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島日報
A18| 每日雜誌| 港情周記| By 特約記者:陳約翰
2008-08-18

公民黨操控選舉棋局

還有三個星期就是立法會選舉,各方勢力進入最後對決,民意取向初步浮現,公民黨走勢一枝獨秀,在五個區中有四個區佔儘先機,相信他們不僅不用告急,還操控選舉棋局,會在今次直選大豐收。

上星期北京奧運和嘉禾大廈火災的消息,蓋過其他新聞,不過,前房屋規劃及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梁展文轉投新世界中國的風波,仍然引人注目。

上期我們說到政府要重新審議梁展文的個案,以平息公眾的怨憤,結果特首「煲呔曾」收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的報告後,指令俞姐重新審議梁展文的個案。俞姐亦因為考慮這個個案時未考慮新世界是紅灣半島其中一個發展商,就事件引起公眾的質疑,公開致歉。

「今次俾梁展文累死」

特首「煲呔曾」和俞姐出到政治認錯呢招,的確對梁展文和新世界造成不少壓力,你搞到政府雞毛鴨血,難道仲想死撐下去?結果就逼得梁展文讓步,同意和新世界解約。新世界請梁展文係政府大炸彈,人所共見,如今梁展文這個遲來的讓步,都算係「遲到好過無到」。

陳約翰接觸政府高官,十個有九個都係咁講:「今次真係俾梁展文累死啦!」政府搞問責制之後,本來想放寬退休高官將來從商的大門,以鼓勵更多公務員投身政治行列,唔怕試嚇,試唔啱無得返政府,但可以從商,但今次梁展文搵份工和以前工作範圍太近,搞到公眾大力質疑,以後一定逼政府從嚴對待退休高官的下海申請,你話是否累死AO街坊。

無論如何,政府盡快拆咗梁展文事件呢個炸彈,都可以減少對建制派候選人的傷害。講開選舉,隨著選舉轉入直路,各方都出盡法寶去衝刺,睇番中大公佈最新的民調數字,選舉形勢已有瞄頭,綜合各區的戰情,發覺在多個政黨中,公民黨初步跑出,在五大區中有四個區佔儘先機。

選舉期開始前,政壇流行一種分析,話建制派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大勝,今年九月立法會選舉應可再嘗甜頭,當時陳約翰已有懷疑,因為一則立法會選舉和區議會不同,立法會選舉明星效應更強,反對派政治明星較多,比較著數。其次香港政治一日三變,未到選舉期,講甚麼都是太早。

睇番中大民調,公民黨在多區都現出強勢,支持度抽升,例如在港島區,公民黨陳淑莊名單支持度27.3%,扣除取第一個議席所需的16.7%選票,仍有10.6%選票,足夠令余若薇取得第二個議席。經過上屆選舉民主黨李柱銘告急搶去余若薇名單大量選票的事件,今屆選舉公民黨不會再對民主黨打讓賽,陳四萬不參選後的支持票,大部分流入公民黨名單手中。

余若薇、梁家傑谷新界票

至於選情激烈的九龍西區,公民黨毛孟靜形勢大好,坊間一度流傳毛孟靜支持度下跌,但睇中大民調,毛孟靜支持度不是下跌,而是急升,現時支持度有12.8%,雖然仍低於第一位的民主黨涂謹申的16.3%支持度,但毛孟靜後勁凌厲,更有漸漸拋離排第三的民建聯李慧瓊之勢(支持度10.6%)。早前話九西最後一席由毛孟靜、梁美芬和田北辰爭,而家民調顯示根本不是這回事,而是涂謹申、毛孟靜、李慧瓊和馮檢基各坐梗一席,九西第五席由梁美芬(支持度7.5%)、田北辰(6.6%)、黃毓民(4.8%)和劉千石(4%)四個人爭。

公民黨在九龍東和新界東位置甚穩,梁家傑在九龍東支持度有25.8%排第一,大拋離排第二工聯會的黃國健、陳婉嫻名單(支持度15.6%),梁家傑經去年參選特首之助,知名度上升,坐梗入立法會。而新界東的情況更激,本來話民建聯劉江華、陳克勤名單領先,但他們的支持度只有18.7%,和公民黨湯家驊、曾國豐名單支持度18.1%十分接近,湯家驊名單有機會後上殺埋第二席。

公民黨唯一較弱的是張超雄出戰的新界西,只有4.2%支持度,這一區八個位,張超雄暫排第八,要和社民連陳偉業和工聯會王國興爭第八個席位,兩人同樣有3.8%支持度。不過由於余若薇和梁家傑選情甚穩,聞說他們將會落新界西,全力為張超雄輔選,若政治明星效應發揮出來,估計會搶走民主黨李永達名單(支持度8.2%)的選票,隨時推到張超雄當選,令公民黨在五個區都有議席。

政黨每每喜歡在選舉最後一刻告急,例如去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時,陳四萬明明大拋離對手葉劉淑儀,還要告急,仲有報紙幫佢出埋告急號外,在選舉日只在港島派發。不過睇番今次選舉形勢,個個黨都有些地方要告急,但公民黨卻形勢大好,操控大局,一點也不用告急了。

特約作者:陳約翰[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818003004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南華早報
EDT9| EDT| By Fanny W. Y. Fung and Peter So
2008-08-18

Candidates find it hard to get their message across in English

English may be one of Hong Kong's two official languages, but voters who do not speak or read Chinese will have a tough time finding out whe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candidates stand on issues.

Despite calls for a greater espousal of non-discrimination in the city, only 12 of the 53 geographical-constituency candidates have printed their policies on bilingual leaflets, a search of advertisements registered at election offices has shown.

While most election materials are mainly in Chinese, many posters, banners and leaflets carry candidates' names and slogans in English. Some candidates maintain bilingual election websites but distribute Chinese pamphlets.

On Hong Kong Island, which has the highest non-Chinese population, five of the 10 candidates have distributed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s have four of the 14 candidates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Two of the 10 New Territories East rivals have catered to English and Chinese readers, but only one of the 13 Kowloon West candidates has.

In Kowloon East, none of the hopefuls have provided an English leaflet with their full platform, although the Civic Party team led by Alan Leong Kah-kit had some key points translated, records at the Registration and Electoral Office show. Mr Leong said an English version of his platform had been included in the candidate introduction mailed to voters, and was on his website.

His rival, Chan Kam-lam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said he had produced leaflets only in Chinese because not many people of minority races lived in the area, but he said an English version of his policies was on his party's website.

No candidate has distributed election materials in a language other than Chinese or English.

Amy Ho Kit-f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racial equality concern group Unison, said candidates should at least make their platforms available in English if they did not consider minority languages such as Nepali or Urdu.

"Some candidates have approached us for our support in the election, saying they had fought for the anti-racial discrimination law and so we should back them. But none of them have asked us about where to get translation services so that their pledges could be conveyed to racial-minority residents," Ms Ho said.

She declined to name the candidates who approached the group.

 
文章編號: 2008081802701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信報財經新聞
P10| 時事評論| 3OSGROUP三十會| By 小冰
2008-08-18

選戰資源錯配弄巧成拙

  隨著一班重量級的政治人物相繼避戰、又或退居候選人名單的較後位置,輿論普遍認為新一屆立法會將湧現很多新面孔,而部分勝算較高的準議會新丁,更是近年在本地政壇急速冒起的年輕後輩。

  「長江後浪推前浪」本屬政治生態的基本循環;但不知何故,部分在位已久、並且繼續奮戰不懈的資深議員,以及一眾等了又等的第二梯隊,為了不讓這班新人在「年輕市場」上專美,他們在塑造今次立法會選舉的團隊宣傳以及個人包裝時,均刻意注入不同的青春元素,意圖在選民心目中建立令人煥然一新的年輕形象,冀望在年輕選民的市場上分一杯羹。

改變形象

  因此,不論是地方選區或專業界別的選民,近期都會發現一些平日看似老成持重的候選人,忽然架起粗邊太陽鏡、套上鮮艷奪目的假髮、甚或披上潮服;筆者扯衫尾的也算得上是一個三十世代的年輕專業人士,但看見這些前輩的苦心經營,除了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之餘,坦白講,更有點叫人心酸。

  在大選區(即立法會地方選區)進行選舉工程時,候選人有必要鎖定某個特定階層的目標選民,從而深化選舉工作,以免大海撈針、最終徒勞無功。每一位能夠當選的議員,其中首要條件,是進駐一個屬於自己的選民市場。然而,年輕選民的市場又是不是一個值得候選人一窩蜂爭奪的市場呢?

  根據選舉管理委員會及選舉事務處提供的資料,今年立法會地方選區的登記選民人數為三百三十七萬二千零七,較二○○四年多出十六萬四千七百八十人;但再細心看看選民的年齡分佈,便會發現原來年齡介乎二十至二十五的年輕選民,由二○○四至○八的四年間,竟然少了三萬二千一百三十一人,只有十九萬四千八百三十三人;而年齡介乎二十六至三十的選民,亦由二○○四年的二十五萬七千八百八十四人,減至二十五萬一千五百三十人。

  人口老化的問題看來已蔓延至選民年齡分佈的議題上。七十一歲或以上的選民人數在過去四年,增加了七萬二千七百二十九人,高達四十一萬四千三百一十一人,數目僅次於四十六至五十的年齡組別,成為今年立法會地方選區的第二大年齡群組;而年齡組別介乎五十六至六十的選民,更增加了九萬六千九百一十人。

投票取態

  事實上,三十一歲以下的地方選區選民人數只佔整體選民人數約十六個百分點,而經驗告訴我們,年輕人的投票意欲一般較低。那麼,「吸引年輕選民」這個選舉策略會否湊效,著實是一個未知數。退一步想,即使年輕選民真的被「外表年輕」的候選人吸引,那又是否代表他們可以有足夠票數當選呢?

  回顧筆者所屬選區在二○○四年的立法會選舉,抬棺材的滋事分子與楂跑車的富貴公子,其所得的票數十分接近,結果雙雙當選。在選舉結束後,筆者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和一班年輕選民討論他們的投票選擇,他們的答案,頗值得各位候選人參考。

  原來,年輕人除了傾向支持一些較為前衛的候選人之外,「因為佢有錢」亦是一個吸引年輕選民的因素之一,而這種偶像式的投票取態,在某程度上,亦或多或少反映在選舉結果上。

  當然,類似的非正式調查,誤差可能相當高;但筆者希望藉此指出,不論年輕或年長的選民,他們的投票意向並不是如此單一化。倘若今年各候選人以為簡簡單單的將恤衫鬆開,再配以一個裂嘴的笑容,便可以塑造一個年輕化的形象吸引選民,繼而押重資源,投放在相關的文宣事工上,結果可能會弄巧成拙。

www.30SGroup.org

 
文章編號: 20080818391013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蘋果日報
A06| 港聞
2008-08-18

2008立法會選舉 民主黨:谷到盡取港島兩席

【本報訊】民主黨昨日為競逐連任的立法會議員楊森舉行造勢大會,呼籲市民9月7日踴躍投票,令該黨在港島區全取兩席。楊森表示,該黨擁有泛民主派中最強的地區網絡,相信稍後加強選舉工程後,有力在港島區取得最後一席。

楊森又表示,至今對參選有信心,強調選舉過程最為重要,「民主黨有十幾個樁腳,離投票日仲有三個禮拜,我地會盡全力爭取第二席」。

200人出席造勢會

民主黨甘乃威、楊森、徐遠華的參選團隊,昨日在華富村舉行逾200人參加的造勢大會,全場高呼「甘乃威,當選!楊森,連任!」口號,為甘乃威和競逐連任的楊森打氣。楊森活動後表示,近日不少選民均向他表明一家人不會配票,會將選票全部投給民主黨,故該黨將會在選舉策略作出微調,以「全取兩席」為主題,呼籲選民投票支持該黨。

陳淑莊支持度最高

此外,泛民和保皇派昨日繼續在民間團體舉辦的選舉論壇,就梁展文事件駁火。民主黨甘乃威表示,該黨過去一直為市民監察政府,防止官商勾結,「我地唔同保皇黨,我地喺梁展文事件中企得最前監察政府,最終令梁展文唔再去新世界任職」。

社民連曾健成批評,現時官商勾結比回歸前更猖狂,民建聯、自由黨等保皇黨要負上責任。民建聯代表陳學鋒則自認是保皇黨,稱該黨能改善市民生活,「希望大家支持保皇黨」。

本報贊助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研究計劃進行的最新滾動民調顯示,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容詠嫦的參選名單在港島區的支持度最高,達24.3%,葉劉淑儀名單及民建聯名單緊隨其後,民主黨甘乃威、楊森的參選名單支持率則達7.8%。

立法會港島區選情變化

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陳淑莊*(3人,公民黨)12/8-16/8支持度:24.3%與11/8-15/8比較(百分點):-1.8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葉劉淑儀*(4人,獨立)12/8-16/8支持度:16.3%與11/8-15/8比較(百分點):-0.4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曾鈺成*(6人,民建聯)12/8-16/8支持度:15.6%與11/8-15/8比較(百分點):+0.2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甘乃威*(3人,民主黨)12/8-16/8支持度:7.8%與11/8-15/8比較(百分點):-0.1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勞永樂*(1人,獨立)12/8-16/8支持度:4.1%與11/8-15/8比較(百分點):+1.5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何秀蘭(1人,公民起動)12/8-16/8支持度:2.6%與11/8-15/8比較(百分點):+0.1名單(候選人數目、政治聯繫):曾健成(1人,社民連)12/8-16/8支持度:1.0%與11/8-15/8比較(百分點):-0.3註:1.除陳淑莊團隊可奪兩席,其他有*名單只有一席2.穩奪一席須16.7%,另有3張名單支持度不足0.5%未列出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文章編號: 20080818006001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南華早報
EDT12| EDT| Observer| By Chris Yeung
2008-08-18

Monitoring the electorate's changing pulse

The Democrats have done it. The Liberal Party has done it. So has the government. Weeks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the government and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have commissioned surveys on the popularity ratings of candidates.

Co-sponsored by several media organisations, including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has been conducting a rolling survey among all direct election candidates for about two weeks.

While giving a glimpse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candidates, the results have also shed some light on public support for the political parties they belong to and, importantly, the political mood of the populace.

While the results show certain lists of candidates in som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ave enjoyed consistent support, there have also been marked fluctuations in the popularity of some aspirants, particularly in fiercely contested constituencies.

That is not surprising, in view of the nature of opinion polls as a snapshot of the views of a group of chosen respondents at one moment in time. The volatility of results has been aggravated by the array of candidates in the election.

This is particularly the case where a number of candidates from the same political camp are competing against each other in the same constituency.

Given the close contest for the last one or two seats in each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a margin of error of a few percentage points means the results could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one poll to another. With three weeks to go to polling day, ordinary people can be forgiven for taking the popularity ratings with a pinch of salt.

But, interestingly, the results seem to have already made an impact on the campaign strategies of some candidates in the geographical polls.

A source close to the government said the controversy over retired housing director Leung Chin-man receiving the green light to take up a highly paid job with New World China Land appeared to have affected the popularity of pro-Beijing, pro-government candidates.

There's a trend of a drop in those candidates' popularity by a few percentage points, apparently because of the Leung case, the source said.

If true, it cannot be a coincidence that two major Chinese-language newspapers reported last week that the Hong Kong and Macau Affairs Office has quietly lobbied for Mr Leung to quit his new job.

Whether the report is accurate is hard to prove. There is good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be under growing pressure to resolve the controversy as voting day draws near.

The dilemma, however, is that moving to defuse the row, the government risks pouring more oil onto the fire. The price to pay for buying time until after the balloting, meanwhile, is that pro-government candidates could be put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They may have no choice but to join the chorus of criticism against the government, which would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the administration to resolve the dispute.

Meanwhile, the impact of the popularity poll results on candidates' campaign strategies has become apparent.

On Hong Kong Island, a call by some Democrats for voters to adopt strategic voting by giving one vote each to the list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Civic Party has sparked a controversy.

The Democrats argue that it would result in a win-win situation, with each list getting two seats, so that the pan-democratic camp would keep four out of six seats. Fearful of being the loser, the Civic Party has cautioned against the idea of advising voters who they should choose.

Certainly, the game of political numbers looks set to grow more fascinating in the lead-up to polling day.

Chris Yeung is the Post's editor-at-large.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818027002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英文虎報
P07| Local| By Diana Lee
2008-08-18

Party pushes for Leung probe

Yeung Sum says issue could dominate poll

Democratic Party lawmaker Yeung Sum will press for a special Legislative Council inquiry into the controversy over former housing chief Leung Chin-man taking up a post with a property developer.

He said if he or any party member is elected, they will press for the inquiry, regardless of the government's action.

Yeung, who is defending his Hong Kong Island seat, said Leung's case will be one of the major topics in the September election.

``The Legco inquiry is privileged. It has power to conduct a fuller investigation. It can summon witnesses and they have to give evidence under oath,'' Yeung said, speaking after a party election campaign event in Aberdeen.

``The public can have most of the details of the process in approving Leung to take up the job, rather than merely a procedural review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 itself.''

He claimed the government tried to hush up the controversy over alleged collusion between it and the business sector.

Yeung, who is second on the Democratic Party ticket after district councillor Kam Nai- wai, said he will not estimate his chance of returning to the Legco chamber.

But he used an Olympics metaphor to support his belief in teamwork. ``When Cheng Fei, the gymnast, fell off the balance beam, her teammates did their best and eventually they struck gold in the women's team gymnastics.''

Meanwhile, Regina Ip Lau Suk-yee's election team also started their campaign in Aberdeen, touring Hong Kong Island in an open-top bus to canvass support from voters.

Ip said she hoped Louis Shih Tai-cho, who comes after her on the ticket, will gain the second seat in Legco.

Leung, 62, resigned as executive director and deputy managing director of New World China - a New World Development subsidiary - on Friday, hours after Chief Executive Donald Tsang Yam-kuen ordered a review of the decision to approve him for a top post at New World China after he retired last year.

Leung took up the post on August 1.

Meanwhile, candidates of the Kowloon West constituency participated in an RTHK election forum yesterday. They included Democrat James To Kun-sun, Civic Party's Claudia Mo Man-ching, DAB's Starry Lee Wai-king,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g Yuk-man and independent Priscilla Leung Mei-fun.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818448005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星島日報
A16| 政治
2008-08-18

是友非敵各自努力曾鈺成:希望同葉太做大個餅

由九龍西過檔港島區參選的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背負著為民建聯爭取兩席的重任。外界不少人認為他的最大對手是匯賢智庫的葉劉淑儀,但曾鈺成說,不會視葉太為敵人,「我無意識話要葉太拿少啲票」,他認為雙方應各自努力「做大個餅」,但亦希望葉太「唔好睇住民建聯。」

記者:蔡傳威

曾鈺成與葉太,本就是惺惺相惜的朋友,當年葉太從美國回港從政,就曾徵詢過曾鈺成的意見,葉太去年補選港島區議席,民建聯亦全力支持。對於今次與葉太「同台較量」,曾鈺成表示完全無任何感到不舒服,「我們支持她參與補選時,都已知道她不會加入民建聯,亦知道她○八年會參選。」

視公民黨為最大對手

他強調與葉太是友非敵,亦不同意外界認為,民建聯與葉太在爭奪建制派同一批票源的說法,「這種說法是不信任選民,如果我們相信選舉是真正的選擇,為何上次選民主黨的選民,今次就不可以選葉太或民建聯?」他希望能與葉太各自努力,「做大個餅」,雙雙取得兩席;儘管他亦承認,這機會好微。

問他與葉太的分別,為何選民要選他而非葉太,曾鈺成說,「因為我係民建聯囉。」然後又笑說,「如果真的要拿我同葉太比較,我只可以話佢樣樣野都叻過我,佢後生過我,做過高官行政能力好過我,佢去過Stanford我未去過……(記者:你大學時的讀書成績可能好過佢。)成績浮雲嚟㗎嗜,有咩用?」

曾鈺成表示,今次選舉會視公民黨為最大對手,「係人都覺得佢會拿兩席,當然是最大對手啦。」他直言現在的第一個研究是陳淑莊,「她既然排第一,選民對她會有期望……她是演員出身,優勢是口舌辯給、記憶力強,但辯論是互動行為,大家都會想睇嚇她的真正表現。」不過提起港島區的辯論,他就有點若有所失,「以往港島區辯論一向都比較有水準,本來以為有機會同馬丁(李柱銘)辯論,會好玩一點,豈料馬丁唔選……」

馬力離世臨老轉區

本是九龍西議員的曾鈺成又直言,自己本來的確打算交棒給新人李慧瓊後,即不再參選,但其後港島區的議員馬力不幸離世,令民建聯重新部署,「連續兩屆都有意外(馬力及二千年選舉的程介南事件),民建聯在港島的網絡削弱了……港島大,只得蔡素玉做是很吃力的……搞到我臨老都要轉區。」

不過,自小在港島讀書、工作、居住的曾鈺成,坦言當初(指九五年首次參選)若有得選擇,就會選擇港島參選,「我在西環長大,二十歲前在西環生活,二十歲後在北角培僑教書,住在北角,對港島好熟悉亦好有感情。」港島候選人還有民主黨甘乃威、公民黨陳淑莊、自由黨林翠蓮、社民連曾健成、獨立的勞永樂、黎志強、何秀蘭和蕭敏華名單。



 
文章編號: 20080818003004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文匯報
A13| 香港新聞| 聲勢浩大
2008-08-18

葉劉搭大巴 環島「嗌咪」

 立法會選舉只剩短短3周,選情膠著的港島區候選人紛紛利用週日落區。昨日一早,港島區候選人葉劉淑儀帶領選舉團隊和助選團,從香港仔出發,乘坐開篷巴士進行「環島遊」,希望市民能夠投她「理性」一票;巴士途經南區及中西區,直至傍晚4時半活動才結束。

 巴士滿載匯賢智庫的成員,每到一區,都有區議員及地區人士「嗌咪」,呼籲選民支持葉太。此外,葉太還先後到中環畢打街、西環、南區利東村、香港仔石排灣村及田灣村等地區派發傳單。

補選洗禮 統籌順利

 葉劉淑儀表示,經過上次補選的洗禮,此次在統籌上較上次順利,在設計海報等工作上亦比較得心應手。她續指:「上次我們一共找了過千位支持者簽署表明支持的同意書,浪費了很多時間及人力;這次我們只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支持者,節省了不少時間。」被問及支持者人數減少是否因為這次沒有了民建聯的助選,她即澄清:「當然不是,我們的票源與民建聯不同;史泰祖是位很優秀的人才,我們這次是要全力爭取送史泰祖進入議會。」

 被問及其他的候選人對她所造成的威脅,葉劉淑儀表示,雖然蕭敏華亦是公務員出身,但並不擔心自己的公務員票被分薄,她指:「這可能性不大,蕭敏華的知名度很低,在她出選前,很多公務員都不認識她。」

 相反,葉劉淑儀認為,自由黨的林翠蓮出選對她的選情有一定影響,身為區議員的林翠蓮將奪取一些基層票,而自由黨亦會全力幫助林翠蓮奪得中上層的選票。

指公民黨告急牌難奏效

 很多候選人在選舉期間打告急牌,葉劉淑儀表示,公民黨打告急牌不會奏效,相信市民都知道他們有較高的支持率,中大的民調更指公民黨較葉劉淑儀的支持率高出9%。 ■本報記者 陳辰



 
文章編號: 20080818005004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新報
A11| 政情
2008-08-18

《新報》選舉論壇泛民聯手圍攻九東陳婉嫻以一敵四

由「香港人網」和《新報》聯合主辦馬拉松網上直播立法會選舉論壇,昨日進行第二場論壇,由九龍東選區的候選人登壇論戰。不過,由於民建聯的陳鑑林缺席,令工聯會陳婉嫻須「以一敵四」,對抗一眾泛民候選人的圍攻。陳先被社民連陶君行和公民黨梁家傑質疑對最低工資立法的立場,再被民主黨李華明要求表達對取消功能界別的看法。而梁家傑亦再被質疑為何在反對小圈子選舉的同時,卻參與特首選舉。九龍東直選論壇昨日於九龍城協恩中學禮堂舉行,除民建聯陳鑑林團隊因有競選活動而缺席,其餘五個候選團隊均有派員出席。

指取消功能界別須循序

社民連陶君行率先發難,質問陳婉嫻為何支持政府2006年推行的工資保障運動,陳則表示「唔覺有咩做得不足」。陳指若非工聯會努力爭取,在2006年迫使政府承諾一年內作中期檢討,絕不會出現現在最低工資立法的前期準備,而政府亦已承諾明年3月,把最低工資立法文件呈交立法會。

她又反問陶:「一年好定兩年好,邊個快啲為到基層做野?」及後民主黨李華明加入戰團,要求陳婉嫻表明,工聯會是否支持盡快取消功能界別,陳表示工聯會對此態度「開放」和「大方向同意」,「但要俾啲字眼我睇」。但李批評工聯會是功能界別的既得利益者,兩位工聯會候選人在今屆立法會勞工界別已自動當選。陳則重提2005年政改方案被否決一事進行反擊。

她指民間有學者提出先接受方案,再設委員會迫使政府同意取消功能界別,而她亦同意這個建議。不過,她指取消功能界別不可能一步就位,要多走幾多步,則需要大家一起討論。她重申,2020全面直選是「無得逃避」,但取消功能界別的過程確需「循序漸進」。

梁家傑參選特首受質疑

另外,陶君行和嘉賓主持劉夢熊質疑反對小圈子選舉的梁家傑,去年參與特首選舉是否「自相矛盾」。梁家傑回應表示,在他參選特首後,香港人不會再接受「無電視辯論、無政綱、唔落區、無提出實質政策嘅候選人」,並指「民主派唔需要靠一種方法推動民主,我地希望擴闊民主戰線」。

他在回應地區人士的提問時表示,在人大否決07/08普選後,民意調查顯示仍有60%市民要求普選特首,「證明我嘅參選無令人忘記普選特首」。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文章編號: 20080818033005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英文虎報
P07| Local| By Bonnie Chen
2008-08-18

A democrat but not as we know them

Surveyor and Legco election hopeful Yu Kam-hung is a democrat and proud of it.

But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Surveyors member does not believe in traditional labels.

Yu's biggest opponent for the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planning seat is reckoned to be incumbent Patrick Lau Sau-shing.

Five people are going for the seat - Yu, Lau and architects David Chan Tsai-fai, Lau and Chan Yiu- fai.The last trio were also-rans in the 2004 election, losing to Lau.

Most of the 6,146 registered voters are surveyors, with architects coming second, and planner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s representing a few hundred.

``If I'm elected I will try to reconcile the political and professional platforms,'' Yu said, adding it is not a must for surveyors to vote for a surveyor.

Despite the seat's previous occupants being pro- government, Yu said his sector is concerned about political development.

``I am a democrat,'' Yu said. But asked about his stance on universal suffrage, he replied the sector had never broached the controversial subject.

He emphasized he would not join any political party and has not considered joining the Alliance group. ``What is the Breakfast Group? What is the Alliance? Is the Alliance a political party?'' Yu asked.

The seat was once held by the Liberal Party's Edward Ho Sing-tin. His successors Lau Ping-cheung belonged to the Breakfast Group and Lau, to the Alliance.

Lau was criticized for abstaining from voting on conserving Queen's Pier.

[email protected]

 
文章編號: 20080818448005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香港商報
B03| 香港新聞
2008-08-18

九龍西論壇12候選人舌戰

【商報專訊】記者黃燕儀報道:立法會選舉論壇一浪接一浪,繼前日港島區直選論壇後,地區直選最為激烈的九龍西選舉論壇於昨日舉行,除了劉千石外,其餘候選人共12張名單均有出席。各個政黨及獨立候選人爭相激辯,議題以民生為主,包括抗通脹、脫貧等。

民建聯表示力爭增生果金

由香港電台主辦的立法會九龍西區直舉論壇昨早錄影,首個議題是立法會議員早前未能成功為長者爭取增加生果金,是否反映立法會議員無「牙力」,民建聯團隊的「龍頭」李慧瓊表示,民建聯過去一直努力爭取增加生果金,亦為長者爭取生活保障計劃,將民意帶入政府,好像早前建議12項的紓解民困措施,民建聯亦成功爭取到12年免費教育。

民協的馮檢基表示,為協助基層人士,他們提供了三項社會企業,包括按摩、清潔工等,為低技術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辯論過程中不乏唇槍舌劍,自由黨的田北辰表示,議員是需要理性監察政府,將資源分配好,內外配合才能真正為巿民爭取利益。但在最低工資立法問題上,民協的馮檢基和民主黨的涂謹申指自由黨在立法會上投反對票,直斥自由黨「講一套做一套」,沒有為基層巿民爭取利益,田北辰回應稱,最低工資的水平需要作審慎考慮,若水平過高,反而會令低技術和年長的工人失業,「我認為改善失業應該讓工種回流,增加就業機會。」

泛民政黨互指不是

在功能組別是否有保留價值的議題上,社民連的黃毓民指責民主黨的楊森,曾建議李柱銘參選法律界功能組別候選人,但公民黨卻表示支持廢除功能組別,直指公民黨是「自打嘴巴」;田北辰亦質疑公民黨講法自相矛盾,毛孟靜回應,楊森私下的言論並不代表公民黨,而在功能組別廢除前,議會提出的方案若無功能組別的票是難以通過的,因此公民黨亦有派人出選功能組別候選人。

在環保議題上,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一直都有關注屏風樓的問題,並支持就光污染立法,但就質疑中產動力梁美芬是「假環保」;梁美芬回應指,她一直有關注屏風樓和僭建問題,幼時亦曾住過板間房,瞭解到板間房居民的需要。

另外,獨立候選人龍緯汶、林依麗、柳玉成亦有出席論壇。

立法會選舉九龍西候選人論壇眾候選人合照。

 
文章編號: 20080818001016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大公報
A11| 港聞
2008-08-18

反對派爆假民主面紗 黃毓民揭陳方安生黎智英勾結公民黨

【本報訊】公民黨的民主假面紗,在選舉擂台上再被撕開。昨日在一個九龍西選舉論壇上,社民連的黃毓民怒斥一向指立法會功能界別是「小圈子選舉」的公民黨,竟然叫民主黨的李柱銘「翻閹」參選法律界,是「面目模糊的民主派」、「唔知個醜字點寫」。

他更點名指摘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在公民黨背後發功, 「現在有一股民主惡勢力要包辦民主、壟斷民主!」香港電台昨日舉行九龍西選舉論壇,除劉千石外,所有候選名單均有出席。曾經多次被黃毓民狙擊的毛孟靜,昨日主動出擊,問黃毓民「你會唔會認為所有參加功能組別的泛民候選人,都是民主罪人、都應該退選?」黃毓民回應說: 「如果你對普選有信心,便不應該參加功能組別選舉。但你們(公民黨)在旅遊界、法律界、會計界、工程界都有派人參選,飲食界有人你都會去選!」黃毓民再提到公民黨湯家驊曾經叫李柱銘參與法律界功能組別一事: 「最不堪的是,你們居然叫李柱銘翻閹,湯家驊居然叫李柱銘參加法律界功能組別!」

叫李柱銘翻閹選法律界

早前在一個論壇上,毛孟靜曾經承認湯家驊的確曾經找李柱銘商量參選法律界問題,但毛孟靜昨日回應時又矢口否認:「絕對無咁嘅事。」惹來黃毓民怒斥她「講大話」: 「你擘大眼講大話,是李柱銘親口同我講的。你知唔知個醜字點寫,有幾多筆劃?」黃毓民更叫選民認清楚,那些是面目模糊的民主派。此時毛孟靜唯有繼續死撐: 「佢地兩個成年男人私下談話,唔代表公民黨立場」。

最教人難忘的是,黃毓民諷刺公民黨獲「民主惡勢力」在背後撐腰。他向毛孟靜說: 「不緊要,你們有陳方安生、有黎智英;現在有一股民主惡勢力要包辦民主、壟斷民主!你自己回去反省嚇!公民黨回去反省嚇!」獨立人士莊永燦亦加入戰團,質疑公民黨參加功能界別選舉的動機: 「公民黨要令功能組別消失,居然派人參選功能組別,豈不是自打嘴巴!」柳玉成亦指摘陳方安生只替公民黨站台而不全力支持民主黨,是假民主的表現。

李慧瓊田北辰關注民生

昨日的論壇還討論到如何協助基層市民脫貧,其中民建聯的李慧瓊指出,通脹高企及經濟放緩,令基層市民生活愈來愈困難,中產人士亦擔心香港的競爭力下降。她說,明白到對抗通脹必須要振興經濟,因此會盡力推動香港與國家的其他城市配合,加快香港的經濟轉型。自由黨的田北辰認為,要解決貧窮問題,最重要是扶助就業,他並建議商界與政府合作,全力推動珠三角等地的高增值產業工種回流香港。

除上述人士外,參加九龍西直選的候選名單還包括:獨立人士梁美芬名單、民協馮檢基名單、民主黨涂謹申、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名單、林依麗、劉千石、譚凱邦。



 
文章編號: 20080818002003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大公報
A18| 大公評論| 點擊名人| By 喬小橋
2008-08-18

余若薇亂打告急牌

剛剛開鑼就「告急」,已成為九月立法會選舉的前戲之一。特早打告急牌的是反對派民主黨。其「教父」李柱銘肉緊地表示,若民主黨在港島全面失守,日後將難以「翻身」。李柱銘如此肉緊,是不忿前政務司長、原立法會議員陳方安生大細超。雖然民主黨三番五次邀請,陳太也只是象徵性地去站了一下台。而反對派公民黨的集會,無論大小都見陳太積極捧場。

公民黨得到陳太的青睞,卻也照打「告急牌」。在中環遮打花園的集會中,其黨魁余若薇表示選情激烈,必須背水一戰。因為年輕選民數字下降,的確令他們的選情存在隱憂,加上奧運沖淡了選舉氣氛,而且有不少人未理解她在名單中排行第二,因此有需要親撰「檄書」激勵士氣,力求一票都不能少。

空洞口號沒有號召力

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嘲笑公民黨亂打「告急牌」,最終只會變成「狼來了」: 「告(急)得太多太濫」, 「如果那麼怕余若薇選不到,何不將余若薇排在名單首位呢?」余若薇為何不排在出選名單首位,因為胸有成「杉」。

從公民黨港島區的出選佈局看,余若薇排中間是自認為「力大無窮」,前面勢要把排第一的中西區區議員陳淑莊推上去,後面則設法把排第三的離島區議員容詠嫦拉上來。這個佈局與04 年民主黨由李柱銘排中間的佈局構思完全一樣。當時李柱銘亂打「告急牌」,沒有能把排第三的黎志強拉上來,卻把與余若薇合組名單的何秀蘭扯下去了,叫做損人不利己。而今余若薇亂打「告急牌」,莫非是想重演歷史,向民主黨報一箭之仇?

不過,想在是次選戰中打政治牌的公民黨,的確有點「告急」了。日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在黃大仙一街市附近開檔玩「遊戲」,準備咗所謂「特區政府豆腐渣施政」嘅標靶,畀市民一人一「針」,拮住最唔滿意嘅施政項目。104名參與「遊戲」的市民中,最多人唔滿意嘅係通脹問題,其次就係副局長同政治助理及生果金嘅問題。政制問題排最尾,只有9 個市民認為普選仍係遙遙無期,佔不到10%。

對於自己親手操作的這個「遊戲」結果,梁大狀應該不會再有疑義了吧。由此可見,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定下有關香港普選的時間表後,反對派為反對而反對,固執堅持二○一二雙普選的空洞口號已經再沒有號召力了。因此,向來不理普羅大眾衣食住行,只懂拿「爭取普選」做政治資本的大狀黨,能夠不「告急」嗎?



 
文章編號: 20080818002007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星島日報
A16| 政治
2008-08-18

葉劉淑儀高風險憂成攻擊焦點

去年參加港島區補選的葉劉淑儀,今年再接再厲參選立法會,與醫生史泰祖合夥,但選舉工程甫開始,便因「叉頸論」而被對手不斷攻擊。她接受訪問時說:「我時時刻刻都擔心自己成為讓人攻擊的焦點,去年補選已給人攻擊得好緊要,我是高風險的,特別是我們是生力軍,人家最希望我們犯錯。」

她引用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近日製作的短片,將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的說話歪曲和斷章取義,令不少美國人反感為例子,指「香港市民是有智慧的,對這些負面宣傳是看得通。」但她亦明白自己要提高警惕,日後要更加小心說話。

收斂強悍硬朗形象

這兩年葉劉淑儀為參選,明顯改變形象,收斂強悍硬朗的形象而增強溫婉含蓄的一面,問到她怎樣看自己這兩年的「洗底」工程,葉太說:「我唔知這是否叫『洗底』,但街上的市民對我好好,說我是高官也站在街上身水身汗。」

葉太不願意視民建聯為競爭對手,但亦不會協調,一來因為民主政治是講求競爭,二來配票亦十分困難,故此即使她衷心感謝民建聯去年全力支持她參加補選,但今年只能「各有各做」。問到她與曾鈺成是敵還是友,葉太說雖然與他較少接觸,但仍維持朋友關係,又稱讚說:「佢好有頭腦,亦有誠信,我好佩服佢。」

葉太認為她部分票源與公民黨和自由黨重壘,均希望爭取中產、專業、婦女選票,她更稱自由黨加入戰團會分薄建制派的票源:「林翠蓮可能拿到五千至一萬票,但未必選到一席,這會拉薄民建聯和我們,最壞情況是兩個陣營各得一席。」

對於其他對手,葉太主動批評公民黨和民主黨:「Tanyaforyouth(陳淑莊其中一個競選口號)似小學唱遊,好像在做戲,但議員不是演員!公民黨想吸青年人票,以為青春活力就係紮紮跳,完全無理念和內涵,其實香港好多青年人都有思想有深度。」

她又批評民主黨的宣傳「行貨」:「民主黨的選舉工程很保守陳舊,還用宣傳車播咪,好行貨,今時今日好難打動選民。」其他候選人名單見另文。記者蔡傳威



 
文章編號: 20080818003004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明報
A19| 港聞政情
2008-08-18

九西論壇激辯毛孟靜遭圍攻 功能組存廢李慧瓊拒表態

九龍西

選情最激烈的九龍西選區,一眾候選人昨在首次電視辯論中,激辯功能界別存廢問題。多名參選人均支持取消功能界別,惟民建聯李慧瓊沒直接表態,只說社會可討論如何將功能界別選舉變得「公平而平等」。泛民主派內也互相攻擊,公民黨毛孟靜被社民連黃毓民批評該黨參加小圈子選舉,及曾邀請民主黨李柱銘出選法律界。

港台昨舉辦九龍西直選論壇,除了劉千石外,其餘12 張名單均有派人參加。自由黨田北辰、公民黨毛孟靜和獨立的梁美芬,均成為被圍攻的對象。民協馮檢基批評自由黨反對最低工資立法,田北辰則反駁指,解決貧窮需要製造就業和工種回流,擔心最低工資立法令僱主寧選擇年輕人,上了年紀的人士將失去飯碗。梁美芬則被指受中聯辦委派參選,她則說將香港分為極左或極右,是香港的悲哀。

黃毓民翻公民黨舊帳

毛孟靜率先挑起功能界別罵戰,她先質問黃毓民,指他早前批評公民黨參選功能界別,是否代表所有功能界別候選人也是民主罪人,黃毓民則趁機翻舊帳,指早前公民黨湯家驊要求民主黨李柱銘出選法律界: 「你們知不知個『醜』字如何寫?」田北辰、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獨立的柳玉成和莊永燦亦圍攻毛孟靜。毛孟靜解釋湯家驊的言論不代表公民黨。

大部分候選人也表態支持廢除功能界別,包括梁美芬認為最快可於2016 年、最遲於2020 年取消。不過,李慧瓊沒直接表態,只稱若社會有共識,可討論如何將功能界別變得「公平而平等」,被民主黨涂謹申多番質問民建聯是否贊成取消功能界別。

李慧瓊斥民主黨否決政改方案李慧瓊則反擊指民主黨否決05 年政改方案,令香港政制裹足不前。莊永燦則向涂謹申「翻舊帳」,指他4 年前的匯標事件令其誠信成疑。

獨立的林依麗聲稱,收到500 名公公婆婆的投訴,指若於選舉中不投民建聯一票, 「便沒有大戲看,沒有飯吃」,民建聯鍾港武反駁指林依麗的言論不盡不實。



 
文章編號: 20080818004009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明報
A20| 政情| 資訊科技界| By 姚國雄
2008-08-18

譚偉豪老闆形象莫乃光谷政治牌

民主黨單仲偕不再角逐連任,資訊科技界成為被視為建政派的權智國際主席譚偉豪,與泛民主派的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之爭。上屆僅負單仲偕300 多票的譚偉豪,本來被看高一線,但在選舉工程上連番受負面新聞影響,而莫乃光則與其他泛民功能界別搶灘的候選人連線,發起「新核心價值」聯署等活動,主打政治牌。有學者分析,譚偉豪「老闆形象」鮮明,而莫乃光的專業獨立形象突出,較能爭取年輕選民支持,料勝算較譚偉豪稍高。明報記者姚國雄譚偉豪和莫乃光在近日幾場競選論壇上,均針對對方的政治立場和能力等問題,莫乃光團隊質疑譚偉豪的權智國際業績現虧蝕,又批評他的建制派立場;譚偉豪則質疑莫乃光一時說自己是民主派,一時又說自己獨立, 「變來變去」,又批評支持莫乃光的現任議員單仲偕的政績。

有民主派中人形容,譚偉豪原本勝算較大,但一連串負面新聞如「IT 達人」節目、網頁抄「iPhone」等事件,均對他造成影響。不過,該人士亦指出,莫乃光的一個弱點就是「民主」的形象不及單仲偕般鮮明,因此要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近期多番為莫乃光站台,強化他民主派的形象。

宋立功:年輕選民傾向莫

資訊科技界的選民為5749 人,比上屆大增逾千人,但該界別人士要成為一些專業學會會員才可擁有選民資格。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便認為,這界別幾乎是「有錢(交會費)就可以做(選民)」,容易讓人種票。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則相信,不少新登記者均是年輕選民,應對莫乃光有利。

宋立功又認為,莫乃光與公民黨、民主黨和好友兼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保持恰當距離,政治手腕高,但弱點是未能清楚交代他與泛民的關係。馬嶽認為,單看業界工作和個人名聲,莫乃光勝算會看高一線。

譚偉豪形容選舉工程十分順利,自己的優勢在於能爭取到業界廣泛的認同,不只是互聯網的層面。他又堅稱自己獨立: 「政府做得對,我會幫,政府做錯了,我會講。」莫乃光則強調,關注業界利益之餘,入了議會也會關注香港的整體利益。



 
文章編號: 20080818004025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文匯報
A12| 香港新聞
2008-08-18

九西選舉論壇爆罵戰 反對派爭位互插黃毓民責公民黨「壟斷民主」

 【本報訊】(記者 明言)立法會九龍西選區議席「僧多粥少」,反對派為「爭位」再度爆發罵戰。在九西選區選舉論壇上,公民黨候選人毛孟靜突然向社民連黃毓民「開火」,惹得黃毓民大肆反擊,「大爆」公民黨湯家驊曾力邀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翻閹」法律界功能界別的內幕,並嚴厲抨擊公民黨背後有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等「民主惡勢力」,企圖「壟斷民主」;毛孟靜為求自保,竟即時與湯家驊「劃清界線」。

 出席論壇的有民建聯李慧地團隊、自由黨田北辰團隊、獨立的梁美芬團隊、民主黨涂謹申團隊、公民黨毛孟靜團隊、民協馮檢基團隊、社民連黃毓民團隊、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團隊、獨立的柳玉成團隊、譚凱邦、莊永燦與林依麗,角逐連任的職工盟前會長劉千石並沒有應邀出席論壇。而歷時1個小時的選舉論壇火花四濺,其中最令人側目的是,反對派為了「爭位」可謂不惜一切,不時「互揭瘡疤」,互相攻擊。

 毛孟靜在互相提問的環節,「發炮」質問黃毓民,所有參加功能界別選舉的反對派候選人是否「民主罪人」?突然遭到毛孟靜「突襲」的黃毓民,即時反駁毛孟靜,指公民黨在包括旅遊界、法律界等4個界別都有人參選,並「爆料」指湯家驊曾要求李柱銘「翻閹」參與法律界選舉

指湯家驊曾求李柱銘「翻閹」

 毛孟靜「死撐」說:「絕對沒有這樣的事」。黃毓民更加「火滾」,「踢爆」事件是李柱銘親口向他承認,直斥毛孟靜是「睜大眼,講大話」,「知唔知醜字點寫,有幾多筆劃。」

 黃毓民接著進一步痛批公民黨與陳方安生、黎智英的「親密關係」,指他們旨在「壟斷民主」︰「你們有陳方安生、黎智英,有一股民主惡勢力,要包辦民主,壟斷民主,公民黨自己返去要反省下。」面對黃毓民的反擊,毛孟靜為求「明哲保身」,亦只得與黨友湯家驊劃清界線:「湯家驊與李柱銘2個成年男人,私下談對政治的睇法,絕對不代表公民黨。」

毛孟靜求自保 馬上劃清界線

 曾因「匯標事件」而令自己和民主黨支持度大跌的涂謹申,亦與毛孟靜「難兄難弟」,被莊永燦質疑為人沒有誠信,塗對此並沒有作出正面回應,只稱自己的誠信沒有問題,不怕有人抹黑。

 反對派「同室操戈」的戲碼不斷,連黃毓民與涂謹申也自覺「無癮」。論壇中場時,他們對毛孟靜突然向反對派中人「發炮」竊竊私語,反問毛為何不在論壇上追問民建聯與自由黨代表。反對派眼見形勢不利,亦有試圖轉移視線作出反擊,例如質疑梁美芬是否「隱形左派」;李慧地就被林依麗批評,要求長者支持他們,否則會「無飯食,無大戲唱」,但有關「指控」都被梁美芬與排在李慧地名單第2的鍾港武據理作出反駁。



 
文章編號: 20080818005003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東方日報
A23| 港聞
2008-08-18

黃毓民轟趕絕社民連

【本報訊】社會民主連線主席黃毓民昨出席立法會選舉九龍西直選論壇錄影時,炮轟公民黨利慾熏心,指公民黨一方面要求取消功能組別,另一方面卻參加功能組別選舉,怒批公民黨、黎智英及陳方安生是民主政治惡勢力。

責毛孟靜不識民間疾苦

黃續批該黨當區候選人毛孟靜不識民間疾苦,不明白她憑甚麼代表基層市民。

在昨日的論壇上,毛孟靜向黃毓民發問,問他「是否所有參加功能組別的民主派都是民主罪人」。黃指摘公民黨口說取消功能組別,卻對功能組別樂此不疲,一共派出四位黨員分別參加旅遊、法律、會計、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組別的選舉,早前該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更叫李柱銘「翻閹」,出選法律界。

毛重申那是湯家驊和李柱銘二人私下的談話,不代表公民黨立場,及解釋公民黨參選功能組別是因為立法會的分組投票機制。此語惹來黃的批評,指公民黨只顧搶位,不知是哪門子的民主派。

黃毓民續斥公民黨利慾熏心,說公民黨、黎智英及陳方安生是民主政治惡勢力,要趕絕社民連。黃指民主不是壟斷、包辦,趕絕社民連即是趕絕打工仔。

九龍西的候選人還有梁美芬名單、李慧瓊名單、馮檢基名單、涂謹申名單、龍緯汶名單、柳玉成名單、田北辰名單、及獨立人士譚凱邦、莊永燦、林依麗及劉千石。

 
文章編號: 20080818032047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新報
A11| 政情
2008-08-18

嫻姐與陳鑑林劃清界線

【新報訊】在昨日的九龍東選舉論上,民建聯的陳鑑林雖然人不在,但其言論和觀點意見,卻成為論壇的其中一個焦點,更引發同屬民建聯黨友的陳婉嫻劃清界線。她先是表示「絕不同意」陳鑑林的「文革論」言論,再以「黨內有黨,黨內有派」形容與陳鑑林並不相同。而陳鑑林則表示黨友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 黨內有黨 黨內有派

陳鑑林於本月9日在選舉活動上表示梁展文事件的情況像「文革一樣」,「無啦啦秤個人出嚟就去審佢」。陳婉嫻指香港是多元化社會,不同背景的人會代表自己的想法發表意見。而當余冠威詢問陳婉嫻,陳鑑林的言論是否代表民建聯,她則指一個政治人物的說話,跟主流社會有距離時,是必須出來解釋。她又指「政黨裏不論公民黨、民主黨,或者社民連,總係黨內有黨,黨內有派,會有唔同既睇法」

對於陳婉嫻的言論,陳鑑林再次解釋是因政府未有報告出來,認為無需要社會進行公決,才會有這番言論。他指陳婉嫻沒有聽過他說過甚麼,有這樣的反應是十分正常。他又認為黨內有不同意見是正常,其他黨派亦會有這樣的情況。陳形容民建聯像一個社會縮影,最重要是求同存異。



 
文章編號: 20080818033005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太陽報
A06| 港聞
2008-08-18

公民黨肥佬黎陳太是民主政治惡勢力 黃毓民轟趕絕社民連

【本報訊】社會民主連線主席黃毓民昨出席立法會選舉九龍西直選論壇錄影時,炮轟公民黨利慾熏心,指公民黨一方面要求取消功能組別,另一方面卻參加功能組別選舉,怒批公民黨、黎智英及陳方安生是民主政治惡勢力。

責毛孟靜不識民間疾苦

黃續批該黨當區候選人毛孟靜不識民間疾苦,不明白她憑甚麼代表基層市民。

在昨日的論壇上,毛孟靜向黃毓民發問,問他「是否所有參加功能組別的民主派都是民主罪人」。黃指摘公民黨口說取消功能組別,卻對功能組別樂此不疲,一共派出四位黨員分別參加旅遊、法律、會計、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組別的選舉,早前該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更叫李柱銘「翻閹」,出選法律界。毛重申那是湯家驊和李柱銘二人私下的談話,不代表公民黨立場,及解釋公民黨參選功能組別是因為立法會的分組投票機制。此語惹來黃的批評,指公民黨只顧搶位,不知是哪門子的民主派。

黃續斥公民黨利慾熏心,說公民黨、黎智英及陳方安生是民主政治惡勢力,要趕絕社民連。黃指民主不是壟斷、包辦,趕絕社民連即是趕絕打工仔。

九龍西的候選人還有梁美芬名單、李慧瓊名單、馮檢基名單、涂謹申名單、龍緯汶名單、柳玉成名單、田北辰名單、及獨立人士譚凱邦、莊永燦、林依麗及劉千石。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文章編號: 20080818034019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信報財經新聞
P04| 政策政情
2008-08-18

黃毓民毛孟靜九西論壇罵戰

  立法會九龍西選區競爭非常激烈,有多達十三張名單爭取五個席位,公民黨毛孟靜【左圖】、自由黨田北辰以及西九新動力梁美芬,昨天在一個論壇上除了互相駁火之外,也遭到其他候選人的猛烈攻擊。

  在討論功能組別存廢的議題時,社民連黃毓民【右圖】和柳玉成狠批,公民黨反對小圈子選舉,卻派人參選多個功能組別,甚至不惜遊說民主之父李柱銘參選法律界,做法令人反感,同時又勾結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壹傳媒的黎智英壟斷民主;毛孟靜則強調,有關的指責與事實不符。

  在由香港電台舉辦的九西直選論壇,多名候選人或所代表的政黨都被翻舊賬,獨立候選人莊永燦不斷以「匯標醜聞」攻擊民主黨涂謹申;環保觸角譚凱邦則針對梁美芬,直指對方是隱形左派,背後獲中聯辦撐腰,對方在二○○三年時全力為二十三條護航,卻在今次選舉中扮獨立候選人,欺騙選民;來自工商界的田北辰亦被民協馮檢基質疑,在定立最低工資的立場上只是維護工商界的利益。

黃毓民:惡勢力壟斷民主

  整個論壇的高潮落在毛孟靜和黃毓民的罵戰中。毛孟靜首先提出功能組別廢除的問題,黃毓民回應時直指公民黨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派人參與包括法律、工程和旅遊等界別,他並引述民主黨李柱銘的說話指出,在法律界傳出吳靄儀有意退選之後,公民黨湯家驊曾要求對方出選法律界,遭李柱銘拒絕,黃毓民批評,有關做法令人反感,又認為公民黨與陳太和黎智英這班民主惡勢力走在一起,壟斷民主。

  毛孟靜則強調,湯家驊和李柱銘兩個成年人的私下談話,並不代表公民黨的立場,反指黃毓民扭曲了事實。

  其後多名候選人加入罵戰,包括南方民主同盟龍緯汶以及獨立候選人柳玉成,柳玉成批評,公民黨反對小圈子選舉,在去年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時卻搞了一個民主派的小圈子選舉;反對功能組別,卻又派人參選,直指公民黨並非真正為香港民主,只是圖謀個人利益,欺騙選民,令香港民主更加一塌糊塗。

  毛孟靜強調,香港政治生態比較畸形,在議會中採取分組點票,公民黨認為首先要在議會中搶到票。獨立候選人林依麗、民主黨李慧瓊都有出席論壇,但尋求連任的劉千石卻缺席。

李慧瓊梁美芬造勢大會

  另外,民主黨李慧瓊和西九新動力梁美芬在晚上分別舉行千人造勢大會。李慧瓊獲不少地區人士、同鄉會支持者以及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現身力撐,對方更開口大唱「再與天比高」。李慧瓊重申,九龍西選情激烈,自己選情並不太樂觀,需要與其他候選人爭取最末兩席,加上梁展文事件對其選情有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監察政府角色方面,因此,仍然不是把握十足,未來會盡量落區接觸每一位選民,會致力鞏固曾鈺成的票源。

  梁美芬則邀請到多個地區的婦女、長者等團體在九龍公園廣場表演歌唱及舞蹈,並指有超過一千名市民到場觀賞,不少為區內長者。梁美芬形容,未來三星期至為關鍵,不可怠慢,並強調她的團隊必會勝出■

 
文章編號: 20080818391010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星島日報
A18| 每日雜誌| 維港會
2008-08-18

林依麗連環炮好「牙煙」

九龍西昨舉行競選論壇,公民黨毛孟靜再因湯家驊曾遊說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出選法律界,被其他候選人指她欠缺誠信。自由黨田北辰亦被質疑,有關最低工資立法的立場。此外,獨立候選人林依麗多番指責,西九新動力主席梁美芬為中聯辦「派佢出選」,與民建聯操控區內各大業主立案法團,阻止其他對手進行宣傳,場面可以話火花四起。

一出選來勢已經好勁的阿田不斷被民協馮檢基、民主黨涂謹申、社民連黃毓民等連番質疑自由黨為何不支持立法保障最低工資,阿田多次強調,解決社會貧窮問題的根本方法在於改善經濟、增加就業;甚至提供低收入綜援,均較最低工資有效

林依麗在論壇上不斷進攻另一熱門新人梁美芬,是由「中央派出嚟選」、「咁妳愛國、愛唔愛港啊?」接住又指責民建聯李慧瓊,她發言後,節目主持人謝志峰亦不點名指,林的言論可能涉及誹謗,或違反選舉條例。

另外,梁美芬昨日在九龍公園舉行造勢晚會,除了梁的家人、深水埠區議會主席陳東、九龍城區議會主席王國強、以及多名區議員出席外,該造勢晚會更吸引過千名市民出席。會上,梁美芬話,選戰已到了決定性階段,對手除了步兵同陸軍外,仲有「空軍空襲」(高知名度),呼籲各助選團成員必須要冷靜,唔好受到對手的任何策略影響。

九西其他參選人包括:莊永燦、龍緯汶名單、劉千石、柳玉成名單及譚凱邦。



 
文章編號: 20080818003005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蘋果日報
A18| 論壇| 蘋果批new| By 楊卓華
2008-08-18

蘋果批--選舉論壇:會計界泥漿式混戰

蘋果批Online《蘋果批Online》逢星期一、三、五晚上九時開騷Click入http://pie.appledaily.com收看歡迎透過web-cam即時發表意見或致電2990 8648安排親身上場電郵:[email protected]網誌:http://pieatapple.wordpress.com

功能組別選舉中,會計界今年嘅候選人最具火藥味。最大火頭係由會計師公會去年同譚香文之間嘅「拒發通訊」官司引發。事件牽連之下,公會前會長陳茂波、理事龔耀輝(方卓如)、譚香文同最近以「棟篤笑」見稱嘅黃宏泰,喺《蘋果批》論壇上展開辯論,激烈之處,恍如一場泥漿式四角混戰……主持:楊卓華李兆富

譚香文:

我想問陳先生,你發表聲明話「擺事實,講道理」,但係你擺出嚟嘅好多都唔係事實,講嘅更加唔係道理,你話我冇遵守協議,話我首先拍檯,你喺度講大話!我冇首先拍檯,我冇話同你遵守任何協議,你喺度講大話,我想問公會幫業界代表寄通訊,點解要說服?呢啲係咪叫公會要做嘅事?

陳茂波:

譚小姐剛才表現出佢一向嘅風格,就係惡人先告狀,講野講啲就唔講啲。譚小姐話有個協議,佢話唔知要遵守,我請問大家:有協議係咪就要遵守呢?第二,佢話佢冇拍檯,係講大話,佢有拍檯,佢有鬧我。呢件事我喺我自己個網頁交代咗……

譚香文:

我係冇拍檯!我有個證人喺度證明我有冇拍檯,阿Paul(陳茂波)唔好擘大口講大話……

陳茂波:

擘大口講大話那個係譚香文,惡人先告狀那個係譚香文,你不嬲都係咁嘅作風,你講大話,你講大話,你講大話……

陳茂波:

譚小姐向公會投訴我,作為被投訴人,我當然唔可以處理那件野……(所以)我就避席……不過日前你喺論壇就話我縮骨,就話我唔應該避席,咁點解你話我唔應該避席呢?你係咪為咗選票出賣你自己嘅良心同埋專業操守?

龔耀輝:

如果處理阿Paul你嘅問題,你避席冇問題,我亦好同意。之不過(當會議)講完那個問題,我地講番點樣同議員溝通,詳細我唔講太多……有理事會員其實話你冇任何conflict(利益衝突)……我想講清楚係兩件事:喺投訴你方面,你避席我係贊成,只不過之後嘅會議係同投訴你係無關,理事會會員都話你係毋須要避席,不過你就自己選擇避席。

陳茂波:

不過,我地會計師專業講公正獨立,除咗講自己思想上公正獨立之外,仲有一個就係independence of mind,就係從外人睇起上嚟,都唔會質疑我地嘅公正獨立。

龔耀輝:

我同意,所以點解我反對會計師公會(現任會長區嘯翔)提名你,就係咁解……

黃宏泰:

立法會議員本身就係政治,點解你(公會)花咁多時間精神心思,去阻止啲立法會議員去寄一啲資料畀會員呢?……點解(公會花)幾百萬官司,打輸咗,公會形象受損,你地有冇問過會員,鍾唔鍾意打呢場官司?

陳茂波:

公會同業界代表關係好緊要,所以我主動搵譚小姐,亦都主動去幫佢寄咗佢嘅通訊。但因為譚小姐自己違反佢嘅協議,投訴我,之後我就冇參與任何嘅討論,所以之後嘅野,唔該你問Ronald同譚小姐。

龔耀輝: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有幾樣野可以做得好啲咁就唔會發生呢件事……我身為理事,好事、壞事,我都要承擔,呢個我絕對責無旁貸,(類似事件)我相信將來唔會再發生,我相信未來任何議員、公會本身都好,都會從中吸取好多教訓……

黃宏泰:會員選咗你入理事會就吸取咗教訓,但係你就未吸取教訓,因為到?家,你連一句對唔住,咁簡單嘅說話都冇同會員講……你(龔耀輝)如果唔妥Mandy(譚香文),可以去灣仔鵝頸橋打小人……但係你唔可以用公會啲錢,嚟做公報私仇啲野o架嘛!網民回應(節錄自《馬沙筆記》網誌):陳會長不發一言反對這做法,難免令人覺得陳會長「心胸不夠大」。龔耀輝說自己也責無旁貸,雖然龔也輸了(04年)立法會選舉,但相差票數較多,「公報私仇」的可能性較低……公會輸掉官司後,成了「活塞男」,進退失據,竟然倉卒打退堂鼓,不再上訴……真係丟曬會計師臉!同界別候選人還有嚴定偉。原裝精采片段,請上http://pie.appledaily.com重溫。(會計界選舉論壇之一)

 
文章編號: 20080818006004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蘋果日報
A19| 專欄專論| 隔牆有耳| By 李八方
2008-08-18

隔牆有耳:陳鑑林累嫻姐以一敵四

喺九龍東為民建聯團隊領軍嘅陳鑑林早因為力撐梁展文捱轟,近日風頭火勢一直潛水,避免成為眾矢之的,噚日又缺席由「香港人網」舉行嘅論壇,令到在場嘅唯一建制派代表、工聯會陳婉嫻成為其他四張泛民名單嘅圍攻對象。被迫要以一敵四應付所有矛頭,嫻姐呢鋪真係多得陳鑑林唔少。雖然嫻姐早已講過,唔認同陳鑑林喺梁展文事件嘅言論,但未能避開泛民對手群起追擊。喺普選問題上,嫻姐一邊話支持全面直選,但又話唔贊成盡早廢除功能組別喎。真正普選冇可能包括功能團體選舉,但嫻姐有本事笑笑口講到兩者完全冇衝突咁,功力的確高過是但吸嘅陳鑑林好多。

 
文章編號: 2008081800600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南華早報
EDT9| EDT| Legco 2008| By Albert Wong
2008-08-18

Few votes seen over race-bill saga

Despite a minor victory in passing a broader-than-expected race discrimination bill last month, most pan-democrats lack confidence that their efforts will be rewarded at the ballot box.

But one pan-democrat from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lbert Chan Wai-yip, was optimistic about gaining votes from ethnic minorities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but not because of the race bill victory. "I never mention the {hellip} bill when I lobby for their votes."

The Democratic Party's James To Kun-sun, competing in Kowloon West constituency, said ethnic minorities seemed most concerned about finding jobs, or immigration matters. While some seemed aware of the race bill saga, "I don't think it's enough to spur them to come and vote for us," he said.

The Civic Party's Claudia Mo Man-ching's policies include text dedicated to racial harmony, but she has also found it difficult to spur significant interest, saying the government has done little to publicise the elections to ethnic minorities.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candidate Starry Lee Wai-king - despite the party's support for the original race bill which excluded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 remained upbeat about acquiring votes because of her past record of service.

She was confident her past record in helping ethnic minorities would win her votes from the South Asian community in the Kowloon West contest, and did not think her party's stance over the race bill would affect her. Her campaign team has designed leaflets targeting ethnic minority residents, which detail how Ms Lee, a district councillor of nine years, has served minority groups on a variety of issues such as communicating with job centres on ethnic minority needs.

Ms Lee said the DAB had consulted minority communities before voting on the race bill, and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 bill without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was still "a very big step".

Their support for the exclusion of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was based on concerns expressed by small health clinics, which feared litigation if they were unable to provide interpreters, she said.

During last month's vote on the bil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member Wong Kwok-hing, contesting a sea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made the unusual move of siding with pan-democrats in a bid to get the clause exempting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struck out. He said it was hard to tell how many from minority communities would vote, but he urged them to consider carefully which candidates "truly stood by the interest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my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minorities,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We cannot ignore it."

Mr Chan said that the race bill alone was not sufficient to persuade South Asians to vote.

"I am confident, because I have worked in this neighbourhood for over 10 years and helped families with things like getting work visas for relatives," he said, adding that he had also helped the South Asian community express its desire for a mosque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文章編號: 20080818027014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5 ----------

 

東方日報
A01| 要聞| 頭條
2008-08-18

通脹勢兇曾俊華投降

本港通脹加劇,巿民生活愈見艱難,港府卻束手無策及推卸責任,更懶理低下層市民疾苦。作為本港金融系統最高級官員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不僅錯估通脹,更直認政府能控制通脹的手段有限。他亦無視社會上建議改變聯繫匯率以解決通脹的訴求,仍堅稱行之有效,無意改變。倡議改變聯匯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不滿曾俊華的言論,他說:「咁嘅司長,請嚟做乜?」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更說,政府對解決通脹無心無力。

本港六月份的通脹高達百分之六點一,創出近十一年來的新高,通脹情況暫未有回落跡象。曾俊華今日在報章撰文,談及現時社會最關注的通脹問題時,他直言雖然近月國際食品和石油價格有回落跡象,美元亦出現反彈,但商品價格和匯率走向反覆不定,未來的通脹情況仍不明朗,而本港私人房屋的租金上漲相信亦會進一步直接推高通脹。

聲稱油價暴升不影響通脹

通脹日益加劇,必令市民生活更見艱難,但曾俊華卻指香港是小規模開放型及以市場為本的經濟體系,政府能夠控制通脹的手段有限,又說若對市場價格採取干預並不可取,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後遺症。曾俊華竟指,食品和能源價格急升是全球通脹上升的主因,香港以服務業為主,對石油的依賴度較低,故石油價格急升對香港通脹率的直接影響不大,相信隨著國際食品供應逐步改善,而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將有所放緩,都會逐漸減輕外圍的通脹壓力。

曾俊華一方面稱干預市場價格並不可取,但卻又在文章上出口術,呼籲公共事業在申請加價時要顯示社會責任,又指在各經濟環節的營運者亦要以負責任的態度釐定價格,不可為追求短期暴利而喪失商譽。他辯稱,提供一次過的財政支援以紓緩通脹對低收入市民及弱勢社群的影響,是最有效的方法。

對於聯繫匯率,曾俊華說制度行之有效,是香港的固定政策,政府無意亦無計劃改變或放棄,他又說通脹壓力升溫是世界性的現象,不少的經濟體系均採用了較具彈性的匯率制度,但都同樣面對持續的通脹壓力。

「一句行之有效乜都唔做」

曾俊華解決通脹無方惹來各方抨擊,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重申,現時是時候檢討聯匯制度來解決通脹問題,他說:「咁嘅財政司司長,請嚟做乜野,一句行之有效,乜都唔做,咁嘅財政司司長,邊個都可以做啦。官員唔能夠但求無過,都要有功,個個財政司司長都話唔掂呢個問題,五年又五年,問題點解決?」

田又批評,曾俊華一方面指不可過度干預市場,但另一方面卻呼籲公營機構不可加價是自相矛盾。他續說,若一間公營機構,需要透過加價才避免虧蝕,但又不能加價,會造成很多後遺症,以港鐵為例,因經營環境受損,股價會大跌,成千上萬的小市民股東會因而利益受損,國際對香港經營環境的信心亦被削弱。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不同意政府能夠控制通脹的手段有限,因其實政府有許多反通脹的措施可做。他質疑,曾俊華及曾蔭權均無心亦無力去解決通脹問題,令基層市民生活艱苦,社會民怨沸騰。田北俊及梁國雄均是立法會選舉新界東的候選人,其他候選名單包括蕭思江、劉慧卿、黃成智、李子榮、鄭家富、湯家驊、龐愛蘭及劉江華。

 
文章編號: 20080818032049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6 ----------

 

東方日報
A32| 龍門陣| 滴滴金| By 易思
2008-08-18

滴滴金:公平辯論似短跑

立法會選舉要求十分嚴謹,其目的只為了二字——公平。但有候選人投訴部分要求「嚴謹」至不合情理。

舉例說,張貼一張海報,候選人要準備一式五頁表格,勞煩給予方便的人士、商舖或機構負責人簽署、蓋印,並須提供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號碼,用白紙黑字確認予以方便。人家給你方便做競選宣傳,你卻要問長問短找麻煩,確實於理不合,以致有不勝其煩者,甚至收回方便,不再讓候選人張貼海報。尤更甚者,簽妥表格後,還要複印多兩份,交選舉事務處存檔。單是表格所需紙張總面積,比海報用紙面積還要大,官僚程序繁瑣之外,更有違環保原則。

事實上,簡化程序並不困難,候選人只需把張貼海報地點和數量記錄在劃一冊子上,讓給予方便者在冊子上簡單簽名或蓋章便可,遇投訴時,候選人呈上冊子查閱,便一目瞭然。

另一無法發揮應有作用的項目,就是辯論。一個選區十多張名單,數十名候選人,進行一小時辯論,減去廣告、開場白、間場等時間,候選人發言時間只得三、四分鐘,根本不可能深入辯論任何議題,充其量只是考考候選人的應對急才。

更加荒謬的是,候選人介紹至為關鍵的政綱,基於公平原則,每人獲平均分配十五秒,總結亦然。能以十五秒時間完全道達政綱的候選人,肯定是天才,當立法會議員是屈就。此外,候選人在任何環節的發言時間,亦以秒計,速度快得像短跑。結果辯論節目與奧運的真短跑同時播出,觀眾選擇不言而喻。製作和參加這些節目,可能真是白費心機。

針對上述情況,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有責任檢討上述問題。但處理梁展文事件不力、招致一身蟻的彭官,未知是否仍有餘力處理其他問題?

 
文章編號: 20080818032055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7 ----------

 

新報
A11| 政情| 政情-blogger
2008-08-18

候選人獨沽一味玩巡遊

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尚有三個星期,未知是否適逢奧運,候選人的心戰室心繫金牌榜而影響創意,很多候選人都「獨沽一味」,只玩巡遊。屈指一算,昨日的巡遊活動便多達九個。

陳太有求必應走兩場

港島區的巡遊隊伍最多,計有葉劉淑儀、勞永樂和何秀蘭等三隊。其中葉太由南區遊到中西區,沿途又喊口號又唱Rap,娛樂性十足。何秀蘭則發動「吹雞大會」,吹雞請選民歸隊支持民主派,更得到「社運歌後」甘甘和黃英琦撐場。而勞醫生則以主打本土文化特色,帶同醒獅巡遊香港仔,更出海暢遊避風塘,再到洪聖廟拜神,果然夠本土兼傳統。

九龍東則有工聯會陳婉嫻和民主黨胡志偉作代表。陳婉嫻在巡遊之前出席本報選舉論壇,一點時間也沒有浪費。胡志偉則有別一般巡遊,出動單車作交通工具,環保意味甚濃。

而要數最有看頭,相信非新界東莫屬。民主黨黃成智和公民黨新界東團隊同時邀得陳方安生助陣。

陳太則有求必應,一人走兩場巡遊,先在上午到粉嶺撐黃成智,下午再到大埔出席公民黨新界東和新界西聯合巡遊。新界西除了公民黨團隊,民主黨何俊仁亦在屯門巡遊。



 
文章編號: 20080818033005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8 ----------

 

太陽報
A18| 政情
2008-08-18

一個左右為難一個豁達體諒 發叔莎姐一笑泯恩怨

政治冇永遠嘅朋友,亦冇永遠嘅敵人。正如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因為一個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之爭,夾喺鄉議局、富貴黨同建仔之間,左右做人難。

田少扭計打開口牌

前幾日富貴黨主席田北俊話,參選新界西嘅副主席莎姐周梁淑怡唔多開心,事關發叔落鄉幫嘅都係參選新界西、排喺建仔譚耀宗名單第二位嘅鄉議局副主席張學明拉票,仲叫啲鄉紳支持建仔。富貴黨擺明扭計呷醋,發叔縱橫政界幾十年,點會唔知田少喺度打開口牌?!

田少同莎姐尋日去葵芳拉票,烈日當空,發叔拖埋另一個鄉議局副主席去撐場,畀足面富貴黨,擺明想林番田少同莎姐。記者問發叔做富貴黨同建仔夾縫之間嘅男人,係咪順得哥情失嫂意?點知發叔即刻耍手否認,話只係魚與熊掌嘅選擇,最後決定兩邊都幫,選民識揀㗎喇咁話。

發叔係富貴黨黨員,但礙於鄉議局副主席喺建仔參選名單之內,佢焗住要兩邊討好⺊!莎姐仲為發叔講好話,指田少話佢唔開心只係想當然嗜,其實發叔私下同佢交心,富貴黨同建仔就好似手板同手背,兩面都係肉,一講到撐富貴黨絕不手軟,尋日發叔就用行動表示出嚟勒。

鄉局勢危谷張學明

眾所周知,鄉議局喺九月立法會選舉形勢不利,新界東李國英已經出局,區議會功能組別個位又凶多吉少,發叔尋日都係那句,要贏難過中六合彩,所以佢惟有出盡全力谷張學明。莎姐又點會唔明?所以田少、發叔、莎姐嚟個大合照,莎組同發叔仲當眾上演楂手一幕,一笑泯恩怨。之不過,親中陣營嘅酸風醋雨係咪咁就雨過天青呢?大家要拭目以待勒。

參選新界西嘅仲有蔣志偉名單、張賢登名單、李永達名單、何俊仁名單、梁耀忠名單、張超雄名單、王國興名單、李卓人名單、阮偉忠、梁雪芬名單、陳偉業同鄒秉恬。

 
文章編號: 20080818034032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9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