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報
A07  |  港聞
2007-11-16

加快點票投票站轉點票站

【記者馮志諾報道】2007年區議會選舉將於後天(18日)舉行,選舉事務處當日會開放全港488個投票站,選民可於上午7時半至晚上10時半到所屬票站投票。今屆區議會選舉將沿用上屆慣例,不設立新聞中心及中央點票,各投票站會在選舉結束後轉為點票站,結果會在票站張貼,並同步於選舉事務處網站發放。

政府新聞處及選舉事務處昨舉行簡報會,向傳媒闡釋選舉安排。新聞處助理處長譚錫揚表示,由於投票站分布全港,根據以往經驗,若將所有票箱先運往中央點票中心,然後才點票,通常要翌日清晨至中午才有結果;故今次選舉沿用上屆安排,投票站會在選舉結束後,轉為點票站,預計最快於凌晨三、四時,可得知全港各選區的投票結果。

凌晨四時可知結果

全港有91個選區,會設有兩個或以上的投票站,除七個小投票站(即少於200位選民投票外)的票箱,會運往同一選區的大點票站集中點票外,其餘票站均按正常程序,在投票時間結束後即時點票。票站主任會先宣布該票站的投票結果,再綜合該選區的其他票站結果後,會張貼一張詳細列寫各候選人在各票站所得的點票結果。

此外,12月2日舉行的立法會港島補選,整個港島區會設有97個投票站,在投票時間結束後會轉為點票站,選舉事務處會在灣仔會展設立新聞中心,由選舉主任在該處宣布結果,預計最快於凌晨三、四時有結果。

 
文章編號: 20071116029046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am730
M04  |  新聞
2007-11-16

區議會選舉周日舉行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將於本周日舉行,全港18區的405個選區中,有41個選區的候選人自動當選,其餘364個選區的議席,由866名候選人競逐。全港488個投票站將於當日上午7時半至晚上10時半開放,在投票結束後,大部分投票站會改為點票站,即時進行點票工作,當局估計至翌日凌晨3時許完成所有點票工作。全港所有選區的點票結果,將在選舉網站www.elections.gov.hk公布。上屆03年區選會選舉,受「七一效應」50萬人上街影響,投票率高達44.1%,結果泛民主派大勝,民建聯慘敗。但今屆區選氣氛冷淡,亦缺乏重大政治議題,泛民連日打告急牌,並會在今日於報章刊登選舉廣告,希望催谷選民投票,帶動投票率。



 
文章編號: 2007111689200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2007-11-16

後日區選設488票站

【商報專訊】記者葉紹堅報道:區議會選舉將於本周日(18日)舉行,投票於當日上午7時半開始並於晚上10時半結束後,大部分投票站會即時改為點票站。

在點票開始前,點票站外會張貼公告,通知公眾人士該站會在何時開放給他們觀察點票情況。當局預期翌日凌晨4點前會得出所有結果。

全港共405個選區中,41個選區的候選人自動當選,其餘364個選區的議席,將由866名候選人競逐。今屆區選共設488個投票站,供約296萬名已登記選民投票,其餘33萬6874名選民,因所屬選區的候選人已自動當選而並不用投票。行政長官曾蔭權將於晚上11時,到達黃泥涌市政大廈6樓的點票站觀票。

已投票的選民人數及累積投票率,將每小時經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發放,有關資料亦會隨即上網,市民可瀏覽2007年區議會選舉網頁(www.elections.gov.hk)。

陳捷貴胡楚南互投訴

另外,區議會選舉逼近,候選人互相投訴的情況頻生。其中中西區大學選區候選人陳捷貴,昨日遭對手胡楚南投訴在未向選舉委員會備案下,便在競選廣告上列出101位支持者的名單,涉違反選舉條例。陳捷貴在本報求證下,強調已按規定遞交有關名單,並指斥胡氏借抹黑自己爭取選票,保留追究的權利。

胡楚南召開記者會聲稱,陳捷貴在競選廣告中,並註明有101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個別及團體支持者,但經查證後,發現在選委會並沒有任何有關支持該候選人的書面同意書。

陳捷貴反駁指,在印製有關廣告前2天,已向選委會提交名單:「101個人都有簽名,點解早唔投訴遲唔投訴,臨選先投訴?」他指斥對手借抹黑自己爭取選票,保留追究的權利。

 
文章編號: 20071116001045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大公報
A11  |  港聞
2007-11-16

區選結果周一凌晨揭盅

政府新聞處昨日向傳媒講解周日(本月十八日)選舉日的採訪安排。負責選舉事務的官員表示,由於今屆將沿用上屆形式,在投票完結後將投票站改作點票站,並即場進行點票,預計這有助更快得悉結果。一切順利的話,約在十九日凌晨四時左右就能完成點票工作,並對外公布。政府今次共動員了一萬三千人參與投票站及點票工作。本報記者謝文仲羅秉昆

據資料顯示,本屆區選在全港十八區共設四百八十八個票站,其中二百七十三個選區只有一個投票站、七十二個選區有兩個投票站、十四個選區有三個投票站、設有四個投票站及六個投票站的各有兩個選區,而其中一個選區設有九個投票站之多。

投票站將作點票站

關於當日的點票安排,該名官員表示,為了加快點票進度,今屆亦不會設中央點票中心,而是在選舉完結後將投票站變身為點票站,就地進行點票工作,免卻運送票箱的時間和存在風險。若順利的話,他預計今屆的點票工作可於凌晨三至四時完成。而當該區的最終得票數字獲候選人及選舉事務處確認後,結果將第一時間在各個票站內張貼,同時亦會透過新聞稿及經選舉網站公布,市民可在投票結束後登入該網站瀏覽最新選舉結果(網址為︰www.elections.gov.hk)。

今屆選舉共有八百六十六位候選人,競逐三百六十四個議席;而已經自動當選的議席共有四十一個。全港登記選民共有三百二十九萬人,其中需要投票的選民有二百九十六萬人。上一屆區選於○三年進行,共有一百零六萬六千多位選民投票,投票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點一。



 
文章編號: 20071116002004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明報
A08  |  政情  |  區會選舉倒數2 天
2007-11-16

區選新丁撼大老

政壇生力軍要建立聲名,若能擊敗政黨重量級人馬最能一鳴驚人。成立一年多的公民黨派出兩位黨內新晉陳淑莊和曾國豐,分別挑戰傳統陣營的橋頭堡,包括長期由自由黨獨佔的山頂選區和民建聯盤據多年的大埔墟,務求一舉成名,奠定公民黨於政壇地位。

另一邊廂,再度出戰觀龍選區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遇上保育人士何來。為一雪前恥和重奪政壇地位,葉國謙務必要落力打好這場許勝不許敗的選戰。

明報記者曾錦雯羅翠欣勞康言觀龍 葉國謙觀龍復仇戰

為了上屆以64 張選票之差失掉中西區觀龍議席,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過去4 年大部分時間都駐紮觀龍區,部署今次「捲土重來」,上演一場「觀龍復仇戰」。沒有了「7.1」效應、「踢走保皇黨」的口號,面對兩名「空降」新人,葉國謙佔盡上風,今屆他的目標不止要重奪區會議席,更要得到大比數的選民支持,為明年重返立法會做好部署。

4 年精心部署

選舉工程至最後數天,觀龍區3 名候選人葉國謙、何來和梁劍琴各有不同拉票方法。葉國謙在3 人中可說是「選舉老手」,區內街坊無一不認識他。在衝刺階段,葉國謙只跟助手二人到觀龍樓探訪街坊,提醒他們投票時間和地點,政綱內容都不用多說。

不少觀龍街坊一聽到葉國謙的聲音,便會主動開門,未待葉送上宣傳單張,便自動答上:「2 號嘛!我們全家都會支持你,今次一定得!」更有婆婆一見到葉國謙,即表現得頗激動,雙手捉住他,眼泛淚光說: 「今次一定贏!」葉國謙表示,觀龍區選民在過去4 年認清「空降部隊」的真面目,選舉過後便不見蹤影,沒有地區工作。但他不敢鬆懈,過去3 年加強為區內私樓工作,希望可在是次選舉搶回一些中產票。

另外兩名對手,在人力和物力上都不及民建聯,但他們都希望用僅有資源拉票。保育人士何來說,今日會推出競選政綱,她承認選民會把她與何秀蘭看成一伙,但她會耐心向街坊解釋: 「即使今次落敗,也會繼續留在觀龍區服務。若能成功當選,便至少會花一半時間在區內服務。」自稱基層民主派的梁劍琴也是「空降」參選,他心知知名度不及兩名對手,此仗十分艱難。他表示,若能取得2%選票,已感到很滿足。

大埔墟 公民黨總管挑戰地膽李國英

大埔的「大埔墟」選區,過去兩屆都沒有民主派人士出選,公民黨「大內總管」曾國豐今屆大膽挑戰該區「地膽」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國英。自小在區內長大的曾國豐打正「老街坊新希望」旗號,衝在該區當了8 年區議員的李國英而來。面對這年輕挑戰者,李國英強調自己地區聯繫強,反譏對手「街坊投他(曾國豐),只因為畀面佢媽媽」。

曾國豐的父親在區內開藥行當中醫、母親活躍於區內活動,每次落區拉票,都打「年輕、民主、翻新舊區」旗幟,身邊總有大班親朋戚友、街坊街里現身助選。他直言,黨資源不及對手,其助選團都靠親戚朋友「搭膊頭」仗義襄助。

走到人流眾多的街市拉票時,有商販接過單張後稱, 「由細睇到大,梗係支持啦」,也有街坊老遠指曾國豐說: 「都唔識佢。」 客家話錄宣傳聲帶

「大埔墟」區內估計約逾1.6 萬名居民,曾國豐分析,區內雖有不少舊樓和老街坊,但也不乏新樓,加上過去兩屆都沒有民主派人士參選,他估計區內約有六成游離票。為爭取這些游離票,他計劃多辦造勢活動,並針對區內有不少客家人,特地用客家話錄了一段宣傳聲帶爭取支持。他說: 「對手有一定支持,但街坊對我的反應很好,信心一定有。」另一邊廂,在區內紮根8 年,有鄉事委員會背景的「雙料議員」李國英,對選戰十分「肉緊」,找來大班黨友及鄉紳替他「撐場」拉票。他強調自己地區脈絡和街坊聯繫較強,「他(曾國豐)只靠媽媽在聯誼活動的朋友票,街坊投他只因為畀面佢媽媽,從沒有聽到其他原因」。談到信心,李國英表示一定有,「始終做了多年地區工作」。

地膽紮根大埔墟8 年

大埔墟雖有新樓,但仍以舊街坊佔多,大部分都有慣性投票,曾國豐要應付這場硬仗絕不容易。

山頂 鬥智鬥勢力爭馬路「揮手位」

中西區「山頂」選區的議席,今次吸引了一個律師、一個大律師和一個會計師爭逐。「三師」匯聚,拉票時都扭盡六壬。為爭奪山頂居民必經的花園道路旁「最佳揮手位」戰略位置,也要鬥智鬥力一番。選情之激烈可見一斑。

自由黨總動員挺林文傑

自由黨總動員爭取候選人林文傑連任,派出星級助選團,黨主席田北俊亦到馬路旁跟林文傑一起「食塵」揮手,祈求保住這個關乎該黨榮辱的「橋頭堡」。另一邊廂,區選新丁公民黨候選人陳淑莊,在人手資源有限之下,走「鬥智」路線,在對手未察覺之際,成功向地政總署租用「最佳揮手位」在選前5 天的拉票使用權。

獨立候選人會計師梁永安,則採取「有殺錯無放過」策略,在區內派傳單時無論是山頂遊客還是外傭統統不放過。梁永安標榜自己無黨派的獨立身分,指「區選不是選朵花、選氣質及好看」,並突顯自己是94 年山頂選區的首任直選議員,具地區工作經驗。

由自由黨主席田北俊一句「睇緊」所引起「周松崗風波」開始,山頂區選情已成為自由黨與公民黨榮辱之爭。本身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的林文傑,參選以來屢被對手狙擊任內工作不足,故兩周前即大大加強選舉工作,包括在清晨和黃昏到花園道與麥當勞道交界,向駕車往山頂的車輛揮手。

走溫情路線的林文傑,其妻子及兩個子女不時陪同他在路邊揮手拉票,競選海報的圖案也是其愛兒的畫作。近日他亦努力致電選民拉票、回覆電郵等。

曾演出話劇《東宮西宮》、本身是大律師的陳淑莊,參選初期曾穿著運動裝到半山跑步跟山頂選民打招呼。其後她改變策略,針對山頂居民多屬專業或富裕人士,近期改穿大方的套裝衣飾,在半山的馬路邊跟乘車經過的選民打招呼。

其實,站在馬路邊打招呼絕不容易,陳淑莊坦言,每朝「送返工、接放工」的揮手拉票,除了會吸入不少汽車廢氣,加上山頂甚清涼,很易涼呢。

陳淑莊向地署租用「揮手位」

下班後「一支公」「易拉架」海報到馬路邊拉票的陳淑莊,沒人手和時間預早霸佔有利揮手位,經鑽研後發現原來可按地政總署規定,申請在花園道和麥當勞道交界的路口位置指定使用權。在沒有對手爭逐下,她成功「智取」最佳位置於區選前5 天的拉票權。

究竟區選新丁陳淑莊能否靠智取攻陷自由黨勢力所在的堡壘,還看各人最後努力。



 
文章編號: 20071116004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蘋果日報
A02  |  要聞
2007-11-16

區會選舉第一滴血手握900票村長被斬

【本報訊】尚有兩天便是區議會選舉,元朗區議會十八鄉南選區掀起今次選舉首宗暴力流血事件,身為區議員黃柏仁、林添福助選團成員的崇正新村村長古強華,昨晚在參加完助選團與村長聯誼晚宴後,在鳳琴街遭兩名蒙面刀手襲擊,古強華身中5刀、右手食指被斬斷,元朗反黑組已接手調查。流血事件震驚元朗區,區議員黃柏仁直指事件與今次選舉有關:「成件事好明顯,古生同人無仇無怨,而且之前有選民被人滋擾恐嚇,我已經報警。」黃柏仁強調,這是一次有組織的犯罪活動。而另一名助選團成員向記者說,古強華是助選團的骨幹成員,除了拉票外更負責監察工作。他表示,參與助選的20多名村長因為今次流血事件而感到「人人自危」。他說:「每個人都會擔心,擔心下一個會係自己。」

用斬柴刀從後襲擊

今年59歲的古強華是退休消防員,並於95至07年連續三屆當選崇正新村的村長。今次區議會選舉,「手握」900多票的古強華,成為黃柏仁與林添福的助選團成員。昨日下午4時許,古與20多名村長、助選團成員及村民,在元朗西菁街喜上喜酒樓晚宴聯誼,其中一名參加者朱先生向記者說:「食完飯之後打麻雀,大家都開開心心。」至晚上9時45分,古強華離開酒樓駕車往元朗鳳琴街,準備往附近一幢大廈接妻子及兒子返家,但他甫下車即被兩名蒙面男子用斬柴刀從後襲擊,古猝不及防背中4刀、腹中1刀,右手食指被斬斷,當場倒在大廈對開地上,途人見狀報警。警方接報到場將古送院治療,並且封鎖現場調查,結果在現場撿獲一把斬柴刀。警方表示,案件暫由元朗警區反黑組接手調查。

 
文章編號: 20071116006025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明報
A08  |  政情
2007-11-16

胡楚南指支持名單違例陳捷貴:補回同意書

中西區大學選區的候選人胡楚南日前投訴同區候選人陳捷貴,在10 月26 日發出一個有101 人支持者名單的選舉廣告,但事前沒有取得有關人士書面支持,涉嫌違反選舉法例。陳捷貴反駁稱,早已取得101 人的支持同意書,並已向選舉管理委員會提交了部分同意書,並會依規定最遲於明日限期前全部呈交選管會。

選管會回覆本報查詢時確認,投訴處日前收到胡楚南的投訴信,質疑另一候選人作出虛假的支持聲稱。選管會已將投訴轉交中西區選舉主任跟進,並已展開調查。

指摘近日補簽同意書

胡楚南昨召開記者會,指陳捷貴於上月發出一份101 人支持者名單,但選管會至本月9 日仍沒有任何相關書面同意書存檔,到11 月12 日後選管會才陸續收到有關書面同意書,但至14 日仍只得30 多份。

陳捷貴回應時說,對胡的抹黑做法感遺憾,強調已集齊101 人的支持同意書,並已向選管會繳交了一部分,其他會在周六期限前遞上。

根據選舉條例,任何選舉廣告涉及一些支持者人士的名稱和照片,必須在發布前獲得書面同意。胡楚南指陳氏是在本月9 日才要求支持者補簽支持同意書表格。



 
文章編號: 20071116004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蘋果日報
A08  |  港聞
2007-11-16

陳太夥泛民候選人拉票

【本報訊】泛民主派區議會選舉選情告急,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伸出援手,落區為泛民候選人拉票。陳太昨天便專程到灣仔區,為公民起動候選人打氣;至星期日投票日當日,陳太更會走訪港島44個選區為泛民候選人宣傳。她昨天特別呼籲不打算投票的市民,用手上神聖一票表達心聲及意向。

身為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的陳太,昨天到堅尼地城一社區中心與婦女舉行座談會,聆聽婦女心聲後,隨即趕到灣仔為公民起動兩名候選人,包括大佛口選區的陳小萍及修頓選區的魏基樂助選,並與不再參選的公民起動成員黃英琦及何秀蘭等,齊齊在街頭為兩人「叫咪」打氣。

「區選一票非常重要」

陳太認為,11.18及12.2兩個日子都是市民發聲的好機會,呼籲市民積極投票,一同用選票推動2012年雙普選,以及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她強調市民手上一票意義重大,「可以令我特區政府更加聆聽市民心聲、更加需要向市民負責。」她更特別向未有打算在11.18當日前往投票的市民稱,「我知道好多市民諗住唔投票,但呢一票確實非常重要,可以清楚顯示大家意向。」陳太說周日會走訪港島各區,為候選人衝刺前打氣。陳太的補選對手、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雖然得到民建聯及自由黨兩大親政府陣營支持,但葉太昨天表明,投票當日不會為兩大黨拉票助選,她只會巡迴到「匯賢智庫」四名候選人的選區助陣。據悉,兩大政黨早與葉太達成協議,不會為區選候選人互相拉票,但兩大黨會在區選結束後,為葉太造勢助選。

滾動民調(13-15/11/2007)假如聽日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你會投以下邊一位候選人?

1.柳玉成不足1%2.李永健不足1%3.蕭思江不足1%4.葉劉淑儀36%5.蔣志偉1%6.凌尉雲不足1%7.陳方安生43%8.何來不足1%全部都唔選5%未決定/唔知/難講13%受訪人數:654

 
文章編號: 20071116006026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都市日報
P04  |  港聞
2007-11-16

大學區候選人 被指競選違規

是非 區議會選舉在即,但大學選區的候選人胡楚南,昨日批評同區候選人陳捷貴違反選舉條例,指他發布一張註明有101位、來自不同界別支持者的選舉廣告,但經查證後,發現陳沒有按規定,於發布前向選管會遞交支持者的書面同意書。

陳捷貴否認事件,指自己早已將所有書面證明交選管會。他又批評對手,臨近選舉才發出這樣的指控,完全是抹黑的行為,會保留追究權利。 (都市)



 
文章編號: 20071116441001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am730
M04  |  新聞  |  左右大局  |  By 李慧玲
2007-11-16

投票前夕

區議會選舉後日投票。撇除41位區議員已經自動當選,還有遍及港九新界逾364個選場。雖是火頭處處,但坊間選情冷淡。其實,區議會選舉結果並不如一般普羅市民所想沒有甚麼大不了。事實上,對政黨而言,茲事體大。

不,不是說透過區議會選舉結果透視立法會選情。更實質的,選舉結果將有助明年立法會選舉競逐資源。啊,這些當然與泛民無關,只有建制派可以做伸手黨。

04年立法會選舉前夕,當時主管香港問題的曾慶紅在北京逐一會見建制派政黨,港進聯劉漢銓不思進取,一味要求中央為他們保住議席,結果落得被民建聯併吞命運。反而自由黨田北俊拍心口開闢直選戰場,戰鬥格贏得讚賞,連23條倒戈都可以暫時擱在一邊,開動機器全力支持。可見單單擦鞋是不行的,上頭要看成績。

據聞北京高層的今年區議會選舉最重視山頂和觀龍兩區選情。觀龍選區,是民建聯重新考牌翻身之戰,而山頂則是公民黨和自由黨實力比併。自由黨號稱富貴黨,如果保不住全港最富貴的選區,招牌馬上被拆。相反,公民黨一直是一隻概念股,究竟有沒有實力就要靠今仗表現了。獨立候選人有機會漁人得利嗎?

(本文作者是商台黃昏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



 
文章編號: 2007111689200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大公報
A12  |  港聞
2007-11-16

選舉涉血案古強華被斬

【本報訊】元朗鳳悠北街昨晚發生斬人案,一名村代表遭兩名男子襲擊,身中六刀,其中右手食指被斬斷,要送院治理。兇徒逞兇逃去無蹤。警方初步調查,懷疑事件涉及選舉暴力,元朗反黑組已接手跟進。

傷者古強華(五十九歲)。現場消息稱,事主為元朗一鄉村代表,現協助十八鄉兩名參與區議會選舉的候選人助選,昨晚十時許,他完成拉票活動,與朋友一起晚膳後,驅車接太太回家,在鳳悠北街等候期間,突然被兩名持刀男子襲擊,傷者身中六刀,右手食指被斬斷,事後致電友人求助,救護員到場後將傷者送院。



 
文章編號: 20071116002004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明報
A08  |  政情
2007-11-16

唐英年黃仁龍捲入山頂選戰

周日區議會選舉投票當日,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由早上巡視票站開始,至翌日清晨、點票完畢後舉行記者會總結,一日內要走4 場。今年區選其中一個焦點戰場位於山頂區,早前才搬入白加道官邸的政務司長唐英年和律政司長黃仁龍都是該區選民,有機會參與其中。

投票當日,特首曾蔭權和多名司局長的投票情都會讓傳媒採訪。按政府新聞處的安排,曾蔭權於早上9 時到票站投票,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亦屬同一個選區,但選擇在下午2 時才去投票。

最近才搬入南區財政司長官邸的財政司長曾俊華,由未趕及更改選民地址,因此當日他要返回跑馬地投票。

是次區選共有488 個投票站,當中有273 個選區只有1 個票站,其餘的分別有2 至9 個票站不等。「大嶼山」選區為全港之最,共有9個票站,分別位於大澳、昂坪、梅窩和貝澳等。

11 焦點選區採訪特別安排

為配合今年區議會選舉的採訪工作,新聞處亦選取11 個焦點選區,派駐人員協助傳媒採訪,當中包括山頂區、大埔墟和觀龍區等。

公務員事務局長俞宗怡昨日被問及區議會選舉期間,公務員要注意的事項,她說,眾所周知公務員隊伍是廉潔和政治中立,但局方亦會向公務員同事發出指引,提醒他們在參加任何政治活動時,不應與其公職構成衝突。



 
文章編號: 2007111600400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文匯報
A09  |  香港新聞
2007-11-16

新聞處網站同時發區選戰況 每小時公布投票率 11熱門選區 新聞官助傳媒

 【本報訊】(記者 鄭治祖)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將於周日舉行,特區政府破天荒地於當日在港、九、新界共11個香港各大傳媒特別關注選區,包括港島中西區的觀龍選區、九龍觀塘的順天選區及大埔的大埔墟選區等(見表),安排新聞官在投票站協助傳媒採訪。同時,由於點票程序會分散於各選區的投票站,當局不會設立新聞中心,但特區政府會實行「兩條腿走路」,分別透過選舉網站及新聞處發布每小時的投票率及最後的投票結果。

 今屆區選全港共設481個投票站,在投票結束後即「變身」為點票中心,並即場宣布選舉結果。由於傳媒不可能每個站都有人駐守,故大多選擇一些熱門選區,以反映是次區選的熱烈程度,為方便傳媒將消息放送予全港市民,當局決定在11個「熱門」的投票站安排新聞官協助傳媒採訪。

投票結束 票站即場點票

 新聞處指,當局即日並會有彈性安排,倘傳媒有其他熱門選區的點票站希望有新聞官在場協助,亦可向新聞處提出。不過,新聞處只有6個「咪兜」,屆時相信新聞處人員亦要揹跑,才能滿足這麼多的「駁咪」需求呢!

料周一凌晨4時全部揭曉

 選管會主席彭鍵基早前預告,可能要直至周一凌晨4時才能得出全部選舉結果,而當局已決定哪一個點票站有結果,即會同時循選舉網站及新聞處發放:「每小時1次,而且有兩個渠道發布,一方面方便傳媒工作,另一方面亦可以提防有一個網絡出現故障時,另一個網站仍可繼續服務。」

 另外,新聞處及選管會人員提醒各候選人、助選團、公眾及傳媒,所有票站當日都會設立禁止拉票區及禁止逗留區,任何人士如在禁止拉票區及禁止逗留區內行為不檢或進行被嚴禁的活動,或不遵從選舉主任或投票站主任的任何合法指示,即屬違法。

■今屆區選最受傳媒關注的11選區

一、港島

1.中西區觀龍

葉國謙(民建聯)vs何來(獨立)vs梁劍琴(獨立)

2.中西區山頂

林文傑(自由黨)vs陳淑莊(公民黨)vs梁永安(獨立)

3.東區錦屏

蔡素玉(民建聯)vs姜玉堆

二、九龍

1.觀塘區順天

郭必錚(民建聯)vs何偉途

2.黃大仙區龍星

譚香文(公民黨)vs蔡六乘vs盧海鵬

3.黃大仙區竹園北

陶君行(社民連)vs梁安琪

4.九龍城區黃埔東

梁美芬vs陳家偉(民主黨)

5.油尖旺區尖沙咀東

關秀玲(民建聯)vs李偉儀(社民連)vs加利vs汪家智vs

譚玉瑜vs陳貝文vsJAIN NEERAJ BRIJENDRA

三、新界

1.大埔區大埔墟

李國英(民建聯)vs曾國豐(公民黨)

2.沙田區火炭

蔡耀昌vs龐愛蘭vs黃美顏

3.北區華都

姚銘(民建聯)vs潘忠賢(民主黨)



 
文章編號: 20071116005002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  區選焦點系列之廿一
2007-11-16

專業社工多元服務 新思維建溫情社區 耕耘8年譚榮勳轉攻頌汀

 【本報訊】今屆區議會選舉中,大埔選區的選情相當熱鬧,以大埔頌汀選區為例,現任區議員黃天龍決定不競逐連任,民建聯、民主黨及自由黨均派員參選。其中,以民建聯候選人譚榮勳在區內服務8年,較自由黨蔡錦光及民主黨李宛蓉為久。有「打虎英雄」美譽的譚榮勳,以活潑性格及創新思維,為頌汀街坊提供多元化服務,也使地區活化起來。 ■本報記者 葉詠儀

 譚榮勳在上屆區議會選舉中,本服務居民之心,在大埔中選區挑戰於區內打滾多年的民主黨「雙料議員」鄭家富,遂被外界冠以「打虎英雄」的外號,而在「7.1」效應下,他無奈地輸掉了議席。不過,他並沒有離開大埔,並於今屆區議會選舉改在頌汀區出選。

 他笑說,頌汀區與上屆選區只是一街之隔,很多街坊都「熟口熟面」,而由於現任議員作風較為「低調」,讓他有機會盡己所學服務街坊。由於自己是註冊社工,故不少街坊喜歡找他代為解決問題。

單挑鄭家富 贏「打虎英雄」美譽

 不知不覺間,譚榮勳在區內已服務了8年,看到透過自己及其他民建聯成員以不同方法向政府各部門爭取,一些地區設施從無到有,這種滿足感相當大。他認為,服務街坊不是鐵板一塊,需要花一點心思,其中「燈光昏暗心慌慌」的汀雅苑後門汀角路一帶行人路,由於街燈不足,加上大樹遮擋,入夜後特別昏暗;經他奔走多個部門,發起了簽名行動,終落實照明設施。

 3年前,有見會考14分以下的中五學生在放榜日飽受「撲學校」之苦,譚榮勳想出設立一個放榜熱線,免費提供區內最新的收生資料,由於手上只有500元,在資源不足情況下,不敢大事宣傳,故首年只有100名學生參與,過後2至3年,參加人數激增至800人,近年他們更為學生提供「增值」的情緒輔導。

不忍考生「撲學校」 設放榜熱線

 他笑言,8年在大埔區的服務,街坊對他的支持與日俱增:在街頭派傳單,居民由不願意接到願意接,從「木口木面」到主動走過來攀談,從排難解紛的「社工」變成獲得800個街坊簽名支持的區議會候選人,這些變化令他大為鼓舞。

 社區服務是長期的,譚榮勳坦言,區內除了硬件設施要不斷更新外,亦應該從「人」出發,例如老人、青少年及家庭等問題「一環扣一環」,不能分開處理,故他希望循本身擅長的專業—即青年服務,透過青年參與關心長者的過程,再把長者拉回社區參與各種活動,建立一個溫情的社區。



 
文章編號: 20071116005004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南華早報
EDT2  |  EDT  |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  By Denise Hung and Danny Mok
2007-11-16

Candidates pin hopes on negative spin

Candidates campaigning for The Peak constituency have downplayed their chances in Sunday's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 an apparent ploy to get more votes.

Mark Lin Man-kit of the Liberal Party, Tanya Chan Suk-chong of the Civic Party and independent Louis Leung Wing-on are competing for ballots.

But the election has been pitched as a battle between two parties and as a prelude to next year's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

Ms Chan said former chief secretar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would join her in visiting polling stations on Sunday to appeal for people to vote. "Every vote counts," Ms Chan said, adding that it was a tough contest for her. Mr Lin, a district councillor, is seeking another four-year term. Yesterday, he was accompanied by several party heavyweights, including James Tien Pei-chun, to canvass for votes.

But a party source said it was not optimistic Mr Lin would win.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for Lin to start the campaign earlier to consolidate people's support for him," the source said.

Meanwhile, 488 polling stations have been prepared for the district council contests. A total of 866 candidates will contest 364 constituencies, 11 of which will be closely watched by the media. Votes can be cast from 7.30am to 10.30pm on Sunday at the polling stations across the city. A government spokesman said polling stations, except seven small ones, would be converted to counting stations after polling closed.

It is expected counting will be completed by 3am on Monday.

Police are seeking two men after Ko Keung-wah, 59, the village representative for Shung Ching San Tsuen in Yuen Long was seriously wounded in an attack by two knife-wielding men after he canvassed for candidates from Shap Pat Heung.

His right forefinger was chopped off and he suffered six other wounds after the attack in Fung Kam Street at about 10pm.

Observer A16

Behind the News A18

 
文章編號: 20071116027055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東方日報
A30  |  港聞
2007-11-16

村長助選遭斬甩手指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後日舉行,元朗昨午發生懷疑選舉暴力事件。崇正新村村長兼助選團成員古強華,昨晚參加兩名候選人的助選活動後,在寓所門外被兩名刀手伏擊,身中六刀,右手食指被斬甩,須送院搶救。

助選活動後受襲

傷者古強華,連續三屆當選元朗崇正新村村長,今年協助黃柏仁及林添福參加區議會選舉。昨晚九時許,古與一班助選團成員在區內舉行助選活動後散隊。古獨自步行至鳳琴街時,被兩名兇徒攔途襲擊,古走避不及,腹及雙手中刀,兩名兇手逞兇後逃之夭夭。

古負傷致電元朗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程振明求助,程獲悉後大為震驚,即時致電報警,救護車到場替古包紮後,再送博愛醫院急救,程即趕往醫院探望。

古助選的兩個選區十八鄉北及十八鄉南,共有四人參選,除黃柏仁及林添福外,其餘兩候選人為梁福元及何潤發。

 
文章編號: 2007111603205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太陽報
A04  |  港聞
2007-11-16

助選遇襲村長中六刀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後日舉行,元朗昨午發生懷疑選舉暴力事件。崇正新村村長兼助選團成員古強華,昨晚參加助選活動後,在寓所門外被兩名刀手伏擊,肚被捅一刀,雙手共中五刀,右手食指更被斬甩,須送院搶救。

傷者古強華,連續三屆當選元朗崇正新村村長,今年協助黃柏仁及林添福參加區議會選舉。昨晚九時許,古與一班助選團成員在區內舉行助選活動,大家吃完晚飯後各自歸家。古在鳳琴街下車時即被兩名兇徒攔途襲擊,古走避不及,身中六刀,兩名兇手逞兇後逃之夭夭。

古負傷後忍痛致電元朗十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程振明求助,程接訊後大為震驚,即致電報警,救護車到場替古包紮後,再送博愛醫院急救,程即趕往博愛醫院探望傷者。

古助選的兩個選區十八鄉北及十八鄉南,共有四人參選,除黃柏仁及林添福外,其餘兩候選人為梁福元及何潤發。

 
文章編號: 20071116034039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2007-11-16

「三國鼎立」 譚李打硬仗

 【本報訊】大埔頌汀選區因現屆區議員、民主民權陣線的黃天龍放棄角逐連任,而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民建聯譚榮勳、自由黨蔡錦光及民主黨李宛蓉均首次在該區參選。有地區人士表示,民主黨派出的雖屬「空降部隊」,但擅長宣傳,近期即使出「告急」、「捆綁推銷」等策略,相對那些默默在區內耕耘的參選者而言佔了點便宜,故這場仗「不好打」。

 有地區人士指,除譚榮勳在區內服務了8年外,蔡錦光及李宛蓉均於約1年前落區宣傳。其中蔡於1年前即在區內懸掛宣傳街板,惟到報名後才見他的真人落區,而李宛蓉在過去1年亦相當落力投入地區的宣傳工作,但街坊亦甚少看到她的真身。

李宛蓉「空降」 大打告急牌

 地區人士分析,是次選舉應為譚李兩人之爭,而李佔了宣傳上的優勢:在上屆區議會選舉,直到報名期結束後,選民才知道有「黃天龍」這個人參選,但仍然勝出,主因是反對派極擅長宣傳,佔了不少優勢。4年來,黃天龍與民主黨區議員「合作無間」,現在他不競選連任,民主黨為了填補這個缺口,約於1年前派出早年曾活躍於將軍澳區的李宛蓉「空降」,希望可力保區內的影響力。

 民主黨為延續上屆區議會的聲勢,借助了在鄰區參選、知名度較高的民主黨「雙料議員」鄭家富的「明星效應」,在兩區的交界處宣傳自己和李宛蓉,由於兩人的候選人編號同為2號,令不少人誤以為情況如立法會選舉般,兩人是在同一張參選名單內。

 近日,民主黨更於區內派發「告急」單張。不過,有街坊評論,這些告急單張以彩色印刷,設計相當精美,根本不是「臨急臨忙」才向街坊告急,懷疑是經過細心部署,為策略而告急的。

 雖然譚榮勳一直擔任大埔的地區幹事,對地區問題瞭若指掌,惟由於上任議員「低調」,令他需要處理個案數目不斷增加,每天都花很長時間與政府部門周旋:「沒有空做些花巧的宣傳工作,是他較為吃虧的地方。」 ■本報記者 明言



 
文章編號: 20071116005004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8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  別有所圖
2007-11-16

羅世恩「忽然蒲頭」 參選疑為「大佬」試票

 所謂「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聯和墟是次共有4名候選人。地區人士認為,陳發康自2000年起在地區工作已有8年之久,一直貼身服務市民並了解他們的需要,反觀其他3名候選人卻「忽然出現」,難免令街坊覺得他們「另有所圖」。

 地區人士以民主黨羅世恩為例,指他在地區上沒有任何的實務可言,且到最近兩個月才落區派傳單,但民主黨對其是次參選可謂十分重視,並多次出動該黨新界區的立法會議員及該黨北區「大佬」為其站台拉票。

 他分析,羅世恩是次參選的「終極目標」,可能意在為民主黨北區「大佬」黃成智於明年立法會選舉「試票」:「猶記得當年04年立會選舉,民主黨在區內沒有長期的地區工作,都在聯和墟的票站取得1千多票,故此,他們試圖藉此擴大該黨於北區的版圖,以為明年立會選舉可能分拆名單出選鋪路。」

 至於該區餘下的兩名候選人,地區人士坦言,得到街工梁耀忠支持的余國偉「歷年來都未見過他在區內出現」,而退休公務員關漢貴則相信只是在退休後「百無聊賴」地希望參選一試,故預期上述兩人對大局的影響不會太大。

■本報記者 明言



 
文章編號: 20071116005004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9 ----------

 

蘋果日報
A10  |  港聞
2007-11-16

地區戰績不彰硬銷政治理念 11.18區議會選舉新興政黨搶灘有難度

今屆11.18區選的一大特色,是有多個新興政黨湧現,為選民提供新的選擇。但新興政黨面對的一大問題,是欠缺堅實的地區工作往績,較民建聯及民主黨等政團「蝕底」,因此公民黨及社民連等新政團,選擇突出各自強項,前者主攻專業服務、後者硬銷清晰政治理念,藉此在舊政黨佔據的區選版圖之中,殺出一片新天地。記者:許偉賢

沒有往績是弱點,也是優勢。03年7.1大遊行後成立的公民黨,在今次區選中初試啼聲,派出42位黨員參選,其中只有7人是現任區議員。由於該黨近年才崛起,在地區服務時間起步較遲,自然不能像其他政黨候選人般,以連串往績爭取選民支持;但與此同時,沒有往績也就沒有包袱,公民黨的「乾淨」背景,卻被認定會為求變的選民帶來新希望。

以新氣象反敗為勝

考慮到該黨的專業形象特濃,公民黨也特別專注在法律及會計等專業層面服務市民,以求突圍而出,沒有與其他扎根地區多年的政黨正面搶票。該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強調,作為新興政黨,這次派出多人參選是「壓力極大」,認為新興政黨在人手資源及地區網絡方面遜於舊有政黨,加上沒有選戰經驗,候選人要勝出自然較難。但該黨今次的戰略之一,是選擇一些民主派政黨多年來未能「落腳」的選區出戰,務以新氣象反敗為勝。

望吸引低下層選票

成立時間更短的社會民主連線也派出達30人參選。由於社民連意識形態屬於較激進的一群,因此不會特別以往績作招徠,反而會主打「為民主公義打拼」的清晰政治理念,並集中在基層市民聚居,如黃大仙、觀塘及荃灣等選區出選,以低下階層為他們的主要吸票對象,減少浪費選舉彈藥。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直指「一張白紙,都總好過一塊污糟抹腳布」,認為沒有往績不算先天缺憾,反而更有條件與力有不逮的原區議員一爭高下,認為最終有兩成候選人勝出已是好成績。由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成立的匯賢智庫也派出4名成員出選,但他們全都以獨立候選人參選,以求爭取溫和中間派人士支持。4人之中,包括2名退休公務員及1名前政務官,「官」味甚濃。(區選專題三之二)

《九龍焦點選區》黃埔東─陳家偉戰空降左派學者

民主黨陳家偉在去屆區選中以逾600票、在黃埔東選區擊敗由親建制派泛聯盟支持的張仁康後,今年左派改由工聯會力撐的梁美芬,以學者身份突然空降該區挑戰陳家偉。現為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的梁美芬,曾就政改和23條立法發表極左言論,例如在策發會舉行工作坊討論普選時,提出極左方案,建議中央先篩選候選人,然後交由港人普選等,她個人又身兼親中團體、九龍社團聯會名譽會長。泛民中人認為,由於陳家偉表明支持2012年雙普選,加上過往在該區地區工作尚算紮實,只要泛民支持者認清兩人政綱並踴躍投票,陳家偉有望守住現有席位。

坪石─梁家傑助理余冠威告急

觀塘坪石選區上屆由前資深成員林森成硬撼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結果林森成只以25票之差落敗。泛民今屆經協調後,決定派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的助理余冠威挑戰陳鑑林,但陳鑑林最終未有迎戰,反而改派徒弟陳百里迎戰。正當泛民以為會在此選情屬「五五波」的選區再次形成左右對決的局面時,卻出現兩名不屬泛民協調名單、但突然表態支持2012年雙普選的劉永達和張偉鴻加入戰團,令一場均勢之戰出現變數。余冠威在劉、張二人分薄票源下處於下風,因此余冠威近日以「選情告急、集中票源」為口號,呼籲選民認清誰是真正民主派。

尖沙嘴東─李偉儀硬撼六名候選人

上屆只有三雄鼎立的尖沙嘴東選區,今屆候選人數多達七名,其中只有社民連李偉儀屬泛民協調機制產生的成員,其餘三人親中背景極濃,包括曾任廣東省共青團思想指導員的民建聯關秀玲、於左派組織港島青年商會任職的汪家智及曾代表律師會硬撼民主派法律界選委的譚玉瑜。其餘三名候選人則為印裔人士,包括突然表態支持2012年雙普選的加利、被指替民建聯拉散加利票源的陳貝文,以及提名人包括關秀玲女兒的Jain Neeraj Brijendra。熟悉該區人士指出,民建聯在該區支持度近六成,加利又極可能拉散李偉儀票源,令她難以在七人中突圍而出。

 
文章編號: 20071116006026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0 ----------

 

成報
A07  |  港聞
2007-11-16

楊文達挑戰李永達全憑幹勁

今屆葵青區區議會選舉出現「兩達之爭」,由民建聯新人楊文達硬撼民主黨前主席李永達。楊文達表示,以新人身份出選可令他立即清晰看到區內問題所在,積極服務居民,對勝出充滿信心。至於李永達就強調自己競選優勢包括長達20年服務經驗及過去四年政績,對成功連任同樣信心十足。

38歲的民建聯候選人楊文達在今屆區議會選舉首次出選,將在葵青荔華選區迎戰現任區議員、51歲的民主黨前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李永達。

楊文達接受訪問時開門見山「自爆」自己是將軍澳居民,坦言於9月才開始在葵青做地區工作。對於黨副主席葉國謙表明「空降」不健康,楊強調自己並非「空降」出選,因自己無論勝敗,都會繼續服務居民,反認為作為新人參選優勢,在於「年青啦,我會肯跑啦。我係新,我一到呢個區,我即刻就可以睇到呢個區有咩問題,如果我係服務呢個社區十幾年,可能有一麻木出現」。

任職電腦營業經理的他又表示,自己雖有事業在身,不過對比對手有繁重黨務及立法會事務,反相信自己可投入更多時間做地區工作。楊表示,過去已於工餘以至周末手服務社區,深信選民應選出真正服務選區的人選,所以他自言對勝出信心很大。

深信會選出真正人選

至於李永達則表示,自己今屆競選有兩大優勢,首先在區內服務經驗長達20年,而且過去四年做出30多項政績,包括成功爭取增設「地鐵優惠站」及通宵巴士線,改善高空擲物及外牆維修問題等。對於時間分配,李永達表示相信處理得來,會不時抽空落區,保持對地區問題的敏感度,並繼續爭取在區內增設長者服務中心及與深水區議會商討改善巴士服務。李坦言,相比之下對手「冇乜做,連居民都唔識佢,係9月先知佢選」,故他對成功連任有信心。

 
文章編號: 20071116029046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1 ----------

 

成報
A07  |  港聞
2007-11-16

候選人涉違例遭投訴

【記者張智仁報道】中西區大學選區獨立候選人胡楚南昨召開記者會,指區內獨立候選人陳捷貴在選舉單張印有101位支持者名單,但上周翻查選舉管理委員會檔案,發現並無有關人士書面同意書,陳至近日才補交部分文件。胡楚南質疑陳在事件中涉嫌違反選舉條例,認為選管會監管不力,昨午到選舉事務處抗議。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有關投訴屬選舉主任職權範圍,選管會已於前日把個案轉交中西區選舉主任跟進及展開調查。本報曾聯絡陳捷貴,截稿前未有回覆,該區候選人包括獨立的余文端。

 
文章編號: 20071116029046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2 ----------

 

香港經濟日報
A35  |  政情
2007-11-16

選情嚴峻 譚香文未尋黨支持

  【本報訊】本屆區選會選舉,共有10位現任立法會議員角逐,公民黨唯一參選的立法會議員譚香文選情嚴峻,但她卻未有向黨內「告急」,尋求支持。

稱梁家傑曾往拉票

  正當公眾焦點放於山頂選區的公民黨陳淑莊,及大埔墟的公民黨總幹事曾國豐,看到該黨不少明星級議員前往拉票,但原來同屬公民黨的譚香文選情嚴峻。

  出戰黃大仙龍星選區爭取連任的譚香文,接受訪問時承認「選情危急」,但她否認公民黨未有動員支持:「梁家傑在星期六就曾來拉票。」

  負責統籌公民黨區議會選舉的黨秘書長鄭宇碩承認,譚香文選情嚴峻、困難。他認為,在統戰角度上,譚香文在05政改方案率先投下反對票,令不少市民難以接受。

公民黨:譚從沒「告急」

  但鄭指仍有信心譚可成功當選,並認為她現時最重要的挑戰,是如何維持立法會會計界議席。對於公民黨未有動員支持譚香文,他表示是應其要求,將人手分配支持黨內其他新人,又強調譚從沒向黨「告急」。黃大仙龍星選區的候選人,包括獨立人士盧海鵬和蔡六乘。

 
文章編號: 20071116030009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3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人物特寫
2007-11-16

踏實具幹勁黃宏滔毋懼夾攻

今屆區議會選舉,民建聯派出三位三十歲以下的候選人出戰北區,天平西候選人黃宏滔就是其中之一。他同區有兩名競爭對手,一位是現任前區議員區維坤,另一位是自稱「獨立民主派」人士陳炳輝。在兩位反對派候選人「夾擊」下,黃宏滔坦言一點也不擔心。他說,反對派的候選人處事模式較激進,而他認為地區工作應該是「要傾、要商量」,以踏實和幹勁去服務街坊。

自小在天平長大的黃宏滔十分熟悉區內環境,對該區街坊的需要也瞭如指掌。兩年前,他正式在內服務街坊,為居民提供健康檢查、剪髮服務、舉辦嘉年華活動等,與居民打成一片。談到參選區議會的原因,黃宏滔坦言,希望在議會的層面發表意見,並作為街坊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以前做義工,發現在更高層次才能為街坊做更多事,於是便決定參與政治,踏上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黃宏滔具備了擔任區議員的條件。他知道天平已落成約二十年,昔日的小孩子今天都變成大人了,因此內興建給小孩子遊玩的設施,也是時候改建成其他設施;內長者越來越多,對醫院需求增加,但最近的北區醫院距離天平也有半小時路程,因此他希望能爭取一條來往北區醫院的巴士線。

雖然面對連續兩屆當選區議員的區維坤和首次參選的陳炳輝「夾擊」,但黃宏滔仍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說,民建聯的理念是走實幹路線,默默地為街坊做事,他相信這才是真正區議員應做的工作。



 
文章編號: 20071116002004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4 ----------

 

大公報
A11  |  港聞  |  貼身追擊
2007-11-16

周志威接刀片恐嚇信

再有民建聯候選人遭遇恐嚇。民建聯樂華南選區候選人周志威,本月十四日在其牛頭角辦事處收到一封匿名恐嚇信和刀片一塊,要求他立即停止所有拉票活動。周志威已報警求助。

周志威表示,十四日傍晚他在辦事處收到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件,信中只寫了一句話,就是要求他立即停止所有拉票活動,並夾附一塊刀片。周志威表示,這明顯是針對他參選區議會的恐嚇,嚴重影響選舉的公平公正,他對此深感憤怒。雖然遭到恐嚇,但他仍會堅守崗位,繼續為街坊服務。周志威當天已報警求助,他希望警方能盡快破案,消除公眾疑慮。在樂華南參選的還有現任區議員蘇冠聰。



 
文章編號: 20071116002004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5 ----------

 

文匯報
A11  |  香港新聞  |  旗鼓相當
2007-11-16

蘇家豪棄用民主黨招牌

 觀塘寶達選區上演去年的翻版,「捲土重來」的洪錦鉉,會與已經脫離民主黨的現任區議員蘇家豪一較高下。地區人士分析,蘇家豪刻意沒有使用民主黨的招牌,以獨立人士的身份出選,是希望藉此吸納中間派選票的支持。但地區人士相信,「哪一個做到事,哪一個做不到事,選民應該心中有數。」

街坊:蘇家豪經常不見人

 地區人士分析,洪錦鉉於2003年時僅以96票之微落敗,就知道其實兩人在寶達選區中一直競爭激烈。不過,今年寶達選區共有9,900多名選民,較去屆增加了逾一半,故今屆兩人的競選其實是「重頭開始」。

 蘇家豪當選4年以來,大多只是早上稍為露面就失去蹤影,不少街坊反映在有需要向他求助時,均難以和他直接溝通,即使留言後亦得不到回覆,故他們戲謔,蘇家豪4年的區議員生涯是「兩年無見人,一年兼職,一年全職」。

 是次蘇家豪再以獨立人士競逐連任,而非以民主黨的身份出選,有地區人士認為他是希望在缺少政治議題氣候下「洗底」,但其實心水清的街坊都知道,蘇家豪雖然已經脫離民主黨,但仍與民主黨的關係十分密切,如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不時都會前來站台支持。

洪錦鉉樂助人選戰略佔優

 另一方面,洪錦鉉在2003年落敗後,一直默默耕耘工作,當區街訪有事需要協助時,大多會以洪錦鉉作為求助的首選,故他在是次選舉中將略為佔優。不過,由於是次寶達選區的選民結構有改變,而兩者的戰情亦十分緊湊,故相信未到最後一刻,仍不知道誰勝誰負。

■本報記者 明言



 
文章編號: 20071116005003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6 ----------

 

蘋果日報
A10  |  港聞
2007-11-16

特稿 泛民協調各黨仍有心結

雖然泛民主派今次仍然能夠成功就本屆區議會選舉協調,可是競選期間,泛民主派內部仍然為拉票出現不少爭拗。有泛民中人承認,隨住越來越多新黨、新人參選,區議會直選議席沒有相應增加,在僧多粥少下,泛民內部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有參與泛民區選協調的人士稱,在不挑戰現任泛民區議員的前提上,要找到適合選區「安置」公民黨、社民連候選人,原已十分困難,加上其他政黨合共十數名「新丁」,令過程中不斷出現磨擦,社民連更一度想退出協調。雖然大部份爭拗最終可以擺平,可是各黨難免有心結,恐怕日後在立法會選舉中,難再合作。

該泛民中人認為,按目前區議員人數,就算日後取消委任議席,全數變為直選,也不過多100多席,按目前新增參選人數,根本「唔夠分」,「政治利益大前提下,第日民主派競爭只會更激烈,甚至避免唔到自相殘殺。」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7111600602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7 ----------

 

成報
A07  |  港聞  |  引言
2007-11-16

新丁老手交鋒必有惡鬥

今屆區議會選舉中,在不同政黨都派遣年輕新秀出選,民建聯最年輕男女候選人姚銘及蕭嘉怡,都以「新丁」身份挑戰比他們年長近30歲的地區「老師傅」;而民建聯楊文達亦會迎戰民主黨前主席李永達。三位候選人都期望藉自己的幹勁及新思維,贏取選民信任,在選區中創出奇蹟。

記者馮志諾、張智仁報道

 
文章編號: 2007111602904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8 ----------

 

東方日報
A01  |  港聞
2007-11-16

與梁定邦曾共事市政局

【本報訊】梁定邦被綁架案內情出人意表,其中一名疑人竟是梁定邦昔日市政局同僚蔣世昌之胞弟。本報昨晚致電蔣世昌,他對胞弟蔣世華涉及梁定邦案而被起訴一事感到相當錯愕,但他以不清楚事件為由,表示會先了解再作回應,惟至昨晚截稿本報未能再與他取得聯絡。

蔣世昌昨接獲查詢時反應愕然,他一方面表示正在為周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做家訪宣傳,沒有時間回答問題,但又表示對事件「唔係咁清楚」、「係咪搞錯同名同姓呀?」然後以忙於做家訪為由,表示稍後再向本報解釋。不過,本報昨晚再多次致電蔣世昌,至截稿前仍未收到他回覆。

身兼多項公職

現年五十一歲的蔣世昌,早年畢業於英國赫爾大學,他於一九九一年起任市政局議員,直至九九年兩個市政局解散為止,任期與主席梁定邦相同。蔣世昌亦服務地區逾廿年,現為九龍城區議員,亦先後擔任多項公職,包括區議會多個事務委員會主席或會員、何文田分區委員會委員、愛民居民協會會長、博愛醫院總理等等。

有廁所博士稱號的梁定邦,則於九一年獲委任為市政局議員,之後擔任市政局主席,至九九年兩個市政局解散後,他逐漸淡出政圈。梁亦先後擔任市政局改善公廁服務工作小組主席、香港公益金百萬行主席、東華三院總理、警監會委員、香港藝穗會主席及太平紳士等公職。

至於梁定邦本身家世亦相當顯赫,父親梁季彝於一九三八年在港創立廣安銀行。梁定邦五九年畢業於港大醫學院,先後在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及私人執業行醫,父親過世後則接掌銀行業務。

蔣世昌正角逐連任九龍城區議會愛俊選區議員,同區其他候選人包括陳友昌及左雄。

 
文章編號: 20071116032057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9 ----------

 

太陽報
A02  |  港聞
2007-11-16

蔣世昌:係咪搞錯姓名

【本報訊】梁定邦被綁架案內情出人意表,其中一名疑人竟是梁定邦昔日市政局同事蔣世昌之胞弟。本報記者昨晚致電蔣世昌,他對胞弟蔣世華涉及梁定邦案而被起訴一事感到相當錯愕,但他以不清楚事件為由,表示會先了解才再作回應,惟至昨晚截稿時,本報仍未能與他取得聯絡。

蔣世昌昨接獲查詢時反應愕然,他一方面表示正在為周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做家訪宣傳,沒有時間回答問題,但又表示對事件「唔係咁清楚」、「係咪搞錯同名同姓呀?」然後他以忙於做家訪為由,表示稍後再向本報解釋。不過,本報昨晚再多次致電蔣世昌,至截稿前仍未收到他回覆。

服務地區逾20年

一九五六年出生的蔣世昌,早年畢業於英國赫爾大學,他於一九九一年起任市政局議員,直至九九年兩個市政局解散為止,任期與主席梁定邦相同。蔣世昌亦服務地區逾二十年,現為九龍城區區議員,先後擔任多項公職,包括區議會多個事務委員會主席或會員、何文田分區委員會委員、愛民居民協會會長、博愛醫院總理等等。

有廁所博士稱號的梁定邦,則於九一年獲委任為市政局議員,之後擔任主席,至九九年兩個市政局解散後,他逐漸淡出政圈。梁亦先後擔任市政局改善公廁服務工作小組主席、香港公益金百萬行主席、東華三院總理、警監會委員、香港藝穗會主席及太平紳士等公職。

蔣世昌正角逐連任九龍城區議會愛俊選區議員,同區其他候選人包括陳友昌及左雄。

 
文章編號: 20071116034038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0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