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7-11-07 |
學者指屬「踩界」 須面對違例投訴允籌款拉票 陳太涉賄選 【本報訊】(記者 鍾立)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捲入「賄選」爭議。她昨日在出席一個義工協會舉辦的會議時,向在場人士承諾為該協會籌款贊助,要求他們於12月2日的選舉中投她一票,有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涉及的賄選罪行之嫌。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陳太在此競選活動中所作的有關承諾屬於「踩界行為」,相信她需要面對涉嫌違反選舉條例的投訴(見另稿)。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回應,不會評論個別個案。聲稱「我會盡力去做」 陳方安生昨日出席聖雅各福群會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會議,期間有該會的會員希望陳方安生可協助解決該會資源不足的問題。陳太則馬上以承諾會為該會直接籌款作為回應:「我想問抖,如果有辦法同你地籌一筆款項……我答應你地去籌款,成唔成功我不知道,但我會盡力去做……這一兩個星期,有較多的競選活動比較忙,但之後會跟進。」 其後,有會員再要求陳太擔任該會的贊助人,以及打電話給當區的政務專員,要求為他們提供場地的方便。陳太回應稱:「我會友善地與他(政務專員)通電話,但我不想給他印象是我要施加壓力。」而在臨近會議結束時,陳太特意向台下的選民呼籲:「我希望你地投我一票,記得在12月2日出來投票。」 涉違反選舉條例第11條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11條規定:「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作出以下作為,即屬在選舉中作出舞弊行為—(a)提供利益予另一人,作為在選舉中投票予某候選人或某些候選人的誘因……;或(c)提供利益予另一人,作為該另一人令第三者或試圖令第三者在選舉中投票予某候選人或某些候選人的誘因。」有人質疑陳太的做法,涉及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以捐款承諾的利益,作為促使選民在選舉中投票予自己的誘因。 陳太:這不是選舉承諾 陳太辯稱,自己並無答允為協會籌款:「我唔係應承,我係話(選舉)完嚇之後,我會盡力請人捐贈……這不是選舉承諾,我只答應他們日後會做,且我日後也只會搵人捐,而非我自己捐。」 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回應記者查詢表示,陳太表示認同該會的目標,覺得長者年輕時對社會有貢獻,故願意協助協會尋找捐款人;亦同意擔任協會贊助人。陳方安生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已向該會重申,因為覺得該會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 罪成最高罰50萬囚7年 陳方安生雖辯稱自己對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的籌款承諾,是在選舉後才會履行,不過,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6條,「如任何人被裁斷在選舉期間前、在選舉期間內或在選舉期間後作出舞弊行為,則該人可被裁定犯了在選舉中作出舞弊行為的罪行。」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6條規定,任何人在選舉中作出舞弊行為,即屬犯罪;如循簡易程序審訊,一經定罪,可處罰款20萬元及監禁3年;如循公訴程序審訊,一經定罪,可處罰款50萬元及監禁7年。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5020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 政策政情 |
2007-11-07 |
會見義工團體承諾幫忙籌款陳太堅稱無觸犯選舉條例 最新民調顯示陳方安生【圖】與葉劉淑儀的支持度又再拉開;但陳方安生昨天出席選舉活動時承諾擔當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的贊助人,又主動提出在選舉後為協會「籌一筆款項」,令人質疑是否觸犯選舉法例。法律界人士對事件持不同意見,據瞭解,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昨晚已急召律師團討論事件,認為陳太作出兩項承諾均是回應問題,希望提供協助,並無賄選的「intention」(動機),有信心不會觸犯選舉法例。 陳方安生昨天出席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的座談會可謂「有求必應」,有退休義工表示,在服務長者和弱勢社群時面對場地和資源不足問題,希望陳太當選立法會議員後予以反映。陳方安生回應指出,「我完全同意協會的目標,我會向政府提出增加資源」,並直言「如果有辦法為你們籌一筆款項,不論是私人機構或什麼,我會在這方面絞盡腦汁」,她補充「不一定得」,但承諾會盡力。 對協會「有求必應」 其後有義工提出,由於該會缺乏德高望重的贊助人,所以籌款情況一直欠佳,希望陳方安生擔當他們的贊助人,陳太隨即答道:「得!我很樂意,我立即就答應你。」協會主持人隨即叫工作人員將表格交予陳太,並要求陳太致電該區的地區政務專員,將該社區中心的禮堂盡量留給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陳太對有關要求均一一答應,但由於她在未來一、兩個星期會忙於選舉,表示會容後跟進。 事件引起傳媒關注有否觸犯選舉法例,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一條,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授予、承諾授予或顯示願意授予另一人利益,作為在選舉中投票予某候選人或某些候選人的誘因,即屬在選舉中作出舞弊行為。即使利益是由另一人提供,但如該人是獲授權而行事,則授權的人仍視為曾提供利益,授權的方式可以是明示或默示的。 陳方安生回應時強調,為組織籌款和當贊助人兩個承諾,均不會在選舉期間進行,而且是邀請別人捐贈而非自己捐款,亦不是施壓要他人捐助,她相信不會觸犯競選條例。 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發言人事後補充,競選辦已向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重申,由於覺得該會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 對於陳太舉措有否構成賄選,大律師資格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鄺志堅指出,賄選是涉及在選舉期間提供利益來拉票,過往曾有區議會參選人一邊派傳單一邊派月餅,結果遭廉政公署起訴,但他認為,籌款未必算是利益輸送,過往亦沒有涉及籌款的案例。不過,他指出,選管會主席彭鍵基上月已提示參選人在選舉期間應避免「畀著數」選民,例如「無端端幫人量血壓」,他認為陳太今次有「踩界」成分,但未致於賄選。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解釋,不時都有候選人作出選舉承諾,例如承諾為選民爭取提高老人津貼,因此要視乎情況才可斷定這些行為是否賄選。對於陳太競選辦強調,已向會方重申,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陳文敏認為,更加顯示陳太並非為爭取選票提供利益。 律師團認為沒「踩界」 據瞭解,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昨晚找來五至六個法律界人士組成的律師團討論事件,針對陳太承諾當贊助人和籌集捐款兩大「指控」,律師團綜合意見認為陳太沒有「踩界」。 律師團意見指出,這類案件要視乎當事人的「intention」(動機),陳太答允當贊助人是純屬名譽性質,不涉及籌款活動;而承諾為協會尋找捐款人,從整體來看,是回應協會會員的提問,希望提供協助,並無賄賂的動機。而且陳太在參與任何活動前,均已清楚有關條例,絕不會觸犯,競選辦經諮詢法律意見後,已相當有信心陳太沒有觸犯選舉法例。 另一位補選參選人葉劉淑儀表示不會評論對手;選舉事務處亦回應指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 |
|
文章編號: 20071107391004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香港經濟日報 A27 | 政情 | 兩太大戰 | By 周穎雯 |
2007-11-07 |
陳太助長者籌款 恐違例 顧問澄清做名譽贊助人 不涉金錢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探訪聖雅各福群會的長者義工,拉票時承諾擔任贊助人,並會協助籌募經費,陳太稱自己「時時都捐錢」,又指「等選舉完了」才會做;有學者則質疑,競選時提及金錢利益可能違規。 陳太傳媒顧問陳慧兒昨澄清陳太只會擔任名譽贊助人,不涉金錢。 詢法律意見 稱不會違例 據瞭解,陳太陣營隨後亦擔心會誤踩選舉條例的灰色地帶,故昨晚已聯同多位律師探討會否觸犯法例。陳慧兒不回應可有召開緊急會議,只表示諮詢過法律意見,認為事件不會違例。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在選舉中,任何人在沒有合理辯解賄賂選民或其他人的舞弊行為均屬違法。選舉事務處昨回應查詢時表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 風波源於陳太昨到聖雅各福群會探訪「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義工,有義工抱怨活動開支全靠少許會費,陳太回應時表示會向政府提出,更即場承諾協助他們籌募經費:「如果有辦法同你們籌一筆款項,無論是私人機構或是其他,這方面我都會絞盡腦汁,看看有沒有方法。」她更強調:「不一定會成功,但會想盡辦法,會立即想想找哪人(捐款)。」 及後有義工邀請陳太做該會贊助人,陳太亦即時答應。主持更即時著工作人員,拿表格給陳太填寫。陳太離開時,亦叮囑在場人士:「記得投我一票!」 有記者追問陳太,會否擔心做贊助人及承諾協助籌款會被質疑牴觸選舉條例,陳太稱選舉後才考慮做贊助人及籌款事宜:「這不是競選承諾,一切都是等選舉完了,我不能觸犯競選條例。」 陳太晚上發表聲明指認同該會目標,因此願意協助尋找捐款人,亦同意擔任贊助人,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是否當選都會致力協助。 蔡子強:應即澄清道歉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陳太在選舉活動上提出金錢利益,必定有問題,更可能涉及法律問題。他認為陳太並非立心不良,只是欠缺選舉常識,認為她應即時澄清及道歉。 公民黨湯家驊認為,事件未必涉及法律問題,又指事件緣自陳太選舉觸覺欠敏銳,助選團會檢討,並派熟悉選舉者全天候陪伴拉票,又估計事件不會影響選情。港島立法會補選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拒絕評論事件,並指應由專家研究。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30013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2007-11-07 |
出席退休義工協會會議陳太涉「踩界」拉票時允助籌款 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出席一個與退休長者對話的活動時,承諾會替該會「想辦法」籌款,又應長者要求擔任該會的「贊助人」,最後更向長者拉票。陳太事後被問及此舉是否有「賄選」之嫌,她強調會待選舉結束後才協助籌款。陳太競選辦其後又澄清,陳太只是做「名義贊助人」,不會捐錢。陳太對手葉太拒評。 陳太昨日出席「聖雅各福群會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會議,並向長者介紹她的參選政綱。該會的一名退休長者指協會乃是以自費形式運作,資源較為短缺,向陳太表示希望增加長者服務的資源。陳太表示同意,並指會「想辦法」替協會籌款。「我完全同意你們的目標,一方面當然希望政府多撥資源……如果有辦法替你們籌一筆款項,我會絞盡腦汁。」 「選舉結束後才籌款」 陳太又指,現時社會上有很多熱心人士均樂意捐款,尤其現時社會經濟狀況良好,但不少人因「政治正確」而選擇把款項捐往內地,認為他們應在本地捐獻。 會上亦有長者建議陳太擔任該會的「贊助人」,陳太聽畢立即一口答應,「我好樂意做贊助人,立刻做!」台下長者立即起哄拍手歡呼。陳太其後與長者合照,並呼籲長者在十二月二日投票予七號候選人陳方安生。 會後有記者質疑陳太此舉違反選舉條例,她解釋已經向機構負責人說明,要待選舉結束後才協助籌款,並指有關言論非屬選舉承諾,「我剛才已經與負責人說得很清楚,一切都要待我競選完後,因為我不能觸犯競選條例。」她又說,「之後我都是找人捐款,不是我自己捐出來,我亦不是施加壓力叫他人捐。我已經與你們說得好清楚,希望你們不要歪曲事實。」 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透過新聞稿指,陳太「覺得該會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陳太的傳媒助理張婷婷指「贊助人」應不涉及捐款,只是日後讓其他捐款人更放心。 何俊仁:義務性質沒問題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陳太承諾協助籌款只是義務性質,沒有因而要求選民投她一票。即使籌得款項,亦撥捐非牟利機構,並無選民直接受益,故即使陳太捐款亦沒有問題。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認為,在選舉期間,候選人幫助選民爭取權益,而不涉及選票交換,是正常做法。 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相信,陳太願意擔任贊助人及為協會尋找捐助人,是出於一片好心。但他指,在選舉期間應該避免任何錢銀瓜葛,陳太應小心處理選舉的灰色地帶。陳太的競選對手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亦拒絕評論事件:「我真的不想評論對手,或者你問下專家的意見。」 另外,由港大民意調查於本月四日至六日,訪問了五百二十七位選民,收集市民對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的支持度。最新調查顯示,陳太有百分之四十四支持,葉太則取得百分之三十三支持,兩人差距有十一個百分點,其他六名候選人只有「本土行動」何來取得一個百分點的支持;但有一成五受訪者指未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3003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蘋果日報 A08 | 港聞 |
2007-11-07 |
葉太雙重身份爭曝光
【本報訊】參選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繼早前獲多位問責局長接見後,昨日再以匯賢智庫主席身份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稱反映對外籍家庭僱工的意見。有立法會議員質疑,葉太始終是補選候選人,有關團體及人士為保證選舉公平,應暫停邀請葉太,葉太也應避嫌,不以匯賢智庫主席身份參加活動。 可免增報競選開支 自葉太表態有意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到近期她開始進行連串競選活動,葉太從未停止以匯賢智庫主席身份與政府官員見面,並出席各個論壇及專業團體講座,例如10月底出席營商友導協進會就職禮,並主持座談會,爭取在商界人士中曝光。根據現行選舉條例,只要葉太沒有在活動中拉票,可以不當作選舉活動。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說,以往選舉期間,各社團為免影響選情,都會避免請他出席任何活動,他指葉雖然是匯賢智庫主席,但她始終是候選人,各團體為保證選舉可以公平進行,應主動暫停邀請葉太出席任何活動,葉太作為候選人,也應避嫌謝絕這類邀請。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6001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新報 A10 | 港聞 |
2007-11-07 |
承諾為團體籌款又擔任贊助人 陳太拉票言論涉踩界 正當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投票意向調查的支持度逐步上揚之際,她繼日前民主遊行「忽然恤髮」事件後,昨日亦有「出位」言論。陳太向數十名長者義工拉票期間,突然承諾為所屬協會籌款及親任贊助人。陳太會後強調競選後才履行諾言,不會觸犯選舉條例。就陳太言論及承諾是否有違反選舉條例之嫌,有學者認為這「未必砌得入」,不過陳太此舉實屬不智,應予道歉,否則會換來更大攻擊(見另稿)。 就陳太言論有否違反選舉條例中,即提供、索取或接受利益影響某人的投票選舉行為,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昨表示不評論個案。港島立法會補選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昨被問及對手做法是否不適當,葉太指不方便評論,最好去詢問專家或學者。 當選與否均會協助 陳方安生選舉辦公室發言人晚上回應,陳太已向協會重申,因覺得該會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以及將來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 陳太昨日在堂妹方敏生陪同下,出席社聯屬下聖雅各福群會的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舉行的座談會,陳太向在場近百長者介紹其有關長者的政綱,接受台下提問,並在會談結束前呼籲在場人士在補選時投她一票。 有長者向陳太指出,從事義工最困難是借用場地參加活動,要付車馬費和禮物開支,促設法增撥長者義工資源。陳太表示會向政府建議增撥資源,亦想辦法為長者義工籌募一筆款項,台下聞言即掌聲雷動。陳太並補充指:「立即諗下邊個可以慷慨解囊」,但不一定成功,不過會盡力。 否認是作競選承諾 另一長者指,該協會在籌款上欠缺德高望重的人,陳太即爽快答允立即擔任贊助人,因她已為很多機構任贊助人;其後會方負責人亦促陳太向當區民政事務專員盡量安排借用座談會所在的社區會堂供該會使用,陳太表示,由她遊說亦未必有效,會嘗試善意致電對方,希望不會予人施壓的印象。 陳太在座談會後否認作出競選承諾,「都要喺我競選完咗,我唔能夠觸犯競選條例」,她亦不認同在競選後履行亦屬違例。當被追問會否擔心被誤會或遭投訴,她強調:「我唔係而家做,日後我都提人去捐,唔係我自己捐,我講清楚,希望你地(記者)唔好扭曲事實」。 葉太拒評此次事件 葉劉淑儀以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身份出席一個午餐會,雖沒呼籲在場人士投票,但被與會人士要求評價補選的對手。葉太指對手不在,故不評論,但指她已擔任廿多個公僕團體邀請擔任名譽顧問,相信這些團體都會支持她。 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調顯示,陳太獲得的投票意向支持度維持在43%,但葉太支持度下跌兩個百分點至35%,兩者差距擴闊至八個百分點。「兩太」異口同聲表示,正準備明天首個競選論壇,並因應港大學生關心問題而備戰。【新報訊】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33003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新報 A10 | 港聞 | 特稿 |
2007-11-07 |
學者轟陳太實屬不智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和選舉活動指引,「任何藉提供、索取或接受利益以影響某人的投票選擇的行為,均受禁止」。有學者狠批,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今次的「贊助事件」是繼「恤髮事件」後最錯一件事,若不即時道歉將引來連串攻擊。另有學者認為,賄選罪指控雖成疑,但顯然她今次言論實屬不智。 蔡子強:欠選舉常識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陳太沒有選舉常識,在座談會上聲言贊助,已就選舉法例「踩得好中」。蔡指自陳太參選以來,可謂每週一錯,這次是繼「恤髮」後最大錯誤,但市民對選舉法例認識不多,故效果不及上次為差。他認為,陳太應馬上道歉,作出澄清會是好事,但個人誠信受影響,予人開空頭支票感覺,質疑她如何作為「香港良心」。蔡指若陳太不道歉,則會惹來投訴及攻擊。 宋立功:踩灰色地帶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賄選視乎有沒有直接或間接的金錢或報酬,轉移予投票人,故陳太在一個選舉聚會中提及邀請人籌款及做贊助人,應不構成利益問題,「雖然拗得番,但就踩灰色地帶」。蔡子強和宋立功分別以「無sense(智慧)」和「不智」形容陳太,前者直斥「班法律顧問去咗邊」,後者指「選舉團隊事前亦無做足工夫,話畀佢聽邊啲講得,邊啲唔講得」。新報記者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33003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英文虎報 P14 | Local | By Diana Lee |
2007-11-07 |
Anson takes a wrong turn again Former chief secretar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has again come under criticism for making what appears to be yet another election campaign blunder. Political experts said Chan, who is one of the eight candidates in next month's Hong Kong Island by-election, might have intruded into a gray area of the elections law by agreeing to be a sponsor for an elderly voluntary workers association. Chan was asked at a meeting with members of the Retired Persons' Association, St James' Settlement, during an election campaign visit yesterday whether she would like to be their sponsor. ``Yes, I will do this right away as I've been a fundraiser for many other associations,'' she replied. Chan said she believed the elderly had contributed to society and they deserve respect. ``I'll immediately try to find a philanthropist to help your association,'' she said. After the meeting, Chan told the group of 60 to 70 people: ``Please use your civil rights and vote for me. I'm No 7 Anson Chan Fang On-sang.'' When reporters asked whether she was worried she might have violated the Elections Ordinance, Chan said she was not. ``All the fund-raising activities will only be conducted sometime after the election,'' she said, while denying she had promised to do that immediately. Christine Fang Meng-sang - Chan's cousin and chief executive of 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s - said there was nothing wrong in what she had said, as it was quite common for election candidates to speak out on money matters, such as pressing the government to increase ``fruit grants'' for the elderly. A spokeswoman for Chan explained later, the former chief secretary had pledged to help the elderly ``out of her good-heartedness.'' ``No matter whether some of the members are voters or not, or whether she'll win the election, she will help the association as it's worth supporting,'' the spokeswoman said. Political analyst Ivan Choy Chi- keung was critical of Chan, saying it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a ``Hong Kong conscience'' can make such a mistake although it is quite clear she did not have any sinister intentions. ``But, it's also quite clear she lacks common sense in politics. She has been making almost one mistake every week since she started her campaigning,'' Choy said. ``This is probably the biggest blunder she has made after the hairdressing incident. Where are all her legal advisers?'' Choy suggested that Chan should apologize immediately to avoid being attacked further by others or even investigated by the Electoral Affairs Commission and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Political commentator James Sung Lap-kung, said what Chan had done was unwise, but she should be safe from any allegations of bribery. ``What she has promised does not involve actual monetary reward to voters, but it's unwise of her to put herself into a gray area of the law.'' A Registration and Electoral Office spokeswoman said the office would not comment on individual cases. Besides Chan, other candidates in the poll are former security chief Regina Ip Lau Suk-yee; barrister Lee Wing-kin; Lok Ma Chau China-Hong Kong Freight Association chairman Stanley Tandon Lal Chiang; worker Lau Yuk- shing; solicitor Siu See-kong or Xi Hua Seng; company director Cecilia Ling Wai-wan; and heritage activist Ho Loy.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71107448005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7-11-07 |
蔡子強質疑涉利益交換 【本報訊】(記者 鍾立)中大政治及公共行政學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出,陳方安生的競選工作接連發生錯誤,特別是次在處理涉及直接利益交換的問題上,絕大多數的候選人都會十分審慎,而陳方安生卻作出這樣的承諾,顯示她不熟悉選舉問題,亦反映陳太身邊熟悉選舉的人太少,以致他們以非專業、業餘方法去處理陳太的選舉事務。 他認為,陳方安生承諾擔任該協會的贊助人和為該會籌款實際上是「踩界行為」:在以往的競選活動中,候選人承諾為選民爭取的都多屬政策性的東西,絕不會涉及實質利益和金錢。陳太是次在一選舉場合作出承諾,無論是選前或選後兌現,均已涉及直接和實質的利益交換,亦很有可能會影響選舉的結果,故陳太可能要面對涉嫌違反選舉法例的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選舉投訴。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5020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文匯報 A21 | 文匯論壇 | 譚正之 |
2007-11-07 |
陳方安生「退休干政」自暴其醜 陳方安生為贏取港島區立法會補選,唱衰對手葉劉淑儀,日前竟自爆在退休後曾致電高官,要求撤換葉劉淑儀,被社會批評為「退休干政」。而反對派中也有人認為陳老太又闖了禍,不利其補選。陳老太自暴其醜,是其本質決定的。 陳老太辯稱,當年只是以私人身份與政府高官見面及表達其客觀意見,直指如果這是「干政」行為,那五十萬人上街也是「干政」。陳老太此舉,在香港引起又一場風波,受到不少市民的批評,指其不在政府位置上,不應干政。 暴露陳老太缺乏誠信 所以說陳老太「退休干政」,自暴其醜,最重要的是暴露了陳老太是一個缺乏誠信之人。陳老太是01年提前退休的。當年5月,她在退休前曾公開表示,「絕對不會在退休後從旁指指點點」。然而根據《鏡報月刊》第十一期署名聞言,題為「陳方安生主要言行錄」的文章指出:六年多來,從香港到外國,從香港電台到美英報章,陳方安生發表指責和攻擊特區政府、中央政府、《基本法》,甚至內地司法等文章和演講,就有六十多次,其中在美英報章撰文、在美英政治組織、傳媒、學會舉辦的午餐會和論壇上作嘉賓演講已近五十次,比有漢奸之稱的李柱銘約三十二次還要多,且都離不開政治本行。因此,是次陳老太再自爆在退休後曾致電高官,要求撤換葉劉淑儀,被指「退休干政」,筆者認為並非偶然。 公務員從不認為葉太做錯 陳老太退休干政,也引起公務員的反彈。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表示,公務員在23條立法問題上從沒有高姿態出聲,只是按政府決定來執行命令,即使葉太的處理手法未必獲得廣泛認同,但公務員從不認為她做錯,而不在其位,公務員不應就相關政策及職能問題給予意見。又說,理解補選日漸近,但期望候選人最好避免炒作政府內部議題,「大家都打過政府工,應該明白當中的難處,現時不應造成輿論壓力,令公務員在公眾眼中失分。」 市民對此更為不滿。香港民意網日前就「陳太叫高官撤換葉劉,行為是否恰當?」為題,進行網上民意調查,結果在幾小時內就有近百名網民投票,結果認為「不恰當,因為不在位就不應該干政」的網民竟佔百分之八十八點八九,認為「如果只是通過輿論或示威來『倒葉』則可以接受」的網民只佔近百分之五,而認為「恰當,因陳老太以前是葉劉上司」的網民,則僅佔百分之三左右,只佔極少的比例。 陳老太「無聊,無理之極」 部分網民更在網頁猛烈批評陳老太的行為。有網民留言指陳老太「錯得好離譜,亦說明陳老太無知,無聊,無理之極」。陳老太日前在出席選舉簡介會後,否認自己最近多次重提《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問題是選舉策略,又稱自己當時只是因為反對23條者眾多,她身為關注政府公信力的「市民」,遂以「私人身份向一位舊同事提供一些我希望是客觀及有建設性的建議。」對此辯解,市民是不會「收貨的」,正如有市民指出的,因為當年陳老太貴為政務司長,對政府事務知之甚多,其退休後應該遵守的守則,包括道德守則,同一般市民是絕不相同的。 根據港大最新民調顯示,陳老太和葉太兩人支持度差距由上次公佈的陳老太領先5個百分點,收窄至最新的3個百分點,若加上統計上誤差,陳老太和葉太支持率可說打平手。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民調正好反映陳老太再批葉太,不但無助爭取支持,反而造成負面影響,他認為陳老太陣營不應再犯任何錯誤。 中國古語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陳老太為補選勝利不惜一切抹黑對手,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誠信問題,令其在市民中影響力大減,是咎由自取,相信陳老太還會在未來選舉中有更多醜聞。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5024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蘋果日報 A23 | 專欄專論 | 政壇八達通 | By 單仁 |
2007-11-07 |
政壇八達通:為局長撐葉劉開綠燈煲呔隨時捉蟲
葉劉昨日又藉匯賢智庫名義約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雖然不少人批評葉劉利用雙重身份「搵著數」,但單仁認為,選舉乃寸土必爭之戰,既然一眾司局長肯為葉劉義務「助選」,難道葉劉有「政治著數」也不要?要數罪魁禍首,自然是建議為葉劉「開綠燈」的煲呔與唐公子!不過有心水清政界中人笑說,煲呔當日以補選參選人數少,所以為葉劉開綠燈,其實隨時「捉蟲」! 解釋不盡不實 話說當日唐公子被踢爆叫一眾司局長為葉劉要求見面提供方便,政府私下放風解釋,指煲呔認為今次參選人數少,所以若有參選人想見官員,應盡量加以配合,只要不搞「大細超」就可以了。究竟煲呔當日指示是否如此,至今政圈也流傳不同說法,曾有立法會議員對單仁說,政府說法肯定不盡不實。其實,煲呔說今次補選候選人少,要看看怎樣計這條數。今次港島區補選只有8名候選人,即是8張候選人名單,候選人自然較全港性的選舉少,可是,翻查2004年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名單,當日港島區6個議席,只有6張名單參選,較今次補選名單更少,從這個角度出發,今次補選參選名單數目其實較2004年更多,煲呔稱今次參選人數少的說法,從這個角度看根本並不成立!如果2008年立法會選舉港島區少於8張名單,政府高官究竟見還是不見候選人? 好向西環交差 說來說去,煲呔無非找個藉口,把為葉劉拉票的做法「合法化」,好向西環交差!好像單仁日前收到投訴,有南海同鄉會會員指,日前他們開例會,席間有西環官員出席,原本這類同鄉會不時邀請西環中人出席,算是加強聯繫,怎知西環中人忽然叫他們多多支持葉劉,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個組織成員不少是九龍區的市民,又怎能支持葉劉?由此可見,西環中人肯定收到指示要全力撐她,不論是否與港島區有關連的團體,一樣「有殺錯,冇放過!」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6006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南華早報 EDT2 | EDT | By Jimmy Cheung |
2007-11-07 |
Chan's pledge to elderly sparks poll controversy Anson Chan Fang On-sang stirred fresh controversy when she pledged to become a patron of a volunteer group for the elderly and tried to secure donations for it during a vote-canvassing visit yesterday. But she quickly clarified that she only meant to consider the request for help after the Legco by-election. The Elections Ordinance prohibits any act to influence voters by offering, soliciting or accepting an advantage. The maximum penalty is a HK$500,000 fine and seven years' imprisonment. The controversy came when Mrs Chan visited the Retired Person Volunteers' Association in a community centre in North Point. Elderly people told Mrs Chan that the group was facing funding problems, and asked if she would become a patron. Mrs Chan agreed and said she would help look for donations. She said the elderly had contributed to society, adding that it was regrettable that rich people in Hong Kong donated much of their wealth to the mainland. She then appealed for votes from the elderly. When questioned, Mrs Chan denied she was offering advantages for votes. She also dismissed claims that she had breached the electoral law, saying she would help the elderly only after the election. "I'm not going to do that during the election period," she said. The controversy prompted her campaign office to issue a statement last night. "Mrs Chan would try to help the association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s members ... vote for her," her office said. It said she endorsed the association's objectives and therefore accepted the requests to become a patron and help seek donors.
Election observer Ivan Choy Chi-keung said Mrs Chan should apologise for the mistake. He said there was a prima facie case.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hether the advantage comes before or after the ballot," he said. "I don't think she has malicious intention. She just lacks common knowledge of elections. "Even if she wins the election, it will open her to legal challenge in the future. I think she should immediately come out and apologise."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27022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南華早報 EDT14 | EDT | Observer | By Chris Yeung |
2007-11-07 |
Legco by-election is Anson Chan's to lose Anson Chan Fang On-sang was serious when she played down her chances of winning her election debut as she kicked off her campaign, in September, for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She said she would not underestimate her rival, Regina Ip Lau Suk-yee. With less than four weeks to go to voting day, Mrs Chan's frank admission could not be closer to reality. Opinion polls conduc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 public opinion programme in the past week show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leading contenders has shortened to between 3 and 8 percentage poin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rgin of error an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ion polls in Hong Kong, the gap has become immaterial. To Mrs Chan and her campaign team, the amber warning light is on. It is usually said that pre-election surveys tend to underestimate the level of support for candidates backed by the pro-Beijing force. This is because their supporters are less inclined to reveal their preferences. Almost two months after Mrs Chan declared her intention to run, it is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race between the two political heavyweights could be much tighter than many people initially believed. There was a time when Mrs Chan was seen as a certain winner, but now even the optimists in her camp are not so sure. The dramatic change has come about not so much because of the strength of Mrs Ip's campaign, but the fundamental weaknesses in Mrs Chan's. True, the former secretary for security has played a smart game by, for instance, saying sorry to Hongkongers, when she announced her candidacy, for making inappropriate remarks in the process of seeking to push through the national security bill in 2003. Coupled with Mrs Ip's tactics of softening her public speeches and posturing, she has considerably moderated her hardline image. Although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say she has reinvented herself, she has certainly managed to convince some quarters of society that she has changed, or at least has made an effort to do so. Her universal suffrage model differs sharply from the package proposed by Mrs Chan and the pan-democratic camp, in particular over some critical details such as the nominating mechanism. Yet, she has succeeded in blurring the differences by pushing for universal suffrage in 2012 in her slogans. Overall, Mrs Ip has not conceded much to Mrs Chan in the popularity polls despite the supposed weak points in her campaign, including Article 23, universal suffrage and public image. In contrast, Mrs Chan has, ironically, suffered a steady loss of support during her campaign. She enjoyed a high level of popularity by playing the role of a dignified leader after retiring from the civil service. Yet, her public backing has been shrinking as her deeds and words are put to the test during the election campaign. However innocent it may have been, her decision to visit a hair salon after taking part in a pro-democracy rally last month gave some people the impression that Mrs Chan still lives in the past, as if she were still chief secretary. That perception only deepened when she revealed that she had pushed for Mrs Ip to be sidelined for the way she tried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ecurity bill. Pinning down Mrs Ip on the Article 23 fiasco will help consolidate the support of long-time pro-democracy voters. But it may not help Mrs Chan broaden her appeal to moderates. Results of the pre-election polls show she has so far been unable to turn her past record into an asset, and convince voters that it is relevant to their present and future. That will prove crucial, as the seat is Mrs Chan's to lose, not Mrs Ip's to win. Chris Yeung is the Post's editor-at-large. [email protected]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27030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2007-11-07 |
是否涉賄選法律界意見不一 根據《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任何人授予、承諾授予或顯示願意授予另一人利益,作為在選舉中投票予某候選人的誘因,即已屬於賄選。對於陳太向義工組織承諾協助籌款及為該會贊助,有律師認為已構成賄選的「表面證據」。但亦有大律師認為陳太的承諾並不實質,只能說是不恰當,但不能說是構成罪行 律師錢志庸認為,《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十一章列明,任何人提供利益,或承諾提供利益,無論利益是選舉期間或選舉後提供,均屬於選舉賄賂的一種。她認為陳太說會贊助該會,並且在同一場合拉票呼籲支持者投她一票,是「有表面證據,好大嫌疑違反法例」。 對於陳太只是承諾向一個非牟利團體捐款,作為會員的選民未必直接受惠,錢志庸認為分別不大,因提供該利益的目的亦是換取選票。 不過,大律師陸偉雄則認為,陳太所述的「贊助」很大程度不能說是提供利益,因為陳太並無說會提供多少金錢或其他東西作為贊助,因此她所承諾會提供的東西並不實質,不能說是代價。他又稱,即使「贊助」屬於提供利益,但由於陳太並無與選民達成具體協議,即「你投我票我便會贊助你」,因此提供利益與要求投票沒有直接關係,「距離違法還差很遠」。但他指出,競選期間陳太應避嫌,不應提出涉金錢利益的言論。記者蔡傳威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30034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成報 A07 | 港聞 |
2007-11-07 |
陳太助長者被質疑買票 【記者馮志諾報道】角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議席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到訪一個長者義工協會拉票時,答允出任該協會的名譽贊助人,又表明願替協會籌款。不過,民建聯質疑陳方安生此舉有「買票」嫌疑,該黨將會跟進。 民建聯批評時機不恰當 陳方安生昨到北角炮台山探訪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會內不少長者義工均向其「訴苦」,指由於該會沒有足夠的善長人士捐助,故欠缺交通費及購買禮物等資金,加上場地不足,故做義工也缺乏經費和資源。陳太聽後隨即答允願替該協會籌款,並會要求政府增加撥款解決問題,指出「其實經濟咁好,應該好多善長人翁、市民捐錢丫」!有長者義工則指,協會未能籌款的另一原因,是欠缺一位名譽贊助人,邀陳太出任名譽贊助人,陳太聽後遂一口答允。 不過,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批評,陳方安生在選舉期間理應避嫌,避免答允替拉票對像籌款,以免予人「買票」之感,民建聯會視乎事態發展再作跟進。陳方安生則解釋,選舉後才考慮任贊助人,相信不會扺觸選舉條例,其競選辦發言人亦澄清,陳太只一心幫助長者,絕無「買票」意思,答應任協會名譽贊助人亦不涉及任何承諾,並會在選舉完畢後才作定奪。 葉劉輕鬆面對港大論壇 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昨表示,未有特別為香港大學學生會週四舉行的論壇備戰,現心情輕鬆,她預料屆時會談及多方面議題,包括民主民生和經濟發展。除陳方安生及葉劉淑儀外,是次補選其餘六名候選人,亦包括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和何來。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29013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都市日報 P06 | 港聞 |
2007-11-07 |
陳太助團體籌款涉違規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到聖雅各福群會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拉票時,承諾會為該團體「籌一筆款項」,及成為該團體的名譽贊助人,以便他們籌款。陳太這做法,被質疑有牴觸選舉條例之嫌,但選舉事務處表示,不會評論個別情況。 根據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17章18條有關賄賂的條文定明:「任何藉提供、索取或接受利益以影響某人的投票選擇的行為,均受禁止。」 《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第11條定明:「任何人授予、承諾授予或顯示願意授予另一人利益,即屬提供利益」。陳太事後解釋,已向該團體表明,承諾籌款及做贊助人,都是選舉後的事,認為做法並不涉及違反競選條例。陳太辦公室發言人指,陳太已向該會重申,因覺得該會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 昨有百多名長者義工出席座談,有長者指,服務社區時經常遇到資源短缺,如沒車馬費及需自付購買物品。陳太承諾,會向政府提出增撥資源,及向私人機構為該組織籌一筆款項,引來全場歡呼及掌聲。 有長者又邀請她成為組織的名譽贊助人,以便他們能夠更容易籌款。陳太立即說:「得,我好樂意。」 該團體更要求陳太致電地區政務專員,要求對方允許該組織每週二,租用銅鑼灣社區中心禮堂舉辦活動。陳太也沒拒絕,表示會「友善咁傾呢個電話。」 據電視台最新的民調指,陳太的支持率有43%,對手葉劉淑儀有35%。 另外,由港大學生會舉辦的立法會補選論壇明日舉行,80多張公眾門票昨日已於半小時內派完,連同預留給該校師生及校友的座位,將會有500多人可現場觀看8名候選人的激辯。 屆時,每名候選人除有自我介紹及總結時間外,還設有2個互相答問,及台下觀眾發問環節。 候選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指,沒特別為論壇備戰,心情輕鬆,預料屆時會談及包括民主、民生和經濟發展等議題。陳太亦說,會就一系列議題進行操練。 其他候選人有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和何來。 (都市) |
|
文章編號: 20071107441002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頭條日報 P04 | 要聞 |
2007-11-07 |
陳太失言被質疑牴觸《選舉例》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被質疑拉票時失言。她昨到聖雅各福群會探訪長者義工時,承諾往後會贊助對方的活動,即被質疑牴觸《選舉條例》。陳太其後解釋,只會在選舉後才考慮當聖雅各福群會的贊助人,相信並無違例。 另外,補選首場公開辯論明日(八日)舉行,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稱,心情輕鬆,沒特別備戰。其他候選人包括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及何來等六人。 |
|
文章編號: 20071107904005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星島日報 A16 | 政治 | 大棋盤 | By 杜良謀 |
2007-11-07 |
陳太「好心」險再失言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能放下身段,身體力行,以六十七歲的高齡,參與勞心勞力的港島區立法會普選,精神可嘉。不過,在過去連串的選舉活動中,卻不禁令人懷疑陳太的政治智慧。先是「忽然恤髮」,之後自揭曾在退休後致電港府高層撤換當時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今次則在競選活動中,表明協助一個義工協會尋找捐款人及出任該會的贊助人,並希望他們能投票支持自己,實有違反選舉法例之嫌。 陳太過往在政府時經常給人英明神武的感覺,但復出參與立法會補選後,其政治智慧卻教人懷疑。先別說「忽然恤髮」和自揭曾於背後「插」葉劉,單是昨日她在拉票時,答允一個義工組織,協助尋找捐款人及願意擔任贊助人,已是極為不智 相信陳太即時答應擔任贊助人及為他們籌款,是出於一片好心,希望能協助這批有志服務社會的退休義工,無意為了選票而提供協助。問題是她當場答應協助籌款和成為贊助人,並呼籲他們投她一票,即使是在選舉後提供,籌款也不出於陳太的口袋,依然是有金錢的利益。作為一位前政務司司長,陳太竟然不識避嫌,其法治意識之低,實令人驚訝。 傷不少選民的心 更令人驚訝的,是泛民諸君竟然覺得「無問題」。若然事情發生在葉劉淑儀、民建聯或自由黨身上,泛民是否亦會用同一準則,認為「候選人幫助選民爭取權益,而不涉及選票交換,是正常做法」呢? 至於陳太批評不少港人因為「政治正確」而選擇把款項捐往內地,此番話相信亦會傷不少選民的心。事實上香港不少市民,因為內地的天災和教育問題,都樂於捐款貢獻祖國,當中包括不少退休公務員,陳太卻指他們的做法是「政治正確」,得罪選民之餘,亦令人覺得陳太未免過於「狹隘」。杜良謀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30032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明報 A04 | 港聞 | 立會補選 |
2007-11-07 |
長者義工盼「籌一筆款項」陳太允贊助被質疑違指引 角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昨日會見一班已退休的義工,有義工談及面對經費不足的問題時,陳太一口答應幫一班長者「籌一筆款項」;又有長者要求陳太「牽頭纜」做他們贊助人,陳太即說: 「得!我立刻答應!」。有學者質疑,陳太缺乏選舉智慧,而非立心不良,但礙於今次關乎直接的金錢得益,故有機會違反《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 陳太昨日出席一個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的座談會時,有長者向陳太訴苦,指因經費不足,連活動的車費都要自資,希望陳太建議方法增加資源。陳太回應說: 「一方面希望向政府提出多撥資源,另外如果有辦法,會幫你們籌一筆款項……這方面我願意盡一分力……不一定成功,但會盡力。」 之後向負責人澄清擱置承諾 另一名長者要求陳太「牽頭纜」做他們的贊助人,令他們易於籌集款項,陳太一口答應,並表示: 「得! 我立刻答應!我好樂意接受!我平日都做好多贊助!」臨離開前,陳太呼籲在場人士支持: 「希望你們12 月2日投我一票!」及後,陳太可能發覺自己作出了不恰當承諾,活動後向負責人表示要擱置承諾,她說: 「我已跟負責人說清楚,一切要等競選完,因為我不能觸犯競選條例。」陳方安生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昨日發表聲明,指由於覺得該會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成員是否選民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陳太陣營亦澄清,贊助並非以金錢形式,故不涉及金錢問題。 蔡子強促盡快道歉免訴訟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賄選通常是低調及秘密進行,陳太表達言論的場合太公開,相信並非立心不良或處心積慮,這是由於選舉常識及知識貧乏所致。他建議陳太盡快公開道歉,避免一場訴訟。 香港律師會理事葉成慶指要視乎陳太發表講話時的場合、前言後語、言談間是否明顯以這方法拉票,一切須交由法官決定。 《立法會選舉活動指引》第17.5 章列明, 「任何人以舞弊方式作出…… 向另一人索取或接受利益,作為影響其本人的候選人資格的誘因或報酬,或作為不盡最大努力促使其本人當選的誘因或報酬……」選舉事務處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情況。 其餘的候選人包括葉劉淑儀、柳玉成、李永健、蕭思江、蔣志偉、凌尉雲和何來。 陳方安生(中)會見一班退休義工,聽取他們的訴求及意見,但一時口快答應長者的贊助要求,及後她解釋已向負責人講清楚,暫時擱置贊助。(楊陽明攝)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左三),昨日偕同外傭僱主組織等約見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右一),要求撤銷外傭稅。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4024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am730 M04 | 新聞 | 左右大局 | By 李慧玲 |
2007-11-07 |
公屋宿一宵 葉劉淑儀選舉花招目不暇給:親自到的士站為當年冒犯言論向司機道歉,然後出動蘇絲黃、成龍力撐,最新搞作是到柴灣公屋睡一夜,說是體驗地鐵噪音。都是話題之作。 其實這些都不是新點子。演藝人效應不過是區議會層次,有哪一個參選人不曾用過?至於到公屋睡一夜,94年民航處處長樂鞏南到九龍城天台睡一夜感受啟德機場噪音,當時實在一新耳目,但現在是2007年,不能期望觀眾如我輩會有太大反應(全港有兩百多萬居民每夜都睡在公屋,有啥稀奇!)。類似甚或更大陣仗的騷,我們見識過太多。 但如此陣式,竟然已經成功突圍,在選戰上著了先機。陳太選舉陣營反省過沒有?不是葉劉做得好,只是陳太陣營做得太差。 有傳媒朋友跟我說,每天都會收到陳太陣營的採訪通知,不是「陳太到物物地點派傳單」、就是「陳太到乜乜地點派傳單」。永遠如是,只是改了時間、地點。難度真不能多花心思? 選舉就是選舉。沒有人可以逐一接觸逾60萬港島區選民,只能靠大眾傳媒推銷理念,發揚光大。 當葉劉淑儀到柴灣公屋宿一宵等等新聞持續曝光,公眾接收到的訊息絕不單單是關注噪音,而是參選人的全情投入。 (本文作者是商台黃昏節目「左右大局」主持人) |
|
文章編號: 20071107892000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am730 M04 | 新聞 |
2007-11-07 |
允贊助義工活動陳太疑違例急澄清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昨日出席退休人士義務工作協會座談會時,有協會成員反映該會資源不足,並希望陳太擔任該會贊助人,陳太曾表示願意贊助有關活動,被問及會否牴觸選舉條例時,她強調選舉後才考慮當贊助人,相信不會牴觸法例。陳太競選辦發言人其後澄清,指陳太認同該會的目標,故願意協助協會尋找捐款人,並已向該會重申有關活動值得支持,所以不論該會的成員是否選民,以及將來陳太是否當選,她都會致力協助該會。 另外,另一候選人葉劉淑儀昨日以匯賢智庫主席身份,與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會面,要求當局撤銷外傭稅。對於明日在港大舉行的選舉辯論,她指無特別為論壇備戰,但預料屆時會談及民主民生及經濟議題。其他候選人包括李永健、蔣志偉、柳玉成、蕭思江、凌尉雲及何來。 |
|
文章編號: 200711078920008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1 ---------- |
文匯報 A13 | 香港新聞 |
2007-11-07 |
柳玉成否認參選博宣傳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柳玉成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是次競選他會動用80萬元資金,該筆錢大部分來自自己過去兩年出售內地物業及投資股票孖展,又否認自己參選是為「博宣傳」,「只是希望為港島區選民提供多一個選擇,為打工仔發聲」。 柳玉成曾聯同四五行動成員舉辦遊行抗議,要求盡快落實普選,並曾參加2004年立法會九龍西選舉,惟因得票率低,5萬元按金遭充公,不過,他對於是次補選充滿信心,「應該有信心按金可以拿回來(即取得5%以上選票)」。 另外,候選人李永健、蔣志偉、蕭思江、凌尉雲及何來是日並無公開活動。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50207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2 ---------- |
信報財經新聞 P09 | 政策政情 |
2007-11-07 |
兩太備戰論壇各師各法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八名候選人,明天將出席在香港大學舉行的候選人論壇,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與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將首度碰頭。據知,陳太非常期待出席由母校舉辦的論壇,她昨晚更與十人智囊展開長達三小時的訓練,預料在論壇上將主力談及自己的民主信念及香港的核心價值,特別希望引發大學生對民主及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關注,以「做回自己」面向群眾。 曾特訓公民黨特首候選人梁家傑的著名導演張堅庭表示,以辯護技巧計,葉劉較陳太優勝,然而,陳太卻較葉劉更有親切感。他認為,陳太應將辯論昇華,讓群眾知道她出來參選,不是代表陳方安生,而是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葉劉則應減少搶白,多些聆聽,避免顯露「嘴藐藐」的弱點。 陳太:一切問題都會操練 對於明天舉行的選舉論壇,陳太表示,一系列的政策問題都會操練,並特別為港大學生可能會問的問題作準備。至於會否擔心自己在八個候選人中不及葉劉出眾,陳太回應表示,相信大會的安排對每個候選人都會公平。 據知,陳太昨天與十人智囊團會面,就論壇作準備,但智囊均認為,陳太應該「做回自己」,更多表達自己的想法,特別是陳太個人也很希望與學生分享她對民主的信念及香港的核心價值。 智囊認為,由於時間所限,辯論的形式又不同,陳太要同時面對多名候選人,與今年年初行政長官選舉的單對單的辯論形式有別,因此他們並無安排模擬訓練。他們也預計陳太將要回答不少問題,但由於陳太只有兩次發問機會,因此屆時的情況也非陳太所能控制,最重要是做好心理質素。 葉劉:保持心情輕鬆應戰 葉劉淑儀昨午出席華都獅子會活動後表示,無特別為明天的論壇備戰,強調會保持心情輕鬆及足夠的睡眠。她指出,沒有預備任何金句,將以一貫作風和處事態度去應付論壇。她又表示,屆時會談及大學生關注的議題,包括雙普選、民生及經濟發展等。 問及有否諮詢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或者前成員程介南的意見時,葉劉直指好久沒有與曾鈺成見面,而由於程介南是匯賢的公關顧問,有與對方接觸。 葉劉其後又聯同外籍傭工政策關注組召集人周潔冰、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羅軍典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進行長達兩小時的會面。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表示,葉劉今日不會留在家中閉門訓練,會如常出席選舉活動,並與競選辦人員開會準備論壇事宜。 程介南接受查詢時表示,相信葉劉明天會有充分的準備,認為對方在政策範疇方面已經相當熟悉,尤其是二十三條的事宜。他承認,曾提供策略意見,但拒絕透露詳情。 張堅庭提「忠告」 張堅庭認為,陳太應提升多一點感情,主動一點,並可透過「story telling(說故事)」方式,例如引用聖雄甘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等故事,說出內心的感覺,讓群眾知道她出來參選,不是代表陳方安生,而是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他又認為,葉劉則應減少搶白,多些聆聽及點頭,不要顯得太過主動,避免顯露「嘴藐藐」的弱點。 論壇將於明天下午五時至六時四十五分進行,由一名主修政治及法律的學生主持。各候選人將有三分鐘時間自我介紹,之後每名候選人有兩次發問機會,第一次由所有候選人輪流回應,第二次則可指明一名候選人作答。之後再會由主持抽籤選出十名現場觀眾發問。 學生會副會長曾皓謙表示,多家電子傳媒機構,包括香港電台、無線、亞視、有線和now都已表明會現場直播。現場觀眾方面,學生會已透過網站安排二百五十名港大學生、五十名港大教職員、三十名校友、五十名其他院校師生,以及五十名公眾人士出席。另外,每名候選人可帶同十名助選團成員到場。 其餘六名候選人包括李永健、蔣志偉、柳玉成、何來、凌尉雲及蕭思江■ |
|
文章編號: 200711073910043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3 ---------- |
蘋果日報 E09 | 名采論壇 | 頂級頂肺 | By 陳也 |
2007-11-07 |
補選無火
葉劉與陳太碰頭,話題離不開兒女經,兩位阿太,雖然命運各異,人生起伏高低拐個彎來到這個關口,政見姿態縱使很不一樣,事業鬥心強人本色倒很一致,對照顧家庭的睇法,看來並無分歧。女高官習慣送子女到外國留學,這一點兩位阿太並無兩樣。雖然回歸了,商界開始把子女送到北京「學習」漸成風潮,在官場裏,倒還是處於「英超」世代,美加澳洲僅次。勇於接受國家愛國教育的高官子弟,暫時仍屬極少數。別說高官,就是民建聯中人,也開始成批成批把新秀保送牛津學習,大手筆美化粉飾他們的學歷。送回大陸進修嘛,裝身效果肯定比不上浸外國勢力的鹹水,這一點取捨,當然不關乎漢奸不漢奸。外國學府的勢力,老早已經把干預之手伸展到大中華地區,直接介入教育界了,為子女報讀的香港家長,早晚就是press for一張半張外國名校的取錄證明,假如校長讓她們的寶貝兒子免考,優先進入史丹福大學,代價是要她們公開表示杯葛明年北京奧運,擔保這些家長二話不說就應承了。講真,香港人緊張港股直通車的,遠比奧運為多。這次補選也未有人以奧運做宣傳,二打六八個候選人裏面似乎除了何來,冇人有運動細胞。何來缺錢沒法讓女兒繼續念國際學校,被迫輟學在家,兩位阿太背景跟她差距太大,一個墟式辯論,只會各有各講,難以擦出火花。一心想睇一場搞局罵街混戰的人,早抖罷啦。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6032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4 ---------- |
南華早報 EDT2 | EDT | By Jimmy Cheung |
2007-11-07 |
Candidates make final preparations ahead of tomorrow's televised debate Anson Chan Fang On-sang has stepped up efforts in preparing for her televised debate tomorrow with Regina Ip Lau Suk-yee and other candidates in next month's Legislative Council by-election. All eight candidates have promised to attend the debate organis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udent Union on the campus tomorrow afternoon. Mrs Chan said yesterday she had strengthened her efforts over the past few days and was better prepared for questions.
Asked if she was worried about becoming the common target of her opponents, the former chief secretary replied that the organiser would treat every candidate fairly. Mrs Ip said she had not had any special coaching for the debate. She said she would continue with her present style and felt relaxed about the event.
Each candidate can pose one question for all candidates to respond to. Each candidate can then choose an opponent and ask a specific question. The student union's external vice-president, Kenneth Tsang, believed there would be verbal fireworks between the candidates. He rejected suggestions that the debate would be unfair to Mrs Chan if she was targeted by the others. She can make use of the opportunities to defend and strike back. He said Jimmy Siu See-kong had decided not to ask questions, saying the decision was part of his election tactics. Mrs Chan will today meet her supporters in the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o exchange views on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during an informal meeting called Professionals for Anson. Copyright (c) 2007.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Publisher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270200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5 ---------- |
大公報 A08 | 港聞 |
2007-11-07 |
八候選人明論壇交鋒 葉劉:輕鬆面對民生經濟民主話題 角逐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議席的八位候選人,明天將在港大學生會論壇首次交鋒。候選人之一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形容心情輕鬆,她預料屆時話題將圍繞民生經濟等,希望能就學生感興趣話題展開有趣問答。本報記者張雪洲 對於出席首次候選人公開論壇,葉劉淑儀形容心態輕鬆,「訓好啲,睡眠充足,精神就會好啲。」她說今次出席港大學生會論壇,未做特別準備,會堅持一貫處事作風,輕鬆以對。她說,由於現場設多個問答環節,難以預料具體話題,但相信會圍繞一些學生關注的話題為主,如民主、民生、經濟發展等做些準備。至於「雙普選」等話題,她說也應是大學生關心所在,自己都會認真準備。 電視現場直播 港大學生會明天主辦的論壇中,候選人將進行公開辯論,加之電視現場直播,被外界視為施展競選形象的絕好時機。現場共分五環節進行,包括三個問答環節,分別是主持抽出一位候選人向其他候選人發問、各候選人向其他候選人發問和現場觀眾發問。葉太認為,論壇形式公平,為每位候選人提供均等機會,「八個候選人平等對待,機會均等,不會為集中一兩個競爭對手做特別準備。」 安排觀眾發問 葉太昨天出席一個午餐會時談及「領袖模式」,被問及如何評價自己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領導模式」,她不置評論,只表示兩人屬於「不同風格」。她有感自己今次參選立法會,許多舊公務員同事和朋友都無償幫手,相信已是對其為人的最好評價。 至於明天的論壇,其「智囊團」成員會否幫手出謀劃策時,她表示,已經有一段時間未與民建聯曾鈺成見面,因其忙於區選事宜,另一位核心人物程介南則因是匯賢智庫公關,平日見面較多,但都不會特別做策略準備。 葉陳風格不同 另外,葉太談及曾有高級公務員向她反映,局長和公務員責任不清,不適應問責制,期望政府釐清兩者責任。她表示現時社會逐漸開放,政府亦應該「睇闊啲」,香港可借鑑日本、英國等公務員制度穩定國家的經驗,進一步將公務員和局長職責明確分工,而公務員亦應轉變舊有價值觀,瞭解不同級別官員在問責制度下的職權界限,不需要做過多擔心。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20045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6 ---------- |
蘋果日報 A08 | 港聞 |
2007-11-07 |
兩太積極備戰明日辯論
【本報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明天將於香港大學學生會舉辦的選舉論壇首度碰頭,兩位最矚目的候選人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及前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近日已積極備戰。陳太專注操揀學生們最有機會提問的問題;葉太則確保要有充足睡眠;兩人都希望在首場戰事打出漂亮一仗。 陳太昨天探訪老人院後坦言,正積極為選舉論壇做好準備,指出「有一系列嘅問題,我都會操練一嚇;特別係諗一諗香港大學啲學生有啲乜野問題發問,同埋其他候選人會發問啲乜。」問及屆時會向葉太提問甚麼問題時,陳太大賣關子,笑稱「答問大會那陣時睇嚇啦。」陳太不擔心與葉太會被其他候選人針對,相信大會公平對待所有候選人。 葉太:訓好啲 葉太的備戰方式則有所不同,她昨天出席獅子會午宴後向記者稱,近日會確保「訓好啲、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輕鬆」,強調出席論壇時會保持一貫處事作風,相信學生們屆時會向她提問有關民主及民生的問題。她指很久沒有與民建聯前主席曾鈺成會面,暗示沒有向曾請教辯論技巧。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60016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7 ---------- |
蘋果日報 A23 | 專欄專論 | 隔牆有耳 | By 李八方 |
2007-11-07 |
隔牆有耳:妹妹畫心贈陳太
陳太決定參選後日日企街派單張,佢話每次落區都有唔同體驗、驚喜,日前佢去到置富一間酒樓,大部份茶客都好熱情接佢嘅單張,突然有個幾歲大嘅細路女走埋佢身邊,送咗張畫畀陳太。陳太喺自己個blog度話,呢張心意卡係用鉛筆喺白紙上畫, 畫咗佢個選舉標誌「心心」,同一個有「四萬」笑容嘅人像。呢位小妹妹叫黃朗程,陳太話佢喺卡上寫咗支持說話,令佢不禁由心底笑出嚟。陳太話黃朗程小妹妹嘅支持令佢驚喜,年紀細細就咁有創意更令人欣慰,令佢覺得應該更加努力,讓下一代可以生活喺一個更好嘅香港。陳太似乎好鍾意呢張心意卡,貼咗喺競選辦牆上打氣。 |
|
文章編號: 200711070060061 |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8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7)。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