧的政壇,努力保持潔身自愛。她自命是今次選戰中立場堅定的新聞人,沒向任何一陣營靠攏,正因為看不過眼同行與政黨作利益交換,日前她與另一名嘴陳文茜鬧翻,又憤而離開飛碟電台,使她成為眾多電子傳媒新聞節目中立場最鮮明的一位。

她對本報透露,不排除在選舉後出書,將媒體人跟政黨勾結的醜聞公開。她說:「政治跟媒體要分開,三二○之後,我們應該仍朝這方向走,絕對要把政客趕出污染媒體的勢力範圍外。」女名嘴講得出做得到。

■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5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 ----------

兩岸
A09
東方日報

2004-03-19

居港台人趕返寶島投票

數以萬計旅居香港的台灣人最近數天已陸續返回台灣投票。多位學者、立法會議員及社會活動家昨日先後抵達台北,親身體驗大選的氣氛,使熱鬧的造勢大會,旺上加旺。

旅居香港已有二十八年的香港台灣工商協會秘書長楊繼聖,一直是香港台灣社團界的活躍分子,雖然兒子都在美國求學,家人都不住在台灣,但她仍心繫家鄉的一草一木,每逢台灣有的選舉,她都回台灣投票。她說自己現在比當年住在台灣時更關心台灣!

比住台時更關心台

楊回憶說,原本回台投票只是盡義務,但直至○○年選舉,共有三組候選人激烈競爭,她才開始有強烈的政治傾向。她在香港的家安裝星天線收看台灣的電視新聞,每天訂閱台灣報紙,她形容自己是「比住在台灣時更關心台灣!」

楊繼聖的丈夫王乾麟也是台灣人,本月初才剛卸下港澳台灣同鄉會會長一職。他笑言太太有「政治狂熱」,在香港也是個良好的選民,除已登記做選民外,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她絕不放棄手中一票。

赴台學者包括張炳良

香港多名學者如蔡子強、張炳良等昨日紛紛抵達台灣觀戰,專門研究香港選舉的中文大學教授蔡子強昨早抵達桃園機場時表示,今次是首次來台觀戰,由於剛剛抵,所以未知哪一個陣營的勝算較大;和蔡子強一起來台的還有城市大學教授張炳良。

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系教授蘇鑰機、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教授朱立昨早亦抵達台灣。他們表示,這次的主要目的不是做學術研究,只是想感受一下選舉氣氛。

觀戰的包括曾健成(阿牛)與蕭若元、女作家李默等。阿牛表示,香港的選舉無法令港人投入,太欠缺吸引力,台灣選的是具執政權力的人,香港無法相比。極力推動倒董運動的蕭若元則較為沉默,但他承認,台灣的選舉氣氛的確令人對民主的期許十分鼓舞。

■本報台灣選舉採訪組台北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 ----------

神州大地
A22
文匯報
陳人康
2004-03-19

新聞網外
率兵佔領南京總統府 ——我的父親:開國上將陳士

與母親閃電結婚

 父親轉戰南北,直到30多歲還沒有結婚。父親任115師參謀長時,師政委是羅榮桓元帥。羅政委很關心父親的婚事,勸他30多歲的人也該考慮了。母親當時才17歲。她是從山東日照參加革命的,外祖父也是老黨員,當時任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母親先在115師文工團,後在山東省軍區機關電台工作,與父親接觸多了,父親對她產生了好感。父親曾想給她寫封信,但如果不成對首長的面子不大好。一位幹事發現了深藏在父親心底的秘密,便主動牽線搭橋,把母親的心說動了。羅政委與母親談話後也很滿意,從撮和到戀愛再到結婚父親一共見了兩次面,真是閃電戰的速度。

 戰爭年代,父母的感情非常好,共同的理想、艱苦卓絕的環境,更讓他們相濡以沫。母親今天回憶起來仍很懷念。她說苦雖然苦,但心裡是充實的,心靈也是純潔的。結婚第二年,母親生了個女孩,不幾天就死了,母親泣不成聲,剛強的父親用獨特的方式安慰母親:「這就是革命啊,我們的同志每天都有犧牲……」但父親還是深情地久久凝視埋葬姐姐的地方。

戰功顯赫的工作狂

 父親是職業軍事家,他把全部的心思用在打好仗、少傷亡、多殲敵上,他的戰功是顯赫的。全殲日本3000名精銳侵略軍的平型關大捷,父親任旅參謀長(115師一共三個旅),這是我軍歷史上彪炳千秋的戰役;在解放戰爭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中,父親任華東野戰軍參謀長;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戰役處於相持階段,總前委書記鄧小平電召父親,作為圍殲黃維兵團的戰場總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父親率領的八兵團最先佔領南京國民黨總統府,父親也成了解放後第一任南京警備區司令。

對子女總是一臉嚴肅

 在我們的記憶中,一切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無論在南京,還是父親調到北京當第一任工程兵司令,我們家屬都是備受呵護。當然,那時的特權在今天看來也無非是吃得好點,沒有一點奢侈。他當司令這麼多年,只帶我們全家在夏天避過一次暑,住在青島一座儉樸的軍營裏。見到幾乎所有的軍人對他都敬軍禮,都畢恭畢敬,我對父親就更崇拜了。他真是個職業軍人,對我們也總是一臉嚴肅,很少有玩笑,一副上級對待下級的樣子。父親是個工作狂,我們六兄妹生活、上學的重擔就全落在母親身上。我們諒解父親,他的工作太繁忙了,有幾個例子可以說明:父親1930年在中央蘇區拔掉過一顆牙,8年後毛澤東在延安批下給父親鑲牙的金子,頻繁的戰事讓他一拖又是8年,直到1946年秋父親赴重慶向周恩來副主席匯報工作,周副主席讓鄧穎超找了個當地的名醫,才鑲上耽擱了16年的牙。

為兩彈率軍進大漠

 解放後父親也常常突然「失」,好多天不家。那是1958年一個夏季炎熱的中午,中央辦公廳打電話給父親,讓他馬上到中南海,毛澤東有重要指示。父親馬上趕去,毛澤東、周總理、彭老總等坐在游泳池旁的一個棚子裏,老人家穿游泳褲,身披白色浴衣,對父親說:「是我請你來的,正好有事跟你商量,鄭州黃河鐵路橋被洪峰沖垮,你們工程兵能不能在那裏架座浮橋啊?」於是,父親很快趕到黃河,一待就是幾十天。也是在那年夏天,中國導彈實驗靶場第一期工程一定要在1959年6月1日前完成,父親率數萬工程兵大軍,開到西北大沙漠,在這個「死亡之海」完成了兩彈工程建設。

 我們理解父親對我們關心不夠,但我們羨慕也有很多與父親一樣的高級幹部對孩子總有舐犢之情。他與母親分手,固然是「文革」的政治事件起了決定作用,但與父親身居高位把首長氣帶到家中有關。 (二)

(摘自《人物與回憶》)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13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 ----------

副刊采風
C02
文匯報
阿 杜 
2004-03-19

杜亦有道
梅花不諱

 上世紀初國民黨宣佈了「梅花是中國國花」之後,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以來,我們都頗「敵我分明」的避諱談梅花,尤其是台灣七十年代曾有一曲《梅花》在東南亞大流行,一唱就令人想到是「台灣代表歌」,內地與香港有識之士為免混淆便總是避而不提,更不和聲同歌,整整有幾十年歷史。

 最近內地消息傳來,原來江蘇省古都南京市自一九八二年宣佈了「梅花,是南京市花」,並定每年二月底三月頭這幾天,每年列之為「國際梅花節」,廣邀海內外賓客來「賞梅探春」,以繁榮當地旅遊經濟。

 如今年二月廿八日便舉辦了「博愛之都南京牽手梅花節」,有花車遊行大型主題歌舞表演在中山陵廣場舉行,有集體莫愁湖畔「梅岸賞花吟唱」等活動,我們行文誦歌者再也不必避諱「梅花」了。

 「雪停天晴朗,蠟梅處處香,騎驢把橋兒過,鈴聲響叮噹……」這首傳統名曲《踏雪尋梅》,相信許多人唱過。但真見過雪地寒梅之香港人,恐怕不多。每年農曆除夕花市,賣桃花、吊鐘、菊、蘭者絕多數。甚少有人賣梅花,蓋因南方氣候溫暖和難有梅開滿枝之隆冬,更鮮見真的如燭蠟蜜蠟一樣半透明半固體狀的「蠟梅花」了。

 「蠟梅」有一陣淡淡的幽香,為別花所無,其花朵好似用蠟凝塑出來,甚至令你誤為是「假花」,至為獨特。若想看到真正的蠟梅花,每年二月尾赴日本九州福岡旅行吧。在該市西北半小時車程之名勝「太宰府」旁有個著名的蠟梅林,開花時幽香漫漫,處身其中,色香俱備,幾疑在夢。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2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 ----------

港聞
A04
蘋果日報

2004-03-19

首次就政改發表立場 李嘉誠:港無能力應付大波動

【本報訊】本港商界頭號人物李嘉誠首次就政改問題發表立場。他昨日出席旗下長和系業績記者會時強調,政改必須按部就班。問及香港是否有條件於○七年落實普選?他回應說:「我相信你按部就班,就唔係07、08(年);最緊要係,香港係冇法子、冇呢個能力去應付大波動。」

「絕大多數港人愛國」

本港各界對政改的爭拗愈趨激烈,但李嘉誠相信:「香港人已慢慢習慣爭拗,最少我香港投資唔會因而改變,最重要長遠對香港好。」至於內地法律顧問言論偏激,李稱,「我唔認為會對香港造成波動,我都擔任過基本法委員,知道基本法開會時不停講行政主導」。

談到「愛國論」問題,李嘉誠則說:「我認為絕大多數香港人愛國。」他更將矛頭指向個別議員,「今日大部份香港人都愛國,都希望香港穩定繁榮,最重要係從政人士應以民生同香港前途福利想」。他又重申,對於愛國、愛港、愛自己民族,不單只得個「講」字,更每日花時間去做。

台灣大選將於周六舉行,一般相信連戰佔先,將有助兩岸貿易。在台灣亦有投資的李嘉誠,雖然沒有正面支持藍營,但表示藍營當選,對中國人是好事,「作為中國人,都希望自己的民族更加前進、更加好,國家更加富強」。他又指出即使台灣有任何變更,也不會對長實集團的生意有任何影響。

對港經濟極為樂觀

對於本港經濟及樓市,李嘉誠抱樂觀態度,並認為經濟今年「極為樂觀」,因為中央領導人已表明全力支持香港,中央提出的政策對香港幫助很大,加上利息在一段時期內不會掉頭回升。但他也承認,近期樓市的確出現炒賣情況,故提醒香港人無論買樓是自住或投資,均應量力而為,「作為投資無可厚非,但投資亦要小心為上」。

至於政府推出勾地表以來,尚未有地產商成功勾地,長實副主席李澤鉅拒絕評論是否因政府所定的勾地價格太高,與地產發展商提出的相距很大,但他指出,過往勾地只佔本港土地供應很小比重,加上九廣鐵路、地鐵及市區重建局將有大量土地出籠,西九龍及東南九龍也有新增土地供應,暗示除了勾地外,仍有其他增加土地儲備的渠道,發展商不急於勾地。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1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美國務院發言人稱對台灣不關心誰當選[國際]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對於台灣的大選,美國關心的是政策,而不是那個人當選。美國將與台灣民眾選出的領導人合作,透過對話,尋求和平解決兩岸緊張情勢。發言人又表示,在台灣選舉後,美國對台灣政策不會有改變。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2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 ----------

兩岸
A07
東方日報

2004-03-19

金牌製片嘆台是非不分

資深電視製作人陳君天傾家蕩產製作《蔣經國傳奇的一生》,找不到願意播的電視台,藍綠陣營也都摒棄他,他決定自己去競選造勢場子叫賣,認為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曾經得過台灣電視圈最高榮譽「金鐘獎」的陳君天,滿頭白髮、神情疲憊地認為,台灣現在是非不分、價值觀混淆,他說:「這一代失去太多屬於蔣經國那時代的東西。」

陳君天指,人家以為蔣經國是蔣介石兒子,可以佔不少便宜,但經國先生在政治上的磨難比任何人都多,當總統九年有六年生病,其中四年眼睛還瞎了一隻。

當初他要拍這個影片時,很多友人跟陳君天說:「人都過世了,還提他幹嘛?」不過陳君天認為蔣經國並沒有離開,他只是在遙遠的前方。原本這個影片要趕在今年一月十三日蔣經國忌辰播出,可是來不及,他說影片製作長達五個月,還熬了四十五個通宵才大功告成。陳君天說,這個影片不僅在台灣各地拍,還拉到江西、俄國去出外景,尋找當初蔣經國求學、工作的地方,還訪問到當年與蔣方良在工廠一起工作的同事瑪麗亞,瑪麗亞用俄語透過鏡頭向蔣方良閒話家常。

傾家蕩產不計成本

陳君天很自豪的說,如果不是他,別人是做不出這樣的影片。對於投入的金額多少,陳君天說很難算得清,可能有數十萬港元,當初手拍攝紀錄片前,陳君天曾經廣發文情並茂的募款信,但只有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資助了港幣八萬五千元,其他經費就靠陳君天賣掉唯一的房子和車子,現在兩袖清風。

每套定價約港幣二百五十元的蔣經國DVD,價格不算便宜,陳君天斬釘截鐵的說:「經國先生的紀錄片、絕不賤賣。」這部影片是對真正懷念蔣經國的人而做的。

■本報台灣選舉採訪組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5 ----------

新聞-要聞社評
P02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3-19

李嘉誠讚唐英年是特首好人選

  本地首富李嘉誠【圖】昨天出席業績記者會,大談他對政制發展的意見及愛國論。他強調,香港不能承受太不安定局面,政制發展須按部就班,不是○七至○八普選。此外,李嘉誠讚賞唐英年首份預算案,並表示對唐英年印象非常好,指他務實、可靠、平易近人,是特首的好人選。至於會否支持唐英年做特首,他表示,現在距委任下任特首時間仍長,不作評論。

  對於李嘉誠的賞識,唐英年昨晚出席一學生座談會後回應說:「我十分感謝李嘉誠先生對我的鼓勵。我目前希望將財政司司長這份工作做到最好,沒有考慮過未來會否參選第三屆特首。」

  問及李嘉誠的支持會否令他角逐下屆特首的行情高漲,唐英年重申:「我十分感謝李嘉誠先生對我的鼓勵。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做好現在這份工作。」

  李嘉誠認為,絕大多數港人都愛國,他個人則有三個熱愛:熱愛國家、熱愛香港、熱愛民族,並每天為民族國家的富強而身體力行。他說:「香港是沒有能力承受(cannot afford)不安定場面,所有事大家都要為香港真的前途好,而不是為選票出位。」

  他指出,政改要按部就班,香港絕大部分人希望安定繁榮,從政者應以民生及港人的前途福利來考慮。問及港人是否應放棄○七至○八普選,他表示,每件事情應按部就班,操之過急或情緒化將導致許多意料不到的錯誤。他更指出,自己曾擔任《基本法》草委,當時經常提出行政主導。

  問及若政改爭拗持續,會否影響經濟及投資環境,李嘉誠說,香港人已慢慢習慣,最低限度他不會改變並繼續投資香港。對於台灣選舉,他表示不熟悉台灣的情況,相信即使有變動,亦不會影響該集團的生意,但他認為若泛藍陣營獲勝有助二岸貿易。

  對於政府研究開徵銷售稅,他認為長遠而言香港稅基太窄,亦需要解決財赤。但他希望政府考慮食物及必需品免稅,奢侈品則不妨抽重一點■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6 ----------

兩岸
A06
東方日報

2004-03-19

政治獻金法過關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政治獻金法,規定政治人物平常不得收受任何政治獻金,只有擬參選人在選舉期間才可以接受政治獻金,收受獻金總金額不設上限。

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政治獻金法內容重點包括,政黨、政治團體、擬參選人可以收受政治獻金,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應於金融機構或郵局開立專戶,報受理申報機關許可後,始得收受政治獻金。

選舉收獻金不封頂

另外,政治人物平常不得收受任何政治獻金,只有擬參選人在選舉期間才可以接受政治獻金,收受政治獻金總金額不設上限,收受獻金期間總統是在任期屆滿前一年,立委是十個月,直轄市長、市議員、縣市長、縣議員是八個月,其他是四個月。

對於同一政黨與政治團體捐贈獻金的上限,個人不得捐贈超過新台幣三十萬元,人民團體不得超過二百萬元,營利事業不得超過三百萬元,對同一擬參選人捐贈上限,個人不得捐贈超過十萬元,人民團體不得超過五十萬元,營利事業不得超過一百萬元。

政黨、政治團體及擬參選人不得收受政治獻金對象則包括公營事業或政府持有資本達百分之二十民營企業、政黨經營或投資的事業、與政黨經營或投資的事業有巨額採購契約且在履約期間的廠商。

對於民進黨、台聯立法院黨團棚規定政黨對同一擬參選人捐贈不得超過競選經費最高金額四分之一,經過院會表決,以出席一百九十七人、贊成九十一人、反對一百零五人、棄權一人,棚沒有通過,政黨對候選人捐贈沒有限制。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7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8
文匯報

2004-03-19

陳由豪三鞠躬謝沈富雄

 【本報訊】據東森新聞18日消息:對於口中民進黨大佬沈富雄出面召開記者會,以點到為止方式,表示吳淑珍可能忘記這一段十年前的會面,陳由豪在美國舊金山透過視訊連線表示,沈富雄依然具有誠實人格和正義感,讓他相當感佩,陳並透過電視畫面,公開向沈富雄鞠三個躬。

 陳由豪說,沈數十年來如一,他看到沈富雄的表現,對沈富雄更具信心,也相當感激感動。陳由豪說,台灣政府團隊中,如果有多一點像沈富雄的人,他就會對台灣和政府更有信心。

 在沈富雄召開記者會過程中,一直很專心聆聽的陳由豪,一度擦拭眼部,陳由豪也坦承,這是因為他對沈富雄的言談很感動,滴下淚水所致。

 陳由豪說,聽過沈富雄的話以後,也深覺大家都不應該再作發言,因為自己並非大選選戰中的候選人,更不是大選的主角。他也認為商人本來就不應該參與政治。陳由豪說,他當初出來爆料,只是為了要爭取自己的清白。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3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8 ----------

中國
A24
明報

2004-03-19

賄選案1579宗 較上屆增7倍

台灣總統大選選情緊繃,泛藍與泛綠陣營之間的指控不斷,台灣法務部長陳定南前天(17日)下午在立院答詢時表示,從這次大選受理涉及賄選的案件數較4年前超過近7倍,他個人認為這次大選的「選風」很差,與4年前相較,並沒有改善。

根據法務部統計,這次大選到本月12日止(距離投票日8天),各地方法院檢察署所受理涉及賄選的案件共1579宗,其中38宗已簽結,不起訴2宗;另所受理涉及暴力的案件共19宗,其中已起訴2宗、1宗簽結。

陳定南指出,4年前的總統大選,檢調單位受理涉及賄選的案件只有200多宗,這次到大選前8天就受理了1500多宗,已比上次超過近7倍,可見這次選風沒有進步。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8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9 ----------

兩岸
A06
東方日報

2004-03-19

扁嫂仍矢口否認

【本報綜合報道】就沈富雄證實在十年前曾陪陳由豪見吳淑珍一事,吳淑珍昨天接受電視台專訪時指出,她確信自己的記憶,沒有見過陳由豪,希望沈富雄尊重她,並強調她敢承認陳由豪太太曾到官邸,如果陳由豪曾到官邸見她,這事不是違法,她豈會不敢承認。

陳由豪太太到過官邸

談到沈富雄因為陳由豪事件召開記者會,吳淑珍接受台視專訪時說,尊重沈富雄的記憶,但是她很確信自己的記憶,沈富雄說她可能是善意的遺忘,但是她不會為了選戰,就一概否認說她跟陳由豪一點關係都沒有。她指出,其實陳水扁一直承認,除了今次總統選舉外,他每次選舉陳由豪都會捐政治獻金,扁接受後會簽發收據給陳由豪。

她強調,她不否認半年之前,陳由豪太太林富美在沈富雄太太陪同下,曾到過官邸,這點她都敢承認了,如果陳由豪與沈富雄在一九九四年曾到過官邸來見她,她怎會不敢承認,此事不違法,況且已是十年前的舊事。

她也說,林富美是通緝犯太太,她都敢承認林富美來過官邸,她很相信她的記憶,自己的記憶力一向相當不錯,希望沈富雄能夠尊重她的記憶,大家互相尊重。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0 ----------

中國
A24
明報
莊慧良彭孝維張虹梅魏愛芳
2004-03-19

返鄉投票陸空交通爆滿

台灣總統大選選情緊繃,泛綠泛藍陣營都呼籲支持者返鄉投票。昨日中午起,台灣的車站、機場都出現大批準備返鄉投票的人潮,其中包括海外僑民、大陸台商,也有島內在外地工作的民眾,返台的國際航班也幾乎客滿,台灣內部的鐵路、長途巴士與內陸航班也供不應求。預計今天的人潮量將會達到最高峰。

鐵路方面,出現列車爆滿情形,台灣鐵路公司今天的中長途對號列車車票銷售一空,台鐵已準備緊急加開班次。台鐵主任秘書陳峰男表示,從今天到22日,台鐵預計加開89班列車,並加掛了138輛車廂,運輸能力較平日增加8.1%。

航空方面,台北高雄航線最熱門,遠航、復興、華信與立榮等4家內陸線航空公司今明兩天的班機都已客滿,未來將會視狀加開班機。

司機停休

長途巴士部分,台灣知名的國光客運公司已要求1700名司機全部停止休假。國光客運台西站長鍾振龍表示,預計今日會出現大量返鄉人潮,當天除加了百多班車外,還另外租用30輛旅遊巴士,希望能協助疏運返鄉投票的民眾。

另外,桃園中正國際機場這幾天也是熱鬧非凡,擠滿返台投票的海外僑民及台商,只是當藍綠兩陣營的返台人潮遇上了,除了比人氣,還要比聲勢,選戰氣氛濃烈,入境大堂內一邊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飄揚,一邊則綠旗飄揚,口號喊得震天價響。雖然熱情選民小動作不斷,但大家都展現了民主風度,沒有發生嚴重衝突。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8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1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雷一鳴
2004-03-19

春蠶吐絲
李遠哲的抉擇

說李遠哲沒有選擇,所指的,意思是他已經不可能「保持中立」。最現實的一點是,就算他不明確表態都好,人是會認為他仍是站在扁的一邊,因為四年前他已明確歸了邊嘛。當然,若果他今次再明確表態,甚至在僅有的造勢晚會為扁站台的話,一定獲得大量年輕一輩新登記選民的支持,再一次左右大局。其實,此時此刻,李遠哲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

因為李遠哲在這個難得的「拉鋸局面」,需要做出一個對自己利益最有保障的決定。二○○○年一役的關鍵時刻,自己成功令扁當選,非但沒有獲得有關人士暗示讓他當行政院長的好處,最後還要賠上自己寶貴的名聲。情況就是:他當時為了接受陳水扁的邀請,出任「國政顧問團首席顧問」,甚至做扁內閣的「一哥」,他在二○○○年三月十三日以書面透露自己已經決定辭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職的意向。不過後來當他知道自己做行政院長無望之後(最後跑出了唐飛這隻黑馬。有人說這是美國屬意,李登輝及阿扁唯命是從),於是他又要在同年同月的二十九日寫了另一篇「否定自己辭職」的聲明,情況相當尷尬。

短短十六日內,連白紙黑字的紀錄,都可以如此的反口覆舌,且自圓其說的理由牽強。可以說,是人都看得出他的「假」。因此,在李遠哲的心裏,嚴格來說,他其後認為自己被李登輝利用了而不自知。英明盡喪,架就丟盡,而且要打回原形,乖乖地吃「回頭草」,繼續原地踏步做其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舊職。李院長心裏這種被人玩弄之苦,相信只有他自己才深深體會。泛藍形勢目前漸漸追上,李說不定會乘此難得「報復」機會,突然明確「倒戈」,私下與藍營傾妥,然後公開挺連,令藍營重掌政權,希望一改自己的命運。李遠哲,充滿艱難的抉擇。

評論員: 雷一鳴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7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2 ----------

中國
A22
明報

2004-03-19

老婆大過扁

的士司機林俊賢在2000年選舉有份投票將陳水扁送入總統府,但4年後他直認自己「選錯人」,決定棄綠投藍。林先生說,扁政府什麼都「亂來」,他也差點成為「受害者」,令他不得不把票投給在政策上較有經驗藍營。

原來,行政院曾提出到中國大陸娶妻的台灣男人必須有500萬新台幣(約113萬港元)資產的法例,那時他正準備到內地物色一個好老婆,幸好該政策在廣受抨擊下撤回。他說:「有500萬,到那裏娶老婆也行啦,幹嗎要回大陸?荒唐!」他說政府還規定娶大陸老婆要經過很多繁複程序,望妻心切的林先生,當然不願再投扁一票!(鄭樹清攝)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8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3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李谷城
2004-03-19

畫龍點晴
台灣大選與中美關係

台灣大選明天揭曉,不論是泛藍勝出或泛綠連任,都要認真地處理中美關係,包括台北與美國的關係,以及北京、台北、華府之間的三角關係。

美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過三個聯合公報,包括1972 年2 月尼克遜訪華在上海簽訂的《上海公報》,主要內容是恢復兩國關係正常化;1978 年12 月簽訂的《中美建交聯合公報》,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82 年8 月簽訂《中美就解決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問題的聯合公報》,主要內容是逐步減少對台售武。以上三個聯合公報美方一再宣示恪守,但實際上一再利用灰色地帶向台售武及與台保持準外交級關係;而美國自訂的國內法律《台灣關係法》為軍政界介入台灣問題提供法律根據。

美國政府在操作對華政策時,實際上是希望兩岸「不統不獨,不戰不和」,即任何一方都不要改變現狀。美國毫不諱言,在台灣有龐大的利益,包括軍事、經濟等。台灣每年向美國購買幾十億美元的軍備。美國雖然宣布與台灣斷交,但繼續保持密切關係。台灣曾被美國的右派比喻為抵禦共產中國向外擴張的「不沉的航空母艦」,北起日本,途經南韓、台灣到澳洲而形成的「島鏈」如今仍是美國抵禦中俄擴張、維護其亞洲利益和影響力的屏障。

陳水扁政府一邊倒向美國,尋求美國保護對抗大陸。美國當然喜歡聽話的台灣,作為與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這次布殊公開表態反對公投,乃因扁政府踏到中美關係的底線——有可能單方面改變兩岸的現狀。

「六四」後鄧小平提出在外交上採取「韜光養晦」戰略:「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去年中央黨校副校長盧雲耀解釋此策略時,在最後加上「有所作為」四個字。至於如何作為?另一位副校長鄭必堅主持的理論班子提出「和平崛起」論。溫總理最近在記者招待會上再強調「永不稱霸」。他還說:沒有用甚麼力量嚇唬布殊先生,而能說服布殊公開表態反對台灣公投。

兩岸爭先恐後對美國示好而使「兩岸問題」國際化。目前,大陸給美國的經濟利益已超過台灣,在人權、核擴散、北韓問題等又盡量遷就美國,因此,在兩岸關係的天秤上,美國已把較多的砝碼移向大陸。中國人無法和解,任由美國擺平兩岸關係。

台灣大選後不論誰當權,都要懂得「審時度世」,在這個天秤上自我定位,否則會成為美國與北京改善關係的犧牲品。

國情專家: 李谷城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8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4 ----------

中國
A22
明報

2004-03-19

傳媒有責

台灣選舉活動進 入高潮,交通事 故數字因大批民 眾參加造勢活動而上 升,圖中選舉 宣傳車塞滿記 者就是明證,人 人顧拍攝採訪 ,險象環生。( 中央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5 ----------

中國
A21
明報

2004-03-19

真假難分

藍營支持者昨日在台北 市火車站前戴上連戰面 具拉票。 (法新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6 ----------

港聞
A06
新報

2004-03-19

九成港青反台獨

【本報記者報道】香港大學的最新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十一受訪市民反對台獨;另一項調查則顯示,九成受訪青年希望國親聯盟的候選人連戰當選總統,反映年輕人不想台灣出現獨立。

港大民意網站本月初訪問了一千多名市民,超過七成受訪者反對台獨,贊成只有一成二。負責調查的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市民反對台獨的比率一向高企,在過去三個月變化不大。不過,由於台灣居民對統獨的爭論升溫,港人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比三個月前急劇下跌十一個百分點,只有百分之三十五,比四年前台灣總統大選期間約低十個百分點。

另外,香港大專學壇本月訪問了四百多位在學和在職青年,七成受訪青年關心台灣的選舉情況,八成認為現時台海兩岸局勢緊張;九成七受訪者希望透過經濟合作、和平會談達致兩岸統一,這對中國最有利;只有不足一成人支持台獨。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11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7 ----------

中國
A21
明報

2004-03-19

旗海洶湧

台灣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泛藍泛綠陣營昨晚力拼台南市,各自舉辦大型造勢活動,在民進黨的晚會中,綠色旗海與洶湧人潮見證選戰 激烈。 (秦偉攝)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8 ----------

中國
A08
明報

2004-03-19

大陸再批公投拒評選舉

台灣總統選舉與首次公民投票明日登場,牽動兩岸關係與地區局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昨天繼續批評台灣即將舉行的公投,不過,孔泉以「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為由,不願對大選表達看法;而美國則表示注意選舉對東北亞的影響。

中國外交部昨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多家駐北京的國際媒體紛紛提問,關注台灣大選對兩岸關係以及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對此,孔泉以「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為由不願表達看法,並表示中國外交政策是長期的,原本的政策不會受到任何事務的干擾。

美關注選後區內形勢

而美國政府和學界都相當關心台灣大選和公投及結果對區域情勢的影響,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當地時間16日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們跟中國的關係相當好。我們都在注意台灣本周末的選舉,不僅是要看結果———這是台灣內部的事,還要看這對東北亞有什麼影響。」另外,包括華府喬治城大學在內的機構幾乎從投票一結束,就將陸續舉辦至少5 場討論台灣選舉的座談會。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3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9 ----------

要聞
A04
星島日報

2004-03-19

全美華人「寫信運動」反公投

台灣大選正進行白熱化的衝刺,影響所及,美國大華府地區的「和平統一促進會」等社團組織為反公投在國會山莊幾乎跑斷腿,「地氈式」的向美國會議員辦公室遞送信函,希望反制國會中支持台灣公投的聲音。而且,和統會人士看好藍營勝選,並強調台海行勢穩定是人心所願。

和統會國會「洗樓」派信

八十歲的華盛頓和統會會長黃企之,本周一率同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馬躍波等人,從國會山莊的八樓起,一層一層往下走,挨家挨戶給一百五十間辦公室遞送反公投信,花了九個小時,才將兩百多個社團負責人共同簽署的信函一一送達議員手中。

黃企之如此「掃樓」的精神,和統會於十六日晚間在關於台灣大選座談會中特別提出,表示敬意。

「讓議員聽到我們聲音」

和統會副會長吳惠秋十七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大華府地區主張台獨的人屬於少數,但是他們的活動能量極大。這次陳水扁提出公投,使台灣大選更緊張、更複雜。所以,全美的和統會組織和華人社團都「起而行」,在加州和華府都發起寫信運動,先以個人名義,繼之以社團聯署方式紛紛致函美國議員。有的以電子郵件,有的是用傳真,有的則直接遞送,採取黃企之模式的「走透透」。吳惠秋說:「這樣普遍的掃一遍,美國會議員已聽到我們的聲音了」。

相信連宋可贏選戰

吳認為台灣的公投與制憲是扁政府欲走向獨立的一步,和統會人士自是強烈反對。台灣大選結果不論誰當選,心向中國的人都應該要阻止台獨。不過,她信心頗足地表示,他們傾向於藍,認為藍營勝算大於綠營,一因扁政府績效不彰,成績單難看,二來藍營若獲勝,兩岸和平穩定可期。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張佳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25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0 ----------

中國
P12
都市日報

2004-03-19

關鍵

連戰昨在台北市一個競選活動上發表演說,力圖爭取支持。台北市是泛藍傳統「票倉」,選票多寡被視為總統選舉關鍵。 (路透社)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5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1 ----------

物流與航運
D04
大公報
華昇
2004-03-19

張榮發表現身價的時候

台灣的所謂「選舉」將於明天舉行,以決定哪一個政黨可以上台執政。就在選舉造勢前夕,經濟圈素來是「老大」的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周三拜會另一知名人士王永慶,雙方進行長時間會談,就兩岸三通和台灣的經濟問題交換意見。

長榮海運香港的一位中層行政管理會於今日返台灣參加投票。至於會投誰的票,對方只答以以哈哈一笑。據了解,長榮集團在海外的行政管理人員都已接獲指令,要趕在投票前返台,參加投票活動。另外,台灣的萬海、陽明等海運大公司,亦不例外,從這批管理階層對投票的積極態度,可見一斑。至於個人的想法是否要與大老闆一致,相信對台灣式企業文化經過長期熏陶的僱員會心領神會,大家知道手中選票的重要性。

張榮發對台灣政局的看法與形勢評估,不用我們多言,從四年多前他甘心情願出力出錢擔任陳水扁競選的國政顧問團成員,到目前成為「超然派」,變化是明顯不過的。

這位篤信「一貫道」的台灣龍頭老大,過去很喜 歡以他私人豪華遊艇,招待政經界重量級人物在海上遨遊飽覽風光時,邊欣賞邊議政,否則的話,亦不會出現扁嫂明知在活動極不方便情況,要上遊艇與他進行社交喊話。

張榮發在海運特別是班輪運輸經營管理上之精明和料事如神,是二話不說,毫不含糊,受到國際同業的推崇和尊重,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論政上,他是否同樣料事如神和成竹在胸?早在去年十月、十一月他兩次在台灣培養海事專材學府的公開場合,開宗明義表明他對兩岸三通的期望和嚴厲批評台灣政府發展海運缺乏長遠眼光與政策,那種麻利與敢言,至今仍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似乎留下伏筆和讓人有跳躍式的聯想。

這位近八十歲的老人,滿頭斑駁的頭髮和臉龐上兩道烏黑的八字眉,成為他在燦爛笑容之下留給人鮮明標誌,但願他投下的票與他兩度黑眉令人難以忘懷。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27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2 ----------


TMP01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每周動態 - 主要經濟及商業活動 / 3月19日至3月25日

香港 (AFX-ASIA) - 3月19日至3月25日的主要經濟及商業活動:

週五: 3月19日

- 澳洲2月新車銷售

- 菲律賓1月進口數據及貿易平衡

- 南韓12月底外債

- 港基銀行全年業績

- 東方海外全年業績

- 港通控股全年業績

- 中華汽車半年業績

週六: 3月20日

- 台灣總統大選

週一: 3月22曰

- 組合組織金融市場走勢報告

- 美光科技次季業績

- 香港2月CPI

- 中銀香港全年業績

- 工銀亞洲全年業績

- 台灣2月失業率

週二: 3月23日

- 高盛首季業績

- 歐元區1月經常賬

- 法國2月CPI

- 法國2月家庭開支

- 台灣2月出口訂單

- 台灣2月工業生產

- 中海油田服務全年業績

- 亞洲金融全年業績

- 勝獅貨櫃全年業績

- 上海地產半年業績

週三: 3月24日

- 美國2月耐用品訂單

- 美國2月新屋銷售

- 利豐全年業績

- 中石油全年業績

- 南京熊貓全年業績

- 中保國際全年業績

週四: 3月25日

- 美國末季GDP

- 美國2月二手房屋銷售

- 英國末季商投資修訂數據

- 英國2月汽車生產

- 聯通全年業績

- 中遠太平洋全年業績

- 九巴控股全年業績

- 格林柯爾全年業績

- 台灣2月貨幣供應

ec

08:04a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0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3 ----------

中國新聞
A15
大公報

2004-03-19

遼甘相爭《四庫全書》始末

在前不久結束的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遼寧的委員們遞交了一份要求《四庫全書》回歸的提案,這使遼寧與甘肅的《四庫全書》之爭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對於遼寧來說,《四庫全書》的回歸已經吶喊十幾年,而甘肅對於擁有這樣的國寶又怎會輕易拱手相讓。早在一九八七年,遼寧省政協會議率先提出《四庫全書》應該「回歸」瀋陽的提案時,兩省就開始了曠日持久的國寶爭奪戰。

乾隆皇帝下旨修書

《四庫全書》是乾隆三十七年 (一七七二年),由乾隆皇帝詔令「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匯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共收書三千四百六十多種、七萬九千多卷、三萬六千多冊,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全書由皇帝「御批監製」,從全國徵集三千八百多文人學士,集中在京城,歷時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書七部,建閣深藏,世人難得一見。前四部分藏於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熱河行宮文津閣、奉天行 宮(今瀋陽) 文溯閣,這就是著名的「內廷四閣」。後三部分藏於揚州大觀堂文匯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杭州孤山聖因寺文瀾閣。

《四庫全書》的保存可謂歷經磨難,七部之中,文源閣本、文宗閣本和文匯閣本毀於戰火,只有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溯閣本和文瀾閣本傳世至今。

國寶保存千辛萬苦

文淵閣本今藏台灣省,文津閣本今藏北京圖書館,文溯閣本今藏甘肅省圖書館。文瀾閣本在戰火中多所殘闕,後來經補抄,基本補齊,今藏浙江省圖書館。如今遼寧與甘肅所爭之文溯閣本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曾遭破壞,有些冊次流散。一九一四年,奉天督軍段芝貴為討好即將稱帝的袁世凱,將文溯閣《四庫全書》運往北京,存放於故宮保和殿。一九二二年,對此書垂涎已久的日本秘密勾結滿清皇室,想以一百二十萬元購買,東渡扶桑。這一事件曝光後,遭到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逼於壓力,滿清皇室不得不取消這骯髒交易。一九二四年,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將文溯閣《四庫全書》完璧歸趙。一九二五年,張學良出面斡旋,才使文溯閣《四 庫全書》回歸遼寧,又於一九二六年六月至九月,對文溯閣加以整修,一九二七年初才復將全書入藏閣中,結束了十餘年來「書閣分離」的歷史。一九三一年,省教育會特撰《文溯閣四庫全書運復記》記載此次全書回歸經過,並刻石嵌於閣東宮牆,至今猶存。一九四八年六月,國民黨政府將文溯閣《四庫全書》運至北京故宮。一九四九年四月北平解放後,東北文物處將《四庫全書》運回。一九五○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溯閣藏本《四庫全書》作為國家珍貴文物受到特殊保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因瀋陽距戰場較近,故而又將書運往黑龍江北安保管,至一九五四年朝鮮戰爭停戰後,復運回瀋陽故宮仍藏於文溯閣中。一九六六年十月中蘇關係開始緊張,當時考慮到戰事可能對四庫全書的保存有所影響,遼寧便請示中央採取有關措施對書籍進行妥善保護。經中央有關部門協調,遼寧省將總計三千四百七十四種、三萬六千三百一十五冊的文溯閣《四庫全書》以及五千零二十冊清雍正年間所印銅活字本《古今圖書集成》,經過長途跋涉,秘密運至蘭州,存於城外數十公里的山洞中,後轉至甘肅省圖書館保存至今。

兩省爭寶各執一詞

現在許多城市都注重城市的文化內涵,在城市的發展中注重文化的作用,這就讓《四庫全書》之爭更加撲朔迷離。一九八七年「奪寶」之戰打響後,遼寧省便開始了不懈的努力。一九九二年,遼寧省圖書館新館陸續投入使用後,遼寧省各界關於《四庫全書》回瀋的呼聲又浮出水面。一九九七年,遼寧省圖書館專門修建現代化庫房,目的就是為了存放《四庫全書》。時隔不久,國家文化部成立專家調查組,對遼寧和甘肅做出綜合性考核,最後得出結論:《四庫全書》適合回到遼寧。二○○○年四月,國家文化部向國務院報送了有關請示,認為應根據文物物歸原主的原則,將文溯閣《四庫全書》運回瀋陽,仍由遼寧省圖書館保管。至於甘肅省三十多年保管《四庫全書》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遼寧省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二○○○年五月六日,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文化部請示文件上就《四庫全書》歸屬問題作出批示,「同意所提意見,關鍵是遼寧要解決好有效而科學的保管條件」。

相應的甘肅方面於一九九九年五月作出了在蘭州黃河畔九州台上修建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樓。二○○二年一月,藏書樓奠基儀式在蘭州舉行,同年,甘肅省人大作出決定,重申了《四庫全書》在甘肅經濟文化中的法律地位。

此次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遼寧委員們的提案認為,讓《四庫全書》回歸故里,不僅是在遼全國政協委員,也是遼寧四千二百萬人民的心願。文溯閣《四庫全書》的文物價值在於其書閣合璧,完整無損。遼寧作為滿族和清文化的發祥地,應該繼續保存文溯閣《四庫全書》。從另一個角度講只有實現文溯閣《四庫全書》重歸故閣,才能體現文物的完整性,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與此同時面對遼寧為「索寶」所作出的努力,甘肅方面迅速作出回應,「《四庫全書》已經在甘肅保管了三十八年,從保護文物角度,還是留在甘肅為好……

甘肅方面有近四十年保管經驗,配備了高層次的專門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如果突然換一批人管理,他們極可能因經驗不足而使書籍遭到損害……」

另外,「甘肅省氣候乾燥,有利於古籍的保存。」

記者了解到目前對於《四庫全書》的保存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書閣合一」這樣才可以體現《四庫全書》的完整性和文物價值;歷史上的七閣,目前唯一有可能書不損、閣猶在,達成書閣一體的就是瀋陽的文溯閣《四庫全書》,另一種認為存書的地點是次要的,無論最後《四

庫全書》花落誰家,都應眼於兩點,一是有利於文物保存,二是應該利於有限制地讓學者進行研究。

【本報瀋陽十八日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8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4 ----------

港聞
A11
大公報

2004-03-19

民調稱逾七成人反「台獨」

【本報訊】明天是台灣總統大選投票日,港大民意網站昨日公布台灣問題的最新調查結果,發現七成一受訪市民反對台灣獨立,贊成的只佔一成二。另一方面,有信心兩岸統一的受訪者佔三成半,沒有信心的,則多逾四成。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解釋,市民反對「台獨」的比率一直高企,不過由於台灣島內有關統獨的爭論升溫,導至香港市民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急劇下跌十一個百分點,較四年前總統選舉期間低約十個百分點。至於選舉結果將如何影響市民的台灣問題的看法,值得深入思考。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6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5 ----------

港聞
A08
大公報

2004-03-19

艾爾敦料失業數字再下跌

【本報訊】匯豐銀行主席艾爾敦相信,隨本港經濟持續好轉,企業空缺職位增加,本港失業率可望得以繼續改善。

艾爾敦對本港失業率回落勢頭感到樂觀,他相信若本港經濟保持理想增長,會有更多新職位提供,但他拒絕預期失業率將會回落至什麼水平。

對於有組織批評企業不斷將工序由高成本地區如美國及本港,轉移至低成本地區以降低成本,艾爾敦表示該行未來亦會繼續將一些低技術的工作遷往海外,而他認為批評的人是不切實際及短視。他稱,香港應維持靈活性,並致力朝增值服務方向發展。

至於本周六進行的台灣選舉,艾爾敦表示不論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匯豐及外資機構在亞洲的投資情況,及該行在大中華區的發展計劃,而他認為近期的政治問題並不會影響企業的商業投資氣氛,但若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如西班牙連環爆炸及「九一一」事件等,當然會對企業投資造成短暫影響。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5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6 ----------

台灣大選
A27
蘋果日報

2004-03-19

在港指控
台商:總統府有黑金中心

被台灣當局通緝的台商梁柏薰昨在本港指控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除在前年九月收了他六百萬新台幣支票外,還在同年六月收了他另一張百多萬支票,狠批總統府內有全台最大的黑金集團。

七百萬支票交陳哲男

前台灣新偕中集團董事長梁柏薰因商業罪被判刑一年,因沒如期服刑而被通緝。本周二他在南京指控陳哲男在○二年九月主動約他,暗示可助他擺平官司。梁之後交了兩張三百萬元的支票給陳哲男。

梁柏薰昨在本港召開的記者會上展示另一張支票存根影印本,稱○二年六月陳哲男母親去世,他給了一張一百一十一萬元的支票給陳作為帛金,望陳哲男幫他解決司法困難。陳當時說,自己背後有人。梁柏薰認為,此人就是指陳水扁。 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7 ----------

台灣選舉
A16
新報

2004-03-19

藍營:尊重個人選擇

【本報綜合報道】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表態支持陳水扁,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昨天說:「每個人都有寵愛自己錯誤選擇的權利」,連宋總部尊重李遠哲的個人選擇。

蔡正元昨天答覆媒體詢問時表示,民主政治不分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對任何人的支持,也都有「寵愛錯誤選擇」的權利,連宋總部尊重李遠哲的這項權利;但也希望李遠哲看清楚:他四年前支持的「向上提升」力量,讓台灣變成甚麼樣子。

蔡正元同時呼籲藍營民代上叩應節目時,不必刻意對李遠哲「惡言相向」,但可以適度表達看法。

至於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前天會晤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兩人是否會在選前公開表達政治立場?

蔡正元則表示,此事他是從媒體得知,並不了解整件事情的細節。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8 ----------

台灣大選
A25
蘋果日報

2004-03-19

連戰陳水扁王牌對對碰 馬英九狂吸選票 李登輝再舞魔棒

號稱「阿扁天敵」的馬英九,是藍營的超級「吸票機」,不僅婦女、外省,其清廉及充滿活力的形象亦獲得不少本土年輕選民的支持,更是藍營內唯一擊敗過陳水扁的「選戰」天王。怪不得連戰獲知小馬哥同意出任其競選總幹事後,大為興奮,揚言有了小馬哥,選情加分「無限大」。 中國專題組

「小馬哥來了,小馬哥來了!」三月十五日中午一點多鐘,連宋助選車上的喇叭傳來甜美的廣播女聲︰「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姊妹,馬英九市長來看我們了!」桃園縣蘆竹鄉村民,立即扶老攜幼衝出家門,爭先恐後地想一睹小馬哥的風采。其中兩名少女拿紙和筆,追了好幾條街才追上藍營掃街拜票的隊伍。

桃園村民爭睹小馬哥風采

不要以為只有少女才喜歡馬英九,八歲的陳藍均、四十多歲的媽媽和三位阿姨,也從鄰村包車趕來看馬英九,「我們怕見不到啊,想開車趕過來又害怕停不及車,所以乾脆包輛計程車過來!」三個女人和一個女孩,興奮地說。

五十四歲的小馬哥,在全台各縣市的人氣、形象與能力,均足以和陳水扁匹敵。一九九八年,他空降台北參選市長,竟可奪得七十六萬票,以近八萬票的優勢打敗任內政績不俗、尋求連任的陳水扁,創造國民黨人唯一擊敗陳水扁的傳奇。自此,馬英九乃陳水扁的「天敵」、「剋星」之名,不脛而走。二○○二年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的頭面人物都不敢挑戰馬英九,結果李應元勉強為之,當然鎩羽而歸,但他勇氣可嘉,敗選後仍獲委為民進黨副秘書長。

超人氣跨越南北搶本土票

小馬哥外形俊朗,深受台灣老、中、青婦女歡迎。而他留美學法、曾任法務部長的背景,亦被視為國民黨清流的代表。再加上近年他自己努力的「土本化」,孜孜不倦學習台語、客家話,在造勢晚會上,大唱台語歌,大喊客家話口號,亦為他搶得不少本土人的選票。

過去,馬英九被民進黨人譏為「跨不過濁水溪(台灣南北的分水嶺)」,意即他只能在北部才會有超人氣,到了南部則不能獲得認同。但經過○一年立委選舉和今年大選的洗禮,馬英九在南部的魅力已不下於北部,在南部只是「跛腳馬」的形象一掃而空。馬英九現時在全島的超人氣表現,令他成為連戰助選團中的「活棋」,既可駐守台北固盤,亦可南下高雄搶票,甚至出征桃園縣穩住日漸流失的客家票,是活脫脫的全天候選戰機動部隊。

誰是陳水扁從政多年的守護神?答案肯定是台灣前總統李登輝。上屆大選,李登輝選前最後一星期採取「棄保」策略,放棄他自己栽培多年的國民黨候選人連戰,暗挺阿扁,終把陳水扁送上總統寶座。今屆大選,李登輝的政治魔棒一度發光,不斷替阿扁向連戰發炮,火力之猛,幾近人身攻擊。但連戰在民調中依然領先,看來阿輝伯魔棒的威力,正受到史無前例的嚴峻考驗。

「我把他看做自己的兒子,他還年輕,但他正在學習。」李登輝去年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終於將他和陳水扁一直秘而不宣的父子情誼,說得明明白白。八十一歲的李登輝,堪稱台灣政壇教父,權傾朝野十六年,二千年卸下總統,與國民黨決裂後,不僅與陳水扁公開來往,還創立台聯黨,推動台灣正名運動,與陳水扁在台獨運動中互相呼應。

把阿扁看做兒子助打江山

「阿輝伯」輔助「兒子」打江山的實際例子,最早可追溯至九四年台北首次民選市長。當年,陳水扁參選,與國民黨的黃大洲,以及新黨的趙少康,角逐市長寶座。時任市長的黃大洲是李登輝的學生,但政績平平,支持度長期不振,李登輝為免新黨的趙少康冷手執個熱煎堆,採取「棄黃(大洲)保扁」策略,結果陳水扁以四成三的得票率,僅僅氣走趙少康。

二千年總統大選,又是國民黨分裂、三雄鼎立之勢:民進黨由陳水扁代表,國民黨則派出李登輝指定接班人連戰,與當時不願做連戰副手的國民黨「叛將」宋楚瑜角逐總統寶座。跟九四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一樣,連戰選情不振,相反,與李登輝反目的宋楚瑜,挾九四年高票當選台灣省長的強勢,支持度節節領先。

對本土急獨擁躉具影響力

為阻宋楚瑜當選,李登輝在大選前最後一星期又揮出魔棒。與李登輝關係友好的企業金主、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中研院長李遠哲和其他社會知名人士組成「國政顧問團」,公開挺扁,在最後關鍵時刻臨門一腳,把陳水扁送入總統府。李登輝政治魔棒再度成功,不足十年內,在他暗中栽培下,逐步把陳水扁送上權力最高。

不過,隨李登輝卸下總統職位,又被國民黨開除出黨,阿輝伯的影響力正在急速消減。他雖然擁有台聯黨這個舞台,但只能對本土急獨支持者繼續發揮影響力。面對今次膠的選戰,中間選民的傾向十分重要,阿輝伯的急獨立場,對中間選民的號召力有多大,阿扁向他靠攏,是得還是失,兩日後就可揭盅。

馬英九履歷

年齡  :54歲    出生地 :香港

學歷  :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婚姻狀況:已婚;妻子周美青在美資銀行任職管理層,大女兒馬唯中在哈佛大學,小女兒馬元中在台北讀高中

從政經歷:

1981-82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總統府秘書

1984-88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

1988-90 行政院研考會主委

1990-91 國統會研究委員

1991-9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特任副主委兼發言人

1993-96 法務部長

1996-98 政務委員、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1998 擊敗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

2002 成功連任台北市長

陳水扁、李登輝互動表

  日期 扁李互動

13 / 03 / 04 高雄市50萬人公投晚會,扁李先後上台齊聲批藍

28 / 02 / 04 民進黨200萬人手護台灣行動同台牽手

31 / 10 /03 「全台挺扁總會」成立,李登輝出任總召集人

16 - 20 / 距大選8個月,扁李5天內密晤4次,關係又升

08 / 03 溫

06 / 03 / 03 民進黨立委轟李是拉法葉軍艦舞弊案頭號疑犯,親李的台聯黨威脅不支持阿扁連任

10 / 02 / 03 李親信、前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涉嫌貪污被扣,6日後李開腔批扁的兩岸政策

23 / 09 / 02 扁政府擬取消農漁信用會,李批扁不懂農業,扁翌日高調還擊,李再諷官員只會選舉不會政治,兩人關係變調

20 / 03 - 扁上任半年,扁李互動頻繁,至少7度會晤

11 / 05 / 00

30 / 03 / 00 扁在大選獲勝後首晤李登輝,稱李為民主先生、改革之父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9 ----------

評論-中港評論
P27
信報財經新聞
陳子帛
2004-03-19

台灣透視
最後決戰前夕的凝思

  再過不到二十四小時,台灣的總統大選以及首度舉行的公投結果即將揭曉,鹿死誰手,台灣究竟向何處去,攸關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台海局勢將發生何種面貌的衍變,似乎就在一千六百多萬台灣選民的一念之間。

  從二二八手護台灣到三一三泛藍陣營的總動員,選情的緊繃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選舉,根據以往紀錄,選情愈是緊繃,投票率愈高,二○○○年的總統選舉有五組候選人,投票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二點六九,今年兩組候選人選情相近,投票率可能還會衝更高。也就是說,任何一組人選的勝出,都需要六百多萬選票的支,兩項公投提案則需要至少八百三十萬人投票,並且需要四百一十五萬人投贊成票才能算是通過;投票人數不足、或同意票數未超過二分之一,均為否決。

  從二○○○年總統選的投票率和選民基本結構來看,或許可以說,連宋佔了優勢,這可以從二二八手護台灣之前,陳呂配的民意支持率始終落後於連宋配得以證實;陳水扁施政四年的政績不彰亦構成對其選情不利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民進黨擅長組織動員,也擅長炒作選舉議題,包括公投法的提出,以及在公投法被泛藍陣營嚴格限定之後,陳水扁依然可以繼續炒作和借用,並在夾縫中殺出重圍,在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動之後,追上了連宋配的民意支持率,形成兩軍膠著的情勢。

  儘管這種膠著在三一三泛藍陣營前所未有的政治動員之後似乎出現逐步拉開的象,陳由豪事件的持續發酵,吳淑珍炒賣股票並因此被迫賠款道歉,沈富雄「策略性」的隱匿以及黃宗宏的不斷出面「攪局」等,並沒有影和衝擊到民進黨支持民眾的基本盤,同樣也沒有影響到泛藍陣營的基本盤。二二八和三一三,更多的是「自己友」的顯性表態和力量集結。藍綠對決,壁壘分明,中間選民可以選擇和游離的空間所剩無幾。

  如此緊繃和複雜多變的選情,已使得諸多的政治觀察家難於妄作斷論。無論孰勝孰敗,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和持續將近十五年的政治發展遷變將進入一個新的轉捩點。

  一對一的選舉,勢必有人勝出,有人落敗,我們不妨試想一下,三二○之後的台灣政壇究竟將出現何種新的局面:

民進黨不再一人獨大

  按照筆者在台北媒體任職的友人理解,如果泛綠陣營輸,則可能只是陳水扁一個人的失利,並不代表和意味著民進黨整體勢力的崩盤或瓦解,但民進黨內部勢必馬上出現三種可以預期的狀況,陳水扁必須交出黨主席職務,以示對選戰失敗的負責;而在三二○之後、五二○之前,目前在台灣各級政府和國營事業單位任職的將近兩千多名政務官都要「下崗」,民進黨內部將即刻出現圍繞今年年底立委選舉一個互相擠佔卡位的角力。

  民進黨內部派系整合將出現新的特點,不再出現陳水扁一人獨大,所向披靡的格局,而是重新回到傳統的「派系共治,相互競爭,相互制衡」的局面,權力核心將出現陳水扁、蘇貞昌、謝長廷三人並重的新架構,雖然謝長廷是失去執政地位的民進黨唯一一位院轄市市長,但蘇貞昌比謝長廷更具有接替陳水扁出任黨主席的條件,只是仍對總統大位孜孜以求的陳水扁還會繼續表現出進入權力主流的企圖心,有可能在民進黨內部扮演類似李登輝的角色,甚至還有可能在四年後東山再起。

  由於已失去執政主導權,民進黨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沒有太多的包袱,將繼續堅持一邊一國以及○六年修憲、○八年制憲的既定路線方針,並持續採取強硬的立場,甚至還會繼續唱高調門,對新的執政黨以及中共當局、國際社會造成更多的困擾和壓力。

泛藍敗陣國親更難合併

  如果泛藍陣營失去這一次選戰,則年近七旬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將淡出政壇,走進歷史,親民黨的命運端看宋楚瑜的抉擇。宋楚瑜或將成為選戰失利最大的責任歸咎者,既然兩黨合作無法順利奪回執政權,則選戰失利之後的國親兩黨合併難度更大,可以預見代表國民黨的本土派領袖王金平將成為「台灣國民黨」的領袖,並和宋楚瑜、馬英九爭奪在野黨的領導權。

  馬英九是否會成為台灣國民黨的另一個「宋楚瑜」,王金平之後的台灣國民黨,執行的絕對不可能是曾經堅持的政治路線,或許在兩岸關係問題上和民進黨迅速趨同,或許推行的是沒有李登輝的李登輝路線。

  在回顧和總結過去一年來,台灣總統選戰的風起雲湧,起伏跌宕,可以發現,二○○四年之後,未來的台灣朝野政治勢力基本上就是「漸進式台獨」和「維持現狀」兩種力量的對立,還可以進一步指出,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幾乎可以斷定是維持現狀趨獨。

  圍繞兩岸究竟將在什麼樣的政治前提之下,解決所謂的「和平穩定架構」,其端倪將在三二○之後、五二○之前後獲得更為清晰的訊息。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8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0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陳水扁呂秀蓮台南掃街拜票遇槍擊[兩岸]

在台灣,總統陳水扁和副總統呂秀蓮在台南掃街拜票時遇到槍擊。陳水扁腹部中槍,醫生在他的背部取出一粒彈頭,他沒有生命危險,要留院;呂秀蓮膝部受傷,情況亦穩定,未知是甚麼人開槍。陳水扁呼籲民眾冷靜放心。

而台灣的安全機制已啟動,當局加強對國親聯盟總統候選人,連戰和宋楚瑜的安全保護。總統選舉明天如常進行。

受槍擊事件影響,民進黨及國親聯盟已停止競選活動,今晚的造勢晚會亦會取消。

陳水扁和呂秀蓮乘坐的車,車頭的擋風玻璃右上角有一個彈孔。槍擊事件發生後,車隊繼續前進,陳水扁和呂秀蓮看來無大礙。事發在下午一時四十五分,當時陳水扁和呂秀蓮在台南市掃街拜票,突然遇到槍擊。

呂秀蓮入院後曾與資深傳媒人楊憲宏通電話,楊憲宏引述呂秀蓮表示,在車隊掃街時,子彈擦過她的護膝,擦傷腿部,再彈到陳水扁的腹部,呂秀蓮腿部流血受傷,而陳水扁覺得他的下腹部有些濕。隨行人員立即將他們送去台南奇美醫院,陳水扁是自己行入醫院,呂秀蓮因腳部受傷而要由人攙扶。

陳水扁呼籲民眾冷靜放心。據刑事局鑑識專家指出,就電視畫面來看,擋風玻璃的「彈孔」應該是高速外力撞擊所造成,強力彈弓在近距離射擊也有可能造成類似破壞。專家表示,當時車隊正在行駛當中,要準確擊中目標,除非是近距離,一般的制式手槍都無法做到。

警政署長張四良已與台南市警局局長何春乾瞭解情況。警政署官員指出,兩組的候選人遊街拜票行程,警方只負責外衛警衛,以及交通開道。至於陳水扁如何受傷,警方現時並不清楚整個情形。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1 ----------

海峽兩岸
A06
大公報

2004-03-19

台灣大選將出現的新局 黃學海主持海峽兩岸研究中心座談會

【本報訊】國際政治分析家黃學海教授,昨日主持香港國際事務學院「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的有關台灣大選的座談會,座談內容包括: (一) 連戰和宋楚瑜, (二 )美國看台灣選情, (三) 陳水扁和呂秀蓮, (四) 大陸看台灣選情, (五) 王金平和馬英九, (六) 民進黨的政績, (七)台灣出現新局, (八) 政治獻金影響。先後發言者有區顯華、何兆光、陳德安、胡文淦、陳希賢、陳潤建、何灼均、袁文光、余子友九位研究員,四位副研究員陳樹強、袁守仁、陳衡坤、方洪碩和助理研究員葉國雄、柯炳鴻、何鳳美、范培元、余梅蘭、郭偉雄、謝廣超、柳志明、陳錦添、王萍儀、陳樹基及國際關係研究所多位成員,座談會歷三個半小時。

座談會分三個重要焦點進行研究: (一 )美國表明支持「一個中國」的堅定立場,不贊成改變台海現時的現狀,等於放棄意圖搞「台獨」的陳水扁,支持留美派的連戰上台,這應該是白宮對台政策的底線,也是加強中美關係的最好例證,大陸今次對台灣選舉採取不介入地區選舉的策略,同時方便兼協助大陸台商返台投票是一項最適當的措施,當然對三月二十日之後台灣出現的新局面大陸應該已經有對策,確保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研究人員都認為,中美對台灣問題的觀點基本上已取得很多共識,中美不會因台海事件爆發任何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二) 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對陳水扁任內四年的政績絕大多數給予最劣的評價,經濟滑落,民生困苦,天天喊口號,空頭支票無一兌現,三月十三日連戰和宋楚瑜發動的三百多萬人大遊行,都高叫「救台灣換總統」的口號,實質上震撼了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的認同,陳水扁和呂秀蓮已經感到寒慄,深知民進黨大勢已去,李登輝最後也無奈地為陳水扁站台,恐怕已回天乏術; (三) 有關台灣選舉政治獻金的醜聞,陳水扁和他的夫人吳淑珍都被捲入難以自拔的漩渦,在民主選舉的社會,領導人私人接受政治獻金,即屬於貪污,領導人夫人亦接受獻金,再加上私下炒股舞弊,政治誠信已經完全破產,一定會被選民揚棄!

黃學海教授總結今次座談會時認為,今次國親兩黨由分歧到合作,對連戰和宋楚瑜大有機會擊敗陳水扁,國親兩黨手的陣營中有三位關鍵性的人物:「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長馬英九、國民黨「立委」章孝嚴,王金平在台灣南部的影響力無人可以對比,是一位實力派的領袖,馬英九是台北票源旗手,政治才華中有驚人的魅力,是連宋競選總部的發言人,國際視野非常廣闊,章孝嚴是台商在大陸聯合會的理事長,包機直航,建議先作「小三通」,再作「大三通」成為台商在大陸投資發展的導航和權益的保護者,他功不可滅,王馬章三人一旦連宋當選,必然是新領導人改善兩岸關係,打開政治對話、協商和平統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黃學海又指出,王金平和蕭萬長都是李登輝的親信,王金平今次全心全力要以國民黨副主席身份挺連宋擊阿扁,李登輝內心相信亦不反對,至於蕭萬長始終未見亮相,在李登輝的意識中已經體驗到今天他為陳水扁站台,相等於四年前他表面為連戰站台,即是今天為陳水扁站台的情景一樣!結果恐怕亦相同。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3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2 ----------

台灣大選
A26
蘋果日報

2004-03-19

阿扁成也公投敗也公投

擅長打選戰的陳水扁,在去年四月連戰、宋楚瑜結盟參選後,就不斷拋出議題,其中,從公投立法到公投制憲,再到防性公投,連續的炒作,令他掌握競選的主動權,但又由於公投觸怒美國,令其聲勢嚴重受挫,可謂「成也公投,敗也公投」。 中國專題組

連戰、宋楚瑜宣布拍檔參選後,民意支持度一直遙遙領先。為刺激選情,陳水扁唯有一再挑起話題,以掌握主動權,公投便成為他的一項利器。去年五月在沙士爆發後,台灣仍被世界生組織拒諸門外。陳水扁於是提出,要就台灣加入世界生組織舉辦公投。美國支持台灣加入世,但看不到有舉辦公投的必要。

北京:不惜代價阻台獨

沙士事件落幕後,陳水扁又提出公投制憲時間表,宣布在二○○六年舉辦新憲公投、二○○八年實施新憲。北京果然作出強烈反應,將這個時間表視為「台獨時間表」,解放軍將領則宣稱,這將會是「統一時間表」。

台灣立法院通過的《公投法》,雖然將統獨公投議題排除在外,但仍留下防禦性公投的「後門」。陳水扁於是提出要在大選日同步舉行公投。

一向謙和的總理溫家寶,當時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也警告:「中國人民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祖國的統一」。解放軍將領稱,中國願付出的代價,包括二○○八年北京奧運、投資減少、與某些國家關係倒退、東南沿海受戰火危害、經濟停頓倒退、解放軍必要犧牲等。

兩岸劍拔弩張,若再繼續發展下去,就會走上四年前及八年前的北京文攻武嚇、台海風起雲湧的舊路,大陸也將成為陳水扁的最佳助選員。就在陳水扁以為大陸又上當而竊喜之際,溫家寶訪問美國,喬治布殊總統主動向新聞界表示,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旨在台灣改變現狀的片面行動、反對台灣領導人近期旨在改變台海現狀的言行。

布殊開腔批扁重挫綠營

布殊首次公開批扁,對綠營無異於晴天霹靂!陳水扁早前過境美國所享的禮遇,變成一文不值。藍營大打美國牌,攻擊陳水扁的國際誠信,迫陳水扁收回成命。然而,公投「木已成舟」,阿扁已無退卻餘地:「如果公投與連任兩者不可都兼的話,阿扁的意思是,我寧願選擇公民投票,作為我對台灣這塊土地,對台灣的歷史必須要完成的重大任務。」

新黨創黨人之一的趙少康說:「既然公投對陳水扁如此重要,為何他不宣布退選,專心推動公投?」因此,陳水扁所能做的,只能挑選讓美國不發火的公投題目,包括增購軍備、兩岸協商,但美國仍是無法接受。

平心而論,《公投法》的通過、台投的舉行,無論如何都是台灣民主的一個進步,哪怕是最後落選,陳水扁的貢獻仍是功不可沒。

台灣公投事件簿

12/03/03 陳水扁首次公開表示公投立法有其迫切性

20/05/03 陳水扁要求推動台灣加入世公投

20/06/03 包道格密晤陳水扁,表明美國反對台灣舉辦任何公投

28/09/03 陳水扁宣布公投制憲時間表,擬2006年就新憲法舉行公投

27/11/03 立法院通過《公投法》,但規定不許發動統獨公投

29/11/03 陳水扁宣布大選日將同時舉行防性公投

09/12/03 喬治布殊會見溫家寶時,公開反對陳水扁公投言行

16/01/04 陳水扁宣布公投的兩個題目,分別為增購軍備及兩岸協商

27/01/04 法國總統希拉克會見胡錦濤,公開反對台公投;台暫停台法交流

11/02/04 鮑威爾公開表示不支持台灣任何公投題目

28/02/04 逾二百萬人參加「手護台灣」行動,齊聲向北京說不

20/03/04 台灣史上第一次公投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3 ----------

兩岸新聞
A24
太陽報

2004-03-19

宋楚瑜挾400萬票搶分

對國親聯盟候選人連戰而言,宋楚瑜是「最佳拍檔」,也是唯一勝選的希望。宋楚瑜挾上屆四百多萬選票的民意,及省長任內建立的基層人脈,勢必給連戰加分,而他的個人魅力,更彌補形象木訥的連戰之不足。但由於宋楚瑜太「搶鏡」,往往喧賓奪主,更一度激化藍營內部衝突。而他外省籍和興票案也是其減分因素。

現年六十二歲的宋楚瑜堪稱台灣政治奇。他祖籍湖南,在大陸出生,七歲隨父母到台灣。宋楚瑜不但外省人形象突出,且具湖南人獨特的「騾子脾氣」,敢怒敢言、感情豐富,而這正是其魅力所在。

一九九四年,宋楚瑜高票當選台灣首任民選省長,上任後走遍全省體察民情,民望急升。前總統李登輝深恐地位受挑戰,主導修憲「凍省」。上屆大選,李登輝更力阻「連宋配」,迫使宋楚瑜自行參選,被國民黨開除。但李登輝的封殺反為宋楚瑜增加同情分。宋楚瑜贏得四百多萬票,超過連戰一百七十萬票,僅以三十多萬票敗給陳水扁。

宋出位表現惹批評

去年二月,在國民黨大老斡旋下,連宋配成型。選戰初期,宋楚瑜屢成傳媒焦點,令國民黨內部極為不滿。國民黨立委吳敦義曾批評,宋楚瑜難忘四百六十萬票的輝煌成績,難捨對大位的期待,扮起副手角色「三分勉強、三分無奈」。宋楚瑜在選戰中屢有出人意表之舉,他不止一次當眾下跪,煽起支持者的熱情,亦因此被對手譏為「宋三跪」。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4 ----------

時代
D09
明報
洪清田 [email protected]
2004-03-19

三言堂
民進黨及早接受檢驗

台灣四年前變天後,悲情由民進黨流向國民黨,失誤由國民黨流向民進黨。四年後,民進黨接受檢驗,看來過不了關,真的「二度輪替」。

連戰五體投地,親吻「台灣這塊土地」,象徵他完成由宮廷政治向全民政治轉型,消除他和台灣人的疏離感。這一如祭祀,把自己放在祭壇下,認祖歸宗,和總體群族凝融成一體。

在台灣可以想出這個「前文字文明」的招數的人很多,但想到又可以走到連戰身邊者不多,在連戰身邊而會提出的人絕少,提出而又為連戰接受、叫連戰下定決心力排眾議、付之實行者,台灣可能只有「小妹大」陳文茜一人。

宋楚瑜是小兵之後,留美時半工讀。他一早已下跪。馬英九留美時搞保釣,拉隊上街和親大陸的統派對陣叫罵,現在走到群眾中如魚入水。連戰是世家公子,自我貴族,要喪權下野,才會流淚,才改變自己。西方定期以選票檢驗執政者,重新授權,有別於東方傳統的終身制,好處之一就是阻止當權者自我貴族,由人變神。

連戰這麼一伏地,一是代表泛藍這些統治者幾十年不接受人民的檢驗歉意,二是代表二成左右的外省籍和「半山」認同台灣,和本土「凝聚」無間。對於中間選民,第一重含意(國民黨為威權時期的欠債致歉、為管治時的官僚無能和黑金致歉)更見威力。台灣人等連戰這個表示,其實已等了十多二十年,只是他和他身邊的人,擁有權力便不知,或知與不知之間扮不知,不必知,留在 Comfort Zone 中,按「國民黨太陽系」的慣性惰力運作,無災無難到公卿,口中像許崇德和蕭蔚雲念念有詞,叫別人顧全「大局」。

連戰和宋楚瑜一年前的統合成功,過程意料之外的順利。那時連宋民意一度領先近 60 : 40 之比(不計不投票者),之後一直迴避統獨議題,免除「一中、賣台」的「原罪」的拖累,守住過半的優勢。

陳水扁不懂執政,只懂選舉,施攻混亂,但他懂連番道歉,明言「新手上路」,不必像盧武鉉被停職。他的策略主打群族身分意識和國家認同,簡單的計算是八成多的本地人只要有六成投他,便有足夠票在選舉中過半。一年來,他一如民進黨每次選舉那樣,開低走高,把4 0 :6 0 之比拉到 45 : 55 的「基本盤」。訪美、公投和 228處處主導議題,不斷向上衝,幾度令泛藍心慌,但受制於陳由豪和「夫人炒股」事件,在 48 : 52 之比膠著,衝不過 50 . 1 % 。

民進黨令國親兩黨半主動放棄「一中」,接受「獨立」的選項,輸也贏。不論結果如何,建立一個政黨輪替的制度,台灣人是最大的贏家。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3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5 ----------

娛樂
C02
蘋果日報

2004-03-19

港台藝人一面倒向藍營 青霞林鳳嬌 趕返台撐連宋

明天是台灣總統大選,爭取連任的綠營主帥陳水扁與藍營正副總統候選人連戰和宋楚瑜爭持激烈,但鼓吹台獨的陳水扁卻惹起藝能界反感,不少身在外地的藝人都表示會趕返台灣投票,支持藍營連宋配。

今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港台兩地演藝界人士均十分關注,因為現任總統陳水扁鼓吹台獨及公投,導致兩岸關係緊張,不少經常到內地發展的台灣藝人都希望兩岸和平共處,所以不希望陳水扁連任,一面倒支持連宋配。不少有投票權的台灣娛樂圈中人如林青霞、林鳳嬌、任賢齊和向華強太太陳嵐等,均決定趕返台灣,周六行使公民投票權。

青霞激動

「我對台灣未來有期許」

一向以泛藍(支持連宋配)見稱的林青霞,昨午已專程返台表達對總統候選人連宋的支持。林青霞在機場碰上由海外回國的挺扁後援會時,更拉開嗓門與對方相互較勁,不斷說為了台灣好,一定要選連宋。

青霞離開機場後便到宋楚瑜太太陳萬水的辦公室拜訪,二人都很激動,陳萬水拉青霞的手道謝,而青霞則反握住對方的手說:「需要我做甚麼儘管吩咐,沒有的話,我就站在一旁支持。」今晚青霞更會出席連宋的造勢晚會。

青霞又表示與連戰及連方瑀不熟,今次願擔任助選員是天意,她說:「我有朋友在連宋競選總部,他跟我接觸,而我也對台灣的未來有所期許,雙方一拍即合,即使我不喜歡曝光,最後仍決定站出來。」

昨晚青霞在台北一餐廳晚膳時,記者問她可知林鳳嬌已返台?青霞說:「知道,我很開心。」問她可知林鳳嬌會投票給誰?青霞說:「當然是投給2號(連宋)啦!」

相對於林青霞的高調助選,林鳳嬌則選擇在大選前三天由廣東悄悄返台,她日前與演藝工會理事長楊光友餐時說:「我一定要回來,不然就少了七票。」原來林鳳嬌有六個姊妹一個弟弟,為了支持心目中的候選人,她拋下愛兒陳祖明一人在廣東拍片,返台投票。

心如力撐

「我不會投陳水扁」

至於在澳洲拍廣告的林心如亦特地返台投票,昨日她透過助手Amy說:「其實心如和我們所有工作人員都是投連宋的,幾乎整個台灣演藝圈的人都是投給他們,我們是不會投給陳水扁的。」

奀妹傅天穎昨日則在電話中說:「我本來在內地拍地產廣告及登台,也特地回台灣投票,我會投給連宋。」

在台灣長大的中國星老闆向華強太太陳嵐亦準備返台投票,昨日向太在電話中說:「我屋企一直支持國民黨,所以今次我返台灣都係投連宋,陳水扁做總統呢幾年台灣經濟咁差,扁嫂又亂咁講盡失民心。國民黨上屆輸,經過呢四年應該會洗心革面,改變以前陋習。總知我希望中國人可以團結,唔好搞分裂。」

阿姐表態

「陳水扁得個講字冇做」

此外,葉蒨文和汪明荃昨日齊為演唱會綵排,葉蒨文說:「我熱烈支持連戰,我好想去投票,但因為我加拿大護照太耐,所以冇投票權,我媽咪好緊張,日日黐住電視機,我好多朋友都由加拿大返台灣投票。」

一旁的汪明荃亦表態支持連宋,她說:「連戰感覺好,呢四年陳水扁淨係得個講字冇做,加上連戰感覺上溫和,對內地形勢都好。連戰贏話,係贏個人魅力,以前覺得佢係有錢仔,呢四年佢落手落腳努力做,台灣人都對佢改觀,而且馬英九都支持佢,呢(馬英九)就係未來。」

導演杜琪峰則說:「陳水扁搞台獨,呢樣我好反對,會令兩岸關係緊張,咁會對台灣人好唔公平。」

採訪:黎寶蘋、

陳月媚、

楊潔雯、 蔡如育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2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6 ----------

海峽兩岸
A05
大公報

2004-03-19

章孝嚴接受本報專訪剖析擊敗綠營五大因素 從分裂中再團結 奠定藍勝基礎

台灣「總統」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誰勝誰負備受關注。「立法委員」、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章孝嚴認為,「三一三」大遊行對選舉結果起非常大的作用,使泛藍軍有後來居上之勢,勝出的機會很高。他說:「我對此蠻有信心。」

【本報特派記者穆風台北十八日專電】章孝嚴今日在其辦公室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分析了當前的選舉形勢,並明確指出了泛藍軍能擊敗泛綠陣營的五大因素。 三一三大遊行後來居上

訪問由「三一三」大遊行的話題開始。章孝嚴在當日曾參與了這個大遊行,並且連嗓子也喊到沙啞了。章孝嚴說,國親聯盟在這次大遊行後,氣勢回升,將與民進黨之間的距離拉遠了,在投票上佔有一定的優勢。

他分析說,二千年選舉時,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支持比例大約為六成半比三成半。國民黨當初開除李登輝出黨後,影響了一些原本支持國民黨的本土票,約有百分之五流失了,使泛綠陣營的基本票有輕微擴張,與泛藍距離拉近,雙方的支持率變成五成半對四成,只有一成的差距。這種計算包括了中間選民的取向在內,哪一陣營取得百分之五中間選民的支持便會勝選。

南部偏綠選民出現鬆動

章孝嚴指出,陳水扁執政的四年,使部分原本支持民進黨的南部地區偏綠或者中間偏綠的選民出現了鬆動的現象。而陳水扁近兩年的所作所為,目的都是在希望鞏固基本票源,以此作為選舉的主軸。例如其推動公投的目的亦非在拉攏中間選民,因為中間選民對此沒有興趣。「若基本票源流失了,他根本不用選了。」章孝嚴認為,泛藍軍有五大原因可以在是次選舉中勝出。「泛藍軍

獲勝最大的理由是從分裂中再次團結,這是基本的條件。如果持續分裂,不管是連戰也好,宋楚瑜也好,都不可能打贏這場仗,都可能是歷史的重演而已。」章孝嚴指出,國親合作是一個必勝的先決條件,若沒有這一步,很多東西都不必談。

章孝嚴所說的第二個原因是,陳水扁錯失了機會。如果陳水扁二○○○年開始便持續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則泛藍軍當選的機會不大。「我們的成功同樣建立在對方的失算。」

青年不再相信扁政清廉

第三個原因是,陳水扁政府與黑金扯不清楚。上一次大選時,年輕人的選票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認為投票給民進黨是認為民進黨比國民黨清廉,可以給台灣帶來希望。章孝嚴說:「但這些都看不到。新增的一百多萬年輕選民,都看到這些實,他們大多數支持泛藍。」

另外一個原因是,民進黨在處理兩岸關係及國際問題上,非常令人失望。章孝嚴指出,這兩個問題雖然與民眾生活沒有關連,但民眾認為重要,他們認為,兩岸不穩定,經濟會受影響。在公投一事上,國際都進行了批評,陳水扁造成形勢上的孤立,也使台灣產生了實際上的孤立感,使民眾不太接受。再加上,陳水扁拖延直航,使台商也有怨言,流失票源。

第五個原因則是台商對連宋的支持。身為中國台商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章孝嚴指出,今年台商回台灣投票的人數比二○○○年多了十倍以上,高達十二萬人,雖然只佔總選民的百分之一,但他們屬於關鍵的少數。這些在內地的台商,超過九成是支持連宋的,他們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對選舉可以產生發酵的作用。「台商們最不能接受陳水扁接二連三開出的空頭支票,例如直航、貨運便捷化等,都沒有實現。他們也了解再此下去,兩岸關係難以有改善,而泛藍軍在兩岸關係上會做出改變,他們賺錢的機會也大增,因此會一面倒支持國親。」

雖然說泛藍勝出的機會大增,但章孝嚴也擔心,選舉票數太接近時,不排除有人會造票。國親聯盟將派出大批人手,在逾萬個投票站外監察,以防萬一。

至於若連宋當選後未來的兩岸政策,章孝嚴相信不會向「獨」 的方面修正,因為考慮台灣人民的利益,連宋沒有理由這樣做。但他認為,連戰若當選,一定會規劃在五月二十日前前往大陸,「踏上土地這第一不很重要,期間的象徵意義及歷史意義,都比實質重要。」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7 ----------

海峽兩岸
A04
大公報

2004-03-19

選情分析之五 軍隊也成了選戰磨心

近日,多名國民黨、親民黨「立委」舉行記者會,並在「立法院」提出質詢,揭露民進黨控制的台灣軍方疑為陳水扁助選,刻意影響軍人投票。

傳統上,台灣的軍人和眷屬是國民黨的「鐵票部隊」。國民黨分裂之後,軍中的「黃復興黨部」反對李登輝是最堅決的,親民黨在軍隊系統中也成立了「甘泉黨部」。陳水扁上台後,在軍中拉攏和培植親信,改變過去包括「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內容的政戰教育,軍人和眷屬一定程度出現了分化,但總體上仍是支持國親的票源,特別是數以萬計的退伍軍人,普遍支持連宋當選。軍隊在選舉中的公開立場是「中立」,任何一方都不可公開在軍內拉票,但因為民進黨掌握公權力,採取迂迴辦法仍然可以施加影響。據國親「立委」披露,民進黨試圖影響軍人投票採取了兩個手法:一是在軍人休假安排上作手腳,二是不允許留營戒備的軍官輪流外出投票。

幾次選舉結果都表明,台灣北部支持藍營的選民多,南部支持綠營的選民多。

部分駐在北部的軍中人士陳情說,軍方上星期讓家在北部桃園、新竹、苗栗等地區的軍官放假,本星期則讓家住南部一帶的軍官放假。這種技術性的決定使得一部分支持連宋的軍人本星期六前必須返回軍營而無法投票,支持陳呂的軍人卻可以得到投票機會。

另外,台灣「國防部」在這次大選期間,根據「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情況處置規定」,命令台灣本島九分之一的建制兵力、金馬澎湖外島六分之五的建制兵力為留守營區的戰備應變部隊,這些戰備部隊的主官不可以外出參加投票,連管倉庫的人都不行,違反規定者要嚴加查辦。但事實上,四年前選舉時,留守部隊的主官都可以輪流外出投票,今年卻不行,在野黨認為這是剝奪軍人投票權,軍方高層強調這是「按規定辦事」。記者在「海外挺連宋造勢會」上訪問了美國「洛杉磯台胞返台投藍團」召集人周善擇老先生,他是一位空軍退役中將,他也證實,過去選舉時軍人都可以輪流出去,投完票再回來。

親民黨一位「立委」還披露了軍方不堅守中立的一些事實,指「總統府」侍衛長打電話給部屬,要求部屬支持陳水扁連任,因為陳水扁繼續當權,他就可以晉升上將,其他人也可以官升一級。憲兵司令知後備役幹部大都支持連戰,仍動用軍方資源發函給後備役,要求他們不要擔任選舉後援會幹部。

台灣老軍人不支持民進黨,是因為國民黨當政時對榮民、榮眷比較照顧,陳水扁上台後,榮民、榮眷的福利急遽縮水,遺眷子女教育補助取消,榮民醫院被編入衛生署,榮民之家併入地方安養機構。現役軍人不支持民進黨的重要原因,是陳水扁不斷挑釁大陸,造成兩岸關係緊張,爆發戰爭的危險性增加。一旦兩岸有戰事,上戰場送命的首先是軍人。連戰宋楚瑜在這次競選中提出「兩岸和平免當兵」的口號,認為兩岸和平才是台灣安全的最佳保證,可以避免軍備競爭,可以減少防務支出,可以使台灣青年免當兵的夢想成真。

【本報台北十八日專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8 ----------

港聞
A11
新報

2004-03-19

台灣大選後兩岸形勢前瞻

台灣新一屆總統選舉已

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大家除了關注誰勝負之外,還關心日後兩岸關係將如何發展?此外,如果陳水扁連任,北京會否對香港的政改問題抓得更緊,以免「台獨」和「港獨」的氣勢更盛?

就筆者觀察,連日來外界似乎有一種較普遍的看法,認為如果陳水扁連任成功,兩岸關係將進一步陷入僵局,北京盛怒之下可能有重大舉動;相反,如果連戰和宋楚瑜的國 親聯盟(即泛藍軍)勝出,再度實現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則可能修好及緩和。

不過,筆者倒認為不能簡單化地看待上述情況。屆時,好的預期未必一定成真,而壞的預測也未必一定出現。

首先,如果陳水扁連任,北京的反應當然不高興,但也不能作出什麼巨大壓力,頂多擺出強硬姿態而已 (即使軍演也沒有實際意 義)。除非陳水扁很快乘勢爭取主動,推出進一步刺激北京的計劃,否則北京因為他連任而發惡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不理會陳水扁任何「善意姿態和建議」,不接觸,不談「三通」和其他合作而已。相反,陳水扁經過四年在經濟上的失敗,深知與大陸緩和關係的重要性。即使他不能獲得北京信任,但仍會作出修好的態度,最低限度要盡力減低即時的摩擦,謀定而後動。所以,在他連任後的一剎那,氣氛將會緊張一點,但隨後的形勢變化則要視乎雙方的行動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陳水扁落選的話,不穩定的因素反而會增加。試想,屆時民進黨已不在執政地位,完全不需理會執政黨的形格勢禁,更可以名正言順地主張「台獨」,甚至利用執政四年留下來的條件,進一步衝鋒陷陣,積累日後的基礎。北京到時還要花更多精神來應付他們的民間和國際活動哩。

其次,如果連戰當選總統,是否可以馬上落實他競選時的兩岸和平之旅和修好關係的計劃呢?我看未必,因為有很多現實問題一下子難以解決。舉例說,連戰說要到北京去,但他到底以國民黨主席的身分?還是以中華民國總統當選人的身分呢?如果用前者身分,即中華民國被矮化了,台灣人 (包括泛藍軍的支持者) 會怎樣看?他們不炮轟連戰才怪。如果用後者身分,北京會同意嗎?經過了李登輝的「兩國論」和陳水扁的「一邊一國」,北京目前連「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也不大相信,更多地強調「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矛盾連戰能妥協嗎?

所以,連戰如果當選,只可令兩岸的緊張氣氛稍為鬆一鬆,但在政治上很難出現突破性的發展,頂多在經貿上的交往會密切一點而已。唯一出現突破的可能性,只有雙方均拿出巨大的政治氣魄,但這又談何容易呢?台灣已發展成一個民意可以左右大局的社會,除非中國大陸也努力在政治上進行實質的改革 (包括分 權),拉近兩岸的政治差距,否則無論哪一位台灣領導人願意與北京和解,台灣人的意願仍是兩岸統一的結。

至於陳水扁連任會否令北京對香港更加強硬?我倒覺得兩者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內地已有一種頗為普遍的看法──既然花了那麼多的氣力而台灣仍不接受「一國兩制」,根本無需考慮香港對台灣的示範作用;在香港雖然仍是「一國兩制」,但已甚少考慮台灣的反應了。所以,北京對香港要硬就 硬(例如在政治上),要軟就 軟(例如在經濟上) ,完全可以從心所欲地調節,台灣因素根本影響不了。所以,香港人無需過分擔心或期望,值得關注的倒是兩岸關係的發展如何影響香港的經濟而已。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1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9 ----------

台選大衝刺
B10
香港商報
李松林
2004-03-19

沈擊碎迷夢李風光不再

離3.20大選還有20多個小時﹐在臺灣大選的白熱化時刻﹐沈富雄終於在昨日上午10時同記者見面。同日﹐上一屆大選臨門一腳將陳水扁送上「總統」寶座的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也於前日在中研院正式宣布挺扁﹐昨日與陳水扁一起召開記者會﹐聲明再送一票給陳水扁。兩位島內的重量級人物紛紛登場﹐給緊的臺灣大選增加新的變數。

中間選民或轉連宋

本周一陳由豪在美國召開「還我清白」的記者會上﹐為了證實自己的清白﹐被迫說出當年陪他去見吳淑珍的就是民進黨大老沈富雄。然而自周一至周四上午﹐沈氏從臺北蒸發了﹐臺灣行政院與民進黨競選總部多方與沈氏聯繫﹐均告失敗。

就在沈氏不現身就會影響綠方陣營的關鍵時刻﹐沈富雄又突現身。在記者會上他未如綠方所料﹐昧著良心說他沒有陪陳由豪去吳淑珍家。他用可能的說法﹐以間接方式承認他確實與陳由豪一起到陳水扁民生東路家看過吳淑珍。

陳由豪感謝沈氏的誠實人格與正義感﹐並透過電視畫面向沈氏三鞠躬。與此相反﹐吳淑珍則宣稱自己向來記性很好﹐的確沒見過陳﹐完全是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陳由豪﹑沈富雄與吳淑珍三人中﹐誰在說謊﹖上述事實已清楚說明﹐是吳淑珍在說謊。島內選民對此十分關注﹐以反黑金登上「總統」寶座的陳水扁居然也成了黑金的化身。

吳淑珍的謊言首先擊碎了民進黨內常拜陳水扁之流的迷夢﹐他們拿陳水扁吳淑珍的每一句話當聖旨﹐言聽計從。到頭來﹐他們如同當年國民黨黑金人物沒什麼兩樣﹐這恐怕給本來就士氣不振的民進黨人士增添新的陰影。其次﹐此舉儘管連宋陳營表現出這是一件無所謂的小事﹐但對臺灣選民而言卻是一件大事。

陳水扁與吳淑珍信誓旦旦﹐但事實卻是彌天大謊﹐不能不讓島內選民對二人的誠信問題大打折扣。此事影響中間選民對陳水扁的支持度。對於綠營競選總部的後續動作﹐有媒體猜他們可能會在19日造勢場合中拿沈富雄做文章。如果沈富雄有良知的話﹐相信他不會在今晚綠營的造勢活動中改變昨日說明。

李小人行徑難得支持

對於李遠哲的舉動﹐在臺灣社會並未引起很大的影響。觀察4年來的李遠哲﹐他的言行證明他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踐踏了科學﹐有失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與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身份。4年前他從李登輝陣營中殺出挺扁﹐由於他的特殊身份使許多不明真相的人限隨他站在了阿扁一邊。用「臨門一腳」形容決不為過。

他挺扁不會沒有一點作用﹐但的確作用不會太大。因為﹐他為陳水扁當「總統」效過犬馬之勞﹐這4年來﹐他仍是陳水扁推行「臺獨」路線的護航者之一﹐他挺扁似乎在情理之中。第二﹐在大選前夕﹐李遠哲同臺灣經濟大亨王永慶和張營發聯名就兩岸「三通」問題發聲明。此聲明並未引起連宋對他的注意。他希望通過此聲明投靠連宋陣營﹐以便連宋當選後繼續讓他做中研院院長。

在連宋毫不理睬他的情況下﹐他只好在大選白熱化的時刻﹐再出一腳﹐但這一腳是臭腳﹐連陳水扁都沒有開完記者會就走了﹐何況有良知﹑有膽識﹑有氣節的選民﹐怎麼可能再上李遠哲的當呢﹖對於李遠哲而言﹐風光已經不再﹐選情不會因李遠哲加盟陳水扁陣營而發生什麼變化。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1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0 ----------

中國
A08
明報

2004-03-19

藍綠衝刺力搶台北票倉

明天就是台灣總統大選及公民投票的投票日,在選情緊繃下,包括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昨天都出面挺陳水扁,而企業巨頭王永慶、張榮發則在前晚密會,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天針對陳由豪事件公開說明等,這都對緊繃選情投下變數。藍、綠兩陣營都說不敢對選情大意,陳呂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邱義仁說,雙方得票差距在1 至3 個百分點之間;國民黨組發會主委丁守中則說,國親聯盟的估票報告,連宋已贏綠軍超過50萬票。

決勝1 至3 個百分點

藍、綠兩陣營昨天不約而同都選擇全台最大票倉———有 268萬選票的台北縣展開掃街拜票活動。陳水扁、呂秀蓮在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和台北縣長蘇貞昌的陪同下,浩浩蕩蕩的車隊從板橋出發,隨後轉往新莊、蘆洲、三重等地拜票,遊行拉票車隊引來支持者的熱烈歡迎,並高喊阿扁「勇敢走下去」。

連戰昨天一早也從向來是民進黨票倉的蘆洲、三重、新莊等地,率領車隊掃街。連戰說,連宋若在台北縣市贏,整個台灣就大贏,他認為「勝利在望」,呼籲支持者加緊向親友催票。

陳水扁昨天除獲得林義雄出面相挺,在台北縣進行遊街拜票外,2000年曾發揮「臨門一腳」關鍵作用的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天也與陳水扁共同召開記者會,正式公開挺扁。

林義雄、李遠哲公開挺扁,對綠軍選情多少有加分作用,但失蹤多日、被視為陳由豪政治獻金「關鍵人物」 的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天也露面說明事件始末(見 A21版 ),則多少對陳水扁選情造成衝擊。

進入選戰最後關鍵的48小時,藍、綠雙方都將舉辦多場數十萬人的造勢大會,期望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到投票日。

藍營料贏50萬票以上

陳呂總部執行總幹事邱義仁在評估選情時表示,根據最新有關公投的民意調查,有54. 9 %會領公投票,在支持綠營的受訪者中近90 %會領票,支持藍營的約20 %會領票。邱義仁說,從領公投票的調查可以評估,綠營具有勝算,雖然不是「贏定」,因為雙方的選情已拉得很緊,輸贏差距只在1 到3 個百分點之間。

至於藍軍方面,國民黨組發會主委丁守中表示,國民黨日前估票報告已贏綠軍超過50萬票,更有賭盤是開到 100萬以上。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3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1 ----------

臨門一腳
B03
香港商報

2004-03-19

臺選 直擊
藍綠主帥親征臺北撲票

臺灣大選進入最後四十八小時﹐藍﹑綠兩陣營正﹑副「總統候選人」昨天均親征臺北縣﹐目標鎖定擁有二百六十八萬選票的最大票倉。右腳受傷的「深宮怨婦」呂秀蓮上午也拄著拐杖至臺北縣競選總部拜票。

國親聯盟選人連戰上午在向來有綠營票倉之稱的臺北縣蘆洲﹑三重和新莊﹐率車隊掃街。連戰表示﹐連宋若在臺北縣市贏﹐整個臺灣就是大贏。距投票只剩三十個小時﹐連戰認為「勝利在望」﹐呼籲支持者加緊向親友催票。

在臺北﹐藍營大約有三百多輛挺連宋的計程車隊集結﹐並在車上掛上「拚經濟﹐救臺灣」與「連宋當選」等的口號旗幟。計程車隊分為A﹑B﹑C﹑D共四隊﹐從在四個不同的地點出發﹐準備以車龍的方式駛到「總統府」前示威。

在國民黨秘書長林豐正和泛藍民代陪同下﹐連戰的車隊上午十點由設於蘆洲市公所對面的連宋誓師會場出發。在蘆洲市繞街近一個小時﹐連戰頻頻拱手作揖﹐或揮手比出勝利的「V」手勢。

群眾的回應比藍軍預估的好﹐有支持者揮舞旗幟並鳴放爆竹﹐讓車隊數度陷入爆竹的煙霧中﹔也有民眾搶著接近連戰﹐使綿延二百米的車隊走走停停。

車隊轉入三重市後﹐連戰在豪帝一餐廳與近千基層民眾會面。現場「換總統」和「凍蒜」聲不斷﹐不少里長和社團代表有現身相挺﹐讓藍軍對搶攻阿扁票倉的成果胸有成竹。

呂秀蓮單腳拉票僵硬

而陳水扁﹑呂秀蓮及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昨日上午在臺北縣長蘇貞昌陪同下﹐車隊自文化路出發﹐沿著板橋市區﹐經新海橋往新莊﹐最後則轉往蘆洲﹑三重。

警方嚴防雙方衝突

由於陳水扁的車隊上午也從板橋出發﹐並前進新莊﹑三重固票﹐警方戒慎嚴防雙方支持者遭遇或釀成衝突。連戰車隊近午時分從三重開拔新莊﹐阿扁車隊則在近十一點半﹐浩浩蕩蕩進入三重市區﹐所幸員警和兩陣營調控得宜﹐未傳出衝突或糾紛。

陳水扁在過程中不時高舉雙手回應﹐神情十分愉悅﹔而呂秀蓮則因日前右腳不慎受傷﹐肢體語言則顯得有些僵硬。

商報特派記者陳嘉銘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2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9
文匯報

2004-03-19

基本票未變 扁難敵連宋 台學者析兩屆選舉 指「三強」變「雙雄」不利綠營

 【本報記者焦惠標台北18日電】台灣大選投票日臨近,各種「消息」滿天飛,候選人使出百般招數,哀兵有之,抹黑對手有之,總之為求勝選出盡法寶,使人看得眼花繚亂。如何在紛亂中看出一點脈絡,理出一點頭緒,不至於被假象迷惑,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洪永泰自有他的一套辦法。

 洪永泰在出任現教職前,曾任政治大學選舉研究室主任,是台灣選舉方面的民意調查權威,而且他在過去對多次選舉的事前推測都非常準確,受到學界和社會的重視。

民進黨歷次選票未逾五成

 在洪永泰的眼中,今次選舉「很單純」。在台灣大學校務室接受訪問時,他剛坐下,開頭第一句話,就說這次選舉沒有四年前那一次那麼複雜。他說,四年前的大選,由於是三組人馬,特別是國民黨分裂,連戰之外,多了一個新成立親民黨的宋楚瑜,形成三強鼎立。「到底這個變化對得票率有什麼影響,那時真的很難估計。這次則不同,兩組人馬,一對一,相對來說單純得多了。」

 對於台灣的選民,洪永泰認為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過去投什麼票,今次通常也會是投什麼票,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動。根據過去五十年台灣選舉的紀錄,可以說明這一點。

 根據歷次選舉的統計,民進黨的得票率都是約在三、四成左右。例如,在「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的得票率,1989年是29.9%,1992年是31.4%,1995年是33.6%,1998年是29.9%,2001年是33.4%,都是在31%上下2%的範圍變動。就算陳水扁上次當選「總統」的得票率也只是在39.3%。洪永泰說,這就是台灣過去幾十年來選舉的穩定面,也是一般人說的「基本面」,或者「政治版圖」。

「3‧13」遊行藍營得分

 根據這個「政治版圖」,很容易得出這樣的推斷:民進黨從沒有得票超五成,當只有三組,或者四組人馬競選,只要取得簡單多數便可以勝出,也就出現四年前的選舉結果。但是今天是一對一對陣,對民進黨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連戰和宋楚瑜上屆的得票率加起來達到59.9%,遠遠高於陳水扁的39.3%。

 對於台灣近期發生的連串事情,例如,2‧28牽手護台灣活動,以及3‧13國民黨發起的大遊行,到底對選情會有什麼影響?洪永泰認為,「2‧28牽手護台灣」對選情確曾引起一點波動,就是原來是泛藍的一些支持者,變成中間選民,但是對泛綠來講,支持度沒有改變。至於藍營的3‧13遊行,並沒有引起反效果,即早前擔心的使本省人覺得外省人氣焰囂張,因而將一些本土中間選民推向綠營。洪永泰說,3‧13反而使得藍營更加鞏固。

投票率成為勝負關鍵

 再過兩天便是投票日,投票的多寡,將會對選情有什麼影響,這是人們十分關心的另一問題。洪永泰說,根據以往的經驗,一般投票率越高對泛藍越有利,反之是泛綠陣營得益,因為通常的情況是泛綠的支持者凝聚力較強,不管是颳風下雨都會去投票,所以會出現整體投票率低反而是民進黨的得票率高現象。今次投票率如何,選民是否踴躍參與,相信也是兩大陣營勝負的一個關鍵。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3 ----------

台灣選舉
A15
新報

2004-03-19

綠營口號一人一電多一票

【本報記者梁碧珊台北報道】藍營高呼「換總統、救台灣」,綠營高喊政治安定才有好將來,台灣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廿四小時的決戰時刻,藍綠陣營各位候選人,昨日整天從北跑到南,由南又跑回北,連宋及陳呂兩陣營昨晚均集中力量,在台南舉行造勢晚會,全力固票,藍營發起緊急搶救台灣四十八小時行動,綠營發起一人一電多一票行動,兩軍電視廣告昨日密集式狂向全國選民「發功」,在一些新聞台,除了新聞報道外,每隔數分鐘就會出現藍綠廣告交叉放送,難怪總統選情沸騰,每項活動動輒十多萬人出席,除了當局要預防結果公布後,出現暴力事件外,有醫師更提醒要嚴防選後落選躁鬱症。

「宋楚瑜在電視不斷說:連副總統都做得不好,他 (連戰) 還能做總統嗎?」電視上出現宋楚瑜罵連戰的場面,這是民進黨六個廣告片其中一個,套用宋楚瑜四年前與連戰爭選總統的說話,現在看起來,民進黨當然要突出連宋為了選舉苟且合作,不會長久的特點。

廣告疲勞轟炸一個廣告播著「我等著你回來」舊唱片,一幕幕連戰老朋友浮現跟前,不是被捕,就是被指替連戰罵票,包括陳由豪也在廣告上出現; 另外又有針對年輕人選票的廣告,由年輕人全部做主角,又有食肆老闆、工程師、年輕美女、年輕夫婦送上一句句「阿扁加油」等等,民進黨今年的競選廣告,依舊較國親聯盟來得出色。

反觀,國親聯盟的廣告,就不斷把「三一三」三百萬人大集會寫入歷史的廣告片,不斷播送,「換總統、救台灣」,「台灣不要再苦四年」,一位生意人心情失落,然後寫著「這次不要選錯人」,整體吸引度較民進黨差了一截。

而昨日可左右台灣選情的高潮,則是數陳由豪指扁嫂曾收其政治獻金一事,民進黨立委沈富雄現身,指十年前引領一名商人去找阿扁嫂,這是一個合理答案,但反反覆覆又說出多個記不清的可能性,明顯予人感覺是要減低對綠營最大的傷害。

吳淑珍由炒股漏稅,到今次政治獻金事件,頓成為國親昨晚在新莊造勢晚會的主要炮打話題。

選情全面沸騰選情沸騰,有自稱被李登輝視為外省人的青年司機表示,自己會繼續選藍營,並指藍營今次一定會當選; 有中年的男司機則指出,會再給阿扁四年,但他則擔心阿扁今次會落敗。

至於今日決戰前夕,阿扁呂秀蓮將由南跑回北,晚上則一直留守台北,出席中山足球場的「決戰之夜」造勢會; 而連戰則由南跑回北,出席過中正紀念堂造勢晚會後,又跑回南部高雄,出席高雄市造勢會,顯示國親今次對南部票倉,是不容有失。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4 ----------

中國
A24
星島日報

2004-03-19

陳由豪事件 亂綠營陣腳

陳由豪出示一批向陳水扁及民進黨捐款的收據,更證實「某民進黨大老」是沈富雄。3月16日沈富雄昨天在記者會上戲稱他和陳由豪已成為總統大選主角,這種講法其實並不過分。因為自從二月二日,陳由豪向台灣媒體發出三封寫給陳水扁的公開信後,這個影響總統選情的重磅炸彈所產生的餘波,至今還沒有停過。陳由豪對阿扁的打擊,使綠營措手不及。

陳由豪在三封信中披露,從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至二千年總統大選為止,分別透過扁親信與親赴扁家的方式,向陳水扁奉上政治獻金。他更直指,陳水扁身邊多名要員都收取過他的政治獻金,總統府已成為黑金政治的中心。

稱受逼害 名譽掃地

他在信中表示,自己受到扁政府查稅逼害,讓他有家歸不得,名列「十大通緝要犯」如同宣判他個人名譽的死刑,令他心灰意冷,讓他對陳水扁感失望。陳由豪的言論,使靠「反黑金」而掌政的民進黨受到外界質疑,而媒體的焦點亦一下子集中在這次事件之上。

為穩住選票,陳水扁發動總統府、行政院及民進黨的高層,全力反擊陳由豪的指控,更有扁營的官員到法院控告陳由豪誹謗。

陳由豪事件表

2月2日陳由豪向陳水扁發出三封公開信,證實曾多次向陳水扁及民進黨捐獻,並指責總統府已成為黑金政治的中心。

2月6日陳水扁作出回應,表示收過任何非法的金錢,就馬上退出政壇。

3月1日陳由豪再爆料,在「民進黨大老」的陪同下,兩度到陳水扁家中,親手將合共六百萬元新台幣送交扁嫂吳淑珍。

3月4日吳淑珍到法院控告陳由豪加重誹謗。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3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5 ----------

臨門一腳
B03
香港商報

2004-03-19

李遠哲挺扁連說SO WHAT

【商報專訊】臺北消息﹕臺灣「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昨日與陳水扁一起舉行記者會﹐再度像上屆一樣踼出臨門一腳﹐公開表示支持陳水扁。陳水扁則對李表示感謝﹐承諾會對李的批評檢討改進﹐並以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為第一要務。

對李遠哲及陳水扁的同臺記者會﹐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說﹐「每個人都有寵愛自己錯誤選擇的權利」﹐連宋總部尊重李遠哲的個人選擇﹔但也希望李遠哲看清楚﹕他4年前支持的「向上提升」力量﹐讓臺灣變成什麼樣子。

扁稱謹記李遠哲批評

李遠哲17日晚上發表公開挺扁聲明後﹐陳水扁昨日中午與李遠哲一起現身。

陳水扁首先表示﹐未來4年他會把李遠哲所期許的「講信修睦﹐用人唯才﹐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徹底剷除黑金,照顧弱勢與窮苦的人民」謹記在心;3.20 後為避免兩岸情勢誤判防止意外發生﹐他將展開兩岸小組運作﹐由李遠哲與一位工商界大家非常敬重的人士共同組成。

李遠哲恨扁不成鋼

李遠哲強調﹐4年前提出臺灣向上提升的呼籲﹐目前向下沉淪的力道仍很大。雖然民進黨及其執政團隊確實經驗稍嫌不足﹐改進的空間很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遠哲認為﹐民進黨的「可塑性較高﹐改革的驅動力道也比較強」﹐所以這次他這一票要投給陳水扁呂秀蓮這一對。

李遠哲記者會上﹐還呼籲全體選民﹐選舉結束後﹐大家要安安靜靜接受人民的選擇﹐這在民主社會中非常重要。

泛藍表示尊重選擇

針對李遠哲再次公開挺扁﹐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昨天上午表示﹐「尊重每個人有寵愛錯誤選擇的權利」﹐他呼籲泛藍支持者及民代﹐不必對李惡言相向﹐但若要適度表達「對李遠哲最後一點尊敬都沒有」也沒關係。

親民黨發言人黃義交則表示﹐李遠哲頂著諾貝爾的光環﹐一再介入政治﹐現在又出來挺扁﹐國親尊重他的權利﹐但李的話讓人對他的最後一點尊敬都沒有了。

國民黨主席連戰被問到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時﹐他兩手一攤說「SO WHAT」 (那又怎樣)。而宋楚瑜則稱,尊重他的選擇。

綠營稱令士氣大振

而民進黨則稱﹐李遠哲公開挺扁﹐令綠營的士氣大振。陳水扁臺東競選總部昨天電話不斷﹐人員進進出出﹐大家除了豎起大拇指外﹐也要求總部延續熱情﹐提早掃街拜票。

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蔡英文對此說﹐李遠哲是她很尊敬的前輩﹐李遠哲如果有什麼想法﹐一定是經過慎重思考﹐她會尊重李遠哲的決定。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6 ----------

中國
A26
星島日報

2004-03-19

決戰前夕
李遠哲稱扁缺經驗應予改革機會 王永慶密會張榮發促三通

台灣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前晚宣布支持陳水扁後,昨天與陳水扁一同召開記者會。李遠哲表示,陳水扁的政策確有不足之處,但他有心改革,所以才支持他。陳水扁則表示,他在選後會立刻設立兩岸和平穩定架構推動小組,由李遠哲來主持。

另一方面,台灣商界大老張榮發前晚拜訪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晤談近三個多小時。據稱,在選戰的最後關頭,王永慶和張榮發極可能會共同對外發表對本次大選的看法,一同表達對扁政府遲遲未能開放「三通」的失望。

盼用人唯才消弭裂痕

李遠哲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兩組總統候選人誰當選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發展方向與人民福祉。他承認,陳水扁缺乏施政經驗,政策的確有不足之處,但是陳水扁願意虛心接受建議,同時有心改革,所以他決定票投陳呂配。

李遠哲表示,若陳水扁能連任,希望他能講信修睦、用人唯才、消弭族群裂痕和改善兩岸關係。陳水扁則回應說,他會將李遠哲的話謹記在心,選後的第一要務就是消弭族群裂痕,他並將在選後立刻設立兩岸和平穩定架構推動小組,由李遠哲和一位關心兩岸關係的工商企業界大老一同主持。

學界斥李有違學術中立

針對李遠哲再次公開支持陳水扁,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表示,「尊重每個人有寵愛錯誤選擇的權利」。

親民黨發言人黃義交則表示,李遠哲頂諾貝爾獎的光環,一再介入政治,現在又出來支持陳水扁,國親尊重他的權利,但李的講話讓人對他的最後一點尊敬都沒有了。

李遠哲再度表態挺扁的舉動也引起了台灣部分大學校長的質疑。包括長庚、銘傳、東吳、華梵和明新科技大學的校長,一同發表聲明稱,李遠哲是台灣最高學術

單位的領導人,應保持學術中立,他公開支持民進黨候選人,有公器私用之嫌

有分析指出,李遠哲在選戰的最後關頭挺身而出公開表態支持陳水扁,顯示陳水扁的選情告急。陳水扁在四年前的大選中之所以勝出,就是因為得到李遠哲這樣的社會清流和張榮發等企業界重量級人物共同支持,從而獲得不少中間選民的認同

顯示扁營選情告急

李遠哲和張榮發兩人後來都成為陳水扁政府的國政顧問。

不過,四年後的今天,李遠哲和張榮發的立場和態度出現了分歧。而李遠哲對選票的影響力,也遠不如四年前了。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2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7 ----------

社會及專欄
B27
太陽報
美國.華爾街日報
2004-03-19

陳水扁政策限制更多

台灣的總統陳水扁將經濟保護主義融合政治身份的策略,可能會令他再次當選。但問題是,會付出甚麼代價?陳水扁透過加速前總統李登輝製造台灣身份的藍圖,令這種意識逐漸生根。問題是台灣已經很自由及繁榮了,要求有一個獨立的身份只增加很少的價值。相反,陳水扁的政策限制了某些台灣的自由,例如限制了與大陸進行貿易的自由,甚至與大陸人通婚及攜帶家眷到台的自由。

逾九成八人口是中國人

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有百分之九十八點三是中國人,與大陸十三億人同一種族,即使本土的台灣人也是較早到台灣定居的中國人。正如國親候選人宋楚瑜所說:「我們拜同樣的神、說中文、寫中文和做中國人才會做的事。」可是儘管有文化的聯繫,但本土化運動仍然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與十年前相比,現時大部分人認為他們是台灣人多於是中國人。

大陸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必要時可以用武力統一,因此台灣的選擇是很受限制的。很難看到,陳水扁在位四年以及他的競選活動,給予台灣更多的自由。

陳水扁透過競選的同時進行公投來進一步激怒大陸,由於陳水扁的豪賭令美國總統布殊感到失望,招致後者的公開批評。在這些決定之下,危機將長期持續,在三方面面臨崩潰的危機。在經濟上,外資及台灣人都相信,台灣的前途端賴與中國蓬勃的經濟融合。兩岸的經貿談判,由於台灣以甚麼名義,以及陳水扁堅持要政府對政府接觸,而胎死腹中。

對自由貿易協定無興趣

更令人擔憂的是,陳水扁政府放棄了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努力。台灣花了數以十萬計美元到華盛頓從事游說工作,而美國議員們最後卻收到訊息,指陳水扁政府原來對協定並不感興趣。

原因?參與游說的一名私營機構總裁表示,陳水扁政府意識到,美國只有在台灣是通往中國的橋樑的前提下,才對自由貿易協定有興趣。這位總裁說:「台灣本身並沒有甚麼可談的。」總裁還補充說,陳水扁擔憂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會推動兩岸來往。

通過經濟交往來減少軍事衝突威脅的行動看來遙遙無期,而陳水扁的競選和公投,卻令北京的部分人士相信他謀求獨立,從而增進了北京強硬派的聲勢。

陳水扁留下的政治危害是,他好像忽視了個人自由的重要性,反而鼓吹政府權力和尊嚴。尤其是在當前的歷史條件下,要想抗拒中國的凝聚力,唯一的辦法就是限制人民日常生活的選擇。一個當代例子就是古巴,在「尊嚴」的名義下,國民與強大鄰國進行貿易和交流思想的自由被剝奪,結果付出巨大代價。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4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8 ----------

台灣大選
A18
成報

2004-03-19

李遠哲勤王扁登門致謝 當場許諾兩岸小組由李「打骰」

倒數第1日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大選進入最後關頭,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綠營選情告急時再伸援手挺扁,昨日還和陳水扁一齊在媒體前握手亮相。陳水扁昨天特意改變行程安排,登門致謝,並且當場許諾,如果勝選將請李遠哲主持兩岸小組運作。國親總統候選人連戰則兩手一攤說「Sowhat」(那又怎樣)來回應。本報綜合報道

陳水扁與李遠哲昨日中午在華泰飯店會晤並舉行記者會,陳水扁表示,改革過程不免有挫折及經驗不足出現閃失,但他要以更大決心來達成台灣向上提升。陳水扁表示,三二○後為避免兩岸情勢誤判防止意外發生,他將展開兩岸小組運作,由李遠哲與一位工商界大家非常敬重的人士共同組成,讓兩岸關係露出曙光。

李遠哲指出,這幾年台灣社會向下沉淪的力度十分強勁,他希望社會團結求進步,因此決定站出來,支持繼續改革的力量,支持陳呂。他強調四年前呼籲「台灣向上提升」至今仍是正確的,因為只有不斷改革,國家才能現生機。

他認為,民進黨及其執政團隊確實經驗稍嫌不足,改進的空間很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民進黨「可塑性較高,理想較高,改革的驅動力也較強勁」。

連戰:So what

連戰被傳媒問及對李遠哲挺扁的看法時,連戰兩度雙手一攤,沒特殊表情的說:「Sowhat」。連戰說,沒有特別意見。國親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則表示,尊重李遠哲的基本立場,但是,宋楚瑜也批評陳水扁的沉淪。

另外,有報道稱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和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前天晚上會面,準備公開挺連。但王永慶昨天上午澄清,雙方雖然會面但沒有談及選舉,只針對企業發展交換意見。至於總統大選,王永慶不表態支持任何一方的候選人,強調不去影響任何一個人的投票行為,更不能談論政治,唯獨兩岸三通,王永慶希望能夠愈快愈好。

王永慶表示,已經有一年多沒跟張榮發見面,前晚只是老朋友見面,除了企業發展之外,對於當前的選舉議題,兩人一個字也沒有談到。

當地媒體一再傳出,王永慶將在大選前發表3000字的建言書,正式表態擁連,但王永慶正式否認此一傳言,王認為,三二○之後的新領導人,最好能夠實事求是、端正領導、以身作則,其他的政治問題,他通通都不懂。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01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9 ----------

時代
D09
明報
馬家輝
2004-03-19

欲望蜘蛛
國民黨與香港

泛藍上周造勢成功,連戰本周順勢舉行記者會公布治國藍圖,可說是快狠準的選前出擊,坐在連戰身旁的競選總幹事馬英九雙眼閃爍亮光,難免令人猜想這其實是由他出謀獻策的好招數,所以,向來溫文淡定的他亦忍不住暗暗得意。回想四年前國民黨敗選,馬英九與連戰之間有過一段恩怨愛恨的曖昧糾纏,一個是功高震主的戰將,另一個是倉皇辭廟的舊王,國民黨極有可能在他們手中再度受到撕裂,可是,有點出人意表地,雙方能以比一般人想像中快十倍的速度攜手合作,重建國民黨的新勢力;合則雙利,離則兩傷,這就叫做識大體、明事理,顯見這兩位國民黨子弟兵都是聰明人。

是次記者會,連戰表示一旦當選,將盡快推動兩岸三通甚至對等談判,馬英九則補充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台港關係有所倒退,若國民黨重新上台,將予以注視、加以改善。這是很準確的見解。四年以來,阿扁政府錯漏百出,其一正是忽略了香港這麼重要的一個政治戰場,別的不說,且看台灣當局的最高駐港代表仍由國民黨員把持,即知綠營高官是如何看輕香港。

是的,北京中央和特區政府都對綠營人士提防重重,極不利於阿扁人馬插手立足於這個城市。可是兩岸政治的相鬥互動本來就建立在策略而不是善意,慓悍的他有張良計,精明的你──如果願意──總可以搬出過牆梯,總有辦法調撥資源、找出有效的迂迴路徑加強利用香港的言論自由和開放平台,無論是搞組織也好辦論壇也罷,再或是設立一個研究機構之類,努力在這個城市向中國大陸以至全世界說出你希望說出的話語、建立你渴望建立的形像。但陳水扁顯然目中無港,他只願關門自大、南面為王,在公投的淫夢裏勃勃自喜;甚至,每次公開提到香港,他總是幸災樂禍並唯恐香港不死,在其眼內,香港其實是個負面的「他者」,彷彿香港愈亂愈足證明台灣獨立的必要性,在這邏輯下,他是在反面地利用香港,台港關係想不倒退,難矣。

或許正因駐港代表是國民黨員,故意不提醒阿扁香港的重要性;僅是如此用人不當,阿扁便該下台了。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33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0 ----------

台灣大選
A28
蘋果日報

2004-03-19

是藍是綠看明天

今晚將是台灣大選最後一夜的瘋狂,藍綠兩陣營已準備卯足全力,在全台發動幾百萬支持者對撼。藍營將鎖定五大都會,舉辦「千萬人站出來─換總統、救台灣」晚會;綠營則在全台同步舉行「大放光明、讓世界看到台灣」造勢晚會,希望凝聚幾百萬人,營造勝選氣氛。

總統大選決戰之夜,藍營計劃在北部的台北市、桃園縣的桃園市和中壢市,中部的台中市和南部高雄市,舉辦超大型造勢晚會。藍營「四大天王」連戰、宋楚瑜、王金平、馬英九都將趕場催票,國民黨還包了一架波音七三七客機,方便連戰轉戰南北。連戰和競選總幹事馬英九今晚先參加台北的造勢晚會,然後分赴高雄和台中壓軸,希望吸引數百萬支持者出席。

藍營「四大天王」催票

馬英九晚上會趕去台中,相信是要狙擊在當地造勢的手下敗將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和競選總部主委王金平則是先到高雄,再分赴台北、桃園。今晚十時競選活動終止前那刻,連宋王馬將分別在高雄、台北、桃園、台中坐鎮。連戰昨在台北縣掃街時表示,三一三遊行讓三百二十萬人站出來,令人感動,不過要將感動化為行動,將信心與力量化為選票。

另方面,綠營今晚在全台多處舉辦「大放光明、讓世界看到台灣」造勢晚會。正副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採取先南後北策略,晚上則全力和行政院長游錫一起在台中會合,陳水扁將在台中與各地支持者同步點燈,然後北上台北縣。

綠營「大放光明」造勢

按計劃,陳、呂兩人今日早先在高雄縣市掃票,中午轉戰台南、黃昏殺上中部的彰化,然後在晚上出席台中、桃園及台北的「大放光明」造勢晚會。綠營把今晚晚會的高潮放在台北縣,除號召百萬人參與外,陳、呂亦將出席,力求凝聚人氣。

陳水扁昨晚到南部根據地高雄縣出席造勢晚會時,全場沸騰,哨子聲、喇叭聲,響徹雲霄。陳水扁用閩南語問在場的支持者:「大家應該給我多一次機會為大家打拼,對不對?!」台下扁迷歡喜若狂,立即用閩南話回答:「對!」五十多歲的工人吳慶源大讚陳水扁四年施政及台獨理念,認為即使台灣宣布獨立,解放軍攻台,他也要支持阿扁:「這個也怕,那個也怕,台灣人的面子放在哪?」 記者:陳敏莉高雄專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1 ----------

新聞-中國消息
P25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3-19

李遠哲挺扁綠營反攻大台北

  台灣總統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兩組總統候選人目前勢均力敵,選情已繃緊到街頭肉搏戰的程度,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此關鍵時刻,再次出場表態支持陳水扁。

  李遠哲發表公開挺扁聲明後,陳水扁昨天與李遠哲一起現身,對其支持表示由衷感謝,對被批評民進黨政策協調、決策周嚴性不佳,阿扁也承諾絕對會檢討改進,並以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為第一要務。

  陳水扁表示,願意以最謙卑之心,一定會謹記講信修睦、用人唯才、消弭族群裂痕等信念,讓台灣社會真的不斷向上提升。他也重申,不會向黑金妥協。

  李遠哲雖然站出來挺扁,但他承認民進黨執政缺乏經驗,仍有很大改進的空間,但是他堅信民進黨有比較強的改革動力,所以他的一票投給陳呂。他還痛斥一些報道抹黑他,顯示向下沉淪的力量仍大。

  四年前大選,李遠哲也是在最後關頭發表「向上提升」聲明挺扁,被視為陳水扁贏得選戰的重要關鍵。

  對於李遠哲的取態,連宋陣營表示尊重。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回應說,民主政治不分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對任何人的支持,也都有「寵愛錯誤選擇」的權利,連宋總部尊重李遠哲的這項權利;但也希望李遠哲看清楚:他四年前支持的所謂「向上提升」力量,讓台灣變成什麼樣子。

  根據日前的最後民意調查,陳呂和連宋兩組總統候選人的支持率,只是些微數個百分點之差,因此未到投票一天,也不知鹿死誰手,因此兩個陣營,拉票一點也不敢怠慢。

  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昨天率領車隊浩浩蕩蕩開進台北縣市「掃街」,發動「反攻台北城」,車隊經過的沿途受到眾多支持者夾道歡迎。

  以台灣北、中、南三大區域來說,北台灣向來是民進黨支持度較弱的區域,但是陳呂競選總部現在發動「反攻台北城」活動,希望在「一片藍天」的北台灣也能創造出「綠地」。

  陳水扁掃街車隊從板橋出發,一路經過台北縣民進黨傳統票倉新莊、三重、蘆洲等地,支持群眾不但從起點一路跟隨,更在車隊經過的沿線定點集合,搖旗吶喊,放鞭炮歡迎阿扁。

  藍營方面,周五的大選決戰前夜,連宋系的四大天王連戰、宋楚瑜、王金平、馬英九將到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分別舉辦大型造勢晚會。

  今天是競選活動最後一天,藍營將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桃園縣連宋競選總部廣場、台中市新市政中心、高雄市連宋競選總部分別舉辦「換總統,救台灣」選前之夜晚會,號召支持者延續三一三大遊行熱情,與連宋一起迎向勝利■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2 ----------

海峽兩岸
A06
大公報
泰武文
2004-03-19

來 論
台中間選民流向譗棄扁靠連

此次台灣「總統」大選,藍綠陣營除各自極力鞏固基本盤外,約百分之二十隱性的中間選民,一直是雙方關注和爭挖的重點。中間選民結構顯示,大多數人文化程度較高、辨析是非能力較強,而且理性、務實、客觀、正直。中間選民的主要訴求是,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兩岸和平。近一周選情顯示,中間選民受制於三個重要因素的影響,正悄然向連宋靠攏而棄離陳水扁。

一是泛藍「三

一三」百萬人造勢凝聚力大增。繼泛綠利用台灣「二二八事件」為陳水扁低迷的選情造勢後,雖然雙方的基本鐵票沒有多大移位,但確實對泛藍選情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泛藍竟然在不到兩周的短時間內,動員了三百多萬選民參加三月十三日「換總統、拚和平、救台灣」的超大型造勢活動,讓扁嫂吳淑珍所講「頂多二、三隻小貓」的預言跌破眼鏡。「三一三」全台數百萬人集會,尤其是連宋跪地親吻土地、五體投地表達愛台灣的舉動,將造勢活動推向高潮,透視出台灣選民對扁政無能、民不聊生的嗆聲和反「公投」、愛和平的心聲及企盼換人做、救台灣的真實願望,也顯示大多數中間選民正向泛藍移動的象和泛藍基本盤有所擴大的趨勢。

二是陳由豪爆料扁政黑金重創阿扁選情。黑金政治問題本是國民黨的罩門,上次「總統」選舉,

國民黨敗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黑金政治所致。但陳水扁執政四年來,白金勝過黑金,比國民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在選舉投票日前五天,台東帝士集團前總裁陳由豪在美國洛杉磯召開記者會,拿出人證、物證,再次爆料陳水扁收受政治獻金前後七次共三千零六十萬新台幣,讓陳水扁的所謂清廉形象跌入泥坑。尤其,對中間選民影響最大、最不利陳水扁選情的是,陳由豪列舉的證人、民進黨大老級人物、現在「立委」沈富雄,居然一連幾天「失蹤」後召開記者會,真相大白,讓許多中間選民認為,陳由豪的舉證不是說謊。由此,印證了陳水扁是個毫無誠信的大騙子,台灣選民怎麼能夠再相信阿扁一次呢?

三是扁妻吳淑珍炒股涉內線交易。臨近選舉,陳水扁吳淑珍涉內線交易炒股票頻頻曝光。從去年十一、十二兩個月進股市交割一千萬,賺了一百四十萬,到今年一月不到二十天進股市交易近三千萬且未申報。近日,台證交所提供資料又爆出吳淑珍去年漏報全年五筆動態 財產(即買賣股票等 交易)申報,其股市交易總金額達八千九百五十二萬,被罰款三十萬,吳被迫向選民道歉,但老百姓還是質疑陳家有沒有誠信?質疑扁妻吳淑珍炒股怎麼這麼會賺錢?質疑第一家庭是「老公騙選票、老婆忙股票」,台灣的政治、經濟怎麼會搞得好?據台灣某報刊披露,陳家四年內僅炒股爆增五千五百萬,沒有披露的不知有多少。陳水扁權力的腐化和第一家庭的炒股醜聞,使越來越多的選民對其反感和失望。

因此,台灣隱性中間選民的浮現和流向,對陳水扁的連任頗具殺傷力。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3 ----------

隔岸觀選
B05
香港商報

2004-03-19

兩個都是爛蘋果 在臺生活14年港人黃本良評論是次選舉﹕

【商報臺北專訊】特派記者黃桂香報道﹕「今次選舉兩個陣營其實都是爛蘋果﹐我決定不去投票。」在臺灣生活了近14年的香港人黃本良﹐接受本報專訪時如此明言﹔但他的太太楊晶勻則由上屆支持陳水扁﹐到現時轉而支持國親聯盟﹐原因是對過去4年執政的民進黨失望透了。

穩定度轉差讓民眾失望

黃本良1989年到臺灣修法律﹐畢業後留臺灣工作﹐去年在sars肆虐期間結婚,娶了臺灣姑娘楊晶勻。在臺灣生活差不多14年﹐由舊國民黨執政到李登輝當選首任臺灣領導人﹐到國民黨分裂﹐至陳水扁從國民黨手上奪去執政地位﹐到今次選舉﹐看畢整個政治發展﹐他形容今次給予臺灣民眾選擇的其實是「兩個爛蘋果」﹐所以他決定不投票。

但他認為﹐若果連宋當選﹐臺灣的經濟會好轉﹐而政府政策會亦趨穩定﹐重要的是臺海的關係經過四年的緊張會趨緩和﹐他認為這些若是陳水扁當選都不會出現。他批評陳水扁政府執政期間對內(政策)對外(兩岸關係)的處理都不成熟﹐尤其是選舉期間的「排外」﹐更顯其心胸狹隘。

黃本良舉例﹐綠營在選舉口號中﹐其中一句大意是「不去公投就是不愛臺灣」﹐令很多人厭惡﹐因為眾所周知﹐他只是借今次公投作其選舉的手段而將兩者掛﹔事實上﹐過去四年臺灣在政治方面穩定度轉差是不爭的事實。

只投選票不投「公投」票

上一屆臺灣選舉﹐民進黨以反黑金政治為口號﹐成功將執政的國民黨拉下臺﹐當中支持者不少是擁有高學歷的中產階層﹐黃本良的太太楊晶勻以同樣的理由投了陳水扁一票﹐四年過去﹐她形容對執政的民進黨失望透了﹐當初以為的清廉﹑乾凈﹐原來只是一層糖衣﹐骨子裏與國民黨受批評的黑金政治﹑官商勾結是一樣的﹐所以她今次轉投國親聯盟﹐因為兩黨的本質既然都一樣﹐她會選擇一個有人才﹑擁行政經驗的政黨執政﹐即使黨高層無能﹐亦有其他能人為社會民眾做些事﹐較諸選一個人才凋零的政府來得好。

同樣修讀法律的楊晶勻﹐狠批陳水扁提出的「公投」議案無意義﹐亦沒有法律觀點﹐只是陳水扁硬將「公投」正當化﹐她表示直至上星期社會上仍有很多聲音在辯論公投是否有意義﹐她認為不應提出﹐故她會響應社會上只投「總統」票﹐而不會領取「公投」票。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4 ----------

港聞
A08
蘋果日報
董橋
2004-03-19

小風景
挺藍挺的是那份憧憬

陳水扁呂秀蓮競選總部向選民喊話說,過去台灣的政府重北輕南,重大建設都沒有落腳南部,造成南北嚴重失衡,陳水扁於是陸續推動了南部的重大建設,讓南部有了發展的遠景。喊話還說,陳總統這樣做不只因為地緣感情,更是因為他真心關心南部,希望「讓南部人都覺得阿扁是自己人,還是覺得自己人比較好」。

連戰宋楚瑜競選總部向選民喊話說,陳水扁開口閉口說要改革,高言不敢改革就是懦夫表現,其實他執政四年到底改了什麼革了什麼大家苦思而不得其解,幸虧陳由豪的出現讓大家恍然悟出陳水扁口中的改革,指的是他一上任就大刀闊斧把總統府和總統官邸的午餐改為「水餃餐」。

老朋友方師兄前天從上海經香港回台北投票,他看了我專欄裏那篇〈羅大佑的歌林青霞的淚〉從機場打電話告訴我說:「我完全理解你對連宋當選的期望,可是,我幾乎可以斷言,星期六的投票結果還是阿扁贏!」方師兄說他不是在潑我冷水,民進黨畢竟是台灣人的政黨,草根得不得了,台灣人最後一刻投進投票箱的那張票還是一張鄉親票、地緣票。

這一點我一向深信不疑。早在幾個月前我就對平路說下一任的台灣總統還是陳水扁。兩三個星期前碰到龍應台我也這樣說。陳水扁夫人吳淑珍在競選活動的關鍵時刻頻頻失言,對夫婿的形象造成了那麼大的破壞,我還是不敢相信連宋的泛藍勢頭會因此更猛。吳淑珍不認陳由豪獻金,說真拿了錢阿扁就退選,結果黨部承認拿過錢,證明她說謊。熱炒股票漏報交易的風波起伏未平之際,她又說三一三藍營遊行只會是小貓兩三隻,一句話氣出三百萬人上街。看了這一連串低下的表演,我對台灣民眾的取捨標準寄存了比較大的期望。

方師兄說我傾向於藍營當選因為我的主觀願望是連宋走的路子既可以直接緩和中台關係,也可以間接舒緩這陣子針對香港政改爭執吹過來的凌厲北風。坦白說,香港吵愛國吵得最潑辣的時刻,我想到的是陳水扁贏了最好,讓他硬硬的不斷對北京說不,讓他維持他一向獨門獨戶的政治思維和既定體制。那是站在香港角度的借力之想。從台灣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的前景去考量,我想到的是藍營當選可以給國共兩黨帶來新的憧憬,雙雙保持一段長時間的霧裏觀花的政治幻象,台灣從而得以在偏安的氛圍中休養生息,固本聚財。

政治本來就是渲染憧憬的藝術,彼此若即若離的往來,許多impossible的構想冥冥中自然開拓得出點點滴滴的possibilities了。我對方師兄說,台灣體制內的改革對我這個「遊子」來說其實是相當遙遠的事物;陳水扁建設南部的心願我倒有些切身的喜悅:我到底在台南住過那麼些年了。我更加沒有絲毫感覺的是他的「水餃餐」的改革,那跟我對民進黨沒法產生絲毫感覺一樣,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遺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5 ----------

台灣大選
A27
蘋果日報

2004-03-19

支持改革
李遠哲露面挺扁 諷連戀權位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前晚發表聲明挺扁後,昨日與陳水扁一起公開露面,暗諷國親聯盟總統正副候選人連戰、宋楚瑜戀棧權位,敗選後沒有讓位予黨內的中生代。他又批評台灣社會向下沉淪力道十分強勁,才決定站出來支持繼續改革,再把票投給陳水扁。

林義雄首度助扁拜票

李遠哲昨日中午和陳水扁一起出席記者會時,勸告連宋說,雖然連宋兩人四年前落選,但有一件事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就是看到中生代把台灣帶到更高的境界,這些轉型不管是民進黨或國民黨的中生代。他認為,如果連宋當選,他們也一定要講信修睦,用人唯才。對於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陳水扁涉嫌收取巨額獻金事件,李遠哲認為,不會影響選情。

不過,連戰昨午在台北縣拜票時,被詢問李遠哲挺扁的看法時,兩度雙手一攤,沒表情的說,「so what!(那又怎樣!)」。宋楚瑜表示尊重李遠哲,但也批評陳水扁執政四年,令台灣不斷沉淪。

因主張停建台灣第四座核電廠而差點與陳水扁反目的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昨首度為陳水扁助選。 中央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6 ----------

台選專版
A22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李遠哲再挺扁 震撼力遜上屆

臨門一腳

  4年前的台灣總統大選,曾獲諾貝爾獎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公開「挺扁」,被視為陳水扁勝選發揮了「臨門一腳」的作用。而李遠哲此舉,亦令大陸對台學者醒覺:「沒想到李遠哲也是個隱形台獨分子」。

與扁同露面 稱投民進黨

  4年後的今日,李遠哲再度公開支持陳水扁連任。不過今次的「李遠哲效應」對外界的震撼力,似乎已不及上屆大選般熱烈。

  李遠哲在周三晚上發表名為《不斷改革》的聲明,指雖然台灣向下沉淪的力度很大,但這4年來有很多改善,認為雖然民進黨執政團隊經驗不夠,但改革力量仍在努力。昨日他更和陳水扁一同露面,更讚民進黨可塑性高、理想性高、改革驅動力量高,並會投票投給民進黨。

  李遠哲在上屆台灣總統大選中,他發表了「跨越斷層:掌握台灣未來關鍵5年」的文章支持陳水扁。據估計,當時李遠哲為陳水扁帶來數十萬游離選票。後來他更被陳水扁委任為國政顧問團首席顧問,而顧問團中亦包括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著名舞蹈家林懷民等。

  不過曾擔當國政顧問的成員,至今只有李遠哲高調「挺扁」。但李遠哲曾多次表示對台灣現況不滿,早前他就和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及林懷民,發表《我們對總統大選的沉重表白》,不少內容都著墨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被指是衝著陳水扁的兩岸政策而來。

曾多次表示 對台現況不滿

  至於其他國政顧問團成員,例如張榮發及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都曾公開呼籲落實三通及改善兩岸關係。這些曾「挺扁」的社會領袖,今次都沒有為陳水扁站台,更有傳張榮發傾向支持國親聯盟。「李遠哲效應」的震撼力,顯然已大不如前。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6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7 ----------

國是港事
A38
香港經濟日報
時事評論員吳志森
2004-03-19

國是港事
台灣大選後 走本土化不歸路

台灣「三一三」的300萬人上街支持泛藍,比「二二八」手護台灣的200萬還要多,令台灣選情繃得更緊。泛綠指這只是國親的基本盤(基本支持者),未能爭取到中間還未決定投誰的關鍵選民。

泛藍指上街的人比預期多,有助拉抬泛藍聲勢,吸引游離選票。藍綠各自聲稱會贏對方50萬票,鹿死誰手?不到最後一刻,難知結果。

◆國親苦戰 外省政權陰影所累◆

  照往績看,泛藍得票一直比泛綠多。2000年總統選舉,藍綠比例是六四比,連宋分裂,才給阿扁坐收漁利。2001年立法院選舉,藍營比綠營多7%,縣市長選舉,也是藍營小勝。2002年台北、高雄市長選舉,藍比綠高出17%。去年的花蓮縣長補選,民進黨當作總統前哨戰來打,但藍營也能大比數勝出。

往績一直是藍營佔優,阿扁當政四年經濟持續下滑,失業率急升,業績率欠奉,但為何連宋還是打得這麼辛苦,泛藍還是無法大幅拋離泛綠?國親的選舉策略固然是個問題,連宋配搭,揮不去外省政權的陰影,或許才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台獨」受歡迎 「親共」難翻身◆

  連宋找來立法院長王金平為選戰操盤,王金平是國民黨本土派,與李登輝稔熟,答應連宋前,先要取得李氏諒解。

王金平提出「不排除一邊一國」、「台獨可以是一個選項」,嚇得對岸冒了一身冷汗。王金平顯然要令國親徹底本土化,以一國本土政黨的面目與民進黨爭一日之長短。

  「三一三」換總統救台灣300萬人大集會,連戰、宋楚瑜五體投地,親吻腳前土地,掀起高潮。台灣選舉,候選人又跪又拜乃常事,但連宋此舉卻經過精心設計,另有一番深意。

總統選舉,國家認同是永恒的主題。誰愛台灣,誰是台奸,經常是拉抬自己攻擊對方的口號,被扣上「中共同路人」,「出賣台灣」的帽子,幾乎永世不得翻身。

連戰親吻完土地,還宣誓說:「將以生命和鮮血捍母親一樣的台灣,捍2,300萬人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福祉。」連戰還說:「中華民國絕不會在武力脅逼下談判,中華民國絕不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或吞併。」

如果不是在電視上看見連戰親口說這番話,這個鮮血與生命的誓詞,還以為是哪個台獨分子說的。

  總理溫家寶在人大記者會提到某些人假借民主,搞旨在台獨的公投。國民黨籍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不敢怠慢,馬上回應這是台灣的內政,大陸不應干預。馬英九指公投違法態度鮮明,被民進黨圍攻了好一陣子,但統派的馬英九也深明「中共同路人」是死亡之吻,會影響連宋選情,一定要撇清關係。

◆無論誰上台 仍會不統不獨◆

  總統選舉,早已不是統獨意識形態之爭,而是民進黨和國親之間的政權之爭。綠與藍的大陸政策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分別,阿扁連任,即使真的公投制憲,也不敢搞真台獨,充其量擺擺姿態,讓對岸暴跳如雷。連戰當選,國民黨本土派也不會讓他跟大陸走得太近,以免損害台灣利益,下一屆將會丟掉政權。

  大選後,無論誰當選,台灣已走進一條本土化的不歸路,不統不獨其實已經是最佳狀態。台灣要學懂如何跟這個強鄰相處,大陸也必須明白,台灣要求實體的自主已經難以壓制。

不同政治實力學懂如何互相尊重,誰也不試圖消滅對方,在大一統的中國長河中,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27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8 ----------

海峽兩岸
A04
大公報

2004-03-19

親民黨批李遠哲挺扁 阿扁感謝李遠哲支持

【本報訊】綜合台北十八日消息:陳水扁今天與「中研院長」李遠哲在台北共同召開記者會,陳水扁感謝李遠哲能夠堅定地支持他,同時強調李遠哲對他執政四年的鞭策和建議,一定會虛心檢討和繼續努力,連任後四年將把消弭族群裂痕列為團結第一要務。

在記者會召開之前,陳水扁與李遠哲先行闢室交換意見,隨後召開記者會。

又訊,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蔡煌瑯今天稱,惟覺和尚挺國親「總統」候選人連戰時,國親說出家人也有選擇的自由,但今天「中研院長」李遠哲表態支持陳水扁連任,親民黨團卻加以批評,兩套標準,民進黨團非常遺憾。

李遠哲表明這次「大選」仍支持民進黨,親民黨團批評李遠哲沒有向上提升,蔡煌瑯在民進黨團記者會上對此發表看法。

蔡煌瑯表示,惟覺和尚挺連戰時,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歡喜若狂,說出家人也有選擇的自由,但今天李遠哲表態支持陳水扁連任,親民黨團卻加以批評,兩套標準,民進黨團非常遺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9 ----------

兩岸新聞
A24
太陽報

2004-03-19

「福將」呂秀蓮未嘗敗績

呂秀蓮行事獨立特行,在黨內人緣不佳,陳水扁再次找她拍檔,其實是不得已的選擇。呂秀蓮是一名「福將」,她五次參選,包括國大代表、立委、縣長,未嘗敗績。她早在一九九六年就擬參選副總統,雖然最終放棄,但她矢言,如果四年內,男性不能為台灣帶來尊重、安全與幸福,她就直接挑戰總統寶座!四年後,她就成為台灣首名女性副總統。

陳水扁二○○○年當選後尚未正式上任,呂秀蓮已公開指摘他不兌現「兩性共治」,並稱自己是「深宮怨婦」,此言一出,朝野嘩然。

陳水扁今次挑選拍檔時,蘇貞昌、蔡英文、游錫、葉菊等都是熱門人選,但他最終選擇「扁蓮再配」。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呂秀蓮是現任副總統,角逐連任找她拍檔是順理成章,如捨棄呂秀蓮,則造成黨內群雄爭相上位,若呂秀蓮自行競選總統,問題更大。

鼓動本土意識

其實呂秀蓮也有自身優勢。她年輕時代就投身黨外運動。一九七八年台美斷交,呂秀蓮放棄在美繼續深造,返台參選增額國大代表。翌年,她出任美麗島雜誌社副總編輯,鼓動本土意識,不久被判刑十二年。出獄後,她創立「台灣加入聯合國促成會」,每年率團赴聯合國游說。其國際經驗彌補了陳水扁的不足。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0 ----------

海峽兩岸
A06
大公報

2004-03-19

全台灣最大票倉 藍綠激戰北縣掃街拜票

【本報訊】據「中央社」台北十八日消息:大選投票進入倒數計時,國親聯盟對全台灣最大的票倉台北縣全力固守票源,國親聯盟候選人連戰、宋楚瑜及連宋全國競選總部總幹事馬英九,今天上午及下午分頭在台北縣各地區掃街拜票。

連戰今天下午將以車隊遊街方式到新莊向民眾拜票,宋楚瑜今天在台北縣的拜票行程是,上午到汐止、新店,下午到中和、永和,晚上將出席在新莊的大型造勢晚會。

馬英九今天下午密集在台北縣各地拜票,並主要集中在對手陣營較佔優勢地區,包括土城、樹林、三峽、鶯歌及蘆洲。

另連戰夫人連方瑀這幾天也都在台北縣拜票,今天下午將會到淡水。而無黨籍「立法委員」

陳文茜也將現身連宋陣營今天晚上在新莊的造勢晚會。

另外,陳水扁十八日與呂秀蓮、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一起,在全台最大票倉台北縣掃街,不斷在最後的衝刺中豎起拇指希望贏得連任。車隊在板橋、新莊、三重、蘆洲等地拜票,許多支持群眾夾道歡呼,鑼鼓與鞭炮聲中,將大選氣氛衝到最高點。

陳呂今天在北縣掃街行程和林義雄「同車」,一起在台北縣以車隊掃街拜票。林義雄在受訪時強調,除了公民投票、非核家園之外,目前最關心的就是大選的結果。

台北縣長蘇貞昌以及台北縣的民進黨籍「立委」,也陪同陳水扁遊行掃街造勢。

最後一天,藍綠陣營也將新竹縣大拚場,綠營規畫在竹東、湖口、竹北舉行大型造勢晚會,盼聚攏挺綠聲勢,在藍營大票倉突圍;至於藍營則準備在竹北、關西、峨眉、北埔、芎林等地舉行大型晚會,由竹縣首長及民代向民眾做最後喊話投二號。

選戰倒數計時,面對綠營大動作「反攻台北城」,藍營的催票動作也一波接一波,除組成汽機車拜票隊伍穿梭台北市大街小巷,民代與志工也密集進行家戶拜訪,拜託支持者一定要去投票,明天下午,國親總統候選人連戰和競選總幹事馬英九也將分頭在台北市、縣掃街拜票。

明天是選前最後一天,也是法定選舉活動最後期限,連宋競選總部原本安排連戰、馬英九在台北市區掃街固票,但在擴大戰力的考量下,馬英九決定明天再跑一趟台北縣,連戰則以兩小時時間,在台北市藍軍勢力較弱的大同區、中山區、萬華區掃街拜票,然後再一起出席明晚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的選前之夜。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3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1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10
文匯報

2004-03-19

連扁掃街爭奪北縣 瞄準最大票倉 出動車隊拜票

 【本報記者焦惠標、王善勇台北18日電】台灣大選投票進入倒數計時,藍綠兩營全力爭奪全台灣最大的票倉台北縣。連戰、陳水扁今天都親自出動,分別到台北縣各地區掃街拜票。

 國親聯盟「總統」候選人連戰今天下午以車隊遊街方式到台北縣新莊向民眾拜票;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今天上午到汐止、新店,下午到中和、永和,晚上則出席在新莊的大型造勢晚會。連宋競選總部總幹事馬英九今天下午密集在台北縣各地拜票,並主要集中在對手陣營較佔優勢地區。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今天上午則在台北縣長蘇貞昌以及台北縣的民進黨籍「立委」陪同下,以車隊掃街拜票。返台投票的世界台灣人同鄉會今天上午也聚集在水蓮台北縣競選總部前搖旗唱歌,高聲呼喊「阿扁當選」。

綠營試圖「反攻台北」

 在台北市,綠營制定「反攻台北城」計劃。陳水扁及呂秀蓮今天下午以車隊在台北市展開近五個小時的掃街拜票,車隊橫掃十個行政區街頭,沿途鞭炮聲、口號聲不絕於耳。為了反制綠營的大動作,藍營的催票動作也一波接一波,除組成汽機車拜票隊伍穿梭台北市大街小巷,民代與志工也密集進行家戶拜訪,拜託支持者一定要去投票。明天下午,連戰和馬英九也將分頭在台北市、縣掃街拜票。

連扁兩天拜票行程

陳水扁 18日上午在台北縣拉票,下午率車隊在台北市展開近五個小時的掃街拜票。

     19日晚到桃園縣北區競選總部固票,與呂秀蓮、游錫出席台中市造勢晚會。

連 戰 18日下午以車隊遊街方式到台北縣新莊向民眾拜票。

      18日晚到台南市出席造勢會。

     19日下午到台北市掃街拜票。

     19日晚連趕三場,參加台北市、高雄、台中造勢晚會。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4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2 ----------

台灣大選
A19
成報

2004-03-19

沈富雄曾去扁宅 綠營選情受挫 扁嫂收獻金人證現身

 在失去蹤影三天後,捲入陳水扁政治獻金醜聞的民進黨「大老」沈富雄,昨日終於現身,在記者會上回應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的指控。沈富雄含糊其辭地表示,10年前他有沒有陪陳由豪去陳水扁家,有四個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性就是他去了。陳呂競選總部發言人吳乃仁承認,沈的談話內容確實對選情有傷害。

本報採訪組台北報道

 沈富雄說,在四種可能性中,第一個可能性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合理的答案。第二個就是他沒去,根本沒這回事,但記憶中卻認為有去。第三個可能性就是他沒有去,但刻意陷害吳淑珍和陳水扁,這有可能嗎?第四個可能就是他有病,有妄想症,幻想他有去。但是,最大的可能性是第一個,就是他去了。

「最大可能是去了」

 沈富雄指出,10年前的東帝士是台灣的十大財團,陳由豪也很風光,捐款是因對某人的尊敬,那時候給的人感動、收的人感謝,他也因多年老朋友把錢捐給民進黨而覺得很有面子、很驕傲。誰知一樁美事在十年後成為選戰焦點,「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

 沈富雄還說,吳淑珍也有三個可能,第一個可能真的忘了,非常innocent的忘了,第二個是惡意隱瞞,第三個則是善意隱瞞。吳淑珍從頭到尾斬釘截鐵說絕對沒有,有很大可能是吳淑珍是忘掉了。惡意隱瞞是不太可能的,可能真的忘記了。但較早前,吳淑珍在一個公開場合回應說,她的記憶力很好。

 沈富雄證實,陳由豪爆料後,民進黨競選總部一直沒有與他聯絡,經他主動找競選高層溝通後,他們還是選擇了相信吳淑珍。

認影響中間選民

 記者會一結束,綠營總部立即進行危機處理。競選總部發言人吳乃仁表示,沈富雄的談話內容確實對選情有傷害,但也沒有辦法。他說,沈富雄記憶有誤不是第一次,三年前的縣長選舉他就曾有記憶上的錯誤,三年前的事都記錯了,何況是10年前的事,所以我們仍選擇相信吳淑珍。

 昨天,陳呂競選總部氣氛有點壓抑,不少支持者不願談沈富雄一事,一名吳姓中年男子表示,作為民進黨員沈富雄的說法雖不至是叛徒,但很不得體,會影響部分中間選民。

陳由豪政治獻金案始末

02/02/2004 陳由豪爆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代陳水扁收政治獻金

03/02/2004 民進黨稱陳由豪捐1000萬台幣,吳淑珍聲言若陳水扁收獻金就退出政壇

07/02/2004 陳水扁暗示要把陳由豪緝捕歸案

24/02/2004 吳淑珍強調陳由豪不曾到其家,不怕陳由豪放話

29/02/2004 陳由豪說兩度由民進黨「大老」陪同,吳淑珍在扁家親收共600萬台幣現金

01/03/2004 陳由豪再爆共捐2060萬台幣給扁,並謂:「假如我沒有去過她(吳淑珍)家,我可以立刻跳樓自殺」

02/03/2004 吳淑珍回應:「要跳樓就去跳」

03/03/2004 陳由豪詳述陳水扁家浴室陳設

04/03/2004 吳淑珍、陳哲男及張景森和陳由豪加重誹謗罪,並籲陳由豪回台受審

15/03/2004 陳由豪抖出「大老」是沈富雄,並拿出人證

18/03/2004 沈富雄露面說「最有可能」陪陳由豪到扁家,但未正面承認有錢銀交易;吳淑珍稱自己記憶力很好,極力否認與陳由豪關係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12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3 ----------

中國
P12
都市日報

2004-03-19

李遠哲挺扁 連宋表尊重

在台灣,曾獲諾貝爾獎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公開表態支持陳水扁總統。連宋競選總部表示,尊重李遠哲「寵愛錯誤選擇」的權利。

李遠哲前晚發表聲明「挺扁」後,陳水扁昨改變行程,到李遠哲出席會議的酒店,向他道謝。對於李遠哲批評民進黨政策協調、決策不周詳,陳水扁承諾檢討改進,重申不會向黑金妥協。他稱,當選後會立刻設立兩岸和平穩定架構推動小組,由李遠哲和另一位工商界領袖一同主持。

李遠哲表示,台灣不能再在政黨惡鬥中浪費時間,如果不趕上世界趨勢,就會被拋後;他承認民進黨缺乏執政經驗,政策的確有不足之處,有很大改進空間,但堅信民進黨有較強的改革動力,陳水扁也願意虛心接受建議,所以投票支持他。李遠哲還痛斥一些報道抹黑他,顯示向下沉淪的力量仍大。

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稱,民主政治不分貧富貴賤,每人都有權支持任何人,亦有「寵愛錯誤選擇」的權利,尊重李遠哲選擇,但希望李遠哲清楚看見,他4年前支持的陳水扁,讓台灣變成甚麼樣子。泛藍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說,陳水扁最大問題是沒有誠意,令李遠哲期待的「不斷改革」變成「不斷騙人」。

5大學校長反對李遠哲挺扁

5間私立大學校長昨晚發表聲明,反對李遠哲公器私用,以中研院院長身分公開「挺扁」。當地時事分析員表示,民進黨出動重量級人物表態支持,顯示陳水扁沒有把握取勝,選情告急。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說,李遠哲能帶動的效應有限。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4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7
文匯報

2004-03-19

阿扁「國政顧問」分道揚鑣 台報嘆綠營執政4年失卻社會清流企業大老支持

 【本報訊】據《中時晚報》18日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陳水扁能夠在四年前的大選獲勝,選前更獲得李遠哲這樣的社會清流,以及張榮發等企業界重量級人物共同背書,獲得不少中間選民的認同,當然是主因。而這些望重各方的重量級人物,在陳水扁當選後也都成為扁政府的「國政顧問」,當然更是新手上路的扁政府光鮮的門面,帶動了整個社會對陳水扁新人新政的高度期望。然而,這班「國政顧問」卻大都分道揚鑣。陳水扁的「國政顧問」牌再打不響了。

 該文認為,四年下來,陳水扁的「國政顧問」們卻在今年大選前分道揚鑣了。而且,背負沉重包袱的扁政府,雖還是獲得李遠哲的再度支持,然而從李氏昨夜發表的簡短聲明看來,當初將陳水扁送進「總統府」的李遠哲,如今不但出手時機拖延至最後一刻,出手的力道也不再像上次那樣義無反顧,字裏行間處處皆有無奈的痕跡,知識分子面對政治亂象的猶疑與掙扎,令人唏噓。

李遠哲聲明盡顯無奈

 該文指出,李遠哲的聲明,與其說是對陳水扁的支持,不如說是對扁政府的鞭策,影響選票的效果,恐怕也將遠不如四年前。至於長期堅定挺扁的張榮發,昨天親訪王永慶,則是在3.20之前另一種形式的意思表達。

 儘管張榮發對扁政府遲未開放兩岸直航的不滿,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但是與陳水扁關係極為密切的張榮發,仍可以有多種選擇,何況在扁政府多方疏通之下,張榮發若願意保持緘默,就已經是對雙方老交情的最大善意了。

綠營不願見王張聯手

 該文還指出,張榮發倘若選擇與在兩岸問題上立場十分明顯的王永慶聯手,並且共同發表聲明,其意義與力度就有所不同,即便兩人沒有公開在連宋之間作明確表態,但是社會的解讀仍對陳水扁相對不利,在投票之前出現這種狀況,當然是扁營所不樂見。

 陳水扁這次選戰顯然已經無法再打出「國政顧問」牌,甚至必須提防「國政顧問」牌成為負面因素,這其中固然有特定的企業利益,但是扁執政四年的種種作為,卻也讓扁政府很難將所有的問題歸咎於此。

 該文最後認為,從扁陣營選戰最後關頭將炮火集中於「國族認同」、「中國介入」,不難想像身陷陳由豪風暴、第一夫人股票問題的陳水扁,已經無法再像四年前藉由社會清流、企業大老的力挺打這場選戰,只好又重回民進黨最熟悉的台灣認同這個古戰場。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2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5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9
文匯報

2004-03-19

台灣選民評藍綠

陳同學(輔仁大學學生 18歲)

 我支持藍營,其實黑金的問題兩邊都有,可是藍營收取了一筆黑金,又可以創造更多資金,綠營就不懂這個,所以已經走到絕路啦!

黃小姐(旅行社職員 22歲)

 我不會去投票,因為要去上班,但我支持阿扁,我覺得他還沒有做到最好,可以再給他們四年時間去做得更好。

林先生(的士司機)

 我支持連宋,因為陳水扁為人很霸道、器量很小,好像當年他任台北市市長時,主持鐵路開幕,竟然沒有邀請前任市長,更把功勞都攬在身上。

陳雅玲(公務員 22歲)

 我支持連戰,他比較溫和;陳水扁……唔……他太強烈自我了。我不會投公投票,因為阿扁的政策只說不做,民進黨又支持台獨,我不要戰爭,不要大陸攻打台灣。

韋旭(記者 30多歲)

 我未決定投阿扁還是連宋。其實我對他們的政策早已熟悉,我會再觀察一下哪個陣營能夠解決當下的問題,再作決定。我不會投公投票,我不贊成將大選跟公投連在一起,公投的兩個議題也根本沒有意義。

鄭清徽(的士司機)

 我支持阿扁,因為沒有更好的候選人。藍營的政策沒有新的概念,停滯不前。他們常常說要統一,但他們有甚麼方向,我看不到。

邱同學(淡江大學學生)

 我覺得阿扁年輕,有活力,而且他的建議比較重民生,對經濟有幫助,連宋的政綱多是好聽而不可行的。

譚小姐(銀行主管 50歲)

 我支持國民黨,我在3‧20那天會前往投票支持連宋,因為他們的「治國理念」很不錯,我覺得國民黨有百分之百的勝算。

藍先生(攝影公司總監 35歲)

 我支持民進黨的陳水扁,因為我希望台灣有改革的機會,我也會親身前往投票表態,我認為國民黨並沒有辦法改變社會。

李女士(家庭主婦 70歲)

 我會投國民黨一票。因為我以前是國民黨黨員,而且他們的政策比較深入民心,亦遠比民進黨好。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陳美琪、陳穎雯、蔡惠華 台北18日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4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6 ----------

兩岸新聞
A26
太陽報

2004-03-19

李遠哲挺扁改革學界責一錯再錯 五校長轟糟蹋中研院

【本報台灣大選採訪組】綠營選情告急,台灣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昨首度現身挺扁。李遠哲昨與陳水扁共同召開記者會,稱陳水扁虛心接受建議、有心改革;林義雄則陪扁在台北縣掃街拜票。台灣媒體昨天質疑李遠哲「前言不對後語」,不知哪個才是真正的李遠哲;五間民間大學校長昨晚發表聲明,指摘李遠哲一錯再錯,糟蹋中研院。

繼前天深夜發聲明挺扁後,李遠哲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兩組總統候選人誰當選都不重要,但他希望在選後雙方握手言和,一起為台灣打拚。他說,台灣已經不能在政黨惡鬥中消耗下去,如果不趕上世界趨勢,就會被拋至後面;而陳水扁這幾年雖然缺乏施政經驗,政策的確有不足之處,但陳水扁願意虛心接受建議,同時有心改革,所以才會支持扁蓮配。

3.20後李遠哲中研院長任期只剩兩年半,李遠哲表示,有很多美國大學要他去擔任重要職務,不過,他還是會選擇留下來,繼續與台灣民眾、中研院打拚。李遠哲抱怨近年台灣社會不斷向下沉淪,不斷抹黑他。

扁號召百萬青年返鄉投票

對於李遠哲再次力挺,陳水扁表示改革過程不免有挫折,一定會虛心檢討和繼續努力,連任後四年將把消弭族群裂痕列為團結第一要務,希望真正終結黑金。陳水扁又號召「百萬青年返鄉投票」,稱所有年輕人應該以車票換選票,在3.20當天返鄉投票,參與台灣第一次的公投。

台灣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銘傳大學校長李銓、華梵大學校長馬遜、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明星科技大學校長張光正等五名私校大學校長昨晚發表聲明,指摘李遠哲公器私用,以中研院院長身份公開挺扁,一錯再錯,糟蹋中研院。五名校長說,李遠哲原本被期待可以在兩岸學術交流方面做些事,現在這樣參與政治,實在可惜。

陳水扁與拍檔呂秀蓮昨天再次搶攻全台最大票倉台北縣,由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相伴掃街,這是林義雄因「核四」問題與陳水扁鬧翻,漸行漸遠後,首次陪扁拉票;行政院長游錫昨天則赴宜蘭地區拜票,全力拉抬扁蓮配聲勢。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7 ----------

海峽兩岸
A04
大公報

2004-03-19

選戰 掠 影
沈富雄差點成了內奸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沈富雄今天終於說出了事實:十年前,他確實是陪陳由豪去見扁嫂。為了證明慎重負責,他對自己是否有去,假設了四種可能;對扁嫂之所以一口否定,也假設了三種可能。當然,他在忠於事實的基礎上,再三強調不要將此事渲染,應該回歸到選舉的基本面。

媒體朋友分析稱,早些時候,傳說陳由豪在大陸,民進黨窮追猛打這名「金融大盜」時,嚴詞指控的是中共,因其「背後操控,影響選情」,證據就是他人在大陸。當陳由豪離開大陸,指控也就暫告一段。

後來,證實陳由豪到了美國,並在《聯合報》、《中國時報》上刊登針對阿扁的公開信,民進黨立即狠批相關媒體,斥其「為十大通緝犯張目」,證據就是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陳由豪出面說明與之無關,指控也就噤聲。

再後來,為了陳由豪有無進入扁宅送錢,和扁嫂幹上了。他說:「我說謊就跳樓自殺。」她說:「要跳你就去跳。」於是,作為證人的一名民進黨大佬浮出了台面,因為他能夠證明是「通緝犯」、還是「第一夫人」說了謊言。其實,儘管社會上還在揣測,民進黨和扁嫂都很清楚,這名大佬就是沈富雄。

朋友問筆者可有注意到,在陳由豪公開大佬是誰之前,人稱陳水扁「家臣」的「御醫」黃芳彥即在媒體上放風:「民進黨有內奸。」深諳綠營內幕的政治評論員張友驊,更在電視叩應節目斬釘截鐵地宣示,黃芳彥告訴他,民進黨有內奸。這個內奸會是誰呢,有意無意地讓人聯想到,可能就是那個民進黨大佬。

朋友說,就在陳由豪公布大佬是沈富雄、沈富雄突然隱匿幾天後決定於十八日上午十時現身召開記者會說明真相之時,民進黨對陳由豪的「大陸操控,藍營配合,影響選情」之說又甚囂塵上。

昨天的《台灣時報》和今天的英文《台北時報》都在頭版刊登頭條新聞,指陳由豪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指整件事是國民黨抹黑和中國操縱台灣選情的伎倆。今天的《自由時報》指扁蓮競選總部發言人吳乃仁稱,「陳由豪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他在選前抹黑造謠、張冠李戴,若非中國政府的支持和授意,不是隨便一個中國國民有辦法做到,陳由豪已成為中國用來影響台灣大選的工具。」

朋友十分擔心,顯然民進黨已做好準備,一旦沈富雄的言詞,越過雷池一步,他距離被扣上「與大通緝犯陳由豪狼狽為奸、配合大陸操控台灣大選」的罪名,只有一步之遙,「內奸」非他莫屬。

沈富雄將言詞拿捏的精確分寸、恰到好處,令扁陣營一時難以對他下手。媒體朋友說,民眾也許只注意到扁嫂的謊言、扁政府誠信的破產,而未看到被沈富雄化解的這場險惡無比的自身危機。【本報台北十八日專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8 ----------

臺選世相
B04
香港商報

2004-03-19

郭平坦﹕阿扁紙條非我傳

【商報臺北專訊】陳水扁當選臺灣領導人4年來﹐相關「兩岸密使」的「小紙條事件」引起廣泛爭議﹐外界傳言的大陸「高層」即為大陸臺聯會副會長郭平坦﹐由郭口述﹑民進黨立委陳忠信記錄轉交給陳水扁﹐但郭平坦接受臺灣文史研究工作室徐宗懋訪問時﹐嚴辭否認﹐指紙條內容非大陸官方立場﹐懷疑是民進黨編的。

訪問影片中﹐郭平坦說﹐他在1993年到1994年間曾多次和陳忠信接觸﹐但1995年退休後即未和他碰面。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不可能在2000年大選前夕口述字條﹔字條中所謂「未來一個中國」字眼更不可能出現﹐遣詞用字都非大陸既有立場﹐他判斷應是民進黨自己編的。

陳水扁於1989年以立委身份到大陸﹐郭平坦說﹐陳水扁當時是個有禮貌的年輕人﹐臺聯會安排和國務院臺灣辦公室主任唐樹備見面﹐雙方並未談到「臺獨」。

陳水扁在《相信臺灣》一書中﹐曾提及「過去有些不同的人或團體有機會到中國大陸﹐得到一些情資回來後多少會告知政府﹐讓我們參考﹑掌握」﹐年初更主動亮出傳遞資訊的「神秘的小紙條」。

多位民進黨大老曾赴大陸參訪

臺灣文史研究工作室徐宗懋近日提出民進黨大老蔡同榮﹑姚嘉文等人1993年到大陸參訪合影﹐照片證明即使堅持「臺獨」者﹐在大陸所作所為也和其他人無不同。兩岸情感無法切割﹐不應因一時選舉扭曲﹐甚至出現「賣臺說」。

徐宗懋坦言﹐他是受不了扁營每到選舉﹐就遍撒「中共同路人」的帽子﹐才提供這些「獨派」人士的照片﹐彰顯「獨派」往來兩岸的事實。

他提出四張照片﹐最關鍵一張為五人在中國大陸對臺研究重鎮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前﹐和該所第一任所長陳孔立﹑第二任所長范希周以及現任所長劉國深等人合影﹐照片中表情神情輕鬆﹐當時接待人員為臺聯會副會長郭平坦。郭出身臺南世家﹐幼年隨父親遷居日本關西地區﹐在日本受教育。之後返回中國大陸從事對日外交工作﹐八十年代轉為對臺工作﹐接待過很多到大陸訪問的民進黨人士。徐宗懋的照片都是郭平坦提供的。

徐宗懋說﹐兩岸的感情是長久的﹐政治是短暫的﹐不應一再提出「愛臺灣﹑拚中國」的論調。若能朝此方向﹐對未來推動兩岸應有正面積極的意義和幫助。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9 ----------

新園地
D07
大公報
易經緯
2004-03-19

陳水扁輸定了!

明天是陽曆三月二十日,是「春分」。以中原氣候而言,「春分」剛好在冬天與夏天的中心,在這一天之前,日短夜長;在這一天之後,日長夜短,所以,農諺說:「過了春分日漸明」。而「春分」這一天,又有「黑白分明」的意思,皆因白晝與黑夜差不多平分了二十四小時,各佔一半。

台灣在明天舉行「大選」,在「春分」日,國親黨與民進黨來一個大決戰,「黑白分明」,正合時令。到底誰勝誰負呢?關係到全球華人的福祉,我心繫之。陳水扁在過去四年來,口「水」多過茶,用歪理把真理壓「扁」了,政績乏善足「陳」!這次「大選」,更不惜孤注一擲,將台灣人民的幸福以及台海局勢的穩定作為賭注,強行來個「公投」,一旦陳水扁的陰謀奸計得逞,後果不堪設想。

連戰與宋楚瑜手合作,誓要力保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三民主義得以延續,明日就要與數典忘祖、認賊作父的李登輝、陳水扁決一死戰,到底鹿死誰手呢?相信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會關心。我在內地、香港、台灣、海外的親友都希望陳水扁垮台,希望那些被陳水扁用嘴甜舌滑包裝的「偽民主」所蒙蔽的台胞醒覺,把這個賣國賊唾棄!

以術數而言,藍為水,綠為木,水生木,上一屆「大選」,藍營分裂,結果生出個陳水扁;但今次親民兩黨戮必同刀,且多用紅色,紅為火,木生火,陳水扁輸定了!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30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0 ----------

兩岸新聞
A31
太陽報

2004-03-19

「十年前一樁美事十年後變成菜瓜」 沈富雄證實扁嫂收錢

【本報台灣大選採訪組】台灣大選投票迫在眉睫之際,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再被「黑金醜聞」沉重打擊。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政治獻金事件的關鍵人物、失蹤多日的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日終於現身,以極其委婉、但卻清晰的「邏輯」證實在十年前曾陪同陳由豪前往陳水扁夫人吳淑珍的家中,目睹吳淑珍收三百萬元新台幣現金的過程。扁嫂誠信全面粉碎。

沈富雄在沉默三日後,昨日終於在台北市現身,並召開記者會就陳由豪事件作出解釋。他表示:「十年前一場官邸之旅,給的人很感動、收的人很感謝,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他又表示萬萬也沒想到,「十年前一樁美事,十年後變成菜瓜(意即醜事)」。

沈富雄在記者會上說話極度小心,並且明言要考驗在場記者的邏輯,他說,他到底有沒有去過扁宅,首先要考慮四個可能,第一是他真的有去;第二是他沒去、但記憶中有,這部分測謊還會過;第三是他沒去卻說有去,目的是要陷害台灣的陳水扁總統;最後一個,是他可能患上嚴重的幻想症。

自稱曾「去過」可能性最大

至於吳淑珍,沈富雄亦認為有三個可能。第一是扁嫂忘記了十年前的事情,在記憶中根本沒這件事;第二是她沒有忘記,但卻將錢裝到自己的口袋,對陳水扁惡意隱瞞;第三則是她沒忘,卻善意的隱瞞,以配合乾淨選舉、跟黑金撇清的選舉主軸。

至於沈富雄哪一個可能性最大呢?沈自稱第一個可能,即他曾「去過」的可能性最大。至於扁嫂,沈富雄卻沒加估計,表示三個可能都會,並強調「我不能評論吳淑珍女士的功過。」

質疑民進黨高層無動於衷

沈富雄稱,這件事發生在一九九四年,當時東帝士是台灣十大財團,那時的陳由豪十分風光。十年前陳由豪對這些人捐款,是對某些人的尊敬,而沈富雄陪同前往,則是要將面子做給他。沈富雄回憶當時的情景:「給的人感動,收的人感謝,我覺得很有面子,也覺得很感動。」

在陳由豪事件發生以來民進黨中央黨部的高層都沒有跟沈富雄聯絡,令他非常驚訝,並質疑民進黨是否無動於衷?在他失蹤的幾日,他透過另一名民進黨立委洪奇昌與民進黨高層聯繫。然而,當他向高層了解時,發現高層操盤的人從未向扁嫂了解情況,一直依原來訊息操縱,在雪球效應之下,一路發展至如斯境地。沈強調不管位子多神聖、偉大,底下的人,一定要有管通,小歧異才不會變得難以回旋。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1 ----------

論壇
A40
明報
彰義
2004-03-19

選情評析
台獨勢力發展 決定陳水扁輸贏

今天是台灣總統選舉的最後衝刺,分析兩派誰能獲勝,其實在於對台獨勢力的發展速度作出什麼樣的估計。

如果光從兩派基本力量對比來看,這次選舉陳水扁輸應該是正常的,因為4年前他的得票率不足40%,連宋合起來共60%。4年間獨派勢力不可能膨脹得那麼快。雖然由於李登輝離開國民黨,帶走了部分(估計是5%)國民黨本土派的票,所以連宋「一加一不等於二」,但誠如藍營反駁,即使這樣,「一加一也不可能等於零點八」。假如「一加一等於一點五」,也足以打敗陳水扁。

這是從兩派現階段的基本實力看,雖然從長遠看,藍消綠長始終是難以逆轉的趨勢,但這種趨勢現在尚不足以馬上扭轉獨派與維持現狀派的力量對比。

除了基本盤這個決定因素外,陳水扁政績乏善可陳也是重要因素。這點就連李登輝也看不順眼,罵他「只會競選,不會治國」。加上「扁嫂」吳淑珍在選前一周被揭發有違規股票買賣,而陳水扁又被揭發收受政治獻金但又否認,迫使金主供出證人,從而自行戳破民進黨的所謂廉潔外貌等,這些事件都會嚴重影響中間選民的決定。

如果陳水扁贏的話,則只能說明台獨勢力的發展速度已大大超越了人們的估計。李登輝用12年時間使台獨勢力從88年佔人口不足5%提升到2000年時佔人口(以選票計算)39%,陳水扁上台後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使台獨勢力在短短4年間從39%增長到51%(也是以選票計算)。以這個速度發展,難怪李登輝有把握在2008年實現「建國」的大計。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26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2 ----------

兩岸新聞
A24
太陽報

2004-03-19

前花蓮縣長表態連宋再注強心針 客家票王吳國棟挺藍

【本報台灣大選採訪組】台灣大選倒數一天,泛藍選情持續向好,最後關頭再獲前花蓮縣長吳國棟、前民進黨中常委朱星羽、國際民主聯盟觀戰團等表態支持,令藍營聲勢大振。國民黨主席連戰未有鬆懈,昨日馬不停蹄於台北縣拉票,強調「3.13反扁大遊行」獲三百二十萬人支持,令人感動,但「要將感動化為行動,才能迎接3.20的勝利」!

藍、綠陣營互爭的前花蓮縣長吳國棟,於選前倒數一天表態挺藍,昨晚以「神秘嘉賓」身份出席藍營的台北縣造勢晚會。吳國棟原屬國民黨籍,但在去年花蓮縣長選舉中,國親共推另一名候選人參選。吳國棟堅持角逐花蓮縣長,最後被國民黨以「違反黨紀」開除黨籍。

前民進黨中常委倒戈

吳國棟的客家籍背景,讓他在花蓮的客家、原住民族群極具影響力,大選期間藍、綠屢次向其招手。據悉,吳國棟不計前嫌重新挺藍,是親民黨籍立委林德福努力游說的成果。

前民進黨中常委、現任無黨籍立委朱星羽,前日亦倒戈支持連宋,親赴連宋高雄市競選總部為工作人員打氣。朱星羽曾三度出任民進黨中常委,但於去年十二月突然退黨,政壇嘩然。他當時批評,「執政黨官員不做事、講不聽、不能罵。」

另由英國保守黨、美國共和黨、日本自民黨、德國基督民主黨等組成「國際民主聯盟觀選團」,昨日聽取國民黨海外部分析選情後,亦發表宣言支持連宋。

選戰最後關頭,藍營昨日召開「大家全力挺二號,總統一定要換掉」記者會,呼籲選民「一不二要」(一號不要,要選二號)以及「不鬆懈、要團結、要催票」。另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台北市長馬英九,昨分頭在台北縣各地區拜票,晚上又於北縣舉行大型造勢晚會,以求固守全台最大票倉。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3 ----------

兩岸
A08
東方日報

2004-03-19

扁:連任消弭族群裂痕

競逐連任的陳水扁昨天與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台北共同召開記者會,陳水扁感謝李遠哲能夠堅定地支持他,同時強調李遠哲對他執政四年的鞭策和建議,一定會虛心檢討和繼續努力,連任後四年將把消弭族群裂痕列為團結第一要務,希望真正終結黑金。

陳水扁表示,兩岸關係也是未來他連任之後非常重要的施政重點,如何完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在一個和平原則之下,希望能夠與對岸推動並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

由李遠哲推動兩岸關係

三二○之後,會馬上展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推動小組,由李遠哲和另外一位熟悉兩岸事務的工商大老,共同主持,三二○到五二○是重要關鍵,在推動小組主持之下,讓兩岸關係改善露出曙光。在記者會召開之前,陳水扁與李遠哲先行闢室交換意見,隨後召開記者會,陳水扁先致詞,致詞結束後,李遠哲先送陳水扁離開後,再返回記者會現場發表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有人問他為何這次還是要選陳水扁?因為這幾天他剛從美國回來,心中有所感觸,這幾年他一直希望把中央研究院提升到世界最高的水準,有人問這四年來真的向上提升了嗎?結果他發現在學術界、科技界、生研究院、同步輻射中心都有顯著的進步及提升,但也看到很強的一股向下沉淪力量。

李遠哲前晚發表一篇名為《不斷改革》的聲明,文中強調民進黨及其執政團隊確實經驗稍嫌不足,改進的空間很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必曲意袒護,不過他認為,他們的可塑性較高,理想較高,改革的驅動力也較強勁,因此這一次大選他仍會支持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他個人看到他們的進步。

王永慶:三通愈快愈好

另外,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昨證實,前晚確實與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會面,但強調雙方並未談到選舉,僅是老朋友談談。他並指出,今年總統選舉會去投票,而兩岸三通要愈快愈好。

王永慶稱,與張榮發總裁會面時並未談到選舉等政治議題,也沒有談到三通,僅是老朋友會面談談,談一些企業的發展。

他並指出,今年總統選舉一定會去投票;但當被詢及是否會去公投時,王永慶則並未對此表示意見。

王永慶也再次重申,兩岸三通要愈快愈好,至於三二○選後的領導人,要能實事求是、端正領導、以身作則。

■本報綜合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4 ----------

中國
A21
明報
莊慧良彭孝維張虹梅魏愛芳
2004-03-19

證人:給的很感動收的很感謝 沈富雄間接證實扁收錢

失蹤多天的台灣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天召開記者會,說明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指控陳水扁收受政治獻金事件。在名為「還原歷史真相,扶正選戰主軸」的記者會上,沈富雄說當年陳由豪是十大富豪, 「給(錢)的人很感動,收(錢)的人很感謝……對民進黨也是很大的貢獻」,他又說:「 我的看法或記憶與夫人(扁妻吳淑 珍)有出入」

。他不忘為吳淑珍遮掩,說吳「可能忘了」。陳呂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回應邱義仁說:「其實夫人也蠻贊同沈委員的意見,既然每個人的記憶不一樣,夫人也願意透過科學方法,把真相找出來,盡快回到選舉的主軸。」

吳淑珍昨天在一個公開場合上被問及此事時,仍強調「我的記憶還不錯!」而隔海在美國看電視直播的陳由豪則感動落淚,深深向沈富雄行三鞠躬禮。他讚許沈富雄還是他心目中那位誠實、有正義感的老朋友,指政府若多幾名這樣的政治人物,台灣就有福氣了。

陳由豪落淚 三鞠躬謝友

陳由豪周一舉行記者會證實,現時擔任陳水扁的台北市競選總部主委的沈富雄就是1994年及1998年兩度陪他前往陳水扁官邸、致贈600萬台幣(約136萬港元)給吳淑珍的「民進黨大老」後,沈富雄就銷聲匿。台灣傳媒形容他是「第11號通緝要犯」,各色各樣評論與揣測紛紛出籠,原本打算在三二○投票後才出來的沈富雄被迫提前於昨天露面。沈富雄一出現在立法院,幾乎吸引全台灣的目光,他拒絕傳媒在記者會過程中照相,事後也拒絕傳媒提問,在近一個小時的記者會上都是他的獨白。

他首先澄清他和陳由豪的關係是「非常平淡」,他以憤怒的口吻說,他曾透過陳由豪的秘書轉達說,若陳由豪透露他的名字,他會派人去殺陳由豪。

繼而再回到主題,他說,事實上幾天前和陳水扁夫婦關係深厚的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就已說明事實真相,黃當時表示曾與他和吳淑珍溝通,但黃最後決定相信吳淑珍,而「我的看法或記憶與夫人有出入」。接他補充說,在他的部分還有3種可能,一是他沒去,二是他刻意陷害吳淑珍,三是他有妄想症;同樣地,吳淑珍也有3種可能,一是她忘了,二是她刻意隱瞞,三是善意隱瞞。

指吳淑珍可能忘了

沈富雄同時也為負責輔選的黨內同志保留顏面說,這些人從未找過他,還是他主動去接觸,才發現這些人全都在狀外。他很感慨地說,10年前陳由豪多麼風光,基於對陳水扁的尊重,「給的人很感動,收的人很感謝,而且,我也覺得很有面子,對民進黨也是很大的貢獻」。此話間接證實了吳淑珍曾收獻金一事。他說,奈何這次官邸之旅,「一個小小的分歧,一路滾雪球至這麼大,讓10年前的美事成了菜瓜為(弄巧成拙之意)。」沈的說詞可謂面面俱到。

沈富雄也藉此事向泛藍的國親高層喊話說,「萬一」國親當選了,一定要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而無論選戰輸贏,他一定會在選後要求民進黨大規模改革;現在則應「打一場高規格的選舉,把沈富雄忘掉,把陳由豪忘掉」,「救救自己,也救救這個可憐的國家」。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5 ----------

台選專版
A22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扁推新憲 恐現軍事摩擦

  台灣的陳水扁總統昨日表示,當選後將立刻推動兩岸和平穩定架構,同時致力消弭族群裂痕。

  但有學者認為,若陳水扁連任,由於北京對他已失去信任,故此兩岸政治關係發展勢必停滯不前。如果陳水扁推行激進的台獨政策,兩岸關係更會轉趨惡化。

兩岸政治關係恐惡化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嚴安林表示,若民進黨繼續執政4年,未來兩岸的政治關係將令人憂心。「如果陳水扁堅持在2006年催生新憲法、2008年施行新憲的話,將會導致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甚至不排除兩岸之間出現軍事摩擦。」

  嚴安林又批評,陳水扁過去4年的行動,實際上已違反其上任時的「四不一沒有」(即任內不會宣布台獨、不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統獨公投,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承諾。

扁下台 台獨色彩不會淡化

  「在1992年達成的『兩會共識』,當時執政的國民黨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雖然大陸方面一直只承認,兩岸只在『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達成共識,但民進黨在執政後根本就連『一中各表』也否認。」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麟徵表示,若扁蓮配當選,兩岸關係將會維持目前的僵持和緊張局面。

  張麟徵又稱,即使民進黨失去執政地位,其台獨色彩也不會有所淡化。「民進黨在這個議題上非常有『理想』,從李登輝時代開始,他們便不斷通過民粹性的預言,強調台灣的主體性,深化部分民眾在『台灣人』意識上的自我認同,這已經沒有辦法停止。這是他們吸納選票的唯一辦法,不可能因為一次大選的挫敗而放棄。」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6 ----------

台灣大選
A18
成報

2004-03-19

港相士:連戰氣數勝扁

【本報綜合報道】藍綠兩軍角力,誰能勝出也未可料,除了從社會氣氛、民意調查,甚至借助外圍賭盤了解情況外,有人也會藉傳統民間的經驗──風水命理,探求明天大選的得勝者誰屬。本港一名風水地理堪輿師蔡思朗認為,按命理、面相及氣色而言,連戰的勝算應稍高一籌。

號稱「小神童」的蔡思朗指出,一個地區的運數可以在政治領導人的「氣勢」或「精神活力」展現出來,這些可以在領導人的神態、眼神、聲音、面目表情及氣色中感到一股氣勢散發出來。

雖然陳水扁與連戰目前仍勢均力敵,但蔡思朗近日到台灣觀看選戰,從中看出得勝者的端倪。他舉出連戰虛齡69,屬鼠之澗大水命,四年前連戰神態略顯呆滯、眉頭深鎖,似有「憂氣」環繞,目前連戰精神奕奕,鼻頭發亮,流年走至地閣(下巴),使其看來神清氣爽,面目尤是光鮮,顯見其運勢已到。蔡思朗指出「運能造相,相能造運」,認為連戰的運勢已在目前的面相中顯現,而面相又影響其當前「運程」,只要持續凝聚「人合」,自能贏得「民心」,「氣色」表現將導致「氣旺、勢起、運到、福至」,自能大開格局。若果陳水扁不能在氣色上展現同樣的光亮瀟灑,單是運勢上極有可能被連戰比下去。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02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7 ----------

評論-中港評論
P27
信報財經新聞
俞劍鴻
2004-03-19

台灣的外省人是否仍有政治前途?

  宋楚瑜在今年三月十三日的一個政治集會中向全中華民國人民下跪。去年十一月九日他第二次向一位本省籍的縣長下跪。在二○○二年十二月的市長選舉當中,他首次向外省籍的馬英九下跪。宋非常可能是所有具有高國際知名度和成就的外省籍政治人物當中第一個這麼做的。

省籍是政治人物原罪

  宋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因為誠如台灣南投縣籍的吳敦義在去年十一月十日所言宋有四個弱點,其中一個就是省籍原始罪名。吳是中國國民黨的重量級人物也是前高雄市市長。

  當宋一下跪,投給連戰與他本人的台灣省籍選民就會增加不少,因為一些選民就是吃這一套。他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叫認同台灣。

  不過,問題也來了。為了當選,其他外省籍的候選人,是否也要這麼做?如果不下跪的話,是否當選的機率就減少很多?

  「馬力強」或「強馬力」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最流行的一句政治術語。

  馬指的是台北市市長馬英九;力乃指桃園縣縣長朱立倫;而強就是台中市市長胡志強,他們都是外省籍。須知,當蔣經國過世後不超過三年,外省籍的政治人物的權力就一洩千里。然而,馬力強均有意思繼續在台灣地區的政治界有所發展。

  以下是一些對他們有利的因素。第一,他們都算清廉,這表示說一些厭惡黑金的選民是會支持他們的。第二,只要他們不競選總統寶座,一些選民還是能把他們的票投給強馬力的,畢竟,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希望能繼續當家做主。第三,自從不到五十歲的陳水扁當選為總統後,中生代政治人物的身價開始高長,逼得連戰和宋楚瑜不得不裝扮輕便並嘗試和年輕人打成一片,馬力強就是屬於時下的中生代。第四,本土意識強的選民是絕不考慮抱有撈的心態或對台灣本土沒有實質貢獻的政治人物,所幸,馬、朱和胡沒有這方面的問題。第五,他們都沒有當過立法委員。一般而言,當地方官要比當中央民意代表來得重要,因為更多的當地居民能體會到或感受到一些實質好處,例如指出交通是否有改善或街道是否有淹水。第六,他們都在學著把閩南話講的更流利,這可拉進他們與選民之間的政治距離。

民進黨治下更沒有戲唱

  不利的因素倒也還不少。首先,作為一個外省人就是原罪,誰叫國民黨在大陸被共產黨打敗並被趕到台灣。當宋省長跑遍了台灣地區的三百零九個鄉鎮五遍後,李登輝下台後仍然送給他一個民粹封號—外來政權。其次,他們心中都有統一的觀念,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被詮釋為賣台。一些民進黨員能接受中華民國但是不願和大陸有所在法理上的瓜葛。再者,在中南部地區,比較少的選民能夠接受外省籍的政治人物。大約九年前,新黨曾嘗試在市立高雄中學舉辦活動;但是,演講場地卻被打的稀巴爛。而且,他們沒有黑道做為後盾,比較難推動一些事務。在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不少的黑道人物被漂白並當上各級民意代表,他們當然對李政權感激不盡,也就想盡辦法回饋。李政權就是利用一些黑道來制衡黨內的非主流派。

  如果民進黨在今年五月繼續執政,這就表示台灣地區的外省人更加沒有戲唱。最後,媒體會以更大的放大鏡來檢驗他們和他們的家人的私生活。挑毛病是很容易的。

  平心而論,我覺得作為一個外省政治人物要花三倍時間、精力等等才能贏得台灣籍政治人物對他們的欣賞。這是一件苦差事也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幾乎每個人有各式各樣的偏見。

  總之,如果沒有人敢說他們是外省籍的政治人物,中華民國就很難象徵性的維持下去,因為大家都變成了(新)台灣人。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8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8 ----------

海峽兩岸
A04
大公報

2004-03-19

徐博東分析: 連宋勢當選防扁出茅招

【本報實習記者鄭丹楊北京十八日專電】

北京聯合大學台研所教授兼所長徐博東對台灣「大選」的結果做出了大膽的判斷,認為到目前為止「大選」已經結束,連宋勢必當選。徐博東分析指出,如果沒有二二八「手護台灣」刺激泛藍陣營恐怕就沒有大規模的三一三。是二二八的造勢激起了泛藍的危機感,使壞事變成了好事。三一三真正展現了台灣主流民意,使泛藍陣營第一次大規模動員造勢成功,進一步是選情明朗化。再加上陳由豪的爆料,更讓陳水扁的選情雪上加霜。所以說,到目前為止「大選」已經結束,連宋必當選,基本盤已定,只不過是贏多贏少的問題。

談到關於中法聯合軍事演習,徐博東認為這是海上救助的演習,不會對台灣「大選」有什麼大的影響。在這個時候大陸沒有必要有任何動作去影響台灣,在對連宋有利的形勢下,切忌被陳水扁利用。對於陳水扁這樣的無賴,一定要防止他看到沒有希望而宣布「台灣獨立」,停止選舉等狗急跳牆的辦法。因為這次選舉不單純,是和「公投」捆綁在一起的,不排除陳水扁鼓動支持者故意製造騷亂,以此為借口對選舉的結果不承認,宣布選舉無效,從而不交權。由次來看,大陸在軍事上做些應急準備是必要的。

對於國際關係在台灣「大選」中的影響,徐博東指出國際反映對選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美國的態度更是影響選舉的結果。美國反對「台灣獨立」,希望陳水扁放棄「公投」的立場是很明顯的。陳水扁執政走「台獨」路線,破壞了兩岸現狀,引起了台灣社會強烈的不滿,美國也從中看穿了陳水扁邁出了一步關鍵是第二步、第三步的叵測居心。得罪了美國,必然會引起中產階級的恐慌。因而,這次大選中產階級包括工商企業界等大資產階級、大財團,包括文藝界、宗教界形成了「反扁」的統一戰線。所以說,陳水扁咎由自取,敗選勢所必然。

徐博東強調說,表面上陳水扁一開始似乎處處佔先,但他的基本盤比泛藍聯合起來的要小,實際上泛藍只要守住自己的基本盤就可以了。另外據徐博東所掌握的島內不公開的內部民調來看,在陳由豪的爆料之前陳水扁就已和連宋相差八個百分點。沈富雄今天終於露面,但對陳由豪的爆料沒有否認,這就更為連宋的獲勝增添了籌碼,就看最後的勝多勝少了。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9 ----------


TMP03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更新, 陳水扁腹部受傷

台北 (AFX-ASIA) - 當地電視台報道稱, 陳水扁在台南拉票時腹部受傷, 送院醫治。

陪同陳水扁醫院的一名民進黨立委表示, 陳水扁是受槍傷, 子彈先射中副總統呂秀蓮腳踝, 然後反彈射中陳水扁腹部, 陳水扁腹部流血, 被送入?撠|治療。

但有多宗報道稱, 陳水扁是被爆竹炸傷。

報道稱, 總統府將立即召開記者會。

gn

03:03p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09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0 ----------

論壇∕廣告
A07
香港商報
李隨安
2004-03-19

警惕陳水扁走出險棋

陳水扁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政治小丑﹐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他不斷地製造事端﹐什麼「一邊一國論」﹐什麼「三二○公投」。真是機關算盡。對他這些不斷翻新的花樣我們應該給予高度的關注﹐因為它們可能會引發可怕的地緣政治災難﹐危及東亞地區。乃至全世界的穩定和安全﹐嚴重損害中國和美國的國家利益。

「三二○公投」舉行在即﹐陳水扁的政治生命到了最後關頭。為了爭取連任總統﹐這個傢伙很可能會拋出新的重磅炸彈。我們應該瞪大眼睛盯著這個陰謀家﹐看看他會出一張什麼牌。

最讓人擔心的是他想出一個鬼點子﹐把美國拖入一場難以預料的可怕戰爭中。為什麼筆者有這樣的擔心呢﹖因為筆者夜讀史書﹐發現在過去的年代曾發生過多少類似的「拖虎下水」的事件。

在越南戰爭中就出現過類似的一幕。1965年春天﹐越南戰爭升級﹐美國開始轟炸17度線以北的地區﹐北越的胡志明政權面臨嚴重的危險。北越認識到﹕單靠自己的力量是難以與美國抗衡的﹐至少不可能很快贏得戰爭。

如果能獲得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的鼎力支持﹐情況就是另一個樣子了。而要獲得蘇聯的鼎力支持﹐就必須讓蘇聯捲入越南戰爭。那麼﹐如何讓蘇聯捲入越南戰爭呢?當時恰好蘇聯的二號人物柯西金(蘇聯總理﹑部長會議主席)秘密訪問河內。北越計上心來——— 「借刀殺人」﹗於是﹐北越命令自己的部隊突然攻下了越南南部城市波來古附近的美軍營地。美國人惱羞成怒﹐為了報復﹐約翰遜總統下令用重型轟炸機對河內狂轟濫炸。結果﹐柯西金差點兒被炸死。蘇聯人當然也不傻﹐他們一眼就看出北越的陰謀﹕借美國人的手炸死柯西金﹐讓蘇聯人怒火萬丈地撲向美國佬。只要美國佬和蘇聯打成一團﹐北越就可以順勢借勁﹐讓蘇聯軍隊為自己殺向越南南部地區﹐至少﹐它再向蘇聯要武器﹑要錢就容易多了﹐甚至用不著自己開口﹐蘇聯就會主動送上門來。北越的「借刀殺人」之計雖未得逞﹐卻令蘇聯人驚出了一身冷汗。據說勃列日涅夫當面把越南人臭罵了一頓。

我們可以設想﹕萬一柯西金真被美國人炸死﹐蘇聯為了自己的臉面將同美國大動干戈﹐那會是怎樣的可怕場面。這可是兩個擁有龐大核武器的超級大國啊﹗如果真的爆發世界大戰﹑甚至核戰爭﹐整個人類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可見﹐北越這次玩火是多麼危險的一招棋﹗就為了自己的那麼點私利﹐差點兒「擦槍走火」﹐引起全人類的災難。

在20世紀70年代末﹐越南與中國發生了邊界戰爭。當時越南人再次玩了同樣的花招﹕讓蘇聯軍官出現在中越邊界線上。越南人當然希望中國的狙擊兵將蘇聯軍官擊斃﹐這樣中國和蘇聯就會幹起來。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越南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了。

20世紀60年代臺灣海峽危機期間﹐蔣介石也玩過同樣的花樣。當時大陸炮擊金門﹐金門島及其周邊的海域是極為危險的地區。老謀深算的蔣介石請求美國派軍艦前往金門幫助運輸人員和物資。他想得很妙﹕讓大陸的炮兵將美國軍艦擊沉﹐這樣美國就會與大陸打起來。大陸如果受了重創﹐臺灣就安全了﹔大陸如果完全戰敗﹐他老蔣就可以回到大陸做總統﹗多麼美妙的計劃﹗當時﹐毛澤東在北戴河與將軍們開會﹐討論海峽危機。如果美國軍艦開往金門海域﹐解放軍到底打不打它們﹖毛澤東考慮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對將軍們說﹕打﹗令人欣慰的是:美國人很理智(或許看清了蔣介石的用心),沒有讓自己的軍艦去金門。

40多年一晃就過去了。現在﹐美國成了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且剛剛打贏了海灣戰爭。美國人春風得意﹐驕狂至極﹐到處惹事﹐到處插手。鷹派人物控制著五角大樓和白宮﹐當年的理智和冷靜消失殆盡。如果陳水扁給它下一個套子﹐它會不會往裏鑽呢﹖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危險似乎不會發生。2004年1月﹐美國拒絕陳水扁派出的「公投宣達團」。當陳水扁把「三二○公投」端給美國人品嘗的時候﹐美國人看出這盆菜有毒。所以﹐布什總統﹐國務卿鮑威爾明確都表示反對。最近﹐鮑威爾重申美國堅持「一中」政策﹐反對「臺獨」。鮑威爾說﹕「我看不出有進行公投的必要」。布什總統重申了「一個中國」﹑「反對臺獨」的政策。

日前﹐美國國防「新聞周刊」更是批評陳水扁的「公投」讓美國面臨不安的局面﹐認為這場主張「獨立」的秀﹐把美國放在一個不安的位置。

阿扁失算了。但是我們不能放下心來睡大覺﹐因為阿扁是個頑固不化的傢伙﹐為了他的「臺獨」夢﹐他會絞盡腦汁想出另一個什麼鬼點子﹐把美國人拖下水。

所以﹐警惕陳水扁走出險棋不僅是海峽兩岸人民所應該關注的﹐也是美國﹑當然包括日本﹐以及所有希望保持亞太地區穩定和平的人士所應該共同努力的。

中美兩國應該經常地互通信息﹐多多溝通﹐謹防陳水扁擦槍走火。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2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1 ----------

台灣大選
A25
蘋果日報

2004-03-19

前途未卜
帥哥選總統有隱憂

小馬哥風采不減當年,近日所到之處總是萬人空巷,差點令人以為是馬英九在選總統。誠然,小馬哥人氣鼎盛,但他能否在下屆代表藍營出選,目前仍有不少隱憂。

首先是內部的勁敵當前,宋楚瑜和王金平極可能是小馬哥的「敵人」,與他爭逐代表藍營出戰總統大選。今次國親聯盟的競選團隊中,由連(戰)、宋(楚瑜)、王(金平)、馬(英九)領軍,若連宋當選,四人都是勝選的功臣,即使下屆大選年屆七十二歲的連戰不再尋求連任,藍營要推舉總統候選人,在小馬哥之上,還有宋楚瑜和王金平。

宋楚瑜野心不止副總統

宋楚瑜下屆會否參選,仍是未知之數,但他以副總統之尊,再挾親民黨的實力,他要出戰,藍營仍沒人敢攔阻,況且宋楚瑜野心之大,又豈止於副總統呢?

此外,國民黨本土派實力人物王金平,被稱為「南天王」,在南部擁有廣泛人脈,李登輝日前在最後關頭仍想公開策反他,以保證阿扁連任。王金平既是立法院院長,又是輔選功臣,若他要參選,和小馬哥競逐黨內提名,馬英九亦要承受一定壓力。

不過,馬英九擁有年齡優勢,比宋楚瑜及王金平年輕七、八歲。記者問來自桃園的「馬迷」王治邦夫婦:「你們不覺得小馬哥今年不參選總統很可惜嗎?」他們滿有信心地說:「不會,他應該再鍛煉幾年,陳水扁就是因為太早當總統才做得那麼爛!小馬哥就算等多兩屆才選也沒關係。」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2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9
文匯報

2004-03-19

母校校長離棄陳水扁

 【本報訊】據香港有線電視台報道,陳水扁中學時候的校長劉智,對陳水扁過去四年來的作為很失望,所以決定今年不會再投票給他。

 劉智現年82歲,已退休。據他接受電視訪問時回憶,陳水扁在中學時很聰明,第一個得到獎學金,成績很高,操行也很好。在陳水扁當選市長到四年前贏得大選,他都有寄卡片加以勉勵,而陳水扁也有回信表示謝意。

 但陳水扁當政四年的所作所為卻令這名老校長感到很失望,他說,陳水扁好像「都是忙搞選舉,對國政方面好像都沒有用心,也沒有盡力,弄到我們現在各方面好像都不上軌道,都很亂。」他說,今年將不會再投票給陳水扁。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4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3 ----------

海峽兩岸
A05
大公報

2004-03-19

島內傳真
章孝嚴讚大陸克制

台灣「立法委員」章孝嚴滿意大陸在台灣「總統」選舉上的表現,他認為,大陸的自我克制,沒有給陳水扁製造煽動選民情緒的機會,這對泛藍軍有利。

章孝嚴對本報記者分析選情時,特別談到中國大陸及美國對選舉的反應,泛藍軍認為這兩方面的反應有利選情。章孝嚴說:「民進黨在操縱這兩方面沒有成功,他們一直要挑釁大陸與美國,期盼他們有強烈的回應,對陳水扁進行干預或者恐嚇,他們便可以藉這個『後挫力』得到一些選票。但在這次選舉,陳水扁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包括『一邊一國』,『公投議題』等,大陸都一直自我克制,這是非常

重要的,沒有重蹈一九九六年或者二○○○ 年的覆轍,因為大陸對一些情過分激烈的反應,反而會使獨派取得優勢。」

章孝嚴又說,美國對於台灣「公投」的立場很清楚,那就是勸陳水扁懸崖勒馬,自我調整,雖然陳水扁不聽,美國也沒有進一步施壓,沒有干預,而是點到為止。他說:「如果美國施壓,使陳水扁不能公投,阿扁反而會成功,變成一個民族英雄。」

章孝嚴指出,目前客觀條件並非是陳水扁所預期的,在這兩個戰線上,陳水扁沒有東西炒弄,沒辦法煽動民眾的情緒,只有在台灣議題上糾纏,「陳由豪、沈富雄什麼,充其量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本報台北十八日專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3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4 ----------

台灣大選
A25
蘋果日報

2004-03-19

惡言相向
扁李關係出現裂痕

陳水扁上台兩年後,扁李關係開始出現裂痕,先是農漁信用會改革,扁力主改革,李苦諫不果,憤以狠批扁政府不懂政治。兩人矛盾公開後,陳水扁一不做二不休,毅然把李登輝心腹劉泰英扣押,將兩人關係推至新低。

法艦舞弊案風波鬧大

○二年九月,行政院長游錫毅然向農漁信用會開刀,準備將之關閉,觸發十二萬農漁民上街,李登輝苦諫不果,公開批扁不懂農業。陳水扁翌日還擊,雙方惡言相向,李登輝最後向扁營插刀,狠批阿扁的官員只會選舉不會政治。這是情同父子的扁李首次反目,也是李登輝對陳水扁最嚴厲的批評。

翌年二月,連宋結盟幾近成局之際,陳水扁突傳訊李的親信、原中華開發董事長劉泰英,台北地方法院二月十日就新瑞都舞弊案開庭,指劉泰英涉嫌貪污收賄,將他收柙。阿扁還公開說,證據到那裏就辦到那裏,暗示要法辦李登輝。李六日後全力還擊,狠批阿扁的兩岸政策,名謂「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實是「缺乏管理」。

扁李交惡風波愈滾愈大,民進黨立委葉宜津三月六日召開記者會,把法國軍艦拉法葉舞弊時擔任黨政最高職的李登輝列為頭號疑犯,要求法務部徹查。這是民進黨立委首度點名要求調查李登輝,此舉觸怒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台聯立委隨即警告陳水扁,若不處理葉宜津,台聯不排除在下屆大選中不支持陳水扁。最後因為連宋氣勢太盛,兩人才握手言和。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5 ----------

台灣大選
A28
蘋果日報

2004-03-19

新莊直擊
璀璨煙花下 會場顯孤清

強力射燈形成的光柱與璀璨的煙花,昨晚交錯出現在台北縣新莊市夜空中。未夠八點,打淡水、三重、貢寮、三芝等地旗幟的民眾,陸續趕到宋楚瑜在新莊田徑場的造勢晚會,震天價響的高音喇叭聲,在兩、三公里外都能聽見。

國親聯盟負責人對記者說,昨晚共有二千輛旅遊巴到場,參加造勢晚會的人數較預期中的六萬人還要多,達到十萬人。的確,在宋楚瑜到場的一刻,台下鐘鼓齊鳴,紅、橙、藍旗形成一片滾動的旗海。但走出台前的一片旗海後,在外圍坐的老人家,手中雖執小旗,頭戴二號鴨舌帽,卻自顧自地閒聊,有的索性把拖鞋脫掉,翹起二郎腿,台上高音喇叭響起的時候,阿婆阿公們本能地揮動手中旗幟。

宋楚瑜未走 民眾便離場

三三兩兩的小朋友,在沙地上赤腳玩沙。其中一名小朋友,坐在一旁,被問到知不知道在支持誰,他想了想後竟說:「陳水扁」。

記者估計現場最多只有兩三萬人,偌大的球場有三分一位置是空空的,紅色的子十張八張一,到處放,顯見許多該來的,沒有來。最熱鬧的,反而是會場內的小販,賣七色棉花糖、烤香腸、香煎鳥蛋、冰糖葫櫓等,生意還算不錯。

記者發現,宋楚瑜到場演講僅五分鐘,便有民眾離開,其中一人說:「我來就想看看宋楚瑜而已」。又過了二十分鐘,當宋楚瑜在台上聲嘶力竭地說:「各位鄉親,我們一定下定決心,斬斷黑金……」之際,這批阿公阿婆居然「完全不賞臉」,聯群結隊離場。台上的宋楚瑜講得興高采烈,台下的人大批離去,宋楚瑜話未講完,已有一半人走了,令攝氏十度的會場更顯孤清。 記者:蔡志郁台北專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6 ----------

娛樂
D02
星島日報
溫敏芝、Shari
2004-03-19

阿姐葉蒨文看好連戰 林青霞抵台支持國親聯盟

來自台灣的葉蒨文(Sally)昨日綵排個唱,談到「3.20台灣總統大選」,她雖想返台投票,但因與媽咪已入籍加拿大,故喪失了選民資格。Sally自言熱烈支持其中一名候選人連戰,她坦言最討厭政治,現卻感投票乃最重要為人民做好事,她很多朋友近日都從加國趕返台投票,連媽咪也緊張得只顧看電視新聞而不看她綵排了。

另外,曾當過人大代表的汪明荃亦覺連戰較好,因其溫和政策與內地溝通較好,大讚連戰有個人魅力,過去4年又肯付出努力,成功改變舊有富家子的形象。阿姐更批評陳水扁4年來屬「講多過做」,毫無兌現承諾,他其實落選變成反對黨更強。

而林青霞昨日亦返台往國親競選總部,向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致意,引起現場民眾一陣熱烈歡呼。青霞表示大選結果關係台灣未來發展與國際社會地位。林鳳嬌也於日前俏俏返台,預計投票後會立即回港。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2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7 ----------

台選專版
A22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吳淑珍反駁 「我記憶很好」 沈富雄暗示 扁嫂收獻金

  陳水扁夫人吳淑珍收受政治獻金事件的「涉案主角」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失蹤」多日後,昨日終於現身召開記者會,間接承認吳淑珍(陳水扁夫人)有收受過獻金。

■本報記者

  雖然沈富雄盡力淡化事件,指吳淑珍可能已忘記了這樁10年前的舊事。不過吳淑珍卻未有領情,更強調:「我記憶很好」。

指扁嫂可能忘了 十多年舊事

  扁營內部認為沈富雄澄清後未有為選情雪上加霜,不過可能影響到中間選民的投票傾向。

  東帝士集團前總裁陳由豪早前在美國「爆料」,指1994年時曾向吳淑珍提供約2,000萬元新台幣的政治獻金,而當時帶陳由豪見吳淑珍的,正是民進黨「大老」沈富雄。

  雖然陳由豪披露事件之後,沈富雄連日來都「失蹤」,不過沈富雄昨日說,由於事件的影響力超出他的預期,所以打消了當初在3.20前都不現身的念頭,決定現身解釋。

沈盡量淡化 吳淑珍不領情

  不過陳由豪到底有沒有向吳淑珍交獻金,沈富雄則含糊其詞,指回憶起這件10年前的事有「四個可能」︰第一就是有去過,並坦言這個可能性最大。

  但第二個可能則是沒有去,但記憶中卻認為有去。

  第三個可能就是沒有去,但刻意陷害陳水扁夫婦。

  而第四個可能,就是自己有幻想有去。

  沈富雄搬出「四個可能」,盡量淡化事件的影響,另一方面亦為吳淑珍提供下台階。雖然吳淑珍多次強調沒有見過陳由豪,不過沈富雄就說吳淑珍可能真的忘了,亦可能是惡意隱瞞,又或者是善意隱瞞。

  但吳淑珍似乎未有「領情」,在被記者追問時仍說:「我記憶很好」,仍堅持當初的講法。

  吳淑珍較早前否認收取陳由豪的獻金,並提出法律訴訟。

  沈富雄更說,曾經警告過已認識多年的陳由豪:「如果你把我名字講出來,我就馬上派人到美國把你殺掉。」而在美國收看直播的陳由豪,則說感激沈富雄沒有說「忘記了」整件事,更含淚向沈富雄致三鞠躬大禮,承諾對於相關事項以後也不會再發言。

陳由豪含淚 在美三鞠躬

  國親聯盟方面,昨日仍繼續就事件保持低調沉默,連戰、宋楚瑜及其他國親高層,都未有評論事件,似要讓這宗獻金醜聞在民進黨陣容「自然發酵」。扁營內部認為沈富雄記者會的效應「還好」,不會更雪上加霜,但也沒有加太多分。但事件可能影響到中間選民的投票傾向,而陳水扁要勝選,中間選民的意向將是關鍵。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6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8 ----------

中國
A24
星島日報

2004-03-19

決戰前夕
當年「收的人感謝給的人感動」 民進黨要員證扁嫂收獻金

陳由豪指稱台灣總統陳水扁夫婦違法收受政治獻金的關鍵人物、民進黨「大老」沈富雄,在失蹤三天後,昨天終於打破沉默,出來交代事件。他間接承認,十年前他曾帶陳由豪到陳水扁府邸,向吳淑珍送上三百萬元新台幣的獻金。他說,「十年前一場官邸之旅,給的人很感動、收的人很感謝,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

在美國的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日前在洛杉磯召開記者會,提出人證物證,力指陳水扁十年前競選台北市長時,曾收過他大筆獻金。在人證方面,陳由豪指當年陪他去陳水扁府邸獻金給吳淑珍的民進黨「大老」,就是沈富雄。

失蹤三天現立院解畫

被陳由豪點名後,沈富雄就像「人間蒸發」般,連續三天失去蹤影。直到昨天上午,他才突然出現,在立法院召開題為「還原歷史真相、扶正選戰主軸」的記者會,親自交代當年的事件。

正如外界所評論,沈富雄為了給吳淑珍一個下台階,在記者會上並沒有直接證實他曾經陪同陳由豪到扁宅與吳淑珍會面,卻饒有哲理地以四種可能性以回應十年前到底有沒有去過陳水扁家中。

他說,「第一當然是我去了,大部分人認為這是合理的答案。」「第二個可能是我沒去,但我說有去,這就是要害阿扁!」「第三個可能是我頭殼(腦袋)壞了,明明沒去卻記得自己有去!但這(理由)測謊還是會過的。」「第四可能是我有病,就是有妄想症。」他指出,最大的可能性是他去了,若有一天要他到法庭作證,他會去作證。

與此同時,他亦指出吳淑珍在回應時有三種可能:第一個可能是她忘了,她記憶中是根本沒這回事;第二個可能是她沒忘掉,她將錢收到口袋,但不敢被阿扁知道;第三個可能是她善意的隱瞞,這也是不無可能。

自認是個無辜旁觀者

其後,沈富雄還是間接承認,十年前曾陪同陳由豪與吳淑珍見面。他說:「我認為這是一九九四年一件事,十年前陳由豪是十大富豪,當時,收的人很感謝,給的人很感動。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

最後,他則向藍綠兩大陣營作出呼籲,他站出來開記者會,是因為他和陳由豪都不是大選的主角,希望藍綠陣營都把握最後的一天半時間,打好一場漂漂亮亮、高規格的選戰。

針對沈富雄出面說明獻金風波後,身在美國的陳由豪對沈富雄的誠實說明,作深深的三鞠躬致意。陳由豪強調,政府假如有多幾位這樣政治人物,是台灣之幸。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3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9 ----------

EDT
EDT15
南華早報網上版
PHILIP YANG and ORVILLE SCHELL
2004-03-19

Taiwan's moment of truth

A QUEST FOR IDENTITY

Tomorrow, Taiwan will hold its third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its first referendum. The race between incumbent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his challenger, Lien Chan of the Kuomintang, is still anybody's guess. This election, however, promises to be the fledgling democracy's most controversial and complicated one yet. The result will have profound impacts on Taiwan's domestic politic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 party lines are sharply drawn. Supporters of the rul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see local Taiwanese culture as an emerg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as something who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hina. Kuomintang supporters believe in the idea of a modern democratic Chinese society, as opposed to the communist mainland. But they want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by keeping up negotiations and economic ties with Beijing.

The most contentious issue for the two sides in this election has been the complex and often reworded defensive referendum, being held alongside the election. It is true that Beijing's deploying short-range missiles opposite Taiwan is a key factor in tilting the balance of power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n favour of Beijing. Mr Chen's electoral tactics appear self-serving and dangerous to some in Washington, but they cannot obscure the fact that China's missile build-up and the PLA's associated modernisation drive pose a serious challenge to Taiwan's security.

Taiwan's public has a complex and emotional perception of Taiwanese politics an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 politics, some opponents argue Mr Chen is holding a referendum to improve his chances of winning the election by angering Beijing, then appealing for votes as Taiwan's defender in a struggle against the mainland. But while election tactics may be part of his referendum strategy, the real reasons go deeper.

By playing the Taiwan identity card, Mr Chen has skilfully dominated the campaign agenda on cross-strait and identity issues. Mr Lien has asked supporters to vote against Mr Chen because he mucked up the island's economy.

The debate between the two camps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 mainland is Taiwan's foremost security threat and, simultaneously, its largest export market. The mainland surpassed the US and Japan to become Taiwan'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last year. Indirect trade betwee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rose 23 per cent year-on-year to US$46.32 billion last year. Therefore, no matter who wins the election, this perpetual dualism - a relationship based simultaneously on military threats 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 will remain a major source of conflict and power struggle within Taiwanese domestic politics.

Currently, therefore, two types of Taiwanese identity are taking shape, local and status quo. The former emerged as a reaction against an authoritarian era in which local culture and identity were suppressed. It therefore has a Taiwan-centric core that strives for the equality and independence of Taiwan. It emphasises local Taiwanes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refore is idealistic in nature.

The status quo identity is a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local Taiwanese identity. It stresses the primacy of Taiwan's interests, as well as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in relations with Beij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based on middle-class and metropolitan values, and incorporates some very pragmatic viewpoints.

Although differences do exist between these two identities, they are essentially not far apart. Local identity has apparently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hen administration and is forging Taiwanese nationalism. Status quo identity is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policy position of the KMT-People First Party, which is more willing to negotiate with Beijing on economic link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in general.

Thus, political parties with different views on Taiwanese identitie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bout cross-strait situations. That means they tak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the manipulation of mainland policy as leverage to strengthen their domestic positions.

Leaders in Beijing understand that any military 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will gravely damage the mainland econom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in a reflection of its growing regional clout and confidence, Beijing has toned down its vehement rhetoric, making its handling of Taiwan seem rather subtle. Beijing seems to have decided to let Taiwan's grow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drive the political agenda. It knows Taiwanese voters tend to rally around any candidate who is criticised by Beijing. Attempts to frighten or bully Taiwanese voters into choosing the mainland's favoured candidate in 1996 and 2000 backfired, bolstering Beijing's least favoured candidate.

Mr Chen's enthusiasm for the referendum is seen on the mainland as a major step in a steady move towards independence over the course of his presidency.

So far, the campaign suggests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emerging national identity have become an irresistible force. This creates a major test for leaders in Beijing: will they continue on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or will the Taiwan issue trigger another round of military threats or action?

Philip Yang is a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HE KEY TO PEACE

Why is Taiwan's relationship with Beijing so intractable an issue? Why, when they share common economic interests - 1 million Taiwanese live on the mainland, working in about 50,000 firms in which Taiwanese have invested over US$400 billion - does Beijing aim 500 short-range missiles at Taiwan? The run-up to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morrow has been one current source of tension. Chen Shui-bian has initiated a referendum process that might someday be used to ask Taiwanese if they want to formalise today's de facto independence. This infuriates Beijing.

After all, as Mao Zedong told Edgar Snow in 1936, It is the immediate task of China to regain all our lost territories, explicitly including Formosa. Since then, Beijing has sought to make good on Mao's pledge.

Beijing's new leadership often evinces a new judiciousness and moderation in its diplomacy. But Luo Yuan, a senior colonel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recently declared that if Taiwan's leaders refuse to come to their senses and continue to use referendums as an excuse to seek independence, they will push [their] compatriots into the abyss of war.

In an age when self-determination is a hallowed principle, how is it possible that Taiwan - which has been part of China during only four of the last eleven decades, and has never bee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is shunned by every nation when it presumes to wonder aloud why it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go its own way?

The reasons have deep historical roots. When Mao and the Communists came to power in 1949, they promised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which included bringing Xinjiang (the Muslim desert regions of the west), Tibet, Mongolia,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back under central government control. It became a matter of national pride for a country that had been guafen, cut up like a melon by predatory colonial powers, to end national feelings of humiliation by restoring itself to wholeness. Communist propaganda relentlessly proselytised for re-unification as a sacred duty.

As Tibet, Hong Kong, and Macau returned to the embrace of the motherland, Mao's commitment seemed close to realisation. The fact that only Taiwan stands in the way makes reunification all the more non-negotiable.

But there is another dynamic at work.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lmost every other plank of the communist platform (world-wide people's war, proletarian struggle leading to a classless utopia, triumph 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so on) has been abandoned. This leaves unification as the last tie to Mao's revolution and justification for one-party rule. Beijing's leaders play up this revolutionary commitment, for it helps generate nationalist sentiment, one of the few things that legitimises the Communist monopoly on power.

China's leaders ought to reflect on the fact that their country is no longer the sick man of Asia. It is increasingly powerful, globally proactive and economically robust. So it is a timely moment to reappraise its position and to begin acting from strength, not weakness. In short, it is time for mainland leaders to change the chemistry of their long feud with Taiwan.

After all,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have struggled politically even as their economies become increasingly unified. In due course, they may well be able to become more unified on the political front - if they do not push their disagreements too aggressively. For economic convergence, if allowed to ripen, could set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on an evolutionary course towards common sovereignty.

How can such a scenario be realised? Beijing must declare, loudly and clearly, that greater democracy is its ultimate political goal. Further, that as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takes place and the political climate becomes more congenial, they look forward to discussing how to better weave a political, as well as an economic, fabric with Taiwan. Such a declaration alone would give Taiwanese the ability to imagine that they may one day find it in their interest to reunite with the mainland.

For its part, Taiwan needs to calm down. Its leaders must understand that, even though independence may sometimes seem like a logical scenario, Taiwan is a small, vulnerable island, and the mainland an emerging superpower. Even though Taiwan may have a right to independence, its leaders need to remind their people that provocative actions will gain them little.

In 1973, as Sino-US relations were thawing, Mao admitted to US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that, though he did not believe reunification would come peacefully, We can do without Taiwan for the time being, and let it come after 100 years.... Why is there a need to be in such great haste?

Mao's advice is not bad. Beijing must take to heart its newfound dynamism and strength, and write a new scenario for its relations with Taiwan emphasising persuasion instead of missil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50 years,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share real interests. What blocks matrimony is the mainland's lack of democracy. Most mainlanders would probably like to see this absence remedied as much as they favour full reunification. Only democracy on the mainland can bring lasting peace to the Taiwan Strait.

Orville Schell is a historian of China and dea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March 2004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4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0 ----------

中國
A26
星島日報

2004-03-19

海外挺連宋出錢出力

海外僑胞能為台灣的總統選舉做出的貢獻,並不只有一票,除了選票,還有鈔票。要把海外藍綠僑胞對選舉的熱度比一比,當然必需要把 這兩票(選票與鈔 票)拿出來比一比。

三藩市台灣會館召集人張信行妻子黃美星表示,民進黨今年總統選舉在美國籌募到兩百多萬美元,北加州地區籌募到五十幾萬美元。

相對之下,泛藍對海外的募款金額沒有做出統計。盡管記者一再地向海外泛藍成員,得到的回應總是模糊,不是說「沒有很多啦」,就是「鈔票不重要」。

民進黨會「裝窮」募捐

國民黨中央黨部海外部主管指出,相信海外泛藍的捐款不會比海外泛綠多。他說,民進黨向來很會募款,比較會「裝窮」,國民黨則是「臉皮薄,不求人」。

海外泛藍泛綠這次都有將近兩萬人次的僑胞回台投票,回台人數是二○○○年總統選舉的十倍。

海外挺藍挺綠僑胞都表示,這次「拼了老命」回台投票,主要是感受到總統選舉結果的危機感。

國民黨僑選立委孫國華表示,海外泛藍認為這次選舉是「中華民國的保戰」,對台灣政治前景感到憂心,擔心陳水扁再執政後將促成台灣獨立;海外泛綠則希望趁這次扁李同台,順勢推動台灣獨立。

回台投票的民進黨矽谷黨支部副執行長涂百堅表示,這次選舉關係台灣民主是否能深化,也關係台灣會不會步入香港

「一國兩制」的後塵。記者梁文瑜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1 ----------

台灣大選
A27
蘋果日報

2004-03-19

沈富雄:記憶與扁嫂有異

「十年前一場官邸之旅,給(錢)的人很感動、收(錢)的人很感謝,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被指陪同富商陳由豪前往台灣總統陳水扁官邸、目睹總統夫人吳淑珍收受政治獻金的民進黨籍立委沈富雄,昨日在記者會上這樣說。他強調,記憶中曾去過官邸,和吳淑珍否認見過陳由豪的記憶不同。

身兼陳水扁台北市競選總部主委的沈富雄,還在記者會上警告,如果報紙標題用「陳由豪沒有撒謊」、「沈富雄確實陪陳由豪去總統官邸」,他將向總編輯吐口水。

「拖我下水 派人殺你」

台灣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周一舉行記者會,聲稱曾兩次到總統官邸,向吳淑珍提供共一千萬元(約二百四十萬港元)的捐款,陪同他的正是沈富雄。

「失蹤」三天的沈富雄昨在記者會上帶記者「遊花園」,一會兒似已證實陳由豪之說,一會兒又摞下狠話,指自己沒證實過。他甚至說,在陳由豪舉行記者會公布人證、物證前夕,他曾派人向陳由豪傳話:「你把我拖下水,讓我很難做人。如果你把我的名字說出去,我就馬上派人到美國把你殺掉。」

到底有否陪陳由豪去見吳淑珍?沈富雄說,有四個可能,最大可能是「我去了」,但也可能沒去但記憶中有,或可能沒去只是刻意陷害陳水扁和夫人,再就是可能得了幻想症。

那麼,吳淑珍有沒有說謊?沈富雄表示,有三個可能,一是她忘了,記憶中根本沒這回事,就算去測謊也可過關;二是她刻意隱瞞;三是善意隱瞞,由於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強調清廉改革,她在第一時間作出否認,之後也只能繼續這樣說下去。他表示,原本希望吳淑珍說「我忘掉了」,也希望總部找他澄清,結果都沒有,「剛開始可能是一小步的歧異,可是到最後可能無法彌補。」

吳淑珍堅持記憶沒錯

沈富雄舉行記者會後,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回應稱,沈富雄的記憶的確與他們記憶不同,吳淑珍也堅持自己的記憶是對的,也就是從沒在家中接待過陳由豪。至於沈富雄所言會否推論成陳由豪所言都是真的,邱義仁說,不無可能,但綠營只能盡力澄清真相。

市民對沈富雄的記者會反應兩極,綠營總部收到眾多電話,有人要為沈富雄加油,也有人抗議。而同樣收過陳由豪獻金的國民黨反應謹慎,只表示那是陳水扁、陳由豪的「家務事」,不予作評。 台灣《蘋果日報》/ 東森新聞網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2 ----------

中國
A24
星島日報

2004-03-19

妻失誠信 扁負資產

吳淑珍可以說是陳水扁的「賢內助」,陳水扁能在台灣的政壇從一個律師打拼到總統,吳淑珍都可說是居功至偉。不過這次大選,吳淑珍成為被對手攻擊的主要對象,昨日沈富雄的「失憶說」更是完全毀滅了吳淑珍作為「第一夫人」的誠信,也影響到陳水扁的誠信,如果陳水扁這次敗選,吳淑珍則可能是壓死陳水扁的最後一根稻草。

曾為扁開闢錦繡政途

吳淑珍和陳水扁本是青梅竹馬的中學同學,一九七九年,反國民黨的「美麗島事件」爆發,阿扁毅然為被捕的黃信介士當辯護律師,從此走上反對國民黨的不歸路。阿扁雖輸了官司,卻聲名大噪。之後阿扁選台北市議員、選台南縣長,吳淑珍都一直陪伴左右,也因此在一九八五年遭遇一場「政治車禍」,導致癱瘓。

阿扁之後曾因一場誹謗官司要入獄,吳淑珍代夫出征,竟也取得了立法院的一席,阿扁出獄後還擔任過妻子的議員助理。

阿扁於二○○○年選總統,傷殘而堅強的吳淑珍為阿扁帶回了不少選票,當時很多評論就說,選民對吳淑珍熱愛絕不下對於阿扁的支持。

但是這次總統大選,吳淑珍似乎變成了阿扁競選連任的「負資產」,首先其炒股的問題被對手大力抨擊,最後阿扁不得不公開保證妻子在大選前不再入市。但其後不但揭發他以子女戶頭炒股,更有多達八、九千萬元的進出股市巨款沒有按規定申報;藍營舉行「三一三」活動,吳淑珍又口沒遮攔地說:「頂多小貓兩三隻」結果引發了藍營支持者反彈,引出了三百多萬人的人氣。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2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3 ----------

台灣大選
A26
蘋果日報

2004-03-19

公開反對
不滿未知會美頻施壓

一向標榜民主的美國,對今年的台灣大選曾多次強力介入,總統喬治布殊公開批評台灣領導人有關公投的言行。在陳水扁宣布兩個公投議題後,國務卿鮑威爾更明言反對台灣就任何議題進行公投。

早在去年六月二十日,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就秘密會晤陳水扁,向台灣施壓,表明美國反對台灣就任何議題舉辦公投。這種強硬的表態,源於陳水扁在拋出公投構思前,完全未知會美國,讓美方陷於被動而相當不滿,擔心引發類以當年李登輝「兩國論」的爭拗,影響台海穩定。

因此,六月一日,喬治布殊在法國與胡錦濤舉行會時已清楚表示,知道公投可能造成的後果,答應向台北表達關注。但美國眾議院民主黨籍議員波洛西批評政府「嚴重破壞美國支持尋求自由民主的傳統」。陳水扁也未理會美國政府的態度,至九月宣布「公投制憲」時間表,也未影響他十月尾、十一月初過境美國時,受到美方禮遇。

恐損台海穩定

就在陳水扁躊躇滿志,宣布已「搞掂」美國之際,北京頻頻向美方施壓。由於美方在國際反恐鬥爭、北韓核問題等方面,有求於中國,不得不在台灣問題上向中國讓步。至十二月九日,溫家寶總理訪問美國時,布殊總統公開表態,反對台灣領導人的公投言行,首次不點名批評陳水扁。

對於美國「老闆」的指摘,陳水扁不敢駁嘴,只強調會與華府加強溝通。但台方原定在今年一月向美國派出公投游說團,也因美方無意接待而取消。由於台灣在軍事上、經濟上都依賴於美國,布殊的批評猶如雷霆一擊,陳水扁氣勢一度沉寂下來,直到「二二八百萬人手護台灣」活動後才回升。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4 ----------

中國
A08
明報
莊慧良彭孝維張虹梅魏愛芳
2004-03-19

王永慶密晤張榮發談三通 富豪最後表態掀動選情

在總統大選倒數3 天的敏感時刻,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及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 在前晚(17 日)密會。據指出,二人密談有關「三通」問題,並準備代表企業界向新總統請命。王、張兩位企業界巨頭的動作,再度引發外界對台灣富豪在總統大選中 「政治意向」的關注。雖然台灣企業巨子大多不願公開表態,但在《福布斯》雜誌最近公布的台灣十大富豪榜中,傾向挺連宋的富商比例略高於傾向挺扁。在選舉最後一刻,富豪是否公開表態,將牽動大選選情。

一向少涉政治 照捐錢

台灣企業巨頭一向不願涉足政治,由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同時捐款給國民黨及陳水扁的例子,企業界為了不得罪政黨或政治人物,或是基於「政治押注」的動機,以往都是藍、綠兩邊都捐錢,只是以往都是「給國民黨的捐款多,給民進黨的捐款少」。

許文龍依然 表態挺扁

不過,在2000年總統大選中,包括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等人,卻在選戰最後的緊要關頭出面挺陳水扁,擔任「國政顧問團」成員,對陳水扁的選情產生關鍵影響。

《福布斯》雜誌2月份公布的台灣十大富豪榜中,首富「霖園集團」蔡萬霖及其弟富邦集團蔡萬才因屬台灣本省人,又是陳水扁的總統府資政,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挺綠,但兩人在這次大選中並無明顯表態(其中富邦集團先前併購香港港基銀行,有意進軍大陸市場)。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則是2000年國政顧問團中,少數至今仍公開挺扁的企業巨頭。

支持三通 傾向藍營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在大陸投資政策及三通問題上,一直與扁政府存有「意見分歧」,日前還在報上刊登「沉重告白」聲明,雖未明確表明支持哪位候選人,但卻被外界視為挺連宋的立場表態。

至於2000年公開挺扁的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因扁政府3年多以來遲遲不願落實三通,近來與陳水扁明顯交惡,多次公開批評扁政府的海運政策,日前更傳出張榮發要求長榮集團旗下員工要投票給藍軍。雖然張榮發至今未公開挺連宋,但其立場是不言可喻。

而鴻海集團郭台銘及來自香港的廣達集團林百里兩位科技界富豪,皆從未公開表達政治立場,但他們因在大陸有巨額投資,立場都明確支持三通;中信集團辜濂松是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弟弟,其政治立場是「傾向藍軍」;裕隆汽車集團的吳舜文、日月光集團的張虔生都未公開表達過政治立場,但因其在大陸的投資,也是支持兩岸三通。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3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5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台灣奇美醫院表示陳水扁無生命危險[兩岸]

醫院方面召開記者會,表示陳水扁沒有生命危險,送入加護病房,而呂秀蓮情況穩定。

奇美醫院的院長表示,相信擦中陳水扁的子彈是由右入左出。他表示,跟陳水扁做過身體檢查,發現他腹部有金屬物:「這個金屬幾乎是在身體跟夾克的中間,並沒有進入腹腔的內膜、內部,所以沒有危險,也沒有內部撞擊受傷的現象,經過這樣處理後,確認總統並沒有立即生命危險。」

他又表示,陳水扁的傷口有十公分長、兩公分闊。醫生已經跟陳水扁清洗傷口,並替他做簡單縫合,在證實沒有即時生命危險之後,送入加護病房。至於呂秀蓮就右膝蓋受傷,傷口有一至兩公分,已經替她清洗傷口,情況穩定,正接受觀察治療,傷勢不嚴重。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6 ----------

臺選世相
B04
香港商報

2004-03-19

連戰﹕把鞋磨破

每天密集的掃街及造勢行程﹐連戰瘦了。

連戰的幕僚說他起碼瘦了3公斤﹐但連戰就像是個超人﹐現在是像吃肌肉男的老本。連戰昨天掃街拜票﹐走著走著﹐突然覺得腳底涼涼的﹐才發現自己的鞋底居然磨破見了底﹐連戰告訴幕僚說﹐沒想到這場選戰走下來﹐居然把鞋子給走破了。

為什麼是肌肉男﹖看過連戰年輕時照片的幕僚說﹐連戰年輕時很喜歡運動﹐「真的是肌肉男﹐不騙你」。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7 ----------

中國
A23
明報
廖達琪
2004-03-19

民主嬰兒選民抓狂

公元2004年3 月20日的台灣總統大選及第一次公投已迫在眉睫,隨時間緊迫,對陣的泛藍及泛綠兩方廝殺纏鬥,相當酷烈,國外觀察者或不禁要問,選戰需要打得如此激烈、激情嗎?民主政治的正常運作,不就是不論輸贏,都有下一次,何必在一場戰役上殺得你死我活,全民似也跟發燒發狂?

台灣這次總統大選確實是熱,而且是有些超乎原先預期的熱,不論泛綠成功創造的台灣西部連線牽手的「228手護台灣」活動,或是泛藍緊急動員凝聚的「313反扁嗆聲」全台定點遊行,都是史無前例的人數眾多(均號稱百萬以上),聲勢浩大,也塑造了藍綠在選戰最後階段的勢均力敵、不分軒輊、選情緊繃的氣氛。

事實上,選戰自去年2月連宋宣布結合以來,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綠軍並不被看好,因為從台灣歷次選舉結果的結構看來,藍軍一直佔有相當優勢,而各種民調也顯示藍軍在連宋合初時,曾大幅領先阿扁達20個百分點左右。在這種雙方基本盤有相當差距的結構下,這場選戰起初並不被看好,在各種負面選舉手法紛紛出爐的時候,台灣還有一股醞釀投廢票或不投票的力量,甚至有人預測這場選舉投票率不會高,會遠低於公元2000年的八成二,但這場選戰還是炒熱了,而且熱到不行,怎麼回事?

泛綠善 選戰炒 熱氣氛

選情的熾熱,選民的發燒,第一個要歸因於綠營打選戰的高超策略與技術,這一向是藍營所望塵莫及的。猶記選戰開打初期,綠營的總操盤手邱義仁就大膽表示,這是一場沒有中間選民,必須進行6%割喉的戰役。當時這一說法,並沒有受到太大重視,因為各種民調顯示,始終有大約二成五到三成的選民不表態,近似所謂的「中間選民」。到了近期,雖沒有民調,但周圍的氣氛感覺中間選民已很難存在,在緊繃的選情下,不選邊的幾稀矣!而民進黨的選戰策略就是以親中、保台二分對立的方法,以「228手護台灣」作重要催化元素,來逼迫立場模糊的人選邊。在割喉方面,則是精算藍綠原來基本盤的差距大約是10個百分點左右,要穩操勝算,就必須進行細緻的藍營樁腳游說或收買,而且只要成功6個百分點,來回就是12個百分點,蓋過原來10個百分點的差距,目前這部分的效益還不清楚,但各種街談巷議足以增添選戰的熱度。

關乎政 黨存亡 激化熱情

選情之熱第二個要歸因的是藍綠兩方候選人背水一戰的心態,讓他們傾其所有,用其所能,影響跟隨,並傳遞感染給支持者,讓這些人覺得,他們所支持的對象萬一輸了,其背後的政黨也會面臨嚴酷的挑戰,甚至垮台被消滅等。藍營的連戰、宋楚瑜都是60以上的政壇老人,上一次已經輸過,這一次再輸,連戰個人就要交出國民黨主席職位,替個人政治生命畫下句點。宋楚瑜雖可能繼續領導親民黨,但威望地位勢大不如前。而阿扁尋求連任,先前為了副總統仍選任呂秀蓮,已多少得罪黨內一干男性躍躍欲試者,如果敗選,責任當然得一肩挑,而下面等接班的還有一票人馬,恐怕也不會讓他繼續任黨主席來領導並爭取2008年的競選機會。這三位的背水一戰,卻巧妙的轉化為他們所隸屬政黨的存亡關鍵,恐怕也是選舉的操作,言過其實了些,但卻相當程度激起了支持者的憂患意識,也打熱了選情。

從發燒中建免疫系統

最後對選情加溫有效用的因素,應該還要看台灣整體民主化的資歷及經驗,畢竟這僅是台灣第3次的直接民選總統,第2次可能有的政黨輪替機會,在12年這麼短的時間內,要經歷如此多變化及衝撞,尤其要牽動整個社會對台灣感情及認同的思考、咀嚼,有些新東西,如公投等,在選戰中不斷拋出來,全民都還沒有防疫體,能不發燒嗎?

台灣,其實還處於民主的幼年期,就像學齡前的孩子,碰到陌生的菌體,靠發燒來逐漸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大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本版文章由學者專家撰稿,有關評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8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8 ----------

台灣大選
A19
成報

2004-03-19

決戰日藍營全力固票 危機意識 總部不敢鬆懈

 【本報採訪組台北報道】選舉倒數最後48小時,連宋競選總部氣氛歡快、平和。紀念品小店擠滿了擁連宋的支持者,購買帶有泛藍選舉標誌的T恤、帽子等,以便投票日穿戴。儘管沈富雄回應陳由豪的事件,給對手造成減分形象,但連宋均不對帶有傷害性的事件做出回應,以免影響藍軍的正面形象。

勝選在望氣氛歡快

 記者昨天在總部大樓見到負責競選文宣的游先生,在問起最後一天半內連宋的競選策略時,他表示,在評估各種選情因素後,連宋勝選的結局已經呈現,而可能影響泛藍扭轉大局的因素基本消失。為此,在最後四十多小時的拉票、固票,以及造勢活動中,連宋的策略就是打出準備出任總統的形象和格調,穩重、親民,讓台灣人民看到支持連宋就是支持台灣的未來和前途,將選舉的主軸命題「救經濟、救台灣」打出來。

 對於藍軍的基層宣傳動員,游先生說,既定的策略不能有半點鬆懈,要保持選民的危機意識,即「投票率愈高,贏面愈大」,支持連宋的選民不能有任何麻痹大意。他們已密集播放最新的催票廣告,即「少你這張票,讓台灣再苦四年,你願意嗎?」另外,報紙、廣播、電子郵信等高科技催票武器也全面派上用場。

哪個黨沒有黑金

 店東邱先生:沈富雄說得對,這些事都是十幾年前的了,不用深究了。哪個黨沒有黑金?我相信連戰和宋楚瑜的黑金問題,一定比民進黨嚴重,所以我會繼續支持陳水扁。

連戰六成勝出

 推銷員王先生:我是支持連戰的,我覺得沈富雄的表態,多少會影響到中間選民的投票意向,因為民進黨向來是標榜自己反黑金,所以這件事肯定會破壞他們的形象。沈富雄出面講話後,我相信連戰有六成機會勝出了。

(本報記者嘉義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13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9 ----------

中國
A26
星島日報

2004-03-19

南部也願「總統換人做」

雖然陳水扁的助選團隊這兩天在南部密集掃街,希望在選戰的最後幾天鞏固南部的票源,但是多位台灣南部的大學教授卻對他能否蟬聯高度持疑,認為陳水扁四年來受到李登輝「架走」,在兩岸問題上挑釁中國,而由於媒體大幅度「擴大」了陳水扁施政錯失,台灣選民可能會接受藍色「總統換人做」的訴求。

被李登輝「架走」

幾位在台南成功大學執教的海外回台教授都不看好阿扁,其中一名從芝加哥回台七年的林姓教授說,如果陳水扁在過去四年中好好處理兩岸關係,應該有很好的機會在兩岸關係上肇造新局面,從而為今次的爭取連任創造利多條件,可惜他不但沒把握機會在這個議題上加勁,令兩岸關係空轉四年,甚至還被李登輝所「綁架」處處挑釁中國,使中國發動國際力量抵制、杯葛他,令他的連任之路備極辛苦。

成大公系陳姓教授則說,陳水扁四年前在大選中勝出其實贏得「僥倖」,四年前若非藍軍內訌分裂,陳水扁根本沒有贏的機會,如今泛藍形式上雖然還是分為三個政黨,但是在總統大選上他們卻採同一陣。

雖然綠營現在是執政的一方,可是陳水扁執政的前三年台灣經濟剛好陷入多年未見的不景氣中,盡管這是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但是受到不景氣影響的選民可不買這一套,他們還是把帳寄到陳水扁頭上,因此他相信今年的大選回歸到由基本盤決定選舉結果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從洛杉磯返回母校任教的洪姓教授則說,藍軍今年以「換總統」為訴求,對那些在過去四年中財產「縮水」的選民會有一定的效果。

他說,所謂落葉知秋,四年前在濁水溪以南幾乎很難看到藍旗,但是今年在南部幾個縣市所插上的藍旗已經不再顯得孤伶伶的,就是挺扁者也不再像上次大選那樣,談到擁扁就得到那麼逸興湍飛,並且那麼容易獲得共鳴。記者林小慧台南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0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7
文匯報

2004-03-19

國際民主聯盟宣挺連宋

 【本報訊】據中央社台北18日消息:由英國保守黨、美國共和黨、日本自民黨及德國基督民主黨等發起組成的國際民主聯盟(IDU)觀選團今天發表宣言,肯定國民黨多年來對台灣的貢獻,並表達支持國民黨主席連戰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立場。

 台灣大選在即,海外觀選團陸續抵台了解選情。國民黨海外部今天向國際民主聯盟觀選團簡報選情分析,會後,國際民主聯盟觀選團發表宣言指出,國民黨在2000年以前曾執政50年,完成台灣經濟奇蹟及政治民主化,國際民主聯盟代表團對所屬會員政黨的國民黨及其盟友親民黨表達支持之意,並相信由連戰領導的國親聯盟是台灣人民在3.20大選的最佳選擇。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1 ----------

兩岸
A06
東方日報

2004-03-19

沈富雄證扁收獻金

捲入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政治獻金案的「民進黨大老」沈富雄,失蹤五天後,昨日終於公開露面。他召開記者會,間接承認十年前曾陪陳由豪到陳水扁官邸,致送政治獻金,陳水扁夫人吳淑珍可能忘了。

促藍綠陣營打漂亮選戰

沈富雄表示,他選在昨天出面,是因為他和陳由豪都不是選舉的主角,希望藍綠陣營都把握最後一天半時間,打好一場漂亮、高規格的選戰。

他說,十年前到底有沒有陪同陳由豪去陳水扁官邸?第一種可能是去了;第二種可能沒去,但記憶中有去;第三種可能是沒去,卻說有去,目的是要陷害吳淑珍;第四種可能是患了幻想症。第一種可能性最大,也不排除其他三種可能。吳淑珍方面也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她忘了,第二種可能是她貪污而惡意隱瞞,第三種可能是她為選舉而善意隱瞞。陳由豪十年前是台灣十大富豪,當時給(政治獻金)的人很感動,收的人很感謝。

年代電視台昨日同時轉播沈富雄的台北記者會和陳由豪在三藩市看直播的畫面。陳由豪升摘下眼鏡,用手巾擦眼睛,主持人要他發表感想時,他臉部肌肉輕微抽動、語氣略帶哽咽地說,他很感動,很感激沈富雄。

陳由豪向沈富雄三鞠躬

陳由豪說,他原本以為沈富雄因為擔心自己與家人的安危,會以「忘記了」為由,否認曾經與他前往陳水扁官邸。陳由豪並向沈富雄三鞠躬,稱讚沈是台灣政治人物的典範。陳由豪說,他不應該再多發言,誠如沈富雄所說,他們倆不是這次選舉的主角。

被台灣當局列為十大通緝犯的陳由豪,日前在洛杉磯召開記者會,公布曾於一九九四年及九八年兩度陪他到陳水扁官邸,各給吳淑珍政治獻金三百萬元台幣的「民進黨大老」,就是立委沈富雄,令阿扁及扁嫂無法擺脫政治獻金醜聞,綠營的選情亦因此大受打擊。

■本報綜合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2 ----------

中國
A22
明報

2004-03-19

專家分析中長線 藍綠同對港股不利

台灣總統選舉明晚便有結果,股壇專家及學者認為,今天買入港股,博藍營勝出,雖有短期獲利機會,但中長線無論是連戰勝出,還是陳水扁連任,都不利港股。

敦沛金融資料研究部經理溫灼培認為,由於藍營勝算略高,投資者可在今天趁低買入港股,博下周一港股反彈。不過,估計即使連戰上台,也只會產生短期利好作用,因為北京未來可能會向台北提供大量經濟優惠措施,包括三通及台灣版CEPA,這將不利香港的中介角色。

或推台版 CEPA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又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客座教授的朗咸平則認為,倘若藍營獲勝,北京可能會在未來一年內,對台灣開放三通以及提出「台灣版」CEPA優惠,因為這有助拉攏台灣民眾「歸心」,但或會打擊香港的客貨運業,造成每年客運及貨運削減20%的負面影響。相反,若由綠營勝出,雖同樣不利港股,但長線影響幅度未必很大。

瑞士第一波士頓董事陶冬認為,若由綠營勝出,自然對香港經濟及股市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影響不會很大,因為陳水扁不可能一下子走向宣布台獨那麼極端,因為國際外交舞台上,北京走在前頭擺出強硬姿態,美國也站在後頭反對台灣獨立,這種「中前美後」格局下,陳水扁缺乏實質能力全面步向台獨,所以若陳水扁連任,對香港經濟的負面影響,也不見得會很大。當然若由連戰當選,自然會被市場演繹為利好消息。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3 ----------

要聞
A04
星島日報

2004-03-19

大遊行為藍營贏回優勢

台灣三二○大選進入最後的時刻,原本混沌不清的選局,從藍,綠兩陣營候選人的「身體語言」和語氣,似乎已逐漸撥雲霧而見天日了。「藍漲綠消」的勢頭,已漸告明朗化。

眾所周知在綠營舉辦「二二八牽手護台灣」前,連宋的民調是稍高扁蓮的,但在上百萬人「二二八牽手護台灣」之後,扁蓮民調獲得上揚,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連宋的領先優勢不再,五五波逐告成形。

藍漲綠消漸趨明朗

經過四,五天的低調以對之後,藍營依計畫舉行「三一三換總統救台灣」大遊行,三百多萬人聲勢超逾「二二八」,讓藍營找回了原先的優勢。這一切還得歸功於扁嫂那句「小貓兩三隻」,這才喚起了藍營支持者的憤慨。

呂秀蓮口風轉軟

在「二二八」和「三一三」後,藍綠兩營選局實已無法分上下。綠營的執行總幹事邱義仁一再的表示,「現在是誰都說不準」。連選戰老操盤手都「說不準」了,可知選情有多接近。

綠營的副手呂秀蓮在看了陳由豪的隔海點名扁嫂與「見證人」沈富雄之後,亦不得不憂慮的說選局是「非常接近,非常複雜」。突然地,呂秀蓮對其是否能獲「六連勝」,頓生猶豫。值得注意的是,呂秀蓮向來是不說假話的。

相對地,競選顧問團總會長,藍營的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則對本報記者指出「我看民進黨已有些焦慮,不安的感覺」。藍營的副手候選人宋楚瑜更在選前三天說出了,「我們獲勝的機會大」。

對照藍,綠兩營要角的「身體語言」和「語氣」,一邊仍在抓狂,一邊則已在準備接班。連宋的行情漲,扁蓮消已經是愈來愈明顯了。記者陳子巖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25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4 ----------

兩岸
A06
東方日報

2004-03-19

陳由豪認持中國護照赴美

【本報綜合報道】陳由豪日前被民進黨立委揭穿持中國護照進入美國,他昨日在三藩市承認因台灣護照被取消,為方便旅行而拿中國護照。

台灣政治評論員胡忠信因而要求陳由豪撤銷向美國法院控告陳水扁,否則會變成國際笑話。

陳由豪說,只要台灣政府不再壓迫他,讓他和家人能在美國生活下去,他也不願意給台灣政府難堪。

藍營避免介入扁家事

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不願正面評論陳由豪政治獻金案,只表示沈富雄很辛苦,相信很多人都希望他能恢復記憶。蔡正元強調,無論陳由豪、吳淑珍或陳水扁的誠信,都是他們的家務事。由他們繼續去回憶,沈富雄的說法對選情不會有影響,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拉票。

蔡正元還呼籲泛藍的民意代表和支持者,不要介入陳由豪、吳淑珍和陳水扁之間的家務事,讓陳水扁和這些事就留在歷史的車站,讓台灣的歷史列車由連宋當車長向前行。

民進黨方面則認為,沈富雄出面對民進黨選情是「利空出盡」,有助於激發中南部支持者拉票投票的能量。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5 ----------

兩岸新聞
A26
太陽報

2004-03-19

李再挺扁學者指作用不大 連戰回應:So what?

台灣中研院長李遠哲公開挺扁,藍營昨天低調處理,總統候選人連戰僅以英語「So what?(那又怎樣?)」回應,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表示「尊重李遠哲個人選擇」;連宋總部發言人蔡正元則語帶嘲諷說:「每個人都有寵愛自己錯誤選擇的權利。」呼籲泛藍支持者及民代不必對李惡言相向,但若要適度表達「對李遠哲最後一點尊敬也沒有了」,也沒關係。

連戰昨天下午在台北縣掃街拜票,被媒體包圍詢問對李遠哲挺扁的看法時,兩度雙手一攤,沒特殊表情地說:「So what?」宋楚瑜則在強調尊重李遠哲立場的同時,質疑李遠哲期待陳水扁的「改革」、「講信修睦」做得到嗎?陳水扁最大問題是沒有誠意,「不斷騙人」。

「對他最後尊敬都沒了」

親民黨發言人黃義交指出,李遠哲頂「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一再介入政治,現在又出來挺扁,讓人對他的最後一點尊敬都沒有了。

台大社會學系薛承泰認為,李遠哲的民間聲望,跟四年前已經不同,今次再次跳出挺扁,不大可能有臨門一腳的作用。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6 ----------

台選大衝刺
B10
香港商報

2004-03-19

年輕選民非盡綠

【商報臺北專訊】特派記者陳嘉銘報道﹕2000年的「總統」大選﹐很多年輕人的選票都投給陳水扁﹐當時表現出藍綠的青年票形成巨大的對比。4年後的今日﹐又有新一批年輕的選民出現﹐但這一次則有點改變。

記者在大學裏訪問了一些剛擁有投票權的學生﹐有一位來自臺南的姓余的學生表示﹐他的家人都是支持陳水扁的﹐當他的父母接到民進黨的投票動員通知後﹐父母都要求他回去投票給阿扁。自己4年前也是挺扁的﹐但當時並沒有投票權﹐所以無法以行動支持阿扁﹔但扁政府這4年的表現實在太糟糕了﹐而且兩位候選人只會打口水戰﹐所以他決定投廢票。另一位修同學表示﹐他會全力支持連宋﹐因為他認為陳水扁執政4年﹐臺灣的經濟從來沒有好過﹐所以他希望連宋的務實態度﹐能夠帶領臺灣走出險境。與他同班的吳小姐則表示﹐她會支持陳水扁﹐但她也坦承﹐陳水扁的黨團確實是做得不好﹐但她希望能給陳水扁最後一次機會。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10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7 ----------

台灣選舉
A16
新報

2004-03-19

李遠哲表態挺扁綠營振奮

【本報綜合報道】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昨午表示,雖然這幾年台灣學術界的確有向上提昇,但是社會向下沉淪的力道十分強勁,這幾年來對他的抹黑不斷,他希望社會團結求進步,因此他決定站出來,支持繼續改革的力量,所以他才決定投票給陳水扁和呂秀蓮。對於李遠哲這一決定,正處選情告急的綠營感到振奮

李遠哲前晚發表一篇名為「不斷改革」的聲明,文中強調民進黨及其執政團隊確實經驗稍嫌不足,改進的空間很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必曲意袒護,不過他認為,他們的可塑性較高,理想較高,改革的驅動力也較強勁,因此這一次大選他仍會支持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陳水扁,他個人看到他們的進步。

盼社會勿再沉淪李遠哲希望陳水扁總統如果有機會再次獲得人民的付託,一定要講信修睦,用人唯才,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徹底剷除黑金,照顧社會上弱勢與窮苦的人民,並堅持各項改革,讓台灣社會真的不斷向上提昇。他表示,有人問他為何這次還是要選陳水扁?因為這幾天他剛從美國回來,心中有所感觸,這幾年他一直希望把中央研究院提昇到世界最高的水準,有人問這四年來真的向上提昇了嗎?

結果他發現在學術界、科技界、國家衛生研究院、同步輻射中心都有顯著的進步在提昇,但也看到很強的一股向下沉淪力量。他說,這四年他忍受很多抹黑,及很多不實的報道,因此他相信「這種事是會被看清楚的」。但結果還是不斷的被抹黑,因此覺得這股力量還是很大,決定要站出來講一些話,推動努力改革。

李遠哲舉例,這兩天還有媒體說有人買房子給他,這是子虛烏有的事,他和太太是非常重視節操的人,這對他們很重要,不做虧心事,監察院都有定期報告,但還是有人不斷抹黑他,好像要消滅一個人,這是不對的,他今天沒有懷抱著恨,只希望大家真正團結,好好的求進步。

這次選情緊繃,他希望不管誰當選,大家握手談和,為了國家進步,好好的共同努力,這是他的盼望。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8 ----------

台灣選舉
A16
新報

2004-03-19

到台中連宋總部門前 泛綠支持者抗議抹黑

【本報綜合報道】十多名泛綠支持者昨天下午到連宋台中市競選總部抗議發放抹黑文宣品,並邀請連戰及宋楚瑜三二 ○ 當天快樂投公投,而連宋台中市總部執行工作小組召集人林柏榕則指出,當前並無合於舉辦公投的因素。

綠控藍妨礙投票秩序

選戰進入倒數階段,藍綠陣營都卯足勁進行最後衝刺,連宋台中市競選總部日前發布一份「空投拜拜」的選舉文宣,並將陳水扁比擬為拉登與侯賽因,引起泛綠支持者的不滿。

泛綠陣營除由民進黨台中市黨部主委陳大鈞昨日上午到台中地檢署按鈴控告連宋台中市競選總部主委胡志強妨礙投票秩序外,昨午並由藝術家曾界帶領一群泛綠支持者前往連宋台中市總部演出行動劇抗議泛藍的抹黑,並邀請連戰與宋楚瑜三二 ○ 當天快樂投公投。

十多名泛綠支持者手持標語及戴上抹黑的面具在連宋台中市競選總部前演出行動劇,批評連宋以不實文宣抹黑陳水扁,而競選總部也嚴陣以待,以連宋的競選標幟及旗幟相迎,兩方人馬一度發生肢體拉扯,在旁維持秩序的警員緊急拉開兩方人馬,抗議行動在二十分鐘後結束。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9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10
文匯報

2004-03-19

四大因素決定大選勝負

青年票:兩軍爭持激烈

 高達350萬票的青年選票,由於比較沒有特定的政治立場,絕對是兩陣營卯起來爭取支持的族群。目前兩個陣營對支持度的評估各有不同。藍軍認為,青年選票不會大贏綠軍,但至少不會輸。綠營民調卻顯示,25至30歲的部分兩軍平手,20至24歲的部分,民進黨贏3%至5%。顯然藍綠在青年票上的爭持異常激烈。

客家票:藍營優勢縮小

 客家票以前是藍軍的優勢,但是今次大選已出現變化,民進黨政府利用其行政資源優勢,以撥款12億給「客委會」等手法,大搶客家票,綠軍民調顯示農曆年後客家票成長11%。

 藍營也意識到情況嚴重,除了固有的固票網路外,連宋勤於落區,向客家選民示好。藍營選戰核心幕僚表示,客家支持度,藍軍目前是還領先10-12%。

台北縣:選票近500萬張

 台北縣是全台灣最大的票倉,今年選票達496萬張。以4年前的「總統大選」來看,當時宋楚瑜在北縣拿下81萬多票,陳水扁的74萬票排名第二,墊底的連戰只有43萬。連宋兩人合起來有一百二十萬票的基本盤,遙遙領先陳水扁。而綠營在台北縣擁有蘇貞昌當縣長的行政優勢。在蘇貞昌執政前,藍綠支持度是55對45%,其成功連任後綠營支持度上升至51%。從選情看,藍綠兩軍在不同鄉鎮各具優勢。

公 投:綠軍意在選票

 綠軍把公投當成心理戰來打。他們從民調中發現,支持泛藍的民眾中,有20%的人認為「公投不違法」,綠營選舉操盤人士分析認為,20%的人當中即使只有1-2%因此鬆動流向綠軍,在雙方支持率相近的情況下,對綠軍無異是「天大的喜訊」。藍軍亦清楚綠營的「如意算盤」,已宣佈不支持公投,並將重點轉向爭取實質的「總統票」。 本報記者 王善勇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0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10
文匯報

2004-03-19

葉蒨文汪明荃挺連

 【本報訊】(記者 李思穎)對於這次台灣選舉,葉蒨文和汪明荃異口同聲支持連戰。葉蒨文沒有回台灣投票,皆因她和媽咪已經拿加拿大護照很久了,沒有投選資格,但她們熱烈支持連戰。葉蒨文表示:「我們支持台灣好,自己最討厭政治,最緊要是可以為人民做好事,這幾天媽咪都緊盯電視,連我演唱會綵排都不肯來看。」

 汪明荃也表示:「我都覺得連戰好一些,因為陳水扁在過去四年,只是講多過做。連戰在這四年做了很多,讓台灣人對他改觀,為自己挽回很多票數。」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5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1 ----------

台選專版
A22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無論誰贏 人人都是輸家」

台北直擊

  台灣大選已進入決戰階段,但這場藍綠之爭在一些民眾的眼裏,可能只是一場雙輸的黨爭。

  今日是台灣總統大選前夕24小時衝刺,泛藍及泛綠陣營昨日展開最後一波的競選宣傳。然而在競選口號的背後,民眾對於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能否真能帶給台灣長治久安,顯得矛盾重重。

原住民指扁上台 重拾尊嚴

  嘉義縣原住民、台北市計程車司機蔡璋璠是陳水扁的支持者。

  「國民黨當政的年代,我在中小學唸書時連原住民話也不能說,因此阿扁上台做了總統,我們原住民才有抬起頭的感覺,阿扁的確讓我們重拾尊嚴。」今年43歲的蔡璋璠直言︰「今次選舉如果阿扁輸了,連戰只會靠攏大陸,看不起我們原住民,我會感到尊嚴再失去,我或者會憤怒或者會哭。」

  但如果阿扁勝出,是否就代表他們未來的生活會更好,蔡璋璠卻顯得有點迷茫。「以阿扁與大陸的關係、與國際社會的關係,能否短時間內改善台灣的經濟,我不能確定。」他說。

選民︰大眾注定輸

  事實上從事旅遊業的阿扁支持者林先生,昨日出席造勢遊行時,坦言無論誰勝出,台灣民眾都可能要面對不穩定的未來。「連戰勝了,會把民主台灣出賣給沒有民主的大陸,阿扁勝了,卻又可能會令大陸台灣間擦槍走火。」他說。

  至於泛藍陣營的支持者方面,台北市計程車司機阿成蠻悲觀說:「阿扁當選了,台灣經濟恐怕會更快完蛋,但連戰當選了,失去當家地位的原住民隨時會暴動,社會一亂,脆弱的台灣經濟也是承受不了的,因此這場選舉無論誰勝出,台灣民眾可能也注定要『輸』吧」。

  有台灣政治觀察家認為,今次選舉比上次沒有改進,仍只是外省及原住民地位之爭,選戰不是如何改善台灣發展之爭,這對台灣很不利。

■本報記者鄧國強台北專電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2 ----------

台選專版
A22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藍勝 料維持「不統不獨」

  研究兩岸問題的學者普遍認為,國親聯盟若贏得大選,未來4年兩岸的政治關係,可望較民進黨執政時期穩定。雖然兩岸在短期內不可能統一,但泛藍執政不失為促進兩岸長遠和平統一的有利因素。

學者︰助奠統一基礎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麟徵認為,國親兩黨主張「兩岸應擱置主權爭議」,有助為兩岸統一奠定基礎。但她強調「統一一定要有過程」,盡管泛藍上台,兩岸在短期內肯定會維持目前「不統不獨」的現狀。

  不過,張麟徵認為國親兩黨在兩岸政策立場上,不可能長期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台灣不可能長期維持現狀,最後結果是要麼跟大陸統一,要麼獨立建國。所以國親目前的立場,並不是很具前瞻性。民進黨想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但在海內外都面臨強大壓力。」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嚴安林則預言:「連宋配當選後,雙岸關係將會相對穩定,政治關係不會好到不得了,但現在的緊張氣氛可以得到緩和。」

京可能接受 和平之旅

  對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戰前日表示,若當選將會到大陸開展「和平之旅」,嚴安林認為北京是有可能接受的:「現在的問題是(台灣當局)有沒有這個意願。若國民黨能夠承認1992年的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的『兩會共識』,這個可能是存在的。至於新當選者以甚麼名義、以甚麼方式訪問大陸,雙方可以找到大家同意的辦法。」

  至於連戰強調「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嚴安林則指出:「『一中』是事實存在的,不是接不接受的問題,也不是大陸強加給台灣的。台灣當局要首先承認『一中』,至於『一中』的具體內涵是甚麼,這個雙方可以商討。」

■本報記者 陳嘯軒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3 ----------

大珠三角·大江南北
B02
大公報

2004-03-19

透視「台獨勢力」的「台獨戰略」

自一九九五年李登輝拋出「中華民國在台灣」論至今,扁李一直謬論不斷,造成 兩岸關係持續緊張。這一背景下的台灣問題,不同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老」台灣問 題,因後者仍承認「一個中國」,而前者則始終以追求「台獨」為根本目的。

「新」「老」台灣問題比較

從根本上說,人們近年來不斷談論的台灣問題始於一九九五年。當時李登輝訪美,拋出「中華民國在台灣」論。這一謬論先升級為一九九九年七月出籠的「特殊兩國論」,而後於二○○二年再度升級為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直至發展到近期扁竭力操作及泛藍聯盟關鍵退讓導致的「公投法」入憲,連同扁堅持在今年三月二十日大選同時進行的「防衛性公投」。

迄今為止主要由這些事件標誌的「新」台灣問題,大不同於此前很大程度上可稱中國內戰之延續的「老」台灣問題,因為那時的最基本形勢之一,在於台灣海峽兩邊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九九五年以來的台灣問題的本質則在於掌握台島政權的「台獨」勢力以逐步增大的幅度和烈度堅持追求「台獨」目的,由此越來越嚴重地威脅中國的法理統一、領土完整乃至東亞的穩定與和平。

「公投法」入憲是「台獨勢力」迄今為止取得的最大突破性進展,三月二十日的「防衛性公投」使之更加如此。在此背景下,有政治警覺和經驗常識的人都會認為「台獨勢力」正在有計劃、有預謀地通過各種手段,追求在二○○八年前完成「台

獨」步驟,都會確信中國政府反覆指出的陳水扁「漸進式台獨」是對其「台獨」戰略的正確概括。

「漸進台獨」更具危險性

所謂「漸進」,是指迄今為止每項追求「台獨」目標的行動都是有限的,都不直接突破由中國大陸確定的「台獨意味戰爭」這一底線,也不直接突破美國政府關於台灣問題的政策的一項戰略性前提。

近月來,陳水扁及其幕僚們關於「公投」的「淡化」或降低調門解釋,更是多種多樣,特別是對「防衛性公投」兩項議題的正式界定從其初衷顯著退卻,以致被許多人誤認為純屬無聊之舉。此外,在「漸進性台獨」重大升級的間隔期間,總是有各種虛假空洞的保證或「善意」言辭,陳水扁在二○○○年「總統」就職典禮上做出的「四不一沒有」保證便是這方面的最大例證。

然而,一九九五年以來的事態一次又一次證明,「台獨」始終是李登輝、陳水扁之流的根本目的。從戰略上說,在先後以李登輝和陳水扁為首的「台獨勢力」方面,往往最重要的是逐步地做一件件雖然有限但「破天荒」的事情,希冀逐個造成大突破,把這些危險的觀點視為一種近乎純戰術取向的觀點,沒有重考慮政治行動的廣泛後果,特別是其心理後果是危險的。

反「獨」艱巨漫長

自我們面前的台灣問題浮現以來,中國政府堅持拒絕姑息任何在「台獨」方向上的「有限」變更,始終不渝地進行阻止「台獨」的鬥爭和其他努力,這是完全正確和非常必要的。但是,因三大因素,這一鬥爭始終複雜、艱巨和漫長,並且存在需要以恰當的「戰略平衡」對待的多項兩難。

這三大因素是:「台獨勢力」「包裝」各異,但本質相同的

「台獨」戰略;台灣問題與美國政策之間緊密和複雜的聯繫;以及台灣當局近十年的「台獨」言行背景下,台灣公眾中產生並嚴重發展的「台獨」心理和「台獨」情緒。

對選情作好兩手準備

就近期而言,三項有根本意義的戰略必需越來越清楚,從而使我們的戰略思維和抉擇在相應程度上相對簡化:

一、在台灣問題上,防止或阻止「台獨」具有超過其餘一切的優先地位,而且為此最為關鍵的,是通過足以對台灣政界、台灣公眾以及美國政府顯示無可置疑的決心的言行來確立威懾的可信性,即迫不得已時為制止或粉碎「台獨」堅決動武的可信性;

二、在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精神文化等各類大戰略手段中間,軍事和外交手段遠為突出地重要,而這兩類手段之間的平衡是上述「戰略平衡」的唯一關鍵;

三、「台獨勢力」如前所述取得了迄今為止的最大突破性進展,因而形勢要求我們在軍事與外交手段彼此平衡的前提下,進行迄今為止綜合力度最大的阻獨努力。

倘若連宋在大選中勝出,上述頭兩條就必須作相應的修改,即在軍事威懾這一潛在背景下,政治和外交手段以及它們的結合將佔有最重要地位。甚或可以說,倘若泛藍聯盟上台,阻獨的頭號關鍵將是政治,亦即如何在今後四年內,依靠一套創新性的政治戰略構想和政策,通過與泛藍政權的政治對話,大力爭取構建某種新的、可稱之為「解決」或「準解決」的兩岸關係格局,以決定性地削弱「台獨勢力」的影響,甚或杜絕「台獨」。

為此,我們必須在台灣問題上具備空前程度的政策創新意識、能力和效率。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15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4 ----------

臨門一腳
B03
香港商報

2004-03-19

藍綠最後關頭互攻擊

【商報臺北專訊】特派記者黃桂香報道﹕最後48小時內﹐藍綠分別召開記者會相互攻擊。泛藍指綠營在最後關頭可能會採取下跪生病等悲情訴求﹐而綠營則一語雙關指藍營「『連』選總統也買票」。

連宋競選總部昨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公布泛綠在最後的關頭﹐可能採取悲情訴求﹑下跪生病等「選前5大毒招」﹐期以提前消毒﹔同時提出「一不二要」支持連宋當選秘招﹐呼籲所有支持者在最後的48小時﹐「不鬆懈﹑要團結﹑要催票」﹐全力拉票挺連宋。

藍營列綠營五大毒招

總部發言人蔡正元一一列舉民進黨慣用的5大毒招﹐包括製造衝突﹐栽贓嫁禍﹑悲情訴求﹐下跪生病﹑非法遊行﹐製造混亂﹑媒體放話﹐分化泛藍﹑發布不實民調﹐混水摸魚騙選民。

蔡正元指出﹐可能的悲情訴求方式是在3.19 選前之夜,由前臺灣領導人李登輝突然心臟病發緊急入院﹐或是陳水扁﹑吳淑珍下跪﹐懇求人民再給一次機會。民進黨也企圖製造衝突場面﹐或是假買票事件﹐企圖嫁禍給泛藍﹐或以偽造或來源不清的大陸內部資料﹐透過特定媒體混亂民心﹐「抹紅」連宋兩人。

扁﹕「『連』選總統都買票」

而陳呂競選總部上午也舉行「3.20 百萬青年返鄉投票」記者會,陳水扁對著年輕學子強調﹐臺灣第一次公投﹐年輕人應珍惜公投並返鄉投票。

陳水扁還說﹐臺灣人的每張選票都很神聖﹐但4年前買票的陣營﹐有人現在還在被通緝﹐4年後同樣的人「『連』選總統也買票」。

陳水扁舉民國初年北洋政府曹錕賄選大總統的事為例﹐強調今天絕不能再出現「『連』選總統都買票的豬仔總統」。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5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台總統府秘書長呼籲台灣人冷靜[兩岸]

台灣的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表示,陳水扁和呂秀運的無生命危險,他們呼籲台灣人要冷靜。民進黨就暫停今晚的競選活動。

事發後,邱義仁召開記者會,證實兩人受到槍擊:「總統跟副總統在(台南)掃街拜票的時候受到槍擊,的確是槍傷,現在在奇美醫院就醫,奇美醫院就醫。目前,總統跟副總統都意識非常清醒,也沒有生命危險。總統跟副總統呼籲全國同胞能夠冷靜。」

邱義仁表示,陳水扁肚臍附近的腹部,和呂秀蓮右小腿近膝蓋受了傷,還說找到子彈:「醫院那邊已經現子彈,也都拍照。」他表示,現時未知有多少人開槍,以及開了多少槍。

事後,各相關部門召開緊急安全會議,討論如何處理明天的大選投票,並通知了國親聯盟的正副總統候選人加強保安。民進黨宣布暫停今天的競選活動:「我們通知暫時選舉活動,並且要求各地競選總部,必須由主任委員或者總幹事親自坐鎮,約束群眾,不要有任何情緒性的行為,也不要受到挑釁。」

民進黨又譴責暴力介入選舉,要求治安單位全力保護各候選人,以及追捕兇徒。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6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台灣中產階層對國親聯盟勝負有決定性影響[兩岸]

陳水扁在任四年,當地經濟一蹶介,到底台灣的中產階級如何看今次的選戰。

黃淑娟是閩南人,十多年前在台灣大學附近,先後開了兩間店舖,分別是茶館和餐館。過去四年,台灣經濟不景,但對她店舖生意影響不大,因為始終有一群大學生常客。她認為,台灣經濟不景,不可以責怪陳水扁政府:「阿扁上任時,我想他處在一個非常不好的狀態,第一個原因是他第一次執政。」

黃淑娟一家屬於中產階級。她表示,在過去四年間,她投資反而多了,是因為相信要對政府有信心,社會和經濟狀況才會有希望。

上一屆總統選舉,她投了民進黨的陳水扁一票,今次她說仍然會投他一票:「感覺是有生命、有活力的政黨,因為只有他對台灣社會改革,那是我的看法是這樣,那時候的國民黨覺得是一個很舊的那種政黨,有很多的包袱。」

國親聯盟最近做的民意調查顯示,高中以上學歷的中產階級,是他們主要支持者,但這群人的投票意慾很冷淡,相反支持民進黨陣營的選民,投票意慾卻踴躍,在選情緊繃的情況下,中產階層是否踴躍投票,對國親聯盟的勝負可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7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8
文匯報

2004-03-19

王金平出招 扁李跳起來

 【本報訊】據《中國時報》18日消息:選戰燃眉,儘管藍綠大打割喉戰,不過,昨天過生日的國親操盤手王金平,卻展現廣結善緣的政壇人氣。一大早辦公室絡繹不絕的送進一盆盆花,滿室生香之餘,李登輝送的古典蘭和連戰的蝴蝶蘭對角相望,陳水扁、呂秀蓮、和馬英九的賀禮也齊聚一堂,彷彿上演一場「朝野大和解」。

 李登輝的花側放在王金平左手邊,距離之近不到一公尺,但談起這位過去的老戰友,近日頻頻在造勢場中召喚他籌組「台灣國民黨」,王金平只是微笑不置評,話鋒一轉又回到選情。上周的3.13大遊行,被藍營視為扭轉選情的關鍵點,當時身兼連宋總部主委的王金平,在高雄場發表了「國民黨是本土政權,愛台灣非綠色專利」演說;配合南台灣沸騰人氣,藍營內部認為王金平有別以往的高亢演出,已穩住了藍營內的本土票源。

 想不到王金平向「淺藍」本土選民喊話隔沒兩天,扁李兩位前後任「總統」就「有志一同」聯手出擊,在王金平大壽前夕獻上「大禮」,將他拱上「台灣國民黨主席」位子。王金平幕僚私下表示,這代表王金平的演說奏效,讓扁李跳出來「挑」藍軍本土選民,企圖影響其投票意向。

 對扁李明顯有所圖的出招,王金平以軟綿綿的「推手」輕輕以對,輕描淡寫地以「這是選舉動作」定調。面對扁李的挑撥,王金平未高聲辯解,但以實際行動證明一切。選戰結果即將揭曉,扁李聯手出擊,讓王金平意外在選前最後關頭,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也考驗王金平的政治智慧。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2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8 ----------

EDT
EDT7
南華早報網上版
NAILENE CHOU WIEST in Kaohsiung
2004-03-19

Swing voters targeted by hopefuls from both sides

The presidential contenders yesterday targeted undecided voters as the campaign entered its final stages.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challenger Lien Chan attended a series of engagements throughout Taiwan aimed at securing the ballots of wavering voters.

In Kaohsiung, entrepreneur Wu Chang-sheng urged people at a rally to vote for Kuomintang candidate Lien Chan and his People First Party running mate James Soong Chu-yu.

Mr Wu supported the Green camp in past local elections and his vote will be crucial in a tight race.

About one-third of voters said they were undecided in polls released last week.

Saturday's poll is expected to produce an 80 per cent turnout among 16.5 million eligible voters.

Kaohsiung is a traditional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stronghold. Mr Wu chose to stage the rally amid a tiny enclave of Lien supporters at the military port of Tsoying and invited retired admirals to join him on stage to shout campaign slogans.

The audience should be staunch backers of the KMT, but this is not always the case.

Chiang Yu-wen, a retired sailor of mainland descent, said: My children and their spouses don't listen to me and I have given up trying to make them obey me.

A social worker estimated there were about 3,000 eligible voters in the community - almost insignificant when compared to the 120,000 in the city of Kaohsiung.

Mr Chiang said he had tried to stay at home during the election campaign because the hostility on the street made him angry.

Some hooligans called me a `Chinese pig' and told me to take a boat back to where I came from. Why should I? My home is here.

Additional reporting by Agence France Presse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3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9 ----------

EDT
EDT6
南華早報網上版
ALLEN T. CHENG in Taipei
2004-03-19

'Whoever wins, Beijing has to change'

Beijing will have to develop a fresh approach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regardless of who wins tomorrow'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ccording to Taiwan's top official in charge of mainland affairs.

Tsai Ing-wen, chairwoman of the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said even the Kuomintang would have a difficult time returning to the 1992 consensus of one China if it won.

Beijing should look forward, rather than backwards, said Ms Tsai. The opposition to one China is very strong in Taiwan.

Lien Chan, the KMT presidential candidate, said this week he would agree to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so long as one China was no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 has also promised never to allow Taiwan to reunify with the mainland under the People's Republic.

Ms Tsai said Beijing should reassess its position of not dealing with Chen Shui-bian if he is re-elected.

I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wins, it would not be in the interest of President Hu Jintao to maintain this stalemate. It may be good for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ut not for Hu Jintao or [Premier] Wen Jiabao.

Would Beijing talk to us? Ms Tsai asked rhetorically.

Does it have a choice? It should realise it made a mistake not talking to Taiwan. A sensible government in Beijing should know that it could bring everyone closer through dialogue.

Talks have stalled in the past four years because the DPP government refused to recognise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calling for new talks and a new consensus based on equality and reciprocity.

Beijing insists talks can only occur if Taipei admits it is a part of one China.

We would be happy to talk about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but to accept it first [and then talk about it] is against the logic [of] people here, said Ms Tsai.

Whatever we decide, we want to make sure we have sovereignty, and that decision can only be made by the 23 million people living here - and we, and only we, can make that decision.

Ms Tsai praised Beijing for its generally low-key stand on the polls and for not threatening Taiwan in the run-up to voting.

Ahead of the 2000 election, former premier Zhu Rongji warned the people of Taiwan against voting for Mr Chen, but his warning appeared to backfire, with voters doing the opposite.

Even if Mr Chen were to lose the election, Ms Tsai said, his DPP would remain influential.

We don't want our sovereignty to be undermined, said Ms Tsai. She is the principal author of Mr Chen's peace initiative, which proposes the formation of demilitarised zones in the Taiwan Strait, allowing more mainland investors and tourists onto the island, and opening up direct air links.

However, demilitarised zones and air links would be created only if the mainland agreed to withdraw its 500 missiles pointed at Taiwan.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3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0 ----------

EDT
EDT6
南華早報網上版
BILL SAVADOVE in Xiamen
2004-03-19

Sparkling rockets symbolise surreal politics

Two months ago, the mainland fired rockets into the sky less than 5km from the island of Quemoy,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aiwan.

The display was not a show of force but merely fireworks to greet the Lunar New Year since Quemoy, also known as Kinmen, lacked the funds for its own pyrotechnic show.

The gesture was part of the charm offensive launched by the mainland's frontline province of Fujian ahead of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imes have changed since Xiamen, the closest mainland city to Taiwan, and Quemoy traded artillery barrages and propaganda broadcasts across a narrow stretch of water.

Xiamen University professor Fan Xizhou, 54, does not remember the artillery duel in 1958 when the mainland shelled Quemoy for 44 days and Taiwan returned fire with 75,000 shells.

But he remembers mobilising for potential war in the early 1960s and an interruption to courting his wife in the 1970s, when local militia ordered the amorous couple off scenic Gulang Yu Island because of a 9pm curfew.

This used to be the front line, said Professor Fan, now a prominent academic at Xiamen University's 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Xiamen and Fujian have sought to court Taiwanese tourists and business executives since the 1980s in the hope that closer economic and trade links will pressure Taipei on thorny political issues.

The mainland fears tomorrow's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uld give the winner the political mandate to move towards independence.

Just days before the election, Xiamen felt more like an easy-going, semi-tropical island than one of the world's potential hotspots for a military conflict.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turned vast stretches of coastline into tourism zones and luxury property developments. Gazing across the water at the cold war foe has become a popular attraction for mainland tourists.

At a scenic outlook beneath a massive sign reading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one Chin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ity, tourists pay 1 or 2 yuan to look through binoculars at little Quemoy Island, a few thousand metres away. A nearby hotel proudly advertises its views of the Taiwan-controlled island. Tourists can pay 96 yuan for a boat trip to see Quemoy.

But signs reading military-managed area and soldiers and sailors in uniform on the streets of Xiamen are a reminder of the heightened state of alert ahead of Taiwan's election and referendum on boosting the island's defences.

Down at the Peace Wharf, more than 10 travel agencies are offering special election packages to Taiwan businesspeople living on the mainland who want to return to vote. Agencies are offering packages that include the boat trip from Xiamen to Quemoy and onward plane ticket, plus the return journey, for as little as 1,200 yuan.

The peak for Taiwan people going home to vote is this week, said Fang Ping, who works for the Club Travel Agency. More than 200,000 Taiwanese people living on the mainland have gone back to vote, local newspapers reported.

One Taiwanese businessman at the travel agency for tickets said: It's more convenient then flying through Hong Kong since it only takes about three hours back to Taipei.

The man, who declined to be named, said most of his friends would be voting for opposition Kuomintang candidate Lien Chan, instead of incumbent Chen Shui-bian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hoping improved ties with Beijing would protect their investments in the mainland.

Taiwanese investors have poured more than US$9 billion into Fujian province.

There are 12 passenger boats a day between Xiamen and Quemoy, six each way.

Except for a handful of offshore islands like Quemoy, Taiwan has banned direct transport and trade links, meaning most passengers and cargo must pass through a third region.

A record 11,000 people used the Quemoy route during the Lunar New Year holiday period this year, up from 5,000 last year, state media reported.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1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江素蕙
2004-03-19

兩岸三地情
兩岸和與戰

國際的政治評論家看台灣的總統大選,認為這場選舉既關係中華民國的存續,也關係兩岸的和與戰,因為民進黨的繼續執政,「去中國化」政策必然將台灣與中國大陸推向永久分離和仇視對立的深淵,更何況陳水扁「公投、制憲」的台獨時間表,會將兩岸帶向以軍事攤牌的險境。

但在民進黨及其支持者並不認為如此,他們認為中共新領導人上台,政策溫和外也趨於務實,如這次公投案的訴求,北京沒有強烈的反擊。

北京甚至表示不在意泛藍或泛綠哪一組合勝出,尊重台灣民意,現不在乎於選舉的訴求是甚麼?而在於台灣執政當局在五月二十日新任總統就職後的政策路線。

北京這些態度讓民進黨更有恃無恐,認為現階段不管如何鬧,北京都不會有所反應。就算民進黨勝出,陳水扁繼續執政,在他的就職演說中,又可重施故技再重提「四不一沒有」,保證不宣布獨立、不廢除國統綱領等,先穩住大局,然後再切香腸式一步步地邁向台獨,讓北京難以應對,自無戰爭的危險性。

但在泛藍的角度來看卻不如此,因為這次的選舉不但牽動兩岸關係,也將牽動台灣內部政治版圖的消長,因之泛藍有絕對不能輸的沉重壓力,也不希望台灣長期面對北京威脅的壓力。泛藍可緩和兩岸關係,並希望在選後能改善兩岸關係,並跨出和談的一步。不過在選舉期間,不願增添變數,泛藍不提「一中原則」,也不談統一問題,但泛藍能夠創造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是叉疑慮的。台灣百姓面對這歷史的抉擇,戰與和都在投票的一念之間!

評論員: 江素惠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8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2 ----------

臺選世相
B04
香港商報

2004-03-19

扁變黑瘦

「阿扁現在曬得像包公一樣了﹗」在許多人眼裏﹐陳水扁現在真的比一兩個月前黑了很多﹐尤其從3月開始﹐陳水扁馬不停蹄全臺到處跑後﹐黝黑的膚色更是明顯。

有攝影師拿四年前陳水扁第一次參選「總統」時的照片對照﹐那時的阿扁面色紅潤﹐兩頰微胖﹐比起今年顯得有些判若兩人。

從競選活動開打以來﹐陳水扁就用史無前例的拚場方式跑遍全臺﹐據了解﹐目前陳水扁一天的睡眠經常不超過五小時﹐好在他體能不錯。隨行在陳水扁身邊的醫師說﹐比較顧慮的只有「總統」的喉嚨而已。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3 ----------

評論-林行止專欄.中港評論
P10
信報財經新聞
範中流
2004-03-19

政局觀微
再談第三屆特首候選人

  台灣將於明天進行總統選舉,藍、綠陣營旗鼓相當,各自動員海外支持者回台投票,當地點票方式奇快,周六傍晚馬上會知道選戰結果。基本上,無論是民進黨陳水扁或者國民黨連戰勝出,都無改中央政府對港政策,過去幾周香港親中陣營掀起的愛國論罵戰,基本上只達到令港人對「左」的厭惡,同時間接地替民進黨助選,讓台灣民眾更加不信任「一國兩制」可以適用於台灣,因為屆時幾百萬投了民進黨票的人士,可能都不符合「愛國」的審查標準。

  筆者上周提到這次人大政協會議開幕,第一個施施然走出來是舊領導人(指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已經令人覺得有點奇怪,結果連閉幕禮第一個走出來的領導人也是江澤民,更加證實江並未真正退下,胡溫不算完全接了班(《人民日報》日前同時刊登胡錦濤與江澤民兩位最高領導人出席中共中顧常委段君毅喪禮儀式的照片,已告訴讀者怎麼一回事),後面還有一個「太上皇」,這次愛國論顯示中央領導人對於處理香港事務軟硬程度,確有「分歧」,基本上胡溫兩人所用的字眼仍是較溫和的。

  胡、江的領導形勢對特區第三屆特首選舉人選肯定有影響,從國家總理溫家寶在人大政協閉幕記者會的發言,充分顯示新領導人對於舊領導人委任的特首董建華,十分不滿兼看不起!若非江澤民繼續「腰」,肯定董建華無法做足第二屆任期。

唐英年暫時領先

  從最近的形勢來看,第三屆特首的候選人暫時只剩下三人(明顯已在面),包括由父親出聲說願意做特首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根正苗紅擁有傳統左派支持的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以及最近又蠢蠢欲動的吳光正。其他的可能候選人暫時都偃旗息鼓(除非有新變數出現),剩下一個永遠可以「執死雞」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曾的機會在於只要董建華提早下台,根據《基本法》,他就可以署任特首,直至選出新特首為止。

  梁振英與唐英年近期對於「爭奪特首」的取態都很積極,唐英年上周發表的首個財政預算案平平無奇,雖然在財赤限制和選舉年下難有大動作,但是這個預算案無法顯示他對於理財有甚麼理念願景(vision),商界對於唐英年有一個評語,覺得他除了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外(公務員對他的態度與梁錦松就有天淵之別),並看不到他有什麼特別才幹,但是對於商界來說,唐英年的好處正是如此,一張白紙,容易聽人意見(也可能容易被左右),目前公眾形象不差,一招「笑容可掬」即使沒答到什麼問題,大家不知怎地也會接受(他有觀眾緣,香港市民又相信他有運氣)。

  昨天香港重要富豪李嘉誠表態支持唐英年,顯然已經聞到氣息,這次人大政協會議,江澤民「走在前面」的做法(這點有違中國共產黨的一向傳統),即是要昭告天下他依然在中共中央系統佔最重要位置和影響力,所以一向買「江派」的商家開始放心「買下屆特首候選人」!唐英年的父親唐翔千,被公認是江澤民的老友,他出來公開講話(接受《文匯報》訪問),應該是已取得默契。所以未來出來表態支持他的聲音應該愈來愈多,「特首賽」暫時他是領先了。

梁振英的後台成謎

  梁振英早前在打擊劉慧卿「台獨」言論不遺餘力,當時「左」佔上風,他的「真正中央後台支持者」一直無人能夠看穿,七年來他一直在「政府內閣」佔重要席位,但一直沒有「良好可以發揮的政治平台」,此外,「八萬五始作俑者」的惡名,一直無法在市民心目中消除,觀眾緣稍欠,十大專業團體也開始抱怨他沒有替他們爭取到什麼實質利益。但無論如何,梁振英多年來,不紅不黑的情況下,始終能在政壇不倒(每年國慶都能上台,國家領導人來港常有份接機),他總是最終「有用和忠心的棋子」。

  至於吳光正,多年來即使他如何表態說無心再選特首,仍無人相信,他是三人當中公認最有治港宏圖大計的人,只是商界人緣不夠好,又有「宿敵」,近年他北上做了許多工夫,補當年競選不足的地方,不過,肯定的是這次吳光正一定不肯再次擔任「可犧牲的選舉門面炮灰」!下屆特首選舉是長途賽,三年內(除非董提早下台)可以有許多變數和意外。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4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4 ----------

EDT
EDT7
南華早報網上版
JACKY HSU in Taipei
2004-03-19

Lawmaker 'likely' met tycoon with Chen's wife

A senior legislator from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admitted yesterday it was very likely he was present at a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 Chen Shui-bian's wife, Wu Shu-chen, and a disgraced tycoon she claims never to have met.

In a live television broadcast, Shen Fu-hsiung said he probably escorted Chen You-hao, former head of conglomerate Tuntex Group, to a meeting at Wu Shu-chen's home 10 years ago when her husband was running for Taipei mayor. It's very likely that I accompanied [Chen You-hao] on the visit, said Mr Shen.

Chen You-hao, a fugitive who is hiding in the US, claimed on Monday that he gave Ms Wu a NT$3 million (HK$700,000 at current rates) donation towards her husband's campaign at the meeting.

Donations are legal, but the incident has caused controversy because Ms Wu has repeatedly denied meeting Chen You-hao, in an apparent attempt to avoid being associated with the tycoon, who fled Taiwan in 2002 after being charged with corruption offences.

Chen You-hao has levelled numerous other charges of corruption against President Chen.

Mr Shen said yesterday it was possible that Ms Wu might have forgotten about the meeting. That happened 10 years ago. During that trip, the person who gave [the money] was supportive, and the person who took was appreciative. It was a beautiful thing 10 years ago, but became an awful thing 10 years later.

A spokesman for President Chen said he respected Mr Shen's view but that people should try to focus on the campaign issues. Chiou I-jen, a senior Presidential Office official, said the first lady still insisted she was innocent.

Ms Wu is suing Chen You-hao for libel, and Mr Chiou urged all parties to allow the court to handle the matter from now on.

Meanwhile, Nobel laureate Lee Yuan-tseh campaigned in support of President Chen yesterday.

The ruling camp lacks experience and has big room for improvement. But I do feel that President Chen has bigger potential to improve and he is more enthusiastic in carrying out reforms, he said.

Mr Lee won the 1986 Nobel prize for chemistry. His last-minute support for President Chen four years ago was seen as key factor in his victory. Yesterday, President Chen met Mr Lee to show his appreciation and his commitment to carrying out reforms, reducing ethnic divisions and seeking co-ope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Impro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will be a priority in my government, he said.

Opposition challenger Lien Chan laughed off Mr Lee's support for President Chen, saying: So what?

Mr Lien's supporters said while they respected Mr Lee's decision, they did not think he would have much influence on the campaign.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5 ----------

海峽兩岸
A04
大公報

2004-03-19

隱身多日終露面證實陳由豪之言不虛 沈富雄承認陪同獻金 扁妻仍抵賴

【本報特派記者穆風台北十八日專電】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向陳水扁送交政治獻金一事的主角人物、「民進黨大老」沈富雄,今天終於出席了記者會。雖然他未徹底指明事件的真相,但他並未否認,曾陪同陳由豪去陳水扁家中,見了扁妻。他承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去了。

在避不見人,失去聯絡三天後,沈富雄上午終於露面,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由於事件備受關注,吸引了逾百位記者出席。

沈富雄在記者會上獨白近一個小時,期間他回應陳由豪的跨海指控一事,雖然並未徹底釐清事實,但他指出,對於他十年前有沒有去陳水扁家中,有四個可能性,而其中第一個就是他去了,大部分的人也曉得,這是合理的答案。但他解脫說,也不排除其他三個可能性。

沈富雄分析稱,第二個可能性就是他沒去,根本沒這回事,但記憶中卻認為有去;第三個可能,就是他沒有,但刻意陷害「第一夫人」和陳水扁,但這有可能嗎?第四個可能,就是他有病,就是妄想症,幻想他有去。沈富雄也說,最大的可能性是第一個,就是他去了。

至於陳水扁妻子吳淑珍稱沒有這回事,沈富雄表示,吳淑珍有三個可能,第一個吳淑珍可能真的忘了;第二個是惡意隱瞞;第三個則是善意隱瞞。沈富雄強調,未來他願意依照「國民」應有的本分,在法庭上做必要陳述。

由於距離選舉只剩一天半,綠營所有輔選幹部與「立委」幾乎全程觀看這場記者會,記者會一結束,總部立即進行危機處理,「立院」黨團也隨即召開記者會,總召柯建銘說,選舉到最後,這場已經失真的選舉應該回歸到基本面,不要再在陳年往事中糾纏。

上午現身的沈富雄,態度相當坦然,他一面強調這是十年前的往事,藍綠雙方都不應該在這問題上打轉,應該回歸各自的選戰主軸,另一方面,沈富雄也痛批外界狀況外,媒體報道與評論報道失真。

對於這段時間的發展,沈富雄指出,陳呂競選總部的高層都沒有找過他,一直到上周四他主動詢問,才了解高層操盤的人,統統在狀況外,因為他們從夫人得來的訊息是沒有,根據這個訊息,一路操作下去,原先這只是小小的分歧點,但卻跟滾雪球一樣,就變成今天這麼大。

沈富雄說十年前陪陳由豪見過吳淑珍是一件美事,吳淑珍今天接受電視台專訪時稱,她確信自己的記憶,請沈富雄能夠尊重她,因為陳由豪太太林富美到官邸她都敢承認,如果陳由豪十年前到過她家中,這並不違法,她怎麼會不敢承認。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6 ----------


TMP03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台灣總統府, 陳水扁受槍傷無生命危險 / 明天如期舉行大選(更新)

台北 (AFX-ASIA) - 台灣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證實, 總統陳水扁今日下午1:45在台南拉票時腹部中槍受傷, 被送往當地奇美醫院治療, 陳水扁沒有生命危險, 仍清醒。

邱義仁稱, 同告受傷的副總統呂秀蓮也無生命危險。

邱義仁表示, 台灣已啟動國安機制, 將向另一組候選人提供保護。

邱義仁又表示, 大選明天將如期舉行。

gn

04:00p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1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7 ----------

兩岸新聞
A31
太陽報

2004-03-19

扁嫂堅稱未見過陳由豪

在沈富雄召開記者會後,扁嫂吳淑珍堅稱「自己記憶力好,從未見過陳由豪。」不過,邱義仁卻希望事件能暫時平息,以後透過司法、以科學方法釐清。民進黨內部說法不一,顯然出現不協調。

吳淑珍昨晚接受台視訪問時,表示她相信自己的記憶,矢口否認陳由豪曾到過她家。她強調若陳由豪與沈富雄在十年前曾到過她在民生東路的住宅,她不怕承認,因為這不是違法的事情;陳由豪太太林富美亦曾在半年前到過她的官邸。她強調她的記憶力向來不錯,希望沈能尊重她的記憶。

吳淑珍昨晚在台南市舉行造勢晚會上表示,為了十年前的事情吵成這樣,實在無聊。她又警告,泛藍軍用盡抹黑和買票手段,一旦敗選,將製造暴動,但軍隊已作好準備。

在沈富雄記者會後,邱義仁表示民進黨「尊重沈富雄意願,回歸選舉主軸」,就沈富雄的說法定調。邱義仁強調,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對於吳淑珍與沈富雄記憶有出入的地方,邱表示,由於年代久遠,每人記憶不大一樣,競選總部尊重沈富雄的記憶。然而他強調,大家都不是當事人,而公認聰明的沈富雄也會有記錯的時候,因此希望事件能透過科學方法處理。

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黃志芳表示,當事人的記憶難免有所模糊,希望各界能靜待司法調查結果。

藍營:不介入家事

台聯秘書長林志嘉則表示,沈富雄現身,展現勇於真實面對,對民進黨選情應有正面影響,同時呼應中研院長李遠哲的公開聲明。林志嘉強調,雖然民進黨的經驗不足,但前進空間比國民黨大,可吸引北部的中間選民支持。

對於沈富雄的記者會,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表示,泛藍軍不會介入民進黨的「家事」,事件主角的誠信,日後人民將有公斷,藍軍將不再評論此事。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0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8 ----------

兩岸新聞
A28
太陽報

2004-03-19

梁柏薰在港出示陳哲男簽名收據 扁幕僚再爆收賄醜聞

【本報訊】扁幕僚收賄醜聞再添一宗。台灣前華僑銀行董事長、新偕中建設負責人梁柏薰昨日在港召開記者會,大爆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兩年前曾接受其一百一十一萬元新台幣(約二十五萬港元)「奠儀金」,並出示附有陳哲男簽名的收據作實。梁柏薰更自稱曾捐獻超過六億五千多萬元新台幣(約一億四千七百萬港元)給民進黨政府,但全部款項去向不明。

名為「總統府黑吃黑、梁柏薰真情告白」的記者會昨在本港一間酒店召開,身穿便服的梁柏薰表示,陳哲男曾收受其七張支票,總數逾三千萬元新台幣(約六百八十萬港元),卻不肯承認。

收款代擺平司法糾紛

梁柏薰早前指陳哲男收賄六百萬元新台幣(約一百三十六萬港元),聲稱可代為擺平司法糾紛,其後卻不了了之,陳哲男甚至公開否認。為證明與陳哲男的「友好關係」,梁柏薰在會上出示陳哲男在二○○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簽收的一百一十一萬元新台幣收據,作為陳母過身的慰問金。

為顯示與陳哲男交情匪淺,梁柏薰昨日更公開陳哲男住所、手機電話,希望陳哲男承認收受款項,否則將出示第四張相關受賄收據。梁柏薰說,只要陳哲男肯公開對質,他願意立即返台交代,然後服刑。

現任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曾承認收取梁八千萬元新台幣(約一千八百萬港元)政治獻金。梁柏薰說:「經查證後,確定當年的台灣省長宋楚瑜將所有獻金用作政黨運作,並無不法,但扁政府卻將我的捐獻『亂花掉』!」

梁柏薰最不滿被民進黨指為「黑金代表」,他說:「當民進黨利用你,需要金錢上的協助,便稱兄道弟,當你失去利用價值,就反面不認人!」梁柏薰稱,陳水扁政府就是最大的黑金集團,最少收取他一億四千七百萬港元捐獻,簡直是「黑吃黑」。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9 ----------

論壇
A40
明報
王家英
2004-03-19

連宋當選兩岸和好?

眾所周知,北京對「連宋配」有所期待,原因當然是相對於「陳呂配」,「連宋配」在兩岸政策立場較具統一傾向。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連宋配」真的當選,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經歷近4年的僵局,是否就可迎刃而解?筆者的答案是不容太過樂觀。

首先,面對大選的巨大壓力,「泛藍」的兩岸政策近期已向中間偏獨方向大幅轉移。去年12月中,連宋全國競選總部主委、立法院長王金平和國民黨主席連戰便先後公開指出,「泛藍」陣營今後將不會再談所謂「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會否認陳水扁提出的「一邊一國」,不會反對台獨,也不會排除台獨成為台灣人民未來的選項。「泛藍」陣營的新兩岸觀與民進黨近年的兩岸政策主張幾乎同出一轍。只要這樣的背景不變,即使「連宋配」當選回朝,兩岸關係所能改善的,可能僅是心理和氣氛而已。

其次,從政治形勢看,「連宋配」贏得大選後,台灣內部政局直至年底立法院選舉前仍將處於相當混亂的局面。一方面,民進黨雖再次淪為在野黨,但經過4年執政,其對國家機器的運作早已掌握透徹,加上其與同屬「泛綠」陣營的台聯仍合共掌控立法院100個議席,在野的戰鬥力絕對較4年前大為增強,對「泛藍」執政聯盟肯定會造成史無前例的壓力。另一方面,「泛藍」陣營重奪政權,其實才是其內部權力分配考驗的真正開始。面對執政權力的大餅,國親和連宋之間究竟能否就新內閣和年底立法院選舉人選達成有效的妥協和安排,誰也無法輕下斷語。

綜合上述兩大因素,不難推斷「連宋配」當選並不保證兩岸的政治分歧會大幅收窄,而受困於台灣內部政局,短期間連宋也未必有餘力重點改善兩岸關係。不過,連宋上台無論如何應不致如阿扁過去數年在台獨路上的咄咄相逼,如此兩岸關係便能取得暫時的喘息空間,這也許就是北京對「連宋配」上台的最起碼期待了。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26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0 ----------

台灣大選
A28
蘋果日報

2004-03-19

選戰指標
台北彰化兩縣定藍綠輸贏

「最後的選戰指標是台北縣與彰化縣。」選戰公關公司董事長吳祥輝指出,台北縣擁有二百六十萬選民,誰多贏一個百分點,可以抵過中部地區三到五個百分點。藍、綠更提出了台北縣三個鎮的指標戰區:「雙和」(永和、中和)少輸,扁就贏;新莊能贏,連就贏。

「新莊贏,全國就大贏了!」

台北縣中和市人口有四十萬,相當於宜蘭整個縣,永和市也有二十三萬、新店市有二十五萬,「雙和」與新店都被視為藍營大票倉,上次台北縣長選舉時,蘇貞昌在這三市慘輸十五萬票。「要比給蘇貞昌的票再更多一點,讓永和這個藍營的鐵票區,從荒漠變綠洲。」多名出身自台北縣的民進黨立委用「荒漠」一詞形容永和。

相比之下,台北縣新莊市被視為藍營的指標區。連戰日前到新莊市更坦言,他知道新莊市是藍軍選情困難的地區,但還是請大家努力,「新莊贏,北縣就贏;北縣贏,全國就大贏了!」

民進黨要擴充彰化綠色地盤

除了台北縣,位於台灣中部的彰化因為選票結構在全台灣具代表性,也成另一觀察指標。上次大選時,陳水扁在全台拿下百分三十九,在彰化也拿下百分四十。

連戰近日頻頻往彰化造勢拉票,民進黨籍彰化縣長翁金珠則全力為陳呂配拉票,希望擴充彰化的綠色地盤。 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1 ----------

要聞
A04
星島日報

2004-03-19

決戰前夕
連宋搶票「大轟炸」陳呂反攻台北 藍綠對決 貼身巷戰

昨日台灣大選進入最後倒數四十八小時,藍綠兩大陣營開始全力衝刺催谷選票。綠營 (民 進黨陳呂配)將反攻台北列為重點中的重點,包括陳水扁在內的民進黨重量級人物親自投入巷戰,而藍營 (國親聯盟連 宋配)的最後策略,則是以危機意識去刺激選民投票。

硝煙彌漫的台灣選戰雖然尚有一日方能

決出勝負,但陳呂陣營顯然感受到綠方選情的形格勢緊,按他們自己的評估,在這次選戰中,南部可以大勝,中部小勝,故此在最後階段決定把重兵集結在台北。綠營的目標是在台北縣與藍營打成平手,在台北市將差距縮小、維持在二十萬票之內。

林義雄陪阿扁「洗街」

陳水扁昨天一早主持了一個記者會,號召百萬青年三月二十日返鄉公投。隨後,他與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親自投入巷戰,到了台北縣的板橋、新莊、三重、蘆洲和台北市的萬華、中山等區掃街拉票。

綠營並公布了一個反攻台北催票計畫,號召其他縣市向大台北地區親友拉票。南部七縣市長也宣布南部選情一片大好,呼籲鄉親向台北催票。

藍軍「危機意識」催票

藍營方面也打響了最後關頭的動員大戰。連宋總部除了發動支持者每人拉二十票之外,並發動以全島一萬三千多個投票所(即票站)為單位的義工大隊,以每人十戶的責任額進行家戶拜訪,進行固票和三月二十日當天的催票工作。

國民黨組發會主委丁守中表示,大選決戰關鍵在藍軍支持者的投票率,最後階段的策略是激起選民的危機意識,「投票率愈高,越有贏面!」昨天起,藍營開始密集播放最新的催票廣告︰「少你這張票,讓台灣再苦四年,你願意嗎?」另外,報紙、廣播、電子郵件等高科技催票武器也開始「轟炸」全台。

料投票率可達八成

藍營預估,全台平均投票率可達八成,但重點是如何催出自己的票,而不是對手的票。挾「三一三」的餘威,藍軍喊出的催票口號是「把感動化為行動,信心化作勝利,力量化作選票」。

丁守中指出,藍軍已啟動的催票行動,包括「全面上路」計畫,由全體公職包括立委、議員、鄉鎮長和村里幹事掃街拜票。婦女、青年兵團也已上路,還有百萬青年傳短訊拜票。本報記者崔俊良、嘉欣、林小慧、梁文瑜、陳子巖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2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2 ----------

論壇
A40
明報
章念馳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
2004-03-19

台灣大選
讓別人失去自由這是民主嗎?

小小台灣三二○選舉,竟如此牽動了全球關注,為什麼?因為這場選舉已完全超出世上任何一場正常的選舉,陳水扁將這場選舉設計成告別中國的公投,用民粹煽起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鼓動民眾向中國說不,他把自己扮演成守護台灣的天使,把對手貶為外來政權,他這樣做是他實在沒有任何政績業績可取悅選民,只能挑起統獨對決了。這對兩岸關係而言,是檢驗和平統一還有多長生命力,眼看一場主權保衛戰一觸即發,對彼岸的同胞來講是一個痛苦的選擇。

這對周圍國家而言,也是一個被動的選擇,台海的波濤,勢必會影響地區的穩定與經濟的成長,鄰國只能無奈地關注事態的發展。

這對中美關係乃至中日等國關係而言,意味是否就此要為台灣問題攤牌,以兵戎相見,將孩子們的血去潤紅陳水扁的臉色,這也考驗各國領導人。

誰當選 不應是兩岸關係末日

可以說,全世界都在被動觀看這場選舉,看陳水扁要將世界引向何方,這絕不是他的偉大,而是他的自私。他為了競選連任所謂的總統,不惜挑動族群與統獨對決,來取悅求爽求獨的台灣選民;不惜以「公投入憲」、「台獨制憲」、「獨立建國時間表」威脅母國,來討好世上反華勢力的歡心;不惜招徠各方反對,然後扮演成救台灣的英雄,來騙取「總統」寶座。他讓全世界都成了他的人質,這何其自私!以自己的快樂,造成別人的痛苦;用自己的「自由」,讓別人失去自由,這就是所謂的台灣民主嗎?像陳水扁這樣醜角,迄今仍有這樣的市場,這究竟反映了什麼?是很值得人們很好去思索的。

台海問題演變至今,從荷蘭佔領台灣38年,到日本割據台灣50年,從蔣家父子退居台灣40年,到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去中國化的16年,台灣問題是中國人永遠的痛。它也像一面鏡子,反映了中國人告別過去和走向未來的艱難,也折射出我們在這問題上各自盡了多少責任、心血、良知、愛心、智慧、仁義和努力,一切耕耘都會產生結果,它最終必然會讓人們一點點更成熟起來。

我們關注三二○的結果,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甚至必須接受的現實,不管誰當選,但它不應該是兩岸關係的末日,我相信人們終究會拋棄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一切不正義的結果,台灣人民一定會走出統獨與兩岸對立的誤區!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2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3 ----------

中國
A21
明報

2004-03-19

在港出示捐錢支票存根 台商斥民進黨當局黑吃黑

與陳由豪一樣被台灣政府通緝的新偕中集團前董事長梁柏薰昨日在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再度隔海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窮追猛打,斥民進黨政府團隊是「黑吃黑」的黑金團隊,要求陳哲男公開承認收取兩張共600萬台幣(136萬港元)獻金。

梁柏薰並出示第三張支票存根副本,指在陳哲男母親喪禮上,以帛金名義付出111萬台幣(約25萬港元)。梁表示願回台灣與陳哲男公開對質。

指總統府官員收獻金

梁柏薰首先澄清他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關係,在中興票據案(宋被指侵吞國民黨內部秘密資金)中並沒有受到宋楚瑜包庇。對於自己想利用政治獻金而獲得特權和利益,梁柏薰感到抱歉。

梁柏薰說,陳哲男先後收了他7張支票,有兩張300萬台幣的支票,他在記者會上拿出第三張交給陳哲男的111萬台幣支票的存根副本,指摘陳哲男翻臉不認人。

梁說,「這是第3張支票寫得很清楚,民國91年就是2002年6月28號,111萬,陳哲男他家母(的奠儀金),這個很抱歉不好意思講,我要調出來這個叫奠儀金。為什麼今天奠儀金要開111萬?沒辦法,他一再跟我暗示,說我的事情他可以擺平,除了(法務部長)陳定南沒辦法解決以外,其他都可以解決。」

梁柏薰說,他出來指摘陳哲男,並不是想影響選情,他也很願意與陳哲男當面對質,只是不滿陳哲男辦事不力,還不承認有收受政治獻金。明報記者劉志強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4 ----------

中國
P10
都市日報

2004-03-19

民進黨稱獻金風波應平息

風波 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召開記者會後,民進黨競選總部回應指出,對沈富雄釐清獻金事件真相,表示尊重;10年前一樁小事不應成為影響選舉的關鍵,呼籲選民把注意力回到選舉主軸。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呼籲,支持者不要捲入民進黨及陳水扁家庭的內部紛爭。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4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5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台灣警政署相信選舉期間發生暴動機會不大[兩岸]

陳水扁中槍後,全台灣進入最高戒備狀態。警政署相信,發生暴動機會不大,亦已經作出應變措施。

在陳水扁中槍之後,全台灣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國安機制已經啟動,近十二萬警務人員全力戒備,並制定二十七項應變措施:「我們有七個、全台灣有七個協調區,協調區內那一些縣市的警力不夠,群眾結集的時候,協調區的警察處長就馬上要調動鄰近協調區的警力去支援,把事件在第一時間就把它處理掉。」

外界一直擔心選舉期間可能發生暴動,警政署相信,發生機會不大,但他們已作出應變措施。

台灣的警方會將這些鐵絲網架設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外,防範類似四年前選舉後民眾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外出現的混亂事件。雖然警政署針對選舉暴力事件,近期已拘捕了一百二十三人,起出超過一百五十枝槍枝,但仍然無法避免今次陳水扁中槍事件。

另外,大批警務人員荷槍實彈,運送選票到各個票站,進行二十四小時監察,防範發生事件。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6 ----------

中國
P12
都市日報
梁國林
2004-03-19

台灣選情
連戰須取台北縣市

對台灣人來說,明天是一個大日子,台灣的上天會否如4年前「變天」,由「油油綠色」變回「蔚藍白日」,還看2,300萬台灣人自己的抉擇。

在台北市街頭巷尾,都看不見宣傳的旗海,也絕少標語橫額,其實選情已進入正面交鋒,整個大台北的選情是外弛內張,台北人已心裡有數,對候選人早有所屬,明天親手投下一票,完成抉擇。

在旅行社開遊覽車的陳先生,一直不肯說出支持連宋或陳呂,只笑著臉說:「都想好喇!明天就曉得誰會贏。」對選情似乎並不比那些專家學者認識淺,他把語調拉高地說:「連戰要贏,台北縣及台北市都不能失票,因為台北縣市是國親兩黨的票倉,票倉垮啦,輸定啦!」他所說的或許有道理吧。

台灣約有2,300萬人口,合資格的選民約有1,600萬,有人估計連戰要贏,需要取得800萬票,是全部選民的一半,投票率高,對連戰甚為有利。

分析家樂觀預測,在台北縣市兩大票倉,連戰可奪8成選票。如猜對了,政黨輪替會再度出現。

後記:台北市昨日颳起疾風,天氣也涼了一點,天空總是陰晴不定,就像選情的難以揣測,會否「變天」,同樣要看天公的意思了。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5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7 ----------

台灣選舉
A15
新報

2004-03-19

稱沒把柄落在藍綠陣營手中 沈富雄:與陳由豪少往來

【本報綜合報道】民進黨籍立委沈富雄昨天表示,從上周五他就一直待在家中沒出門,原本打算選前都不出面,將無謂的傷害減至最小,但事情的演變讓他很失望。他澄清,他與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很少往來,不是甚麼好朋友,絕對沒有任何把柄落在陳由豪、泛藍、泛綠或是中共的手中。

陳由豪在上周一召開記者會,指稱十年前陪同他進入陳水扁總統家中的大老是沈富雄﹙台北市﹚後,沈富雄一直行蹤成謎,上午打破沉默,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說明。

沈富雄指出,他這天再不出來,整個事件會不成比例,好像是他在選總統,原本他是打算三二○前都不出面,將無謂的傷害減到比較小,但事情的演變卻讓他很失望。

將民進黨一槍斃命他續說,他早已透過不同管道向陳由豪傳話,有種就拿出對價關係、涉及收賄的證據,將民進黨一槍斃命,但陳由豪拿不出來,一直繞在「十年前有沒有去陳水扁總統家」,他也曾告知陳由豪的秘書,如果陳由豪把他的名字說出來,馬上要派人將陳由豪「殺掉」。

他強調,說他重情重義,有把柄落在陳由豪手中,內心掙扎等,是太不了解他,即使是一百年的朋友,有錯他也會「立即把他幹掉」。他澄清,他與陳由豪只是台南一中同屆同學,不同班,很少往來,不是甚麼好朋友,選上後,陳由豪對他選舉的捐助,確實是蠻慷慨的,這點他在上節目時都已坦白過。

對於日前政壇各種揣測,沈富雄嚴正強調,他絕對沒有任何把柄落在陳由豪、泛藍、泛綠、泛紫甚或中共的手中,有這樣想法的人,勸他儘早離開政壇。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8 ----------

港聞
P01
都市日報

2004-03-19

台灣選前最後一夜 藍綠四市舉辦大型造勢晚會

大選 台灣明天舉行總統大選,在選前最後一夜,藍綠雙方均會在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市舉辦大型造勢晚會,預計將有逾百萬人參予。泛藍今晚於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市舉辦造勢晚會,總統候選人連戰、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台北市長馬英九輪流出席。

影星林青霞將在台北及桃園晚會為「連宋配」站台。泛綠今晚同樣在上述四地舉辦晚會,由行政院長游錫、高雄市長謝長廷、台北縣長蘇貞昌和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鎮守,陳水扁總統輪流到台中、桃園、台北3場晚會。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昨晚在記者會雖沒有表示支持「連宋配」,但認為新領導人最好能實事求是、端正領導、以身作則。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交代陳由豪事件,及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挺扁」,均被視為對選舉結果帶來變數。 (相關新聞見第10,12頁)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9 ----------

影視
C04
明報

2004-03-19

林青霞林鳳嬌 返台支持大選

林青霞與林鳳嬌返台灣以行動支持總統大選,林青霞高調地表態支持泛藍(國親聯盟)候選人,昨日她更親自到國親競選部向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致意。

林青霞的出現引起現場民眾的熱烈歡呼,她表示這次總統大選結果是關係台灣未來的發展與國際地位,唯有支持溫和而有理想改革的連戰與宋楚瑜,他們才能讓台灣老百姓過好日子。為了台灣的下一代,青霞公開呼籲大家支持藍軍。林鳳嬌日前也靜悄悄返台準備參加3月20日的投票,她投票後便會離台返港。圖片提供:《大成報》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21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0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7
文匯報

2004-03-19

李遠哲稱扁施政確不足

 【本報訊】據中央社台北18日消息:「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今天強調,3.20大選誰當選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必須繼續下去,在未來兩年半的任期他決定繼續留下來,與台灣父老繼續打拚。

 李遠哲昨晚發出一篇「不斷改革」的挺扁聲明,今天中午與陳水扁舉行記者會。李遠哲強調,台灣不能在政黨惡鬥中耗費下去,如果不趕上世界潮流,台灣就會被拋到後面;民進黨及執政團隊這幾年雖然缺乏施政經驗,政策的確有不足之處,但陳水扁願意虛心接受建議,同時有心改革,所以才會支持阿扁。

 至於對連宋陣營的建議,他認為,連宋陣營應該看到他昨晚發出的聲明內容,如果大選是連宋當選的話,他們也一定要講信修睦,用人唯才,這些都是要做到的。他進一步說,雖然連、宋兩人4年前落選,但有一件事是大家希望看到的,也就是希望看到中生代把台灣帶到更高的境界,這些轉型不管是民進黨或國民黨的中生代,都希望帶領台灣到更高境界,這是他給連宋陣營的勸告。

 李遠哲還呼籲全體選民,選舉結束後,大家要安安靜靜接受人民的選擇,這在民主社會中非常重要。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2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1 ----------

台灣大選
A18
成報

2004-03-19

敗選引發暴動機會微

選舉進入倒數最後一天,連宋勝出的形勢愈來愈明朗。與此同時,民進黨高層也傳出扁呂決不會輸、以及不能想像綠營會輸掉這場大選的信息。這種緊張對峙的氣氛令外界擔心,猜測會否因為最終選舉結果選票差額太小,導致敗北的政黨及其支持者不能接受選舉結果而造成社會衝突和動亂。

理性接受民主規則

從台灣的民主發展歷程觀察,政黨輪替已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的一種常態。例如,2000年宋楚瑜輸給陳水扁三十多萬票,1998年吳敦義在高雄市市長選舉中僅輸五千多票,台灣民眾都理性地接受了這些選舉結果,說明台灣選民已漸趨成熟和理性。

對於一直是推動台灣民主發展重要力量的民進黨來說,在政黨輪替日益制度化的情況下,相信民進黨即使輸掉選舉,也不會輸掉民主的風度。一個靠民主起家的政黨,應該明白如何理性地按照民主政治的規則來參與政治遊戲。

由此看來,即便某些敗選政黨的支持者可能會出現過度的反應,甚至不排除發生局部的選民衝突,但相信這種衝突的規模極其有限而且短暫,不至於影響台灣社會的穩定與持續發展。本報評論員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02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2 ----------

隔牆有耳
A21
蘋果日報
李八方
2004-03-19

隔牆有耳
周德熙參與反扁集會

不再當特區高官周德熙上個星期五同老婆大人黃英琦去台灣睇總統大選,點知冇通知人都被港記撞到三次。

周德熙同八方講,佢今次去睇選情,收穫好多,因為台灣選舉好熱鬧,香港冇得比較。上星期六,國親聯盟台灣總統府前搞個三一三反扁大集會,周德熙同太太(圖)酒店睇電視,見到連戰親吻士地,現場氣氛甚激,於是即刻落街叫架的士趕去現場趁高興,到時連戰走,但係人群重好興奮,唔知係咪受到感染,周兄自己都情不自禁叫埋「連宋當選」一份,重叫「換總統、救台灣」,真係好玩。

周德熙以前係局長身份,當然未試過咁公開叫口號話支持邊個,佢話有信心連宋今次會贏,因為阿扁實在表現太差,而且作為中國人,佢更想連戰贏,起碼佢唔會搞台獨,中台關係冇咁緊張,呢個對香港都有利。周兄真係從大局想咯。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3 ----------

台灣大選
A26
蘋果日報

2004-03-19

迂迴施壓
北京借美隔山打牛

無論是八年前的台海軍事演習,還是四年前的文攻武嚇,北京兩度勞師動眾,意圖阻止獨派人士當選總統,結果都事與願違。先是李登輝高票當選,再有陳水扁上台、台灣變天。今年,胡、溫已變得聰明起來,改為「隔山打牛」,透過向美國施壓,達到壓抑陳水扁氣勢的效果。

不再「文攻武嚇」免上當

面對陳水扁狂打「大陸牌」,希望刺激大陸發動針對他的文攻武嚇,胡錦濤、溫家寶頂住軍方鷹派的壓力,改向美方施壓,促請美方出手打扁。胡錦濤多次致函布殊,又親自與布殊通電話;外長李肇星多次與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通電話;溫家寶訪美時,更親自向布殊解剖利害關係,最終促成布殊總統公開表明反對台灣領導人近期公投的言行。

陳水扁的公投,是否成為他的票房毒藥,很快就會揭曉。但較早前,公投已「毒殺」了北京一名年輕有為的政治明星──國台辦副主任周明偉。四十八歲的周明偉,擁有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學位,是接任國台辦主任的熱門人選。但他去年七月訪美時,向美方表示中方反對台灣統獨公投,不支持也沒有理由反對台灣就核四等民生議題公投。結果美方立場軟化,讓陳水扁有機可乘,周明偉亦於去年底被貶,調任外文出版局副局長,政治前途至此告終結。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4 ----------


TMP03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台灣總統府, 陳水扁受槍傷 / 無生命危險

台北 (AFX-ASIA) - 台灣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證實, 總統陳水扁在台南拉票時中槍受傷, 被送往醫院治療, 陳水扁沒有生命危險, 仍清醒。

€

gn

03:40p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10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5 ----------

台選大衝刺
B10
香港商報

2004-03-19

扁嫂﹕我記憶很好

【商報臺北專訊】針對沈富雄表示他與吳淑珍的記憶有落差﹐扁嫂「有可能」真的忘記官邸獻金這件事﹐吳淑珍昨天下午表示﹐「我的記憶很好」。

稍早前﹐「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轉述吳淑珍說法﹐指吳淑珍「記憶中」仍沒有與陳由豪見面這回事﹐但她贊同沈富雄「每個人都有記憶不同」的說法。

民進黨承認傷選情

在沈富雄召開記者會時﹐綠營競選幹部邱義仁﹑吳乃仁﹑馬永成﹑洪奇昌一起全程監看﹐其後不少綠營支持者打來電話﹐反應兩極﹐有人表示支持沈氏﹐有人則抗議沈富雄「說那什麼話」。

邱義仁說﹐對於沈富雄談到的十年前的記憶「表示尊重」﹐但他承認﹐沈富雄的言論可能會傷及民進黨的選情﹐但他聲稱「沈富雄記憶可能錯誤」。

無黨籍立委陳文茜說﹐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她很驚訝沈富雄能說實話。

藍營拒評家務事

連宋競選總部發言人蔡正元不願正面評論﹐強調無論陳由豪﹑吳淑珍或陳水扁的誠信﹐都是他們的家務事﹐由他們繼續去回憶。沈說法對選情不會有影響﹐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拉票。

網友籲扁嫂跳樓

網友亦熱評沈富雄記者會﹐有網友留言說﹕「現在問題只剩下:1.吳淑珍該不該跳樓﹔2.陳水扁該不該退選﹔3.陳由豪該不該告吳淑珍誣告」﹔「從開始﹐民進黨對陳由豪事件的態度就錯了﹐全面的否定﹐話說太滿」

此外﹐臺灣「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政治獻金法﹐未來公職人員包括民意代表﹐平常不得收受任何政治獻金﹐只有在選舉期間才可以接受政治獻金﹐收受政治獻金總金額不設上限。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1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6 ----------

中國
P10
都市日報

2004-03-19

沈富雄間接承認吳淑珍收取獻金

在台灣,陳水扁總統涉透過第三者接受富豪陳由豪獻金事件,關鍵人物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昨早終於召開記者會,間接承認扁妻吳淑珍曾接受獻金。

沈富雄指出,當知道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本周一召開記者會爆料時,曾透過陳由豪秘書轉達說:「如果你把我名字講出來,我馬上派人到美國把你的老闆(陳由豪)殺掉」、「你有種就把那些涉及賄選的證據拿出來,那麼民進黨就會一槍斃命,但這樣搞下去實在『見笑』!」

他說:「10年前一場官邸之旅,給的人很感動、收的人很感謝,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 他想不到10年前的一樁美事,竟成為10年後選戰的焦點。

至於沈富雄有否陪陳由豪到陳水扁之住處,他以事件進入訴訟為由,沒有正面回應,只說有4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我去了!」 、「第二個可能是我頭殼壞了,明明沒去卻記得自己有去!但這測謊還是會過的。」、「第三個是我沒去,可是刻意陷害陳總統跟第一夫人,要讓他們難做人,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第四可能是我有病,得了幻想症的。」 沈富雄指出第一個可能性是最大。

吳淑珍回應自己記憶力很好

對吳淑珍堅持沒有收取獻金,沈富雄指有3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她忘了,夫人的記憶中是根本沒這回事,所以如果夫人去測謊,也會過的。」第二個是「吳淑珍刻意隱瞞,因為她把錢『歪』到自己的口袋,但不敢被阿扁知道。」 但他覺得這可能不大。第三個是「善意的隱瞞,但這也是不無可能。因為民進黨在這次的選戰中,不斷強調清廉改革,所以既然吳淑珍在第一時刻做出這樣的反應,那麼接下來只得延續下去。」

沈富雄補充,如果真是第三個可能,大家應了解她的動機並非十惡不赦。

吳淑珍下午參與電視專訪錄影時回應,自己記憶力很好,沒有招待陳由豪和沈富雄。

沈富雄謂,從上周五就一直在家,本打算於選舉後才露面,但翻開報紙,頭版都是他或陳由豪的照片,「好像是我在選總統」、「我跟陳由豪算老幾」,他發現若再不出來,事件更容易被誤導,所以才舉行記者會。

沈富雄說,希望扶正選戰的主軸,藍綠雙方打一場高規格選戰,不要再把焦點放在他與陳由豪身上。

陳由豪向沈富雄行三鞠躬禮

身在美國的陳由豪非常感謝沈富雄說出事件真相,在記者會向沈富雄行三鞠躬致禮。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4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7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8
文匯報

2004-03-19

承認曾陪陳由豪到扁家 感慨十年前美事竟成眾矢之的 沈氏籲藍綠打高格選戰

 【本報記者王善勇台北18日電】被陳由豪稱作「民進黨背後大佬」,失蹤多日的沈富雄,今早九時半左右,終於現身「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沈富雄「很技巧」地承認曾陪陳由豪到過扁家作政治捐款,但有明顯想將事件對綠營的衝擊減至最低的意味。他感慨地指出,有人說他會是壓死阿扁的最後一根稻草,綠軍希望他一言興邦,藍軍卻希望他一言喪邦;他反問:「我有那麼重要嗎?」

 他針對近來引發各方關注的陳由豪政治獻金風波作了長達半小時的說明,並強調:「他與扁嫂記憶有相當落差。幾天前,看到吳淑珍準備召開記者會,他心裏希望吳淑珍說她忘記了,可是事與願違」。

稱扁嫂記憶有相當落差

 沈富雄坦承,想不到十年前的捐款,他也因多年老朋友把錢捐款給民進黨而覺得很有面子、很驕傲的事,竟成為十年後選戰的焦點,「十年前一場官邸之旅,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

 沈富雄指出,原來他在選前是不會出來的。但眼見事件愈演愈烈,且偏離主題,他希望沈富雄、陳由豪在選舉前消失,也期待大家「應回到選戰焦點,否則實在太丟臉,他因此決定站出來」。沈富雄指出,其實他那兒也沒去,正確講法是三天未上班。

 沈富雄表示,當他知道陳由豪周一要開記者會爆料時,曾透過管道跟陳說「你有種就把那些涉及賄選的證據拿出來,那麼民進黨就會一槍斃命」,不過陳由豪不但拿不出這些證據,卻把事情的重點圍繞在十年前的一件事上。沈富雄表示,如果陳由豪把他拖下水,會讓他很難做人,所以曾透過陳由豪的秘書跟陳說「如果你把我的名字說出去,我就馬上派人到美國把你幹掉」。

怒斥諸多評論用心齷齪

 針對目前黨內同志、媒體對他的諸多評論,沈富雄一一駁斥,他說,有些人說他在民進黨中不得志、選總召跟三長也選不過柯建銘、選市長也選不好,所以藉此機會向「陳總統」交換條件,這樣的想法根本是用齷齪的心來揣測他的想法,「我替他們感到無地自容」。

 沈富雄表示,關於扁嫂是否有收取陳由豪獻金一事,就他的立場,有四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我去了!」「第二是我沒去,可是我記憶中有,如果我對我有去一事深信不疑,那麼即使測謊也會過!」「第三個是我沒去,是刻意陷害『陳總統和第一夫人』,要讓他們難做人,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少」「第四個可能是我有病,得了幻想症。」

大佬沈富雄妙論7個可能

 沈富雄說,其中第二個可能性雖然比第四個大,可是最大的可能性是第一個。雖然沈富雄自稱有足夠的紀錄,不過他始終沒有針對是否陪同陳由豪到官邸一事明顯回應,僅表示既然吳淑珍已經按鈴控告陳由豪誣告,就表示此事已進入司法程序,屆時他在本案中將扮演證人角色,如果要到法庭中做證的話,他自然會做出應有的陳述。

 針對吳淑珍堅持沒有收取陳由豪的獻金,沈富雄表示,這也有三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她(指吳淑珍)忘了,記憶中根本沒這回事,所以如果夫人去測謊,也會過的。第二個可能,是吳淑珍刻意隱瞞,因為她把錢「歪」到自己的口袋,但不敢被阿扁知道,不過沈富雄表示,他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第三個可能,是善意的隱瞞,但這也不無可能。因為民進黨在這次的選戰中,不斷強調清廉改革,所以既然吳淑珍在第一時刻做出這樣的反應,那麼接下來只得延續下去。

冀藍綠回歸戰線忘掉他

 他說,自己已經把事情還原到歷史應有的部分,也希望不論藍綠都能在最後一天半的時間,回到自己的戰線,打場高規格的選戰,不要再把焦點放在他跟陳由豪身上,「要打一場高格調的選戰,把我忘掉最好」。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3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8 ----------

世界視線
A08
東方日報

2004-03-19

世界視線
台灣三‧二○抉擇

歷史教訓

歷史昭示未來,證明台獨必定失敗。陳水扁瘋狂推動三‧二○「和平公投」,實際上是「台獨公投」,煽動與大陸對抗,非常危險。如果公投通過而扁又當選連任的話,兩岸將面臨最後攤牌。

阿扁似是把五十多年前台獨分子企圖搞公投的把戲照搬過來,重演一次。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結束日本殖民主義者在台灣長達五十年的統治。一九四六年,台獨分子黃紀男成立「台灣青年同盟」,主張台灣由聯合國託管,又尋求美國支持在台灣舉行公投,決定是否獨立。同年,另一台獨分子謝雪紅,在香港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也煽動在台灣搞公投以達到「台獨」目的。

一九四七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緝私人員在台北毆打一名香女攤販,接開槍打死一名市民,引起騷亂,軍警武力鎮壓,民情洶湧,起義擴大至全省。國民黨軍隊於三月八日增援,登陸台灣大舉鎮壓,由八日至十三日,全省槍聲不斷,估計有三萬人被殺。台灣實施戒嚴令,省內台獨分子紛紛轉往外地活動。

一九四八年,台獨分子廖文毅和謝雪紅在香港成立「台灣再解放聯盟」,倡導在聯合國託管下,台灣人公投自決。翌年,廖文毅與一些台獨分子在日本組織「台灣民主獨立黨」,鼓吹公投台獨。他於一九五六年在東京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自封「大統領」。

所有這些台獨陰謀和公投主張,無一得逞。廖文毅終於覺今是而昨非,一九六五年五月十四日宣布放棄台獨活動,返回台灣。所謂「台灣共和國」亦隨之消雲散。

在廖文毅之後,還有不少獲外國勢力支持的台獨分子出現,但他們的活動,一開始就注定自掘墳墓。

民進黨和阿扁,靠鼓吹台獨起家。歷史是一面鏡子,訓戒後人不要重犯某些錯誤,否則玩火自焚。

連宋批陳水扁公投違法,引致兩岸關係緊張和國際不安。美國官員亦認為,台灣的選舉再加「公投」,已使台灣處於東亞地區最危險局勢之中,台灣選民面對半世紀以來最重要抉擇。

(二)

‧李集慧‧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8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9 ----------

中國
A26
星島日報

2004-03-19

李扁聯手 影響選情微

台灣的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二千年選舉時,在投票前四天出來,公開表明挺扁,為陳水扁拉攏不少中間票源。今次大選,李遠哲又巧合地在沈富雄召開記者會的同日下午,攜手與陳水扁召開記者會,再一次表明挺扁立場,但有學者認為,李遠哲今次表態對選情的影響,與二千年時比較,簡直差天共地。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麟徵坦言,如果李遠哲上次的挺扁,對選情有一百分的影響力的話,今次的表態,只有五分的影響力。

稱「 競選支票不一定要兌現」

她解釋,二千年時,李遠哲在社會上很有聲望,而且大家都對他說的話有所期待,但當陳水扁執政四年後,很多政策都沒有兌現,而李為扁解畫時,曾說了一句「競選時開的支票不一定要兌現」這句不得民心的說話,現在李的誠信已經破產。

張直指,今次李遠哲發表的挺扁聲名,其實頗為負面,例如他指陳水扁在這幾年雖然做得不好,但仍然是有希望改革,就像一封沒有說服力的老師推薦信,「如果老師推薦學生,在信上寫『這名學生雖然是成績不好,但他是很有潛質改好的,請你們學校收下他,並多給他機會吧。』你想有學校會收這樣一個學生嗎?」記者衛嘉欣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2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0 ----------

要聞
A04
星島日報

2004-03-19

卿姐觀戰堅稱尊重台灣人意願

明天便是台灣的總統大選,當地的拉票氣氛越演越烈,曾經因出席台獨論壇而掀起風波的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昨日也率領一行近三十人的「觀戰團」抵達台北。她強調,不會因為害怕招惹話柄而避免踏足台灣,但亦重申她並非支持台獨。

劉慧卿昨天下午率領廿七人抵達競爭氣氛最熱烈的台北市,「觀戰團」除了有前成員和區議員之外,還有幾名唸政治系的大學生。

他們甫下機便馬不停蹄地連跑三場,造訪支持台獨的政黨「台聯」及連宋和陳呂的競選總部。

受綠營熱情歡迎

對於劉慧卿一團人的到來,陳呂競選總部的接待態度明顯較連戰競選總部熱情得多,一早便派人站在門口專程等候「觀戰團」大駕光臨,又詳細為他們介紹陳水扁競逐連任的宣傳功夫和政見。

劉慧卿早前才因台獨問題而與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舌戰唇槍一番,如今再在這敏感時刻前往台灣,可會擔心招人詬病?劉慧卿立即擺出一如李柱銘訪美的姿態說:「當然不怕!有甚麼好怕?如果被人鬧幾就不過來,那便不是我喇!」

無意支持任何一方

「我從頭至尾都說會尊重台灣人的意願,我們前的立場就是尊重民主。」她強調這不等於支持台獨,她心中沒有支持陳水扁或連戰任何一方,不擔心返港後會遭人趁機抹黑,也不會自我審查發表言論。

四年前她已曾獨自到台灣觀戰,覺得當地的政治選舉氣氛很好,今次是首次組團參觀,她覺得綠營的陳呂配似乎氣氛好些。

雖然香港九月也會舉行立法會選舉,但劉慧卿認為大家的「陣容」不同,很難從台灣大選偷師,她只會帶走一些宣傳貼紙和公仔作為參考。

「觀戰團」今天將繼續訪問行程,與數名台灣立法院委員和一些非政府機構會面,之後還會「兩邊跑」參觀藍綠雙方的造勢晚會,後日便會結束行程返回香港。記者嘉欣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25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1 ----------

台灣大選
A27
蘋果日報

2004-03-19

直言不諱
民進黨的孤鳥

五十四歲的沈富雄,早在九二年已當選立委,至今十多年,與陳水扁、陳由豪都是台南同鄉。他有直言不諱的個性、得理不饒人的作風,加上偶爾情緒化的脾氣,經常與黨員口角。民進黨內多數肯定沈富雄的問政能力,但不少人不願與他多交往,令沈富雄愈來愈像一隻「孤鳥」。

罵國會「脫褲子放屁」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立法院通過兩項提案,包括國親聯盟提出的「希望大陸不再部署新飛(導)彈並逐步拆除現有飛彈部署」、民進黨提出的「呼籲大陸撤除部署對台的飛彈」。沈富雄對這兩項提案的通過甚為不滿,當即批評:「無聊國會,脫褲子放屁。」一句話罵盡敵友。 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2 ----------

臨門一腳
B03
香港商報

2004-03-19

王永慶張榮發再籲早三通

【商報專訊】臺北消息﹕臺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昨天證實﹐17日確實與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會面﹐但強調雙方並未談到選舉﹐僅是老朋友談談。不達王永慶指出﹐今年大選他會去投票﹐而且希望兩岸三通越快越好。而外界則稱﹐兩位企業大老會面後達成共識﹐擬聯名對外發布「建言書」﹐力薦兩岸三通。

王永慶表示﹐17日與張榮發總裁會面時並未談到選舉等政治議題﹐也沒有談到三通﹐僅是老朋友會面談談﹐談一些企業的發展。

王永慶表示會去投票

王永慶指出﹐今年大選一定會去投票﹔但當被詢及是否會去公投時﹐王永慶則並未對此表示意見。

王永慶再次重申﹐兩岸三通要越快越好﹐至於3.20 選後的領導人,則要能實事求是﹑端正領導﹑以身作則。

想法默契雙方談三小時

不過島內媒體則稱﹐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昨17日晚間拜會臺塑企業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時﹐針對兩岸三通﹑島內經濟發展等議題交換了意見。這是島內服務業與製造業兩大龍頭第一次面對面會談﹐並將向3月20日產生的下屆領導人請命。

17日下午5時在臺塑企業大樓與張榮發會面的除了王永慶﹑李寶珠夫婦外﹐還有臺塑企業總管理處的主管陪同。王永慶與張榮發的會談是多年來第一次。由於想法默契﹐雙方談了近3個小時﹐張榮發8時許離去。

兩人擬聯名發「建言書」

有關人士還說﹐王永慶日前曾想發表一篇5頁共3000字的「建言書」﹐除述說兩岸沒有三通對臺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外﹐還涉及臺灣經濟議題﹐後因事前消息走漏而沒有發表。不過﹐王永慶17日晚與張榮發見面後﹐這篇「建言書」可能會出手﹐署名除了王永慶﹐很可能也會出現張榮發的親筆簽名。

有關人士還透露﹐臺灣政府遲遲不開放兩岸直航﹐對臺灣產業的不利影響﹐兩人都感同身受。王永慶曾為了說明三通的必要性﹐出席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的座談會﹐直指沒有大陸市場﹐臺灣就像「死水」﹔有了大陸市場﹐加上大三通﹐臺灣就由「死水」變成了「活水」。

兩人曾多次要求開放三通

王永慶曾多次力促臺北開放大三通。最近一次是1月28日﹐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特別抽空看了陳水扁的財經論壇電視訪談﹐對於陳水扁說三通已經通了兩通半﹐他認為﹕「沒通就是沒通﹔99步還有一步沒走到﹐就是沒有。」他強調﹐要通就通﹐沒有「兩通半」這種事。

張榮發曾是陳水扁上屆競選時的「國政顧問團」的一員﹐一直期待三通﹐最近也對三通遲無下文感到不耐煩。他曾在公開演講時直言批評﹐臺灣三通政策不明﹐兩岸通航時間表一改再改。

對張榮發與王永慶近來表達對三通的殷盼﹐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蔡英文表示﹐她聽到的只是媒體的報道﹐目前當事人都還沒有正式對外說明﹐但她也理解企業界對三通議題的關注﹐三通是政府既定政策﹐只要兩岸可展開協商﹐那三通或直航的作業就可以上路。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3 ----------


TMP03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陳水扃拉票時遭爆竹炸傷入院治療

台北 (AFX-ASIA) - 民進黨人士表示, 台灣總統陳水扁在台南拉票活動中遭爆竹炸傷, 被送入醫院治療。

據當地電視台報道, 陳水扁腹部受傷。 但傷勢情形未獲公布。

gn

02:47p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09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4 ----------

台灣選舉
A16
新報

2004-03-19

扁感謝支持稱虛心檢討

【本報綜合報道】陳水扁昨天與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華泰王子飯店共同召開記者會,陳水扁感謝李遠哲能夠堅定地支持他,同時強調李遠哲對他執政四年的鞭策和建議,一定會虛心檢討和繼續努力,連任後四年將把消弭族群裂痕列為團結第一要務,希望真正終結黑金。

陳水扁致詞時指出,他要在這裡對敬愛的李遠哲能夠堅定支持他,再度表達由衷感謝之意,對於李遠哲對他過去四年執政的鞭策和建議,他一定會虛心檢討並繼續努力,對於李遠哲提到民主進步黨在過去政策的協調、決策週延性仍有待改進的鞭策,他會在未來不斷地改進。

積弊一時難除他非常同意李遠哲的觀點,在改革過程當中不免有挫折,但更可貴的是對於改革方向的堅持,尤其面對過去五十年長期積弊的情況之下,要一下子在四年之內完全剷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要呼籲大家一定要用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堅持,來達成台灣不斷向上提昇。

他非常感謝李遠哲的提醒,也願意承諾,願以更謙卑的心來肩負全民的託付,繼續堅持理想帶領台灣繼續走向改革,對李遠哲勉勵的講信修睦、用人唯才、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徹底剷除黑金、照顧弱勢跟貧窮等期待,他會謹記在心,因為這不只是李遠哲的期待也是全民的期待。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5 ----------

台灣大選
A18
成報

2004-03-19

綠營最後一博

【本報綜合報道】儘管外界普遍認為藍軍勝選幾成定局,但陳呂競選總部昨日評估綠營得票數將領先藍營16萬票,而總統夫人吳淑珍更是擔心國親輸不起會出現騷亂,軍隊完成準備。

綠營競選總部綜合各項資料後評估,三二○綠營得票數領先藍營16萬票。綠營事先擬定了「反攻台北城」計劃,要求支持者每人打十通電話向台北地區親友拉票,不過,現在「打十通電話不夠」,綠營仍相信得票率還有拉開的空間,目標仍訂在30萬至50萬票。綠營自認,選情不受陳由豪事件衝擊。

陳水扁夫人吳淑珍昨晚在家鄉台南縣表示,在選情最後階段,泛藍陣營將以買票及抹黑來贏得選舉。她希望「人不親土親」,台南縣支持陳水扁,陳水扁當選是台灣人的驕傲。

大選明晚七時半揭曉

有報道稱,陳水扁自大選開打以來以拚場方式跑遍全台灣,一天睡眠經常不超過五小時,有時一天行程跑完,回到官邸還要撥時間處理公務,現在曬得像包公一樣了。

另外,台灣軍方在大選前夕強化離島防務,國防部長湯曜明前天赴澎湖防區視導三軍防務,陸軍總司令霍守業昨天視察馬祖防務,要求官兵在大選期間遵守憲法規範,堅守行政中立立場。

另據台灣中選會主委黃石城日前表示,三二○「公投」投票統計結果預計可在明天晚上9點左右揭曉,與總統大選正式宣布結果7點半相比,大約延後一個半鐘頭。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0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6 ----------

台灣選舉
A16
新報

2004-03-19

藍綠營互控選舉暴力

【本報綜合報道】距離總統大選只剩兩天,民進黨嘉義縣黨部與連宋競選總部昨天上午互控暴力介入選舉,雙方都到嘉義地檢署按鈴控告對方傷害,並譴責選舉暴力,案由嘉義地檢署檢察官受理。

連宋嘉義縣競選總部指導委員陳俊宏與林姓宣傳車司機,昨天上午首先到嘉義地檢按鈴控告指出,前天下午連宋嘉義縣布袋鎮競選總部申請車隊遊行,卻在途中遭民進黨支持者李山嚴、李志榮父子當街蓄意阻撓,同時出口辱罵,不准車隊進行。

陳俊宏指,當時他與林姓宣傳車司機見狀,下車疏導,以利車隊通行,未料卻遭李姓父子暴力相向,將他與林姓宣傳車司機打傷,因此連宋嘉義縣競選總部決定針對李姓父子提出傷害告訴與違反集會遊行法控告。

宣傳車爆三字經就在連宋競選總部按鈴指控之後,民進黨嘉義縣黨部主委侯慶昌(身兼陳水扁嘉義縣競選總部總幹事)、立委蔡啟芳海區服務處主任黃金山兩人,也在昨天上午十時三十分,陪同李山嚴、李志榮父子前往嘉義地檢署控告陳俊宏、林姓宣傳車司機與布袋鎮代表會主席邱玉太等三人涉嫌傷害與恐嚇。

長年在嘉義縣布袋鎮過溝建德宮廟埕販賣水果的李志榮表示,前天下午四時許,當連宋布袋後援會的車隊遊行到建德宮廟口時,他舉起大拇指高喊「阿扁當選」,不料在宣傳車上的縣議員陳俊宏卻口罵三字經,並隨即衝下車以拳頭重捶他的頭部,而布袋鎮代表會主席邱玉太及宣傳車司機也加入圍毆。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7 ----------

娛樂
C03
新報

2004-03-19

加拿大籍冇投票權 葉蒨文撐連戰

【本報記者莫菁、凱儀報道】葉蒨文(沙麗)昨日邀請汪明荃為其演唱會一齊練歌綵排,身為台灣人的沙麗對於三月二十號台灣大選非常關注,她謂很想投票,不過因為自己持有加拿大護照已久,所以不能投票。沙麗稱其媽咪跟她一樣,不能投票,不過媽咪會日日睇電視留意選情,更因而不能睇她綵排。

沙麗表示熱烈支持連戰,她稱支持的人選一定要為人民服務,而阿姐亦謂會支持藍營,她說︰「我覺得陳水扁呢四年冇乜表現,連戰雖然畀人感覺有錢仔,不過就溫和,令人感覺親切,所以佢一定會贏到不少票數。」沙麗亦稱一定要靠自己努力為演唱會。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7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8 ----------

台灣大選
A18
成報

2004-03-19

李超人指國親勝選利兩岸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的大選不僅影響寶島,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十分關心,他認為若是連宋當選,將有助國家富強;豐銀行主席艾爾敦則認為,不論哪個陣營勝出,當地經營環境不會有大變化。另外,據本港一項調查指出,八成七青年希望連戰當選,而另一項調查則有七成一人反對台獨。

長實主席李嘉誠明言,泛藍陣營如能贏得大選會是好事,相信會對兩岸貿易有幫助,亦有利中華民族前進及國家富強。他表示,考慮投資的因素最重要是當地的法律及秩序,相信哪一個政黨當選都不會影響集團在台灣的業務,他又說:「愛國家、愛香港、愛民族」,當然也包括愛台灣,因為台灣也是中華民族。

此外,豐銀行主席艾爾敦認為,台灣明天大選的結果不影響資金流向及豐大中華地區的業務計劃,相信也不會導致當地營商環境出現顯著轉變。

香港大專論壇本月8至17日訪問442名11至40歲的青年,87%受訪者希望連戰當選,只有13%支持陳水扁連任。74%的被訪者預期連戰當選,62%受訪者認為公投僅選舉策略。至於台灣現狀問題,63%的人預期會維持現狀,僅3%認為台灣會獨立,54%認為透過經濟合作與發展是最有利達至兩岸統一的途徑。

八成七香港青年挺藍

港大民意網站在本月6至9日針對兩岸統獨問題,成功訪問1030人。調查結果顯示,71%市民反對台灣獨立,較去年12月的調查增加3%,贊成台獨者則佔12%,上升一個百分點,35%人有信心兩岸統一,較去年12月急跌11%,沒信心統一則增8%至44%。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推測,結果可能是台島統獨爭議升溫,令香港巿民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急降。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0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9 ----------

寫意
C14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台灣歷史是斷裂的

施叔青在寫《台灣三部曲》之前,對台灣的歷史作了相當長時間的深入研究。她從歷史來看台灣的現實社會,並嘗試作解釋,以此來為她的小說創設背景。

她說台灣基本上是移民組合的地方,掛過六面國旗,最早是南島語系的原住民移居,再來是西班牙、荷蘭、鄭成功、唐景崧的台灣民主國、日本、國民政府。台灣的歷史是斷裂的。國民黨遷台後,台灣人學的是中國歷史,卻不包含台灣歷史。斷裂的台灣歷史,每一個階段都沒有延續性,都是句號,因此造成台灣人有認同的痛苦。這正是台獨意識的歷史根源。

移民社會最早來的人,也同三百年前移民北美洲的歐洲人一樣,都是剽悍的冒險者。為了搶水、爭土地,一遇摩擦就有衝突。中國人是很封閉的民族,很排外,像漳州和泉州,兩地離得近,語言、生活習慣都相近,但因為口音稍有不同,因而兩個族群,經常為一些小事故而發生械鬥。

施叔青認為台灣現在仍保留著移民特性,一是眾聲喧嘩,各說各話,講得動聽是愛好自由,不好聽是一盤散沙;二是山高皇帝遠,不受朝廷制約,較缺國家觀念。

台灣老一輩的人相當認同日本,施叔青表示,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採取的剝削、嚴酷的手段,好不到哪裏去。但一九四六年台灣人熱情迎接國民黨兵,迎來的卻是一批軍紀鬆弛、邋遢不堪的殘兵敗將,接下來又有二二八事件,相比之下覺得日本的統治雖嚴厲,但有法治,執權者守法,貪官污吏不多。對國民黨這個外來政權的不滿,延伸到台灣人與那些隨國民黨來台的外省人之間的省籍情結,這種族群問題早年確是有的。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21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0 ----------

台灣大選
A28
蘋果日報

2004-03-19

選戰花絮
連戰乘坐「空軍一號」

還未知會否在周六大選勝出的連戰,近日卻過足乘坐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的癮。他最近經常乘搭內陸機到台灣各地出席造勢活動,一些機長獲悉連戰在機上時,都會在飛行廣播中以「空軍一號」自喻,向連戰致意打氣。甚至有機長擺明「挺連」,公開廣播說:「祝連主席高票高選!」空中小姐也開玩笑說:「小貓不但會開飛機,還會倒茶水,更會去投票。」 《中國時報》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1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1 ----------

臨門一腳
B03
香港商報

2004-03-19

李遠哲效應難如上屆

隨著臺灣大選決戰日子的逼近﹐臺灣「中研院長」李遠哲終於表態了﹗

去年11月10日﹐在立法院科資委員會﹐李遠哲在回答立委這次大選是否會繼續挺扁時表示﹐臺灣老百姓很聰明﹐他們自己會決定﹐他是學術界的人﹐那不是他的事。

今年2月23日﹐同樣在立法院科資委員會﹐李遠哲回答立委質疑他曾說過自己是「中研院長」﹑學者﹐不會參與政治﹐但卻又發表萬言書等行為。對立委質疑李遠哲的言行不一﹐李遠哲表示﹐他沒有言行不一﹐「這次大選﹐我挺了誰了」﹖

李遠哲一路走來﹐一方面以「中研院院長」身份表示不會涉入政治﹔另一方面﹐卻又說﹐身為學者不滿社會的事情﹐還是會表達意見﹔最近﹐甚至還說﹐菁英分子還是不要說太多比較好。

17日晚﹐李遠哲突然發表一份傳真聲明稿﹐在這次聲明中﹐李遠哲一方面說民進黨改進空間很大﹐一方面又期許阿扁連任後﹐「一定要講信修睦﹑用人唯才﹑消弭族群裂痕﹑改善兩岸關係。」

昨天中午﹐李遠哲更進一步現身﹐與陳水扁會晤﹐隨後公開發表談話挺扁。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

李遠哲﹐是臺灣省新竹市人﹐生於1936年﹐曾在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他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雷射化學等物理化學領域裏有卓越成就﹐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目前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李遠哲的「不斷改革」聲明和4年前「向上提升﹐向下沉淪」相比﹐雖然挺綠的立場始終如一﹐但所用字眼已略帶無奈﹐語氣中不完全是肯定﹐力道已大不如前。

上屆為扁帶來40萬票

分析人士指出﹐2000年挺身綠營的李遠哲﹐為扁帶來40萬張票﹐這次再度出面力挺﹐究竟能為綠營加分多少﹐尚是未知數。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力度肯定不如上屆。

4年前﹐李遠哲以清流的面貌站出來﹐被很多人認為是陳水扁勝選的重要因素。但是4年來﹐島內經濟不景﹐陳水扁宣稱要改善的兩岸關係始終僵持﹐而李遠哲又在4年中陷入了一些爭議﹐因此李遠哲的再次相挺﹐恐怕從善如「流」者會不如當年。

商報記者鐘合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2 ----------

金錢要理
B11
蘋果日報
陳永陸
2004-03-19

陸叔理財
觀望氣氛濃股市暫牛皮

港股在12700點水平找到支持後,走勢轉趨牛皮。在市場缺乏消息刺激下,投資者似乎欠缺入市意欲。

有分析認為,大市的觀望氣氛轉濃烈,和兩大因素有關,其一是市場正在等候長實(001)、和黃(013)及中移動(941)的業績公布。

雖然此三股對恒指的影響力不及豐控股(005),但如果將三者的市值相加,其對恒指的影響力便足以和控相提並論,甚至猶有過之,故市場對長和系及中移動的業績作出觀望,亦非全沒道理。

這三股的業績在昨日已經相繼公布,對大市的影響究竟是否真的這麼大?今日港股的表現,相信可以提供答案。

大市的觀望氣氛轉濃的第二個因素,是在等待台灣大選的結果,尤其是現任台灣總統陳水扁近日不斷發表激烈的言論,市場擔心他一旦成功連任,台海局勢將會變得十分嚴峻,到時整個大中華區的股市便會受到拖累,港股亦無可避免要跟隨下跌。

事實上,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舉行時,港股亦曾因陳水扁當選,台海局勢變得緊張而下滑。雖然這個影響為時不算久,但風險卻真的存在,投資者在3月20日台灣大選前先行離場,亦是十分正常的做法。

台大選衝擊料有限

不過,如果投資者有細心留意國內對今次台灣大選的反應,應該察覺到兩岸局勢和上次有明顯的分別。首先是解放軍近日未有像2000年般進行大規模實彈軍事演習,令台海政治氣氛不致過於緊張,紓緩了投資者的憂慮;第二是國家領導層對於台灣今次大選,反應明顯較上一次冷靜,原因是國內領導人處理手法愈見成熟,盡可能不惹怒台灣人民,以免選舉最終結果走向他們不想看到的方向上。

故此我相信,台灣今次大選的結果,應該會是市場所接受的,亦不會對港股帶來太大的衝擊。至於市場會否因為觀望台灣大選而減低入市意欲,我相信這只會是一個誘因,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累積升幅有待消化

到底是甚麼原因促使投資氣氛突然轉淡?這和港股、以至全球股市在過去9個多月累積了頗大的升幅,有莫大的關係。

我上月底在此建議投資者要小心大市3月份的表現時已提過,由於港股累積的升幅已大,上升動力明顯正在減弱,投資者硬要將恒指推高,只會事倍功半。故此,當時我曾建議,3月份適逢基金季結以及部份基金進行年結,加上很多不明朗因素會陸續展現,投資者何不藉此來個小休,為04年餘下的日子作好準備呢?我個人相信,市場現在的所有因素都是藉口而已,當各投資者作好換馬或調整組合的行動後,港股自然會重展升浪。大家多給大市一點時間吧!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8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3 ----------

中國
A22
明報

2004-03-19

連扁助發達?

台灣彩票「大樂透」連續三期「龜」(即沒有人中頭獎),頭獎彩金達到3億新台幣(約6800萬港元),成為總統選舉以外又一熱門話題。不過,台灣人談什麼都離不開選舉,於是兩位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及連戰的出生日期便成為最熱門的號碼。

陳水扁及連戰分別在2月18日及8月27日出生,令2、8、18、27成為今期大樂透的熱門號碼。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8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4 ----------

臺選世相
B04
香港商報

2004-03-19

呂秀蓮減肥10公斤

選戰拚到最高點。「副總統」呂秀蓮不僅瘦身到開始穿小號的衣服﹐日前更不慎踢傷腳踝﹐行走都得拿著柺杖。

輔選幹部形容﹐呂意志力驚人﹐簡直是「打斷腳骨顛倒勇」。

據一服裝店老闆透露﹐呂秀蓮最近買的衣服﹐已經從44號尺寸穿到42號﹐最近甚至已經買40號的了。有人觀察後得出結論﹕「從呂秀蓮當副總統到現在﹐起碼瘦了10公斤左右」。

至於只見瘦未見黑﹐有立委說﹐多虧呂平常粉塗得厚﹐防曬也做得好﹐看不出來有曬黑。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5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恆生指數收市報12790跌25點[財經]

台灣總統陳水扁被槍擊,本港股市影響不大。大市在電訊股拖累下走勢偏軟,新股中芯國際再跌百分之六點一。

大市低開二十九點後走勢牛皮,下午台灣總統陳水扁被槍擊,大市一度跌過一百零一點。但收市跌幅收窄,只有二十五點,報一萬二千七百九十點,成交縮減至一百六十二億。內地電訊股拖累大市表現,中國聯通二月份CDMA上客人數有放緩跡象,股價急跌近百分之六;中國移動業績增長放緩,加上洹並不吸引,股價跌百分之三點三。

公用股成為資金避難所,中電、中華煤氣、港燈升幅都超過百分之二。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1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6 ----------

兩岸新聞
A26
太陽報

2004-03-19

高雄若失守綠營或暴亂

台灣南部一向被外界視為綠營票倉,但藍營為一雪恥辱四年來積極發動群眾,南部地區已成雙方攻防重點區。連宋高雄市競選總部發言人陳萬強昨天樂觀地表示,雖然高雄地區在台南阿扁的鄉親票,以及屏東蘇嘉全縣長的政績票包夾下,選情緊繃,但是只要投票能突破八成,國民黨可望收復南部失土。

記者昨在高雄所見,支持民進黨的的士司機幾乎都在車子插上扁呂競選旗幟,政黨色彩意識鮮明。但支持藍營的士司機向記者透露,支持藍營者較理性和溫和,他們為了避免與綠營爆發衝突,所以的士車上看不到連宋競選旗幟或貼紙。

兩成游離票必爭

陳萬強指出,2.28事件發生在高雄地區,綠營視高雄為民主聖地,事實上,藍營在高雄地區應是勢均力敵,這點由上屆高雄市長選舉,藍營只輸四千票即可證明。雙方陣營約各擁有百分之四十的支持率,因此剩餘百分之二十的游離選票就成為必爭之地。

藍營全面搶攻綠營高雄版圖,如果連宋配獲勝,是否可能有綠營支持者因不服氣而藉機滋事引發暴亂。陳萬強不諱言,南部地區的綠營支持者較為狂熱,這點由街上的的士可見一斑。

陳萬強補充說,民進黨是南部地區的執政黨,連宋勝選,綠營首長有義務出面控制支持群眾可能的不理性行為,他也呼籲南部地區民進黨籍縣市首長預作準備,防意外發生。面對藍營的攻勢,綠營除積極固票外,也針對支持藍營的客家籍選民與原住民選票展開攻勢,希望能衝高扁呂。綠營對藍營樂觀預估勝選的看法並不苟同。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7 ----------

兩岸新聞
A26
太陽報

2004-03-19

連宋大熱警掃地下賭場

台灣大選的地下賭盤昨日凌晨突然封盤,主要是賭藍營連宋勝出的盤口,已由早前一賠一點三,熱到一賠一,甚至在台南這個民進黨的老巢也出現連宋讓票三十萬的盤口出現,根本無利可圖,再加上扁呂政府為鞏固本身的利益,害怕地下賭盤左右大選結果,早前派出大批警察掃蕩台北、桃園、嘉義等多個地下賭場,地下賭場為免因小失大,索性封盤。

據一位姓黃的地下賭場負責人指出,今次藍綠兩大陣營盤口,有一段時間確實相當接近,但由於受到扁嫂吳淑珍近期的表現和陳由豪事件困擾,令賭盤瞬間起了變化,就連他們作為開賭的,也沒有預計到有此變數,不過無論這次由誰入主總統府,賭款將會超過二十五億元新台幣。

阿扁在家鄉僅贏三萬票

他透露,在封盤前,賭連宋贏為一賠一,賭扁呂贏是一賠一點四,在形勢方面已見高下,並預計這次大選藍營可以八十萬的票數勝出;在地區上,藍營在台北要讓八十萬票,台中要讓五十萬票,被視為陳水扁票倉的台南,藍營亦要讓三十萬票。僅有陳水扁家鄉才會贏,但亦只有三至五萬票左右。

但在高雄有湯姓的士司機向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地下賭場封盤,表面上已經沒法下注,但還是有人甘願冒險,實行自己做莊家,接受一些相熟或住在附近的街坊投注。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8 ----------

社會及專欄
B28
太陽報
法律界謝連忠
2004-03-19

愛國愛港才是原則

中央政府不想見到香港在○七及○八年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是害怕民主派藉普選取得立法會多數議席和特首之位。雖然,很多人說即使全民普選特首,市民也不會選李柱銘。但政治沒有必然,在八十年代初,台灣的選舉政治封閉,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亦料不到他們的陳水扁後來會成為台灣總統。

普選對民主派有利,亦不能排除民主派可以勝出,中央政府對民主派不信任,因此只能反對香港在○七及○八年普選。對中央來說,只要能夠選出中央接受的人,甚麼機制都可以接受。因此,關鍵是普選機制無法保證選出中央接受的人。

從以上邏輯或基礎出發,中央並非原則上反對普選,因為普選實際上不可以視之為一個原則性的問題。這便解釋得到,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振民認為,香港若在○七及○八年普選,應先制訂機制,確保當選者大部分是愛國愛港者。

在一國兩制的管治模式,由愛國愛港者來主導是一項原則,只要在這方面有保證,普選或「欽點」,中央並不在乎。但香港的政治,現實上不可能完全由中央話事,因為香港人隨時隨地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形成一股政治力量,一如七一大遊行,驅使特區政府擱置二十三條立法。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9 ----------

台灣選舉
A15
新報

2004-03-19

沈富雄現身選情呈變數

【本報綜合報道】距離台灣大選還有一天多的時間,被認為有可能在最後時刻影響藍綠雙方選情的沈富雄、李遠哲、張榮發、王永慶,陸續出面,或說明情況,或表明支持立場,為緊繃的選情投下了最後變數。

備受島內各界關注的陳由豪爆料向陳水扁政治獻金一事中的關鍵人物沈富雄,在經過近四天天人交戰的失蹤之旅後,終於出面說明。十八日在有關的記者會上,儘管沈富雄大耍太極,「科學分析」了四個可能,並強調應扶正選舉主軸,回歸基本面,呼籲藍綠陣營打高規格選戰,試圖把爆料案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但是依沈富雄個性,他還是說出之前信誓旦旦否認的陳水扁妻子吳淑珍「可能忘記了」。

沈富雄失蹤這幾天,肯定不是去恢復記憶,而應是在思考如何在自身誠信與對所屬陣營損害間尋求平衡。而他的出面說明,對藍綠陣營的支持度,尤其是爭奪中間選民,肯定是漲跌互異。在說明會現場,有許多民進黨「立委」就坐在下面,結束時很多都面無表情不作聲離開,由此可見一斑。至於程度多少,要看各方的後續反應。從目前看,吳淑珍仍矢口否認,讓事情似乎沒有轉圜的空間,應會讓許多立場未定的選民困惑。而藍營沒有緊緊抓住大肆攻擊,而是低調處理,亦令人耳目一新。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5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0 ----------

台選大衝刺
B01
香港商報

2004-03-19

沈富雄強烈暗示扁嫂講大話

【商報臺北專訊】千呼萬喚始出來。失蹤數日的民進黨「大老」立委沈富雄昨天終於露面。對於外界所關注的兩大疑問﹕沈富雄是否陪陳由豪去過扁宅獻金﹖吳淑珍是否接受陳由豪獻金﹖沈富雄以七個可能性委婉作答﹐答案隱藏其中。不過他坦承﹐與扁嫂對這件事的看法有出入。

記者會上午10時開始。在巨大的壓力下﹐沈富雄不失幽默。他笑言﹐現在每個人都在注意2個還沒現身的人﹐一個是本.拉登﹐一個是他。他本來想等到3.20後再出面說明一切﹐可是翻開各報﹐頭版都是他或陳由豪的照片﹐所以他才選在昨天舉行記者會。

沈富雄坦言﹐答案幾天前就已經很清楚了。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曾說﹐在上星期分別跟沈富雄﹑吳淑珍討論此事﹐不過最後還是選擇相信吳淑珍。這說明﹐他跟吳淑珍對這件事的看法是有出入的。

兩條問題七種可能

沈富雄將關於扁嫂是否有收取陳由豪獻金一事中他的立場解畫為四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我去了﹗」

「第二是我沒去﹐可是我記憶中有﹐如果我對我有去一事深信不疑﹐那麼即便測謊也會過﹗」

「第三個是我沒去﹐可是刻意陷害陳『總統』跟第一夫人﹐要讓他們難做人﹐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少。」

「第四可能是我有病﹐得了幻想症的。」

沈富雄說﹐其中第二個可能性雖然比第四個大﹐可是最大的可能性是第一個。不過他始終沒有針對是否陪同陳由豪至官邸一事明顯回應﹐僅表示﹐既然吳淑珍已經按鈴控告陳由豪誣告﹐就表示此事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屆時他在本案中將扮演證人的角色﹐到法庭中做證時自然會做出應有陳述。

期待扁嫂說忘了

針對扁嫂堅持沒有收取陳由豪的獻金﹐沈富雄說﹐這也有三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她(扁嫂)忘了﹐記憶中根本沒這回事。

第二個可能﹐是吳淑珍刻意隱瞞﹐因為她把錢「歪」到自己的口袋﹐但不敢被阿扁知道﹐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大。

第三個可能﹐是善意的隱瞞﹐但這也不無可能。因為民進黨在這次的選戰中﹐不斷強調清廉改革﹐所以既然吳淑珍在第一時刻做出這樣的反應﹐那麼接下來只得延續下去。

沈富雄在談及第一個可能時說﹐當他一﹑兩個星期前聽到吳淑珍否認時﹐「那時我真希望是吳淑珍說我忘掉了﹐但是她並沒有」。他認為﹐平常人可以修正他所說的話﹐可是扁嫂卻不能這麼做。

沈富雄堅稱﹐這就是事情的真相﹐「我不能評論吳淑珍女士的功過。」

盼打高規格選戰

陳由豪爆出沈是牽線大老後﹐綠營一再喊話﹐要求沈富雄出面澄清。沈富雄昨天強調﹐「選戰高層從來沒有找我﹐後來是我主動找他們的」。

他說﹐現在已把事情還原到歷史應有的部分﹐也希望不論藍綠都能在最後一天半的時間﹐回到自己的戰線﹐打場高規格的選戰﹐不要再把焦點放在他跟陳由豪身上﹐「把我忘掉最好」。

記者會的最後﹐沈富雄不由嗟嘆﹕「十年前﹐東帝士集團是前十大財團﹐那時的陳由豪很風光。十年前的一場官邸之旅﹐是因對某人的尊敬﹐那時候給的人感動﹑收的人感謝﹐他也因多年老朋友把錢捐款給民進黨而覺得很有面子﹑很驕傲。卻在十年後成為菜瓜﹑選戰的焦點。我只是一個無辜的旁觀者﹐卻被扯成這樣。」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1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樂鞏南
2004-03-19

樂見其誠
港獨台獨 氣數已盡

陳水扁與陸委會的蔡英文,繼續在說這說那,今天說大陸最終會放棄一個中國的理念、明天說當選後不會宣布獨立。這是意料中事,但是已並不重要,因為台胞明白,台獨是在挾洋自重,繼續虛張聲勢。

台胞看到中央終止港獨的胡鬧,無懼美霸的軍事干預,將同樣果斷地對付台獨,三‧二○公投和總統選舉,毋須看台獨的眼色。三百餘萬人參與的三‧一三遊行,清楚顯示,支持連宋者,遠多於支持陳水扁者。

國際權威的武器參考書《珍氏防》,進一步介紹了筆者提到的實而不華武器——無制導多管火箭炮,指出最大射程已達三百五十公里。這樣的射程,足夠覆蓋台灣東岸外海有餘,毋須出動有人駕駛的戰機戰艦,就已布下無形的天羅地網,害怕犧牲人命的美軍,將難越雷池半步。

《珍氏》指出,這火箭炮也有導向型的,可以單管或多管發射,命中範圍不超過五百米,根本就是小型導彈,比起陳水扁叫囂對象的幾百枚所謂瞄準台灣的大型導彈,造價低、數量大。

這些大型導彈和火箭炮彈,使用的是固體燃料,所以流動性高,安在大型多輪卡車上,布置在甚麼山區都可以。準備發射時間可以少至二十分鐘,只需卡車穩定在地面,斷定本身和目標的經緯,設入發射方向與上下角度便行,不致洩露行蹤。

美國若然是無意動用自己的子弟兵去干預我台海統一,可以清楚說明,了結這一場半世紀未了的內戰,是關上門打狗,我們自己內部的事。美國賣武器予台灣也無妨,反正美國賣不賣,其他國家也會見利忘義而賣。

但是台軍有沒有能力抵禦我使用華而不實的高科技武器,那又是另一回事。

評論員: 樂鞏南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8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2 ----------

兩岸
A08
東方日報

2004-03-19

林青霞羅大佑站台撐藍軍

【本報綜合報道】台灣總統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泛藍今日在北、中、南部舉辦四場造勢晚會,預計有百萬人參加,知名藝人林青霞和羅大佑也將到場站台。

據悉,泛藍三一九造勢晚會,除獲嫁到香港的林青霞及近年多數時間在香港和大陸的羅大佑返台襄助之外,屆時可能有知名香港藝人為連宋站台。挺藍的商界人士,包括國民黨中常委、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等將站台,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和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出現的可能性不高。

泛藍台北不敢鬆懈

面對泛綠反攻台北市的大動作,泛藍除組成汽車拉票隊伍穿街走巷外,民意代表和義工也密集家訪,拜託支持者一定要去投票,候選人連戰和台北市長馬英九今日分頭在台北縣市拉票。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杜建德說,泛藍在台北市的選情一直領先,但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選情隨時有變數,最重要的是拉票、固票,泛藍最後一波攻勢就是「選情告急」,拜託支持者出來投票,惟有提升投票率,對泛藍才有利。此外,無黨籍立委陳文茜昨晚為國親聯盟在台北縣新莊的造勢活動站台,她特別提出「公投總統夫人吳淑珍不干政」的主張。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3 ----------

台選專版
A24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44%港人 對兩岸統一乏信心

兩岸三地

  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約七成香港市民反對台灣獨立,但對兩岸統一有信心的人,只有三成多,較去年年底的相同調查下跌約10個百分點。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本月初訪問了1,030人,發現約七成市民反對台灣獨立,贊成台獨的只有12%,兩項數字與三個多月前的同類調查比較,結果差不多。

七成受訪港人 反台獨

  對兩岸統一沒有信心的人,就較三個多月前的調查增加8個百分點,達到44%,表示有信心的人,就下跌11個百分點,只有35%。該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香港市民反對台獨的比率向來比較高,數字在過去三個月的變化不大,但市民對統一的信心就急劇下跌,比起4年前總統選舉的數字,下降約10個百分點,相信是因為台灣島內台獨聲勢漸強有關。

  鍾庭耀又表示,台灣大選的結果,如何影響市民對台灣問題的看法,將會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另一方面,香港大專學壇在本月頭進行了問卷調查,訪問了442位人,當中九成人是在學青年。被訪者中,七成人對台灣大選表示關心及非常關心,當中大部分人關心統獨問題和台海和平局勢。

  77%的人認為目前兩岸的局勢「緊張」,認為「融洽」的只有3%,希望國親聯盟候選人連戰及宋楚瑜勝出的,接近九成,希望陳水扁連任的就只有13%。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4 ----------

台選專版
A24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王永慶晤張榮發 挺三通

外界關注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證實,在周三和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會面,強調雙方並未談到選舉或三通等議題,但就希望落實兩岸三通能夠愈快愈好。

  外界盛傳王永慶曾和張榮發秘密會面,可能探討大選問題。由於過去被視為「綠色商人」的張榮發曾對陳水扁的兩岸政策不滿,王永慶亦曾就此批評陳水扁。因此外界更關注二人的會面,是否涉及大選問題,甚至是否會在會面後公開支持其中一方。

「和老朋友見面 沒談選舉」

  王永慶昨日證實,周三下午5時在自己的家和張榮發會面,張榮發在晚上7時左右才離開。不過王永慶說,會面只是「和老朋友見面,過程中沒有談到選舉,只針對企業發展交換意見。」王永慶更強調,不會表態支持任何一方,但亦稱希望落實兩岸三通,愈快愈好。

  雖然王永慶否認和張榮發談到選舉問題,但外界盛傳,王永慶將在大選前發表3,000字的建議書,正式表態支持連宋,不過最終因為事件曝光而告吹。王永慶昨日則否認有此事,只說當選者最好能夠實事求是、端正領導、以身作則,至於政治問題,他則說自己「通通都不懂」。

張榮發曾任扁競選顧問

  王永慶領導的台塑企業集團,是台灣最重要的企業集團之一,經營領域橫跨石化、能源、汽車及工業港等;張榮發的長榮集團則擁有全球最大的貨櫃船隊,事業據點分布全球。這兩位重量級企業家都主張兩岸盡速直航及經貿關係正常化,以利企業經營,發展台灣經濟。

  張榮發曾是陳水扁上屆競選總統時國政顧問團成員,一直期待三通,最近也對三通遲遲無下文感到不耐。他曾在公開演講時直言批評,台灣三通政策不明,兩岸通航時間表一改再改。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5 ----------

娛樂
忽然一周

2004-03-19

阿Yu出擊楊受成

英皇小花中,阿Yu(趙頌茹)一直埋唔到老闆楊受成堆,主要原因係佢屬於英皇旗下Music Icon,唔係藝人總監Mani(霍紋希)照顧範圍內,咁梗係相對冇咁得寵啦。你估阿Yu唔知自己形勢輸蝕咩,所以一有機會。好似上星期五(3月12日),英皇星齊賀楊受成投資酒樓開幕剪綵儀式,記者獲安排同班明星做訪問,一姐容祖兒做先,包尾就係阿Yu,單睇排位,就知邊個最得寵。阿Yu做緊訪問期間,楊老闆親自走過催阿Yu過去食,阿Yu受寵若驚之餘,亦好醒咁把握機會,好親切咁雙手拉住楊老闆隻手密斟兩分鐘,然後先捨得鬆手繼續同記者做訪問。阿Yu主動出擊,果然取得老闆好感,訪問近尾聲時,老闆又走埋去同佢傾幾句,冇,楊受成身邊咁多小花,阿Yu又唔係特別標青,想突圍?唔主動爭取點得!

台灣有福,可以全民直選總統。林青霞來了香港發展多年,也嫁了給本港富商,這個星期六,她返台灣。目的只有一個,是與老父一起為總統大選投票。她更公開挺連戰、宋楚瑜,她說:「我出生長大都在台灣,雖然已離開了20年,但我的心未離開過,我相信在連戰領導下,台灣可以更富強。」這種對自己出生地的熱情,對民主選舉制度的讚許,對自己要選的總統的支持,香港沒有一個明星會這樣旗幟鮮明。07直選特首這議題,香港沒有一個明星公開談論過。去年區議會選舉,政府用了大量金錢拍宣傳片,更動用明星公開呼籲市民去投票,去年的投票率破了紀錄,但那是因為7.1效應,事後記者問一眾明星對區議會的認識,不少連自己所屬甚麼區、有甚麼候選人、甚麼政綱、甚麼派別,完全不知道,因此鬧過一場小小的笑話。香港明星慣了不出聲,不過待中央一招手,大家便腰肢畢挺赴京排隊與領導人握手,有人更大聲叫:「阿公」,層次很低。明星效應是最有力的宣傳方法,娛樂圈是最容易統戰的場地。下次不如派派糖,叫班香港明星出來反07直選,總好過要大家日日忍受一班愛國老人家口裏的唾沫。

@請參考>@


文章編號: 2004031922400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6 ----------

要聞
A02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3-19

社評
急十三億民生 未急兩岸統一

  台灣總統選舉明天投票,選情激烈,藍綠陣營未知鹿死誰手。對於台灣總統選舉,中央自然極為關切,因影響未來兩岸統一的走向,但態度表現卻並不焦切,除免左右選情外,更關鍵的是中央新一代領導人,並不著急要解決統一問題。

  總理溫家寶周日在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結束的記者會上,被追問對台灣選舉的看法,他只是利用其「詩人總理」的柔性,以詩言志,說明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他並無如前任總理朱鎔基般,在四年前台灣總統選舉前夕,疾言厲色地反對台獨。

台選熱情 中央冷靜

  外界認為溫總的溫情牌,是免蹈朱鎔基當年覆轍,朱的鐵面嚴詞,刺激台灣人不滿之情,結果反為民進黨陳水扁拉票。

  這分析雖不無道理,但卻未能深入了解新一代領導人包括溫家寶、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等,對目前中央工作緩急先後的看法。

  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受著開國元老的薰陶,渴求盡快完成國家一統,因此江澤民上任總書記不久,在九十年代初力推江八點,謀求成為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基石。有所求自然容易有所失,在台灣人心仍抗拒統一時,中央領導人激動地表達反台獨、促統一,有時就會如朱鎔基四年前的適得其反。

  這並不是說新一代領導人,不想盡快促成兩岸一統,只是他們感情包袱較少,更能理性地看待兩岸統一未必急得來的事實,目前先要著急的,是如何平穩而較快速地推進內地的發展,此是孰者為先的問題。

  新一代中央領導最重視的是以人為本、是十三億人的生計。要讓十三億人溫飽安穩地生活,那要冷卻經濟過熱,避免泡沫一脹一破,挫傷經濟;要消減銀行呆壞帳,免觸發金融危機;要解決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增加農民收入;要發展西部及東北,改善貧區;要救助貧弱,收窄貧富懸殊;要倡導廉政法治,免人民受魚肉。

  上述問題千頭萬緒,既需要時間,亦需要資源去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有所閃失,都可能帶來經濟、社會不穩的惡果。要有充足時間及資源,那必須要有穩定與和平的國際氣候、國內環境。

不搞台獨 兩岸和平

  若上述內地經濟問題得到解決,人民生活得到照顧,國力得到提升,兩岸的經濟合作在這期間又得到推進,那無論是五年後、十年後,還是二十年後,待形勢使然,兩岸領導人自能水到渠成,尋得雙方接受的和平統一方案,只要大方向是步向統一,便毋須急於一時達到終點。

  不過,對中央領導人而言,此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台灣絕不能搞台獨,因為台獨將令他們無法向歷史、向十三億國民交代,惟有用強硬手段阻遏。若真心希望兩岸和平、為兩岸人民謀幸福,那無論明天誰在台灣當選總統,都不能搞台獨。


文章編號: 2004031903000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7 ----------

投資-股市分析
P14
信報財經新聞
陸文
2004-03-19

談股論市
台灣選舉前觀望中資股波動炒作

  美股全面上升,卻有技術反彈之嫌,港股面對批股集資疑慮,新股上市跌破招股價;加上台灣總統選舉在即,在好友觀望下,淡友力圖推低至12750點附近技術支持位。中資股成交額佔大市一半之多,由於昨天公布業績欠驚喜令沽壓增加,全日成交額升至二百四十四億元。近日大市下跌成交額上升令人困擾,但在炒政治市不宜太過慮,估計日升日跌格局持續至月底完成季度結,特別是短期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對大市具啟示性,除非周四外圍有大變化,估計今天港股將靜觀台灣政局持續拉鋸,短期入市風險不輕呢!

內地科技股欠吸引

  中芯國際(981)在本地掛牌,緊隨美國跌破招股價的跌勢,是繼TOM Online(8282)後另一隻科技股跌破招股價,看來對未來認購科技新股產生冷卻作用。從正面來看未必壞事,主要是科技股以炒憧憬,虛幻成分高,如中芯連續三年虧損下上市,主要憧憬這行業進入某生產及效益水平,再配合產品周期,令盈利增長極快,但是期間變數著實太多。今次跌破招股價解釋多,例如期內半導體權威機構指出半導體市場今次見頂,月內台積電等同類品牌股跌幅亦不少;加上掛牌前中芯有管理層失言,認購反應過分熱烈令招股價在上限定價,結果令大部分認購者為一次「利是」行動吃了悶棍。筆者對較早前建議認購失準抱歉,日後認購新股必須重視其定價及客觀環境,科技股不及金融股的現實再獲證實。

  目前不少內地國企及中資機構在本地與歐美市場上市,好處在於提升其融資及市場知名度,在建立品牌有幫助;但同時要受更嚴格的監察以至承受一些法律訴訟風險。如今次中芯管理層言論存誤導,以至昨天飽受沽壓的國壽(2628),主要是招股文件未對一些會計事項交代,引致有組織向美國法庭申請賠償。無論結果如何,亦反映海外基金及投資者對維護權益不遺餘力,與本地投資者經常在部分上市公司及大股東魚肉下忍氣吞聲截然不同。看來國壽股價要在四元五角至五元水平鞏固一段期間,靜待平安保險招股才有運行。

  國企指數日升日跌,上日炒業績引來不少憧憬,但兩類重磅成分股包括石油及電訊股均存有疑慮,令昨天指數下跌2.6%。中石化(386)被殼牌套現五十八億元,引發其他石油股有策略股東減持疑慮;中電信(728)部署發股集資二百多億元作注資。雖然中移動(941)去年純利增長9%,至三百五十六億元人民幣,並揚言不會發新股作收購十個省網絡,但在缺乏驚喜下加上派息未見吸引,而且去年有大量手機補貼及提升資本開支應付使用量上升,令現價有沽壓。近期不少投資者對國企股業務過分樂觀,略有失望引發沽售不容忽視;事實上,美國總統大選年對中資股的政治取態容易引起疑慮,徒添一份風險。

  當然,本周六台灣總統大選戰況激烈,上日泛綠黨獲重量級人士支持引起疑慮,近日也有不少在內地的台商紛紛返台投票,希望泛藍黨重奪帥印以利三通。至於近期本港政改受內地重量級人士的攻擊,對今次台灣大選結果影響難料,估計今次選票取決於約3%票源,徒添近日入市港股的風險。當然表面上連宋獲勝機會大,有利下周港股反彈,但現階段值博率一般而已。

長和系業績平穩

  備受市場關注的長和系上年度業績略優於市場預測,長實(001)賺錢九十八億元,上升12%;物業銷售收益理想,有十六億六千萬元,其他核心業務亦好轉,管理層對本地樓市及經濟持續樂觀。至於旗下和黃(013)貢獻略優於市場預期,純利一百四十四億元,雖然3G業務虧損九十六億七千多萬元,預期下年度將進一步擴大,但其他碼頭等業務受惠全球經濟好轉,令去年3G以外的業務收益有25%增長;下年度將以核心業務擴展及分拆印度電訊的收益,以彌補3G虧損,估計業績對股價有一定穩定作用。

  近年積極減債及正進行供股集資五十三億元的新世界發展(017)公布中期純利二億三千六百萬元,升十五倍,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基數低。旗下以新創建(659)中期純利八億一千四百萬元較佳,令系內股價逆市上升。年內有三千五百個單位推出,可套現七十億元,現價吸引力不差,亦常見有心人士維持秩序。

  兩隻基金新貴建滔化工(148)與超大(682)分別公布不俗業績,但均見獲利回吐。前者全年純利四億七千二百萬元,但市盈率及行業前景有疑慮,短期應作調整。至於超大股價受不派息影響回落,特別是今次毛利率下跌,只依賴稅項回撥,雖然未來發展潛力不俗,但可留意在三元水平附近才作吸納。

  大新金融(440)停牌及申請進行重組,把銀行業務分拆,變相集資擴大股本。該公司管理層過往表現不俗,但今次安排屬財技,效益不明顯。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5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8 ----------

社會及專欄
B28
太陽報
評論員梁安琪
2004-03-19

千年道行一朝喪

台灣大選來到關鍵性倒數時刻,民進黨陣營竟然頭頭碰黑:遊行人數不夠人多,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就獻金爆料,最要命還加上扁嫂吳淑珍被監察院踢爆四次瞞報千萬新台幣以上的股票交易。

吳淑珍的形象對陳水扁的選舉生涯實在太重要了。假如扁嫂是一般不懂政治的師奶,私底下貪心、炒股、說謊、不申報,則當地人們對她仍不會太介懷,可惜扁嫂自己也是政治明星,且一向扮演一個偉大精神支柱的角色。

吳淑珍一生其實相當傳奇,出生於醫生之家,下嫁貧農之子,七十年代與陳水扁拍拖之時,阿扁窮到連冰箱是甚麼樣子的也沒有見過,不圖富貴,叫人佩服。到八五年底,扁競選台南縣長落敗,在陪丈夫沿街謝票時遭三輪鐵牛車撞倒,下半身從此癱瘓。

但扁嫂一直殘而不廢,相反在政治路上走得更積極,最經典是「代夫出征」的選戰故事。八六年阿扁因「蓬萊島案」入獄,扁嫂代夫參選立委,高票當選,一時傳為佳話。其坐輪椅來回監獄與立法院,同時又照顧兒女供書教學的辛酸史,打動了無數台灣人的心,多少年來也賺人熱淚,到阿扁當上總統之後她又經常到外國去推行「夫人外交」,怎想到千年道行一朝喪。

選民最不想見到的是精神偶像在金錢和權力中腐化,扁嫂如今被譏為「股神」,情何以堪。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3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9 ----------

EDT
EDT7
南華早報網上版
JACKY HSU
2004-03-19

A rare bird in the political nest

Known for his acerbic wit, Shen Fu-hsiung has been dubbed the lonely bird in the pro-independenc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The 65-year-old doctor-turned-lawmaker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fair and clean politician - one who is ready to take on his own party if he disagrees with its actions.

Such traits have won him much respect among the 225-strong legislature, and some enemies.

Mr Shen was a famous heart surgeon before turning his hand to politics. He was first elected to the legislature in 1993 and has served four terms.

In the 1996 elections, he made a mark for himself through his selflessness when he appealed to supporters to vote for four fellow DPP candidates.

As a result of his generous splitting of votes, the four DPP candidates were elected, but the move nearly cost him his own seat in the legislature.?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2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 ----------

EDT
EDT15
南華早報網上版

2004-03-19

THE KEY TO PEACE

Why is Taiwan's relationship with Beijing so intractable an issue? Why, when they share common economic interests - 1 million Taiwanese live on the mainland, working in about 50,000 firms in which Taiwanese have invested over US$400 billion - does Beijing aim 500 short-range missiles at Taiwan? The run-up to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tomorrow has been one current source of tension. Chen Shui-bian has initiated a referendum process that might someday be used to ask Taiwanese if they want to formalise today's de facto independence. This infuriates Beijing.

After all, as Mao Zedong told Edgar Snow in 1936, "It is the immediate task of China to regain all our lost territories," explicitly including "Formosa". Since then, Beijing has sought to make good on Mao's pledge.

Beijing's new leadership often evinces a new judiciousness and moderation in its diplomacy. But Luo Yuan, a senior colonel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recently declared that if Taiwan's leaders "refuse to come to their senses and continue to use referendums as an excuse to seek independence, they will push

In an age when self-determination is a hallowed principle, how is it possible that Taiwan - which has been part of China during only four of the last eleven decades, and has never been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is shunned by every nation when it presumes to wonder aloud why it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go its own way?

The reasons have deep historical roots. When Mao and the Communists came to power in 1949, they promised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which included bringing Xinjiang (the Muslim desert regions of the west), Tibet, Mongolia,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back under central government control. It became a matter of national pride for a country that had been guafen, "cut up like a melon" by predatory colonial powers, to end national feelings of humiliation by restoring itself to wholeness. Communist propaganda relentlessly proselytised for re-unification as a sacred duty.

As Tibet, Hong Kong, and Macau returned "to the embrace of the motherland", Mao's commitment seemed close to realisation. The fact that only Taiwan stands in the way makes reunification all the more non-negotiable.

But there is another dynamic at work.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lmost every other plank of the communist platform (world-wide people's war, proletarian struggle leading to a classless utopia, triumph over global capitalism and so on) has been abandoned. This leaves unification as the last tie to Mao's revolution and justification for one-party rule. Beijing's leaders play up this "revolutionary" commitment, for it helps generate nationalist sentiment, one of the few things that legitimises the Communist monopoly on power.

China's leaders ought to reflect on the fact that their country is no longer the "sick man of Asia". It is increasingly powerful, globally proactive and economically robust. So it is a timely moment to reappraise its position and to begin acting from strength, not weakness. In short, it is time for mainland leaders to change the chemistry of their long feud with Taiwan.

After all,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have struggled politically even as their economies become increasingly unified. In due course, they may well be able to become more unified on the political front - if they do not push their disagreements too aggressively. For economic convergence, if allowed to ripen, could set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on an evolutionary course towards common sovereignty.

How can such a scenario be realised? Beijing must declare, loudly and clearly, that greater democracy is its ultimate political goal. Further, that as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takes place and the political climate becomes more congenial, they look forward to discussing how to better weave a political, as well as an economic, fabric with Taiwan. Such a declaration alone would give Taiwanese the ability to imagine that they may one day find it in their interest to reunite with the mainland.

For its part, Taiwan needs to calm down. Its leaders must understand that, even though "independence" may sometimes seem like a logical scenario, Taiwan is a small, vulnerable island, and the mainland an emerging superpower. Even though Taiwan may have a right to independence, its leaders need to remind their people that provocative actions will gain them little.

In 1973, as Sino-US relations were thawing, Mao admitted to US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that, though he did not believe reunification would come peacefully, "We can do without Taiwan for the time being, and let it come after 100 years.... Why is there a need to be in such great haste?"

Mao's advice is not bad. Beijing must take to heart its newfound dynamism and strength, and write a new scenario for its relations with Taiwan emphasising persuasion instead of missil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50 years,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share real interests. What blocks matrimony is the mainland's lack of democracy. Most mainlanders would probably like to see this absence remedied as much as they favour full reunification. Only democracy on the mainland can bring lasting peace to the Taiwan Strait.

Orville Schell is a historian of China and dean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March 2004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1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 ----------


TMP03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香港全日收市 - 跌穿12,800創今年新低

香港 (AFX-ASIA) - 交易員稱, 港股週五再跌25點, 12,800關口終告失守, 創今年以來收市新低, 中移動、聯通分別挫3.4%和5.8%拖低大市71€點, 地產、公用股造好抵銷部份影響。

他們表示, 大市本已缺乏方向, 午市傳出台灣總統陳水扁被槍傷, 令投資氣氛更為審慎。 匯業證券熊麗萍說, 陳水扁中槍的消息對港股影響不大, 但令台灣明天選情更為撲朔迷離。

恆指收市跌25.61或0.2%, 報12,790.58, 波幅介乎12,715.97-12,851.12, 成交162.9億港元; 3月期指報12,759, 成交合約24,603; 盈富跌0.05, ??2.95。

中移動去年純利為市場預測下限, 收23.10, 跌0.80或3.4%, 最低22.65; 下週四公布業績的聯通亦受拖累, 收8.15, 跌0.50或5.8%, 最低8.0。



公用股有買盤支持, 中電收41.6, 升0.80; 港燈收33.7, 升0.80; 中華煤氣收13.35, 升0.35。

地產股長實跌0.5, 收66.5; 恆地收37.5, 升0.20; 新地收71.25, 升0.75; 新世界發展收7.90, 升0.15。

匯控平收118.5; 恆生收99.25, 升0.5; 中銀香港跌0.05, 收14.70; 東亞跌0.10, 報23.10。

大新金融計劃分折銀行業務獨立上市, 今復牌後急挫, 收58, 跌8或12%, 最低55.25。

恆生國企指數收報4,854.02, 跌15.77。 中石化跌0.025, 報3.075; 中石油升0.075, 報4.10。

中壽挫0.1或2%, 報4.90; 中芯再挫0.15或6%, 報2.325。

下午4:00 一年期美電折讓550-560點子。

dmo

04:57p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1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 ----------

臨門一腳
B03
香港商報

2004-03-19

張榮發色彩難定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是個有政治色彩的商人﹐擁有全球最大的貨櫃船隊以及臺灣的長榮航空﹐事業網點分布全球。不過2000年大選時他的泛綠色彩﹐令長榮集團在大陸的業務失去很多先機。長榮集團企業色彩及總裁張榮發的政黨傾向﹐一直是各界關切的焦點。張榮發從4年前民進黨的「國政顧問團」成員﹐到前一陣子在臺灣演講時指責執政黨只重選舉﹐不久前又和國民黨主席連戰見過面﹐張榮發的政見再令外界關注。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3 ----------

經濟要聞
B02
明報

2004-03-19

港股跌159點成交244億

【明報專訊】大市反彈乏力,有一浪低於一浪之勢,恒指昨天甫開雖一度升越萬三點,但及後走勢卻是高開低收,全日下跌159點,收報12816點,為今年第二低的收市點數,然而跌市之下,成交額卻有增加。

港股昨全日成交升至243.7億元,但扣除殼牌配售58億元中石化舊股,以及中芯(0981)首日掛成交多達24億元外,大市實際成交可能僅得160億元,但這成交額仍較日前介乎120至140億元多,輝立證券董事黃瑋傑認為,跌市下,成交復增,絕非利好信號。

證券界普遍認為,跌穿招股價的新股都是科技概念,相反中資國企新股大多企於招股價之上,所以新股熱潮並未全面性降溫。

台灣總統選舉結果明天將揭盅,加上期指未平倉合約累積高達9.25萬張,即月期指報12706點,低水幅度仍然偏高達110點,反映市場情緒仍然偏淡。

公布業績後 中移帶頭跌

去年盈利增長9%的中國移動(0941)中午公布業績後,帶頭下跌,全日跌0.85元,收報23.9元,拖累大市跌54點。匯控(0005)也跌0.5元,收報118.5元。聯通(0762)跌0.4元,收報8.65元。和黃(0013)跌0.75元,收報57.5元。

黃瑋傑認為,台灣總統結果,無論是藍營或綠營當選,對香港經濟中長線都不會有利好影響。而且近期大企業公布的業績,也沒有任何驚喜,港股近期反彈乏力,每有一浪低於一浪之勢,預計港股短期內尚要下試低位,有可能要低見12570點,才會獲得較強支持。

敦沛金融資料研究部經理培認為,就算藍營連戰當選,也只會對港股產生短期「喜」作用,因為中央有可能向國民黨重新主政的台灣政府,給予大量優惠措施,包括三通及台灣版CEPA,但這些政策中長線來說,都會打擊香港轉口港地位。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1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4 ----------

港聞
A08
蘋果日報

2004-03-19

71%港人反對台獨

【本報訊】台灣總統大選形勢緊湊,香港人對兩岸統一的正面信心比率在三個月內急挫一成一,負面信心比率則顯著上升八個百分點;至於反對台獨市民仍佔多數達七成一,只有一成二受訪者表明支持台灣獨立。

港大民意網站本月初訪問了千多名市民,結果發現七成一受訪者反對台獨,但有信心兩岸統一的受訪者比率只有三成半,較去年底數字下跌十一個百分點,與四年前上屆台灣大選前進行的同類調查比較,亦減少了約十個百分點,反映香港人對兩岸統一信心減少,對統一負面信心比率則達四成四,較三個月前增加八個百分點。

正在台灣考察大選的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可能由於台灣有關統獨的爭論升溫,令香港巿民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急劇下跌十一個百分點,他認為選舉結果如何影響香港巿民對台灣問題的看法,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青年預期連戰勝

另外,香港大專學壇本月八日至十七日訪問了四百多名青少年,七成人表示關心台灣大選,七成七人認為目前兩岸關係緊張,分別有八成七及七成四人希望及預期連戰當選,五成四人認為兩岸以經濟合作達致統一對中國最有利,有六成二人認為中國應以外交途徑解決台獨問題,同時,有百分之七認為中國應任由台灣獨立,放棄統一主權。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2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5 ----------

台灣大選
A28
蘋果日報

2004-03-19

魅力人物
小馬哥令師奶瘋狂

台灣政壇「師奶殺手」的台北市長馬英九,一旦離開政壇,絕對有資格當明星。他昨日南下台中縣為連宋拉票,被一眾師奶、阿嬸、阿婆團團圍住,爭相合照,比在台灣甚有「女人緣」的韓國小生裴勇俊更具星味。

場面墟似韓星裴勇俊訪台

「小馬哥」昨日大清早便來到台中縣豐原市,準備出席造勢活動,他特別選擇先到豐原中正公園,搶攻較年長選民的選票。一眾晨運客以及附近街坊,見馬英九在公園出現,好像看到了偶像明星一樣,隨即跑過來將他圍住。不但師奶、阿嬸如此瘋狂,就連上了年紀的老婆婆,也表現得像「小影迷」般搶跟馬英九合照,場面有點似日前韓國男明星裴勇俊訪台,與當地瘋狂影迷在台北圓山飯店影大合照般墟。

至於陪同小馬哥到公園拜票的台中縣長黃仲生等人,卻被民眾視作「透明」,彷彿成了毫不相干的「路人甲」、「路人乙」。

「呂秀蓮」癡癡跟馬英九

不過,小馬哥連日來馬不停蹄拉票,昨已疲態盡現,聲音有點沙啞。當他在一間廟宇上完香,準備跟支持者講拜拜時,卻遇上一名與副總統呂秀蓮同名同姓的女鄰長,隨即被對方纏上。馬英九對這位「呂秀蓮」的反應似乎有些冷淡,但對方一點也不在乎,跟在他後面,狀甚陶醉。 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6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10
文匯報

2004-03-19

藍營全力催谷投票率

 【本報記者王善勇台北18日電】選戰進入最後關頭,藍綠呈現僵持局面,國親聯盟副「總統」候選人宋楚瑜除重申國親將推動大和解與重建國際信用的主軸外,也表示最後關頭不是由地方建設政見分勝負,而要積極把泛藍支持者的票催出來。

 宋楚瑜前往宜蘭縣基層拜票時,對媒體作了以上表示;他指出,國親必須積極把票催出來,讓投票率提高;他解釋民進黨的支持者一向較為激情,相較之下,泛藍支持者比較溫和,很少積極表態,一定要催票。有分析認為,投票率的高低將是決定勝負的重要關鍵之一,有熟悉選舉運作的人士指出,投票率如果有75%以上,藍營贏面高,反之綠營勝算大。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5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7 ----------

EDT
EDT1
南華早報網上版
KLAUDIA LEE and NAILENE CHOU WIEST in Taipei
2004-03-19

Undaunted, Emily Lau goes to Taipei for poll

Hong Kong lawmaker Emily Lau Wai-hing - under fierce attack for her stance on Taiwan's independence - led a delegation to the island yesterday to observe tomorrow'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sked her view on the island's independence, she reiterated to her Taiwanese questioner that she would respect the decision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

Ms Lau and 26 fellow members of The Frontier visited the headquarters of former president Lee Teng-hui's Taiwan Solidarity Union and the campaign headquarters of the rul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and the Kuomintang-People First Party coalition. They will also meet members of Taiwan's parliament and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and officials from the government's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Ms Lau said she had been to Taiwan many times before to observe election campaigns. Asked whether she was concerned the visit would bring more criticism from mainland officials and pro-Beijing figures, she said: I don't care ... is it that I can't go anywhere if some people don't want me to?

The legislator has been criticised for attending a conference in Taiwan last year organised by a pro-independence group. Her critics have accused her of supporting independence for Taiwan and have called her unpatriotic.

A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ll has found 71 per cent of 1,030 Hong Kong people interviewed opposed independence for Taiwan, while 12 per cent supported it. The survey, conducted last week, also showed confidence in the reunification of Taiwan with the mainland had dropped 11 percentage points, to 35 per cent, since December.

Copyright (c) 2000.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27005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8 ----------

台灣大選
A26
蘋果日報

2004-03-19

務令無效
藍營設障全力杯葛

對於陳水扁一手主導的公投,藍營全力狙擊,從立法到投票,頻頻設置障礙。在公投立法問題上,藍營先是口頭同意、技術阻撓;在「三二○」總統選舉日舉行公投,藍營更是公開呼籲台人杯葛。

礙於民情一度同意

去年六月,在美國表態反對台灣舉辦公投之後,民意調查顯示,仍有高達百分五十九的受訪者支持公投立法,反對的只有百分二十八。綠營更藉機攻擊,藍營反公投就是反民主、反改革。迫於民意及大選的壓力,藍營從拒絕公投立法,轉為主導立法,利用國親聯盟在立法院的多數優勢,將統獨議題,即國旗、國號的變更,排斥在公投議題之外。

投票方案多次翻盤

但陳水扁宣布「三二○」公投題目後,藍營又發起杯葛行動。台北市長馬英九指摘,陳水扁逕自舉辦違法的公投,就像「現行犯」,不等判刑,人人都知道是違法的。

受制於藍營縣市長的杯葛及行政院的壓力,中央選舉委會對公投的細節規定,多次翻盤。先是禁止總統及公投分開領票、投票,最後仍要同意;投錯票的總統選舉票是否有效,也經歷了有效、無效,再修改為有效,最後確定為無效,非常曲折。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09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9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9
文匯報

2004-03-19

北藍南綠 決勝中部

 【本報記者王善勇台北18日電】距離台灣「總統」大選還有2天,大選可能的結果也在逐漸明朗當中。綜合兩大陣營輔選幕僚,以及熟知台灣選舉運作人士的意見,目前的狀況是,台灣南北兩邊的藍綠陣營基本票源,從「2‧28」、「3‧13」兩項活動,以及掃街拜票的全力催票動作下,已基本穩定下來。雙方的支持程度回歸基本盤。亦就是說,南部阿扁贏,北部連戰贏。

藍營在北部支持度升

 在這種情況下,中部的選情對勝負顯得非常重要。綠營已在台中縣、台中市、彰化、南投,投入很多資源全力拉票。一種意見認為,藍營在北部的勝出情況,不會比預期高,而在南部所輸也不會比預期低。另一種看法是,藍營在北部的支持度正在上升。佔全台灣30%有496萬票的大台北票倉,藍營得到50%以上的支持度問題不大。

 目前兩營都有危機,有人形容是「高層盲目樂觀,前線輔選人員提心吊膽」,最令人擔心的是,如果支持者認為自己「一定贏,不差我一票」,而不去投票,令投票率比預期低,結果隨時可能逆轉。在南部,已有藍營的支持者投訴有輔選人員「放軟手腳」。

高層樂觀 前線緊張

 在綠營,有高級輔選人員表示,大選結果底定,打從選戰開始,對方已是策略錯誤,兩岸關係定位不明,悖逆台灣的主流民意,他們極相信自己的民調,深信阿扁會贏。在這種情況下,提供選戰藥的政策部已「不開工好一陣子」,該部有些人甚至頻頻找人唱K,輕鬆一下。但基層的輔選人員卻認為,他們深深懷疑是否可以延續「2‧28」綠營氣勢,而最致命的是,中間選民出來投票,「不是鐵定支持阿扁的」。在藍營,「3‧13」大遊行後,藍軍士氣為之一振,部分藍營主要的競爭幕僚對勝選非常樂觀,他們還迷信藍營的基本盤勝綠營,有6比4之比,與前線人員的想法有相當距離。不過,基層人員認為選情緊繃,擔心民進黨利用行政資源上的優勢,拉攏各地的鄉里長,他們也擔心「對方會有作票,買票情況」。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4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0 ----------

隔岸觀選
B05
香港商報

2004-03-19

民調顯示反「獨」情緒高企 九成港青望連戰勝

【商報專訊】對臺灣選舉﹐香港大專學壇的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青年希望連戰當選﹐反映香港青年並不希望見到「臺獨」。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亦顯示﹐反「臺獨」的市民達七成﹔不過﹐「統獨」爭論升溫﹐對兩岸統一沒信心者增加。

七成人關注臺灣選舉

大專學壇昨日公布的結果顯示﹐七成人關注或非常關注臺灣選舉﹐近八成更認為現時兩岸局勢屬緊張狀態。在兩岸關係繃緊狀況下﹐接近九成青年表示希望連戰勝出。

對於如何解決兩岸問題﹐差不多所有被訪青年都希望以和平方式解決﹐可透過經濟合作與發展或和平會談。七成人相信若一旦臺灣宣布獨立﹐會影響兩岸三地的民族和諧及經濟交流﹔約六成人希望能以外交途徑解決﹐而贊同軍事手段者有三成。

談及公投問題﹐六成人稱只屬選舉策略﹐四分一人認同會破壞「一國兩制」原則﹐或損害民族和諧。

香港大專學壇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大部分青年對臺獨持抗拒態度﹐認同中國領土完整性。他們認為當局應加強公民教育﹐加深市民對臺海關係的了解﹐從而促進兩岸三地的交流和民族融和。

對兩岸統一信心稍跌

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日公布市民對臺灣問題的最新調查結果。調查於本月六日至九日進行﹐共成功訪問1030 人,回應比率65%。

結果顯示﹐反對「臺灣獨立」者較去年底略減3%,但仍高達七成一;而贊成「臺獨」者仍維持稍多於一成。不過﹐在兩岸統一信心方面﹐表示沒信心者由三成六增至四成四﹐稱有信心者相反由四成六下降至三成半。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結果時表示﹐港民反對「臺獨」的比率一直高企﹐在過去三個月變化不大。不過﹐港人對兩岸統一信心急跌﹐較四年前的選舉時低約10%。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8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1 ----------

台灣選舉
A15
新報

2004-03-19

北京抨台公投傷兩岸穩定

【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台灣三二 ○ 公投發表言論,指公投將損壞海峽兩岸局勢的穩定。

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昨日在北京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台灣有些人假借民主之名,實際上搞台獨的公投舉動,這將破壞海峽的穩定。」

台灣執政民進黨總統陳水扁在本周六大選當天同時舉行公投,呼籲選民就敏感的主權及國防問題進行公民投票,觸發大陸方面抨擊。

在記者會上,孔泉又指國際社會都相信公投不但對兩岸毫無助益,反而會傷害該地區的穩定。孔泉聲稱整個國際社會都反對台灣舉行公投。

台灣公投除觸怒北京政府外,亦惹來美國、歐盟及日本的批評。台灣於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三讀通過一項備受爭議的法案,允許就主權及國防的問題進行公民投票,兩岸關係於此時趨於緊張,而台灣投資人亦為此紛紛退場觀望,金融市場亦受此不確定因素拖累。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06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2 ----------

台選大衝刺
B01
香港商報

2004-03-19

孤鳥沈富雄做回自己

立委沈富雄在大批黨籍立委陪同下﹐舉行記者會公開說明10年前一件舊案﹐希望「還原歷史真相﹐扶正選戰主軸」。不過言詞向來犀利尖銳的沈富雄還是不忘修理一下媒體﹐時而幽默﹐時而嚴肅。他洋洋灑灑講了一個小時﹐為了拒絕發問又扳起臉孔﹐沈氏風格展現無疑。

沈富雄一早出現在立法院議場﹐民進黨籍立委和記者一擁而上﹐過去被視為黨內孤鳥的沈富雄突然朋友變多了﹐有些立委還向他敬禮致意。從議場到舉行記者會的第八會議室﹐短短10公尺走了10分鐘﹐還有立委拿著海報跟在沈富雄後面﹐閃光燈讓沈富雄笑稱﹐他這麼醜﹐不需要殺那麼多菲林﹐還要求在他記者會過程不要拍照﹐影響談話氣氛就不說話了。

面對超過40臺攝影機和大批媒體﹐沈富雄雖然已就有無陪陳由豪到扁邸見吳淑珍作出說明﹐但他還是提出幾項可能性﹐分析可能性高或低﹐不願從他口中明白說出有或無這樣斬釘截鐵的答案﹐力求對選情的衝擊性降到最低。這些可能性﹐選民們是霧裏看花還是越看越花﹐就要見仁見智了。

儘管答案已隱藏其中﹐但沈富雄還是想兩面不得罪﹐提到他和陳由豪不熟﹐但也點出十年前的那場記憶裏﹐旁觀者感到有面子﹐言下對陳由豪仍有一分感念。

此種結果﹐對沈富雄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總算可以對民進黨﹑社會各界要他出來說明的聲浪﹐有個清楚的交代。同時﹐沈富雄未來要面對陳由豪這個人時﹐更是問心無愧﹐因為他並沒有說謊﹐符合自己過去一貫給外界誠實的人格印象。商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6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3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10
文匯報

2004-03-19

泛藍四天王今晚衝刺

 【本報記者焦惠標、王善勇台北18日電】總統大選決戰之夜,連宋競選總部明晚在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分別舉辦大型造勢晚會;泛藍四大天王連戰、宋楚瑜、王金平、馬英九都將趕場催票。藍軍大本營台北市更是擴大動員,連中正紀念堂周邊的道路都要進行交通管制,準備拚出勝選氣勢。

 明天是競選活動最後一天,藍營將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桃園縣南區連宋競選總部廣場、台中市新市政中心預定地、高雄市連宋競選總部分別舉辦「換總統,救台灣」選前之夜晚會,號召支持者與連宋齊迎勝利。

 面對綠營大打廣告,號召百萬人齊聚台北市中山足球場,藍營也不甘示弱,明晚預備動員三十萬人,把中正紀念堂塞滿,並已申請管制中正紀念堂周邊的中山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愛國東路部分車道,氣勢絕對不輸人。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4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4 ----------


TMP03
AFX法新社財經

2004-03-19

港股快訊 - 12,800失守創今年收市新低

香港 (AFX-ASIA) - 交易員稱, 港股週五再跌25點, 12,800關口終告失守, 創今年以來收市新低, 中移動、聯通分別挫3.4%和5.8%。

他們表示, 大市本已缺乏方向, 午市傳出台灣總統陳水扁被槍傷, 令投資氣氛更為審慎。

恆指收市跌25.61, 報12,790.58, 波幅介乎12,715.97-12,851.12, 成交162.9億港元; 盈富跌0.05, 報12.95。

dmo

04:17pm


文章編號: 2004031949801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5 ----------

新聞焦點
亞洲電視網上新聞

2004-03-19

張俊雄譴責選舉暴力行為[兩岸]

在民進黨競選總部,不斷有人安撫支持者情緒,民進黨競選總部總指揮張俊雄譴責選舉暴力行為。


文章編號: 2004031909600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6 ----------

3-20台灣大選倒數1天
A08
文匯報

2004-03-19

沈富雄終現身 認陪同獻金 扁嫂以無記憶辯解 惟透露陳太曾訪官邸

 【本報訊】據中央社18日消息:吳淑珍今天接受電視台專訪時指出,她確信自己的記憶,請沈富雄能夠尊重她,因為陳由豪太太林富美到官邸她都敢承認,如果陳由豪十年前到過官邸,這並不違法,她怎麼會不敢承認。

 吳淑珍接受台視節目專訪時說,她想還是尊重沈富雄的記憶,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她是很確信自己的記憶,沈富雄說,她有可能是善意的遺忘,但是,她不會為了選戰,就一概否認說她跟陳由豪一點關係都沒有,其實陳水扁一直承認,他每次選舉,除了這次大選之外,陳由豪也會給予政治獻金。

透露陳由豪太太到過官邸

 吳淑珍強調,她不否認半年以前,陳由豪的太太林富美到過官邸,由沈富雄的太太陪同,這點她都敢承認了,在她記憶,1994年,如果陳由豪與沈富雄到過民生東路官邸來見過她,她怎麼會不敢承認,它並不違法而且是十年前的事情。

 吳淑珍說,半年前,林富美是一位通緝犯的太太,她都敢讓林富美來官邸,這她都敢承認,她還是很相信她的記憶,她的記憶力一向是相當不錯,她希望沈富雄能夠尊重她的記憶,大家相互尊重。

 另訊,藍軍繼續砲轟扁嫂漏報動態財產申報,指控「總統府把黑手伸到證交所」。國親「「立委」」表示,比對證交所和吳淑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補報資料,落差很大。證交所在「監院」調查過程不但抗拒還篩選資料,連「監察院」官員都看不下去,不可思議。

國親斥莫把責任推給幕僚

 國親質疑,證交所選擇性提供刻意篩選過、不完整的資料給「監察院」,「已經把黑手伸進證交所!」李慶安說,「監察院」財產申報處長謝育男向他們透露,「監察院」要求證交所提供詳細資料,證交所不但不理會,還對「監察院」強調,「如果提供過於詳細資料還會有違法之虞!」連謝育男都說簡直不可思議。

 國親「立委」要求扁嫂說實話,李桐豪說,證券公司每個月都會把詳細的股票交易對帳單給客戶,一張表列的清清楚楚,怎麼可能扁嫂不知情?怎麼可能是幕僚經手?「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幕僚!」

扁嫂漏報交易料罰150萬

 【本報訊】吳淑珍前天向「監察院」補申報五筆股市交易動態財產,部分廉政委員會委員認為應以「次數」論處。因此,吳淑珍漏報五次動態財產,將有可能使財產申報代表人陳水扁遭「監察院」處罰鍰150萬,若成案,將創下自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立法以來罰鍰最高紀錄。


文章編號: 20040319005002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7 ----------

影視
C07
明報
魏幼芳
2004-03-19

沙麗贈容祖兒金句 「要唱出個人風格」

23歲的容祖兒和入行25年的葉蒨文,兩位屬於不同年代的最受歡迎女歌星會面,沒有代溝存在。沙麗為RoadShow主持的《HelloSally》,日前邀請了容祖兒做嘉賓。沙麗竟然被容祖兒這位「小妹妹」的一句:「我覺得你好風騷,你的女人味,好像正向我放電。」弄得臉紅,她說:「!我放電?都好少人這樣讚我喎!」兩人非常好傾,祖兒告訴沙麗她在99年9月正式推出第一張個人大碟,當年只是希望人生中有一張印有自己樣子的唱片,到現在入行愈久,工作對她來說已變成沒有新鮮感,有時會覺得悶,所以會發掘好玩與有興趣之處,作為在娛樂圈繼續工作的原動力。

「 獎並不代表最好」

今年剛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的祖兒,問沙麗如何可維持連獲5屆最受歡迎女歌手的佳績。沙麗說:「我並不覺得獎就代表最好,反而無獎時唱片就最賣得,我記得第一年是阿梅唔獎,加上《祝福》好流行,所以就成為「最受歡迎女歌手」,但到第3年我已經覺得唔好意思,因為最緊要的是,獎項不是要爭回來,今日獎項不屬於我,但我不覺得自己的音樂不好,只是別人更好、更受歡迎!」

「 現代歌手有如倒模」

沙麗也批評現在新一代的歌手與音樂都有如倒模,很難分出個人風格。例如王菲就是王菲、梅艷芳一聽就知是梅艷芳,這就是個人風格,這一點祖兒也認同,她說:「上一代的歌手唱歌的確個個都好,我都希望自己可以憑努力做到被讚賞為這一代最畀心機的歌手。」

護 照過期無投票權

沙麗昨晚為演唱會綵排,嘉賓汪明荃亦有參與排練。沙麗被問及會否返台灣參加公投?她稱與媽咪也想參加投票,但她們持加拿大護照太久,故沒有了投票權。她在加拿大的台灣朋友也有專程返台灣投票。記者問沙麗支持那一方?她稱只要對人民好的便支持。汪明荃稱她的拉丁舞老師是台灣人,她也返了台灣投票。阿姐指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未能實踐他的承諾。她支持連戰,覺得溫和些對三通也有幫助。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22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8 ----------

論壇
A40
明報
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2004-03-19

觀點短打
香港知識界 龜縮到哪裏去了?

明天,台灣大選投票,勝負難料。選前衝刺,不是併政策,而是鬥誰的黑金沒那麼嚴重,鬥哪個蘋果沒那麼爛。

台灣有西瓜靠大邊的傳統,官學關係密切,學者向政黨靠攏,以求博得一官半職。但亦有不少知識分子,不恥政客挑動族群對立撈取選票。

媒體、電影界的南方朔、侯孝賢等成立「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呼籲候選人停止撕裂族群的言行。雖然被扣上藍帽子,甚至紅帽子,但仍毫無懼色的堅持己見,體現知識分子的道德良心。

台灣讀書人的呼籲,雖未能改變台灣政治生態,更無力影響選舉結果,但各種不同組合的知識界菁英,在媒體刊出建言,希望愈走愈歪的台灣選舉納入正途。聲音或許微弱,或許無力,但在關鍵時刻發聲,不畏強權,不懼群勢,才是真正獨立知識分子的優良品質。

反觀香港,不少大學教授除了在爭取薪酬福利時拚了老命外,「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教手中書」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近期愛國政改爭論,漢奸走狗賣國賊帽子滿天,毒害正常討論。中央和本地極左派配合,孤立一小撮,打擊一大片,企圖影響9月立法會選舉。除了個別敢言者外,香港知識界對這種令人窒息的氣氛,噤若寒蟬,大氣不吭一聲,比起去年7月前反對23條粗暴立法,知識界發出最強音,儼然來自兩個世界。

是否對特區政府就可據理力爭,一旦中央出手,就龜縮歸邊?今天火還未燒到自己身上,仍可隔岸觀之?歷史告訴我們,守不住底線,他朝君體也相同,古今中外皆然。

台灣選舉亂七八糟,但知識界畢竟在兩蔣時代走過來,有對抗威權要守住底線的經驗。香港呢?【[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2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9 ----------

中國
A22
明報
莊慧良彭孝維張虹梅魏愛芳
2004-03-19

台股反彈3% 中國概念股跑贏大市

受到美股止跌反彈,加上台灣總統大選政治風暴效應退燒,以及買盤提前進場卡位選後行情,昨日上午台灣股市開低走高,終場上漲209.05點,升幅達3%,收市報6787.03點,成交值為1747.86億元台幣(約397億港元)。盤面上各類股全面走揚,多頭氣勢強勁,其中長榮、陽明等航運股受惠於中國概念、現金股利率等,盤中上漲逾3.5%。

美國道瓊斯、納斯達克等指數相繼在亮麗的財報數據、企業評級調升、利率不變等利多消息中全面大漲,再加上外資期貨套利賣壓可望減輕及選前整理已近尾聲,吸引機構投資者重新進場佈局。盤中適逢民進黨立委沈富雄舉行記者會,使得台股一掃幾天前的陰霾,其中中國概念傳統產業、航運、鋼鐵、營建及電子、金融等類股全面反彈,台股呈現震盪走高格局。

機構投資者表示,台股指數日前在7135點後因選前獲利了結及觀望氣氛下回跌,對選後行情是正面的,而昨日在外資套利賣壓減輕及產業面維持復蘇的支持下,指數止跌回穩。由於選舉因素即將消失,美股修正亦告一段落,因此選後可望回歸基本面,而機構投資者看好具人民幣升值題材的中國概念股及三通題材的航運股,造紙、鋼鐵等原物料股仍可留意,至於電子業績股預估將成為第二季主流股。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0 ----------

兩岸
A07
東方日報

2004-03-19

台盟副主席譴責自私政客

【本報訊】身兼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的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李敏寬,譴責台灣的一些政客,為了自身或一黨的利益,互相攻訐,反而忽略了保持兩岸局勢穩定,改善台灣民生這些台灣人最根本的利益。他指出,作為一名在大陸的台灣人,他很關心台灣發生的每件事,但台灣的事應寄望於台灣人民,他相信台灣人民可以處理得好這件事。

李敏寬昨日接本報記者電話時,正在收看台灣民進黨立委沈富雄「還原歷史真相,扶政選戰主軸」的記者會直播,關注台灣選情的變化。他指出,對台灣選舉是「既關心,又不關心」,關心的是選舉後,台灣新的領導人將來執政如何,關心的是如何改善兩岸關係。李敏寬對近期由選戰揭露出的政治「黑金」事件很不以為然,他指出,台灣不少搞政治的人,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而台灣的選舉,也樂於用這種事件鬥來鬥去,「層次太低」。

熱衷權位 忽略民生

李敏寬認為,台灣政客總是圍繞自己的權利眼。政客得到權位,可以得到很多利益,於是操縱各方面的力量,互相揭短,互相攻訐,反而沒有考慮為台灣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他指出,今年「兩會」大陸多個層面的官員都在強調和平統一解決台灣問題。總理溫家寶多次在講話中強調用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政協主席賈慶林強調,最大限度地密切兩岸人民關係,最大範圍地團結台灣各族各界和各階層一切擁護祖國統一的力量。他認為,和平統一是最好的方法。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1 ----------

蘋果論壇
E07
蘋果日報
劉慧卿
2004-03-19

胡溫應超越蔣經國

明天台灣總統大選,一人一票選舉制度的好處,就是選舉結果無論如何,人民都必須尊重和服從。當然,民主不會突然從天而降,台灣人今天擁有的民主,是經過鍥而不捨地爭取回來的,成功因素主要有二:黨外知識分子和群眾堅持信念,以及主流勢力接受權力割讓。參與反對運動的人士長期與威權政體抗爭,不惜為民主犧牲;後期在民主的潮流底下,當時的國民黨主席蔣經國亦見識恢宏地願意進行民主改革、吸納反對黨於體制之內。

蔣先生願意放棄家族式權威政治這見識,實在很值得今天的國家領導人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參考。「胡溫新政」一直標誌中國新領導層,會為國家帶來的新經濟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其在上年十月中旬舉行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的表現及提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概念,備受讚揚。若中央在發展黨的新路線時,亦聽取香港人的聲音,讓政制改革立即展開,實施普選,更會讓舉世矚目。今天「胡溫新政」應比蔣經國先生當年更有遠見,綜觀現在特區形勢,只有下放權力,才能真正的凝聚和穩定社會。

有些人說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實行君主制度,所以國民服從性比較強、不清楚民主的本質,因此也不適合發展民主。這個理論更延伸至整個亞洲,稱為「亞洲價值」,說亞洲人根本不配有民主,因為民主是屬於西方先進國家。台灣的經驗卻對此作了有力的反證。

台灣人爭取了近半個世紀,但真正的民主選舉也只不過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至今,台灣人已落實全面普選,透過一人一票選出心目中的代表、去決定自己的前途,中間雖然有紛爭,但沒有動亂。一步步的走來,民主制度也愈來愈鞏固。只要有完善的制度,中國人是有足夠的素養去運用民主、選出代表自己的領袖,而且這才是對社會的真正穩定和經濟發展有利的。

可惜,特區政府與昔日的殖民政府一樣,遲遲不肯展開政制改革。在近日的政制爭論中,有親北京人士指香港的政治氣候未夠成熟,不能在二○○七年落實普選。反觀亞洲其他地區,政治環境成熟與否並沒有一個客觀定義,稱國民未有足夠素養享有民主,都只是維護當權者既得利益的藉口。

民主並不保證經濟發達,但事實是,許多發達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民主確保政權可以定期更替,讓選民選出他們心目中的候選人去治理國家,讓無能的政府下台。民主是要實踐式學習的,不能只紙上談兵,最重要的是去踏出第一步。如果港人可以堅持理念,繼續發揮七一精神,香港有很大機會成為神州大地之下,第一個和平爭取民主的地方。

……………………………………………………

作者為前立法會議員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3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2 ----------

兩岸新聞
A22
太陽報

2004-03-19

港觀選團讚大選氣氛

昨日中午,台灣桃園中正機場特別熱鬧。藍綠兩營的助選團拉起橫額,搖旗吶喊。在一個小時內,逾百名香港各界人士分乘三班客機抵達。他們甫下飛機即受濃烈的大選氣氛感染。

曾健成與蕭若元等同機到達。綽號阿牛的曾健成說,香港的選舉無法令港人投入,主要是欠缺吸引力,台灣選舉的當選人具執政權力,但香港的當選人只不過具諮詢作用。蕭若元也表示,台灣的選舉氣氛令人十分鼓舞,增強了對民主的期許。

馮檢基愛看拉票

民協主席馮檢基對台灣各種拉票活動很感興趣,但認為台灣近年盛行的「叩應」造勢不適合香港,因為香港傳媒較難騰出時段做現場辯論。

研究香港選舉的城市大學講師蔡子強表示,今次是首次赴台觀戰,由於剛剛抵,未知哪一個陣營勝算較高;城市大學教授張炳良也同時到達。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系教授蘇鑰機、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教授朱立和卓伯棠等人表示,這次赴台不是做學術研究,只想感受一下選舉氣氛。

本身是台灣人的浸大教授馬成龍則專程返台投票。他說,陳水扁四年來把台灣經濟弄得一團糟,又挑動族群分化,所以他會投給連宋。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吳偉傑率二十多人赴台,他表示,這次來台是要考察台灣政客對弱勢社群的關注。四十名參加特區選舉研究計畫的香港大學生亦自費組團赴台,召集人沈昭暉表示,希望透過實地考察,比較港台選舉制度及文化。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3 ----------

新聞-中國消息
P25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3-19

台商小三通返鄉現高潮

  大選投票進入最後兩天,大陸台商小三通返鄉投票昨天呈現高潮;雖然波濤洶湧,班船誤點,但擋不住台商回家投票的熱情。連宋金門縣競選總部更在水頭碼頭舉辦誓師活動,歡迎台商投「藍」,用選票見證台灣民主歷史的二次政黨輪替。

  《中央社》報道,上午九時不到,連宋金門縣競選總部動員一百多人在小三通水頭碼頭,拉起紅布條歡迎台商。

  由於風浪過大,廈門往金門的頭班船「同安號」搭載一百十五名台商,延後到十一時四十分進港,雖然較預定時間晚二個小時,但台商們情緒高昂。

  有的台商一下船,面對攝影鏡頭和歡迎群眾,熱情地比出V字手勢,揮舞國旗和連宋競選旗,他們表示支持連宋,希望促成兩岸通航、做生意更方便,也有台商含蓄表示,哪組候選人支持台商,就投票給誰。

  目前也是漳州市台商協會副會長的廖萬隆指出,民進黨四年的執政,已使台商不相信民進黨有處理兩岸問題雙贏的能力,因此,這次總統選舉,福建二萬名台商將回台投票,以實際行動支持連宋,希望讓台灣經濟更好■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4 ----------

兩岸
A06
東方日報

2004-03-19

沈揚言追殺陳由豪

【本報綜合報道】沈富雄昨天承認,對於陳由豪將他「拖下水」感到非常憤怒,甚至已經向陳由豪作出威嚇,不得爆出他的名字,否則將派人追殺陳由豪。

沈富雄昨日在記者會上說,他早已透過不同管道向陳由豪傳話,有種就拿出涉及收賄的證據,將民進黨一槍斃命,但陳由豪拿不出來,一直繞在「十年前有沒有去陳水扁民生東路的官邸」,這是無效力,但「這把我拖下水,也讓我很難做人,我是透過他的秘書告訴他,如果你把我名字講出來,我馬上派人到美國把你的老闆(即陳由豪)殺掉。」

陳捐助很慷慨

他強調,說他重情重義,有把柄落在陳由豪手中,內心掙扎等,是太不了解他,即使是一百年的朋友,有錯他也會「立即把他幹掉」。他澄清,他與陳由豪只是台南一中同屆同學,不同班,很少往來,不是甚麼好朋友,選上後,陳由豪對他選舉的捐助,確實是蠻慷慨的,這點他在上節目時都已坦白過。

對於日前政壇各種揣測,沈富雄嚴正強調,他絕對沒有任何把柄落在陳由豪、泛藍、泛綠、泛紫甚或大陸的手中,有這樣想法的人,勸他盡早離開政壇。


文章編號: 2004031903201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5 ----------

兩岸新聞
A24
太陽報

2004-03-19

軍人請病假投票挺藍

根據台灣軍方消息指出,明日舉行的總統大選,由於兩大陣營的得票率十分接近,民進黨將會利用本身執政優勢,要求軍中的將領,不許支持連宋的士兵休假,事件已經引起軍眷社區的強烈不滿。

有高雄地區的軍眷表示,在軍中的子弟被上級指令,對有關事件要三緘其口。士兵們則會「化整為零」,利用請病假外出投票;亦有軍眷表示,不排除會在投票日包圍軍營抗議。

退役老兵泛藍鐵票

據了解,每逢新年、中秋或選舉投票日,台灣本島各營區留守的兵力是九分之一,外島如金門、馬祖和澎湖,則要留下六分之五的兵員待命,連長以上軍官則要全部留營。對於何人可以休假,將官有絕對權力安排。

高雄俊毅眷村的牛全冬是外省退役老兵,他說孫子正在軍中服役當炮兵,原定投票日當天休假可順道投票,但這幾天無法與他聯絡,直至昨日孫兒致電回家,表示長官不許他們亂說話,他亦不知道能否排得明天休假。

七十多歲的牛全冬表示,自己來台落籍超過五十年,但民進黨還常強調,他們是「外來人」,令他感到十分氣憤,所以他們一家人,仍然會全力支持連宋,更自稱是泛藍的「鐵票」。

他說,據了解眷村子弟不許在明日放假的情況很普遍,他已叫孫兒明天請病假以便投票,而亦有眷村居民準備發動抗議表達不滿。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1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6 ----------

評論-中港評論
P27
信報財經新聞
張志剛
2004-03-19

期待一個新精英階層的誕生

  台灣政治評論家南方朔應邀出席「香港發展論壇」主辦的研討會,筆者在會前及會後都和南方朔詳談港台兩地的民主進程,以下是談話內容的擇錄:

   南方朔  □ 張志剛

  □ 你曾指出香港的民主發展,和台灣有愈來愈相似的趨勢,兩者有哪些相似之處?

   最相似的是Hyperpluralism的現象。社會多元化是好的,但過分的多元化,就出現眾聲喧嘩,諸神交戰的現象。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見,最終影響社會的秩序和效率。好的民主不能也不會犧牲效率和秩序。

  在「超極多元」的現象下,真知灼見往往被雜聲掩蓋,和經濟學上「劣幣驅逐良幣」的理論差不多。我認為民主是最好的制度,但卻不容易辦得好,放眼世界,辦得不好的比辦得好的多很多。我畢生追求民主,但卻經常提醒大家,民主是要考驗我們能力的。

挑弄身份為主軸

  另一個相似的現象就是出現身份政治的問題。在台灣,身份政治就是族群的矛盾、省籍的矛盾。在民主化的初期,最易挑起的便是身份的矛盾,不停追問:「你是誰,我是誰」的問題,將人簡單分為敵我。今年台灣選舉就是以挑弄身份為主軸,我是台灣人,你是外來人。你要來欺壓我,所以我要驅逐你。把外來政權和大陸政權捆在一起,那就是台灣人的共同敵人。

  □ 香港也有這種身份問題嗎?

   我看是有的。現時熱烈討論的一國兩制問題,不也是身份的問題嗎?香港人的身份被炒作,被提升,一國自然受到衝擊。

  □ 你這樣的分析,大概可以解釋到上次香港選舉,親北京的民建聯大敗,而董建華政府也遭受到龐大的政治壓力。

   全世界的民主發展都差不多是這樣。民主化初期需要製造敵人,有敵人才突顯自己的身份,才有利團結,才有利選票。如果香港全面直選,親北京的不利,中間派也不見得有利。最有利的應該是代表「我」—香港人身份的人,歷史都是這樣,香港很難有例外。

  □ 北京政府最終會成為民主派要找或製造的敵人,那難怪中央對○七、○八年普選懷有很大戒心。現時不斷提倡愛國,這其實就是回應日益高漲的香港人身份。除了身份政治之外,港台還有哪些相似?

   那就是政治人物的公眾生命特別短,死亡率也特別高,而政治資本的折舊也特別快。在台灣,原本備受喜愛的政治人物一個個倒下,林洋港、郝柏村,甚至宋楚瑜也受很大的打擊。民主化的初期,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鬥爭,政治對手就好像吸血鬼一樣,嗜血成性,把政治人物的血吸乾。

民主不能徒具形式

  □ 香港也有很多政治吸血鬼,本來在大眾眼中好端端的人物,一旦玩上政治遊戲,就一個個倒下。梁錦松、葉劉淑儀、楊永強、孫明揚,數不勝數。

   這些政治人物的倒下,公眾會得到快感。看起來真的好像很民主,很平等一樣,但民主不能只看這些,民主不能只看形式,也要看內容,民主應該最終帶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只有民主的形式便無法達到這個目的,民主的內容有很多要件,例如歷史、社會、文化、媒體,但最主要還是政治人物的能力和操守。優秀的政治領袖是要解決矛盾、解決問題,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更不是利用矛盾和問題去製造更多矛盾和問題以求撈取政治資本。對此,政治人物對自己要有期許,人民也要盡自己的責任。所以我說民主是要考驗我們的能力就是這個意思。

  □ 我想香港的政治人物應該好好聆聽你的意見,香港就是有太多「有破壞,冇建設」的政治人物。

   民主是有局限的,民主的最大的功用是公平、平等和分配,但民主創造不了財富,民主也不會告訴我們未來發展的路向。這些都要靠社會精英的努力,人間有很多很多的大道理,不能用民主一棍子來打死。

投入建設社會用人唯才

  □ 精英和民主如何結合?

   美國在這方面搞得最成功,美國最早期的移民不是經濟移民而是社區移民,他們對美國很投入,視美國為家。所以美國的企業界精英都對美國的事務很投入,賺錢之後都投放大量資源去搞教育,搞智庫,搞基金會,他們和知識分子形成一個中流砥柱的新精英階層。

  這階層有兩大特點:第一是開放性的,他們聽到某一個黑人律師很有才幹,很有能力,就會招攬他,吸納他和栽培他,所以這階層的精英散落在各行各業。第二是被社會接受和尊重。這精英階層對美國貢獻甚大,所以也贏得美國人普遍的和支持。

  □ 所以這精英階層在民主選舉中無往而不利,在選舉中勝出的人物都有一定的水平,不會太差。

   對。美國的有錢人也很懂包裝,不會過分炫耀個人財富,他們的大屋不會建在路旁,一定比較隱蔽,搞活動多在私人俱樂部。美國的名人(Celebrity),多是歌星、明星,而不會是企業界的老闆和精英。不炫耀,就不會招來妒忌,也不會擴大矛盾,他們的做法是很聰明的。

  □ 香港有什麼出路?

   香港要學,就應該學美國,由企業界精英和知識分子組成權力核心,形成一個中流砥柱的階層,那民主和發展就可以並存。他們應該是夥伴的關係,而不是幕後人和代理人的關係。有錢人不要只懂搞慈善事業,一定要負起建構社會、規劃社會的責任。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08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7 ----------

副刊-專欄
P30
信報財經新聞
陳耀南
2004-03-19

晨光清景
何以教人?

  明顯從周開始,中國就以「政」管「教」,和西方歷史的「教在政上」而「政教分離」者不同。台灣長老會,這方面真的「去中國化」。

  去年聖誕前幾天(十八日),他們發表了一封「牧函」,關注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

  開宗明義的話當然很對。《羅馬書》十四章十七節:「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經中的喜樂」,所以信徒要在日常生活中善盡公民責任,以作信仰見證,於是,他們提出三個「總統條件」:

  一、人格較好;

  二、宣認台與中是一邊一國;

  三、制憲定名,明示主權。

  許多基督徒大吃一驚,立即質疑:後兩項有什麼聖經根據、神學基礎?華人社會其他奉主名而立的教會,如果以同樣的章節呼喚統一,以至「在主裏合一」,那又如何?

  台灣長老會甚有歷史,教中牧者、長執,長期支持台獨,鬥爭國民黨。差不多兩年前,五月十一的「正名大遊行」,代總召集人李登輝宣讀演辭、號召台灣人出埃及(離中國)、入迦南(搞獨立)的,就是他們的牧師羅榮光,前年筆者教授嘉義中正大學,在系室看《自由時報》,便常常見到他的文章,宗教式的台獨激情,和台獨化的宗教言語,糾結在一起,作為一個因生活經驗而關心台灣的澳籍華裔香港移民,筆者對此實在憂疑不已!

  把台獨看成道德上的是非問題,是永遠辯解不清的。當無可勉強的情感上親疏憎愛超過了政治上得失利害的考量,雙方的決裂、爭鬥,一定會無比慘烈,而且,難免兩敗俱傷,冤仇千載!

  為什麼會有台獨?孤島心態。遭受割棄的怨恨。日本半世紀的統治和後期皇民化的教育。崇日賤華心理因中國落後而加強。國民黨的腐敗與二二八慘痛回憶。日本餘孽與台共的破壞。美國、日本的挑撥分化。國共長期對立與隔離。共產中國的劣惡事跡令人厭懼。獨立海洋國家新觀念的呼召,投機躁進風氣的籠罩……等等,分析起來可以許多論文、專書,人的能力,剪不斷;人的智慧,理還亂,真不知如何是好!

  「無分別相,就好」–說說而已,誰能做到?左顧右盼,前景不明,讓我們仰首。


文章編號: 2004031939101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8 ----------

中國
A21
明報

2004-03-19

觀察家:具政治家風範

和沈富雄有十多年交情但政治立場不同的台灣政治觀察家丁庭宇,昨給沈富雄打了100分。他說:「他(沈富雄)一方面維持不說謊的原則,同時也給吳淑珍留了退路,可惜吳淑珍沒有接這條路走出去。」

他認為沈富雄非常厚道,原本想等三二○後再出來,但民進黨內部一直攻擊他,依沈富雄的個性一定會跳出來的。不過,他非常肯定沈富雄在此關鍵時刻站出來,頗有美國政治家風範,亦即先作為一個台灣人,須為台灣的民主講真話,然後才是考慮一個民進黨員的責任。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9 ----------

港聞
P03
都市日報

2004-03-19

7成受訪青年關心台灣選舉

調查 一項調查顯示,有7成香港青年關心台灣的選舉情況。香港大專學壇在本月,訪問了400多位在學和在職的青年,80%認為現時台海兩岸局勢緊張,97%希望透過經濟合作及和平會議,達致兩岸統一,認為這對中國最有利。另外,有90%的受訪青年希望,國親聯盟的候選人連戰當選總統,反映他們不希望台獨現象出現。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2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0 ----------

台灣大選
A19
成報

2004-03-19

本土意識造就忠實扁迷

 【本報記者嘉義報道】嘉義同其他南部地區一樣,向來是「綠油油」的。在市面所見,掛扁旗的電單車和汽車不時呼嘯而過,插上藍旗的甚為少見。雖然在這次總統大選中,在嘉義影響力根深蒂固的前內政部長張博雅始終未肯正面挺扁,被外界解讀為是默認支持連戰,但也難以撼動綠營在嘉義的鐵票。

嘉義一片綠油油

 於嘉義崛起的政治世家許家班,在當地極具影響力。雖然許家班的大部分人馬都已表明挺扁,唯獨許家班的精神領袖張博雅卻一直態度曖昧。不少當地居民都表示,就算張博雅挺連,在藍綠對決非黑即白情況下,張影響力不足以左右大局。

 一名年輕選民說,許家班和張博雅可能對老一輩的嘉義人,會有較大影響,但年輕一代多是忠實的扁迷,這部分鐵票根本不會有變化。一名挺扁的士司機說,一般老百姓和地方勢力實在沒有多少關係,他支持陳水扁不會因張博雅的態度而有變。

 事實上,嘉義確是令人明顯感覺本土意識的優勢。本來嘉義是中國歷史最有淵源的一個地名。乾隆年間,漳州人林爽文在彰化舉兵起事,台灣總兵柴大紀奮勇作戰,但林爽文部眾最後攻陷諸羅城,直至乾隆調派福康安增援,才解除諸羅城之圍。乾隆皇帝特將地名改為嘉義。目前嘉義公園還有一塊福康安紀念碑。

 不過年輕一代的嘉義人,大都不想多說這段與「中國」有關的歷史,一名剛大學畢業的青年說:「這和我們再沒有關係啦!現在我們是台灣,和清朝沒關係啦!要說不如說中正大學的廣場吧,它是台灣的民主聖地呢。」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13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1 ----------

中國
A21
明報

2004-03-19

關鍵證人

陳由豪指陳水扁夫婦收受 政治獻金的關鍵證人———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失蹤多 日後,昨日終於露面舉行 記者會交代事件。 (鄭樹清攝)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2 ----------

中國
P10
都市日報

2004-03-19

京兩版本回應台選舉結果

準備 台灣《東森新聞報》報道,大陸涉台系統全面監控台灣大選,剛召開內部會議的北京涉台智庫徐博東透露,因應總統大選,北京當局有兩套回應版本,選舉一有結果,最快可於一、兩個小時內發出。

如果是陳水扁連任,北京會思考如何抑制台獨,防止台獨繼續坐大,走向危險邊緣; 如果是泛藍勝出,就以促進統一為基調,不會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強化經貿促統和三通等兩岸交流。至於公投,北京評估這將是陳水扁陣營的絆腳石。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319441004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3 ----------

中國
A08
明報

2004-03-19

躬鞠致謝

2000年台灣總統選舉關鍵時刻曾出面挺扁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 哲(後),前晚發表聲明,再度支持陳水扁,昨日並舉行記者會說明 立場,令陳水扁(前) 感激不盡。 (美聯社)


文章編號: 20040319004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4 ----------

港聞
A06
新報

2004-03-19

蔡英文:港示範兩制失敗

【本報記者梁碧珊台北報道】中央政府一直希望與台灣統一後,台灣島實施較香港更為放寬的一國兩制方針,近期中央發動輿論重提鄧小平「一國兩制」理論,亦談到一國兩制原先構想,是為套用在台灣身上。台灣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接受本報訪問時稱,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已這麼久,好像這個「兩制」一直在消失當中,「一國」則越來越強大。她說如果北京以香港作為一個對台灣的示範例子,恐怕就沒有顯示出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一國壯大兩制消失

台灣總統大選已進入倒數廿四小時,執政四年的民進黨政府會否下台,政府部長級人員會否來個大換班,至今仍是未知之數。問到蔡英文怎看香港一國兩制實施情況,主管兩岸事務的蔡英文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這麼久,只感到兩制一直在消失中。她認為,如一國兩制有它本來的原意,香港的民主應有它成長的空間。

問到北京原意構想一國兩制,是為解決台灣問題,現在香港先行實施起來,蔡稱香港的情況給她的啟發,是一國兩制好像不太行,「不可以給我們接受」。蔡說一國兩制的基礎是香港主權附屬於大陸,但台灣的主權不附屬於大陸,台灣人可做自己的決定,可是「香港好像很多事情都要回去問北京態度,包括普選,包括政治性的問題」。蔡說,對台灣人來說,「我們已經有了 (自決的權力) ,為甚麼要放棄」。

「看不到可能在台實行」

蔡又說,無論哪一個黨派上台,相信都不會接受大陸一國兩制的管治方針,大陸在這方面其實很清楚,因為兩個黨派都會告訴大陸,一國兩制在台灣是不可行的。那一國兩制是否永遠難在台灣出現?蔡稱現在就看不到它會出現的可能性。至於是否期待北京改變對台實行一國兩制方針,蔡稱那要看大陸願意否。

陸委會副主委陳明通則表示,一九四五年的國民政府,對台灣也是實行一國兩制,台灣有自己的行政長官,就像現在的香港行政長官一樣,有自己的貨幣、一定程度司法判決權及一定軍隊指揮權,但一國兩制帶來二二八事件,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六、七年,都有五十萬人上街,他說歷史是不會重演的,台灣人已受過苦。至於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啟發,陳堅持台灣已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怎會可能把自己降一格,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一個特別行政區。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1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5 ----------

家長雜誌
F05
星島日報

2004-03-19

啟智頻道

未解之謎:天方夜譚

傳說一千多年前 ,一名美麗年輕 女子與殘忍嗜殺的 蘇丹達成一項交易, 如果她每晚都能 講故事並持續一千零一夜, 蘇丹便 會饒恕她。

頻道:有線21台

日間: 3月19日 (星期 五

時間: 6:00p m-7 : 0 0 pm

挑戰十大自然險境

大自然環境變幻莫測,今集展示世上非一般自然現象———龍捲風帶吹襲美國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和德州一帶;地球上最酷熱的地方死谷,溫度長時間在攝氏50度以上;三藩市海岸出現60呎巨浪把逐浪者拋上高空。

頻道:無明珠台

日間:3 月21日 (星期日)

時間:8 : 30pm-9: 30pm

偽行者 在紐卡素開

街邊熟食檔的Ed ,在四星期之內接受 嚴格訓練, 成為高級食府總廚,更要學習一 個總廚該有的性格和器度, 究竟他能否成功呢?

頻道:無明珠台

日間: 3月1 9日 (星期 五

時間: 8:3 0p m-9 : 3 0 pm

3 月19 日 (星期五)

《醫生與你:登革熱》:世界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25 億

人受登革熱威脅,其中13 億在東南亞地區,現時未有任何證實有

效預防疫苗,最佳預防方法是避免蚊叮。(港台製作)

(亞視本港台、有線新聞一台)7 : 05pm-7 : 35pm 、

8 : 30pm-9 : 00pm

醫學知識

《發現空間:十大功夫熱》:由巴西到以色列,由中國

到日本,追蹤各地不同武術,包括:柔道、跆拳道、合氣道、空

手道、少林功夫。(亞視國際台)

9 : 00pm-10 : 00pm

武道世界

《失落之城:特洛伊》:傳說中的特洛伊城「演出」了特洛

伊戰爭經典一幕———希臘人用木馬屠城計奪回海倫。

考古發現,現在的土耳其錫薩黎城地下的無數層人類遺

中,有一層可能是特洛伊。(有線discovery channel )

10 : 00pm-11 : 00pm

歷史考證

R adio

《粵講粵聽》:中大教務長何文匯、導師黃念欣主持。今集

介紹「誼」「拚」的正音和出處。(香港電台第五台)

9 : 30pm-10 : 00pm

粵音知識

《一分鐘閱讀》:李怡主持。簡介《一葉知秋》的作者撰

寫此書的原因。(香港電台第一台、第五台,並可於網上廣播站

e-Learning 重溫

www . rthk . org . hk )

寫作背景

3 月20 日 (星期六)

《天怒系列:龍捲風》:1840 年美國密西西比州的納其茲

龍捲風、1990 年美國大平原的龍捲風災難,節目探討風之神秘。

(有線21 台)6 : 00pm-7 : 00pm

自然探秘

《國家地理饗宴:沙漠神殿之謎》:德國古物學家深入伊拉

克西沙漠考古,發掘出的神殿牆壁上繪有身穿全套法老王禮服的

羅馬帝國君主。(有線國家地理頻道)

7 : 00pm-8 : 00pm

古史研究

《國家地理雜誌:河邊獅》:持續乾旱八個月,非洲一個被萬獸

之王重重包圍的綠洲泉水,如何成為遠道而來、極度乾渴

的動物之死亡陷阱。(亞視國際台)10 : 00pm-11 : 00pm

環境生態

《時事追擊》:台總統大選日,是連戰當選還是陳水扁連

任?節目請來學者鄭宇碩等分析戰果。(亞視本港台)

10 : 35pm-11 : 05pm

至熱新聞

Rad io

《2004 十本好書》:今集嘉賓是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

推介的好書是《槍炮‧病菌與鋼鐵》。 (香港電台第二

台、第五台) 9 : 00pm-10 : 00pm

好書分享

3 月21 日(星期日) 《英語工場:銀行客戶服務

員》:香港有很多外籍人士居住或到訪,銀行顧客服務員必須清

楚告知客人每項務服的手續和要求,英語能力備受考驗。

(港台製作)

(無翡翠台)6 : 20pm - 6 : 30pm

專業英語

《風雨夜歸人:人民飯堂》:不論你是的士司機還是超級波迷,

通宵營業的茶餐廳是支持你「熬下去」的落腳點,那裏的員工似

乎與顧客建立了密切友情。(港台製作)

(無翡翠台) 7 : 35pm-8 : 05pm

社會夜態

《馬可波羅現代東方遊記》:馬可波羅奉忽必烈汗之

命,在中國四處遊,他宣稱自己曾在揚州做官三年,但史冊上卻

沒有記載……。 (有線國家地理頻道)

9 : 00pm-9 : 30pm

中外史探

《天使之城》:天使奇俠常神秘於醫院出沒,尋找絕望無助的

人,把喜樂和希望帶給他們,不少垂危的病人因此奇地康復。

(有線15 台)9 : 30pm-11 : 00pm

福音電影

Rad io

《English Everywhere 》: 今

集題目「Take Care 」。(香港電台第二台)

8 : 00pm-8 : 30pm

英語演繹

以上節目播放日期及時間,以各台公布為準。本欄逢周一至五刊出,歡迎

提供節 目資料(傳 真:2 7 5 3  8879) 台 )


文章編號: 20040319003014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6 ----------

台灣大選
A27
蘋果日報

2004-03-19

陳由豪三鞠躬

台灣立委沈富雄昨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後,踢爆陳水扁收受獻金的富商陳由豪在美國表示,沈富雄依然具有誠實人格和正義感,讓他相當敬佩。陳由豪並透過電視畫面,向沈富雄三鞠躬致謝。

「聽了以後不應再發言」

陳由豪在美國三藩市收看了沈富雄記者會轉播。他說,原以為沈富雄因為擔心自己與家人的安危,會以「忘記了」為由,否認曾經與他前往陳水扁的家,但沈富雄的分析令他「非常感激」。陳由豪看轉播,不禁落淚,並向沈富雄鞠躬三次。對於沈富雄所指的各種「可能」,陳由豪說:「大家聽了以後,我們都不應該再發言;我們不是大選選戰中的候選人,更不是大選的主角。」

陳由豪表示,商人本來就不應該參政。他當初爆料,只是為了要爭取清白。至於獻金事件,他強調當初送錢是無怨無悔的,也是自己拿去的,並未犯法。他比較難過的是,當事人對於發生過的事情,竟然可以完全從記憶中擦掉。

五十多名東帝士集團的退休員工,昨日在台灣報紙刊登廣告聲援前老闆陳由豪,強調他們都領到了退休金,陳由豪並未「債留台灣」。

台灣《蘋果日報》/《中時晚報》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7 ----------

臺選世相
B04
香港商報

2004-03-19

再拚髮型也要顧好

陳水扁十七日前往嘉義縣市掃街 拜票﹐由於行程緊湊﹐車隊車速度 飛快﹐使得陳水扁不得不一邊比手 勢﹑一邊整理頭髮。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07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8 ----------

社會及專欄
B27
太陽報
新加坡.聯合早報
2004-03-19

接受民意更重要

本周六是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大選日,台灣島內選情白熱化,藍綠陣營的民調支持率在這緊要關頭還是不分上下。選舉如此不明朗的走勢,讓那些關心選舉結果的各界人士感到非常懊惱,畢竟這次選舉的結果對亞太地區乃至於全世界的政治走勢有深遠的影響。不過,筆者認為,各界人士是否能夠冷靜地接受台灣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才是關鍵。

選舉能體現民主,但是它不能代表民主。畢竟一黨專制的國家也有選舉,只是候選人清一色是由執政黨代表,或者都是事先經過執政黨核准罷了。所以,真正的民主選舉不能只是一個程序,還得讓人民享有多元化的選擇,在不受任何牽制的情況下,自由地行使其投票權。然而,就算具備了上述條件的選舉,要是人民通過這場選舉所表達的意願沒能被實現,它也稱不上是民主選舉。

上屆政權順利轉移

台灣民主建設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二○○○年的總統大選讓全球見證了中國社會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和平的「政黨輪替」——人民用選票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自由選出代表自己的政府。更值得注意的是政權的順利轉移。國民黨雖然佔盡權力優勢,但還是尊重民意,把政權移交給民進黨。

這次的總統大選又是對台灣民主制度的一次考驗。藍綠陣營相近的支持率意味選舉結果可能會產生爭議,甚至分化台灣社會。票數的差距若不大,可能會導致敗選的那一方不承認選舉結果,並要求重算或重選,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拒絕交出政權的狀況。果真如此,台灣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民主成就將化為烏有。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4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9 ----------

台灣大選
A19
成報

2004-03-19

陳由豪向沈三鞠躬

 【本報綜合報道】沈富雄終於公開說明事件,身在美國三藩市的陳由豪看電視直播,邊看邊摘下眼鏡擦眼睛,聲音哽咽地感激沈富雄的誠實和正義感,又同意沈富雄之言,他與沈都不是選舉的主角,並向沈富雄三鞠躬致意。

感激沈誠實和正義感

 台灣年代電視Much頻道昨天在沈富雄的記者會舉行同時,安排陳由豪透過衛星收看沈富雄講話作同步直播。

 陳由豪神情有些疲憊,但很專注的聽沈富雄怎麼說,有時還脫下眼鏡,用手帕擦拭眼睛。陳由豪事後臉部肌肉輕微抽動、語氣略帶哽咽,表示對沈富雄一席話很感動,對沈富雄誠實與正義感百分之百有信心,也百分之百的感激。

 陳由豪說,政府要是多幾位像沈富雄這樣的政治人物,台灣就有福氣了,又認同沈富雄所說,這次選舉他和沈富雄都不是主角,故不應再多發言,然後向鏡頭三鞠躬,對沈富雄致敬。

 陳由豪解釋爆出向吳淑珍交獻金的事件,強調此事在公開信佔全文不到2%,而他送錢去也無怨無悔,也非犯法,只是當事人不肯面對現實,陳水扁及吳淑珍甚至在前晚的造勢晚會,仍猛轟他得不到大潭電廠的投標而報復,陳由豪聲言只是為證明自己清白而已。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12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0 ----------

海峽兩岸
A06
大公報

2004-03-19

返鄉台商喊話:誰支持台商就投票給誰 泛藍 歡迎台商踴躍返鄉投票

台灣大選進入最後四十八小時,大陸台商返鄉投票呈現高潮,他們熱

情地比出V 字手勢,揮舞旗幟支持連宋配,希望促成兩岸通航、做生意更 方便,已返回的台商紛紛表示,哪組候選人支持台商,就投票給誰。 【本報特派記者穆風台北十八日專電】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今日表示,為幫助大陸台商爭取優惠機票返鄉投票,大陸台商連宋後援總會於二月初徵集近百位義工,在廣東東莞成立「三二○返鄉投票服務中心」

,並與各航空公司協商,獲得大力支持以優惠機票協助大陸各地的台商返鄉投票,總會長張漢文與後援總會幹部的熱心,值得肯定。

張榮恭說,返鄉投票服務中心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把台商送回家投票的要求下,以專車送達機場,並協調大陸通往港澳各關口開設專用通道,使台商方得順利通關返鄉。

返鄉投票服務中心也在澳門、香港機場設置接待站處理各項問題,甚至在緊要時刻協助台商補機票差價、升等坐頭等艙;對於機位最擠的三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三天,已協調航空公司增開十幾個航次加班機,部分則以包機方式處理解決。

另據「中央社」十八日報道,大陸台商小三通返鄉投票今天呈現高潮;雖然波濤洶湧,班船誤點,但擋不住台商回家投票的熱情。連宋金門縣競選總部更在水頭碼頭舉辦誓師活動,歡迎台商投「藍」,用選票見證台灣的二次政黨輪替。

上午九時不到,連宋金門縣競選總部動員一百多人在「小三通」水頭碼頭,拉起紅布條歡迎台商。由於風浪過大,廈門往金門的頭班船「同安號」搭載一百十五名台商,延後到十一時四十分進港,雖然較預定時間晚二個小時,但台商們情緒高昂。

有的台商一下船,面對攝影鏡頭和歡迎群眾,熱情地比出V 字手勢,揮舞連宋競選旗,他們表示支持連宋,希望促成兩岸通航、做生意更方便,台商紛紛表示,哪組候選人支持台商,就投票給誰。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1 ----------

海峽兩岸
A04
大公報

2004-03-19

陳由豪稱感激沈富雄

【本報特派記者台北十八日電】政治獻金關鍵人物沈富雄上午在台灣舉行記者會後,陳由豪在美國舊金山透過視訊連線表示,沈富雄依然具有誠實人格和正義感,讓他相當感佩,他並透過電視畫面,向沈富雄鞠三個躬。

陳由豪今天隔海收看了沈富雄記者會的轉播,他表示,原本以為沈富雄因為擔心自己與家人的安危,會以「忘記了」為由,否認曾經與他前往陳水扁住宅。但上午聽到沈富雄的說明後,陳由豪看轉播熒幕,不禁落淚,並且對攝影機鞠躬,對於沈富雄的分析,陳由豪表示「非常感激」,他也希望沈富雄能夠秉持當初放棄醫生高薪,從事「虧本」政治家時的心願,繼續盡力為台灣打拚,提升台灣的政治家的素質及政治風氣。對於沈富雄今天所指的各種「可能」,陳由豪說,「大家聽了以後,我們都不應該再作發言;不是大選選戰中的候選人,更不是大選的主角。商人本來就不應該參與政治。」陳由豪說,他當初出來爆料,只是為了要爭取自己的清白。他希望選舉回到競選主軸,對於相關事項以後也不會再發言。他說,當初送錢是無怨無悔的,也是自己拿去的,並未犯法。他比較難過的,是當事人對於發生過的事情,竟然可以完全從記憶擦掉。


文章編號: 2004031900200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2 ----------

觀點角度
C09
新報

2004-03-19

阿扁的「傷心湯」

下筆時,台灣總統競選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藍綠陣營,天天有新招,勢均力敵,未到揭盅的一日,也沒敢說誰會贏。

不過,有一樣,阿扁已勝出了,是健康狀態。

阿扁自「出道」以來,任何時候都予人精神奕奕的感覺,永遠上緊發條,渾身上下充滿活力,預備隨時 Turn on 。

身為總統,日理萬機,晚上也難得好睡,而他那張孩子臉──沒表現紋,繃得緊緊,滑得發亮,簡直妒嫉死人了。我們可要天天敷 Mask 才有這樣的效果。 阿扁那麼 Fit,全靠一道獨門駐顏養生秘方──傷心湯。

「傷心湯」,其實是雙蔘湯才對。材料是:蔘八片、花旗蔘八片、麥門冬少許,用瓦盅煲四十五分鐘即可飲用。據說,阿扁每日清早起床就飲一杯,如是者已有二十年了。

看見精神爽利的阿扁,更為香港有個又倦又累的阿董而悲哀。

我們的阿董,總是雙眼無神、水泡眼袋,說話及動作皆慢三拍,一副力不從心的樣子,他自己不難受,看的人也替他難受。

只盼他早點退休,回家多飲點雙蔘湯補一補,那才會令全香港人活得更開心。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2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3 ----------

跑狗場
D12
新報

2004-03-19

贏戰士 繼續利潤

幾時才能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暫時唔估住﹐單睇依家寶島總統選舉﹐藍綠兩大陣營鬥得難分難解﹐鹿死誰手已唔易猜得中﹐事關連地下賭盤早晚都唔同﹐分明有好大變數存在。

諗住今日既然唔係班「狗友」聚會之期﹐餐天光茶肯定會自斟獨飲歎得舒舒服服﹐點知人算不如天算﹐左右隔離兩張大客居然高談闊論寶島選情﹐有睇好阿扁﹐有就話連戰佔上風﹐嘈喧巴閉﹐事關呢度言論自由﹐聲浪壓力下既然歎得冇癮惟有找數鬆人﹐情願早咁多入狗場也。

禮拜四狗仔早課獨沽一味兜大圈踱步﹐操練者相當多﹐差唔多接近尾聲﹐大聲公一見隻虎斑毛色唔大亦唔算細粒好標準身材「力戰全能」出現就讚不絕口﹐話隻狗仔近期愈走愈出色﹐能放能鬥﹐長途夠氣夠力﹐依家正係盛年﹐隨時會有佳作﹐依家望落去行起步順夾勁﹐神態生猛﹐今趟升班作戰獲內檔輔助如虎添翼﹐應該再下一城。

睇完操罷﹐大難財話禮拜五最心水兩件係第五場「贏戰士」同埋第十一場「繼續利潤」。


文章編號: 2004031903302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4 ----------

台灣大選
A19
成報

2004-03-19

「大老」否認壓倒選情

 針對有媒體稱沈富雄是「壓倒陳總統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歷史上最重要的證人」、「沈富雄愛陳水扁更愛民進黨」,沈富雄說,「我有那麼偉大嗎?」

 他還說,如果今天的晚報真的用「陳由豪沒有撒謊」、「沈富雄確實陪陳由豪去民生東路官邸」做標題,他將會向總編輯吐口水,他還當場作了一個吐口水的動作,令在場記者訝異。


文章編號: 20040319029013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5 ----------

台選大衝刺
B01
香港商報

2004-03-19

自認不偉大

媒體說沈富雄是「壓倒扁選情的最後一根稻草」﹑「一言興邦﹑一言喪幫﹐此之畏也」﹑「歷史上最重要的證人」﹑「tobe or not tobe」﹑「沈富雄愛陳水扁更愛民進黨」﹐但沈富雄反問﹕「我有那麼偉大嗎」﹖




文章編號: 20040319001014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6 ----------

兩岸新聞
A31
太陽報

2004-03-19

減輕殺傷沈考記者邏輯

一向直來直往,只問事情不談人情的沈富雄,昨日在記者會上一改以往作風,不但沒有斬釘截鐵的說明事實,更在一小時內不斷「考記者還輯」。然而,六十三歲的沈富雄亦明瞭現時是選前的敏感時刻,在「做自己」的同時,亦不能傷害任何人。他語重心長的強調出來澄清的理由:望大選能返回主軸,漂漂亮亮的打場選戰。

望大選重回主軸

沈富雄在記者會上表示,原來不想在3.20選舉前出來澄清,減少對各方面的衝擊。不過,由於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公開他的名字,他才決定出來澄清。沈富雄說,自從事件發生以來,島內媒體的封面都是陳由豪、沈富雄,2.28以及3.13的氣勢都被蓋住了。不過,沈富雄認為他跟陳由豪都不是總統候選人,他希望出來澄清以後,令大選回歸主軸,讓兩黨的候選人能回歸主軸,利用剩餘的一日時間,打一場高規格的選戰,「救救自己,也救救這個國家」。

在一小時的記者會上,沈富雄一直沒有斬釘截鐵的表示有否陪同陳由豪到扁宅,在按自己良心說出真相的同時,亦沒有傷害任何人。他特別強調希望媒體不要以「沈富雄沒有撒謊」或「沈富雄陪陳由豪到扁宅」等作報道標題。

回顧沈富雄的問政經歷,他曾經多次抨擊黨內人士,更多次違反黨指示投票,引起黨內非議。不過,在獨立特行的背後,沈富雄已付出沉重的代價。前年沈原來是代表民進黨出選台北市長的熱門人選,但位置最後卻給予行政院副秘書長李應元;即使他希望參選黨團三長,卻得不到黨員支持。


文章編號: 2004031903401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7 ----------

台灣大選
A28
蘋果日報

2004-03-19

話你知
今晚十時後不准拉票

按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規定,今日是台灣總統競選活動的最後一天,所有政黨候選人或助選員,在今晚十時前必須停止一切競選活動,否則可依法處以新台幣五十萬元(約十二萬港元)以上、五百萬元(約一百二十萬港元)以下的罰款。經制止不聽者,可以按制止次數連續處罰。

明日投票期間,所有政黨和任何人都不得從事競選或助選活動,違者罰款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若電視台播出造勢活動剪輯,也違反規定,同樣會受罰。


文章編號: 2004031900601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8 ----------

電子剪報服務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852) 2948 3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wisers.com
Copyright (c) 2004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