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信報財經新聞
P14  |  政策政情
2007-11-27

陳太告急:投票率低於五成將落敗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進入倒數階段,手握親中陣營十四萬「鐵票」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圖左】,日前在論壇上大打中產牌。據葉劉陣營透露,此舉無疑加強葉劉在「鐵票」外,力吸「各階層,跨界別」票源,陣營預料葉劉得票應逾十四萬票。專門研究選舉的學者指出,投票率一旦低於四成半的「危險界線」,即只有約二十八萬人投票(港島區選民約有六十二萬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右】必敗無疑;陳太也承認,投票率低於五成,她將落敗。

  承接選舉論壇當晚呼籲選民要「爭氣」出來投票,陳太昨天到銅鑼灣百德新街派傳單時,終於首度「開咪」告急。

陳太:勿大安旨意以為實贏

  陳太表示,對手有很強的動員能力,希望港島區選民出來投票,令投票率可超過五成以上,她更直言,如果投票率低於五成,她將落敗。

  陳太其後被追問選情「有多急」時再次強調,大家看到區議會投票率偏低,約只有三成九,今次補選最重要是市民出來投票,因為以往補選投票率都是偏低,希望支持她的選民不要大安旨意以為「陳太實贏」,投票率愈高愈好。

親政府隱性票源難估計

  她表示,未來一星期會加緊工作,至於會否倣傚葉劉「洗樓」,陳太說,每個候選人有自己的策略和活動,若她的陣營認為哪一方面要加緊工作,她會跟進去做。

  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表示,十分擔心陳太的選情,即使陳太在民調中領先葉劉,但由於親政府陣營的票源多屬隱性票源,泛民素來都會將親政府陣營的民調結果乘以一點二去評估對手實力,經上周區選一役,對手的實力很可能不只民調顯示的一點二倍。

  他表示,在過去一個星期拉票時,發現氣氛「愈睇愈唔對路」,有些選民根本不知道有補選,部分投票站更與區選不同,對選民造成不便。

  他擔心,就算「六四定律」不變,由於投票氣氛很低,泛民倘若只有一半支持者出來投票,但傳統左派卻能動員八至九成票源,陳太最終仍會落敗。

葉劉積極吸中產票

  日前在論壇上突改選舉策略,大談教育問題以圖力吸中產票源的葉劉,昨天繼續落區「洗樓」,並首次公開讓傳媒採訪。葉劉說,選情已經轉入直路,對於陳太打「告急牌」,她指自己也告急,希望更多市民投票。

  本週三,葉劉將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行造勢大會,並已邀請民建聯、自由黨等所有競選團隊的支持者到場為她站台,搶攻最後民意。

  葉劉陣營透露,從成立匯賢智庫到參選,葉劉一直搶攻中產票源,特別是公務員、教育界、中小企以至婦女票源,以打造獲「各階層,跨界別」支持的形象外,一為補選,希望在「鐵票」上加票;二為○八年立法會選舉「儲票」,因為「鐵票」以外的中產及中間票源,才是真正屬於支持葉劉個人的票源。。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指出,由於中產較關注人權、自由和民主,當這方面受到威脅時會比較積極前往投票,因此一般相信投票率高對民主派有利。

  但他表示,區選投票率較上屆下降,而民調也顯示選民對普選的訴求不及二○○三年和○四年般強烈,因此估計今次補選投票率難以超越五成。

  他解釋,補選的投票率一般都比換屆選舉為低,即使二○○○年十二月的港島區補選,當選者任期接近四年,投票率都遠較換屆選舉低,而今次補選的任期更只有數月。他相信,選民不容易因為單一訴求而投票,即使泛民打「告急牌」,也要成功說服選民,他對今次的投票率不感樂觀。

學者:補選投票率一般偏低

  王家英按照二○○四年立法會選舉及上周區選的結果估計,傳統左派「鐵票」約有十二至十四萬,當中並未包括葉劉個人所得的額外支持,而其餘六名候選人合計也會取得約一萬票。以港島區近六十二萬選民計算,假如投票率低於四成半(有約二十八萬人投票),葉劉便很可能擊敗陳太;而即使投票率高達五成,陳太也只能以萬多兩萬票險勝。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根據港大民調結果,不少聲稱是中間選民的被訪者,都傾向支持葉劉,因此投票率高,不代表出來投票的選民必定支持陳太,陳太甚至可能需要更高的投票率才能勝出■



 
文章編號: 200711273910132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星島日報
F05  |  雙語通識版  |  社會與文化  |  By 蔡得豐
2007-11-27

包裝年代變身討民心 爭取選票塑造選舉形象

區議會選舉剛結束,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更加矚目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有份競逐今次補選的八位候選人,各有自己的參選原因和政治理念;然而,通過傳媒的報道,你對各候選人認識有多少?鏡頭前的他們又如何以獨特的形象來爭取支持?親民的、專業的、草根的……可能,經過刻意修飾的選舉形象,或多或少能引起話題,令大眾關注。文:蔡得豐圖:星島圖片庫

近年在全球各地的政治環境中,出現了「政治化妝師」(正式英文名稱為SpinDoctor)的新名稱,並迅速成為政客們建立形象的重要夥伴。簡單而言,政治化妝師的工作就是替政客包裝形象,除了簡單的為政客設計外觀形象,其實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替政客在傳媒前塑造出特定形象,博取公眾好感;而另一方面,他們亦會向對手發動「負面競選」(negativecampaign),減低對手支持度。

中大政治學系講師蔡子強指出,政治化妝從來都不是「有」與「無」的問題,而是「高」與「低」的比較。其實早在美國林肯總統的年代已然出現政治公關,及至現在的布殊,更是懂得利用大量民意調查與公關技巧,去協助推動政策。

那麼,回頭看看今次八位立法會補選候選人,你認為誰最會利用公關技巧去替自己的選舉形象「化妝」呢?其層次是高還是低?

例子:變身行動

葉劉淑儀指出在公佈參選前,特別邀請本地知名形象及公關顧問葉潔馨替她重新設計外觀形象,除了改變髮型外,亦換上較為女性化的裝束,務求展示其柔性的一面,以改善以往「硬邦邦」的強悍形象。此外,她亦在政綱中提出要爭取2012雙普選,又多次表示自己支持民主,令她的政治取向與主要對手陳方安生大致相同,這種「政治模糊化」的選舉策略,亦被泛民批評為「政治化妝」的其中一環。

其他候選人言行表現

■來自運輸業界的蔣志偉,在誓師大會上聯同150多名基層人士,宣佈以「我為公義而來」作競選口號,更出動貨櫃車來表明「身份」。

■大律師李永健曾指自己參選並非為贏,而是希望藉此來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另外,他指自己帶同結他及足球去接受傳媒訪問,是自己的一套宣傳策略。而經常穿西裝亮相的他,亦曾以便裝出席有關選舉活動。

■港人民權民生黨主席蕭思江的競選策略較為低調,甚至在港大的補選論壇上放棄向其他候選人提問;他強調普選要靈活彈性,否則會影響社會穩定。而他遞交提名表格時以長衫打扮亮相,可有令你加深印象?

■保育人士何來曾經參與多次保育文化的街頭運動,期間言行甚為出位;你認為她的「保育鬥士」形象如何呢?

■11月25日晚,陳方安生、葉劉淑儀等八位候選人齊集遮打花園,參加由八大電子傳媒合辦的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論壇,無論穿的是西服套裝,還是T恤牛仔褲,甚或長衫,均各具特色。

■葉劉淑儀輕裝上陣在中區派發宣傳單張。

■陳方安生走入社區四出拉票,以招牌笑容展示親民一面。

■報稱曾為公司董事的凌尉雲,表示因不滿立法會內議員的表現而參選;而在港大補選論壇中,分別提出實質問題難倒兩名前高官。

■中國工黨副主席柳玉成,經常穿上寫有參選口號「真民主,救香港」的衣服「表明心跡」,又不時強調自己是「堅定的民主派」。

兩太言行「進化」歷程

■葉劉淑儀於2003年推銷廿三條時遭受批評,及後辭去保安局局長一職;其後她在宣佈參選時,主動為當年的態度向市民致歉。

■曾任政務司司長的陳方安生於2001年4月離開政府;宣佈參選後稱,是由於與前特首意見不合,不想「違背良心」推銷高官問責制。

■留學回港後成立匯賢智庫,主力研究政府公共政策,目標是令香港成功轉變為知識型經濟體系。

■成為普通市民的陳方安生,於2006年參與七一大遊行,更成立核心小組專注香港的政制事務。

■2007年9月28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並請來不同界別人士助選。而她更參考公關意見,轉換髮型穿上素色衣服,一改過往剛強形象。

■2007年9月11日,陳方安生特意選擇香港小童群益會場地,作為宣佈參加競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地點。

■葉劉淑儀到柴灣一屋村留宿,體驗居民的生活情況,之後表示嘈音問題嚴重

■10月6日,陳方安生參加泛民主辦的「撐普選遊行」,不過在起步後半小時離開隊伍到髮型屋恤髮,遭受批評。

多角度思考

1.假如你有權投票,你會以甚麼準則來評鑑候選人?外表打扮會否是其中一項

2.綜合今次立法會補選各候選人的表現,你認為誰最值得當選,而誰又最不值得當選,為甚麼?

3.你認為「選舉形象」重要嗎?而政治化妝師又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在講求包裝的年代,政治化妝師或政治公關此等職位重要嗎?

討論參考網

‧傳媒‧政治與宗教

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50614_76_120478.html

‧媒體透過聲刺塑造政治人物形象

http://jou.pccu.edu.tw/weekly/weekly1080-89/deepness/1088/deepness1088-1.html

‧只懂搞政治不是政治家

http://tsangyoksing.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115753105664580107.html



 
文章編號: 20071127003035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明報
A10  |  港聞  |  立會補選
2007-11-27

區選票源分析:港島建制票多泛民4 萬

倒數5 天

日前舉行的區議會選舉,一直被視為對下月2 日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具有參考指標。儘管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一直領先其他對手,但誰勝誰負未到最後一刻也難預料。商台最近分析區選結果票源,發現建制派在港島共有11.76 萬鐵票,較民主派高出超過4 萬票。有建制派陣營人士私底下承認,若週日補選的投票率不特別高,葉太確有一定機會勝出。

商台節目《左右大局》透過資料蒐集、逐一接觸各黨派的地區負責人及個別接觸自稱「獨立」的區選候選人,重新總結建制派、民主派及沒有明顯政治聯繫的獨立候選人三方勢力得票。按照他們的統計,包括民建聯及自由黨等黨派在內的建制派,實際得票為63.55 萬,民主派則有44.35 萬,獨立人士則有42,549 票。

陳太嗌告急呼籲選民投票

建制派在全港18 區的總得票,足足較民主派多出19.19萬,而在18 區中,建制派的得票差不多都壓倒民主派,民主派只在葵青和深水埠區的得票超越建制派,在黃大仙區兩派勢力則分庭抗禮。港島區方面,建制派在港島4 區的得票都較民主派高,共取得11.76 萬票,較民主派的76,384票高41,187 票。

由於選情緊湊,兩太的陣營昨日展開最後一周的拉票攻勢,陳太繼續大打「告急牌」,形容對手葉劉淑儀有鐵票及強大的動員能力,呼籲支持者動員家人朋友週日出來投票,希望趨谷投票率。

陳太昨午在銅鑼灣街頭派發單張,以及表達對空氣污染的關注。她在「嗌咪」時稱,區選投票率偏低,自己選情十分緊張,只有投票率不低於50%,才能有機會獲勝,否則也有可能落敗。她強調: 「無論週日是晴天或是下雨,都要記緊出來投票。」

葉太否認鐵票明舉行造勢大會

葉太否認自己有10 多萬「鐵票」,強調每一票都要努力爭取。她說自己的選情「都告急」,故與助選團努力爭取每一票,但難以預測投票率高是否對她不利。她昨晚到華富村「洗樓」家訪拉票,明天她會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大型的造勢活動,預計有支持政黨人士、前高官和大批藝人到場打氣。

譚耀宗:陳太仍看高一線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出,雖然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中,共有逾12 萬人投票給民建聯或其他建制派候選人,但這些票未必可在補選中全數轉移給葉太,所以補選選情仍有很多變數,包括投票率高低,他認為現時陳太仍看高一線。

對於泛民已開始為陳太打告急牌,譚形容對手「有理無理」都先大呼支持者出來投票,以確保自己的得票,這是競選策略。

其他候選人包括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7004024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信報財經新聞
P16  |  時事評論  |  大陸與港  |  By 劉迺強
2007-11-27

選舉不是搞選美

  本星期日,便是兩太決戰的投票日。區議會選舉結束之後,很大一部分的分析都朝向推測區議會選舉結果會否影響兩周後的立法會補選。「鐘擺論」者認為建制派區議會大勝,選民會投陳太以作平衡;「潮流論」者則指出,區議會選舉結果,多少反映市民整體意向,港島區議會選舉中,已經出現了建制派五五對反對派四五的局面,這一情況,必然會在立法會補選中有所反映。 「鐘擺論」不可信

  早於任何民意調查,我已經在這裏告訴大家,香港整體民意在轉向,「結局已經寫在牆壁上」【註】。人腦比電腦強的地方,就是能「於無聲處聽驚雷」,但是一般人還是不相信人腦信電腦。我不相信「鐘擺論」,因為選民從來沒有什麼鋤強扶弱的意識。而葉太如當選,也不會弄到建制派獨大,因為這一個席位本來就是屬於民建聯的。加上民調上節節領先通常超過十個百分點,即使照例「狼來了」的搞「民主告急」,選民也沒有任何特別理由要往陳太擺。而以往區議會投票紀錄,一直都是建制派勝反對派,我也不會認為建制派贏了區議會選舉,就會贏立法會補選,因為選民的考慮會很不一樣。

  這次兩太之戰,雙方都缺乏地區關係,因而基本上都是「形象派」;雙方都需要通過盟友去拉攏地區關係,但由於各自的原因,都想與盟友保持一定的距離。葉劉淑儀不想被人家認為她是親中陣營的一部分,所以刻意突出她支持二○一二普選。陳方安生同樣不想成了反對派成員,因此她強調她是獨立候選人,並且千方百計突出她想與中央溝通,也能與中央溝通。這樣一來,陳葉兩太的分別,表面看來就更加模糊了。真要選民拋開以往的印象與成見,單就兩太各自表達的政見,客觀地作抉擇的話,其實是選擇了誰都沒有很大分別,大可擲毫決定。

  但這是什麼選舉?於是老習慣又出來了,現在葉劉淑儀以年富力強的優勢,不斷接觸更多群眾和地區領袖,打其「關係派」競選。陳方安生則無可選擇地繼續其「形象派」招式,自稱「真心、良心」,逐步回歸二○一二,輕輕地攻擊對手不夠民主。佛家稱之為「業力」,人就是這樣不期然地不斷重複自己。

  無論如何,對全港市民來說,這場選舉真是悶氣得可以。這樣下去,各傳媒很快便會發現,關於兩太競選的報道,是銷量╱收視率╱收聽率的毒藥,報道只可能愈來愈少;再下去,連像我這樣的分析,本來已經少,下去只會更少。剩下的,只是一些其實是競選的一部分的鱔稿和攻擊,讀者未看已知內容,根本不會再看下去。對港島區的選民來說,除了雙方的基本擁躉之外,一般都難以提起勁去投票。從以往的經驗,補選一般都已經是投票率偏低,這回雖然有兩個正印花旦落力演出,但劇目大悶,預計投票率不可能高,只會對陳太更不利。

「誠信」打折扣

  最近,陳太鬧了一個「買樓門」醜聞,這裏不想正面評論,只是想指出,一方面,如陳太不作正面澄清,只空口說人家「抹黑」,選民不會滿意,這一定失票;而另一方面,投票日已近,「買樓門」沒時間發酵,不可能對選舉結果起決定性的作用。雙方的選民都不會因「買樓門」而出來投票,只會有些人因此而不投票。在傳媒上會因此多點新聞,兩太的民調支持率會稍拉近一點,但選情只會更加冷清,而不會更加熱鬧。

  這樣一來,壓力便在陳太這一方。一來,她已經不能再理直氣壯的喊「良心」、「誠信」,因為這在受眾中間,都已經成為空洞和不可信的口號。完全失去了這僅存的道德高地,「形象派」的招數便用不出來。按傳統智慧的分析,建制派的鐵票比反對派的多,陳太能以什麼來說服一些中間游離的理性選民,選她比選葉太好,因而出來投票?二來,區議會選舉結果如此,如果你是陳太,你能樂觀地相信「鐘擺論」,認為形勢有利,因而可以更加輕鬆地競選嗎?對陳太和反對派而言,港島區議會選舉大敗,反對派與建制派於港島區的得票率逆轉,始終是頭上一塊揮之不去的烏雲。

  現在陳太的道德光環徹底破滅了,「真心、良心」賣不出去;「二○一二雙普選」帶不出高潮;自薦作反對派與中央的橋樑遭遇到雙方的冷待;政綱不如葉太紮實,因此不能突出為賣點;競選口號失效了,於最後階段大概還要換上新的,但什麼口號才能打動選民?如不計一些她大概也不會選擇的邪道的話,陳太這次選舉,剩下來的,便只有通過活動和造勢等,加強曝光,和與選民直接和間接的接觸,即所謂「事件促銷」(event marketing)。說得簡單直接點:選民們你不要問什麼原因了,既然我經常在你面前出現,顯示誠意,你就投我一票吧。

  這正正就是今次反對派選舉大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即使在大敗之後,依然只承認是選舉工程(electioneering) 不如人。長期以來,反對派不從選民的福祉出發,以為形式遠比內容重要,把「大話精」(spin doctor)奉為神明,只追求造勢和曝光,「有姿態而無實際」。選民在開始時,短期還被這新的手法眩了眼睛,分不清好壞。當他們逐漸定了神之後,很自然的,他們會想到「這對我有什麼好處?」(WIIIFM, what is in it for me),也會問:「肉在那裏?」(where is the meat)反對派的區議員候選人,許多時就交了白卷,因而也就輸了議席。這不是選舉工程問題,不是如何俊仁所說,民建聯發明了超級神奇選舉機器,可以針對對手而配對相剋的候選人,又可以把所有支持者都催出來投票,而是他們民主黨的一些候選人,除了自己的鐵票之外,再也不能吸引到其他票源,又甚至連一部分鐵票都拋棄了他們,不投票,或者投了給對方。但是很明顯,反對派到今天還沒有吸取這教訓,「死人尋舊路」,反對派和陳太在競選工程上,又在重複自己。

民主須以人為本

  同樣道理,葉太既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輸少當贏」選舉策略,那就大可毋須把亡夫和女兒都抬出來打「形象派」溫情牌招數。選民通過區議會選舉,已經打出信息,他們厭惡蒼白無力的「形象派」選舉工程,他們要求實惠。葉太應該突出她的政策強項,把貨真價實的牛肉端出來,這才是競選的正道,並且藉此向市民顯示當議員的正道。

  台灣選舉主導的民主,所有政治行為都只是為了贏取選舉,這已經把台灣搞垮,政客也走進了死胡同,不能自拔。汲取了這一教訓,我們更應堅持民主要以人為本,目標是良好管治。選舉不是選美,匆匆憑泳裝、晚裝、答問定三甲。這樣的搞選舉,是把選舉庸俗化和輕薄化。

  註 www.nklau.com.hk 20070710結局已寫在牆上

 
文章編號: 20071127391013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東方日報
A10  |  港聞
2007-11-27

領先濫告急 呃票畀人窒

兩位前高官阿太港島補選對決在即,多項民調指陳方安生勝算超前葉劉淑儀,不過陳太驚死贏得少輸面子,葉劉陣營嘅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和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就開口暗寸陳太濫用告急策略呃選民,譚耀宗仲話葉太陣營一早預咗輸少當贏。你一言,我一句,相當腰心腰肺。其他港島補選候選人仲有柳玉成、李永健、何來、凌尉雲、蕭思江及蔣志偉。

 
文章編號: 200711270320413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東方日報
A31  |  港聞
2007-11-27

葉劉陳太落區拉票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兩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異口同聲批評特區政府解決空氣污染的政策落後。她們批評行政長官曾蔭權忽視空氣污染問題,促請政府盡快採納世界衛生組織的量度空氣污染標準。

陳太和葉太昨日繼續其拉票活動。陳太昨日在銅鑼灣接觸市民,她批評,本港空氣污染的問題十分嚴重,指摘曾蔭權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不重視空氣污染的問題,「特首話我地有好多日係藍天,局長又話可以做嘅都做曬!」陳太促請政府為解決空氣問題訂立清晰目標及時間表,兩電利潤管制與減排掛鉤,以及淘汰污染物排放量過高的車輛和規管車輛作定期檢查。

遲遲未追上國際標準

葉太昨則到華富村拉票。被問及政府是否忽視空氣污染問題,她亦不滿政府遲遲未追上國際標準,認為政府應盡快採納世衛組織量度空氣污染的指標,本港的標準已落後十幾年。她指,空氣污染的問題對市民產生很大影響。她促請政府正視空氣污染的問題,並以此作為政府首要施政項目。

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還包括李永健、蔣志偉、蕭思江、凌尉雲、柳玉成和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7032047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太陽報
A04  |  港聞
2007-11-27

齊轟煲呔忽視空氣質素 葉劉陳太落區拉票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兩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異口同聲批評特區政府解決空氣污染的政策落後。她們批評行政長官曾蔭權忽視空氣污染問題,促請政府盡快採納世界衛生組織的量度空氣污染標準。

遲遲未追上國際標準

陳太和葉太昨日繼續其拉票活動。陳太昨日在銅鑼灣接觸市民,她批評,本港空氣污染的問題十分嚴重,指摘曾蔭權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不重視空氣污染的問題,「特首話我地有好多日係藍天,局長又話可以做嘅都做曬!」

陳太促請政府為解決空氣問題訂立清晰目標及時間表,兩電利潤管制與減排掛鉤,以及淘汰污染物排放量過高的車輛和規管車輛作定期檢查。

葉太昨則到華富村拉票。被問及政府是否忽視空氣污染問題,她亦不滿政府遲遲未追上國際標準,認為政府應盡快採納世憲組織量度空氣污染的指標,本港的標準已落後十幾年。

葉太指出,空氣污染的問題對市民產生很大影響。她促請政府正視空氣污染的問題,並且以此作為政府首要施政項目。

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還包括李永健、蔣志偉、蕭思江、凌尉雲、柳玉成和何來。

 
文章編號: 20071127034007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頭條日報
P30  |  港聞  |  中環HIGH TEA
2007-11-27

吵吵鬧鬧人人變輸家

由本地八大電子傳媒辦的港島區補選競選論壇,是今次補選的重頭戲,無論市民或政界人士均引頸以待,希望看看兩位阿太如何過招,論壇於週日晚成功舉辦,但作為旁觀者,相信不少期望看一場精采辯論的香港人都有點失望,因為我們聽到言語上的火併,多於政綱的闡釋,吵耳的搶白,多於理性的對話。兩小時的辯論,絲毫不能增進市民、選民對候選人政綱、理念的認識。

陳太單一議題欠新意

這一次辯論,被視為世紀之戰,親泛民陣營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親建制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均嚴陣以待,採取不同策略,深恐一場辯論會對選情有很深的影響。陳太以其撐民主、撐普選的立場,為辯論的中心,採取主動進攻的策略,凸顯她與葉太立場之不一,以向選民宣示葉太並非真民主,而葉太明顯採用防守策略,吸取上一次在港大舉行的選舉論壇經驗,對人人視之為她的死穴的二十三條立法問題,完全採取迴避態度,不與對手正面交鋒,在圍繞二十三條立法的辯論中,她極盡克制,不流露半點個人感情,以免給對手一個切入點進一步攻擊她。兩位阿太的策略是否可取呢?

在電視辯論中,候選人的主要對像除了是對手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電視機前收看或在電台收聽辯論的市民。經歷了上周本屆區議會民建聯大勝的經驗,泛民陣營應明白到在今日只凸顯雙普選、真民主和假民主的政治議題,未必是贏取地區選舉之道。但陳太既然選擇了政治的單一議題,她能夠引發多少人的共鳴?對她晉身立法會為民請命、特別是扶助弱勢社群的事,大家有幾大的信心?大家可能會打一個問號。事實上,陳太在論壇發表的評論亦不見新意,加上在候選人對壘時互相搶白,大家只是一團噪音,如何可以是賣點?如何可以打動選民?

葉太過份迴避欠誠意

至於葉太,她在答問環節迴避廿三條立法的問題,表面上她迴避了向她發炮的對手,但客觀效果是令到收聽、收看辯論的市民同樣也覺得葉太在迴避他們。葉太在論壇說的每一句話,除了說給對手聽,也是說給選民聽,市民期待她有答案,她提供不了答案,只會令市民覺得她並不投入辯論,無意透過螢光幕讓市民瞭解她的心聲。這個冷處理本來可以是一個策略,不過葉太在最後拉票環節卻突然轉調,由冷變熱,在再次承認二○○三年推銷廿三條失敗,並說「我覺得我失敗咗啦,失去咗市民對我的愛和信任。但我希望你們的心仍然有我,只要你地叫我,我就返來」。這種忽然動之以情的拉票結語,客觀效果是令市民覺得她忽冷忽熱,難免令人覺得她有點矯情,縱使她最後態度有多誠懇,又如何可以深深打動選民、令他們回心轉意?

大家本來對週日的辯論有一定的期望,但賽後檢查,似乎沒有贏家。但正如很多賽後分析所言,辯論吵吵鬧鬧,對選民投票的決定相信影響不大。



 
文章編號: 20071127904010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大公報
A30  |  大公評論(香港)  |  點擊名人  |  By 喬小橋
2007-11-27

陳老太須對得住良心

因為競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席位,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任時的「十成按揭風波」,再度成為城中熱點之一。在一個公開活動後,記者多番追問陳老太為何不向公眾交代有關問題時,慣於高高在上的陳老太黑口黑臉地大叫:我已經講咗,呢個是十幾年前的事,點解今時今日要「摷」番出來講。

公眾有權查清楚

點解要「摷」番出來講,這個問題要問番自己了。十幾年前,陳老太大權在握,又是港英時期,有些事情稀里糊塗也就過去了。如果陳老太不重出江湖,今時今日未必有人要「摷番出來講」。可是,既然自己興致勃勃重出江湖,就要準備被人「摷番出來講」。因為你想做立法會議員,公眾就有權查清楚你身上是否乾乾淨淨,沒有污點。

將兩個物業抵押予銀行而取得「十成按揭」,在當時是否合情合理?匯豐銀行發言人指出,當時七成按揭是指導性指引,銀行必須遵從。至於可否以其他物業抵押換取十成按揭,匯豐發言人指如果有人以其他物業作抵押,此舉屬「資產抵押借貸」,銀行在批出新按揭時,也不能偏離七成按揭太多,一般只會稍多於七成,不會給十成。

按照匯豐銀行的說明,當時無論如何將物業抵押予銀行,都不應給予「十成按揭」。也就是說,陳老太當時能取得「十成按揭」實在大有疑問,難怪記者要窮追不捨了。甚至有陳老太的支持者,也向記者派發一封「致陳太的信」,促請陳老太向公眾交代清楚事情真相。並指出,「有人在報紙上說,如果你一直不講,任憑傳媒炒作,你這樣就可以打悲情牌,反而能激起選民對你的支持,我們覺得這樣講是不對的。」

食得鹹魚抵得渴

「食得鹹魚抵得渴」。但凡玩政治者,被揭黑或抹黑乃是平常事。況且,「十成按揭風波」不是抹黑而是揭黑,是要查明被歷史遮蓋住的真相。如果又想食鹹魚又唔抵得渴,如何玩得起政治,如何對得住「真心良心」。

陳老太咁勞氣,不僅是因為身嬌肉嫩唔抵得渴,而且是另有激氣之處。在「十成按揭風波」中,身為反對派「共主」的陳老太卻一直是孤立無援,成了孤家寡人。除了公民黨余若薇出來幫幫口外,反對派中再沒有什麼重量級人物,肯出來為她鳴冤喊屈,保駕護航。所以,這個「共主」當不當也罷。

當然,也難怪他們不去「保護」「共主」,連陳老太自己都想方設法迴避問題,別人又何必伸隻腳進去呢?此外,陳老太最近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仍再三聲稱,不希望被標籤成為反對派,刻意要與反對派劃清界線。既然如是,別人更不願意為她保駕護航了。



 
文章編號: 200711270020178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大公報
A30  |  大公評論(香港)  |  By 海雲
2007-11-27

陳老太要為按揭事件負責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老太的「十成按揭」醜聞重提後,引起市民關注,這是一宗十多年前陳老太涉嫌違規買樓事件。

事緣在他報的一個專欄中,作者指陳老太當年涉嫌違規買樓,她獲港英政府維護,當局才不追究,但如今陳老太要選立法會議員,在道德上就有責任向選民解釋清楚買樓事件。

「十成按揭」涉違規

後又被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揭發於一九九三年購買一個豪宅,獲得銀行給予「十成按揭」優惠,是否觸犯「防止賄賂條例」,要陳老太作出澄清。

接著傳媒又收到一名自稱「一個銀行小職員」的匿名信,質疑陳老太本人獲得十成按揭之外,更指其女兒陳慧玲,於同年亦以高達九成一的按揭優惠,購買天後廟道一個豪宅單位。

陳老太對上述購樓事件的回應,聲稱自己將兩個物業抵押予銀行,方取得「十成按揭」,但她堅拒透露另一個物業的資料。陳老太的回應令市民十分失望。

陳老太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一個公開活動後被記者多番追問,她更加失儀地大喊:「都十幾年前的事,點解今時今日仲要翻出來?」她的聲音大得二十米以內都能清楚聽到,最後她黑著面迅速離去,未有再回應記者的提問。二十四日陳老太繼續封口,對於有關買樓提問一概不回應。

須向選民解釋清楚

陳老太好似十分不瞭解「十幾年前的事,點解今時今日仲要翻出來?」

請聽聽已退休的政府高級公務員、前教育署首席教育主任馬紹良說,不論是誰,即使已退休的高官,他(她)在職時所做的事必須繼續承擔責任。

陳老太當年作為一個公務員,而且貴為布政司長,無論對待市民大眾或公務員同事,都必須以誠實、公正、公平的負責任態度履行職務,不得以權謀私,亦不應令本身利益與公職有衝突或使人有理由懷疑本身利益與公職存在衝突,以及不得有任何令人懷疑公務員隊伍是否公正,或令政府聲譽受損的活動或行為,尤其是要注意不應利用因公職身份為自己、家人或朋友謀取經濟利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香港樓市十分熾熱,對此,當時港英政府提出四大舉措:(一)收緊樓宇按揭比率上限至七成:(二)徵收樓花轉售印花稅;(三)內部認購單位不得超過出售數量一半;(四)內部認購一個單位後,不能在未有入伙紙前轉售,認購兩個或以上單位後,三個月內不准轉售。

陳老太的問題是以十成按揭,很明顯被質疑無須花錢便購入豪宅。還有透過公司買樓,有迴避當時政府大加個人買樓印花稅政策之嫌。陳老太有需要向公眾作出進一步說明,向港島區選民解釋清楚,這樣做不但能澄清疑問,更重要的是以示清白。

要對得住「香港良心」

十一月二十三日有一名自稱是陳老太支持者的物業代理周德江先生以「一群港島區選民」名義,向傳媒發一封給陳老太的公開信,要求陳老太公開交代「超高按揭風波」的詳情。他在信件中還說:「這件事如處理不好,將使你的香港良心受到質疑……」



 
文章編號: 200711270020179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星島日報
A02  |  要聞  |  頭條
2007-11-27

「第二物業」柏麗園曝光九四年初已贖契 陳太涉隱瞞「十成按揭」真相

物業風波

參加港島區立法會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一再聲稱在九三年中以「兩個物業」作抵押,購入玫瑰新村單位,否認有「十成按揭」存在。本報調查發現,陳太所指的「第二物業」,是一個她與丈夫共同持有的柏麗園單位,但該單位在玫瑰新村獲得十成按揭後,已迅即向恆生銀行贖回。換言之,陳太的確獲得銀行「十成按揭」,並不存在「兩個物業」作抵押的情況;九五年她以布政司身份否認「十成按揭」,有刻意誤導並隱瞞公眾之嫌。陳太競選辦發言人表示對事件沒有新的補充。

本報記者

陳太是在九五年,被指她在九三年購入玫瑰新村一個單位時,獲得恆生銀行給予「十成按揭」的優惠。當時作為布政司的陳太曾發表聲明否認,聲明承認她是以七百八十萬購入玫瑰新村單位,但就表示,「在購買樓宇時,我們(陳太及丈夫)將該物業連同我們擁有的另一項物業作抵押,才獲得恆生銀行的七百八十萬元貸款購買該單位。根據銀行估計,該兩項物業的總估值為一千四百六十萬元,故此銀行並沒有單憑玫瑰新村單位的價值而給予我們十成按揭。」(全文見右下角聲明)

賣樓報道揭出底牌

直至最近,專欄作家王岸然及前廉署執行處副處長徐家傑舊事重提,質疑陳太當年的「十成按揭」買樓事件疑點重重,陳太競選辦發表聲明,亦引用九五年八月的《經濟日報》報道,指當時恆生企業傳訊部傳媒及投資關係經理高玉桂代表銀行,證實布政司陳方安生確實把兩個物業,按揭給銀行作抵押(全文見右下角聲明)。不過,陳太一再拒絕透露當時向恆生作抵押的另一物業資料,而陳太持有的玫瑰新村按揭契,亦未見有其他物業的資料。本報向公務員事務局查詢陳太當年的利益申報資料,當局亦拒絕提供。本報記者根據過往的報章報道,追查得陳太在九三年一月的利益申報中,與丈夫擁有一層以月租三萬元租出的港島區住宅樓宇,及英國一座別墅;另一份地產報道中則提及陳太在七五年曾以四十二萬購入渣甸山的老牌豪宅柏麗園一個單位,並於○○年十二月以九百七十萬元賣出。

玫瑰做按揭即贖柏麗

根據這些資料,本報記者在土地註冊處進行查契,發現陳太的確是在一九九三年七月,以柏麗園一個單位及一個車位,向恆生銀行取得七百八十萬的按揭額,但在九四年一月,她即同樣以七百八十萬元贖回該單位。

與此同時,土地註冊處的資料又顯示,陳太在九三年十二月,以玫瑰新村一個單位及車位,向銀行取得七百八十萬的按揭額。此一安排,令人懷疑陳太是先用柏麗園單位按七百八十萬,向鄭裕彤女婿杜惠愷購買擁有玫瑰新村的「發財有限公司」;其間又成立「益超有限公司」,並將「發財」名下的物業玫瑰新村轉移到「益超」;然後再將玫瑰新村向銀行按得七百八十萬,以贖回柏麗園。

柏麗園疑亦有超按

因此,在九三年十二月,當玫瑰新村取得七百八十萬按揭額時,她已著手辦手續贖回柏麗園,並於翌年一月完成贖契,故此玫瑰新村的按揭不可能是如陳太聲明所指,以「兩個單位」作抵押取得七百八十萬的貸款,亦即她當時確實取得「十成按揭」。另外,根據柏麗園的交易記錄,九二年十二月十日一個與陳太單位坐向相同但低一層的單位,成交價是六百五十五萬,因此她在九三年七月以柏麗園取得的七百八十萬按揭額,甚至也有可能是「十成按揭」。

競選辦認是另一單位

本報昨天下午五時就此事向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查詢,提出四個書面問題,包括:1.陳太曾表示,她在九三年中購入玫瑰新村單位,是以兩項物業作抵押獲得780萬貸款,請問該兩項物業是否玫瑰新村及當時陳太持有的柏麗園單位?2.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陳太持有的柏麗園及玫瑰新村單位分別在九三年七月及九三年十二月,各自做了780萬元的按揭契,請問當時是兩個單位分別按了780萬元,還是兩個單位合共按了780萬元?

3.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陳太在九四年一月,以780萬元向恆生贖回柏麗園單位,請問該筆款項,是否以玫瑰新村作按揭所借出的款項,用作贖回柏麗園的安排?

4.九四年一月贖回柏麗園後,陳太(及她持有的公司)是否只剩下玫瑰新村一個物業同銀行做了780萬的按揭額?為甚麼銀行可以給她有別一般人的按揭安排?為何她會接受?

陳太競選辦發言人僅承認柏麗園是陳太所指的另一單位,但對於其他問題,就表示沒有新的補充。而恆生銀行發言人亦拒絕回應事件,表示不會評論客戶的個人資料。相關新聞刊A4版



 
文章編號: 20071127003000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明報
D05  |  時代  |  法政隨筆  |  By 李柱銘
2007-11-27

葉太32% Vs 陳太30%

民主派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失利, 箇中因由雖仍有待分析,但無可否認的事實是,左派陣營因多年來獲中聯辦提供豐富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援,所以他們有很強的組織力,並在今次選舉中充分展現。他們的凝聚力,絕不遜於台灣兩大政黨,故民主派當然是望塵莫及。據瞭解,左派落力地幫左派人士登記為選民,然後安排樁腳與這些選民維持緊密聯繫,他們因而能輕易動員所有支持者出來投票。

由此看來,快將舉行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陳太的選情肯定不如民調顯示般樂觀。

雖則這十多年來的民調均顯示,大多數市民都是支持盡快落實雙普選的,可是,由於左派有能力促使所有支持者投票,反而民主派的選民卻不一定會投票,以致帶來隱憂。假設六成香港島選民支持民主派,但就只有半數往投票,陳太的支持就只得30%,但支持左派的四成選民,卻有八成出來投票,葉太則能得到32%的支持,奪得議席。因此,就算陳太在民調中領先葉太兩成,大家都不要以為陳太穩贏而不投票。

內地十三億同胞非常羨慕港人可選出自己的代表,大家真的要好好珍惜,看著左派支持者一車又一車的湧往投票,我們支持民主的豈能怠慢?十二月二日,除了自己投票外,也要積極為陳太拉票,否則,縱然你投了票,但若許多民主派支持者都不出來投票的話,那我們的意願和民主訴求,就不可能透過選舉結果反映出來,而你的一票亦會白白浪費。故此,各位民主同路人務須踴躍投票,以及全力拉票,支持陳太。

(星期二見報)

 
文章編號: 20071127004009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明報
A31  |  女記者日記
2007-11-27

顧汝德撐陳太老實

立法會補選之前,各方陣營當然盡力互揭臭事,好似陳太就無端端畀人拿番當年得到十成按揭優惠嘅舊事來講。以前曾經與陳太共事嘅中央政策組前顧問顧汝德,近排來港宣傳新書,都忍唔住幫陳太講幾句好說話,「陳太係老實人,我不覺得佢會專登違規。」

顧汝德同Emily 話,雖然銀行只可做七成按揭,但這只是基本準則,任何銀行都有權酌情處理申請,向個別客戶提供多於七成的按揭。所以他認為整件按揭風波,銀行同陳太都無問題。顧汝德係末代港督彭定康當年嘅智囊,亦即同陳太共事過。不過,佢話已經好耐無同陳太聯絡,呢次都唔會專登咁搵老朋友。問及會否撐陳太參選,顧汝德無畀意見,只係話香港係一個好得意嘅地方,做完高官都可以去參選。



 
文章編號: 200711270040280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蘋果日報
A25  |  專欄專論  |  政壇八達通  |  By 單仁
2007-11-27

政壇八達通︰民建聯樂見陳太勝出

距離立法會港島區補選投票日只有五天,陳太與葉太本星期肯定會傾盡全力,爭取最關鍵的游離票。雖然葉太走勢凌厲,看似對陳太構成一定威脅,但政界預料,陳太贏面仍是被看高一線,尤其泛民主派在11.18區議會選舉大敗後,當天沒有投票支持民主派的港島區選民必定向泛民「還債」,加上泛民在港島區損失未算慘重,憑過往既有支持票,足以保送陳太上壘。其實,泛民擔心陳太敗陣之時,左派中人都有此憂慮。他們當然不是「無間道」,只是考慮到自身利益,才有此擔憂。單仁聽聞,不少左派中人寧願葉太「輸少當贏」,都好過「爆冷」打低陳太,因為這位「23條悍將」如果成功打敗「香港良心」,一定會在社會引來反彈,屆時最大受害者非左派、尤其是剛剛在區議會選舉中收復失地的民建聯莫屬。

擔憂葉太趕客

有左派中人說,今次民建聯能在區選報捷,或多或少因為沒有政治議題所致;一旦社會又將矛頭指向葉太,屆時葉太無疑成了明年立法會選舉泛民最佳「谷票」機器,民建聯恐怕再努力,也難保選戰佳績。反之,陳太勝出對民建聯選情影響不大,就以今次區選為例,泛民就算出動了陳太拉票助選,效果不過平平,與葉太勝出後帶來的「變天」作用根本難以比擬。有左派人士不諱言,葉太敗陣其實是最佳的結局,對泛民可以暫時打下一支振奮軍心的回魂針,對左派而言也是預計了的結局,雙贏方案莫過於此。當不少人仍然為泛民的區選敗績默哀時,有政界中人卻認為,今次其實是泛民轉危為機的最好機會,因為左派的鐵票在一次區選中已經全部浮現;明年立法會選舉手握多少選票,各界都可以有數得計,因為選票難以在一年內激增。但泛民的選票顯然未有盡出,只要再為選民帶來新希望,屆時難保又有大量意料不到的選票湧現。只要把握時機,泛民其實翻身有望。

 
文章編號: 200711270060057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香港經濟日報
A34  |  政情  |  補選倒數第5天  |  By 洪翠蘭、周穎雯
2007-11-27

兩太同打「告急牌」 民建聯落選區議員 涉襲擊候查

  還有5天就是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昨分別親自打「告急牌」。而民建聯成員姚銘,前晚在電視辯論期間,涉嫌襲擊公民黨成員林雨陽,遭警方落案,但准以300元保釋候查。

  21歲的姚銘,是今屆區議會選舉最年輕候選人,但最終落選;林雨陽同樣是落選區議員。警方昨日證實,在前晚八時許,事發時,有3男1女在遮打花園附近,涉嫌襲擊而被捕。林雨陽表示自己手腳擦傷。

葉太:對選情影響不大

  葉太昨日在華富村洗樓,回應襲擊事件時,指不知道此事,但呼籲支持者冷靜。她說,每逢有論壇舉行,現場情緒都較為高漲,「例如在上次港大的論壇後,攝記也與護衛出現碰撞。」

  被問及今次事件會否影響選情,葉太說:「首先要瞭解真相,不是只聽一面指控,相信選情應不會有大影響。」

  到銅鑼灣派傳單的陳太則批評:「碰撞及暴力行為是不能容忍,希望每個候選人的支持者,都守秩序和守法。」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暫不清楚事件,黨內部正在跟進,也否認該黨為葉太安排支持者到場。公民黨發表聲明,嚴厲譴責有助選人員,使用暴力。

  涉及今次事件的姚銘,解釋當晚是途經遮打花園,「想看論壇趁熱鬧」。他說,當準備離開時,看見有男子以手機鏡頭拍攝。「那人無穿制服,也不知道是誰。我認為他在偷拍,當然要阻止,事後是我首先報警。」

  但林雨陽則指,當晚看見葉太的支持者,分批由旅遊巴接離現場,正當準備拍攝,便被多人阻止;而姚銘當時扣著其手臂,身旁幾位中年女士則企圖奪去其手機,自己更被推倒地上受傷。

陳:投票率遜50%有機輸

  此外,雖然在多個民調上領先,但陳太昨日卻親自卻打「告急牌」,指若投票率低於50%的話,自己會有機會輸。

  另邊廂,葉太也指「我都告急,你看我瘦了這麼多磅就知,每一票我都好辛苦爭取回來。」

 
文章編號: 200711270300105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5 ----------

 

東方日報
A31  |  港聞
2007-11-27

陳雲生向廉署錄口供

【本報訊】廉政公署日前正式介入陳方安生家族被指取得超高樓按一事,昨日向舉報人屯門區議員陳雲生錄取口供。陳雲生昨向本報表示,昨午四時已前往廉署錄取口供,會面歷時四十五分鐘,但他不能透露詳情,只可說廉署乃按正常程序處理其投訴,做法十分合理。

陳雲生上周向廉署投訴,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涉嫌於九三年以權謀私,取得銀行十成按揭,由於陳太女兒陳慧玲及女婿亦被揭於同年獲銀行批出九成一按揭買樓,故廉署將一併調查兩宗按揭批核個案。廉署發言人回應時稱,不會評論個別事件,所有貪污投訴會循既定程序處理。

 
文章編號: 200711270320471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6 ----------

 

am730
M04  |  新聞  |  左右大局  |  By 李慧玲
2007-11-27

告急

兩個月前,當陳方安生在民主派簇擁下宣佈參選港島區補選,從來沒有人想過她會輸,尤其是建制派派出的戰將,是在推銷23條立法犯了眾怒的葉劉淑儀。但日子一日一日過去,形勢卻愈來愈不同。

轉捩點是突然傳出政府內部民調顯示兩位阿太支持度叮噹馬頭,令全世界大跌眼鏡。然後是剛結束的區議會選舉,建制派經過4年建立的新一副選舉機器所向披靡,令民主派內部危機意識突然高漲,倉皇打出一張告急牌。

告急,是事實抑或策略?民主派內部的計算是這樣的:港島區選民60萬,上屆選舉民建聯和范徐麗泰兩張參選名單共掙得14萬票,民主派認為這14萬票是建制派鐵票。如果投票率四成,以建制派得14萬票計,民主派會輸。若投票率有五成,建制派即使保有14萬票,民主派仍有機會獲勝。但上屆選舉已是04年的事。從區選結果看,過去幾年建制派得票增長應比民主派多。真相會不會比民主派估計更殘酷?本週日將會揭盅。 (本文作者是商台黃昏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



 
文章編號: 200711278920014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7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