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華早報
EDT10| EDT
2008-08-21

Election notebook

Tsang keeps `friends' at bay

Remember how some top officials caused a storm last year after meeting Regina Ip Lau Suk-yee - when she was contending a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The government seems to have learned a lesson and is now being careful not to be seen meeting Beijing loyalists.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omitted candidates from meetings yesterday with local delegates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o discuss his policy address. Choy So-yuk, an NPC member who is defending her Legco seat on Hong Kong Island, saw no need for such political sensitivity. That's outrageous. How can they exploit our right to voice our opinions? she said.

Forum devoid of election secrets

One of the friendliest election forums for Hong Kong Island candidates took place at 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yesterday. The absence of candidates from the Liberal Party,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the ticket headed by Regina Ip Lau Suk-yee made it largely a friendly discussion between pan-democrats - which was probably a good thing for the DAB.

One guest asked from the floor why the DAB managed to win last year's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by a landslide. Since no one from the party was there, it did not have to reveal the secret of its success.

Tables turn on DAB candidates

In politics, enemies can quickly turn into friends and vice versa. In past election forums, Wong Yuk-man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saved his most vitriolic attacks for other pan-democrats. But on Tuesday he turned staunch defender of Democrat James To Kun-sun. With four minutes to direct questions at his Kowloon West opponents, Mr Wong spent his time attacking the DAB. Noting that the Beijing-loyalist party's candidate, Chung Kong-mo, had earlier attacked Mr To over an old scandal, without giving him a chance to respond, Mr Wong decided to give DAB a taste of its own medicine.

I planned to question [pan-democrat] Frederick Fung Kin-kee, but since the DAB is so arrogant and does not even allow Mr To to say a few words, I have changed my mind, he said. Mr Wong went on to criticise the DAB for supervising the government while being part of it. Each time the party's candidates tried to fight back, he and his supporters shouted shame on the DAB. I am doing the same to you as you did to Mr To, he said.

Democrats' wet publicity stunt

The Democratic Party is risking being labelled a one-trick pony after New Territories West candidate Lee Wing-tat followed colleague Yeung Sum's example of jumping into the harbour. It seems to be a sure-win publicity stunt for the Democrat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821027004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大公報
A17| 港聞
2008-08-21

僧多粥少團隊第二位難勝 譚耀宗嘆反對派「反民主」舉動

今年立法會選舉競爭情況激烈,尤以地方直選為甚。目前擁有最多立法會議席的政黨民建聯,今屆將派出二十九名候選人出戰全部五個選區。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坦言,今屆參選的團隊較過往歷屆為多,所以要拿到足夠選票讓名單第二位的候選人當選絕非易事。他慨嘆,如果○五年的政改方案沒有被否決,今屆選舉便會有更多議席,為更多有志之士提供晉身立法會的機會。

本報記者羅秉昆

在民建聯中擁有最豐富立法會選舉經驗的譚耀宗,早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暢談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形勢。他坦言,今屆立法會選舉的難度較過往歷屆都高,因為參選的人數和隊伍很多。「很多選民可能覺得很混亂和很難理解也說不定,所以市民都不知道應該怎樣投票。」除了反對派有新的政黨如公民黨和社民連等相繼成立外,不少具實力的愛國愛港陣營候選人也出來參選,民建聯很大機會被「分薄」票源。

寄望陳克勤過關

回歸後經歷過三次立法會選舉的民建聯,選舉經驗絕對毋容懷疑,但譚耀宗表示,民建聯於今屆立法會的形勢十分嚴峻, 「難度是在第二席上,可能有很多人爭,因為人人都想拿到兩席,對手的政黨也想拿兩席。」他說,今屆的目標是希望能多取議席,但實際點去想,若能保留目前的議席數目已算不錯。他特別「點名」九龍西李慧瓊和新界東陳克勤,希望兩位年輕人能當選,為議會帶來新氣象。

譚耀宗說,隨著公民意識不斷進步,候選人越來越多也是必然趨勢,然而若政制未能同步跟進,便會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二○○五年政府推出政改方案,希望能令香港的政制向著普選的目標邁進一步,然而在社會各界均支持方案的背景下,二十四名自稱為「泛民主派」的反對派議員竟一致作出「反民主」舉動,投票否決政改方案,令香港政制原地踏步。譚耀宗說,若方案獲通過,今屆議席應可增加。

遺憾反對派阻政改

「很可惜○五年增加不了議席,仍然是五大選區,如果增加了議席,選區又分拆一下,情況可能會好點。」譚耀宗無奈地說。所以他今次希望市民在今屆選舉中支持民建聯,因為民建聯很明確地支持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及二○二○年普選立法會。他表示,要成功落實普選,關鍵在於二○一二年的選舉制度如何進步: 「所以如果市民希望香港的政制能夠穩定發展,支持民建聯,對落實普選就有保證。」除了競爭激烈外,民建聯在五個選區分別面對不同的困難。譚耀宗說,九龍西李慧瓊的知名度不足、九龍東減少一個議席、新界東反對派不採「鑽石名單」、新界西工聯會王國興參選等,均成為民建聯的隱憂。譚耀宗鼓勵該黨的候選人,要讓市民知道他們過往的政績,以真誠及實事求是的態度打動市民; 「如果他們是新登記選民的話,希望他們可以考慮我們。」民建聯參選有趣資料參選地區直選人數:29 人

參選功能界別選舉人數:3 人

已自動當選的候選人:黃容根(漁農界)、黃定光 (進出口界)

各區最年輕候選人:新界東劉國勳(27 歲)、九龍西鄭泳舜(29 歲)、新界西梁嘉銘(29 歲)、港島郭偉強(30 歲)、九龍東洪錦鉉(32 歲)平均年齡最低團隊:九龍西團隊,平均年齡34.3 歲最年輕領軍人物:九龍西團隊李慧瓊(34 歲)擁有政府工作經驗人數:1 人,新界東陳克勤,曾

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特別助理

直選團隊區議員人數:21 人,佔民建聯總參選人 數近七成

直選團隊區議會主席及副主席人數:4 人,佔民建 聯總參選人數近一成半

直選團隊角逐連任人數:6 人,佔民建聯總參選人 數逾兩成

競選口號:您我同心,香港可以更好競選網站: www.election.dab.org.hk/legco/html/legco_00_c.html



 
文章編號: 20080821002007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頭條日報
P32| 港聞| 中環HighTea| By 黃麗君
2008-08-21

口舌之爭無助提升選舉氣氛

今屆立法會選舉還有兩個多星便到投票日,但整體選舉氣氛不算熱烈。選舉議題不能引起市民共鳴,看來是其中一原因,而選舉議題不吸引,很多時是候選人的討論不離口舌之爭,對社會政策的討論不夠埋身,與市民的生活聯繫不上,市民因此表現出不關心,乃屬意料之事。

在芸芸選舉辯論之中,其中一個極盡反映候選人間口舌之爭的議題乃新界東選區的辯論。新界東據報導亦屬戰況激烈的一個選區,民建聯有機會取得足夠票數取得兩個議席,因此眾多候選名單均以民建聯名單中排第二位陳克勤為攻擊目標,選舉如戰場,這種策略無可厚非,但圍剿陳克勤是否奏效,卻要看議題是否有殺傷力,觀乎在最近的選舉論壇中,各黨派攻擊陳克勤過去兩年多出任特首辦公室特別助理毫無建樹作,則頗有純為批評他而發炮,並未予人言之有物的印象。

陳克勤無故受圍剿

各政黨對陳克勤的批評不離陳在特曾辦任職時,並沒有為市民爭取權益,一位候選人說陳雖然在政府體制內,「但佢乜都做唔到,有無搞錯。」另一位候選人說:「陳克勤話佢會聽唔同意見,但過去幾年佢去咗邊?有無聽我地意見?我真係睇唔到。」更有候選人稱自己經常在政府總部飯堂用膳,卻從未遇上陳克勤,暗示陳並沒有到處收集民意。

上述觀點的其中一大謬誤是把陳克勤當作議員辦,議員參選作出無限承諾,當選後便要交功課,證明自己有反映民意。現時大家找不著證據,看到陳克勤成功做到令特首急市民所急,便是不稱職。於是才有陳「乜都做唔到」的批評。但如果理性地看陳在特首辦的角色,他不是議員、只是職員,要遵守保密制,不能在有任何意見提供特首考慮後,也公開宣示,以及向市民交代。同時,陳作為特首辦特別助理,職級在這個辦公室之中是說不高、說低不低,提供一個意見後,上層有層層上司考慮、評估,上司不一定要接納他的高見,一個影響力有限的中級職員,有何方法令人相信他在位時有克盡己職,反映民意?假若同樣在該區出選的、知名度高如民主黨鄭家富和公民黨湯家驊、也是同樣做這一個職位,受著政府架構和各項規定的約束,他們又如何可以突圍而出,向市民展示自己已反映了民意?對陳克勤這種要求是否不切實際、還有點強人所難呢?

選舉論壇應重民生

至於不在政府飯堂用膳便不算有收集民意的批評則更加脫離現實,民意無處不在,政府飯堂到底幾有代表性?

事實上要攻擊民建聯名單的候選人,針對民建聯作為一大政黨,該當以現任議員劉江華在反映民意工作上,是否做得不足才具說服力,針對一個連區議員也不是的候選人,並批評他沒有反映民意,則令人感到非常啼笑皆非。從這次事件所見,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立法會候選人,水平是否如此低?大家有沒有更好、更實際、更有意義的議題辯論,為市民爭取權益呢?為甚麼候選人如此熱衷討論人事而非政策?候選人若只懂得口舌之爭,我們投他們一票,又如何令社會得益呢?一次選舉總會大家對香港從政人士多一層瞭解,但觀乎直至今日的各區選戰,水平之低,也實在令人非常失望。

新界東的參選名單包括自由黨田北俊、港人民權民生黨蕭思江、前線劉慧卿、民主黨黃成智、社民連梁國雄、中產之聲李子榮、民主黨鄭家富、公民黨湯家驊、獨立人士龐愛蘭,及民建聯劉江華。

逢週二至週四見報

公共事務顧問

[email protected] Z



 
文章編號: 20080821904008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星島日報
A19| 每日雜誌| 架勢堂| By 齊秀峰
2008-08-21

拒絕配票公民黨硬食民主黨

九月立法會選舉就快殺到,各區各黨都出現不少選情分析,最頂癮係不同民調,一時話公民黨形勢大好,一時又話民建聯支持度急升,場面認真「搞鬼」

地區混戰老大哥遇險

不過,無論點搞鬼,以目前情況而言,有一點都幾清楚,就係老牌大黨民主黨的情況,睇落相當「唔靚仔」。有喜愛分析選情的政壇老友話,民主黨本身有一定鐵票,但係今年五個選區中,有三個出現大混戰,民主黨首當其衝,部分現有議席存在危情。

首先講港島區,民主黨上屆靠馬丁大叫「告急」,成功贏到兩個議席,今屆馬丁退休,民主黨就派甘乃威同楊森上陣,無論是民調結果抑或民主黨內部,都一致認為民主黨可穩奪一席,要爭第二席有難度。換言之,「阿甘」呢個第二梯隊終於可以入立法會,楊森隨時被逼提早退休。

本來民主黨的情況仲想博同友黨配票,弊在公民黨一早耍手擰頭,搞到民主黨想黐公民黨金糠都難。公民黨企硬之餘,亦好落力「搶票」。現時公民黨一席在手,排在名單首位的陳淑莊要入立法會自然無難度,排第二的「余大狀」亦會連任,可以同徒弟一齊入立法會,但要增聲勢,相信余大狀要爭取做票後,楊森深明自己勢危,近排出盡法寶拉票,甚至連跳海都肯做,但要搶上似乎仲係差少少。

狂谷超雄高達要跳海

民主黨另一個高危地盤就係新界西,民主黨的前主席李永達「高達」,同埋轉會去社民連的「大夸」陳偉業,兩位現任立法會議員都幾危險。好多人以為「高達」始終做過黨主席,在民主黨的資歷都好深,計落知名度應該都幾高,無理由會有危機。不過,中大最近一項民調顯示,「高達」個席位真係「危危乎」。

公民黨派出張超雄轉戰新界西,雖然支持度不算特別高,要同「大夸」拗手瓜,但係「余大狀」同「袋巾梁」梁家傑蠢蠢欲動,想落新界西幫手站台拉票,用政治明星效應搶票。政壇老友形容,公民黨「狂啅」,同屬泛民的民主黨自然遭殃,畢竟對方的政治明星多,估計最受影響的是「高達」,隨時被人搶走選票、丟失議席。「高達」早在二千年立法會選舉時,已經試過墮馬,無法重返立法會,加上民調結果又不樂觀,搞到「高達」都好心急,於是昨日亦抄橋學楊森玩跳海,博支持度反彈。

心存大欲寧同室操戈

老友話,民主黨曾經係立法會第一大黨,雖然早年已將大黨之位讓給民建聯,但總算是反對派之首。按照現時勢頭,民主黨的議席將會進一步減少,反而公民黨就日漸壯大。上屆選舉,兩黨是戰友關係,今屆公民黨不再同泛民配票,雙方強弱可以話此一時、彼一時,政治最現實,成存敗亡,吃掉同一陣營的弱者壯大自己,是搞政治最常用的策略。兩黨選戰前暗中較勁,一心在全面普選之日爭取執政的公民黨,現在眼中看著的是選舉後反對派大佬之位,如果日後吃掉民主黨,取得社區基礎,就可以和建制派全面開戰,這場內戰的肉緊之處,可能是下個月選舉最主要的戲碼之一。齊秀峰



 
文章編號: 20080821003006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文匯報
A18| 香港新聞
2008-08-21

民協選舉短片 倣傚電訊推銷手法

 【本報訊】(記者 葉詠儀)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各選舉團隊均趕潮流,紛拍攝短片造勢。九龍西參選民協參選名單,昨日亦有一段約2分鐘的選舉短片面世,以民生議題為主調,包括批評政府當局扶貧不力、老人生果金沒有提高等,透過倣傚電訊公司的推銷手法,不斷利用「豈有此理」句子穿插其中。

擬舉行18場地區晚會

 民協候選人馮檢基稱,「豈有此理」這句話深入民心,亦配合政府漠視民生的題目。該短片除了在有線電視播放之外,還會在九龍西區的便利店、餐廳內播放。未來一段還會集中火力,在區內舉行18場地區晚會,藉以加強宣傳。

 九龍西選舉名單還有民建聯李慧地團隊,西九動力梁美芬團隊,自由黨田北辰團隊,民主黨涂謹申團隊,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團隊,社民連黃毓民團隊,公民黨毛孟靜團隊,報稱獨立的劉千石、譚凱邦、莊永燦,林依麗和柳玉成團隊。

前線短片放YouTube

 另外,前線昨日亦將早前拍攝的短片放上YouTube,為競選造勢,前線新界東候選人劉慧卿表示,由於潮流所趨,今屆立法會選舉較多採用You Tube、Facebook等途徑,與選民接觸,發放宣傳訊息。

 新界東參選名單有民建聯劉江華團隊,自由黨田北俊團隊,民主黨鄭家富名單、黃成智名單,港人民權民生黨有限公司蕭思江名單,社民連梁國雄,公民黨湯家驊名單,報稱獨立的龐愛蘭及李子榮。



 
文章編號: 20080821005018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南華早報
EDT10| BIZ| Legco 2008| By Eva Wu
2008-08-21

Democrats accuse MTR and Star Ferry of censorship

The Democratic Party yesterday accused the Star Ferry Company and the MTR Corporation of political censorship for rejecting its election advertisements.

The party said it had booked a video advert to run for two weeks from yesterday but the MTR had rejected it at the last minute on Tuesday. The Star Ferry Company had declined the party's request to advertise at one of its Hong Kong Island terminals, it said.

The party claimed the MTR Corp -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is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 had told it the video had been rejected because it contains unconfirmed information - a reference to an image in the film of a black box covering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uilding that may suggest the Legco is a black-box operation, meaning its operations are secretive and lack accountability.

Phrases written on the black box include reference to government-business collusion, exchanges of favours and fake consultation.

However, a spokesman for the MTR Corp said it had just expressed the concerns of its advertising agent.

The spokesman said the agent managed all election adverts. The MTR Corp was not aware of the nature of the agent's concerns, he said.

Democratic Party chairman  Albert Ho Chun-yan said the MTR was not dealing fairly with election advertisements.

I see selective political censorship in this case. It is targeting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this will lead to unfairness in the election. This may also threaten the city's freedom of speech, he said.

The party plans to stage a protest today outside the MTR Corp's head office in Kowloon Bay.

A lawmaker of the Beijing-friendly camp backed the MTR Corp, saying that the company had the authority to make its own decisions about election adverts intended for display within its domain.

Even though newspapers have often carried claims about Legco being a black box, Tam Yiu-chung, chairm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said the phrase might be too sensitive for the MTR Corp. The MTR is authorised to [reject adverts] because they are placed within its domain. It is difficult to challenge it, Mr Tam said.

This month, Roadshow, which supplies programmes for televisions on buses and minibuses, rejected an advert placed by Wu Chi-wai, the party's candidate in the Kowloon East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Kam Nai-wai, who is one of the party's Hong Kong Island candidates, said the Star Ferry Company had refused to allow the party to put up adverts on the staircase of its Central pier.

He said the rejection might be because of a line in the advert mentioning the June 4, 1989, crackdown in Tiananmen Square.

Johnny Leung Tak-hing, general manager of the Star Ferry Company, dismissed Mr Kam's claim.

For years we have not allowed the posting of political adverts. It is not selective censorship, nor are certain parties being targeted, he said.

Meanwhile, Andrew Cheng Kar-foo, one of the party's candidate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East constituency, and the Civic Party's Mandy Tam Heung-man, who is contesting the accountancy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aid their placards and posters had been withheld by mainland customs agents until early this week.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821027003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蘋果日報
A10| 港聞
2008-08-21

港鐵天星九巴 拒登民主黨廣告

【本報訊】民主黨投訴其立法會選舉宣傳廣告,接連遭公共交通機構封殺拒予刊登。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質疑包括港鐵、天星小輪及九巴三大交通機構,是害怕得罪北大人及特區政府,因此拒登民主黨選舉宣傳廣告,企圖打亂該黨的宣傳攻勢。民主黨今日會到港鐵抗議以示不滿。

港鐵:尊重代理公司

民主黨今年的選舉宣傳片,以正義英雄人物獨力難敵一個個從天而降、寫上「政治助理」及「官商勾結」等黑箱,最終要使出「神聖一票」絕招,寓意靠選民力量,才能制服戰勝黑箱作業。有關大綱內容7月已送交港鐵的廣告公司,打算在港鐵月台電視螢幕播出,最近卻突然接獲港鐵通知,指有關黑箱掩蓋立法會大樓的片段,有寓意立法會存在黑箱作業之嫌,是一個未經證實的資料,因此拒登該宣傳片。

港鐵昨晚解釋,一直有刊登各黨派的政治宣傳廣告,今次是尊重代理公司,根據指引作出拒登決定。

另外,民主黨立法會港島區三名候選人楊森、甘乃威及徐遠華,昨日在中區都爹利街石階,貼出原先擬在中環天星碼頭樓梯刊登的民主路競選廣告,原因是最近天星透過廣告公司,以「不希望有政治廣告」為由,拒登民主黨廣告。

何俊仁質疑,民主黨立法會宣傳廣告,接二連三遭港鐵及天星拒登,加上九巴拒絕在旗下巴士的路訊通播放胡志偉宣傳片,還有李華明在內地製作的競選宣傳品被扣查等事件,令人憂慮有關機構甘做保皇派的馬前卒,對民主黨競選廣告進行政治審查,粗暴干預立法會選舉宣傳。

另一方面,民主黨新界西李永達團隊昨天到青衣碼頭對出海面「跳海」,並在海中展示一幅寫有「反對興建十號貨櫃碼頭」的大型橫額。李永達指,在青衣碼頭興建十號貨櫃碼頭會帶來不少污染問題,呼籲青衣居民關注問題的嚴重性,並團結一致地向政府表達反對興建碼頭的訴求。

 
文章編號: 20080821006002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明報
A18| 政情| 九龍西
2008-08-21

譚凱邦批選舉處不環保

九龍西候選人譚凱

邦昨在記者會指出,

選舉事務處向選民寄

出宣傳單張時造成浪

費,他指出,單是九龍西派發的300 萬封選舉郵件,等同要斬殺2500棵樹。他又說,在商舖貼一張海報,選舉處就要求籤一式3 份共9 張的文件,有關做法亦不環保。

打低調選戰的劉千石,昨日落區貼海報期間,剛巧碰見對手田北辰,二人互相上前握手和合照。九龍西候選人尚有民建聯李慧瓊、民主黨涂謹申、社民連黃毓民、民協馮檢基、公民黨毛孟靜、獨立人士龍緯汶、譚凱邦、柳玉成、莊永燦、林依麗和梁美芬。



 
文章編號: 20080821004019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蘋果日報
A10| 港聞
2008-08-21

2008立法會選舉 獲六叔六嬸祝福邵逸夫姪孫參選誓爭真普選

【本報訊】「六叔」邵逸夫姪孫、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主席邵在德大打「求變」旗號參選,挑戰長期被自由黨控制的立法會商界(一)功能組別議席。邵表示,他支持民主普選,拉票期間發現不少選民認同其求變精神,目前除得到商界重量級人士黃匡源、前布政司鍾逸傑公開支持,亦獲「六叔」和「六嬸」方逸華祝福,「我對今次參選十分有信心,相信有機會勝出。」

記者:林俊謙

身兼邵氏父子有限公司董事的邵在德在辦公室接受記者訪問,略懂廣東話的他全程以英語對答。他說,香港現時的發展模式,並無顧及持續發展需要,令本港生活質素越來越差,外國投資者卻步。他希望透過參選,改變香港總商會因其立法會議席17年來缺乏競爭,導致影響力和領導力日漸下降的情況。

批評對手無長遠願景

訪問中,邵在德不時流露對自由黨對手林健鋒的不滿。他說,當選後會推動城市規劃改革,提升香港的生活質素,因為林健鋒的政綱未有提出香港長遠發展的願景。他又指出,總商會不少會員不滿會方和自由黨關係過於密切,希望來屆立法會有獨立人士為選民發聲。邵又表示,他過去一直支持民主,個人曾於03年和去年參加7.1遊行,他認為港人早已準備好迎接普選,若然當選,他將爭取香港在2017年和2020年的普選時間表內落實真普選。他又指,拉票期間,發現多數選民對他今次參選持正面態度,是時候為總商會作出改變。

承認邵氏聲譽有幫助

談到跟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高層「六叔」、「六嬸」的關係時,邵在德稱,「他(六叔)對我參選感到很高興,希望我能做到最好。」方逸華亦對他參選表現興奮,「她走到我弟弟(現職無線電視)的辦公室,說Markus(邵在德洋名)參選立法會了,實在太好了,恭喜你們!」他承認,邵氏家族在內地的聲譽對其選情有幫助,他亦希望透過家族和內地的良好關係和中央政府溝通,但強調今次參選,最希望是靠政綱和個人努力當選。

欲與對手辯論被拒

【本報訊】邵在德昨日與記者談及選舉工程進度,他稱一直爭取和對手林健鋒公開辯論,但香港總商會至今只安排兩人在不同場合向選民拉票,未有安排他們同場正面交鋒。總商會接受他查詢時稱,需要兩名候選人就辯論安排達成共識,但有候選人不同意跟對手同場辯論。邵認為,總商會的安排實屬不幸,認為無助選民挑選候選人,並質疑林健鋒有意避開辯論。

林健鋒否認迴避

邵在德表示,他也曾就事件透過電郵向林健鋒查詢,但林只稱尊重總商會安排。林健鋒昨日接受本報電話查詢時,否認故意避開和邵公開辯論,指有關安排是由總商會決定。被問到若然不介意公開辯論,會否主動向總商會提出建議,改變現時安排,林健鋒稱作為參選人,應該尊重總商會安排,不會提出有關建議。邵在德表示,截至昨日,該界別只有港台一場選舉論壇,讓他和林健鋒二人公開辯論,他相信近日的梁展文事件將成為其中一個選舉議題,他希望透過參選改變市民對商界的負面看法。

 
文章編號: 20080821006002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南華早報
EDT10| EDT| By Ambrose Leung
2008-08-21

First election battle for chamber's seat since the handover

Continuing our series o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Ambrose Leung looks at the commercial (first) sector

The winds of change are blowing through the commercial sector.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handover, its voters will have to cast ballots to choose a Legislative Council representative, as an environmentalist-cum-businessman takes on the Liberal Party incumbent.

Markus Shaw, who is running on a platform of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up against Jeffrey Lam Kin-fung for the seat reserved for the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Just over 1,000 corporate voters are entitled to cast ballots in the contest.

Mr Shaw, a relative of media tycoon Sir Run Run Shaw, is backed by former chief secretary Sir David Aker-Jones, now president of the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Federation.

The Liberal Party has held the seat since 1997 and it has a strong presence in the chamber's leadership.

Mr Shaw, an independent and a former chairman of conservation group WWF Hong Kong, hopes to tap an undercurrent of grievances with the government. He has caused a stir among the traditionally conservative businessmen.

We need change ... and I am confident I can provide that. I have a very clear vision in my mind of what Hong Kong could become and how to make it happen, the 49-year-old businessman said.

Mr Shaw said that rather than representing business interests the Liberal Party was the party as usual and offered nothing new. It reacted to, and supported, government policies, he said.

I am not radical. I am not a dangerous anti-establishment candidate. By bringing about a contest, businessmen who want change can finally use their votes and make change happen, said Mr Shaw, who is Sir Run Run's grand-nephew.

As well as Sir David, the leading supporters of Mr Shaw include former legislator Peter Wong Hong-yuen.

Markus is not a rebel, but is a very rational thinker who can bring knowledge and fresh ideas to the constituency. It is good to have a change, since the current incumbent has been there for a long time, Sir David said.

But Mr Lam is confident of success because of his good relations with the mainland,

I have a good track record and my work has long been supported by the chamber's members.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a narrow field of issues, my platform caters to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ectors, including big busines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r Lam said.

Among his nominators are leading property developers including Cheung Kong, which together with other conglomerates can muster more than 30 per cent of votes in the sector.

Mr Lam denied his prominent use of the phrase a clear blue sky in publicity material was a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from Mr Shaw.

We have always support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world changes every day, and however it changes, what is important is to maintain a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 he said.

Liberal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dismissed the suggestion that some businesses were supporting Mr Shaw's campaign because they were dissatisfied with his party.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821027004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壹週刊
A068-070| 時事| 新聞耳目
2008-08-21

中聯辦唔「協調」保皇黨鬼打鬼

九月立法會地區直選人數達破紀錄的一百四十二人,平均四點七人爭一個議席,即使保皇黨也罕有地在多區出現「鬼打鬼」。原因之一是協調保皇各派的中聯辦,十一月換班,主任高祀仁及至少四個副主任都「拜拜」走人,無「阿爺」出手協調,保皇各派互不相讓,出現回歸以來首場六國大封相!

「點解協調?係咪想協調到得番五個人,全部自動當選咁核突!咁唔道德!咁唔公平!」說話的竟然是向來聽令中央協調的保皇派友好區議員莊永燦,他九月角逐九龍西立法會議席。

左右夾擊「鼠王芬」

本身是律師的莊永燦,七十年代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同屆有捲入港大民調風波的董建華家臣路祥安。莊永燦雖以獨立人士身份參政,但親中背景極濃,去年獲左派團體「九龍社團聯會」支持下勝出區議會後,加入「鼠王芬」梁美芬牽頭的西九新動力。梁美芬是城大法律系副教授,因多次為人大釋法護航,今年獲中聯辦力挺出選九龍西;她因不惜到後巷捉老鼠搏宣傳,被傳媒叫做「鼠王芬」;她本來有一定勝算,詎料遇上徒弟莊永燦挑戰。

原來莊永燦三月曾建議梁美芬跟他拍檔參選,但梁婉拒後卻另起爐灶,難怪一提起「鼠王芬」,便句句有骨,「我同佢都係法律界人士,佢喺大學教書,我就係法律戰場實戰三十年嘅執業律師,我係徒手搏擊呀……而且我有秘密武器,我係潮州人!九西差唔多有成廿萬家己冷,我絕對有機會呀!」

那中聯辦沒有出手勸退嗎?「我今次參選無尋求中聯辦支持,佢地都無勸退我!」他直言。根據港大月初的民調顯示,莊永燦的支持率長期不足百分之二,連排名都沒有,難言「有機」,但對梁美芬來講,就分薄了不少票源;原來港大民調最近顯示九西排名依次為馮檢基、涂謹申、毛孟靜、李慧瓊、田北辰、劉千石和黃毓民,梁美芬只排第八,同屬保皇黨的田二少已搶了她不少票,試問她怎捱得住莊再插一刀!

自由黨復仇

像九西一區出現三個保皇黨鬼打鬼,過往有中聯派協調,甚少發生,今屆卻連最矚目的港島選區也出亂局。曾因勝算不高而放棄港島的自由黨,上月底突宣佈派「屋村師奶議員」林翠蓮出選。林是東區區議員,曾建議由區議會進身立法會的議員,若要連任必須循地方選區直選,踩正自由黨禁忌,被視為黨內邊緣人。怎料今次突然「委以重任」,原來也是因為中央協調失敗的結果。

「民建聯葉國謙堅持出選區議會界別,逼走自由黨劉皇發後,自由黨當然要有仇報仇啦!而家派蓮姐出嚟,田少等高層都知佢勝算係零,所以一早講明唔俾資源,只叫啲職員『目及』住佢唔好亂講野!蓮姐至少可以保到一千票,隨時可以整死民建聯排第二嘅蔡素玉,或者拉住葉劉衫尾想偷雞入局嘅史泰祖!」一自由黨高層說。

據知,自由黨出招後,兩個「阿爺愛將」蔡素玉及葉劉淑儀激到紮紮跳,前者驚議席不保,後者怒做不成票後,無法帶排第二的名醫史泰祖入局。

保皇黨內訌之餘,中聯辦過往在選舉前勸退不少的「騎呢」對手,今屆也清理得不徹底。原來這些對手本身雖未必勝出,但足以搞局。例如專做「民主派打手」的民建聯王紹爾,今屆無理黨規自行報名參選九龍西,親中陣營頓時奇怪「阿爺」何故無協調。直至最後一刻王紹爾才離奇地「未有及時在銀行存入選舉按金」,自動喪失參選資格,他沒詳細解釋,但據知,中聯辦最後一刻才補到鑊。

中聯辦大換班

保皇黨今屆亂龍,據知與中聯辦將於十一月大換班有關。上任長達六年的主任高祀仁會正式退下來,換上擁有博士學歷、曾經擔任前中央組織部部長宋平秘書的彭清華,彭現時為中聯辦副主任。其餘六個副主任中,除郭莉及李剛可能留低外,周俊明、黎桂康、王鳳超及鄭坤生全部撤換,以配合習近平出掌港澳事務的新作風。

中聯辦在換班的尷尬期中無法盡力協調各區勢力,加上內部各有盤算,有官員為求為自己日後下台鋪路,不惜透過今次選舉拉關係,「廣交好友」;留低的人,則各自捧愛將出選,務求一舉成名搏紮職。其中一例是中聯辦九龍工作部部長林武,就對梁美芬「幫到出面」,不只幫她召集地區樁腳,更不避嫌幫她四處拉票,結果引起自由黨高層不滿,向中央投訴。

中聯辦無力壓場,保皇黨於是鬼打鬼,民主派會否漁人得利,就拭目以待。

兩區候選人名單

港島區

自由黨林翠蓮名單

民主黨甘乃威、楊森名單

社民連曾健成

民建聯曾鈺成、蔡素玉名單

獨立蕭敏華

獨立勞永樂

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

獨立葉劉淑儀、史泰祖名單

獨立黎志強

九龍西

獨立莊永燦

民建聯李慧瓊名單

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名單

民主黨涂謹申名單

公民黨毛孟靜名單

獨立林依麗

獨立梁美芬名單

社民連黃毓民名單

自由黨田北辰名單

民協馮檢基名單

職工盟劉千石

獨立柳玉成名單

環保觸覺譚凱邦

騎呢女律師打葉劉

除了自由黨、民建聯夾擊,葉劉在港島還有不少騎呢對手,包括於選舉論壇上在頭頂插針「自治」的前法援署律師蕭敏華。

記者問四十七歲的蕭敏華參選原因,怎料她答得騎呢:「我十年前去獅子山行山,告別啟德機場,突然失足由兩米高跌到地上,盤骨發出巨響極痛!咁多年來我睇過十幾個骨醫、脊醫、少林寺內功高手、磁石醫生、隱世名醫都治不好!不過我見識過啲高手後,先知金庸小說內啲主角,係真o架!」

九唔搭八的蕭敏華說自己研究針灸同自然療法,在選舉論壇上即場為自己針灸,在頭頂施針減壓,又教導無錢醫白內障的阿婆用珍珠粉洗眼;她連政綱也怪雞:把香港打造成自然療法中心。她的拉票方法是就選民的奇難雜症「俾意見」。

八十年代在港大讀社會科學的蕭敏華,當過學生會刊物《學苑》總編輯,八二年日本政府篡改教科書,她和當時讀港大醫科生的郭家麒,號召全港市民滴血寫血書,把血書送上北京。畢業後,她當過中學教師,後來考了法律學位,加入法援署,專做工傷案件,她形容自己「睇盡低下層有幾苦」,希望挺身而出為民請命。

蕭敏華曾向葉劉淑儀自薦,要求合組名單參選今屆立法會,她說葉劉:「諗咗一分鐘都冇」就拒絕。一怒之下,蕭決定上陣單挑葉劉,「佢眼界唔夠,對基層認識又唔足,我同佢本來可以互補不足……」

 
文章編號: 20080821112021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am730
M18| 新聞
2008-08-21

反黑箱作業廣告遭禁播民主黨指港鐵政治審查

本地 

民主黨近日接連被公共交通機構拒登競選廣告,該黨一齣表達抗議黑箱作業的宣傳片,遭港鐵以「影片有未經證實的資料」為理由禁播,民主黨批評港鐵選擇性政治審查,今日將到港鐵九龍灣總部抗議。港鐵則否認指控,強調所有廣告均須符合有關的指引。

民主黨上月聯絡港鐵的廣告公司,欲在月台的電視屏幕播放選舉宣傳片,並獲預留廣告時段,但港鐵最終拒絕播放宣傳片。該段宣傳片的內容主要表達抗議黑箱作業,片中有一個黑箱掩蓋立法會大樓,並見官商勾結的字眼,民主黨引述港鐵的回覆,認為這代表立法會的運作是黑箱作業,「是一個未經證實的資料」,因而禁播該片。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說,影片只是一項政治表述,港鐵可能對號入座,「佢(港鐵)可能驚得罪作為大股東嘅政府,又或唔想得罪大商家。」他譴責港鐵將政治審查凌駕商業運作,扼殺該黨進行正常的宣傳,「好遺憾港鐵嘅水平咁低,粗暴作政治審查,干預言論自由。」對於民主黨部分候選人早前分別被Roadshow及天星小輪拒登競選廣告,何俊仁認為這並非個別事件,直指有「黑手」封殺民主黨。

港鐵發言人表示,目前港鐵各車站有不同類型的政治廣告,當中包括各黨派以及民主黨的廣告,因此不存在政治審查問題。發言人又說,在港鐵系統刊登廣告,先經其廣告代理得高貝登廣告公司處理,並須符合相關的指引,考慮因素包括確保乘客利益、平衡廣告客戶需要及乘車環境等,至於拒絕民主黨的宣傳片是廣告代理的決定,港鐵事前曾被知會,並尊重有關決定。

另一方面,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批評選舉浪費大量紙張問題,由於候選人可向每名選民免費寄發一份宣傳郵件,但選舉事務處未能為候選人提供一戶一地址的標貼,以致若一戶有4名選民便獲4份相同單張,粗略估計單是5個地區直選,便涉及派發2,000萬封選舉郵件,相等需砍伐1.7萬棵樹。



 
文章編號: 20080821892003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頭條日報
P22| 港聞
2008-08-21

「叉頸論」遭攻擊葉劉信選民智慧

立法會選舉將於半個月後舉行,再戰港島區直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遭受對手攻擊,早前她說的「叉頸論」,被人大做文章。葉劉淑儀坦言,相信選民智慧,會明白自己的說話如何遭歪曲或斷章取義,經一事,她會提高警惕,小心言行。本報記者

葉劉淑儀上月被問及有香港記者採訪北京奧運門券發售情況時遭當地公安「叉頸」時,曾作出一番技術性的回應,她當時又強調各方當時應以和為貴,以尊重新聞自由。

有關言論被選舉對手斷章取義借題發揮後,葉太已就當時言論或令人混淆致歉。葉太日前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說:「我時時刻刻都擔心自己成為讓人攻擊的焦點,去年補選已給人攻擊得很厲害。我是高風險的,人家最希望我們犯錯。」她認為「香港市民是有智慧的,看得通這些負面宣傳。」

與民建聯各有各做

說到拉票策略,她不會視民建聯曾鈺成為競爭對手,但為尊重民主選舉,加上配票技術困難,今次只能「各有各做」;至於自由黨林翠蓮出選,葉太指出,反會分薄建制派的票源。在公民黨排頭位出選的陳淑莊:「(陳淑莊其中一個競選口號)Tanyaforyouth就像小學唱遊,像在做戲……完全無理念和內涵,其實香港很多青年人都有思想有深度。」由甘乃威領軍的民主黨:「還用宣傳車播咪,很行貨,今時今日很難打動選民。」參加港島區直選的還有獨立人士勞永樂、公民起動何秀蘭、社民連曾健成、獨立人士蕭敏華,以及另一獨立人士黎志強。



 
文章編號: 20080821904007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南華早報
EDT10| EDT| By Fanny W.Y. Fung
2008-08-21

Contenders woo pan-democrats

The pan-democrats may not have a candidate in the contest for the district councils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but they are proving a force in the campaign between two pro-government figures.

Beijing loyalists Daniel Lam Wai-keung and Ip Kwok-him are both appealing for the rival camp's support and traded blows on the issue at a forum yesterday.

When you held the seat, pan-democrats felt you never consulted them, Mr Lam, a vice-chairman of the Heung Yee Kuk, told Mr Ip, a vice-chairm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Mr Ip, who is aiming to recapture the seat he held from 2000 to 2004, responded: It is normal that pan-democrats and I have different views. But I have contact with them.

Mr Lam said being an independent would enable him to work with different groups and reflect opinion in an unbiased way.

The district council sector's constituents are from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You are the DAB's vice-chairman and will have to vote in Legco in line with your party's stance. How can you represent all district councillors? he asked Mr Ip.

Mr Ip criticised Mr Lam, elected in 2004 as the kuk's Legco representative, for his participation record in Legco. You did not attend many bills committee meetings and did not raise many questions in Legco either ... for three years you have not moved any motion, and for two years you have not raised any question on the government budget.

Mr Lam responded that much of the bills committees' discussion was repetitive and that he had been absent from only one of the 129 council meetings during his term.

There are 428 district councillors registered as voters of the constituency. Mr Ip has been seen as the frontrunner in the battle, as his party has 129 members in district councils.

The way was opened for him to stand after incumbent and kuk chairman Lau Wong-fat decided to move to the kuk's seat after negotiations.

Mr Lam acknowledged he was at a disadvantage but said he would try hard to garner support.

Mr Ip said his party supported th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all appointed seats in district councils, but Mr Lam said that would require further consideration after universal suffrage was implemente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821027004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新報
A12| 政情
2008-08-21

港鐵拒播民主黨選舉廣告

【新報訊】民主黨昨日指出其立法會選舉廣告一再被拒,昨日早上先有港島區的甘乃威宣佈天星碼頭以「不希望有政治廣告」為由,拒絕展示早已簽約的戶外廣告。下午民主黨主任何俊仁則表示,前日被港鐵拒絕播放他們製作了兩個月的短片廣告。何俊仁形容,港鐵以政治審查凌駕商業運作,儼如「白色恐怖」。

指政治審查凌駕商業

何俊仁團隊稱,他們早在7月已開始聯絡港鐵廣告公司,就在月台的電視屏幕買下廣告時段播放立法會宣傳短片商討。但在個半月後,港鐵通知民主黨其廣告內容有未經證實資料,所指的是影片內一個掩蓋著立法會大樓的黑箱,令人認為此是代表立法會運作黑箱作業。港鐵亦表示,民主黨的廣告會引起乘客不安,所以拒絕播放。

港鐵回應本報查詢表示,在港鐵內的廣告均是由廣告代理公司得高貝登處理,拒絕民主黨廣告的決定是得高貝登根據廣告條款作出的,港鐵亦尊重得高貝登決定。記者其後再致電得高貝登查證,惟該公司沒人接聽電話。

何俊仁對港鐵粗暴為作出政治審查表示遺憾,並認為港鐵是干預言論及表達自由。民主黨亦不滿港鐵以「咁差水平的解釋說他們的廣告不符合事實」。他認為是港鐵內有人要「獻媚」,要取悅人,所以自己在內部進行政治審查。



 
文章編號: 20080821033005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信報財經新聞
P07| 政策政情
2008-08-21

莫乃光:若晉身立會必提推動資訊科技發展動議

  立法會地區直選固然激烈,但功能組別也不遑多讓,資訊科技界方面,公共專業聯盟的莫乃光【圖中】與權智主席譚偉豪鬥得如火如荼,資訊科技界三個組織昨晚合辦了一個候選人論壇,譚偉豪缺席,莫乃光唱獨腳戲。莫乃光直指雙方選情緊湊,雖然對手背後有龐大的機器幫助箍票,但他仍然有信心贏取議席,承諾若一旦成功晉身議會,將提出推動資訊科技發展的動議辯論,提高各黨派及社會的關注。

  由資訊科技界三個組織合辦的選舉論壇,早於本月初發信邀請兩位候選人出席,譚偉豪回覆指會缺席論壇,接近二十名的與會者並沒有因而攻擊他。莫乃光認為自己在2000年以及2006年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中,得票都較譚偉豪高,有信心今次可以贏取議席,並承諾一旦成功晉身議會,將提出推動資訊科技發展的動議辯論,提高各個黨派和社會的關注。莫乃光2000年得四百八十三票;譚偉豪得三百六十一票;2006年莫乃光以一千二百二十八票成為界別票王,譚偉豪則獲得一千零七十一票。

  資訊保安的問題成為昨晚主要探討的議題,有界內人士發問時批評以往的立法會議員忽視資訊保安的重要性,一旦發生洩密或電腦被盜用等事情時卻只懂上街投訴。莫乃光回應時也表示,每逢選舉等政治敏感期間,都會收到很多相關的投訴,認為資訊科技被人錯誤地使用於攻擊他人,當局卻沒有任何行動■

 
文章編號: 20080821391013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信報財經新聞
P07| 政策政情
2008-08-21

馮檢基指泛民互搶選票

  立法會九龍西選區戰況激烈,民協馮檢基【圖左】名單昨天推出九西宣傳短片時表示,今屆選舉泛民候選人之間互相搶走選票的機會較大,例如公民黨毛孟靜將與民主黨涂謹申爭取中產票,而社民連黃毓民與民協的票源較接近,相比之下,親政府陣營則較易協調,並指民建聯李慧瓊與獨立候選人梁美芬亦有配票。

  馮檢基指出,民建聯將深水埠區和油尖旺區「讓給」梁美芬,沒有積極到該區宣傳,以民建聯上屆得票六點一萬票計,只要保四萬票已相當「穩陣」,可以分二萬票給梁美芬。排在該名單第二位的莫嘉嫻亦稱,有個別區議員在九龍城的街站為梁美芬拉票時,亦是穿著印有「民建聯」的外套。

  馮檢基未有評論梁美芬的勝算,但表示擔心對方會分薄自己的基層票,未來民協一連多晚在不同屋苑舉行宣傳晚會,並會在三十一日晚舉行大型九西晚會,為選舉造勢。

  九西其他參選名單包括獨立莊永燦、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獨立林依麗、自由黨田北辰、獨立劉千石、獨立柳玉成和環保觸覺譚凱邦。

  此外,新界東前線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昨天亦推出網上宣傳攻勢,包括透過網絡宣傳單張、facebook、YouTube的宣傳片等,更是首張用上Google map技術的名單,日後選民可在網上搜尋到劉慧卿在新東的宣傳動向,以及曾舉辦地區事務、示威等的地點。

  新東其他參選名單包括民主黨鄭家富、黃成智、公民黨湯家驊、民建聯劉江華、自由黨田北俊、社民連梁國雄、獨立龐愛蘭、李子榮和蕭思江■

 
文章編號: 20080821391013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大公報
A17| 港聞
2008-08-21

葉國謙林偉強望良性競爭

【本報訊】記者宋佩瑜報道: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中,今屆區議會出現雙雄對決的局面,候選人葉國謙和林偉強昨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的論壇時表現客氣,以「謙哥」、「強哥」稱呼大家,希望彼此良性競爭。林偉強表示,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沒有政治包袱,如果當選將協調各政黨,反映不同黨派區議員的意見。

林偉強:無黨一身輕

主持人問林偉強: 「民建聯在區議會佔大多數,為何明知輸而參選?」林偉強說,自己服務議會二十八年,有一定的經驗,在任期間有往績可尋,但葉國謙在議會的表現則有正負面,例如過去沒有充分諮詢反對派人士的意見,所以在重新考慮下,認為可以進行良性競爭。葉國謙反問他,過去在議會的參與度亦不足,日後要兼顧區議會主席和立法會議員的工作,會否分身不下?林偉強則說: 「我過去在議會從無缺席過,只是其中一次由於公務不在香港,但相信只要時間安排適當,不會有分身不下的問題。」林偉強解釋,過去少有在議會提出動議辯論,是由於在立法會要得到足夠票數支持,如果被議員提出修訂,反而對整件事不利。他強調,過去一百二十七次會議中全部都有出席,亦為業界提出超過五十條附屬問題。

另外,林偉強向葉國謙提問: 「如果區議員和民建聯的意見有出入,如何取捨?」葉國謙回應說: 「如果是地區問題,會以地區議員做主導,而民建聯在立法會是針對全港政策和監察政府,如果地區和中央(民建聯)意見上有所牴觸,會進一步討論,尊重地區的意見。」

葉國謙:感謝劉皇發

主持人提出,早前有鄉事派覺得民建聯太霸道,林偉強表示: 「大家都是愛國愛港,希望良性競爭,報了名就盡力而為。」葉國謙說: 「如果被指霸道就應該檢討,感激發叔(劉皇發)畀機會民建聯參選區議會。」??



 
文章編號: 20080821002008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明報
A18| 政情| 選舉Fun Wall
2008-08-21

建制派絕跡外國記者論壇

港島區近日有不少論壇,候選人都很難去齊,好像近期的樹仁、港大和昨日舉行的外國記者協會(FCC)論壇,葉劉淑儀名單都全體缺席,當中外國記者會論壇更是建制派絕跡,不單葉太沒去,民建聯曾鈺成名單和自由黨林翠蓮名單都沒有現身。

候選人選擇出席部分論壇

在民建聯名單排第二的蔡素玉解釋,曾鈺成有事未能前往,她早已預約了一項港大同學活動,無法答應出席論壇。有關同學活動後來取消,但她稱為免多番改動,故決定不出席論壇。

葉劉淑儀辦公室發言人表示,葉太因為有其他活動而未能抽空前往論壇。林翠蓮表示,因為剛於週一發生交通意外,其丈夫即選舉經理馮德聰表示為免林翠蓮撞車後再作「強烈用腦」活動,故決定不出席論壇,但昨日她亦有落區派發傳單。

今屆不少候選人寧願集中火藥,只選擇出席電視台或電台主辦的論壇,故其他不少論壇都出現候選人「缺陣」的情況。



 
文章編號: 20080821004020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明報
A19| 政情| 商界(第一)| By 羅翠欣何珮欣
2008-08-21

挑戰自由黨自動當選「傳統」邵在德火併林健鋒

自回歸以來,立法會功能界別商界(第一)都沒有競爭場面出現過,全是由自由黨成員自動當選。今屆首次出現競爭,由「六叔」邵逸夫之侄孫邵在德挑戰現任議員自由黨林健鋒。林健鋒不願評論自己的勝算,但表示選民給他正面回應。林亦得到不少大財團如長實、中信泰富和恆基等提名支持。

明報記者羅翠欣何珮欣

林健鋒在4 年前從黨主席田北俊手中接棒,出任商界(第一)代表。他以政府常說的一句話「仍有改善空間」形容自己過去4 年的工作。他說,香港的前景非無風無浪,仍有美國次按、通脹等隱憂,擔心會影響本土經濟及競爭力。他強調,業界需要一個熟識商界和明白運作的人士,充當業界與政府之間的橋樑。林健鋒希望透過自己在中港兩地的溝通及人脈,為業界服務,如進一步爭取深化CEPA,加大商機。

林健鋒:官商勾結指摘不公道至於近日發生的梁展文事件,以及過去幾年常有人批評「官商勾結」,林認為,商界做事一直循規蹈矩, 「若有人亂扣帽子,經常說什麼『官商勾結』,對商界特別是中小企很不公道」。他建議,政府應認真審視制度上是否出現灰色地帶,提高透明度,減少「官商勾結」的誤解。

邵在德表示,在公佈參選後已通知六叔,六嬸方逸華得知消息後,更親自跑到其弟弟在無線工作的辦公室,表示支持他參選。但邵在德強調自己會自行拉票,不希望透過關係當選,往後若需要與中央建立溝通渠道,他願意使用任何方法,包括透過在內地名聲不俗的六叔。

邵在德:獲方逸華支持

總商會內近乎全部主要會員也支持林健鋒,但邵在德仍認為自己有很大機會勝出,他稱自己接觸很多總商會人士覺得,近年總商會與自由黨關係過於密切,不希望商會與政治團體綑綁在一起。他不諱言,很多人已經多達17 年沒有投過票,不少人致電查詢到時要帶什麼東西去,證明商界其實很期待有競爭的選舉

對於梁展文事件,他認為政府在審批過程中犯下很大的失誤,希望日後會有更嚴謹的審批制度。對於林健鋒拒絕評論該事件,他批評對方是避免惹其中一名提名人(新世界中國集團)的不滿。



 
文章編號: 20080821004028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文匯報
A18| 香港新聞| 大亂陣腳
2008-08-21

陶君行翻舊帳 責民主黨「霸道」

 今屆立法會選舉反對派陣營內訌爭位,每每出現舊人不讓新人上位的情況。在昨晚的九龍東選舉論壇上,參加過多個政黨均被「趕走」的陶君行大翻民主黨舊帳,指自己與民主黨的領導層在最低工資問題上意見不合,即被對方一句「出面海闊天空」要求他離開,質疑民主黨所謂「培訓接班人」只是一個口號。而民主黨競逐連任的李華明,在論壇上以一句「(是次以另一張名單參選的民主黨「第二梯隊」成員)胡志偉機會好多」,為自己不願傚法該黨前主席楊森在參選名單中排第二而遭批評開脫,恰好成為陶君行的批評的「明證」。

斥「培訓接班人」只是口號

 在論壇上,被問及同黨的胡志偉要以「退選」作為威脅,才能成功爭取參選機會時,李華明未有正面回應。對於他年前曾向傳媒透露,自己希望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放棄參選立法會議席,但今年突然又決定再披戰衣,不肯傚法楊森在港島區名單排名第2,讓胡志偉當選時,李華明只說該黨目前在各區均有2隊參選,「已盡力去做」,卻又「鬼拍後尾枕」,說:「胡志偉將來機會好多!」

 被問及他是否最後1屆參選時,李華明只以「黨不讓他講任何野」作為擋箭牌,又扯到民主黨內「元老」司徒華身上,聲稱自己當日說有退意之後,即被司徒華罵雲。

公民黨2梯隊「質素」堪憂

 而一直打出培養接班人的公民黨,九龍東梁家傑未有仿傚其黨魁余若薇,排在名單第二位,繼續留守第一位,卻口口聲聲強調公民黨重視「接班人」。至於排在其名單第二位的余冠威則在論壇上顯示了該黨第二梯隊的「質素」:他在論壇上指陳鑑林「爭取普選不見,保皇就撲出來」,再次要求陳鑑林交代對梁展文事件的看法,不過,名為提問,實質是他自己一輪嘴地說話,並沒有機會給予陳鑑林回答的機會,令陳鑑林忍不住向梁家傑投訴,「公民黨的年青人咁嘅態度,應該畀我答了先」,他又揶揄公民黨「公道自在人心」說法,「擺喺心度係不夠嘅,要拎出來畀人睇先得㗎。」 ■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80821005018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2008-08-21

2008立法會選舉 選舉論壇評梁展文事件拒就文革論道歉陳鑑林捱轟

【本報訊】曾經以「文革」形容政黨跟進梁展文事件態度的立法會九龍東民建聯候選人陳鑑林,昨天一如所料在選舉論壇成為一眾競選對手的狙擊對象,其保皇態度成為對手的圍攻焦點,其間更被要求就有關文革言論道歉,陳鑑林堅稱毋須道歉,但一改過往的強硬態度,轉軑支持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跟進事件。

記者:許偉賢

雖然發表了文革論,但陳鑑林團隊的選情未受影響。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本月15至19日向306位市民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陳鑑林支持度較14至18日有增無減,微升0.5個百分點,達14.3%,相反支持度一直領先的公民黨梁家傑團隊支持度則罕有地下跌1.8個百分點。

能獲九龍東四個議席的候選人呼之欲出,選情相較其他選區穩定,被認定是個「悶局」。昨天由now寬頻電視舉辦的九龍東選舉論壇也相對平淡,矛頭一致對準就梁展文事件失言的陳鑑林團隊。當中以幾名泛民新生代候選人表現最勇猛,民主黨胡志偉率先發炮,指摘陳鑑林的保皇表現未能監察政府,「保皇黨一個都嫌多」,要求他為有關言論退選。

黃國健支持23條立法

排在公民黨名單第二位的余冠威也斥責陳鑑林站在保皇最前線,指民建聯在政改問題上只是「講一套做一套」。社民連陶君行更翻陳鑑林支持領匯上市的舊賬,認為他沒有保障基層市民的權益,怒斥「你唔好一方面扮好人,一方面又做壞人。」受圍攻的陳鑑林顯然有備而來,不時壓抑情緒面露笑容,也沒再發表惹火言論。但他堅持毋須就文革論道歉,只試圖為文革論解畫,指他支持先做調查再就事件進行總結,澄清從無反對立會徹查梁展文事件。民主黨李華明及公民黨梁家傑則向工聯會新丁黃國健突襲,前者質疑工聯會普選立場不清晰,後者則要求對方交代對23條立法的立場。初試啼聲的黃國健只溫和地回應稱,普選問題需要有共識,他個人支持23條立法。

拆局料泛民與左派平分秋色

今屆立法會九龍東選區的議席由上屆五個減至四個,雖然表面上民主黨、工聯會擺出了進取策略,分別以分隊或派出新人排名單第一名出戰,希望有所突破,但有地區人士分析稱,九龍東的泛民、親北京票源相若,相信四席會由兩大陣營:民主黨與公民黨、工聯會與民建聯平分。

工聯會與民建聯分地盤

有地區人士指出,雖然今次工聯會以理事長黃國健排參選名單第一、陳婉嫻第二,大有一舉取下兩席,踢走民建聯陳鑑林之勢,但實際兩大陣營已各自劃分拉票「地盤」:「佢地分好曬區拉票,唔會互搶對方嘅票,睇唔到中聯辦真係想踢走陳鑑林。」所以昨晚選舉論壇上,面對民主黨不斷迫工聯會就梁展文事件表態,黃只強調工聯會的立場,並無批評陳鑑林的「文革論」。泛民方面,民主黨派出李華明、胡志偉兩張名單參選,社民連陶君行也加入戰團,可是直到今天,陶、胡兩人支持度仍然低。有泛民中人指出,李華明在九龍東的地區樁腳較胡志偉、陶君行多,兩人要搶李華明選票並不容易。雖然陶、胡地區樁腳多於公民黨梁家傑,但知名度又遠遠不及梁,相信九龍東泛民兩席仍是李華明、梁家傑囊中物。本報記者

立法會九龍東選情變化

參選名單:「梁家傑」、余冠威、黃鶴鳴(公民黨)15/8至19/8支持度:18.6%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1.8參選名單:「黃國健」、陳婉嫻、王吉顯、簡銘東(工聯會)15/8至19/8支持度:17.2%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0.1參選名單:「李華明」、計明華、黃啟明、黃偉達(民主黨)15/8至19/8支持度:16.0%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1.4參選名單:「陳鑑林」、黎榮浩、陳曼琪、洪錦鉉(民建聯)15/8至19/8支持度:14.3%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0.5參選名單:陶君行(社民連)15/8至19/8支持度:3.9%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0.5參選名單:胡志偉(民主黨)15/8至19/8支持度:3.0%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0.7參選名單:不會投票15/8至19/8支持度:1.5%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沒有變化參選名單:不會支持任何政黨或候選人15/8至19/8支持度:2.7%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0.1參選名單:唔知/難講15/8至19/8支持度:22.7%與14/8至18/8比較(百分點):↓0.1註:穩奪一席須25%,「」者預計能當選。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文章編號: 20080821006001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2008-08-21

葉國謙仍堅稱23條立法無問題

【本報訊】民建聯自03年7.1後,每次選舉都避談當年不惜違反民意,支持就《基本法》23條立法,不過當年出任立法會草案審議委員會主席的葉國謙,昨日出席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組別選舉論壇時,仍然堅持23條應該立法,又指政府當年提交草案內容,已經十分寬鬆,政府應說服市民明白及接受法案。有反對23條立法的立會議員批評,當年各界已批評草案條文會打壓言論自由,更指葉言論十分恐怖。

商台昨日舉行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組別候選人論壇,兩名候選人分別是該組別現任議員、得到自由黨支持的林偉強,以及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兩人雖同屬保皇派,但因自由黨及民建聯早前協調區會席位人選時有爭拗,所以不時針鋒相對,林偉強指葉國謙是民建聯副主席,未必可以協調到區議會內不同背景議員。

葉國謙則指摘林偉強,擔任區議會立法會代表時,甚少反映區議員訴求,未有為區議員爭取權益,又批評林擔任區議會代表期間,不少區議員不滿他的表現,經常有負面新聞出現。

湯家驊:十分恐怖

論壇主持主動問葉國謙,是否支持23條立法,葉國謙仍堅稱政府為23條立法,是《基本法》對特區政府要求,所以23條必須立法,又認為當年遭市民指壓制言論、新聞自由的23草案,「呢個法案已經好寬鬆」,認為政府只須廣泛聽取民意,令市民明白及接受草案就可以。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批評,當年各界已批評23條草案條文會打壓言論自由,連政府也表示做法上「立法嚴、執法寬」,現在葉國謙竟說條文已相當寬鬆,令人感到十分恐怖。

 
文章編號: 20080821006001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香港經濟日報
A28| 政情
2008-08-21

馮檢基黃毓民 爭九西街坊票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逼近,在九龍西選區,被視為「十分穩陣」的民協馮檢基,最近晚晚在不同屋村舉行晚會,雖然深水埠是其基地,但他昨日坦言,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搶去他不少街坊票。

深水埠票倉 民建聯力拓

  馮檢基團隊昨公佈其競選宣傳片,內容講及生果金、外傭稅等議題,他指出,團隊今年仍舊主打民生牌。但在深水埠紮根多年的他,就指同屬民主派的黃毓民,因為其知名度及形象,搶去他不少街坊票。雖然深水埠可說是民協的票倉,但民建聯亦正積極開拓該區,落力處理該區民生問題,令馮檢基亦受到威脅。

  九龍西有多張參選名單,民主派卻毫無協調可言,令多張名單出現搶票情況。民協面對社民連搶票,馮檢基也指出,公民黨毛孟靜的中產形象,也成為民主黨涂謹申的主要對手,皆因兩人都要搶中產票。

毛孟靜涂謹申 搶中產票

  相反,建制派方面,根據馮檢基團隊落區觀察所見,民建聯的李慧瓊和獨立的梁美芬,各有其重點選區,有所分工,九龍城區議員莫嘉嫻指:「九龍城某些地方,你會看到梁美芬有好多宣傳,但民建聯就無見過。」

  九龍西其他參選者尚有田北辰名單、獨立的莊永燦、龍緯汶、林依麗、柳玉成、劉千石及譚凱邦。

 
文章編號: 20080821030010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新報
A12| 政情
2008-08-21

葉國謙謝劉皇發給予機會

【新報訊】立法會區議會界別候選人林偉強和葉國謙昨日首度交鋒。對於鄉事派人士曾指出,民建聯在出選區議會界別選舉上表現「太霸道」,身為鄉議局副主席的林偉強昨向葉國謙語帶諷刺地稱,「(佢)咁多票,大聲啲都無可厚非」。葉則表示「霸道絕不能夠,但如果有感到霸道就應該要檢討」。葉國謙昨又特別指出, 感謝鄉議局及主席劉皇發今次給予民建聯的機會。

論壇上與林偉強針鋒相對

林偉強和葉國謙昨日出席電台選舉論壇,林表示二人同是「愛港愛國」,二人有針鋒相對的地方。林指葉國謙(葉當時是區議會界別代表)過去出任立法會議員時,有泛民區議員表示葉沒有諮詢他們的意見,與他們的意念相違背。葉則笑稱「同泛民嘅朋友(意念)唔同相信都幾正常」。葉表示自己作為區議員,在地區上與泛民有很多的接觸。而葉則指林偉強甚少出席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林回應表示要視乎法案對業界的影響,自己要維護鄉議局的傳統權益。

對於如何取消功能界別,葉國謙表示贊成取消功能界別,如何取消則要再作討論。而林偉強則認為要先有時間表,但認為要達至普選,不一定要取消功能界別,而是視乎一國兩制下的憲制發展。



 
文章編號: 2008082103300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5 ----------

 

太陽報
A08| 港聞
2008-08-21

市民舉報欺騙公眾廉署跟進 毛孟靜涉兩度非法籌款

【本報訊】正當一項有關選舉的調查指參選立法會九龍西直選的公民黨毛孟靜選情告急之際,有市民昨日向廉政公署舉報,指控毛孟靜在一年多前舉行的兩次遊行中非法無牌籌款,獲廉署受理跟進。毛聲稱記不起亦沒有深究當時有否領牌。

陳先生昨日帶同相片及投訴信,到北角廉署總部舉報,指毛孟靜在去年五月二十七日舉行的六四遊行及去年的七一遊行中,兩度在遊行隊伍途經的路旁,公開為「撐港台運動」籌款。他質疑有關籌款活動未有領取牌照,亦沒有公開交代籌得款項的數額及去向,涉嫌違反相關法例和欺騙公眾。他表示,廉署已答應受理和跟進其投訴,稍後會向他匯報調查結果。

最高刑罰監禁三個月

毛孟靜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雖然她是「撐港台運動」成員,但沒有直接參與或深究申領籌款牌照事宜,加上事隔至今已有一年多,記不起該兩次籌款有否領牌。

《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四條第十七款,任何人在未取得社會福利署署長或民政事務局局長發出的許可證之下,在公眾地方進行籌款,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五百元及監禁三個月。

參選九龍西的還有莊永燦、李慧瓊名單、龍緯汶名單、涂謹申名單、林依麗、梁美芬名單、黃毓民名單、田北辰名單、馮檢基名單、劉千石、柳玉成名單及譚凱邦。

 
文章編號: 20080821034028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6 ----------

 

信報財經新聞
P07| 政策政情
2008-08-21

黃國健「23條」言論前後矛盾

  立法會九龍東選區昨晚舉行電視論壇,公民黨梁家傑【中圖】批評人大代表、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上圖】在二〇〇三年同意毋須以清晰的草案諮詢市民便可就「二十三條」立法,並在「七一遊行」後堅持立法仍可進行,難以保障香港人權自由。黃國健回應,「二十三條」立法是必需的,但沒有說過要倉促立法。

  本報翻查資料顯示,黃國健在七一遊行後兩天表示,政府應按原訂時間表,即在同年七月九日進行「二十三條」二讀及三讀,不能再拖下去。

  昨晚共六張名單出席論壇,在互相質詢環節,梁家傑引述親政府報章的報道指出,黃國健在七一遊行後仍堅持為二十三條立法,黃國健最初表示不清楚梁家傑的指控來源,及後在對方說出報章名稱和報道日期後才表示,「我沒有說要倉促立法」。

  黃國健又強調,二十三條立法是為了國家安全,並在基本法的規定內,必須遵守,至於如何立法則要先凝聚市民共識,先清楚立法內容。不過,《大公報》在二〇〇三年七月三日引述黃國健表示,原來的條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特區政府按原訂時間表進行二讀及三讀是應該的(即同年七月九日進行),二十三條立法已拖了一段時間,導致社會分化及政治化,不能夠再拖下去,如果再拖,對社會的損害更大」。

  此外,社民連陶君行【下圖】則要求民建聯陳鑑林向市民道歉,原因是他當年支持領匯上市,導致小商戶面對租金不斷上升的問題,陳鑑林強調自己的做法正確,並認為陶君行只懂反對,但陶君行反駁指現在才幫小商戶為時已晚。與此同時,在友好政團工聯會陳婉嫻追問下,陳鑑林表示支持就最低工資立法和設立標準工時。

  其他候選人包括民主黨李華明出席九東立法會選舉論壇和民主黨胡志偉■

 
文章編號: 20080821391013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7 ----------

 

信報財經新聞
P07| 政策政情
2008-08-21

民主黨質疑港鐵政治審查

  再有泛民候選人投訴,透過廣告宣傳受到阻滯。民主黨昨天召開記者會,指港鐵公司以該黨的廣告短片有未經證實的資料,拒絕在月台螢幕播放。民主黨質疑,港鐵所做的是政治審查,製造白色恐怖,有損言論及表達自由。港鐵發言人回應時則表示,決定由廣告代理JCDecaux(德高貝登)作出,港鐵尊重代理的決定。

  民主黨短片的內容,是有大量黑箱侵襲香港,超人也未能抵抗,及至出動選票才能成功反擊,意念來自美國二十世紀政治人物史蒂文生(Adlai Stevenson)的說話:「民主並不能靠超人拯救,而要通過百萬計的普通人以善良和堅定不移的貢獻成就」。民主黨稱,港鐵以黑箱掩蓋立法會大樓是未經證實的資料,拒絕播放短片。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圖右二】昨天在記者會上指出,「黑箱作業」並非什麼爆炸性的說法,他們只是要表達政府不應這樣做的理念,當中並無涉及任何誹謗。他質疑,一家如此具規模的公司,不應作政治審查、內容審查,這樣做有損香港形象,影響到選舉的公平,該黨非常遺憾和不滿,並將有行動抗議。

  何俊仁相信,有關決定是由港鐵的高層作出,以取悅權勢,不惜損及本身的形象,向地產商、政府和內地獻媚。他並批評,以政府為大股東的港鐵如此決定,究竟是否合乎商業原則。中委馮煒光【圖右】則指出,要是短片內容有未經證實的資料,則不少樓盤廣告的景觀介紹更屬失實。

  港鐵發言人回覆時指他們的初步回應指出,港鐵的廣告由JCDecaux代理,接受與否會考慮一些一般條款,以及是否符合香港法例以及香港的廣告業守則,代理是跟隨指引決定,港鐵對決定表示尊重。發言人並補充,不同候選人、包括民主黨都有在港鐵範圍展示廣告,但未有回應今次短片違反哪些守則、法律或條款。

  本報亦曾向JCDecaux查詢,惟至截稿前仍未接獲回覆■

 
文章編號: 20080821391013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8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