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報 A31| 觀點| By 張志剛 |
2008-08-29 |
嚴正處理票站調查結果公佈 最近有可靠消息透露,一些民意調查機構準備在9月7 日立法會選舉當日進行票站調查,並要求電子媒體贊助,票站調查結果在投票當日上下午分若干階段發佈。 票站調查,不必嚴加限制,因為這是學術自由的範圍。票站調查可以提供不能取代的選舉行為資料,除非觸犯非常嚴重的公平原則,又或者干擾了正常的選舉運作,否則不應禁止。而學術研究是每一個人的自由,而不是註冊學術機構的專利。所以對進行調查機構的身份,也毋須作不必要的限制。 但在票站調查取得的資料作何種用途,其用途對選舉是否造成影響甚至不公,我們則應深思熟慮。 這些票站調查資料如果用作私人研究用途,無論是純粹的學術研究,還是政黨政團用作選舉參考,其分別和影響不大。就算想把兩者區分,實際上也有困難,反正各大政黨政團,在選舉之前也有進行民意調查。就算選舉當天,這些政黨政團可以得到票站調查的結果,也只是影響其個別政黨政團或候選人自己投放資源的調整,大概也不會構成對選情不公。 但如果經由電子媒體在選舉進行時發佈,那就有可能成為選戰的工具。其實現時選前的民調結果,已開始被質疑其動機和可靠性,並懷疑這些民調結果已不再是向市民提供一些中性客觀的資訊,而是有既定的政治目的來進行政治動員和催票。這些指摘只是臆測或懷疑,因為我們無法確證進行民調機構的動機,以及有否以不實的手法來影響民調結果以達至政治目的,所以我們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或成選戰工具 但如果連中段票站調查也通過電子傳媒發佈,這些資料對選民的選舉行為有直接影響,而這些資料不只是影響個別政黨政團自己的資源調動,也同時可以成為影響其他參選人的競選工具,這樣發展下去,票站調查結果有可能成為選舉策略的一部分,而各大電子傳媒也會淪為候選人義務競選宣傳工具。 這種擔憂並不是過慮,在過去一些重要選舉,已發生出版號外來告急催票。如果由號外報紙提升到電子媒體,其產生的影響和不確定性將倍增。 選前民調和投票時間尚有一段時間距離,可以產生冷靜作用,讓選民有充足時間作判斷和思考。但這些無法判斷真偽的票站調查,在選舉時段經電台電視發佈,中間的緩衝冷靜已失,很容易產生誤導。 這些理據,其實早為選舉管理委員會考慮,所以才在競選指引中,禁止電子傳媒在選舉期間發佈票站調查的中段結果,但指引始終不是法律,成效如何,視乎有關單位機構是否自律。但選舉指引是經過廣泛諮詢才定下,理應受到尊重。但如果以指引並非法律而故意視而不見,這是嚴重破壞香港的一貫行之有效的傳統,是非常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做法! 作者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4006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新報 A08| 2008立法會 |
2008-08-29 |
青年候選人陳克勤看高一線 【新報記者文綺華報道】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多個主要政黨都強調要提攜新人,交棒予新一代,新界東選區便有民建聯陳克勤和公民黨曾國豐作為代表。兩位候選人不約而同向本報表示,要把年青人聲音帶入議會。到底最後會由哪一把年青人聲音進入議會,民調走勢顯示,陳克勤被看高一線。 陳克勤在上屆立法會選舉排在七人名單最後,今屆則排在劉江華之後第二位。新人一般都會面對知名度較低的問題,陳克勤向本報指出,在選舉工程開始時,如何帶出自己的形象,是一項挑戰。他指民建聯安排他出選,正是要給選民一個新的感覺,所以他的選舉工程,不能依從傳統的選舉摸式。選舉期間,便曾見過陳在火車站內與上班族打招呼介紹自己,「你好,我係陳克勤」。 陳克勤擁有自己的一套年青人政綱,他指很多政黨都表示關注年青人訴求,「但似乎無候選人好似我咁(有一套年青人政綱),曾國豐都話(關注)年青人,但未有年青人政綱出來」。與其他年輕候選人比較,陳認為自己的參政履歷較全面,包括於23歲便當選區議員,雖然連任失敗,但他指自己亦有四年議會經驗。陳又笑言自己是「全香港第一隻白老鼠」,進入特首辦工作,擁有兩年半行政經驗。 問及今屆選舉的選情,陳認為自己「選情險峻」。他指民建聯在今屆選舉一定要超過上屆的9.5萬票,否則「保唔到第二席」。他認為各個對手中,黃成智的勝算與他「不相伯仲」。至於曾國豐,他則表示,「我都希望有啲年青人(進入立法會),但覺得黃成智機會相對高啲」。 曾國豐為泛民爭第七席 去年大埔區議會選舉中初試啼聲兼有不錯成績的曾國豐,這次是他首次參選立法會選舉。他向本報稱以為自己只有在大埔區較多人認識,但發現北區和將軍澳區居民對他的反應亦不錯,落區情況較預期理想。湯家驊亦指,選舉初期擔心北區居民對公民黨的反應可能較差,因為公民黨在北區沒有辦事處,最新的辦事處是設於大埔,但發現市民的反應亦不錯。 曾國豐指作為一個青年候選人,稍後會有突出他個人的單張宣傳,包括主張如何去幫助年青人發聲,為他們爭取權益等。問及對手早已有個人化宣傳,現階段才推出會否太遲,曾則認為不是遲或早的問題,「係評估過選舉形勢」,是現階段適合才推出。曾指陳克勤確是他重要的對手,目前選舉的重點是如何為泛民爭取第七席。他指今屆選舉策略改變,令泛民團隊之間避免不了競爭。新東今屆有五張泛民參選名單,他指在比例代表制下,泛民中定會有人落選,「可能係我落選,可能係黃成智落選,每個候選人都做好心理準備有贏有輸」。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3002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明報 A31| 觀點| By 馬嶽 |
2008-08-29 |
從策略投票到策略民調 當港式比例代表制已變成多議席單票制,選舉末段決勝負的,可能不是多年政績和政黨效應,而是最後階段的策略投票。 所謂策略投票,意指選民本來最喜歡候選人甲,但因為覺得候選人必勝或必敗,不希望浪費選票,因而將票改投次選或第三喜歡的候選人,原因是覺得該候選人介乎贏輸的邊緣,相信自己的一票的影響力可以較大。 策略投票的弔詭是:如果很多選民進行策略投票,本來贏的可以變輸,輸的可以變贏,選舉結果因而扭曲,04 年港島區何秀蘭的落敗是最佳例子。 台灣立法院選舉以前用多議席單票制時,到了選舉後期所有候選人都告急,原因是如果被認定為贏定,末段可能有大量支持者流走,改投立場相近的候選人,結果反而落敗。
民調影響選民意向 在這樣的策略環境下,選民對選戰誰勝誰負的知認(perception)變得很重要,而傳媒公佈的選舉民調可以影響很大。如果能有效操控選舉民調,便可以操控選民的印象,引導選民循某個方向進行策略投票。 現時傳媒公佈的中大和港大的選舉民調,不知何故部分結果相差甚大。假設兩大的抽樣方法和調查程序和技術不會有很大差別,唯一的解釋是大家的樣本都太小,誤差可以很大。現時兩大民調,在九龍東和九龍西兩區的樣本數往往只得二百多,如果以95%的信心水平(confidence level)計算,某得票約10%的名單的誤差率已接近4%,換言之只能估計該名單的支持度在6%與14%,大區如新界東和新界西樣本通常有400 以上,但得票10%的名單,誤差率也已近3%。
不符統計學原則 在這樣的樣本數目下,所謂「滾動」調查反映的每天的變化,往往都在誤差率內,統計學上無顯著性,而且如果調查每天只新加數十個樣本,每日的樣本很難是整個選區的選民人口的代表性樣本,容易受地域、教育水平或其他因素影響,候選人的每日支持度變化,不一定反映選舉趨勢。舉例來說,如果某個晚上九龍西的調查中,深水埠的樣本偏多,滾動調查便很可能反映馮檢基的支持度上升,與當日發生的事無關。當然,長期觀察下,八月初和八月尾的結果比較應該可以顯示某些趨勢,但每日煞有介事的說某名單支持率上升一兩個百分點,反映「行情看漲」,並不符合統計學基本原理。 以上的討論的主要信息是:現時報章的選舉民調,往往只能給予大家一個粗略的圖像,例如我相信那些民調低於2%的候選人,真的是絕難勝出,新界東應該是民建聯名單支持度最高,但真正得票比例為何,現時民調難以準確反映,因而在短兵相接勝負只差一兩個百分點的各選區,勝負難以預測。 如果選民靠這些數字作策略投票的部署,隨時得出大為意外的結果。 在沒有客觀的「真像」下,各方面會為了選舉利益,努力營造某種印象以影響選舉結果。有報章每天選擇性發放民調,輪流為各候選人告急打氣,今天是曾國豐有機會爭第二席(雖然民調顯示公民黨名單的餘額只得不足2%)、明天是李永達告急(但早已告急的李卓人卻不會獲報道)。 正因為中大和港大的民調結果頗有不同,而一般選民不會很系統的蒐集所有數據來作分析比較,政黨和候選人便可選擇一個對自己較「有利」的民調結果來方便催票。在邊緣的候選人會選自己最差的民調,來顯示自己「選情告急」。已經穩勝的候選人會引述自己最好的民調,來顯示自己有機會奪取第二席。當報章和政黨選擇性的運用調查結果,來引導選民作策略投票,以協助某些人當選或多拿選票時,民調不再是客觀中立的事實反映,而變成一種策略工具。事實是:選民、傳媒甚至候選人都沒有準確的資料,判斷各候選人最後階段真正有多少票,以作出最符合自己意願的策略調整。選民如果根據受操控(manipulated)的資訊以作策略投票,最後的選舉結果可能更加扭曲。
選民難作策略投票 從選舉制度角度看,一個制度如果造成大量策略投票,便是個壞的制度,因為該選舉制度並不利於準確反映和代表民意。在選舉民調不盡準確,傳媒「各取所需」的報道選舉走勢下,選民很難作出準確的策略投票選擇,按自己意願投票,其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4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
2008-08-29 |
2008立法會選舉調查:選民政治訴求降 比四年前更重視與中央關係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多個民意調查均顯示,民生政策是市民選擇候選人的首要條件。港大公佈最新的立會選舉調查結果更發現,與04年調查比較,部份選區選民對政治訴求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但重視候選人與中央關係的比率則上升。有泛民負責選舉策略成員承認,調查與他們評估結果吻合,所以他們早已做好部署,未來一星期會集中火力,宣傳選民主派候選人,才可以更有效監察政府民生施政。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分析選民選擇候選人取向,發現與2004年立會選舉同類調查比較,選民對候選人政策的重視程度,結構上沒有大分別,依然是民生政策為先;接著是經濟、政治、議會資歷、與中央政府關係和一般知名度等,其中又以對經濟政策及與中央關係的重視程度,較04年明顯上升;對政治訴求、議會資歷和一般知名度的重視程度,則明顯下降。負責該項調查的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出,這或多或少反映了四年來政治生態的改變。 鍾庭耀又發現,以五大選區計算,香港島及新界西選民,對候選人政治訴求重視程度明顯下降;而九龍西及新界西選民,對候選人議會資歷的重視程度也較04年調查降低;九龍東選民對候選人與中央的關係的重視程度,明顯較四年前上升;只有九龍西及新界東選民,比四年前明顯更加重視候選人的民生訴求。 民主黨強調監察角色 負責民主黨選舉部署的羅致光指出,港大調查結果與民主黨內部評估分析吻合,所以民主黨早已在選舉策略上作出調整,包括在地區宣傳上主打民生政策;參加選舉論壇時,雖然仍以政治議題批評保皇黨,但就不講民主派與中央關係,改為強調民主黨監察政府角色,借此凸顯民主黨與保皇黨候選人在處理民生問題上的分別。未來一個星期,他們會集中火力,宣傳民主黨候選人,比保皇黨更有力監察政府民生施政。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昨日在一個公開場合再呼籲,市民一定要投一些企硬候選人,令泛民可以在議會內有力監察政府。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也說,今屆與04年政治氣氛明顯不同,泛民也少講2012雙普選,因為中央已為普選定下時間表,若泛民再高調講爭取2012雙普選,可能會被質疑能否實現,主打監察政府民生施政,反而更有利。 選民考慮選擇候選人的條件 -香港島-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08年:64%與04年比較:-7%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08年:13%與04年比較:+6%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08年:51%與04年比較:+3%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08年:21%與04年比較:-1%-九龍東-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08年:46%與04年比較:+8%重視候選人知名度08年:31%與04年比較:-6%-九龍西-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08年:87%與04年比較:+6%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08年:48%與04年比較:-10%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08年:25%與04年比較:+7%-新界東-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08年:89%與04年比較:+4%-新界西-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08年:56%與04年比較:-7%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08年:52%與04年比較:-8%註:僅列出被評為變化較大之項目;調查日期為08年8月18至23日受訪人數:360人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網站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601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信報財經新聞 P18| 時事評論| 大班人語| By 鄭經翰 |
2008-08-29 |
立法會選舉評析 距離九月七日的投票日只餘一個星期,今屆立法會選舉的戰幔早在報名截止前已經展開,競爭之激烈前所未見,卻並非過去建制派和泛民主派黨同伐異的對壘,而是建制對建制、泛民鬥泛民,甚至黨內互鬥的大混戰。今次選舉民主派竟然沒有人堅持以普選為議題,令人失望,但願今屆當選的議員皆能為人民服務,不負眾望。 為泛民主派出謀獻策以至排陣及企圖操控的,只有黎智英、李柱銘、陳方安生三人小組,但計劃明顯失敗,以至最新的做法就是打告急牌,強調泛民可能十八席也不保,企圖掀動民心,動員選民支持他們屬意的泛民候選名單。其實,所謂十八席,他們只計算泛民中的建制派在內,其餘則親疏有別,全不計算在內,所以諷刺得很,即使選舉結果泛民超逾此數,他們心目中也永遠不夠十八個自己認定的民主派議員。 其實,現在泛民陣營擁有的二十六席雖然不可再,但因著比例代表制和建制派陣營也有內鬨的情況,即使未發生梁展文事件,最保守估計仍可保住二十三席,最多則可取二十五席,且看我如下的具體分析。 公民黨罔顧泛民利益 先說功能團體的選舉。現在泛民擁有七席,但今屆會計界和醫學界的選情激烈,譚香文和郭家麒都沒有穩勝的把握,可以穩操勝券的是教育界的張文光、法律界的吳靄儀、衛生服務界的李國麟,以及社福界的一席,因為泛民雖然長期排擠張國柱,但以任何尺度計,他都是不折不扣的民主派,所以誰勝誰負都是一樣。工程界的黎廣德和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都有勝算機會,不過要激烈鬥爭一番才成。同樣,建制派控制大局的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和區議會都會出現激烈競爭,但以葉國謙的勝望看高一線,而泛民的吳永輝也是匹黑馬。 地區直選方面,先由港島說起。這個地區泛民原來擁有四席,今次選舉結果相信是坐三望四,變動不大。穩勝的候選人分別為民建聯曾鈺成、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和獨立的葉劉淑儀,其餘兩席,應該是史泰祖、勞永樂和何秀蘭之爭。民主黨的名單一直受三人小組操控和干擾,現在為了力谷楊森,他們竟將甘乃威當作楊沛宜一樣收藏起來,簡直是侮辱選民智慧。如果甘乃威真的那麼見不得人,又何以讓他排在名單之首呢?公民黨余若薇甘願排第二,因為她相信自己穩勝,目的旨在要拿最高票數,做「民主女神」,偽善之餘,也私利至上,因為從泛民或公民黨利益出發,有民望和勝算的陳淑莊應該出選新西,讓機會平平的張超雄出線港島,利用余若薇的明星效應,力保他入局。可是,鑑於張超雄只是公民黨的弱勢社群花瓶,本就與精英心態濃烈的大狀黨不大協調,勝敗自是無關宏旨。 九龍東今屆少了一席,戰情更趨激烈,不過民主黨李華明、民建聯陳鑑林、工聯會黃國健和公民黨梁家傑應該穩操勝券,建制派和泛民各得兩席,平分秋色。上屆親中陣營配票非常成功,陳鑑林竟比陳婉嫻票數還要多。今屆陳婉嫻兵行險著,力保黃國健排名第一出線,雖然講明不配票,對陳鑑林有一定影響,間接有利陶君行,但恐怕難以力挽狂瀾,不會影響大局。梁家傑擺明不能取兩席,目的也是要做票王,因此趕絕社民連,完全罔顧泛民的利益,所以社民連陶君行的選情不樂觀,但可以輸少當贏,輸得票數愈少,下屆捲土重來機會愈高,否則政治前途可以劃上句號。 九龍西今屆選情最有趣,席位增加一個至五席,竟然有十三張名單。可以穩勝的是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民建聯陳慧瓊和社民連黃毓民。最後一席將會激烈競爭,但相信也只是公民黨毛孟靜、自由黨田北辰和獨立人士梁美芬之爭,劉千石拒絕出席任何競選論壇,也被天主教立法會監察組列為最差的直選議員,長期漠視民意,落選機會甚大。陳太全力替毛孟靜助選,卻竟教後者以燕窩做早餐,聽在窮人居多的九龍西選民耳裏,真的不知是什麼味兒,加上毛孟靜小資味濃,辯論上經常流露不屑、輕佻之情,所以失分不少 。 其實,公民黨以陳太做主力助選是敗著。陳太位極人臣,做橫跨兩朝的大官,在普羅市民心目中一直是高高在上,根本無法取悅群眾,公民黨以為可以發揮明星效應,只反映他們無知和精英心態作祟而已。 新界東泛民原來擁有四席,今次以民主黨鄭家富、前線劉慧卿、社民連梁國雄和公民黨湯家驊連任機會最高。民建聯劉江華和自由黨田北俊也可穩取議席。餘下兩席,應是民主黨黃成智、民建聯陳克勤和公民黨曾國豐之爭,以黃成智勝算睇高一線。如果順風順水,泛民坐四望五,可比上屆多取一席。湯家驊根本無力取兩席,如果有心造就新人,曾國豐應該分隊出戰,現在的安排全為湯家驊著想而已。 自由黨可晉身第一大黨 新界西席位最多有八席,候選名單也是最多十四張,激戰自是難免。可以穩勝的泛民候選人有民主黨何俊仁、 街工梁耀忠和職工盟李卓人。民建聯譚耀宗也有必勝把握,周梁淑怡本可穩取一席,但開選以來,行情看淡。餘下四席之爭,機會依次是自由黨周梁淑怡、民主黨李永達、社民連陳偉業、公民黨張超雄和工聯會王國興,泛民戰果估計是坐五望六之局。 總計下來,泛民可以在地區直選穩勝十九席,功能團體選舉則穩取四席,如果九龍東或新界東爆冷,新界西再下一城,則合共可取二十五席。 今次立法會選舉的最大意義,是考驗公民黨的真正實力,如果公民黨能在功能組別力保譚香文和黎廣德出線,九龍西毛孟靜和新界西皆能順利當選,則證明公民黨真能發揮政黨效應,確有中產、專業人士和青年人的基礎,否則就是神話幻滅、泡沫爆破,真正實力必須重新估量。 自由黨也有排錯陣之嫌。田北辰應該選港島,可以分薄葉劉淑儀的票源,反而現在出選的林翠蓮只能收虛張聲勢之效,對選情影響有限。大選後,自由黨肯定會成為第一大黨,因為據悉功能組別有不少候選人勝出後都會加入自由黨,例如自動當選的石禮謙、林大輝和自由黨支持參選的林偉強 。 |
|
文章編號: 20080829391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文匯報 A25| 香港新聞 |
2008-08-29 |
大狀黨假告急 圖獨攬反對派票 【本報訊】(記者 鍾立)立法會選舉尚有不足2星期便會舉行,公民黨多個候選人早前已相繼打出「告急牌」,但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研究協會等民調機構的民調結果均顯示恰恰相反:公民黨在港島區已穩取2個議席,並在新界東及九龍東均穩取一席,而九龍西的毛孟靜和新界西的張超雄亦有機會爭取最後一席,反映公民黨候選人並未面對選情告急之險。分析認為,大狀黨繼續告急,是有意圖獨攬所有反對派選票之嫌。 港島新東九東穩奪4席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於本月21日至27日期間訪問了1,636名市民,瞭解市民對立法會選舉的看法。結果顯示,公民黨在港島區有最高的23.3%支持率,排名單1、2名的陳淑莊及余若薇將可穩取議席,而九龍東和新界西的梁家傑和湯家驊亦分別取得22.6%和13.2%的支持率,要取得一個議席並無問題。而香港研究協會的民調顯示,上述公民黨3個名單,亦得到相似的支持率。 「一定會」投票者輕微上升 在九龍西和新界西選區的公民黨候選人,中大民調結果亦顯示,毛孟靜和張超雄的支持率均較上次民調結果有所上升。其中,毛孟靜的8.2%支持率,亦令其有機會爭取九龍西的最後一席。 中大民調亦調查了市民在選舉中的議題關注點,結果發現,有74.2%的市民較關注民生性議題,繼續壟斷最關注度的議題方向,而較關注政治性議題的則只有9.3%。同時,分別有20.4%和19.5%市民表示最關注候選人在保持香港經濟競爭力和壓抑物價上升的立場。 民調亦顯示,市民在9月立法會選舉中的投票意慾繼續提升,有69.7%市民表示「一定會」去投票,較上次同類型調查上升2.3個百分點,另有20.8%市民表示「可能會」去投票。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502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明報 A09| 政情 港聞| 選舉特色 |
2008-08-29 |
功能組轉戰直選吃苦頭 專題系列之二 由選民一票一票選出的地區直選議員,經常被冠上「真正民意代表」的冠冕,今屆立法會選舉戰情雖激烈,但兩名原安身於「小圈子」功能組別的議員公民黨張超雄和工聯會王國興,今屆欲跳出這個政治小圈,走到新界西轉戰直選。二人在區內的勝算暫時不高,隨時有機會「落車」、不能重返議會。在「轉型」過程中,二人尚未成功連任,已吃盡不少苦頭。 中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功能組別議員轉戰直選是大趨勢,過往亦有成功的例子,他們要為日後直選議席加緊作準備。他說,現任直選議員有固有的地區組織聯繫,有一定優勢,但張、王二人即使是功能組別議員,但因有政黨政團的支援,所以較易轉型。
王國興:比上屆辛苦百倍 人稱「大聲公」的工聯會新界西候選人王國興,在過去一個月的選舉期,日以繼夜落區嗌咪拉票,試過聲帶「罷工」數天,只能以錄音聲帶代替。與4 年前相比,王國興最大感受是拉票工作辛苦百倍,「以前只是往工會拜票,可以坐下來討論勞工議題,但如今直選,每日在街頭至少站10 小時,與市民接觸」。
部署4 年訓身直選 4 年前當上勞工界代表之時,王國興已決定下屆要投身直選, 「工聯會有個不明文規定,功能組別議員只能做一屆,所以在4 年前當選入立法會後不久,已開始部署直選的路」。去年,他放棄角逐連任東區區議員,連區議會副主席也不做,也是為今年參加新界西選舉做準備,希望「訓身」投入直選。 王國興形容現時落區拉票如跑馬拉松, 「真是少一點腳骨力都不行」, 「在當街當巷拉票固然辛苦,但『洗酒樓』亦非易事,雖然酒樓內有冷氣,好像舒服一點,但要『洗勻』全酒樓,與逐檯茶客傾談也不簡單」。 平日聲如洪鐘的王國興表示,這段期間也試過失聲, 「不一定大聲嗌才傷聲,就連每朝早同市民打招呼,重複講『早晨』、『多謝』,也會傷喉嚨」。
已作最壞打算 對於現階段勝算不高,王國興以「一顆雄心、兩種準備、力爭勝出」作回應,並已作最壞打算,倘若不能重返議會,將在議會外繼續為勞工服務。
張超雄:厭倦被政府孤立 今屆以「鬍鬚俠」形象出戰立法會新界西地區直選的公民黨張超雄,堅持政綱關心弱勢社群, 「曾經有人建議我主攻中產票及知識分子,但我『企硬』主打弱勢社群、公義社會信念,不會有一天『忽然環保』、『忽然中產』」。就是這份執著,使張超雄投身直選。 張超雄上屆在社會福利界出選,面對兩名業內勁敵,最後以64 票之微勝出。當時,張超雄滿以為進入立法會便可以為社福界出力,特別在改善一筆過撥款制度一事上。 其間,他不斷與政府角力,他表示在很多社福政策上都被政府「孤立」,幾經辛苦才成功推動政府檢討一筆過撥款制度。 走到這一步,張超雄認為,自己在社福界內的發揮已差不多,亦厭倦在被孤立的環境下與政府角力,因此便開始考慮轉戰直選。他坦言: 「我留在社福界內角逐連任的勝算,一定高過去直選。」張超雄揀選新界西作直選陣地,是有感該區有不少弱勢社群,包括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及婦女社群等,這些正是他希望服務的對象。 不過,展開地區工作大半年,至最近其支持度及勝算仍不明朗。他指早前曾有「高人」指他「揀錯區」,跟區多名候選人的背景、理念與他相近,而且又是男候選人,十居其九都是打基層牌,他很難突圍而出。 有人建議他應盡量強調公民黨形象,主攻中產票源,但他認為,不想因為選舉而調整理念, 「公義應該是跨階層,我說公義也不是只為弱勢社群,中產也應該認同社會要有公義,沒有牴觸」。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4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明報 A08| 港聞政情| 最新民調 |
2008-08-29 |
民情有變劉千石毛孟靜跌勢持續 立法會選舉尚餘9 天,本報有份贊助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選舉民調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增加一個議席的九龍西,議席排位「洗牌」,獲工聯會動員支持的獨立梁美芬支持度升勢凌厲,首度超越自由黨田北辰,有力爭取5 席中最後一席。劉千石、毛孟靜和田北辰的跌勢則持續。據悉,田北辰將於週日打「溫情牌」,出動太太拉票。學者認為,公民黨或要出動黨魁余若薇等組成星級陣容,挽回毛孟靜的頹勢。 學者:毛孟靜不諳選舉工程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8 月19 至27 日訪問了3447 名登記選民,選情最激烈的九龍西,多名候選人排位「大洗牌」,過去一直排第三位的毛孟靜支持度續跌,由最初的17.5%跌至12.1%,跌至第四。能言善辯的社民連黃毓民,支持度首次超逾一成。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毛孟靜似乎不諳選舉工程,加上電視論壇給黃毓民比下去,以至拖累支持度。 為力爭最後一席,田北辰將出動太太牌,梁美芬則獲工聯會支持。工聯會長鄭耀棠昨表示,早前梁美芬向工聯會尋求支持,理事會商討後決定支持梁美芬及區內另一候選人民建聯李慧瓊,遂發信給居於九龍西的會員,向一部分會員推薦梁美芬,另一部分推介李慧瓊。
劉千石認勢危強調不告急 九龍西現任議員劉千石的支持度再次下滑,有「墮馬」危機,他昨坦言自己參選「風險高」,但強調不會打告急牌。他說: 「我相信自己告急,有人會走出來(支持),但結果自己人搶自己人,搶跨自己,我憂慮這種選舉文化發展對香港的影響。」他表明會向市民發出一封「給市民的信」,講述過去多年,他雖然少露面,但一直向政府、商界爭取最低工資立法、爭取添馬艦政府總部及西九文化藝術區建築預制組件在港製造等。 他又表明,即使成功連任,他仍堅持不會參與「無謂的爭拗」或老在重複、「翻炒」舊調的討論,但希望在下個任期能成功爭取最低工資立法及訂立最高工時。 其他區方面,民主黨力谷的黃成智在新界東終升至首7位,公民黨近日多番動員支持的張超雄,在新界西亦升至6%,僅低於排第8 位的社民連陳偉業0.1 個百分點。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401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香港商報 B02| 香港新聞| 大學調查 |
2008-08-29 |
民調︰選民最關注民生 【商報專訊】記者戴合聲報道:中大亞太研究所昨公佈調查發現,68%受訪者表示會在立法會選舉投票,而有75%選民指,最關注的是民生議題,僅不足10%表示關注政治議題。港大同日發佈的調查更指,選民重視候選人民生議題的比率,達到87%,而只有22%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中大過去一星期訪問千多名選民,發現約70%受訪人士表示關注這次選舉,至於選民最關注的民生議題,依次是如何保持香港經濟競爭力、如何遏抑物價上升,以及縮小貧富差距;有66%選民對現任議員感到不滿意,表示滿意的只有23%。 至於港大民意網站近星期訪問近2千名選民,發現他們在考慮投票時,87%表示重視候選人提出的民生政策,包括房屋、醫療、環境及治安問題,77%重視經濟政策,而重視知名度的,只佔32%,比率與04年選舉時相若。調查又反映,市民對中央關係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加,對比04年,在大部分選區都上升約3%至4%,反映政治生態的改變。 另外,香港研究協會亦訪問約2600名選民,最多受訪者指,以工作能力作為投票考慮,佔37%,其次為經濟民生政策、政黨背景及團隊形象。協會發言人認為調查反映選民態度走向務實。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1008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明報 A04| 港聞| 聞風筆動| By 李先知 |
2008-08-29 |
立會選舉進入最後衝刺年輕選民取態成關鍵 還有9 天便是9 月7 日的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這時候,各大政黨均十分留意各個選區的民情變化,特別是港大及中大所做的連續性地區直選候選人的支持度調查,以決定應如何作出最後衝刺。《明報》有份贊助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昨日發表第三期的總結報告。綜觀該項調查在8 月19 日至27 日所做的結果,與之前兩期(8月1 日至9 日和8 月10 日至18 日)比較,一個值得留意的變化是,年輕選民對一些候選人的支持度出現了明顯變化。 首先,以九龍西的選情為例,社民連的黃毓民在最新的一期民調查中,其支持度錄得了可觀的升幅,由上期的9.1%,升至10.8%,進佔第5 席(即九龍西最後一席),另一位錄得可觀升幅的候選人是獲工聯會支持的梁美芬,她的支持度達到7.7%,升了3.3 個百分點,相反自由黨田北辰只得7%,較上一期跌了1.9 個百分點,並首度落後於梁美芬。 接著,筆者再具體分析了不同年齡組別選民的傾向。 終於發現了上述3 位九西候選人的支持度升降,原來是因為年輕人(指年屆18 至30 歲的選民)的取態發生了變化。這或許是因為近一個多星期來多場電視直播的選舉論壇,令年青人對3 位候選人的感覺有了變化。 根據港大民調數據分析,黃毓民和梁美芬在18 至30歲組別的受訪者中所得到的支持,明顯增加了。前者由上期的8.2%,升至14.7%,即每7 位年青人便有一人支持黃氏。後者更由上期的零支持,躍升至7.3%。另邊廂,田北辰在這個組別的支持度,卻由14.3%急跌至5.9%。至於31 至50 歲和51 歲或以上的年齡組別,3 人的支持度變化不大。 政壇耳語透風謂,黃毓民鬧民建聯鍾港武的片段在互聯網有很高點擊率,年輕人多喜歡激進、出位的候選人,看來黃氏的出位言論果然奏效。 接著,在港島區年青人的取態也發生了變化。數據顯示,陳淑莊在18 至30 歲組別的支持度,由32.7%,急劇減少至17.7%,反而勞永樂則由2.7%上升至12.4%,令勞永樂的整體支持度在過去一個多星期急升至8.9%,亦即較早階段上升了2.8%,有力爭這區的最後一席,相反公民黨陳淑莊名單的支持度卻持續下滑,令排在這名單第二位的余若薇也難言穩勝。 總體而言,港大的民調數據顯示,最近一個多星期裏年輕選民的取態出現了變化,隨時會成為決定幾個選區最後一席花落誰家的關鍵。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謂,年輕選民的投票經驗不多,可能還未養成穩定投票取向,很易受到一些突發事件或個別候選人在論壇上的表現所左右。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401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文匯報 A21| 香港新聞 |
2008-08-29 |
更重視候選人民生取向及與中央關係選民投票首重經濟民生 【本報訊】(記者 鍾立)立法會選舉投票日愈近,坊間的民調也如雨後春筍,調查結果則大致相同,都顯示選民最關注的還是經濟、民生。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調顯示,對比2004年同類調查的數字,選民在考慮如何投票時,最重視的依然是民生、經濟、政治、議會資歷、與中央政府關係和一般知名度。但以絕對重視程度而言,對經濟政策及與中央關係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加,對政治訴求、議會資歷和一般知名度的重視程度明顯減少。 調查機構於本月18至23日成功訪問1,996人,結果發現,相較上屆立法會選舉,重視候選人的民生政策的市民比率上升2個百分點,達87%,重視經濟政策及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同樣上升3個百分點,分別佔77%及48%,重視政治訴求及議會資歷的比率則分別大幅下跌5個百分點(見圖)。 重視政治訴求者大幅下跌 由各地方選區的數字可見,香港島選民極為重視民生及經濟政策,佔89%及79%,分別較上屆選舉上升3及4個百分點,而重視政治訴求的則大幅下跌7個百分點至64%,而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明顯增加3個百分點至51%。 在九龍西選民方面,重視民生及經濟政策的分別佔87%及77%,分別上升6及3個百分點;重視政治訴求的則下跌5個百分點至61%。九龍東情況與九西相近,重視民生及經濟政策的分別佔87%及77%,較上屆上升3及4個百分點,這區選民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激增8個百分點。 新西選區方面,選民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及議會資歷的比率分別明顯下跌7及8個百分點。新東方面,選民最重視的是民生政策,達89%,較上屆上升4個百分點。 議會資歷重視度明顯下跌 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出,對比2004年同類調查的數字,選民在考慮如何投票時,對6項列舉因素的重視程度,結構上變化不大。就各地方選區而言,香港島及新界西選民對候選人政治訴求的重視程度都明顯下跌,而九龍西及新界西選民對候選人議會資歷的重視程度亦明顯下跌。九龍東方面,選民對候選人與中央的關係的重視程度比4年前上升,而對知名度的重視程度則明顯下跌。而九龍西及新界東選民比4年前則明顯更加重視候選人的民生訴求。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502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Paggie Leung |
2008-08-29 |
With bigger electorate, result hard to predict Paggie Leung continues our series o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with a look at the wholesale and retail sector.
With the number of voters increasing by almost 50 per cent in four years,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predict a winner in the wholesale and retail sector.
Next month's contest will see incumbent and businessman Vincent Fang Kang of the Liberal Party challenged by Chao Chen-kuo, an independent and the managing director of hair product manufacturer C. K. Hair International.
When Mr Fang took part in the 2004 election, the sector had 4,063 registered voters. Mr Fang succeeded his Liberal Party colleague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by securing 1,145 votes to defeat salesman Ronald Fung Leung-lo, who netted 896 votes, and businessman Manuel Chan Tim-shing (403).
The electoral office says the sector has 6,074 voters.
It is believed that Mr Fang, especially after his high-profile lobbying on the sector's behalf for the proposed sales tax and food labelling law, is better known to the voters.
But Mr Chao, president of the Hair and Beauty Merchants Association, which has more than 2,000 members, said that over half of the newly registered voters were hairdressers and beauticians. The hair and beauty industry has been seen as a small group ... and I hope I can fight for their interests, said Mr Chao, who has been in the hair product industry for more than 20 years. However, he has been challenged over whether he knows all 84 industries in the sector. He had argued that he held posts in different business chambers, which had allowed him to get to know different people.
His previous work mainly focused on the hair and beauty industry, Mr Fang said, adding that his own experience in the legislature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was an advantage. I've been in contact with the sector and I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they are facing, said Mr Fang, the chief executive of fashion retailer Toppy International. I'm more familiar with the government's operation and the officials.
He said he realised that many new voters were from the hair and beauty industry, and he recognised the challenge and hoped for a higher turnout.
Mr Fang said one of his top priorities was to help tackle inflation. Mr Chao said he wanted to make the city a better place for shopping.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27008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By Compiled by Albert Wong |
2008-08-29 |
Election notebook 'Reginababy' joins the rap bandwagon The Civic Party did it.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ent one step further and attempted it live. Now, Regina Ip Lau Suk-yee's ticket for the Hong Kong Island constituency also has a rap song and music video posted on its website, and on YouTube - with the number of hits approaching 7,500. The video is narrated through the eyes of an 18 year-old who raps about meeting Mrs Ip in a restaurant while she is canvassing for votes. From being a teenager not usually interested in politics, the narrator begins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issues and sings the praises of Mrs Ip and her running mate, Louis Shih Tai-cho. Everybody, vote for Ip Lau Suk-yee, everybody vote for Reginababy, he sings as he wraps up the rap. Ronald Chan Ngok-pang, who is also on the ticket, said a talented volunteer came up with the idea. As to why the candidates themselves had not rapped in the song, he replied: We prefer to allow those with real talent to express themselves. You can see that talent at: http://www.changeforbetter.hk/en_main.php All the fun of electoral downloading While many have complained about the lack of an election atmosphere this year, with the public far more indifferent to the poll than in previous years, there is at least some more fun to be had browsing the various candidates' websites. Songs, videos, even MSN icons, are all available for download on the websites of major parties. Yesterday The Frontier also launched a new video in which cartoon figures of Emily Lau Wai-hing and Ricky Or Yiu-lam give a lesson in green campaigning and highlight their efforts to save paper. They also introduced two new games, one of which involves Ms Lau avoiding the bad principles thrown at her by the government, while picking up the good ones. See how many of Ms Lau's core values you can help preserve at www.keephkshining.com. Meanwhile, those who are wondering what all the fuss is about with the Democratic Party's video banned from the MTR can still watch it on YouTube.
A mud-slinging trip to the tourism sector Despite being known as one of the rotten boroughs because of its corporate voting system, the tourism sector competition this year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heated, with various accusations being thrown back and forth. Early last month Paul Tse Wai-chun wrote to the Commissioner of Tourism, raising concerns about the neutrality of the Travel Industry Council given that one of the candidates was Joseph Tung Yao-chung, the council's executive director who had the support of Ronnie Ho Pak-ting, the council chairman. In recent election forums, Mr Tse further accused Mr Ho of having offered him the chairmanship of the council if he quit the race. Mr Ho has now hit back with a letter from his lawyers, demanding Mr Tse publish apologies for slander and undertake not to repeat the statement. In e-mails to travel agents, Mr Ho also denied the claim, saying it was inconceivable since the chairmanship was not his to give. However, yesterday, Mr Tse stood firm. Mr Ho seems to have forgotten what he has said, he said, adding that he may be forced to take the matter to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to investigate should he be accused of lying. He said the whole matter justified his concern that this would be an institutionalised campaign for Joseph Tung.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27008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成報 A08| 港聞 |
2008-08-29 |
港島戰情激烈政黨力推新力軍 公民黨陳淑莊料上位 港島區作為今屆立法會選舉最矚目的戰場,多達10張參選名單合共24人,角逐6個議席,其中政黨或智庫栽培的年輕新力軍候選人已佔三分一。排在公民黨名單首位的陳淑莊,民建聯名單最後兩位的陳學鋒及郭偉強,就際遇各異。一般相信,陳淑莊可輕易勝出,但陳郭兩人尚待時間磨練「上位」。三條參選路,說出三個不同的故事。記者馮志諾報道 公民黨陳淑莊自從06年於選舉委員會選舉勝出法律界議席起嶄露頭角,再於去年角逐區議會山頂選區大勝,掃走「世襲」的自由黨。公民黨今年首次出戰立法會,即挾其餘威,安排她排在名單第一位,夥拍黨魁余若薇,民調顯示她們全取兩席輕而易舉,令不少在地區默默耕耘多年的新人羨慕。 陳學鋒郭偉強待磨練 陳淑莊接受本報專訪稱,排在第一位不是公民黨的綽頭,反而她要帶領余若薇一同入局,壓力更大:「公民黨創黨第一天,已經話要培育新人參政,自己好幸運可以喺咁多個新人之中排第一,可以見到公民黨好有決心。」她謂,不論她排第一或進入立法會都不是焦點,最重要是自己作為新世代,能將民主運動薪火相傳,及將年青人的聲音帶入議會:「現時議會有好多包袱,好多舊嘅模式,未來我會盡心適應之餘,仲希望可以突破一啲舊框框。」 她坦承,雖然自己較其他新人容易晉身立法會,但自己仍有不足之處,要虛心向議會內的資深舊人學習:「佢地(舊人)係鋼筋,我地(新人)係石屎,議會始終需要一班有經驗及質素的議員,大家要互相依靠,才可以發揮到最好。」她謂對部分議題仍然不太熟悉,入局後會全力「上彈」,研讀文件做足功課,一旦晉身議會,重要任務是鼓勵年輕人參政議政。 鼓勵年輕人參政議政 對於她能在今屆選舉中排第一,較其他在地區默默耕耘多年、至今仍未有機會「擔大旗」的新人羨慕不已,陳淑莊笑言:「每個政黨都會有新陳代謝,無論排第一或排第幾都唔重要,選到立法會議員就要犧牲一啲野,反而選唔到立法會亦可以有其他發展呢!大家仲後生,下一屆仲有機會!」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29003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政策政情 |
2008-08-29 |
立會選舉踏入最後十天衝刺四選區11席選情未明朗 立法會選舉拉票期踏入最後十天,但中文大學的民意調查仍顯示,五個地方選區中,仍有四區選情至今仍未明朗,除九龍東外另外四區均有多名候選人爭持最後兩至四席,即共十一席。有學者相信,目前泛民和親政府兩陣營,都分別在內部互相爭奪票源,因此雙方各自能取得多少席,除內部配票外,亦要視乎另一陣營能否有效配票。 昨天公佈的為中大亞太研究所於本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只有選情一直都較穩定、議席數目最少的九龍東選區情況大致底定。其餘四區最後兩至三個議席花落誰家,至今仍未清晰,例如在共有五席的九龍西,最後兩席仍是社民連黃毓民、自由黨田北辰、公民黨毛孟靜和獨立梁美芬間爭持。 根據今次調查的結果,九龍西繼續由民主黨涂謹申和民協馮檢基領先,上次調查急跌的民建聯李慧瓊亦止跌回升,支持度為百分之八點七,若連同民調向來未能反映的民建聯隱性票源,相信亦能穩佔一席。黃毓民、田北辰及毛孟靜得票現介乎百分之八至十之間,而梁美芬則以百分之六點七稍微落後。 新界西六人爭四席 議席多達八席的新界西情況亦相若。民建聯譚耀宗、街工梁耀忠、民主黨何俊仁及職工盟李卓人已拋離其他對手,各人支持度均超過百分之八。而最後四席,則是支持度介乎百分之四至六的民主黨李永達、自由黨周梁淑怡、公民黨張超雄、民建聯名單第二的張學明、社民連陳偉業和工聯會王國興六人間之爭。 而在共有七席的新界東,領先的則是民建聯劉江華、公民黨湯家驊、民主黨鄭家富和自由黨田北俊,各人均取得在百分之十以上的受訪者支持。民建聯名單第二的陳克勤將有約百分之七點八的餘票、民主黨黃成智、前線劉慧卿及以獨立參選的新論壇龐愛蘭介乎百分之五至七,社民連梁國雄則有百分之二點九。 港島方面,公民黨陳淑莊和余若薇、獨立葉劉淑儀、民建聯曾鈺成都穩佔一席。其餘候選人以甘乃威稍微佔優,得百分之八受訪者支持,獨立勞永樂、葉劉淑儀名單第二的史泰祖和公民起動何秀蘭三人,則以百分之四至七緊隨。在九龍東,民主黨胡志偉和社民連陶君行支持度均大增,但並未威脅到領先的四名候選人。 調查並顯示,港島、九龍西及九龍東未決定或拒絕透露投票取向的受訪市民,已開始下跌,新界西及新界東則仍在上升。而全港而言,表示一定會投票的受訪市民一直穩定上升,最新的數字為百分之六十八點七,較本月十八至二十四日昇二點三個百分點,而相較月初,則已累積上升五點一個百分點。 民建聯曾鈺成昨天談到李慧瓊被指在工聯會協助下,與梁美芬配票時稱,可能在九龍西一眾名單中,工聯會比較認同梁美芬的政見,工聯會的做法是無可厚非,工聯會同時支持李慧瓊和梁美芬並沒有不妥,相信在新界西亦會同時支持工聯會王國興和民建聯譚耀宗兩張名單。 有民主黨高層則分析,目前最須著眼的,並非各名單在民意調查中所得支持度的實際百分比,而是在各泛民主派名單中的排名。以九龍西為例,如果假設泛民只能取得三席,則頭三位的泛民候選人會較為有利,原因是泛民支持者會因應候選人的勝算,從而策略地投票。 負責今個調查項目的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直言,選情仍未明朗,要視乎最後關頭選民會棄和保哪些候選人,競爭將是同一陣營內的候選人間的競爭,而非陣營之間。他並以新界西為例,由於競逐連任的候選人眾多,加上不少都甚為市民熟悉或有多年感情,因此仍有不少選民到目前仍難以選定投票人選。 至於配票是否有助博取更多議席,王家英則以共有五席九龍西為例解釋,由於泛民過往一直在該區佔優,因此親政府陣營要取得三席機會不大。他表示,上屆九龍東民建聯和工聯會兩張名單的例子難以在他區重演,原因是民建聯和工聯會屬同一網絡,但其他親政府候選人間可能分歧也很大,配票前會衡量將來能否合作。 至於其他選區,王家英相信,新界東的梁國雄會一如上屆,實際得票會較選前民調為高,因此難以推斷劉慧卿、黃成智還是梁國雄三人誰會當選。他又承認,港島勞永樂較為中間,票源不少與葉劉淑儀重疊;泛民能否取得四席,除本身的整合外,也須視乎民建聯與葉劉能否配合,集中選票到其中一張名單爭取第三席。 學者指有組織支持者佔優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相信,有組織支持的候選人,得票會相對穩定,而泛民候選人基本上難以配票。至於會否有效選人受選舉醜聞影響,他則相信如下星期一仍未有醜聞傳出,則會不夠時間醞釀,可能性大為減低,加上選情不明朗,難以選定候選人打擊,而又不令同一陣營的其他候選人受惠。 他又形容,今次是香港實行比例代表制以來,選情最不明朗的一次。他相信,這個現象才是採用最高餘額法的比例代表制下的常態,而下屆一方面議席或有增長,同時一些政黨也會世代交替,候選人的知名度較低,選情不明朗的現象可能進一步加劇■ |
|
文章編號: 20080829391004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文匯報 A25| 香港新聞 |
2008-08-29 |
毛孟靜唔知「翻閹」事 張超雄未聞譚香文「殘民怪招」公民黨被責政策混亂 【本報訊】(記者 明言)公民黨新界東候選人湯家驊遊說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翻閹」參與立法會法律界選舉,該黨九龍東的候選人毛孟靜隨即與之劃清界線,聲言「係佢兩個男人之間嘅事」、「唔代表公民黨立場」,令人懷疑該黨中人言行混亂,「唔知自己做咩」。在昨日新界西論壇上,該黨的候選人張超雄被質問,其黨友譚香文要求打工仔報稅須由會計師簽署是罔顧民生,張亦聲言「不知道該建議」,結果被對手批評該黨奇哉怪也,「左手唔知右手事」。 社民連陳偉業於新界西選舉論壇上指,張超雄的黨友、今屆立法會選舉會計界參選人譚香文於本月初在其網頁中刊出一份致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的信,其中要求全港200萬需要報稅的打工仔,必須聘請會計師核數簽字後,才能當作正式的報稅單。他質問張超雄,若該建議落實,照計算將會有40億元落入會計師口袋中,此舉是為了討好業界,爭取選票而剝削全港打工仔,「殘民以自肥」:「譚香文的立場是否代表公民黨的立場?」 張超雄被指「左手唔知右手事」 張超雄對陳的質問似不懂如何招架,只反問陳偉業是否「去錯(地)區,這裡不是會計界功能界別」,又指自己不知道譚有這樣的建議。陳偉業反駁,倘譚的建議落實,則全港200萬名打工仔要多付金錢聘請會計師,這樣重要的民生問題,張超雄身為地區直選的候選人,沒理由不聞不問。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亦揶揄道,從張超雄回應陳偉業的表現,證明他「左手唔知右手事」。 周太又批評公民黨自稱中產,但身為該黨副主席,張超雄卻不理會中產階層的苦況,反對減稅、減差餉,甚至在今年財政預算案動議辯論時,更「嬲到」缺席會議,拒絕投票,更證該黨「言行不一致」。 周梁:職工盟迫死小商戶 張超雄備受批評,即趁發問時間圖謀反擊,聲言自由黨反對設立公平競爭法。周太即時反駁指,自由黨並非反對立法,而是反對公民黨的反壟斷法建議,因為一旦根據該黨的建議立法,則連小商戶希望透過減價爭客,都會違法:「公民黨只是好心做壞事!」由於無力反駁,張超雄即轉移視線,要自由黨表態是否支持全面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由於發問時間完結,周太未能回應。 職工盟團隊譚駿賢亦趁機「抽水」,批評自由黨支持領匯上市,令到小商戶飽受加租之苦,周太反駁道:「自由黨一直都有為小商戶爭取(減租),迫到領匯的行政總裁蘇慶和都要辭職,你們(職工盟)有無幫過這批小商戶?成日只懂講要立法,最終只會迫死小商戶!」譚無言以對,只能不斷大叫口號。 參選新界西的還有:民建聯譚耀宗團隊,工聯會王國興團隊,民主黨李永達名單、張賢登名單,街工梁耀忠名單,民協蔣志偉名單,報稱獨立的阮偉忠、梁雪芳和鄒秉恬。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502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文匯報 A25| 香港新聞 |
2008-08-29 |
陳太站台傷「同門」 民主黨搶自己友票 【本報訊】(記者 明言)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多次強烈批評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不肯為他們助選是「冇禮貌」之舉,亦變相令他們這類「反對派小政黨」勝算降低。是次選舉中獲陳太支持站台的民主黨,其前主席李柱銘也稱,很難衡量陳太效應對候選人有多少幫助,但亦承認靠對方拉票,將其他陣營的票源拉過來的機會很低,暗示陳太所搶的,正是其他反對派政黨的選票。 另外,雖然多個民調均反映選民最關心的是民生問題,但民主黨社福界候選人狄志遠,及新界東候選人黃成智昨日打扮成為金、銀「民主鬥士」,站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聲言要以行為藝術的方式表達對民主堅定不移的立場。出席打氣的李柱銘亦稱,投票日將近,希望選民能認清楚候選人的政治立場。 立法會社福界候選人還有張國柱。而立法會新界東候選人則有民建聯劉江華團隊,自由黨田北俊團隊,前線劉慧卿團隊,民主黨鄭家富團隊,港人民權民生黨有限公司蕭思江團隊,社民連的梁國雄、公民黨的湯家驊團隊,及報稱獨立龐愛蘭和李子榮。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502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南華早報 EDT2| EDT |
2008-08-29 |
Poll suggests 'Long Hair' will be defeated by rival pan-democrats LEGCO 2008Ambrose Leung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could be a casualty of the fierce battle for vote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East Legislative Council constituency, an opinion poll suggests. It indicates less well-known rivals may be overtaking Mr Leung, who is defending the seat he won four years ago.
The decision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to split its candidates into two slates for this election - they ran on a single slate in 2004 - may lie behind the drop in support for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nd April Fifth Action member. The poll also found big fluctuations in support for the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other four multi-seat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released results yesterday from rolling polls conducted between August 19 and 27,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ose from polls conducted between August 10 and 18. Support for Mr Leung has fallen from 7 per cent in the first period to 5.8 per cent in the second period, the results suggest - though the drop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ing within the margin for error of two percentage points for Mr Leung's supporters. Support for the Democratic Party list headed by Wong Sing-chi ros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7 percentage points, to 7.9 per cent, while that for independent Scarlett Pong Oi-lan rose from 3 per cent to 6.1 per cent -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Mr Leung will not be re-elected. Mr Leung said he had been stepping up canvassing. He blamed Mr Wong for diluting his support because the Democrat was targeting young voters, who are part of Mr Leung's support base.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Ivan Choy Chi-keung said that on top of the young-voter factor, some of those who voted for Mr Leung in 2004 might be drawn to other pan-democrats because they were running on split lists. The HKU poll also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rops in support for two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ists. On Hong Kong Island its support was found to be 16.3 per cent, further dimming Choy So-yuk's chances of re-election.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it still leads, but has dropped 5.9 percentage points. On Hong Kong Island, the poll suggested independent Lo Wing-lok had overtaken fellow doctor Louis Shih Tai-cho, running mate of Regina Ip Lau Suk-yee, and that support for independent democrat Cyd Ho Sau-lan had risen sharply - though all the results were within the survey's margins of error. Separately, HKU polled 1,996 respondents on what factors would influence how they voted on September 7. Eighty-seven per cent said candidates' livelihood policies were important. Sixty per cent considered their views on political issues such as constitutional affair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important, a drop of five percentage points from four years ago. Forty-eight per cent saw relations with Beijing as important.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2704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新報 A08| 2008立法會 |
2008-08-29 |
新界東選情穩定 現任議員贏面高陳克勤黃成智有望入局 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新界東的議席與上屆一樣,共有7個議席,但參選人數卻由上屆6張名單共18人,大增至10張名單共29人角逐議席。根據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滾動民調顯示,五位現任議員包括劉江華、湯家驊、鄭家富、田北俊和劉慧卿的選情穩定。而2004年「落莊」爭取重返議會的黃成智,較爭取連任的劉慧卿稍為領先。而最後一席,則將是陳克勤和龐愛蘭之爭,現任議員梁國雄的支持率,則是爭取連任議員中最低。有學者分析新東最後兩席,以陳克勤及梁國雄當選機會較高。(五之二)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以「相當穩定」形容今屆新界東選情,而該區的最後兩個席位,宋相信會是陳克勤、黃成智、曾國豐和梁國雄四人之爭,當中又以陳克勤和梁國雄當選機會較高。 長毛懶理民調不利 有別於平時的火爆形象,「長毛」梁國雄在街上派發傳單時,只有簡單的一聲「你好」,沒有叫咪,也沒有龐大的宣傳隊伍,長毛說因為他們「沒錢」。「長毛」上周到上水派發傳單,本報現場所見,街坊的反應不錯,每隔幾分鐘便有市民主動上前與梁握手問好,表示會投票給他。有市民稱讚他「夠膽講野」,也有市民叫他「為我地啲窮人爭返口氣」。 梁認為民調對他而言一向都不準確,並指自己的支持者有三類,有正義感和公義心的人、低下階層和年輕人。他表示從街坊口中得知有人「唱」他夠票,同時又有人指他不夠票當選,「兩種(說法)都係想我死,暗箭難防,好難搞」。他認為未來的一個星期,可能出現很多醜聞,例如會有「棄保效應」的言論,意指梁沒有機會當選,「唔好浪費(選票),比第二個,比曾國豐或者黃成智」。 上屆落選的黃成智在街上拉票時,第一句是「希望大家支持我重返立法會」。黃向本報直言陳克勤是他的對手,並批評陳「無理由抆衫尾入立法會,而我地做左廿幾年就入唔到」。黃稱有街坊為他上屆落選感到不值,並表示一定會送他返回立法會。 黃成智表示會以取得4萬至4.2萬選票為目標,「仲要谷多少少,而家係3.8萬,如果谷多1%,就肯定當選」。民主黨在新界東派出兩個團隊參選,並進行配票策略。黃分析指,民主黨在新界東有25%至26%的支持率,如果他與鄭家富平均分配,各取13%,便可一同入局。因此他們會進行分區配票,黃負責北區和沙田區,鄭家富則是將軍澳和大埔區。黃說,「最緊要選民明白,如果按分區配票,兩隊都會贏」。 龐愛蘭有信心入局 新界東的10張參選名單中,有3張名單的候選人是首次參選,民調顯示,龐愛蘭是3張名單中支持度最高,龐亦笑言「有信心喺7名之內」。龐表示自己過去20年的工作是有實際的表現,加上自己的高學歷水平和理性做事,相信可吸引游離選票(民調指有23.3%游離票)。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分析,新界東最後兩個席位,相信會是陳克勤、黃成智、曾國豐和梁國雄四人之爭,當中又以陳克勤和梁國雄當選機會較高。宋指劉江華的吸票力相當高,而且組織地區網絡方面亦相當成功。他舉例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公民力量當選率便高達90%,相信有助陳克勤進入立法會。 宋立功指梁國雄上屆有14.1%得票率,加上過去四年在立法會的形象又相當突出,挑戰權貴,為窮人發聲,相信他能鞏固自己的票源,以固網電話進行的民調,是不能反映梁的支持度。不過,他稱黃成智是社工與梁國雄選票重疊的情況。而梁又是為基層發聲,二者的選票會重疊;再加上黃已離開立法會四年,梁則是現任議員,使黃較為「蝕底」。至於曾國豐,宋指公民黨在選舉初期形勢不錯,但近期各區的支持度均下跌,認為湯家驊帶曾進入立法會的機會不大,但曾可以為2012年參選作準備,因政府有可能會劃分新界北選區,在新界北增設五個議席。新報記者文綺華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3002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新報 A09| 政情 |
2008-08-29 |
王國興陳偉業爭尾席李慧瓊重返前五位 有網民為泛民配票 中大亞太研究所昨公佈最新立法會選舉滾動民調結果,其中九龍西、新界西及九龍東選區部分候選人支持度有明顯變化。九龍西方面,在工聯會為梁美芬及民建聯配票事件下,民建聯李慧瓊的投票支持率\升幅最大,由6.1%重上8.7%,升幅2.6個百分點,重回前五大行列,名列第五。而自由黨田北辰則晉陞第四位,公民黨的毛孟靜則有機會被擯出局。 而facebook族群近日收到「要求泛民配票團結行動」的族群邀請,該族群提出五大選區的配票建議。建議指出,支持泛民的九西選民,在九西領先前四張泛民名單中,如家中有兩票,支持馮檢基的選民一票給馮,另一票給黃毓民;如支持涂謹申,若家中有兩票一票投涂謹申,另一票給毛孟靜;如本身投票支持劉千石,則建議這些選民應全線把票投給黃毓民。 馮檢基憂街坊票不穩 馮檢基接受本報查詢時稱,選民應按自己屬意投票,泛民在九西是不配票及不分票,選民不要聽左派或右派的建議投票。馮又稱近日在區內聽到民建聯有人指馮檢基已夠票,呼籲支持馮的選民轉投他們,馮指這是民建聯重演上屆的策略。馮稱民協在九西有兩類票,一是與其他泛民重疊,另一類屬基層及街坊票,與民建聯重疊。毛孟靜則稱不知道網上有這配票建議,也不欲評論。對民調顯示她只擠身第六位,毛稱在餘下九天的選舉工作,會照常做事。 至於為人關注的港島區,亞太研究所的民調顯示,葉劉淑儀名單支持率升幅較為明顯,由18.4%增至20%,升幅達3個百分點,但仍未足以令史泰祖入局。而勞永樂依然力壓何秀蘭,最有機會在港島取得最後一席。 九龍東方面,四分天下局面依然不變,但民主黨的胡志偉支持度突然飆升至9%,較上次5.2%升了4.8個百分點,與排第四位有11.3%支持率的陳鑑林,稍為拉近。 在新界西則有明顯變化,一直處於低位的陳偉業最新支持率是4.5%,首次超越一直排在八位的工聯會王國興,首次擠身新界西八個議席中最後一席,兩人形成此消彼長局面。而自由黨周梁淑怡的支持率則下跌至5.6%,與首次在新西參選的公民黨張超雄,並列首第五位。 另外,新界東「一哥」劉江華支持率微跌,令排名第二的陳克勤再出現危機;出動王敏德及周星馳母親助選的龐愛蘭最新支持率有5.3%,又重新上榜,有機會進佔新東最後一席。梁國雄最新支持率由4.2%再次跌至2.9%。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3003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新報 A11| 2008立法會選戰| 崖岸自高| By 王岸然 |
2008-08-29 |
陳偉業不一定被淘汰 無獨有偶,新界東西最尾席位皆由社民連的候選人爭逐,據28日中大的民調,梁國雄微升之後再低走到2.9%,相當危急,相反他的黨友新西陳偉業中開下跌到2.5%之後,現時反彈到4.5%,未至於跌入棄保效應的深淵。筆者欣賞他在知道跌到低位之時一句充滿自信的說話,「如果我在社區服務23年,要輸給沒有成績只有明星支持的人物,我無話可說。」他指的是得到陳太偏幫的張超雄,張的民調低位向上,勢頭強勁,一度上升到近7%,現時還有5.6%,清楚地超前陳偉業。 首先筆者認為工聯會的王國興雖然一直處於低位4%左右不變,卻是有實力入圍的人。不單如是,排在譚耀宗之後的張學明,雖然到今天只能分到2%的餘額,但無人懷疑他的入圍資格,何解? 評論員不是一個行業,筆者也無意批評其他人不做功課,只是拿著幾個民調的結果就在想當然評論,並預測走勢,是不足夠的。大家皆不敢睇小民建聯,因為集體回憶之中,民建聯是有神奇的力量,得票率會遠高於港大所做的民調,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王國興入局不太難 現時民調所取得的數據,只是幾百個分散於新界西近百萬選民的樣本,並不精細之餘,亦無法預測本地左派作為一個隱閉社群的投票取向。在大半個月五次民調的過程之中,未決定投票取向的比例由24.5%上升到27.5%,這是違反常識的,亦所以傳聞中左派選民故意不回答民調但私下有組織及計劃,應不是虛言。 那麼又如何預測左派候選人最終得票率與現時公開知道的支持率的關係呢?精細的自然不知,但四年前的經驗就是很好的參考。四年前在9月7日做的民調,譚耀宗與張學明的支持率只有10%,而結果呢?在50多萬的投票中他們有11.5萬,得票率是23%,比支持率多一倍以上。 依這個規律推算,那27%未決定者之中民建聯及公聯會佔一半以上,送張學明及王國興入議會無大困難,亦所以大家見左派雖雲被圍攻,還是氣定神閒。 張超雄應轉攻周梁 其他的呢?無地區力量的會按比例多一兩成。例如李卓仁及周梁淑儀皆由7%支持率變成9%得票率。有地區勢力呢?增幅近50%,這是因為全面的民調不能反映地區的傾向之故,這點經驗已經說明,評論員要評論選情,這點不能忽略! 李永達由8%支持率變12.4%得票率,梁耀忠由6%變11.7%,何俊仁由7%變12.3%,皆上升五成或以上,形勢今年不變,所以他們是穩定可勝的。 陳偉業呢?上次他的支持率只有3%,結果以3.6萬票勝出,得票率是7.2%,成績比民建聯亦不差。這就是為何本文認為被淘汰的泛民不應是陳偉業,而應是張超雄。 在荃灣區經營了23年參加無數次地區選舉的陳偉業,對此是清楚的,亦可見張超雄的助選人員一開始就以搶陳偉業一席為目標,是愚蠢及不義的。餘下的選舉工程,應集中攻擊同樣沒有地區鐵票但其勢向下的周梁淑怡,這是為自己,也是為泛民,當然也是有利民主派整體的。 時事評論員[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300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am730 M04| 新聞| 左右大局| By 李慧玲 |
2008-08-29 |
牧師助選 陳日君樞機政治取向人眾皆知,但去年立法會補選,有人要求陳樞機在崇拜公開呼籲支持陳方安生,或者為陳太祈禱,但樞教一一拒絕。同樣,曾蔭權參選特首,亦要求教會為他祈禱,但神父未有回應,以免介入選舉。 換言之,即使為人祈禱都要看身份、看場合,分清楚公和私。 有聽眾近日向我們電台投訴,播道會恩福堂蘇穎智牧師在主日崇拜點名呼籲支持九龍西、會計界、醫學界總共3位候選人。蘇牧師後來透過工作人員證實,他當日有呼籲支持,但主要希望以祈禱方式支持,並沒有開口要教友投3人一票。這3位候選人都是播道會教友。 但九龍西最少有另一位候選人都是播道會教友,蘇牧師為何厚此薄彼?這位被「忽略」的候選人昨日已表明會跟進投訴。 神職人員作為公民一分子,同樣有政治參與權利。問題只是他們應否利用神職工作方便助選?撇除宗教屬靈、政教分離等問題不論,用屬世角度,一個教師不應在上課時呼籲學生支持某個候選人,一個牧師也不應在主日崇拜為個別候選人助選,否則便是公私不分。除非整個教會會眾有共識,則教會表態傾全力支持某個候選人,也無不可,但有關聚會必須計入選舉經費。 (本文作者是商台黃昏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 |
|
文章編號: 20080829892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星島日報 A16| 政治 |
2008-08-29 |
周梁淑怡跌勢未停有墮馬危機 胡志偉陶君行支持度上升 立法會九龍東選區選情掀起暗湧,民主黨胡志偉最新的民調支持度急增至百分之九,直逼獲百分之十二點三的黨友李華明,加上社民連陶君行支持度明顯上升,李華明飽受內外夾擊。另外,在新界西出選的自由黨周梁淑怡,近半月來跌勢未停,最新的支持度只得百分之五點六,形勢岌岌可危。 本報記者 中大亞太研究所在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進行第五輪民意調查,九龍東四張泛民名單的支持出現此消彼長情況。胡志偉的支持度由上次百分之五點二,急增至百分之九,與八月初第一輪民調的百分之二點五比較,他的支持度大增兩倍多。社民連陶君行則由百分之四點八上升至七點一,比起第一輪的三點七比較,亦增加近一倍。 民主黨李華明的支持度止跌回升,由上次百分之十點四增至十二點三;梁家傑則回吐百分之二點三。 競選報宣傳效果 胡志偉及陶君行均相信,支持率上升的兩大因素,是近數天競選報已寄至選民家中,愈多選民知道他們出選,以及市民接受他們在電視辯論中的表現。李華明表示,一方面會在最後階段箍緊自己的支持票,另外亦會與民主黨選舉統籌羅致光商討,若自己的選情嚴峻時,是否需要在選前最後一天棄保胡志偉。 在新界西十四張名單的支持率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自由黨周梁淑怡的支持度跌勢未停,由上次的百分之六跌至五點六,是五輪以來最低。排名單第二的周永勤表示,落區的反應亦不俗,民調只可作參考,他認為中產支持者相對較冷漠,會加強喚起他們的投票意欲。 勞永樂追貼甘乃威 新界東候選人的新論壇龐愛蘭,支持度在五輪民調中節節上升,最新支持度升至百分之五點三,有望爭取最後一席;反觀社民連梁國雄支持度跌幅明顯,由百分之四點二跌至二點九,是五輪中最低。港島候選人勞永樂支持度再微升至百分之七,拉近得百分之八的民主黨甘乃威的差距;公民黨余若薇的支持度一直下跌,最新是百分之二十三點三。余若薇指現時未夠支持度取兩席,會力谷至三成三即約十萬票。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相信,市民相信梁家傑名單未必取得兩席,令「求變」游離票流向其他泛民候選人,估計陶君行吸票力較大,因胡志偉與李華明屬同一政黨。他指,周梁淑怡得票率跌是正常,估計與該黨的競選工程不懂得包裝,流於舊式策略有關,在最低工資問題上亦被對手窮追猛打。 另外,港大民意網站在本月十八至二十三日進行調查,顯示八成七受訪者重視民生政策,如房屋、教育等,七成七重視經濟政策,重視政治訴求佔六成。調查結果與○四年八月的結果並無顯著的分別。各區參選人名單見選舉事務處網頁。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3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星島日報 A16| 政治 |
2008-08-29 |
陳偉業火併張超雄質疑「自肥」 社民連昨日繼續追擊公民黨,社民連新界西候選人陳偉業指責,公民黨會計界候選人譚香文建議所有納稅人報稅時,一定要會計師簽署,是「剝削全港二百萬打工仔以自肥」。該區公民黨候選人張超雄未能回應有關講法,只表示:「我地唔相信所有打工仔的報稅,要搵會計師簽名。」自由黨、民主黨及職工盟也齊齊告急。 有線電視昨日舉行新界西立法會選舉論壇,對陳偉業質詢,張超雄最初只表示:「陳偉業,你好似去錯咗區,我地依家呢個係新界西,我地唔係選緊會計界。」陳偉業立即批評張:「這是公民黨會計界(議員)的建議……全港二百幾萬報稅人士,如果每人二千蚊,就會畀成四十億啲會計師賺咗,你地的建議是剝削全港二百萬打工仔。」 三黨派齊告急 自由黨周梁淑怡也批評張超雄不支持減薪俸稅及差餉,是與中產為敵;不過,周太同樣是泛民攻擊目標,張超雄首先質疑自由黨不支持公平競爭法,導致財團壟斷;職工盟譚駿賢質問為何不支持「加班補水(加班費)」;民主黨張賢登亦攻擊自由黨為「富貴黨」。周梁淑怡除了回應有關批評外,更在總結時間「九十度鞠躬」,向選民告急:「其他候選人都告急,但係我地先係真真正正需要你的一票。」 民主黨李永達和職工盟李卓人亦同時告急,李永達指:「目前,我的選情十分緊張,不斷在七、八位徘徊」、李卓人則指:「我爭取勞工權益、爭取普選、監察政府方面好硬淨,不過,我的得票一啲都唔實淨,希望大家畀啲實淨的票我」。新西候選人還有民主黨何俊仁、民協蔣志偉、民建聯譚耀宗、街工梁耀忠、工聯會王國興、藍英同盟梁雪芳、獨立阮偉忠及鄒秉恬。記者蕭浩南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3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明報 A09| 政情 港聞 |
2008-08-29 |
聚會疑為3 人拉票牧師否認違例 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主任牧師蘇穎智被指在主日崇拜聚會中,公開呼籲教友支持九龍西候選人梁美芬、會計界候選人陳茂波和醫學界候選人何柏良,有教友指其做法不公。蘇穎智昨日透過秘書回覆本報否認指控,強調只為教友代禱,沒有公開要求教友投票支持他們3人,故沒有違反選舉法例。 九龍西候選人還包括民建聯李慧瓊、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自由黨田北辰、社民連黃毓民、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獨立林依麗、劉千石、莊永燦、柳玉成和譚凱邦。會計界其餘候選人包括譚香文、龔耀輝、嚴定偉及黃宏泰。 醫學界候選人還包括郭家麒、楊超發和梁家騮。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4005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
2008-08-29 |
自由黨被叫富貴黨周梁投訴馬家輝
【本報訊】立法會新界西選區擁有最多主打勞工問題的參選名單,令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繼續受到狙擊。有線電視昨日舉行新界西選舉論壇,職工盟、公民黨及民主黨輪流向自由黨發炮,質疑該黨只顧大財團利益,漠視基層需要,令在該區領軍參選的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苦於應戰。 公民黨張超雄率先發動攻勢,質疑自由黨反對公平競爭法及反壟斷法,令大財團容易牟取暴利;職工盟譚駿賢接力,質疑自由黨偏幫大財團而不理小商戶;守尾門的民主黨張賢登炮轟自由黨反對長者假日乘車優惠,忽視基層之苦。 成為眾矢之的 周太忙於應戰,堅稱就勞工問題事事立法只會令小商戶受影響,又自稱當時協助小商戶反對領匯加租,「仲成功迫到個行政總裁(蘇慶和)辭職」。她重申公平競爭法是「好心做壞事」,未能幫助小商戶。周太在論壇後更向有線高層投訴身為嘉賓主持之一的馬家輝,席間不斷指自由黨是「富貴黨」及「吸血」,有違選舉公平。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本月23至27日向527人進行的調查顯示,新界西由民建聯主席譚耀宗領軍的參選名單走勢強勁,以15.6%排榜首,較排在第二位的民主黨何俊仁名單的10.2%支持度高了5.4個百分點,足以連取兩席。民主黨李永達支持度卻下跌至5.6%,只僅僅高於社民連陳偉業,選情仍有危機。 新界西最新選情 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譚耀宗」、「張學明」(6人、民建聯)23/8-27/8支持度:15.6%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9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何俊仁」(3人、民主黨)23/8-27/8支持度:10.2%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7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梁耀忠」(2人、街工)23/8-27/8支持度:10.1%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李卓人」(2人、職工盟)23/8-27/8支持度:8.4%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4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周梁淑怡」(2人、自由黨)23/8-27/8支持度:7.0%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李永達」 (5人、民主黨)23/8-27/8支持度:5.6% 與22/8-26/8比較(百分點):↓1.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陳偉業」(1 人、社民連)23/8-27/8支持度:4.4%與22/8-26/8比較(百分點):↓1.1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張超雄(3人、公民黨)23/8-27/8支持度:3.6%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3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王國興(8人、工聯會)23/8-27/8支持度:2.5%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2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張賢登(2人、民主黨)23/8-27/8支持度:1.7%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1參選名單(候選人數、政治聯繫):蔣志偉(2人、民協)23/8-27/8支持度:1.0%與22/8-26/8比較(百分點):↓0.5註:穩奪一席需12.5%;「」為預計當選人;三名單支持度不足0.5%而未列入表受訪人數:527人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06014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香港經濟日報 A28| 政情| By 張景恆 |
2008-08-29 |
新東4子 互搶年輕人票 陳克勤黃成智看俏 長毛曾國豐惡鬥 新界東維持7席不變,泛民主派上屆採取「鑽石名單」策略失敗,今屆名為各自修行,有機會「互相殘殺」,此區最後2席,出現4人混戰,民主黨黃成智、公民黨曾國豐搶奪社民連梁國雄的票,亦去搶奪民建聯陳克勤年輕票。 依據多個民調,新界東4位現任議員,包括民主黨鄭家富、民建聯劉江華、自由黨田北俊及公民黨湯家驊,均可說是「穩膽」,前線劉慧卿支持度雖不及上述4人,但政界預料她仍能連任成功。 4議員穩勝 劉慧卿料連任 餘下2席,政界預計,民建聯陳克勤,以及民主黨黃成智暫在選情上看高一線,此意味梁國雄有風險出局。 梁國雄上屆得票逾14%,當中不少支持者為年輕人。今屆選舉多個團隊都打著年輕旗號,令梁國雄多面受敵。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年輕人投票主要視乎各候選人能否為年輕人爭取福利,未必受政治光譜局限,「(公民黨)曾國豐、黃成智,甚至陳克勤,都有機會搶到『長毛』的票。」 民主黨黃成智料「不少年輕人會支持梁國雄,我就得到教徒支持。」他冀突出較年輕、肯搏及基層形象,再分薄「長毛」的選票。 民建聯團隊支持度超過20%,贏面高唱的陳克勤,自然受到泛民圍攻。公民黨早前就明刀明槍,以「拉陳克勤下馬」為目標。雙方陣營亦作針對性部署,例如同時於深宵到市區拉票。陳克勤另一隱憂,是鄉事派早前因爭位與民建聯鬧翻,現時是否和好如初,影響其鄉事票源。民建聯消息人士指,網上有人呼籲市民回應民調時,策略性地回應支持民建聯,擔心民調顯示的支持度,未必反映真實的支持度。 龐愛蘭支持度升 製造亂局 政界預計屬陪跑的龐愛蘭,支持度有上升趨勢,主打中產專業人士,關懷下一代,又利用明星如王敏德去吸引師奶票;她亦獲得不少親中團體,如新論壇支持,或能從建制派手中搶到一部分選票。與公民黨曾國豐一樣,龐愛蘭縱然勝算不高,但有機會造成混亂。 公民黨的曾國豐,既搶梁國雄的票,又爭陳克勤的年輕票源;該黨早前強調,新東有機會奪2席,但近日民調卻顯示支持度轉弱。 新界東其他候選人尚有港民黨蕭思江團隊,及獨立候選人李子榮。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0009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香港經濟日報 A28| 政情 |
2008-08-29 |
劉千石冀改初衷 出席論壇 【本報訊】一直拒絕出席任何競選論壇的九龍西現任議員劉千石,昨日坦言,如果能重新考慮,可能會改變初衷,決定出席,希望藉此向選民帶出其參選信息。 較遲與選民溝通 民望偏低 民意調查顯示,劉千石的民望偏低,可能連任失敗,他昨日承認,較遲與選民進行溝通,又稱自己過往在立法會較少發言,是因為不想介入無謂的爭拗,自己認為做實事較為可取。 對於被外界批評「食老本」,他解釋指,過去幾年一直保持低調,卻是在背後工作,例如政府推出工資保障運動時,他曾與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及勞聯立法會議員李鳳英商討,要求政府交代具體的立法時間表,並就此與特首曾蔭權和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會面。 但他也承認,這種做事手法,容易給予外界沒有工作表現的感覺。 或連任失敗 拒採告急策略 可能連任失敗,但劉千石強調,不會採取告急策略,「個個都說告急的話,選民會問,究竟邊個先是告急?」他表示,現階段只希望保住04年選舉時的選票數目,即4.3萬多票。 若能連任成功,他表示,將爭取訂立最高工時,並會繼續監察公共事業和關注文化藝術發展。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0009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新報 A11| 2008立法會選戰| 剛柔並濟| By 張志剛 |
2008-08-29 |
新西料原班人馬連任 原有八名議員全部參加競選連任,個人的判斷,原班人馬成功連任的機會頗大,如果以建制和泛民兩大陣營來劃分,維持五對三的政治版圖機會更高。 民建聯善用有餘補不足 民建聯維持原來搭檔,由譚耀宗領軍,配以鄉事派的張學明,這是善用有餘,以補不足的策略,譚耀宗有餘票,再配上張學明的鄉事票,正好發揮配搭作用,而上次譚耀宗名單取得超過11萬選票,兩個名額幾乎足額,令到排第二的張學明也有5.7萬票,排在第五位置,比榜尾的陳偉業多出兩萬多票,今次選舉整體大局並無重大變化,稍有負面影響的是選前民建聯和鄉議局傳出不和,而工聯會的王國興又自組名單參選,但鄉議局和民建聯在動員原居民的組織網絡有一定重疊,況且張學明排在第二位,而其他名單中又無鄉事派背景候選人參選。到了投票當天,原居民要面臨一個很實在的問題,是要倒自己背景的張學明以作對民建聯的報復,還是投下民建聯以成全張學明入局,前者是誤己誤人,諒為新界原居民所不取。 至於王國興參選,個人能動員的票數不多,如果民建聯為求穩取兩席,自可以集中票源,不再分散,以張學明擁有5.7萬多票,就算今年七折得票,也有4萬票,只要民建聯集中兵力,穩紮穩打,風險不會很高。 新界西面積大,候選人一直都是打陣地戰,各有各的地盤和重點根據地,而且以地區工作來維繫居民的凝聚力,所以得票會相當穩定,除了民建聯以名單制來出擊,其他候選人都只在每張名單擺一名主力候選人,所以損耗不多,加上練兵百年,泛民幾位候選人的配票能力也相當好,除了陳偉業之外,其他幾位泛民的候選人上屆都得票非常接近,李永達62,500票,何俊仁62,300多,相差只有150多票,所以說民主黨不懂配票,根本就是不尊重現實,二人的票源穩定,所以今屆也穩取兩席。梁耀忠深耕已久,上屆手握5.9萬多票,連任也無風險。至於建制派另一張名單,是由自由黨的周梁淑怡領頭,自由黨有部分鄉事票支持,上屆也有5萬多票,一席穩,但就算再多加鄉事票,也無緣染指第二席。 蔣志偉運輸牌威力成謎 陳偉業一直都打危機牌,因為上屆吊車尾,但以票數而論,拋於後面頗遠,新挑戰者王國興兵源有限,為了保張學明,王更難進取。張超雄新加入戰團,但新界西太大,空降於大沙漠中,極難短期收效,而關注弱勢社群,除自由黨外,幾乎是所有名單的共同訴求,所以張超雄頗難著力,稍看不透是民協的蔣志偉,他的運輸牌能有多大威力,選前無法得知。但以民協有萬多票為蔣作嫁妝,蔣的威脅反而在王、張二人之上。 新界西選區人口最多,所以有八個議席,足額選票百分之12.5,是五區之中最低,組織名單參選在這區比較其他選區有利。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3004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新報 A11| 2008立法會選戰| 銳眼觀微| By 劉銳紹 |
2008-08-29 |
泛民建制五三分? 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中,新界西的參選名單最多,共14張,席位一共八席,是席位最多的一個選區,競爭者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不妨先看看此區的大勢。按民意調查顯示,外界一般認為建制派可以在此區取得三席,而泛民主派則可以取得五席。其他獨立人士或小團體的候選人將會「食白果」,無法突破包圍網。 在建制派中,譚耀宗有民建聯的實力在背後支持,應該萬無一失。王國興雖然由港島轉征新界西,至今還沒有生根,但他敢於轉換戰場,在工聯會的支持下,應有一定把握,否則不會貿然離開長期盤踞的根據地,轉向一個新的戰場。民意調查也顯示了他有一定的支持度。至於自由黨的周梁淑怡雖然只靠自由黨的地區力量,而這些力量也不算雄厚,但由於比例代表制的關係,而且爛船也有三斤釘,只要周梁淑怡表現不致太差,也應該拿到一定數額的選票,從而保住現有的席位。 民主黨難獨取三席 外界一般猜測,可能保不住的是排在譚耀宗之後的張學明,因為這張名單必須取得更佳的成績才能保留張學明的現有議席。不過,張學明的鄉事派背景一點也不能忽略。鄉事派沒有派人參選,而他們的票多會給予民建聯的譚耀宗名單,而不會給予工聯會的王國興名單。所以,張學明仍有機會保住議席。那麼,建制派就有可能由三席增至四席了。 至於泛民主派,雖有合作,但互相之間的競爭更為突出。民主黨已有三張名單,其中何俊仁應可取得一席,李永達則處於中游位置,有機取勝但不能穩勝;至於張賢登,則是無緣入局的了。據瞭解,民主黨安排三張名單出戰,原以為何俊仁和李永達可以靠本身知度名取得議席,而張賢登則靠民主黨催谷,希望能坐二望三。但這種想法有點過了頭,事實上,支持何俊仁和李永達的選民,已是支持民主黨的人;除非支持民主黨的總人數突然增加,而且配票得當,才會創造取得三席的奇跡。其實,明智的做法是讓張賢登排在李永達之後,合成一張名單,以確保李永達能穩得一席,張賢登則繼續以「鍛煉」的心態守在二三線。如今,萬一李永達稍有差池,那就得不償失了。 梁耀忠實幹贏支持 在這個選區中,爭奪最後一席的多是民主派之間的候選人,其中陳偉業和張超雄的爭持較為激烈。陳偉業爭取連任,略有「地頭蟲」的優勢,但張超雄則有較強的公民黨支持;後者雖然第一次參加直選,而且由港島住地轉到老遠的新界西出戰,但在主流民主派的支持下,他的勝算也不比陳偉業低。 由此推論,何俊仁和李永達,以及另外兩名較有勝算的泛民候選人梁耀忠和李卓人,泛民應可得四席;如果張超雄和陳偉業二中取一,則有五席。但如果他們兩敗俱傷,而張學明在鄉事派的支持下成功突圍,則建制派和泛民主派將各得四席。 值得一讚的是泛民陣營的梁耀忠。他在泛民主派中單打獨鬥,全靠自己的實力和全情投入,得到「街工」及其他擁躉長期支持。在政治立場上,他由始至終非常清晰,所以即使激進民主派紛紛向其他民主派發炮,但始終沒有針對梁耀忠。這是得來不易的江湖地位,雖然不能置身領袖之列,但卻得到尊重,所以他在新界西區的民意調查中經常守在第二位。在在說明,當民主派也好,當建制派也好,關鍵在於實績和穩定的政治立場,那就各有擁躉,立於不敗之地了。 |
|
文章編號: 2008082903300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都市日報 P08| 港聞 |
2008-08-29 |
泛民多區候選人支持度跌 距離9月7日立法會選舉還有個多星期,中大亞太研究所昨日公佈最新滾動調查,多名泛民主派候選人的支持度均下跌,其中新界東的民主黨鄭家富,及九龍東的公民黨梁家傑的跌幅更超逾兩個百分點;相反,部分建制派候選人的支持度上升。 調查於本月21至27日進行,訪問各區選民的投票選擇傾向。除公民黨余若薇團隊再跌0.6個百分點至23.3%,葉劉淑儀團隊持續上升,升1.6個百分點至20%。新界東民主黨鄭家富(圖右)團隊的跌幅,更是泛民各團隊最大,跌2.8個百分點至11.1%;社民連梁國雄亦跌1.3個百分點至2.9%。民建聯劉江華團隊亦同樣跌1.4百分點至18.8%。 九龍東方面,支持度一直上升的九龍東公民黨梁家傑(圖左)團隊,亦跌2.3個百分點至22.6%,不過,同區的3張參選名單的支持度有上升(表),其中民主黨胡志偉升幅最大,升3.8個百分點至9%。 建制派候選人在九龍西的升幅較大,其中民建聯李慧瓊團隊的支持度升2.6個百分點至8.7%;自由黨田北辰團隊亦升2.1個百分點至9.1%。 另外,在1,636名受訪選民中,68.7%人指一定會投票,增2.3個百分點。受訪者仍較多關注民生議題。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80829441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頭條日報 P12| 港聞 |
2008-08-29 |
港島選戰競爭激烈蔡素玉政績爭連任 下月七日立法會選舉距今不足十天,中大亞太研究所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港島區選情正出現微妙變化,獨立人士葉劉淑儀及史泰祖名單所得支持度節節上升,首次達到兩成水平,若往後選情有更大突破,有望取得兩席,成為政壇一股新勢力。但力爭連任的民建聯蔡素玉,最新民調形勢雖顯示仍須努力,但她強調對選情仍「極有信心」,呼籲支持選民要「全部投我們」。 研 究所昨日公佈最新一輪立法會地區直選選民投票傾向調查結果,葉劉淑儀與史泰祖等的名單所得的支持度持續上升,首次到達百分之二十的水平,僅差公民黨陳淑莊名單約三個百分點,葉劉淑儀要與史泰祖聯袂晉身議會,並非沒可能。但是,民建聯曾鈺成及蔡素玉等的名單,今次支持率雖上升至歷次調查新高的百分之十一點七,但蔡素玉要繼續連任,需倍加努力。
史泰祖或可 奪一席 葉劉淑儀昨透過發言人重申,一直視民調為參考,不會評論史泰祖的勝算,會繼續努力爭取每一票。 相對於葉劉淑儀名單,排在民建聯名單第二位的蔡素玉,在最新民調所見的形勢雖略呈改善,但仍要最後大力衝刺。蔡素玉坦言,民調只是自己一個參考,近日不斷落區拉票時發現,選民均認同自己歷年的政績及熱誠,包括全港綠化計劃提早在港島實行、種種減廢及環保政策,與落實CEPA及十二年免費教育等,故「極有信心可繼續取兩席」,但「支持我們的選民,一定要全部投票支持我們,不要浪費任何一票」。 |
|
文章編號: 2008082990400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