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報 A30| 觀點| By 馬嶽 |
2008-08-08 |
年輕選票的疑惑 今屆立法會選舉的特色之一,是各方都說要年輕化、候選人要年輕化之餘,也要吸引年輕人選票。選舉初段的宣傳品所見,不少宣傳品比前更希望吸引年輕人,特別是多了用網上宣傳。 這裏帶出兩個和選舉策略有關的重要問題:第一,年輕選票真的舉足輕重嗎?第二,年輕選民要什麼?怎樣才能吸引年青選票? 第一個問題我一直存疑。如果以25 歲為界,今屆登記選民中年輕選民不足30 萬,約為總選民數的9%,在九東和港島兩區更只佔7%。傳統智慧和國際經驗都顯示年輕人投票率比其他組別為低,於是年輕選票佔總票數的比例可能只是約5%左右,對大局有多大影響? 第二個問題更難答:年輕選民要什麼?全世界的經驗都是:老年選民大多退休,利益比較接近較容易動員,但同年齡的年輕的際遇和處境可以很不一樣,同樣是20 歲,大學醫科生和「雙失青年」的切身利益和關注的議題都很不一樣。政黨較難找到共同的議題,令某名單獲得大量年輕人選票。 看看現時不少候選人的宣傳:很多宣傳單張都漫畫化、候選人輕裝上陣,扮出有活力的樣子(例如做運動,縱使候選人年紀不輕),更有候選人扮作「盜墓者羅拉」。像涂謹申那種拍了數十款「扮鬼扮馬」的照片的宣傳單張,則已要算是「騎呢」了。 如果看這些宣傳品,不難發現在一眾政黨和候選人心目中,是沒有對年輕人的一套利益和價值的分析的。他們的簡單分析是:年輕人多看外表形象少看實質,甚至喜歡「騎呢」,因此最重要形象包裝,用一些他們會接受的表現形式(如漫畫)和人物(如動漫人物),甚至標奇立異,便可以吸引他們選票,政綱內容不太重要。 由於年輕人多上網,網上宣傳便很重要了。 西方有關網上選舉宣傳(internet campaigning)的研究,對網上宣傳的效應一直抱懷疑的態度。自互聯網流行以來,歐美不少政黨和候選人便已開始設立個人網站、聊天室,並且透過網上流通短片、電郵等作宣傳。 但不少實證研究顯示,會瀏覽有關網站或片段的人,大多本來是該黨派或候選人的支持者,對於游離選票或未決定者的影響不大。不少政黨和候選人的經驗是:網上動員對招募義工和籌款較有效(奧巴馬的選舉工程是表表者),但對增加票源效應不大。 香港的具體情況是:各選舉網頁的瀏覽率都頗低,相信會上網站的都是支持者或對政治有濃厚興趣的人士。不少網頁的互動程度甚低,選舉期間很少有新事物放上網,也較難吸引支持者經常上網。縱使是近年流行的網上短片,瀏覽率也甚低,可能要像去年梁安琪對陶君行那樣娛樂性豐富,才能有較高收視。 針對年輕人宣傳是否到位? 從選舉工程的角度看,年輕選民是新增選民, 「可塑性」較高,雖然不能確定宣傳是否有效,但「不做白不做」。核心問題是:第一,針對年輕人的宣傳是否到位?第二,表達形式太針對年輕人,會否反而流失年長的選票? 以公民黨最近的網上宣傳片為例,我覺得專業技巧上是拍得不錯的。但如果我是一個20 歲的副學士,覺得前路茫茫兼欠下一屁股債,覺得社會很不公平,我看完這段短片是否便會投票給公民黨?整段片沒有告訴我,為什麼公民黨代表公平,或公民黨多些票社會將會更公平。如果我本來已經覺得公民黨代表公平(還要「只有」公民黨才是公平),這段短片對我是沒有用的──因為我本來就會投公民黨。相反,一個年輕人可能很喜歡打盜墓者的遊戲機或者很喜歡Angelina Jolie,但候選人扮演羅拉不一定可吸引其選票(反而可能因為與年輕人心目中的女神距離太遠而招致反感)。 一項危險是:中年或以上選民,會否因為看不懂這些表現形式或覺得不夠莊重,因而改投他人。年前馮檢基和廖成利拍檔參選,曾經手提模型機槍拍海報,結果年輕選民叫好,但不少阿公阿婆支持者覺得太過暴力,結果馮檢基收回該款海報。 這可能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最後誰勝誰負有無數因素影響,而我們不會有不同年齡分層的選民的投票取向的數字,唯一可能性是做很大型而很系統的針對選舉廣告效益的調查研究,才可測知不同選舉廣告的具體效應。雖然我瞭解不少政團的助選人員都是年輕一族,但一窩蜂的走年輕化宣傳路線,不一定是最聰明的策略。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400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大公報 A15| 港聞 |
2008-08-08 |
反對派內訌各懷鬼胎 【本報訊】今屆港島選區反對派共有六張參選名單,分別為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公民起動和聲稱獨立民主派人士,票源重疊的情況較上屆明顯。民主黨主張「一票投民主黨,一票投公民黨」的選舉策略,可惜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早前已表明,今屆選舉不會與反對派其他政黨配票,更暗諷四年前配票失敗,直指「一加一並不等於四,而是等於負零點二」,反對派要在港島區爭取四席可謂舉步維艱。 根據目前形勢分析,公民黨近年發展較快,風頭甚至蓋過老牌反對派的民主黨。陳方安生在去年補選中取得十七萬票,自陳太棄選後, 「訓身」站台支持公民黨,相信公民黨可穩奪兩席。至於民主黨今屆的選情就不被看好,黨內部出現矛盾,其他反對派候選人威脅有限,相信只是「陪跑」,但就出現互相瓜分票源的混戰之局。 甘乃威吸票力成疑 在今屆選舉中,民主黨排第二位的楊森聲言,反對派必須在議會力爭二十一席,才能有效制衡政府。不過,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分析指: 「民主黨在提名期時內部已鬧分裂,打擊了黨的形象,而最重要的是李柱銘和楊森退居二線,甘乃威的形象需要時間累積,外界對他能否勝任成為問號,陳太亦不願意出面為他站台,所以民主黨今屆在港島區可說是處於劣勢。」民主黨內部出現矛盾絕對是有跡可尋,有民主黨地區人士透露,早前港島區支部以人多勢眾的姿態,拒絕讓副主席單仲偕「空降」,就算領導層想盡方法,仍然未能令甘乃威知難而退。在年初,楊森宣佈,已擔任了十七年立法會議員,打算退下來,希望今屆排第二,全力扶助新人(即年屆四十七歲的甘乃威)上位,自己則打定輸數,指重返立法會無望。不過,楊森近日忽然轉軑,力圖為民主黨爭多一席,捆綁公民黨的選民支持。 另一個不利民主黨的形勢,就是原本為民主黨黨員的黎志強在提名期突然宣佈退黨,單人匹馬參選。據瞭解,他與甘乃威自二千年一直都「爭上位」,在上屆選舉,黎志強差二千多票便可晉身議會,但今屆選舉遭甘乃威獨攬大權,所以他決定出選完全是「為啖氣」,但這個局面除了令民主黨內訌白熱化外,同時分薄了民主黨的地區票源,很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 公民黨霸道受非議 另一方面,由於公民黨一早表明不會與反對派配票,對民主黨更為不利。余若薇早前強調,過往的經驗證明配票並不可行:○四年選舉,因為民主黨的李柱銘在選舉尾段打出「告急牌」,令排在名單第二位的何秀蘭以百分之零點二得票之差落選。不過,今屆公民起動的何秀蘭捲土重來,卻遭反對派杯葛,何秀蘭和余若薇當年並肩作戰,如今變成陌路人。何秀蘭早前亦表示,今屆反對派完全無「坐低傾」,各有各做。 「大狀黨」公民黨選前被指氣焰囂張,視其餘小眾參選政黨分薄票源。同為反對派陣營的社民連黃毓民早前亦炮轟該黨政治霸道、自我感覺良好,排斥其他候選人,最終只會害了反對派陣營。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2006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南華早報 EDT16| EDT| By Lau Nai-keung |
2008-08-08 |
The paradox of great election expectations From initial observation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campaigns, two interesting features have become apparent. The first is the huge gap between expectations and end results. On the face of it, this election is fiercely competitive. Even some seats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are being hotly contested. Of the 30 seats, only 13 have just one nomination. For the other 17, there are 47 nominations in total.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re are 55 lists of nominations, competing for the 30 seats, compared with 35 lists in 2004. The biggest bloodbath will take place in Kowloon West, where 14 lists with 34 candidates are competing for five seats. Many attribute this to the breakdown of negotiations within the different camps. Yet, this seemingly convincing argument cannot adequately explain what is taking place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But if we factor in that 33 of the existing lawmakers have been in Legco for more than 10 years, we can appreciate that change is in the ai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voters want to see more new faces, and some aspiring politicians just cannot wait to fill that apparent need. The breakdown of negotiations across the board is the result of an emerging trend: the general collapse of the existing political order. This trend is expected to persist until at least 2012. It has to, because the results of this election are very predictable; we will not see as many new faces as we would like in the next session of Legco. The advantage of being the incumbent, together with the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have more or less determined that change can only be gradual. The needs of the voters and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politicians will not be satisfied, leading to a bloodier battle in 2012.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staying power of the baby boomers. The succession process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in 2016, on the eve of universal suffrage in 2020. By then, another generation of politicians will have come of age and be fighting their way into the political arena. The second observation is that the results will be a win-win situation. As the outcome of the election is predictable, and changes will be gradual, the current 35 seat to 25 seat balance between the pro-establishment and pan-democratic camps will change by three seats at most. In short, there is no way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can gain a two-thirds majority, which is needed for any major legislation - not least that which relates to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owards universal suffrage - to be pushed through. The old balance will not be upset. With this in mind, both political blocs are taking it rather easy. This also explains why the campaigns are so boring. The atmosphere is, generally, rather favourable to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and its members are looking forward to gaining a few more sea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n-democrats are now busy redefining their version of victory. If their candidates can, together, maintain the magic overall 60 per cent to 40 per cent voter ratio in their favour in the geographical elections - give or take 5 percentage points - they can still claim victory. For the pro-democracy camp, it is not the number of seats that counts but the total number of votes relative to their opponents. Given that strategy, the more lists of candidates, the better. If this strategy is going to make the democrats feel better after September 7, then they have my best wishes. But, if they all buy into this mindset, I am sure that defeat will be even more unbearable should the margin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 pro-establishment camp turn out to be closer than they desire. As for most Hong Kong citizens, they just want to maintain some sort of political balance to ensure that the government is working in their best interests. Lau Nai-keung is a member of the Basic Law Committee of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and also a member of the Commission on Strategic Development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2700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文匯報 A24| 重要新聞 |
2008-08-08 |
「殺」字恐嚇信 逼劉江華退選 【本報訊】每逢立法會選舉,總會出現不少抹黑、恐嚇的行動。民建聯新界東參選人劉江華、陳克勤的7人團隊接獲一封要求他們退選的恐嚇信,發信人署名為「新×安」,並在信中寫上2萬個「殺」字,威脅他們7人退出今屆立法會選舉,他們立即報警處理。警方發言人證實接獲報案,暫列刑事恐嚇,並由港島總區重案組跟進案件。劉江華、陳克勤齊聲譴責恐嚇行為,並強調一定會全力以赴做好選舉,絕不會被嚇怕。 劉江華團隊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連番遭到抹黑及恐嚇狙擊,繼早前「炒大鑊」的選舉活動無端被指是「賄選」後,劉江華位於中環的立法會議員辦事處昨日又接獲恐嚇信。 陳克勤:無懼威脅全力以赴 劉江華接受本報查詢時說,已經將有關信件交給警方處理,希望警方能夠盡快調查事件,保障候選人安全,而民建聯新界東團隊會繼續進行競選工作,絕對不會退選。 雖然接獲暴力恐嚇,但民建聯新界東團隊昨日繼續落區進行競選活動。該團隊的2名年輕候選人—陳克勤及劉國勳,今晚到旺角小巴站派單張,親身接觸一些較晚收工及夜歸的居民,這是他倆首次到旺角小巴站接觸新東居民。陳克勤說,他們堅持選舉暴力「零容忍」的原則,希望警方能夠盡快採取行動,查出「真兇」,保障各參選團體的人身安全。他又稱,明白到選情相當激烈,但希望可在公平的原則下進行。 今屆立法會選舉新界東參選團隊還包括有:自由黨田北俊名單、前線劉慧卿名單、民主黨鄭家富名單、民主黨黃成智名單、港人民權民生黨有限公司蕭思江名單、社民連「長毛」梁國雄、公民黨梁家傑名單、報稱獨立的龐愛蘭及李子榮。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5006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大公報 A15| 港聞 |
2008-08-08 |
兩大陣營拚港島成敗關鍵第六席 一個月後便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這場選舉大戰關乎特區未來四年政治格局,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對特區產生深遠影響。由今日起,本報將連續一個月刊出「選戰專版」,為讀者全面、及時報道選舉的真實情況,而率先刊出的,是五大選區的整體選情分析。 港島選區在媒體眼中由來重要,此次各政黨共派出十張名單競逐六個議席,可謂強手林立。由於建制派和反對派兩邊陣營均出現多張名單參選, 「互相搶票」情況不可避免,變數亦隨之更多。分析現有情況,曾鈺成、葉劉淑儀、陳淑莊、余若薇、甘乃威當選應無問題,關鍵是第六席之爭,將在蔡素玉、史泰祖之間進行,楊森亦甚具威脅,究竟最後鹿死誰手? 本報記者宋佩瑜 現時全港的登記選民人數為3,372,007,破歷年紀錄,其中香港島就有627,657 名選民,該區在上屆的總投票率有近五成八,是各區之冠。港島區有六個議席,如果投票率與上屆相若,即平均一個議席需要有約五萬九千張選票,而今屆的候選人名單,就由上屆的六張增加至十張,候選人多達二十四位,競爭可謂相當激烈。 按目前形勢推測,港島區首五個議席已經「名花有主」,入局者很大機會是建制派的曾鈺成、葉劉淑儀、反對派的陳淑莊、余若薇和甘乃威。至於餘下最後一席,有估計指,蔡素玉、史泰祖和楊森均有機會奪得。 建制派力爭均勢 民建聯在港島區原本有兩席,但馬力不幸因病早逝,遺缺在補選時被陳方安生奪去。不過陳方安生宣佈不參選,民建聯就決心在港島區奪回兩席,由曾鈺成領軍,與蔡素玉等共六人出戰。在上屆選舉中,蔡素玉一方面要承受馬力負病的壓力獨打「巷戰」,另一方面又被范徐麗泰「扯走」了不少票源,雖然被指有落敗危機,但最終都能成功扭轉敗局。 民建聯今屆再將蔡素玉安排在名單次位上陣,希望以這位「福將」承接上屆的雙喜臨門,為黨增添議席。 若建制派其中一隊取得第二個議席,即在港島區一共拿得三席,就可繼續保持與反對派拉成均勢。關鍵在於雙方陣營如何在背後發功,爭取最多選民支持,或在最後關頭成功「配票」。 反對派料難配票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管李彭廣分析指,對於建制派而言,最為關鍵的是,民建聯與葉劉淑儀名單是否能夠成功「配票」,不出現浪費選票的情況;但自由黨在最後關頭派出林翠蓮加入戰團,或多或少分薄了一些票源。不過,反對派在港島區成混戰之局,出現了多張名單, 「互搶票源」的情況較建制派嚴重,民主黨或在最後關頭打出「告急牌」,但六、七萬票又不足以令楊森入局,相反,搶去了公民黨爭奪第三席的機會。 李彭廣說: 「民主黨和公民黨已講明各有各做,而他們成功配票的機會亦相當微,因為泛民跟建制派不同,較少有組織地動員居民組織、同鄉會、商會和工會的選票。」至於其他選舉變數,他認為: 「特區政府近日的施政,將成為候選人紛紛拿出來拉票的議題,隨時影響選民的心態,例如副局長風波、外傭稅、梁展文事件,令泛民拿著監督政府的口號,動員市民支持。」 選情較上屆樂觀 至於在去年補選中敗於陳太手上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雖然失去民建聯這個大票倉的全力助選,但夥拍史泰祖產生化學作用,成功扭轉過去純粹親建制派的形象,有政黨的內部民調發現,葉劉淑儀近日晉身為港島區的大熱名單,其支持度更超越民建聯、公民黨和民主黨,史泰祖亦有望爭一議席。 反對派陣營方面,有分析指,民主黨今屆在港島區要保住兩個議席,機會非常渺茫。自創黨主席李柱銘,以及陳方安生宣佈不再參選,令港島區的選情驟變,民主黨今屆派出由「第二梯隊」四十七歲的甘乃威排在名單的頭位,楊森排名第二,選前已被外界看淡,指「甘楊配」魅力不夠。 另外,今屆公民黨聲言不再跟民主黨配票,陳太又只顧「訓身」支持公民黨,料民主黨將被公民黨吸去大量選票,反對派的「1+1=4」配票策略不再奏效,令甘乃威形勢險峻,楊森亦打定輸數,無望重返立法會。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2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政策政情 |
2008-08-08 |
吳永輝發公開信籲余若薇關信基搶救楊森 民主黨呼籲港島選民在下月立法會選舉中配票的行動升級。中常委吳永輝昨天向公民黨主席關信基及黨魁余若薇發出公開信,要求兩人聯署支持「搶救楊森」行動,支持配票,確保民主黨名單排名第二的楊森能夠當選。不過,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仍須瞭解事件,楊森和民主黨名單首名的甘乃威亦指事前並不知情。 余若薇向本報回應公開信時表示,拯救行動一定要靠選民,再者上屆立法會選舉時跟民主黨配票也不成功,而最新的民調也顯示,公民黨和民主黨兩張名單的得票如果平分,則會只得兩席。上屆因民主黨單方面告急,配票未有落實,而意外落選的何秀蘭,則表示理解各政黨盡努力爭取最大利益,但選擇權應在選民手中。 吳永輝的公開信昨天上午電郵到公民黨及余若薇。他在信中表示,「楊森前輩」領導社會運動、艇戶事件等,歷任匯點、港同盟和民主黨核心多年,對社運、民運建樹良多,又為培育後輩而自願排在選舉名單次席,「可見仁俠之風,值得尊敬」,「以楊森兄的經驗和資歷,實際上對於立法會的服務,是勝任有餘」。全封信並無提及過現為中西區區議員的甘乃威。 信中又指出,具體行動可以包括兩黨聯合宣傳、配票、選舉工程組織等,詳情可由兩黨選情負責人共同商議。但他承認,發起「搶救楊森」行動並未諮詢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昨晚回覆本報查詢時亦表示,並未知悉吳永輝發表公開信一事,仍須時間瞭解。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則表示,吳永輝的公開信屬個人意見,暫時不作評論。 今次排在黨友兼中西區區議員陳淑莊之後參選的余若薇承認收到公開信。她表示,上屆跟民主黨配票亦未成功,再者,今屆選舉公民黨也有直選候選人須拯救。她並表示,兩黨在港島的兩張名單的票數如果平分,贏得的其他議席更會少一席。她又表示,曾就民主黨要求配票一事主動跟何俊仁接觸,但仍未取得聯繫。 何秀蘭表示,未有收到吳永輝的信件。她理解各政黨在選舉期間,都會努力用各種方法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但現在已並非由政黨之間決定的時候,應由選民決定。 楊森和甘乃威昨晚回應本報查詢時均表示,並未知悉吳永輝的公開信。楊森表示,相信吳永輝是出於關心,並表示對最近的民調結果感到很鼓舞,相信民主黨有力取得兩席,他會全力以赴,但承認余若薇方面已成為政黨,配票並不容易。甘乃威也承認,配票須雙方同意,不能一廂情願,但他們會加強宣傳。 港島區其他泛民候選人還有社民連曾健成及退出民主黨獨立參選的黎志強,其他候選人還包括自由黨林翠蓮、王錦全名單、民建聯曾鈺成、蔡素玉名單、獨立蕭敏華、獨立勞永樂及匯賢智庫的葉劉淑儀、史泰祖名單■ |
|
文章編號: 2008080839100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信報財經新聞 P11| 政策政情 |
2008-08-08 |
署名七嫂疑有前科劉江華報警辦事處接恐嚇信 今屆立法會選舉民建聯候選人接連收到威脅退選的恐嚇信。繼港島區候選人蔡素玉七月底接到載有四十四個殺字的恐嚇信後,新界東選區劉江華及陳克勤團隊昨天也收到類似寫滿殺字的血腥恐嚇信,威脅他們要退選,否則會落得淒慘的下場。劉江華已報警,期望警方認真處理,盡早破案,暫時不擔心人身安全;陳克勤則表示,對選舉暴力零容忍,要求警方嚴肅對待。 劉江華位於中環的議員辦事處昨天收到一封恐嚇信,是繼兩星期前蔡素玉後今屆立法會選舉第二宗恐嚇事件。恐嚇信的對象是民建聯新界東七名候選人,威脅他們要退出選舉,否則會落得淒慘的下場。據悉,信中用字極其血腥,並寫下數十個殺字及身首異處、死無全屍等令人不安的字眼,劉江華辦事處職員已經報警處理。 恐嚇信由一名署名「七嫂」的人士寄出,與蔡素玉兩星期前收到恐嚇信所用的署名相同。劉江華表示,過往曾經收到類似的恐嚇信與刀片,但在選舉期間發生卻是首次,四年前參選時沒有收過恐嚇信,他不便猜測恐嚇人士的身份及原因,只希望警方可以認真處理,盡早破案。問及會否擔心人身安全,劉江華強調不特別擔心,因為防不勝防,所以未來仍會四處拉票。排在名單第二的陳克勤也表示不擔心人身安全,認為只是惡作劇,但希望警方嚴肅對待事件,警方有責任保障所有候選人的安全。蔡素玉兩星期前收到署名「七嫂」的恐嚇信,要求對方退選,若不理會便將她亂刀斬死、四肢盡斷、身首異處、死無全屍,信件中更出現四十四個殺字。 警方昨天證實接到一位劉姓男子報案,指收到一封可疑信件,警方已將案件列為刑事恐嚇,港島總區重案組現正跟進調查。 新界東其他候選人包括民主黨鄭家富名單、黃成智名單;公民黨湯家驊;自由黨田北俊名單;社民連梁國雄;前線劉慧卿名單;新論壇龐愛蘭、港人民權民生黨蕭思江和中產之聲李子榮■ |
|
文章編號: 20080808391003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南華早報 EDT10| EDT| By Eva Wu |
2008-08-08 |
DAB candidates get threatening letter DAB candidates contesting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received a threatening letter yesterday - the second targeting the Beijing-loyalist camp in two weeks. Lau Kong-wah, a vice-chairm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ho leads the party's slate of seven candidates in the constituency, received the letter. An aide called the police. Gary Chan Hak-kan, second to Mr Lau on the slate, said the letter threatened the lives of the party's candidates if they continued to contest the constituency. The letter contains many Chinese words in red meaning `kill'. I hope the police will take the case seriously, as this is the second letter within a short time. Mr Lau would not comment on motives or say whether the party had become a target of election violence. On July 26, Choy So-yuk, who is standing for re-election on Hong Kong Island, received a threatening letter containing 44 words in Chinese meaning kill.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27007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新報 A12| 政情 |
2008-08-08 |
劉江華收恐嚇信迫退選聲稱黑社會 民建聯共收兩封 民建聯在不足兩星期以內,收到第二封要求他們不再參選的恐嚇信,今次的矛頭指向新界東的劉江華團隊。據瞭解,該封恐嚇信的來源,與兩星期前蔡素玉收到的恐嚇信一樣,聲稱來自同一個黑社會社團。排在民建聯新界東團隊首位的劉江華表示,該封恐嚇信是在8月4日寄往立法會,再由立法會轉交劉江華的職員,職員在昨日下午3時收到該恐嚇信後就立即報警,劉江華其後再到警署落口供。 希望警方採取行動 因警方指示,劉江華稱不能透露恐嚇信內容。但據瞭解,民建聯收到的兩封恐嚇信,均是來自同一個黑社會社團,而且也一樣包含多個殺字,主旨亦是要求民建聯候選人不要再參選在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 劉江華談到現時心情時表示,「沒有甚麼特別心情,都會繼續選,現在都沒辦法,只有相信警方」。排在名單第二位的陳克勤亦持同一論調,他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相信警方能力。但他亦認為警方應採取行動,因為這已是民建聯在這次選舉內第二次收到恐嚇信,警方應讓大眾瞭解香港警察對選舉暴力,包括語言暴力是零容忍的。 立法會選舉新界東還有其他名單參選,包括鄭家富、湯家驊、黃成智、田北俊、劉慧卿、梁國雄、蕭思江、龐愛蘭及李子榮名單。 翻查資料,今次已是劉江華第二次收到死亡恐嚇信,劉在去年6月4日亦曾收到一封附有5吋長?刀刀片的恐嚇信件。而在過去一年,民建聯的譚耀宗、蔡素玉及李國英亦曾先後收到數封恐嚇信。 蔡素玉亦曾收警告 而蔡素玉在兩周前,在辦公室收到恐嚇信,全封信以紅筆書寫,由自稱是社團成員的「七嫂」作署名,警告她不要參選立法會,之後就是一些血腥的要脅,包括要她四肢盡斷、身首異處。在信的底部,寫信者共分四行寫了44個殺字。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3300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明報 A30| 觀點| By 張志剛 |
2008-08-08 |
立會功能議席的兩派之爭 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的設立,固然是承襲了港英政府時政制安排的精神,當年《基本法》起草時,就是希望貫徹保持生活方式和資本主義制度不變的重要原則。 所以與其說功能組別是給予某一些商業界別和專業團體一些特權,不如說是為需要重視商業發展和務實施政的行政部門,在立法會上找尋一些在監察施政的同時,可以合作共同發展香港的穩定政治基礎。 所以功能組別大多數議席被視為建制派,就是因為有了這個「發展」和「務實」的共同基礎,泛民可以滲入的,也只是一些以個人投票,而在意識形態上傾向反建制的選區,例如法律、社會福利、教育、衛生服務等。 由98 年開始,泛民就掌握了這4 個界別的議席,而單仲偕勝出的資訊科技界,大概是個人的因素為主。但經過兩屆的發展,泛民在04 年多取兩席。在9 個以個人投票的專業界別裏取得7 席。今年立法會選舉,這9 席就變成兩大陣營必爭之地。 對於泛民而言,傳統的4 個陣地應可穩守,可爭者,應是資訊科技、醫學、工程、會計,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5 個界別。對建制派而言,在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和會計兩個界別應佔上風,當中又以前者的優勢較為明顯。 建制派在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一直佔有其席位,相信今屆也不例外。因為該界別由4 個專業團體組成,有超過4000 人的測量師佔了整個界別的近半數選民,理所當然佔有優勢。上屆由建築師劉秀成勝出,主要是測量界有3 位候選人。測量專業之下再有6 個分組,屬於會中有會的結構,當時的在任議員劉炳章無法整合各組的力量,結果同時有3 位候選人出戰,瓜分了1800 多票,那才讓劉秀成坐收漁人之利。今次測量界別只有餘錦雄一人參選,證明在提名過程中已整合了6 組的力量。承接上屆測量界別3 位候選人取得四成半的票數,余錦雄和其他4 位候選人的基本盤有一段較大的距離。 測量界派別整合6 組力量現任議員劉秀成處境比較困難,因為共有3 位候選人同屬建築專業,比上屆多出1 位,而劉秀成上屆得票只二成八,今屆此消彼長,要贏餘錦雄的四成五基本盤有相當大的難度。 吳永輝打正民主黨旗號出選。吳永輝在其個人(都市規劃)以至整個選舉界別的專業活動都並不活躍,是典型以政治訴求代替專業發展的選舉策略。但上屆得票只有一成三,就算可以爭取到部分陳耀輝的選票,但劉秀成是現任議員,而且表現還滿人意,不大可能大量選票流失予吳永輝,加上吳所屬的專業團體人數只有數百,在基本盤太少、外來票源不多的局限下,相信取勝的機會不大。 而新參選的陳贊輝為建築師背景,但夾在劉秀成和陳耀輝之間,相信難以突圍。 結合整個形勢,余錦雄雖然初次參選,但有CEPA 進一步發展的天時,專業會員人數最多的人和,兩項條件相加,勝算非常突出。 作者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4002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星島日報 A15| 政治 |
2008-08-08 |
劉江華收恐嚇信威脅退選 民建聯再在選舉期間接獲恐嚇信,新界東候選人劉江華表示,昨午收到一封寫有嚴重恐嚇成分的信件,要求他的團隊退出立法會選舉,他們已報警處理,但他以警方表示不能詳細披露詳情為由,拒絕交代信件內容及有否署名等資料。 劉江華表示,昨午約三時,他的辦事處接獲立法會秘書處通知收到一封信,辦事處同事打開信件後發現信件寫有嚴重恐嚇的字眼,要求他的七人參選團隊要退選。他稱事件已報警處理,並會全力與警方合作緝兇,但他說警方希望他不能向外詳細披露案件,故他不便交代詳情,包括信件由誰發出,及所用的字眼等。 報警處理不便披露案情 他形容事件是嚴重恐嚇事件,並譴責發信人,但事件不會影響他們的參選信心和部署。對於近日民建聯蔡素玉又接獲恐嚇信,劉江華不認為民建聯特別被針對,認為任何政黨都有機會受恐嚇,他希望不要再有同類事件出現。 不認為民建聯被針對 新東候選人還有民主黨鄭家富、黃成智兩隊、自由黨田北俊、公民黨湯家驊、前線劉慧卿、社民連梁國雄、獨立的龐愛蘭、李子榮和蕭思江三隊。 記者蔡傳威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3004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蘋果日報 A08| 港聞 |
2008-08-08 |
劉江華團隊接退選恐嚇指事件嚴重已報警處理
【本報訊】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領軍的新界東七人參選團隊風波不絕。先是早前因為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參選問題被鄉事派杯葛,其後又因宣傳活動而被競選對手投訴,至昨天團隊更收到一封恐嚇信,內容大致要求七位參選人退選。劉江華認為事件嚴重,已報警處理,希望當局徹查。 未透露信件字眼 劉江華的中環辦事處昨天約近下午3時收到立法會轉寄的來信,信裏附有一張信件,抬頭寫上民建聯新東七位候選人的名字,內容大致要求七人退選。劉江華昨指,由於事件已經交由警方處理,因此不便透露詳細內容,只稱當中的用字帶有恐嚇成份。曾經參與多次選舉的劉江華稱,今次是從政以來首次收到恐嚇信件,「我覺得今次事件真係好嚴重,所以一定要交畀警方處理。」他指收到恐嚇信後,已經即時向其餘六名競選隊友轉告此事,「叫佢地留意嚇」,但他不擔心人身安全受影響,只希望警方盡早調查事件,保障候選人安全。被問及恐嚇信會否與選舉問題有關,劉江華強調「真係唔知乜原因」,拒絕評論。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601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東方日報 A31| 港聞 |
2008-08-08 |
新界東劉江華接恐嚇信 【本報訊】民建聯繼報名參選港島區的蔡素玉收到退選恐嚇後,該黨新界東名單的劉江華昨日亦收到一封恐嚇信,發信人署名與蔡素玉收到的恐嚇信一樣同樣為「七嫂」,亦同樣在信上寫上多個「殺」字,要求該名單七名候選人退選。 該名單候選人已經隨即報警處理,希望警方能夠盡快調查事件,保障參選人安全,聲言絕叉許有言語暴力的選舉,要維持公平和公正的選舉。 至於會否加強個人保安,該名單的參選人陳國旗指出,平時出入都有多名義工陪同,故不擔心個人安全問題。 已報名參選立法會新界東的還有劉慧卿名單、鄭家富名單、梁國雄名單、黃成智名單、田北俊名單、蕭思江名單、李子榮、湯家驊名單、龐愛蘭。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32038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大公報 A15| 港聞 |
2008-08-08 |
蔡素玉參選擇善固執 【本報訊】民建聯今屆能否重奪港島區補選失落的第二個議席,就要看排在曾鈺成之後的蔡素玉能否再次排除萬難,殺入議會。蔡素玉自九八年當選立法會議員,經歷了十個年頭,地區工作紮實不容置疑。蔡素玉說,議會須要堅持執著的監察政府,施政才能夠改善,而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葉太勢分薄票源 蔡素玉形容,上一屆選舉如同經歷寒冬,當時馬力的知名度不高、面對民主派以最強的陣營參選,以及「七一效應」等因素,令○四年的仗很難打。她說: 「雖然今屆這些因素不再,但仍存在很多變數,擔心有鐘擺效應,很多愛國愛港陣營的選票被浪費。」問及去年港島區補選,民建聯為葉劉淑儀助選會否影響今次選情?蔡素玉坦言,葉劉淑儀的確會搶去不少票,因為一些選民未來得及「轉彎」,但民建聯已加緊地區的聯繫。 至於港島區的其他對手,蔡素玉認為,自己的勝算相對較高, 「一些獨立人士如何秀蘭、勞永樂雖然有機會,但何秀蘭沒有做過地區工作,連區議會都不敢參選,民主派亦沒有出面撐她,所以威脅不大,而勞永樂的醫生身份,則有機會吸納一些中產票源。」民主黨派甘乃威排頭位,蔡素玉就表示: 「甘乃威的吸票能力,與李柱銘根本無得比。」究竟有什麼驅使蔡素玉第三次角逐連任立法會議員?蔡素玉表示: 「我想繼續做議員,是因為我可以就關注的議題,例如環境、保育向政府反映意見,而最終被採納……以往政府到立法會申請工程撥款,不需要做斬伐樹木的評估報告,經過我的不斷要求,現在政府在過程中都不可以亂來,否則會被議員否決。我相信議會就是需要一些執著的人去做事,我就是其中一位。」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2005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大公報 A16| 港聞| 特稿 |
2008-08-08 |
田北辰獲阿叻提名 本報記者何麗華今屆立法會選舉,競爭激烈的九龍西成為焦點選區之一,有候選人在提名名單上費盡心思,以星級提名陣營突圍。其中代表自由黨出選的田北辰名單,邀得不少名人和藝人做提名人,包括著名工業家陳瑞球、「演唱會之父」張耀榮、藝人陳百祥和鄧梓峰等等;而獨立候選人梁美芬亦「唔輸蝕」,得到九龍城區議會主席王國強提名。 在田北辰的提名名單中,除包括住在九龍塘的立法會議員兼黨友方剛、梁君彥外,還有一些商界名人,如剛獲頒大紫荊勳章的長江製衣創辦人陳瑞球、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足總董事余錦基等;而藝人陳百祥和鄧梓峰(原名鄧小峰)亦榜上有名,可見其人脈甚廣。 田北辰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希望吸納不同界別人士的支持,因此找來政商界和演藝界人士做提名人。他本身與張耀榮、陳百祥認識,而陳瑞球則是他爸爸的好友,可謂看著他成長。至於鄧梓峰則是他在拔萃男書院讀書時的師弟。 此外,獨立候選人梁美芬團隊邀得不少地區人士做提名人,包括九龍城區議會主席王國強、區議員王惠貞等;而民建聯的李慧瓊名單則獲得逾二百名街坊好友提名;至於被傳獲得民主黨人士支持的環保人士譚凱邦,未見獲得民主黨中人提名,但就獲得不少教師朋友支持。 除上述人士外,參加九龍西直選人士還包括毛孟靜名單,柳玉成名單,龍緯汶名單、黃毓民名單、馮檢基團隊、涂謹申團隊、莊永燦、林依麗及劉千石。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02006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南華早報 EDT10| EDT| By Albert Wong |
2008-08-08 |
Split in ranks makes contest too close to call In the last of our series on Legco'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lbert Wong looks at New Territories East Six of the seven incumbents are running for re-election and there are only 10 slates of candidates contesting the constituency, but a split in the pro-government ranks has opened up the field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Competition for the pro-establishment vote has become fiercer after simmering discontent between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rural leaders of the Heung Yee Kuk boiled over.
The split in the camp may benefit pan-democrats.
During a meeting of the kuk last month, Brian Kan Ping-chee lambasted the DAB for forcing the kuk leader, Lau Wong-fat, to vacate the district councils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seat to make way for the DAB's Ip Kwok-him. Mr Kan's son, Terry Kan Wing-fai, was present that day and is running second on the Liberal Party list behind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He could benefit if rural voters defect from the DAB to the Liberal Party. Initial polls indicate Gary Chan Hak-kan, second on the DAB list, is most likely to secure the final seat. However, Terry Kan says opinion polls often fail to reflect the views of village voters. I'm confident I can secure quite a substantial faction of the rural votes. I've been doing the work on the ground, with the voters, rather than playing gimmicks through the media, he said. Mr Chan is intensively courting the young in the constituency, which ha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voters under 30 years old - 18.6 per cent. You can really tell that when young people see my fliers, they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and want to discover more about my platform.
Mr Chan played down the impact of the row with rural leaders, pointing out that third on the DAB list is another prominent rural figure, Mok Kam-kwai. The DAB's Lau Kong-wah, the Civic Party's Ronny Tong Ka-wah, and Democrat Andrew Cheng Kar-foo are tipped to take the first three seats, followed by Mr Tien and The Frontier's Emily Lau Wai-hing.
Waiting in the wings are several pan-democrats who may not obtain the 14.1 per cent of votes needed to win a seat automatically but could sneak through when remaining seats are allocated to candidates with the next highest numbers of votes. Tsang Kwok-fung, second on the Civic Party's list, the Democratic Party's Wong Sing-chi and Long Hair Leung Kwok-hung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nd April Fifth Action are in the running for such seats.
The Civic Party's drive to return a second candidate has undoubtedly upset Mr Leung, who now feels at risk of a shock exit from Legco. I wish Mr Tsang a good career. I hope he still sleeps well at night, he said. Lingnan University political analyst Li Pang-kwong said the contest was very close. I wouldn't place my bets on anyone apart from the top three.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8027007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