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信報財經新聞
P07  |  時事評論  |  大陸與港  |  By 劉迺強
2007-10-23

「民生派」勝「形象派」

  區議會選舉已經開鑼,但主流傳媒很少有關報導和分析。這裏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目標太分散,一共有四百零五個選區和議席,以及九百多個候選人參加競選,平均每個議席有二點四個候選人角逐,傳媒確實很難聚焦;逐個做固然不可能,分區做又很難找到新聞角度。其次,區議會的確是地位低微,引不起市民的興趣,再加上選舉費用上限甚低,只得四萬元,亦難以搞出選舉氣氛。

區會地位低

  目前的區議會是一個惡性循環,區議員社會地位低,因而自我形象低,難以吸引高質素的人才參與,也因而使政府不敢委以更大的責任,結果就是社會地位低,區議員質素差,泛民更公開稱區議員為立法會議員的樁腳,可見在政治圈子內部,區議員也沒有地位可言。之所以如此,怪只怪港英政府。它於八四年泡製代議政制白皮書,創立區議會時,本來想讓它代表「港人」意願,當英國政府的馬頭卒。但是中方並不上當,一開始便反對「三腳凳」,區議會的政治作用失去,便從此打進冷宮,但像所有官僚體制一樣,一旦成立了,便不好取消,大家都虛應故事,混混日子。回歸之後,特區政府殺掉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封死了區議員向上浮動的渠道。自此區議員與立法會議員之間,便出現了類似以往官和吏之間不能逾越的區隔,加上立法會議員幾乎個個都鞠躬盡瘁,除了選敗之外永不言退,區議員更無出頭之日,只能作一份既需要全職加團隊投入,卻又不是很有回報的職業,日常做其小打小鬧的「摩登地保」地區工作,到立法會選舉時,便當人家的樁腳。這樣的差使,對有能者確實難有吸引力,但競爭卻十分劇烈,惡性循環由此而生。

  曾蔭權上台之後,主動提出向區議會充權,這不能不讚他走了正確的一步。事實上,他是從行政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知道在地區,許多事情於源頭解決最省事也最有效。他甚至提出「地區特首」的概念,讓雖然地位低微的地區專員,能在當區統籌整合各政府部門資源,就地處理地區性的事務和解決地區問題,因而毋須把問題往上推。地區專員權力大了,區議會的權力亦水漲船高。但是這一改革,在社會上如常的沒有引起討論。香港的民主已經逐步台灣化,只顧選舉,政治掛帥,其他一概不理。政客如是,傳媒亦如是,連智庫組織也大多如是。眼看一場意義重大的討論,又這樣被埋沒了。在這場區議會選舉中,你會發覺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就是各候選人的政綱,都一律兩極化,只提一些他們目前能力所及的雞毛蒜皮小事,和與他們完全無關的大事,而政府亦有可能配合的區議會改革和擴權這關鍵性的不大不小問題,卻幾乎沒有人問津。水平所限,就是如此!

  就是因為政綱兩極化,所以如要歸納這次區議會選舉的議題,首先這不是什麼「民主與非民主對決」,兩個「大是大非」的對壘。泛民想藉推陳太補選立法會造勢,哄抬起這個假議題,但是經超過兩個月的運作,證明徹底失敗,不但勢造不起來,市民也不相信這一說法。政綱兩極化,顯示這次區議會選舉,真要勉強歸納的話,其實是「形象派」與「民生派」的對壘。扎根地區,努力做地區實務的,屬於「民生派」;靠宣傳造勢來吸引選票的,是「形象派」。

民建聯料告捷

  如以此為分類,我們可以見到,「泛民」陣營中,也有不少地區工作紮實的「民生派」,「建制」陣營裏,亦存在「形象派」候選人,絕對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民建聯、工聯、地區組織等屬下的候選人較為實幹,多為「民生派」,但自由黨的候選人則多為「形象派」。同樣道理,民主黨的候選人,不少都蛇宴、旅遊、活動全部做足,不能不承認其為「民生派」。但「泛民」其他組織,包括公民黨在內,大都只靠建立形象,宣傳「政績」來拉票,多是「形象派」。

  之所以如此,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民建聯、工聯、地區組織,向有基層工作的傳統,也因而招納了大批為街坊服務已經心滿意足的地區工作人才。他們沒有很大的目光,也沒有很完整的政治理念,甚至連想當立法會議員的更大政治野心也沒有,只是樸素的愛國愛港,安安份份的做其地方工作,能見到一些官員,說上幾句話,得到街坊愛戴,便自得其樂。而民主黨核心則由七十年代社運出身,習慣了基層工作,因而也吸引了不少區內人士參加區議會。這些區內人士大多學歷不高,任勞任怨,也能安份的做地方工作,敬業樂業。這兩股「民生派」的分別,主要是對中央的看法和一些地區人事關係,在地區具體事務上,態度基本是趨同的。

  「形象派」的出現,主要是過往競爭較為平淡,競爭手法較為初級,競選雙方都說不出為何要選自己,往往是個人或者黨派形象較優者勝。記得在八十年代最初一兩次區議會選舉,教師和社工佔了很大優勢,匯點在新界西、民協在九龍西所向無敵。時下則流行年輕貌美,和有學歷和專業。「形象派」勝出之後,一般不多從事地區工作,許多時是到任期最後一年又再浮現,以其現任區議員身份表揚一下其實是區議會於屆內的工作,作為自己的政績,憑此繼續當選。在一些中產選區,選民根本就不太需要區議員提供什麼服務,「形象派」還是有其一定的市場的。

  而每一屆的區議會新參選者,過往需於選舉前三數個月內空降,除了形象之外,實際上也沒有其他可推銷。一般情況之下,除非現任區議員做得太差,或出了醜聞,否則對於新晉的「形象派」,縱使他本身也是「形象派」,但也佔了先入為主和區內較高知名度的優勢,多半會勝出。但是二○○三年,出現了「七一」大遊行之後,政治氣氛所及,不少選區,一些突然出現的候選人,只須大喊:「我是民主派,他是保皇黨」,便輕易把當區工作了多年的「民生派」擊敗,最後出現了民主黨初次議席超過民建聯的局面,而「泛民」的議席更大有斬獲。

  四年之後,如今社會趨向平和,而競爭更趨向激烈,選舉手法更加專業,因而也很少有空降而能勝出的機會,可以說,「形象派」一定輸於「民生派」。以我所見,較認真的新參選者,最晚已都於今年年初全面起動,起碼做了九個月的地區工作,方能言選。所以,如無意外的話,下月中的區議會選舉,一定是「民生派」大勝。以此觀之,民建聯將會告捷,一洗四年前的敗績,再度回復區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並且比以前得票和得席更多。從這角度,也清楚看到「泛民」為何要搞這麼多無聊的小動作。



 
文章編號: 20071023391002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大公報
A27  |  港聞  |  選民心聲
2007-10-23

福建同鄉會撐愛國愛港人士

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補選臨近,香港福建同鄉會表示,將充分發動遍布港島、九龍和新界五大選區的選民、鄉親、會員,支持愛國愛港人士成功當選。

福建同鄉會於日前召開「聯絡選民工作小組」會議,由該會理事長黃達群主持,會議主題是配合香港福建社團聯會的統一領導,積極參與今年十一月十八日區議會選舉,十二月二日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和明年立法會選舉。福建同鄉會表明:「支持愛國愛港人士參選,發揮本會作為有廣大鄉親作基礎的愛國愛港團體應有的力量,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出力。同時要將選民登記工作、聯絡選民工作,作為長期的會務活動。」

福建同鄉會歷史悠久,會員眾多,經常性聯絡會員有四千人,素有愛國愛港愛鄉的優良傳統,是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五大發起會之一。早在今年初,該會曾多次召開會議,發動全體理監事,在原有選民登記的基礎上,積極做好選民聯絡工作,同時爭取更多的會員鄉親登記為選民,為選舉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章編號: 20071023002013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2007-10-23

競選策略走入群眾洗脫「官味」

昨日報名參選的陳方安生尚未定出公佈政綱日期,她稍後時間仍然會繼續落區,盡量接觸基層市民,了解基層需要;同時接見不同團體及專業人士,聽取各界的相關訴求,希望,更準確掌握基層市民及中產人士的生活實況。

華富辦誓師大會

據了解,陳太助選團鐵定下周日(本月28日)下午為陳太舉行誓師大會,構思中以走入基層為主題,希望洗脫陳太為官時的「官味」。不過,誓師大會地點仍有待落實,暫時以香港仔華富機會最大,因為該處的基層味道濃厚,有助打造陳太走入群眾的目的。

葉太今日公佈政綱

據了解,泛民主派陣營當日只會派出「大佬輩」人士出席,未來數天也會落力動員陳太支持者出席誓師大會;但為免造勢活動與區議會選舉活動混淆,屆時不會有大量泛民區選候選人出席。另外,陳方安生的競選對手、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將於今天下午公佈其參選政綱。據了解,葉太已邀請多名選舉團成員,例如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等出席撐場,屆時葉太會詳細講述如何盡力達致2012年雙普選,以及闡述其他範疇的民生選舉政綱。本報記者

Anson's facebook



 
文章編號: 20071023006000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