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港商報 A01 | 重要新聞 | 社評 | By 青峰 |
2008-08-02 |
立會參選熱烈競選更須理性 2008立法會選舉提名昨日截止,選舉事務處接獲115張參選名單,其中55張為地區直選名單,提名的踴躍情況可算是歷年之冠,顯示本港各界日益重視政治參與。 這次立法會選舉提名,反映了政黨組織和從政者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發展更具信心,遂大幅提高競選的力度以應時代所需,相信這和普選年份的確定有關。香港的政制發展,由1980年代引入代議政制起,選舉的規模日大,選舉制度也日趨成熟。但是,一些政制問題,尤其是和雙普選有關的議題,亦隨著社會環境的轉變,引起了不少爭論。去年人大常委決定,2017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可以由普選產生,隨後於2020年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可由普選產生。自此,雙普選有了確實的年份,令香港政制發展的方向明朗化。香港的政治組織和從政者看到這一態勢,自然要坐言起行,為未來的政治前途鋪路,難怪本年立法會的競逐會遠超歷屆了。由此可見,普選年份的確立,已成為刺激選舉競爭性的誘因,相信未來的議會選舉競逐必定更為激烈,而香港政制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自成必然之勢。 從提名中亦可看到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政治趨勢,就是從政者年輕化和有更多新面孔湧現。隨著香港政治形勢改變,政治組織必須為自身前途作長遠的打算,故一些較資深的議員退出角逐,讓第二梯隊或年輕黨員披掛上陣,這就令更多新人有機會參與地區直選,不少新晉政界師姐師兄更排在參選名單的頭兩位。可以預見,選舉後除了立法會會出現更多新星外,還會吸引更多有志向、有才幹的的年輕人從政,為香港的政制注入更多新理念和新思維,令政制的發展更加健康、穩定。 選舉當然離不開選民。選舉事務處在7月18日公佈,地方選區的登記選民,共有3372007人,較2007年增加了2.3%,為歷來最多。地方選區的選民增多,反映市民對香港政制發展和政治權益日漸重視。過去,香港市民予人「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印象,一切以「搵食」為先。但是,隨著社會各方面的改變,「政治冷感」已日益「暖化」,成為政制發展的促進劑。由於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和選民人數皆破了紀錄,選舉當日的結果和投票率將會更令人期待。 2008立法會選舉,參選候選人與登記選民雙雙創新高,料會成為回歸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而年輕化和新面孔更是這次選舉的一大特色,這些都顯示香港的政治生態已有重大的改變。提名已經結束,接著下來,今年立法會選舉倘能在公平、公開、廉潔的原則下,各個候選人在互相尊重的氛圍中展開良性競爭,爭取選民投下理性的一票,這對促進香港政制的健康發展,當有重大意義。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101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明報 A03 | 港聞 | 社評 |
2008-08-02 |
議題多元多樣增選擇難度慎選德才兼備之士入立會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截止,最能反映各個政黨實力、最能說明本港政治形勢的地區直選部分,有55 張名單,共144 人參選,創下最多人參與地區直選的紀錄。由於參選者眾,競爭更激烈,參選人必須更加努力,才可以脫穎而出。選民則在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只要能夠理性地善用手中一票,把更多德才兼備之士送入立法會,本港的民主內涵有望更趨成熟。
政治取態趨中性
今年選情少了硝煙火辣 今次選舉,從參選人的成分和社會整體氣氛,迄今所見政治味道較「中性」,與過去所謂民主與反民主對決,甚至是民主派火併民建聯的硝煙火辣景況,大有不同。這個變化,主要是中央訂出2017 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 年普選立法會的時間表之後,泛民陣營藉「爭取普選」豎立不畏中央強權、為民請命的形象,不再那麼鮮明,與建制陣營的對抗,也因此少了一個著力點。 走出普選單一議題,選舉議題多元化、多樣化甚至模糊化,是這次選舉與過去的其中一個最大分別。 另外,參選人之中,就算不少被視為泛民陣營或建制陣營的人,政治取態都較中性,他們的存在,其實反映著整體社會開始走出極端和相互排斥的氛圍,這種客觀環境變化,反過來制約著兩大陣營的取態和行為,使兩陣對圓不若以往尖銳。因此這次選舉,隨著普選議題靠邊站,標籤化程度較低,各個陣營和參選人都要盡量向中間靠攏,他們固然要調整選舉策略,以適應社會氣氛的變化,對於選民而言,由於缺少了爭取普選的這面大旗,選擇上不再那麼單一和簡單,必須要從各個黨派的政綱甄別,找尋值得支持的人。 因此,今年的選舉工程與過去有點不一樣。總的而言,是參選人在大勢趨同點愈來愈多之中,如何突出自己,把信息傳遞給選民,以取得認同和支持,考驗著各個陣營和參選人。如果操持得當,會是一個很好的公民教育過程,選民和香港民主內涵的質素,也可以因此提升。 另外,這次選舉,地區直選部分多達144 人參選,有55 張名單,較2004 年的90 人參選和37 張名單,大幅增加。今年的破紀錄情況,是各方利用比例代表制以圖奪得議席的結果,因此為選舉結果投下更多變數。 今年地區直選5 個選區的參選名單,較諸上屆,全部都有增加,分別是新界西14 張(上屆13 張)、九龍西14 張(上屆7 張)、新界東10 張(上屆6 張)、港島區11 張(上屆6 張)、九龍東6 張(上屆5 張)。各個選區參選名單都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各個政黨和陣營,已經參透比例代表制的竅妙之處,經過精心計算,分拆名單參選,以祈用盡所屬陣營和政黨可能得到的選票,分配得最多議席。而一些人以獨立身份參選,也是覷準如果參選人數眾多,在比例代表制之下,只要取得一萬數千票,也有可能奪得區內所謂的最後一席。
切割政治光譜一小塊
激進之士也可晉身立會 對於這種情況,有學者認為各個黨派在政治光譜中,只要切割自己標榜的一塊(例如是極端激進之士),就是穩定的票源,足以把他們的參選人送入立法會,所需只是所屬選區的一成選票而已。在理論上,學者的觀察和分析有可能出現,屆時立法會將由更多的派系組成,假若出現這樣的情況,對本港的管治會有怎樣的影響,值得關注。 因此,這次參選人數眾多,雖然不能肯定說有人渾水摸魚,抱持僥倖之心晉身立法會,但是有人利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機制,意圖取得少許選票而當選的盤算,肯定存在。這樣的參選形態,對於選民如何作正確判別,是一種挑戰。 這次選舉,還有新人較多、年輕人較多的特點,在更生換代趨勢下,他們能夠更多地當選,為立法會注入新血,對於本港長遠發展而言,會是好事。事實上,今年獲得提名的一些參選人的年齡,也反映出個別政黨是為了日後的雙普選而部署。因此,今年立法會選舉的結果,會產生一些政治新星,他們的表現,對於本港民主進程和內涵,會有一定指標意義。 未來兩個多月,各方參選人的選舉工程,會排山倒海而來,我們要指出的是:各個陣營、政黨和參選人為了搶奪議席,有其一己圖謀,但是他們的利益,不等於就是市民的利益,因此在選舉議題多元、多樣甚至模糊化情況下,市民應該多花時間瞭解參選人的政綱,不要受到表面的言辭迷惑,擦亮眼睛,慎重地選出服務市民和香港社會的代議士。【相關新聞刊A1、A2、A12、A13】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401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蘋果日報 A05 | 要聞 |
2008-08-02 |
立會選舉提名結束地區直選混戰 2008立法會選舉:九龍西爭崩頭民建聯內訌 【本報訊】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總共收到117份參加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選舉的提名表格。其中有13名功能組別候選人,在未有競爭對手情況下,相信會自動當選;可是地區直選卻出現大混戰,除了泛民陣營在各區互相競爭外,民建聯也罕有地在九龍西出現內訌。有泛民中人預計,在混戰局面下,泛民能否保住立會21席,要視乎泛民支持者會否踴躍投票。記者:莫劍弦、許偉賢、林俊謙 選舉事務處在提名期最後一日,收到8份提名表格,令收到的提名表多達117份,當中有60份參加功能組別選舉,其中11個界別共13名候選人沒有競爭對手,可以順利自動當選。地區直選則有57份提名表,當中有兩份退選名單,包括昨日突然宣佈棄選新界東的葉曜丞,以及早前因參選名單內,有候選人不符選民資格,名單被視為無效,要重新提交名單的新界西民主黨何俊仁名單。 地區直選五大選區中,以港島、九西、新西競爭最激烈,其中只有五個議席的九龍西,共有14張參選名單。但最令人意外的是,以往極少在選舉協調出現內鬥的民建聯,中委王紹爾竟然不理黨中央反對,自行參選,挑戰得到黨支持的李慧瓊。 王紹爾:可能要退黨 王紹爾接受查詢時承認「參選最後嘅代價,可能係要退出民建聯」,希望藉著今次的大膽舉動,「衝擊一下黨內死氣沉沉同埋黑箱作業嘅制度」。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指,該黨中委會未有通過王紹爾的參選名單,民建聯會按照程序,由紀律委員會處理有關個案,最嚴重後果可能是要求王退黨。 至於泛民陣營方面,由於今次沒有進行選舉協調,單是港島區就有七張打著民主派旗號的參選名單,新界西更多達九張泛民名單。有泛民中人分析,由於今次選舉沒有新增議席,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必定攤薄每張名單得票率,要在立會保住泛民21席,必定要泛民支持者踴躍投票,以及集中支持有機會的候選人。 民主黨選情相當困難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也同意,以港島區為例,在泛民參選名單分散下,泛民未必可以取得四席,尤其民主黨名單上排行第二的楊森要取第四席,更是「相當困難」,因該黨要取得兩席,必須奪25%選票,在現時情況下很難做到。 不過他對泛民主派取得21席感到「審慎樂觀」,認為泛民陣營有能力在功能組別選舉中保持5至6席,亦有能力在五區直選中保持近15席,相信泛民極有機會維持21席不失。 拆局隨時出現爆冷結果 今屆立法會選舉雖然沒有新增立會議席,可是各政黨及獨立人士卻較上屆立法會選舉更積極參選。有立法會候選人預期,由於參選名單眾多,要預測每張名單得票率變得更加困難,更加會將不同陣營支持票攤薄,令各候選人更難掌握選情變化,隨時有「爆冷」局面出現。 選情更難掌握 該泛民候選人分析,以往各區不論是泛民還是建制派陣營,通常會有一、兩張有知名度的主力名單,兩大陣營絕大部份支持票,都要集中在這些名單上,所以要預測選情比較容易,「當兩大陣營三、四張名單,差不多吸曬八、九成選票,要估計選舉結果比較易,最多有一、兩個位會爆冷。」可是今次選舉中,民主黨將第二梯隊分拆名單出選,又有不少獨立人士參選,再加上成立不久、首次參加立會選舉的公民黨及社民連,究竟民主黨會被吸走多少票,沒有人可以準確掌握。特別是在比例代表制下分配議席,「原本以往民主黨名單排第二的候選人,只要有7%到8%餘額選票,可能已經可以博一席;?家有其他獨立候選人分咗票,民主黨名單得番2%到3%餘額選票,其他獨立泛民候選人又唔夠票,結果可能因為咁而輸咗個位!」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6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香港經濟日報 A04 | 要聞 | 社評 |
2008-08-02 |
立會選舉混戰 選民更需細選 立法會選舉昨天截止報名,三十個直選議席共收到五十五張有效申請參選名單,遠多於上屆三十七張,反映選舉再非簡單的泛民與建制兩陣對壘,以及人心思變的社會氣氛下,選舉將更熱鬧、多元化,再非只有普選議題。 今屆立法會直選可謂花多眼亂,參選名單大增,尤以擁有八個議席的新界西,有十四張名單為甚。此除因部分政黨分拆名單的選戰策略外,更由於今屆選舉與上一屆即○四年的社會環境,有兩大不同,誘使更多人參選,冀闖入立法會。 選舉議題多元 選民人心思變 其一,政治氣氛相對緩和。○四年立法會選舉,因有○三年七一大遊行的刺激,不但何時落實普選成為幾乎唯一的議題,泛民主派亦雄心壯志要一舉拿下立會半數的三十席或以上,令立會選戰對立分明,由力爭○七、○八年雙普選的泛民,對壘支持循序漸進的建制派,兩陣激戰。 現時由於中央已訂下二○一七年特首普選先行的時間表,普選議題已乏爆炸性,且民生問題如通脹直迫市民,皆令今屆選舉議題多元化。此一方面令泛民與建制兩派內部再非同仇敵愾,無法藉外侮壓住內部矛盾,因而民主黨與公民黨爭位更激,民建聯與鄉議局鬧出不和等;另一方面,則更多不同背景與主張的獨立人士參選,例如環保人士。 其二,人心思變。立法會議員十多二十年讓老面孔霸佔,不但新人難以上位,議政亦未見新風,市民正期待轉變、新老交替。民情如此,一些政壇元老如范徐麗泰、李柱銘等,因應退下,一些不退老將的支持度則明顯減退。 老將退固騰出空間,續上戰陣的亦勝算下降,因而可供競逐的議席增多,吸引更多有心人參戰;市民期望新老交替,更鼓勵政黨第二梯隊以至新一代披甲上陣,如民建聯的李慧瓊、民主黨的胡志偉等。 選舉熱鬧有餘 多元容易失焦 在上述兩個背景下,今屆立會選舉出現空前熱鬧,各黨各派各種主張人士紛紛參選,令選戰更為繽紛,但議題多元化亦令選舉缺乏明顯焦點,易變熱鬧有餘,聚焦不足,選民目眩而難選擇。 正因名單多、議題眾,選情不像上屆般,簡單地以政黨,或是否支持○七、○八年雙普選,作為抉擇考慮,選民要更細心察看候選人的取向、能力、政綱,才能找出可代表自己立場的候選人,並在九月投票時投下精明一票。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001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南華早報 EDT14 | EDT | editorial |
2008-08-02 |
Legco election pivotal for HK's political future Lawmakers frequently complain that ministers and bureaucrats do not take seriously enough their role in providing checks and balances to executive power. Some in turn are accused of being overly critical of the government and failing to offer their own solutions to Hong Kong's problems. This is reflected in opinion polls that find the government commands a higher level of public confidence than legislators. An opportunity is now at hand for our lawmakers to show that they deserve more respect. The close of nominations yesterday for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next month formally ushers in the campaign period. The campaign should be used by candidates to set high standards of political debate on matters important to our city's future. Campaigning has, in effect, already begun. It promises to produce the usual array of attention-grabbing gimmicks, slogans, claim and counter-claim, opinion polls - and even interesting and entertaining gaffes. But what are needed are comprehensive platforms and well-developed policies that will give voters clear choices. This time, it will not be dominated by the issue of when Hong Kong should get universal suffrage, as Beijing has laid down a timetable beginning in 2017 - although many uncertainties remain about the form those future elections will take. The calmer climate on democracy need not, however, mean a less interesting campaign. Parties and candidates will have to set themselves apart with policies on other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people's livelihoods - including inflation, jobs and a minimum wage - the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re are encouraging signs. Fierce competition has emerged for geographical seats in what will be a new-look Legco, following the retirements of democracy icon Martin Lee Chu-ming, Legco president Rita Fan Hsu Lai-tai and former chief secretar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along with six others. The number of nominations declared yesterday is a record. They include young candidates from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including two in their 30s heading tickets for the Civic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nd others with district council experience representing the Liberal and Democratic parties. The parties are wisely trying to develop political talent ahead of the democratic reforms, which should begin with changes for the chief executive and Legco elections in 2012 to move closer to universal suffrage. Competition has also broken out between parties within both the Beijing-loyalist and pan-democrat camps. The Liberal Party, for example, filed nominations for candidates to run against the DAB on Hong Kong Island a day before nominations closed. One outcom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e is the disappointingly high number of candidates for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who will be returned unopposed. The lack of any democratic choice in these small constituencies strengthens the arguments of those who wish to see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scrapped when a new, more democratic system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is introduced. When Hong Kong goes to the polls on September 7 it is the city's future that will be at stake, not just the fortunes of the candidates. Fresh ideas about the challenges we face should emerge during the run-up to the election. We need a hotly contested, but fair campaign in which style takes second place to substance.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18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成報 A06 | 港聞 |
2008-08-02 |
直選名單創紀錄各陣營協調失衡 立會選舉獲117份提名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接獲117份提名表格,直選及功能選舉分別佔57份及60份,創回歸以來最多直選名單參選的紀錄。直選選情以九龍西及新界西最為激烈,兩區均多達14張名單角逐議席,不過全港五大選區,無論泛民主派及建制陣營,均協調失衡,相信各大陣營均會各出奇謀「搶票」,令今次選舉變成「世紀之戰」。記者鄭穎茵、馮志諾報道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經過兩周提名期,選舉事務處收到的117張提名表格,合共有209人參選,單是參選人數已是回歸後最高,而今屆共有149人分57張名單參加地區直選,爭奪30個議席;功能界別則有60人爭奪28個界別共30個議席。各大地區直選的選區中,則以九龍西競爭最激烈,14張名單共31名候選人角逐5個席位,即平均6.2人爭奪1個席位。 各大陣營各出奇謀搶票 新界西亦不遑多讓,14張名單42名候選人競逐8個議席,即5.25人爭1席;至於各界聚焦的港島區,就有11張名單25人競爭6個議席;九龍東則6張名單17人競逐4個議席,新界東也有10張名單29人競逐7個議席,三區皆是平均4人爭1個席位。 不少候選人昨日趕搭「尾班車」遞交提名,包括港島區有提倡自然療法的醫生袁大明,及律師蕭敏華參選;荃灣區議員鄒秉恬則參選新界西。不過,今年無論泛民及建制陣營,參選名單均出現難以協調情況,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局面,如九龍西民建聯的李慧瓊名單早已報名,昨日民建聯中委王紹爾,未經黨方同意另組名單參選,此舉相信會分薄民建聯票源。 出現「自 己人打自 己人」 王紹爾接受本報查詢時解釋,他曾向黨方提出要求排在民建聯名單後,或自組名單參選,均被否決,但自認參政能力比李慧瓊高,故毅然參加選舉。 至於新界西,與鄉議局有連繫的區議員鄒秉恬參選,估計會對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的鄉事名單有一定影響;九龍西負責協調的中聯辦亦無能為力,面對田北辰及梁美芬廝殺。不過,原用以分薄民建聯票源的區議員葉曜丞,昨突然退選新界東,相信該區劉江華名單可暫時「止血」。 泛民方面,原屬民主黨的黎志強亦突退黨自行參選港島區,將分薄甘乃威名單的選票,而上屆隨余若薇名單出選的何秀蘭則另起爐灶等。九龍東、新界東及新界西,民主黨及公民黨均未再倣傚上屆協調選票,而是各自組隊,民主黨甚至在多區均出現超過一張參選名單。 各大政黨 第二梯隊接棒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認為,今屆立法會將討論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選舉辦法,為2017年普選奠定基礎,加上將有《基本法》23條立法、醫療融資等重要議題通過,不少政黨為爭取政治籌碼,均派兵「插旗」參選。他又指今年各大黨實行第二梯隊接棒,參選名單湧現不足為奇,相信是次選舉會變成「世紀之戰」,每區名單贏取議席的得票數字會較上屆收窄,勝負或只在幾百票之差,令競爭更激烈,而實力較遜候選人亦容易「偷雞」漁人得利勝出。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9004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大公報 A26 | 大公評論 | By 文滿林 |
2008-08-02 |
立會選舉好戲連場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戰幕已經拉開。在首日(十九日)開始接受提名報名時,選舉事務處已接到三十八張報名表,打破了歷屆首日報名紀錄。單看參選報名表格之多已夠曬熱鬧,可謂好戲連場,不單令選民看到眼花繚亂,就連一些所謂選舉政論專家,也不敢貿然判斷,誰會領風騷。 當初人們估計,分區直選最複雜最多變數的地區首推港島及新界西。但從近日所見,其實五大選區,除了九龍東之外,其他四個選區都旗鼓相當,好戲連場。所謂好戲者,指的是同一選區內,既有兩派對壘,又有同室搶票,更有一些想藉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獨立人士。可以說,政黨有政黨的優勢和「死穴」,獨立參選人也有不足和特點,未到最後一刻,也不知鹿死誰手,誰能奪得議席。民調也者,也未必能準確預測得到。 新人輩出競爭激烈 以港島區的選情來說,六個議席,六十多萬選民,以五成三的投票率計,約三十五萬選票,每個議席起碼要有五萬二千張選票才能當選。幾個政黨,再加葉劉淑儀等,如何瓜分六個議席,坊間及政論人士都眾說紛紜,有說由公民黨、民建聯、葉劉瓜分。然而民主黨的甘乃威、楊森,以及何秀蘭又有沒有機會染指,都存在不小的變數:一看葉劉與民建聯的票源分配,二看反對派陣營的內鬥程度如何。此外,另一個猜測,即「三三」制,建制派取三席,反對派取三席。公民黨取兩席,民主黨或何秀蘭可能搶得一席,而葉劉或民建聯中只能取得一席。目前葉劉的民調據說達百分之二十五,如果民調準確,葉劉可穩奪議席,那民建聯又有沒有機會爭取兩席?關鍵在於如何配票以及珠三角一帶的港島選民當日回港投票的意欲如何。更要視乎反對派幾大山頭如何分票。 新界西,議席八個。除了有四個政黨派人參選之外,同時還有五、六個屬勞工基層背景的人士參選,戰況想必也激烈。新界西不同港島,勞工基層票佔整個選區百分之七十五。今次五、六個有勞工基層背景的人士參選此區,就是看中這百分之七十五的選票。這究竟政黨佔到優勢或是勞工基層人士佔到優勢,難說。上屆有三個政黨可以各取兩個議席,今屆肯定不會重現這種現象,因為參選此區的勞工基層人士都不是泛泛之輩,各有支持者,隨時會奪取三個議席也不奇怪,問題視乎勞工基層的投票意欲和取向,他們隨時可左右大局。 選民水平大為提高 對於新界東,七個議席,據說有六個政黨參選,還有一些政黨分拆兩三張報選的情況,究竟是好是壞,還是未知之數。也有一些獨立人士參選。如此這般,選情激烈不在話下,但不少人的關注焦點卻落在「長毛」身上。「長毛」是上屆新界東的票王,今屆又如何?有人認為他連任的機會不大,有人認為他還有機會,但不會成為票王,他在上屆成為票王只是個異數,四年後的今天, 「長毛」已失去他有利連任的條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今時今日的選民不似四年前,對投票選議員的認知已有所提高。「長毛」的街頭鬥士形象已失去效用。 九龍西的選情看似單純,五個議席,然而參選的政黨及獨立人士及新人卻不少,而且很有實力,也是充滿變數的一個選區。在這區盤據多年的一個老牌「地膽政黨」看來起不了作用,漸走下坡,不成氣候。坊間行情卻看好三個新人。若然五個議席有三個被新參選者取得,對九龍西來說無疑是一個新景象新希望。不過,選舉往往充滿變數,如何打動選民投自己一票,當然要有多方面配合,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今年的選舉議題,直到目前為止,還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只有這種與選民息息相關的議題,才能拉動選民投其一票,才能令香港經濟發展,市民安居樂業,社會祥和,最重要的是看言行是否一致,單是做騷不行,慣於做騷終會被選民離棄。 但無論如何,參與今屆立法會選舉人數之多畢竟是可喜的事,讓全港選民選擇多了,考考大家的眼光。 所以說,好戲還在後面。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2014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8-08-02 |
楊森出口術搶票 陳淑莊反擊 【本報訊】(記者 明言)反對派今屆立法會選舉未能協調出選,陣營內各政黨為爭選票,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民主黨前主席楊森昨日在一個選舉宣傳活動上,稱根據該黨內部「民意調查」顯示,甘已可穩得1個席位,又暗示公民黨已穩得2席,故呼籲港島區選民「集中票源」,讓排在第二位的他也可以成功連任。 公民黨港島區參選人陳淑莊批評,「配票」的策略在04年立法會選舉中已證明「行不通」,故希望各參選隊伍做好自己的本份,至於投選哪張名單一票,應讓選民按自己的意願去決定。 楊森在昨日的活動中,要求港島區選民總動員將選票投給「民主黨及公民黨」,卻又聲稱根據該黨的「民調」結果顯示,甘應可穩取1席,即反對派在港島區可「穩守3席」,故呼籲選民必須「集中選票」,不要分散票源,反對派才有機會在港島區取得4席。 被問及該黨此舉,是否希望選民不投選其他反對派陣營中人,例如社民連的曾健成,以及曾在上屆立選中因民主黨「告急」而落敗的公民起動成員何秀蘭等,楊森則稱並無此意。 陳指04年輸配票 今年混戰更難 陳淑莊在接受記者查詢時,反駁楊森的說法,指根據04年立法會選舉的經驗,類似的配票方式是行不通的:「當年希望達到1+1=4的效果,但結果就以0.2%票之差變成1+1=3。今次選舉港島區有10支隊伍,戰情混亂、激烈,配票更加不可行。」她希望每支參選隊伍做好自己的本份,盡力爭取支持者。 有政壇中人分析,民主黨「核心」在提名期開始前,曾向個別傳媒「放料」,稱根據該黨內部的「民調」消息,甘乃威「輸梗」,但楊森昨日卻突然宣稱根據「民調」,甘乃威已可穩得1席,實質上是希望「搶」公民黨的選票。 他解釋,雖然楊森在昨日的活動中說的是「集中投給民主黨及公民黨」,但卻同時暗示公民黨的陳淑莊名單已穩得2席,再聲稱甘已穩得1席,於是將宣傳的焦點集中在「讓自己入局以取得4席」一事上,可能造成的效果是,希望選民以為公民黨「贏梗」,而將選票集中在民主黨的參選者身上。 憂民主黨 重施故技搶票 他續說,這種做法並非「無先例可援」:在04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黨本已有足夠支持在港島取得2席,但投票日晚上卻突然「告急」,令不少選民以為公民黨的前身—45條關注組的余若薇名單「贏梗」,故轉投票予民主黨,結果卻令緊隨余若薇參選,本有機會勝出的公民起動成員何秀蘭以些微票數落敗,對此公民黨仍記憶猶新,他們擔心選民再「中招」,今年排在陳淑莊後的余若薇可能會「中箭落馬」,故陳淑莊才會重提04年的舊事,反擊民主黨的搶票之舉。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5007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信報財經新聞 P06 | 政策政情 |
2008-08-02 |
地區直選競爭激烈55張名單爭30議席學者料泛民可保關鍵席位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天截止,選舉事務處共接獲五十五張名單報名參加地方直選,較四年前大幅增加,主因是泛民未有一如上屆在選前協調,亦有兩個新政團出現,若票源分散,將影響爭取議席,甚至未能保住二十席以上的關鍵水平。有學者相信,「棄保」必定會出現,預期泛民應可保住二十三席左右。 選舉事務處至昨天共接獲一百一十五張有效的報名表格,其中五十五張報名參選地方直選,較四年前的三十五張大幅增加,競爭較上屆激烈【表】;而功能界別則有六十人參選,但有多達十三個議席只得一人報名參選而毋須競逐,四十七人爭奪十七個議席,會計界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均出現五人爭奪一席的現象。 四個主要政黨目前有七個直選議席的民主黨在全港五區共派九張名單,而有三席的公民黨則在每區均派一張名單。親政府陣營方面,由主席譚耀宗帶領的民建聯共派五張名單,爭取保留八席,包括前主席馬力逝世而失去的一席,而自由黨則倍增至四張名單,主席田北俊胞弟田北辰亦首披戰衣。 泛民主派兩黨冒起 地區直選出現多人競爭的主因,在於過去四年泛民主派有公民黨和社民連出現,同時民主黨亦決定「第二梯隊」分拆名單,讓他們排在名單首位參選,其中三個選區便派出較現任議席為多的名單參選,而新界東的泛民「鑽石名單」更成歷史,各泛民政團選前在五區均沒有任何協調。 泛民的參選名單較上一屆大幅增加,選票一旦分散在不同候選人身上,而未能集中在最有機會當選者,便會使到最終贏得的議席數目,較票數應得的為少。過去的選舉亦顯示,到選舉中後期會有候選人打「告急牌」,吸收其他名單的支持者,甚至在未經其他候選人同意下,要求選民配票。 事實上,在空缺眾多而使競爭相對激烈的港島選區,民主黨已開始要求選民一票投給民主黨、一票投給公民黨,出選港島的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右圖】則公開表示擔心上屆民主黨過度告急的歷史重演。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左圖】表示,希望各區都不會出現票源分散的現象,相信選民心中有數,但最後情況出現也沒有辦法。 兩陣營得票無大變化 對於名單相對較多的情況,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相信,或與今屆選舉政治氣候沒有那麼兩極化有關。他指出,要是今次屬「生死之戰」,中央便不會讓親政府陣營的候選人如民建聯王紹爾以獨立身份參選。他並認為,上屆「鑽石名單」的失敗,也使各陣營瞭解比例代表制的遊戲規則。 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則相信,兩大陣營最終所得的席數,仍會與得票約五成半對四成半的比率大致相同。他以新界東為例,最後一席在民主黨黃成智和社民連梁國雄之爭,解釋各區末席誰勝誰負有一定隨機性,但他相信,選舉後期定會出現「棄保」,「超級助選團」為哪名候選人拉票,選票便會跟隨。 至於泛民連同功能界別的議席總數,會否跌破立法會三分一,即少於二十席這個關鍵水平,蔡子強相信,泛民若不是「這個不計,那個又不計」,質疑個別成員並非泛民主派,總數應在二十席以上。王家英則估計泛民會取得二十二至二十三席左右。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相信,泛民和親政府陣營的議席數目上落不大。他解釋,雖然今屆選舉泛民的得票率會比上屆看淡一點,徘徊在五成五至六成得票,但有關波幅在比例代表制下影響不大,如要增減一席,籠統而言起碼要在同一張名單上有一成選票的上落,但泛民在個別功能組別並不樂觀■ |
|
文章編號: 2008080239101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大公報 A12 | 港聞 |
2008-08-02 |
九龍西混戰6.2 人爭一席 【本報訊】九龍西以往被認為是立法會選舉中最沉悶的選區,但今屆選舉新增了一個議席,引來群雄逐鹿。今年九龍西共有十四張名單出選,比上屆的六張名單足足增加八張,共有三十一人參選,即平均六點二人角逐一個議席,競爭十分激烈。有學者估計,建制派或親建制陣營最多能取得兩席,關鍵是彼此能夠團結配合。 九龍西新增一議席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議席數目增加至五個的九龍西,出現十四張名單混戰局面,競爭激烈之程度,高於各界原先的估計。本港多個黨派均有派人參選,亦有不少獨立人士加入戰團,計有民協馮檢基團隊、民主黨涂謹申團隊、民建聯李慧瓊團隊、自由黨田北辰團隊、社民連黃毓民團隊、公民黨毛孟靜團隊、南方民主同盟龍緯紋、獨立人士梁美芬名單、柳玉成名單、林依麗、莊永燦、譚凱邦、劉千石,以及昨日報名參選的王紹爾。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表示,今年九龍西選情之所以特別咬緊,主要是由於該區人口結構起了變化,以及新增了一個議席。「以往九龍西是較草根的地區,但近四、五年,尖沙咀、長沙灣一帶有不少大型屋苑落成,漸漸形成了中產社區。因此不少走中產路線的人士如毛孟靜(公民黨)、田北辰(自由黨)、梁美芬(獨立)都出來參選。」 焦點兩大陣營對壘 雖然九龍西出現十四張名單,但選民的注意力似乎是集中在其中幾張名單。李彭廣說,按照目前情況來看,部分名單當選的機會「等於零」,選舉的焦點反而是親建制派和反對派兩大陣營如何爭取最多議席。他認為,反對派基本上可穩奪三個議席,關鍵是這三人不一定全是現任議員。「現任的馮檢基(民協)、涂謹申(民主黨)等當然有優勢,但劉千石的情況似乎是比較弱;而毛孟靜、黃毓民(社民連)亦有相當的叫座力」。李彭廣認為,他們五人實力平均,最終誰能登上議員寶座,還要看選舉臨近民調的變化,以及各人在選舉論壇的表現。 另一方面,對於扎根九龍西多年的民建聯,李彭廣認為該黨排名第一的李慧瓊基本上能夠穩奪一席;他估計第五席有機會是田北辰和梁美芬之爭。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2005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8-08-02 |
149人地區直選「七國咁亂」 九西6人爭1議席最激立選117張名單破紀錄 【本報訊】(記者 明言)為期兩星期的2008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正式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接獲117張參選名單,其中地區直選參選名單共57張,人數達149人,打破回歸以來紀錄,其中九龍西再增1名單,令該區1個議席有超過6人爭奪,而新界西則成為「四冠王」,包括參選名單最多、參選人最多、女性參選者最多及最多現任議員參選。功能界別則有60人參選,較上屆少12人,而在28個界別中,有來自11個界別的13名候選人料在無對手競爭下自動當選。 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見國)分析指,今屆形勢可謂「七國咁亂」,因為不少中等規模團體及獨立人士也冒出頭來,希望在比例代表制下搶攻議席,而政壇新勢力可能會開拓出新的票源,加上令票源分散,各區選情也會「咬得更緊」,選舉結果隨時會因少數的差距改寫。 5政團全面出擊直選多新人 今年立會選舉提名期昨日是最後一天,港島、九龍西及新界西選區各有4張名單「趕尾班車」報名參選,但新界東的葉曜丞則選擇於昨日退選,將退選名單計算在內,當局在提名期間共接獲117份提名表。 是次地區直選的最大特色,在於各政黨,包括民建聯、自由黨、公民黨、民主黨及社會民主連線在5個地方選區均派出名單參選,而是次選舉亦新人輩出,民建聯有多名「新星」,包括首次在立會選舉名單中排首位的李慧地,曾任特首辦助理的陳克勤;工聯會九龍東的黃國健;自由黨九龍西的田北辰;公民黨港島的陳淑莊、新界東的曾國豐;獨立的有港島葉劉淑儀、九龍西的梁美芬等。 新西最少兩現任議員落車 是次選舉的另一特色,是多名現任議員轉戰其他界別或地區競逐連任,包括民建聯九龍西的曾鈺成轉戰港島區,工聯會王國興、公民黨的張超雄均由功能界別轉至新界西,令該區共有10名議員競逐8個議席,意味最少有2名現任議員勢將「落車」。 功能界別方面也新增4張名單,分別來自會計界、漁農界,以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由於有11個界別的13名參選者至昨日仍無競爭對手,故有望自動當選。 但另外多個界別則出現群雄逐鹿的戰況,其中以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以及會計界的5人之爭最為激烈,而現屆議員陳智思放棄連任的保險界,則惹來3名新人「鬥法」。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500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南華早報 EDT2 | EDT | By Eva Wu |
2008-08-02 |
No competition for 13 trade seats Most of the 13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candidates returned uncontested yesterday are incumbent lawmakers. Just three will be newcomers to the legislature.
Five of the 10 incumbents returned uncontested, including David Li Kwok-po of the finance sector and Abraham Razack, who represents the real estate and construction sector, also faced no opposition at the previous election in 2004. At that election, 11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candidates took their seats without a contest.
Chim Pui-chung, who represents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ector, was returned unconteste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he joined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race in 1991. This shows most of the voters are satisfied with my performance over the past years, Mr Chim said. I will continue supervising the government, hoping that it will listen to the voice of the masses. In 2004, five candidates contested the constituency.
Philip Wong Yu-hong, who represents the commercial sector, is also among those being returned unopposed.
I do not remember how many times I have been elected without a contest, but I have not faced an opponent since 1991, he said. There will be challengers if I am not doing well. In his next four-year term, Mr Wong said, he would focus on improving Hong Kong's economy, which he said was likely to be affected by the credit crunch in the United States triggered by the housing market woes.
Wong Yung-kan,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in Hong Kong, who represents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was returned uncontested at the last two elections. This year he is up against Leung Wo-ping, who entered the election yesterday, the last day for nominations.
I do no expect my election to be uncontested every time, Mr Wong said. I will continue communicating with the electors.
Of the 10 incumbent legislators returned uncontested, three are from the Liberal Party - Lau Wong-fat, who is standing in the Heung Yee Kuk constituency having switched from the district councils seat he won in 2004, Tommy Cheung Yu-yan in the catering constituency and Andrew Leung Kwan-yuen in the industrial (first) constituency. One of the 10 is from the DAB. Of the three newcomers elected unopposed, two are from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representing the labour sector.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08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香港經濟日報 A15 | 社會要聞 | By 周穎雯、何曉勤、張景恆 |
2008-08-02 |
直選55名單爭30席 97後新高 民主黨或少2席 民建聯有望保一哥位 08年立法會選舉,出現空前激烈,高達204人爭奪60個議席;直選名單更創回歸以來新高,達55張名單,爭奪30個議席。有學者分析,泛民主派名單雖增多,料仍可保23至24席,在政改議題上仍有足夠的關鍵票數。 學者︰政改關鍵票 泛民料保23席 綜合政界和學者分析,現有12個議席的民建聯和工聯會,有望繼續成為立法會「一哥」,該黨在直選和功能議席均望有進帳,包括新界西和區議會功能議席,總議席可能會達至15席。反而民主黨則有危機減少2席,由9席減至7席,與挾有6個議席的公民黨拉近。 立法會提名期昨日結束,今屆選舉最大特點,是直選名單創97年以來新高,144名候選人組成55張名單(合共57張參選名單,1張退選,1張重複;)較上屆只有37張名單明顯增多,以爭奪30個直選議席;功能組別選舉氣氛則略為減退,候選人減至60。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今屆直選名單增加50%,是因政治氣氛緩和,沒有生死大戰、兩極化的感覺,令各黨派缺乏協調,及候選人明白單議席單票制的規則,想碰運氣爭最後一席,最終令名單增多。 民建聯工聯會 46人出戰最多 實力之最,還看民建聯及工聯會,派出高達46人參選,成眾黨之冠;自由黨則一貫貴精不貴多,只17人出戰。民建聯及自由黨昨均先拔頭籌,分別已有4人及3人自動當選。 泛民主派在07年區議會大敗後,已開始強調在立法會選舉中,要力保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席,即20席的關鍵議席數目為目標,以有足夠票數否決政改方案;故泛民能否保住關鍵20席,成為是次選舉重大焦點之一。 泛民主派04年重視協調,但新成立的公民黨及社民連,今屆各自爭取擴大政治實力,選舉上難以協調,令致泛民參選名單增多,可能會分薄泛民票源,民主黨派出31名候選人,公民黨亦有19人出選。 泛民內部預計,今屆最惡劣的情況,會由現時的25席減至21席,包括直選在港島、九東及新界西合共減少3席,功能議席減1席。 嶺大政治學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則預計,泛民主派最終可保持23至24席。 他又指,民主黨面對泛民之間的競爭,隨著港島議員李柱銘、資訊科技界單仲偕不再競逐連任,民主黨有危機由9席減至7席。而公民黨則保住6個議席。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稱,泛民放棄協調,建制派的協調亦比過去差得多,自由黨、鄉事派與民建聯不和是一重要因素。 馬嶽認為5大選區中,九龍西選情最激烈,除因僧多粥少,大部分候選人都具備實力,令選情更緊湊。而有8個議席的新界西,則最多名單參選,14張名單中,10名是現任議員,即最少有2名現任議員會「墮馬」。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0007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中國日報香港版 HK1 | HK/Delta | News Digest |
2008-08-02 |
Nomination period for LegCo elections ends The two-week nomination period for the 2008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to be held on September 7 ended Friday with a total of 117 nominations received for the five geographical and 28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Competition in direct election is most acute in Kowloon West and New Territories West with 14 and 15 tickets vying for five and eight seats respectively. As for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accountancy and surveying & planning are most competitive, both having five nominations rivaling for one seat. 13 candidates will be returned uncontest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2845000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大公報 A02 | 京奧08 | 井水集 | By 關昭 |
2008-08-02 |
泛民陣營未選先亂 特區新一屆立法會提名期昨日結束,兩周來,選舉事務處共收到一百一十七份名單,共二百零四人參選,其中地區直選五十七份、功能組別六十份,分別角逐各三十個席位。其中十三個功能組別只有一人報名,候選人將自動當選。 二百零四名參選人,連同三百三十七萬已登記的選民,本屆立法會選舉,這兩個數字都創了新高。 兩個「新高」,反映的是市民對特區社會、政治的關注度和參與感都有了提高。更多的人都越來越認同特區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港人治港」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只有少數從政人士才有份「治港」。只有人人都來關心特區社會事務,都來想一些特區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立法會,由那一些人來代表民意才更符合社會整體利益,這樣的立法會選舉、民主選舉,才是真正的「港人治港」。 「新高」也反映了選舉政治形勢的變化,更多參選名單的出現,一方面是政黨的參選策略有所調整,以「強弱組合」或「強強組合」出擊,算計選民心理實行「配票」,以期「拿盡」最多的選票。而這種調整或策略,存在風險和變數,而且,候選人最終能否當選,還是要看其是否對港人社會有真正的承擔,以及是否有辦實事的能力,而不是什麼「配票效應」。 本屆泛民方面,可以說「未戰先亂」,先是有民主黨的單仲偕被「勸退」,又有陳太的宣佈不選,還有楊森近日的「唔選又選」,而最精采的莫過於陳太一句「拉衫尾」。「民主黨」的甘乃威上次有意參選,要給陳太「讓路」,現在卻又被陳太指為「拉衫尾」,嘲諷一番,實在可憐! 由於迷信什麼「配票效應」,泛民內部,為名單分拆之爭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互相指責對方「拆台」, 「分薄」了自己的票源,好像那些選票已經是其「囊中物」一般。 這當然不是事實。參選立法會,是為經濟民生社會服務,還是為自己爭名奪利,單從參選態度已可見一斑,如此「未選先內亂」,叫人笑話。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2000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大公報 A12 | 港聞 |
2008-08-02 |
立會提名期結束多項數字創紀錄13 參選人自動當選 為時兩星期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據統計,今屆共收到一百一十五份報名表,地區直選佔五十七份(其中兩份退選),功能組別佔六十份,總參選人數高達二百零四人。在二十八個功能組別內,有十一個界別共十三位參選人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料將可自動當選,人數之多創回歸以來新高。另外,九龍西和新界西地區直選亦分別接獲十四張參選名單,競爭之激烈亦屬歷史之最。綜觀上述各項創新數字,足為今屆選舉寫下歷史新一頁。 本報記者謝文仲羅秉昆何麗華 昨日共有八位人士「漏夜趕科場」,趕及在提名期結束前報名參選,包括有意參選港島區的袁大明和蕭敏華、九龍西的王紹爾、新界西的鄒秉恬。至於功能組別方面,有鄉事背景的梁和平參選漁農界,挑戰現任議員黃容根;會計師黃宏泰則報名參選會計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更是風起雲湧,前日仍只有三人角逐,昨日卻突然殺出陳贊輝和陳耀輝兩人報名,變成五人爭一席的亂局。另外,選舉事務處昨日亦收到一宗退選申請,退選者為出選新界東的獨立民選區議員葉曜丞。 總參選人數204 人 本屆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由七月十九日開始,至昨日下午五時結束。據選舉事務處公佈,五個地方選區共有五十七份參選名單,二十八個功能界別則有六十份報名申請,總參選人數高達二百零四人,創下歷史紀錄。而今屆派出最多人參選的政黨為民建聯,共派出三十人在直選和功能組別出戰,民主黨派二十九人排第二,工聯會和自由黨各有十人參選。 地區直選方面,今屆共有五十五張名單,一百四十四人參與,已刷新了一項紀錄;當中又以九龍西和新界西的參選名單最多,各有十四份,也創下歷史紀錄。競爭最激烈的選區要算是九龍西,共有三十一人在十四份名單內出選,以該區五席計,平均每六點二人爭一席,比新界西平均每五點二五人爭一席更為激烈。 會計建築界競爭烈 功能組別方面,競爭最激烈的是會計界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各有五人爭奪一席。但其中十三位報名參選十一個功能組別的人士,卻由於參選人數與議席數目相同,如無意外可說已自動當選,人數之多同樣創下回歸後的新高。該十三位將自動當選的人中,有三人是首次參加立法會選舉的,包括參選勞工界的工聯會成員潘佩璆和葉偉明,以及被指為唐英年家臣的工業界(二)林大輝。 選管會發言人表示,選舉主任在審核報名人士的資格後,稍後將在憲報刊登有效提名的候選人名單。此外,選管會主席彭鍵基將於八月五日晚上七時半舉辦候選人簡介會,向各候選人講解競選的注意事項和安排;而在簡介會後,將即場進行抽籤,決定各候選人及名單的排列次序。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2005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星島日報 A04 | 要聞 |
2008-08-02 |
58名參選者未過40歲205人逐立會議席破紀錄 為期兩星期的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完結,選舉事務處共接獲一百一十五張名單、二百零五人參選,參選人數均創回歸以來的紀錄;其中地方選舉競爭更激烈,共吸引了五十五張名單、一百四十五人角逐,比上屆大增六成,平均每四點八人爭奪一個議席;當中以九龍西競爭最激烈(表一)。各政黨中以民建聯及民主黨參選人數最多,分別有三十一人。四十歲以下年輕參選人有五十八人,佔四分之一。有學者指,泛民及建制派均無法協調選舉,以至參選名單大幅增加(參選名單見A14版)。 記者:蔡傳威蕭浩林 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將於九月七日舉行,參選名單已塵埃落定,至昨日提名期完結,選舉事務處一共接獲一百一十五份參選名單,參選人數一共有二百零五人,當中地區直選共有一百四十五人,無論名單數目及人數均創回歸以來最高。競逐連任的議員共有五十人,另外十人放棄角逐。 地方人數較上屆增六成 地方選舉一共有五十七份參選名單,計及其中有兩份退選,包括新界西民主黨何俊仁名單于上週六退選再參選,新界東葉曜丞則在昨日退選,故名單實際為五十五份,共有一百四十五人參選。名單數目比上屆的三十五張大增六成,參選人數亦比上屆的九十人亦大增六成。 競爭最激烈的選區為九龍西,吸引了十四張名單共三十一人角逐五個議席;相反競爭最不激烈選區則為新界東,七個議席有十張名單二十九人爭奪。至於功能界別的競爭情況則相對並不激烈,有十一個界別共十三人自動當選,亦是回歸以來最多;今屆沒有出現上屆會計界多達九人參選一個議席的局面,最多人競爭的界別為會計界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分別有五人參選。 以政黨劃分,派出最多人參選是民主黨與民建聯(見表二),均為三十一人,但參選名單則分別為十二張和八張,成為最「人強馬壯」的兩個政黨;至於首次參選的公民黨,則有十九人參選,較自由黨多一人,自由黨亦一如以往,是參與最多個功能界別的政黨。 民建聯民主黨最多人參選 今屆四十歲或以下的參選人佔兩成八,共五十八人,其中以出選地方直選為主,成為另一特色。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今屆選舉最大特色,是參加直選的名單比上屆大增六成。他相信一方面各陣營不再協調,另外亦反映政界意識到在比例代表制下,分拆名單才有機會獲較多議席,情況有如多議席單票制。例如民主派上屆在新界東以「鑽石名單」參選,證明是浪費選票及失敗,因此今次多個陣營在同區亦派多於一張名單參選。 他又稱,另一個觀察是不論泛民陣營,甚至民建聯、鄉事派等建制陣營均呈內部矛盾而出現同室操戈的情況,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近期政治氣氛緩和,兩極情況不再明顯,各自的政治力量相對減弱而導致。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3002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星島日報 A14 | 政治 |
2008-08-02 |
不滿配票策略「挖走」票源公民黨要民主黨做好本分 民主黨突然改變港島區的選舉策略,提出要爭奪兩席,與公民黨雙雙奪取泛民四席,其選舉心戰室召集人羅致光更提出「一票投給公民黨,一票投給民主黨」配票策略。據悉,民主黨此一策略並未同公民黨商討,公民黨內部認為民主黨此舉是要「挖走」公民黨支持票,對民主黨做法甚為不滿。公民黨港島區候選人陳淑莊表明,每隊參選隊伍應做好本分,爭取自己的支持者。民主黨甘乃威則表示,民主黨無提出配票口號。 甘乃威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民主黨在港島區改變選舉策略,由力保一席改為爭取兩席,希望他和楊森雙雙入局。他解釋,自七月中報名參選後,近兩周的地區工作令他感覺到市民對民主黨有很強的支持,令民主黨的支持率有良好的上升勢頭。他估計原因是繼副局長風波後,外傭稅豁免的政策又令滿城風雨,市民對政府施政不滿,令到市民更加寄望民主黨有效監察政府。 甘乃威:爭兩席是進取 他又稱,另一原因是自由黨近日才派出林翠蓮名單出選,民主黨估計會分薄民建聯曾鈺成名單及葉劉淑儀名單的得票,令民主黨更有信心可爭取兩席。被問到改為爭取兩席的策略,是否已代表穩奪一席?甘乃威強調爭取兩席是進取方法,為泛民共奪四席。 至於一直表明自己沒有勝算的楊森,昨日出席競選宣傳活動時表示,只要民主派的票源不太分散,不令建制派有利,便有機會爭取兩席。他解釋,改變策略是為了保持泛民在議會的勢力:「甘乃威當選機會高,我應可完成交接的工作,接下來,我希望民主派能維持二十一席這個把關關口,希望民主派在港島區能爭取四個議席。」 據瞭解,民主黨內部進行的民調發現,甘乃威的支持度已升至百分之七,楊森更達百分之十,合共已超過一個議席所需百分比,若再力谷支持,甚至「撬走」葉劉淑儀名單的支持者,或有望奪得第二席。 雖然民主黨選舉工作室召集人羅致光提出「一票投民主黨,一票投公民黨」,但甘乃威強調與公民黨是盟友,但這不是民主黨港島團隊的口號,他說他會突凸民主黨十多年在地區的功績,讓選民自己選擇投給哪張名單;楊森則拒絕評論。 陳淑莊指各有支持者 據悉,民主黨提出配票策略,並未與公民黨商討,令公民黨內部甚感不滿。在港島公民黨名單排首名的陳淑莊表示,每個隊伍應該做好自己本分,爭取自己的支持者,「選民自己很明智,大家都知道自己心目中想投給誰。」公民黨中人認為最不希望泛民最終只得兩席。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相信,經過上屆配票失敗後,民主黨最終又打「全投民主黨」的口號亦不誠懇,這呼籲應難以服眾,但兩黨不會因此而直接衝突。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300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南華早報 EDT1 | EDT | By Ambrose Leung |
2008-08-02 |
Record candidates for Legco poll A record 204 candidates have been nominated for next month'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But the number put up for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as fallen by a fifth from the last poll, in 2004, and 13 of these 60 candidates will take their seats without a contest. A total of 144 will fight for the 30 directly elected seats. The Beijing-loyalist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of Hong Kong and the Democratic Party are fielding the most candidates - 32 each. Political groups put up slates of candidates to maximise their chances in the five multi-seat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More candidates are running under the banners of political parties than ever before. The Civic Party, which is contesting a Legco ele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has 15 members running on five lists in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nd four contesting trade-based functional seats. The pro-business Liberal Party has by far the largest presence in the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with its eight candidates, of which three will be returned unchallenged. It is also fielding 10 candidates on four slates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Eight candidates entered the race on the last day for nominations, among them two surprise contenders - Leung Wo-ping, whose entry prevents incumbent Wong Yung-kan being returned unchallenged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fisheries sector, and former DAB district councillor Wong Siu-yee, who defied the party to run as an independent in Kowloon West.
Observers said this year's polls were less predictable, with parties fighting not only political rivals but allies for votes.
Political scientist Li Pang-kwong, of Lingnan University, said there was rising competition for directly elected seats because political parties had realised they could win more seats under the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 by fielding more teams. Full list of candidates A4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南華早報 EDT2 | EDT | By Fanny W. Y. Fung and Eva Wu |
2008-08-02 |
Two fightsshapingup to bethe fiercest Kowloon West and New Territories West will be the most hotly contested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The Kowloon West race saw a twist on the final day for nominations yesterday. Wong Siu-yee, a member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signed up to run as an independent - though, confusingly, on his nomination form he gave his party affiliation as DAB.
DAB chairman Tam Yiu-chung said running for election against party candidates was contrary to its rules and that Mr Wong had to quit the party.
The heated battle in the constituency was triggered by the addition of one seat to reflect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in the constituency since the last election in 2004. Only six slates of candidates competed for the four seats up for grabs then.
The Liberal Party is fielding a slate of candidates in Kowloon West for the first time, led by Michael Tien Puk-sun, the businessman and former chairman of the 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 who is the younger brother of party chairman James Tien Pei-chun. The Civic Party and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 both formed since the last election - are also contesting the constituency.
Law professor Priscilla Leung Mei-fun is competing with the DAB and Liberal candidates for the votes of Beijing loyalists there. Four years ago they only had one Beijing-loyalist slate to vote for.
Of the 14 slates of candidates, only three are headed by incumbents. They are the Democratic Party's James To Kun-sun, Frederick Fung Kin-ke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and Lau Chin-shek, who is backed by the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all eight incumbents are seeking re-election. Two other legislators -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who was elected in the social welfare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four years ago, and Wong Kwok-hing are also contesting the seat. Independent Chow Ping-tim joined the fray on the last day for nominations.
Meanwhile, independent Chris Yip Yiu-shing, a North District councillor, withdrew his nomination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yesterday, six days after signing up. He said he was in hospital and would explain today his reasons for dropping out.
In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the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planning sector and the accountancy sector have become the most crowded battlegrounds, with five candidates contesting each of them.
Accountant Wong Wang-tai, building consultant David Chan Tsan-fai and architect Steve Chan Yiu-fai joined those races yesterday.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13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南華早報 EDT4 | EDT | By Chris Yeung |
2008-08-02 |
Infighting, new faces make for uncertain outcome The figures tell the story. And the lists of election candidates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illustrate the fierceness of the scramble for seats.
The fight will be fiercest in Kowloon West, once seen as the most predictable constituency because of voters' steady support for the big political parties.
The number of seats there has risen from four to five this year and 14 lists of candidates are in the race. The addition of another seat and uncertainty over the chances of an incumbent Lau Chin-shek winning re-election have prompted fresh faces and emerging powers such as the Civic Party to enter the fray.
The leading contenders include Michael Tien Puk-sun of the Liberal Party, Claudia Mo Man-ching of the Civic Party, Wong Yuk-man of the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nd Priscilla Leung Mei-fun, a non-affiliated figure some see as a "hidden pro-Beijing candidate". That Mr Tien and Dr Leung are both in the race says something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pro-Beijing and pro-government camp. Top officials and central government liaison office figures have lobbied behind the scenes in previous polls to prevent such infighting. This year is unlikely to have been an exception.
That the pair have entered the race at the risk of splitting the vote - to the benefit of pan-democratic candidates - shows the room for compromise is limited at election time.
Dr Leung and Mr Tien are not alone. In the district councils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a Heung Yee Kuk member Daniel Lam Wai-keung will run in a personal capacity against Ip Kwok-him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 cleavage between the DAB and the kuk - which co-operated closely in the New Territories constituencies in the 2004 election - makes the polls' outcome there less predictable. And on Hong Kong Island, the Liberal Party entered the race at the last minute. The unexpected move showed the Liberals' dismay at the DAB's decision to back Mr Ip in the district councils constituency. That forced the incumbent there, Liberal Lau Wong-fat, to switch to the Heung Yee Kuk constituency, where Mr Lam was the incumbent. The Liberals say that, with the vote on the island likely to be split multiple ways, their candidate Alice Lam Chui-lin stands a fair chance of picking up the last of six seats up for grabs.
The Liberals' entry to the race will split the pro-government vote, to the possible detriment of the DAB list led by Tsang Yok-sing and the Savantas list headed by Regina Ip Lau Suk-yee. Much has been made of the infighting among pan-democrats. The Hong Kong Island and Kowloon West battles show that the pro-government camp is in the same boat. Although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and veteran incumbents in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still have the edge, new faces and the infighting in both camps means one or two seats in the constituencies are up for grabs. Who wins these contests could affect profoundly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new legislature.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16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新報 A08 | 2008立法會選戰追擊 |
2008-08-02 |
九西新西形勢最不明 【新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收到破紀錄的115份名單,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今屆的選舉大混戰是「區區有睇頭」,其中以九龍西及新界西形勢最不明朗。 蔡子強認為,現在的立法會選舉已變成多議席單票制的局面,各區選票也被撕扯得零碎,形成候選人各據山頭的情況。除了九龍東外,其餘四區的最後一席也不知會鹿死誰手,該席均會有一至兩個建制派及民主派人士來爭奪。 黨派內訌 兵荒馬亂 而功能組別方面,醫學、保險、會計、資訊科技及法律界均是要留意的界別。泛民的功能界別候選人會有機會落馬,包括郭家麒及譚香文,而吳靄儀也會有暗湧 蔡指今屆選舉的最大特色是黨派內訌及兵荒馬亂。不單是泛民,連建制派也出現同樣問題。建制派不單包括民建聯及自由黨,還有鄉事派、看似中立,實質親中的「獨立」人士,如龐愛蘭及梁美芬,以及叛將,即在未得民建聯同意下就參選九龍西的王紹爾。 對於王紹爾突然出選,蔡子強認為他「相當過氣」,一個連區議會也選不上的人,對民建聯的影響非常小,相信他今次出來參選只是為了出一口氣。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3002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8-08-02 |
地區直選55名單爭30議席立會功能組別13人自動當選 08年立法會選舉為期2星期的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收到117張參選名單,包括57張地區直選名單(包括一張退選及一張撤換名單),創回歸以來最多地區直選名單的紀錄;候選人數亦多達140多人,遠超上屆的90人。功能組別方面,有60張名單共55人參選,較上屆72人少,28個界別中更有10個只有1人報名,加上勞工界3席只有3人報名,令13名提名人毋須角逐,自動當選。今屆同樣是地區直選與功能組別各30議席合共60席。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報道: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報名參與地區直選的名單共57張,候選人數多達146人,在5個地區直選區域中,以九龍西的競爭最激烈,由14張名單角逐5個席位,新界西亦有10名現任議員競逐8個議席。 趕於昨日最後1天報名的直選名單共有4張,分別有自然療法醫生袁大明及律師蕭敏華參選港島區、民建聯王紹爾出戰九龍西,及區議員鄒秉恬報名角逐新界西。 參選名單最多新界西14張 今屆參選名單最多的是新界西,共有14張名單,吸引了10個現任議員爭奪8個議席,包括自由黨周梁淑怡、民主黨李永達、何俊仁、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及張學明、街工梁耀忠、職工盟李卓人、社民連陳偉業,及分別由社福界及勞工界轉戰直選的公民黨張超雄及工聯會王國興。 九龍西增至5 席引14 名單競逐 競爭最激烈的要數九龍西,由於人口增加議席由4席增至5席,亦吸引多達14張名單角逐。其中城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梁美芬、前九鐵主席田北辰及公民黨毛孟靜,亦視為是空降到該區爭奪中產選票,民建聯則派黨內新星李慧瓊獨擔大旗,競逐連任包括民協馮檢基、民主黨涂謹申及獨立人士的劉千石。 曾鈺成蔡素玉港島爭連任 香港島有11張名單,包括民建聯曾鈺成及蔡素玉名單,兩人爭取連任、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夥拍皮膚科醫生史泰祖的團隊;至於公民黨則以新人陳淑莊排頭位,黨魁余若薇排第二的策略出選;另外還有民主黨甘乃威,以及不滿民主黨否決另組名單出選,憤而退黨的東區區區議員黎志強以獨立人士參選。 6 現任議員再出戰新界東 新界東包括1張退選名單,亦有11張名單參選,競逐連任的有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民主黨鄭家富、社民連梁國雄、前線劉慧卿、公民黨湯家驊及自由黨田北俊的名單。 九龍東減至4 席有6 份名單 九龍東今屆由5席減到4席後,收有6份名單,當中民建聯陳鑑林、工聯會陳婉嫻、民主黨李華明、公民黨梁家傑都爭取連任,但陳婉嫻在其名單中排名第二,由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掛帥。 確認提名人士資格後刊憲 選舉主任審核及確認獲提名人士的資格後,會將獲有效提名的候選人名單刊憲。選管會於8月5日晚上,會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辦候選人簡介會。會後各選舉主任會抽籤,決定各候選人名單或候選人在選票上的排列次序,及分配指定位置予他們展示選舉廣告。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101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大公報 A12 | 港聞 | 當選感想 |
2008-08-02 |
自由黨五功能界別議席受挑戰 【本報訊】在立法會坐擁最多功能界別議席的自由黨,將於九月舉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中受到挑戰。去屆選舉於航運交通界及商界(第一)在沒有挑戰者下自動當選的自由黨副主席劉健儀和成員林健鋒,今屆均受到其他參選人挑戰。 另外有三個原本由自由黨成員擔任議員的功能界別,則繼續有人挑戰。 目前自由黨於立法會功能界別中擁有八個議席,是本港功能界別議席最多的政黨。在今年的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中,除了工業界(第一)的梁君彥、飲食界的張宇人,以及由區議會界別轉戰鄉議局界別參選的劉皇發在沒有其他參選人挑戰下自動當選外,其實五個功能界別議席均受到其他參選人挑戰。 自由黨受到挑戰的五個功能界別議席,分別為航運交通界、旅遊界、商界(第一)、紡織及製衣界、批發及零售界,其中航運交通界及商界(第二)均首次受挑戰。在該五個受挑戰的功能界別議席中,以旅遊界的競爭最激烈,共有四名參選人爭一個議席。其餘四個受挑戰的議席,均由兩人爭一個議席。 除了自由黨外,民建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黃容根,今屆也是首次受到其他參選人挑戰,未能像上兩屆般自動當選。挑戰者梁和平,報稱職業為公司董事,而他也是現屆鄉議局議員,曾擔任大埔區區議員。 有趣的是,經常在不同場合肆意批評功能界別為「小圈子選舉」的民主黨及公民黨,也派出多位成員出戰多個功能界別。近年才正式成立的公民黨最為進取,派出四位成員出戰四個功能界別,而民主黨也不甘後人,派出三位成員出戰三個界別。獨立反對派議員郭家麒和李國麟,也會繼續出戰功能界別。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2005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星島日報 A04 | 要聞 |
2008-08-02 |
功能組別13人自動當選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在昨日屆滿,雖然今屆的參選名單及人數均為歷屆之冠,不過,功能組別的競爭卻遠不及地區直選,在三十個功能界別中,有十一個毋須選舉,多達十三名議員自動當選,自動當選人數為歷屆之冠。當中代表工聯會出選勞工界的潘珮璆、葉偉明,以及出選工業界(二)的林大輝(小圖)均是首次參選即可以自動當選。而各政黨中,自由黨經已成功獲得三個議席。 今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完結,在二十八個功能界別中,有十一個界別的議員自動當選,當中包括:鄉議局、勞工界、地產及建造界、商界(二)、工業界(一)、工業界(二)、金融界、金融服務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進出口界、飲食界等。大部分自動當選均為現任議員,只有潘珮璆、葉偉明及林大輝是首次參選即當選。 在該批自動當選的議員中,獨立議員佔大多數共六人(見表),自由黨有三人;至於勞工界的三個議席,是自回歸以來首次出現自動當選。 呂明華棄選林大輝頂上 早前,表明會競逐連任工業界(二)的呂明華,突然放棄連任讓廠商會副會長林大輝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廠商會會長尹德勝接受查詢時表示,呂明華前日在會董會議上,宣佈放棄參選,呂表示不參選的原因是為商會的和諧著想,亦有感自己當了十幾年議員,應該給予年輕人機會。 在場會董聽罷,向呂明華報以連續兩分鐘的掌聲。尹德勝指,不知道是否有人向呂明華施壓,但強調他並無向呂明華施壓。尹相信,有一部分人支持呂明華出選,但呂放棄參選,不會對商會的團結性造成影響,他希望呂明華繼續為商會服務。而呂明華至截稿前仍未有回覆。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300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星島日報 A04 | 要聞 | 花絮 |
2008-08-02 |
民建聯「最年輕」自由黨「最老」 在五大政黨參與立法會選舉之中,以民建聯和民主黨平均年齡四十二歲最年輕,自由黨最老,平均年齡五十四歲;而要數最多四十歲以下的年輕參選人,亦以民建聯為最,有十六人,民主黨排第二有十四人;而最年輕參選人分別來自民主黨鄺俊宇、公民黨余冠威和工聯會姚國威,都是二十五歲(見表)。 25歲參選人共三位 立法會選舉昨日結束提名期,在眾多參選名單中,民建聯、民主黨、公民黨、自由黨和社民連,以民建聯和民主黨參選平均年齡最年輕,只有四十二歲,公民黨四十五歲,而自由黨最大年紀,達到五十四歲。不過,民建聯在四十歲以下的參選人中,仍然佔最多,有十六人,而民主黨則只有十四人,公民黨六人,自由黨兩人,而社民連則只有一人,但最年輕參選人則分別來自民主黨、公民黨和工聯會,都是廿五歲。 年齡最大的參選人是鄉議局主席劉皇發,達七十二歲,但直選參選人當中,則以九西的劉千石年紀最大,有六十四歲,而參與立法局及立法會選舉年資最長則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 結束提名期,也有參選人競逐成為最後一名參選人,律師蕭敏華昨日才報名參加港島區直選。她原本任職法律援助署律師,但港府規定公務員政治中立,不能參選,她決定辭職,以取得參選資格。蕭敏華政綱的口號是「香港新希望,知民生所困,行民心所急。」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3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明報 A02 | 要聞 |
2008-08-02 |
28 組別60 人報名不及上屆功能組13人自動當選 若與地區直選比較,功能組別選舉反應顯得較冷淡,28 個功能組別(勞工界佔3 席)選舉中,只有60 人報名參選,當中11 個界別合共13 個議席都只得1 人報名,待刊憲確認自動當選。選情最激烈的是會計界,出現5 人競逐1 個席位的局面,但仍不及上屆有9 人參選的局面。在2000 年一屆開始,連續兩屆自動當選的民建聯漁農界代表黃容根,今次遭到前大埔區議員梁和平的挑戰,梁和平本身是鄉事派背景的民建聯成員,早前民建聯與鄉議局曾為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一事鬧不和。【參選名單刊A12、A13】 會計界5 人爭逐 2004 年立法會選舉,共有71 人參選功能界別。今屆出選人數減少,據瞭解,部分是因為建制派經協調後勸退了不少參選人。 在今屆功能組別選舉,民主黨派出兩人出選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和社福界。公民黨派出4 人參選,除了爭取在會計界和法律界連任,亦挑戰工程界和旅遊界。自由黨派出8 人參選,希望保留該黨現有功能組別議席的數目。民建聯只派出3 人參選功能組別。 鄉事背景梁和平挑戰黃容根昨日再有4 人報名參選功能組別,包括漁農界梁和平挑戰黃容根;會計界黃宏泰挑戰譚香文、陳茂波、龔耀輝和嚴定偉;建築界陳贊輝和陳耀輝挑戰余錦雄、劉秀成和吳永輝;而醫學界、建築界及旅遊界均出現4 爭1 的局面。 據鄉事派消息稱,與漁民稔熟的梁和平挑戰民建聯黃容根,是因為不滿民建聯在爭區議會界別一役中「太霸道」。消息又稱,民建聯在今次立法會選舉中將要「找數」( 付出代價)。
呂明華讓路林大輝 現任工業界(二)代表(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代表)呂明華,突然決定不再參選,讓被視為政務司長唐英年親信的林大輝,將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
退選免廠商會分化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尹德勝回應查詢時表示,呂明華不參選是其個人決定,他在會董會中表示,為了廠商會的和諧及團結,為免引起分化,亦為了廠商會第二梯隊進入立法會,故決定不參選。尹德勝認為呂明華這次是明智的決定。 參選法律界與何君堯競爭的公民黨吳靄儀昨率先公佈政綱,主打「信念始終如一」。她強調,法律界要服務社會,不能只顧業界利益,否則社會大眾會對法律界失去信心。她認為香港需要真正的普選,現在就要安排部署推動真正改革,包括取消所有功能組別議席。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4007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明報 A01 | 港聞 | 頭條 | By 曾錦雯羅翠欣何素文陳錦強周展鴻 |
2008-08-02 |
參選名單回歸新高直選掀混戰 九西新西各14 名單末席激戰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今屆逐鹿直選戰場的人數及名單數目均打破回歸以來的紀錄,共有55 張名單爭逐五大選區30 個議席,名單數目較上屆激增五成。其中在九龍西及新界西選區,各有14 張名單爭奪5 個及8 個議席,出現大混戰局面。有學者分析,這反映建制派和泛民主派陣營,已確認在「比例代表制」選舉制度下須分名單「分頭搵食」,才有機會多爭議席,導致陣營內無法成功協調的亂局,各選區的最後一席,爭奪情況預料將極為緊湊。 明報記者曾錦雯羅翠欣何素文陳錦強周展鴻至於選民人數較少的功能組別,共有60 人角逐30 席,當中11 個界別中的13 人已自動當選,參選人數少於上屆。 55 張名單144 人爭30 席9 月7 日的立法會選舉戰情激烈,地區直選方面,參選名單數目是回歸以來最多的一屆,共有來自55 張名單的144 人參選,參選人數亦較上屆的90 人大增六成。地區直選參選名單可謂在回歸10 年來「翻一番」,由1998 年28 張、2000 年35 張、04 年37 張,增至今屆的55 張。 在五大選區中,戰情最混亂的,是今屆新增1 個議席的九龍西,共有14 張名單爭5 席;擁有最多議席的新界西(8 個)亦有14 張名單共42 人參選。有多名資深議員如李柱銘、范徐麗泰放棄連任的港島區,亦有11 張名單爭逐6 席。
「夾埋一齊選」沒有優勢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汲取上屆泛民主派在新界東合組「鑽石名單」參選的失敗經驗,政黨發現「夾埋一齊選」,根本無法爭取最多議席。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今屆出現兩大陣營內部未能成功協調的現象,例如民主派內部很早已放棄協調,建制派內部今屆亦「出乎意料」,無法如外界所言在中聯辦安排下成功協調。 馬嶽分析,如新界東及新界西,參選名單可能只需取得約8%選票,即約3 萬多票便有機會晉身立法會;在九龍西,候選人更只須獲得約一成選票,即2 萬至3 萬票,便有機會奪得最後一席,該區吸引多名首度參選人士角逐,如自由黨田北辰、梁美芬、毛孟靜及黃毓民。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估計,由於參選名單多,除了港島公民黨陳淑莊、余若薇名單,多張參選名單中排名第二的候選人,選情都未見樂觀。 昨收8 提名黨員變獨立身份在提名期最後一天,當局共收到8 份提名表格,其中民建聯成員王紹爾突然以「獨立」身份報名參選九龍西,力撼同黨的李慧瓊。該黨主席譚耀宗指出,王氏多番表示有意參選,但沒有正式向黨中委會提出,王紹爾也是在昨日報名後才知會他。譚表示,該黨監察委員會跟進事件。 王紹爾說,希望參選多年,今屆見有10 多張名單而頓感勝算大增,故希望替民建聯爭取議席,但又不會與李慧瓊協調。 此外,今屆有大量不同範疇人士參選,希望藉選舉作個人宣傳或推廣個別議題的手段,情況與去年底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相若。中大馬嶽指出,這些參選人根本不存勝算,他估計像環保觸覺的譚凱邦,是希望透過參選宣揚環保議題。 【相關專頁刊A2,參選名單刊A12、A13】 立法會直選
五大選區末席激戰
新界西 有望爭取最後兩席參選人*14張名單,競逐8席(上屆:13張名單,競逐8席)名單分佈泛民主派:8建制派:3獨立或其他:3 新界東 有望爭取最後兩席參選人*10張名單,競逐7席(上屆:6張名單,競逐7席)名單分佈泛民主派:5建制派:2獨立或其他:3 九龍西 有望爭取最後兩席參選人*14張名單,競逐5席(上屆:7張名單,競逐4席)名單分佈泛民主派:5建制派:4獨立或其他:5 九龍東 有望爭取最後一席參選人*6張名單,競逐4席(上屆:5張名單,競逐5席)名單分佈泛民主派:4建制派:2 香港島 有望爭取最後兩席參選人*11張名單,競逐6席(上屆:6張名單,競逐6席)名單分佈泛民主派:5建制派:3獨立或其他:3共144 人參選, 55 張名單綜合兩學者分析: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註:泛民主派指:民主黨、公民黨、民協、前線、職工盟、 街工、社民連、公民起動 建制派指:民建聯、自由黨 、工聯會、親政府人士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403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南華早報 EDT4 | EDT |
2008-08-02 |
The full list of nomination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ONG KONG ISLAND (6 seats) Regina Ip Lau Suk-yee Independent, with Louis Shih Tai-cho, doctor, Independent Wong Kin-hing, financial practitioner, Independent, and Ronald Chan Ngok-pang, researcher, Independent The Civic Party
Tanya Chan, barrister, with Audrey Eu Yuet-mee, senior counsel, and Amy Yung Wing-sheung, accountant Liberal Party Alice Lam Chui-lin, district councillor, with Alson Wong Kam-chuen, merchant, and Michael Ngan Choi-chik, merchant The Democratic Party
Kam Nai-wai, social worker, director, with Yeung Sum, honorary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Tsui Yuen-wa, district councillor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sang Yok-sing,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Choy So-yuk, legislative councillor, Christopher Chung Shu-kun,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Horace Cheung Kwok-kwan, solicitor Chan Hok-fung, district councillor Kwok Wai-keung, district councillor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Tsang Kin-shing, district councillor Civic Act-up Cyd Ho Sau-lan, politician
Others Lo Wing-lok, doctor Joseph Lai Chi-keong, district councillor Alexander Yuan Tai-ming, naturopathic doctor Myra Sophia Siu Man-wa, lawyer KOWLOON WEST (5 seats)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Starry Lee Wai-king, accountant, with Chung Kong-mo,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Chan Wai-ming, Vincent Cheng Wing-shun,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Wong Siu-yee, director The Civic Party Claudia Mo Man-ching, university lecturer, with Ng Yuet-lan, teacher, and Tang Chi-ying, PR consultant 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Frederick Fung Kin-kee, legislative councillor, and Rosanda Mok Ka-han, district councillor, Tsung Po-shan, community organiser, with Wong Chi-yung, district councillor Yeung Chun-yu, district co-ordinator Liberal Party Michael Tien Puk-sun, merchant, with Ho Hin-ming, assistant vice-president The Democratic Party
James To Kun-sun, solicitor with Lam Ho-yeung, district councillor Southern Democratic Alliance James Lung Wai-man, chief executive, with Bantawa Sukra, spiritual leader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Wong Yuk-man, commentator, with Jo Lee Wai-yee, PhD student Others Tam Hoi-pong ,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Lau Yuk-shing, director, Independent, with Nandeed Cheung Kit-tung, chairman and David Tsui, Thai boxing coach Priscilla Leung Mei-fun,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Edward Leung Wai-kuen, social worker and Aaron Lam Ka-fai Francis Chong Wing-charn, solicitor Lam Yi-lai, property consultant Lau Chin-shek, legislative councillor KOWLOON EAST (4 seats) The Democratic Party Fred Li Wah-ming,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Kai Ming-wah, accounting manager, Wong Kai-ming,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Wong Wai-tag, production controller Wu Chi-wai, district councillor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Chan Kam-lam,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Joe Lai Wing-ho, district councillor, Maggie Chan Man-ki, solicitor, and Hung Kam-in, chief editor
The Civic Party Alan Leong Kah-kit, senior counsel, with Thomas Yu Kwun-wai, legislator assistant and Wong Hok-ming, solicitor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ng Kwok-kin, FTU chairman, with Chan Yuen-han, legislative councillor, Peter Wong Kit-hin, solicitor, and Kan Ming-tung, district councillor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ndrew To Kwan-hang, district councillor NEW TERRITORIES WEST (8 seats) 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andon Lal Chaing, CEO, with Yeung Chi-hang, community organiser
Liberal Party Selina Chow Liang Shuk-yee,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Ken Chow Wing-kan, assistant to legislative councillor The Democratic Party
Cheung Yin-tung, training director, with Kwong Chun-yu, district councillor
Lee Wing-tat,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Angel Wong Suet-ying, district councillor Lam Siu-fai, district councillor May Cheung Wai-mei, social worker and Eric Lam Lap-chi, community consultant
Albert Ho Chun-yan, solicitor, with Lo Man-hon,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Hui Chi-fung, research officer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am Yiu-chung, party chairman, with Cheung Hok-ming, company director, Leung Che-cheung, district councillor, Ben Chan Han-pan, engineer, and Lung Shui-hing, district councillor, Michelle Leung Kar-ming, community worker, Andy Lo Kwong-shing,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Lui Kin, researcher
Neighbourhood and Worker's Service Centre Leung Yiu-chung, teacher, with Wong Yun-tat, registered social worker
The Civic Party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lecturer, with Sumly Chan Yuen-sum, social worker, and Wong Ka-wa, district councillor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ng Kwok-hing,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Alice Mak Mei-kuen, district councillor, Marina Tsang Tze-kwan, solicitor, Fan Tsui, union worker, and Dennis Leung Tsz-wing, teacher, Bill Tang Ka-piu, assistant to legislator, Yiu Kwok-wai,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Manwell Chan, district councillor
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Lee Cheuk-yan, union general secretary, with Tam Chun-yin, union organising co-ordinator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Albert Chan Wai-yip, legislative councillor
Others Tanya Leung Suet-fong, sales director, Blue Intelligent Union, with Thapa Komal, merchant Yuen Wai-chung, teacher Chow Ping-tim, district councillor NEW TERRITORIES EAST (7 seats) The Frontier Emily Lau Wai-hing,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Ricky Or Yiu-lam, district councillor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rew Cheng Kar-foo, solicitor, with Yam Kai-bong, disctrict councillor, Shirley Ho Suk-ping, executive, Leung Li, district councillor, Kwan Wing-yip, district councillor, Michael Yung Ming-chau, IT manager, and Frankie Lam Siu-chung, district councillor
Wong Sing-chi, district councillor, with Mok Siu-lun, NGO executiv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au Kong-wah, legislative councillor, with Gary Chan Hak-kan, researcher Mok Kam-kwai, district councillor Peggy Wong Pik-kiu,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Chan Kwok-kai, district councillor Lau Kwok-fan, district councillor, and Calvin Lin Chor-keung, doctor
Liberal Party James Tien Pei-chun, company chairman, with Terry Kan Wing-fai, barrister-at-law, and Christine Fong Kwok-shan, engineer
Party for Civic Rights &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Limited
Jimmy Siu See-kong, solicitor, with David Yung Chiu-wing,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The Civic Party Ronny Tong Ka-wah, senior counsel, and Tsang Kwok-fung, consultant (public policy and community affairs), with Tsang Kin-chiu, social worker Others
Alvin Lee Chi-wing, district councillor April 5 Action/ 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 Leung Kwok-hung, legislative councillor Scarlett Pong Oi-lan, pharmacist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EUNG YEE KUK Lau Wong-fat, merchant, Liberal Party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Wong Yung-kan, fisherman,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Leung Wo-ping, company director
INSURANCE Jackie Chun Yuk-chi, insurance Chan Kin-por, chief executive Choy Chung-foo, insurance adviser TRANSPORT Miriam Lau Kin-yee, solicitor, notary public, China-appointed attesting officer, Liberal Party Tam Chi-wah, director EDUCATION Eva Yu Yee-wah, teacher Cheung Man-kwong, aid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 Hong Ko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on Ho Hon-kuen, teacher LEGAL Margaret Ng Ngoi-yee, barrister-at-law, the Civic Party Junius Ho Kwan-yiu, solicitor ACCOUNTANCY Mandy Tam Heung-man, tax adviser, the Civic Party Paul Chan Mo-po, CPA (practising) Ronald Kung Yiu-fai, accountant Francis Yim Ting-wai, company director Wong Wang-tai,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MEDICAL Henry Yeung Chiu-fat, medical practitioner Kwok Ka-ki, doctor Leung Ka-lau, doctor Ho Pak-leung, medical doctor HEALTH SERVICES Willis Wan Tak-choi, chairman, Hong Kong Legal Nurse Consultants, solicitor, independent Joseph Lee Kok-long, associate professor ENGINEERING Albert Lai Kwong-tak, director, the Civic Party Raymond Ho Chung-tai, engineer Raymond Man Sek-ong, engineering consultant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PLANNING Yu Kam-hung,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 Patrick Lau Sau-shing, architect, independent Stanley Ng Wing-fai, CEO The Democratic Party David Chan Tsan-fai, divisional director Steve Chan Yiu-fai, architect LABOUR Pan Pey-chyou, doctor,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Ip Wai-ming, trade union worker,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Li Fung-ying, trade union staff, The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 Kowloon Labour Unions SOCIAL WELFARE Peter Cheung Kwok-che, social work, Hong Kong Social Workers' General Union Tik Chi-yuen, social work, the Democratic Party REAL ESTATE AND CONSTRUCTION Abraham Shek Lai-him, businessman, Independent
TOURISM Paul Tse Wai-chun, company director Joseph Tung Yao-chung, executive director, Liberal Party Freddy Yip Hing-ning, travel agency owner Paul Zimmerman, executive director, The Civil Party COMMERCIAL (First) Jeffrey Lam Kin-fung, managing director, Liberal Party Marcus Shaw, businessman, independent COMMERCIAL (Second) Phillip Wong Yu-hong,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INDUSTRIAL (First) Andrew Leung Kwan-yuen, chairman, Liberal Party INDUSTRIAL (Second) Lam Tai-fai, merchant FINANCE David Li Kwok-po, banker, independent FINANCIAL SERVICES Chim Pui-chung, director SPORTS, PERFORMING ARTS Timothy Fok Tsun-ting, merchant IMPORT AND EXPORT Wong Ting-kwong, merchant,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TEXTILES AND GARMENT Sophie Leung Lau Yau-fun, company director, Liberal Party Chung Kwok-pan, merchant WHOLESALE AND RETAIL Vincent Fang Ka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Liberal Party Chao Chen-kuo, managing direct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M Wai-ho, director Charles Mok Nai-kwong, IT executive CATERING Tommy Cheung Yu-yan, merchant, Liberal Party DISTRICT COUNCILS Ip Kwok-him, executive secretary,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Daniel Lam Wai-keung, company director How the election will be held VOTING Polling day September 7, 2008 Polling hours 7.30am to 10.30pm Term of office Begins on October 1 and last four years
LEGCO COMPOSITION 30 members returned from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30 members returned from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MAXIMUM ELECTION EXPENSE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K$2.1 million for a list in Hong Kong Island HK$1.575 million for a list in Kowloon East and West HK$2.625 million for a list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West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K$105,000 for candidates in Heung Yee Kuk,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Insurance and Transport constituencies HK$168,000 for constituencies with not more than 5,000 registered electors HK$336,000 for constituencies with between 5,001 and 10,000 registered electors HK$504,000 for constituencies with more than 10,000 registered electors
VOTING SYSTEM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5 constituencies, 30 seats, 3,372,007 voters List system of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operating under the largest remainder formula. Candidates contest the election in the form of lists. Each list may consist of any number of candidates up to 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constituency. An elector is entitled to cast one vote for a list in the constituency in which he or she is registered. The seats for the constituency are distributed among the list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votes each obtains.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28 constituencies, 30 seats, 229,861 voters First past the post system applies to all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except for the four special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eung Yee Kuk,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Insurance and Transport, where the 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system is adopted. First past the post: the candidate who receives the highest number of voters will be elected, followed by the candidate with the next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and so on, until all the vacancies are filled. 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an elector is entitled to cast one vote. The vote is transferable among the candidates marked on a ballot paper if the voter marks his preferences for more than one candidate. A candidate who obtains an absolute majority of the votes will be el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08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9 ---------- |
南華早報 EDT4 | EDT |
2008-08-02 |
How the election will be held VOTING Polling day September 7, 2008 Polling hours 7.30am to 10.30pm Term of office Begins on October 1 and last four years LEGCO COMPOSITION 30 members returned from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30 members returned from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MAXIMUM ELECTION EXPENSES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HK$2.1 million for a list in Hong Kong Island HK$1.575 million for a list in Kowloon East and West HK$2.625 million for a list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nd West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K$105,000 for candidates in Heung Yee Kuk,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Insurance and Transport constituencies HK$168,000 for constituencies with not more than 5,000 registered electors HK$336,000 for constituencies with between 5,001 and 10,000 registered electors HK$504,000 for constituencies with more than 10,000 registered electors VOTING SYSTEM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5 constituencies, 30 seats, 3,372,007 voters List system of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operating under the largest remainder formula. Candidates contest the election in the form of lists. Each list may consist of any number of candidates up to 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constituency. An elector is entitled to cast one vote for a list in the constituency in which he or she is registered. The seats for the constituency are distributed among the list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votes each obtains.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28 constituencies, 30 seats, 229,861 voters "First past the post" system applies to all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except for the four special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Heung Yee Kuk,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Insurance and Transport, where the 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system is adopted. First past the post: the candidate who receives the highest number of voters will be elected, followed by the candidate with the next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and so on, until all the vacancies are filled. Preferential elimination: an elector is entitled to cast one vote. The vote is transferable among the candidates marked on a ballot paper if the voter marks his preferences for more than one candidate. A candidate who obtains an absolute majority of the votes will be elected.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27015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0 ---------- |
新報 A08 | 2008立法會選戰追擊 |
2008-08-02 |
115名單參選立會破紀錄共204人報名功能界別13人自動當選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合共收到115份提名表格,不計已退選者,地區直選佔55份,功能界別則佔60份,合共204人參選,打破回歸以來歷屆參選名單及人數紀錄。五個直選地區中以九龍西和新界西提名名單最多,各有14張名單,當中又以九龍西出現31人競逐五個議席;最多人參選要數新界西,共42人混戰。而今屆選舉又特別多內訌事件,繼民主黨員黎志強退黨參選港島後,自由黨與民建聯就區議會界別起紛爭,而最新鮮熱辣是民建聯內也出現內訌,其中委會成員王紹爾昨日亦以「衝擊黨篩選機制」的姿態,突然出選九龍西,與黨友李慧瓊名單打對台。王指希望為民建聯在九西多取一席,該黨主席譚耀宗則指王不能以民建聯名義出選。 在28個功能界別當中,昨日在11個界別共有13人率先自動當選為第四屆立法會議員,較矚目的包括由區議會界別選戰到鄉議局的劉皇發,以及中華廠商會副會長林大輝在呂明華最後一刻以年長問題不再尋求連任下,自動當選為工業界(二)議員。 九西14名單競爭最烈 而今屆立法會選舉的五個直選地區中,以九龍西14張名單選情競爭最為激烈,平均約五個人競逐一個議位,較上屆六張名單共13人爭奪四個議席,明顯大躍進。九西共有六張泛民名單,四張親建制派名單。港島區則有11張名單參選,打出泛民旗號共有五張名單,建制派則有三張名單。至於新界東方面,有鄉事派背景及被指可影響民建聯新東名單第二席得票的北區區議員葉曜丞,在最後一天退選。 王紹爾在提名表格政治聯繫填上民建聯,王承認參選並未經黨中委同意,但他強調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王表示早於幾個月前已考慮參選,並向黨反映,但是直到昨日有見於有10多張名單出選九西,票源被分簿,感到有萬多張選票,也有機會取得最後一席,才決定參選,並於昨日上午才收集到180個提名。他批評民建聯的篩選機製出現問題,並在中委會議提出「該退不退還跨區,可以上又不讓上,尚可等待的就接棒上」。自己曾向黨提出兩個方案,一是與李慧瓊各以一張名單,或是他排在李慧瓊之後出選,但民建聯沒有重視他的意見,又不接受他的方案。他指民建聯應重視黨員意見,給予他合理的理由,「我參選就係要衝擊民建聯嘅篩選機制」,既然不能在會議中解決,便以參選解決問題。 王紹爾稱,不只泛民主派才可同區派出兩張名單,民建聯亦可以,「唔係話協調好曬,唔係話黑箱作業曬就得」。 王稱希望可取得李慧瓊名單的剩餘票,再上自己的努力下爭取第五席,他表示最壞的打算是被開除出黨。 王紹爾參選違黨決定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對王的參選表示不意外,譚指王一直有表示希望參選,而民建聯亦有向王解釋過想給予新人多一些出選機會,但王不接受。譚耀宗指參選人填報政治聯繫,必須得到所屬政黨的支持同意書,而王的參選是未經中委會批准,所以不能以民建聯名義參選。 對於如何處理王紹爾的會籍,譚稱這須交由黨內紀律委員會處理,處理黨員會籍是一件大事,除非黨員自動退黨;最極端的做法,是終止黨員的會籍,而王是牴觸了黨的決定。民建聯在九龍西出現內訌會否有利民主派,同是出選九龍西的黃毓民稱王的勝算很低,只能取得約2,000至3,000票,王出選「無咩人有得益,影響唔到李慧瓊,因為佢唔係主流」。 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300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1 ---------- |
太陽報 A04 | 港聞 |
2008-08-02 |
立會功能界別13人自動當選 【本報訊】為期兩周的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收到一百一十七份提名表格,包括總共一百四十四人的五十五份地區直選名單,及六十人角逐二十八個功能界別,其中十三個功能界別參選人自動當選,自由黨已穩佔三個議席。地區直選方面,九龍西及新界西的名單最多,分別有十四張,港島區則有十一張及新界東十張。 民建聯自己人打自己人 建制派在九月選舉自亂陣腳,多個選區均協調失敗,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九龍西昨日出現戲劇性發展,民建聯中委王紹爾不理會黨中央反對,在提名期截止前一刻報名參選,進一步分散建制派的票源。 王紹爾不滿民建聯沒有支持他,更重提舊事,指曾鈺成的議席是全靠他當年「讓路」,但現時曾鈺成轉戰港島,並沒有向他及九龍西的選民交代,以為隨意派一個代表就可以當選,極不尊重選民,他出選是希望給選民在政黨外多一個選擇,除王紹爾報名外,昨亦有多名參選人士報名(見右表)。 新界西方面,早前曾傳出不再支持社民連陳偉業的民主陣線麥業成,決定放棄組隊參選,昨日更宣佈擔任陳偉業的競選經理。 至於自動當選的功能界別亦有輕微變化,自由黨在○四年自動當選的航運交通界及商界(第一),九月選舉將面對挑戰。但○四年遭圍攻的飲食界張宇人及金融服務界詹培忠,今屆則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 九龍西參選名單還包括梁美芬名單、李慧瓊名單、馮檢基名單、涂謹申名單、譚凱邦、莊永燦、龍緯汶名單、黃毓民名單、柳玉成名單、田北辰名單、毛孟靜名單、林依麗及劉千石。 新界西參選名單還包括蔣志偉名單、周梁淑怡名單、張賢登名單、李永達名單、何俊仁名單、譚耀宗名單、梁耀忠名單、張超雄名單、王國興名單、李卓人名單、梁雪芳名單、阮偉忠及鄒秉恬。 會考放榜資訊最快最齊 詳情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08》專輯 高官有無做好自己份工? 詳情瀏覽on.cc《做好呢份工》專輯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402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2 ---------- |
星島日報 A04 | 要聞 |
2008-08-02 |
王紹爾獨立身份參選九西 民建聯中央委員會委員王紹爾昨日未經黨批准,以獨立身份,報名參加立法會九龍西選舉,同民建聯力捧的新人李慧瓊對撼,同時該黨的梁和平亦挑戰漁農界的黃容根。王紹爾批評民建聯沒有討論他的參選要求,謂今次「突襲」民建聯,是希望衝擊民建聯的選舉文化,又表示希望為民建聯多爭一席。據悉,民建聯高層昨日才獲兩人知會參選,而梁和平已表達會退出民建聯,若王紹爾不退黨,將交由紀律委員會處理。 王紹爾昨日報名出選九龍西,政治聯繫仍填寫為民建聯。但他接受查詢時表示,會以獨立身份參選,他解釋參選的原因,是認為民建聯有機會在九龍西取得兩席,並自言有很強的參選意欲;他表示,曾經向民建聯提出排在李慧瓊名單的第二位出選,或獨立參選,但黨並沒有回應和討論。他不滿民建聯沒有選舉殷選機制,埋怨「民主派有大佬文化,民建聯都有」,指今次參選是希望「衝擊」民建聯的選舉文化,因為「有衝擊才有進步」。 冀衝擊黨內選舉文化 他更聲稱自己使出「苦肉計」,犧牲自己,希望民建聯更加透明開放及民主;又聲言自己不會退黨,「如果佢開除我咁好的黨員,係佢有問題」。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王今次參選,未得黨的批准,因此他不能用民建聯名義。據瞭解,王紹爾昨天向黨高層申報參選,民建聯將會研究他今次做法會否違反黨規,是否要終止其黨籍,並交由紀律委員會進行調查。 同李慧瓊合組名單的鍾港武表示,他剛獲悉王紹爾參選,目前「未有特別掌握」對李慧瓊名單的影響,他指,王紹爾未經中委通過就報名參選,是「按非常做法做事」,但無論如何,他們的團隊會全力爭取好成績。 另外,梁和平也於昨日報名參加漁農界功能組別,挑戰同屬民建聯的現任議員黃容根,不過,他報名參選時,並無填寫任何政治聯繫,並已表達將退出民建聯。 王紹爾曾經擔任過臨立會議員,曾多次批評港台,言辭激進,被視為「極左」分子。有民建聯中人認為,王紹爾的支持度甚低,對李慧瓊名單的影響輕微。 本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3002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3 ---------- |
明報 A01 | 港聞 |
2008-08-02 |
多人參選公民黨:不利泛民民建聯:不敢鬆懈 今屆立法會選舉多人參選,令戰情升溫。四大政黨指出,今屆競爭十分激烈,擔憂選情有影響,各黨派均力求先箍緊本身票源。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更形容,參選人數愈多,對泛民主派愈不利,因為泛民沒有做票站調查,不及對手般容易「配票」。 余若薇說,公民黨的選情艱難,是因為他們要凝聚票源突圍而出,絕不容易。她說: 「有一件事絕不能忽略,就是對手有票站調查,我們沒有,我擔心9月7 日投票當天,會有很多謠言滿天飛,說哪一條名單告急,到時便很大問題。」她坦言,最差的情況是公民黨連現時6 席都保不住,尤其是功能界別方面,形勢很嚴峻。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重申,希望民主派最少力保21 席,民主黨本身有一定支持度,會盡力箍緊票源。但他亦指出,今屆多人出選,加上奧運氣氛沖淡下,令他們的選情更險峻。 鄉事派與民建聯早前曾「鬧翻」,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有信心與鄉議局可以繼續合作。譚耀宗說,今次很多人有興趣參選,民建聯不敢鬆懈,希望保住現有12 席,同時亦會兼顧讓新人上位,但指新人要勝出,一定有困難。 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表示,今屆多張名單出選,選情激烈在所難免,但從選民角度來看,可以有多些選擇是好事。對於自由黨的選情,她指出,參選一定會有信心,但選舉勝出並非必然,相信各黨派都會各師各法。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403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4 ---------- |
香港經濟日報 A15 | 社會要聞 | By 何曉勤 |
2008-08-02 |
第二梯隊上位 4新人成焦點 各政黨為了備戰未來的立法會全面直選,今年都有特別的部署,力谷新人上位。 有現任議員甘願在參選名單上排在新人之後,保送新人入局;亦有政黨選擇讓第二梯隊挑起大旗,以全新人姿態接棒。 陳淑莊甘乃威 港島勝算高 港島區選區是最多新人力拼之地,11張參選名單中,排名首位的候選人,全部都是新人,沒有一位是該區現任立法會議員! 其中,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在當了兩屆議員後,今次讓黨內新星陳淑莊排在名單首位,自己排在其後,令陳淑莊幾乎可肯定以第二梯隊身份進入議會。 當了17年議員的民主黨楊森,為讓新人上位,也願意排在甘乃威之後,為他「抬轎」。由於民主黨多年穩紮港島區,料甘乃威贏出機會很大。 民主黨亦願意讓其他第二梯隊自組名單,包括新界東黃成智、新界西張賢登、九龍東胡志偉,但他們的選情相對處於下風,未必能與甘乃威一同進入立法會。 李慧瓊出戰九西 料當選 另一方面,民建聯亦為未來交棒作準備。曾鈺成以往循九龍西參選,上屆選舉中,其名單更取得6.1萬票,成為該區票王,今年,他空降港島出選,其「徒弟」李慧瓊在九龍西,代「師傅」披戰衣上陣,該區雖然選情激烈,但料李慧瓊可順利當選。 陳克勤新東參選 或可贏 新界東方面,獲民建聯賞識、曾任特首辦特別助理的陳克勤,上屆選舉在名單中排「包尾」,今年就「大躍進」,排名僅次於副主席劉江華之後。雖然新界東選情激烈,民建聯上屆在該區取得2席,故陳克勤亦有機會進入立法會。 而31歲的他,有機會成為最年輕之立法會議員。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0007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5 ---------- |
東方日報 A27 | 港聞 |
2008-08-02 |
功能界別13人自動當選立會 【本報訊】為期兩周的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收到一百一十七份提名表格,包括總共一百四十四人的五十五份地區直選名單,及六十人角逐二十八個功能界別,其中十三個功能界別參選人自動當選(見表一),自由黨已穩佔三個議席。地區直選方面,九龍西及新界西的名單最多,分別有十四張,港島區則有十一張及新界東十張。 建制派自己人打自己人 建制派在九月選舉自亂陣腳,多個選區均協調失敗,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九龍西昨日出現戲劇性發展,民建聯中委王紹爾不理會黨中央反對,在提名期截止前一刻報名參選,進一步分散建制派的票源。 王紹爾不滿民建聯沒有支持他,更重提舊事,指曾鈺成的議席是全靠他當年「讓路」,但現時曾鈺成轉戰港島,並沒有向他及九龍西的選民交代,以為隨意派一個代表就可以當選,極不尊重選民,他出選是希望給選民在政黨外多一個選擇,除王紹爾報名外,昨日報名參選人士共八人(見表二)。 九龍西參選名單還包括梁美芬名單、李慧瓊名單、馮檢基名單、涂謹申名單、譚凱邦、莊永燦、龍緯汶名單、黃毓民名單、柳玉成名單、田北辰名單、毛孟靜名單、林依麗及劉千石名單。 新界西參選名單還包括蔣志偉名單、周梁淑怡名單、張賢登名單、李永達名單、何俊仁名單、譚耀宗名單、梁耀忠名單、張超雄名單、王國興名單、李卓人名單、梁雪芳名單、阮偉忠及鄒秉恬。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2040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6 ---------- |
新報 A08 | 2008立法會選戰追擊 |
2008-08-02 |
民主黨力谷楊森 冀泛民奪四席 【新報訊】自由黨派人出選港島後,民主黨決定調整選舉策略,力谷排名單第二位的楊森為泛民奪第四席。楊森表示「民主黨會朝向爭取兩席」的目標走去,目前泛民在港島名單眾多,票數太分散,如果有些泛民名單只取1至2%,「其實贏不到,但亦令民主派拿不到四席」。他呼籲支持泛民的選民,一票投民主黨,一票投公民黨。公民黨余若薇近日經常指該黨取得兩席並非必然,不過,楊森昨唱反調,指公民黨名單取得兩席「好穩」。 楊森在出席民主黨保護中環歷史城區活動後表示,民主黨的確有「一票民主黨、一票公民黨」的計劃,並認為公民黨是穩拿兩席的。 他指,當他們調整策略,希望全力爭取兩席後,近日接觸的街坊也為自己再走出來感到開心,並跟他說「森哥,你又不是70歲,為何你不可以做(下去)」。楊森稱,而去年支持陳方安生的選民「揀完Audrey(余若薇),之後可能會揀我楊森」。 陳淑莊指配票行不通 陳淑莊回應民主黨「一票民主黨、一票公民黨」言論時表示,2004年的選舉已驗證過,配票方式是行不通的。上屆本來以為一(張名單)加一(張名單)等如四(席),最終變成一加一等如三。陳稱上屆經驗看到,最後一席的得票差距非常小,這種情況下,隨時會變成一加一等如二。她相信選民是明智的,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候選人。 楊森稱,今屆泛民若要保住立法會的21席,在港島力爭第四席是重要的,「因為我自己估計民主派在功能團體可能會有些少閃失」,但他不肯評論是哪一個功能組別會有機會失去議席。他亦謂港島能得到四席,在立法會分組點票時,就能阻止政府或建制派的議案修訂。 對於林翠蓮出選,他認為林會搶到史泰祖及蔡素玉的選票,對民主派在港得到第六席有積極作用,他坦言「甘乃威的當選機會很高,很老實她(林翠蓮)的票源不會影響我們」。楊森認為最有機會與自己爭奪第六席,會是史泰祖及蔡素玉。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300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7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8-08-02 |
潘佩璆葉偉明林大輝新丁當選 【商報專訊】記者鄺偉成報道:在60份功能界別提名名單中,有57人參選,比上屆的71人少,其中10個界別只有1人參選;有3席的勞工界也無人爭,故有13人在提名確認有效後,將自動當選。當中包括3位首次參選,即告自動當選的「新丁」;另有10位是成功連任。 功能組別昨日結束提名前,再有4份名單提名,包括:漁農界的梁和平,會計界的黃宏泰,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陳贊輝和陳耀輝。 功能界別共有28個界別,合共30個議席,當中10個界別只有1人參選,加上勞工界別的3名候選人(勞工界有3個議席),預計將有13人可以順利自動當選。他們包括:鄉議局界別的劉皇發、勞工界別的潘佩璆、葉偉明、李鳳英,地產及建造界別的石禮謙、商界(第二)的黃宜弘、工業界(第一)的梁君彥、工業界(第二)的林大輝、金融界別的李國寶、金融服務界別的詹培忠、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霍震霆、進出口界別的黃定光、飲食界別的張宇人。其中潘佩璆、葉偉明及林大輝三位新丁毋須經過競選「洗禮」,便晉身立法會議員。 會計界將有一番激爭 新一屆立法會功能界別選舉,有4個界別競爭相當激烈。當中以會計界及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最為矚目,共有5名候選人角逐一個議席;會計界方面,有公民黨背景,爭取連任的譚香文,面對再度參選的陳茂波、龔耀輝、黃宏泰,加上嚴定偉的挑戰。 醫學界旅遊界各有4 人競逐 測量及都市規劃界方面,爭取連任泛聯盟的劉秀成,面對再次參選的吳永輝、陳耀輝,及余錦雄和陳贊輝的挑戰。另外2個亦有相當競爭性的界別,是醫學界和旅遊界。尋求連任醫學界議席的郭家麒,面對何柏良、梁家騮、楊超發;旅遊界方面,有4名候選人競逐,包括:再度參選的謝偉俊、葉慶寧,另外2名是有公民黨背景的司馬文、有自由黨背景的董耀中。 另外,有3名候選人角逐的功能界別,除勞工界潘佩璆、葉偉明、李鳳英自動當選外,有保險界、教育界、工程界。保險界方面,有蔡中虎、陳健波及秦鈺池競逐;教育界方面,何漢權及余綺華挑戰已在任該議席17年之久的張文光;工程界方面,爭取連任的何鍾泰受到黎廣德及文錫昂的挑戰。 漁農界法律界等兩雄爭奪戰 功能界別中,出現兩雄競逐的界別,包括:漁農界,民建聯的黃容根,要戰勝梁和平才可以順利連任;航運交通界的劉健儀須要打敗譚志華才可以連任;法律界方面,由曾表示不再參選的吳靄儀和何君堯爭奪;衛生服務界方面,溫德才挑戰想連任的李國麟;社會福利界,因為張超雄轉戰新界西直選,該議席將由張國柱和狄志遠爭逐;商界(第一)方面,由邵在德和爭取連任的林健鋒角逐;紡織及製衣界,自由黨的梁劉柔芬須要打敗鍾國斌才可連任;批發及零售界,也是尋求連任的方剛,面對趙振國的挑戰。 資訊科技界方面,單仲偕已宣佈不參選,議席將由譚偉豪及莫乃光競逐;區議會方面,自早前鄉議局風波後,劉皇發轉戰鄉議局,該議席由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及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之爭。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01010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8 ---------- |
香港經濟日報 A16 | 社會要聞 | 立會選戰 | By 羅善柱、周穎雯 |
2008-08-02 |
60人競逐功能組 選情遜上屆 多個界別2人爭1席 會計最激烈 立法會今年的功能組別選舉,不及上屆熱鬧,只有60人參選,較04年的72人為少,大部分界別只是2名候選人競逐一個議席。會計界繼續成為競爭最激烈的界別,與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一樣,共有5人參選。 嶺南大學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分析,04年的功能組別選舉,曾出現「9人爭一席」的激烈情況,變相分薄票源,故今屆功能組別的協調,有所增加。 會計界5人 各出奇謀 在最激烈的會計界別,現任公民黨議員譚香文競逐連任,面對4名候選人挑戰,包括04年曾參選的陳茂波、龔耀輝、黃宏泰,及新人嚴定偉。 觀乎當年的選舉結果,譚香文只以37票之差險勝陳茂波,因此今次陳茂波早宣佈參選,並展開選舉工程;譚香文則改變形象迎戰,又打正公民黨的旗幟,期望爭取業內支持民主派的選民支持。龔耀輝陣營亦十分積極,包括舉行造勢大會。由於此界別的選民多達二萬多人,因此多位候選人都到街頭派傳單,猶如參與地區直選。 區會社福界 出現內訌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的現任議員劉秀成,同樣陷入混戰,除了04年的對手吳永輝和陳耀輝外,還有餘錦雄和陳贊輝。雖然這個界別的選民由建築師和測量師組成,但當中以測量師的數目較多;本身為測量師的候選人,均被看高一線。 今年功能組別出現的其中一個現象,就是出現內訌。在區議會功能組別中,民建聯葉國謙堅持出選,迫使現任的自由黨劉皇發在鄉議局界別出選,並改派有鄉事背景的林偉強出戰。民主黨的狄志遠出選社會福利界,也與民協的張國柱打對台。 13名候選人 自動當選 至於被自由黨視為「橋頭堡」的功能組別,初步成績不俗,已經有3名候選人自動當選;其餘5人之中,則以代替楊孝華出戰旅遊界的董耀中,選情較為嚴峻,不但有業界人士葉慶寧,以及與旅遊界關係友好的律師謝偉俊挑戰,公民黨也派出司馬文參選。 此外,今年共有11個界別,合共13名候選人自動當選,「新面孔」包括工聯會的葉偉明和潘佩璆(勞工界),及被視為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友好的林大輝(中華總商會界別)。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808020300075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9 ---------- |
信報財經新聞 P06 | 政策政情 |
2008-08-02 |
陳淑莊指配票不可行李柱銘否認搶票 對於民主黨提出「一票給民主黨,一票給公民黨」的策略,公民黨港島區排名首位的候選人陳淑莊直言,「1+1=4」其實行不通,〇四年的經驗最終變成「1+1=3」,加上今次有更多參選名單,擔心最後變成「1+1=2」,令黨魁余若薇無法重返議會。惟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堅持,「配不配票不打緊,我們只說一票給民主黨,一票給公民黨,香港的選民不是傻,並非叫投民主黨就投民主黨。」有學者認為,最終泛民奪三席的機會較大。 據知,民主黨評估不再競爭連任港島區議席的陳方安生退選後,會有票源流向民主黨名單,而自由黨林翠蓮亦會分散親政府陣營部分票源,影響民建聯曾鈺成及匯賢智庫葉劉淑儀兩張名單的得票。因此,計劃藉此催谷支持民主黨和公民黨以外其他候選人的選民,將選票轉投民主黨,讓民主黨港島區名單第二位的楊森爭取泛民第四席。 不過,陳淑莊昨天出席一宣傳活動後稱,選民是明智的,每個人都可選出心目中最想理的候選人,希望更多選民可跟隨心中的意向選擇,毋須像〇四年那麼策略性地投票,而每個參選人亦應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競選工作。 對於公民黨的憂慮,李柱銘接受本報查詢時直言,「民調顯示余若薇很穩陣」,問及有關策略是否變相搶走公民黨的票,李柱銘反駁,「怎可以話搶?我地喺度先㗎嘛」。至於會否再一次奪走公民起動何秀蘭的票,他則表示,「無辦法,如果機會大就不同,如果機會細,沒理由不爭」,而且民主黨已通過不可以為其他直選候選人拉票,但會支持其他參選功能組別的泛民。 李柱銘又解釋,左派和民主派之間的票不會互通,唯有希望藉此策略,鼓動更多原本不出來投票的選民,以增加泛民的票源。何秀蘭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相信市民的最終選擇。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民主黨以「1+1=4」作為選舉策略無可厚非,但經〇四年一役,對市民的號召力已打折扣。至於有關策略可否令泛民在港島區取得四席,他則認為,如果親政府陣營將選票分得很散就有機會,因為林翠蓮名單第三位的也是「福建幫」,的確會拆走一些票,但兩大陣營三對三的機會始終較大■ |
|
文章編號: 20080802391011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0 ---------- |
頭條日報 P08 | 港聞 |
2008-08-02 |
117名單參選破紀錄九西14爭5戰情最激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昨日結束,候選人數及名單均破歷年紀錄,選情激烈。選舉事務處共接獲一百一十七張參選名單,五個地區直選多達五十七份提名表格,其中九龍西更出現混戰,十四張名單爭奪五席。
昨 日有三張名單「趕車尾」,兩份為地區直選名單分別參加港島、新界西,一份為漁農界組別,令地區直選增至五十七張選舉名單,功能組別則有六十張名單。有八個議席的新界西接獲最多名單,共有十四張,其次為九龍西,十四張名單爭奪五個議席,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
會計競爭最 激烈 另外,擁有三十個議席的功能組別,會計最為激烈,同樣是五人爭取一個議席,但另有十三個席位,很大機會在沒有競爭下自動當選,當中十人是連任,包括金融界李國寶、金融服務界詹培忠及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霍震霆等。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泛民及親建制派均未能成功協調,同一地區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由於大家票源相若,會互相搶票,尤其是港島區,四大黨派均有派人參選,另有多名知名度高的候選人,選情難以預測。 |
|
文章編號: 20080802904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1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