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港經濟日報
A26  |  政情  |  選舉系列經費篇  |  By 羅善柱
2008-07-28

參選如燒錢 政黨各師各法 自由黨民建聯資助大部分 民主黨拮据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選舉由聘請職員、印刷宣傳單張、設計網站、租用選舉車輛等,都是燒錢遊戲。自由黨和民建聯,今年將資助候選人大部分選舉經費;反觀其他政黨的候選人,不少卻要透過借貸和籌款,應付開支。

  被喻為「富貴黨」的自由黨,04年首次參加地區直選時,經費是由參選者和該黨,各自支付一半,今年則有不同安排。該黨主席田北俊透露,由於籌款情況理想,黨將會支付大部分地區直選的經費,估計在新界兩區的選舉開支,約為各200萬元。

  黨員人數逾萬的民建聯,財力亦甚為雄厚。黨主席譚耀宗表示,將由黨支付大部分選舉經費,餘額由參選者負責;若果有困難,亦可向黨借貸。

胡志偉欠經費 一度考慮棄選

  同為立法會主要政黨,民主黨可謂財政拮据。該黨只會資助各參選名單約40萬元,新人則額外獲借貸最多40萬元,其餘經費由參選者負責。

  屬民主黨新生代的胡志偉,一度因經費問題,考慮放棄參選,但最終獲得黨協助聯同儲蓄等,至今獲資助和籌得共70萬元經費。他坦言,目前情況是「使錢猶如倒水」。

  為了盡用一分一毫,胡志偉在選舉策略上也略作調整。「在自己的根據地,可多做些人力密集的活動,如派傳單般;但在其他區就只有搞些造勢活動。」

公民黨資助百萬 候選人籌款

  公民黨首次參加立法會選舉,將由黨資助100萬元作中央用途,包括攝製宣傳短片和舉行誓師大會等;至於在地區的具體支出,則由候選人自行負責,大部分都是透過籌款解決。

  不同派別的工會,近年也積極參與選舉,但在資源上未必能與政黨匹敵。如職工盟李卓人,現時只籌到50萬元選舉經費;但以04年時的經驗,最終「埋單」90萬元已算是「慳住使」。他估計,今年最終要向工會借貸。

工會缺資源 用儲蓄量力而為

  首次參選的工聯會黃國健則說,工會將借出部分經費,其餘由候選人自行負責。問及如何支付經費時,他便笑言,自己會拿出儲蓄,涉及數十萬元,「這些都是量力而為吧!」

  立法會今年的選舉經費上限,已經調高,九龍東和九龍西,每張名單為157.5萬元,新界東和新界西則最多,達262.5萬元。

相關文章:

紙貴變招 北上印刷

張學明︰劉皇發允助譚耀宗

李永達張賢登 騎單車宣傳



 
文章編號: 20080728030007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星島日報
F01  |  星島教育  |  教育點評  |  By 程尚達
2008-07-28

立會教育界掀君子淑女戰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開始接受提名,今屆多了不少新面孔參選,其中程尚達最關心的教育界,除了競選連任的教協會長張文光,尚有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會長余綺華,以及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這兩位挑戰者,相信是其中一個競爭最激烈的功能組別之一。

兩張新面孔參選

上週五正式報名參選的何漢權告訴程尚達,他的選舉宣傳工作早前已展開,除了成立「漢權茶餐廳」網站,介紹其政綱外,現時已組成以前線教師為主、超過一百人的助選團,他更邀得著名作家余非,為他助選。程尚達近日收到余非的信件,她提到自己近年到不同中學演講及教授閱讀,發現教育界不少問題,因此更欣賞何漢權的政綱夠紮實、內容有細節、沒有水分。

對於外界覺得張文光的勝算較高,何Sir笑言,也有人把他形容為張文光的「史上最強對手」,他覺得,選舉是教育過程,他的參選能吸引更多教師及學生參與選舉,已是意義重大。

唯一的女將余綺華為教總會長,獲工聯會支持參選,她指助選的核心小組有廿多人,以教總理事會為主力,亦獲近二百人簽名支持,除前線教師,更有不少校長及來自商界的校董。余老師指,教育界以女教師居多,身為唯一女候選人,爭取女教師支持甚有優勢,而教總副會長余啟津及秘書長李思源,曾分別參選○四年及九八年立法會競選,亦給予她不少寶貴經驗。

余老師雖正為選舉忙碌,但下月初會如常帶領湖北的遊學團,不希望因參選而影響教學工作。她認為,選舉結果並非最重要,不論勝敗她也會繼續為前線教師爭取權益。

有競爭是好事

「雄霸」教育界立法會議席十多年的教協會長張文光,早已於教協網頁及《教協報》公佈其政綱。他表示,今屆選舉以教協理事會為助選團主力,如副會長馮偉華出任他的經理人,團長則為總秘書陳洪。他認為,選舉不能臨急抱佛腳,教協長期為教師爭取權益,相信他的努力與成果有目共睹。對於今屆的兩位挑戰者,張文認為,有競爭是好事,他當然全力以赴,期待將有一場君子淑女之爭。

三位候選人背景各異,選舉策略亦不同,程尚達套用張文光的形容,看來今屆將有一場君子與淑女的「龍爭虎鬥」,無論結果如何,激烈的選舉更能提高教育界內外對教育問題的關注與討論,相信也是教育界之福。



 
文章編號: 20080728003026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文匯報
A20  |  文匯論壇  |  揚清激濁  |  By 楊孫西
2008-07-28

第四屆立法會議員責任重大

 第四屆立會議員的組成,可以說是直接間接影響到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的修改,影響到2017、2020年兩個普選的進行。如果第四屆立會中的某些議員故伎重施,再如2004年那樣「綑綁反對」特區政府提出的政制修改方案,那麼,香港政制發展和民主化的進程勢必要被拖慢。事實是,口頭上日日講普選、「一人一票」叫得最響的恰恰卻是政制發展的「攔路虎」,對此選民不能不做到心中有數,審慎投票。

 7月19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立法會選舉開始接受報名登記,提名期將於八月一日結束,前後總共兩周。據公佈,在首日報名的半天時間內,選舉事務處已經接到38份提名表格,包括16張地區直選名單共51人,以及22位功能界別人士,反應之熱烈,可謂空前。各種情況表明,這次的立法會選舉,選民多、候選人多、選情複雜,因此變數甚多,選戰之激烈可以預期。毋庸諱言,新一屆(2008至2012年)的立法會,需要決定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項選舉的模式,責任非常重大。因此,選民應選出真誠務實、服務市民,具有遠見、推動民主的建港能人。

事關香港政制前途和發展

 毫無疑問,政制發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未來發展的一件大事,而第四屆立法會對此將會起到關鍵作用。雖然,去年十二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對特區政制發展時間表作出了明確的規定:2017年可以普選特首、2020年可以普選立法會,這是無論任何人當選第四屆立法會都不可能作出改變的。但是,在此之前,2012年的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都仍然留有相當廣闊的空間,比如說特首選舉委員會如何擴大、提名委員會如何組成、提名「門檻」有多高,以至功能界別的選民基礎等,第四屆立法會都可以作出充分的討論及通過,然後由特首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或批准。

 因此,第四屆立會議員的組成,可以說是直接間接影響到2012年兩個產生辦法的修改,影響到2017、2020年兩個普選的進行。如果第四屆立會中的某些議員故伎重施,再如2004年那樣「綑綁反對」特區政府提出的政制修改方案,那麼,香港政制發展和民主化的進程勢必要被拖慢。事實是,口頭上日日講普選、「一人一票」叫得最響的恰恰卻是政制發展的「攔路虎」,對此選民不能不做到心中有數,審慎投票。

回歸基本法規定的十項職能

 根據前三屆立法會的經驗,第四屆立法會必須更好地回歸到基本法規定的十項職能上來,建立積極、高效的行政和立法關係,更好監督、配合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依法施政。目前,特區經濟正面臨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而通脹等民生問題更為突出,第三屆立會末了加班加點幾十小時商議的都是經濟、民生問題,包括通過政府提出的110億元利民紓困措施。

 第四屆立法會在未來四年任期內,特別是前半段,需要處理大量經濟民生問題,包括經濟轉型,與內地經濟融合等。如果新一屆立法會反對派議員仍只知死抱政治議題不放,「逢政府必反」,樂此不疲,棄經濟民生於不顧,這樣的立法會,肯定不符合市民利益,也不會為市民所歡迎和支持。九月七日是第四屆立法會的選舉日,相信廣大市民會選出真正為市民辦好事、辦實事的議員,而有識有能、愛港建港的人士理應會獲得市民的認同與支持

以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為前提

 毋庸諱言,香港的整體競爭能力既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將面對各種挑戰,特別是通脹日趨嚴重。但是,對香港社會來說,這是一個不進則退的重大轉折時期,是一個為未來奠定基礎的良機,也是一個全面提升競爭能力的契機。因此,第四屆立法會議員可謂責任重大,選誰來擔任實在攸關香港的政制和經濟發展前途。

 須知,立法機構擁有基本法規定的十項職權,作為它的組成人員,行使這些職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然應以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為前提,才能真正代表香港民意,也才能建立一種和政府既制衡又配合的正常關係。市民在投票之前應認真考慮:香港是繼續維繫有效的「行政主導」管治,還是讓香港的管治陷入癱瘓或半癱瘓狀態?是推進香港政制循序漸進地發展,還是「原地踏步」,爭論不休?是保持香港和中央及內地的良好關係,還是破壞這種關係?須知,如果「癱瘓政府」將導致社會動亂,破壞香港的投資環境。

 藉此,本人呼籲,各位選民應認真對待第四屆立法會選舉,負責任地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真正愛國愛港而又有能力推動民主的候選人,以保持香港整體的競爭能力,達至長期繁榮穩定。



 
文章編號: 20080728005010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新報
A08  |  政情
2008-07-28

立會參選人宣傳拉票鬥口術葉劉「護髮」余若薇背水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還有5日便結束,選舉事務處至今共收82份提名表格,,地方選區佔37份,,功能界別佔45份。各地方選區參選人昨趁星期日大舉出動,以不同招式宣傳拉票。港島葉劉淑儀團隊昨首度舉行巴士花車巡遊,得到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及高永文站台。她於巴士上見到當值警員,更直接向他們拉票稱「我是你以前同事葉劉淑儀,我好重視公務員,唔會好似某啲議員咁鬧錯公務員又唔道歉」。而公民黨新界東湯家驊團隊昨日亦乘坐巴士巡遊拉票, 並呼籲選民「全投公民黨」,他指過往民主派進行配票, 「差唔多沒有一次成功」,今屆選舉將交由市民決定。

多名參選人昨選擇坐車巡迴選區拉票, 也有參選人以其他「花招」拉票,民主黨新界西李永達和張賢登團隊分別在葵盛和天水圍舉行「單車巡遊」,新界東鄭家富則舉辦「環保CATWALK」宣傳活動。港島民建聯團隊曾鈺成則偕同蔡素玉到中西區「洗酒樓」拉票。

葉太口號「有情有義」

葉劉淑儀昨天偕同史泰祖及一眾團隊成員,到灣仔及東區拉票,葉太到嘉亨灣期間高喊: 「我會捍衛中產人士利益,就像捍衛我自己髮型一樣」,團隊則喊出「有情有義,葉劉淑儀」口號。

葉太及後解釋過往有很多議員不尊重公務員的例子,如數年前,福建少女林巧英控告入境處職員濫用職權,當時曾有立法會議員指責公務員。而當時涉及事件的幾位公務員亦被控告,但經過審訊後卻發覺指控全無根據,受影響的公務員停職一年多,並且受到很大的折磨。

她批評那些未有看清證據便指責公務員的議員沒有向他們道歉,「即係鬧人就快,自己就唔問責」,打擊了公務員的士氣。

被問到黎志強退出民主黨出選港島,會否增加排名第二的史泰祖勝算,葉太指選舉有更多競爭是好事,但對勝算的影響則是言之過早。她表示不論有多少人參選,自己都會努力做好本分,爭取最好成績。

同樣於港島區參選的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於立法會大樓外,舉行名為「公民拍檔、背水一戰」的「發號施令」動員活動。

她以韓信背水一戰的典故,激勵軍心,再授予八路將軍(助選團)令牌,要求助選團盡力拉票,目標是選票「多多益善」。有競選辦事處人員接過余的金色令牌後,立下誓言稱「我地會誓死保護易拉架!」余在活動上並打出「輸一票,等於輸一席」口號。

湯家驊籲全投公民黨

公民黨新界東參選人湯家驊於將軍澳舉行花車巡遊活動,呼籲選民「全投公民黨」。問到會否與區內民主派團隊進行配票,他表示從2000年開始,民主派每次進行配票是「差唔多沒一次成功,次次都失敗」,他以2000年李永達和2004年何秀蘭落選為例,表示今次選舉將交由選民決定。至於選舉宣傳活動,湯家驊表示會於奧運前多做一些活動。他解釋是因為奧運時市民的焦點都不會放在選舉。他又表示會做一些打破傳統時間和地點的宣傳,例如年輕團隊會於深夜時間派發傳單,以接觸一些夜歸的年青人和上班一族。新報記者綜合報道



 
文章編號: 20080728033002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東方日報
A14  |  港聞
2008-07-28

政情:立會選舉高永文想投四票

選舉臨近,辛苦嘅唔單止係參選人,一眾親朋好友都要出面力撐,骨科醫生高永文同前民政事務局常秘李麗娟(Shelley )尋日就齊齊出席一位參選人嘅選舉活動。高醫生平日做咁多義工,唔知有冇諗過參選呢?高醫生話參選就咪搞,自己喺紅十字會同防癌基金會已經好忙,無可能做一位全職議員,倒不如支持有心人為市民服務。

高醫生對今次選舉都有心水,一口氣數咗四位參選人出嚟,其中有兩人出戰直選,另兩人就喺功能組別參選,喺醫學界功能組別,佢支持港大微生學系副教授何柏良,佢話何柏良曾經同港大微生學系系主任袁國勇醫生並肩力抗沙士,加上大家嘅理念相近,所以支持佢。已經報咗名喺醫學界參選嘅,仲有楊超發、梁家騮同郭家麒。

身為香港紅十字會國際賑災服務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嘅高醫生,八月中會去四川幾日,到紅十字會義肢中心幫手。高醫生話好多傷者嘅義肢,要每一、兩年換一次,呢個係長期承擔,佢一定會做落去。

講起投票,Shelley 就好無奈咁話今年唔會投票。原來佢八月會去美國探病,本來特登訂咗九月十三日機票返港,為咗喺十四日投票。點知政府費事投票日撞正中秋節,將投票日改早一個星期,就係咁,Shelley 要等多四年先可以投票勒。

 
文章編號: 20080728032032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2008-07-28

陶君行深圳製橫額被沒收

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陶君行將6 條印有「我肯搏」字眼、沒有敏感政治口號的選舉橫額交給內地製作,原定昨日作選舉宣傳之用,未料卻給深圳當局扣起,原因未明,他就此提出強烈抗議。

印上「我肯搏」稱沒敏感字眼被扣起的橫額只有「為公義我肯搏陶君行社民連線」寥寥十幾個字,旁邊是陶君行在跑步相片,沒有任何敏感的字眼,陶君行估計出事是與社民連及他的名字有關。

負責製作橫額的承判商對本報表示,他們將部分橫額交給內地製作以節省成本,內地印刷公司前日早上已完成印製工序,把成品交給速遞公司運回香港,但印刷公司昨早通知他們,橫額在深圳被扣起,下落不明,至於是哪個部門扣起橫額,他們也不知道。

競選街站無橫額

陶君行稱,他於本月24 日訂製了6條橫額,本欲於九龍東設置街站進行全面宣傳,昨日職員前往拿取橫額時,發現並無到貨,細問之下,始知橫額在深圳被扣起,職員唯有在沒有橫額的情況下擺設街站。

陶君行質疑: 「近日有傳新界鄉事派意欲控告中聯辦干預選舉,不知陶君行橫額無法過關又是否中央政府干預選舉的體現?我們對事件作出強烈抗議。」民建聯劉江華說,因時間及交通等因素影響,他們的橫額大部分在香港製作,拿回內地製造的不多。

前線劉慧卿表示,以往他們曾把倒董T 恤交給內地廠商製作,結果無影無蹤,因此他們都學乖了,預留多一點時間,萬一製作商變卦,也有時間找別的製造商。

余若薇批深圳做法不當

公民黨余若薇批評深圳當局的做法不當,又指他們一向有聽聞有類似的麻煩,所以沒在內地製作橫額。至於早前退出民主黨的獨立參選人黎志強,曾把橫額交由廣州廠商製作,出現今次事件後,他表示有點擔心。

陶君行今日報名競逐九龍東的直選議席,同區參選人尚包括民主黨李華明名單及胡志偉名單、民建聯陳鑑林名單、公民黨梁家傑名單及工聯會黃國健名單。



 
文章編號: 20080728004019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  港島區
2008-07-28

批公民黨打告急牌葉劉:會變狼來了

將於本周中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選舉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批評,公民黨近日亂打「告急牌」,最終只會變成「狼來了」,令選民不相信。

該黨魁余若薇反駁指他們沒有告急,只是向選民解釋上屆立法會選舉中,以她為首的名單,以0.2%選票輸去一席,令排在第二位的何秀蘭未能晉身立法會。

公民黨於港島的名單,以新人陳淑莊排首,余若薇居次。葉太批評,近日公民黨告急的策略不當, 「告(急)得太多太濫」, 「如果那麼怕余若薇選不到,何不將余若薇排在名單首位呢?」對於日後她會否使用同一招「告急」,催谷選票令與她合組名單的史泰祖當選,葉太稱,現在是言之尚早。

葉太又認同民主黨黎志強退黨參選,並指今次事件反映民主黨提攜新人有所不足,她認為黎志強縱使輸了選舉,也可得到很多珍貴經驗。葉太與史泰祖昨在港島區舉辦巴士巡遊活動,進行拉票活動。

余若薇籲背水一戰

公民黨昨則在中環遮打花園共商選情策略, 「大元帥」余若薇引用韓信的例子指選情激烈,必須背水一戰。

她指出,年輕選民數字下降的確令他們的選情存在隱憂,加上奧運沖淡了選舉氣氛,而且有不少人未理解她在名單中排行第二,因此有需要親撰「檄書」激勵士氣,力求一票都不能少。

民建聯曾鈺成與合組名單的成員昨馬不停蹄在港島不同地方拉票,包括到區內店舖、酒樓派傳單和呼籲選民投票。表明會參選港島區還包括民主黨甘乃威、公民起動何秀蘭、社民連曾健成、東區區議員黎志強、獨立勞永樂及袁大明。



 
文章編號: 20080728004019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蘋果日報
A08  |  港聞
2008-07-28

2008立法會選舉余若薇:選戰隱憂重重 排名單第二市民不知「以為我贏梗」

【本報訊】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在新一屆立法會港島區參選名單上排在陳淑莊之後,希望力谷兩席。但經過一個多月的宣傳,余的選情存在隱憂,除了因為區內突然新增一批向來不傾向支持公民黨的年長選民外,也因為不少市民仍然不清楚她排在第二位,誤以為她「贏梗」,令支持者未必在投票日踴躍投票。余若薇形容今次選舉是「背水一戰」,聲言「輸一票,足以輸一席」,會盡力為爭取連任積極拉票。

記者:許偉賢林俊謙

余若薇昨天與競選拍檔陳淑莊及容詠嫦在中區舉行競選活動,她指港島區今屆出現多張參選名單,令該黨選情有如韓信當年「背水一戰」,呼籲助選人員齊心迎戰,選票「多多益善」。她在活動後指出,今次選舉出現幾項隱憂,包括向來傾向支持該黨的港島區年輕選民減少接近3.5萬人,相反年長選民則激增;與此同時,有市民不知道她排第二,「成日以為我贏梗」。

「輸一票足以輸一席」

上屆選舉排在她之後的何秀蘭只以0.2%票數落敗,也令余若薇引以為鑑,不希望選民對其選情掉以輕心,令04年歷史重演,因此會在餘下日子積極拉票,強調「輸一票,足以輸一席,所以一票都不能少。」同樣在港島區參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歡迎更多人在港島區參選,認為有競爭是好事。她自稱不會濫用告急戰術,相信選民會按候選人質素投票。同區參選的民主黨甘乃威及民建聯曾鈺成昨天趁週日茶客最多的黃金機會,各自到區內酒樓拉票。新界西今屆出現多張參選名單,但泛民陣營也出現互相爭票情況。競逐連任的職工盟李卓人指自己在民調中一向「高開低收」,預料實際得票和民調預期有一定距離,希望在激烈競爭下,選民仍然投他一票。他今屆會以「天下為工」為競選口號,強調打工仔不能只靠政府派糖,最重要是爭取長遠加薪。

李卓人民居留宿五天

李卓人與競選拍檔譚駿賢在天水圍及屯門等區內多個家庭留宿五天,親自體驗區內居民日常的起居飲食。在九龍東參選的公民黨梁家傑昨天在區內舉行宣傳活動,呼籲選民踴躍投票,希望力爭兩席。同區民主黨參選人李華明昨天則陪同一班新人到君豪會抗議,協助他們追討賠償。

 
文章編號: 20080728006023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南華早報
EDT12  |  EDT  |  Observer  |  By Chris Yeung
2008-07-28

So much for grooming political talent

Putting aside any conspiracy theories, the decision by a Democratic Party district councillor to quit the party to run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reveals the conundrum facing thos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tructure who wish to further their political career.

Last Wednesday, after handing in his nomination for the Hong Kong Island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election, Lai Chi- keong said he only wanted to serve the community. There was no hidden agenda, or vendetta against the party, he added.

Mr Lai, a veteran of the Eastern District council, is the latest second-tier figure in the party who has decided to run for higher political office.

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councillor Kam Nai-wai has won support from the party's Hong Kong Island branch to lead their ticket.

Although the party has endorsed his candidature, pundits have cast doubt on the Democrats' chances in view of the less-well-known line-up. Internal opinion polls are understood to show that Mr Kam's support is falling behind. With founding chairman Martin Lee Chu-ming bowing out and another ex-chairman, Yeung Sum, retiring from the frontline, there is a body of opinion within the Democratic Party that says opportunities should be given to those next in line, meaning some long-serving members of district councils.

Take Kowloon East as another example. Wu Chi-wai, a veteran Kwun Tong District council member, who was re-elected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last year, has decided to run in a one-candidate list.

Incumbent Democrat legislator Fred Li Wah-ming is seeking re-election in a separate list.

Cheung Yin-tung, a former Democrat district council member in Tuen Mun, faces a similarly difficult situation. Mr Cheung, who lost his district council seat last year, will lead a two-member list. His list will be one of three under the Democratic Party's banner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It may only be natural that some long-serving district councillors from the Democratic Party are willing to risk splitting supporters' votes in their bid for a Legco seat. Anyone who wishes to make a difference through elective politics would consider running for Legco.

This is despite the fact that some, if not most, have yet to acquire the right political calibre and citywide popularity to compete effectively in a much bigger constituency.

If they are keen to run, it is perhaps also because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district council members have become marginalised. With elected seats introduced to district councils (formerly boards) in 1982, their relevance declined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ed seats to Legco.

Despite the official hyp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district councils in the city's political structure, district councils' role and powers are in doubt over the long term. There is extremely limited roo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spirants in district councils.

One major reason was the decision by the Tung Chee-hwa administration to abolish the Urban and Regional councils in 1999. These municipal bodies had provided a broader platform for certain district councillors to seek political advancement. The removal of this middle-tier from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dimmed councillors' prospects.

Understandably, though not necessarily realistically, they therefore view Legco as the final destination in their political journey.

Much has been said by the government about its commitment to groom political talen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universal suffrage by 2017.

Yet, too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500-strong district councillors to play a more meaningful role in district work and to move up the political ladder.

Chris Yeung is the Post's editor-at-large.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728027004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都市日報
P02  |  港聞  |  為公義我肯搏  |  By 陶君行
2008-07-28

選舉橫額深圳被扣 陶君行憂中央干預

備戰 參選九龍東的社民連副主席陶君行,其6條在深圳訂製的「我肯搏」選舉橫額(圖),昨在深圳被扣起,未能付運抵港。陶指,橫額並沒寫上「中國」或「民主」等政治色彩敏感的字眼,不明為何遭阻攔,他對此表示強烈抗議。

他說,在內地製造的橫額約每條數十元,在港則要百多元,現唯有以貴些價錢在本地重新訂製。他又說,近日有傳新界鄉事派意欲控告中聯辦干預選舉,不知今次橫額無法過關,是否中央干預選舉的體現? (都市)

 
文章編號: 20080728441001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am730
M16  |  新聞
2008-07-28

內地訂製競選橫額被扣陶君行質疑中央干預選舉

本地

將會出戰九龍東選區的社民連副主席陶君行,日前在內地訂製6條選舉橫額,以作宣傳之用,但昨日獲悉全數在深圳被扣,他懷疑遭政治審查,並質疑事件與中央干預選舉有關,要求有關部門解釋及道歉。

陶君行上週四向印刷商訂製6條橫額,並交付內地製作,其辦事處職員昨日欲前往取貨時,始獲悉6條橫額全數被扣深圳關口。他指被扣的橫額只是印上「為公義,我肯搏」的字眼,並無任何暗示或政治色彩,他估計可能與印有其名字及樣貌有關。他又說,早前一批選舉橫額都是在香港印製,但由於成本高昂,故印刷商改在內地製作,豈料無法過關。

陶君行本身並無回鄉證,過去曾多次「闖關」,他將於今日報名參選,其他已報名參選九龍東的包括民建聯陳鑑林、公民黨梁家傑、工聯會黃國健、以及民主黨分別由李華明與胡志偉領軍的名單。

馮檢基否認派米

另外,民協昨日發表聲明,否認該會九龍西參選人馮檢基被指在白田村進行派米活動,民協對有關指控表示遺憾,並強調這是極嚴重的政治抹黑,絕對不可接受,並呼籲有關人士停止政治抹黑行動。傳媒昨日收到匿名傳真,指馮檢基早前張貼海報,指會在昨日向獨居長者派發福米。

已報名參選九龍西的名單,還有民建聯李慧瓊、民主黨涂謹申、獨立人士梁美芬、譚凱邦及莊永燦。



 
文章編號: 20080728892003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  選舉Fun Wall
2008-07-28

友誼無損李麗娟與陳太常「竹戰」

去年港島區補選中,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好友兼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因「倒戈」提名今年再度參選的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有傳惹起陳太的不滿,李麗娟便披露,陳太當時對她說了一句: 「我失望,但我理解。」事過境遷,如今她跟陳太每月如常「竹戰」一次,她更指兩人之間無芥蒂。

李麗娟昨日挺身支持葉太參選,但到9 月選舉投票期間,她已到了加拿大探親,故今年她既不投票,也不提名,只會出席葉太的選舉活動以示支持。

李麗娟憶述,去年知道陳太出選港島補選前,已答應提名葉太,所以不想言而無信,她更形容,如今和陳太關係如昔日好友一樣。去年,陳太知道李麗娟提名葉太后,透過她的選舉辦公室回應指,與李麗娟仍是好朋友,沒有影響到雙方友誼。



 
文章編號: 20080728004019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南華早報
CITY2  |  CITY  |  By May Chan
2008-07-28

Cab Chat

The Olympic Games are going to be held soon ... but I am not sure if it will bring us much good. I don't think many of us Hong Kong people will go and see the equestrian games ... and it is not a big attraction to Asian people either. It is just a rich men's game invented in the old colonial days by the British. For Europeans and Americans, I don't see that they will fly all the way to Hong Kong just for some pretty horses. So it is really doubtful how many tourists it will bring. But summer is holiday season anyway so we will have just as many visitors to Hong Kong with or without the equestrian games.

I hope the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go well, without any accidents or conflicts between foreigners and locals. But who knows what good the Olympics will bring over to the mainland. Have they studied cities which have hosted the Olympic Games? The fancy infrastructure and facilities worth billions of dollar will just lie idle most of the time, and it is a huge waste of money. While Beijing is pouring billions of dollars into glamorous architecture and state-of-the-art facilities, will the poor living in the rural areas feel any difference? Will they feel any pride for their nation while their stomachs are still empty? How about the labour issues on the mainland, as well as the welfare, medical and education needs that remain unmet? I think there are better ways to spend public money besides trying to impress outsiders about how rich and modern China is.

Yet another round of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is coming. It is really a shame that Martin Lee Chu-ming is retiring. He spent the best part of his life fighting for democracy and he has not held back from speaking against the government when something is really wrong. It seems that the Democratic Party's golden days are gone, mainly because of its structural problems. It is a pretty young political party compared with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where members have long been trained as politicians with a collective mindset. 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only set up by a group of young professionals and lawyers. I hope the Civic Party will learn from the mistake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do a better job in unity. But they should be fine because a lot of them are very experienced in public affairs, like Audrey Eu Yuet-mee, Alan Leong Kah-kit and Fernando Cheung Chiu-hung. They should know better than to let the party get out of hand without imposing some kind of structure on it.

I will vote for Albert Ho Chun-yan in the coming election because he has been doing solid work and he is always very outspoken. It matters not which political party he comes from, and whether he is pro-government or what; all we want is someone who really works and voices our concerns. Too many legislators are just paying lip service, especially those from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and those who are directly appointed by the government. I doubt if they will really fight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wider public, let alone the working class.

There has been some good news recently, like the cut in diesel fuel prices, which will relieve us drivers, and the success of workers striking for pay rises. It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livelihood, but also dignity that the workers succeed in getting what they think they deserve. I think the time has come when those with the power and money can't ignore the demands from the workers any more, because the discontent is really widespread and workers are getting more proactive and organised.

I loathe the attitudes of management people, who insisted in front of the media that the employers did not make any compromise even as they agreed to increase the salaries of the drivers. Why do they have to act like they are superior to the workers, and why can't they just humble themselves and admit they have made a win-win decision with the workers? It seems they are sticking to old Confucianism, where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should be in a relationship of superiors and subordinates. I find that kind of arrogant mentality is very common among employ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Copyright (c) 2008.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80728027006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東方日報
A36  |  龍門陣  |  思入風雲  |  By 張志剛
2008-07-28

政治不離現實

鄉議局以拆夥甚至聯結泛民挑戰民建聯爭取區議會提名,結果以大局為重,劉皇發回鄉議局選區,林偉強以私人名義轉戰區議會。林偉強怎樣選,也選不過葉國謙!

政治不能脫離現實,尤其是選舉,手上有多少票,不以個人喜歡又或者不喜歡而增多。

鄉議局在普選中處於劣勢,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原居民人才輩出,精挑細選不難揀出有力一爭的政治人才,但問題是,一旦經鄉議局這個平台,政治空間就大為減少,政治空間由香港人變成只佔非常少數目的原居民,在整個香港的選舉層次,就很難單獨作戰去殺出一條血路。因為原居民不以香港人身份出選,而堅持只代表原居民,那就是畫地為牢,利益產生了矛盾而成為少數。

如果新界的原居民同心同德,全力推舉具代表性的人物,利用比例代表制的特點,尚有偷襲之機,但原居民之間h 各有自己的地盤,鄧、侯、彭、文、廖幾個大族自成重心,誰也不輕易服誰,再加上其他小族,要在新界東、新界西這兩大選區各推一個可以鎮服各大族的候選人,那是妙想天開。近二十多年來,新界的共主只有一個劉皇發,除非發叔可以一買開三,分身新界兩個選區,否則鄉事派內部互相廝殺,最終的局面是未選已先輸。

有了這個先天缺點,打正鄉議局或鄉事派的候選人便很難在立法會選舉獨立成軍,結果只能以搭順風車的策略,跟建制派政黨搭檔,自己不夠實力單獨出選。

以新界西為例,張學明要拆夥,譚耀宗夥拍王國興,二席一樣是其射程範圍,而鄉事票早有部分流向周梁淑怡,張學明如果自己選,票數既不足夠,更可能害了自由黨,誤己誤人,又焉會成事!

 
文章編號: 20080728032043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新報
A08  |  政情
2008-07-28

民建聯代屯門向特首追「人情」

【新報訊】香港面對通脹壓力,以不同方式爭取進一步利民紓困措施,便成為今屆立法會選舉參選人的「花招」題材。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新界西團隊昨日以話劇方式,向特首追討人情,要求特首回應今年5月回答張學明的口頭質詢時表示「欠屯門人情」的說法。而公民黨九龍東梁家傑團隊則在黃大仙街頭,舉行「豆腐渣施政選舉」,請市民選出眼中最「豆腐渣」的施政,結果政府的110億元紓解通脹的措施,成為九龍東市民眼中最豆腐渣的施政。

街頭劇要求逐一履行承諾

譚耀宗、張學明團隊昨日在屯門文娛廣場舉行誓師會,八位參選人表演向特首追討人情的趣劇,要求特首履行承諾,改善民生。民建聯發言人表示,今年5月15日,特首曾蔭權在立法會回答張學明的口頭質詢時,表示明白屯門居民感到受政府不公平對待,認為在屯門設置過多厭惡性設施,並表示「欠屯門人情」。

街頭劇中8名參選人, 追向一名扮演特首的成員,便即時逐一追其履行承諾,當中包括「追錢」,如暫停徵收外傭稅;「促就業」,盡快立法保障最低工資;「改善交通」,加快興建屯門西繞道;「改善福利」,要求提高生果至1,000元;「優化教育」,提供額外資源推行小班教學;「建設良好生活環境」,反對屏風樓;「振興經濟」,要求善用工廈,將工業區規劃作商貿用途;「改善醫療」,增加醫護人手及各類門診名額。

紓困措施膺最豆腐渣施政

公民黨梁家傑團隊則於在黃大仙大成街街市旁舉行「豆腐渣施政選舉」,把六項「豆腐渣施政」貼在紅色箭靶之上,由途經的近百名市民用大頭針,插在眼中最豆腐渣施政的箭靶。結果政府的110億元紓解通脹的措施「通脹解困,章法亂成效低」,以1票之差勝出,成為九東市民眼中最豆腐渣的施政,其次是「副局長委任制,閂埋門分餅仔」成為最多人票選的「豆腐渣」施政。梁家傑質疑特首曾蔭權只是以公帑來挽救民望,以為越多人受惠,民調便越高;但措施推出一個多星期以來,市民只感到治標不治本,沒有長遠的措施。



 
文章編號: 20080728033003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大公報
A06  |  港聞  |  特稿
2008-07-28

市民讚田北辰夠膽講野

本報記者何麗華「田先生,雖然我不是選民,但一樣支持你參選,因為你好夠膽講野!」即將報名參加立法會九龍西直選的自由黨代表田北辰,昨日到民協的票倉──深水埠西九龍中心一帶預先拉票。他獲不少市民主動握手支持,更有市民明言喜歡他的敢言作風。

阿田近日頻頻到訪深水埠、九龍城和油尖旺各區,無論是中產社區美孚新村、昇悅居,還是基層地區愛民村、鴨寮街,他都不會錯過,一票也不能少。他昨日前往西九龍中心與市民接觸,並親自派發宣傳單張拉票。現場所見,市民對他反應不俗,不少人主動與他握手或打招呼,部分一家大小逛商場的市民,更「停低」與他分享教育、通脹問題等。

阿田笑著說,自己最喜歡到基層地區與市民接觸: 「可能基層市民工作壓力大、亦較多辛酸事,他們看到我這個硬朗、敢說話的人,也表現得幾開心。」對於有民調指他在九龍西的支持度超越部分參選人,阿田說,內部民調亦顯示他的支持度有雙位數字,但他不會掉以輕心,會繼續努力爭取不同階層人士的支持。

此外,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將於本周結束,仍未公佈報名日期的田北辰,昨日終於透露他將於星期二、星期三或星期四報名。到時他的哥哥、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或副主席周太會否出席撐場?阿田搖搖頭說: 「未必會」, 「他們較希望我自己爭取市民認同,而且我已經咁大個人,五十八歲了,也不想靠什麼大人物和天王,站在我身邊支持我。始終選民選的是我,不是我身邊的人嘛!」今屆立法會選舉,九龍西選區增加了一個議席,卻出現多人混戰局面。已報名參選人士,包括民建聯李慧瓊團隊、民協馮檢基團隊、民主黨涂謹申團隊、獨立人士梁美芬團隊、環保人士譚凱邦和區議員莊永燦。此外,估計其他有意參選人士還有田北辰、劉千石和黃毓民,即將報名加入戰團。



 
文章編號: 20080728002002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  九龍西
2008-07-28

李慧瓊籲檢討聯繫匯率

接替民建聯曾鈺成出戰立法會九龍西直選的李慧瓊,昨在街頭論壇上「打經濟牌」。她以個人名義呼籲,政府應檢討本港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考慮將港元與歐元、人民幣和美元等貨幣作一籃子掛鉤,解決本港作為外向型經濟,導致入口貨品價格直接影響本港通脹的問題。

今年首次以九龍西直選名單首位的李慧瓊又強調,沒有與被傳獲中聯辦支持的獨立候選人梁美芬配票,圖令梁氏晉身立法會,更明言「我沒有本事放軟手腳」,只是較少通知傳媒他們舉辦的活動。她又指出,曾鈺成離開九西轉戰港島直選,令她肩負要力保一席的責任。

對於獨立人士莊永燦參戰九西,李慧瓊指相同票源的人士參選九西選舉是預期之內,雖然承受莫大壓力,但會做好選舉工程。表明或有意參選九西的還包括社民連黃毓民、民主黨涂謹申、民協馮檢基、公民黨毛孟靜、自由黨田北辰、獨立人士譚凱邦和劉千石,即至少10 人爭奪5 個議席。



 
文章編號: 20080728004020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蘋果日報
A19  |  專欄專論  |  政壇八達通  |  By 單仁
2008-07-28

政壇八達通︰李慧瓊選情有「鼠患」

正當外界看好民建聯會承接去年區議會選舉大勝的餘威,在9月立法會五大地區直選至少各區奪取一席時,有民記中人卻皺起眉頭,說選情並不如外界想像般樂觀。原來最令民記中人擔心,是九龍西的民記支持者,未必會將曾鈺成的支持票全數過戶給新丁李慧瓊,加上同區參選的梁美芬攬盡民記以外的隱形左派區議員支持,擔心李慧瓊未必可在九西保住一席。

中聯辦力撐鼠王芬

曾鈺成今屆再次回歸港島參選,將九西地盤交託給本身為會計師的九龍城區議員李慧瓊。外界一般認為,李慧瓊在區內跟隨曾鈺成多年,被認定是曾的愛徒,相信曾離開老巢,舊有支持者仍然會投票給李,讓她在該區繼承曾的工作。不過,有民記中人對此過票做法不感樂觀,認為曾的知名度一向高企,選民對他印象深刻,自然願意將選票投向他;李慧瓊雖然在地區工作多年,但形象未夠突出,未能令人一提到九西就想起她,預料部份原有選票會因此流失。更重要的是,同區參選的鼠王芬獲中聯辦力撐,在中聯辦穿針引線下,幾乎為她招攬了民建聯以外所有號稱獨立的區議員做樁腳。要知道在一個選舉中,地區人士的角色非常重要,不少年長的街坊都會響應區議員的號召去投票。一旦這批過往大多協助曾鈺成的區議員全力為鼠王芬助選,就會扯走李慧瓊不少選票。單仁聞說,李慧瓊團隊對中聯辦引導區議員協助鼠王芬有微言,可惜反對也是沒有辦法,惟有極力做好選舉工程,主打民生議題,箍緊老街坊的支持;同時也會更加爭取曝光,不被鼠王芬搶盡風頭。

 
文章編號: 20080728006027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大公報
A06  |  港聞
2008-07-28

葉劉淑儀巴士巡遊 李麗娟高永文站台

【本報訊】記者程度報道:葉劉淑儀和史泰祖團隊本月中宣佈參選立法會後,昨日首次舉行巴士巡遊活動。兩人的好友、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和香港醫務委員會委員高永文以私人身份為葉太團隊站台。

李麗娟表示,自己與葉太和史泰祖交情匪淺,所以在百忙之中抽時間力挺這個團隊。她大讚葉太在經歷補選失敗後,百折不撓,此次恢復元氣再戰立法會,她的很多理念都為年輕人帶來正面信息。

在上次立法會補選中曾支持葉太的高永文昨日雖身體不適,仍前來支持老友。他表示,葉太在政府任職時忠於職守,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相信她若被選為立法會議員,亦會努力為市民服務。他還說,與史泰祖醫生相識多時,曾一同共事,有共同的理念,都希望循序漸進改變香港醫療體制。

初次參與直選的史泰祖表示,不會在此次選舉使用「告急」二字,他們將在競選中盡全力,取得市民支持。他說,若當選,將在立法會中發揮超越政黨的能量,與市民結成夥伴關係,監察政府。

葉劉淑儀、史泰祖團隊巡遊巴士昨日十一時由小西灣出發,途經港島東和灣仔區,沿途向市民揮手,爭取選民支持。六十多位義工及地區人士前來支持。另外,葉太的女兒亦到場為母親打氣。



 
文章編號: 20080728002002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2008-07-28

黨派出盡法寶拉票

距離選舉日約有一個月,不同黨派都紛紛以不同的方式拉票,昨日新界西民主黨、民建聯和公民黨齊齊發動街頭劇和單車巡遊,而九西民協和新東公民黨團隊則分別有車隊和巴士巡遊。

在新西公民黨張超雄聯同多名坐輪椅的市民,在葵湧廣場表演街頭劇,期望引起有關「無障礙票站」的討論。他坦言選民對他認識不多,但相信公義及關注弱勢社群的價值觀,可以得到跨階層選民的認同。民主黨李永達亦率領團隊「達人家族」,一行廿五人騎單車由葵盛西遊行至葵芳葵湧廣場,沿途高叫選舉口號,他不擔心,張超雄在葵芳拉票,會挖走其根據地的票。

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團隊,在屯門文娛廣場舉行誓師會,譚耀宗等八名候選人粉墨登場,表演向特首追討人情的趣劇,要求特首履行承諾,改善民生,並提出反通脹及紓減市民經濟壓力等八項訴求。新界西已報名的參選人還包括,民協蔣志偉、自由黨周梁淑怡、民主黨張賢登、民主黨何俊仁、街工梁耀忠、工聯會王國興

在新界東,公民黨湯家驊團隊,以「公道傳遍將軍澳」為主題,舉行巴士巡遊向新東選民強調公道精神。

記者鄧柏想潘淑麗



 
文章編號: 20080728003005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2008-07-28

余若薇:展開背水之戰

被視為可在港島區立法會選舉穩奪兩席的公民黨余若薇團隊,昨日亮起「背水一戰」的口號,余若薇坦言,市民並不知她排第二,而○四年其團隊差百分之零點二而失去第二席,今屆是一票也不能少。同在港島出選的匯賢葉劉淑儀團隊認為,不應該「濫用」告急牌。民建聯曾鈺成團隊昨亦到茶樓拉票。

公民黨港島區候選人陳淑莊、余若薇及容永嫦昨日在中環以「港島區選情激烈公民拍檔背水一戰」為口號,並由余若薇親自揮毫書寫「四區八路力量‧齊心迎戰」,激勵士氣。

余若薇指出,港島區年輕選民數字下降三萬多人,加上選民不知道她排第二,在比例代表制下,要得到十萬選票才能取得兩席,而上屆其組合僅以百分之零點二的票數落敗,為免歷史重演,今年一票也不能少:「輸一票,等於輸一席。所以,一票也不能少,要努力拉票。」

史泰祖:不會濫用告急牌

葉劉淑儀及史泰祖昨日亦在港島區舉行巴士巡遊,並邀得醫學會前會長高永文及前高官李麗娟到場支持。史泰祖指,香港不一定劃分為民主或建制兩派,應把集中力改善議政質素、提高議會效率。對於公民黨已開始打「告急牌」,葉太名單會否有同樣策略,史泰祖認為若選情不是「告急」卻對外宣稱「告急」並不理想,強調其團隊不會「濫用」告急牌。余若薇回應指並非打告急牌,只是上屆以些微票數失去第二席,希望選民明白每一票都非常重要,加上她在公民黨名單中排第二,與葉太在名單中排第一根本不同。

同區參選尚有民主黨甘乃威名單、社民連曾健成(阿牛)、公民起動何秀蘭及獨立人士勞永樂等。

記者潘淑麗



 
文章編號: 2008072800300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  新界東
2008-07-28

湯家驊盼吸納年輕票源

公民黨新界東候選人湯家驊、曾國豐及曾健超昨日舉行花車巡遊,在開篷巴士上大叫「一家人、一個理想,9月7 日全投公民黨,打造一個公道香港」的口號。一群年輕助選團又揮動「啦啦球」及「吹氣棒」,為候選人打氣。

湯家驊說,年輕人是新票源,希望吸納有關票源;他們會主打通脹、政制、扶貧等議題,以爭取跨階層的支持。他又指,公民黨沒有地區樁腳,今次選舉是一個考驗,希望有奇蹟出現。他指出,過去民主派的配票都失敗,所以決定不會與其他泛民候選人配票,各有各做。

同區其他已報名候選人包括民主黨鄭家富名單、黃成智名單,自由黨田北俊名單,前線劉慧卿,社民連梁國雄,獨立人士蕭思江、李子榮、葉曜丞、龐愛蘭,其他有意參選者還包括民建聯劉江華名單。



 
文章編號: 20080728004019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2008-07-28

譚耀宗劉江華 評分冠選區

 【本報訊】(記者 郭曉樂)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將於本週五結束,據香港研究協會最新調查顯示,6成立法會直選議員得分錄得上升,其中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與副主席劉江華,分別在新界西與新界東選區以3.38分和3.44分,在所屬選區的評分從第2位躍升至第1位。協會負責人認為,6成直選議員得分上升,相信與立法會訪問團前往四川考察地震災情,迅速通過特首推出的紓困措施等事宜,給予市民的正面印象有關。

 香港研究協會於本月11至23日,訪問了1,138名市民,以6分為最高分,1分為最低分,就5個地方選區直選議員在最近2個月的表現評分。范徐麗泰以4.15分創調查以來新高,穩佔港島區直選議員評分的榜首,其餘四區首位分別是陳婉嫻、馮檢基、劉江華和譚耀宗(見表)。

6爭連任反對派議員得分跌 

 地方選區評分最低的議員,分別為新界西同獲2.72分的張學明與李永達,新界東「長毛」梁國雄得2.43分,九龍東獨立的鄭經翰得2.48分,九龍西劉千石得2.89分,港島區民建聯蔡素玉獲2.80分。

 調查亦顯示4成直選議員得分下跌,其中9人更是有意在新一屆立選尋求連任,包括民主黨李永達、楊森、鄭家富、前線劉慧卿等6名反對派議員。協會負責人分析,逾3成有意競逐連任的議員錄得評分下跌,反映部分議員的表現與市民期望仍存在較大落差,尚有改善的空間。



 
文章編號: 20080728005005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2008-07-28

民協巡遊「為社會帶來色彩」

 【本報訊】(實習記者 鄒寶瑩)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即將舉行,九龍西湧現不少「明星新人」參選,區內老牌政黨民協宣傳活動也不敢鬆懈,馮檢基昨聯同4名新人舉行車隊巡遊,宣傳民協「為社會帶來色彩」的議題,包括爭取增加長者生果金、實現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行業最低工資,以及舊區翻新。馮檢基稱,民協競選宣傳沒有針對特定選民,估計也沒有「鐵票」,參選是「打民生牌」,希望幫助市民對抗通脹,改善生活。

 今年九龍西選區多了一席,出現田北辰、毛孟靜、梁美芬等「明星新人」參選,馮檢基說:「我只睇選民,唔睇對手。」馮檢基的拍檔莫嘉嫻表示,儘管民協已經紮根九龍西多年,也獲得市民的認同,他們也不敢鬆懈,因為九龍西的「明星新人」影響力非同小可。



 
文章編號: 20080728005006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成報
A03  |  港聞
2008-07-28

譚耀宗張超雄街頭劇拉票

【記者鄭穎茵報道】九月立法會選舉,被稱為「大混戰」的新界西,多名參選人昨趁週日四出拉票爭取市民支持。無獨有偶,民建聯譚耀宗與張學明團隊,與公民黨的張超雄團隊,雙雙粉墨登場,以戲劇形式吸引選民注意。前者以趣劇要求特首改善屯門區民生,後者則以街頭「隱形劇場」,要求所有票站方便使用輪椅人士。

新界西候選人民建聯譚耀宗、張學明團隊,昨在屯門文娛廣場舉行誓師會,即席表演趣劇,針對行政長官曾蔭權說在屯門設置過多厭惡性設施而「欠屯門人情」,要求政府改善民生。趣劇開始,即有扮演的特首向觀眾派糖,八位候選人一見特首,逐一追他履行承諾,現場的支持者熱烈回應。

至於公民黨張超雄團隊則與劇團合作,在葵湧廣場表演街頭「隱形劇場」。扮演使用輪椅人士的演員埋怨通道不方便,另一名演員指摘他「阻住地球轉」,張超雄及參演的真正輪椅人士與之辯護,另一演員突然把所有輪椅人士推倒地上。由於場面逼真,有途人立刻衝前將倒地者扶起,有人更稱要報警求助。

民主 黨單車遊行宣傳

民主黨新界西的李永達及張賢登兩張名單的候選人,昨亦分別於葵湧區及元朗區舉行單車巡遊活動,要求改善單車徑網絡及設立單車公園。有意角逐新界東議席的職工盟李卓人及譚駿賢,上周連續五日入住天水圍等基層家庭,並在博客內分享經歷。

報名的新界西直選名單,包括譚耀宗、張超雄、李永達、張賢登、何俊仁、蔣志偉、周梁淑怡、梁耀忠、王國興。

 
文章編號: 20080728029004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5 ----------

 

成報
A03  |  港聞
2008-07-28

港島區直選傳告急疑雲

【記者鄭穎茵報道】競爭激烈的立法會港島區直選,在提名期尚未完結前已鬧出「告急」疑雲。於尚未報名參選的葉劉淑儀團隊中排第二的史泰祖,不點名形容有人如果經常說「告急」卻並非事實,「真告急」便沒有人相信;另一邊廂公民黨排第二的余若薇,則重申「冇打告急牌」,解釋只是認為每一票都很重要。

已公佈有意參選港島區直選的葉劉淑儀和史泰祖團隊,昨乘坐開篷雙層巴士巡遊,穿梭東區及灣仔區,沿途叫喊口號爭取選民支持,又在炮台山加入爭取撤銷外傭稅的示威者行列。被問到對政黨打「告急牌」的看法,排在名單第二的史泰祖沒有正面回應,但形容如果經常說「告急」卻不是事實,到「真告急」便沒有人相信,葉太亦說不會濫用告急牌。

余若薇 :一 票都不能少

同日公民黨港島區候選人亦於立法會門外宣傳,余若薇以書法寫檄文,喻意把選戰昭告天下,背水一戰。余若薇細數選情的隱憂,怕選民不知道她排第二而以為她「贏梗」。她強調「冇打告急牌」,只是向選民解釋,上屆立法會選舉僅以0.2%票數之微,使排第二位的候選人落選,她重申「輸一票,等於輸一席。所以,一票都不能少,要努力拉票。」

迄今已報名的港島區直選名單,包括陳淑莊、甘乃威、曾鈺成、勞永樂、黎志強、何秀蘭、曾健成。

 
文章編號: 20080728029004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6 ----------

 

新報
A08  |  政情
2008-07-28

陶君行抗議深圳扣押競選橫額

【新報訊】循九龍東地方選區出選的社民連昨副主席陶君行(見圖)昨表示, 日前訂製的六張競選橫額,在內地運送到香港過程中於深圳遭到扣押,無法過關。他昨日強調橫額只是寫上「為公義,我肯搏」字眼,沒任何暗示或政治色彩,在速遞過程中卻被扣起。他認為箇中理由耐人尋味,唯一可能是因印有自己的名字及樣貌才有這結果,並質疑中央政府是否在干預立法會選舉

馮檢基否認白田村派米

陶君行上週四訂製了六幅橫額,以便趁昨日假期落區宣傳所用, 但他發現橫額一直未送到香港,追查之下, 發現橫額竟身在深圳關口。他昨表示,早前使用的橫額都是交給香港印刷公司製造,印刷公司則在香港製造,惟近日橫額製造格價高昂,一幅橫額叫價近一百元,如在內地製造,可便宜40至50元不等,印刷公司改在內地製造,他們也想不到會「出事」。陶君行稱要對這次遭遇,提出強烈抗議。

另外,民協昨發出聲明,對有傳九龍西參選人馮檢基昨日曾在白田村舉辦派米活動,作出強烈否認。聲明指出,馮檢基絕對沒有舉行上述活動,並對有關指摘表示遺憾;民協被指在競選期間向居民派米,這是一項極為嚴重的政治抹黑,是絕對不可接受;而馮檢基昨日整天一直聯同四位民協九龍西參選名單上的參選人,以宣傳車隊巡遊拉票。

而本報昨日亦收到一份匿名傳真,指馮檢基早前張貼海報,稱會於昨日上午向獨居長者派發300至400份五公斤福米。傳真指獲登記的長者只需留在家中,等待義工送米上門即可。



 
文章編號: 20080728033003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7 ----------

 

信報財經新聞
P07  |  政策政情
2008-07-28

余若薇憂落選歷史重演葉劉指不會濫打告急牌

  公民黨港島區參選名單昨天舉辦「背水一戰」的動員儀式,黨魁余若薇向競選團隊的「八路將軍」(負責不同崗位或區域的成員)授予令牌。在名單排名第二的余若薇強調,「輸一票等於輸一席」,呼籲市民不能掉以輕心,以為她必勝,以致歷史重演,並指自己與葉劉淑儀分別在於「她排第一、我排第二」,風險很大。

  余若薇四年前曾以名單首位參選,她昨天不點名指出,當年名單排名第二的候選人(今次選舉同於港島以一人名單參選的公民起動何秀蘭)只以百分之零點二的票數之微落選。她表示,在街頭宣傳時,發現不少市民都不知道她排名第二,也不知道排名第二的分別,她強調,不能以為她很穩陣。

  擬出選港島區的另一張名單、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則與醫學會前副會長史泰祖進行巴士巡遊活動,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和前醫院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高永文亦有到場支持。

  對於公民黨展開告急,葉劉淑儀稱,不會濫用告急牌,排行名單第二位的史泰祖亦稱,告急不應隨便講,否則到真正告急時市民不會相信。他們將於本週報名參選,史泰祖未有評論可為葉劉吸納多少泛民主派的選票。

  到場支持的劉李麗娟表明,在八至九月期間或會離開香港,較少參與其後的助選活動,故不會投票或提名給葉劉或提名任何人,否則會予選民不負責任的感覺,但她表示,會以實際行動支持葉劉,並讚揚對方會是一位好議員。

  劉李麗娟又稱,現在每一個月也有與葉劉港島區補選對手、不尋求連任立法會議員的陳方安生打麻將,雙方已不存芥蒂,強調支持葉劉是因為答應在先■

 
文章編號: 20080728391013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8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