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港聞
A06
新報

2004-09-09

立會選舉83%人擬投票

【本報記者報道】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顯示,八成三人表示有意在立法會選舉中投票,高於九八及二零零零年的立法會選舉,但地區直選的游離票就介乎兩成四至三成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指出,地區直選的游離票偏多,與近期負面新聞較多有關,但相信不會影響選民投票的意慾,估計今屆選舉的投票率將介乎約四成四至五成三。

負面新聞增游離票

思匯政策研究所聯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上月至今,成功訪問全港約一萬四千名選民,當中有八成三受訪者表示,有意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投票,高於九八年及二零零零年前的同類調查四至六個百分點。調查亦發現,投票意慾較高的是男性,學歷較高,及曾參加七一大遊行的選民。

而五個地方直選選區的游離票,即肯定投票但未決定投給那位候選人的選民,就分別介乎有兩成四至三成二,當中以新界西最多,九龍西就最少。負責調查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由於新界西選區的範圍較大,加上參選名單及議席較多,可能會影響選民的投票取向。

至於投票率方面,鍾庭耀預計,受到兩次七一大遊行的影響,今屆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應會高於上屆的四成四,但他相信不能夠升至九八年回歸後首屆立法會選舉的高達五成三的投票率,因為當年政府向各投票的選民派發一份紀念品,可能因而推高投票率。

文章編號: 2004090903301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 ----------

新聞-政策政情
P07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民調:投民主黨肯定票逾七成

  泛民主派一直希望催谷「九一二」立法會選舉投票率逾六成,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與思匯政策研究所的調查發現,投票率創新高有點困難,估計可能只有五成或最高五成五。調查亦發現,表示肯定會投給民主黨的被訪者高逾七成。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研究主管鍾庭耀、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監陸恭蕙昨天公佈最新的滾動調查,並新增一項肯定票的比重,即肯定會投票給某張候選人名單,結果發現,泛民主派和民建聯均有五成以上的肯定票。

  一直告急的香港島民主黨和民建聯名單,肯定票比率高達八成三;新界西民主黨何俊仁有八成一肯定票,另一名單李永達亦有七成八;受到負面新聞困擾的九龍東選區,泛民主派三張名單均有七成以上肯定票,反觀工聯會陳婉嫻的五成二肯定票,低於同區競爭民建聯陳鑑林的五成六。

  調查又發現,目前錄得投票意欲高達八成三,高於歷年選前調查數字,但對比九八年選前滾動調查的七成七、實際投票率為五成三歷史高點,鍾庭耀估計,今年投票率難創新高,但九八年約有百分之五屬閃卡效應,故希望自己評估投票率有錯。調查顯示五區游離票比率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二,鍾庭耀指出,游離票的變動將影響候選人勝算,過往調查經驗,投票日有三分之一遊離票不投票,另有一成可能在最後階段始決定,其中新界西有最多游離票,估計該區有最多議席和參選名單有關,選民仍在考慮如何配票。

  鍾庭耀根據滾動至九月六日的調查結果推算各區最後一席之爭:香港島由民主黨李柱銘和民建聯蔡素玉競逐;九龍東視乎工聯會陳婉嫻與民建聯陳鑑林如何配票;九龍西情況穩定,原有四人將連任;新界東最後兩席由民主黨黃成智、四五行動梁國雄及無黨派黃宏發爭奪;新界西估計民建聯譚耀宗與張學明一同當選機會較高■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4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 ----------

港聞
A11
大公報

2004-09-09

游離票高達三成

【本報訊】民調結果顯示,新界東的游離票高達三成,令區內仍然存在非常大的變數,候選人仍未可鬆懈。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新界東仍有多達三成選民仍未作出投票決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最新民調,更顯示新界東有多達37% 選民未決定支持哪張名單。

不同的民意調查都顯示,「鑽石名單」是新界東支持率最高的名單,在全部被訪者中取得達27% 的支持率,田北俊亦有高達13至14% 支持,反而以劉江華為首的民建聯「薪火團隊」在投票日前一個星期仍然在9 % 徘徊,比單人匹馬參選的田北俊還要低,形勢比較嚴峻;而田北俊最終得票卻隨時有可能「爆棚」。

新界東共有選民七十七萬人,能夠贏得一席的基本得票率是14. 3 % 。如果撇除「未決定」、「不知道」及「不願回答」的被訪者,根據嶺大民調,「鑽石名單」的支持度就會高達50. 8 % ,已經穩得三席;田北俊得18. 7 % ,比贏取一席所需還有剩餘;反而民建聯的「薪火團隊」仍然只得12. 3 % ,比要取得一席的14. 3 % 仍略差一點點。民調結果,印證了「薪火團隊」告急之言非差。

有關民調亦顯示,屬於「激進民主派」卻不在「泛民主派」選舉協調之列的「長毛」梁國雄,走勢有愈來愈強之象,不但有可能吸走「鑽石名單」第四位黃成智的票,亦與黃宏發同樣得到7 % 支持,隨時有能力與黃宏發爭奪最後一席,令黃宏發「墮馬」收場。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3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 ----------

政情
A33
香港經濟日報
鮑永健
2004-09-09

立會選戰
新西末席親中佔優 民主派不配票 游離票成關鍵

  立法會選舉最大選區的新界西,將於3天後選出8位議員,而各候選人的爭奪目標,就是選區內的最後一席,即第8席。由於民主派今次並沒有在新界西實行配票或聯合名單,造成票源分散情況,令民建聯名單第二位的張學明勝算大增。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調顯示,最大機會奪得第8席的候選人,按次序是民建聯名單第2位的張學明、自由黨名單第2位的丁午壽、獨立的查錫我、民協嚴天生、街工名單第2位的尹兆堅。而早前在同一民調內有望取兩席的民主黨何俊仁、張賢登名單,支持度則回落了。

中間票分薄 不利民建聯

  張學明接受訪問時表示,民調顯示,民建聯的支持度只有18至19%,跟21至22%這個奪得兩席的安全線,仍有一段距離,需要加把勁。他指,2000年選舉中,所謂的「親中」陣營,只有民建聯譚耀宗、港進聯鄧兆棠一條名單,故票源很集中,支持度達29%,但今年選戰卻有自由黨及多名非民主派的獨立人士參選,分薄了中間選票,對民建聯不利。

  街工尹兆堅亦承認,目前張學明的選情看好,民主派應該更努力拉票,推高整體投票率,打擊「保皇黨」。

  他表示,今週六街工將舉行一次小型的造勢活動,只去三個重點選區,希望整固現有票源。他說:「現在已進入整固期,會多做傳媒的派傳單、洗樓宣傳工作;一天若接觸到1,000人,當中10%投給我們,就有100票,很實際。」他又說,會動員街坊網絡,呼籲親友當日去投票。

丁午壽力爭第8席

  新界西第8個議席的爭奪戰,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各候選人正盡最後努力拉票,務求取得更多游離票。以撇除未決定及不投票者的方法計算,原本大熱的民主黨何俊仁、張賢登名單,支持度只有8.7%,未達穩取一席的12.5%水平。

  張賢登表示,不同的民調有不同的抽樣方式,故有關民調只能作參考之用。他表示,民主黨早前的不利消息,最近已被消化,負面影響有限;民主黨會堅持何俊仁名單爭取兩席的目標,但暫不會隨便使用宣佈「告急」這一招,亦不考慮尋求其他民主派名單集中票源。

  新界西選區的另一黑馬,就是「空降」新界西的自由黨周梁淑怡、丁午壽名單,民調支持度達18.1%,有機會問鼎兩席。不過,據自由黨內部評估表示,該黨在民調的支持度需要打折扣,因為該黨在地區紮根尚淺,動員鐵票的能力較弱。

  目前,取得新界西首7席的「大熱」候選人,分別為民主黨何俊仁、李永達、民建聯譚耀宗、自由黨周梁淑怡、職工盟李卓人、街工梁耀忠及獨立的陳偉業。

文章編號: 20040909030019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 ----------

港聞
P02
都市日報

2004-09-09

調查指地區直選游離票增

投票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8月至今累積訪問1.4萬名選民,當中八成三受訪者有意在立法會選舉中投票,較98及2000年立法會選舉時,同類型調查為高。至於5區地方直選的游離票,介乎兩成四至三成二,其中以新界西的游離票最高。港大民意網站計劃主任鍾庭耀稱,近日各黨派都有負面新聞,影響個別參選政黨及名單,並因而增加游離選票,但相信不會影響投票意慾。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90944100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 ----------

港聞
A02
蘋果日報

2004-09-09

李華明受拖累支持度大跌

【本報訊】港大民意網站總結過去一個多月的滾動式民調結果,估計下週日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會高於四年前的四成四,或介乎五成至五成半之間,但要突破九八年五成三投票率再創新高「有難度」。九龍東選情方面,李華明名單受負面新聞影響最大,支持度大跌,調查人員相信其名單要爭第二席機會不大。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綜合由八月四日起累積了約一萬四千個受訪樣本資料,指九月四日至六日的最新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知道其選區至少一張候選名單,比例由一個月前的四成拾級而上,現時只有三成人完全不知任何候選名單;投票意欲也達八成三,高於歷年調查數字,但低於競選初期的高峰。

九龍東方面,除了受負面新聞影響的陳婉嫻和李華明名單支持度下跌外,鄭經翰和梁家傑支持穩定,陳鑑林能否得最後一席,視乎他與工聯會的陳婉嫻能否成功配票。

港島區「鐵票」比重高

港島區方面,最高支持度的余若薇名單有下調走勢,仍可望取得兩席,楊森名單與范太名單相若,則范太名單可能浪費部份多於當選所需的票數,馬力名單也可得一席,最後一席應為李柱銘及蔡素玉之爭,曾健成與黃錦輝機會不大。

調查中顯示了各名單「鐵票」比重,即支持該名單的受訪者中,表示肯定會投票的人數比例,鍾庭耀指肯定票比例愈高,有關候選人勝算愈不受投票率高低的影響。與港島區頭四位名單的「鐵票」比重高達六成二至八成四比較,九龍東的陳婉嫻與陳鑑林名單的「鐵票」比重只有約五成多,鍾庭耀估計這顯示兩者仍有配票空間。

雖然九龍西發生涂謹申事件,但選情平穩,民建聯曾鈺成應可與涂謹申、劉千石及馮檢基各得一席。新界東方面,民主派7.1連線名單支持度由三成高位回落至二成半,田北俊和劉江華勝算穩定,黃宏發則要與梁國雄和7.1連線名單第四位的黃成智爭最後一席。新界西方面,多張民主派名單可穩得一席,最有機會得兩席的是民建聯譚耀宗名單。

立法會三選區候選人「鐵票」比例

候選人(政治聯繫) 支持度 「鐵票」比例*

九龍東 陳婉嫻名單(工聯會) 19% 52%

梁家傑(獨立) 11% 72%

李華明名單(民主黨) 10% 73%

鄭經翰名單(獨立) 10% 74%

陳鑑林名單(民建聯) 5% 56%

香港島 余若薇名單(獨立) 20% 73%

(註) 楊森名單(民主黨) 15% 84%

范徐麗泰(獨立) 14% 62%

馬力名單(民建聯) 9% 83%

新界東 鄭家富名單(7.1連線) 26% 74%

(註) 田北俊(自由黨) 14% 58%

劉江華名單(民建聯) 9% 63%

黃宏發(獨立) 5% 51%

* 即支持有關名單總人數中,表示「肯定會」投票的受訪者比例

註:未列出支持度不足5%的候選人:港島區的曾健成名單(基層民主派)及黃錦輝(獨立);新界東的梁國雄(四五行動)及曹宏威(港進聯)

資料來源:港大民調研究計劃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00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 ----------

港聞
A11
成報

2004-09-09

鍾庭耀料投票率五成半

 【記者鄧紹基報道】經過兩年的7.1大遊行後,外間普遍認為今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將創歷史新高,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認為,以目前的數字推算,投票率衝破98年的歷史高位有難度,估計投票率約為五成至五成半之間,他不認為近期的負面新聞嚴重打擊選民的投票意欲。

 根據港大民意網站最新公佈在9月4日至6日進行的滾動式調查,在受訪的1902人中,表示會投票的佔83%,高於歷年選前調查的數字,卻低於今年選舉初期的高峰。

 負責調查的鍾庭耀指出,過往的立法會選舉前投票意欲調查,均是由低位逐漸攀升,今年卻有所不同,調查一展開便處於八成半高位,其後回落,反映市民投票意欲變化不大,綜合調查發現,學歷較高、屬行政專業、曾參加7.1遊行的男性選民,投票意欲較高。

負面新聞影響輕微

 他表示,98年選舉前的投票意欲是77%,實際投票率是53%歷史高位,估計當中有五個百分點是基於政府推出的紀念閃卡而去投票。今年政府不再印發閃卡,以目前數字推算,今年投票率要再創新高,應該有難度,但應較2000年的44%高,實際投票率估計介乎五成至五成半。對於近期發生的負面新聞,鍾庭耀認為對投票意欲只有輕微影響。

 調查又發現,肯定會投票並投給泛民主派候選人的比例,較投給親政府陣營的為高,即泛民主派所得的肯定票比重較高,以九龍東選區為例,李華明、梁家傑和鄭經翰三張名單均取得逾七成的肯定票,但陳婉嫻和陳鑑林的肯定票比重只有近五成半。

文章編號: 2004090902901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 ----------

港聞
A14
星島日報

2004-09-09

鍾庭耀料投票率難創新高

選舉臨近,不少立法會選舉候選人都相斷傳出負面新聞,不過,港大民意研究計畫主任鍾庭耀認為,負面新聞只會對個別名單有影響,但不會影響選民投票意欲,而港大最新調查顯示,選民投票意欲有八成三,但鍾庭耀估計,實際投票率只介乎五成至五成半,難創新高。

八成三受訪者會投票

《港大民意網站》於九月四日至六日,訪問一千九百名選民,有八成三受訪者表示肯定或多數會投票。鍾庭耀指出,九八年首屆立法會選舉的調查中,有七成七受訪者表示會投票,實際投票率為五成三的歷史新高。

但他指出,經研究發現,當中有百分之五的選民是因為當年的紀念閃卡而投票,故雖然今年調查中的投票意欲較九八年高,但減掉「閃卡效應」後,推算今年要創投票率新高是有困難。他估計,投票率應比○○年的四成四高出一截,約有五成至五成五。至於去年的「七一效應」會否比「閃卡效應」更強,則有待觀察。

負面新聞增游離票

對於選舉期間各陣營候選人相繼傳出負面新聞,鍾庭耀認為,負面新聞只會對個別名單有影響,亦可能增加游離票,但對選民的投票意欲,只會有極輕微的影響

記者梁紫紋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31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 ----------

港聞
A08
明報

2004-09-09

學者料投票率逾50%

距離立法會選舉日只有3天,港大調查發現,選民的投票意欲為83%,負責調查的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估計今屆實際投票率會在50%至55%之間;至於能否突破1998年的53%、創出歷史新高,鍾對此不表樂觀。

對投票率破紀錄不樂觀

鍾庭耀以1998及2000年的選舉作比較,發現兩屆選舉前的投票意欲分別有77%及79%,但實際投票率則分別為53%及44%,相距甚遠。他估計98年選舉能突破歷史新高,是因為有5%的選民為取得選舉事務處送出的紀念閃卡而前往投票,而今屆缺乏「閃卡效應」,投票率難有突破。

陳婉嫻 陳鑑林 有配 票空間

另外,港大民意網站在本月2日至6日進行的民調發現,九龍東民建聯陳婉嫻及陳鑑林兩張名單,分別取得19%及5%的支持度,當中鐵定會投給他們的「鐵票」比重只有約五成。鍾庭耀表示,這顯示兩張名單尚有配票空間,選民或會按照候選人的策略配票。

港島民主派難配票

相反,港島區的余若薇及楊森名單,分別取得20%及15%的支持度,但「鐵票」比重則高達73%及84%。鍾庭耀指若他們要在選舉的最後階段取得對方的票源,產生配票效應,相對比較困難。

調查亦發現,男性選民、學歷較高、屬行政及專業人員、過往曾投票及曾參加七一遊行的市民,投票意欲都比一般人高。

文章編號: 2004090900400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 ----------

EDT
EDT2
南華早報網上版
JIMMY CHEUNG
2004-09-09

Big turnout predicted, but not a record vote

Voter turnout on Sunday is unlikely to break the 1998 record of 53 per cent, according to a pollster.

Robert Chung Ting-yiu, di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predicted turnout of 49 to 53 per cent - even though 83 per cent of respondents in a rolling survey by the university programme say they will definitely or most likely vote.

Dr Chung said past experience showed actual turnout was invariably lower than the figures in such surveys.

He said the record high of 53 per cent in 1998 was partly because the government gave out a set of souvenir cards to voters. It would therefore be somewhat difficult for this year's turnout to surpass the 1998 figure, he said. Still, he expected the turnout would exceed the 44 per cent in 2000.

Between a quarter and a third of respondents surveyed between Thursday and Monday were still unsure who to vote for.

The proportion of don't knows was highes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at 32 per cent. It was 28 per cent in Kowloon East, 27 per cent on Hong Kong Island, 24 per cent in Kowloon West and 25 per cent in New Territories East. All the figures have a margin for error of plus or minus 4 to 5 per cent.

Dr Chung attributed the uncertainty to the negative publicity some candidates had attracted, such as Democrat Alex Ho Wai-to, detained in Dongguan for hiring a prostitute, and colleague James To Kun-sun, accused of wasting public funds by paying too much rent for an office, as well as unionist Chan Yuen-han, accused of renting office space that was also used by her union for other activiti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ollster has also released the percentage of firm votes for individual lists.

Although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icket led by Ms Chan is still leading in Kowloon East with 19 per cent support, barely half of these said they would definitely go to the ballot box,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margin for error was plus or minus 4 per cent.

Dr Chung said the low proportion of firm votes could affect the chances of her running-mate, Lam Man-fai.

In the same constituency,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Betterment of Hong Kong hopeful Chan Kam-lam has a similar problem. His rating currently stands at 5 per cent, but fewer than half are firm voters.

Copyright (c) 2004.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909027005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 ----------

每日雜誌
A19
星島日報

2004-09-09

學者指樣本少誤差比率高 滾動民調估選舉結果靠唔住

立法會選舉的民意調查,往往被選民奉為預測誰可當選的圭臬,但民調數字背後的玄機,卻非普羅大眾所能瞭解。近月由港大進行的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結果,便引起外界極大爭議,被指調查樣本太少,致調查結果波動極大,無法反映事實。但負責有關民調的鍾庭耀則指這方法旨在反映趨勢而非結果,是外間誤解甚至誤用滾動民調。學者則提醒市民及傳媒要掌握民調的關鍵性資料,以免被結果擾亂視聽,作出錯誤判斷。

港大民意網站與思匯政策研究所近期發表的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結果,不少候選人在一日間可以「升價十倍」,結果令人大表驚訝。熟悉民調的香港發展論壇總幹事張志剛對於此滾動民調,便有滿腹疑惑,他說細看鍾庭耀的滾動調查,有些名單的支持率,相隔四日卻可以相差百分之四,「以涂謹申八月廿八至九月一日,及八月廿九至九月二日為例,之間上升高達百分之五,豈不代表那四日有一成多的升幅?哪裏跑出那麼多選民?」張志剛說。

余若薇支持度戲劇性急升

另一個同樣令人懷疑的例子,是余若薇的支持率,根據港大的民調計算,余若薇在八月廿七至三十一日及八月廿八至九月一日,前後兩個週期的支持率由百分之十九升至百分之二十二,一下子急升百分之四,「以五日一個單元計算,將累積百分率乘五,即有十多個百分點選民突然間走出來支持她。」張志剛形容以民調來說,百分之十幾的升幅是極大變化,這結果實令人難以置信。他質疑,是基數太少而誤差太大所致。

另外,他指新界西有十多張名單,按該民調以每區三百個樣本進行調查的方法,在這些地區根本起不到作用,「如上下誤差有百分之六之多,當誤差抵銷後,只剩二百票,除番十多張名單,可能每張名單僅十多票,這個結果對選民根本無意義。這到底又反映甚麼?」

其實,港大民意研究計畫早於九五年立法局選舉,已開始使用滾動民調。其計算方法是每日訪問三百多人,累積至一千人為基數,以後每日增加近二百名新樣本,同時減去最前一日的樣本,中間一段數據會累積四至五日。不過,這方法一直存有爭議。科大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說,「舊數據」所佔比例太高,結果往往被「沖淡」,未能反映最新的選情變化。

舊數「沖淡」新鮮民意

「調查樣本的基數為一千,若每次的滾動樣本只有近二百人,數據的比例肯定不夠,好比一杯凍水,每次只加四分一杯熱水入去,溫度當然與一整杯熱水差很多。」他以新界西為例,若新增的滾動樣本只有一、二百,十二名候選人可能各得十多張票,當中的誤差可能極大。

若兩張競選名單的支持度相若,但正負誤差比率高,也會出現相反結果。雷氏分析說:「如兩張名單支持度懸殊,誤差大到百分之十可能都無問題,但若支持度只相差一至兩個百分點,誤差率只是正負百分之三,可能已是大問題。」

本身為就業專責小組成員的雷鼎鳴直言,政府每月公佈的失業率,也是以滾動調查來統計,以一季三個月為單位,但就每月公佈,同樣出現「沖淡」數據的問題,「滾動調查會『沖淡』數據反映的訊息,我早就遊說統計處公佈單月的失業率,但他們擔心分類後調查樣本太少,影響結果。」

中大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說,滾動式調查在西方國家的民調較常見,台灣則未見過。只要樣本夠大,問題亦不大。他說鍾庭耀的民調,正是因為樣本基數少,加上每次新增數字也少,以致變動得令人眼花繚亂。

八至九日 單元較不穩

「如一千個樣本,正負抽樣誤差是百分之三,做六百個,誤差是百分之四,三百個誤差便是百分之五。」結果便造成某某議員今天支持率是百分之三十幾,明天變為百分之四十的效果。他認為,將樣本基數維持在六百以上,結果便會較為穩定。另外,他指亦可將每次總結期延長,如改以八日至九日為一單元,這情況好比炒股,以十日、五十日、二百日做總結,前兩者相對較為波動,後者則較平穩。

他強調,新增樣本造成的大幅波動,其實不是真正的波動,只屬抽樣誤差,完全不能反映事實,或受事件影響的真正民意,故學者一般不會重視此波幅,尤其是正負誤差是百分之五時,結果並無意義。他相信鍾庭耀以四天做單位,是為了貼近時事,但每日新增樣本只有百多個則太少,每日每區至少新增二百個方可接受。

合傳媒口味 曝光高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統計學者說,調查樣本不足,得出的結果可說毫無意義,未必真正反映候選人的地區支持率同時,亦浪費資源,「不過,傳媒總愛引用「新」數據,滾動調查較能維持曝光率倒是真的,但裏面有多少成分,真是天知道。」他說。記者趙燕萍呂麗嬋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5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 ----------

EDT
EDT2
南華早報網上版
ANALYSIS by CHRIS YEUNG
2004-09-09

Sex scandal unlikely to alter outcome

With the election just three days away, the evidence presented yesterday by Dongguan police to support their detention of Democrat candidate Alex Ho Wai-to will have disturbed and embarrassed his party.

With the fate of key candidates including Martin Lee Chu-ming in the balance, the release of police pictures of a half-naked Mr Ho at a Dongguan hotel will do further damage to the image of the leading pro-democracy party.

The bad publicity may affect undecided voters. Pollster Robert Chung Ting-yiu said his team's survey showed 28 per cent of Kowloon East voters were still undecided. Mr Ho ranks third on the Democrats' list there. Other constituencies show similar, or even higher, figures for undecided voters.

The sex scandal involving Mr Ho is likely to have disturbed some of these voters, particularly women and especially those in Kowloon East, who may have been leaning towards the Democratic Party.

Mr Ho's troubles, and the controversy over fellow Democrat candidate James To Kun-sun's handling of his office rental, look likely to take votes away from Democrats in all the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ies, although that may not affect the number of seats the party wins.

Take Kowloon East. The chances of the Democrats getting enough votes to win two seats had already suffered a big blow when former talk-show host Albert Cheng King-hon joined the fray.

His entry virtually guarantees the pro-democracy camp will get three of the five seats in the constituency.

With or without Mr Ho's troubles, the chances of either the Democrats, led by Fred Li Wah-ming, or the Cheng ticket winning a fourth seat were always slim. The remaining two seats are widely expected to go to pro-Beijing unionist Chan Yuen-han and Chan Kam-lam,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Betterment of Hong Kong.

The scandal surrounding Mr Ho may spice up the final days of campaigning, but is unlikely to change the outcome of Sunday's vote.

Copyright (c) 2004.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文章編號: 2004090902700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 ----------

每日雜誌
A19
星島日報

2004-09-09

鍾否認欲影響選情

對於外間多番質疑港大滾動民調的準確性,身為民調「掌舵人」的港大民意研究計畫主任鍾庭耀指出,英國大選民調機構進行滾動民調,樣本基數亦只有三百,滾動民調是用以看趨勢,而不是看單日支持度。他更反駁政黨指民調會影響選民決定的指責,指只有落後社會才會擔心民調影響選情,而禁止進行民調。

主要用作反映趨勢

鍾庭耀解釋,滾動民調是要「滾埋一齊」,看結果時要看多日累積的大樣本,才能調和及拉平誤差。他指出,市民應看候選人支持率的趨勢,若想比較同一候選人支持度走勢,可比較兩組沒有重複日期的滾動調查,例如比較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一日及九月二日至六日的結果,便沒有重複的受訪者。

他指那些批評滾動民調的人只是對滾動民調不認識。他舉例,英國大選時,當地著名大學進行的滾動調查,每日樣本基數亦只有三百。他又指,民主社會中會有很多國際研究所進行民調,只要將民調公開及透明地擺在市民面前,便屬於公開資訊的一部分,選民是有資訊自由獲取資訊。記者梁紫紋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6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 ----------


B04
英文虎報
Michael Ng
2004-09-09

Academic dampens voter turnout hopes

An academic has poured cold water on hopes of a high voter turnout for Sunday'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by saying he did not expect the numbers to exceed those for the 1998 poll.

The sombre forecast by pollster Robert Chung came despite the fact that in the latest survey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on Monday, 83 per 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intended to vote.

Though this figure was lower than the 86 per cent who said yes in early-August, it was still six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77 per cent recorded just before polling in 1998.

That election saw the highest voter turnout in local election history with 53.29 per cent of all registered voters taking part.

Although many academics predict the turnout this week will surpass the 1998 figure, Chung remains sceptical.

``In 1998, the Electoral Affairs Office presented souvenirs to voters and this encouraged more people to vote. We estimated that about 5 per cent of that turnout was due to the handouts,'' Chung said.

He said that actual turnouts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in 2000 and the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 in 2003 were only 55 to 60 per cent of what the polls had indicated.

He said that wa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he believed the turnout on Sunday would range between 49 and 54 per cent of registered electors.

Chung said that during the past five weeks the programme had interviewed almost 14,000 people.

In general, those who said they would vote tended to be well-educated males, executives and professionals, July 1 protest participants and previous voters. The poll also found tha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voters were still undecided. This ranged from 24 per cent in Kowloon West to 32 per cent in New Territories West.

``It is not a very high figure as pas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s many as 15 to 20 per cent of the voters make up their minds at the last moment,'' Chung said. ``Some other voters will merely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allocate their votes to different candidates.'' Chung said the spate of negative campaigning news and scandalous reports would only affect the candidates involved an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undecided votes.

But he believed its impact on voter turnout would be insignificant.

Chung also disagreed with criticism that his polling was inaccurate and could sway voters.

``This is old-fashioned thinking,'' he said.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a popularity poll provides open and fair information to all people. Only in those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do people fear that these polls could affect the election,'' he said.

文章編號: 20040909448003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 ----------

社會及專欄
A36
太陽報
評論員柳三禪
2004-09-09

監察網
《監察網》 美國的錢不好拿

以張炳良為主席的新力量網絡以及由陸恭蕙創立的思匯政策研究所,被傳獲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下屬機構「全美推動民主」組織,贊助一百多萬元,而職工盟李卓人已承認接受美國贊助八十萬元。在香港的政治舞台上,這恐怕要判這些人死刑了。

過去,在監察網上整天看到陸小姐的「闊相」,相當羨慕,她一會兒贊助某人搞研究,一會兒又資助某某組織搞活動。這次選戰,她居然有錢贊助鍾庭耀每天搞滾動民意調查。懂行情都知道,這所費不菲。每天的調查僅成本價已要好幾萬,一個選戰下來,他們的民調費用將是幾百萬。陸小姐怎會有這麼多錢投入?也許來自美國的贊助是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是,三禪希望這不是真的,希望陸小姐和張炳良出來否認。

搞政治、政治性的學術研究,要真正做到中立,最好不要拿人家的錢。吃人的嘴軟,你拿了美國人的錢,當然免不了要說美國人愛聽的話,做美國人受益的事情。

拿了人家的錢,你的政治中立性就沒有了。也許,你會說,不管誰的錢,只要用於推動香港的民主,就是好事。這也是不管白貓黑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但是,在香港這個特殊環境,一有與外國組織有金錢往來,政治上就說不清楚了。

過去,有個索羅斯基金要到大陸捐獻,趙紫陽同意了。八九年六四風波後,就被人翻出來講。現在,李卓人承認拿了美國人的錢,將來在立法會上就難免腳軟了。香港的政治力量,沒有錢就難以生存。但如何籌錢呢?這是香港政黨要想的。

文章編號: 20040909034012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 ----------

港聞
A04
蘋果日報

2004-09-09

出席選舉論壇 范太語出驚人: 梁振英 不適合 做特首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直選論壇火花四濺,候選人范徐麗泰為反擊對手諷刺她的「保皇之王」稱號,語出驚人,對自己曾投票支持董建華當選特首感到「後悔都冇用」,又稱曾向北京反映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並非第三屆特首的合適人選,批評梁當年於臨時立法會辯論時一言不發。

記者:何文雯

港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會昨日舉辦港島區直選論壇,引來百多位師生圍觀,基層民主派候選人曾健成質疑范徐麗泰曾表示沒有替大商家「打工」,事實上她曾為商人楊受成的英皇集團工作。

坦言「後悔冇用」

范太回應謂,她只是說沒有收受財團金錢,「打工就梗係要收錢啦!」她又澄清從不保皇,被曾健成追問投票選出董建華為特首,是否後悔或需向市民道歉時,范太沉默片刻才答「後悔都冇用」。

她又表示,建議最遲二○二○才普選特首,最重要是培養成熟的政治人才,當主持毛孟靜要求她說出心目中下屆特首人選時,范太提出唐英年、李國章和曾蔭權三人,卻表明「唔包梁振英」,其後她解釋「都係講老實說話,唔覺得梁先生是適合人選」,批評梁振英當年任臨立會議員表現不濟,不宜擔任特首重擔。民主黨李柱銘則指經普選洗禮,范太也可能是下屆特首。

45條關注組的余若薇反駁指民主制度比是否有合適人選更重要,她以民建聯患病的馬力及其名單為例,指市民見到蔡素玉負責所有選舉工程,當選的卻是排首位的男士,又暗嘲功能組別議員黃宜弘「成日開會時訓覺,住中指做人」,卻能第五度自動連任,批評選舉制度畸形。但她強調人大雖否決了○七、○八年的普選權,但「冇否決到星期日大家嘅投票權,要有好高、好高投票率,中央都會聽到大家嘅聲音。」

民建聯為票轉軑

民建聯鍾樹根強調,要推翻人大常委會否決普選的決定,除非「革命」,余若薇則指對方不認識中國憲法,有關決定可依法改變。

現場不少港大師生是登記選民,各候選人趁機拉票,鍾樹根談到民建聯對某教育政策的立場時公然稱,若在場人士有不同意見,民建聯「咪轉軑支持囉!」李柱銘則直接呼籲「大家要投我一票,否則我就要輸畀蔡素玉。」獨立候選人黃錦輝因事缺席。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 ----------

社會要聞
A21
香港經濟日報

2004-09-09

嫖妓風波
中方不提早放人 免被指政治迫害

  政界一直盛傳,東莞公安會在本週末立法會投票前夕,提早釋放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以再一次打擊民主黨選情。但據悉,中方高層已敲定在9˙12投票之前,都不會提早釋放何偉途,避免予人「政治迫害」的感覺,反而有利泛民主派的選情。

恐太著跡 反助民主派選情

  當何偉途上月13日被東莞公安局拘捕後,親中陣營內有強烈意見,認為應提早釋放何偉途。有關意見認為,既然東莞公安手上掌握一批證據,包括進入酒店房間拘捕何偉途時的照片和錄影帶,為何不公開?以反駁民主黨起初時指何偉途是「被屈」的講法,而提早釋放何偉途回港,也可令傳媒追逼他交代事件,再打擊民主黨的選情。

  但中方消息則指,若在選舉決戰前夕才釋放何偉途,恐防太過著跡,被指是政治迫害,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政界於上月底仍盛傳,何偉途將於本週五回港,令泛民主派一早已嚴陣以待;及至上月28日民主黨秘書長羅致光在上海被拒入境後,中方則傳出消息,當局不會提早釋放何偉途。

  事實上,何偉途風波自上月16日曝光後,民主黨的選舉支持度全線下挫;依據港大的調查顯示,民主黨不少選票大多流向其他泛民主派候選人,民建聯參選名單未有因而得益。

政界分析 助民建聯爭游離票

  政界有分析認為,九龍東選區的選情近日峰迴路轉,民主黨李華明因何偉途風波的支持度已見止跌回升;而民建聯陳婉嫻因租用工聯會辦公室風波影響,支持度一度回落,但近日亦見反彈回升;而民建聯另一參選名單陳鑑林的選情,支持度仍不足以穩奪一席,因此,中方希望透過公佈何偉途案情,幫助民建聯爭取游離的婦女票。

  民建聯消息人士又透露,各選區早在上周,已向中央匯報選前的最新形勢評估,內部預計地區直選可取7席,而港島及九龍東的形勢,仍是最吃緊。

﹏﹏﹏﹏﹏﹏﹏﹏﹏﹏﹏﹏﹏﹏﹏﹏﹏﹏

相關文章:
選舉前 何偉途嫖妓照曝光 公安展示內褲避孕套
學者:公安要澄清 非為選舉拘何
民主黨「封嘴」 減震盪


文章編號: 20040909030014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 ----------

社會要聞
A21
香港經濟日報
孔雪怡
2004-09-09

嫖妓風波
民主黨「封嘴」 減震盪

  民主黨汲取上月中突然受到「何偉途風波」而令致選情陣腳大亂後,昨日再度面對東莞公安局「證據確鑿」的記者會,反應是出奇地平靜,並沒有高調召開記者會回應,對比起民主黨在8月中主動向傳媒交代事件,做法可說有天淵之別。有民主黨成員透露,這是昨日上午民主黨心戰室開會磋商後的策略,相信低調可減低震盪。

曾看過「更厲害」照片

  除了在「傳媒戰」上的考慮外,據悉,有民主黨核心人士透露,曾看過一些比現時曝光更厲害的照片;而東莞公安昨日展示的照片,對民主黨的「破壞力」已相對較低。

  民主黨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昨日只向傳媒發表聲明,但沒有召開記者會,他接受查詢時表示:「你問甚麼問題,我也只會回答聲明所寫的幾句。」

  與何偉途同一名單出選的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李華明對本報表示,民主黨內部評估認為在事件上少說話,有助減少傳媒報道的篇幅,控制對選情的震盪。

  李華明說:「近日不斷有傳言,說何偉途可能在週五或週日回港,我們不知道對方(中方)想做甚麼,所以傾向不回應。」他又指,現時最重要是讓何偉途回港,而民主黨會等他回來交代事件之後,再作評論。

  事實上,泛民主派因應負面新聞接二連三爆發後,曾在8月底召開緊急會議,泛民主派在會上達致共識,日後對於一切負面新聞,都會團結陣線,除非對方掌握到充分資料,否則只會低調處理。

九東支持有回升跡象

  受何偉途事件影響,民主黨在九龍東的支持度大跌,一直未回復事件曝光(8月17日)前的兩成多水平,但近日已經有回升跡象。港大民調昨日的結果顯示,李華明名單支持度為18.2%,梁家傑有20.2%,鄭經翰名單有17%,工聯會陳婉嫻名單有34.9%,民建聯陳鑑林名單有9.7%(見附表)。

﹏﹏﹏﹏﹏﹏﹏﹏﹏﹏﹏﹏﹏﹏﹏﹏﹏﹏

相關文章:
選舉前 何偉途嫖妓照曝光 公安展示內褲避孕套
學者:公安要澄清 非為選舉拘何
中方不提早放人 免被指政治迫害


文章編號: 20040909030014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 ----------

手記評論
B16
成報

2004-09-09

誠哥手記
陳鑑林 少說話多跑步谷宣傳

唔知係咪奧運熱潮未退,立法會候選人拉票招數都同運動有關,好似無咗「票後」陳婉嫻帶頭嘅民建聯陳鑑林,今次就要親力親為宣傳,網站、聊天室一項都不能少,仲要不斷更新先至夠睇頭。

 佢今次就放咗一段名為《為理想奔跑》嘅片段響網站(www.chankamlam.com),鏡頭影住陳鑑林著住T恤短褲響個運動場起跑,寓意「香港動起來」,仲跑去選區內嘅街道,然後沿途加入佢團隊嘅蔡鎮華同陳德明跟住跑,成個片段三個候選人都無講野,只得音樂襯底,同不斷投影佢地嘅政綱重點。

 根據港大每日嘅立法會滾動民調顯示,陳鑑林名單喺區內暫時排包尾,支持度得5%,反觀嫻姐陳婉嫻名單就排名區內第一,最新支持率係19%,遠遠拋離舊拍檔,今次陳鑑林選情告急,真係要跑快兩步至得。

文章編號: 2004090902901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 ----------

商報論壇
A09
香港商報
畢竟
2004-09-09

選擇民主派的三大風險───從美國大選看香港立法會選舉

如果說美國是世界上憲政制度最為穩定的民主社會,港人應該沒有異議,如果說美國大選是世界上最守政黨政治遊戲規則,最受全球矚目的選舉,港人也會心悅誠服。目前,美國大選正如火如荼,香港立法會選舉也投票在即,剛從美國歸來的筆者,耳濡目染東西半球這兩場選舉,對照美國政黨政治的穩健、成熟、理性,深感香港的選舉政治東施效顰,不倫不類,不可理喻。

香港沒有執政黨,某一政黨願與政府合作,本是民眾之福,如今卻成了票房毒藥,「保皇黨」的帽子滿天飛;香港回歸中國,愛自己的國家天經地義,未料「親中」卻成了政黨的原罪;風頭最勁的政黨,拿不出像樣的公共政策,卻深諳如何操弄民主議題,把一個並非當務之急的普選,炒作為反民主與爭民主的偽命題,民主的口號成了圍剿對手的語言暴力。

值此多事之秋,港人面臨「要什麼樣的香港」之歷史抉擇:要一個穩定的香港,還是要一個動盪的香港?要一個泛政治化的家園,還是要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園?要一個負歷史責任且議事有效的立法會,還是要一個為反對而反對的立法會?

可以預期,如果泛民主派贏得此次立法會選舉,他們必將挾勝選之威,與中央攤牌,持立法會中的多數,與政府對抗,由此,香港將步入一個泛政治化或過度政治化的不穩定社會。果有此日,非港之福。

政客重視的是這一次選舉,政治家重視的是這一代人的福祉。對那些以民主的名義操弄社會對立謀求勝選的政客,香港人,不要再給他們表演4年的機會! (一)

在美國,在野黨勝選等於政黨輪替在香港,民主派勝選等於癱瘓政府美國總統選舉已到衝刺階段,數日之前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數以萬計的示威者抬著伊戰陣亡美軍士兵靈柩的仿製品在紐約第七大道上遊行,要求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場面甚是熱鬧。然而,有民調顯示,本次總統大選投票率仍然不會很高,事實上,近幾十年的美國大選的投票率總是在50%左右,以雙方通常五五波的支持率看,美國當選總統所得到的選票僅僅是50%左右,只佔合格選民的25%。不去投票的多數是中間選民,他們不是不關心政治,而是他們知道,美國有一種制度設計,可以確保無論誰上台,都不會動搖美國的立國根基,也不會實質性改變美國的內外政策。

這種制度保證,一是三權制衡,二是兩黨政治。按照美國開國先賢的設計,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國會、總統、最高法院掌管。國會制訂法律,總統執行法律,最高法院解釋法律。自南北戰爭之後,共和與民主兩黨始終輪流統治政治舞台,一黨主導白宮,另一黨常常會主導國會,反之亦然。朝小野大,互相監督,這是美國的政治常態。所以,此上彼下不過是輪替執政,誰上台都不可能根本改變美國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國策。

然而,香港政治制度與美國有很大差異,如果港人尤其是一些中青年香港朋友不做到明辨異同,而醉心於模仿美式民主,必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第一,在美國,政黨執政的標誌不是在國會中佔有多數席位,而是取得掌握行政大權的總統職位。總統是執政黨成員,在政府,有執政黨精英團隊扶佐,在國會,有執政黨議員護航,在基層,有執政黨黨員支持,確保總統的施政理念貫徹執行。在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條例規定,特首不能為任何政黨的成員,因此,他不能借助政黨組成執政團隊,有時候,在立法會也無法得到政黨全力護航。香港政治體制設計是行政主導,責任繫於行政長官一身,但這些年來,由於在行政和立法兩方面缺乏穩固、有力的支持,致使施政困難重重。如果此次選舉令支持政府的議員席次大減,勢將嚴重打擊特區政府的施政效率與效能,如果與政府立場對立的泛民主派在選舉中議席過半,更將造成立法會的議而不決,決而難行。所以,民主派掌握立法會之日,即是政府有可能癱瘓之時。一個沒有立法會支持的政府,就是一個跛腳的政府,這必然重創香港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最終損害的是香港七百萬市民的整體利益。

第二,美國歷年來多種民調表明,總有六成左右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屬於共和黨人或民主黨人。儘管美國還有被稱為第三黨的30多個其他政黨,但入主白宮和國會山的機會微乎其微。而香港思匯政策研究所與港大的民調顯示,香港人大多偏愛獨立候選人,有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沒有政黨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這一差別說明,較之美國,香港的政黨政治尚不成熟,遠不能令選民放心。尤其是民主派候選人,往往提不出新的民主議題和社會經濟發展政綱,只能以「踢走保皇黨」蠱惑人心,這更說明,香港缺乏一個成熟的負責任的反對黨。如果這樣一個反對黨一黨獨大,控制立法會,極有可能實質性改變政策與操作,突破「一國兩制」的政治框架,井水河水不分,將香港推向不可預知的危途。

(二)

在美國,福利政策已無大禮可派在香港,泛民主化將衍生高福利低效率

「最低工資,最高工作時限,婦女平權」這些福利時代字眼,曾頻繁出現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當時的羅斯福總統開始推行新政(NewDeal),宣稱要建立一個「開明的福利國家」。從此之後,歷屆美國大選,必有福利大禮派送,到20世紀60年代,甘迺迪總統頒布了醫療照顧和醫療援助兩個法案,並在教育、住房等領域推行了多項福利計劃,美國全面進入了照顧貧困者、失業者和年老者的福利時代。

然而,90年代的美國政治家們終於發現,福利制度客觀上助長失業率、未婚生育率和其他社會問題的飆升,福利社會的理念已瀕臨破產。美國各州開始改革福利政策,不再立足於派錢派飯,而是激發每個人發揮潛能,自強自立。時至今日,每逢大選來臨,儘管福利政策仍是兩黨候選人政綱的一大要點,但雙方已無大禮可送。例如,本次美國大選,布什與克裡對峙的焦點,在於對外政策如反恐問題和伊拉克戰爭,在於是否允許同性戀者結婚和自由墮胎等社會議題,而在福利政策方面,雖然克裡傾向提高稅率,布什傾向保護企業界,但只有加稅與減稅之分,並無霄壤之別。

美國前車之鑒,港人未必體察。去年今年,香港電影《金雞》之一之二,票房大好,究其原因,《金雞》在影射社會現實方面,遠在《無間道》之上。其中《金雞》之二有一部戲,說的是2046年香港回歸50週年時,當時的「特首」(劉德華飾)發表講話,稱香港經濟一派大好,連續三年零失業,於是,決定把港元對美元的聯繫匯率顛倒為1:7.8,全體港人20年不必交稅,終生享用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和老人福利,這個「世紀大利是」把「負資產人士」金雞(吳君如飾)聽得心醉神迷。這齣戲,真好似港人心中福利烏托邦的活生生寫照。但是看完一場電影可以一笑了之,但對一場具有現實意義的關係自己命運的立法會選舉,每個港人則必須嚴肅對待,否則可能連哭也來不及了。

泛民主派正是利用了香港中產階

級的失落和經濟低潮中市民的不滿心態,以要求一人一票式雙普選為政綱,得以快速提高支持率,大有把香港立法權一攬在手的氣勢。從政治學意義上說,一人一票式的泛民主化進程與增加福利開支一般成正比例增長,也就是說,民主化和福利主義往往呈現因果關係。泛民主派的各個黨派皆以選票為生存前提,要得到更多選票,就要先開出政府尚未做到或尚難做到的福利支票,彼此攀比,層層加碼,選民則如吸毒上癮,越聽越爽,從而誤導民意,把香港推向沒有支撐的福利社會。

從一個漁村小港發展成為國際都會,香港最可珍視的精神,就是獅子山下,吃苦打拚,永不言敗!香港最可珍視的特色,就是擁有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香港最可珍視的財富,就是擁有一個具備契約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工商社會。事實上,泛民主化的滋生和蔓延,卻恰恰在破壞香港原有的資本主義精神和良好營商環境。現在,民主派攻訐自己的競選對手支持政府就是支持商人治港,指責功能界別的政治設計是假民主和小圈子政治。民主派要想操控立法會,除了必須擊敗民建聯,還要大幅壓縮代表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的席次,並最終將功能界別的議員逐出立法會。等到那一天,民主派畫起福利大餅來,就更加揮灑自如了。要一個懶人的天堂,還是要一個物競天擇的香港,港人要自己想清楚。

(三)

在美國,兩黨對立無礙國家認同在香港,民主派加劇認同危機與社會分化

在美國,我聽到這樣一段話,讀《華爾街日報》的人,操縱著這個國家,讀《紐約時報》的人,認為自己操縱了這個國家,讀《華盛頓郵報》的人,認為自己應該操縱這個國家。這形象地道出了美國社會政治生態的複雜和多元。隨著美國選戰進入白熱化,普通美國人更出現了「兩極分化」:一半人堅決支持布什連任,另一半人則成為ABB……「誰當選都比布什好」(anyonebutBush)。然而,不管讀什麼報的,不管是喜歡克裡的,還是喜歡布什的,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非常之愛國。

在美國的政治語彙裏,很少使用「愛國主義」這一個字眼,但是,美利堅民族是我所見過的最愛國的民族。我所見過的最多國旗飄揚的國度,是美國,我所見過的最為巨大的國旗,也在美國;我所見過的最頻繁奏國歌的國度,是美國,我所見過的最頻繁進行愛國宣誓的國家,也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97%接受民調的美國人同意這樣的說法:「我更願意成為美國的一員,而不是其他國家的公民」,更有49%的人認同這樣的觀點:「如果其他國家的人民更像美國人,那麼世界更加美好」。對國家的忠誠和民族自豪感,這就是美式愛國主義。

反觀港人,民族身份認同的問題,一直沒有徹底解決。誠如本港學者鄭宏泰、黃紹倫在一份專題研究報告中所指出,每當遇上國家大事如「釣魚台事件」、八九天安門事件、北京申辦奧運等時刻,港人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apartofChina);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香港所推行的資本主義制度、民主人權等,他們又自覺和大陸有別(apartfromChina),自己是香港人。

這令筆者想起一個故事,1984年春夏之交,英方推出「三腳凳」策略,以「港人治港」的名義,將行政、立法兩局議員推到前台,意在談判中迫使中方讓步。6月23日,香港議員鍾士元、鄧蓮如與利國偉訪問北京,晉見鄧小平。鄧小平在會見中明確表示,絕不接受「港人」是談判的一方,他說,「我們一直不承認(三腳凳),我們只承認兩腳,不承認三腳」。鄧公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香港人也是中國人,理應站在中國的一方。

20年過去了,不少「三腳凳」卻還搖搖晃晃地站在香江兩岸,還沒有擺脫與英美在精神上的主僕關係。一些泛民主派人士,不但始終沒有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有極端者還曾做出焚燒國旗的行為。

可以預期,如果泛民主派贏得此次立法會選舉,他們必將挾勝選之威,與中央攤牌,持立法會中的多數,與政府對抗,由此,香港將步入一個泛政治化或過度政治化(politicization)的不穩定社會。果有此日,非港之福。

政客重視的是這一次選舉,政治家重視的是這一代人的福祉。對那些以民主的名義操弄社會對立謀求勝選的政客,香港人,不要再給他們表演四年的機會!

文章編號: 20040909001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 ----------

港聞
P02
都市日報

2004-09-09

難聘會計查涂謹申租樓 民主黨函公會求薦

調查 民主黨調查九龍西候選人涂謹申租黨產一事,雖邀得資深大律師李誌喜參與調查,不過,仍未能邀請會計師成為獨立小組的第三名成員,故調查工作尚未展開,民主黨心戰室決定。去信會計師公會,邀請該會推薦任何一名經公會認為合適的會計師義務出任小組成員。港大民意網站最新滾動民調顯示,涂謹申的支持度由高峰期的二成一,跌至一成六;劉千石支持度有一成四創新高;民協的馮檢基及廖成利支持度亦分別上升1個百分點,分別是一成半及百分之三;民建聯的曾鈺成支持度達一成三;區內另一參選名單柳玉成的民調支持度則不足百分之一。 (都市)

文章編號: 2004090944100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 ----------

每日雜誌
A19
星島日報

2004-09-09

誤差率大民 調乏意義

面對五花八門的民調方法,學者建議傳媒報道民調結果時切勿略去調查誤差率,市民要學懂掌握民調的關鍵性資料,以免被擾亂視聽,影響判斷,而誤差率大的民調,根本欠缺意義。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謂,現時傳媒引述民調結果時,往往無清楚介紹不同調查方法之分別,亦無報道抽樣誤差,只提及某某候選人支持度上升了多少百分比,其實這誤差正正顯示調查方法的可靠性,如欠缺該些資料,市民便不會閱讀到不同調查方法所反映的訊息,故他認為傳媒應加深對各類調查方法的認識。

足以扭曲結果

雷鼎鳴補充說,個別誤差率對競爭激烈的候選名單,意義尤大,如支持率只相差幾個百分點,但當中誤差很大時,結果便相對不同。例如長毛支持率是百分之一,但誤差率是百分之六,這結果便顯得無意義。傳媒礙於篇幅及方便讀者消化,多不會詳細報道誤差率,令市民無從看到真確事實。他提醒市民一定要追問誤差比率,不要被表面的支持率所誤導。

王家英提醒市民注意提問方式是否直接,不要被引導性問題影響。其次是留意調查樣本數目及是否以隨機抽樣進行。另外,他指發放單位亦應說明當天民調數字波動是否顯著。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 ----------

香港新聞
A11
香港商報

2004-09-09

同區范太人氣升 馬力蔡素玉 更求游離票 港島區

今屆立法會選舉,港島選區出現的無可否認是一個政壇重量級戰役,既有兩大主要政黨黨魁領軍的團隊,亦有明星級前立法會議員,但同時選情也是最複雜的選區;以穩定社會為大前提的陣營,與盲目爭取07、08年直選的激進反對派陣營內,同樣是出現陣營內互相競爭選票的「互伐」情況。

蔡素玉實有過人之處

港島選區中的候選人,票源相近的包括一直堅持愛國愛港主張的有民建聯名單,和以公正持平見稱的范徐麗泰的單人名單。民建聯是本港主要政黨之一,向以愛國愛港為其立黨旗幟,擁躉極多,更被外界形容為坐擁「鐵票」,而且今次領軍的是該黨主席馬力。排列第二的蔡素玉亦是該黨立法會議員,在港島較為集中的福建鄉親票是其強項之一;其實蔡素玉在上屆立法會選舉同樣在名單排行第二,當時在名單首位的程介南在選舉期間爆出醜聞,令民建聯聲譽大受影響,但在蔡素玉領軍下,最終仍能與以李柱銘為首的民主黨名單戰個平手,除了民建聯本身的動員能力強外,她實在亦有過人之處,因此民建聯今屆的港島選區名單絕對是重量級。

范太或成新票後

向以形象公正持平,堅持穩定發展香港政制的獨立候選人范徐麗泰,其政治主張與民建聯同樣力主先從穩定社會,發展經濟著眼,因此較易獲得著重社會穩定選民的認同,亦由於彼此票源相近,雙方形成一定的競爭。事實上,范徐麗泰的穩定社會主張無疑得到大量選民支持,加上香港選民對於獨立參選者有較小的抗拒,她在不同的民調中的排名都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個別調查更是處於頭一位,有力成為新一屆的票後。

反對派配票算盤難打響

至於自詡為「民主派」的民主黨名單和余若薇名單,同樣是出現互相牽扯的效應。選舉甫一開始,便以余若薇的名單較有優勢,不少民調中顯示的得票率都有近2成多,不單止扯去民主黨的選票,而且持續領先同一選區中其他對手。隨著爆出民主黨何偉途在內地嫖妓事件,和涂謹申租用自己物業作為辦事處事件後,民主黨的港島名單的支持度更進一步受到遏抑,對其力保前主席李柱銘入會的如意算盤確實進一步造成打擊。民主黨名單最近已經放棄與余若薇名單的「1+1=4」的配票策略,外傳的君子協定亦再難堅持,改打出「全投李柱銘」的口號,企圖力保李柱銘。

同樣受到非政黨背景候選人爭奪的選票,但相對於民主黨堅持與中央政府保持對抗的態度,為社會埋下不穩定的伏線,民建聯求穩定為前提的政治理念對於大多數的選民來說,顯得更為可靠實際,尤其該區至今仍約有3成多的游離選票,要麼就是對政治根本提不起興趣,否則便是對於較為激進的政治主張仍然有所保留,最終會投出神聖一票的選民,對民建聯的傾向可以想像是會較為大。

馬力返港谷票振軍心

選戰至此,距離投票日僅有三日時間,各候選人可發的招數幾已到底,若再無突發事件發生,各候選人的支持率可變性不大!唯一的是民建聯名單仍有一彈未發,該名單的蔡素玉數日前已經預告,因患病而未能參與數個星期的大小拉票活動的名單領軍人馬力,大有可能在週末時候再度返港拉票,屆時將會大振民建聯的軍心,大大有助蔡素玉奪席位。商報記者古日東

文章編號: 20040909001002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 ----------

港聞
A11
大公報

2004-09-09

新界東 劉江華憑實幹爭兩席 薪火團隊涵蓋各界別分工合作力拓新票源

新界東是今次立法會選舉中,戰況相對淡靜的選區。有人認為,新界東形勢比較明顯,所以沒有擦出激烈的火花。事實果真如此?還是存在暗湧,在表面的平靜背後,隱含著某種盤算部署?

新界東共有六張名單,包括獨立人士「長毛」梁國雄、港進聯的曹宏威、以鄭家富及劉慧卿為首的「泛民主派鑽石名單」、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獨立人士黃宏發、及以劉江華及李國英為首的民建聯「薪火團隊」。

保皇黨標籤不管用

如果參考前兩屆立法會選舉,就會發覺新界東曾經是選情相當混亂的選區。回歸後首屆立法會選舉,新界東有八張名單爭奪五個議席;二千年的第二屆選舉,該區議席數目沒有增加,參選名單卻增至十張,以政治傾向區分,就變成民建聯、港進聯、自由黨、民主黨及前線五黨之爭,激烈之處,可想而知,與今屆選舉的過份淡靜情況,似乎不可同日而語。

今屆選舉中,最受矚目的肯定是泛民主派與民建聯兩個龐大選舉陣營,兩個團隊各派七人出選,陣式曾一度令人錯覺有「對著幹」的味道。一如以往,泛民主派將民建聯視為假想敵,宣傳策略仍離不開「保皇黨」的話題;反而「薪火團隊」一直公開強調自己在比例代表制選舉下的策略,是「自己做自己事」,多於考慮對手在做什麼而推出針對性的行動。不過,最近社會上並沒有發生重大或引起民怨的事件,「保皇黨」這標籤,也許並不如想像中管用。

鑽石名單各自修行

事實上,自從提名期結束,進入選舉宣傳期後,已經愈來愈看到兩大陣營的宣傳活動開始變得南轅北轍。未知是否選區面積太大,泛民主派的「七一連線」的公開宣傳活動,在部分選民眼中竟接近零。有選民投訴,要一次過見齊「七一連線」全部七人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大部分時間,七人都是分開各自宣傳;有人說,曾在火車站出口見過劉慧卿、黃成智及何淑萍三人,已經是一次過見到最多人的一次。

本來,「七一連線」的組合源自「七一遊行」,但「七一效應」並未發揮預期效果,因此「鑽石名單」亦只好採用較傳統的選舉工程,各自修行、劃地為王。至於分工方法,是鄭家富負責大埔、黃成智負責北區、劉慧卿與蔡耀昌主力沙田,何淑萍專攻馬鞍山,湯家驊由於沒有地區經驗,所以負責在私人屋苑「打游擊」,爭取中產選民支持。不過亦有一說,指黃成智失了區議員的席位,連帶在北區的「落腳點」亦一併被拔起,所以在今次選舉中,實際上亦是遊走於各區。

明星效應坐擁三席

新界東選區共有七個議席,「七一連線」最初說目標是「坐四望五」,其後野心愈大,揚言有信心奪取六席。一般以為既然「獅子開大口」,就該採取壓倒性的霸氣宣傳策略,但事實並非如此。名單首三位,依次是民主黨鄭家富、前線劉慧卿及「四十五條關注組」的湯家驊,三人均有足夠的全港性知名度,劉慧卿過往亦曾是沙田區「票後」。可以說,只要其餘「樁腳」沒有「脫腳」,名單首三人要取得三個議席,易如反掌。事實上,民調趨勢顯示,「鑽石名單」一直是支持度最高的名單,比對其宣傳策略,從早期「神龍見首不見尾」,到臨近選舉日才大堆頭造勢,循例「告急」,亦能看到名單依仗的是「明星效應」;唯保送首三人入局之餘,「鑽石名單」卻令人感到有點「留力」,背後動機,撲朔迷離。

薪火團隊眾星拱月

以劉江華為首的民建聯「薪火團隊」七子,除了劉江華有比較強的全港知名度外,其餘六人均屬地區實幹人士。與「鑽石名單」不同的,是六人的分工除了地域性還是界別性的,李國英及黃碧嬌是大埔區議員,莫錦貴有沙田鄉事背景及聯繫,西貢區議員陳國旗及北區區議員蘇西智分別負責自己本區。至於選民人口最多,達到三十一萬五千多人的沙田區,則是劉江華所屬的公民力量長期紮根的地區。選民界別上,身為律師並排行名單第二位的李國英負責爭取中產選票、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負責鞏固鄉事票、黃碧嬌及陳克勤則分別爭取婦女及年輕選民支持。

民建聯在今屆選舉分工更仔細,將不同「成分」的人集中組成一張名單,符合「薪火團隊」所說,要先鞏固自己擁有的票源,確保不會流失,再在這個基礎上開拓新票源,而最基本的目標,就是保住民建聯原本擁有的一個議席。宣傳期開始以來,「薪火團隊」的確是「乜都做」,由落田「插秧」、到工廠區「洗廠」、踢足球、拔河,天天新款,以補團隊成員知名度不足的問題,希望形成「眾星拱月」之勢,保住一席。

不過,民建聯去年在區議會選舉中,經歷了一場「滑鐵盧」,對「薪火團隊」無可避免留下陰影,因為選民取向難以預料,究竟去年區選的失利,能否為民建聯爭取到一些同情票?或者激發去年沒有投票的支持者的積極性,也許要到了投票日才能揭盅;加上除了劉江華外,其餘六人確實較局限於所屬地區,所以「薪火團隊」最終造成結果如何?能否憑實幹勝出兩席,相信要作努力了!

料田少得票已「滿瀉」

鷸蚌相爭,似乎反而令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的選舉工程輕鬆了,要面對的只有「長毛」梁國雄的揚言「追打」,但「長毛」在大小論壇上及公開場合的不斷纏擾,對首次參與地區直選的「田少」而言,只不過是一些不痛不癢的點綴,令他的「第一次」更為新鮮刺激。「田少」相對其他同區候選人而言,擁有極高知名度,對區內基層市民而言,是未接觸過的「政治明星」,亦是婦女選民心中的「靚仔候選人」,先天優勢不少。與此同時,田北俊的工商界背景,有利於爭取中產票,亦能令他獲得不少廠家支持。宣傳期開始以來,田北俊的大部分選舉工作都是在人流多的站點與選民握手及揮手,但這已足以令他取得超過一個議席所需的支持,得票已經「滿瀉」,有人估計,如果他的名單有第二名候選人,該名「隱形候選人」亦早已當選。

有地區人士表示,臨近投票日,田北俊助選團也來一招「告急」,到處解釋民調結果只是「虛火」,因為廠家支持並不代表廠內工人支持;但亦有人認為,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下,老闆的推薦,往往對員工的取向有一定影響力,不可能全是「虛火」。

「騎呢」人威脅黃宏發

愈近選舉揭盅,形勢開始出現微妙變化,本來被一致認為屬陪跑分子的「長毛」梁國雄及港進聯曹宏威,支持度竟開始威脅到獨立人士黃宏發,特別是「長毛」更有「反超前」的後勁。黃宏發隨時有可能在終點前「墮馬」,無法連任。

新界東一直錄得高投票率,九八年選舉,新界東有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點五的投票率;上一屆,新界東投票率亦達到約百分之四十四點八,是全港地方選區投票率最高的地區,但卻是「白票」率最低的選區。選民投「白票」,不少是想表達對選舉制度或政治的不滿,上屆選舉就有選民不投「白票」改投「長毛」。今屆選舉中,「長毛」與「怪博士」曹宏威同屬比較「騎呢」的候選人,因此也可能會比一面嚴肅的黃宏發更受一些不滿現狀的選民歡迎。此外,港進聯在西貢區有一定影響力,在沙田及大埔亦有自己的區議員進行工作,能夠為曹宏威提供基本票源。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3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 ----------

論壇版
A32
明報
黃偉豪
2004-09-09

選舉倒數配票成關鍵

選舉已進入倒數階段,各政黨候選人應把握最後機會,和黨內在同一選區競選的「戰友」,達成「配票」的協議,並把信息盡快清晰地傳達給選民,以求他們可以在投票時配合。然而很多候選人還沒有協調一個配票的共同策略,相反,更互相打「告急牌」,變相爭奪對方的票源。在目前比例代表制及最大餘額勝出的立法會選舉下,分票不均隨時會令同一選區同一政黨內的另一張名單失掉議席,到時候選人才發覺自己不是敗在對手之上,而是敗在自己的黨爭之中。

各政黨皆知,在目前立法會選舉的遊戲規則下,若政黨的支持率高,分拆名單及透過平均分配名單的票數,是爭取最多議席的有效方法。雖然,有民意調查顯示,香港的大部分選民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均不願意聽從候選人的配票安排,但這並不否定配票的實際作用。

首先,民調結果很容易受到問題字眼影響。獨立思考,行為自主,均是一般港人一向相信的重要價值,因此,市民在本能上很自然會抗拒由政黨發出的投票指令,特別當大部分市民均認為香港無政黨可真正代表其利益時,政黨投票指令的直接約束力就更弱。

民主派不配票 難以理解

但當市民不喜歡被人擺佈,規定如何投票時,並不表示當選民認同配票的結果有利自己支持的多位候選人同時當選時,他們不會配合。事實上,有數據和研究支持,在2000年立會選舉中,民主黨在荃灣、葵青及屯門的配票工作相當成功,使主力在區內拉票的民主黨候選人均奪得區內投給民主黨的七成以上選票。例如,專注屯門區拉票的何俊仁得到區內八成四投給民主黨的選票。所以,很明顯選民並不是在行動上抗拒配票,只是在意識上抗拒盲目地和不經思索地,完全接受政黨「從天而降」的配票安排,只要選民同時支持互相配票的候選人,選民也願意成全他們共同當選。

配票在技術上難度不高,雖然資源豐富的政黨可透過黨組織傳達配票安排,但如今資訊發達,配票安排大可透過傳媒傳達,甚至可要求選民根據自己的生日日期來投票,以平均每張名單所得的選票。

配票的最大障礙反而是候選人自己的心魔。

在對權力有幻想或依戀,認為自己非勝不可的時候,把選票分給其他人,就變成最愚蠢的行為。在親政府陣營中,港島區的范徐麗泰和九東的陳婉嫻不和同屬親政府的民建聯候選人配票,還可以說是情有可原,因為她們的支持者,大部分可能就正正是不滿民建聯的親中及較保守的選民。但泛民主派的候選人,不互相配票就較難理解。泛民主派在今次選舉中,一早認定保皇黨是主要對手,但在配票失敗下,泛民主派內的候選人,卻可能成為互相最大的「敵人」。

文章編號: 2004090900401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5 ----------

港聞
A06
新報

2004-09-09

李華明:選民已消化醜聞

【本報記者報道】就東莞市公安局在未提釋放何偉途情況下,選擇在選舉倒數第三天的日子,只是展示何偉途被捕嫖妓的照片及證物,何偉途太太對公安沒說明丈夫何時獲釋,感到失望,她重申只希望丈夫盡早回港。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李華明則相信,事件的新發展對他自己團隊的選情,影響不大,因為選民已消化了有關消息。

不過,同為九龍東候選人的民建聯陳鑑林則指,公安局把事件真相清楚展示出來,可進一步讓人知道何偉途事件,是證據確鑿,不存在賊贓嫁禍、政治抹黑,這可讓選民清楚民主黨的誠信,他相信選民會自行判斷。

近日民調徘徊於百分之九至十低位的李華明則表示,事件至今已三個星期,選民對甚麼消息也消化了,對東莞再召開記者會,他說不知道對選民會有甚麼影響。

民主黨商應變策略

據瞭解,民主黨心戰室昨一度開會,商討應變策略。民主黨昨晚發表聲明,指由於公安局單方面披露資料,黨無法接觸何偉途,故對有關資料不予置評。聲明又指民主黨不欲猜度公安召開記招及披露有關資料的動機。聲明最後說不能估計公安局的舉措對選情的影響,若有任何負面影響,相信都會很輕微;大部分負面影響已被消化及反映在民調上。

九龍東另一候選人陳婉嫻則指不想評論今次事件,並稱自己只想做自己堅持的工作。鄭經翰則表示,事件明顯是針對個別候選人,但他不會理會這些醜聞。梁家傑則指目前只有待何返港,才能對事件掌握得較清晰,他說相信選民的智慧。

另一方面,昨日有傳何偉途太太會現身大朗收容教育所探望丈夫,但最終沒有現身,而公安局安排的記招,事前突然多了便衣巡視。

文章編號: 2004090903301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6 ----------

新聞-政策政情
P06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立法會選舉
自由黨民主派策略錯誤民建聯新界東或奪兩席

  新界東是除香港島以外最多中產選民的選區,同時擁有大量鄉事票,上屆該區有五個議席,三席落在民主派手中,分別是前線劉慧卿與民主黨的鄭家富及黃成智,餘下兩席由民建聯劉江華與無黨派黃宏發瓜分。

  本屆新界東增加了兩個議席同時新增近八萬名登記選民。這次泛民主派改變策略,不再分開名單,改組「7.1連線」鑽石名單,以為可以同時吸納中產、基層和支持民主的票源,寄望贏取五席。可惜名單中,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湯家驊與自由黨主席田北俊票源重疊;加上民主黨受何偉途及涂謹申事件影響,整個名單給幾乎給拖垮,支持度曾下跌接近三分一,選票順利流入自由黨田北俊和民建聯的劉江華和其他的民主派口袋。

  根據民調,「7.1連線」目前估計只能取三席,名單上首三位的鄭家富、劉慧卿和湯家驊可當選,自由黨的田北俊和民建聯劉江華穩奪議席,剩下的兩席是黃宏發、梁國雄、排在「7.1連線」第四位的黃成智和民建聯名單第二位的李國英的爭奪戰。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選擇獨自參選,白白錯失在新界東連奪兩席的機會;泛民主派在新東合組「7.1連線」參選本身已是浪費選票;加上泛民主派在宣傳上只顧攻擊田北俊,令最初預計只能穩奪一席的民建聯劉江華名單,有機會取得兩席。

田北俊一人名單浪費一席

  新東由上屆的五個議席增至今屆的七個,當選門檻由二成得票率減少至約一成四。田北俊決定參選前的支持度介乎百分之十四至十九,但由於估計在泛民主派攻擊下支持度將下跌,以及害怕名單上的「樁腳」出現負面新聞,田北俊最終選擇獨自參選;然而,在選舉工程開始後,田北俊的支持度不跌反升,扣除游離票後的支持度一度超過二成,極有機會連奪兩席,自由黨高層亦自嘆錯失良機。

  另一方面,泛民主派在新東合組「7.1連線」參選,在比例代表制度下成為浪費選票,而面對何偉途及涂謹申事件針對民主黨的醜聞時,聯合名單無法起到分流作用,整張名單都被拖累,支持度一同下降;加上「7.1連線」最初認定田北俊的票源與他們較為相近,集中攻擊田北俊搶票,在電視論壇中「攻力」甚強的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亦以狙擊田北俊為目標,間接減輕了劉江華的壓力。

  田北俊坦言泛民主派策略出錯,他說:「『7.1連線』好像將箭射錯了方向,效果上我變了民建聯的擋箭牌!」劉江華認為泛民主派「挾持七一之名」合組名單是策略錯誤,但不認為田北俊成為民建聯的「擋箭牌」。「7.1連線」的蔡耀昌則否認策略失誤,他說:「即使我們攻擊民建聯令他們失票,這些票亦不會流向我們,策略是對的,問題是執行不到,怎樣攻都攻不下田北俊。」

民建聯第二位李國英變有機

  多個民調均顯示劉江華名單的支持度非常「硬淨」,扣除游離票後有近一成六至二成支持;加上民建聯一向有三至五個百分點的隱性票源,最終得票可能高於田北俊。事實上,劉江華上屆已取得近六萬七千票,得票率高達二成二,只要他能維持上屆的成績,已有機會與排在民建聯名單第二位的李國英攜手晉身立法會,毋須與「7.1連線」及田北俊爭逐新票源。

  劉江華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繼續打「告急牌」,堅決否認民建聯有機會在新東連取兩席,甚至說連他本身的一席亦不穩。但他同時盛讚李國英是資深區議員,有多年地區服務經驗;加上其律師專業背景,絕對勝任立法會工作。

  問及會否在最後階段與田北俊配票,令執政聯盟合共取得三席,他說,選舉已進入倒數階段,只求做好自己本分。

  民建聯在去年區議會選舉失利,他本人亦敗給「7.1連線」的民主黨何淑萍,劉江華承認,該黨過去在立法會的工作上有失誤,但相信選民經歷過近半年的政治爭拗後,已對泛民主派感到厭惡。他指責一些單憑「七一效應」當選的泛民主派區議員「無做野」,相信不少選民會重投作風實幹及支持穩定和諧的民建聯。

  蔡耀昌形容民建聯連取兩席是「香港的災難」,「7.1連線」將調整宣傳策略加強攻擊劉江華,突顯民建聯對《基本法》二十三條及普選的「保皇」立場。劉江華強調,泛民主派過半數才是「真正的災難」■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3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7 ----------

新聞-政策政情
P06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黃宏發告急「轉守為攻」搶票

  無黨派黃宏發的選情在最近一周開始告急,可能被迫結束十九年議會生涯,其競選策略亦「轉守為攻」,主動攻擊在同區參選的三大政黨搶票,呼籲不支持三大黨的選民轉投他一票。

  黃宏發上屆在民主派及民建聯兩大陣營夾擊下,仍能以近四萬五千票當選,主因是他集中產、中間、鄉事和學者背景於一身。今屆新東標榜中產及中間路線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和「7.1連線」的湯家驊;在鄉事票方面,雖然鄉事派簡炳墀和蔡根培今屆沒有參選,但前者轉為支持田北俊,民建聯劉江華名單亦在力爭鄉事票;同樣在中文大學任教的港進聯曹宏威更加是處處針對黃宏發,攻擊他「懶惰」、好煙酒、曾在開會及駕車時飲醉等。

  多個民調顯示黃宏發的支持度正徐徐下跌,隨時被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超前。

  在最近一次論壇上,黃宏發便罕有地主動出擊,要求民主黨、民建聯和自由黨交代被指接受美國組織資助的事件,又暗批泛民主派「偏激」、民建聯只懂「奉行聖旨」、自由黨是「大老闆話事」,呼籲不支持三大黨的選民支持他。

  黃宏發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他參選從來不看民調,亦不清楚自己有什麼票源,因此談不上要改變競選策略。對曹宏威集中攻擊他,他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票較其他候選人容易搶,不代表兩人票源相近。

  對於被監察議員表現的組織評為懶惰,他強調,立法會大會上無法律效力的動議辯論及修正案,已淪為政黨的意氣之爭和「政治騷」,他向來不熱中。他認為,真正為市民做到事的是事務委員會,他擔任主席的政制事務委員會,便進行了多項有用的政策研究。

  他說,早於回歸前推動高官問責制,顯示他有遠見,他表示:「可惜這都是十年多前的事,我自己都不記得究竟是何年提出,何況是選民?」■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3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8 ----------

新聞-政策政情
P06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曹宏威自言不會包尾

  對於民調顯示其支持度「包尾」,提倡「科學救港」的港進聯曹宏威質疑有關民調「未必科學」,他矢言最終得票一定不會「包尾」,甚至有機會取勝。

  區內候選人指出,泛民主派今屆在新界東合組名單參選,以及原本有機會連取兩席的自由黨策略失誤,都會浪費一定數目的選票,令該區可能只要極少票數便能奪取第七席,曹宏威在選舉論壇中表現不俗,仍有一線生機。

  盛傳中央為了確保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勝出,迫令早已在新東展開地區工作的港進聯朱幼麟退選。臨時接替朱幼麟出選的曹宏威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再三否認有關傳聞,他說:「這是不科學的,如果說中央下令叫港進聯不可出選,我曹宏威出選豈不是犯了天條?」

  他坦言其競選工程是「由零開始」,支持度在開始時「包尾」亦不奇怪,從他親身接觸選民得到的反應,選情是日漸好轉,他在選舉論壇提出以科學解決泳池出現紅蟲問題,已成功引起選民注意,但要將注意轉化成支持,繼而落實為選票,仍有很多工夫。

  曹宏威在多個論壇上集中攻擊黃宏發,他否認有意搶對方的票,他特別關注黃宏發是因為他是資深議員,應懂得做議員的基本資格。問及若成功晉身立法會會提出什麼議案,他說:「今天就有紅蟲,到時可能有烏蠅、有沙蟲呢?現在講定這麼久之後的事,亦是不科學。」■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3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9 ----------

每日雜誌
A18
星島日報
鄭宇碩
2004-09-09

六人點評
候選人醜聞降投票熱情

最近幾個星期,有關立法會選舉的新聞

似乎集中於候選人的醜聞。對泛民主派選情不利的主要影響還不是對個別候選人或候選名單的打擊,反而是有關選舉的主要議題無從發揮。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選民的積極性會否降溫,以致投票率未能創新高,這是泛民主派支持者最擔心的地方。

西歐國家選黨不選人

媒體對選舉,既有正面的報道,也有負面的報道,自然對後者的興趣較大,因為市民對後者較為注意。媒體的報道,有助增加選舉的透明度;媒體盡了責任,不能責怪媒體。不過關心的市民同時亦期待媒體促進社會就有關選舉的重要議題的討論,這也是媒體的重要責任。缺乏有意義的政策討論,選舉的價值就要打折扣。

法國人少過問婚外情

醜聞是否有殺傷力,與當地的政治文化有相當關係。在西歐與北歐國家,政治文化較為成熟,政黨屬群眾性的政黨成員眾多,而且黨綱鮮明,選民選黨不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個人的醜聞影響力較為有限。即使在美國這樣有基礎的民主國家,政黨組織弱,候選人主要依靠本身的號召力,醜聞的殺傷力亦較大。蒐集對手醜聞的資料是選舉工作的重要部分。

不同種類的醜聞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亦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美國克林頓總統在白宮的偷情並未惹來政敵的窮追猛打,美國一般國民的態度僅限於對惹人矚目的桃色事件有濃厚興趣,未有強烈的傾向要總統問責下台。法國人普遍認為婚外情是個人問題,公眾不應過問。已故總統密特朗有情婦是人盡皆知的事。但法國媒體避免任何大做文章的報道。

議員必須嚴以律己

醜聞在香港政壇具有相當殺傷力。因為政黨的發展未算成熟,立法會候選人主要依賴本身的形象,而建立及維持形象有賴傳媒。

一旦媒體大肆渲染醜聞,對有關候選人打擊頗大。可惜香港選民選人不選黨,一般對政綱不甚重視。

當然,食得鹹魚抵得渴,從政人士必須十分小心,不能行差踏錯,只要盡量避免瓜田李下之嫌,這對從政人士自是頗大的壓力,然而,從政人士代表市民監察政府,市民對他們亦會有較高的期望。立法會議員不是聖人,但他們勇於批評政府官員,因此他們亦必須嚴以律己。

香港市民似乎因為大量有關候選人的醜聞報道對投票的熱情有所打擊。最近一項民意調查反映,百分之五十九的被訪者的投票意欲受到負面的影響,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被訪者未決定支持哪一位候選人,百分之三十一的被訪者未決定是否去投票。這是令人擔心的現象,希望選民明白這次選舉的重要意義,躍踴投票,不管怎樣,每一個選區總有值得支持的候選人。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5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0 ----------

港聞
A14
星島日報

2004-09-09

陳佐堅激嬲劉炳章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候選人劉炳章,被同是測量師的對手陳佐堅「激嬲」。陳佐堅日前公佈自己進行的民調,調查訪問了一百人,結果顯示劉秀城排第一有三成一人支持,陳佐堅排第二有兩成九人支持,NissimRogerAnthony排第三有兩成人支持,劉炳章只排第四有百分之九支持,而陳耀輝及吳永輝的支持率就更低。劉炳章帶點氣憤說,按這個結果計算自己便只有三百多票,比上屆得票少三分一,他說現已爭取了測量師學會不少有份量人士支持,除非他們是「二五仔」,否則不會有如此差的結果。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31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1 ----------

港聞
A14
星島日報

2004-09-09

「周街鬧緊」增市民認知率 胡官

從事選舉事務監察已十一年的胡國興,認為今年立法會選舉競爭激烈,負面新聞較多。不過他不認同一些民調指負面新聞令投票率減少,相反「周街鬧緊」,令市民對選舉認知率增加,就如他們導演一齣戲,有人「在戲院門外打鑼打鼓」般,一定會有助選舉宣傳。

對 於有調查指負面新聞令投票率下降,胡國興坦言不相信:「如果我想去投票,你多弄點負面消息,我更一定去投票,對不對?因為我會分辨誰說真話,誰說假話,誰是好人,誰是衰人,我就投票給好人。」

質疑坊間調查準確性

問及負面新聞及爭拗是否幫政府宣傳時,胡官斷言「一定是」,更以拍戲為比喻:「即是我們導演齣戲,有人在戲院外打鑼打鼓,你行過以為無戲做緊?無可能,你話我唔鍾意入去睇,fine(無問題)……但不需要我們周圍走去賣廣告話我們在做戲。佢同我地做咗,我覺得對投票意欲一定有正面影響。」

他更質疑坊間調查的準確性:「佢話佢那些是科學調查,我不知,對不對?佢用科學來撻我我不知。」自九三年獲委任為選舉事務委員會主席,經歷多個選舉的胡官笑言「年年都有古古怪怪,次次選舉都有古古怪怪」,但認同今年競爭較激烈

超值宴屬賄選

另外,胡國興指出,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一條,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提供利益予另一人,作為在選舉中投票予某些候選人的誘因,便屬賄選。所謂利益,除了是金錢交易,也可以是以十元吃到本來價值一百元的飯宴,又或獲某公司聘任。至於任何人在選舉聚會中,提供食物、含酒精飲料或娛樂,便屬非法款待,是較輕微的賄選。

資助旅團要逐個研究

問及若有獲資助的一日遊旅行團,以某候選人造勢大會作為其中一站行程,整個旅行團或整個活動,應否計入競選經費。胡國興拒絕評論,強調每個個案必先釐清各項事實後才可下判斷。

不過,他認同,候選人或與候選人有關的組織舉行活動時,應避免與競選活動串連一起。他說:「不要搞這些!實情是瓜田李下,自己搞野(找麻煩)!」

他又指出,選舉指引第十七章第廿一條已列明,若有人宴客,其目的不是為選舉,卻在席間無意中呼籲到場賓客選某候選人,則有關候選人應立即聲明他與該助選宣傳無關,否則會被指非法款待。他補充,若候選人不在現場,並事後作出聲明,則不會違規,但宴客者則「大件事」,或會因未獲候選人授權卻招致選舉開支而違規。他形容,宴客者本以為只是「拍馬屁」,卻「拍錯馬頭」,是「自己拿嚟」

籲選某人「 大件事」

他強調,市民若有懷疑,可向廉政公署投訴,廉署會作出調查,若徵詢律政司法律意見後認為有足夠證據,以及無合理疑點,必會提出檢控,以維護選舉公正及廉潔性。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31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2 ----------

要聞
A04
星島日報

2004-09-09

學者認為公安局有權反「抹黑」民主黨指對選情衝擊微

踏入立法會選舉的倒數階段,東莞公安局選擇在這敏感時期召開記者會,披露有關「何偉途事件」的資料,民主黨和學者均認為對選情影響不大。民主黨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表示,事件已發生近一個月,大部分負面影響已被消化,目前只希望何偉途盡快回港,向公眾交代事情。

民主黨昨日發表聲明,指現時東莞公安局單方面披露資料,民主黨無法接觸何偉途,因此對有關資料不予置評,也不想猜度當局召開記者會的動機。

王家英讚民主黨已學精

羅致光指出,未能估計公安局此舉對選情的影響,但相信若有任何負面影響,程度只屬輕微,因為大部分影響已被消化,以及在民意調查中反映出來。他說,現時最重要的,是何偉途的人身安全。

中大亞太研究所統籌員王家英也認為,記者會對選情的衝擊輕微,因為「消息已在市場消化得八八九九」。他又稱,民主黨這次選擇低調處理是明智之舉,不如早前高調反擊般「唔成熟」。王建議何偉途回港後,可考慮向市民道歉,同時就其不當言論向公安局道歉。

至於公安局的動機,他認為從公安局角度看,根本毋須理會現在是否敏感時刻,若他們覺得被「抹黑」,就有權站出來澄清。他更謂,即使公安局真的有政治動機,大家也不能批評,因為民主黨曾說出有關政治陷阱的言論,如果並非事實,沒理由要人家「食死貓」。記者唐希文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7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3 ----------

隔牆有耳
A22
蘋果日報

2004-09-09

隔牆有耳 李八方
長毛 新招拉票

「長毛」梁國雄四年前殺入新界東塤到一萬八千幾票一鳴驚人,今年捲土重來氣勢重勁,唔同機構嘅民調顯示「長毛」隨時成為「老薑」殺手,有機會同發叔黃宏發同民主黨黃成智一較高下,佢嘅支持者最近開始總動員為佢拉票。

「長毛」呢招催票絕招話難唔難,話易都唔容易,就係呼籲所有支持佢嘅人九月十二號當日一齊著上「長毛」標記,即係哲古華拉T恤上街,一來營造聲勢,二來可以提醒其他選民去投「長毛」一票。

八方唔知有幾多人會響應呢個構思,最大問題係有幾多人有哲古華拉Tee呢?如果想買又可以去邊度買呢?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07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4 ----------

新聞-政策政情
P06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7.1連線」實驗失敗坐三望四

  泛民主派以實驗性質在新界東組成「7.1連線」參選,期望「坐四望五」,現在則變成可能第四席不保,但「7.1連線」各名候選人均未肯承認「實驗失敗」,強調只要「七一奇蹟」再現,投票率能下再創歷史新高,「7.1連線」仍有機會連奪五席。

  同一張參選名單須取得近六成四的得票率,才有機會在新東穩奪五席。泛民主派在報名參選前進行的民調顯示,由民主黨鄭家富、前線劉慧卿、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湯家驊、民主黨黃成智和職工盟蔡耀昌合組的名單,有近六成支持度,因此決定組成「7.1連線」參選。

浪費湯家驊吸票力

  然而,隨著競選工程開始,「7.1連線」在扣除游離票後的支持度最高只有五成,發生何偉途及涂謹申事件後更一度跌至三成多,僅足以令鄭家富、劉慧卿和湯家驊出線,雖然其後支持度回升,但亦僅能「坐三望四」,排在第五位的蔡耀昌當選機會極微。

  劉慧卿認為,現在說策略錯誤是言之尚早,合組名單的主要目的是突顯「民主派大團結」形象,希望推高投票率;至於「可能會浪費選票、浪費湯家驊的吸票能力、面對醜聞起不到分流作用,以至競選經費受到更大限制」等,都是預料之內的事。她認為,選舉最重要是看結果,泛民主派上屆分拆名單亦能奪取三席,今屆若只能保住三席,便肯定是「實驗失敗」,四席亦只是「中規中矩」,要連奪五席才算成功。

醜聞拖累卻無法分流

  鄭家富坦言,黃成智及蔡耀昌的個人知名度較低,即使分拆名單,亦未必能當選。

  蔡耀昌強調,若最終投票率能超逾六成甚至更高,他仍有機會勝出,他承認這需要一點奇蹟:「香港人好難估,七一前好多人都估不到有這麼多人上街,區議會選舉前好多學者都認為民主派會慘敗,但港人每次都創出奇蹟,希望『九一二』亦一樣。」

  黃成智亦指出,「7.1連線」流失的選票大部分都轉為游離票,而不是改投其他名單,可能是泛民主派支持者受到連串醜聞影響,降低了投票意欲,他希望支持者不再猶豫,在「九一二」出來投票,支持泛民主派抗衡「保皇黨」。他與蔡耀昌都對合組名單不感後悔。

  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及無黨派黃宏發都被視為泛民主派,票源與「7.1連線」有一定重疊。

  黃成智及蔡耀昌均表示,不會為了出線而「掉轉槍頭」攻擊泛民主派友好。但「7.1連線」昨天突然提出「民主告急、全投三號」,顯然想搶回梁國雄及黃宏發分薄的票源■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5 ----------

新聞-政策政情
P06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田北俊:08年新東新西謀四席

  首次參加地區直選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表示,這次選舉顯示中間溫和及親工商界路線在香港仍有市場,自由黨○八年將爭取在新界東及新界西各連奪兩席。

  「7.1連線」和四五行動成員梁國雄在今次選舉中均以田北俊為首要攻擊目標,指他是執政聯盟和「保皇黨」成員,只顧大財團利益而漠視基層等,但其支持度一直高企。民主黨鄭家富不諱言田北俊態度真誠、EQ高、不怕罵。民主黨黃成智認為田北俊在二十三條問題上「轉軑」的表現,蓋過了他的「保皇真面目」。職工盟蔡耀昌更直言田北俊「靚仔」、「香港人喜歡有錢人」。

  田北俊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分析,不少市民厭倦了民主派與左派之間的政治爭拗,轉為支持中間溫和派,希望社會和諧團結,他因此在各個論壇中盡量避免攻擊任何對手,只集中推銷自己的理念;基層市民亦明白香港目前最重要是搞好經濟,認同這是工商界及自由黨的強項,不會純粹因為某人有錢而不支持他。他說:「即使市民不會投票給支持自由黨,最少亦不會太反感,我落區見過民主黨畀人鬧,民建聯畀人鬧,我自己就未畀人鬧過。」

  問及自由黨可有更大拓展空間,他透露該黨的民調顯示,他與副主席周梁淑怡率領的新西名單都是「坐二望一」,排在周太之後的丁午壽有一定機會出線。

  他相信經過四年經營後,自由黨不難在新界東西取得超過二成支持度,假設議席數目不變,便能每區穩奪兩席,合共取得四席。但他強調,該黨在○八年的首要目標,仍然是同時在五個地方選區取得最少一個議席,而兩者都並非容易做到,他說:「今屆你首次參選,就可以叫市民畀個機會你,四年後市民就會看政績,無得再畀機會,做得不好連一席都不保。」

  對於梁國雄譏諷他是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孫」,外號「田少」的田北俊承認,過往在經濟及民生問題上他與自由黨都較集中找大政策,未必有充分考慮對個別市民的影響,這次選舉令他學會了,當選後會將這些想法融入自由黨。問及自由黨會否進一步「中間化」和「全民化」,他說,自由黨的基本工商界理念怎樣都不會改變,否則便會失去特色■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3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6 ----------

要聞
A02
成報

2004-09-09

明日傾情晚會 何太有野講

 【記者鄧紹基報道】帶領民主黨在九龍東參選的李華明透露,何偉途妻子仍在香港,目前未收到任何有關何提早釋放消息。何太將出席明天民主黨在慈雲山舉行的傾情晚會,剖白心聲。民主黨不肯揣測東莞公安局在選舉前公開何偉途犯案的資料是否另有動機,又認為對選情影響輕微。

 何偉途妻子黎鳳嬋昨晚稱,對於公安局沒有回應丈夫能否提早釋放,感到失望。

李華明:事件令我們難堪

 李華明表示,香港市民會用明亮的眼睛作出分析,希望選民明白,即使投票予民主黨,也是支持他,最多是支持排在第二的胡志偉。他批評有人向傳媒放風,指何可提早獲釋,但何太卻一無所知,這樣對何太並不公平,又指公安公開何偉途的資料不妥,「就算真係嫖妓,都唔應該咁做,要尊重私隱。」李華明又稱事件令他們感到難堪,在選舉期間不斷受到攻擊,心情沉重,在宣傳品中抹去何偉途是痛苦的決定。

 民主黨發言人羅致光表示,對於公安單方面披露資料,民主黨無法接觸何偉途,不予置評。

 羅致光不願猜度公安局的動機,暫時未能估計公安局的行動對選情的影響,不過事件發生已有數星期,大部分負面影響已被消化及在民調中反映出來,故此若影響選情,相信也屬輕微。

 協調泛民主派選舉的民主動力召集人鄭宇碩表示,即使出現嫖妓事件,也屬個別人士的問題,現在出動國家機關,予人意圖影響選情之感。

文章編號: 2004090902901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7 ----------

新聞-政策政情
P07
信報財經新聞

2004-09-09

李華明:市民心中有數

  排在民主黨九龍東名單首位的李華明表示,公安選擇在選舉前數天再發放何偉途的消息,其意圖大家心中有數,希望香港選舉能夠君真地進行。

  多名泛民主派候選人昨天齊集樂富街頭,為九龍東參選團隊打氣,李華明在活動前表示,對公安做法滿腹疑問,他說:「為什麼他們在選舉四天前發放?為什麼不是選舉後?為什麼拘捕何偉途當時不拿出來?為什麼要像擠牙膏一般?為什麼要選舉前數天才擠?」

  他說,不知道公安做法對選情的影響,但相信市民會明白,民主黨亦不會高調處理,只希望何偉途能早日回港,而何偉途太太和民主黨至今無收到內地會提早釋放何偉途消息。何偉途太太將於明天出席民主黨九龍東名為「傾情晚會」的造勢大會,剖白內心感受。

  民主黨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發表聲明指出,由於公安局單方面披露有關資料,民主黨無法接觸何偉途,對有關資料不予置評,亦不想猜度公安局召開記者會及披露資料的動機。

  羅致光表示,不能估計公安的舉措對選情的影響,即使有負面影響,都相信很輕微,因為事件已發生數周,大部分負面影響都已被消化,以及在最近的民調反映出來。

  不過,民主黨核心人士表示,心戰室昨天曾討論內地一旦釋放何偉途的部署,例如第一時間由醫生診斷何偉途的身體狀況,但其後認為何偉途於昨天釋放機會不高;心戰室評估亦認為,公安做法將打擊週日的投票率。

  民主黨黨鞭司徒華出席打氣活動時表示,大家知道公安做法的目的,候選人做自己應做的事。他在台上發言時表示,若市民不希望香港出現勞動教養,不用上法庭即可被公安判監兩年,便要在週日投票。

  泛民主派九龍東候選人的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梁家傑表示,公安發放的資料與市民已知無大分別,他說:「選民想知道真相,但記者會對尋找真相一點幫助都無,選民應用自己的智慧決定投票取向。」他表示,不會揣測公安做法是否涉及政治目的,並相信對選情無直接影響。

  無黨派九龍東候選人鄭經翰表示,公安做法給人感覺要影響選舉結果,打擊民主黨和泛民主派,但實際可能令市民反彈,因為事情早已被消化,市民已有定論,今次只會幫助民主黨拉票。

  「7.1連線」新界東候選人劉慧卿說:「很離譜,有些事要公公道道,何偉途和律師都無機會講,這樣開記者會等於什麼?香港不希望變成無法治地方,這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如果錯,要有公開程序,現在是影響選舉還是什麼?香港人不要受金牌運動員和公安記者會影響。」■

文章編號: 20040909391004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8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作賊心虛
A06
文匯報

2004-09-09

調查:青年最重議員操守

 【本報訊】(記者 宣澄)民主黨最近爆出多宗醜聞,但該黨竟有人聲稱「個人操守與履行立法會議員職務不相干」,不過,根據新青年論壇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529名18至36歲青年中,認為挑選議員最重要的因素,以「良好道德操守」的排名居首,其次為「議政能力強」及「有地區政績」,「民主信念」只佔第4位。

何塗醜聞爆發前進行

 新青年論壇副召集人陳志輝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年青人如此看重立法會議員的道德操守,是因為議員的職責是服務市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政府的決策,並掌握了一定的政府資訊,故議員必須公私分明。至於這是否反映青年人對民主黨接連爆出「涂謹申買樓醜聞」及「何偉途嫖妓事件」有關,他則解釋,是次調查於上月8日進行,相關事件仍未爆發,故調查未有反映實質事件對青年投票意向的影響。

愛國心較高學歷重要

 調查又發現,在評分時,愛國心排第六,高於排第七位的「高學歷」。他認為,這間接反映了年青人的民族認同是正面的,強調議員應該忠於自己的國家。

 他續指,從問卷調查中得出,青年選民思想相當之成熟,非某些候選人所想,認為單是「年輕,有突出形象」就可以吸引到選票,候選人還要具備有良好道德操守,議政能力等,成年人不應硬將自己一套觀念,「塞」進青年人身上,應該讓他有自我選擇機會,故特區政府應加快設立青年議會的力度,並開放諮詢架構,讓青年發聲。

對政府評分較議員高

 另外,調查又發現,青年人對特區政府評分有50.9分,較議員的47.7分高,顯示候選人在批評之餘亦應該反省,自己是否有「實事求是」,提出具實效的政策建議。

 他又指,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新增了23萬名新選民,當中大部分為青年人,但在比較各候選人政綱時,只有4張候選人名單有提及「青年」,分別為新界東港進聯候選人曹宏威、九龍東工聯會陳婉嫻名單、九龍東民建聯陳鑑林名單等,另只有6張名單有提及青年有關的議題,其中有新界西民建聯譚耀宗名單和港島區范徐麗泰等。

 陳志輝認為,大部分候選人並沒有將青年關注的問題放在明顯位置,「你只講要企硬、要直選;但青年會覺得:關我乜事,與我何干,你要講出一些有實際政綱出來才有用」。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2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9 ----------

港聞
A10
大公報

2004-09-09

六成新界西居民跨區返工 新論壇呼籲政府交通配合

【本報訊】實習記者馬心鳴報道:新世紀論壇上月進行了兩次有關交通問題的調查調查分別就新界西居民使用交通工具的情況及直巴乘客對重整路線後的意見。結果發現相當多乘客希望政府寬鬆處理村巴及直巴服務。昨日,該論壇發言人將調查結果向運輸署反映。

新世紀論壇上月用電話抽樣調查方式,訪問了七百多名該區居民,瞭解他們使用交通工具的情況及對交通政策的意見。

論壇發言人呂孝端表示,調查結果發現,近六成受訪者跨區工作,在區內工作的只佔約四成。而大部分跨區工作者都是使用巴士,其中四成每天上下班時間都超過一小時,當中接近一半需再轉車到其工作地點,反映跨區工作者欠缺直接到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

在交通政策方面,對於以鐵路為骨幹的政策能否照顧居民需要,有四成多人表示一半一半,四分一人認為不能照顧其需要。大部分人都希望有多元化的交通工具供選擇。

另外,對於村巴問題,有過半受訪者認為要有不同程度的寬鬆,反映跨區工作者較正面看待村巴問題。

發言人表示,政府必須確保跨區交通工具之間有足夠競爭,避免出現壟斷。在西鐵通車後,政府重整交通服務是必須的,但亦應該充分考慮居民意見。

在另外一項關於直巴乘客對重整後的意見中,受訪的三百多人中,有逾五成人表示返回內地時間有所增加。九成以上表示交通費用有所增加,而四成受訪者不希望政府規管直巴。有大約六成人認為是政府希望更多人使用九鐵而重整直巴。

調查又發現有一半以上受訪人士需往返內地工作,大約七成受訪者每週到內地一次或以上,所以有大約六成市民會選擇乘搭直巴,他們希望政府寬鬆處理未許可的直巴。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0 ----------

港聞
A06
大公報

2004-09-09

新青年論壇調查顯示:外型不重要 青年選議員首重道德操守

【本報訊】實習記者馬心鳴報道:新青年論壇在上月初就青年人對今屆立法會選舉作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人普遍對立法會評分不合格。另外,從各地區直選議員的政綱中分析,今屆各立法會議員的政綱呈現空洞化。

就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新青年論壇在上月成功訪問了五百二十九名在十八至三十六歲的青年,作出了一項「年輕人如何看待立法會選舉」的問卷調查,分別瞭解他們對立法會議員的期望。在調查中,受訪者就各項挑選立法會議員的因素作出了評估,以一分為非常重要,五分為非常不重要。結果發現,有「良好道德操守」是最重要因素,分數是一點四五;其次是「議政能力強」就有一點六九分;接著是「地區政績」方面有二點零三分;而「吸引外型」是最不重要的,只得三點五四分。另外,對特區和立法會議員的評分分別只有五十點九與四十七點七。在今屆立法會議員的政綱中只有六份候選名單涉及有關青年人的問題。

該論壇召集人鄧詠駿表示,青年人對立法會議員的評分不及格是因為政府經常成為候選人的批評對象,所以在受訪者心目中,青年人對立法會的評價較低,值得各候選人反省,加強對民生工作和多關注青年問題。調查亦發現青年選民比較成熟,年輕選民不是以有突出形象為投票因素,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才是他們選擇的主因。

鄧詠駿指出,雖然各候選人都致力吸引二十三萬新選民,特別是年輕選民的支持,但他們的政綱沒有太大關注青年問題,令人覺得今屆選舉出現政綱空洞化的情況。所以希望各候選人能夠提出一些比較實際的建議,令選舉更有意義。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1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1 ----------

港聞
A11
成報

2004-09-09

青年投票最看重候選人操守

 【本報記者報道】青年人選票是各大政黨銳意吸納的對象,原來在青年人心目中,神聖的一票最願意投給「良好道德操守」的候選人,即使外形吸引或年輕都不能打動青年選民的「芳心」。

 「新青年論壇」於上月8日和9日在街頭成功訪問529名年齡介乎18歲至36歲的青年,當中57.5%為登記選民,受訪選民中有70.8%表示會在9.12投票,55%投票原因是「盡公民責任」,超過兩成為「促進民主發展」。調查機構認為近年的政治事件,喚醒年輕人對政治的關注,投票為表達聲音。

 全體受訪者挑選立法會議員的原因,以一分為非常重要,五分為非常不重要。結果1.45分的「良好道德操守」成為青年最重視立法會議員的因素,其次是1.69分的「議政能力強」,第三是2.03分的「有地區政績」,第四是2.06分的「民主信念」。

外形吸引最不重要

 青年人認為立法會議員「有吸引外形」是最不重要,得分3.54分,第二不重要的是3.41分的「年輕」,第三不重要的是3.18分的「有突出的形象」。

 在529名受訪者中,52.3%表示不會投票給較年輕候選人,只有18.5%表示會。100名受訪者表示,會投票給年輕候選人的原因,主要是年輕候選人有衝勁、彼此思想接近。

 受訪者關注的社會議題中,54.9%認為是經濟發展,50.5%認為是教育改革,35.1%是解決或緩和失業問題。

文章編號: 2004090902901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2 ----------

群英訪港
A03
香港商報

2004-09-09

社評
為香港為自己理性參與投票

九月十二日立法會選舉進入倒計時,各參選政黨和候選人的拉票活動正加速衝刺。三百多萬香港選民正面臨歷史性的抉擇考驗,他們三天後把選票投給哪些政黨和哪些候選人,對香港今後若干年的政制發展和政治生態,無疑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根據有關機構的調查,有相當多的合資格選民對於如何投票,迄今仍猶豫不決。各派政黨和候選人闡述過參選政綱或主張之後,部分選民仍不知該如何抉擇。甚至有部分選民覺得這個候選人說的很動聽,那個候選人話的也有道理,對於如何投票反倒更加茫然。這種現象十分正常,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選舉中亦司空見慣。畢竟投票是在做一個重大決定,持慎重態度值得肯定。

其實,把握選擇的標準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看選擇哪些人進入立法會對香港最有利,對自己最有利。因為,香港的前途和命運與每位港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香港搞好了,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每位市民均從中受益;香港搞亂了,政府癱瘓,經濟下滑,每位市民的利益必然受損。因此,選舉立法會議員,要本著對香港負責,對自己負責的精神,審慎投下自己的一票。

對於每位香港選民而言,行使投票權既是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也是履行對自己和對整體社會的責任。鑑於立法會在香港政制體制中佔據重要地位,其重要性已經由基本法清晰界定,不必贅述。過去的經驗證明,立法會由什麼樣的議員組成,哪些黨派的議員在立法會佔多數,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立法會做出什麼樣的決議,同時也決定著立法會與特區政府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講,選擇立法會議員等於選擇香港的政治生態,選擇行政與立法的關係,選擇立法會或將通過哪些決議,選擇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利益取捨。簡言之,選擇議員等於選擇自己以及香港社會的前途。

選擇立法會議員,還有一個要點,就是不光聽他說什麼,更要看他做過什麼,看他是否言行一致。應該從香港的全局考慮,把那些能貫徹執行一國兩制和基本法、能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能代表港人整體和長遠利益的人選進立法會。而對於那些口頭上天天講「民主」,但既不懂經濟,不關心民生穩定,政治文化水平又不高,只知道爭拗對抗,對香港無實際貢獻的人,則應毫不猶豫的拋棄之。

香港人向來以務實著稱於世。現在擺在港人面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利用好手中寶貴的投票權利,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才能維護每位港人自己的利益。因此選民們應理性思考,嚴格標準,慎重抉擇,做出對自己對社會負責的決定,以至於今後可以自豪地對下一代說,當年我投票,選擇的是香港的繁榮穩定。

文章編號: 20040909001010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3 ----------

時事
壹週刊
Nil
2004-09-09

千祈、千祈、千祈要投票

今年四月,曾蔭權給人大常委提交報告,指香港沒有足夠政治人才,加以參政團體「缺乏整體管治理念」,故此○七、○八雙普選的時機尚未成熟云云。單看數字,他似乎言之成理。九‧一二立法會選舉,有三十五張名單共八十八名候選人角逐三十個直選議席。議席儘管比四年前增加了六個,候選人名單卻比上一屆少了一張,候選人的數目則跟二○○○年完全一樣。那不正顯示香港欠缺政治人才嗎?可是稍為留意選情的人都知道,這趟選舉爭持激烈;無論是參選人的質素,以至選舉期間的種種風波,都可以說盛況空前。在這事實面前,雙普選時機尚未成熟之說,是不攻自破了。沒有錯,單憑數字並不足以掌握這趟選舉的實況。且不說黨魁病重到境外就醫這戲劇性發展,事前誰料得到自由黨的核心骨幹會放棄從功能組別出線,改而毅然投身直選?誰又料得法律專業人士會放下身段,落區洗樓拉票?至於名嘴參選,過程則更加曲折離奇了。是的,開放社會的選舉不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等額選舉,而引人入勝的,正是那層出不窮的變數。儘管數字本身不足以反映香港選舉政治的實況,可是數字還是重要的。起碼董建華政府(及北京)便不敢怠慢○三年七‧一五十萬人這個數字了。同樣,誰又可以蔑視去年一一‧二三,及今年七‧一五十三萬人這兩組數字?九‧一二立法會直選盛況空前,絕非事出偶然。這趟選舉是繼兩次七‧一大遊行後,再一次把香港人對董建華政府的完全絕望、對行政主導憲政架構的絕對不滿聚焦起來,展示給全世界看,香港非但具備全面普選的條件,更要北京兌現「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莊嚴承諾。怎麼樣才可以毫不含混地展示出這個共同願望?最具體不過的辦法,是在九‧一二創造出一個跟選舉政治日趨成熟這事實相匹配的數字來,這個香港人是絕對做得到的。九八年五月舉行過渡後的第一趟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不便創造了百分之五十三這個歷史性紀錄嗎?可惜兩年後到舉行第二次立法會選舉時,選民便踴躍不再——投票率下跌到百分之四十三,比上一趟少了近十個百分點。事後分析,投票率下跌跟金融風暴、對董建華政府不滿,都有關係。姑勿論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們總不成要北京兌現「港人治港」承諾,而又不履行公民義務吧!沒有錯,要有力地駁斥普選時機尚未成熟的歪論,香港人便得在兩次七‧一大遊行後,再用具體行動創造出另一個足以教香港人驕傲的數字出來!九‧一二,千祈、千祈、千祈、千祈要投票啊!

@請參考>@

文章編號: 20040909112005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4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駁斥指摘
A08
文匯報

2004-09-09

模擬票站開放供參觀

 【本報訊】今年立法會選舉將於週日舉行投票。選舉事務處在投票日前兩天,提早開放一個模擬投票站,供市民參觀。該模擬投票站位於黃泥湧道133號禮頓山社區會堂內,開放時間為9月10日和11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選舉事務處職員會在場向訪客示範正確的投票方法。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是次開放將有助令選民對選舉投票保密更具信心。

 他指出,他們於1998年立法會選舉首次開放模擬投票站,讓市民在投票前預覽投票站內的設施。除了前往投票的選民、觀察投票情況的候選人及其代理人和票站值班工作人員外,任何人士均不得在投票時間進入投票站。

選舉當日設501投票站

 選舉當日,全港將會有501個投票站,開放給逾320萬名登記選民投票,投票時間為上午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

 今屆立法會選舉有60名候選人競逐在17個功能界別的19個議席,另外11名功能界別候選人則已自動當選。地方直選方面則有88名候選人分35張名單分別競逐5個地方選區共30個議席。

 若市民希望得悉更多有關選舉的資料,包括候選人的政綱及其個人資料,可瀏覽選舉網頁www.elections.gov.hk。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5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駁斥指摘
A08
文匯報

2004-09-09

特區政府駁斥人權觀察報告 強調將確保9.12選舉公平公正誠實

 【本報訊】就人權觀察今天(九月九日)發表有關香港的報告,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在回應時表示:「人權觀察報告所載內容,歪曲香港真實情況。事實上,香港依然是全球最自由的城市之一,不單是香港社會本身,連國際社會也認同這個事實。」「特區政府絕不會容許市民行使這些自由的權利被削弱。

 發言人強調,「在選舉方面,我們都為香港擁有公平、公開和誠實的選舉,引以為傲。我們絕不會容許任何非法行為,損害香港在這方面的聲譽。」「有留意香港近期事態發展的人士都會注意到,我們已經主動和迅速地採取行動,確保九月十二日的立法會選舉能公平、公正地進行。」

 他強調,「投票保密受到法律的保障。回應市民的關注,我們已提高了在票站內拍照的罰則。我們必定會嚴正處理任何意圖影響選舉正常進行的非法活動。」「九月的選舉是我們邁向《基本法》內所訂明普選這最終目標的另一個里程碑。」

 發言人在回應中指出,「報告質疑中央落實『一國兩制』的決心,是毫無根據、沒有必要的。在香港,各種自由,包括言論、新聞、集會、遊行等自由,受到《基本法》的保障,並且建基於法治和司法獨立之上。任何人來到香港,都可以親身體會香港人每一天都在行使這些自由。」

 他還特別強調,「國家領導人已多次表示他們支持香港發展民主,並且重申普選是最終的目標。目前要討論的是達致這最終目標的速度和時間。雖然我們未能在二○○七年的行政長官和二○○八年的立法會選舉實行普選,我們依然有空間考慮如何進一步開放這兩次選舉的安排。在推動香港的政制向前發展方面,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政制發展專責小組會致力在社會內凝聚共識。

 【又訊】據法新社報道,紐約「人權觀察」組織週四發表報告,指責中國透過恐嚇和脅迫,在香港製造「毒性政治氣候」,以圖影響週日的立法會選舉,為親北京候選人營造有利環境。該組織聲稱,「香港的人權狀況明顯走下坡,而北京的愛國主義運動所創造的毒性政治氣候日益演變成暴力威脅的背景」。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6 ----------

港聞
A10
大公報

2004-09-09

模擬投票站明天開放

【本報訊】二○○四年立法會選舉定於九月十二日 (星期日) 舉行投票。選舉事務處在投票日前兩天提早開放一個模擬投票站,供市民參觀。

模擬投票站位於黃泥湧道一三三號禮頓山社區會堂內,開放時間為九月十日和十一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

選舉事務處在一九九八年立法會選舉時首次開放模擬投票站,讓市民在投票前預覽投票站內的設施。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說:「這項措施能令選民對投票保密更具信心。」他說:「除了前往投票的選民、觀察投票情況的候選人及其代理人和票站值班工作人員外,任何人士均不得在投票時間進入投票站。」

他續說:「開放這個模擬投票站,應可讓選民更明白整個投票過程是公開及公平的。」

選舉事務處職員會在場向訪客示範正確的投票方法。

選舉當日,全港將會有五百零一個投票站開放給逾三百二十萬名登記選民投票,投票時間為上午七時三十分至晚上十時三十分。

今屆立法會選舉有六十名候選人競逐在十七個功能界別的十九個議席,另外十一名功能界別候選人則已自動當選。地方直選方面則有八十八名候選人分三十五張名單分別競逐五個地方選區共三十個議席。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3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7 ----------

港聞
A04
明報

2004-09-09

社評
東莞公安有干預香港選舉之嫌

東莞市公安局昨日召開記者會,進一步披露民主黨立法會候選人何偉途涉嫌嫖妓案的資料,包括酒店房間內拍攝的半裸照片,以及何在獄中做運動、顯示健康良好的圖片。東莞公安部門在香港選舉前夕這樣做,不論主觀動機如何,其客觀效果是會對香港特區的立法會選舉造成影響,有違「一國兩制」原則,做法並不恰當。 東莞市公安局前天突然宣佈召開記者會,談論何偉途案,其發言人解釋說,是為了回應香港一些組織及其頭面人物不斷對公安執法行動抹黑攻擊;當被問及為何選擇在立法會選舉前4 天召開時,發言人沒有回答便離開。我們認為,內地公安並沒有充足理由在這個敏感時候召開昨天的記者會,理由有三:

(一)何偉途案曝光首數天,民主黨及其領導人物確曾批評公安局政治迫害及屈打成招,但很快便調整立場,轉為低調處理,以人道理由爭取早日釋放何,過去兩周均是如此,東莞市公安局昨天所指的遭某組織不斷抹黑必須回應,似與事實不符。

(二)何偉途事件成為香港立法會選舉的一個具爭議的話題,連日來的電視選舉論壇上,左派政團經常以此事件質疑民主黨,報章對此亦有廣泛報道,東莞公安部門既然有留意香港輿論,不可能不知道何偉途案對選舉有影響,仍然選擇在投票前夕高調重提案件,難免令人認為是有意影響香港選舉。

(三)香港傳媒查詢何偉途案多時,公安部門如果想及時回應,在兩個多星期前就應該回應了;既然不急於回應,便應該留待選舉日後才作計較。在毫無客觀迫切性下突然召開記者會,既不是翻案,亦不是放人,只為描畫案情,加深公眾印象;對於為何選擇這個敏感時間,公安發言人又未能提出合理解釋,實在難以洗脫干預選舉的嫌疑。

除了召開記者會的時間距離選舉太近,記者會的內容和處理方法,也有令人質疑之處。東莞公安當局也許想證明何偉途曾多次嫖妓,並無冤枉或重判,所以出示涉案圖片。然而,由於何偉途沒有經過公開的、公平的審訊,現在又身陷囹圄,又無律師代表,全無申辯機會;因此,公安部門的做法,容易被人批評為對被告人不公平。

同樣的材料,同樣的指控,如果是在法庭上提出,公眾的感覺會很不一樣。

民主黨對事件的回應相當克制,只強調希望何偉途早日獲釋,對公安召開記者會的動機不作評論,這個務實的取態,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就算何偉途真的嫖妓,也是他個人道德問題;今次對民主黨及其領袖的真正考驗,是能否秉公處理。

其他政黨同樣可從何偉途事件中汲取教訓:整頓黨紀,提高對黨員操守的要求;因為從政而受各方監察是無可避免的,唯有督促黨員謹言慎行,萬一出事,必須秉公處理,從嚴處分,才能保持公眾對政黨和從政者的信任。

文章編號: 2004090900400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8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作賊心虛
A06
文匯報

2004-09-09

王紹爾促律師會查涂謹申

 【本報訊】(記者 葉詠儀)民主黨九龍西立法會候選人涂謹申「買樓醜聞」事件,民主黨一直採取「迴避及刻意將事件淡化」的態度,引起外界不滿,「跟進民主黨及涂謹申涉嫌串謀詐騙公帑關注組」成員陳雲生及王紹爾昨日到民主黨總部,遞交一封請願函件,要求民主黨主席楊森在立法會選舉前,公開向公眾交代,他們今日將致函香港律師會,要求對身為律師的涂謹申進行紀律聆訊。

遞信促民主黨公開交代

 關注組在昨日致民主黨的函件中表示,民主黨與涂謹申以公帑供樓涉及串謀詐騙行為,而塗沒有申報擁有「匯標」股份更是違反了立法會申報制度,是誠信問題,不可能以道歉了事。關注組又質疑,「信託書」可能屬偽造文件,是在事件曝光後才補辦。

 他們希望民主黨主席楊森,及是次醜聞的主角涂謹申在立法會選舉前公開交代事件,並與關注組進行討論,不要逃避及淡化與轉移視線。

 另外,陳雲生又稱,涂謹申「買樓醜聞」所涉及的行為,與《律師執業規則》內第2條一般行為操守,包括他的獨立性或正直品格,以及他的個人名譽或律師專業的名譽發生衝突,關注組將會在今日以傳真方式,去函律師會要求他們向塗進行內部聆訊。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2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9 ----------

港聞
A06
新報

2004-09-09

召開記者會反駁「某些組織不斷抹黑」 公安再證何偉途嫖妓

立法會選舉進入倒數第三天,東 莞市公安局昨再次召

開記者會,通報 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被指嫖妓案件詳情,並首次公開八月十三日公安進行百日掃黃行動時,何被捕時赤裸及房間證物照片,公安局指何供出零一年至今,已多次在深圳嫖娼,今次被補是證據確鑿,再次通報情況,是要反駁某些組織不斷抹黑公安。而據當地消息透露,何不會在短期內獲釋。

至於何偉途會否提早獲釋,公安局發言人則指這不是通報範圍,未有作答,但表示何目前身體基本健康,不符合豁免收容教育規定。

聲稱判罰並無不公

公安局發言人李澤林表示,原本只是百日行動一件普通治安案件,據有關規定,公安不必對外通報案情,但由於「香港某些組織及其頭面人物,在事發之後,仍然誣衊及攻擊警方,指證據是造出來的,處罰過重等等,一而再,再而三歪曲事實,對我公安機關執法活動抹黑,散佈了許多不符合事實的言論,混淆視聽,因此我們不得不再次召開案情通報會」。

李澤林並公佈何偉途被捕後的口供,指出何供出,早在本年七月底,與今次案中周姓湖南女子,在酒店內發生性行為,還說「如果不是正有人查房,一般都會畀幾百元人民幣予周小姐」。李稱,何亦供認從二零零一年開始至今,多次在深圳市嫖宿,先後與卡拉OK、歌舞廳侍陪女周某及兩名彭姓女子發生過性關係,並支付她們數百至一千元的金錢。李澤林稱公安局認定何偉途行徑惡劣,但肯主動交代違法亂紀事實,認錯態度良好,故對何判予六個月收容教育。公安今次行動全是依法辦事,文明執法,判何收容教育六個月,不存在不公。

公安局後來展示何偉途在東莞大朗收容教育所的生活照片,何與其他犯人一起做運動。就何偉途太太曾要求何「保外就醫」,公安局指何生活正常,經醫院全身檢查後,確定何偉途身體基本健康。李澤林稱何雖然患有乙型肝炎,但不具有傳染性,不屬於國務院關於《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因患有性病及其他急性傳染病,可以不予於收容教育的對象。

強調沒有特別針對

面對傳媒追問為何選擇此時進一步通報案情,發言人則未有回應,他強調何被捕事件曝光後,才知道他是香港今屆立法會選舉候選人,他強調公安局沒有特別針對他。

何偉途在八月十三日於虎門一酒店被捕,何被指嫖妓,東莞市公安局上月已召開過記者會,說明何嫖妓的證據,何偉途太太曾要求特區政府協助,令何可盡快返港醫治肝病。而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李華明在事發後曾指出今次是政治抹黑及嫁禍事件,指當地公安有屈打成招之嫌。本報記者報道

文章編號: 20040909033011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0 ----------

要聞
A06
星島日報

2004-09-09

社評
立會選舉後仍有激戰

立法會選戰白熱化,時興互指對方「抹黑」,連東莞公安局昨日也以「抹黑行動受害人」身份召開記者會,公佈民主黨立法會候選人何偉途被捕時的證物照片,「還我清白」。

何偉途上月中被指嫖妓在東莞被捕,消息傳出後,民主黨曾公開懷疑他是屈打成招,把事件包裝成政治誣陷和逼害,近日亦有不少評論指何雖然和人發生性關係,但事前沒有金錢交易,最多只是偷情,不應以嫖妓罪拘留。東莞公安局昨日作出回應,比以前詳細地講述何偉途被捕及接受勞教的因由,又發放他赤膊被捕時及接受勞教生活的照片,強調沒有虐待他,也不是基於政治原因拘捕和扣留他。

重提嫖妓醜聞惹猜測

自從何偉途及同時被捕女子的招供內容上月曝光後,民主黨和何偉途家人已經轉趨低調,公安事隔一個月後再度澄清,雖然有學者認為,內地公安既然有事實在手進行反擊,根本毋須理會時間是否敏感,外界也很難質疑背後的動機,但無論如何,昨日的記者會難免產生一定的政治後果。

本來,時間已沖淡了港人對何偉途事件的印象,大家的注意力亦轉向月來接二連三的選舉爭議和其他負面新聞,或者是國家金牌選手訪港。這次記者會充分起到令港人重溫記憶的作用,而且附以物證圖片說明,幫助大家掌握「犯案現場感」,還透露先前從未曝光的何偉途其他嫖妓招認,對像包括三位指名道姓的娛樂場所侍陪女郎,指自己三年來一直與她們保持親密接觸。

雖然民主黨強調事件對選舉影響有限,但公安局幾招連消帶打,可能打擊何偉途所屬選舉名單的票源,尤其是最憎恨男人北上尋歡的已婚女性選票。這些選票不一定改投親中政黨,部分選民可能乾脆放棄投票,也可能把選票改投泛民主派其他候選人。

短暫安寧恐如過眼雲煙

對於何偉途事件,很多人純以選民改變投票對象的效果分析,反而沒有留意整個政治氣候。假如公安是有心在選舉前再打擊民主黨選舉的說法是成立的,這顯示內地和民主黨關係非常緊張,這種不安狀態在選舉後不但不會消散,反而會更加強烈。

立法會選舉臨開戰幔時,曾經泛起民主派和中央和解的氣氛。不過,何偉途事件掀起民主黨自我保護機制,加上內地部門的反擊,顯示雙方的互相猜忌仍深,要破冰並非一帆風順。

「和解」是本港民心所向,現時民主派和中央在選舉期間,都避免製造對峙緊張氣氛。不過,選舉過後,新一屆立法會將要面對民主進程問題、按照《基本法》廿三條立法問題,連串的政治議題陸續有來,中央與民主派若難取得共識,雙方的政治惡鬥還會陸續出台,眼前短暫的紓緩恐怕只會是過眼雲煙。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7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1 ----------

文匯論壇
A18
文匯報

2004-09-09

■藍鴻震 前民政事務局長
選民態度回復理性

 九月十二日的選舉,相信會是一次較健康的選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競爭下,香港當前最迫切的是生存和競爭力的問題。當前市民最希望選出真正的賢能之士,踏踏實實地為香港尋找出路,創造更美好、安定、繁榮的明天。那些只管做騷,找一時過癮和刺激的候選人,相信並非大多數市民的選擇。

 承接去年七一遊行之勢,今年七月一日的遊行號稱有53萬人參加,令反對派一時間彷彿氣勢如虹,還聲稱要組織「鑽石名單」參加今屆立法會選舉,以爭取超過三十席的過半數議席。隨後又有三名電台節目主持,聲稱受到不同形式的壓力,包括內地官員干預而封咪,令香港一些市民懷疑是否真有其事,甚至引來部分國際知名傳媒報道,使反對派的聲勢一時無倆。

選情日趨平衡

 然而,港人並非如一些人想像般愚昧,尤其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之時:不少專家學者以科學方法,包括衛星圖像分析,證明今年的七一遊行人士根本不可能超過20萬人;所謂不同形式的壓力也不過是空談,內地的退休官員也公開澄清,致電電台節目主持不過是希望朋友聚舊,言論自由受壓的說法隨即不攻自破;反對派幾經協調,多個選區合組「鑽石名單」的計劃也告吹,加上民主黨的何偉途和涂謹申事件,對選情構成一定程度影響。

 即使反對派一直視為座右銘的07/08年雙普選問題,隨著中央政府作出決定不會在07/08年落實普選,不少市民也開始明白,再繼續堅持下去也不切實際,甚至可能令中央特區關係更差,落實普選的道路愈走愈遠。

 在上述種種因素影響之下,選情日趨平衡,反對派也不敢再提爭取過半數議席之說。九月十二日的選舉,相信會是一次較健康的選戰。不過,筆者認為今次選舉有幾點值得注意的:

需要實質政策的理性討論

 首先,各主要政黨似乎只糾纏在07/08年雙普選的問題,並且互相指摘和批評。在不少競選論壇上,往往只見候選人互相謾罵,實質政策的理性討論乏善可陳。這樣是否香港之福呢?

 第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競爭下,香港當前最迫切的是生存和競爭力的問題。香港當前市民最希望選出真正的賢能之士,踏踏實實地為香港尋找出路,創造更美好、安定、繁榮的明天。那些只管做騷,找一時過癮和刺激的候選人,相信並非大多數市民的選擇。

市民以理性角度分析事情

 事實上,回歸七年以來,香港經歷了金融風暴,近六年的通縮、失業率也持續高企,加上政府部分施政令人失望,這種種因素的確令市民積聚不滿的情緒,並造就不少機會給反對派無理指摘政府。但隨著中央採取連串對港新措施,包括自遊行以及落實CEPA和「9+2」泛珠三角合作等,再加上外圍經濟好轉,香港今年經濟逐步穩定復甦,市民也開始回復以較理性的角度分析事情。因此,相信今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市民也會以較理性務實的態度投票,並以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健康發展為依歸。

 另一方面,香港整體氣氛好轉也有賴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去年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成功升空後旋即訪港;剛在雅典奧運會奪得金牌的五十名國家運動員,最近也專程來港與市民分享光榮。這種種安排,都為香港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也令港人更能,並以平和、理智的角度看待事情。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8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2 ----------

聚焦
B01
香港商報

2004-09-09

莞警公佈物證不容被抹黑何偉途嫖娼露點照曝光

昨天下午四時,東莞警方在東莞賓館舉行新聞發佈會。對本港媒體進一步澄清何偉途嫖娼案的有關案情。廣東東莞市公安局發言人昨日受權特別聲明︰香港某些組織及其頭面人物借香港立法會選舉臨近之際,公開散佈其民主黨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在東莞因嫖娼被收容教育是故意捏造,和所謂「政治迫害」的謠言,完全是顛倒黑白,歪曲事實。商報記者鄧世飛

這是東莞警方繼8月17日就何偉途一案舉行記者會之後,又一次召集本港媒體舉行通報會。此次通報會與上一次不同的是,警方介紹情況更具細節,且出示了有關物證圖片及何在收容所內的生活情況。

東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何偉途是東莞警方在打擊街頭犯罪百日行動中的一件治安性案件,警方本不必對外通報案情,但因香港某些組織及其頭面人物,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東莞公安機關的執法行動進行歪曲誹謗,甚至於8月1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後,仍以證據不足等為由攻擊警方,並散佈了許多失實的言論,為此,警方不得不再次召開案件通報會,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酒店嫖娼物證確鑿

男呼女為「小蘭」,女稱男為「何大哥」東莞公安局發言人李澤林在發佈會上重申,何偉途一案是東莞警方在打擊街頭犯罪百日行動中的一件治安性案件。今年8月13日凌晨,東莞市公安據省廳的統一部署,進行例行檢查,摧毀四個賣淫窩點,抓獲涉案人員13人之多。其中包括正在實行嫖娼行為的港人何偉途。警方在檢查虎門鎮匯源酒店的時候,在該酒店1410房有一對全身赤裸的男女,經過初步調查,男子僅知道女子姓周,稱該女子為小蘭,該女子亦只知男子姓何,稱該男子為何大哥。警方經進一步調查後,得知該男子為港人何偉途,現年46歲,G0508××(A),住九龍觀塘區,查明其職務為吉田香港有限公司營業部經理,已婚。而涉案女子姓周,23歲,為安徽省天長市人,為虎門某酒店卡拉OK的小姐。民警還在房間的垃圾桶內搜出一個避孕套包裝袋,及有血漬的衛生紙,並在何的行李中查獲4個未用過的避孕套。鑒於何與周有賣淫嫖娼的嫌疑,警方隨後按照有關規定,將兩人帶回留滯審問。

在警方的初步審訊中,何偉途就交代,8月17日凌晨,他專行進入虎門匯源酒店1410號房,隨後,由何的約定,「小蘭」也進入了該房。兩人相擁互吻,起初,小蘭因來月經不願與何發生性關係,而何偉途卻執意要求與之發生性關係,並動手脫掉小蘭內褲。兩人發生了性關係。何偉途交代稱︰「若無公安來查房,我一般都會給幾百元人民幣給周小姐。」何還交代,他於7月30日晚在同一酒店的1718房,同小蘭發生了性關係,並付給小蘭人民幣1000元。而對以上事實,周文蘭供認不諱。在警方的進一步調查中,何偉途不僅交代了與周文蘭嫖宿的事實,還同時交代,從2001年至今,在深圳某卡拉OK歌舞的四陪女彭玉金等人發生過性關係,並支付給他們數額不等的金錢。警方據何偉途的交代,先對彭玉金等人進行調查,證實了何所說的是事實。

依法處罰量刑準確

對於何偉途的處理情況,警方認為,何偉途與周文蘭之間的行為是不特性的兩性之間以金錢實物為交換,發生不正當性關係的賣淫嫖娼行為,何明知周文蘭來月經的情況下,執意與之發生性關係,行徑惡劣,鑒於何與周文蘭、彭玉金等淫女多次嫖宿。公安機關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嚴禁賣淫嫖娼的決定》第四條,國務院《關於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方法》第七條、第九條之規定。在掌握了何偉途與周文蘭、彭玉金等人多次嫖宿的確鑿證據,並充分考慮何偉途主動交代違法亂紀事實,認錯態度較好後,以何作出了收容教育六個月的處理決定。何在調查審問中,還同時交代,他從2001年至今,在深圳多次與湖南籍賣淫女子周艷、彭敏麗等嫖宿的行為。公安機關根據調查,證實其所交代為事實,東莞市公安局在查處何嫖娼案中,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確實,適用法律正確,嚴格依照法律文明辦案,不存在任何不公的問題,對何的處理體現了重事實,重證據。而公安機關今年以來在對境外人員在內地嫖娼的案件中,一直都遵循以上規定進行處理。

有悔意所內受人道待遇

警方發言人稱,何偉途被收容教育之後,受到了良好的人道待遇。東莞公安機關於8月19日,將何送到了收容所,並對何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結果表明,何身體基本健康。雖患有乙型肝炎,但其病情不具有傳染性,不屬於國務院《關於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第二款規定的因患有性病以及其他急性傳染病,可以不予收容的對象。據介紹,何偉途在收容其間,公安機關將按照公安部收容教育所管理辦法43條規定,定期對何進行身體檢查。此外公安機關給予其他方面良好的人道待遇,目前何身體健康,生活狀況、居住環境良好。其對自己的違法亂紀行為的悔改態度也比較良好。

公佈事實以正視聽

警方發言強調,嫖娼案只是一般性的嫖娼治安案件,東莞公安機關是在打擊街頭百日行動中,在例行檢查中抓獲何偉途的,直到何嫖娼案在境外曝光之後我們才知道何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定例行了保護該案中個人隱私的義務,警方本來不打算公佈這個案情,但香港某些組織及其頭面人物在事發後不顧事實真相開記者會,發佈一些極不負責任的言

論,污蔑我們,講「內地公安隨意抓人,屈打成招,證據不足」等等。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澄清事實,以正視聽。

文章編號: 20040909001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3 ----------

港聞
A10
大公報

2004-09-09

陳雲生王紹爾約晤民主黨 促投票前交代涂謹申事件

【本報訊】涂謹申涉詐騙公帑醜聞關注組成員陳雲生及王紹爾昨日提出公開信,邀民主黨在本週六前討論「涂謹申醜聞」。陳雲生及王紹爾表示,週日便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民主黨有必要清楚交代事件始末,讓選民作出投票選擇。

陳雲生及王紹爾今天會去信律師公會,指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在涉嫌詐騙公帑醜聞事件中,可能已違反律師執業規則。

陳雲生及王紹爾昨日登門到訪位於太子的民主黨總部,要求約見民主黨高層,討論涂謹申醜聞事件,但民主黨職員表示,高層悉已外出。陳雲生與王紹爾向民主黨留下「致民主黨主席楊森及涂謹申議員公開信」,正式要求會面。

這封公開信指出,民主黨及涂謹申等涉嫌串謀詐騙公帑一事,已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就此事民主黨及涂謹申承認疏忽並作出道歉,表示會成立三人小組作出調查(但一直未成立)。公眾認為,民主黨及涂謹申只是想把此事定性為疏忽,以淡化事件。作為市民一分子,特別認為此事件涉嫌如下三點,民主黨須向公眾作明確交代:一、民主黨與涂謹申以公帑供樓是串謀詐騙行為。二、涂謹申沒有申報擁有「匯標」股份是違反立法會申報制度,是誠信問題,不能以道歉了事。三、「信託書」是屬偽造文件,事件曝光後才補辦。陳雲生及王紹爾希望就上述三點,在本月十一號前約晤楊森及涂謹申進行討論,時間及地點由民主黨決定。

陳雲生及王紹爾表示,週日便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民主黨有必要清晰交代事件始末,讓選民作出投票選擇。如果民主黨不接受邀約或安排在選舉後才會晤,顯示他們意圖淡化事件或轉移視線。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4 ----------

香港新聞
A11
香港商報

2004-09-09

模擬投票站明開放

【商報專訊】選舉事務處在本星期日立法會選舉日前,提早開放一個模擬投票站供市民參觀;模擬投票站位於黃泥湧道禮頓山社區會堂內,開放時間為本星期五及星期六(11日和12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供市民參觀模擬投票站的措施,能令選民對投票保密更具信心。除了前往投票的選民、觀察投票情況的候選人及其代理人和票站值班工作人員外,任何人士均不得在投票時間進入投票站。

發言人續說,開放這個模擬投票站,應可讓選民更明白整個投票過程是公開及公平的。而選舉事務處職員會在場向訪客示範正確的投票方法。選舉當日,全港將會有501個投票站開放給逾320萬名登記選民投票,投票時間為上午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

今屆立法會選舉有60名候選人競逐17個功能界別的19個議席,另外11名功能界別候選人已自動當選。地方直選方面則有88名候選人分35張名單分別競逐5個地方選區共30個議席。

文章編號: 2004090900100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5 ----------

港聞
A01
蘋果日報

2004-09-09

頭條
立會選前四天 展示18照片 公安數臭何偉途 學者:手法有違國際觀念

【本報訊】被指在內地嫖妓的民主黨立法會選舉候選人何偉途,已遭「收容教育」近一個月,在尚有四天便到9.12投票日的關鍵時刻,東莞公安局昨日突然再次舉行案情通報會,聲稱何偉途除東莞外還在深圳嫖妓,並即場展示十八張何被捕時及在收容所的照片,甚至連染有妓女經血的毛巾相片亦一併公開。香港法律界學者對公安手法大表嘩然,質疑何遭不公平對待之餘復遭侵犯私隱,批評東莞公安有政治目的意圖打擊民主派選情。

記者:羅偉光

東莞公安在昨日的案情通報會上,即場向記者展示出十八張照片,包括何偉途被捕時赤裸上身的照片,及指是周文蘭的憲生巾、染有經血的毛巾、安全套的包裝袋等。公安指何偉途當日是強迫安徽女子周文蘭在月經期間進行性交,出示了有關「證據」。公安同時展示一些何在拘捕期間的生活照,可見何在打籃球、羽毛球及跑步的情況,其中一張更顯示何笑容滿面。公安強調何的居住環境合乎人道,表明他的肝炎狀況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

指何三次在深圳宿娼

公安再強調拘捕何的時候,並不知其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身份,反「加碼」指何的嫖妓情節十分惡劣,聲稱調查後發現何自○一年開始已先後多次在深圳宿娼,並公開另外三名賣淫女的姓名和籍貫,但鑑於他「主動交代及態度良好」,「收教」半年已是從輕發落。公安又謂再舉行記者會是由於有香港媒體及組織指他們偽造證據及屈打成招,不得不澄清。

東莞公安局的做法引起本港法律界嘩然,香港大學法律系系主任陳文敏指出,除了多幅照片外,公安局昨日沒有披露案件的新資料,令人質疑突然在投票日前再次舉行記者會的目的,「時間上好巧合,點解唔喺下星期先公開呢?」他又說此舉對何偉途不公平,關鍵是內地的行政拘留制度由公安機關行使權力決定,沒有獨立的司法程序審訊,「其實何偉途一直獲不公平對待,咁耐以來都係公安單方面講案情。」

港大法律專業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批評,公安向記者展示何偉途被捕照片「好唔妥當」,在香港或其他普通法治地區,證據一般要在法庭上展示,公安做法會令港人覺得違反保障當事人私隱的原則,而根據目前由公安單方面公佈的資料,根本難以判斷公安的說法是否完全合乎事實,「處理手法違反國際社會可以接受嘅觀念。」

單方面公開案情不公

熟悉內地法律的中文大學中國法制研究計劃榮譽研究員王友金認為,公安做法明顯有政治目的,希望可起打擊民主派選舉形勢的作用。他說按照內地法規,公安做法沒有問題,因為公安是在何偉途承認案情後才公開上述照片,目的是證明公安做法恰當,不過不能斷定事件已真相大白,「有冇冤枉,要等何偉途放出嚟後講清楚先知道。」

城市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梁美芬指公安舉行記者會是非常罕有的做法,公開案件資料有「宣傳打擊」的意圖,可能是要向外顯示執法正確及掃黃決心,而在現行公安機關可運作權力決定行政拘留制度下,公安單方面公開案情資料,當事人卻沒有澄清機會,反映制度重大漏洞,在保障當事人權利方面應加以改革。

何偉途上月十三日凌晨在東莞虎門一間酒店房間內,被當地公安以嫖妓罪名拘捕,同時被捕的是二十五歲安徽女子周文蘭。民主黨事後表示懷疑何被插贓嫁禍,東莞公安局隨即舉行記者會公開拘捕何的經過,至昨日進一步公開「詳情」。何偉途太太昨表示,由於丈夫仍在內地,不評論內地公安部門的做法。

何偉途簡介

  年齡 46歲

  職業 營業經理

政治聯繫 民主黨

主要公職 觀塘區議員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何偉途事件

民主黨 / 公安版本

民主黨16/8記者會

經過:公安闖入房間推何入廁所毆打及指他嫖妓。

指控:公安要何簽悔過書,何一度拒絕而遭毆打。

東莞公安局17/8記者會

經過:公安闖入酒店房內發現何與一女子赤裸在床上。

指控:何與周姓女子兩度宿娼。

東莞公安局8/9記者會

經過:公安在房間裏撿獲染經血的毛巾、憲生巾及安全套的包裝袋。

指控:何偉途承認嫖妓並供認過去三年曾在深圳與三名妓女有交易。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00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6 ----------

港聞
A02
蘋果日報

2004-09-09

民主黨料何偉途事件影響輕微 湯家驊:勿受抹黑 抹金  動搖

【本報訊】愈接近9.12立法會選舉投票日,「抹金」及「抹黑」的消息愈多。中央近日先後放寬更緊密經貿關係下港人北上就業及創業的安排,並安排數十名奧運金牌運動員訪港,但在這些「抹金大禮」外,昨日東莞公安卻舉行記者會,高調重提何偉途涉嫌召妓事件。多位民主派候選人及學者均指種種事件顯示,有人想左右選情,打擊民主派支持者的投票意欲。出選新界東的45條關注組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呼籲選民,不要受連串抹金 及抹黑事件影響投票意向。 記者:莫劍弦

民主黨在東莞公安舉行記者會後發表聲明,發言人羅致光指,由於公安局單方面披露資料,而民主黨無法接觸何偉途,故對有關資料不予置評,民主黨也不想猜度公安局再次舉行記者會及披露有關資料的動機。他稱不能估計事件對選情的影響,但由於事件發生已有數星期,估計即使有負面影響,也是輕微的影響。

不過,有民主黨地區人士相信,當局的做法難免令市民再想起何偉途事件,「可能會令我地流失一啲婦女票,但唔排除會令人更加覺得事件有政治因素,多番同情票。」

對何家人不公平

民主派候選人普遍認為事件涉政治考慮。湯家驊指民主運動是社會運動,並非只是投票支持某個候選人,他呼籲支持民主派的選民,不要為近日負面新聞及中央不斷送禮而影響取向,「現階段任何抹黑或抹金行為,都唔應該影響港人投票取向。」他希望選民不會投廢票,「每張廢票都畀機會自由黨同民建聯控制立法會。」

作為何偉途競選拍檔的九龍東候選人李華明認為,何偉途太太才是事件的受害者,東莞公安局今次的做法對何偉途家人不公平,「何偉途事件已經淡化,家又講,只會令佢家人傷心。」同區對手鄭經翰直指當局做法明顯是想打擊民主黨,拉低投票率,但只會令選民反感,幫民主黨拉票。民建聯陳鑑林卻認為,東莞公安公開證據,並不存在抹黑,選民可以自行判斷。工聯會陳婉嫻不肯評論事件。

奧運騷被指造勢

公安做法被指打擊民主派選情,外國傳媒則認為中央近日連串送大禮行動,是希望藉營造昇平氣氛,側面支持親北京政黨。《亞洲華爾街日報》及《紐約時報》均發表評論文章,指北京政府企圖利用奧運金牌運動員訪港,為香港親北京政黨候選人造勢。《亞洲華爾街日報》認為,北京在9.12立法會投票日前安排奧運金牌運動員訪港,毫無疑問是想利用他們,為親北京政黨候選人爭取支持;北京明顯是想將愛國主義帶入選舉中,阻止民主派取得立法會的過半席位。

《紐約時報》認為,北京安排奧運金牌得主訪港,是借此為特區政府創造良好氣氛。

何偉途被指嫖妓事件發展

8月13日 何偉途到內地公幹期間,在東莞市匯源海逸酒店內被捕

8月16日 民主黨透露,何偉途被內地公安以涉嫌嫖妓為由扣押,何妻稱相信丈夫無辜

8月17日 東莞市公安局舉行記者會,指何嫖妓證據確鑿,表示在其酒店房內撿獲安全套包裝袋及染血憲生紙,又強調沒屈打成招

8月18日 民主黨代表何妻,透過港府向內地公安部門申請何保外就醫

8月24日 選舉管理委員會諮詢律政司意見後,認為何在內地的「拘留」不等同「監禁」,故其立法會選舉候選人資格仍有效

9月8日 東莞市公安局再舉行記者會,指何承認先後多次在深圳嫖妓,並出示多張何被拘捕時及目前在收容所狀況的照片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00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7 ----------

商報論壇
A09
香港商報

2004-09-09

選舉應重誠信和政績

立法會選舉正進入白熱化階段。綜觀選戰,「民主派」大打「理念」、「悲情」牌,愛國派則大打「穩定」、「建設」牌。

本刊先前指出,本地政治上的兩大派,不能採取西方政治學的判別標準,也不能以是否高舉「民主」這一旗號作為判別標準。因為在政治上,愛國陣營也主張民主,也不反對普選,差別只在具體落實普選的時間上,但這一差別卻反映出兩派對中央政府的尊重截然不同,反映在對「一國先於兩制」、「高度自治並非完全自治」、「港人治港以愛國者為主體」等有關一國兩制的基本問題的理解上存在根本差異。

「民主」、「普選」牌是今次「民主派」混淆視聽的一種競選策略。回想過往選舉,「親中」牌曾成為選舉的票房毒藥,而1997年以來,隨著「一國兩制」的順利落實,特別是內地社會經濟飛速增長,加之兩地經濟快速融合,這張牌已打不響,「民主派」就利用回歸後港府在一些問題上施政失誤、政府聲譽不佳,封對手為「保皇黨」,去年更乘政府「23條」立法不成,打起了「民主」、「普選」牌。但其本意還在「拒中」,中央否決07、08雙普選後,民主派的激烈對抗言行已充分表明了這一點。

政績一直是「民主派」的軟肋,「民主派」雖經常以「捍衛港人利益」自居,可人們對他們的普遍印象是「有破壞、無建設」。「民主派」口口聲聲說「愛國」,「要與中央溝通」,動不動「以道德審判政府及官員」,可是隨著近期有關「民主派」醜聞的不斷暴露,人們不能不懷疑「民主派」政客的誠信。

面對即將到來的「9.12」立法會選舉,選民應投下神聖一票,保香港繼續繁榮穩定。

文章編號: 20040909001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8 ----------

港聞
A06
大公報

2004-09-09

選戰 內窺
論壇變質惡人當道民主何在?

最近,有多家電子傳媒舉辦立法會選舉論壇,由於泛民主派參加直選的候選人名單多,在人數上佔優勢,因此他們經常在這類場合對民建聯候選人發動輪番攻擊,而且還喜歡「自問自答」,不給民建聯候選人表述立場的機會。更有甚者,有個別論壇主持人也「身份錯亂」,參與攻擊、嘲弄民建聯候選人,令這類論壇變質,幾乎淪為泛民主派的競選工具。本報記者

昨天,有聽眾打電話給本報,投訴在香港電台九龍西直選論壇上,除了泛民主派候選人圍攻民建聯候選人曾鈺成之外,這場直播節目的港台主持人也誤導聽眾,嘲弄曾鈺成,十分不公道。

港台主持人語帶嘲弄

事件經過大致如下:昨天上午在何文田舉行的直播辯論進行到尾聲時,每個名單的發言時間都所剩無幾。港台主持人說,曾鈺成有兩秒鐘,馮檢基有一分十一秒,曾鈺成兩秒鐘夠不夠問馮檢基一個問題?與馮檢基同屬民協的另一位候選人廖成利搶著說,他想用這兩秒鐘問曾鈺成一個 Yes或No的問題。他提到去年的二十三條立法和「七一遊行」,問曾鈺成「新一屆立法會對二十三條立法,你贊不贊成出白紙草案? Yesorno? 」主持人對曾鈺成說,你可以選擇不答, (因為) 只有兩秒鐘。曾鈺成說,「大家見到這是一個不公平的辯論,如果將來的立法會唔想咁,投民建 聯(一票) 。」話音未落,夠鐘的鑼聲響了。港台的主持人停頓了一下,接著邊笑邊說,「我在收音機裡聽到,你叫投民建聯的一句出唔到街。對唔住,只有兩秒鐘。」

實際上,說曾鈺成呼籲投民建聯一票的最後一句話出唔到街完全是講大話,因為聽眾從收音機裡清清楚楚聽到這段對話。這位聽眾對本報表示,港台這位主持人幸災樂禍的聲調說明他不僅是在講大話,而且是有意欺騙在何文田愛民商場出席論壇的眾多選民,這種利用主持人身份打擊、嘲弄民建聯候選人的行為極不公道,有違其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應當受到譴責。

學者身份施人身攻擊

自從立法會選舉「開戰」以來,泛民主派利用論壇圍攻民建聯候選人已是家常便飯,而他們的支持者則往往以學者、評論員等身份主持論壇或接受媒體訪問,用「隱形之手」打擊民建聯,變相幫泛民主派拉票。有報道指出,在浸會大學學生會舉辦的九龍西候選人選舉論壇上,擔任主持人的浸大宗教及哲學系高級導師陳士齊,對曾鈺成的攻擊性提問比曾鈺成的對手還尖銳,簡直是人身攻擊。事後這位「學者」承認,「呢啲學生會論壇,擺名車馬砌佢」,他並承認參與過民主倒董力量的會議以及提出火燒《基本法》。

泛民主派及其支持者在各種論壇上「圍剿」民建聯候選人,而且還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佔用時間,不給對手回答問題的機會,試圖加深聽眾對其一面之詞的印象。泛民主派的個別候選人甚至靠大聲吼、扮惡鬼來恫嚇民建聯候選人,沒有一絲民主的味道,完全是惡人當道。如果讓這樣的人當選,下一屆立法會肯定會亂成一團,令建設香港成為空話。

九龍西選區除廖成利、馮檢基、曾鈺成等三張名單之外,還有劉千石名單以及分別由涂謹申和柳玉成領頭的另外三張名單。

文章編號: 2004090900200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9 ----------

港聞
P01
都市日報

2004-09-09

頭條
東莞公安稱何偉途另涉3宗嫖妓案

在九龍東參選立法會選舉的民主黨成員何偉途,涉嫌嫖妓一事有新發展,東莞公安局昨午突然召開記者會,公佈新一批資料,包括何被捕的部分口供內容,及十多張他在收容所的生活照。有關資料更指何偉途自2001年開始,多次在深圳嫖娼,並公佈3名涉案的湖南女子姓名。

公安直指何偉途行徑惡劣,但沒有回應為何在距離本港立法會選舉前三天舉行記者會,又稱何不符保外就醫條件。民主黨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稱,相信事件不會影響立法會選情。

東莞市公安局再次召開的記者會,並未如外界估計般提早釋放何偉途,或應其妻要求,批准何保外就醫,而是公佈何嫖妓案件的證物照片,其中包括何於8月13日凌晨被捕時,上半身赤裸的照片,及涉案酒店房間的狀況,包括床上男女內褲放置位置等;公安局同時發佈了十多張何在收容所的照片,如打籃球、羽毛球及跑步等,其中一張更可清晰見到何偉途面帶笑容。

公安局發言人李澤林說:「香港某些組織及其頭面人物,仍然誣蔑我們嘅結果,證據是造出來嚟嘅,指摘處罰過重等,一而再、再而三咁歪曲事實,對我公安機關執法造謠、抹黑,散播了很多不符合事實的言論,混淆視聽,因此我地不得不再次召開記者會」。公安局提供的資料更披露,上月13日在東莞一間酒店執行「百日掃黃」行動,發現何與姓周女子屬嫖娼關係的經過,並稱周因生理週期拒絕何要求性行為,但何不允,其後公安發現兩人時,他們赤裸相擁而睡,但何接受查詢時,只知女子姓周,喚其小蘭,周女則只知何偉途為何大哥,未能提供對方詳細資料,故懷疑兩人有嫖娼嫌疑。

公安稱何亦供稱自01年起,在深圳一卡拉OK酒店內,與三女子多次發生性關係,有關女子分別是湖南籍的兩名姓彭及一名姓周女子,公安據此追查,並與彭女查證事件屬實,公安局發言人以「老猖犯」形容何偉途,並斥其行徑惡劣。 (下續第2頁)

文章編號: 20040909441000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0 ----------

港聞
A04
蘋果日報

2004-09-09

選民周內應獲投票通知書

尚有三日便是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全港約三百二十萬名已登記選民應在本星期內收到投票通知書,獲知應往哪個投票站和如何投票。

附有候選人資料

新一屆立法會分別由三十名地區直選議員及三十名功能組別議員組成,本年共有一百五十九名候選人角逐六十個議席,當中八十八人角逐五個地方直選三十個席位,功能組別方面已有十一個界別候選人自動當選,餘下十七個界別共有六十人角逐十九個議席(勞工界佔三席)。

候選人眾多令人花多眼亂,選舉事務處向每位選民寄出的選舉郵件內,除了附有投票通知書、指定投票站的地圖外,還有投票簡介和載有所屬選區候選人的照片、個人資料和政綱簡介單張,並有廉政公署介紹廉潔選舉單張,如選民至今仍未收到這些資料,可致電選舉熱線:2891 1001查問。

約二十萬名同時是功能界別選民的市民,他們的選舉郵件還會附有所屬功能界別候選人的簡介單張,而十一個已有候選人自動當選的界別將不會進行投票。

可瀏覽選舉網頁

若選民還想獲得更多候選人及本年立法會選舉資料,可登上當局設立的選舉網頁:http://www.elections.gov.hk/elections/legco2004/,多個政黨及民間組織亦有介紹選舉的網頁。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0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1 ----------

蘋果論壇
E07
蘋果日報

2004-09-09

陳小萍
放棄投票會推遲普選

九一二選舉臨近,有關候選人或政黨的負面報道不斷,而傳媒揭露式的報道,內容大多是金錢與私生活的問題。有論者指有關報道在一定程度上令選民注意到候選人及其所屬政黨的道德操守,但同時亦有民意調查指,負面報道令部份選民的投票意欲下跌,而候選人(包括候選人及其助選團成員)皆人心惶惶,每天都要作危機處理的準備。令人質疑究竟選舉的本質是甚麼?選民應根據哪些準則去投票?

自九七主權移交後,民主派被「驅趕下車」,以「重返立法會」為口號,九八年的立法會選舉,地方選舉投票率達歷史性的五成三。亞洲金融風暴、禽流感等事件,凸顯出特區政府施政無能,而先天缺陷的議會政治,二千年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下降至不足一半,公眾對政府不滿之餘,亦以選票表達對政黨表現說「不」。近月的封咪事件、午夜凶鈴、幹部遊說、桃色緋聞,有評論指香港的政治文化有「台灣化」之勢,撰文時正值有人發動類似「百萬廢票行動聯盟」,但倘若投票率進一步被推低,反對普選者便可堂而皇之地說「香港人不關心政治」、「港人對投票無興趣」、「直選條件未成熟」,這是大家想見到的結果嗎?

台灣近年的市長及立委選舉出現「爛蘋果現象」,台灣選民只能在一籃爛蘋果中選比較不爛的,在今年的總統選舉中,更有台灣民眾發動「投廢票運動」──在合適的人選下,不在選票上作任何選擇。無疑這種做法是對台灣當前的政治形勢作出不滿,也表達出民眾對傳統「選賢與能」的政治理念的憧憬。甚至,有台灣學者曾倡議推行類似俄羅斯聯邦的各級選舉的投票模式,選民除了可在選票上選擇理想人選,亦可在選票上選擇「反對上列所有候選人」,以簡明的「合法化」機制來表達對既有的候選人的不滿。

當然,每個國家及地方的選舉制度應按當地政治環境釐訂,普遍原則應是尊重公民有自決權;台灣的政治發展應由台灣人民決定,筆者無意在此置喙。選舉的原意本來是大多數的選民應該有權向政黨提出,選出一個合意的候選人,而不是要在那些令人乏味,倒盡胃口的候選人中迫自己非選一個不可。然而,香港的社會及政治環境下,我們應在議會內外據理力爭,不容放棄任何一個「戰場」;倘若選民為醜聞而投下廢票,甚至不去投票,這不但狠狠地向那些立場飄忽、政治誠信薄弱的政治人摑耳光,同時也懲罰了那些立場堅定、企硬為普羅市民福祉的候選人。

目前香港的政治現實,為未來的民主化進程、為積極締造○七、○八年雙普選的目標,大家應踴躍投票。因為你放棄選擇權,只會讓他人把一些更爛的「籮底橙」、「爛蘋果」硬餵進你口中。

……………………………………………………

作者為民主動力成員

文章編號: 2004090900603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2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並肩作戰
A05
文匯報

2004-09-09

馬力今返香港投入選戰 明將到中區出席「街頭秀」派傳單拉票

 【本報訊】(記者 鍾立)今屆立法會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民建聯主席、今屆立法會選舉港島區候選人馬力將於今日返港,並於明天開始參與競選工程,更會現身中環為團隊拉票、「嗌咪」,與拍檔並肩作戰。

 民建聯港島團隊在蔡素玉「領軍」下為選戰作最後密鑼緊鼓的衝刺,身在廣州養病的黨魁馬力當然「心掛掛」,希望快些養好自己的身體,早日返港與拍檔繼續「同路作戰」。據瞭解,馬主席在廣州接受化療,康復情況良好,這個「通力合作」的病人,終於得到嚴格的主治醫生「點頭同意」放行,於今日返港。

康復良好醫生放行

 「醫生放得佢出來,當然因為佢比之前健康更好啦!」民建聯港島區競選經理人孫啟昌在接受本報查詢時證實,馬力得到廣州醫生同意,將於今天較遲時間返港。「今天不會要求他出席拉票活動啦,讓他回家休養一下,星期五、六、日的選舉工作將是非常辛苦的,我們不希望他太過操勞。」

 他笑說,醫生雖「通融」,但也一再要求他們要好好照顧馬主席:「醫生說主席可以做選舉工作,但一定要有適當休息,不可以過分操勞。」

助選團振奮全力衝刺

 事實上,馬主席所以能夠在投票前返回香港,也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據悉,心繫選戰的馬力一直希望可為港島團隊「分憂」,十分擔心港島的選情,因此全心全力與醫院配合,努力養好身體。「好想快啲好返,投入選舉工程,這是他的心願。」

 孫啟昌認為,馬力能夠在投票前趕回香港,對助選團有鼓舞作用,大家對馬主席能夠回來一起作戰都感到非常高興。他又透露,馬主席將參加星期五上午的「街頭秀」,並向途人派發競選單張。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3 ----------

港聞
A08
新報

2004-09-09

中央的最後拉票

東莞市公安局突然召開「案情通報會」,在會上交代民主黨立法會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嫖妓被捕的經過和在收教所的生活情況,還展示多張何偉途被捕時和收教中的照片,理由是東莞市公安局覺得,自拘捕何偉途後多番遭抹黑,所以必須再次澄清視聽。

在新一屆立法會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召開「案情通報會」,難免會令部分人士忖量,此舉可謂盡最後努力為「親中」候選人拉票。民主黨發言人羅致光認為這對選情不會有太大影響,筆者在同意之餘,卻始終認為「何偉途事件」以至「涂謹申事件」對民主黨以至民主派陣營的最大影響,反而在形象。簡言之,經歷連番醜聞,民主黨以至民主派陣營裏面的「道德高人」已經面臨「道德破產」。順便一提,羅致光在回應記者提問時,仍然強調最關心何偉途的安全。此話若非「無心快語」,就只可以顯示民主黨仍在玩弄「恐共心理」,居心即使未至於叵測,也跡近危言聳聽。因為,說到底,「何偉途事件」的性質,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叫雞在前,加監在後」,怎說都說不上是「民主鬥士」慘遭「政治迫害」吧?須知道,以中國政治權術而言,受迫害也要講斤兩。難聽點說,何偉途又算是老幾?

說穿了,如果這回中央真的有露兩手,也不過是玩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指定動作,即是「師夷之道德以制夷」,即是你民主黨既然口口聲聲講道德,就索性揭穿你的道德假面具。而最典型的例子其實是「涂謹申事件」。恐怕連路人甲乙丙都知,濫用議員津貼來益「自己友」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罄竹難書,但為何唯獨「涂謹申事件」會引起這麼大的社會震撼,這不就是過分的道德潔癖惹來的必然後果嗎?

回說東莞市公安局還強調何偉途雖然患有乙型肝炎,卻沒有傳染性,身體健康情況符合收容教育的條件。換言之,這已排除了民主黨提出保外就醫的可能性。如此看來,何偉途肯定不能在九月十二日立法會選舉投票日之前回港,勉強可算是有關方面送給「親中」候選人的一個「順水人情」。

一句話:民主黨呀,還是先管好自己的黨員吧!

文章編號: 20040909033011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4 ----------

要聞
A02
星島日報

2004-09-09

頭條
公安展示嫖妓罪證:避孕套、男女內衣 何偉途被捕半裸照曝光

立法會選舉投票還有四天,東莞公安局昨日進一步公佈民主黨候選人何偉途,涉嫌上月在當地嫖妓的罪證,首度展示一幀何被捕時上身赤裸,一臉無奈的照片,又指何在監守所中承認過去三年的嫖妓行為,但發言人拒絕透露他何時獲釋。

東 莞公安昨午在當地賓館召開記者會,講述四十六歲的何偉途,在當地看守所拘留二十七日後的最新情況,公安並且向傳媒發佈十八張圖片,當中分成何偉途被捕當日的情況及搜獲的證物,另外一批則是何目前在看監守所內的生活情況。

何認三年曾多次 嫖妓

上月十三日在東莞一家賓館房間被拘捕的何偉途,據稱當時與一女郎同在房間內,以公安照片看來,何赤祼上身坐在床上,看來十分無奈,其他照片還包括女性胸圍、避孕套、染血毛巾等,而睡床亦一片凌亂,這些證物都是何在被捕後首度向公眾公開。其他照片則是何在被關押的大朗看守所內的生活情況,公安表示,公開照片目的是要向外界澄清,何偉途並非如某些本港傳媒報道般被屈打成招,而何不但承認了這次罪行,更招出以往多次到深圳嫖妓,與三名妓女一直保持親密接觸,但對於傳媒提出為何照片中只有何偉途,而無被捕的懷疑妓女,以及案中其他問題,發言人都沒有回答。

不滿「 頭面人物」 指責

東莞巿公安宣傳部發言人李澤林強調,拘捕何偉途時,完全不知道對方的身份,而事後錄取口供,何偉途承認是深圳一家公司營業經理,家住觀塘,而且為民主黨區議員及立法會候選人,初時公安部門並無打算公佈他身份,想不到香港傳媒高調報道。李澤林又說,上次記者會後,公安部門發現仍有某些組織「頭面人物」,繼續指他們捏造事實、屈打成招,所以決定再向傳媒交代調查進展以澄清事實。何偉途除承認今次嫖妓罪行外,更透露以往亦曾與三名妓女保持來往。三人分別為彭X金、周X蘭及彭X麗,其中一人為安徽人,兩人為湖南人。

出示染血浴巾照作證

拘捕何偉途的「百日掃黃行動」,是東莞巿公安局響應廣東省公安廳指示進行。李澤林稱,行動中共搗破四個淫竇,何偉途被捕的匯源酒店為其中之一。上月十三日凌晨五時,公安人員搜查酒店的一四一○號房間時,發現何偉途與一名「三陪女郎」周X蘭赤裸在內,並發現用過的安全套、染血衛生巾及浴巾,昨日更發出證物照片。(九龍東其他候選人包括,鄭經翰名單、梁家傑名單、陳鑑林名單、陳婉嫻名單。)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2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5 ----------

財經
B02
星島日報

2004-09-09

候選人指不影響選情

會計師公會與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的爭拗,剛好發生在立法會選舉前夕,令一眾處於夾縫中的會計界候選人頗感為難,如候選人陳茂波,便同時是現屆會計師公會副會長及特許公認會計公會前香港分會主席,他強調:自己不會有門戶之見,九月底兩個會將平心靜氣討論有關事項。

會員看 政綱投票

他說,雙方出現分歧,主要是九九年開始,香港會計師公會改變了考試概念,由於這改變,公會重新檢討與七個團體的關係,不獨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陳茂波又指,會計師公會與「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早在○二年十一月,已訂定互認協議,並非昨天才開始。

雙方爭拗剛好在選舉前夕發生,候選人兼會計師公會副會長周光暉認為不會對選情有影響,會員是看候選人政綱,而非公眾事件的爭執。

另一候選人龔耀輝表示,兩個會並沒有認真溝通,他認為「人望高處」,公會站在本身利益立場,與一個地位高的專業學會互認資格,屬無可厚非。

候選人鄔碩晉說,會計師公會的方向正確,只是協調上出現問題。另一候選人梁永安表示,會計師公會雖然與在英國地位較高的公會互認資格,但與其他專業學會也應保持良好關係。

會計界別共九名候選人,除上述四人外,另五人譚香文、鄔碩晉、陳普芬、蔡秀煜及黃宏泰均未能聯絡。

文章編號: 20040909003011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6 ----------

新聞甜品
A22
明報
楊孝華
2004-09-09

老友去信撐

立法會選舉,全城焦點無疑集中在五大區直選,不過其實一些功能組別的選情也十分精彩,例如在旅遊界競逐連任的自由黨楊孝華,便與對手謝偉俊「拳來腳往」。明記者昨日收到大疊楊孝華傳來的信件,原來是他的老友,包括已卸任的立法會議員李家祥、自動當選的石禮謙都親自寫信為他抱不平。

謝偉俊亦去信傳媒,再指楊13年來「霸著席位不辦事」,又指他在競選論壇中表現差等。楊孝華的傳真中還有一封有逾20名旅遊業人士支持楊的聯名信,形容他是界別內3名候選人中的「三者之冠」,另外還有兩封李家祥和石禮謙的支持信。

李家祥在信中說,楊的對手對他的指控有欠公平,又盛讚楊在議會中「工作勤奮」,「希望楊兄不要因一些罔顧事實的指控影響你的選舉工程」。與楊孝華認識30年的石禮謙亦替他不值,力證楊不是對手所指的「踏著議員名銜步上青雲」,反而是犧牲原有的高官厚祿,為旅遊界服務。楊孝華有老友如此,夫復何求!旅遊界還有一名獨立候選人葉慶寧。

文章編號: 2004090900400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7 ----------

2004立法會選舉風雲之毫無建樹
A07
文匯報

2004-09-09

杜太挺余啟津挑戰張文光

 【本報訊】(記者 宣澄)政壇「元老級」人物杜葉錫恩昨日撰文,表明支持首次參選立法會教育界的「新丁」余啟津,與「大哥大」張文光競逐立法會議席,認為余能夠為教育界帶來更多的民主。杜太又批評,張文光自稱為「民主派」,但卻為了得到宗教辦學團體的選票,而不斷阻撓立法會通過引入民主管理的校本條例。她更質疑,若民主便是張文光口中的「直選」,那麼他不應該出戰功能界別選舉。

 對於張文光極力反對基準試,杜葉錫恩認為,張也是從選票出發,而非為了改善香港的教育質素。「學校不是只由教師組成,更重要的是學生。

 但張文光則本末倒置,只重視教師利益,而忽視基準試的用意在於提升教師質素,進而令學生得益。」杜太質疑,張文光視學生為無物,只因「學生不是他的選民」。

 坊間有些人認為杜太所以反對民主黨,是因為當年在立法會選舉中,她敗在民主黨黨鞭司徒華手上。不過,杜太卻道出了箇中玄機:「當年民主黨選我擔當房屋事務委員會的主席,也把我視為同道中人,我在委員會中力持中立。但後來民主黨領袖向我施壓,要我反對基本法,被我拒絕了,結果我立刻成為了他們的敵人。後來司徒華更事先張揚要踢我走,他做到了,用的是一些我永遠不會使用的攻擊對手的手段。」

文章編號: 20040909005003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8 ----------

手記評論
B16
成報

2004-09-09

又到立法會選舉

香港回歸祖國以後的第二屆立法會選舉,即將在本週日舉行。今後四年,香港能否在經濟、民生、政制等各方面平穩發展,重新煥發出香港的生機與活力,將與這次選舉的結果息息相關。在這關係到香港680萬人福祉的時刻,決定香港命運前途的力量,不是政客、名嘴、街頭鬥士或大狀,而是廣大成熟、理性的普通選民。

英回歸前倉促推出民主

 單有民主的選舉制度,沒有廣大的成熟選民,不能培育出成熟的民主政制。當年希特拉利用民主選舉上台,推行法西斯專制獨裁,將德國人民推入戰爭及毀滅的苦難深淵,已是學者們曾經反覆提及的歷史教訓。

 在這次立法會議員的競選活動中,一些政黨和候選人以「踢走保皇黨」、「倒董」、「企硬」等作為競選口號,這實際上是去年「七一遊行」提出的「踢走保皇黨,癱瘓特區政府」口號的延續。然而,這種偏激的言行,與近來香港社會支持泛民主派與中央政府和解的主流民意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英國號稱是世界上民主制度建立最早和最健全的民主國家之一,但在統治香港的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況,堅持實行非民主的殖民地統治,只是在面臨中國堅決收回香港主權的無奈現實時,才匆忙推出民主選舉改革方案。這究竟是為了香港普羅大眾的利益,還是為了一己之私?英人的司馬昭之心,應是路人皆見的。中國政府卻在九七香港回歸以後嚴守「一國兩制」的承諾,允許香港循序漸進地推行民主政制,並盡一切可能支持香港、維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因為中央政府和香港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針對香港社會吹出的和解之風,《信報》曾有社評指出:「對政黨來說,不能跟中央政府溝通、合作,斷無前途可言,我們看不出死硬派在政治上有何出路。」筆者曾針對立法會議員劉千石呼籲民主派與中央政府通過接觸對話溝通,實現和解的建議發表評論說:「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香港,任何政治團體,要想扮演積極、正面甚至主導的角色,就不能不與中央政府建立和保持良性互動的關係。」(《一「石」激起千重浪》,刊《星島日報》2004年6月16日A17版)

政客嚴於責人 寬以待己

 人們看不到,以「踢走保皇黨」、「倒董」、「企硬」等割喉式鬥爭語言作為競選口號的政團和個人,如何能夠實現與中央政府的和解與溝通,為香港的穩定繁榮作出貢獻。

 在過去的四年況,政客們在立法會況吵吵嚷嚷,無所建樹,嚴於責人,寬以待己,為了選票,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惡劣行徑,早已為許多港人所不齒。如果這種狀況在立法會再延續四年,香港特區政府將難有作為,香港將錯失經濟轉型和重振雄風的寶貴時機,最終受損的,是香港社會普羅大眾的整體利益。

 民主政制是為了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維護普羅大眾的利益,而不是為了給無良政客提供撈取名利的機會。時事評論員劉迺強發表《參政不是混飯吃》一文說:「對一些素質不高的人,當立法會議員很可能是他們從其他渠道永遠都不能取得的名利雙收捷徑。」(《信報》2004.9.7中港評論版)

 屬於中產人士的王兼揚質疑名嘴參選立法會議員,他說,時事評論員平日口沫橫飛,痛陳時弊,能討部分市民歡心理所當然。問題是,罵得痛快,是否就代表懂得在議會內明辨是非,代表廣大市民利益?(《信報》2004.9.6中港評論版)

 對民主有執著追求的時事評論員吳志森,在民主黨重量級人物鬧出假公濟私的醜聞之後,失望地形容這次參與競選立法會議員的猶如一堆爛蘋果,讓人難以選擇。(見《明報》2004.9.7論壇版)

 以上所引報刊近日的時評,可反映香港市民對一些立法會議員參選人的失望之情。不過,筆者倒沒有吳志森那麼悲觀,這次的立法會議員參選人中,仍有一些人品端正,有才有識,尊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真正為香港的整體利益著想和打拚的人士。為了香港和我們自身的長遠利益,願廣大選民投出理性的一票,印證成熟的選民培育出成熟民主政制的真理。

文章編號: 20040909029017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9 ----------

社會要聞
A21
香港經濟日報
廖傑堯、孔雪怡
2004-09-09

嫖妓風波
選舉前 何偉途嫖妓照曝光 公安展示內褲避孕套

  距離立法會選舉尚有3日,東莞公安昨日再次高調展示民主黨立法會候選人何偉途的「犯罪事實」,並首次公開事發時在酒店內所拍的照片及一批證物。民主黨昨日只低調作出回應,心戰室發言人羅致光說,不會猜測對方的意圖,但與何偉途同一參選名單的李華明就指,「市民心裏有數」。

暗示不能保外就醫

  至於何偉途家人提出的保外就醫要求,公安發言人沒有直接回應,只強調他身體健康,雖患有乙型肝炎,卻沒有傳染性,這暗示何偉途將不能豁免服刑,提早獲釋返港,因為根據內地法規,獲豁免者只有染性病或急性傳染病人士。

  何偉途太太則回應說,丈夫仍在內地接受收容教育,對內地公安的記者會,她不作評論,但對內地仍未公佈何時釋放何偉途,表示失望,希望丈夫能早日回港。

  東莞市公安局發言人李澤林昨日在記者會上,展示當日在虎門源酒店1410號房,拘捕何偉途時的證物,其中包括一張何半身赤裸的照片、曾使用的避孕套包裝、男女脫下的內褲及胸圍、女子的衛生巾、染血毛巾、及在何的行李內檢獲數個避孕套。

  他又表示,何偉途與周文蘭在酒店房間會面時,公安進入房內,發現何、周兩人赤裸在房內,並發現染血的毛巾和曾使用的避孕套包裝。

  據稱,當時周女正值月經,曾拒絕何的性要求,但何卻一手取去周女的內褲,並強行進行性交。

指何供認 01年起與另3女有染

  李澤林又披露,在公安審查期間,何偉途也供認,除在虎門與25歲女子周文蘭曾多次嫖宿外,在2001年至今,也曾在深圳與另外三名湖南籍夜總會「三陪女」,多次發生性關係,包括彭玉金、彭敏麗及周艷,每次給予女方數百元。

  對於今次召開記者會,李澤林解釋,是因為在8月17日開記者會交代後,仍被指不公平,故昨日再次開記者會說出事實的真相。他又表示,公安在8月14日凌晨拘捕何偉途時,起初不知他是甚麼人,並根據私隱權利,沒有將其身份公開;後來,香港傳媒及有組織和有頭面人士卻開記者會,指內地公安捏造證據及屈打成招,疑用刑過苛等。

  公安昨日亦展示何偉途在收容教育期間的生活照片,有打球及跑步,發言人稱:「何偉途身體健康、生活環境良好。」

李華明︰為何當日不展示照片

  民主黨昨一改慣常主動召開記者會回應事件的作風,只由羅致光向傳媒發聲明(見另文——「學者︰公安要澄清 非為選舉拘何」),指「公安局單方面披露有關資料,而民主黨無法接觸何偉途,故對有關資料不予置評。」聲明又指,估計公安此舉若對選情有任何負面影響,也會很輕微。

  與何偉途同一名單的民主黨李華明昨日則強調,自己滿腦子疑問:「為何要選舉前4日召開記者會?為何當日不即時展示照片?為何不待選舉完後才發放?」

  民主派危機小組發言人鄭經翰就指,「公安展示任何所謂『證據』,都是屈打成招!」

廖傑堯東莞市、孔雪怡香港報道

﹏﹏﹏﹏﹏﹏﹏﹏﹏﹏﹏﹏﹏﹏﹏﹏﹏﹏

東莞公安檢獲何偉途嫖娼證據

1.1個使用過的避孕套包裝套

2.男女內褲各1條

3.女性胸圍1個

4.染血紙巾

5.使用過的女性衛生巾

6.酒店床舖

7.何偉途的露點相片

8.行李內搜獲數個未使用的避孕套

--------------------

何偉途涉嫌嫖娼事件簿

12/8晚上︰何在東莞虎門鎮匯源海逸酒店的卡拉OK廳消遣

13/8淩晨︰何與周姓女子先後進入該酒店1410房

13/8淩晨5時︰東莞公安例行檢查該酒店拘捕何偉途,即時判處何6個月收容教育

16/8晚上︰民主黨召開記者會,證實何在東莞被捕,被迫簽了悔過書

17/8下午︰東莞市公安局召開記者會,交代何涉嫖娼案經過

19/8︰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已代何太向內地轉交申訴書,希望何保外就醫

24/8︰選舉管理委員會確定何的候選人資格仍然有效

8/9下午︰東莞市公安局再召開記者會,指何承認曾多次在深圳嫖娼,更指有人抹黑公安的執法行動。

﹏﹏﹏﹏﹏﹏﹏﹏﹏﹏﹏﹏﹏﹏﹏﹏﹏﹏

相關文章:
學者:公安要澄清 非為選舉拘何
中方不提早放人 免被指政治迫害
民主黨「封嘴」 減震盪


文章編號: 20040909030014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0 ----------

社會要聞
A21
香港經濟日報
賴美玲
2004-09-09

嫖妓風波
學者:公安要澄清 非為選舉拘何

  東莞公安局於立法會選舉前數天的敏感時刻,再召開何偉途事件記者會,有法律學者指這並非常見程序,而且有政治作用,目的是要澄清「中央要打擊民主黨」的說法並不成立;至於展示何偉途嫖妓的證據,則會破壞民主黨的道德形象。

蔡子強:踐踏私隱 或惹選民反彈

  不過,另一學者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則指內地公安公開何偉途赤裸上身的照片,踐踏了港人重視個人私隱的核心價值,令部分選民產生反彈情緒,投票給民主黨;蔡子強又指,當地公安於這時候才作澄清,反令人質疑內地有官員再次炒作事件,以影響選情。

  中大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研究員王友金則指出:「公安要說明,中央並不因為選舉要把何偉途抓起來,故要澄清他確是違法,確定他有嫖妓的行為。」

  王友金又指,法律上沒有規定公安應否公開說明違法者於看守所內的情況,但他們有權這樣做。對於釋放何偉途的時間,王友金認為十分敏感,當中有政治考慮。他表示:「現在不能放他出來,這會被人覺得跟選舉有關係;已經決定了『收容教育』六個月,就不能說隨便馬上放他出來。」

王友金:最少看守3月 才獲釋

  東莞公安局沒有回應何偉途可否提前釋放,王友金指出,被判徒刑即使提前釋放,一般也要服刑一半以上;何偉途只是被拘留作收容教育,這並沒有嚴格規定要坐多久才可釋放,但一般也會引進刑法,即何偉途至少要在看守所三個月,才可獲釋。

  中大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認為,東莞公安局的做法理由充分,形容這是「指控在前,澄清在後」的做法。他表示:「民主黨曾表示不排除何偉途事件遭抹黑,你做『初一』,內地公安便做『十五』,因為指控難於接受。」王家英表示,是次記者會令民主黨的道德形象受破壞,但影響輕微。

﹏﹏﹏﹏﹏﹏﹏﹏﹏﹏﹏﹏﹏﹏﹏﹏﹏﹏

相關文章:
選舉前 何偉途嫖妓照曝光 公安展示內褲避孕套
中方不提早放人 免被指政治迫害
民主黨「封嘴」 減震盪


文章編號: 20040909030014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1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雷一鳴
2004-09-09

春蠶吐絲
投「空票」要三思

香港立法會選舉不斷爆出候選人各式各樣的醜聞,有教徒網站發起一項很有趣的行動,那就是呼籲選民在投票日齊齊「投空票」。

所謂「空票」,眾所周知,就是投票日到票站領取選票後,完全不在選票任何名單或候選人之上蓋上「剔」號,立刻原封不動將選票投進投票箱內。結果,這張選票當然就是「無效」,沒有任何候選人獲得支持。在正式回應這個舉動之前,首先就要看看這個行動會帶來甚麼樣的政治效果。若果這個行動非常成功的話,那麼,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投票率奇高,但候選人則統統以奇低的票數當選也。那麼,這種現象又帶來了甚麼的教訓呢?無錯,就是告訴這些當選的議員:道德水平受到極大質疑。

筆者相信這個行動的搞手,就是想通過是次行動所帶來的教訓,促使議員及政黨以後多多檢點,盡力提高自己的道德與誠信的水平。因此,民間有某些人提出這一種呼籲,是絕對可以理解的。然而,卻要留意的是,絕對不能夠強迫、向人施壓或者進行利誘他人這樣做,因為這樣做既是違法,亦違反選舉的民主精神。還有的是,在這個行動爆發之前,再值得深思的是:每一區、每一組的候選人,道德及誠信都是那麼糟糕嗎?這一點,實在值得行動者應再一次細心來審視。總而言之,任何「一刀切」的行動,都一定是有「殺錯良民」的毛病的。

就以筆者觀察所得,功能組別選舉暫且不計算了吧,若單從地區選舉的五大區來看,事實上,亦不見得有任何一區是需要作出「如此非常」的行動,尤以新界西、新界東、港島等區,其中不是仍然有不錯的可選擇嗎?

就算九龍東、九龍西兩區「醜聞重鎮」,亦不見得完全沒有選擇。因此,「投白票」,不是時候。

評論員:雷一鳴

文章編號: 20040909032017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2 ----------

要聞
A02
成報

2004-09-09

學者:明顯打擊民主黨

 有本港政治學者及研究內地法律的學者都認為,內地公安在立法會選舉前三天召開記者會,進一步交代何偉途案的案情,並公開何被捕時赤裸上身等照片,表面上是回應香港傳媒的連日追問,其實是想藉此打擊民主黨,但出手「低章」亦不明智,民主黨反可藉此大打「悲情牌」,扭轉局勢。

可打「悲情牌」反擊

 中大亞太研究所研究員王友金認為,公開何偉途的照片,目的只在打擊民主黨形象,何偉途的案件在內地是典型案件,並非罕見,一般情況公安不會公開案發現場的影片。他相信這是由於內地公安不能讓何偉途親口交代事件,才會出此下策。

 王友金指,何偉途現時正接受收容教育,根據內地法律,目前仍未制訂提早釋放正接受收容教育人士的條例,但他相信,何或可按刑事訴訟法內的條件,即服刑一半兼行為良好,可申請假釋或保外就醫。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認為,內地執法部門表面上是向香港傳媒交代何偉途被捕事件,但他們揀了這段「關鍵」時間召開記者會,並沒有需要,出手「低章」亦不明智;而只交代他的生活,卻沒有明確表明他可於何時獲釋,更是「莫名其妙」,「他們(內地公安)明知會影響民主黨的選情,動機太過明顯」。他指出,民主黨若趁機大打「中央打壓我們」的悲情牌,可把局勢逆轉,打散中方原來的「如意算盤」。 記者何家茵

何偉途被收押經過

8月12日 何偉途前往東莞公幹

8月15日 李華明未能與何聯絡,向何妻查詢後方知他在內地被捕

8月16日 何妻到東莞派出所探望丈夫,得知他在12日被公安以嫖妓罪名拘捕

8月18日 何妻擬為何偉途申請保外就醫

9月8日 東莞公安召開記者會,公開何被捕時的照片,又引述他承認於01年起在深圳的卡拉OK召妓

文章編號: 2004090902901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3 ----------

本地新聞
A01
太陽報

2004-09-09

頭條
媲美西門慶現實金瓶梅 何偉途淫史大公開

民主黨立法會選舉九龍東候選人何偉途,上月在東莞嫖妓被公安拘捕後,民主黨反指是內地政治迫害,東莞市公安局昨日再次召開記者會展示證據反駁,除披露何在當晚不理妓女月事來潮強行發生性行為,更揭發何自○一年起先後與四名內地「四陪女」多次發生性行為。本報掌握的資料更發現,其中一名「四陪女」是何偉途的「二奶」,長期包養在深圳。

東莞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李澤林在記者會上,展示多張何偉途當日嫖妓被捕時的照片,照片共有七張,其中一張為何的赤裸半身照片,相中何偉途一臉茫然坐在床上,頭髮有點凌亂,其他照片都是何與內地女子周文蘭發生性行為後的罪證,包括染血浴巾及丟在垃圾桶內的避孕套包裝袋。

包二奶同時嫖三妓

經過公安進一步查問後,何偉途更主動承認自○一年至今,在深圳市的卡拉OK歌舞廳,與包括周文蘭在內等四名四陪女郎發生多次性行為,每次支付數額不等的金錢,而其餘三名女子分別是彭玉金、彭敏麗及周艷,均來自湖南,公安向三人查證後,證實真有其事。

據瞭解,何偉途特別鍾情於高挑豐滿的女士,而且特別與湖南妹有緣,二○○○年他認識到彭敏麗的表姐周艷,何偉途為方便幽會,索性在龍崗區租了一個單位「包二奶」,每隔十天就與周艷歡好,事後給她一千至幾千元不等,偶爾會託朋友給錢周艷。

淫人妻害丈夫自殺

不過,周艷於○二年主動提出分手,原來何偉途不能常陪她身邊,她透過互聯網認識到一名有婦之夫的林姓台商,且已珠胎暗結,及後產下一女,而何偉途仍不死心,經常趁林返台便往探望周艷,提出每月支付她五、六千元,要她重回自己身邊,她自此周旋於兩男之間。

周艷一次向林坦白與何的關係後,兩人自此經常吵架,今年一次吵架後,周艷跑到表妹家,何知悉後趕來,何與周在龍崗一間酒店瘋狂了一宿,事後何給週二千元,而林傷心欲絕,立下遺書,服下大量安眠藥欲自殺,幸及時被送院救回一命,周艷因此收斂了幾個月,但不久又與何私下交往。

另方面,何偉途今年初又在深圳一間卡拉OK認識到「四陪女」彭玉金,何自稱「何大仙」,懂看掌相、風水,並以一些占卜的小伎倆討她歡心,今年三月主動約她往酒店「過夜」,事後支付她一千元,個多月後何再約她在同一間酒店嫖宿,她還給何打了折。

李澤林透露,上月十三日凌晨公安採取百日掃黃行動,在匯源海逸酒店一四一○號房內發現何及周文蘭,兩人全身赤裸,公安認為他們有賣淫嫖娼嫌疑,帶走調查。當時公安只知何是觀塘區區議員及民主黨九龍東支部黨員,直至案件經本港傳媒報道後才知道他的立法會候選人身份

相關新聞:

不滿抹黑公安展示證據

更多資訊請瀏覽orisun.com《太陽報電子報》

文章編號: 20040909034008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4 ----------

電子剪報服務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852) 2948 3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wisers.com
Copyright (c) 2004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