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亞洲週刊
P32  |  封面專題  |  By 紀碩鳴
2007-11-11

專訪﹕香港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參選人、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說香港民主發展先要協調得出共識,不顧現實一味向北京施壓不會加快民主步伐;美國的公民教育灌輸民主意識、包容和國家認同的愛國意識,而不是只強調自由;選舉制度的設計要顧及均衡參與。

性格決定命運,改變性格也就是改變命運的開始。卸任香港保安局長後,葉劉淑儀赴美國研讀,學成回港成立匯賢智庫,研究香港的政制,深入社會基層,直接與普通百姓接觸。從過去觀看升旗禮站在前排,到如今站在後排;從高官回到一介平民身份,每天自己回覆香港市民甚至中國內地公民的電郵。她在學會改變,改變的不僅是性格,更要改變命運。

宣佈參加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後,葉劉淑儀站在公眾面前的機會更多了,她更注意展示柔性和親民,以改變歷來的剛性形象。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葉劉淑儀一身素色打扮,略施粉黛淡妝,披肩的黑髮,展現出女性的溫柔,一改過去強悍的形象。她說:「其實我本來是一個嚴肅的人,喜歡閱讀和思考,追求嚴謹,身邊的人都經常提醒我要親和,我還要繼續學習。」她說,參加公共服務、參政要很大的承擔,個人的隱私和自由都要作出犧牲。她笑著說﹕「我的髮型都會成為焦點,還要聽形象顧問的意見」。

葉劉淑儀的辦公室佈置的很簡單,一張辦公桌上堆滿了文件,辦公桌左牆掛著一幅特大的橫幅,內容是中共元老陳毅元帥的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是廣東省前公安廳長陳紹基寫給她的,陳紹基是廣東高官中書法了得之人。

這首詩也反映了葉劉淑儀堅毅的一面。當保安局局長時,有時候需要不怒而威。葉劉淑儀記得有一年生日,一位紀律部隊同事送給她一個小禮品,就是希望能夠威震八方。她說﹕「當紀律部隊的頭頭當然要有剛強的一面。但我卸下公職四年多、當了三年學生,如今心態自然不同。」

真誠道歉釋放自己

儘管在努力改變著,但堅持理念,不輕言放棄的性格依然不時書寫在葉劉淑儀的生活中。採訪時,葉劉淑儀亦時時表現出她率直、坦誠的秉性。宣佈參加補選港島區立法會議員時,葉劉淑儀為當年推銷「二十三條」時的手法向受傷害的香港市民道歉。葉劉淑儀表示﹕「經過一番掙扎,承認自己的過失,真誠道歉以後,好像放下一個心頭的重擔,自我感覺比較好。」

不過,葉劉淑儀認為,根據二零零三年那時的社會環境,即使改變強硬的推銷手法,也並不能改變歷史。「因為當年的社會氣氛的確太壞。大氣候的確不好,我想很多反對的人根本也沒有時間去研究條例的細節」。

過去一年,葉劉淑儀回到香港,她發現香港市民最關心的是經濟、民生、教育等問題。她說:「教育是無論香港那個階層都很關注的。很多市民都告訴我,如何努力省錢供自己子女追求優質的教育。我覺得泛民主派把選舉描繪為民主與非民主之爭,可能是錯誤把握民情。」葉劉淑儀站出來參選,是因為不希望分化香港社會,要把握香港的民情。以下是訪問摘要:

這次補選香港很明顯分成兩大陣營。未來香港會不會按照這樣兩大陣營去發展?

立法會有五六個政黨政團,也有獨立議員,這是因為我們的選舉制度是比例代表制,不是如英美採取多數制,有的議員,四五萬選票就可以進立法會,根據比例代表制,你可以採取一些比較偏激的立場。但這次補選是單議席單選區,跟英美多數地方選舉的形式一樣,所以政黨政團就要團結起來,根據他們的理念共同推舉一個勝算比較高的候選人。

你覺得香港未來的發展,執政黨的出現可能性大不大?

民主發展離不開政黨,有人說沒有政黨就沒有民主政治。其實香港早已有政黨執政了。殖民地年代權力集中於公務員手裏,當時公務員其實就是執政黨,這是一個世界上很獨特的情況。當年我們的上司都是公務員,也當議員,是立法會的委任議員,所有的高官他們在立法會牢牢控制大多數,所以當年施政比現在暢順。其實現在行政長官的權力比不上從前的總督。但特首已經組織了他的執政聯盟,支持他的就是民建聯、自由黨,一些跟政府理念相同的獨立議員。

公民黨、民建聯等,他們有執政可能性嗎?

所有的政黨都有空間爭取選民的支持。如得到足夠選民的支持,可以在立法會佔多數。能不能執政那就要看中央接不接受。這也是香港的憲制的現實。香港的憲制現實就是行政長官、主要官員都由中央委任,也可以說他們就是國家的資產。中央已經說過了,這個委任權就是主權的體現。

你的意思是,必須符合選民支持和中央批准?

基本法第四十三條寫的很清楚:香港的行政長官需要對中央政府負責,也對香港負責。所以,這份工不好打,兩個大老闆呢!

你的匯賢智庫提出了優質民主的理念。與泛民派有什麼異同?

民主派的民主重點就放在一個日子﹕二零一二年。他們就是不顧中央同意不同意,而施壓力。全面普選當然重要,體現民主價值。但搞民主還有其他配套,比方說,制度的設計,怎麼透過制度的設計來體現基本法的原則,就是經常講的均衡參與了,有利資本主義的發展,循序漸進等。還有就是民主價值觀。

你指的民主價值觀主要是哪些內容?

這是一份教育的期刊,史丹福大學的。他們教育小孩子:從小灌輸民主的價值觀。我的女兒也在美國上學,她們每星期起碼一次念《對國家憲法的承擔》,這就是公民教育,學校教民主價值觀,就是「political tolerance 」(包容),「social capital」(社會資本), 「attachment to your country and symbols, political awareness」。愛國,對國家的認同是很重要的。泛民派沒有宣揚這個。你看美國這個民主大國是怎麼樣建立他們的民主社會的?不是光談個人自由的,美國人其實是很愛國的,這個「大我」其實很重要,我看到就很感動了!只談自由人權,就是以偏概全。我女兒在美國學校就是學這個。好的學校就是教學生怎麼服務,怎麼參與,怎麼愛自己的國家。優質民主就要講文化價值觀及制度的設計。

你也提出了普選的時間,提出了二零一二年的可能性,基礎是什麼?

要是符合兩個大原則,香港有共識,立法會有四十票通過,中央政府能夠接受。那麼我提出的建議就是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比方這個提名委員會怎麼組成,什麼是民主程序去提名一個候選人。我提出具體的建議,希望跟更多的人有共識,多些討論,多些協商,希望可以早一點達成共識,也希望促使中央對我們有信心。

你比較著力推崇公務員直接參政?

應該說是前公務員。我覺得前公務員五十多歲退休,其實還年輕,他們的經驗是成熟的。要是他們願意繼續的服務社會,在地區工作應該是好的。

你有沒有分析和對手的各自優勢?

我不想評論我的對手,現在看來也不止一位啊!相對很多整天講民主的人,我在民主國家居住的經驗最多:我求學時在英國住過兩年;在美國前後又住過四年,而且是在加州,美國最開放自由的地方。我在學校也研究過民主的理論,我對民主的理論以及實踐都是有一定的認識。

據分析港島有三成中間選票,你怎麼來爭取中間選票?

我希望是以我實實在在的實幹精神,保持實幹、敢言、有原則的風格去爭取他們的支持。因為我不是一個只顧空談的人,是有實幹的成績的,比方特區護照,回歸前有一段時期,連菲律賓,泰國都打算不承認。小國都不願意承認,所以回歸前很多人去拿英籍護照。現在推廣多成功,我們得到歐盟的免簽安排,比很多人的預期都好。我相信絕大部分香港人是務實的。■

 
文章編號: 20071111970002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2007-11-11

08立會選舉 陳太「審慎考慮」

 【本報訊】(記者 曾少妍、實習記者 許雅爾)猶記得陳方安生在被問及會否參與競選特首時,左一句「見步行步」,右一句「審慎考慮」,耍得傳媒團團轉,最終亦沒參選。而她昨日在出席與教育界交流時,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希望她可參加下屆立法會選舉。她卻邊聲言自己是一個「有承擔的人」,卻又重施故技,聲言會「慎重考慮」。

 陳太在活動上指,如果自己在是次補選中能得到市民的支持,她會慎重考慮參與下屆立法會選舉。但當被記者追問她今時今日「慎重考慮」的口吻,與當初的表態有變時,她則聲稱:「我沒有改變,現在先集中精神於這次的補選。如獲選民支持,會積極考慮參與08年的立法會選舉。」

葉太:多點選擇是好事

 對於陳太聲稱積極考慮繼續參與明年的立法會選舉,記者問曾強調是次補選無論輸贏都會參與明年選舉的葉劉淑儀,會否憂慮再掀「兩太之爭」時,她笑言「沒有問題」:「選民多一點選擇是好事。」

 
文章編號: 20071111005007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2 ----------

 

香港商報
A03  |  香港新聞
2007-11-11

葉劉願助爭居權者早團聚

【商報專訊】記者馮仁樂報道:參選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葉劉淑儀,昨晨以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身份,在灣仔總辦事處與一批家庭團聚會及中港家庭團聚拓展會代表會面,就協助爭取居留權人士家庭團聚交換意見,代表會後稱對葉太的印象大大改觀。

6名爭取子女居港權的家長昨日約見葉太,希望借助葉太與中央的人脈關係,協助他們的子女取得居港權,會面氣氛融洽。葉太稱,今次會面是應該會要求而安排,與選舉無關。家長代表會後表示,過去不滿葉劉淑儀當保安局長時,執法缺乏人情味,但經過是次會面後,對她印象改觀。

葉太表示,以往作為執法官員,必須嚴格執行人大對居港權的決定,儘管她個人非常同情爭取居港權人士,可惜愛莫能助!她表示,一直以來都有關注爭取居港權家人的訴求。她又說,今後會以個人身份協助他們,同時又希望當局在每日150個單程證來港名額以外,加快審批年長子女來港。

今次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其他候選人,包括陳方安生、李永健、蔣志偉、蕭思江、柳玉成、何來及凌蔚雲。

 
文章編號: 20071111001001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3 ----------

 

明報
A12  |  港聞
2007-11-11

倡公平競爭法 蔣志偉自信能贏兩太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蔣志偉在多次民調中的支持度最多只得1%,但他仍相信自己有機會贏兩位阿太,「是次選舉,選民好像入了一間百貨公司,有8 件衫給他們選擇,總好過只得一兩件揀。」他強調,自己是為社會公義而參選,會積極推動訂立公平競爭法。

強調非為功能組別選舉鋪路

蔣志偉昨日接受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訪問時重申,參加是次補選不是為明年功能組別選舉鋪路,強調自己一定不會循功能組別晉身議會。他表示,支持2012 年雙普選,及即使社會未有共識,立法會亦應該盡快取消功能組別。

他以不同地區的油站同一收費為例,指油公司密謀議價, 「銅鑼灣的油站與錦田的油站,明顯地價上大有不同,但每公升汽油以同一價錢出售,當中必定有密謀議價。」他建議,成立公平競爭法委員會。



 
文章編號: 2007111100402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4 ----------

 

明報
A12  |  港聞
2007-11-11

陳太考慮明年再選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一直對會否參加明年立法會選舉支吾以對,但她昨日與教育界人士見面時透露,會積極考慮明年再參加選舉,更堅持一直沒有改變過這個想法。

「若獲選會積極考慮」

陳方安生昨日與大約100 名教協會員見面,以瞭解教育政策及校長、教師正面對的問題。席間,有教師表示希望陳太可以慎重考慮下一屆再參選,不要再「見步行步」,曾表示「要視乎當時情況才決定」的陳太昨日回應表示,自己對爭取2012 年普選絕對有心及有承擔,現時集中精神做好補選工作,她說: 「如果市民支持我,獲選後會積極考慮2008年再選。」昨日多名教師及校長向陳太反映教育界現時遇到的問題,如教改步伐太快,語文政策等,要求陳太關注。陳太多次向在座教師提問,亦不時抄下筆記。

指政府可再注資迪士尼擴建

另外,香港迪士尼樂園虧損嚴重,當年有份參與政府與樂園談判的陳太表示,那時大家對於引進迪士尼到香港投資都非常歡迎,可以為本港及內地人士提供一個國際級的娛樂,刺激經濟及提供就業機會。她又認為現時檢討樂園的經營、虧損及營運都無可厚非,而大家都希望投資達到目標,政府可以在融資方面作跟進。她又認為樂園若有需要擴建,政府可再注資。



 
文章編號: 20071111004021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5 ----------

 

蘋果日報
A03  |  港聞
2007-11-11

當年冷酷無情昨日大表同情葉太會爭居權人士圖洗底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曾支持以人大釋法方式,令港人在內地子女失去居港權,令她失去爭居權人士的支持。葉太為求「補鑊」,昨日與兩個爭居權組織見面,自稱對居權人士遭遇十分同情,那些居權組織隨即大讚對葉太改觀。不過,爭取居港權家長協會主席林道成「踢爆」,指今次只是一場「洗底騙局」,那兩個組織與民建聯關係密切,無非想藉此欺騙爭居權家長的選票。

聲討葉太會上收集選民資料

代表家庭團聚會及中港家庭團聚拓展會的6名家長代表,昨約見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希望借助葉劉淑儀與中央的人脈關係,協助他們的子女取得居港權。家長代表於會後直言,不滿葉劉淑儀在當保安局局長時缺乏人情味,但經過昨日會面後,對她印象改觀。葉劉淑儀則表示,以往作為官員,必須要執行人大對居港權的決定,她個人同情爭取居港權人士。她又說,今後會以個人身份協助他們,希望當局在每日150個單程證來港名額以外,加快審批年長子女來港。不過曾向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中聯辦請願爭取居港權的林道成,昨日「踢爆」葉太與爭居權組織見面,只是一場「洗底」騙局,他指中港家庭團聚拓展會早在上月17日舉行的「聲討葉太集會」上,已派人不斷收集與會者的選民登記資料,叫家長在區議會選舉中,投票給支持葉太參選的民建聯。

爭居權者怒稱係呃選票騙局

更令他憤怒的是,拓展會近日透過電話不斷呼籲爭取居港權的家長,一定要在12月2日投票支持葉太,「噚日根本就係一場騙局,目的係想欺騙啲唔知情嘅市民同家長嘅選票!」林又批評,葉太昨日辯稱,她當年只是執行人大對居港權的決定,是想推卸責任,「葉劉根本就係想透過呢場Show,去幫自己洗底,但我地呢班爭取居港權的家長一定唔會收貨!」葉太在會面後發出新聞稿,指她一直以來都有關注爭取居權者家人的訴求,今次會面是應爭居權團體的要求,與選舉無關。

 
文章編號: 20071111006000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6 ----------

 

蘋果日報
A03  |  港聞
2007-11-11

陳太考慮明年再選立會晤教育界促中學實行小班教學

【本報訊】泛民主派支持出戰港島區立法會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與教育界代表見面,瞭解他們對教育問題的意見,有份出席的教協會長張文光透露,不少與會者就小班教學、教師壓力、普通話教學等問題表達意見,陳太表示理解教師們的訴求,承諾跟進之餘,表示會積極考慮08年再選立法會。張文光表明,教協會呼籲港島區會員投陳太一票。陳太昨日在港島教協會址,與逾百名教育界代表見面,瞭解他們對教育問題的意見,張文光透露,與會者主要向陳太反映現時教師工作壓力大、希望盡快落實小班教學,又提出現時中學課本講及六四事件內容太簡單,需要改善。張文光引述陳太回應,表示理解教師訴求和壓力,她又稱自己在政綱中,已提出將小班教學推廣到中學,又認同要對中國現代歷史,例如六四事件,為學生提供更全面及詳細的教材,陳太又向在場的教育界代表承諾,她會積極考慮08年再選立法會,得到與會者熱烈拍掌支持。張文光說,教育界支持陳太,所以教協會總動員,呼籲港島區會員投陳太一票,以及動員非港島區會員為陳太拉票。

陳葉平均支持度距7%

另外,據本報有份贊助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陳太的支持度維持於42%,葉太的支持度由33%,下跌至31%,兩人支持度相差11個百分點,民意研究計劃又將10月31日到11月6日收集到的1,221個樣本作統計,發現陳太平均支持度為42%,葉太為35%,差距為7個百分點。

滾動民調(8-10/11/2007)

假如聽日係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你會投以下邊一位候選人?1.柳玉成不足1% 2.李永健不足1% 3.蕭思江不足1% 4.葉劉淑儀31% 5.蔣志偉1% 6.凌尉雲不足1% 7.陳方安生42% 8.何來1% 全部都唔選7% 未決定/唔知/難講18%受訪人數:587 資料來源:港大民意研究計劃

 
文章編號: 2007111100600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7 ----------

 

新報
A07  |  港聞
2007-11-11

兩太分晤團體爭取支持

【新報訊】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兩太」昨日分別約晤團體爭取不同階層的支持。對於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積極考慮明年再戰立法會選舉,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表示歡迎。

陳太前日向本報稱會積極考慮再選,葉太就此回應指沒問題,選民可以有多個選擇,都是一件好事情。

陳太:市民支持考慮再選

陳太昨日會晤教協會員時,也有與會者請求她慎重考慮參選明年立法會。她回應,現時集中精神做好補選,如市民支持會積極考慮明年再選。會後被問及是否改變態度時,陳太予以否認。

在教協會長張文光陪同下,陳太與教育界數十人對話近個半小時,聽取業界對通識科列為必考科的憂慮、反對普通話教中文,以及老師壓力等問題。陳太答允將來當選必會跟進,這次對話令她更瞭解教師困難及心聲。

問及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接管香港事務會否影響與中央溝通,陳太表示,無論那人負責香港的事務,都會關心香港動態及想知道香港真心的說話。

葉太閉門約晤「中港家庭團聚拓展會」及「家庭團聚會」約六位代表後指,會上解釋居港權釋法背景,她作為當時的局長必要落實,但個人則很同情,事隔八年本港沒大批期逾居留人士,故考慮幫助他們,待收集較年長子女申請來港數據後再研究協助方法。

爭居權人士對葉太有改觀

與會代表陳健文表示,當年對葉太有怨氣,但會面後感到一大進步,對葉太改觀不少,認為應對事不對人,將會把信息帶給其他爭居港權家長。他又指,爭居港權人士以感性參與抗爭,使大家都付出代價,現時希望以更理性、和諧手法爭取,但不知會否再舉辦集會。



 
文章編號: 20071111033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8 ----------

 

亞洲週刊
P34  |  封面專題  |  By 紀碩鳴
2007-11-11

專訪:香港港島區立法會議員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認為香港「回歸了十年,民主一點進步都沒有」,參選議員就是要推動民主,推動二零一二年雙普選;認為北京是開明、願意傾聽意見的,她真心願意與北京溝通。

曾經在一人之下、十八萬公務員之上的前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辭職六年後又站上政壇,要補選香港島立法會議員的空缺。對一個正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前高官來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為了讓市民接受及瞭解自己的理念,陳方安生推出以「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為主基調的參選政綱,並把重點放在基層貧窮百姓,放在維護「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為內容的香港核心價值上。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陳方安生表示:「雖然已經退休多年,但實現香港民主社會的信念從來沒有放棄過,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希望可以身體力行、實踐我對民主的信念和承擔。」在追求香港價值和香港良心的同時,陳方安生追求的自我滿足是盡了力量,作出了努力。她表示,為香港民主,「我不希望自己的生命中有遺憾,這一刻我做了,我站出來了,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接受」。

為了實現這個承擔,為了不讓生命有遺憾,自宣佈參選以來,陳方安生堅持一週有三、四日到基層接觸市民,更抽出時間到非選區的深水埠,看望老人和貧民。站在破舊樓宇的天台,走進貧民板隔房間,看到香港底層社會的貧窮狀況,陳方安生表示:「民主的目的還是為了民生,香港已經分化,一個是越來越富的香港,一個是越來越窮的香港,而政府僅是富人們的代言者,底層百姓根本無法用手中的選票選出可以為窮苦民眾著想的特首。」陳方安生要推動二零一二年實現雙普選,「我覺得沒有民主就沒有良好的管治」。

陳方安生相信,十七大以後的中央新領導集體是開明、願意傾聽意見的,而她及香港民主派的絕大多數成員都願意與中央溝通。陳方安生說:「胡總書記強調以民為本,我相信中央領導人一定想聽真正香港的聲音,而不是某些人的聲音。有人到北京去說,香港如有普選就不得了,會變成福利社會等等,這些聲音代表不了香港的聲音,中央也不用擔心。香港人的教育素質都很高,完全可以適應一人一票。」以下是訪問摘要:

你以民主自由仁愛公義為政綱核心,為什麼?

我提倡民主自由,尤其是仁愛,因為香港有越來越多的窮人,最近有機會到基層地區去,看到社會底層的生活,表面上香港很繁榮,但底層窮苦階層的生活沒有改善,而且又新增了很多窮人。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希望。七十年代時,一般人的感受是,你只要多做,就可以有改善。但現在的市民告訴我,一天就是工作十一、二個小時,也沒有希望,期待擺脫貧窮,卻永遠無望。

你在政綱中提出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呢?

回歸前,我一直在香港政府裏面做了三十九年,一路強調要維護香港自由、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香港要公平公正,要有一個政府向市民負責、保持高透明度及法治精神,特區政府要對市民一視同仁。現在給大家的感覺是,特區政府的政策就是富人政策,偏幫富人。昨天去深水埠,很多人跟我說,我們因為沒有票,沒辦法投票選特首,政府可以完全不理睬我們,有票了就不同了。現在有票的只有八百人的投票委員會。

民主自由也會維護到公平正義,老百姓缺少手中的選票,也就會缺少公平和正義。因為每一個政府都要制衡,沒有制衡就會產生極權,就會獨攬大權,獨裁。我不想特首獨攬大權。所以,我主要的目標就是推動民主。

你覺得你的參與會對香港民主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希望可以有積極的作用。過去一年,我成立了核心小組,專門討論了政改方案,但政府不理睬。我覺得,如果沒有一個政治平台,政府可以完全不理你。我希望獲選進立法會,起碼自己的聲音可以更響亮一點。

如果當選,你會怎樣去推動民主?

要通過任何政改方案,要得到三分之二的立法會議員的同意,我希望幾大黨,包括獨立的立法會議員都能坐下來談。我看不到有什麼理由可以阻止在二零一二年達到雙普選的目標,另外,推動民主,政府要帶頭去營造一個民主的環境。如果成功入會,會協調各黨派及獨立人士,也希望跟政府好好談,當然更希望與中央打開溝通的渠道。

你用什麼方式可以讓中央傾聽你的聲音,有什麼渠道?

有些人說外國人在支配我。我想強調的是,從來沒有外國人可以支配陳方安生,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我絕對不是跟中央對著幹,我從來沒有惡意,只有善意,我真心想跟中央溝通;我很尊重一國兩制,我一直講,要中央尊重一國兩制,我們在香港也要尊重一國兩制,我們有我們的職責,中央有中央的職責,不要踩過線。我希望這番話,中央的領導人聽一聽,我們現在要與中央溝通困難重重,要通過中聯辦,也要通過港澳辦,我根本不知道能否把真實的意見帶上去。

你以民主為號召,你的對手也講要民主,你們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我們最大的區別是,葉劉淑儀實行民主,是設立界限,有障礙的;我提出雙普選是沒有界限,沒有障礙的。她說支持二零一二年的普選,但同時又說,要是達不到就一六、一七年。你應該去遊說支持你的人要一定要達到才對呀。葉劉淑儀表面上看民主了一點,她把八百人的選委提高到一千八百人,但這不是重要的考慮,重要的是,八百人或一千八百人是如何選出來的,代表性如何?她的最大的關卡是,將來有四個界別,參選的人每一個界別起碼要得到百分之十的提名。這違背了市民民主投票的意願。

如果二零一二年實現不了雙普選怎麼辦?

那是香港民主的悲哀。香港人早已作好準備,會負責任的去投票,好好的管治香港,為什麼我們還要等呢?你看東南亞,哪一個國家不實行民主?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哪一個不是?我們香港各方面的條件都比他們好,沒有理由一拖再拖,我們回歸了十年,民主一點進步都沒有。

你有沒有評估,你的優勢在哪裏?

我比她多了十年公務員的工作經驗,最主要的分別在於,我和她都代表了不同的價值觀,在意識形態上有很大的區別。

你沒選特首卻參加立法會議員的補選,為什麼?

參選特首沒有意思,是小圈子的選舉,只有八百人。還早已確定了,也不是一個公平的選舉,為什麼還要去參選呢?但這次不同,這次港島區六十萬選民的普選機會,是真正一人一票的普選,是單票、單議席的選舉,這是有民主意義的。

宣佈辭職時,你有沒有想過:還會回來?

從來沒有,辭職的原因主要是不認同董建華推行的高官問責制,對整個政府的運作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我沒有辦法可以說服董先生,所以我最後決定辭職,從來沒有想過,我還會擔當任何政治角色,也沒有想過我會去參加什麼選舉。

政務司長和立法會議員面對的環境是完全不同,你又在追求什麼呢?

當然不同,以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十八萬公務員之上。現在如果是立法會六十個議員之一,更多的要面對基層老百姓。但我憑著三十九年公務員的經驗,我力求做得最好。在追求香港價值和香港良心時,我覺得我的滿足是盡了自己的力量,做了我自己做的事情,就是不能成功獲選,我也覺得已經努力了。

港島歷來民主派佔優,有說是六四比,現在還是嗎?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現在會有變化,究竟怎麼變,就看選民的意願。我們要努力,要勸所有選民,十二月二日出來投票,這也是支持民主的一個測試。■

 
文章編號: 2007111197000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9 ----------

 

明報
A12  |  港聞  |  立會補選
2007-11-11

爭居權家長突求助葉太 孔令瑜質疑動機:她是拆散家庭兇手

6 名爭取子女居港權家長主動約見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

昨日6 名中港家庭團聚拓展會代表與葉太會面半小時,葉太指在會上已解釋當年因為是執法部門,自己有責任落實人大常委的決定,個人十分同情他們。她又指,會以個人身份考慮如何幫助這些家長, 「任內曾向公安局提出在150 個名額內,排出另一條隊加快他們來港,不知現在怎樣,我願意研究數據,再想法子如何幫忙。」會面家長上月發聲討「葉劉大會」上月曾發起聲討「葉劉大會」的「落實子女居港權家長會」成員周國輝,昨日突然以「中港家庭團聚拓展會」代表與葉太見面,他解釋,葉太是有頭有面的人,希望她能令利用與舊官員及中央的人脈關係幫助他們。聲稱該會會長陳健文形容會面氣氛相當好,以前對葉太強硬執法怨氣大, 「經過今日後對她改觀,希望能帶出正面信息,利用良好溝通及理性方式訴求,不要再用『舉手舉腳』方式爭取訴求。」不過,孔令瑜指自己一直都未聽過「陳健文」這個人,她質疑這些人是否真正代表爭取居港權家長及他們的動機,「葉太是拆散多個家庭的『兇手』,找她幫忙不合情理,根本沒有可能找她。」她指在選舉情況下很容易被利用,她又認為港府有必要盡快解決該問題。

據瞭解,周國輝的兒子在2002 年已取得香港身份證,而中聯辦曾與部分爭取居港權家長接觸以把他們「收邊」,更向部分家長包括周氏收集所有爭取居港權家長資料,遭部分人士激烈反對,最後形成多個不同組織。

候選人葉劉淑儀,葉太會後表示,她個人同情爭取居港權人士,並指會研究數據及尋求方法幫助眾人。爭取居港權家長則稱,會面後對葉太改觀,希望今後雙方能以理性態度解決問題。不過,多年來一直協助居港權家長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直斥,葉太是拆散多個家庭的「兇手」,尋求她的協助根本不合情理,質疑這班人的動機。



 
文章編號: 20071111004021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0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2007-11-11

教育界有意見 陳太叫找孫公

 【本報訊】(實習記者 許雅爾)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與教育界舉行交流會,惟過程中顯示,陳老太對教育界提出的問題,僅能以「關注」及「我的政綱內有寫」來回應,部分具體政策更因聽不懂而要求對方進一步解釋。有教育界人士聲稱,教育局以財政手段向他的學校施壓,陳方安生竟要求對方自己向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反映。

 陳方安生昨日出席由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主辦的「真情對話」交流會。教育界人士分別反映殺校縮班、母語教學、教育改革及幼園學券制等問題,而陳太僅表示同意他們的意見,並稱會關注有關問題。被問到通識課題和融合教育的問題時,她更由於不清楚而要求在場人士再解釋。

稱要當選後才會跟進

 期間,有人聲言,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不滿中大發表批評教改的文章,遂稱會抽起對該校的2億多的資助,「施壓」令他們不敢再對教育發表討論,遂要求陳方安生關注情況。陳方安生順勢回應稱,一個「非民選的政府」不應變成「一言堂」,惟她建議,對方應自行向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反映。

 被問及她何以不承諾跟進事件,代表該名教師向局長反映意見時,陳方安生稱,現在自己主要是希望聽取教師和不同團體的意見,故「暫時不覺有見局長的需要,如當選,日後才會跟進這些事宜」。

 
文章編號: 2007111100500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1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2007-11-11

蔣志偉:無包袱有勝算

 【本報訊】(記者 鍾立)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蔣志偉(見右圖)稱,他支持2012年「雙普選」,即使社會未有共識,立法會亦應該盡快取消功能界別。又指自己倘當選,首要的工作是爭取特區政府盡快訂立公平競爭法。

 蔣志偉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自己身為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於過去17年一直直接或間接服務運輸業界和香港市民,並強調自己一直有興趣參選,而非「忽然參選」。

 雖然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持率被兩名熱門候選人葉劉淑儀及陳方安生大幅拋離,但他認為自己沒有政治包袱,是他較「兩太」優勝之處,故仍有勝算。

 
文章編號: 20071111005007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2 ----------

 

成報
A06  |  港聞
2007-11-11

葉太個人身份協助爭居港權

【實習記者蔣靖珊報道】六名爭取子女居港權的家長昨日約見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冀能借助她與中央官員的人脈關係,協助他們的子女取得居港權。家長代表陳健文冀能透過是次會面,令家長們做好自己於解決家庭團聚問題上的角色。

葉劉淑儀表示,是次會面是以個人身份出席,而會面時就解釋了當年因身為執法官員,有責任落實人大常委會對居港權的決定,但她個人就非常同情爭取居港權的人士。她又指出,今後會以個人身份,根據他們的家庭背景、恩恤理由及香港是否有年長父母需照顧等數據,考慮如何協助他們。

家長對葉印象大改觀

陳健文於會後表示,是次會面是多年來的大進步,因於八年前以較感性的行動作出抗爭,令家庭團聚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期望各位家長往後能更加理性地融入社會,以和諧的方式提出訴求。他又指,發現許多家長於過去都對葉太有好大的「怨氣」,因她任職保安局局長時,執法缺乏人情味,但經過昨日的會面,對她的印象大有改觀。

陳健文冀能透過是次會面的信息,令爭取子女居港權的家長認識到於解決家庭團聚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要再做出過分衝擊的訴求行為。他又指,已發函給另一位候選人陳方安生要求約見,商討子女居港權問題,但至今仍未收到回覆。

 
文章編號: 20071111029004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3 ----------

 

新報
A07  |  港聞
2007-11-11

蔣志偉自信仍有勝算

【新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之一的蔣志偉(見圖)表示,自己仍然有勝算,又批評部分政黨協調推選候選人參選的做法,是犧牲其他人的利益。

政黨協調犧牲他人利益

跨境運輸業界的蔣志偉現年53歲,在上海出生,五歲來港後,大部分時間從事的士運輸業,現時是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昨日出席商台節目時表示,自己支持民主,支持2012雙普選,但無黨派背景,所以沒有與泛民主派協調。他說:「我無黨派,我亦唔需要同任何人協調,同埋我覺得,協調或者妥協的政治,其實是犧牲一些人的利益,或者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蔣志偉表示,即使社會對2012年雙普選未有共識,立法會亦應該盡快取消功能組別。他認為,自己沒有政治包袱,待人真誠,較其他候選人優勝。他又表示,雖然有民調指他的支持率不及其他候選人,但在落區與基層市民接觸後,仍然相信有勝算。他又表示,如果當選,首要會爭取政府訂立公平競爭法。



 
文章編號: 20071111033003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14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