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公報
A10  |  港聞
2007-10-20

市民怨氣減只講政治無市場 區選回歸民生主題

從今屆區議會選舉各大黨所提出的政綱可以發現,政治議題重要性已明顯下降,民生及地區事務再一次成為主題。有學者認為,四年來香港經濟好轉,選民怨氣大減,簡單的政治口號難以吸引他們,候選人的切實工作成績將是能否爭取選民支持的關鍵。本報記者潘江鯤羅秉昆

很多政黨領袖和學者都認為,去到區議會選舉的層面,政黨背景和政治立場已不是街坊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區議員能否真心為街坊服務才是關鍵。綜觀各大政黨的區議會選舉政綱,除了一直重視地區工作的民建聯強調「實事求是,為您做事」與關注工商界利益的自由黨外,平時只會喊政治議題口號的民主黨,以至是民協、前等都分別在政綱中以較大篇幅闡述民生議題,務求緊貼街坊的真正需求 民建聯清晰回應訴求

今年九月民建聯做了一個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最看重區議員的地區工作成績,注重政治立場的市民只佔兩成。因此,此次區議會選舉在民建聯的選舉政綱中,絕大部分均是民生議題,清晰地回應市民訴求。民建聯的政綱強調「家和萬事興」,提出一系列引領香港建構和諧與穩步發展的建議,包括要求盡快成立「家庭事務委員會」、制訂全面扶貧政策、提升香港的自然環境及居住質素等。

自由黨關注衣食住行

自由黨的政綱雖然以「攜手共建繁榮」為主題,但內容卻包括多項民生議題。在八大項政綱中,民生議題佔了五個,包括檢討扶助弱勢社群政策、調整交通費和完善交通網絡、改善環境污染、提升教育質素和改善居住環境等。最近市民關心的九巴加價、小班教學、生果金金額等,政綱中也有提到。

反對派終肯眼民生

反對派政黨雖然提出了一個所謂的「中央政綱」,列出諸如支持普選、反對委任議席外,卻也將民生議題、地區服務政綱列在主要位置。例如民主黨列出的二十四項政綱中,只有一項關於推動民主,其餘都是與民生有密切相關的政策,而政綱涵蓋面十分廣泛,儼如一份施政報告。連民主黨也尚且如此,反對派應深知再過分

「賣弄」政治議題,只會流失更多議席。

不僅民主黨,包括民協、前、社民連也有相同的情況,而成立時間甚短的公民黨,由於地區工作成績未必及得上其他政黨,因此其政綱有三分之二是關於政治議題,民生議題只佔三分之一的篇幅。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政治及社會學系副教授李彭廣說,○三年區議會選舉深受「七一」影響,但相隔四年後,香港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各方面都有長足進步,市民生活得到進一步改進,怨氣大減,如果繼續沿用政治議題來作為主要政綱,將較難吸引選民支持。

李彭廣表示,此次因有立法會補選因素,因此港島區的區議會選舉不可避免會受到這些政治因素牽連,但新界和九龍各選區,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他相信,候選人的政綱會列出更多的民生或者是地區性議題。



 
文章編號: 20071020002005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大公報
A10  |  港聞  |  不獲支持
2007-10-20

贏面遜對手涂謹申臨陣縮沙

○三年區議會選舉,在「七一」效應的影響下,反對派成功搶佔多個區議會議席,其中油尖旺富榮區的席位由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奪得。民主黨於今年九月底發表的參選代表名單中,涂謹申仍然「榜上有名」。但到了選舉提名期結束當天,涂謹申的名字卻消失於民主黨的參選代表名單中。有消息稱,涂謹申認為面對地區工作極為扎實的民建聯參選人鍾港武沒有勝算,才臨陣「縮沙」。

鍾港武在富榮區服務已有八年時間,但在一九九九年和○三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分別僅以七百三十六票及六百零四票敗給涂謹申。特別值得留意的是,○三年選舉受到「七一效應」的影響,反對派參選人幾乎連戰皆捷,不過鍾港武與涂謹申的得票差距卻不增反減,反映街坊漸漸認同前者的工作。難怪早前鍾港武接受傳媒訪問時也說:「我在區內的知名度比他更高,因為我有落區做事,他沒有。」

據了解,涂謹申當初的確打算爭取連任,所以在最初的參選代表名單中也見到他的名字。不過民主黨早前進行研究,評估涂謹申於今次區議會選舉的勝算,結果發現涂謹申或會在今次區議會選舉中落敗。由於該黨擔心涂謹申若落敗,或會影響明年立法會選舉的選情,因此索性放棄競逐連任,所以在提名期結束後,涂謹申的名字消失於參選代表名單中。而富榮區則由自稱是獨立民主派的黎麗霞出戰。

富榮區的分區代號為E 0 5 ,估計人口有一萬七千三百五十一人。今屆區議會選舉由鍾港武和黎麗霞兩人競逐一個議席。



 
文章編號: 20071020002006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2007-10-20

5委任議員決參加區選

【商報專訊】實習記者黃善衡報道:今屆區議會選舉中有102名委任議員,當中有5名委任議員決定轉戰11月的區議會選舉,有現委任區議員表示過去發揮有限,認受性亦不及民選議員,因而決定參選,而現時自由黨及民建聯均各有9名委任區議員,其中僅得1人參加區選。

決定出選中西區大學選區的獨立人士胡楚南,是其中一名決定轉戰區議會選舉的委任議員,他認為委任議員發表意見「無力」,自己過往8年的委任議員工作發揮有限,而且認受性不及民選議員,因而決定參選。

中西區民主力量余文端認為,委任議員大部分不能代表市民,而胡楚南參選是一件好事;中西區另一位候選人陳捷貴則對胡楚南出選表示歡迎,他認為委任議員參選是一種鼓勵更多人走直選之路的好方法,他又說這是對他的更好挑戰,使自己有更多機會走向群眾。

而委任區議員兼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則選擇不參與今屆區議會選舉,他表示不參選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害怕落選,而是希望放更多的時間及精神,協助黨友參加地區直選。

 
文章編號: 20071020001006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星島日報
A12  |  政治
2007-10-20

劉健儀指沒刻意協調 自由黨40%參選人撼民建聯

十一月十八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積極協調,結果只有九區出現互撼情況。但建制派則協調失敗,派出五十六人參選的自由黨,在二十二個選區與民建聯及公民力量互撼,撞區比例佔該黨的參選人達四成 (見表一) 。自由黨及民建聯皆指沒有刻意協調,公平競爭。但有學者認為,兩黨在區議會選舉出現內訌,互相瓜分對方的選票,只會對泛民對手有利。

記者:鄧想

自由黨劉健儀表示,自由黨和民建聯沒有刻意協調,亦沒有就撞區的區份商討策略,兩黨之間公平競爭。被問及是否擔心因撞區嚴重而影響勝算,她指,勝算固然重要,但強調,最重要的是培育和訓練地區參政人士。

協調失敗唯有較量

民建聯副主席譚耀宗認為,民建聯派出一百七十七人參選,而自由黨亦派出五十六人,理解到要避免撞區,有現實的難度。他認為,如果兩黨票源接近,或所撞的區份有泛民主派人士參選,會對選情有影響。譚耀宗說,兩黨經過研究,認為可以共同參與,他相信,地區人士政績及政黨效應對選票有影響力。據悉,民建聯與自由黨曾經嘗試協調,不過,民建聯的地區基礎深厚,在社區投放了很多資源,不會輕易放手。而自由黨銳意在地區開闢新的發展空間。兩黨互不相讓之下,協調失敗,唯有在選舉中較量。

瓜分選票泛民漁人得利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由於撞區的關係,估計建制派可能在七個區,將議席拱手相讓予民主黨,包括沙田碧和、離島東涌北、南區黃竹坑、九龍城馬坑涌、元朗元朗中心、元朗頌華及大埔富亨。泛民主派(見表二)則有四個區因為互撼而可能成為建制派的囊中物,包括葵青葵盛西、葵青葵涌、離島東涌北及深水南昌北。他相信,自由黨與民建聯爭票的機會,大過瓜分民主黨的選票,因為選民的政治分野在於對民主及中央的態度,而兩黨在這方面的取態接近。蔡子強稱,民建聯及自由黨內訌,他對自由黨選情並不樂觀,又認為自由黨硬派人參選,是損人不利己。負責協調泛民區選的民主動力召集人蔡耀昌表示,區議會選舉是單議席單票制,泛民較少撞區是其中一項有利因素。至於建制派撞區是否令民主派漁人得利,他認為,不可一概而論,需要針對作分析。他指,觀察到對手在在投放資源及策劃方面,令民主派更難應付。



 
文章編號: 20071020003005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大公報
A10  |  港聞  |  喜獲回報
2007-10-20

真誠為街坊施能熊自動當選

「你做過好事,街坊是不會忘記的。」民建聯有十二名參選人在沒有對手挑戰的情況下,自動當選新一屆區議員,施能熊就是其中一人。當他分享獲得街坊支持的心得時,指出只是光靠喊政治口號博取選票的方法已經不合時宜,因為選民越來越成熟,懂得分辨誰才是真正為市民做事。

啟業區原任區議員、民主黨區玉霞不幸逝世,需要舉行補選。補選於今年五月舉行,施能熊當時挑戰以繼承區玉霞作號召的林輝,結果以二千零二十比一千三百五十二票大比數勝出,反映他深得街坊支持。今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截止時,反對派放棄派人出戰啟業區,施能熊遂在沒有對手挑戰下自動當選。

曾經聽見民建聯主席譚耀宗點名稱讚施能熊說:「好似施能熊走在街上,每個街坊都認得他,並叫他『熊仔』,可以做到這樣就算成功了。」施能熊接受訪問當日,因為其辦事處實在太多市民,唯有「移師」附近的公園繼續訪問,怎料每個市民行經時,都爭向施能熊打招呼和寒暄,訪問中斷了很多次。

「『熊仔』,幾時是投票日呀?我要投你一票呀!我要叫埋個仔和新抱都投你一票,否則我要鬧他們!」一位婆婆真情流露地對施能熊說了這番話,她應該不知道施能熊已經自動當選了。能夠和所有街坊建立這麼緊密的關係,與施能熊多年落手落腳服務街坊、為他們解決了大大小小的困難有直接關係。

○三年區議會選舉中落敗的施能熊,在落敗後並沒有因此停止地區工作。「其實心態是很重要的,無論輸贏,最重要是自己有承擔,我相信這樣一定會獲得街坊的認同。」施能熊說,未來主要會關注區內升降機老化、無障礙通道和地區綠化問題。果然是不論輸贏,最重要是有一顆真誠服務街坊的心。



 
文章編號: 20071020002005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明報
K08  |  新界東專線
2007-10-20

新東焦點選區逐一分析

報名期結束,新界東共有218 人(數字不包括退選者)參選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各選區形勢隨報名期結束而變得明朗化,本報將繼續報道新界東各焦點選區的最新戰。沙田區焦點落在穗禾區泛民「撞區」與現任議員彭長緯激鬥之上,至於大埔區則老區新選情,三位立法會議員(李國英、黃容根、鄭家富)都有新對手,其中寶雅區風車大王挑戰黃容根甚有看頭,而西貢景林區老對手三變二,林然與祁麗媚集中火藥痛擊對手。

沙田

穗禾區:查錫我挑戰穗禾惹紛爭

公民黨執委查錫我跟現任沙田區議會副主席,民建聯常委彭長緯競逐穗禾區議席,但該區還有前新人李瑞霞,民主派可能因「撞區」而攤薄票源。

據說查今次區選目的是為立法會試票,他表示,上屆參選立法會選舉,目的是想服務居民,因此要走入社區,拉近與市民的關係,加上公民黨會在社區上紮根服務居民,並設地區辦事處,讓他有平台為居民發言,反映意見。

一直以來,泛民於選區協調上存在差異,泛民協調人蔡耀昌指儘管有議席出現相撞情況,惟已盡力作出協調,今屆相撞情較上一屆少9 席,對於仍有選區相撞感到可惜,相信候選人也能理解。

有地區人士分析,該名前參選人於在03 年區議會選舉時,曾經挑戰過現任的民建聯議員彭長緯,但她未能乘當時的「政治大氣候」取得議席,反而被彭以數百票之差成功連任, 「既然她不行,就應該退位讓賢」。

兩泛民出選分薄票源

對於查要出戰穗禾會否令其他泛民主派「友好」因票源分散而落敗,查踢我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選民有投票智慧,尊重他們的決定。他強調在加入公民黨後,已經在新界東工作,並在沙田穗禾區「服務了一段時間」,他續稱, 「如穗禾小巴站沒有上蓋,若遇上打風下雨,居民很狼狽,故要求改善有關設施。」至於現任議員彭長緯不認為,泛民今次可能因「撞區」而攤薄票源會對他較有利,並認為選民要求區議員是實幹派。他也同意參選人若擁有高學歷較佔優,但選民投票時也會考慮,他日向區議員尋求協助時的方便度等。

前李瑞霞在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選區資料:

主要屋/地區:田禾苑、華翠園、豐景花園、碧霞花園、穗禾苑、麗峰花園、沙田渣甸山花園及伯爵堡估計人口:13,678

松城區:選區重劃戰果添變數

過去兩屆,公民力量鄧永昌是自動當選的松城區議員,今次則因泛民派新人出戰該選區,加上美田去年入伙,屬政黨政團必爭之地,又遇上票源較集中的美城苑,納入為大圍選區,這些因素構成今次增加松城選區戰果的變數。不過,鄧永昌強調以服務居民為宗旨,故不擔心爭取連任有難度。

曾健超是泛民派出松城參選的候選人,屬公民黨。他稱,自己有多年地區服務經驗,參選目的是希望做服務。雖然,挑戰現任議員有一定的難度,但他認為有服務的「熱誠」是很重要。他揚言,若今次未能挑戰成功,也會繼續做地區服務。

對於爭取連任的勝算,現任區議員鄧永昌坦言也有勝算, 因為公民力量在區內屬「老字號」,居民有需要時,第一時間找他們協助。

未來,鄧永昌也會集中處理交通,因為美田屬新,對外的交通網絡未完善,加上,內的設施也需要改善,如停車場不足等。

美田駐重兵

優化城門河單車徑;呼籲居民關注交通安全及單車安全,是曾健超較關注的議題,他表示,由於單車徑設施未完善,導致人及單車或單車與私家車出現爭路的情,加上單車泊位設施不足,故希望可以得到改善。

綜合地區人士意見分析,美田屬新,一場激烈的選戰是不可避免,預計票源較集中於公民力量的美城苑,又被納入為大圍選區,只有連同美松苑及其他分佈在較散的私苑、村落中的票源,預計鄧今次面對的壓力較大。為了爭取支持,兩位候選人均集中在美田拉票,公民黨已搶先頭啖湯於去年在美田設辦事處,至於鄧永昌於兩個月前,將其設於美林的辦事處移師到美田。

選區資料:

主要屋/地區:恒峰花園、香粉寮、美松苑、翠景花園及美田估計人口:19,677

北區

華明區: 五人混戰分散票源

華明選區分別有五名候選人,包括現任區議員黃良喜(民主黨)、賴心(民建聯)、招伊尹(自由黨)、何志永(無黨派)及張展明(香港公民協會)。候選人雖多,但據悉今次應屬兩大政黨之爭。

現任區議員黃良喜對爭選連任有信心, 「區議員需要長時間在地區做服務,才可論勝算。」由於黃良喜自信擔任區議員接近十年,對區內事務非常熟悉,自信能勝任區議員一職。民建聯賴心被視為黃的頭號競爭對手,他自2005 年起便到華明進行服務工作,以關注區內設施為主,如屋苑外牆、大廈維修等。他承認對於有5 人參選區議會也感到意外, 「當初影宣傳單張時,諗住最多都係有3 人參選,咁咪高舉3 號手勢,諗住最多自己的候選號碼係3 號,依家要視乎自己最後係幾多號,才決定宣傳單張是否需要重影。」

參選人感意外

剛退出民主黨的何志永,原本計劃出戰聯和墟,有傳因不滿有人偏袒支持另一名候選人羅世恩參選該區,而令到何志永落區與其正面對撼。

他自信自己能挑戰成功,並揚言若當選成功,便於華明成立監察區議員的委員會,由委員會定期開會檢討及監察區議員的工作表現云云。

一直以來,自由黨在開展地區工作上較為落後。

身為該黨黨員招伊尹也承認需要時間,才能打入民心。因此,對於今次區選的勝算,她只能說盡力而為。為此,她關注區內的交通、青少年及濫藥問題,並認為此原因是由於家長與其子女溝通缺乏所致,故她希望可以加強這方面的服務。

香港公民協會則派出張展明參選華明,惜截稿前本報未能收到該協會對參選今屆區選的回覆。

選區資料:主要屋/地區:華明估計人口:19,161

大埔

寶雅區: 風車大王大戰漁農老行尊「根叔」黃容根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本身亦是漁民出身,對漁農界的問題相當熟悉,可說是漁農界的老行尊。他已連續4 屆當選該區議員,雖然兼顧立法會事務,又要兼顧漁農界的問題,但他表示對當選有信心。

近日榮升新老爺的黃容根稱,無論任何對手都會尊重,而且該區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如隔音屏障問題及其他居住環境問題等,黃容根坦言覺得社區還有很多問題未解決,而且一向得到街坊支持,故會繼續爭取連任。對手王仰德曾是他辦事處的幹事,早年亦曾協助根叔助選,後來做生意後則建立自己的網絡,並加入自由黨,根叔覺得任何人有心都可服務地區,並不認為自己培育人才與自己打對台。

兩候選人均稱有信心

現年44 歲的王仰德,相信大家對他都不陌生,他有「風車大王」之稱,在車公廟外擺檔多年,每逢過年他都因競投得車公廟最大的風車檔而頻頻曝光,他笑謂只是傳媒替他改稱號,一般街坊都不知道他這個稱號,自己今次選舉亦不會以「風車大王」作為宣傳號召。

居於太和十多年的他認為自己比對手更能全身投入做區議員,雖然黃容根是地膽,但王仰德認為現在的選民很理性,會因應候選人的服務決心而投票,而自己服務該區多年,坦言對今次參選有八成把握。

他又謂,來年新年仍會繼續競投風車檔,但就不會為今次選舉特製風車助自己增強運勢。

選區資料:

主要屋/地區:寶雅苑、太和麗和樓、安和樓及翠和樓估計人口:16,780

西貢

景林區: 老對手第三度對碰

將軍澳景林選區過往都出現一個有趣現象,就是過去連續兩屆都是由民主黨的林然、民建聯的祁麗媚及民協的高永聯三人對戰,最後都由林然取勝,但三人的票數相當接近。今次的選情有所變化,高永聯放棄參選,令今屆選舉變成林祁之爭。

三人戰變二人對撼

第三次參選的祁麗媚表示,雖然在景林區已進行了近十年的地區工作,但由於過去是以溫悅球議員辦事處的名義跟進及處理個案,在個人宣傳上稍為欠缺。故此,近年除了加強地區工作外,亦增加了在地區上的的個人宣傳,希望多些街坊能多了解其過往工作。她表示,經過兩次的選舉經驗,今次參選的信心比上兩屆更大,但會以輕鬆的心情迎接選戰。

現任議員林然則表示,再與祁麗媚對戰沒有特別策略,由於景林是一條老化屋,相信無用展開大型的選舉工程,只需如常跟進地區個案已經足夠。他並有信心可以連任。對高永聯放棄參選,他相信對選情影響不大。

已退出民協的高永聯則表示,由於祁麗媚在他籌組景林法團給予不少幫助,故令屆會全力支持祁參選。

選區資料:選區範圍:浩明苑、景林估計人口:20,873

 
文章編號: 20071020004004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明報
L07  |  新界西專線  |  選戰情報
2007-10-20

新界西焦點選區選情透視

報名期結束,新界西共有260 人(數字不包括退選者)參選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各選區形勢隨報名期結束而變得明朗化,本報將繼續報道新界西各焦點選區的最新戰。屯門區友愛南北成為民建聯與泛民必爭之地,兩派勢要力圖攻佔友愛兩個選區,葵涌區以葵涌三黨爭地盤,泛民或會「危危乎」,至於荃灣孤島象石區惹三人角逐,而離島則以新區東涌南成焦點。

友愛北:電影人大戰地膽

陳雲生:近月才見對手

友愛北陳雲生在1991 年起都連續多屆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但蔣姨的友好林立報名參選,令已多屆未經歷競爭對手的陳雲生要再上戰場。陳雲生坦言,有對手挑戰是好事, 「佢出現我好歡迎,我咁多屆冇選過,每次都自動當選,對我同選民都唔公平,冇經歷過選舉洗禮,有時都好疑惑自己究竟有幾多料。」他又謂,不論對手是強是弱,都會以嚴肅態度尊重選舉,而且對自己亦有信心,希望對手抱同樣的態度參與選舉。陳雲生又稱,過往一直未見對手在屯門出沒,是近月才得悉對方遷入屯門,相信自己較對手更熟悉該區。

林立:做好公民責任

對手林立,又名陳覺察,報稱無黨派獨立人士的電影編導,這名聲稱身高五呎九的林立,現年60 多歲,多年前從內地內港從事電影幕後工作。他表示,在內地曾就讀戲劇學院,一直做幕前,來港後卻被指「身型單薄」而轉做幕後,如副導演、編劇等,曾參與《包公奇案》、《黑名單》及《午夜怪客》等電影。

他稱參選是為了盡義務和責任, 「特首叫我地做好呢份工,我就做好我公民責任!」他稱出戰友愛北,是因與鄰區蔣月蘭是友好,經常就區內事務交流,故區選亦選鄰區「落腳」,他稱自己較關注屯門公園文娛區的問題, 「公園應該比人舒展身心, 但政府過於緊張, 我要為文娛表演人士請命。」林立並非民主黨員,但稱與該黨民主理念相似,自己亦力撐2012 普選。

友愛南:蔣姨遇「原居民」挑戰 陳淑芳:比對手熟悉選區

民主派在友愛北放人,民建聯亦不甘示弱,派出友愛 「原居民」陳潔芳狙擊友愛南蔣月蘭。蔣月蘭在多屆區議會選舉中勝出,近兩屆更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有相當實力。陳潔芳認為這是一場「硬仗」,但覺得自己比對手更熟悉選區,因她是友愛 「原居民」,由建起居住至今約27年,而且十分關注區內獨居長者及新移民問題。雖然第一次參選,但陳對自己很信心,而且覺得新挑戰,希望自己有機勝出。

蔣月蘭:撐蔣姨,挺林立友愛南向來是蔣姨(蔣月蘭)的陣地,她稱會用「平常心、有信心、無野心」來形容自己參與選舉,過去兩屆自動當選的她今屆將要上戰場,她認為是好事, 「因為可以動員選民投票,對民主進程有幫助之餘,亦可加強接觸居民。」蔣又稱,友愛南北不應分開來看,整個友愛區可視為泛民與民建聯之爭,由「蔣林」聯手對抗「雙陳」,蔣姨希望藉林立的加入為泛民開拓友愛北,為整個友愛區帶來新景象,就連宣傳口號都是「撐蔣姨,挺林立,建設友愛南北新景象」。

同樣,陳雲生及陳潔芳在宣傳上亦是拍住上,雙方都想攻佔友愛兩個選區,圖掌握整個友愛區的議席。

象石:各持優勢併實力

獨處山上的象石選區,一向予人老化及「孤島」的感覺。今屆吸引到民建聯陳振中及海壩村村代表廖志強來競爭。在這「沉靜」選區,掀起一場風浪。

廖志強:欲改善象石服務不足

現任海壩新村村代表廖志強不滿現時的象山及石圍角設施不足,信息不能傳達給居民。他表示,象山及石圍角有很多由細玩到大的朋友,在上屆區議會後得悉象山及石圍角竟然沒有車去沙田等地,覺得是豈有此理。廖又指,居民都不知道區議會舉辦的大型活動的信息。「連幾時舉辦,幾時派飛都唔知。」故他在當年已計劃出選。

廖志強表示,01 年見村長年紀大,覺得要承擔村務,於是提早退休,在03 年做了村代表,04 年成為村公所主席。「依家村務都上晒軌道。反而象石仍然不足,獨居老人連送暖行動都唔知,這些訊息對長者很重要。」他認為自己既有鄉村的票,也有象山街坊的支持,勝出的機會都幾大。

陳振中:帶動地區新面貌

民建聯陳振中在上屆參與了葵青區荔華選舉,挑戰李永達。及後因進修而離開了社區一年,回來後轉投象石工作已有兩年多。他認為: 「各候選人各有優勢,現在可說是膠狀態。」陳振中自問後生及學歷高是他的優點,工作模式亦不同,陳表示: 「社區的問題有好多,自己傾向解決問題,多於提出問題。唔係去鬧政府有乜做得唔好。反而要做中介及調解角色,提出建議解決問題。」他表示,象山需解決交通及設施不足,石圍角則有維修問題,他希望帶給象石區「地區新面貌」。

蔡子民:13 年議員盡力而為

民主黨蔡子民是象石區現任議員,做了13 年議員的他表示一直的工作得到居民認同,今次選舉會盡力而為。「三選一都幾緊張,唯有努力些啦。」他表示,大家各有各做,都是為社區做事,現時他正努力派單張及家訪以爭取選民支持。

他表示,今屆沒有七一效應,老圍亦劃入該選區,需要再發展。「如果係以前的選區範圍,機會會大一些。」他表示地區工作也是繼續做,如爭取區內長者及小朋友設施,加設櫃員機等,希望得到居民提點,做得更好。

元朗中心:三黨混戰勝果難料

元朗中心選區位處元朗市中心心臟地帶,主要由上屆大橋選區組成,向來為親政府陣營與泛民爭奪的選區,歷屆的戰情十分激烈。民主陣線現任議員謝開秋早前宣告不再競逐連任,民主陣線改派出94 年曾擔任元朗區議員麥永光代為披甲上陣,與揚言收復失地的民建聯社區幹事蕭浪鳴,與自由黨新丁黃文健對戰,促成一個泛民、民建聯及自由黨三派混戰的亂局。

麥永光:代謝開秋出戰

49 歲麥永光,現任區議員麥業成的兄長,曾在1994 年擔任豐年選區的民選議員,至1999,麥因子女年幼的關係需照顧,便暫時退下來。今屆他以民主陣線名義代替謝開秋參選,他坦言是次「捲土重來」,是希望繼續實踐及延續民主陣線在地區服務理念。麥永光表示,除2012 年雙普選等政治議題外,還以地區政綱主打,例如關注選區大廈管理問題,尤其是小業主的權利益,以及西鐵元朗站上蓋及周邊規劃用途。他表示,不擔心「七一效應」減退,對民主派的候選人不利,並認為現時選民較過去成熟不少,並指該選區多些候選人角逐,讓市民有多一個選擇,絕對是一件好事。

蕭浪鳴:承諾當全職議員

另邊廂,去屆曾參選頌華選區落敗的47 歲民建聯社區幹事蕭浪鳴,過去3年轉戰元朗中心區,全職投入參與地區工作。蕭浪鳴強調長期在元朗區進行地區工作,他表示,參選是希望改善社區的環境及建設配套,地區政網環繞民生議題,包括爭取元朗明渠美化改造計劃、采葉庭至西鐵元朗站興建行人道上蓋及新元中對出巴士站空地倡改變用途,興建政府合署及文康大樓等。蕭表示: 「若果日後一旦當選,承諾當一名全職區議員,且做一個『找到、見到及做到』的議員。」

黃文健:改善交通經濟為先

擁有交通運輸工程碩士,32 歲自由黨候選人黃文健,為三名候選人當中最年輕的。黃文健承認,籌備參選落區時間,較另外兩名的候選人短,但他希望將新的地區工作思維,在未來能帶入議會。他並解釋參選是早前在地區工作發現,若沒有進入政府建制內如議會,很難真正反映居民的訴求。此外,地區政綱方面,黃以最擅長的交通及經濟議題作為選舉的賣點。黃說: 「早年曾任職興建西鐵朗屏站及元朗站顧問公司工程師,對元朗區交通、與政府運作、官民如何溝通有一定的了解。」

選區資料

友愛北

估計人口:20,451

主要屋/地區:豐景園、南浪海灣、海典軒、嘉悅半島、友愛愛曦樓、愛禮樓、愛明樓、愛信樓及愛德樓

友愛南

估計人口:14,655

主要屋/地區:友愛愛智樓、愛暉樓、愛廉樓、愛樂樓、愛義樓及愛勇樓

元朗中心

估計人口:21,474

主要屋/地區:新元朗中心、采葉庭、鳳庭苑、鉅發大廈、好順福大廈

象石

估計人口:13,112

主要屋/地區:象山、傅耀臺、逸盧、海壩村、流芳園、老圍、三棟屋村、石圍角(部分)石菊樓及石翠樓、永華臺、二陂圳

 
文章編號: 20071020004008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明報
L08  |  新界西專線
2007-10-20

提名期結束新界西各區形勢初探

11 月18 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已截止報名,今年有914 人爭奪405 個直選議席,參選人數為歷年新高;而新界西合共有260 人報名參選,競逐113 個議席,競爭異常激烈。本報今期先行為各區形勢進行簡單分析。

元朗區參選人數冠新西

是次元朗區區議會選舉,競爭程度為歷屆中最為劇烈,共有68 名人士參選,為新界西各區中人數最多。當中只有新田選區的文祿星1 人自動當選,相比03 年區有6人自動當選顯然易見。在需進行選舉的28 個小選區計算,平均2.4 人爭逐一個議席。至於參選人數最多為天水圍北的逸澤選區,出現5 人角逐熱鬧場面;另有6 個選區出現三人角逐的情。

元朗一直為鄉事派及親政府營陣政黨主導,今屆各政黨為培育新人及為明年立法會選舉進行「試票」,均派出不少新人出戰。元朗第一大政黨民建聯派出11 人參選;以麥業成為首泛民主派的民主陣線及以經濟牌掛帥的自由黨,不甘示弱,各派出9 人參選;民主黨採精兵制,只派4 名,職工盟及新近成立社會民主連線各派1 人出戰小試牛刀,加上鄉事派及多名獨立人士,實為一場名乎其實的大混亂,勝負難料。

綜觀而論,一般認為,區選為一場親政府陣營與泛民之對決戰,在元朗區,兩大陣營多區不能單一候選人出選,恐出現票源分散的現象,影響選情;但雙方陣營並非沒有隱憂:元朗多個選區出現民建聯與自由黨同時出選,有別於本港其他地區兩黨合作協調的作風。另邊廂,泛民主派出現「撞區」的程度較少,但泛民地資源較少,新人經驗較淺,落區時間短,加上七一效應的減退,選情也未許樂觀。

宣告今屆不再參選元朗區議員,包括水邊選區獨立人士黃健榮及大橋選區民主陣線謝開秋。

荃灣兩人自動當選

荃灣區共有39 人報名參選,其中4 名屬女性,報名人數與上屆選舉相若。

在今屆選舉中,現任議員全數留下競逐連任,其中愉景區民主黨現任議員王銳德及荃灣郊區東陳偉明自動當選。

政治聯繫方面,參選者大部分屬獨立候選人,最多人參選的政黨包括民建聯及社民連,參選者各有5 人、其次是民主黨4 人、公民黨3 人、自由黨2人、工聯會1 人、香港保守黨1 人。選情現以荃灣郊區西及荃灣中心最為激烈,分別出現4 人爭1 席位的場面。

其他各區見下頁



 
文章編號: 20071020004008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明報
K07  |  新界東專線
2007-10-20

914 人參選區選人數破紀綠

11 月18 日舉行的區 議會選舉已截止報

名,今年有914 人爭奪405 個直選議席,參選人數可說是破了歷屆記錄。而新界東則有219 人參選,競逐94 個議席,即約2.3 個候選人競逐一個議席,激戰可期。

今屆新界東的自動當選人數亦比上屆大幅減少,只剩下11 人,其中6 個來自西貢區,而北區除了沒有人自動當選外,逾半選區的參選人有三位或以上,相信會掀起一場龍爭虎鬥。

西貢選情舊冷新熱

選舉提名期結束,西貢區合共有51 人報名,競逐23 個議席。正如本報早前報道,舊區選情平靜,多區更出現自當情。而新區的競爭則較為激烈,多個選區更出現3 至4 人爭人席位的情。另外,令人惋惜的是,委任議員邱全因9 月動手術,未能轉戰直選。

今屆西貢鄉郊選區選情相當平靜,五個鄉郊區,四人自動當選,包括民建聯新人邱玉麟(坑口西選區)。而在將軍澳舊區(包括寶林及坑口區),戰亦甚為平淡,除有兩區候選人自動當選外,多個選區只有兩人角逐,部分新人更是在數月前才在地區活躍,與競逐連任的現任議員可說是實力懸殊,戰果早已預料到。

在舊區中,較有看頭應是康景區,共有五人參選。每次區選總是「魚生粥」僅熟的現任議員羅祥國,將面對民主黨的林少忠、自由黨的黃耀威、中國工黨的沈四海及獨立候選人鄭啟樂,預料將會有一番惡鬥。

將軍澳南新發展區方面,由於新增三個議席,再加上多個選區重劃,吸引一班有實力的新人出選,令戰情更加緊湊。當中廣明及富軍選區,更出現四人角逐一個議席的情。

● 邱全因病棄選●

民建聯委任議員邱全原準備轉戰新增選區澳唐區,在過去一年花了不少資源在將軍澳中心及唐明苑進行地區工作,並已取得區內一些居民組織支持。不過,臨報名前,邱全在九月忽然身體不適,要留院進行胃部切除手術,故無奈棄戰。澳唐選區成為民主黨張國強及自由黨陳敏行的對戰。

另外,在公民黨競選單張表示會出戰白沙灣的外藉人士Judy Love-Eastham,最終亦沒有報名參戰。而社民連的符偉樂,最終能成功協調,放棄出選環保區與公民黨的黃華舜對撼,轉戰欣英區挑戰民建聯伍炳耀。

大埔選情立法會三子同有對手

大埔共有41 人報名參選,其中以民建聯派出10 人為眾黨之冠,其次是民主黨及自由黨,各派5 人出選,公民黨及前則分別有3 人及2 人,其餘20 人則是報稱獨立或無黨派。有部分選區只有一名候選人,包括大埔滘的陳笑權、太和鄭俊和及康樂園鄧友發,故順利在無對手下自動連任。

大埔區大部分選區都有至少兩名候選人,選區焦點自然落在三位立法會議員選區身上,除了上期本報報道大埔墟民建聯李國英對公民黨曾國豐外,另外兩位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及黃容根都有新對手,其中陳碩邦以獨立身分挑戰大埔中現任區議員鄭家富。

● 黃耀梓辭工參選●

另邊廂,多年來在區選中「上上落落」的黃耀梓去屆在宏福區敗給黃碧嬌,今屆他亦捲土重來。過往一直以自由黨身分參選的他,早於9 月時已退出自由黨,今屆改以獨立身分參選出戰宏福,以圖收復失地。同時近日亦已向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辭去校長職務,決意全職投入地區工作,圖向選民彰顯其參選的決心, 「我覺得呢個時候應該真正投入做社區工作」。其對手依然是有「嬌姐」之稱的現任區議員黃碧嬌,以及前的黎卓賢。

北區選情 多區現內訌

今屆北區選情可說是多姿多采,上屆,北區有兩席自動當選,包括聯和墟及沙打,今屆豈止沒有自動當選選區,超過半數的選區出現三名或以上的候選人,有三名候選人包括粉嶺市、御太、天平西、鳳翠;聯和墟、祥華、石湖墟的選區則有4 名候選人;更甚是華明及天平東更分別有五名候選人出戰。

值的注意的事,多個選區出現內訌情,例如分別為天平西及天平東的現任議員區維坤及余智成,兩人雖分屬前及民主黨,但兩人分別安排妻子連逐蓮及友好陳炳輝,狙擊對手造成泛民內訌。另外,前民主黨成員何志永亦轉區挑戰前黨友黃良喜。上屆以民建聯身份參選天平東的黃海雄今屆以獨立議員身份參選,預料會分薄在該區出選,民建聯柯倩儀選票。

另外,北區現任議員王金生及陳興福因不同原因放棄連任。

沙田選情 自動當選者減

去屆區選,沙田區9 人在無對手下自動當選,但今屆情劇變,隨多名泛民新人落區狙擊區內資深議員,今屆只剩下3名候選人自動當選,分別為楊倩紅、梁志堅及潘國山。三人除了是現任議員外,還同樣是公民力量成員。早前因欠交租而被房署收回收辦事處的方鎮邦,今屆放棄參選,其頌安議席將由民主黨的勞潤明及民建聯的葛珮帆角逐。另外,屬泛民一員,第一城現任議員周嘉強也因病棄選,原打算在大埔出選的前李永成即時轉區接棒,其對手將是中學教師黃嘉榮。



 
文章編號: 20071020004003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明報
L08  |  新界西專線
2007-10-20

東涌南:親政府泛民五五之爭

離島區新市鎮東涌發展已有十年,東涌市中心發展為成熟社區,包括區內最早入伙的屋苑,包括富東、裕東苑及東堤灣畔等公屋、居屋及私人屋苑。該區向來屬各政黨「兵家必爭之地」,而新加入公民黨的安劍英,再度挑戰現任區議會副主席,民建聯離島支部主席的周轉香,勢有一番惡鬥。

隨區內的人口變化,去屆的東涌新市鎮選區,今屆重組為東涌南的選區,新選區包括富東、裕東苑及東堤灣畔,包含公屋、居屋及私人屋苑三個階層的選民;而原選區屋苑映灣園、海堤灣畔則納入新設東涌北選區。

安劍英: 「誠意」作賣點

泛民主派吸收上屆協調失敗,兩名民主派支持候選人黃漢中及安劍英與民建聯周轉香角逐議席,結果在票源分散情下,安劍英以不足300 票敗於周手上,泛民本屆痛定思痛後,今屆成功協調安一人出選再戰周轉香,圖收復失地;有地區人士預期,東涌南選區選情十分激烈,兩邊陣營都在該區投放資源,務求打敗對手。地區人士分析,公屋區富東與私人屋苑東堤灣畔,親政府與泛民兩派各具優勢,勝負關鍵取決於「小中產」居屋屋苑裕東苑票數而定。

公民黨候選人安劍英坦言,在區議會選舉中,向來不相信「七一‧效應」對選情有何影響, 「區選選區較小,重民生及地區議題為主,選民多關心切身及生活上遇到問題。」安說,是次選區以「誠意」及居住該區10 年,作為宣傳點: 「多年來我伴隨東涌一同發展,因為我住在這區,居民關注的問題,能有比較切身的感受,醫療、交通費、就業及發展旅遊,是居民最關注項目之一。對於有指安在今年4 月才加入公民黨,自言有「政黨恐懼症」的他解釋,多年地區工作經驗發現個人能力及資源有限,加入政黨可獲取黨的人力及物力支援,可以幫助到更多居民,故此在經過深思熟慮情下加入公民黨。

周轉香:主打民生議題

力求連任民建聯候選人周轉香表示,該黨長期扎根離島區,進行地區工作。但她評估該區選情形勢十分險峻,兩陣對決勢均力敵。摒除連任議員因素,她承認在泛民陣營協調下,給予了她不少壓力。周轉香說,區選總體主題以「家‧和‧萬‧事‧興」,提倡家庭價值、和諧社區、興教增就業等民生議題作主打。周指在其地區政綱中,重點監察東涌醫院進度、文康設施、屋苑管理,爭取跨區交通津貼、室內運動場及活化離島文物景點推動旅遊等。」

 
文章編號: 20071020004008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明報
L09  |  新界西專線
2007-10-20

其他各區選情慨

離島區泛民圖搶議席離島區一向在新界區區議會選區中,選情較為平淡。區議會一向由親政府陣營, 鄉事勢力及民建聯共同「執政」。隨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市區人口不斷遷入,泛民主派政黨加入角逐,令這個形勢相信會產生變化,熱鬧起來;而過去泛民主派只能孤守中產區愉景灣一個據點的情景有望打破。

10 個民選議席中,除南丫島及蒲台現任議員余麗芬宣告自動當選外,共有28 名人士爭取9 個議席,平均3 名人士爭奪1 個議席,戰激烈。

親政府陣營方面,民建聯在離島共派5 人參選,1 人自動當選;民主黨與公民黨將連線派出5 人,重點狙擊東涌親政府派人士;社會民主連線派出2 人在新增選區試票;自由黨也派出2 人分別出戰中產選區,包括愉景灣及東涌北,力求該黨零的突破。而老牌論政團體香港公民協會、工聯會各派出1 人參選。

個別選區方面,新增選區東涌北及逸東北選情最不明朗及緊湊,東涌北及長洲南更出現5 人角逐的局面;長洲北、逸東南、坪洲及喜靈洲出現3 人角逐。

宣告不再參選為坪洲及喜靈洲的黃開瑜。

屯門區三分一候選人屬無政黨

屯門區共有64 人參選,其中上屆同是出戰恆福選區的蔡龍威在報名期最後一日報名後又退選,換言之,該區共有63 人參選。其中民建聯、民主黨及民協分別有18 人、12 人及6 人參選,新丁公民黨亦有5 人,自由黨只有1 人,報稱獨立或無黨派的也為數不少,共有21 人。

其中有兩個選區都只有一名候選人,分別是翠興區的朱耀華及景興區的陳有海,故二人可不用上戰場而自動當選。本身是民建聯的陳有海稱會以平常心對待,坦言對選民有信心,選民對他亦有信心,雖然不用「參戰」,但仍會協助該黨同區其他黨友, 「選咁多年,都係以平常心面對,最重要是對選民有信心。」除了這兩區外,屯門其他27 個選區都有至少兩名候選人,焦點除了落在立法會議員兼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及民建聯李錦文競爭的樂翠區外,中產選區屯門市中心亦相當激烈,共有4 人角逐,現任區議員歐志遠去屆在該區自動當選,但今屆沒有這麼順利,非但遇到對手,更是連氣三個,分別是馬旗(藥劑師)、黃盛(測量師)及關志華(商人),連同本身是土木工程師的歐志遠,這區可稱得上是專業人士之戰。

葵青三議員棄選

葵青區共有62 人報名參選,當中19 人為女性候選人。其中長青區的李志強、青發區的潘小屏自動當選。現任議員周立仁(葵涌)、丁衍華(長康)、劉偉傑(葵盛西)將不參與今屆區議會選舉

政黨方面仍以民主黨佔最大比數,派出15 人出戰,其中五名是新人。另一方面,雖然民建聯只有一名現任議員,但今屆選舉亦「新舊人」盡出,共十人出來「爭地盤」。

自由黨及街工亦各有五名候選人,加上其他政黨或有關政治聯繫者亦參戰,可謂百花齊放,相當精彩。

選區方面,以葵盛西五爭一最為激烈,其次已是三爭一局面,包括有葵興、葵涌、華麗、興芳及翠怡選區。



 
文章編號: 20071020004008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蘋果日報
A19  |  專欄專論  |  隔牆有耳  |  By 李八方
2007-10-20

隔牆有耳:網民發起投廢票

立法會復會鬧出流會笑話,小市民即刻扁晒嘴大鬧議員:「仲好意思要求加人工?」有市民反應更加激烈,網上發起廢票運動。「你對香港政黨有咩感覺?我就覺得好厭倦啦,所以我決定發起投廢票運動,請多多支持!」呢位網民狂議員尸位素餐,毫無建樹。「我應該對這些只為自己爭取政治利益,大搞黨爭政客說不!」佢建議選民區議會選舉投票時投廢票,以示對政黨爭拗反感;有人話與其行去票站投廢票,不如集體取消唔做選民,一於當政客透明。其他地方選舉前,都有人有類似建議,然而成效麻麻,八方認為毋須咁極端,正所謂有得揀先至係老闆,冇理由唔做老闆,寧願任人魚肉o架,係咪?

 
文章編號: 20071020006005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東方日報
A28  |  龍門陣  |  大道之行  |  By 宋立功
2007-10-20

大道之行:考驗在前頭

施政報告對特區的遠景有頗多描述,尤其是「十大建設」,意在激勵民心——明天會更好。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連串緊迫的問題,挑戰政府的管治權威與能力。

九巴申請加價,幅度超逾九個百分點,是超乎尋常的高。適值區議會選舉期間,民生問題至為矚目,各大政黨均高調抨擊九巴做法不合理,要求行政會議不批准申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僅承認九巴要求的加幅明顯偏高,卻並未否定加價之舉。另方面,輿論普遍質疑為何不按上任局長廖秀冬所倡議的「可加可減機制」行事?面對民意民情高漲,於是政府決定押後半年處理。

兩間電力公司年底前與政府簽訂新的規管協議,施政報告於此有清晰的立場,即回報率與減排掛,同時電費應該下調,讓市民得益。政府與兩電周旋有年,後者態度強硬,背後代表財團的取向,政府是否有政治決心及高超的談判技巧,備受考驗。時間所餘無幾,市民且拭目以待,「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口號,能否兌現?

另一個輿論的焦點,是最低工資立法的爭議。政府推行「工資保障運動」,試圖平衡勞工的權益與資方的擔憂,但成效似乎欠佳。月底將公布參與運動的公司數目及工友平均工資的實際狀況。「醜婦終須災翁」,倘若未能改善清潔工及保安員現時的可恥待遇,政府惟有向工會兌現承諾,先行準備立法的前期工作。施政報告開出的期票愈多,面對的挑戰自然愈大,對政府的管治能力也就愈見考驗。究竟政府是誇誇其談,還是實事實辦,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點評施政報告之九‧完)

 
文章編號: 20071020032021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東方日報
A28  |  龍門陣  |  冷眼旁觀  |  By 鄭赤琰 黃英琦
2007-10-20

冷眼旁觀:民主與經濟背馳

二○○三年,沙士一役加上政府管治不濟,積聚了大量怨氣,再加上二十三條立法引起的不滿,統統在當年的七一爆發出來,五十萬市民上街爭取普選。那一刻,是香港人爭取民主的高峰點。

當年,大家認為民主制度會帶來更有效的管治,認為經過直選洗禮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將會更謙卑,不會傾斜於某一方,讓社會更公義。

在○三和○四年的區會立會選舉中,舉民主派旗幟的候選人往往戰無不利。民意調查顯示逾七成市民支持二○○七年雙普選。四年過去了,與之前不同的是,今天香港經濟和股市天天向上,旅客人數也節節上升,市面一片繁華。但民主發展卻停滯不前,年初的特首選舉只有八百名投票人,唯一的分別是有兩位候選人,不是自動當選而已。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選的只是約四百個席位,還有百多委任名額。明年的立法會選舉,直選議席原地踏步,沒有增加。

市民似乎也心淡了,於是泛民想出極具噱頭的「撐傘」活動,也只能吸引數千名中堅分子參與。最近,民主還被粗暴的對待:一是被曲解,如特首把民主和管治失控拉在一起;二是被八卦化,如一場補選只注重兩名候選人的外表;三是被矮化,連立法會的會議也要流會,六十位議員,只有不到一半坐在議事廳。

民主也被指摘為決策緩慢、阻地球轉的「罪魁禍首」。於是,民意調查顯示,原來的七成支持盡快普選的市民,已下跌至六成。看這勢頭,與經濟相反,仍有下滑的象。

黃英琦

 
文章編號: 20071020032021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布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