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島日報 A16| 每日雜誌| 架勢堂| By 齊秀峰 |
2008-09-05 |
陳淑莊名單離奇腳軟 後日是立法會選舉日,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昨日公佈選前最後一次民意調查結果,想不到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港島區的選情最意想不到,不少人睇完都大感訝異。 中大最新民調顯示,有幾位之前走勢不俗的候選人,突然「腳軟」,呈現弱勢。首先是戰況激烈的港島區,葉劉淑儀和史泰祖名單砌低一直排頭位的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葉太支持率達百分之十九點五,較兩位大狀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 大混戰的九龍西,民主黨涂謹申名單的走勢亦下滑,較八月最後一周下跌一點二個百分點,落後於民建聯李慧瓊名單及社民連的黃毓民名單,與民協馮檢基名單一同排名第三位。 新界西選區方面,雖然,民建聯譚耀宗和張學明名單的支持率排在首位,但只得百分之十五點四,排在名單第二位的張學明要入立法會,相當不容易。民主黨的李永達名單,支持度排第六位,但同排在第七、八、九位名單的支持率都好接近,同樣「危危乎」。 余大狀隨時要拜拜? 涂謹申、張學明及李永達的選情轉弱,令人意外之餘尚算合理,但一直在多個民調中領先,並且目標是搶三個議席的余大狀,居然輸給葉太,隨時要跟立法會saygoodbye,就不太對勁。 齊秀峰向選情分析家請教,對方話睇完近日的選舉情況,認為余大狀突然墮後,一個可能原因係拜黃毓民所賜。黃毓民以攻擊公民黨作為選舉策略,他發揮「癲狗狂咬」本色,咬住公民黨不放,更加幫公民黨改名為「功能黨」,嘲諷該黨瘋狂參加功能組別,是「面目模糊的民主派」。余大狀選情跌,可能是「癲狗效應」發揮效力。 至於第二個可能原因,是基於泛民公開呼籲選民杯葛民調,甚至一如有人在網上作出呼籲,叫受訪者亂答一通,干擾民調的準確性。分析家話,余大狀同甘乃威的走勢,的確無選舉之初咁強,但實際情況仍然好難掌握。 民調出現異象,負責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都無奈咁講,由於泛民呼籲市民杯葛票站調查,已經影響了中大的民調工作,拒絕回應調查的市民增加約一成。王家英希望大家明白,專業民調是學術問題,不應該涉及政治,希望各界積極回應。 杯葛效應開始發揮 以往兩屆立法會選舉,泛民都有商議配票,而且都傾得好高調,證明配票是選舉工程的一環,好正常。不過,今屆公民黨拒絕配票後,泛民又跳去另一個道德高地,對配票行為大加鞭撻,將配票講到係十惡不赦之餘,甚至不惜落藥想要「毒殺」票站民調。 配票在世界各地的選舉之中好常見,現時的爭論,最多係用民調配票應否計入選舉經費等技術問題,但現在泛民借住鍾庭耀提出向電子傳媒披露票站調查資料的爭議,大力呼籲杯葛,此舉不但鍾庭耀做了炮灰,還波及其他民調。 以往幾屆選舉,結果都要翌日才明確,報章報道選舉結果,亦能引述票站民調結果,雖然這是參考,但準確度相當之高,市民從中亦已掌握大致結果,但現時發生杯葛及亂答民調的呼籲後,究竟票站民調結果的可信性及準確性有多高,令人懷疑,今個星期投票後,報章用票站調查,都不知可信度有幾高,市民亦要係黑箱之中等,直至正式結果公佈。 泛民為了配合有利自己的選舉策略,鼓吹杯葛票站民調,不但漠視市民大眾的知情權,而且票站調查的數據,是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好似投票者的背景和投票取有何關係等,這個四年才有一次的搜集資料機會,現在好可能因為杯葛出現誤差而「搞喎」,甚至日後其他學術性民調,亦因今次事件而受到影響,這種只顧自己選舉不理他人的做法,又是否講得過去呢?齊秀峰 陳淑莊名單離奇腳軟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3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HK & Delta |
2008-09-05 |
DAB campaigning on 3 strategies The outcome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election on Sunday will determine the political layout of Hong Kong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and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ity』s long-term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an in-depth report in the September issue of Bauhinia magazine. An excerpt from the article is as follows: The current leading political party in the LegCo —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AB) — is expected to retain its top position in the upcoming election, as it stands a pretty good chance of winning by even more than it did in the last LegCo race. The DAB has formed an election strategy that emphasizes a young and professional team comprising members who pride themselves on getting jobs done. The party』s prospects in the upcoming election are particularly promising because of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ampaign strategy. The first characteristic is a political platform built around taking the initiative on as many issues as possible, which is a big step forward from what the party has done before. During the last two LegCo elections, in 1998 and 2004, it was the opposition camp that fired the first shots on almost every issue and did a good job of keeping the truth from the voters. This time around, the DAB has built its campaign platform on four 「pillars」: caring and sharing, to build a better society; integrating and innovating, to develop a more stable economy; green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healthier environment; and rational and forward-looking, which are used to construct a more pragmatic political system. The campaign platform covers all major issues Hong Kong residents are concerned about. That includes those used by the opposition camp in previous elections to attack the SAR government as well as rivals who supported the government』s action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very thorny matter of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even the opposition camp』s favorite rallying cry of universal suffrage in both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LegCo elections. What is also special about the DAB』s campaign this time around is the appearance of young professionals who comprise the group』s candidate lineup. Though not exactly ground breaking, the party』s relatively young election candidates are seen in almost all constituencies this year, with some of the candidates running as the top or second picks on local DAB teams. This mix of older and younger candidates shows remarkable confidence in the 「next generation,」 as well as farsightedness in the party leadership. It is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opposition camp, where 「fresh blood」 is presented as either a protest against the 「big-brother」 (seniority) culture or merely the 「also-rans」. The third characteristic is planning campaign projects according to real situations. This was considered the opposition camp』s forte and sort of the Achilles heel of 「pro-establishment」 parties such as the DAB, but things are noticeably different these days. The DAB, for example, has expanded its campaign approach from mainly loyal supporters in the past to a much wider spectrum of the voting public this time, with 「tailor-made」 rallying calls specific to majority sentiment in each constituency. All these painstakingly thought-ou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are evidence that the DAB and its allies have come of age, a fact that should help them do even better on Sunday than they did in 2004. China Daily |
|
文章編號: 2008090584500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政策政情 |
2008-09-05 |
王家英:今屆立會選舉97後最激 立法會選舉兩天後便舉行,但一項選前民意調查直至最近,仍有不少變動,除九龍東外,各選區均有多名候選人支持度相若,同樣處於當選邊緣,最終當選者可能只以點數取勝。與此同時,結果顯示,五選區中有四區表示未決定或拒絕回答的受訪市民仍較之前上升,顯示不少選民仍未決定支持哪張候選名單。 負責今次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形容,今次選舉屬一九九七年以來競爭最為激烈波動的一次,原因是「參選爆炸」,名單之多為歷屆之冠,相信候選人最終當選還是落選,得票或只有零點幾個百分點的差距。他相信,親政府陣營能基於政治考慮而作出棄保和配票的決定,而泛民則只能在投票日打「告急牌」。 四區呈「打開兩截」現象 昨天公佈的數字為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為今屆立法會選舉最後一次公佈的民調數據。結果顯示,除議席數目最少的九龍東選區外,其餘四區均出現「打開兩截」的現象,「第一截」指部分候選人支持度明顯領先,差不多篤定當選;而「第二截」則指餘下的兩席至四席,由多名支持度相若的候選人互爭。 數據並顯示,支持港島公民黨陳淑莊及余若薇名單的受訪者比率,在中大亞太研究所今屆選舉的調查中,首度被匯賢葉劉淑儀及史泰祖名單超越。而九龍西社民連的黃毓民名單則首次在該區進佔第二位。另外,九龍東民建聯陳鑑林名單和工聯會黃國健、陳婉嫻名單,則首次出現前者領先後者的現象。 王家英指出,在表示未決定或距絕回答的受訪者中,不少都打算策略投票,惟仍在猶豫投給哪名泛民候選人的選民,因此調查數據或會略為低估泛民候選名單的支持度。他又認為,同一陣營的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比不同陣營間的競爭更為激烈,屬多個區均出現的現象。 對於投票當天哪個陣營有較大優勢去透過配票爭取最多議席,王家英表示較難推斷,一方面要視乎投票當天的「耳語」如何發酵,但另一方面,配票的出發點在於務實多於理念,親政府陣營配票能按政治考慮,惟亦有情緒因素,例如民建聯助選團是否願意讓出多年的耕耘;相比之下,泛民則只能大打「告急牌」。 至於個別候選名單支持度的變化,王家英相信,葉劉淑儀史泰祖名單的支持度升逾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屬短期波動,倘若陳餘名單最終得票過高,也會影響到其他泛民名單得票。九龍西方面,他認為,礙於自由黨田北辰沒有「鐵票」,難以轉配,因此把民建聯及梁美芬的「鐵票」配給田北辰,更能讓親政府陣營確保兩席。 他承認,在最新公佈結果的調查時段中,最後一、兩天透露電話接觸市民時,曾有選民因近期泛民再度呼籲選民拒答票站調查,以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一度決定在中午起向傳媒提供票站調查資料而拒絕回答,不排除未決定或拒絕回答的數字因此被推高。 選民策略性配票意識強 王家英估計,今屆選舉的投票率將在五成二至五成三左右,與一九九八年首屆立法會選舉相若,或為一九九七年以來第二高,但將低於二○○四年上屆立法會選舉,原因是雖然近月通脹等問題急速惡化,但社會環境不及四年前般惡劣,投票率會較當時略低。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接受本報查詢時也表示,由於泛民參選名單眾多,相信表示未決定或拒絕回應的受訪市民較多為泛民支持者。他認為,今次選舉選民的策略配票意識比過往強,以致選情不及過往明朗;加上名單眾多,每區最後當選與落選的差距很少,難以預料誰勝誰負。 馬嶽指出,在投票當天,有鐵票和組織的候選名單能更有效動員支持者,有一定優勢。泛民方面,民主黨和民協的組織基礎也比公民黨以至前線為佳。至於親政府陣營,他認為棄保和配票的決定不會在投票當天才作出。他並認為,自由黨不會得到中聯辦支持為其配票,因此田北辰當選機會不大。 至於投票率,馬嶽認為,一方面選情比對二○○四年為激烈,有助推高投票率,但一般有助投票率的因素不及二○○四年般強烈,難以預測全港總體投票率會上升還是下跌,但相信在個別選區,例如上屆甚少候選人參選的九龍西,投票率會因今屆多人競爭以提升■ |
|
文章編號: 20080905391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HK & Delta| By Peggy Chan |
2008-09-05 |
Economics top voter concerns Poverty gap and inflation issues may decide fate of candidates By Peggy Chan Most registered voters interviewed in recent surveys leading up to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LegCo) election said that economic issues top their list of concerns.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HKIAP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Public Governance Programme (PGP) at Lingnan University, recently conducted surveys of 7,645 and 1,500 registered electors, respectively. Both surveys found that electors placed high importance on livelihood issues in making their voting decisions. PGP said that 24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thought candidates should address the inflation problem. And in both polls, about 8 and 4 percent, respectively, want candidates to focus on employment issues and the poverty gap. HKIAPS』s results showed that 74.4 percent of respondents weighed heavier on livelihood issues than political ones. When asked about the criteria of choosing a particular candidate, 21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said they look at a candidate』s determination to maintain 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of Hong Kong. And 20 and 13 percent, respectively,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inflation and the poverty gap. Respondents said they also tend to consider the profiles of candidates. This may include their professionalism, the platforms they campaign on and the amount of experience they have working in government. Also, about 52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in PGP』s survey said they 「will definitely vote」 on election day, while about 28 percent said they 「will vote」. These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HKIAPS. About 71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in the HKIAPS survey cared about the LegCo election. Approximately 65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planned to vote, while 23 percent said they migh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ors have relatively strong intentions to vote on Sunday, HKIAPS Associate Director Timothy Wong Ka-ying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yesterday. Regarding a plea to the public by some pan-democratic parties to refuse to respond to exit polls and election-related public-opinion surveys, Wong said it was regretful. 「Election surveys are a scientific method of reflecting public opinion. It shouldn』t be affected by politics,」 he said. He appealed to surveying organizations not to be involved in the political realm, while saying that citizens should look at professional public-opinion surveys with an open mind. Meanwhile, the Registration and Electoral Office (REO) pledged to release counting results of individual counting stations in the usual manner. 「We have no plan to cancel the release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election website,」 a spokesperson of the office said in a statement. Polling stations will be turned into counting stations after the polls close. Upon completion of the vote counting, the presiding officer will inform candidates or their agents at the counting station of the results. The returning officer will then inform candidates or their agents of the overall results after the counting at all stations within a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has been completed. The returning officer will then declare the election results if no objection is received, and the REO will post the counting results of all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votes in the media center and upload the data to the election website. |
|
文章編號: 2008090584500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新報 A04| 政情 |
2008-09-05 |
選管會:點票結果會上網 【新報訊】公民黨本月3日發信選管會,要求恢復2004年立法會選舉及2007年立法會補選時,政府在選舉新聞中心集中發佈各點票站的得票數字。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昨日回應表示,選舉事務處會在選舉結果公佈後,安排將500多個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在新聞中心,並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選舉事務處並沒打算取消發放個別點票站點票結果,亦不會取消在選舉網站上公佈有關數字。而本週日的立法會選舉,選舉事務處將沿用2004立法會選舉開始採用的原站點票方法,點算地方選區選票。在此安排下,投票站會在投票結束後即轉為點票站點票。完成點票後,投票站主任會將該站點票結果告知候選人或其代理人。 新聞中心亦張貼 當區內所有點票站完成點票,選舉主任會將整個選區總點票結果告知候選人或其代理人。如候選人或其代理人無異議,選舉主任便會正式公佈選舉結果。選舉事務處公佈選舉結果後,會將500多個地方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在新聞中心,並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確保選舉公平、公開及公正。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星島日報 A12| 政治 |
2008-09-05 |
民建聯選前停派月餅 民建聯為避嫌疑,要求該黨區議員在選舉前不要向街坊派發月餅,有關安排待選舉後再作公佈。民主黨九龍城區議員潘志文、陳麗君近日亦在區內派發單張,呼籲街坊在本月十日和十一日領取月餅。陳麗君指,派月餅「年年做開」,她沒有藉派月餅為民主黨的選舉候選人拉票,並且認為選舉之後派發月餅沒有問題,毋須停派單張。被問到黨中央有否向區議員發出指引,派發禮物時要避嫌,陳麗君說,「黨中央(認為)做開就照做」。 潘志文亦表示,區議員做何事都是有益街坊,他沒有收過任何指引,要區議員在選舉期間停止服務街坊。他指,向居民派月餅是恆常工作,他並無向登記的居民拉票,只是索取他們的電話,方便日後聯絡領取月餅。他認為,派月餅的目的是應節,「愈接近中秋派就愈應節」,但民建聯在選舉之前派發,距離中秋尚有一段時間,做法屬「借題發揮」。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需要進一步瞭解事件,暫時不作回應。另外,早前民建聯新東候選人陳克勤在論壇上指社民連梁國雄出席立法會會議時只逗留一分鐘就離開,認為他適合做街頭鬥士而不是立法會議員,「長毛」昨日致信予選舉管理事務委員會主席彭鍵基作投訴,指陳克勤毀壞他的名聲,要求道歉及澄清。 「長毛」投訴陳克勤 此外,對於香港旅遊業議會前主席侯叔祺投訴,旅遊業議會在選舉期間,以優惠價邀請會員及家屬報名暢遊迪士尼樂園,有賄選之嫌。香港旅遊業議會昨日在網頁上發表聲明澄清,「議會迪士尼樂園萬聖節同樂夜」活動定於本月廿六日舉行,截止報名日期是本月五日,該日期純粹是為了有充分時間作行政準備。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3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5 |
地區點票照常公佈 【本報訊】近來有關票站調查的討論炒得沸沸揚揚,距離星期日立法會選舉還有兩天,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昨日表示,否認打算取消發放個別點票站點票結果的安排,亦不會取消在選舉網站上公佈有關數字。受到票站調查事件影響,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表示,民意調查的拒絕受訪率有所增加。不過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相信,影響只是屬於短暫。 選舉事務處表示,在星期日舉行的二○○八年立法會選舉,將繼續沿用自二○○四年立法會選舉開始採用的原站點票的方法點算地方選區的選票。在此安排下,投票站會在投票結束後即時轉為點票站進行點票。完成點票後,投票站主任將該點票站的點票結果告知候選人或其代理人。當選區內所有點票站完成點票後,選舉主任將整個選區的總體點票結果告知候選人或其代理人。如候選人或其代理人並無異議,選舉主任便正式宣佈選舉結果。 選舉事務處同時表示,在選舉結果公佈後,會安排將五百多個地方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在新聞中心,並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以確保選舉公平、公開及公正。 拒答民調比率增加 不過受到票站調查事件影響,加上有政黨呼籲市民杯葛票站調查,王家英表示,民意調查的回應率明顯下降,認為事件的影響很大,希望各界以積極態度看待專業的民意調查。他說,民意調查是科學和民主的行為,不應受到法律監管。 鍾庭耀在出席一個論壇時就中大民調拒答率增加指出,這些專業的電話民調,回應率低是正常,如果拒答率高維持一段短時間,是可以接受的,不過若然長期持續,就會窒礙學術研究工作。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200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文匯報 A18| 文匯論壇| By 華正茂 |
2008-09-05 |
小政客的大滑稽大笑話 陳方安生這樣一位當年英國人的政治棋子,後又淪落「風塵」,成為一名三流小政客的人,竟然要以香港「核心價值」代言人、大判官自居,籠罩整個選舉江湖,不覺得十分滑稽和蹩腳嗎? 香港立法會選舉還有兩天就要投票,一如輿情事前所料,在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時,總會有一些自以為「很有影響力」的人跳出來,以「旗手」或「共主」自居盡情表演一番。陳方安生就是這樣的人。日前她在事先大肆張揚之下,在反對派幾個過氣「大佬」簇擁之下,竄到香港鬧市銅鑼灣街頭,大模大樣、厚顏無恥地公佈了一個號稱是「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的宣言。 陳方安生把這篇內容充滿政治謊言的宣言,看成是無比「神聖」之作,聲稱稍後會要求所有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簽署,「並於投票日前透過報章刊登哪些候選人支持,哪些候選人不支持這些核心價值」,「讓選民可以看一看哪些候選人支持香港的核心價值,便知如何投票」。 陳太宣言 不過政治謊言 看來,這個永遠不甘寂寞的陳方安生已經妄自尊大到完全頭腦昏脹的地步,不僅想當香江反對派的「共主」,而且想「操縱」今次立法會選舉中的所有候選人,想以她「劃線」,以她提出的標準劃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此非「共主」,實乃「霸主」也。 這當然是極為可笑和不自量力的。不過倒是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她的狂妄自大,她的幼稚無知。在此,我們可以回敬一句陳太愛講的話:「以為自己是誰」?是的,陳方安生以為自己是誰? 陳方安生在英國人的悉心培養下當過港英政府的「首位華人布政司」。本來英國人還打算把她推到更高位置,但沒有得逞。回歸後,美英和西方媒體又給她戴上了一頂「香港良心」的桂冠,利用吹捧這個「良心」在香港推銷西方政治理念;利用吹捧這個「良心」在香港特區政治內形成一股處處和特首董建華對著幹的政治力量,尋求取而代之的機會,然而又沒有得逞。陳方安生氣急敗壞之下「劈炮唔撈」。然而,其人絕不甘心,而是「窺測方向,以求一逞」。 之後,香港政壇發生變化,曾蔭權出任特首,並推出五號政改方案,循序漸進地推動香港民主發展。這時的陳方安生再也按捺不住,以為時機到來,拋出了「忽然民主」的身段,竄到街頭,和反對派的那些「民主鬥士」一起遊起行來。「號召」反對派議員綑綁在一起,「一個不能少」,一致反對五號政改方案,將香港發展民主的路子再次扼死。 不甘寂寞 妄想操縱選舉 這個時候的陳方安生當正自己可以成為反對派的「共主」,可以成為「香港的昂山素姬」,以為自己「號召」反對派綑綁否決五號政改方案,就大有資本和聲勢角逐第三屆香港特首。不料,弄巧反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反對派中許多人厭惡其人的「忽然民主」,廣大市民也對她的政治野心產生反感。在「兩頭不到岸」之下,一向虛榮心極強、特別怕輸的陳方安生終於龜縮,不敢跳出來參選特首,十分灰溜溜也。 然而,她還是不甘心,還是不甘寂寞,沒過多久又跑出來參加港島區立法會補選,雖然以不多的票數僅僅勝出,但幾個月的立法會議員生涯並不好玩,陳方安生在議事堂內表現拙劣,自暴其醜。這時的她不過是一名三流小政客而已。 這樣一位當年英國人的政治棋子,後又淪落「風塵」,成為一名三流小政客的人,竟然要以香港「核心價值」代言人、大判官自居,籠罩整個選舉江湖,不覺得十分滑稽和蹩腳嗎?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502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政策政情 |
2008-09-05 |
選舉事務處否認取消公佈分站票數 選舉事務處昨天與傳媒會面講解投票日的安排,發言人表示,本週日點票安排繼續沿用2004年立法會選舉採用的原站點票方法,點算地方選區的選票。她強調,在所有結果公佈後,選舉事務處會公佈每一個票站的得票、候選名單和候選人的得票結果,有關的安排不是與過往的安排有所不同。 選管會早前遭多個政黨質疑一改以往的做法,取消在選舉新聞中心公佈各候選人名單在各點票站的得票結果,選舉事務處的發言人昨天主動指出,並沒有打算取消發放個別點票站點票結果的安排,也不會取消在選舉網站上公佈有關數字。她表示,本週日的安排會繼續沿用2004年立法會選舉開始採用的原站點票方法,點算各地區直選的選票。 選舉事務處在所有選舉結果公佈後,會安排將超過五百多個地方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於新聞中心並上載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對於地方選區的結果,選舉事務處分三段時間公佈中期的點票結果。 另外,殘疾人士團體昨天舉行模擬投票,希望政府改善票站環境及設施。殘疾人士表示,政府應加強宣傳無障礙設施,令殘疾人士更踴躍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8090539101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南華早報 EDT21| EDT| By Stephen Vines |
2008-09-05 |
Image is everything in a very general election Have you read any of the often detailed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policy platforms that have been arriving in your letter box? No, I thought not. Are you even aware of each party's policy on, say,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Probably not, I guess. Yet it is a fair bet that most electors have formed a clear impression of where the parties stand in general and an even clearer impression of the candidates running for office. This seems rather contradictory - a case of knowing yet not knowing. However, there is no need to be disparaging about Hong Kong voters, because this lack of interest in detailed matters of policy is widespread, even in systems that allow electors to select a government. Voters tend to have more than a vague idea of what they want.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 electors are being urged by the Democratic Party to vote for an end to the Bush style of government. Note the word "style" because, in terms of concrete policy, Democrats and Republican party platforms are notable for their basic similarity, not for what divides them. In Hong Kong, the big policy divide used to be defin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rties supporting greater democracy and those inclined to support a status quo of very gradual evolution towards universal suffrage. That division has become less significant, and the battleground has shifted to a contest between parties regarded as government-friendly opposing those which are confirmed government critics. When it comes to concrete policy, the measures on offer are mainly vague and aspirational but, then again, voters in Hong Kong are not allowed to elect a government. They are merely permitted to select largely powerless legislators. It could, therefore, be argued that it matters little who is elected - but this overlooks a number of things. First, the very process of a hotly contested election (at least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eightens awareness of politics and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This awareness builds on a feeling of civic entitlement that will eventually express itself. Second, with a battleground essentially divided between government supporters and government critics, even the supporters feel the need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more unpopular policies, and the net result is a greater demand for accountability. Should the government critics, yet again, secure a major share of the popular vote, the administration would be under greater pres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ublic views. Third, Hong Kong politics is slowly becoming more "normal", which is surprising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 space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 is so narrow. Yet, as political parties develop, they gain and lose popularity, as happens in other systems. And, despite all the twittering of democracy sceptics, this process of elections will produce parties that are increasingly viable as governing entities. The longer they are prevented from gaining access to the levers of power, the more the pressure will build for this to happen. Fourth, although it is easy to be dismissive about this emphasis on images during election campaigns, the images are meaningful. Candidates are learning to mould their images in a way that defines a style of government: on the one hand are those who say: "Trust us, we are close to Beijing and we can make things happen." On the other are those who insist the people have to take their destiny in their own hands and make the city's promised autonomy a reality. These images can be translated into a style of government that almost certainly will be different from one composed of bureaucrats and appointees favoured by Beijing. What is most depressing is that many of those who paint themselves as super-patriots have such great disdain for Hong Kong people, who they describe as "immature". A true pat-riot loves the nation but, more importantly, respects its people. Stephen Vines is a Hong Kong-based journalist and entrepreneur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701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am730 M04| 新聞 |
2008-09-05 |
當局用舊安排續發各站點票結果 選舉事務處表示,並無打算取消發放個別點票站點票結果的安排,亦不會取消在選舉網站公佈有關數字。發言人說,今屆立法會選舉,將繼續沿用自上屆開始採用的原站點票方法,點算地方選區的選票。選舉事務處在選舉結果公佈後,會安排將逾500個地方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在選舉新聞中心,並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以確保選舉公平、公開及公正。 |
|
文章編號: 20080905892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5 |
七成五選民關注民生議題 【本報訊】記者蔡淑汶報道:香港中文大學昨日公佈最新的立法會選舉意見調查,逾七成五選民表示,在這次立法會選舉中較為關注民生性議題,不足一成人表示關注政治性議題,而選民在選擇候選人時最重要的議題立場,依次是保持香港經濟競爭力、壓抑物價上升及收窄貧富差距。 中文大學在過去一個月分七個階段,訪問了約七千六百多名選民,有六成半受訪者表示,將會在星期日的立法會選舉日投票。調查數據顯示,有接近七成選民表示非常關注或頗為關注今屆立法會選舉;約七成半受訪者表示,關注民生議題;但關注政治議題的受訪者,則不足一成。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表示,上屆立法會選舉,○三年的整體社會氣氛都較負面,政治較動盪,所以選民都希望以一票投選一個能為他們發聲和爭取權益的議員;但現時香港經濟相對較好,市民的鼓噪又相對減少,因此相信今屆的投票率將較上屆低兩至三個百分點。 調查發現,有近六成四選民表示非常不滿或頗為不滿立法會議員的表現,滿意率由上月初的三成二,下跌至近日的兩成七。選民在選擇候選人時的考慮條件,三成七人是有從政和擔任公職經驗,一成半是是否專業人士或擁有高學歷,而有一成受訪者表示,能受中央接納亦是考慮條件之一。 調查還顯示,港島區民建聯候選人曾鈺成、蔡素玉等的支持率有下滑趨勢,由十三點二個百分點下跌至十二個百分點,九龍西選區獨立候選人梁美芬的支持率下跌近兩個百分點。王家英說,電視台的選舉論壇相繼出現,對候選人的支持率都有影響,各區候選人的支持率前數名都沒有太大分別,但一些爭取最後議席的候選人的支持率則有較大變化,而各區的游離票亦有輕微上升。他認為,選民現時都較為謹慎,會小心分析該如何利用自己的選票。 王家英說,根據過往經驗,有強大組織的老牌政黨都會被民調低估,而高知名度的候選人又有可能被高估,但相信這個經過長時間調查的研究,誤差率不會太大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200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大公報 A18| 大公評論| 坐港觀天| By 積德 |
2008-09-05 |
陳太何德何能標籤真民主 「昔日年少五陵爭擲錦,嘆今日你秋娘老去,更何必仲賣唱在江濱呀……」以 上是粵劇《琵 琶行》中的幾句歌詞,內容描寫唐朝詩人白居易正值宦途失意,於被貶江州的船程中,夜泊某處渡頭,聽得鄰舟有琵琶聲頗為動人,遂邀那賣唱歌娘獻藝,又得知其可憐身世之後,不禁發出如此浩嘆! 不甘寂寞現身賣假貨 然而,今日陳方安生的所作所為,也不禁令人有昔時白居易之浩嘆!這位特區前任政務司司長,在位之時,何止「年少五陵」,就是富商banker 也「爭擲錦」,要不然又何來「十成按揭」厚待之特權?到二○○一年退任之後,有謂:鐵的衙門,流水的官。 可能有人不甘從前官邸之外車水馬龍,今後落得門前冷落車馬稀,更害怕「人走茶涼」,遂以「民主女神」自居,又說什麼「香港良心」,多年來一直對政府指指點點,有如老去秋娘般發出陣陣哀怨的琵琶聲,喋喋不休。去年,她藉補選得以進入立法會,對今時特首曾蔭權,陳方安生好像仍當其為昔日下屬,動輒給予臉色,從中尋回昨日的風光。 不過,陳方安生與那歌娘所不同者,人家是商人棄婦,為稻粱謀被迫賣唱;而陳方安生則是退休高官,衣食無憂,只為延續自己過去的影響力,只為心中權力慾仍未放下,就打著「民主」的旗號,竟然做出破壞民主的事情!就像現時距離立法會選舉僅餘兩日,各方催谷選情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任何有機會左右選舉的動作均備受關注,而陳方安生在日前,以其發起的民間策發會,計劃在今周推出「香港核心價值」宣言簽署活動,要求候選人簽名,才可視為貨真價實的「真民主」。 筆者聞言感到非常好笑,想起年前因有部分蟹販以普通湖蟹冒認為洋澄湖大閘蟹出售,是以有人想出以標籤方法以資識別,凡屬真正洋澄湖大閘蟹正貨必有其所屬標籤,非正貨則無此標籤。但是,有心做假的奸商又怎會因此而「屈服」?而所謂標籤又只不過是製造假貨的部分成本而已,是以當知此法行不通。而陳方安生今時竟行此「真民主標籤制」,豈非假洋澄湖大閘蟹的翻版?到時同樣滿街「民主」假貨,豈不惹人發笑! 自定標準要壟斷民主 陳方安生此舉最滑稽的是,就算人家「出此下策」來辨真蟹,也起碼是洋澄湖當地的蟹商協會或政府部門,方有此發出標籤的權威。反觀陳方安生何德何能?她在位時何曾有過什麼民主,還不是動輒以官威壓人?何解退休後忽然民主,就成「女神」?所以,為何有其標籤的方為「真民主」,而沒有的就儘是假貨?須知道,民主選舉是合乎《基本法》的,是公平、公正、公開的活動。在臨近選舉的日子,陳方安生搞這樣的「民主標籤化」,實在有妨礙選舉自由之嫌,選舉委員會應對此多加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際正逢今屆立法會投票最後直路階段,陳方安生繼忽然民主之後,又忽然推出如斯簽署「核心價值」宣言,正是忽然何其多?此後她身上還有多少忽然?而且,敢問陳方安生的「核心價值」究竟是基於什麼標準?其簽署行動是否事先經過民主進程而產生,得到廣大民意的支持或授權? 豈料,原來一切都是陳太「自把自為」自定標準,完全缺乏民主共識,無怪乎有人直斥其為「代表包辦民主、壟斷民主的民主惡勢力」。 說到底,自我標榜所謂真民主,非我族類就是不民主,這樣還有何民主可言?枉陳方安生還自稱什麼「民主女神」,今次可謂招牌盡毀,一鋪清袋也矣!人們不難看得清楚,所謂真民主是假,所謂核心價值也是假,根本就是不甘寂寞,無權也得弄權所出來的小圈子活動。無怪乎,有人認為陳方安生推動的簽署活動,以及核心價值的內容,並未獲得反對派的一致認同。就是說,連反對派的小圈子內,也容不下她這個小圈子中的小圈子! 其實,陳方安生每時每刻都在謀求個人利益,僅以此舉而言,根本就是藉此彰顯「泛民共主」的地位,這與民主黨的「大佬文化」不遑多讓,同樣是為爭名奪利,就可不擇手段,把個人利益凌駕於所有立法會候選人,以及全港選民之上。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201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明報 A31| 觀點| By 張志剛 |
2008-09-05 |
功能界別最後檢閱 臨近投票日,地區選舉的民調五花八門,各候選人無論強弱,都一齊打告急牌,支持度此起彼落,隨著黃毓民的民調跳升,取一席位應無太大困難,這令到5 個選區的變數都在最後一席。但以建制和泛民來劃分,攻防最激者仍在港島和九龍西。各民意調查珠玉紛陳,競逐最後一席的候選人都在埋身肉搏階段,誰勝誰負,已經無法在選前準確預測。 攻防戰之烈,同樣發生在功能團體的某幾個界別,甚至比分區直選有過之而無不及。 攻防之戰較直選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會計界別中,之前有報章專欄力捧龔耀輝,認為最終會是陳龔之爭。會計界選民在投下選票前最後一刻,究竟作何所想,是判斷選情的關鍵。他們的考慮可能是才能、性別、外貌、專業地位等等。但依照過往的選舉經驗,政治取向是非常重要的主軸,而這主軸,往往可以壓倒其他如經驗和專業地位等因素。如果政治取向仍然是競選主軸,那麼把最有實力的3 位候選人在政治軸線上排列,最極端激進的就是譚香文,在電視選舉辯論中,其競選總結就是要廢除功能組別,全面普選,對會計專業發展及其對香港貢獻隻字不提。這個政治訴求,將所有重民主選舉、輕專業發展的選票盡收旗下,反觀陳茂波和龔耀輝,政見政綱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務實發展派,所以在政治軸線上比較接近。他們都是向相近的選民招手,同時爭奪某一些會計師的選票,但對譚香文的支持者卻吸引力不大。 而在這3 位候選人中,亦只有譚香文一人有政黨支持,公民黨成立有年,規模運作可能未如民主黨和民建聯般成熟,但始終有組織、有網絡,以及有政治明星支持,其催票能力應在其餘幾位候選人之上。譚香文有基本票源,有組織能力,有明星拱照,一定是問鼎議席的最有力挑戰者。譚的對手,一定是陳茂波和龔耀輝其中一人,陳茂波上屆其實已是志在必得,但埋門飲恨,主要是歸咎於當時的反政府大氣候。時移世易,大環境對陳較為有利,而陳的選舉工程做得水銀瀉地,力度非龔耀輝可比。所以會計界別應是陳譚對決,誰勝誰負,端視乎界別內選民對民主普選和專業發展的取捨。 同樣的分析模式,可以套在其他的功能界別。醫學界內,反建制是郭家麒,郭的對面就是何柏良、梁家騮和楊超發。郭的最大對手是何柏良,所以最後會是郭何之爭。建築界別,泛民代表是吳永輝,其他都是專業發展派。吳今次有備而來,同時也理順了一些政治瓶頸,得票一定比上屆有所增長。跟吳力爭的,一般看好現任議員劉秀成,個人則更重視余錦雄,專業派內雖兩路興兵,但余的票源豐沛,而且跟吳、劉兩人並無重疊,機會相當突出。 至於工程和資訊科技,基本上都是政治訴求和專業發展的單挑對決。何鍾泰和黎廣德,譚偉豪與莫乃光,都是勢均力敵,勝負應在幾百票之內。短兵相接,除比併人脈關係之外,也要看幸運之神對誰較為眷顧了! 作者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403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9-05 |
余若薇「告急」 卻翻楊森「告急」舊帳 【本報訊】(記者 鍾立)在今屆立會選舉,反對派陣營為爭奪「同一票源」,有人互相攻擊,有人則選擇「出口術」。一直被其他反對派小政黨批評為經常「出口術」,「要獨攬反對派所有選票」的公民黨,在該黨舉行的投票日前最後一次大型造勢會上,打出「一家人、一條心,全投公民黨」的口號,並重提民主黨前主席楊森「告急」令她失1席的往事,意在搶票,卻又指責其他反對派政黨不該批評公民黨。 扮「受害者」趁勢搶票 該黨黨魁余若薇在活動上扮演「受害者」,聲稱公民黨在是次選舉中被攻擊得最多、最厲害,而攻擊者反而是自命「民主派」者,令她感到很傷心雲,又呼籲選民不要相信民調結果,因這些數字「有如海鮮價」,每日不同,又藉機重提民主黨港島區候選人楊森在04年立法會選舉中「告急」,令當時排在余若薇名單第二位的何秀蘭意外落馬一事:「上屆立法會選舉夠話我可以贏兩席,最後以0.2%的票數輸了1席!」 卿姐隨時迫走黃成智 事實上,根據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於8月26至9月3日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各反對派候選人近期狂打「告急牌」,在此消彼長下的確會「連累自己友」:日前在街頭「告急」的民主黨新界西候選人李永達,在已決定投票取向的受訪選民中,支持度較上次調查急增3.3個百分點,已穩取1席,但其「搶票」宣傳可能會令支持度減少2.2個百分點的社民連的陳偉業「落馬」。 與李同日「告急」的前線新界東候選人劉慧卿,支持度亦較前顯著上升3.3個百分比,隨時迫走民主黨的黃成智。 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表示,反對派難以配票,各人均打「告急牌」,令訊息混亂,故調查估計全港約有3-4%的反對派陣營支持者自行配票,而他們在自行配票的過程中,由於所掌握的訊息有限,故屬於「高風險的動作」,隨時成為是次候選人勝負的關鍵。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5023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大公報 A11| 港聞 |
2008-09-05 |
李彭廣指反對派無知 【本報訊】部分反對派近日呼籲選民杯葛票站調查,對票站調查任何提問採取「三不」態度,以免資料外洩。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說,反對派此舉是將票站調查片面化理解,不但不能助其達到目的,反而更顯示出反對派「在政治議題上沒有專業知識」的無能與無知。 反對派近日連番攻擊,呼籲投票的選民在立法會選舉當日,拒絕回答所有的票站調查,以免資料外洩。由反對派組成的民主動力前日召開記者會,召集人蔡耀昌呼籲所有選民對票站調查保持緘默,他指部分票站調查淪為部分人的選舉工具,藉以動員配票,左右選情。 向傳媒公佈票站調查結果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輿論非議下讓步,把首輪資料押後至晚上八時才交予傳媒。 李彭廣昨日分析選情時說,本港選民在回歸後,已經過三屆立法會選舉,不少選民逐漸領悟到選舉政治策略的重要性,也懂得適時分析選情作出決定。投票當日,無論選民會投給建制派還是反對派,對於票站調查的影響,其實會因選民是否回答、如何回答,而出現多種可能性,反對派如果只會單純呼籲選民拒絕回答,其實是將票站調查片面化理解,反映出的只是反對派對政治的無知: 「香港的從政者在政治問題上要專業化,政治的複雜性正在於此。」他指出,反對派今屆派出多張名單,造成情況混亂,候選人及其政黨為保私利,不會主動要求配票,只會尋求打告急牌爭取票源;但反對派部分選民則不這麼認為,只要能為反對派陣營爭多一席,不會在意是哪個派別,二者加之,顯出票源分佈和配票的重要性;但顯然反對派在人手和資源上無配票能力,才會有此杯葛下策,但實際上,此舉對建制派的影響並不大。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三日,進行三輪電話抽樣調查,共計訪問三千多名選民意見。結果顯示,選民依然最關心通脹、就業和貧富懸殊問題,民建聯在地區直選中,最少有望直取七席,其中新界東劉江華名單、新界西譚耀宗名單均位列該區榜首,可望各取兩席。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2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蘋果日報 A04| 港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5 |
各票站結果一次過公佈
【本報訊】面對各大政黨炮轟取消發放個別點票站點票結果,選舉事務處終於願意讓步,表明會保留相關做法,但與上屆不同的是,當局只會在各選區的總點票結果全數公佈後,才一次過張貼逾500個點票站的點票結果。泛民主派仍然不滿有關安排,力促當局回復去屆安排,一有點票結果便應立即在點票中心公佈。 最快凌晨1時公佈 據瞭解,選舉事務處職員昨天曾以電話聯絡公民黨港島區候選人余若薇,解釋當局估計在今屆選舉,最快會在凌晨1時左右開始有初步點票結果,最終的點票結果也會盡快公佈,因此才將過往即時張貼每個票站結果的方法,改為集中在最後才一次過公佈。不過,余若薇陣營對此表示不滿,認為有望在凌晨1時公佈點票結果是「冇可能」,假若有候選人要求重新點票,更會拖慢整個點票過程,因此要求回復04年立法會選舉安排,於點票中心即時張貼各區點票結果。民主黨也不滿有關安排,認為是倒退做法,因此今天會到選管會請願,強烈要求回復04年安排。選舉事務處昨發表聲明稱,該處除會在選舉結果公佈後,安排將500多個地方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在新聞中心外,同時也會一如以往,將結果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確保選舉公平、公開及公正,並聲稱做法與過往沒有分別。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602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蘋果日報 B17| 財經要聞| 金手指| By 孫柏文 |
2008-09-05 |
金手指:一票獨投黃毓民
禮拜日,投票日。08年立法會選舉嘅競選期,都已經過咗好幾個禮拜。唔知道大家有冇留意到小弟完全冇講過今次選舉?有冇覺得怪?點解?老實嚟講,提唔起勁。 真心揀人代己議政 不過大家唔好誤會,我一定會投票。揀我覺得能代表我自己,喺立法會議政嘅人。如果唔係,都唔會叫代議政制。今日呢篇文,就係選舉日之前最後一篇,我亦想把握呢個機會,同大家分享我會投邊個一票。不過講之前,想提供一啲背景資料。首先,黎智英、施永青同我,都係住喺九龍西選區,我住深水埠天台屋(有契嘅,多謝關心!)。以前住港島區,今次第一次喺九龍西投票。所以我一定要承認,就算今次對眾候選人嘅政綱,讀到滾瓜爛熟。感覺上,未去到以前港島區嘅親切。點都好,競選期開始時,我抱住一個「咩人都可以拿我那票」嘅態度,等啲候選人嚟拿。之後,真係對啲政綱好熟。不過就算熟,仍未有定案,直至睇到一段8分鐘長嘅短片。段片就係Now TV九龍西選區嘅辯論。YouTube搜尋「毓民拔刀相助」。 法理有權政治戇居 那8分鐘,就係民建聯團隊同社民連黃毓民,每張名單4分鐘自由發問時間。第一個4分鐘,民建聯嘅鍾港武就問民主黨團隊,排喺涂謹申之後嘅林浩揚,點睇涂謹申之前捲入「租議員辦事處」事件。我絕對覺得係一條應該問嘅問題,因為我都想知。點知,涂謹申唔畀佢答,仲要話團隊有權決定邊個答。不知道是否涂謹申係個律師,因為法理上你係有權,不過政治上就係戇居!如果涂謹申落選,真是估唔到係鍾港武搞掂咗佢。當我非常頹喪之際,到黃毓民發問。基本上,佢一口摧毀民建聯。亦係整個選舉當中,第一次令我喺螢幕前,站起來拍手。大家作為《金手指》嘅fan屎,都知道「一注獨贏」嘅明燈威力。今次我一票獨投黃毓民,希望唔係對佢贏今次選舉嘅最大詛咒。就畀次機會你,good luck毓民,4年後一定要再參選,因做得唔好,我要親自踢你落車。孫柏文http://phatdat.blogspot.com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604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成報 A06| 港聞 |
2008-09-05 |
直選中期點票分三時段公佈 【記者馮志諾報道】2008年立法會選舉後天舉行,選舉事務處會於投票結束後的翌日凌晨,分三個時段公佈地區直選名單的中期點票數字,然後才正式公佈各名單的總得票結果,但未能推算公佈總結果的時間。選舉事務處又澄清,不打算取消在新聞中心張貼地區直選的候選人,在全港各投票站的得票數字的安排。 選舉事務處於後天,開放全港共532個投票站,供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選民投票。投票結束後,功能組別選舉的票箱,會全數運往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的中央點票站點算;至於地區直選,除13個小型投票站的選票,會運往同一選區的大點票站混合點算外,其餘519個投票站,會即時轉為點票站。 投票結束後的翌日凌晨1時、2時半及4時,選舉事務處會在新聞中心,及透過發放新聞稿,分三階段發放各地區直選名單的點票數字。至於何時才可公佈全港候選人的最終點票結果,選舉事務處至今仍未能夠掌握,而據上屆的經驗,要在選舉翌日中午12時,才完成所有點票及宣佈。 另外,對於有報道指選舉事務處,會取消在新聞中心公佈全港500多個票站直選名單的詳細得票,發言人澄清,今年無打算取消此安排,會依舊將所有票站的點票結果張貼在新聞中心,及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9003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香港經濟日報 A26| 政情 |
2008-09-05 |
兩大民調迥異 最後一席混戰 立法會選舉踏入最後階段,但中大和嶺大公佈調查顯示,多個選區的最後一、二席,仍處於混戰,較難預測。在港島和九龍西,一直被視為大熱的公民黨余若薇和民主黨涂謹申,都有機會連任失敗。 余若薇涂謹申有機落敗 兩間大學的民調顯示,在港島區,以陳淑莊為首的公民黨名單,支持度持續下跌,由8月初約30%,跌至現時只有約20%,急跌10個百分點。相反,其主要對手如獨立葉劉淑儀和民建聯曾鈺成,支持度保持平穩。 根據民調推算,除了余若薇外,與葉太拍檔的史泰祖、公民起動何秀蘭和獨立勞永樂,均有機會爭奪該區最後一席。 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分析,公民黨候選人知名度高,但組織網絡不及老牌政黨,選舉工程效果較不明顯,而同區多張泛民名單搶票,故公民黨支持度出現先高後低,可以理解。至於九龍西的選情,預計民協馮檢基、民建聯李慧瓊、公民黨毛孟靜和社民連黃毓民,均有機會當選。至於餘下一席,兩間大學的民調,出現差別。 嶺大:劉千石V形反彈 嶺大的調查顯示,民望一直偏低的獨立劉千石,其支持度由8月底的4.8%,急升至14.0%,呈「V形」反彈。民主黨涂謹申的支持度,則由8月底的11.3%,跌至10.2%,有機會連任失敗。但中大的調查認為,涂謹申可望當選,劉千石就落敗。 新界西方面,最少會有2名議員競逐連任失敗。嶺大民調顯示,自由黨周梁淑怡和社民連陳偉業會支持度不足4%,有機出局。中大民調則指陳偉業和工聯會王國興較大機會墮馬。 但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分析,建制派一直有隱性票;根據過往選舉經驗,在民調數字的基礎上,將建制派的支持度加3至5個百分點,會較為接近實際數字。 此外,兩間大學均預計,今年的投票率會略低於04年的立法會選舉。但王家英表示,即使今年的投票率,略為回落2至3個百分點,至52%左右,仍屬高水平。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0008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新報 A04| 政情 |
2008-09-05 |
余若薇:信民調好危險 【新報訊】公民黨昨日舉行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場造勢大會,為新界西張超雄團隊打氣。黨魁余若薇在活動上表示,對有「自命民主派」的人在選舉期間攻擊公民黨感到傷心,是她感到最大的傷害。上屆李柱銘臨時告急,令民主黨搶去余若薇名單選票,導致排第二位的何秀蘭落選事件,記憶猶新。余談到自己今次排名單第二位「好危險」,但自己從來堅持到底,她聲稱,「我唔會因為擔心選情,而有特別事要做」!她又指出,建制派在港島區最少有13至15萬選票,除非配票失敗,「拿住14萬票,10萬票就可得兩席,剩返4萬票可得一席,咁你建制派就可以得三席」。她稱在去年補選時,建制派的票未完全出現,「(建制派有)15萬票都唔出奇」。她指在此情況下,若民主派不集中票源,便會「兩頭唔到岸」。 公民黨昨日在葵湧村舉行造勢大會,約有近60人到場支持,並繼續請來陳方安生及余若薇夫婿撐場。活動上除黎廣德及司馬文缺席外,公民黨五區直選候選人,及功能界別候選人譚香文及吳靄儀均有出席。余若薇在活動上呼籲市民「俾個機會公民黨」,並請選民「堅定你地嘅心,放係你認為最值得你支持嘅候選人身上,千祈唔好亂信人地嘅謠言」。她指民調不足信,並以2004年選舉為例,表示自已的名單民調支持度最高,但結果排在名單第二的候選人卻以0.21%輸掉。 不想民主派自相殘殺 她強調「信民調好危險」,「好似條條隊都叫告急,你唔叫告急咪輸」。余稱相信港島不少候選人得票結果很接近,最重要是選民出來投票,揀選自己最鍾意那個,「不要聽民調估估嚇」。 問及余若薇在活動上指有「自命民主派」的人攻擊公民黨,是否意指九龍西選區,余若薇稱「好多區都有呢個情況」,並表示不想民主派自相殘殺,故在選舉論壇上沒有攻擊其他民主派候選人。 余若薇表示,希望今屆港島區投票率最少有五成。她指上屆港島區選舉約35萬人投票,如果今屆少於30萬,「民主派好險」。她指建制派拿著15萬選票,若投票人數不足30萬,便沒有可能出現民主派和建制派六四得票比率,只有五五比率。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新報 A10| 2008立法選戰| 笑譚天下| By 譚天媚 |
2008-09-05 |
沒有配票打一場真選戰 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名言,用來形容港島區的選情,大概雖不全中,也不至於離題千里遠。綜觀五大直選選區,港島區可說是選情最激烈,甚至可以誇張點形容,是最為「慘烈」的一區了。這不單單因為這裏出現了泛民與親建制派兩大陣營最重量級人馬的較量——如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公民黨主席余若薇、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等。 這兩大陣營內部因無法協調和配票而發生的「窩裏鬥」,也同樣最為激烈。 重量級人物退選群起爭雄 先說親建制陣營。去年底港島區補選,民建聯支持葉劉淑儀迎戰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的「合作無間」時光,如今早已是事過境遷,此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各自為政。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夥拍蔡素玉,誓要保住民建聯的席位,再無暇顧及葉劉淑儀。而後者看來也明白往日的「情已逝」,如今唯有獨自上路,去爭取選民支持。至於如何做到不與民建聯打對台,互搶選民而分散選票,則要看雙方默契如何了,這也是一種政治的藝術。至於同為親建制派的自由黨候選人林翠蓮,主席田北俊也一早聲明,由於選情激烈,無法與友好黨派配票,所以還是各家自己去解決問題才是最實際。如此一來,港島區的建制派支持者,就得好好思考一下投票意向了。或許,那就是選舉的好玩之處。 選舉文化走向成熟的表現 至於泛民陣營,同樣遇上無法協調的問題。上屆泛民派不但在港島區,而且在整場選戰中都加強配票,以爭取最多的席位,為何今屆再也做不成呢?原因或許有許多,但泛民陣營多位重量級人物如李柱銘、陳方安生決定退出,或多或少加劇了「群起爭雄」的局面,甚至某程度上令形勢一度幾近失控。例如甘乃威堅決要求參選,單仲偕無法空降港島區,因而最終不得不退選;民主黨的創黨成員黎志強為求參選不惜退黨;公民黨四出拉票時則只強調自己黨的席位,也引來泛民陣營的陣陣微言…… 其實,出現以上種種「內鬨」的現象,正是香港選舉文化走向成熟的表現。無論是競爭的對手,還是同一陣營中人,亦還是社會大眾,都不必為此過於擔心憂慮 政治本來就是妥協的藝術,但妥協之前,你必須有本錢。選舉中可以有協調,但協調不是一切。曾幾何時,某些親建制中人不思進取,總希望依賴陣營內部,甚至北京有關方面的協調。然而,時代在進步,要得到自己陣營中人包括北京的信任和支持,你本身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選民基礎。 至於泛民陣營,道理也一樣。之所以出現公民黨強、民主黨弱之勢,不在於無法協調,而在於民主黨實在有必要反省、反思,何以如今落到給人後繼無(勁)人,以及不顧後來者的印象。而公民黨與民主黨面和卻心中似不服的感覺,雖或只是外人的感覺,相信也絕非空穴來風。 泛民也好,親建制力量也好,看來都各家各有一本難唸的經。 但這就是政治,這就是選舉。選舉很快就會有結果,兩大陣營看來都要因應新的結果,對症下藥,調整及改善自己陣營未來的發展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都市日報 P32,P33| 焦點 |
2008-09-05 |
料低於零四年 今屆投票率 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高低均影響選舉結果,泛民主派曾多次呼籲選民踴躍投票,推高投票率。有學者預料,今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將低於2004年的比率,估計不會超過53%。 過去3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1998年為 53.3%,2000年跌至43.57%,2004年在泛民主派催谷下高達55.64%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預料,今屆立法會選舉會較04年時低2%至3%,約52%至53%之間。他指,若市民不滿政府,希望藉投票來令政府作出改善,這會令泛民主派得益。 不過,宋立功亦提到,國家金牌運動員早前來港,在歡樂的氣氛仍籠罩下,將令市民覺得社會沒有大問題,亦會對民建聯及自由黨這一類建制派有利。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亦認為,本屆投票率將較04年低,約只有50%。馬嶽解釋,04年時,政治氣氛較為熱熾,雖然現時的民怨較去年區議會選舉大、特首曾蔭權的民望亦低,不過,市民的不滿情緒,始終無法與04年時的董建華政府比較。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5441010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英文虎報 P02| Central Station |
2008-09-05 |
Celebs come out for candidates The stars are out in droves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Veteran TV actress Lee Si-kei waded into the election fray by canvassing for both Regina Ip Lau Suk-yee and unionist Lau Chin-shek. Lee said both Ip and Lau are practical and down to earth, just the kind of politician she looks for. Lau also got movie stars Mo shun- kwan, former Miss Hong Kong Tse Ning and ex-Hospital Authority director Ko Wing-man to liven up interest in the elections. Helping Liberal Party vice 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 yee is Lee Heung-kam, who is featured in the same drama series as Lee Si-kei. |
|
文章編號: 2008090544800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9-05 |
中期點票公佈 最早凌晨1時 程序依舊 立法會投票日將至。選舉事務處基於市民對地方選區點票結果的關注,已決定會在點票開始後,分3段公佈中期點票結果,分別為9月8日的凌晨1時、2時30分及4時。不過,被問及第一個結果可於何時揭盅時,發言人表示無法估計,指功能界別的票箱最快亦要晚上11時才會送到設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的中央點票站,再加上分開不同的功能界別,然後點票,會耗費不少時間,而地區直選亦更加難以預測。 519投票站改點票站 即將來臨的週日是投票天,由早上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各區選民可分別前往指定的532個投票站投票。投票結束後,其中519個投票站即時改成點票站,即場點算藍色票箱中的地方選區選票;另外13個小投票站由於選民少於500人,故其選票將運往同一選區的大點票站混合點算。載有功能界別選票的紅色票箱會運往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的中央點票站點算。 分3次公佈點票結果 投票期間,選舉事務處按照慣例,每小時發佈一次投票率,點票開始後,當局會於翌日凌晨開始分3次公佈中期點票結果。在選舉結果公佈後,選管會會安排將500多個地方選區點票站的結果,張貼於新聞中心,並上載至選舉網站供公眾參考。 針對有政黨批評選管會更改以往做法,不再在點票中心及網上公佈各區直選候選人在各個地區票站的得票結果。發言人澄清,並不打算取消發放個別點票站點票結果的安排,亦不會取消在選舉網站上公佈有關數字,而將繼續沿用自04年立法會選舉開始採用的原站點票方法,點算地方選區的選票。 5大票站安排助採訪 另外,為方便傳媒採訪,5個直選地區各1個大型點票站,都會安排新聞主任提供在場協助,包括香港島的黃泥湧體育館;九龍西的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九龍東的黃大仙社區中心;新界西的雅麗珊社區中心及新界東的翠林社區會堂。 ■本報記者 鄭治祖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502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
2008-09-05 |
議員論壇表現惹不滿 【本報訊】(記者 鍾立)立法會選舉在即,選舉論壇謾罵成風。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不滿意現任立法會議員表現的百分比在選舉開始的1個月間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有63.6%受訪選民「非常唔滿意」及「唔係幾滿意」現任立法會議員的表現。負責調查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認為,選戰開打後,現任議員和其他候選人間互相批評,令市民對現任議員的不滿增加。 7成半市民關心民生議題 亞太研究所昨日公佈立法會選舉一個月滾動調查的累積總計情況,調查共成功訪問7,645位登記選民。結果發現,有74.4%的選民持續關注民生議題,表現在實際政策上,其中21.2%受訪選民認為保持香港的經濟競爭力重要,19.7%選擇壓抑物價上升,12.5%選擇收窄貧富差距。而關注政治議題的只有9.3%,而堅持兩者都同樣關注的則有14.8%。 通脹就業貧富懸殊成焦點 另外,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於8月26至9月3日次調查晚上進行,共訪問1584名已登記選民,亦發現最多被訪者表示候選人最應該關注的依然是「通脹」問題(23.9%),更較前上升了2.1個百分點,其次為「就業」(8%)和「貧富懸殊」(3.8%),但兩者分別較微下跌了0.6及0.7個百分比。至於反對派賴以「食糊」的「政制發展」、「官商勾結」等則分別只有3%及0.5%。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502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Albert Wong and Fanny W. Y. Fung |
2008-09-05 |
Election notebook Voter options for gays clarified Gay voters are to have a list of candidates in each district to choose from now that gay rights coalition Rainbow of Hong Kong has completed its survey of candidates' stances on homosexual issues. Its stand-out candidates are mostly independents, such as Cyd Ho Sau-lan on Hong Kong Island, and Emily Lau Wai-hing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while all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candidates are on the list. But Rainbow expressed deep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Civic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 for staying on the fence over gay marriages and adoption. The group even called the two parties shifty, saying the Civic Party responded only at the last minute, while the Democratic Party appeared to have signed pledges with a known anti-gay rights group. But it all has to be taken in perspective.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Liberal Part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The art of drawing the line Election debates are times when you draw the line between yourself and your rivals,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you even need to stand away from your party colleagues. Yesterday at the final New Territories West election forum organised by RTHK, Civic Party vice-chairman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responded to a question about his party colleague Mandy Tam Heung-man's suggestion that the government require taxpayers to hire accountants when filling out tax forms. Firstly, don't frame her. Mandy Tam has clarified that her proposal only applied to profit-tax payers, not to workers. Secondly, this is not the Civic Party's stance. The Civic Party has not discussed it. Even if we discuss it, we will oppose it.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7007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By Albert Wong |
2008-09-05 |
Turnout set to be down on 2004 Turnout in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is expected to be lower than four years ago, though it will still be relatively high, two university pollsters say.
Chinese University pollster Timothy Wong Ka-ying predicts a turnout of 53 per cent, while Lingnan University analyst Li Pang-kwong expects between 47 per cent and 52 per cent of voters to cast ballots.
In 2004, a record 55.64 per cent exercised their right to vote following a year of discontent with the Tung Chee-hwa administration. Both analysts said the election atmosphere was tepid this year - something reflected in both universities' polls, which showed the public was far more concerned about livelihood issues th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Dr Wong said turnout of 53 per cent would still be relatively high.
He and Professor Li agreed that traditionally, pan-democrats have fared better when turnout is high, and Dr Wong noted that in 2000, when turnout was only 44 per cent, pan-democrats fared poorly. The results of the two polls, released yesterday, showed a remarkably large proportion of electors were willing to vote. Of the 7,643 respondents to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oll, 65.3 per cent said they would definitely vote and another 22.7 per cent said they might vote. Of 1,584 respondents to the Lingnan University poll, 52.3 per cent said they would definitely vote and another 28.1 per cent said they would vote.
A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oll found 60.6 per cent would definitely vote and another 24.7 per cent said they would cast ballots.
Dr Wong said some of those who said they would definitely vote would not vote because of the weather on the day, the location of their polling station, or because they had something better to do.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700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新報 A04| 政情 |
2008-09-05 |
公開呼籲泛民支持者投票棄保陳太「取捨論」惹爭議 中大亞太研究所昨發表立法會選舉最後一次滾動民調結果,公民黨在五大選區得票支持率均下跌。不過,從8月初至9月初累積總計,五大選區的名單預料均可當選,共6人在直選入局,民主黨約有7人入局,民建聯可有8人入局。另外,為泛民助選的陳方安生昨在電台指出,希望泛民候選人關鍵時刻顧全大局,懂得取捨,把票源集中給有希望入局泛民代表。對陳太以上言論,在民調徘徊當選邊緣的何秀蘭稱,要尊重每個人的參選權利及應相信選民的選擇。她稱四年前協調失誤的代價「是我」,她建議泛民這兩天緊急「坐低」商討。不過,她稱近日聽到有人經常引用2004年經驗,引證泛民不應協調。何稱選民不要聽片面資訊,如沒法掌握全面資料下,倒不如揀選最鍾意的候選人。 陳太昨在商台《左右大局》節目表示,民調不可信,對方是要令泛民互相攻擊,打散泛民票源,致兩頭不到岸。陳太呼籲選民別中計,對民調及投票日的票站調查都不要理會及不作答,用心選最想支持的候選人。 促市民投給可勝出者 主持人問人人均告急,陳太稱泛民互相攻擊及爭票無補於事,「我好希望泛民候選人最關鍵的時刻顧全大局,懂得取捨」。問是否叫他們自動放棄,陳太稱「可以救的就投票,如冇希望係咪應集中票源呢」。她稱大家目標都是愈多泛民聲音,才可促致有一個問責及負責的政府。 問陳太同時支持公民黨及民主黨候選人,會否令選民混亂,她稱助選目的是希望至少有21名民主派議員當選,支持其價值觀及「做得野」的,自己都會支持,不會親疏有別。她稱「做得野不是大聲夾惡的,我都會支持」。後來有聽眾問泛民支持者星期日如何投票,陳太回應指「要憑個心去投,投有機會勝出的」。 另外,根據中大研究所最新調查顯示,公民黨在五大選區支持度略跌,陳淑莊港島名單由8月初至9月初累跌8.8%,九西毛孟靜累跌3.1%,九東的梁家傑累跌9.1%。在新西方面,張超雄最新支持率雖下跌1.5%,但從8月初升了1%,總計7.5%支持率,令他有機會以最後一席入局,但形勢不穩陣。新東方面,湯家驊團隊累跌了7.7%,累計支持度仍排第二,僅次於劉江華。至於,民主黨在五大選區,如九東及新東在最新次民調支持度都有升幅。民建聯名單支持度在新西及新東均上升。 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等表示,民調前日得到的概念是多了市民拒答,或只答一半。他指調查反映政黨呼籲市民拒答效應出現,因多了市民詢問資料是否交予政黨使用。王認為,市民不回答調查,會影響民調的科學性。 公民黨得票支持度跌 對五大選區選情,王家英認為港島余若薇團隊支持度下跌,不排除因棄保效應。他相信民調低估民建聯及民主黨得票比例,而公民黨知名度高但動員能力「冇咁好」,所以民調開始時公民黨支持度高,現慢慢回落。九龍西方面,王稱黃毓民走勢凌厲,毛孟靜反覆下跌,馮檢基支持度原地踏步,認為馮的選舉工程似乎對他沒有大幫助。王又以「群雄亂舞」形容新界西選情,除了首3名候選人勝算高,其他距離都不遠。王又認為何俊仁的支持度反覆下跌,與民主黨選舉策略有關。新界東劉江華的支持度最高,但亦有反覆情況出。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1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新報 A06| 2008立法會 |
2008-09-05 |
陳淑莊爭10萬票史泰祖自比奧馬巴 【新報記者曾善璘報道】港島區選情雖激烈,但10張名單的首號領軍人物,沒有一個是港島區現任議員。而熱門人物也不乏首次參選立會的新人。公民黨的陳淑莊,如無意外會成為新一屆立會新人王。史泰祖要入局,除非葉太團隊得票大比數超越民建聯,才可穩奪第二席。 盼余若薇保住議席 37歲的陳淑莊的政壇履歷,除了有公民黨創黨成員一項外,就只有8個月的區議員經驗。一名新丁挾著高企的人氣參選港島,難免被對手指摘沒有實質工作依據。陳淑莊對本報表示,區議員「24小時on call」,如懷疑她沒有盡力,可以到她的網站看她的工作報告。 陳淑莊稱她在任內爭取過把景賢裡列為法定古蹟,又拍了一條有關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草案的短片,用軟性手法向市民解釋這草案的內容。她又說身為西九諮詢委員會財務小組的成員,她亦從未缺席過會議。 余若薇退居名單的第二位,力棒她上位,陳淑莊表示,余若薇在過去八年服務港島,若余今次晉身不到立法會,將會非常可惜。公民黨希望在港島爭奪9至10萬票,才能把余若薇也帶進立法會。 史泰祖有點不服氣 她又謂今屆投票氣氛十分普通,若要取得10萬票,就等如每三個選民中就有一個投票給公民黨。她指公民黨並不如坊間認為的「穩陣」,隨時「高開低收」,即是民調高,但實質得票低。 排在葉劉淑儀團隊第二位的史泰祖,年紀比陳淑莊大19歲,但同樣是立會選舉新丁。史泰祖在選舉期間被標籤為建制派一分子,史泰祖向本報表示「有點不服氣」,他指自己從來都在「罵政府」,更何況「無論是建制派,還是反對派,都要監察政府」。 他跟葉太走在一起,時常被對手攻擊立場搖擺。史醫生以奧馬巴自比,他謂希拉莉在初選時常攻擊奧巴馬,到最後還不是要全力支持他。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新報 A10| 2008立法選戰| 崖岸自高| By 王岸然 |
2008-09-05 |
泛民爭四席葉劉爭兩席 港大的民調比較可信,還是中大的民調比較可信?後者問卷簡單,問題是:「我地想知道一嚇港島區選民現階段嘅投票傾向,如明天選舉,你會投邊張名單呢?」依這一問題,陳淑莊與余若薇名單的支持率,由上月開始到月尾六次記錄中逐級下跌,由27.3跌到19.7。港大民調呢?港大民調是交給贊助機構使用的,但為何報紙公佈之後不可以列表上載網站讓公眾檢視比較?有關機構發表資料之時可有更改或斷章取義?一般港人不會如筆者一樣,詳細比較資料,就憑一個印象,問題來了。 《蘋果》25日的報道,陳淑莊名單支持度只有20.2%,但相差四日之後,《明報》在29日的資料,陳淑莊與余若薇支持度高達28.7%,你是選民,你還會信大起大落的港大民調嗎? 特別在鍾庭耀這幾天又公開又唔提早交資料的玩弄權術表演之後,筆者對此人借港大之名實為獨立企業所搞的民調,信心大失,疑心大增。選舉之後要好好批判此人。 余大狀排第二位欠公道 還說港島形勢。筆者早於7月21日在本欄就指出:「平均分票港島泛民取四席」,這是一字咁淺的算術常識而已。公民黨就算要取兩席,為免浪費餘額,令到其他獨立泛民失去機會,理應分成兩張名單參選,這樣一來余若薇定有一席之餘,陳淑莊、何秀蘭、勞永樂、曾建成公平競爭,這才叫公平,這才是公道,現在呢? 將余大狀放於第二位,只是迫支持者一定要投你們。這樣一來,公民黨的名單就必需要佔去25%以上才安全,這樣足足5%的票額被浪費。這種做法叫作自私,叫作霸道,不是公道!你們還有面目告急嗎?民調一路下跌,是選民想清楚了,你們的自私想法,公利計算之後,出現了反感的結果。 論壇上,政客要扮君子,要表面厚道,所以余大狀的腦瘤無人敢提。但為公眾利益,余若薇有必要將醫學報告公開。心思夠細的人會想到,或是懷疑到,余大狀是先霸位,後交棒給自己人,這又叫公道嗎? 葉劉得兩席可望做特首 無論如何,選擇聽從政客吩咐與否是港島選民的責任。筆者只能提醒多一次,要泛民得四席,選票不是集中,而是要分散給四人,自己想想就明白。 泛民有四席,葉劉就不會有兩席,反之可能性是存在的。當然這不是民建聯的意欲,更不是蔡素玉所希望,但若然中共中央有意捧葉劉淑儀作為下屆特首,或備位特首,給予她有利的配票就是應有的做法,而這樣一來,她的選舉目標不單是自己的一席,還有史泰祖的一席。 泛民內爭,要集中票源,間接亦是幫了葉劉做票後。無論如何,幾天之後我們會知道葉劉的戰果,會不會神奇地由一席升上兩席,若會,傳媒的焦點,不再是泛民保住了多少個席位,而是下任特首的熱門,呼之欲出了。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太陽報 A31| 太陽虹| 天下為公| By 陳文 |
2008-09-05 |
必須反對小圈子選舉 功能組別選舉過去多年均為人詬病。在今次選舉中,部分功能組別的候選人,為求獲得其功能界別內的選民支持,提出只利業界利益的主張,其視野狹隘的程度令人咋舌。 相信瞭解現時立法會選舉制度的讀者應該會知道,參與功能組別選舉的候選人,為了取悅其界別內選民,難免會作出犧牲公眾利益的建議。 最近,一向自稱以社會公義為黨綱的公民黨,其會計界功能組別的候選人竟然向政府建議,要求規定所有報稅人的報稅表,必須經由會計師審核以及簽署,稅局才會接納為有效的報稅表。 若這個建議得以落實,不但嚴重擾民,更會大大加重基層市民的經濟負擔。最近三年,每年稅局處理報稅的個案超過二百萬宗,但其中一百一十萬宗左右需要納稅。此數據說明,基本上每名在職的市民均有責任報稅,而其中約一百萬名市民因收入偏低,毋須納稅。若每一報稅人士必須由會計師審稅及簽署其報稅表,很多市民便需要向會計師支付過千元的專業費用。對於過百萬收入微薄的小市民而言,向他們徵收會計師費用,形同「乞兒兜塤飯食」,試問這究竟是甚麼社會公義呢? 該候選人要求政府規定所有報稅人的報稅表必須由會計師簽署確認的建議,唯一得益的是會計師。若每名市民因報稅而須支付二千元會計師費用,會計業界每年便可獲得逾四十億元的商機。由此可見,公民黨的建議完全漠視公眾基本權益,對收入微薄的小市民更漠不關心。 這件強迫市民聘用會計師的事件說明,小圈子選舉只會產生保障小圈子權益的議員。為了確保香港市民的公眾利益不被褫奪及剝削,市民必須透過抗爭,全力反對小圈子選舉。只有普及與民主的選舉,才能產生有民意認受性的代表。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404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香港商報 B01| 香港新聞| 大學民調 |
2008-09-05 |
嶺大︰7成人未定投邊個 【商報專訊】記者黃存新、黃燕儀報道: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尚餘兩日,由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分別公佈的投票前最後一次民意調查顯示,有6成半及近8成受訪選民表示會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投票,表示「完全未決定」投給哪張名單的有近7成人,反映最終選舉結果仍充滿變數。在五個地區直選中,仍以九龍西的競爭最為激烈。 選民表示會投票佔8成 嶺南大學的調查在8月26日至9月3日晚以電話進行,訪問了1584名選民,在最新一期(8月31日至9月3日)的調查結果顯示,當中表示「肯定會」和「會」投票的會近8成人,但表示「完全未決定」投給哪張名單的選民,在港島、九龍西、新界東均有7成,九龍東和新界西的亦超過6成。而選民最關注的仍然是通脹問題(23.9%)、其次是就業(8%)和貧富懸殊(3.8%)。 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表示,根據嶺大在九龍西撇除「還未決定」、「不知道」或「不願回答」的98位受訪選民中顯示的投票意向:排頭3位的分別是民協馮檢基(17.3%)、社民連黃毓民(16.3%)、民建聯李慧瓊(15.3%),但3張名單均下跌約2%,爭取連任的劉千石由6%大幅增加至14%,上升至第4位,最後一席預計由公民黨毛孟靜(13.3%)、民主黨涂謹申(10.2%)、自由黨田北辰(8.2%)之爭,三者相差只有5%。 陳淑莊葉劉支持率接近 在港島區方面(訪問119名選民),排首兩位的公民黨陳淑莊和葉劉淑儀,支持率分別下跌至22.7%和20.2%,其次是民建聯曾鈺成(16.8%)、民主黨甘乃威(15.1%)、公民起動何秀蘭(14.3%),三者相差不到2%,獨立人士勞永樂上升至8.4%,排在第六席。 九龍東方面(訪問128名選民),首3位為民主黨李華明(26.6%)、公民黨梁家傑(25.8%)、民建聯陳鑑林(16.4%),末席將是工聯會黃國健(13.3%)和社民連陶君行(10.9%)之爭。 新界東方面(訪問184名選民),排頭位的民建聯劉江華大幅下跌至22.3%,其次是公民黨湯家驊(16.3%)、民主黨鄭家富(13%)、自由黨田北俊(12.5%),社民連梁國雄(10.9%)、前線劉慧卿(9.2%)支持率均有上升,龐愛蘭亦上升至9.2%守在末席,民主黨黃成智以7.6%緊隨其後。 新界西譚耀宗高踞頭位 新界西方面(訪問146名選民),民建聯譚耀宗以24.7%排在頭位,民主黨何俊仁、李永達上升至17.1%和11.6%,街工梁耀忠從7.4%下跌至5.1%,之後是職工盟李卓人(10.3%)、公民黨張超雄(9.6%)、工聯會王國興(6.2%)、社民連陳偉業(3.4%),自由黨的周梁淑怡則由7.6%下跌至3.4%。 至於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港島區以陳淑莊的23.3%支持度排首位,其次以葉劉淑儀支持度23.3%,第三是民建聯的曾鈺成團隊;選情激烈的九龍西,涂謹申、李慧瓊、毛孟靜、梁美芬支持度分別為12.5%、10%、10.1%及7.1%;九東以22%梁家傑為首;新界西中的以譚耀宗14.6%、何俊仁及梁耀忠同樣獲得10.1%名列前3席,新東以劉江華的17.8%排首位。 王家英︰各區選情激烈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稱,各區選情激烈,民調亦有誤差,若候選人在未來數日加緊告急,就算原本領先的候選人,不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他同時相信,現時香港經濟相對較好,相信今屆的投票率,會較上屆低2%至3%。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101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星島日報 A04| 要聞 |
2008-09-05 |
候選人大打「告急牌」余若薇支持度落後葉劉 中大公佈最新立法會選舉民調,發現獨立的葉劉淑儀一度超前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而在各方大打「告急牌」下,負責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認為,將對候選人支持度產生波動,除了九東選情較穩定,其餘四區均有變數,特別是九西,即使有候選人領先,也不代表無危機。 蔡素玉勢危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前日完成立法會選舉民調,並於昨日公佈最終結果。是次調查以滾動方式進行,由八月六日開始至九月三日完成,以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了七千六百四十五位選民,回應率超過一半。 累積結果(見表)顯示,在港島區爭取連任的民主黨楊森及民建聯蔡素玉勢危,而排在葉劉淑儀名單之後的史泰袓或有機會當選,而排在陳淑莊名單第二的余若薇則在最近一次調查中,首次落後於葉劉淑儀一個百分點,再度跌至百分之十八點五,而累積結果則維持在兩成三支持。 陳偉業王國興嚴峻 新界西的形勢,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名單估計可穩奪兩席,而社民連陳偉業、工聯會王國興則情勢險峻;另外,就表面數據觀之,新界東的社民連梁國雄似亦難以繼續連任。至於在「群雄亂舞」的九龍西,第五席仍屬獨立人士梁美芬、自由黨田北辰之爭,曾自言「五不」的劉千石或會出局;而民主黨涂謹申名單雖然支持度最高,但其形勢在最近兩次民調亦相繼下跌,王家英估計,由於九西選情混亂,各人紛提「告急」,導致涂謹申的票源遭大幅攤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個民調支持度均高開的公民黨,在多個選區支持率均出現下滑現象,王家英估計,隨著多位候選人大打「告急牌」,同陣營的票源出現流動,令候選人的支持率出現「此消彼長」情況,亦顯示不少選民仍然「未拿定主意……考慮應棄誰保誰。」 對於近日坊間均有不少民調,然而結果落差頗大,對此,王家英表示,不同民調出現誤差是合理,加上調查樣本較少,一般約二百至三百個,導致誤差亦會較大。各候選人名單見表。 記者黃洛琪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3001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明報 A06| 港聞| 聞風筆動| By 李先知 |
2008-09-05 |
市民多不滿表現議員連任吉凶難料 還有兩天便是立法會選舉的投票日。幾家有做地區直選名單支持度調查的大學機構,都會爭取在這個衝刺階段公佈最後的選前調查結果。以昨日為例,便一口氣有中文大學、嶺南大學、香港大學屬下的研究機構發表其結果。一時間大家都感到眼花撩亂,因為一如昨日本欄所言,很多張候選人名單在不同的民調裏,都有著很不一樣的支持度,而且差異很大。難怪大家都在問:應相信哪一個? 九龍西選區的情況繼續是最混亂的。按照中大的調查,民建聯李慧瓊、社民連黃毓民、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及公民黨毛孟靜將會依次順利勝出,因為毛孟靜的支持度較其後的梁美芬多出5.6 個百分點,亦即超出調查結果誤差的範圍(詳見A3)。 港大的調查結果雖然也顯示上述5 人會勝出,但由於佔第五位的涂謹申只高於第六位的梁美芬2.3 個百分點,而這項調查的誤差率可以有(加減)2 至5 個百分點,所以涂謹申隨時仍有落馬之險。 不過,嶺大的調查則有很不一樣的結果。首五位者分別是馮檢基、黃毓民、李慧瓊、劉千石和毛孟靜。 按此調查,涂謹申會落敗。然而,當筆者細看嶺大的抽樣數目,赫然發現只有98 個,難免令人質疑其結果的可信度。未來幾天,當讀者看到類似的民調數字時,也必須留意其受訪人數,因樣本數目愈多,其可信度會愈高。反過來說,樣本愈少,可靠度便會愈低。 看罷支持度的數字後,筆者更赫然發現了另一個很值得大家留意的現象:原來多逾六成的選民並不滿意立法會議員的表現。對於50 名(其中11 人已自動當選)尋求連任的立法會議員來說,這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警號。 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除了查詢受訪者的投票取向外,還會詢問其他問題,包括他們對「立法會議員表現的滿意程度」。這項調查是以滾動累計方式,在8 月6 日至9 月3 日期間進行,其結果可分成4 個並不重疊的時段。前後合共訪問了6000 多人,樣本數目遠多於一般調查所用的400、500 個,所以絕對有理由相信結果真的可以代表全港選民的看法。 結果顯示,在上述調查時段裏,表示「非常唔滿意」或「唔係幾滿意」的人數多達63.6%;說「非常滿意」或「滿意」者則只有27.4%,其餘則表示「唔知道」或「好難講」。換言之,認為「唔滿意者」數目是「滿意者」的兩倍以上。 由於調查沒有再追問不滿意的原因,因此大家很難判斷,究竟是因為市民覺得議員未有做好監督政府的工作,還是認為他們太過「無益無建設性」。不過,對於39 名還在爭取連任的現任立法會議員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警號,因為這批多逾六成的「不滿」選民,隨時會因為「哀莫大於心死」,索性改投一些新面孔,希望下屆議會能有一番新景象。官場耳語謂,部分大官也是抱著如此心態,希望來屆可以有多些新人。 不過,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則認為,雖然市民不滿立法會議員的表現,但去到立法會選舉,他們會較重視候選人的從政和公職經驗,新人仍然很難出頭,因為他們沒有往績,對選民來說風險會高一些。筆者卻傾向相信,不少選民正期待新一屆議會能夠有多一些新面孔。是否真的如此,3 日後便有結果了。
歡迎回應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市民對立會議員表現的滿意度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400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明報 D07| 時代| 蒼蠅一聲笑| By 林超榮 |
2008-09-05 |
堅料驅逐劣料 票站門口。請問你,剛才投票給誰? A. 答。B. 不答。C. 亂答。 不答,就不能做準確的票站調查,亂答就更好玩,出了一個黐線的票站調查。 大整蠱,整蠱誰? 整蠱鍾庭耀,他做不出一個準確的票站調查,於是,他提早在各階段披露的票站調查結果,就失去意義。 提早發佈調查,不見得好,也不見得壞,每屆都會在不同階段發放選舉戰況調查,選民心中有數,不見得一定影響投票意向。 其實,每一屆都謠言滿天飛,泛民有調查,保皇又有調查,各有各放料,最後,被迫盡信料不如無料。所以,鍾庭耀的如意算盤,不想流料驅逐堅料,一於破格而行,擊濁揚清,堅料驅走流料,以正視聽,都是好事,不是壞事。 究竟有多少人因為民調而改變投票取向? 不得而知。 早知好過無知,因為,有早知,無乞兒。 投票十一點半鐘結束,假設,候選人都「提早收料」,各自分析,可以盡早改變策略。知道自己落後,打出真正告急牌,不會讓人話你做戲,刻意再搶票。你知道自己領先,那就打乘勝追擊牌,好讓排名第二,乘機上位。知己知彼,各有玩法。 民意這東西,變幻莫測,行先死先,起落好大。好似西九龍,阿塗領先,忽然落後;癲狗一直墮後,忽然反彈;阿毛則窄幅上落……大家睇著民意變陣,調整策略。同一道理,投票當日,短兵相接,率先掌握民調,隨遇變招。可是,這次發生民調風波,票站調查出現答非所問,十問九不應,準繩程度偏差,結果亂上加上亂。 (2008 立法會選舉九龍西區共有13 張參選名單,包括:莊永燦;李慧瓊名單;龍緯汶名單;涂謹申名單;毛孟靜名單;林依麗;梁美芬名單;黃毓民名單;田北辰名單;馮檢基名單;劉千石;柳玉成名單;譚 凱邦)
隔日見報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402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明報 D06| 世紀| 我在此過來人語| By 程介南 |
2008-09-05 |
何物陳太核心價值宣言? 距離投票日還有幾天,陳方安生出頭搞立法會候選人核心價值宣言簽署,不得不發表一下看法,雖然,心裏實在是有過考慮,去評論如此的一個餿主意,會不會實際上幫忙作了宣傳? 不說也得說,陳方安生這一回動作,無論從時間、內容、方式和效果來看,都是政治水準極低的典範,甚至說不上用政治「智慧」兩個字。 首先說推出的時間,時值選舉投票前夕,各路兵馬的競選活動已經做到筋疲力盡,聲嘶力竭,該做的都已經做到盡,你才施施然站出來講大道理,寫宣言? 按起碼的政治常識,類似呼籲核心價值這一類的意識形態政治運動,又想發揮效果於選舉者,應該是在競選活動開始之前提出, 然後用以整合陣營,借題發酵,怎會是等到投票前72 小時? 如今候選人不管左右,無論派別,嘴裏不一定說,但心裏就肯定會這樣想:有沒有搞錯,現在才來教我寫政綱?究竟是你教我寫政綱,還是你將所有人的政綱天下文章一大抄,拿來做姿勢? 其次說內容,我真要說一句:喂!請勿濫用「核心價值」四個字。香港提倡核心價值,主要是03/04 年之際的運動,其中對核心價值有過闡述,篇幅所限我不再複述。我個人認為,當時的闡述基本符合香港實情和歷史,雖然也有基於政治正確的成分,例如強調追求民主好像是不能或缺的一點,但其實在歷史上是上世紀末才開始的事情。要說完全不求政治正確,光從如實反映歷史的角度,個人之見,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應該是「享受自由,尊重法治,爭取機會,崇尚精英」才對。 說核心價值,必須是香港人基本認同或者無從爭議的共識,而不是某種政治主張,否則就會變成各取所需,凡是自認為好東西就給戴上一頂核心價值的帽子。如今陳方安生版本的「核心價值」,劈頭就是「取消功能組別」,相對而言是比較具體的政治主張,再正確也抬不到核心價值的層面。 至於說方式,要候選人簽署這份宣言,人家要拒絕有太多的理由,起碼我認為我的政綱是最好的,比你的所謂核心價值還全面具體務實,憑什麼要跟你走?觀乎不少候選人的政綱中,其實都引入了核心價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403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蘋果日報 A06| 港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5 |
王國興有可能踢走陳偉業
【本報訊】10名循新界西參選的現任議員中,工聯會王國興與公民黨張超雄都不被看好。最初支持度幾乎排榜末的王國興卻在後段發力,近期民調顯示其支持度大幅攀升,近兩次港大民調更估計他會把最尾一席的社民連陳偉業踢出局,以黑馬姿態成功連任。 工聯會全力配票 據瞭解,王國興近期跑出,源自工聯會開始總動員為他配票。工聯會在選舉開初靜觀其變,沒有大幅為王國興動員,源於民建聯譚耀宗團隊的選情,因為區議會功能組別風波而流失部份鄉事票呈隱憂,未能令該團隊穩取兩席,工聯會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但至選舉後段,民建聯選情靠穩;工聯會才急起直追,近期入屋的單張,便以會長鄭耀棠呼籲所有新界西會員投王國興為題。據瞭解,工聯會計算過不少會員仍然只投「嘜頭」不投會徽,只會慣性投票給身兼該會副會長的譚耀宗,預料民建聯仍然取得不少工聯會選票。但撇除有關流失選票,若全部新西會員聽取指示投票給王國興,預料王出線機會極大。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602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Joshua But |
2008-09-05 |
Rebel radio goes quiet Citizens' Radio went off the air last night to fix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fter it was warned on Wednesday that its signals were interfering with air-to-ground communications. But the founder of the rebel broadcaster, Tsang Kin-shing, said it would resume broadcasting programmes on public airwaves as soon as today, once the technical hitch was resolved. The Offic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Authority (Ofta) warned the broadcaster to cease transmission after a complaint from the Civil Aviation Department about signal interference on August 27. Ofta said a sound recording provided by the department on Tuesday revealed that the source of interference was Citizens' Radio. Mr Tsang announced after a meeting with Ofta assistant director Danny Lau Kwong-cheung yesterday that their scheduled one-hour programme starting at 7pm last night would go out via the internet. It is not our wish as a responsible broadcaster to disrupt aviation services or jeopardise aircraft safety, Mr Tsang said. The transmitter would be fine-tuned to broadcast on FM102.8 to avoid further interference, he said. The broadcasting service will be back to normal after we check the equipment. Citizens' Radio has been broadcasting a regular one-hour programme Monday to Friday and plans a 15-hour live session on Sunday on the Legco election. Fellow activist Leung Kwok-hung said the group might go to court later to obtain the sound recording from the Civil Aviation Department.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7009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香港經濟日報 C13| 世事| 世事——關人馬事| By 活力先生 |
2008-09-05 |
「民主塗」也告急 今屆立法會選舉前民調非常飄忽,唔知可以信幾成。 例如,我阿活住九龍西,當然關心區內候選人之走勢。 兩周前開波,根本無得揮,「老實基」及「民主塗」遙遙領先,恍似贏硬,連拉票都慳番。 點知劇情發展落去,電視論壇一開,嘩,「癲狗黃」如飛殺上。唔奇,人同此心,立法會必須最少有一疑似「癲狗」議員,死咬無賴官員及舉手機器不放,營造大快人心效果。 照計,「癲狗」不應咬著「民主塗」㗎,但,「民主塗」本周民調竟直線滑落,跌入告急界線。 小弟好奇,即搵選舉「操盤大師」問個究竟。 「阿活,九龍西有兩席打風唔甩,一為『老實基』,一為『鐵票瓊』。鐵票一族勢勁,民調難反映,因區內近三成六十歲以上長者,不少早早納入鐵票聯繫網,佢地並非民調採訪對象。九龍西屋村,座座有座長,層層有樓長負責拉票,泛民根本無呢種基建網絡。」大師盤膝打坐,氣定神閒解釋:「唔係嚇你!『鐵票瓊』必有餘力過票俾『鼠後芬』,結果齊齊掂!」 哎,咁泛民咪打生打死只得內訌爭票? 「當然。以前,『大舊石』及『民主塗』掂硬。但今屆多咗『毛姑姑』及『癲狗黃』搶食,泛民票源立時攤薄,故內鬥肯定嚴重!」 「操盤大師」認為論勤力及地區服務歷史,「毛姑姑」絕難空降即掂。而「大舊石」受開會缺席所累,亦難樂觀。 「民主塗」只要嗌救命,應可游回安全線。 「田二少」呢?大師指佢根本選錯區,瓜得。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0017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新報 A10| 2008立法選戰| 銳眼觀微| By 劉銳紹 |
2008-09-05 |
泛民建制未必六四分 很多民意調查顯示,港島區的選情將會像過去那樣「六四分」,即民主派取得大約六成選票和議席(即四席),而建制派則穩守四成選票和兩席。具體而言,即公民黨的陳淑莊和余若薇、民主黨的甘乃威可穩得一席,而民主派應可攻佔的最後一席,則是勞永樂和何秀蘭之爭。建制派方面,民建聯曾鈺成和匯賢智庫葉劉淑儀取得席位已無異議。不過,我倒認為這種「六四」之說未必穩陣,而且隱憂重重,理由是不能忽視傳統左派在這區的「基本建設」和動員力量,民建聯的蔡素玉不一定會因為排在第二位而出局。以去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為例,只是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兩陣對壘,但初次參加直選並人氣不如對手的葉劉淑儀也取得超過四成選票,背後得到傳統左派和親建制力量的支持甚大。這也是民建聯的一次實力測試和熱身賽。今年,葉劉淑儀憑其獨特的票源,羽翼已成,並吸收了范徐麗泰不再參選而剩出來的大量票源,已可獨當一面。除去這方面的因素,民建聯仍有機會取得足夠票數保住蔡素玉。 蔡素玉陷困境仍具實力 目前,蔡素玉陷於困境的原因,主要是港島的選民中有大量中產階級。他們對民主訴求較為熱切,而這正是民建聯和建制派的死穴。他們對內地和港府的施政,經常做到「是其是」,但卻不能或不敢「非其非」,九龍西的劉千石轉軌時也正是犯了這種毛病。可以說,這是他們的通病,加上近期的副局長風波和梁展文事件的負面效應仍未消失,才令建制派的壓力增加。不過,過去的經驗顯示,傳統左派的動員力量往往在關鍵時刻就發揮作用,他們最終的得票經常比民意調查高。 至於公民黨的得票能否令陳淑莊和余若薇雙雙入局,也有待考驗。其實,多次選舉的經驗證明,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均難搶奪對方的票源,更難動對方的鐵票,大家爭奪的只是中間票源,而民主派之間互相爭奪相近票源的情況又比建制派厲害。所以,按港島目前的形勢看,余若薇也受到其他泛民候選人勞永樂和何秀蘭的壓力。這種局面在四年前港島區選舉時已經出現,加上這次各人都各為其主,泛民之間的惡性競爭難保不會重演。 失政治明星民主黨堪憂 再看看另一張有實力的甘乃威名單,可見民主黨的重點策略是催谷楊森,以挺甘乃威入局,而楊森則做好準備,功成身退。這種策略雖然可以穩奪一席,但卻說明民主黨的走勢不值得恭喜。他們在港島區不單被公民黨大幅超過,還下滑到中下游地位,這不單是因為失去像李柱銘之類的政治明星在第一線出現,還因為他們的地區工作逐漸與現實脫節。 把這種情況放在其他選區中研究,同樣可以發現民主黨的候選人都未能排在領先的位置。所以,雖然該黨在每個選區中至少可以保留一席,但卻未能恢復昔日光輝。這是民主黨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信報財經新聞 P50| 副刊專欄| 頭文字Y| By 游清源 |
2008-09-05 |
十三萬張明信片 打開信箱,見到余若薇的「告急明信片」,正面印有餘美人的大頭相及「余若薇需要你的一票!」的字樣,背面則有「十萬票、一條心」及「全投」。余美人出到聲,相信許多港島區選民都會響應,投這位「民主女神」的神聖一票,十萬票應該不成問題啊!更何況,明信片還叫大家「全投」,大有要求所有支持民主的港島區選民都投給陳淑莊、余若薇、容詠嫦名單的意味,結果極有可能不只得到十萬票,甚至大有機會超越上屆立會選舉,楊森、李柱銘、黎志強名單的十三萬票呢! 因為愛不釋手,所以像驗屍一樣細看這張明信片。我發現一行比信用卡申請表上的附例還要小的米雕級細字「130,000 pcs」。這個我懂,即是十三萬張。這個印數,印象中比去年陳方安生參加港島區補選所印的單張還要多出一萬,不但大手筆,更疑似暗合十三萬票這個上屆「水位」。 假如港島三女俠果然拿到十三萬票,而甘乃威、楊森、徐遠華名單則順利拿到五、六萬票,那麼,泛民拿到四席的機會就會恍如一場春夢。理由很簡單,泛民在港島區大約可以拿到二十一萬票,扣除十八、九萬票之後,只剩下兩三萬票讓何秀蘭、勞永樂及曾健成去爭,你說怎麼辦? 耐人尋味過《老夫子》漫畫的是,余美人應是第一位泛民成員站出來強調,必須力保泛民起碼擁有二十一席,其中十六席來自直選。這番話語,可謂感人至深過麥嘜故事,但如今看來,卻又似與「全投」這個呼籲背馳。恕我魯鈍,我就是弄不懂,當港島區選民果然響應「全投」,泛民怎可能有四席? 我更不明白,為何要印十三萬張明信片?港島居民有一百二十幾萬,即是每十個就有一個會收到。若以六十三萬選民計算,更是每四點八個就有一個會收到。這個印數,是否代表余美人已經決定拚盡畢生功力施展「吸星大法」呢? 我絕對企盼余美人當選,卻更渴望泛民能夠爭到四席。我依然相信:民主,既須有女神,更須有群鶯! |
|
文章編號: 20080905391001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2 ---------- |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政策政情 |
2008-09-05 |
余若薇對公民黨候選人遭部分泛民攻擊感傷心 組黨以來首次派人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公民黨昨天舉辦大型造勢會,九龍西候選人毛孟靜、新界西候選人張超雄以及港島區的余若薇都有在會上作出告急宣言,並呼籲選民「一家人.一條心.全投公民黨」。 余若薇對於公民黨在多個論壇中,遭部分泛民主派的候選人攻擊,感到十分傷心,但她強調,公民黨候選人會堅守原則,絕不攻擊其他泛民的候選人。 造勢大會在葵湧區進行,請來傳媒人邵家臻擔任主持,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站台。陳太呼籲選民不要輕信謠言,要集中票源投給公民黨。而排在名單第二位的余若薇最近選情危急,公開表示需要十萬票才足以連任,其丈夫胡健維醫生昨天現身造勢大會支持余若薇。 胡健維表示,太太曾經因為忙於議會工作「痛到個頭就來爆」,但她仍然堅持在立法會繼續審議法案,因此,身為其丈夫,即使身體不適也會以打電話的方式幫忙拉票,希望協助對方取得十萬票。站在丈夫身邊的余若薇頓時「眼濕濕」,其黨友陳淑莊更忍不住哭起來。余若薇於去年發現腦部出現一個三毫米的動脈瘤,若血管瘤爆開隨即會中風或致命。 余若薇表示,公民黨一直為了推動香港民主而努力,但派出的候選人卻在多個論壇中,遭到部分泛民主派的候選人攻擊,她對此感到十分傷心,但公民黨的候選人會堅守原則,絕不攻擊其他泛民的候選人。 九龍西的毛孟靜團隊則手持寫著「毛孟靜VS鼠王」的紙牌,正式公開告急。毛孟靜表示,根據公民黨九龍西內部分析,她會與西九新動力的梁美芬爭奪最後一席。而新界西的張超雄則表示,自己最初勝算並不高,因此,從沒有想過要告急,不過,最近民調顯示自己有機會爭取新界西的最後一席,希望選民集中票源支持他。 新界東的湯家驊對於港大民研計劃主任鍾庭耀提早公佈民調的做法表示不滿,他認為左派本身已經有龐大的資源進行配票工作,現在連鍾庭耀都助紂為虐,提早於八點向傳媒披露民調結果,是間接為候選人告急。湯家驊強調,他們為了這次的選舉付出很大努力,不希望其他候選人利用票站調查來偷取成果■ |
|
文章編號: 2008090539101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3 ---------- |
都市日報 P04| 港聞 |
2008-09-05 |
葉劉公民黨支持度爭持 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還有2日,各候選人均積極催票,其中競爭激烈的港島選區,卻出現新變動。中大亞太研究所在選舉前最後一次滾動調查顯示,葉劉淑儀的支持度首次超越公民黨,分別為19.5%及18.5%,公民黨雖然得到陳安方生站台,該黨的支持度卻持續下跌。不過,有分析指,民建聯的隱性票未顯露,公民黨再大打悲情牌,或將扭轉形勢。 據中大亞太研究所及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的調查指,分別有65.3%及80.4%被訪者指會投票,不會投票的則分別有9.6%及9.5%;兩批選民亦多關注通脹及收窄貧富懸殊等事宜。 有關直選5區調查,不同調查機構進行的結果亦有差距。中大亞太研究所由8月初至本月3日進行8次調查,最新一次結果出現戲劇性變化,公民黨陳淑莊及余若薇團隊的支持度再跌1.2個百分點至18.5%(表),排第二位;葉劉淑儀及史泰祖團隊的支持度則回升1.8個百分點至19.5%,首次超越公民黨,排第一位。其他團隊的支持度亦跌,包括民建聯曾鈺成團隊跌1.2個百分點至12%等。 不同調查機構結果有差距 不過,嶺大公共管治研究部於8月31日至9月3日的調查指,陳淑莊團隊仍排首位,支持度卻跌5.6個百分點至22.7%(表),葉劉淑儀團隊升1.2個百分點至20.2%,曾鈺成團隊跌2.2個百分點至16.8%。 備受關注的九龍西,中大的民調指,社民連黃毓民團隊的支持度(11.5%),亦反超前民主黨涂謹申團隊(10.6%)及民協馮檢基團隊(10.6%),只略低於民建聯李慧瓊團隊(11.9%)。劉千石的支持度則跌0.4個百分至3.5%。 不過,嶺大的調查顯示,馮檢基團隊支持度則佔優(17.3%),其次是黃毓民團隊(16.3%)及李慧瓊團隊(15.3%);至於劉千石則排第四,支持度急升9個百分點至14%。其他參選團隊還有自由黨田北辰、公民黨毛孟靜、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梁美芬、譚凱邦、柳玉成、莊永燦、林依麗。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90544100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4 ---------- |
英文虎報 P04| Top News| COMMENTARY| By Bonnie Chen |
2008-09-05 |
Pan-democrats may lose Legco ground Pan-democrats are expected to lose ground in Sunday's Legco election, but should still win more than one-third of seats. They have 26 Legco representatives at present, comprised of 19 from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seven functional seats. Polls suggest pan-democrats will hold at least 23 of the 60 seats after Sunday, winning a worst-case scenario of 19 in directly elected constituencies and four functional seats. Pan-democrats want at least 21 seats to prevent pro-government groups gaining the two- thirds majority that would allow them to make constitutional changes under the Basic Law. They will likely win four Hong Kong Island seats with the Civic Party's Tanya Chan Shuk- chong and Audrey Eu Yuet-mee, the Democratic Party's Kam Nai-wai and former legislators Cyd Ho Sau-lan or Lo Wing-lok. Most polls have former security chief Regina Ip Lau Suk-yee and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s Jasper Tsang Yok-sing taking the remaining two seats. In Kowloon West, democrats could get three or four seats. Polls consistently favor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chairman Frederick Fung Kim-ke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chairman Raymond Wong Yuk-man and the Civic Party's Claudia Mo Man-ching. The fourth pan-democrat elected could be be unionist Lau Chin-shek or the Democratic Party's James To Kun-sun. In the pro-Beijing camp, only the DAB's Starry Lee Wai-king is likely to win a sea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the Democratic Party's Albert Ho Chun-yan and Lee Wing-tat and unionists Leung Yiu-chung and Lee Cheuk- yan look safe bets. The Civic Party's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and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lbert Chan Wai-yip could win. The pro-Beijing camp is likely to win three seats. Lingnan University's poll had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s ticket winning two. Other polls suggested he could only win one. Lingnan also surprisingly showed Liberal Party vice chairwoman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failing to win reelection though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ng Kwok-hing should win. Democrats can win four or five seats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The Civic Party's Ronny Tong Ka-wah and Democratic Party's Andrew Cheng Kar-foo are strong favorites.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Leung Kwok-hung, Frontier convenor Emily Lau Wai-hing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s Wong Sing-chi have decent chances. In the pro-Beijing camp, DAB vice chairman Lau Kong-wah's ticket may take two seats and Liberal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 chun is also expected to win. More stories: Page 10 |
|
文章編號: 2008090544800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5 ---------- |
am730 M04| 新聞 |
2008-09-05 |
選情緊湊候選人紛打明星牌 今屆立法會選舉戰況激烈,參選人為求選票,招數盡出,有候選人更打出明星牌,借助當紅藝人效應催谷選票。近期憑一齣電視劇而人氣急升的「荷媽」李司棋,昨日更連走兩場,為兩名候選人派傳單,引來不少電視迷爭相要求合照。 謝絕出席所有競選論壇的九龍西獨立候選人劉千石,連日在街上派傳單,昨日集中在街市向婦女票埋手,還請來多位藝人為他拉票,包括毛舜筠及人氣極旺的「荷媽」李司棋等。「荷媽」在街市出現,即成為焦點,有市民更歡呼拍掌並爭相拍照,有「粉絲」還高喊「日日(睇電視)捧你場。」六十年代參加「香港公主」選舉的「荷媽」說,還記得當年自己的號碼是11號,她豎起兩隻拇指的手勢,呼籲市民投票給11號的劉千石。人紅自然多人爭,「荷媽」離開土瓜灣街市後,便渡海到港島為該區獨立候選人葉劉淑儀拉票。 與演藝界人士素有交情的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昨日亦邀得甘草演員李香琴與她一同到荃灣「洗酒樓」派單張,她今日傍晚移師屯門宣傳,兩名藝人曾志偉及鍾鎮濤亦會為她拉票。 另外,公民黨一直借助重量級政治明星陳方安生站台,她昨日出席該黨造勢活動時,呼籲選民不要相信公民黨已夠票的謠言。 她其後在電台節目表示,希望選民一條心投給「理想」候選人,不要理睬民調。她又說,泛民主派要團結取得最多議席,若無希望勝出的候選人,應把票源集中轉投真正告急的泛民代表。 |
|
文章編號: 2008090589200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6 ---------- |
am730 M03| 新聞| 頭條 |
2008-09-05 |
游離票成關鍵 關係未來政治格局形勢的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將於週日(7日)舉行,今屆有53張名單爭奪30個直選議席,競爭空前激烈,兩大陣營泛民主派與建制派更出現互相搶票爭崩頭的劇戰局面。根據中大最新民調顯示,除了九龍東形勢基本大局已定外,其餘4區的選情出現明顯變化。不過,由於各區均有逾兩成選民未決定投票取向,這些游離票將成為選舉結果的關鍵。面對嚴峻選情,各黨派紛紛打出告急牌,力爭游離票「歸邊」。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初開始進行滾動調查,並於本週三完成選舉前的最後一次調查,累計共訪問7,645名選民。結果顯示,65.3%受訪者指週日一定會投票,可能會投票的則有22.7%,至於不會投票及未決定的分別有9.6%及2.4%。 葉劉淑儀支持度首超越陳淑莊至於5個地方選區的支持度方面,過去一周出現明顯變化,競爭激烈選區之一的港島更出現大逆轉,由陳淑莊領軍的公民黨名單,支持度自上月中至今持續下滑,在選前一周更失去領先地位,被獨立候選人葉劉淑儀超前,令在公民黨名單排次位的黨魁余若薇有可能「墮馬」。 按選民目前的投票選擇傾向,民建聯曾鈺成與民主黨甘乃威的當選機會較大。至於公民起動的何秀蘭與獨立候選人勞永樂,則同爭取泛民主派的支持票,力爭最後一席。 另一備受注目的九龍西,亦同樣出現泛民互相搶票的情況,原本長期處於前列的民主黨涂謹申與民協馮檢基,兩人的支持度同樣向下,分別跌至第3及第4,相信流失的支持度分別投向社民連及公民黨,但預計兩人仍可「林莊」連任。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參選的社民連主席黃毓民,其支持度走勢凌厲,由上月初的4.8%勁升至最新的11.5%,更躍升至第2位,足以取得一席;民建聯李慧瓊仍穩守第一,同樣穩奪一席;公民黨毛孟靜的支持度則接近一成。 至於票源相近的自由黨田北辰與獨立人士梁美芬,兩人的支持度同樣不足6%,被前列對手拋離,形勢岌岌可危,另一獨立人士劉千石亦有可能「出局」。 新界東方面,民建聯劉江華的支持度大幅領前,仍有機會與在名單居次位的陳克勤雙雙當選。至於同樣力爭兩席的公民黨湯家驊,其支持率卻持續下跌。而早前已發出告急呼籲的前線劉慧卿,則以6.6%的支持率,與自由黨田北俊及社民連梁國雄同處於中游之列。 李永達選情危急 至於新界西,由於參選名單較多,票源分散,競爭亦特別激烈。以譚耀宗為首的民建聯名單,支持度一直居首,當選呼聲高唱入雲,外界關注民建聯的鐵票能否保送名單第二位的張學明同時「入局」。 同區多張泛民名單則出現互相廝殺局面,民主黨李永達近日已發出「選情危急」的最新宣傳單張,與公民黨張超雄及社民連陳偉業同爭支持票。只有4席的九龍東,形勢相對最明朗,預料公民黨梁家傑、民建聯陳鑑林與民主黨李華明將可齊齊連任,餘下屬工聯會的一席則由黃國健當選,排名單第二的陳婉嫻料未能入局。 學者:泛民陣營競爭激烈 負責調查的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表示,現時香港經濟相對較好,相信今屆的投票率會較上屆低2至3個百分點。至於公民黨的支持率開始時高企,之後反覆下跌,他相信與泛民陣營競爭激烈有關。 不過,民調結果未必可反映投票時實際情況,由於各區仍有超過兩成選民未決定投票取向,故這些游離票對選舉結果最為關鍵。有泛民中人指出,由於民調無法顯示左派的組織票及鐵票,游離票易受民調結果影響。 若將4年前的民調結果與選舉結果比較,民建聯各參選名單的得票率,均較民調支持率高出四至五成。以當時出戰九龍西的曾鈺成為例,民調顯示其支持度只有19.4%,但得票率最後高達27.1%,較民調結果高出四成。 (相關新聞見P.04) |
|
文章編號: 20080905892011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7 ---------- |
星島日報 A04| 要聞 |
2008-09-05 |
點票公佈不變政黨促選管會交代 對於不公佈各票站票數不滿,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會按過往安排在公佈地區每一區結果後,發放各票站的點票結果,不過,三大黨自由黨、民主黨和公民黨仍然不滿,今日將與選舉事務處人員商討,要求選管會交代安排。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該處並無打算取消發放個別票站點票結果,亦不會取消在網上發佈,而週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會沿用○四年原站點票的方法點算地方選區選票,投票站會在投票結束後即時轉為點票站進行點票,完成後,票站主任會將該點票站的點票結果告知在該點票站的候選人或其代理人,所有點票站完成點票,便由選舉主任將整區總體點票結果告知候選人或代理人,無異議下,由選舉主任正式宣佈結果,之後會把各區票站的不同票數張貼於新聞中心。 周梁淑怡:「好過乜都無」 自由黨周梁淑怡認為,現時安排雖然「好過乜都無」,但指有關方面有必要對做法交代。周太指出,過往做法合理具透明度,惟對新安排感到「摸不著頭腦」,「……要改都得,但可否解釋背後原因?選舉事務處欠公眾一個解釋。」 公民黨黨?余若薇直指,新安排是「本末倒置」、「混亂無效率」。她認為,過往一直是各票站點票後再上報中央,邏輯上是 「先有細數、加埋再有大數」,公佈細數並無難度,不明白為何要改變做法。她表示,已聯絡民主黨何俊仁繼續爭取恢復舊有安排。 何俊仁批評,不明白選舉事務處為何不按過往做法,現時做法是一種倒退,「令我地好不安」。他又指,不知道新做法會帶來甚麼影響。他表示,會繼續抗議有關安排,並將於今日聯同其他黨友與選舉事務處人員會面。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最理想做法是一次過講曬……我們也想知道細數。」惟有關方面如有任何技術上問題,現時安排亦可接受,不過應向公眾交代。記者黃洛琪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3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8 ---------- |
星島日報 A16| 每日雜誌| 維港會 |
2008-09-05 |
黃毓民 狙擊「功能黨」 選舉進入最後倒數,近日人氣上湧的黃毓民都打告急牌,今日他會在報章刊登廣告,力數對公民黨不滿,重點之一係不滿公民黨為求議席,參加功能組別的小圈子選舉,仲替該黨起了個新名,叫做「功能黨」,毓民話,自己雖然民調堅挺,但大家不要以為他實得,記得投他一票。聞說毓民一鬧成名,去到這個階段仍未收手,現時仲諗緊點樣係最後階段,向對手發動選前最後總攻。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3006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9 ---------- |
明報 A03| 港聞政情 |
2008-09-05 |
分票效應大熱候選人現跌勢陳太籲泛民「棄保」顧全大局 尚有兩天便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港大的最新民調,都顯示泛民主派支持者近日的分票效應明顯,部分原本領先的泛民候選人,突現「落馬」危機,包括港島區的公民黨余若薇、九龍西的民主黨涂謹申等。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昨在商台節目《左右大局》中,呼籲選民不要因民調而自行配票,並指泛民候選人應「顧全大局」,在最關鍵時刻作「棄保」取捨, 「如果沒什麼(當選)希望,是否應該集中票源呢?」【相關新聞刊A10】 涂謹申跌至危險線 本報綜合中大、嶺大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民調,近一星期的趨勢顯示,原本支持度較高的名單出現下滑,支持度似流向個別原本低支持度的名單。例如港島區,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支持度不斷下滑,相反公民起動何秀蘭的支持度則逐步上升。中大和嶺大的民調更顯示,余若薇有可能因而未能躋身6 個議席之中。 余若薇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市民相信民調和告急而作策略性投票,這做法很危險, 「民調好似海鮮價,日日差距幾個百分點」。對於陳太建議泛民內部作協調,余若薇坦言有困難, 「沒有人會出來說自己沒當選希望」。 另一個趨勢明顯的選區是九龍西,原本在眾名單中排第二的民主黨涂謹申名單,近期支持度亦持續下跌,至危險線。相反,社民連黃毓民的支持度大幅上升,在3 個民調中均升至排名第二。民建聯李慧瓊名單、梁美芬名單和自由黨田北辰名單則差別不大。
陳克勤仍有望爭一席 新界東方面,3 個民調共通點都是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名單支持度下跌,但未影響其取得第二席的機會。陳克勤表示,自己爭第二席一向都是危險,故近日亦加強拉票。 至於新界西,原本力爭8 席中最後一席的社民連陳偉業,最近在3 個民調中,支持都低於原本落後於他的工聯會王國興,他昨日發表聲明,說近日多人告急令選民困惑,故他亦決定全面告急。王國興表示,民調只供參考和鼓勵,他亦會全力爭第8 席。 陳太昨在《左右大局》中表示,近期有很多謠言,民調數字亦可能是對方令泛民互相攻擊的手段,令某些候選人「兩頭不到岸」(即既未能取多一席,但又令同陣營某些候選人未能多取一席),故選民不要因民調而自行配票。她又說: 「我好希望泛民候選人在最關鍵時刻要顧全大局,懂得取捨……可以救的,就去投票(支持);如果沒什麼希望的,是否應該集中票源呢?」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402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0 ---------- |
蘋果日報 A04| 港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5 |
左派聲言投保皇派可打尖 單程證變賄選工具 【本報訊】為了選票,親北京陣營再次利用為內地子女爭取居港權的年邁家長。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家庭團聚互助會」最近不斷致電爭居權者,遊說投票支持保皇派立法會候選人。記者到該會瞭解,職員說只要介紹越多親友按指示投票,就越快取得單程證。學者認為該會有賄選或作虛假陳述之嫌。 記者前日和昨日假扮爭居權者,到家庭團聚互助會位於西環、觀塘及屯門的會址查詢,裏面儼如內地操控香港立法會選舉的「心戰室」。西環總會貼上國旗、區旗,港島區候選人民建聯曾鈺成名單及葉劉淑儀名單的競選海報。 西環總會職員著記者帶同父母的身份證等文件辦手續,並稱會安排記者在選舉日擔任義工。記者再到位於觀塘的九龍分會,裏面有大疊民建聯九龍東陳鑑林和九龍西李慧瓊的競選單張和海報。職員稱入會後可填表交出親友選區、電話地址資料,在選舉日打電話拉票,「叫得越多人投民建聯越快有單程證。」 遊說做義工派傳單催票 屯門的新界分會則貼上「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家庭,同一個夢想」、「誰幫我的我投誰」、「神聖一票掌握好,家庭團聚早來到」等標語。職員更為「坦白」,遊說記者這一兩日內帶同內地親人做義工,協助打電話、派傳單:「早啲幫手,可以打尖申請。」他向記者出示一份各區候選人名單,以螢光筆劃上港島區曾鈺成及新界西王國興名單,說要重點拉票,「新界西譚耀宗夠票,?家要幫王國興。」職員說會對會員「論功行賞」,給記者一張「親友聯絡表」,叫記者在選舉日根據名單致電催票。記者昨午再以普通市民身份到新界分會「填表」,並問職員是否投票支持某些候選人便可加快單程證審批申請,該男子回答「係呀,係呀」,並指親友名單填得越多越高分。一直協助爭居權人士的甘浩望神父表示,互助會已非首次欺騙爭居權家長的選票。他批評,利用選民是極不道德的行為。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稱,若有關組織有內地官方協助,則反映內地干預香港選舉,若他們根本沒把握爭取居留權,會構成失實聲明。選舉事務處不評論事件,指如收到投訴會跟進。 李慧瓊葉太俱稱不知情 獲互助會支持的保皇派候選人蔡素玉昨稱,從沒到過該會探訪,也沒邀請該會助選。李慧瓊則表示昨天才從記者口中,首次得悉互助會為她拉票,「批海報肯定唔係由我手畀出去」。葉劉淑儀競選辦公室職員表示,葉太不知道該組織為她拉票,也沒作出有關要求。家庭團聚互助會位於西環的會址,前身是「促進家庭團聚互助會」。04年以同一手法,並邀請了中聯辦官員撐場,呼籲爭居權者支持民建聯候選人馬力。07年曾有報道指約有25人透過互助會協助取得香港身份證,但甘浩望表示,現時仍有7,000名爭居權者,「如果咁耐只係得一小撮人受惠,就好唔公平。」 記者與家庭團聚互助會職員對答 -日期:9月3日下午地點:觀塘分會-記者:係咪填咗表,好快就會有單程證?職員:講唔定,咁多人申請,有做義工咪快啲囉!記者:要做乜?職員:填低有乜親戚朋友,7號(9月7日)打去叫佢地投民建聯。叫得越多,越快有證。-日期:9月3日下午地點:新界分會-記者:入會之後,點先會快啲有單程證?職員:你幫手拉票派傳單咪得囉,呢度係論功行賞。記者:咁要叫人投邊個?職員:我地呢區投9號王國興。記者:咁唔使幫譚耀宗呀?職員:譚耀宗夠票,??家要幫王國興。-日期:9月4日下午地點:新界分會-記者:係咪填得越多人越高分?職員:係呀,係呀。例如你有10個朋友,但係10個朋友之中都有朋友……呢啲都計埋。記者:咁我住新界西,應該投民建聯定民主黨?職員:新界西咪投9號囉(王國興名單)!資料來源:本報記者採訪所 話你知候選人當年漠視居港權 家庭團聚互助會職員聲言可協助爭居權人士加快處理單程證,並出示包括陳鑑林、蔡素玉及葉劉淑儀等人的立法會候選人推薦名單。諷刺的是,部份被推薦的候選人,對居港權問題根本毫不積極。99年1月終審法院就港人在內地出生子女居港權問題作出判決,裁定他們有權來港居住,但港府聲稱人數達167萬,要求人大釋法,推翻裁決。當年5月立法會辯論,民建聯支持釋法,其中陳鑑林指逾八成市民認為如要執行終審法院判決,可能對整個社會帶來沉重壓力。蔡素玉則稱爭居權人士來港會影響香港形象,「今天我們身處的國際大都會,明天也可能淪落為一個中國的二、三流城市。」當時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則代表政府四出解說,「裁決公佈後,突然使一些資格、條件較低的人變成有權先來港。」 特稿為了團聚婆婆願再受騙 「佢地叫我投9號,9號係邊個?。」70多歲的梁婆婆前日在家庭聚團互助會新界分會填表後說,她最近收到電話,有人表示上門幫她填表,就有機會為她親人申請到單程證,她不知今次的希望會否再次落空,但申請40多歲的兒子來港團聚是她最大心願。梁婆婆說,縱使再次受騙,也要試多一次。梁婆婆交表後,職員就給她一張寫有各區立法會候選人編號、姓名的紙張,叫她下週日投票支持9號。記者問她是否認識9號候選人王國興,她坦言「唔知9號係邊個」,但表示會服從有關投票指示,以免失去可能取得單程證的機會。不過,另一名爭居權的家長彭先生今次則不願再上當。家住港島的他昨向記者表示,約兩周前接到互助會來電,叫他到西環的總會交資料,登記姓名地址。彭先生有許多朋友都照辦,但上門後職員不斷遊說他今次票投5號的曾鈺成名單,彭先生說他經已「受夠」,不會再被愚弄。「上次港島區補選,又叫我地去填表,上到去猛叫我地投葉太(葉劉淑儀),話陳太(陳方安生)同中央溝通唔到,幫唔到我地。」 過來人:根本係一個騙局 補選過後,其子女的單程證當然沒有「著落」。他直斥互助會的所作所為,「根本係一個騙局!」他慨嘆,不少新來港人士誤以為投民建聯就真的會有單程證,「佢地根本唔知道,99年人大釋法,係民建聯呢班人有份支持,拆散我地家庭!」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602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1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立法會選舉 |
2008-09-05 |
民調顯示 選民意欲高65%一定投票
【本報訊】距星期日立法會投票日尚餘2天,中文大學和嶺南大學的民調均顯示會有65%選民「一定去投票」,反映現階段選民的投票意欲相當高。但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估計,由於目前香港經濟較四年前好,相信今屆投票率會較上屆的55%低兩至三個百分點。 74%關注民生議題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8月6日至9月3日向7,645位選民進行的調查顯示,有65.3%選民表示當日一定投票,表示會投票的則有22.7%,而表明不投票的只有9.6%。調查又發現,56%受訪者表示幾關注立法會選舉,表示非常關注的則有14.7%;有24.5%受訪者則表明不是太關注,完全不關注的也有3.9%。被問到較關注政治議題抑或民生問題時,高達74.4%受訪者表明較關注民生議題,只有9.3%受訪者稱較關注政治議題。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於8月31日至9月3日向1,584位選民進行的調查則顯示,52.3%受訪者表示肯定會前往投票,表示會投票的則有28.1%。至於表示不會及肯定不會投票的,則分別有5.1及4.4%。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602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2 ---------- |
蘋果日報 A23|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
2008-09-05 |
隔牆有耳:配票唔成保皇黨爆頭
民調專家鍾庭耀話要提早向電子傳媒機構提供票站調查數據,搞到各黨派好似倒瀉水咁騰雞。民主派擔心票站調查數據提早出爐,會影響選民投票意向,班齊人馬呼籲選民杯葛所有票站調查。泛民急如鑊上螞蟻,另一邊廂,據八方收到消息,保皇陣營一樣好似打瀉籮蟹咁,頭痕到極。點解中聯辦、民建聯要?頭呢?因為其實佢地先係票站調查最大得益者。近年每次選舉都有左派背景疑似學術機構,派出大量「調查員」到各區票站,詢問選民投票意向,相信有啲選民都接受過佢地提問,同一般學術調查一樣,佢地做完調查後,會定時向「上頭」報數。 西環畀料保皇黨配合 一名知道左派配票、催票運作嘅人士話畀八方知,喺投票日中午時分,候選人或助選團核心就會致電西環拿料。得知數據後,如果勝券在握,就會抽調人手去其他區拉票,四年前九龍東嫻姐團隊下午好似棄守,全力過票畀陳鑑林,當中蹺妙就喺呢度。萬一中午發現形勢不妙,有關方面就會指揮大局,即時調動人手洗樓或發動電話攻勢。據呢位知情人士講,一般情況下,第二輪票站調查數據傍晚左右會到手,如果發功收效,就會見到變化,否則就要繼續做野,搏到最後一刻。票站調查數據真係咁神奇?係真唔係呀!?八方聽完都不禁懷疑,不過呢位人士話據佢個人經驗,左派預測票數真係準到你唔信,誤差隨時只係幾十票上落,佢話唔排除仲有其他方法估算票數,如果今次票站調查因為選民杯葛而失靈,相信左派冇咁老定。 選民亂答拉倒邊緣人 八方從另一渠道得知,西環對於票站調查今次仲剩番幾大可信性頗為緊張,想知道選民喺乜野情況下會唔答,或者會唔會有好多人亂答,一味話投民建聯、葉劉或者梁美芬等人,咁拎住條數睇都冇用。近日佢地積極想辦法解決呢個問題,否則配票機制失靈,一啲邊緣分子好似蔡菜子、王國興同陳克勤隨時落選。正因為咁,民建聯同民主派唱反調,呼籲市民要合作,唔好視民調如洪水猛獸,有人問唔怕老實作答。八方提醒大家,選民可以保密投票意向,如果要答票站調查,認清真係學術機構先開口,等左派唔可以再用茅招配票。[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06029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3 ---------- |
南華早報 EDT3| EDT |
2008-09-05 |
Pan-democrat infighting could risk potential four-seat haul LEGCO 2008Ambrose Leung History could repeat itself on Sunday, with candidates seen as Beijing loyalists winning three of the six Legislative Council seats on Hong Kong Island, if pan-democrat supporters vote disproportionately for one of the camp's candidates or party lists. The latest opinion poll results suggest pan-democrats can win four seats, but an academic said infighting in the camp and a strong turnout by supporters of the Beijing-loyalist camp could mean pan-democrats would take only three.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495 voters conduc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between Saturday and Wednesday show Tanya Chan of the Civic Party, Tsang Yok-sing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Beijing loyalist Regina Ip Lau Suk-yee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s Kam Nai-wai are shoo-ins for seats. The poll gives the Civic Party list 27.5 per cent of the votes. Since 16.7 per cent is enough to get Ms Chan elected, Audrey Eu Yuet-mee, on the same ticket as Ms Chan, is left with 10.8 per cent. But with a margin for error of plus or minus 4 percentage points, she could lose out. Louis Shih Tai-cho, second on Mrs Ip's list, has 4.7 per cent once the 16.7 per cent needed to elect Mrs Ip is deducted. But with a margin for error of plus or minus 3.7 percentage points, Dr Shih is in with a chance. So too is independent pan-democrat Cyd Ho Sau-lan. The poll gives her 8.6 per cent - enough to win a seat - but her margin of error of plus or minus 2.5 points means victory is not certain. Independent Lo Wing-lok is also in the frame, with 7.3 per cent, plus or minus 2.4 percentage points. Incumbent Choy So-yuk, second on the DAB list, looks unlikely to win. Mr Kam is urging pan-democrat supporters to rally behind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secure re-election for Yeung Sum. But for that to happen, all those who plan to vote for Ms Ho would have to switch to the Democrats. Ms Ho, a former legislator running under the banner of Civic Act-up, is telling voters it is easier to secure her seat than one for Dr Yeung.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Ivan Choy Chi-keung sai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between pan-democrats could benefit Dr Shih and Dr Lo. "Anything can happen given the strong mobilising power of the DAB at the last minute," he said. The pan-democrats missed out on a fourth seat in 2004 when the Democratic Party warned that veteran Martin Lee Chu-ming risked defeat - drawing votes away from Ms Ho, who lost her seat.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701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4 ---------- |
成報 A06| 港聞 |
2008-09-05 |
葉太支持度首超余若薇 【記者陳嘯軒報道】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公佈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之前的最後一次滾動民意調查,一直勢頭良好的公民黨,在五大選區呈現高開低收,其中港島區的陳淑莊和余若薇團隊,支持度更首次被葉劉淑儀團隊超越,令黨魁余若薇瀕臨落選邊緣。由於五大選區的流離票和拒答者比例仍有25%以上,選情最終「鹿死誰手」仍未可料。 中大亞太研究所在8月6日至9月3日進行了七次滾動民意調查,在港島選區,公民黨名單支持度在8月6日至13日首次調查時高達27.3%,但此後連續六次下降,至最後一次8月28日至9月3日的調查時已跌至18.5%。葉劉淑儀名單的最新支持度達19.5%,是首次在此項調查中進佔港島區各名單的第一位。 按照最後一次民調,港島區的六名當選者依次是葉劉淑怡、陳淑莊、民建聯曾鈺成、民主黨甘乃威、史泰祖以及公民起動何秀蘭。排在葉劉淑儀名單第二位的史泰祖,足已有力將競逐連任的余若薇踢出局。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2900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5 ---------- |
新報 A06| 2008立法會 |
2008-09-05 |
港島建制打建制泛民打泛民 蔡素玉有機 余若薇穩勝 港島區共有10張名單爭奪6個議席,這選區是「建制打建制、泛民打泛民」。建制派的葉劉淑儀打正招牌爭奪兩席,除非建制派能攜手勇奪4席,否則葉太是明顯衝著爭連任的蔡素玉而來。余若薇說要奪10萬票才能取兩席,籲市民投票給公民黨;那邊甘乃威謂民主黨尚欠3萬票才達10萬票,把楊森送返立法會。(五之五.完)建制與泛民內鬥,最為矚目。有學者分析,最可能的結局,是建制派及民主派各取3席。據建制派向本報分析,民建聯須得9萬票才穩奪兩席,若票數被葉太團隊分薄,除非大家有新票源,否則建制派隨時只得兩席。據民調顯示,陳淑莊、余若薇、甘乃威、曾鈺成及葉劉淑儀均穩奪一席,最後一席是蔡素玉、史泰祖、何秀蘭及勞永樂之爭。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估計,最後一席會由民建聯「戰神」蔡素玉所得。馬認為民建聯在2004年劣勢下獲得21%(7.4萬票)票數,今屆民主派重量級人馬退出,估計民建聯團隊得票會達24%,足以取兩席。馬又指民建聯在最後階段動員能力比葉劉好,所以蔡素玉應勝史泰祖。 何秀蘭勞永樂楊森陷困局 馬又認為何秀蘭的本錢近數年已大多遺失,相信投票給她的民主派人士不多。勞永樂與何秀蘭票源都屬中間偏民主派,相信都沒辦法獲10%票數,而民主黨的楊森則「從來都沒機會得最後一席」。馬嶽預計,港島區投票率不會低於5成。 曾鈺成雖屬資深議員,但從九龍西空降港島,首次夥拍蔡素玉出戰,近期拉票都是朝六至晚九,跟蔡素玉分頭拉票。他積極在民建聯一些票源地區「箍票」,也在一些民建聯較少支持票的地區如南區等地拉票。他陪市民晨運然後「洗樓」,甚至巡區「洗街」。雖知名度高,現場所見曾鈺成也間中「吃檸檬」,幸好他派發的單張是一把扇,成功率也高。曾洗樓會說:「我叫曾鈺成,係選立法會嘅,我放低單張俾你睇下,唔阻住你。」身為民建聯創黨主席,在立法會有10多年資歷,挨家逐戶以這句中學生式自我介紹作開場白,煞有趣味。 對於葉劉淑儀一開始競選就表示,不懂配票給「恩公」,表明不會與民建聯配票,那葉太是否民建聯的對手,曾指出 「我地嘅睇法唔係咁樣,佢有佢啲票源,我地有我地啲票源」。 問到與民建聯的角逐,葉劉淑儀到灣仔探望完太極班學員後表示,「(跟民建聯)無咩配合,各有各做㗎咋」,「蔡素玉話唔好配票嘅,唔好一票投俾葉劉,一票投俾蔡素玉,全部投曬俾佢」。葉太指現在目標是把史泰祖也拉入立法會,希望得票8萬。她稱立法會內律師比較多,可容納多一位醫生,港島人士很尊敬醫生。 泛民不協調票源或遭打散 按港島2004年得票比例,泛民與建制派是六、四之比,去年補選54%對42%,今屆泛民出現5張名單,兼事前揚言不配票及不協調,六四這個黃金定律會否再遭「打散」,具有標誌性作用。 民建聯與葉劉互相角力,泛民內部角力也不少。2004選舉臨門飲恨的何秀蘭,今屆「自立門戶」參選。何以奪取泛民第4席作宣傳,她稱「2004年輸了一席不是最不幸的,最不幸是(泛民)沒吸取教訓」。何秀蘭一邊在鰂魚湧拉票,一邊向本報稱,今屆泛民不肯用坐低商談協調,最令選民迷惘。 何秀蘭謂,有政黨用民調結果造勢,她呼籲選民不要相信,她最害怕是「民調與選民產生互動」,到時就可能重演2004港島選戰的情況。何希望以理性的討論去爭取選民支持。 新報記者曾善璘報道香港島選區小檔今屆議席數目 6席人口 1,267,900(-9.11%)選民人數 627,657(+1.49%)2004年投票率 57.62% 2007年補選投票率 52.06% 2004年泛民主派得票 210,945(59.57%)2004年建制派得票 140,320(39.63%)2007年補選泛民主派得票 175,584(54.63%)2007年補選建制派得票 137,550(42.73%)性別 男性選民 309,657 女性選民 318,000 年齡組別分佈 18-35歲 136,89236-60歲 271,379 61歲以上 219,386 註:(+/-)是與2004年人口及選民數字比較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6 ---------- |
新報 A10| 2008立法選戰| 天南海北| By 程介南 |
2008-09-05 |
最好和最壞結果 後天就是投票日,所有候選人應該說是該做得都做了,還沒有做的再做也來不及了。 選民呢,基本上應該是心中有數,和上世紀末相比,臨時決定投誰一票的現象,可以說是大大減少了。港島區是政治經濟中心,選舉結果特別惹人注目。一般而言是泛民陣營和建制陣營各取三席,但是在我看來,如果仔細考慮比例代表制的遊戲規則,則結果很可能出現變數。其變數的所在是:高票但不足以取兩席的機會極大。 這個說法不光是適合於評估民建聯和葉劉淑儀團隊,也同樣適合於分析公民黨和其他泛民候選人之間的矛盾。 崇尚精英票奇兵突出 史泰祖加入葉劉淑儀團隊,最大效應是增加了團隊定位「精英專業」的清晰度,而民建聯方面會因此大條道理讓所有左派支持票歸隊,埋首經營歷次選舉都得到的大約九萬多票,向兩席目標邁進。而葉劉淑儀的團隊就要轉過去,經營因陳方安生不角逐連任而露出的空檔,和余若薇等爭奪選票,令史泰祖當選。 從去年葉劉陳太之間的補選之爭看來,原來香港的政治光譜中,並非只有愛國愛港和泛民對抗兩極,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另一極,即精英取向是也。如果湊熱鬧評說陳方安生的所謂「核心價值宣言」,其內容只是給自己的政治主張戴上個「核心價值」的帽子而已。坦白說,不考慮政治正確,我認為香港歷史中最最核心的價值,不是政治不是民主,其中之一是崇尚精英。 只有這才可以解釋,為甚麼葉劉淑儀和陳方安生可以分攤相似的票源,儘管各自的政治主張立場路途都不同;也可以解釋為甚麼余若薇2004年的得票,根據港大調查會有幾分之一在2008年補選中轉為支持葉劉淑儀而不是陳方安生! 兩極高票但不足兩席 故此,星期天如果葉劉與民建聯還是在傳統觀念中的「建制陣營」內部搶票,極可能令雙方都高票但不足兩席;同樣道理,如果余若薇一心只顧呼籲支持民主者全選我公民黨,分分鐘趕跑了不將政治立場放在首位的精英階層(和追隨精英階層者)的支持者,結果在眾多的泛民「弟兄」分攤之下,居然也是獲得高票但只能送陳淑莊一個人進立法會。 葉劉和民建聯爭不到三席的機會存在,但各自發揮精采,分取兩席也並非天方夜譚。總之,世事難料。 |
|
文章編號: 20080905033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7 ----------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政策政情 |
2008-09-05 |
張賢登:基於事實批評周梁 民主黨新界西候選人張賢登昨天去信選舉管理委員會,反駁自由黨同區候選人周梁淑怡對他的質疑,並指對方的言論涉嫌含有誹謗成分以及違反選舉條例。張賢登強調,自己對周梁的批評完全是建基事實的。而新界東候選人社民連梁國雄也去信選管會主席彭鍵基,投訴民建聯候選人陳克勤早前在論壇中,對他作出失實的指控,要求當局徹查事件。 張賢登在信中指出,周梁在論壇上的發言及發放的公開信內容,才可能屬虛假達關鍵程度或誤導性關鍵程度陳述;他並將兩人在論壇上的發言輯錄一併交給選管會,強調自己對自由黨「在地區拉橫額話爭取巴士分段收費,但在立法會民主黨提這個動議時,他們又不支持」等言論,是建基於事實的批評。 張賢登質疑有人因為選情開始嚴峻,因而向選管會作出不合理的投訴。 在新界東選區,梁國雄昨天也去信選管會主席,投訴同區的民建聯候選人陳克勤對他的指控,陳克勤曾經說:「我們贊成懲罰缺席的議員,以長毛為例,你永遠開會一分鐘……。」梁國雄在信中強調,自己出席立法會會議的時間一定多於一分鐘,出席率高達九成,而離開議會只是因為受到責罰,直指陳克勤發表對他失實的指控,要求當局徹查事件並採取適當的行動。 新界西其他候選名單還包括泛民的張超雄、李卓人、何俊仁、陳偉業、梁耀忠、李永達及蔣志偉;親政府的譚耀宗、王國興;獨立人士阮偉忠、鄒秉恬及梁雪芳;新界東則有泛民的鄭家富、黃成智、湯家驊、劉慧卿、親政府的田北俊、獨立人士龐愛蘭、蕭思江以及李子榮■ |
|
文章編號: 20080905391010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8 ---------- |
信報財經新聞 P13| 政策政情 |
2008-09-05 |
陳太籲無望入局泛民「過票」 一直擔心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會落敗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左】,昨天在商台節目《左右大局》中表示,泛民在選舉期間以互相攻擊的方法去爭取票源是無補於事,她認為泛民要團結才能取得最多的議席,關鍵時刻為了保持大局,沒有希望入局的泛民主派候選人,應該將票源集中轉給真正告急的泛民代表。 陳太在節目中表示,泛民起碼要在立法會中取得超過二十一席才能有效制衡政府,希望選民擦亮眼睛,「看清楚哪些是真正的民主派,哪些是假冒的民主派,哪些才是真真正正能夠在立法會監察政府」。對於最近不少泛民候選人都告急,陳太直指泛民現在互相攻擊去爭票是無補於事,她希望大家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能夠保持大局,懂得怎樣去取捨,如果沒有希望入局的泛民候選人,應該集中票源轉給真正告急的泛民代表。 分別來自新界東和新界西的泛民支持者致電節目,請教陳太如何投票。陳太表示,一定要憑個心去投,投一些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並提醒選民千萬不要自行配票,也不要輕信民調和謠言,如果同區有很多泛民候選人,選民可以參考他們過往政績來決定投票,但強調「有時不是大大聲,就做到事」。 問及陳太是否奉行「親疏有別」的助選策略,她強調,助選的目的是希望泛民可以取得起碼二十一個席位,只要做得事而又認同其價值觀的候選人,她都會去幫對方助選,最重要是做到事,而非「常常大聲夾惡」■ |
|
文章編號: 2008090539101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9 ---------- |
都市日報 P32,P33| 焦點 |
2008-09-05 |
政壇老將新丁角逐立會議席後日對決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將在週日舉行,撇除14名功能組別候選人自動當選,全港逾358萬名選民將分別在5個地區選區及16個功能組別中,利用他們手上神聖的一票,選出30名直選議員及16名功能組別議員組成新的議會。其中直選的選情最激烈,有多達53張名單共142名候選人競逐,當中多達115名是新人。有學者認為,部分「政壇新星」料可穩取議席,估計至少有6至10名新人入局,為10月開鑼的立法會注入新力量。 撰文:本報記者陳之湄、沈月蘭 圖片:謝麗娟 5大選區方面,學者估計,港島區料能入局的新人最多,或有3至4人。雖然在民調中的支持率持續下跌,但公民黨至少可「坐一望二」,即排在頭位的陳淑莊穩取一席外,或可順帶令余若薇重返議會。 至於民主黨第二梯隊的甘乃威,由於排在名單頭位,加上單靠民主黨的「黨名效應」,料也可取得一席,令多次被逼退選的甘乃威可一嘗立法會議員滋味。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估計可穩取席位,若泛民多張名單各自爭票,令票源分散,排在葉太之後的史泰祖,或以「冷馬」姿態成功入局。 九龍東方面,以工聯會的地區網絡及黃國健工聯會理事長的排頭,應可穩陣入局,陳婉嫻即使不能重返議會,「保送」的任務已成功。九龍西,排於民建聯名單首位的李慧瓊,應可安全入局;其餘多名星級新人,如前九鐵主席田北辰、「名嘴」黃毓民、城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梁美芬,及資深傳媒人毛孟靜則競爭激烈,晉身議會的機會不相伯仲。 港島區料新人最多 新界區方面,新界東備受注目的新人,是為參選而辭退特首辦特別助理職務的民建聯陳克勤,不少政界均料陳可成功入局。新界西則由於不少現任議員已「爭崩頭」,部分更要「落馬」,所以新人要突圍而出,難度較高。 另外,功能組別中,已有3名新人在無競爭之下自動當選,包括工業界(二)林大輝、勞工界的潘佩璆及葉偉明。其他要競逐的議席中,由於4個界別,即保險界、旅遊界、資訊科技界及社會福利界全有新人競爭,故亦有4名新人必定入局;若工程界公民黨的黎廣德成功挑戰現任議員何鍾泰,令功能組別可能至少有7至8人是新星。 對於有多少新人能突圍而出,走進議會成為尊貴議員,學者則有不同意見。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估計,今屆將約有10名新人可進入立法會,包括直選及功能組別。其中以港島區最多新人當選,包括必定可當選的葉劉淑儀、甘乃威及陳淑莊,甚至排在葉太參選名單第二位的史泰祖,亦有可能順利進入議會。 九龍東方面,馬嶽認為,若胡志偉及陶君行均落敗,黃國健便可以新人姿態入局;九龍西的民建聯李慧瓊亦必定順利當選。他又指民建聯於新界東的名單,應可足夠爭取2席,令陳克勤當選。不過,馬嶽相信,新界西未必有新人可突圍而出。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則認為,今屆選舉論壇都沒有聚焦討論個別議題,令候選人無法表述政綱,市民亦無法認識新面孔及其政績,新人在欠缺知名度下,較現任立法會議員難取得市民的票數。 為回饋選民急於求表現 他估計,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合共將有6至7位新人當選。直選方面,他相信香港島兩名女將,即陳淑莊及葉劉淑儀都會勝出。九龍西方面,黃毓民、毛孟靜、梁美芬及田北辰4人中,或會有2人勝出。宋又說,他亦看好新界東的陳克勤,可為民建聯在該區取得第2席。功能組別上,黎廣德及莫乃光都具有勝算,張國柱、狄志遠兩「新人」之爭,亦會造就一位新人可進入議事廳。 新人「上場」能否為議會帶來一番新氣象?馬嶽指,這要視乎是甚麼人當選,「如果一些來自大政黨的人,應該起不了大作用……。」 宋立功表示,新人為了回饋選民,急於求表現,都會對政府施加壓力;即使是建制派議員,為了表現立法會可監察政府,及證明自己並非保皇黨,他們亦會在民生方面下工夫。(都市) 港島(6席) 共10張名單 選民人數:627,657 林翠蓮、王錦泉、顏才績(自由黨) 何秀蘭(公民起動) 甘乃威、楊森*、徐遠華(民主黨) 曾健成(社民連) 曾鈺成*、蔡素玉*、鍾樹根、張國鈞、陳學鋒、郭偉強(民建聯) 蕭敏華 勞永樂 陳淑莊、余若薇*、容詠嫦(公民黨) 葉劉淑儀、史泰祖、黃健興、陳岳鵬 黎志強 九龍東(4席) 共6張名單 選民人數:540,649 胡志偉(民主黨) 陶君行(社民連) 陳鑑林*、黎榮浩、陳曼琪、洪錦鉉(民建聯) 梁家傑*、余冠威、黃鶴鳴(公民黨) 李華明*、計明華、黃啟明、黃偉達(民主黨) 黃國健、陳婉嫻*、王吉顯、簡銘東(工聯會) 九龍西(5席) 13張名單 選民人數:440,335 莊永燦 李慧瓊、鍾港武、陳偉明、鄭泳舜(民建聯) 龍緯汶、韋世民(南方民主同盟) 涂謹申*、林浩揚(民主黨) 毛孟靜、伍月蘭、鄧志盈(公民黨) 林依麗 梁美芬、梁偉權、林家輝 黃毓民、李偉儀(社民連) 田北辰、何顯明(自由黨) 馮檢基*、莫嘉嫻、秦寶山、黃志勇、楊振宇(民協) 劉千石* 柳玉成、蔣潔鳳、徐達偉 譚凱邦 新界東(7席) 10張名單 選民人數:820,205 田北俊*、簡永輝、方國珊(自由黨) 蕭思江、容超榮(港人民權民生黨) 劉慧卿*、柯耀林(前線) 黃成智、莫兆麟(民主黨) 梁國雄*(社民連) 李子榮 鄭家富*、任啟邦、何淑萍、梁裡、關永業、容溟舟、林少忠(民主黨) 湯家驊*、曾國豐、曾健超(公民黨) 龐愛蘭 劉江華*、陳克勤、莫錦貴、黃碧嬌、陳國旗、劉國勳、連楚強(民建聯) 新界西(8) 14張名單 選民人數:943,161 張超雄*、陳琬琛、黃家華(公民黨) 李卓人*、譚駿賢(職工盟) 譚耀宗*、張學明*、梁志祥、陳恆鑌、龍瑞卿、梁嘉銘、老廣成、呂堅(民建聯) 何俊仁*、許智峰、盧民漢(民主黨) 蔣志偉、楊智恆(民協) 阮偉忠 陳偉業*(社民連) 鄒秉恬 王國興*、麥美娟、曾梓筠、徐帆、梁子穎、鄧家彪、姚國威、陳文偉(工聯會) 張賢登、鄺俊宇(民主黨) 梁雪芳(藍英同盟)、Thapa Komal 周梁淑怡*、周永勤(自由黨) 梁耀忠*、黃潤達(街工) 李永達*、王雪盈、林紹輝、張慧媚、林立志(民主黨) *現任立法會議員 功能組別:45人競逐16席 選民人數:212,227 保險界 蔡中虎 陳健波 秦鈺池 航運交通界 譚志華 劉健儀*(自由黨) 教育界 何漢權 張文光*(民主黨) 余綺華 法律界 吳靄儀*(公民黨) 何君堯 會計界 龔耀輝 譚香文*(公民黨) 嚴定偉 陳茂波 黃宏泰 醫學界 梁家騮 何柏良 楊超發 郭家麒* 衛生服務界 溫德才 李國麟* 工程界 文錫昂 黎廣德(公民黨) 何鍾泰*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 余錦雄 陳耀輝 劉秀成* 陳贊輝 吳永輝(民主黨) 社會福利界 張國柱 狄志遠(民主黨) 旅遊界 謝偉俊 葉慶寧 司馬文(公民黨) 董耀中(自由黨) 商界一 邵在德 林健鋒*(自由黨) 紡織及製衣界 劉柔芬*(自由黨) 鍾國斌 批發及零售界 趙振國 方剛*(自由黨) 資訊科技界 莫乃光 譚偉豪 區議會 林偉強* 葉國謙(民建聯) 自動當選的功能組別 鄉議局 劉皇發*(自由黨) 勞工界 潘佩璆及葉偉明(工聯會)、李鳳英*(勞聯) 地產及建造界 石禮謙* 商界二 黃宜弘* 工業界一 梁君彥*(自由黨) 工業界二 林大輝 金融界 李國寶* 金融服務界 詹培忠*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霍震霆* 進出口界 黃定光*(民建聯) 飲食界 張宇人*(自由黨) 漁農界 黃容根*(民建聯) *現任立法會議員 |
|
文章編號: 2008090544101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0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