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島日報 A18 | 每日雜誌 | 一家之言 | By 呂大樂 |
2007-11-07 |
區選氣氛冷淡實非好事 曾經向一些長期在地區工作的朋友表示,今屆區議會選舉相當冷清。他們的反應不一。有的同意氣氛較為冷淡,不過,相信稍後接近投票日的時候,雖然未必可以搞得熱烘烘,但至少將會是另有一個環境。 只集中微觀政治動員 在他眼中,地區選舉通常都是慢熱的。也有的認為區議會選舉氣氛,因應各個社區的特殊性而各有不同,難以一概而論。可是,他們都同意一點:到目前為止,整個選舉給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所蓋過,而區議會的選情也未能搞出一個可以吸引大眾注意的焦點或議題來。就算近期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爭議性的政治議題(例如關於李柱銘言論的辯論),也扯不到區議會選舉的範圍之上。在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中的討論及新聞媒體的報道上,區議會選舉就是一場地區的政治角逐,屬「埋身肉搏」,極其勞動密集的政治工程,當中的政治議題並不明顯,同時也難以建立選民及市民的期望。現在,雖然快到投票日,坊間氣氛多屬淡然對待,沒有人會狠狠的罵,也沒有人會為它多說幾句好話。總之,就是沒有一個關注點。難道地方選舉真的不重要嗎? 奇怪的是,各大政黨似乎並不介意這種對待區議會選舉的看法,未見它們嘗試介入,把選舉提到一個較高的層次(也因此而會更受新聞媒體的注意)之上。在沒有一個較高層次的關注點(起碼一些有關地區治理的共同關心課題)的情況下,區議會選舉很容易就會一如以往多年,成為一場爭取街坊支持的地區動員戰,競爭集中在地區網絡、微觀的(貼身的)政治動員和提供社區服務的能力方面,而非政治意見之整合。 新社區參與未惹關注 當然,對某些政黨及參選人而言,如此低調的地區選舉正合口胃。他們長於社區動員和街坊工作,這樣反而對其有利。對他們來說,沒有爭議性的政治議題出現,就是減少暴露出弱點的機會,可謂正好配合其選舉部署。問題是:對那些意圖為地區政治注入新的政治元素的參選人士和政治組織而言,則一場乏味的地區選戰,令很多新的社區參與的主張,均無機會成為引人關注的議題。 從區議會的長遠發展及社區參與的角度來看,如此低調、冷淡的地方選舉,實非好事。回顧過去區議會的工作和表現,雖有其不足之處,同時亦總有未夠水準的區議員,但始終未至於一事無成,更不應視為負面。而個別區議會在一些社區事務、建設上做出過一點成績,甚至搞過一些新意思,亦是應該認真對待的。 呂大樂社會學系教授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3004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大公報 A08 | 港聞 |
2007-11-07 |
紅磡候選人單張「失竊」 【本報訊】區選尚餘一個多星期,選舉管理委員會直至昨日為止,共接獲一千零六宗選舉投訴,其中約四成是有關選舉廣告、一成半涉及噪音和其他方面的滋擾、一成是候選人在私人樓宇進行競選活動。 區選投訴逾千宗 上屆區選的總投訴個案為五千一百宗,選管會發言人表示,待選舉結束後才會評論投訴數字屬多或少,目前亦不會披露投訴個案的具體內容。 紅磡選區早前發生懷疑有候選人阻礙對手競選活動事件,有十多名居民昨日拉起橫額遊行到民政事務處遞交投訴信,處方職員表示稍後會轉交選管會跟進。 事緣民建聯紅磡區參選人王永祥在獲得業主立案法團同意下,在黃埔唐樓共三座大廈管理處擺放競選單張,但遭同區民協候選人任國棟一次過拿走近百張單張。 昨日有到場表達不滿的居民稱,此行為如同偷竊,李太說:「他(任國棟)唔認都唔得,可以翻查大廈閉路電視錄影帶,證據確鑿,影住他和另一名女子拿走整疊單張後,被看更追出去問個究竟,但他繼續到另一幢大廈拿走第二疊單張。」 據報道稱,任國棟已承認當時有取走單張,但並非盜竊,目的只是將單張直接帶往法團主席對質,為何不讓他同樣獲得在大廈宣傳的機會,並已將單張交還王永祥的陣營。警方現正調查事件。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2004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成報 A06 | 港聞 | 區選前瞻 |
2007-11-07 |
紅磡候選人涉偷對手宣傳品 【記者王智報道】區議會選舉紅磡選區發生有候選人涉嫌故意拿走對手宣傳品的風波,昨日廿多名街坊為此事到紅磡民政事務處請願,並向選舉辦事處代表遞交抗議信。紅磡居民代表鄧太指出,候選人任國棟在黃埔唐樓以不當手法,取走其同區競選對手王永祥整疊逾百張傳單是「不擇手段」。黃埔唐樓的業主委員會已經報警,警方現正調查事件。 聲稱受不公平對待 居民代表指出,在11月2日下午黃埔唐樓C座的管理員目擊任國棟與一名女士進入大樓,並取走王永祥放於管理處的傳單,其後又到B座及A座做出同樣行為,更指有閉路電視片段為證。任國棟早前就表示,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解釋取走單張是要與業主委員會理論。 王永祥認為任國棟的解釋不合常理,質疑任國棟究竟是否曾嘗試向業主委員會申請擺放傳單,認為任國棟所言只是藉口,又指警方已為對方落了口供。本報昨日多次致電任國棟,但未能取得回覆。 對於有候選人出現紛爭,選舉辦事處發言人就表示,他們在收到投訴後要看理據是否充分,再決定是否對侯選人作出處分,但拒絕就個別事件進行評論。該區另一候選人為李錦泉。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29011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文匯報 A12 | 香港新聞 | 猶有餘悸 |
2007-11-07 |
怕出「方鎮邦翻版」 選民猶有餘悸 頌安選區由民建聯葛珮帆及民主黨勞潤明二人對決。有地區人士形容頌安是「被遺棄的社區」,皆因該區現任議員方鎮邦涉嫌訛稱已向其辦公室助理支付兩個月薪金,意圖誘使沙田區議會發放營運開支津貼共1.4萬元,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訴,案件仍在審訊階段,該區有議員等於無議員,街坊往往求助無門。 遭自由黨凍結黨籍的方鎮邦,表面上與今屆參選者、民主黨勞潤明並不相關,但有街坊記憶猶新,指方鎮邦原為民主黨黨員,在03年區議會選舉中,方獲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及該黨於今屆出選錦濤的何淑萍一起向選民全力推介方,並獲得民主黨的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公民黨的余若薇及梁家傑等站台拉票,「明星撐場」加上「七一效應」,方鎮邦最終仍只能以56票之微險勝力爭連任的民建聯陳克勤。 任內被起訴 街坊求助無門 有街坊炮轟方鎮邦沒有珍惜街坊的信任及支持,不單沒有兌現選舉承諾,為選民服務,反而因為懷疑涉及金錢及桃色事件在區內臭名遠播,自身難保。方鎮邦於06年被民主黨要求退黨,隨即轉投自由黨,但經此一役,不少街坊對反對派推薦的人選猶有餘悸,而勞潤明臨近參選才亮相派單張,街坊對他的背景了解不多,更不想再「信錯人」:「當年民主黨夠講明全力推薦方鎮邦,但他幾年來除了玩失蹤,為我們做過什麼?點知今屆會唔會又出個『方鎮邦翻版』呀!」 ■本報記者 明言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5019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太陽報 A06 | 港聞 |
2007-11-07 |
霍震霆成「逃學威龍」 【本報訊】立法會議員表現參差,有團體昨日公布議員一年一度表現,發現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震霆缺席大會次數超過一半,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差議員。該項調查明言直選議員考勤表現較功能組別議員好,但有議員質疑有關調查在區議會選舉前發布,有偏幫某些政黨及影響選舉之嫌。 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昨天發表一年一度議員表現監察報告,發言人許煒斌批評立法會有多達十五次因為人數不足而需要敲鐘召議員開會,認為議員不應嫌悶出外吸煙或飲奶茶。監察組狠批霍震霆是立法會有史以來表現最差議員,四十一次大會竟缺席二十一次,應該勒令這名「逃學威龍」退學。 職工盟議員劉千石在一百四十二次記名投票中,有八十五次不投票紀錄,監察組譴責他作為民選議員不應有此表現。金融界議員李國寶有八十三次投票時不在場紀錄,考勤被評為不合格。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34010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大公報 A10 | 港聞 |
2007-11-07 |
重劃界起變局反對派釀暗戰 北區民建聯力抗空降兵 今屆區議會選舉北區仍維持十六個民選議席,其中三個選區御太、彩園及石湖墟因重新劃界,各黨部署起了變化。表面上,反對派政黨在北區協調成功,並沒有出現「撞區」情況,實情是早已密謀一場「暗戰」。一向重地區政績的民建聯,則無懼選區如何變動,強調所有候選人絕非「空降兵」,有信心憑實力贏得選民支持。本報記者徐紹輝吳雪華 今屆區選石湖墟共有四名候選人角逐,雖然參選人數不是最多,但最為矚目。該區現任議員陳興福棄選,民主黨「雙失」議員黃成智今屆「空降」,同區的對手還有民建聯的王潤強、獨立人士廖錦昌及黃聯發。上屆,黃成智自恃「七一效應」,「空降」挑戰民建聯北區「老大哥」蘇西智,結果以一百票之差落敗,在翌年的立法會選舉中又失去立會議席,成為「雙失議員」。 「雙失」崔護重來 據地區人士透露,反對派視為「票倉」的旭埔苑劃入石湖墟,黃成智的「如意算盤」是只要上屆的票選能「過戶」到石湖墟必定可取得議席。該人士分析,黃成智自敗選後,曾在區內開了間補習中心,但經營了不足半年便結業,自此便絕跡地區,直至區選才「露面」。至於民建聯的王潤強在上水一間中學任教,在地區工作十二年。王潤強承認,黃成智知名度較高,但知名度不等如支持度,相信選民知道誰是幹實事。 另一位不可忽視的候選人是廖錦昌,據了解,廖錦昌獲現任議員支持,加上廖兩代在北區經商,地區人脈極廣,能吸納各派人士選票。雖然廖錦昌在區內知名度高,但不少支持者均並非石湖墟區居民,擔心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前民主黨角力 反對派出現「暗戰」的選區分別是天平西及天平東,兩區分別有三名及五名候選人。據了解,最先點起火頭是天平西前現任議員區維發,其妻子連遂蓮到天平東挑戰民主黨現任議員余智成,據了解此舉引起余智成不滿,暗中支持陳炳輝以「獨立民主派」身份出戰,企圖分薄區維發選票,使兩區出現反對派暗中交手的情況 重新劃界的選區御太,由新入伙的清河、老區太平、御皇庭及數幢紀律部隊宿舍和鄉村屋組成,該區三名候選人包括民建聯藍偉良、民主黨的現任北區區議會副主席周錦紹及公民協會的湯淇曉。該區五千選民中太平佔三千人,勢必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清河大約佔一千選票。地區人士分析,周錦紹當上副主席後甚少在太平出現,不少居民需「跨區」向其他區議員求助。 選民重地區政績 分析又認為,藍偉良一年前已為新服務,現時已擁有一定支持者,只要在太平取得四成選票有望取得議席。事實上,藍偉良這場仗絕非易打,雖然周錦紹在區內口碑較差,但所謂「爛船有三斤釘」,始終有一定「鐵票」。至於湯淇曉,由於公民協會已多年沒有參與直選,故票源多寡足以影響選舉結果。 民建聯北區支部主席蘇西智稱,今屆民建聯共派出十四人出選,當中五人競逐連任,五人首次參選。他強調,民建聯所有候選人不是「空降部隊」,平均服務年齡達四年,希望憑多年實幹表現爭取選民支持。 街坊心聲 羅太清河居民 我住的屋交通不好,只得一條小巴線到火車站,班次不頻密,乘小巴出來火車站附近買,要三元五角,來回好貴;如果步行就要二十分鐘,好耐。希望有關方面加密小巴班次,方便街坊買。 馬先生彩埔苑居民 在火車站附近的天橋時常有水貨客聚集,帶來很多垃圾,例如飯盒和吐痰,影響公眾衛生,希望可以改善有關問題。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2005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香港經濟日報 A27 | 政情 |
2007-11-07 |
民主黨社民連 區選爆內訌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但民主黨與社民連在協調候選人方面卻出現爭拗。民主黨以社民連違反協議,否決對社民連的任何宣傳;社民連則批評民主黨李永達,因私人恩怨封殺社民連。 指陳偉業違協議 宣傳被拒 事緣在葵青葵盛選區共有5人參選,其中民主黨代表為林漢權,另一名候選人劉美谷則報稱獲得「陳偉業議員辦事處」支持。由於陳偉業是社民連成員,因此被民主黨指其違反泛民主派之間的協議。 民主黨中常委最近開會,否決社民連以民主黨名義或政治明星作宣傳的申請,包括印在傳單和橫額之下,雖然兩黨高層試圖平息事件,但未有進展。 黃毓民:因私人恩怨而封殺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昨強調,陳偉業這次只是以個人名義支持該候選人,雖然做法有錯,但民主黨就算要處理,也應該將封殺範圍局限於新界西,否則會對社民連帶來很大影響:「即是迫我與你民主黨吵。」他更指,負責處理事件的民主黨李永達,因過往與陳偉業的私人恩怨,才主張封殺社民連。 陳偉業接受查詢時也指,若民主黨認為他違規,也應該按照泛民協調機制處理,不應該自行決定,又批評部分選區也有類似問題,但民主黨卻不加理會:「(民主黨)講一套、做一套,雙重標準,我覺得邊個值得支持便支持。」 李永達:若是普通黨員都算 李永達回應說,民主黨曾去信要求陳偉業解釋,惟對方一直未有回覆:「社民連普通黨員違規我都算,但一個是黨主席,一個是立法會議員。」他又強調,事件不涉及私人恩怨,強調支部及其他黨員也認為社民連違規,並支持黨的決定。民主黨今日將召開選舉委員會,再討論此事。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30013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頭條日報 P04 | 要聞 |
2007-11-07 |
「半山東」區選升溫 本月中舉行的區議會選舉,選情不斷升溫。由於立法會醫學界兼中西區區議員郭家麒決定不在區選中角逐連任,其「半山東」選區席位,將由兩名任職律師的候選人角逐,分別是獨立人士張翼雄,以及屬於泛民主派的阮陳淑怡。張翼雄建議在區內增設多一條行人電梯,方便居民出入。阮陳淑怡則表示,參選是希望能夠以「調解」方式,解決區內問題。 |
|
文章編號: 20071107904005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