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公報 A24 | 港聞 |
2007-10-24 |
受葉劉啟發全力戰區選 匯賢三前公僕冀充當官民橋樑 若各大政黨是今屆區議會選舉的「主力軍」,張國標、凌劍剛和黃楚峰三位曾當過公務員的參選人則可稱為「生力軍」。三人不約而同表示,熟悉政府部門的運作是他們的最大優勢,並有助扮演市民和政府間的「橋樑」角色。他們說,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最近宣布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身體力行走入群眾,成為他們毅然踏上地區服務之路的最大原動力。本報記者羅秉昆 張國標、凌劍剛和黃楚峰雖然是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但其實他們都是匯賢智庫的要員,且曾經在政府部門服務多年。不少人認為公務員每日坐在冷氣房內無法體會民間疾苦;而區議員則被認為只關注地區的「細眉細眼」事情,但行政經驗則欠奉。三人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異口同聲地說,前公務員參選區議會既可直接了解市民需要,又可以利用行政經驗與政府部門溝通,扮演官民之間的橋樑角色。 藉行政經驗與政府溝通 五十六歲的張國標,過去二十年積極參與公務員工會事務,現為香港公務員總工會名譽會長。他坦言,曾經當過公務員是他今次參選的重要資本,「我了解政府運作,處理居民的投訴,可以很快辦妥,做事『快半拍』。」自從有兩幢公務員宿舍搬走後,九龍塘區的公務員選民人數銳減。不過張國標說,市民普遍認同前公務員的能力,「他們很喜歡我有公務員的身份,經常問我做了公務員多少年。」 在警隊服務多年的凌劍剛也認為,前公務員的身份令他更具備服務市民的條件。「現任的區議員較多批評政府,但就很少提出建議,因為他們缺乏實務經驗。我們曾在政府工作,這方面完全沒有問題。」而他最大的優勢是剛剛退休,有公務員長俸,無後顧之憂,若成功當選便可全時間服務市民。他說,公務員一般較為「政治冷感」,很少在政壇上表達訴求,因此他希望踏出第一步,為公務員爭取權益。 論公務員年資,黃楚峰是三人中最淺的一位,然而他也深深體會到擁有前公務員身份的優勢,「市民一想到公務員,最起碼覺得不會是壞人,會較易信任你,在地區起步會較易。」另外,由於他善於與政府部門溝通,很快就可以為市民解決問題,不會只顧吵鬧。他說,多些前公務員參選區議會是好事,可以將公務員的聲音帶入議會。他亦希望能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吸引更多前公務員參選。 聞葉太出選增從政意欲 三人認為,匯賢主席葉劉淑儀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身體力行走入群眾的做法,大大增強他們從政的意欲。 凌劍剛說:「我和她 (葉劉淑儀) 是志同道合、目標一致,都是要服務市民。」張國標說:「我和葉太是惺惺相惜、一拍即合,是她鼓勵我參與社區工作回饋社會的。」年僅二十八歲的黃楚峰坦言在葉太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她對我幫助極大,教我應該怎樣做,可以說是亦師亦友。政策範疇上她給予很多意見,幫助我訂立政綱和大方向。」 |
|
文章編號: 20071024002012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大公報 A24 | 港聞 | 人物特寫 |
2007-10-24 |
陳岳鵬勤落區瘦足一個碼 今年只得二十五歲的陳岳鵬,是「匯賢四子」中唯一沒有公務員背景的參選人。記得葉劉淑儀去年回港成立匯賢智庫時,陳岳鵬的外型十分健碩,俗語說是「大隻」。但自從他擔任置富花園的辦事處中心主任後,日夜忙於處理市民的訴求,且最近他正式宣布參加區議會選舉後,每日早晚都要見市民,中間還要抽時間做競選物資和協助葉太,每日只爭取到六小時睡覺,難怪見到他時,整個人瘦了一個碼!「現在日日企街、見市民、打電話。雖然我以前已經做這些工作,但參選後在程度上有增無減了。」身為匯賢政策總監的陳岳鵬,抱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參與政治除了做研究外,也要經歷選舉的「洗禮」,「我覺得香港的民主政治不斷進步,政治領袖除了研究外也要有民意基礎和選舉經驗,兩者缺一不可。」他表示,葉太參加立法會補選,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她身體力行走入群眾,我也深受啟發。」陳岳鵬在薄扶林一帶已服務了一段時間,也有不俗的政績,例如在他極力爭取下,來往碧瑤灣至香港仔的58A線小巴由三十分鐘一班加密至十五分鐘一班。 陳岳鵬並不擔心市民會覺得他太年輕而對他缺乏信心。「市民投票是重視候選人是否夠勤力、有沒有誠意和做不做到工夫,所以我都希望市民可以衡量我的政績。」 陳岳鵬說,將來還會繼續改善區內的交通,包括道路改善工程和爭取更多往來該區的交通工具等。 熟悉各項政策範疇 「匯賢四子」之中,只有陳岳鵬不是公務員,但他認為自己毫不「輸蝕」。他表示,求學時期已開始鑽研公共行政和民主理論,大學時更到基層團體服務,之後更有機會到美國州議會和聯邦政府做研究工作,因此對很多政策範疇都不覺得陌生 問陳岳鵬在區內服務期間有沒有遇過難忘事,他想了片刻,才向記者道出一個小經歷。某天傍晚,他如常在馬路旁向市民派發傳單。正當他收拾宣傳物品準備離開時,一輛私家車駛至,並停泊在附近的行人路上。車內走出一位太太和兩個孩子,他們都是印度裔人士。那個太太走來對陳岳鵬說:「很欣賞你這麼勤力,我的兩個孩子很想認識你啊!」一句說話,令陳岳鵬深受感動,證實一切辛勞原來都沒有白費。 |
|
文章編號: 20071024002012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大公報 A24 | 港聞 | 區選小知識 |
2007-10-24 |
區議會選舉簡介 投票日期 ‧2 0 0 7 年1 1 月1 8 日 (星期日) 上午7 時3 0 分至晚上 1 0 時3 0 分 投票資格 ‧年滿1 8 歲和通常在香港居住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皆可以申請登記為選民。 ‧名列於2 0 0 7 年地方選區正式選民登記冊上的約三百二十九萬名已登記選民均可以投票。 為什麼要投票? ‧選出可以代表自己的區議員,就地區事務向政府表達意見。 ‧行使你的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責任。 投票制度 ‧得票最多者當選制。 ‧每名選民只可以投票支持所屬選區的其中一名候選人,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即告當選。 如何投票? ‧在2 0 0 7 年1 1 月1 8 日 (星期日) 的投票時間內帶同你的身份證到投票通知書指定的投票站。 ‧在投票站內向投票站工作人員出示香港身份證,以便核實選民身份。 ‧你將獲發給選票、紙板和刻上「剔號」的印章。 ‧在投票間內,你應在選票上選擇你屬意的候選人 ,然後將印章蓋在其姓名旁邊的圓圈內。 ‧把已填妥的選票對摺一次,以遮蓋選票上的記號 ,然後才放入投票箱內。 注意事項 ‧你只可投票選一名候選人。‧你必須使用投票站提供的印章。切勿用筆或其他方式填劃或刪改選票。否則,你的選票會被視為無效。‧如果你在選票上蓋印時出錯,請把選票交回投票站主任和要求換取另一張選票。 投票地點 ‧選民獲安排到指定投票站投票,所編配的投票站鄰近選民在正式選民登記冊所登記的住址。‧選民將在投票日前收到投票通知書,得悉獲編配 的指定投票站資料。‧選民若因殘疾需轉往指定的特別投票站投票,必須在十一月十三日或之前以書面或致電向選舉事務處申請。 選民須知 ‧不得索取或接受任何利益 (包括禮物、金錢等)而影響投票決定。 ‧不得索取或接受膳食、飲品或其他形式的款待而影響投票決定。 ‧不得明知本身在登記為選民時虛報資料而仍往投票。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宣傳資料 |
|
文章編號: 20071024002012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大棋盤 | By 杜良謀 |
2007-10-24 |
煲呔有望獲立會致謝 《施政報告》致謝動議今日開始在立法會展開一連三日辯論,共有七名民主派議員提出修訂,打破歷年的紀錄,題目由增加生果金、扶貧至爭取普選等,字眼則有「遺憾」、「深表遺憾」和「強烈譴責」。今年剛是回歸十周年,去年《施政報告》已是第七次不獲致謝,但特首曾蔭權今年可能有運行,在萬黨一心爭取增加生果金下,致謝動議有望經修訂下獲通過,成為煲呔任內第一份獲致謝的《施政報告》。 條件是增加生果金 按照立法會傳統,《施政報告》宣讀後,議會為了感謝特首努力,都會由內會主席代表立法會提出致謝動議,不過,自回歸十年以來,已有七份《施政報告》遭否決,而煲呔自○五年擔任特首以來,每年的《施政報告》都不獲致謝,但今年有望突破,皆因早前三大黨民主黨、自由黨和公民黨已決定聯手提出增加生果金,而民建聯聽聞正考慮支持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提出的相關動議,令致謝動議有望經過修訂後,終於獲得通過。有政壇中人說,區議會選舉在即,今年修訂案也最多,無他,旨要爭取選民支持,「分」,而眾多的修訂動議中,何俊仁最簡單,只是在原動議「本會感謝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後,加上「但強烈要求政府增加長者高齡津貼。」而民主黨的李華明則再修訂何的動議,仔細要求增加生果金,普通的每月增至九百元,高額的則增至一千元。 民建聯有同一要求 聽聞民建聯在《施政報告》諮詢時,也提出支持增加長者生果金,即使是「友黨」提出,也很難否決,倒是李華明提出的實數要求則未必給予支持,於是增加長者生果金由三黨變成四大黨支持,只要其他功能組別議員不反對,煲呔便可以初嘗《施政報告》獲致謝的滋味。杜良謀 |
|
文章編號: 20071024003004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星島日報 F01 | 星島教育 | 教育點評 | By 程尚達 |
2007-10-24 |
資小津小選情緊湊 近日全城瀰漫一片選舉氣氛,先有陳太與葉太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對決,區議會選舉亦已拉開戰幔,國家新領導班子更是矚目。與此同時,本港小學界別的選戰亦十分熱鬧,皆因兩大議會快將進行改選,特別是修訂了選舉方法的資助小學校長會,今年吸引不少新血參選,令選情更加緊湊。 元朗區「爭崩頭」 資助小學校長會將在本周五改選,選舉分為地方及普選兩部分,各校可不分地區提名若干候選人,並從中選出各區的代表;校長會餘下的席位誰屬,則按候選人在普選部分所得的票數作決定。 資小主席張志鴻告訴程尚達,過去各區的執委代表分布不平均,以現時情況為例,北區、屯門等地區沒有代表,元朗、西貢等卻有三名執委,故曾有人批評執委會的認受性不足。今次改選,則會先定出各區的候選人名單,希望做到各區有一名執委,同時亦改善票數分散的問題,不再出現「三票贏兩票」的情況。 蔡楷俊未定參選 程尚達看過候選人名單,十八區共有三十七名校長參選,反應之踴躍是近年之最。不過,各區的參選情況不一,七區只有一名候選人,例如油尖旺區的現任主席張志鴻、沙田區小學校長會主席楊開將等,將會自動當選。 部分地區則會「爭崩頭」,元朗區更出現五人爭一位的激烈選情,三名現任執委劉明基、葉以欣和林碧珠,還有「捲土重來」的資深校長杜家慶,以及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英業小學校長蔡曼筠參選,看來會有一番龍爭虎鬥。深水、黃大仙、大埔、西貢及離島區均各有三名候選人。 今次改選,約半數候選人是現任執委,再加入十九名生力軍,包括屯門和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周錦祥、任兆祺等資深校長。不少現任執委則選擇淡出,除已退休的冼杞烈及正面臨訴訟的蘇有恆外,現任副主席馮家正、執委葉國華、葉介君及周瑞忠校長,因忙於校務或其他公務,決定退位讓賢。 津貼小學議會則會在下月九日改選,現任主席蔡楷俊透露,唯一的改動是由目前十九個選區減至十八個,把油尖與旺角兩選區合併。蔡校長目前身為校監,按會章也有資格參選,但他也希望給予新人多點機會參與會務,參選與否還拿不定主意。程尚達認為,資小和津小是小學界別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橋梁,小班教學如何在不同學校落實,相信是一眾「議會新丁」要面對的首個考驗。 |
|
文章編號: 20071024003032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 政策政情 |
2007-10-24 |
民建聯不再提副局長須中央任命 政府上星期推出落實擴大政治委任制度的最終建議,民建聯即時「舉手贊成」,而且沒承接去年要求當局考慮日後副局長須否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建議,轉為認同當局的立場,由行政長官任命已經足夠。泛民主派則質疑,政府在落實普選之前動用公帑培訓與政府理念相近的政治人才,有何理據。 根據《基本法》,包括司局長在內所有主要官員都需要由行政長官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翻查資料,民建聯去年七月底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的一次特別會議上質疑,由於副局長有可能在局長休假或外訪期間署任局長職務,因此要求當局考慮須否如司局長一樣,由中央政府任命。 當時提出質疑的民建聯陳鑑林【圖】回覆本報查詢時強調,因為考慮到副局長不時要署任局長,履行主要官員的職務,所以才要求當局探討憲制上有否問題。他相信,政府已經和中央商討副局長任命權的問題,確定沒有衝突,已經搞清楚。 積極部署栽培副局長人選 事實上,當局去年七月發表《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諮詢文件》前,民建聯對擴大政治委任制的反應並不正面,副主席劉江華更批評問責局長仍抱持公務員思維,擔心擴大政治任命會導致「架屋疊床」,無助改善施政效率。曾鈺成於《諮詢文件》發表後則表示,不能一時三刻在黨內找到副局長人選。 然而,民建聯後來轉趨積極,有意推舉本身的副政策發言人(有意栽培的二線黨員)出任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當時稱局長助理),及至本月初更傳出有原定出戰下月區議會選舉的黨員,在提名期月中完結前「懸崖勒馬」,放棄參選,目的是爭取明年擴大政治委任制時,加入政府成為副局長或政治助理。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天回覆本報時強調,他才是民建聯的政制事務發言人。他指出,副局長並不算是主要官員,而且副局長署任局長只屬短期安排,副局長不會作出重大決定,只會按照平日的恒常做法做事,他直覺上不認為由行政長官任命副局長會出問題。 雖然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日前解釋,警務處處長及廉政專員等主要官員都有由副手署任的安排,但並未釋除疑慮。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論壇召集人馬逢國指出,副局長署任局長時權力相當於局長,釐清問題的責任在於特區政府,政府最好先向中央查詢,否則不知道有否風險。譚耀宗昨天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上表示,民建聯支持擴大政治委任制度,認為有助達至發揮管治之效的目標。他指出,公務員並非政治問責,適當地增加政治任命的人手,能使施政更有效率。泛聯盟秘書長石禮謙也表示支持建議,認為對香港的整體利益有好處。 泛民質疑以公帑培訓本身班子 但民主派批評,政府不應以公帑培訓與政府施政理念相近的政治人才。公民黨湯家驊指出,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要與行政長官理念相近,擴大政治任命等同動用公帑為政府培訓人才,無助特區整體政治體制成熟。前劉慧卿則指出,動用五至六千萬元為行政長官曾蔭權組成班子,如同為支持北京的人鋪路。 社民連梁國雄指出,外國的政黨不怕在野,原因是政黨有認受性的話,就一定會獲分配資源,作為反對黨也有合法保障,政府理應向政黨給予資助。他並質疑,連曾蔭權的愛國觀也出錯,決定人選政治任命官員如何界定何謂「愛國愛港」。 林瑞麟則重申,行政長官由選舉產生,選舉過後才知道行政長官由誰出任,因此擴大政治委任制並非為任何人而設,擴大政治委任制的目的是為香港創建更整全的架構。他又表示,香港的政黨發展仍處於初步階段,大部分政黨都只得數百黨員,不希望現階段規管政黨發展,而且也要考慮市民是否同意資助政黨。 政制事務委員會昨天特別會議的討論約個半小時。政府的下一步將是下月爭取立法會人事編制委員會通過建議,並於十二月獲得財務委員會通過撥款■ |
|
文章編號: 20071024391009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東周刊 A52 | 新聞內幕 |
2007-10-24 |
泛民無情 李永達趕絕舊兄弟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上周截止報名,今屆總共有破紀錄的九百一十八人參選,比上屆還多七十二人,親中與泛民兩陣對決的情況比○三年的「七一效應」更激烈。 據本刊瞭解,兩陣對壘同時,民主黨一方面受到「外敵」威脅,另一方面卻千方百計打壓一批已退黨的舊兄弟。 選情激烈的觀塘及部分選區,一批前民主黨區議員,本欲參與泛民協調,以便打民主派旗號參加選舉,但卻遭李永達等高層處處封殺,甚至出陰招阻止其餘泛民團體協助這批「反骨仔」埋堆。 距離區選投票日僅余不足一個月時間,各大政黨的誓師大會宣傳攻勢一浪接一浪,全力催谷旗下的候選人;不過,一向屬於民主黨重要山頭之一的觀塘選區,一眾前民主黨區議員,今屆卻要孤軍作戰競選連任,泛民主派的造勢活動,全沒預他們一份。 「上屆區選,我剛剛退黨不久,但競選宣傳單張,有曬每一個民主黨派大佬撐我的合照,今屆一個都冇。」上星期,前民主黨區議員徐永銓一個人孤零零站在街邊派發傳單,身旁沒有任何泛民主派兄弟撐場。 徐永銓不單得不到昔日黨友的支持,更離譜的是,今屆他欲以「泛民」成員的身份參選,也遭禁止,原因是民主派內部今次定下了一個新規矩。 阻退黨成員入泛民 事緣於一個月前,民主黨與公民黨牽頭設立了一個內部協調機制,任何人要用「泛民」成員的旗號,須經十個民主派團體商議協調,確認是自己友,纔可以這樣做。 徐永銓於○二年退黨,過去幾年仍一直搞民主活動,自認仍屬民主派,今屆照理應與「泛民」埋堆,但令他愕然的是,竟要先經民主黨「中央審批」。 「根據協調機制,你要埋堆打泛民旗號參選,必須搵到其中一個組織掛單,他們肯支持提名,你纔可以用『泛民』成員身份,我們已退黨,無理由再找民主黨。」徐表示,他們轉而聯絡公民黨希望掛單,獲對方提名支持。 原來,除了徐之外,多名前民主黨黨員亦有此意,包括近幾年先後退黨的蘇家豪、蘇冠聰、鄧志豪、蔡澤鴻、錢正民、葉興國等人,這些人退黨的部分原因是不滿黨政策路。 梁家傑拒施援手 徐透露,他欲借公民黨之助加入「泛民」的陣營,但一直未獲回應,到了報名參選限期最後一刻,惟有以獨立人士身份報名,「我call梁家傑的助理余冠威,他們連電話都無覆我,可能太忙啦。」 據本刊瞭解,徐等人被封殺,是因為民主黨的李永達與其餘高層出陰招。 公民黨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他們知道有一批前民主黨區議員,希望與他們埋堆。但九龍東的公民黨大佬梁家傑為免開罪民主黨,私下先通知民主黨,「據聞Alan好似交出一份名單畀對方過目,問這批人有冇問題,民主黨班大佬睇完之後,當面話『有些得,有些唔得』,還點名大、細蘇(蘇家豪、蘇冠聰)、鄧志豪,唔可以pass。」 這宗提名風波,並未就此完結,據本刊瞭解,背後擺布整件事的,是民主黨的前黨魁李永達,目的是徹底清洗異己。李退任黨魁後在黨內以「捉內鬼」聞名,現時更擔任民主黨選舉提名委員會主席,一切選舉事務大權掌握在他手況,黨內兄弟要參選固然要過他這一關,即使已退黨的前黨員要「車邊」,也要經他過濾。 「根據泛民的協調機制,獨立民主派人士只要搵到一個政黨提名已可,但阿達擔心這些反骨仔借區選滲透民主黨派,所以在內部會議提出一個更高的門檻,要十個組織都同意提名,纔可以給這些人埋堆,既為了提防二五仔,也要趕絕班舊兄弟。」該知情者說,今屆兩陣壁壘分明情況,這批民主黨的舊兄弟,如果缺少「泛民」的招牌號召,對選情難免會有影響。 娶大陸老婆都有罪 「觀塘部分選區不是親中贏就是泛民亡,好似寶達的蘇家豪,他的對手是卷土重來的民建聯成員,有泛民支旗始終會好些。」徐永銓表示,他實在不明白民主黨為何會對他們這批舊兄弟如此提防。 徐表示,自己與民主黨的恩怨始於○二年,徐當時認為委任一些真正服務社區的區議員,其實有好處,但這立場在黨內受到責難。 他說,另一原因與他太太的身份有關,「我返大陸娶老婆,太太只系大陸的普通公務員,但料不到太太的身份竟然令民主黨對我好有顧忌。」 老臣子跳槽公民黨 觀塘選區本是民主黨的大山頭,原本有逾十名區議員,但經退黨以及今次封殺事件,民主黨的勢力已分崩離析,「這班退黨兄弟另立山頭,自組聯盟,民主黨不懂得利用他們好可惜,剩低未退黨的區玉霞又過身、羅俊毅還住廉署單案,民主黨現時只可以依靠一個已退黨的忠心黨員何偉途,但何根本系黨的負資產。」 該人士說,其餘各區亦陸續離心,連李永達本身的根據地葵青荃灣亦現危機,兩名老黨員陳琬琛與黃家華,區選前夕退黨跳槽公民黨。「陳琬琛當年同李永達一齊在新界西打江山,葵青七子之一,本應系交情最深一班兄弟,最終都變節走人,今屆區選民主黨真系好大鑊。」 |
|
文章編號: 20071024842055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