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報
A04  |  港聞  |  聞風筆動  |  By 李先知
2007-11-28

選舉暴力恐損港形象警方週日港島屯重兵

在剛過的週日,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的直選擂台上唇槍舌劍,努力爭取「士哥」;鏡頭以外,陳太和葉太的支持者也鬥得劇烈,結果民建聯的區議會新星姚銘涉嫌襲擊他人被捕。經區選一役後,兩派陣營敵我分明,加上兩太選情激烈,政壇透風謂,政府內部亦擔心,週日的立法會補選投票日會「爆大鑊」。

泛民主派一直批評政府在區選和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採取「冷處理」手法,減低選舉氣氛。直至日前發生補選論壇圍毆事件後,政府也不敢怠慢,當晚隨即拘捕姚銘等人,至昨日,保安局長李少光亦開腔,呼籲選舉活動參與者冷靜及用文明手法競爭。

官場透風指出,政府高層亦清楚,兩大陣營在今次補選中投入很大注碼,視是次選舉為「聖戰」,雙方「肉緊」,兩派出現摩擦的風險自然高。觀乎近期兩派之間火藥味甚濃,政府內部正擔心週日投票當天,兩太的支持者「仇人見面」,會一時按捺不住,爆發重大的衝突事件。

「一哥」警務處長鄧竟成已下令要做好投票日的社會秩序安排,指警方已準備在投票日當天,在港島區屯重兵,加派大量警力到港島各區壓陣。一如剛過去的區選,元朗某候選人競選經理被斬事件後,警方即在11月18 日投票日派出400 名警員駐守有關選區。

警方會因應各區的政治環境、票站選民人數多寡,甚或在一些兩派勢力較壁壘分明的票站,派駐更多警員維持秩序,防止衝突事件。

有港島區資深警務人員稱,在今次區選和立法會補選,警方都會在每個票站調派至少一至兩名警員駐守,亦有巡邏車不斷巡邏,以支援突發事故。

政府關注事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事件關乎香港的國際形象。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更指政府應該很「頭痕」,事關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如果被國際傳媒炒作成選舉暴力、民主倒退,勢影響香港以至中國的形象。

蔡子強又形容,政府遇到另一個兩難,是今次事件涉及民建聯的姚銘,一方面要保住香港國際形象,另一方面又擔心會令民建聯感到不滿,覺得政府偏幫泛民主派打擊親政府陣營。

陳太陣營和民建聯都因應事件而應變,公民黨方面已知會助選義工,千萬不要與對方爭拗,以及準備好相機,以防有事發生時可拍下作紀錄。民建聯方面,據知在姚銘事件後,已指示曾參加區選的黨友避免與泛民衝突,因為他們已有一定知名度,並非無名無姓之輩,易被「點相」,絕不能因衝突事件而壞了大事。

兩邊陣營亦關心事件會否影響兩太選情,儘管一般認為陳太陣營會因為今次事件而得益,但公民黨湯家驊卻擔心,事件可能令選民對今次選舉更加厭惡,不想去投票。蔡子強則認為,港島區的選民可能會因為今次事件,擔心左派大舉回朝,事件因而對陳太有利。

網誌:blog.mingpao.com/LSZ.htm

 
文章編號: 20071128004005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蘋果日報
A08  |  專欄專論  |  社評  |  By 盧峰
2007-11-28

蘋論:鐵票、暴力、抹黑齊出,怎麼辦?

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在選舉民調中雖然稍微領先她的主要對手──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女士,但她依然一再說選情並不樂觀,她依然一再說她自己很容易輸掉星期天的補選。陳太的感慨之言並不是故作謙讓,也不是催谷選票的選舉策略,而是鐵一般的殘酷政治現實。首先,建制派及親中陣營的票源是絕不能低估的。根據一些傳媒做的分析,建制派及親中陣營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中得票比泛民主派多得多。以港島區為例,建制派及親中陣營的得票高達十一萬多,而泛民主派則只有七萬多。雙方的差距超過四萬票。雖然選民在區議會的投票取向跟立法會未必相同,部份游離票可能會轉投陳太;但建制派的動員力及組織力是絕對不能低估的,他們是絕對有能力穩住區選中的大部份票源的。只要他們成功穩住票源,陳太的領先優勢將會大大縮減,甚至陷於苦戰。另一方面,建制派及親中陣營向來善於隱藏本身的鐵票,向來善於隱藏本身的實力,現時的民調根本無法真正反映葉太的得票率及支持度,根本高估了陳太跟葉太之間的得票差距,實際上雙方的差距可能只有幾個百分點。此外,藉著隱藏實力擾亂民調結果對親中陣營支持的葉太特別有利。首先,隱藏的鐵票可以令對手錯估形勢,在選戰中進退失據。其次,一般選民特別是支持民主派的選民可能會因為民調的結果而降低投票意欲。試想想當民意調查不斷顯示陳太有明顯優勢時,支持陳太的選民及泛民的支持者便會相信勝券在握,便自然不會感到投票的迫切性或必要性,甚至可能因為「多一票唔多,少一票唔少」的想法而放棄投票,令投票率下降。

誰都知道,投票率越低,一般選民的參與越少,親中陣營的鐵票便越有決定性,甚至足以轉敗為勝。只要想到這種情況就不難明白陳太在民調中領先絕不意味她有甚麼優勢。更可怕的是,建制派及親中陣營為了在今次立法會補選中打敗泛民主派及陳太,為了贏取這個補選議席,他們可說出盡法寶,抹黑攻勢固然一浪接一浪,即使早已解釋清楚的陳年舊事如所謂十成按揭問題也翻炒又翻炒。近期更不惜使用過激的手段及行為,希望打擊陳太及她的助選人員。上星期日的補選論壇,支持葉太的親中陣營人士不僅以噪音、喇叭聲及非常富侵略性的語言打斷其他候選人的發言,破壞論壇的秩序;部份人更以暴力行為滋擾其他候選人的助選人員,襲擊其他政黨的成員。而較早前在區議會選舉時也曾發生陳太被包圍以至無法順利替人助選的事件。這些暴力行為,這些侵略性行為雖然還不算普遍,但已足以令市民對選舉有負面印象,已足以嚇怕一些希望參與選舉工程的義工。若果特區政府及警方不能或不願正視選舉暴力,任由過激的語言及行為升級;那選民的參與意欲肯定會大幅下降,願意助選的義工及市民將會減少。這不是將令陳太及其他候選人處於劣勢嗎?這不是將令葉太盡享「人多好辦事」的優勢嗎?為了確保選舉公平,為了避免暴力及過激行為干擾、扭曲今次補選,我們強烈要求特區政府及警方嚴正處理任何選舉暴力行為及威嚇事件;並在未來幾天及選舉日加強巡邏及執法,防止再有任何滋擾、威嚇選民或助選人員的情況。我們更希望港島區選民不要被抹黑攻勢、過激行為蒙蔽或左右,在星期天踴躍投票。只有這樣,才能把真正支持雙普選的人送進立法會,才能讓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知道我們要民主、民主、民主!週一至週六刊出

 
文章編號: 20071128006012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2007-11-28

高官「大細超」拒見陳太 學者:連陪跑的也安排會見絕非一視同仁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早前破天荒容許高官接見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包括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更要求官員須「一視同仁」。言猶在耳,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就近日選舉暴力事件,要求與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見面,卻遭拒絕,約見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也未獲回覆。泛民主派批評政府「大細超」,令人覺得對政府「親疏有別」。有學者更批評,政府官員連陪跑的候選人也安排會面,惟獨陳太例外,絕非一視同仁。記者:莫劍弦、林俊謙、許偉賢

陳太昨日前赴香港仔瞭解交通情況後,被問及近日出現的連串選舉暴力事件時說,她曾在區議會選舉當日,在上環正街被左派候選人的支持者包圍,最終要報警方能解圍;公民黨譚香文和梁家傑同日亦被人包圍以粗言辱罵45分鐘;公民黨林雨陽週日則被對方支持者搶去手機,並遭推跌撞傷手部,「呢啲係咩行為?香港一向係個非常守秩序、守法嘅社會,特別係喺區議會選舉同立法會補選,大家都應該繼續守秩序,唔可以用暴力去對付對手。」

陳太坦言:我好失望

由於曾蔭權曾公開保證,任何候選人想約見官員,會以「一視同仁」態度對待,陳太昨日早上致電唐英年要求會面,討論有關暴力事件,可惜遭唐英年拒絕,只說政府會確保一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選舉,不會接受任何暴力行為影響選舉。對於陳太的義工和支持者受到恐嚇,唐稱對此十分關注,並會向警務處處長反映。陳太坦言對唐拒見感到失望,「我以為行政長官話會一視同仁,我好失望佢唔肯見我。」陳太吃了唐的閉門羹後,又嘗試約見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但一直未獲回覆。陳太競選辦公室其後指,李昨稱由於要出外午膳,故未有及時回覆。陳太呼籲,市民在選舉中應扮演積極的監察角色,「如果見到有暴力行為嘅話,請佢地應該立即舉報。」

「點叫人信係公正?」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指出,今次立法會補選中,除了葉太,已有多名候選人,包括何來、李永健等獲官員接見,可是陳太要求見面卻遭拒絕,這難免令市民覺得政府對候選人「大細超」、「親疏有別」,「即係想見就可以安排官員見你,唔想見就話忙,咁點叫市民相信係公平公正選舉?」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若官員連一些勝算低的候選人也有時間接見,對兩名熱門候選人,卻選擇只見葉太、不見陳太,難免令人覺得政府對候選人非一視同仁,無法做到公平對待。政務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解釋,由於今次事件要盡快處理,安排雙方會面需時,司長已第一時間在電話中回覆陳太,表明對事件關注,由於事涉治安問題,司長在電話答應了陳太,會將事件向警務處處長反映。

候選人約見司局長情況

陳方安生成功約見:未試過成功約見不能成功約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以外出吃午飯為由,稱稍後再回覆)葉劉淑儀成功約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不能成功約見:未試過不能成功約見柳玉成沒有約見任何官員,認為毋須做騷李永健成功約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不能成功約見: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以事忙為由拒絕)蕭思江沒有約見任何官員,認為實效不大蔣志偉成功約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不能成功約見: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以事忙為由拒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以事忙為由拒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事忙為由拒絕)凌尉雲成功約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不能成功約見:沒有約見其他高官何來成功約見:未試過成功約見不能成功約見: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何來的電話被駁至電腦回答機器,叫何來稍後再來電)註:截至11月28日為止的見面情況資料來源:有關候選人競選辦及發言人

葉太屢獲高官接見

滾動民調(25-27/11/2007)

假如聽日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

你會投以下邊一位候選人?

1.柳玉成不足1%

2.李永健不足1%

3.蕭思江不足1%

4.葉劉淑儀33%

5.蔣志偉1%

6.凌尉雲不足1%

7.陳方安生46%

8.何來1%

全部都唔選5%

未決定/唔知/難講14%

受訪人數:766

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文章編號: 20071128006010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新報
A10  |  港聞
2007-11-28

唐英年允處理選舉暴力

【新報訊】立法會港島補選踏入倒數第四天階段,民主派與民建聯兩大陣營就區選及補選中,所發生的選舉暴力事件拉鋸,政府昨日終於表態回應。政務司司長發言人昨回應查詢時稱,政務司長唐英年(圓圖)昨早與港島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曾通過電話,表明政府會確保任何選舉在公開、公平及公正情況下進行,如有任何違反法律事宜,會作嚴肅處理。唐英年昨亦已把候選人關注治安事件,第一時間向警務處處長鄧竟成反映,希望警方能妥善處理有關事件。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則呼籲候選人及支持者,要保持克制。

陳太致電約晤被拒

對星期日進行的補選,陳太引述唐答應政府會特別留意,並相信市民不接受任何暴力行為,影響選舉進程。

陳方安生昨日早上致電唐英年,約他見面,反映她對近期發生選舉暴力事件的關注。陳太昨透露唐沒同意安排見面,自己感到很失望。陳太引述唐英年所指,唐稱政府會確保選舉在公平、公開及公正情況下進行。

陳太稱因自己的支持者及義工,受到騷擾及恐嚇,不單是選舉問題, 而是涉及人身安全,故屬跨部門的事宜,故才向唐英年反映。陳太引述唐指出,也關注這些事件,並指會立即向警務處長反映。陳太稱也有致電找保安局長李少光,但李至今未有回電。政務司長發言人回應稱,唐司長稱最重要是解決問題。



 
文章編號: 20071128033004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星島日報
A05  |  港聞
2007-11-28

清楚解釋十成按揭「有無誠信市民決定」 泛民成員促陳太公開交代

對於本報昨日報道,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涉隱瞞「十成按揭」及九五年聲明有誤導之嫌,正競逐港島區立法會補選的陳太強調,無講大話,重申已清楚澄清,拒絕解釋涉嫌隱瞞和誤導「十成按揭」的問題。不過,其泛民的盟友職工盟李卓人、民協馮檢基和社民連的陳偉業都認為,陳太有責任清楚解釋。

本報記者

本報昨日報道,陳太一再聲稱在九三年中以「兩個物業」作抵押,購入玫瑰新村單位,否認有「十成按揭」存在。本報調查發現,陳太所指的「第二物業」,是一個她與丈夫共同持有的柏麗園單位,但該單位在玫瑰新村獲得十成按揭後,迅即向恆生銀行贖回。換言之,陳太的確獲得銀行「十成按揭」,並不存在「兩個物業」作抵押的情況;九五年她以布政司身份強調以兩個單位抵押,否認「十成按揭」,有刻意誤導並隱瞞公眾之嫌。

陳太:我無講大話

陳太昨日出席競選活動時(見右圖),多次被問及「十成按揭」和聲明誤導問題,她都拒絕解釋。

記者:陳太,可唔可以交代你在柏麗園同玫瑰新村(未問完,陳太搶著答)

陳太:對唔住、我唔會再…對唔住,我已經澄清得好清楚。

記者:陳太,你是否講緊大話,因為兩個物業是分開進行按揭,不是同一個按揭?

陳太:對唔住,唔該你睇睇、唔該你睇睇,最近有些分析家的分析那些,我絕對不會講大話,如果我講大話,當其時,政府亦都會跟進這個問題,而且這是回歸之前的事,如果認為我的品格是有任何問題,我不相信中央政府會委任我做政務司司長。

記者:但好明確是按揭文件中顯示,是兩個不同的物業?

陳太:沒有回應。

記者:陳太,妳被支持者問及有關報道時,指這些報道是「抹黑」。為何你不向公眾詳細交代有關交易的詳情,消除公眾的疑慮,就不會「抹黑」啦?

陳太:(沒有回應)。

陳偉業:毫無爭議無得抵賴

對於本報披露陳太涉嫌誤導及隱瞞「十成按揭」,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認為,根據本報報道,陳太獲得十成按揭已是「毫無爭議、無得抵賴」,社會過去亦曾討論何以一些特權階級,可以獲得超高按揭貸款。他表示不去猜測陳太的動機,有可能只是無意之失,但她被質疑時是有責任釐清事實真相,有必要盡快向公眾清楚交代,拖延和迴避是最惡劣的做法,亦會影響她的選情和支持者對她的支持。

民協馮檢基也認為,陳太有必要逐一解釋疑點,在疑點利益歸於被告下,他不評論陳太是否有誠信問題,但認為不清楚解釋,會令人懷疑,為何不能針對事實作回應。職工盟的李卓人也認為,陳太有責任解釋清楚,致於是否有誠信問題,則由市民決定,但強調事件無礙他支持陳太參選,認為大敵當前,最重要是搞好補選

不過,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認為,事件是有組織抹黑,事件已解釋多次,也已是十多年的事。她說:「我睇得好清楚個報道,當年已經有報道銀行都出來澄清。銀行的澄清是最簡單,如果陳太澄清都無銀行澄清那麼直接,係咪?......相信這些事件一定係有調查,好明顯係選舉用來做炒作。」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七成按揭只是一般指引,只要客戶信用超著,也不是特別給予優惠,對於陳太九五年的聲明,他指仍未清楚瞭解事件,難以評論其誠信。



 
文章編號: 20071128003001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明報
A07  |  港聞
2007-11-28

陳太約見唐英年被拒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昨日致電政務司長唐英年,要求會面討論最近一連串選舉暴力事件,但被拒絕。陳太其後約見保安局長李少光也未得到回覆。政務司長發言人表示,唐司長在跟陳太通電後,已即時向警務處長鄧竟成轉達陳太的關注,並著他妥善處理,故毋須再會面。

「已交代警務處長妥善處理」

保安局長李少光出席撲滅罪行委員會會議後,呼籲補選候選人及他們的支持者要保持克制,令香港優良的選舉文化維持下去。他指香港是尊重法治的地區,本港一向推崇廉潔、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當局一定會依法公平、公正地處理。

陳方安生昨談及其助選成員林雨陽遇襲一事,指近期一連串的選舉暴力事件令她非常擔心,她認為事件不單涉及選舉行為,還包括人身安全,因此致電唐英年,要求見面但被拒絕,她對此感到失望,並轉移約見李少光。她引述唐氏在電話回覆謂,政府一定會確保公平、公正的選舉,認為香港人不會接受任何影響整個選舉進程的暴力行為,他亦已向警務處長表達關注。

陳太又呼籲市民扮演積極監察角色,遇到暴力行為應立即舉報。她認為香港一向是守秩序及守法的社會,大家應繼續守秩序,不可以用暴力對付對手,而政府應站出來告訴市民要維護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不容許被任何不法行為干預。



 
文章編號: 20071128004011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太陽報
A06  |  港聞
2007-11-28

以新貸冚舊債買兩物業同一手法 陳太十成樓按愈描愈黑

【本報訊】參加港島區立法會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一直否認以十成按揭購買玫瑰新村豪宅,原因是以兩層樓換取玫瑰新村的按揭。然而根據買賣樓宇紀錄,陳太雖以兩個物業抵押,卻原來是一先一後,與她一直的講法有出入。

她於九三年與丈夫陳棣榮以渣甸山一個供滿的物業重新按揭,以購買玫瑰新村豪宅,玫瑰新村物業取得按揭後,她再在數個月內贖回渣甸山物業,實質是以新貸冚舊債。不僅玫瑰新村豪宅取得十成按揭,原來用以周轉的渣甸山物業亦然。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陳方安生在九三年七月以渣甸山柏麗園一個單位及車位,向恆生銀行取得七百八十萬元按揭,同月陳太購入持有玫瑰新村單位的發財公司,十二月,陳太再以玫瑰新村單位加車位向銀行取得按揭,無獨有偶,銀碼亦是七百八十萬元。她於九四年一月向恆生銀行贖回柏麗園。

銀行只能提供七成按揭

資料顯示,當時柏麗園同類的單位有兩項成交,也僅是六百多萬元,顯示陳太抵押柏麗園,也是獲得十成按揭。

恆生銀行發言人以不會評論客戶個案為由,拒絕評論陳太獲得十成按揭及多次將物業按揭套現的問題。渣打銀行發言人表示,金融管理局九一年推出按揭規定,銀行只可向客戶提供七成按揭,若客戶需更高按揭,按揭保險公司可提供最高至九成半按揭。她強調,即使是公務員,銀行也不會提供多於七成的按揭。

中原地產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不少投資者均會透過將舊樓按予銀行套現,購買新物業,其後再將新物業按予銀行,贖回舊樓,有關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將物業變成現金,再進行投資賺錢。

陳方安生昨拒絕回應以柏麗園單位轉手套現事件時,只表示自己絕對沒有「講大話」。今次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並包括葉劉淑儀、何來、柳玉成、蔣志偉、李永健、蕭思江及凌尉雲。

 
文章編號: 200711280340066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信報財經新聞
P14  |  政策政情
2007-11-28

陳太:暴力事件反映選舉文化變質

  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第二場論壇已順利完成,不過,公民黨和民建聯昨天先後召開記者會,互相質疑對方成員在選舉期間使用暴力,接二連三需要警方介入,影響選舉的公正性。  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認為,連串事件反映香港守秩序的選舉文化開始變質,出現不惜以暴力攻擊對手的情況,她擔心支持者及義工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於是親自致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與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要求約見他們反映關注,但遭拒絕。陳太對此深表失望,認為政府沒有一視同仁。

唐英年促警方嚴正處理

  政務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強調,唐英年對事件深表關注,並已責成警務處嚴正處理違法事件,確保選舉能公平、公正及公開舉行。有學者擔心,暴力事件若繼續惡化會令選舉走向台灣化,政府後知後覺則予人感到偏幫親政府陣營,玷污香港作為現代城市的乾淨選舉文化;但也有學者指同類事件歐美皆有,不能完全避免。

  陳太昨天在民主黨楊森等人的陪同下,前往鴨舌洲瞭解香港仔的交通問題,她對近日發生連串暴力事件表示擔心。鑑於事件涉及人身安全,陳太嘗試約見唐英年和李少光,但遭拒絕。她對此深感失望,認為政府沒有一視同仁。陳太強調,守秩序是香港社會的文化,在選舉中也應該保持,不應該使用暴力攻擊對手。她希望政府採取積極的行動,維護公正的選舉,讓不法的行為遠離選舉。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其後回應指出,香港是尊重法治的地區,不會同意任何形式的暴力,尤其香港一向很推崇廉潔、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舉。他呼籲候選人和他們的支持者要保持克制,維持好的選舉文化,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一定會依法公平公正地處理。

成名:擔心「台灣化」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認為,香港的選舉文化雖然仍與台灣有明顯距離,但以星期日有公民黨黨員的手提電話被人意圖搶去,要是情況繼續惡化,便會走台灣的路。他指出,在亞洲其他地方,例如南韓的選舉文化便比香港更為成熟,而日本的選舉也甚少發生暴力事件。

  成名表示,無論選管會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都沒有表態,而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昨天才回應,亦已太遲,令人感到政府偏幫親政府陣營,已玷污香港作為現代城市的乾淨選舉文化,而區選投票當天公民黨梁家傑及譚香文被包圍四十五分鐘仍未有職員處理,情況教人失望。他強調,選民不應因此不去投票,否則便是掉到陷阱。

王家英:同類事件歐美皆有

  不過,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不認同香港的選舉文化變差,把它與台灣執法機關對部分事件「寬容」不處理的做法相比,是完全偏離事實。他認為,今次選舉發生的都屬個別事件,即使歐美都會有個別人士做出這些行為,不能完全避免。對於政黨利用事件增強勝算,王家英認為完全可以理解。

  王家英指出,香港的法治傳統不錯,市民大眾都不接受暴力,暴力在港沒有市場,而且相較於台灣族群政治裂痕之深,執政黨不能代表整個社會,香港政府在港人心目中有很強的公信力,執法部門對選舉期發生的事件會認真處理,不會予人執法不公的形象。他認為,香港出現有組織和預謀的暴力行為,是意想不到的事。

葉劉:反對選舉暴力化

  陳太主要對手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今晚將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行大型造勢晚會,其競選辦預期有接近一千名支持者出席,強調不擔心有不法之徒搞事,警方應該會適當處理。葉劉昨天出席一個美容活動時,國際斯佳美容協會創會主席鄭明明表示,全力支持由民建聯建構的和諧社會;葉劉則表示,反對選舉暴力化,並呼籲各個政團的支持者冷靜,讓選民在和平的氣氛下投票。

  民主黨楊森則透露,即將有新一輪催谷選票的方法,包括在報章刊登廣告及花車巡遊,其他泛民團體將分別為陳太洗樓及在街站拉票。楊森表示,由於親政府陣營鐵票如山,陳太目前選情嚴峻,泛民要箍票之餘也要催谷投票率,他呼籲選民集中投票給陳太。陳太女兒陳慧玲昨天則收到一封市民來信,呼籲選民即使不支持陳太,也應該行使公民權利、盡公民責任,十二月二日踴躍投票。

  另外,樹仁大學社工系與香港調查研究中心在第二場補選論壇後,訪問了九百三十八名港島區選民,發現接近三成人仍未決定會否投票或投票給誰,而陳太與葉劉的支持率則相距十二個百分點。

  港島區其餘候選人包括柳玉成、蕭思江、李永健、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8391003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明報
A07  |  港聞
2007-11-28

泛民電郵短訊為陳太拉票

距離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只餘4 日,泛民盡最後努力為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拉票,除了在街站呼籲市民投票給陳太,更四出傳發電郵及短訊。

另外,有報道繼續追擊有關十成按揭之事,指陳太用作抵押的第二物業,在取得十成按揭後半年左右,已迅速贖回。陳太重申,已作出十分清楚的澄清,強調自己不會講大話,又謂這已是回歸前的事,假如她品格有問題中央政府亦不會委任她。

競選團團長民主黨楊森昨日亦到街站「嗌咪」,呼籲市民週日投陳太一票,指投給其他人只會令陳太少一票。他透露,泛民每天在港島各區設了10 個街站為陳太爭取支持,週六及週日會增至20 個。

公民黨司馬文、民主黨單仲偕亦四出向業界及友好人士發出電郵,指不要相信陳太領先的民調,提醒他們出來投票,否則投票率低會令陳太落敗。會計界選委韋志堅亦發短訊指陳太現時選情嚴峻,呼籲週日支持陳太。

陳太昨日到香港仔乘船瞭解地區交通情況,有街坊反映希望地鐵港島南區支線可盡快動工。她希望政府縮短諮詢期,盡快動工,並要活化及美化香港仔兩岸,解決交通擠塞及發展社區。之後,陳太又派單張呼籲市民週日出來投票。



 
文章編號: 20071128004011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文匯報
A15  |  新聞專題
2007-11-28

願景與具體建議並存 Vs 四萬口窒語塞叫口號民生議題比併葉太勝陳太

 立法會港島補選轉入大直路,8位候選人連月來出招拉票的努力將接受選票的檢驗。有政壇人士總結競選過程時指出,選舉戰不僅是競選策略的較量,更是施政綱領的比併及體現。該人士針對香港市民最關心的經濟民生議題,綜合分析候選人的擂台表現及「紙上政綱」,一探誰是空喊口號,誰是實幹為民。結果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兩次論壇或參選政綱中,徒具四萬笑容及漂亮口號,卻多次在經濟、民生議題上避重就輕,甚至口窒語塞、紙間留白,相對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的願景與具體建議並存,可謂高下立見。

■本報記者 鄭治祖

8位候選人在競選期間,均聲稱關注香港經濟未來發展,「雙太」更大打「民生牌」搶攻游離票。但公道自在人心,坊間普遍評論指出,陳太在競選期間一味大談普選,對經濟民生非常冷漠,經常支吾以對。才短短的一個多月競選期間,陳太先後面對綜援金額、貨櫃車過境塞車、通識教育,以及堆填區爆滿及虐畜等「 分議題」,卻只能三言兩語敷衍了事,甚至出現「十問九不知」、「口窒窒」甚至要向同路人「求救」的窘態(見陳表)。

陳太養尊處優

不知民間疾苦

 政壇中人直指,陳太為官之時根本少理基層情況,加上退休6年的養尊處優生活,又怎可能在宣佈參選後的一時三刻,即惡補何謂「民間疾苦」?曾參與港大論壇活動的徐同學坦言,「陳太成日講要再研究,表明她對民生議題的不熟悉。」有學者分析指,反對派深知陳太對社會民生認知不足,故「特訓」陳太以「嘻嘻哈哈」避過深入回應公共政策議題,「凸顯她與時代已經脫節,除民主議題外,她對小班教育、環境保育等民生議題的認知,令人產生疑問。」

 陳太的政綱同樣口號多多有餘,措施欠奉。她提出「仁愛公義,繁榮齊享」、「公平競爭創財富,國際視野利祖國」,但美好願望背後,卻未有列出具體可行的發展建議。她聲言,促使香港成功的支柱是法治、廉潔、獨立的司法制度和公平競爭的平台,但究竟香港的經濟及民生政策應如何走下去呢?其政綱未見答案,徒有虛言。當中較具體的內容只有:政府要訂立公平競爭法、提供優質教育,以及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

埋首政策研究

葉太學有所成

 另一邊廂,葉太遠赴美國留學後,回港埋首政策研究工作,明顯對社會民生有一番見解。她在論壇上從不避談經濟民生,反而打正旗號會真正為市民做實事,不會做空喊口號及搞對抗的人,承諾若順利當選將會在改善管治及推動民主兩方面為市民謀福祉。針對港人現時面對教育改革、醫療融資、社會福利和稅基狹窄等經濟民生問題,葉太的政綱也對症下藥。經濟方面,她全力推動知識型經濟,加強科技創新,促請政府完善公平競爭法,改善中小企營商環境(見葉表)。

 民生方面,葉太支持撤銷外傭稅,增加長者生果金和醫療券金額,削減電費及交通費;教育方面,提出檢討母語教學政策,取消「一刀切」劃分中、英中政策,促小班教學;環保方面,促請政府關注保育,改善空氣質素,採用全球空氣質量指引等。另外,葉太的政綱還提出支持地鐵西延及興建通往南區支線、興建港島北海濱長廊等「港島八件民生大事」。

體驗噪音

■葉劉淑儀入住翠灣村李先生家,親身體驗住戶噪音問題。

葉劉淑儀的民生議題言論

● 母語教學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給中學自己選擇教學語言,容許學校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科目的性質,選擇在部分科目使用英語教學。

● 公務員政策

政府不讓非公務員合約員工轉為長工,是礙於政治考慮,怕難以向立法會和市民交代,這個不公平的情況始終需要正視。

● 居港權問題

與爭取居港權的家長代表會面,葉太對家長們理解她當時的職責所在十分欣慰,「雖然我現在無權無位,但我會盡量尋求方法去協助他們。」

●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實在值得政府大力推廣,但不應局限於扶貧式的小企業,更應該鼓勵大企業,「特別是公共服務企業例如地鐵、機管局等帶頭響應。」

● 民主與民生關係

強調民主無專利,良心人人有。葉太:「良心不只是一種姿態,要表裡合一,言行一致,那些只懂叫口號,搞對抗的人是會被淘汰的。」

(只收錄競選期間部分)

瞭解教育

關懷長者

發展科技

■為捍衛科技地位聯盟到立法會門外請願。

普選萬能

■將「普選」形容為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口窒求救

■在直播擂台被何來問及堆填區飽和問題,陳太回頭向身後的民主黨張文光和助選團成員「求救」的尷尬連環鏡頭。

8大電子傳媒直選擂台直播畫面

陳方安生的民生議題言論

● 貨櫃車過境塞車問題

曾擔任粵港聯席會議主席的陳太稱當年要顧及很多方面的事,「會議未必涉及這些議題」,「有討論過,要深入研究。」

● 調整綜援

被問到現時四口之家的標準綜援金額時,陳太說:「抖……我唔知實際數目……相信是幾千至一萬。」

●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可令學生擴闊眼界,至於實際推動時面臨的困難,「我在這方面不夠妳(葉太)知得清楚……」

● 堆填區飽和問題

在直播擂台期間,陳太回頭望向坐在背後的民主黨張文光和助選團成員「求救」,最終稱要鼓勵市民減低廢物累積,政府政策則應「再循環」及檢討。

● 防止虐畜

批評香港目前在執法與法制方面不夠重,必須加強執法及教育市民。至於如何加強執法,她只尷尬一笑表示作答完畢。

(只收錄競選期間部分)



 
文章編號: 20071128005013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