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港經濟日報 C05 | 觀景鏡 | By 蕭曉華 |
2007-11-15 |
選舉軍師 區議會選舉週日舉行,競選活動進入尾聲。立法會補選的戰況正白熱化,焦點在兩大熱門的世紀大戰上。其他候選人可有辦法由「陪跑」變「黑馬」,在兩周後的 12.2 當日跑出? 「候選人找我幫手統籌競選活動,是不足 1 個月前的事。一埋位就要打仗,幫一個無政黨背景、欠動員力的人度蹺、爭取曝光率,好有挑戰性。我首先問他的問題是:點解你要參選?」協助跨境運輸業界候選人蔣志偉參選的賴健雄說。 身為幕後軍師,首先要認同「老闆」的參選目標,「政治公關唔同產品公關,後者不一定喜歡那件產品。助選既無假放又多野做,若唔覺得工作好玩和有意思,一定頂唔順。」賴健雄說。 形象顧問 助選工作有多忙?要在一個月內將一個知名度低的人連同他的政治理念推出來,除了做政策研究、設計宣傳口號,連搬搬抬抬、貼 banner,都要一手包辦。 最重要的,還是凸顯參選人的抱負和魅力,「他給人感覺較『抗爭 feel 』,政綱說要爭取公平競爭法,例如揭破汽油公司涉嫌密謀議價等情況,如何令市民相信他參選不是只為業界謀福利,這方面需要調校多一點。」 賴健雄說,一般候選人在參選期間會落區與市民握手、探訪低下階層人士、在街上派宣傳單張等。本身是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的蔣志偉,出身基層,雖沒金牌政客撐腰,但有草根階層支持,試過一天內聯絡到過百市民到誓師大會撐場,「所以這類『基本動作』不需做咁多,反而要提醒他不要硬繃繃,要多點笑容,以及用有效渠道爭取多點曝光。」 選舉反映社會 曝光後,又怎樣在大眾中取分?那視乎臨場表現。賴健雄當過十幾年政治記者,他清楚選舉規則和記者會問的刁鑽問題,「我會無端端拋個問題俾老闆,例如你怎樣看保育問題?很多教師不懂教通識,你知否實際困難?總之所有有機會被傳媒或對手問及的,都要在我預料之內。」 當然,候選人也要具備急才。「有次李永健要求蔣生解答:除『大熱』的陳太和葉太外,如何保障另外 6 位候選人的曝光機會?他無被嚇窒,說已要求傳媒自律,並笑言:『大熱都可以倒灶』,博得全場掌聲,這也算是神來之筆。」 採訪過區選、立會選舉和台灣大選的賴健雄認為,香港的選舉開始沉悶,「今次補選鬧哄哄,只因為有兩個知名度高的候選人。選舉好似照妖鏡,如果以前講一套,現在講另一套,就會現曬形。但正面來說,這不失為一個開啟民智的機會。」 他相信香港的選舉公平廉潔,但不等於會選出合適的人。「選舉只能選出大多數人的選擇,真有為人民服務,還是靠公關手段得勝,其實都只反映社會需要。」賴健雄說。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30003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文匯報 A18 | 文匯論壇 | By 譚正之 |
2007-11-15 |
陳老太對誰真誠? 陳老太將補選說成「三個對立」之戰,顯然是公民黨梁家傑年初參選特首,提出「四無」對「四有」的翻版。其目的是要製造和激化社會矛盾與對立,其理論是不堪一駁的。筆者這裡先就其真誠對包裝對立之戰的謬誤,進行揭露。核心的問題是,陳老太的確有真誠的一面,但她對誰真誠? 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首次選舉論壇上,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刻意把補選打造為一場「民主與非民主之戰」,說這次補選是「三個對立」之戰,即真誠對包裝、民主改革對維護建制、普羅大眾利益對既得利益。總體而言,這是公民黨梁家傑年初參選特首,提出「四無」(無票、無錢、無權、無勢)與「四有」(有票、有錢、有權、有勢)對決的策略翻版。 陳老太對港英無限感激 首先,她的真誠,是對港英殖民統治的無限讚美與感激之情。陳老太對此也直言不諱,公開說,自己把當過港英布政司視為「人生高峰」,這就是最好的自白。的確,陳老太在港英殖民政府時期一路青雲直上,官至「一人之下」的布政司要職,而在英國人麾下得以被賞識、重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怎令陳老太不感恩戴德?這就不難理解,也正是這段光輝歷史,令其不時流露出沾沾自喜、高人一等的優越心態。當年高高在上的殖民政府官僚,現時卻忽然民主起來,以市民的「民主代言人」自居,怎會令人相信?只能說,這是其為私利而進行的「包裝」。 其次,她對過往當官時的錯誤,一直拒不道歉,絕無反省,說明她對市民大眾完全沒有真誠。陳老太是過氣高官,長期在港英殖民政府為官,習慣性地為殖民獨裁統治服務,因而最為憎恨民主。各界已列出其反民主的種種事實。 86年的郭亞女事件,時任社署署長的陳方安生在此方面有嚴重缺失,漠視人權。92年擔任經濟司時,曾因高估中電用電量,令該公司投資過度,導致市民多繳34億元電費,直接損害了全港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的利益。但她拒不認錯。 95年9月,當時身為港英布政司的陳方安生,被揭露曾帶同一批公務員到港督府,要求港督彭定康「修憲」,規定若未得港督同意,立法局議員不能提交私人條例草案,以加強行政主導。這明顯是為港英獨裁統治服務。但現時,陳老太卻成了民主先鋒,香港良心。自己還大言不慚地說代表真誠?究竟是對誰真誠?市民心裡是清楚的。 最核心的,是她全盤接受反對派的政治訴求,以致不怕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可以說毫無誠信可言。 代表國際反華勢力的利益 從陳老太的選舉綱領可知,是次她參加補選打出的政綱及策略,基本上全盤接收了泛民的理念。如最重要的訴求就是要搞二○一二年的一步到位雙普選,而且明白提出普選特首不能有任何「篩選機制」,否定中央對行政長官的實質任命權。所提的平反六四,說的更是中央反感的事,早被批為「井水犯河水」,干預內地政治。而陳老太不斷重提二十三條立法,攻擊當年賣力推行立法的對手葉太,把支持二十三條立法妖魔化。有市民指出:陳老太以一位年近古稀、退休多年的祖母級老太太,不甘寂寞,「忽然民主」,其目的,是為了發洩對回歸後特區政府及中央政府的不滿,反對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港人在香港按基本法辦事,落實一國兩制,代表的是國際反華勢力的利益。這就是她的良心、誠信。 其具體訴求,也前後矛盾,引人反感。如信報11月9日在其社評中就不客氣地指出其虛偽:陳方安生在昨天的辯論會上指出,香港出現了失衡及兩極化情況,一個窮香港,一個富香港,她希望以自己三十九年的管治經驗,改善這種情況;她又說,這次選舉,是真誠對包裝,普羅大眾對既得利益。為了凸顯與對手的分別,強調彼此之間的矛盾,是無可厚非見怪不怪的競選手法,但是,一名位居高位達幾十年的高官,怎會有可能搖身一變成為了普羅大眾的代言人去對抗「既得利益」?殖民政府和特區政府本身就是建制和既得利益的代表,難道她希望傳達的訊息,是全盤否定香港過去的成就和功績?香港要扶貧,但也不能仇富,為了競選而誇大「階級矛盾」,令人覺得其有言不由衷的感覺。筆者認為,此評論很有啟發性。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5028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成報 A04 | 港聞 |
2007-11-15 |
葉太憂基層市民難敵通脹 陳太當選爭取共識願與各黨派合作 【實習記者徐展基、張智仁報道】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之一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昨日到自己成長的上環區派發選舉單張。曾在推動《基本法》23條立法而遭受民間狂轟的葉太,昨日被問及對澳門政府行將展開23條立法有何建議時,葉太回應時用詞顯得十分謹慎,說:「多聽人民的聲音。」 葉太曾在上環區居住近30年,上午八時許,葉太走過羅便臣道及摩羅廟街,近2000張的傳單在一個多小時全部派出。葉太不時停下向途人及店舖東主傾談,瞭解基層市民生活。期間,庇理羅士家長教師會的前主席梁太亦到場送花表支持,她讚揚葉太為人正直,政綱出色,得知葉太來訪後,即特意來到等候。 葉太又特意向清潔工人及的士司機詢問近況,關心對方薪金是否達至最低工資水平,並支持調整的士收費。她認為,幫助的士有兩個方案,除加收燃油費可助短途的士外,致力打擊「折扣及泥鯭黨」,則可幫助長途的士。 葉太解釋:「現時通貨膨脹急劇,部分物價比上年同期上升達三成有多,政府卻遲遲未有措施協助。」她又預計人民幣明年不斷升值,美元將處於弱勢,故如沒有相應對策,基層市民生活可能變得更加艱苦。 有指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是葉太的「軍師」,每天晚上兩人均會「傾密偈」,葉太則表示對方十分熱心,並經常向她提出意見,又以「天機不可洩漏」來迴避將來主力會改進的地方。 強調對葉太無忿恨 另一方面,立法會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昨日在外國記者會午餐會,約有100名本港及外籍人士出席。陳太說,上周在補選辯論中自稱憑良心做事,並非諷刺對手葉劉淑儀。此外,會上有提問者指陳太的最大問題是北京不會聽她說話,問她會否考慮與葉太合作推動民主,陳太就強調自己對葉太無忿恨,如當選後會於立法會爭取共識,樂於與葉太及不同黨派人士合作。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其餘候選人尚有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29038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星島日報 A08 | 港聞 |
2007-11-15 |
退休後投身反對派不算「出爾反爾」 陳太今次參選,令她昔日同僚大感尷尬,陳太在訪問中承認,當年退休時,曾表明在一兩年內不會過問政府政策。現在她參選,並投身反對派陣營,陳太否認出爾反爾,「今時今日退了休六年,我覺得在大是大非時候……你都不能保持沉默。」她又表示,日後在議事堂上面對昔日同儕,她不會為難他們,只「議事論事」。 有指陳太昔日離職時曾向同儕承諾離職後不再參政,陳太即時反駁:「第一我從沒有說這樣的話,我是有說退休後的一兩年,不會過問政府政策,因為我覺得你這邊廂退休,那邊廂在指指點點,唔得。」她續說出關心香港的堅持:「但我今時今日退了休六年喇,我覺得在大是大非的時候,無論任何關心香港的、包括退休的公務員,你都不能夠保持沉默。陳太又說:「今時今日廿三條會成為法例,就是因為五十萬人無保持沉默,出街去遊行以示他們的關注,才令政府撤回廿三條的法例、取消這法案。」 昔日並肩作戰的舊同儕,他日在議會上要反過來「質詢」他們,可會感到難受?「我個人意思不是要令對方難做,我都是議事論事,不會要令他們難做、或『蹧質』他們。」說起相處之道,陳太認為人際間的關係相當重要。「尤其我倆邊都做過,我唔會話為難他們,我只不過議事論事。」 淡然面對詹培忠譏諷 陳太謂自己不輕易動怒,「要學懂如何處之泰然,不要過分執著。」記者測試陳太的忍耐力,即席唸出一段有「潮州怒漢」之稱的立法會議員詹培忠的撰文:「香港良心?香港何來有良心?殖民地主義從來都唔講良心,從來只有奴隸!」問陳太如何回應,她說:「這些攻擊從前已有,有何出奇?」 每次葉太談起如何實踐選舉政綱,均以會繼續在○八立法會參選為「賣點」;問陳太會否在來年繼續參選,她說「積極考慮」,「暫時集中所有精神應付這個補選,如果香港市民支持,目前只可說:『我會積極考慮○八年會否參選。』」記者問考慮甚麼?陳太眉頭一皺道:「我不知道七個月會發生甚麼事、如我的健康等,要先過了補選後。」 嘗過公務員最高權力的滋味,以參加補選作為政治生涯的最後一站,是否算是一個「完美的句號」?陳太平淡地說:「從前做政務司是委任的,與今時今日透過民意授權,角色亦不同。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1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明報 A34 | 觀點 | By 吳志森 |
2007-11-15 |
陳方安生 明年真的會再選?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論壇第一回合,人多口雜,沒比預期精彩。由於只有收費電視和電台轉播,即場收看的人不多,對選情影響也有限。陳太及其智囊總算漸入佳境,明白產品分野的重要性,突顯陳太與葉太的分別:「真誠對包裝、民主改革對維護建制」、「我的性格及處事方式,與葉太非常不同,我憑著自己良心做事」,把葉太刻意模糊魚目混珠的策略拆解,讓選民知所選擇。 辯論過後,經媒體再三傳播分析,陳葉兩太的支持度得以拉開,可見策略是成功的,但我還是強調同一句老話,陳太的助選團不要高興得太早,即使民調結果百分百準確,只能作為參考,可能是左派群眾用以麻痺對手的計謀,若疏忽大意,隨時陰溝翻船。 補選議席,只有大半年任期。葉太三番四次強調,無論勝敗,明年也會披上戰衣,葉太的態度,予人一種承擔感,不只爭朝夕,還要爭春秋。有人斷言,葉太志不在立法會,而在窺覬特首之席,如此推測,與事實不會相距太遠。 剛剛相反,陳太卻給人一種動向不明的曖昧,缺乏承擔的感覺。人們等待著回應,陳太,明年你會再選嗎?好不容易等到陳太終於表態,她在一個會見教師的場合,表示自己對爭取2012 年普選絕對有心及有承擔,現時集中精神做好補選工作, 「如果市民支持我,獲選後會積極考慮2008 年再選」。 對陳太的支持者來說,如此充滿前設與條件的表態,太不足了。葉太的態度是,今次無論成敗,明年也一定再來。陳太卻有三剖曲,一、如果市民支持;二、當選;三、才積極考慮。陳太的態度相當清楚了,若今次輸了,所有前設推翻了,就不會再選了。這跟她常掛口邊的「見步行步」,有分別嗎? 如果陳太真的「對爭取2012 年普選絕對有心及有承擔」,那麼,無論勝敗,今後的動向如何,都應在選前明確表態,讓她的支持者瞭解明白,心中有數,投下的神聖一票,讓選民清楚其價值、份量和作用。 政治一天都嫌長,現在離08 年還有1 年,時間不短,在立法會雖然只得六十分之一,無法呼風喚雨,但無論如何也是一個發聲和著力的平台,如果陳太真的有承擔,不論輸贏,明年應該再接再厲。民主選舉使人謙卑,希望陳太學懂謙卑的道理。 [email protected] blog.mingpao.com/sam.htm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4005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信報財經新聞 P12 | 政策政情 |
2007-11-15 |
陳太指傳媒自我審查跡象增加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昨天表示,政府早前處理有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向官員發電郵,要求官員支持葉劉淑儀的報道,態度猶豫,反映政府不願維護公開及自由的選舉。她表示,本地傳媒報道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奧運論」的事件上有偏頗,傳媒自我審查的跡象正在增加,她期望新聞從業員關注事件。 陳方安生昨天出席外國記者協會午餐會時表示,參選期間,有不少人都表示會在背後支持她,但卻不願表露身份,她對此有點失望及意外。她認為,這與政府不願及猶豫維護公開及自由的選舉有關。 她解釋,過去政府在政治及選舉上都保持中立,但早前有報道指出,政務司司長唐年英發電郵,要官員與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多些合作。及後,行政長官曾蔭權承認親自領導官員討論葉劉要求接見的事件,但否認唐英年發出任何要求司局長支持或是要與葉劉合作的電郵,而唐英年在事件見報當天,對事件既不否認,又不證實的做法,不能釋除市民的疑慮。 被問及本地傳媒早前報道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的「奧運論」有偏頗,陳太表示,留意到本地傳媒對有關報道偏於一方,而香港傳媒自我審查的跡象也正在增加,從保障新聞自由新聞的角度看,這並不健康。她認為,新聞從業員包括經營者及記者都應該關注及做一點事,因為新聞自由是香港成功的其中一個基石。 對於台下有嘉賓指她被譽為「香港良心」,但中央政府卻不聽她的說話,而聽葉劉的說話,陳太表示,從來沒有自稱自己的道德比任何人高,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也指推動民主及法治是國策。她一再強調,她是透過溫和方法推動民主,以建設性而非對抗性的態度,與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政黨以至葉劉合作。 此外,葉劉淑儀昨天往中區羅便臣道,沿半山行人電梯步派發競選單張,途經幼年時居住的燕貽大廈。她表示,在燕貽大廈二樓租住超過二十年,直至她結婚時才搬出,當年在聖士提反女校及香港大學就讀時都是步行上學的。葉劉在派單張時,有一位外籍人士趨前向葉劉表示,反對政府徵收外傭稅,認為對僱主及外傭皆不公平。 其餘六位候選人包括何來、蔣志偉、凌尉雲、柳玉成、李永健及蕭思江■ |
|
文章編號: 20071115391007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星島日報 E06 | 花樣 | 小宇宙 | By 查小欣 |
2007-11-15 |
海軍水兵悶戰 連場選舉騷,市民認為哪位候選人對胃口,在每日報數的滾動調查中反映出來。兩太本來叮噹馬頭,良心高危,只差一個馬鼻便被追過,近日距離拉遠了,良心民意穩步上揚。 民心所歸,不因表現特別出色,只因死敵屢次犯錯,選民二者取其較好者,所以領先者不宜沾沾自喜,以為頭髮可以恤完又恤。 論勤力程度,兩太相若,頻頻出動拉票,沒行差踏錯,但因選題錯誤,失分於無形。 放棄捍衛髮型,丟掉豹紋緊身衣,改藐嘴做微笑,艷妝轉淡,造型戲路大翻身,一切來得太突然,比起忽然民主更似一場戲。自稱瞭解民生,卻在選舉前才去睡公屋,事後表示環境差得難以入睡,要改善公屋環境,很有紆尊降貴、下鄉瞭解民情的味道,暗示著如非今次選舉,向來是高床軟枕的,不會知民間疾苦。 然後是跟上班族逼巴士上班,以瞭解區內居民所受的塞車之苦,對於普羅大眾,不過是普通常識,竟被放大來做騷,凸顯候選人連基本民生也不瞭解,反而失分。雖有高人指點,不用上演一幕勇闖玉珠峰洗底,但在幕前應付不同環境變數,還得靠自己的真誠和修為來感動選民,贏取神聖一票,卻為「冇人有酒凹咁靚」和態度輕率而道歉。細眉細眼的錯會積沙成塔,出戰前該先做好心理輔導和跟李安上幾課演技課程,像湯唯般脫胎換骨。 另一阿太也不爭氣,義正詞嚴提出建議,卻沒做好功課,不熟議題,給對手一擊即破,對於一個在政制多年的前高官,這是不應該的錯,之前琅琅上口的為民請命、走入社群、瞭解民情等於空談。 可取的是仍保持高貴阿太款,髮照恤,耳環、戒指、名表照樣閃閃生輝,不會予人刻意今是而昨非。 為公平起見,除陳方安生和葉劉淑儀外,也要提其他候選人的名字,何來、柳玉成、李永健、蔣志偉、蕭思江、凌尉雲等表現,難下評論,因未見表現。 在海軍鬥水兵的情況下,港島選民唯有選個不太差勁的。如果滾動調查具備叫某些候選人滾出去的功能就好了。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24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7-11-15 |
午餐會推銷政綱 陳太能力受質疑 a 【本報訊】(記者 明言)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在外國記者俱樂部午餐會上,被與會嘉賓質疑她未能與中央溝通的問題,和另一位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相比非常不利;又問她會否與葉太合作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陳太在回應時,未有針對溝通的問題作具體回應,只稱推動民主並不僅在於能否與葉太合作。 陳方安生昨日出席外個記者俱樂部的午餐會,介紹其參選政綱時。在答問環節中,有嘉賓質疑她聲稱自己「憑良心做事」,將自己置於道德高地,卻存在一個大問題,就是中央不聽她的意見,卻肯聽葉太的意見,故詢問她會否考慮與葉太合作一起推動民主。 辯稱不覺道德高於他人 陳方安生回應說,從沒有自稱也不感覺自己的道德地位高於任何人,包括葉太;而推動民主並不只在於能否跟葉太合作,卻關乎與立法會議員、政黨、政府和中央合作。 會後,陳方安生再被問及她在早前的候選人論壇中,談及自己與葉太的分別時是「自己憑良心做事」的問題時辯稱,自己只是「以平常心指出事實」,而在2001年因不能認同時任行政長官的董建華實行高官問責制,故她情願請辭及提早退休。而被問到葉太是否同樣憑良心做事時,她則不肯評論,只稱大家可以就葉太的表現作結論。 蔣志偉稱參選非博宣傳 此外,另一候選人蔣志偉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自己不僅關心運輸業界利益,亦關心各種民生事項,會趁選舉期間約見多個局長表達意見;又指自己對政黨工作有濃厚興趣,參加直選是為支持普選,而非「博宣傳」。他雖屬首次參選,並面對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兩大熱門人選,但他仍有信心可以勝出。 參加是次補選的還有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凌尉雲及何來。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5024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蘋果日報 A08 | 港聞 |
2007-11-15 |
為區選谷票陳太巡迴44選區
【本報訊】距離區議會投票日只有三天,面對左派和政府對選舉施以「冷處理」,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將於投票當日,走訪港島不同選區,呼籲市民踴躍投票。派出56人參加區選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昨日指該黨若能夠保持17個現有議席,已不算大敗;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稱,有信心能在區選收復失地。民主黨副主席單仲偕昨日表示,為突破左派與政府對選舉「冷處理」的策略,陳太下週日會走訪港島44個區選選區,呼籲市民踴躍投票;泛民亦計劃在報章刊登泛民支持的候選人名單,讓市民區分「忽然支持普選」的「隱形左派」候選人。單表示,該黨希望今屆能取得65至66個議席,該黨上屆共取得71個議席。 民建聯欲收復失地 對於有學者分析指自由黨會在區選大敗,田北俊昨日表示難以認同,並反駁說:「民主黨就會大敗!」田認為,該黨若能夠保持17個現有議席,表現已算合格,不能稱為大敗。曾鈺成則表示,今次區選和03年不同,在沒有「踢走保皇黨」的口號下,他有信心該黨今次能收復失地。談到區選目標,曾說:「如果用上屆做目標,要求實在太低勒!」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彭鍵基昨日巡視區議會選舉模擬投票站後,不願估計今次區選的投票率,指市民明白要行使公民權。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6017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都市日報 P04 | 港聞 |
2007-11-15 |
葉劉喻「龜兔賽跑」 陳太指莫名其妙 奇怪 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形容補選如「龜兔賽跑」,她是龜,會努力趕上,對手陳方安生是兔。陳太說,她對這比喻感到莫名其妙,她不介意做兔,但她是一隻不睡覺的兔,不會掉以輕心。 陳太又批評葉太的特首普選方案,只是篩選方案,並非真民主。她希望本月25日第二場補選論壇,不會只是「兩太之爭」,她的策略仍是「四萬」的笑容。 對於葉太指陳太「阻礙」她升職,是因她有野心及說了前保安局局長黎慶寧的壞話,陳太不肯披露內情,只說:「這些是否充分理由?」 另外,陳太還透露她與曾是其下屬的特首曾蔭權的關係。「今時今日都係朋友,有聚會」。但參選後「(兩人)電話也沒通過,唔想他難做」,因政府在選舉上要保持中立。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71115441000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英文虎報 P13 | Local |
2007-11-15 |
Ip losing ground in election race Former secretary for security Regina Ip Lau Suk-yee will need to pull out all the stops if she hopes to catch up with her ex-colleague Anson Chan Fang On-sang before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on December 2, according to a poll by Lingnan University. Pollster and professor Li Pang-kwong, director of the public governance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said yesterday a telephone poll conducted late Tuesday night showed that the former 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has a big lead on Ip. However, Li said many pro-Beijing and pro-government supporters were normally secretive about their voting preferences and that Ip's support could have been understated. ``Of the 620 people interviewed, only 70.2 percent said they would probably vote on December 2,'' Li said. ``Of the 435 who said they would vote, 34.3 percent said they would likely choose Chan while 21.1 percent chose Ip.'' Li said a November 25 televised election debate will be critical for Ip. He said 31.3 percent of those who intended to vote were undecided and their final decision could swing the result of the ballot. CARRIE CHAN |
|
文章編號: 20071115448005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星島日報 A08 | 港聞 | 花絮 |
2007-11-15 |
承認「做官與參選分別大」 曾經位極一時、官拜政府第二把交椅,現時走入群眾經歷民主洗禮的選舉,陳太謂做官與參選自有分別,可謂「經一事,長一智」。 專訪時提起「做官與參選的分別」,陳太自然地吐出一句:「當然很不同啦!」首次經歷直選洗禮,陳太謂:「有很多事,從前無想過要這樣做,政治觸覺要敏銳些,經一事,長一智。」 為官時陳太總予人「英明」之感,上周出席補選論壇面對凌尉雲質詢,卻明顯有招架不住之時,對此陳太道:「做官時,很多事都是有備而來的,去立法會說話沒有時間限制,說多少、幾長都可以,但去辯論會要受到時間的約束,另一方面不知道問題是誰問的。」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30019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蘋果日報 A25 | 專欄專論 | 政壇八達通 | By 單仁 |
2007-11-15 |
政壇八達通︰葉劉見NDI左派變雙面人
為了選舉,葉劉日前不惜與被指為「外部勢力」的國際事務全國民主協會(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簡稱NDI)人士會面;就算沒有談及普選等問題,有關姿態已經夠敏感,理應受到左派狂轟,不過單仁發現左派對葉劉態度,明顯寬宏大量得多!好像早前扭曲馬丁在《華爾街日報》撰寫的文章,明屈馬丁要求美國向中國施壓的民建聯,對葉劉見NDI事件卻一反常態,只求低調處理;最明顯是上次高聲大鬧馬丁是吳三桂的工聯會王國興,昨天被問到此事卻扮開放,指自由社會中與任何背景人士見面都沒所謂,又堅稱與馬丁個案不盡相同,那種雙重標準令人嘆為觀止。 曾鈺成:知對方「底細」 曾公開撰文批評NDI是美國人利用作滲透香港、搞和平演變的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昨日也承認民建聯一直有和NDI溝通。與一個被他公開懷疑是幫美國人搞和平演變的組織定期溝通,難道沒有問題?曾前主席答得更妙,認為只要知道對方「底細」,有甚麼問題出現,懂得停止就可以了。以曾前主席邏輯推斷,只要知道對方底細,即使和CIA、MI5定期溝通也沒有問題!說穿了,左派就是對人不對事,「自己友」見特務也沒有問題,換了是民主派、馬丁,就算在西方報章寫文章、講人權,也要將他們打個落花流水!其實左派報章過去常藉NDI砌民主黨,單仁還記得,當年NDI新辦事處開幕,民主黨不過送上一個花籃,也被左報寫成勾結外國特務組織!單仁不知這些傳媒機構真的不知,還是扮作不知,掩飾事實,NDI曾與大陸官方機構,包括與國務院合作搞公務員培訓、與內地大學搞法律人員培訓,NDI網頁上也有刊登,可是左報就是視而不見,照屈民主黨。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今次左派不砌葉劉,不代表他們日後不會藉NDI砌民主派,葉劉膽敢見NDI,肯定已取得中央「御准」,目的無非是洗底扮民主,何俊仁謔稱:「葉太為咗贏選舉,真係乜都做得出。」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6023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新報 A09 | 政情 | 政情糖不甩 |
2007-11-15 |
李華明區選日陪老婆 ▲最近政圈的一個口頭蟬,係甚麼是外部勢力。葉劉淑儀早幾日見過美國組織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簡稱NDI)。民主黨的李柱銘早排俾人砌,該黨黨魁何俊仁昨日就話,如葉太見外國組織,相信就無人會攻擊佢。何仲話一定有很多人理解葉劉點解見這些組織。何話,選舉中看到唔少一面倒的情況,如換左係陳太去見這些組織,就會有人攻擊同批評,但葉劉就百毒不侵。民建聯曾鈺成講起NDI,佢話民記過去都有跟呢個組織負責人接觸,參加佢地的活動,唔等於邀請人地干預香港事務,友好訪問唔係問題。 另外,區議會大戰臨近,各黨派的頭目都紛紛出動,飛撲多區拉票及造勢,而今年不出選的李華明(見圖),11月18日就唔駛選舉,但佢就要陪老婆,原來當天係佢兩夫妻結婚23週年,李話果日會去酒店食飯,送禮物呢,就要老婆等多兩年,即係25週年先送喎!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33003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都市日報 P04 | 港聞 |
2007-11-15 |
陳太:我對北京沒有敵意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透過泛民初選機制,出戰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被本港左派人士視為「反中亂港」,不過,陳太堅決否認,強調「我絕對沒有意思反共」,「我對北京和中央政府沒有敵意」。陳太並對中央主管港澳事務新的「掌門人」習近平寄予期望,指無論在北京還是香港,公開還是私下,都希望與中央溝通,「反映港人對普選的訴求,亦想知中央對香港普選關注甚麼」。 陳方安生昨接受本報專訪。參選時已表達與中央溝通願望的陳太,被問及對出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的習近平有甚麼期望時說,「我不認識習,但中央無論誰掌管,都會關心香港,都會落實『一國兩制』。」 陳太又說:「推動民主與法治是國家策略,港人追求普選的心聲好清晰,與中央策略一致,我相信中央有誠意瞭解港人民意。我對北京和中央政府沒有敵意,願意做盡一切打開溝通之門。」 陳太在補選論壇上連番被對手「暗寸」不能與中央溝通,若當選如何爭取在7個月任期內爭取溝通或訪京?陳太說會考慮任何途徑,不一定要上京,若雙方有誠意,「聽日」都可溝通。 有個別泛民發表公開信,期望陳太率領港人「民主抗共」,爭取2012年雙普選。對此陳太劃清界線。「我絕對沒意思反共,我們都要尊重『一國兩制』,國內一黨統治要尊重,中央也要尊重『港人治港』,市民也不希望看到(與中央對抗)。」 泛民推舉「陳四萬」冀助區選,但傳泛民埋怨陳太也自顧不暇。陳太只說,不知泛民推舉她的目的,若當選亦毋須整合泛民來爭取民主;她強調無意組黨或加入政黨,亦無意參選特首。 至於08年會否再參選,陳太不肯作出承諾,只說若選民支持會積極考慮。 (記者沈月蘭、鍾國華報道) |
|
文章編號: 20071115441000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英文虎報 P04 | Top News | By Carrie Chan |
2007-11-15 |
Anson rebuts Hu remarks on meddling Legislative Council hopeful Anson Chan Fang On-sang yesterday rebutted President Hu Jintao's warning against the interference by foreign powers in Hong Kong affairs. Ever since the signing of the Joint Declaration, the mainland has agreed to let the West to do so, Chan said at a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luncheon. The former chief secretary, who had once distanced herself from Democrat veteran Martin Lee Chu-ming's call for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o press China on human rights issues ahead of the Olympics, yesterday also slammed local media for their ``week-long, one- sided and concerted'' attack on Lee. On the 2008 Olympics, Chan said ``it i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country. I would advise anybody not to boycott it.'' ``In an open, tolerant and pluralistic society, there would be disagreements and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s on Martin's remarks. But I do not particularly support the concerted attacks against Martin [Lee],'' Chan said. She said she was particularly disappointed over the government's unwillingness and reluctance to stand up and defend an open and free election. She was referring to an alleged e-mail in which the Chief Secretary invited policy secretaries to assist rival candidate Regina Ip Lau Suk-yee. This was dismissed a few days later by the chief executive. Chan criticized the chief secretary for giving ``a wishy- washy answer'' that created greater public suspicions of the government favoring a particular candidate. In response to her criticism, a 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Bureau spokesman said, ``We reject any suggestion that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is not open and fair. We have every confidence that the electorate [620,000 registered Hong Kong Island voters] will be able to exercise their decision on which candidate to support freely and independently. No one,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is in a position to sway individual choices.'' |
|
文章編號: 20071115448003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大公報 A10 | 港聞 |
2007-11-15 |
陳太被指態度傲慢 【本報訊】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被外國記者指其在港大論壇表現傲慢時,一度失態。 陳方安生昨日參加外國記者會午餐會並發表演講。會上有外國記者引述她日前在港大論壇被問「與葉劉淑儀有什麼不同」時,她回答「我為我的國家服務」,是態度傲慢的表現,陳太面露不悅,一度與記者爭辯起來。 她表示,不認為自己比對手葉劉淑儀高傲,只是做事的方法不同。她還說,自己當初辭職,是不滿董特首的高官問責制。 陳太昨日就香港貧富分化,教育等議題發表演講。她表示,會做好準備迎接本月二十五日的立法會補選論壇。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02006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南華早報 EDT3 | EDT | By Jimmy Cheung |
2007-11-15 |
Ip's proposals branded regressive Anson Chan Fang On-sang has branded Regina Ip Lau Suk-yee's electoral proposals blatantly regressive and urged voters to guard against "counterfeit democracy". But Mrs Chan denied she felt "morally superior" to her main opponent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on Hong Kong Island. With the ballot set for December 2, Mrs Chan said yesterday the lines between different campaign messages we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blurred. "I am not the only candidate campaigning on a pro-democracy platform. So, it is all the more important that voters distinguish clearly between genuine and counterfeit democracy," she told a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lunch. She mapped out guidelines for voters to differentiate on who would be a more trustworthy lawmaker. Citing a saying from Aesop's Fables, "by their friends ye shall know them", Mrs Chan sought to contrast her alignment with the pan-democrats with Mrs Ip's support from the Liberal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where someone is coming from, you should look hard at the company they keep," she said. She noted Mrs Ip, following her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fessed to be convinced democracy was the way forward for Hong Kong. "As a result, her platform ostensibly advocates full universal suffrage in 2012," she said. But she warned against the "devil in the details", referring to Mrs Ip's proposal that the future chief executive candidate should be nominated by 10 per cent of each of the sectors in the nominating committee. "This proposal is blatantly regressive. It is manifestly less democratic than the current system," Mrs Chan said, referring to the present threshold of 100 nominations regardless of the sector.
The issue of moral superiority arose in a question from the floor. Mrs Chan said during last week's TV debate her way of doing things was different from Mrs Ip's and that she had always followed her conscience. "I have never pretended, nor do I feel that I am morally superior to anybody," she said.
The FCC has arranged a luncheon for Mrs Ip today. |
|
文章編號: 20071115027053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