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2日 新聞公報 |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深入分析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市民對特區第四屆立法會議員表現的滿意程度) | | 詳細結果 (市民對駐港解放軍表現的滿意程度/市民對香港警察表現的滿意程度) |
|
公報簡要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11年3月14至23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06名香港巿民,發現對比三個月前,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不滿比率大幅上升10個百分比,而滿意率就明顯下跌6個百分比至2003年7月以來的新低,最新民望淨值為負38個百分比,相信與立法會否決新財政年度臨時撥款有關。(註:特區政府同期的民望淨值為負15個百分比,數字已於日前公佈。)至於兩個紀律部隊方面,巿民對警隊及駐港解放軍的滿意程度都沒有明顯變化,市民對駐港解放軍的不滿比率繼續接近零。警隊及駐港解放軍的民望淨值,分別為正63個百分比及正50個百分比。深入分析顯示,巿民的年齡愈大,社會階層愈高,愈傾向不滿立法會議員的表現。須要說明,立法會議員的整體表現是指所有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議員的表現,而非指個別議員。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數字的最高抽樣誤差為+/-2至+/-4個百分比之間,回應率為63%。
注意事項:
[1]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hku.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樣本為1,006個成功個案,並非1,006乘以回應率63.1%,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中的滿意和不滿比率的最高抽樣誤差為+/-2至+/-4個百分比之間。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3個百分比」。
[4] 因為調查存在抽樣誤差,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本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如期在《民意網站》發放香港巿民對整體立法會議員、香港警隊及駐港解放軍表現滿意程度的最新調查結果。按照慣例,有關調查數字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0年底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
回應比率 |
最高百分比誤差[6] |
14-23/3/2011 |
1,006 |
63.1% |
+/-3%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以下是各項數字近期的走勢:
調查日期 |
23-25/3/10 |
18-22/6/10 |
18-24/9/10 |
17-22/12/10 |
14-23/3/11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10] |
1,012 |
1,009 |
1,010 |
1,017 |
578-616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9.3% |
66.7% |
66.2% |
66.4% |
63.1%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7] |
-- |
對立法會成員整體表現的滿意率[8] |
18% |
19% |
21% |
19% |
13+/-3% |
-6%[9] |
對立法會成員整體表現的不滿率[8] |
49% |
51% |
37%[9] |
41%[9] |
51+/-4% |
+10%[9] |
滿意率淨值 |
-31% |
-32% |
-16% |
-22% |
-38% |
-16% |
平均量值[8] |
2.5+/-0.1
(基數=955) |
2.5+/-0.1
(基數=942) |
2.7+/-0.1[9]
(基數=947) |
2.7+/-0.1
(基數=934) |
2.4+/-0.1
(基數=597) |
-0.3[9] |
對香港警隊的滿意率[8] |
71%[9] |
69% |
74%[9] |
72% |
71+/-4% |
-1% |
對香港警隊的不滿率[8] |
10% |
13%[9] |
6%[9] |
8% |
8+/-2% |
-- |
滿意率淨值 |
+61% |
+56% |
+68% |
+64% |
+63% |
-1% |
平均量值[8] |
3.7+/-0.1
(基數=1,003) |
3.7+/-0.1
(基數=990) |
3.8+/-0.1
(基數=1,003) |
3.7+/-0.1
(基數=998) |
3.7+/-0.1
(基數=576) |
-- |
對駐港解放軍的滿意率[8] |
56%[9] |
55% |
53% |
52% |
52+/-4% |
-- |
對駐港解放軍的不滿率[8] |
3% |
3% |
3% |
2% |
2+/-1% |
-- |
滿意率淨值 |
+53% |
+52% |
+50% |
+50% |
+50% |
-- |
平均量值[8] |
3.9+/-0.1
(基數=737) |
4.0+/-0.1
(基數=677) |
3.9+/-0.1
(基數=726) |
3.9+/-0.1
(基數=675) |
3.9+/-0.1
(基數=413) |
-- |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3%」;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8]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平均量值是把所有答案按照正面程度,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2、3、4、5分,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0] 自2011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每題樣本數目不等。
3月中下旬的調查顯示,13%被訪市民滿意立法會議員的整體表現,51%則表示不滿。至於對香港警隊表現的評價,最新數字是71%滿意,8%不滿。另外,52%滿意駐港解放軍的表現,表示不滿的,只佔2%。立法會議員平均量值為2.4,即介乎「一半半」與「幾不滿意」之間,兩個紀律部隊的平均量值就分別為3.7及3.9分,即整體上接近「滿意」。
|
深入分析
調查之中,我們都有要求被訪者回答自己的年齡。如被訪者不願說出準確年齡,被訪者亦可選答年齡組別。根據被訪者的答案,我們再把被訪者組合為18-29歲、30-49歲、以及50歲或以上。以下是對立法會成員整體表現滿意程度按被訪者年齡組別的深入分析:
調查日期:14-23/3/11 |
18-29歲 |
30-49歲 |
50歲或以上 |
整體樣本 |
對本屆立法會成員整體表現 滿意程度[11] |
滿意 |
18+/-7%
(22) |
10+/-4%
(24) |
15+/-5%
(36) |
13+/-3%
(81) |
一半半 |
45+/-9%
(55) |
33+/-6%
(81) |
27+/-6%
(67) |
33+/-4%
(202) |
不滿意 |
35+/-9%
(43) |
54+/-6%
(131) |
56+/-6%
(138) |
51+/-4%
(311) |
唔知/難講 |
2+/-3%
(3) |
3+/-2%
(8) |
3+/-2%
(7) |
3+/-1%
(18) |
合計 |
100%
(122) |
100%
(244) |
100%
(247) |
100%
(613) |
平均量值 |
2.7+/-0.2
(119) |
2.3+/-0.1
(235) |
2.4+/-0.1
(240) |
2.4+/-0.1
(595) |
[11] 各組別在95%置信水平下有顯著性差異。
我們再把被訪者組合為相對上層、相對中層、和相對下層,簡稱上、中、下層,各佔樣本約三分之一。以下是被訪者選項和相對層級的對照表:
被訪者自稱所屬階級 |
分析用相對層級 |
上層階級 |
相對上層(約佔三分一) |
中產階級偏上 |
中產階級偏中 |
中產階級偏下 |
相對中層(約佔三分一) |
下層或基層階級 |
相對下層(約佔三分一) |
唔知/難講/拒答 |
不獲分類 |
以下是對立法會成員整體表現滿意程度按被訪者社會階層的深入分析:
調查日期:14-23/3/11 |
統稱「上層」 |
統稱「中層」 |
統稱「下層」 |
整體樣本 |
對立法會成員整體表現滿意程度 |
滿意 |
14+/-5%
(29) |
13+/-5%
(25) |
14+/-5%
(25) |
13+/-3%
(79) |
一半半 |
28+/-6%
(60) |
37+/-7%
(74) |
35+/-7%
(62) |
33+/-4%
(196) |
不滿意 |
55+/-7%
(117) |
49+/-7%
(97) |
48+/-7%
(86) |
51+/-4%
(300) |
唔知/難講 |
3+/-2%
(6) |
2+/-2%
(3) |
3+/-3%
(6) |
3+/-1%
(16) |
合計 |
100%
(213) |
100%
(199) |
100%
(179) |
100%
(591) |
平均量值 |
2.4+/-0.1
(206) |
2.5+/-0.1
(196) |
2.5+/-0.1
(173) |
2.4+/-0.1
(575) |
|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上次調查日期為17-22/12/2010,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14-23/3/2011,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9/3/11 |
立法會否決新財政年度602億元臨時撥款 |
6/3/11 |
反預算案遊行警民發生衝突 |
1/3/11 |
行政長官曾蔭權遭示威者撞傷 |
11/2/11 |
政府修訂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
5/2/11 |
香港導遊與3名內地遊客因購物問題毆鬥被拘留 |
14/1/11 |
港府放寬港人在內地超齡子女居港權政策 |
29/12/10 |
香港人關注趙連海案件 |
23/12/10 |
包致金姪女判囚六週 |
|
分析評論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調查顯示,對比三個月前,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不滿比率大幅上升10個百分比,而滿意率就明顯下跌6個百分比至2003年7月以來的新低,最新民望淨值為負38個百分比,相信與立法會否決新財政年度臨時撥款有關。(註:特區政府同期的民望淨值為負15個百分比,數字已於日前公佈。)至於兩個紀律部隊方面,巿民對警隊及駐港解放軍的滿意程度都沒有明顯變化,市民對駐港解放軍的不滿比率繼續接近零。警隊及駐港解放軍的民望淨值,分別為正63個百分比及正50個百分比。深入分析顯示,巿民的年齡愈大,社會階層愈高,愈傾向不滿立法會議員的表現。須要說明,立法會議員的整體表現是指所有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議員的表現,而非指個別議員。究竟是甚麼事情影響了各個數字的起跌,讀者可以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自行判斷。」
|
未來發放(暫定)
-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特首及問責官員民望
|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深入分析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市民對特區第四屆立法會議員表現的滿意程度) | | 詳細結果 (市民對駐港解放軍表現的滿意程度/市民對香港警察表現的滿意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