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公報 A11 | 港聞 |
2007-11-03 |
李慨俠有破產令未符資格立會補選八人獲確認 【本報訊】選舉事務處表示,已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遊艇教練李慨俠被裁定提名無效,並不符合法例要求的參選資格。李慨俠不服有關決定,決定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早前共有九人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選舉事務處昨日表示,八名已報名參選的人士已經全部獲確認為候選人,分別是匯賢智庫主席葉劉淑儀、退休公務員陳方安生、大律師李永健、義工何來、律師蕭思江、工人柳玉成,以及公司董事蔣志偉、凌尉雲。另一名已提交提名表格的李慨俠則被裁定為提名無效,其原因是有破產令在身,故不符合法例要求。 另外,選舉管理委員會今日將為參加補選的候選人舉辦簡介會早上十時開始,在港島西灣河太安街二十九號東區法院大樓十一樓東區民政事務處會議室舉行。在簡介會後,選舉主任會以抽籤方式,決定候選人在選票上的排名次序。 補選將於十二月二日進行投票。當選的候選人將會填補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一個議席空缺。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2006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 ---------- |
文匯報 A20 | 香港新聞 |
2007-11-03 |
立會補選 8人提名有效 【本報訊】(記者 徐海煒、溫瑞麟)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的選舉主任已裁定8名人士獲有效提名,正式成為是次補選的候選人,而在補選提名最後一天遞交提名表的遊艇教練李慨俠被裁定不符參選資格。選舉管理委員會今日會舉行候選人簡介會並進行抽籤。 12月2日投票8人爭一席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將於12月2日進行投票。當選的候選人將會填補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1個議席空缺。 8名被確定獲有效提名的候選人包括:匯賢智庫理事會主席葉劉淑儀、大律師李永健、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落馬州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中國工黨」的柳玉成、「港人民權民生黨有限公司」的蕭思江、報稱職業為董事的凌尉雲及「本土行動」成員何來。 選管會主席彭鍵基會於今日上午10時主持簡介會,為8名候選人簡介在進行競選活動時應該注意的重要事項,介紹有關選舉安排,而選舉主任會於會後以抽籤方式,決定候選人在選票上的排名次序,以及分配指定位置予他們展示選舉廣告。而有關候選人的名單連同其經抽籤決定的候選人編號將於稍後在憲報刊登。 李慨俠被裁定不符資格 被選舉主任裁定不符參選資格的李慨俠稱,自己接獲選舉事務處通知,指他的提名表格中部分提名人的簽名有問題,故以提名人數不足為由不接受他參選。他昨日下午就此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要求法院處理他的參選資格問題。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5009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 ---------- |
星島日報 A15 | 政治 |
2007-11-03 |
李慨俠出局立法會補選餘八人 選舉事務處昨天宣佈,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選舉主任已裁定八名人士獲得有效提名,成為補選的候選人。在提名期最後一日才遞交申請表格的前西北航運創辦人李慨俠,被裁定沒有足夠有效提名人,不獲批准為候選人,他已提出司法覆核,打算推翻處方的決定。 李已提司法覆核 現時屬於破產人士的李慨俠,於遞交報名表格時曾指自己被香港的「司法毒辣」逼害至破產,故希望藉選舉為市民伸冤。 李慨俠昨連同兩名支持者到高等法院入稟。他表示,自己已獲一百零八名人士提名參選,不明白為何選舉事務處會拒絕其申請,相反,他質疑其他參選人的提名人是否在同意下親筆簽署,故他提議處方應在提名人簽署後,再致電提名人進行核實,或在公開刊載相關公告三天後確認無人反對,否則申請便應視作無效。 獲得選舉事務處確認的八名補選候選人,包括葉劉淑儀、李永健、陳方安生、蔣志偉、柳玉成、蕭思江、凌尉雲及何來。 案件編號︰憲法及行政訴訟一二八──二○○七。記者黃司慧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3008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3 ---------- |
文匯報 A20 | 香港新聞 |
2007-11-03 |
陳老太再挑23條 自爆離任干政建議炒葉太 學者:反對派圖藉政爭煽選情 【本報訊】(記者 明言)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參選者陳方安生再挑起有關《基本法》第23條的立法問題。她公開稱,自己曾於離任政務司司長後,向「特區政府高官」建議,指當時擔任保安局局長、是次補選的另一參選者葉劉淑儀推銷23條立法「效果非常不理想」,如果不能說服她改變其推銷手法,應將之撤換。 葉劉淑儀說,沒有聽聞過有人曾提出這樣的要求。被問及為何對手選擇在這個時候舊事重提,是否對方的選舉策略,葉太表示,「這應由選民作出判斷」。而有學者直言,陳方安生重提23條立法,顯示反對派有意集中議題以突出「雙太」的分別,以激起競選氣氛,惟市民早已掌握23條事件發展,立場也很清晰,加上選戰因「古怪」參選人不少而成亂局,故相信反對派想進一步「發酵」23條影響力的策略不會奏效。 陳方安生昨日在香港電台《Backchat》稱,自己在離任後曾致電予一名政府高級官員,指稱葉太推銷《基本法》23條的手法有問題,並建議如無改善,應由其他人取代她的工作;又聲言自己曾向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要求,以白紙草案的方式推出《基本法》23條立法的諮詢,讓市民有更好的基礎明白有關的立法內容。 葉太回應指,有關「撤職」之說她聞所未聞,而「如果我上司認為我應該撤職,我會尊重決定」,並重申決定不採用白紙草案不是她的個人決定,而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 蔡子強料重提23條收效不大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指,補選戰進入最後1個月的倒數階段,「兩太」的競選策略亦與前不同:葉太作風貫徹,參選至今保持低調作風,務求不會築起對立面。正如早前民主黨李柱銘的「奧運言論」風波,她表現得非常聰明及回應得體,強調外界不要上綱上線,有關取態反而有助葉太爭取中間游離票。而陳太箍完中產票後,近期明顯向「基層政策傾斜」,希望拉攏基層選票。 料投票前「陸續有來」 不過,蔡子強坦言,陳太以往立場模糊,直至臨近選戰,才希望突出自己與葉太的分別,所以先斬釘截鐵說支持2012年雙普選,但葉劉淑儀同樣支持2012年普選,陳太未能成功突圍,於是近日轉移重提23條事件來狙擊葉太,而他認為此舉收效不大:「各階層的市民對23條議題早已經消化,有人會原諒葉太,有人會不原諒葉太,但無人會因為不清楚事件,而對葉太有重新的判斷。」 蔡子強預期,反對派在未來1個月會繼續搞政治議題以突出陳太,但隨著多名低知名度的候選人出現,使選戰變成鬧劇,兩太對決的氣氛淡薄,「現時參選人這麼多,集中兩太的電視辯論也很難舉行,陳太會更加難再發酵政治議題」。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5008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4 ---------- |
香港經濟日報 A17 | 港聞 | 港島補選 | By 洪翠蘭 |
2007-11-03 |
陳太退休 曾促高官換葉太 不滿推銷23條手法 學者指不恰當 參加立法會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爆料」說,當她退休後,曾在03年致電一高官,批評當時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若不改變推銷23條的方法,便「需要撤換」。有學者指,陳太用非正式渠道影響高官任命,並不恰當。 葉太稱不知情 特首辦拒回應 據知情者透露,當年陳太致電的高官,正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特首辦公室昨日被問及此事時,以不回應候選人言論為由,拒絕回應。 陳太補選的對手葉劉淑儀則回應表示,不知道陳太曾提出撤換自己的要求,又稱:「如果她認為我應該撤職,當然要我上司來決定。如果我上司認為我應該撤職,我會尊重這個決定。」 「幕後做工夫」 反23條未現身 兩位前女高官的官場恩怨,昨日再次被揭起。陳太昨接受香港電台英文節目訪問時,被問及為何當年未有現身反對23條立法的「七一大遊行」?她解釋:「相信在幕後做工夫更好。」接著,陳太「爆料」說,自己01年退休後,03年曾致電一高官,批評當時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推銷23條的方法,完全不能收效,並建議「若葉太態度不變,需要撤換」。 求董推白紙草案 最終無實行 陳太又表示,在一次與前特首董建華的會面中,也要求他就23條立法,制定白紙條例草案,「令市民更清楚為這條具爭議的條例立法,其背後理念。但政府最終並沒有這樣做。」 被問及為何陳太選擇在此「爆出」此事,葉太說:「應該由選民自己判斷啦!」 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陳太向來予人立場模糊的感覺,「今次這樣做,是為突出自己與葉劉淑儀的分別」,以凸顯自己在23條的鮮明立場。但他認為這種做法「並不恰當」,因為陳太既已離開政府,便不應以這種非正式的渠道,影響高官的人事任命,又稱:「她可就任何政治問題,發表政見,但這已超越發表政見的範圍。」 ﹏﹏﹏﹏﹏﹏﹏﹏﹏﹏﹏﹏﹏﹏﹏﹏﹏﹏ 陳太致電高官撤換葉太事件 已退休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致電某政府高官(據知當時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葉劉淑儀推銷23條的方法,完全不能收效,如果對方不改變態度,需要撤換。」 葉太學者回應 前保安局局長葉太︰尊重上司決定 「我不知道她曾提出要求撤換我。如果我上司認為,我應該撤職,我都會很尊重這個決定。」 ----------------------------------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走後門不恰當 「既已離開政府的崗位,以這種非正式、後門的渠道,影響高官的人事任命,做法並不恰當。」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30009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5 ---------- |
香港商報 B01 | 香港新聞 |
2007-11-03 |
陳太爆掛官後仍插葉劉 【商報專訊】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之一的陳方安生,昨早在接受電台訪問時,竟自爆「不在其位」,仍然「插」當時負責推銷23條的保安局局長,她目前在補選中最大對手葉劉淑儀的內幕。 葉劉淑儀回應時稱,這是一個怎樣的策略,由選民判斷,她不會作出評論。 不滿葉劉推銷23 條手法 陳方安生早上接受港台英文台節目訪問時透露,在她離開政府2年後,因不滿當年負責推銷23條立法的葉劉淑儀手法不能收效,曾致電1名高官,建議由其他人取代葉劉負責推銷工作。 她又稱,當時亦曾要求當年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就23條的立法,制訂白紙條例草案,令市民清楚知道條例背後的理念。 葉劉:選民判斷 不予置評 葉劉淑儀回應說,在推銷23條立法時,不知道陳太曾致電1名高官,建議由其他人取代她負責推銷23條。她說,即使有這樣的需要,都是由她當時的上司提出。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1033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6 ----------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 立會補選 |
2007-11-03 |
指23 條推銷手法不當陳太:03 年促高官換葉太 立會補選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陳方安生透露,在2003年社會不少人對《基本法》23 條立法非議之時,她曾致電一名政府高官,直指當時負責推銷的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推銷手法不當,促請政府換人。最終政府沒有接納陳太的建議。 陳太的競選辦表示,陳太不會公開該高官的身份,亦不肯評論該高官是否時任政務司長曾蔭權。 葉太:換人應由上司決定 葉太回應此事時,說對此不知情,但認為若有這樣的需要,應由她的上司決定,而非陳太決定。 陳方安生昨日接受港台英文台訪問時,被主持追問她為何沒有出席03 年的七一大遊行爭取普選,至05 年底的政改遊行才首次上街。陳太回應說,03 年時,距她辭職只有兩年,故不方便出席遊行。 「辭職兩年不方便遊行」 但她透露,自己當時也有在背後做工夫,例如她曾要求前特首董建華,就23 條立法推出白紙草案。她說:「一次與前行政長官會面中,要求他就《基本法》23 條的立法制訂白紙條例草案,令市民清楚瞭解這富爭議的條例,以及讓政府立法時加入市民關注問題,但政府最後沒有這樣做。」沒有白紙草案之餘,陳太亦感葉太推銷23 條的手法不當,她遂致電一名政府高官建議換人。她透露: 「政府推銷23 條時,我曾致電一名高官,指葉劉淑儀推銷23 條方法不恰當,若葉太不改變其推銷手法,應由其他人接替她的工作。」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陳太自爆曾建議政府高官換人,是「不恰當行為,惹人反感」。他估計,陳太致電的高官必定較葉太高級,而他相信,陳太不會聯絡當時正向公務員「開刀」的財政司長梁錦松,最有機會是曾蔭權。他認為,當時陳太餘威尚在,在政府內仍有一定人脈網絡,這可以說是施壓。 陳方安生接受電台訪問時,透露在2003 年感葉太推銷23 條手法不當,曾致電高官建議換人。(資料圖片) 葉劉淑儀昨日出席中大崇基學院的演說時,拒絕評論「六四」立場,只表示當年「好激動」, 「明白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裂痕」。(曾國宗攝)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40346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7 ---------- |
明報 A06 | 政情 港聞 |
2007-11-03 |
李慨俠提名不足補選剩8候選人 報稱任職遊艇教練的李慨俠,昨日接獲選舉事務處通知,指他日前提交的有效提名數目不足,故被裁定不符合參選資格,令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減至8 人。 李慨俠表示,已入稟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另外,因未能繳交5 萬元按金而無法報名參選的「巴士阿叔」陳乙東,昨日到東區法院大樓外抗議,不滿當局選舉事務處不接納其提名。 另外8 名已確認為候選人包括陳方安生、葉劉淑儀、李永健、何來、蕭思江、柳玉成、蔣志偉和凌尉雲。各候選人今天會抽籤,決定在選票上的排名次序。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40347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8 ----------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
2007-11-03 |
陳太:當年要求換走葉劉
【本報訊】參選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當年推銷23條手法,引起市民強烈不滿,更觸發50萬市民於03年7.1上街。同樣參加今次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透露,她退休後曾致電一名政府高官,指葉太推銷方式沒有效,若她不肯改變推銷手法,建議找其他官員取代。 葉太則指對此不知情,而且若要以他人取代也應由她的上司提出,並非陳太。 見推銷23條手法有問題 陳太昨日接受港台英文台訪問時,被問到為何未有參加03年的7.1大遊行,陳太解釋,這是由於她當時剛離開政府不久,而由於見到政府推銷23條手法有問題,她曾在與前特首董建華的會面中,要求他就23條立法時,制訂白紙條例草案,令市民清楚知道這條富爭議條例背後的理念,也可以顯示政府重視市民的關注,可惜董建華最終未有接納建議。陳太又透露,曾致電一名政府高層官員,指當時擔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太,推銷23條立法的方式,不能爭取市民支持,如果葉太不能改變推銷手法,她建議由其他人取代葉太的工作。"……the way Regina was going about selling Article 23, was totally counter-productive, that if she could not be persuaded to change her ways, then she should be moved aside, and somebody else should do the job."據瞭解,陳太所指的高層官員,正是當時任職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特首辦昨日接受查詢時表示,不評論事件。葉太出席一個拉票活動後,回應陳太時說,她對這一切全不知情,不知道陳太曾建議政府高層以其他人取代她推銷23條,葉太又強調,即使有需要換人,應該是由她當年的上司提出,至於沒有用白紙草案方式諮詢公眾,葉太說曾聽過有關訴求,但決定不採用白紙草案,並非她的個人決定,那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至於陳太重提舊事,是否選舉策略,葉太稱由選民判斷,她不會作出評論。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6001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9 ---------- |
香港經濟日報 A17 | 港聞 | 港島補選 |
2007-11-03 |
補選報名遭拒 李慨俠提覆核 8位參選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人士,獲選舉事務處確認為正式候選人,最後報名的遊艇教練李慨俠,被裁定有效提名人數不足,不接受其報名。 促8候選人 致電提名人核實 李慨俠即時前往高等法院,就有關決定提出司法覆核。他指,現時選舉制度,根本無法證實候選人的提名人,是否親自簽署提名表格,任何人均可在選民登記冊,抄下資料,再假手他人代簽。 他強調,自己的108個提名人,全部均是親自找他們簽名,要求法庭取消所有候選人的提名人資格,重新致電提名人,以核實他們是否同意簽署。 葉太憂惹聯想 不赴六四集會 此外,參選者之一的葉劉淑儀昨出席中大崇基書院周會。有學生提問時質疑葉太,為何稱因自己是名人,就不會出席六四燭光集會? 葉太回應說,在任政府期間,負責保安政策,處理過不少遊行示威;若果現時參加燭光集會等較敏感的活動,可能向外界傳遞很多信息,又說:「任何一件事、一句話都會引起好多聯想,其他候選人或者高官,相信都會如我一樣有類似考慮。」 雖然葉太當年前往中大推銷《基本法》23條時,學生曾向她送上「精忠報國」的錦旗作諷刺,但她說:「無將那件事放在心上。」又指早在半年前接獲中大邀請出席周會,並無藉機爭取學生支持,或介紹政綱,因此不能之為競選活動。 相關文章: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300100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0 ---------- |
新報 A08 | 政情 |
2007-11-03 |
陳太爆曾建議政府炒葉劉 【新報訊】港島立法會補選共有8名候選人,候選人陳方安生昨日接受訪問時披露,當年退任後眼見推銷23條立法的效果不理想,曾致電一名高官,建議撤換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的職位,另覓人選推銷23條立法。至於這名高官究竟是否現任特首曾蔭權,她未有透露。葉劉淑儀回應表示,不知道陳太曾提出有關要求,如當時上司有這決定,自己會尊重。 問到陳太這時重提往事,葉太稱這是甚麼的一種策略,應由市民來判斷。 至於陳太當時提出要求政府推出白紙草案,葉太指政府過去較少推出白紙草案,自己亦有聽過有關訴求。 葉太稱,決定不採用白紙草案,是特首會同行會的決定,不是她個人決定。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昨日表示,遊艇教練李慨俠的提名被裁定無效,並不符合法例要求的參選資格。李慨俠表示,選舉事務處回覆自己有效提名不足,他指將會到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她亦有致電當時一名政府高官,指出葉劉淑儀的推銷23條手法,不能收效(counter-pro-ductive),並指相信葉太不會改變推銷方法,故惟有撤換她,另找其他人負責相關工作。 葉太自比「好努力的龜」 葉太昨日接受中大崇基學院邀請,與1500多名師生討論「多元參政」。有學生問及她是否有興趣當特首,葉太指「呢個問題不敢答也不敢諗。現在我是一個候選人,立法會補選仍然落後,是一隻好努力的龜」。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330051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1 ---------- |
星島日報 A02 | 要聞 | 頭條 |
2007-11-03 |
自爆不滿舊下屬推銷23條手法 陳太致電高官叫撤換葉劉 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昨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主動透露自己曾於○三年致電政府高官(當時陳太已退休),指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處理廿三條手法得到的效果適得其反,建議將她撤換(movedaside),改由其他人做推銷工作。葉太表示,不知道陳太當年曾提出撤換她,並拒評陳太重提舊事的用意。 記者:潘淑麗 陳太昨日早上接受香港電台英文時事「烽煙」節目。有聽眾致電予她詢問她當年離職的原因。陳太指,當年的特首董建華推行高官問責制,她認為此舉會影響公務員架構而反對;惜最終遊說無效而辭職。聽眾續追問及陳太為何在○三年沒有參與七一遊行,陳太指當年已離開政府兩年,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在幕後做工夫。 曾促董伯制白紙草案 陳太透露當年做了兩件事:其中一件是,當年曾致電一名政府高官,指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推銷廿三條立法的方式不能收效,需要由其他人取代她。「我打電話給一名政府高官,指出葉劉淑儀處理廿三條立法的手法,得到的效果適得其反,假如她不能改變她的手法,她應該被撤換,由其他人取代她的工作。」(英文原文:IrangupaveryseniorgovernmentofficialintheHongKonggovernment,andIsuggestedtohiminthatthewayReginawasgoingaboutsettingarticle23wastotallycounterproductive,thatifshecouldnotbepersuadedtochangeherways,thensheshouldbemovedasideandsomebodyelseshoulddothejob.)另外,在一次與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的會面中,要求他就《基本法》廿三條的立法,制訂白紙條例草案,令市民清楚知道這條富爭議的條例的真正內容,也可以作為基礎,令市民知道政府重視他們的關注,但政府最終沒有這樣做。 未料到田少退出行會 對於當年有五十萬人上街遊行,陳太指這個局面她是預料得到的。她表示,政府在立法時曾作出相當程度上的讓步,但所作出的讓步並不足夠。「這些(讓步)完全是肯定地、不足夠表達,對根本自由被侵害的關注。」陳太並指當年政府過分有信心可以得到親建制派民建聯的「鐵票」,亦估計不到自由黨黨主席田北俊最後會退出行政會議。 葉回應:應由上司決定 對於陳太的言論,葉太回應說:「我不知道有人提出這個要求,如果她認為我應被取代,應該由我上司決定;如果我上司認為我要被取代,我會尊重他的決定。」就陳太指曾要求以白紙草案方式推出廿三條立法的諮詢,葉太回應表示曾聽過有關訴求,但最終決定不採用白紙草案,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的決定,而不是她個人決定。至於陳太為何選擇在選舉時提及當年的事,葉太表示這是一個怎樣的策略,由選民判斷,她不會作出評論。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3001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2 ---------- |
星島日報 A02 | 要聞 |
2007-11-03 |
高官是誰?董伯否認 陳太指自己曾致電「政府高官」,要求撤換葉太,究竟這位「高官」是誰?陳太沒有披露。官場中人估計,當時葉太的上司只有特首董建華和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因此,陳太所指的「高官」,極可能是其中一人。 本報昨天向特首辦及董建華辦事處查詢,特首辦發言人回應說,特首不會就立法會補選候選人的言論回應。董建華辦事處則表示,董生當年並沒有收到陳太有關撤換葉太的建議。 退休高官稱做法「奇怪」 一位退休高官估計,陳太所指的「高官」極可能是曾蔭權。他認為陳太的做法「唔係好正常」。因為陳太作為前高官,一定明白政府的運作方式,當時廿三條立法已是如火如荼,根本不可能陣前易將,但陳太仍然提出這一建議,這只能說明,她真的非常不喜歡葉劉淑儀。陳太作為退休高官,致電現任官員談及人事問題,也非常奇怪。 陳太與葉劉淑儀的恩怨,早於她未退休時即已種下。葉太早前亦曾公開透露,當年她署任保安局局長一年後,正常應升正D8,但卻受到陳太阻撓。陳太當時給她的理由,是她野心太大,以及她說前保安局局長黎慶寧的壞話。她指,陳太的理由「莫名其妙」,又指自己與黎慶寧關係友好,不明白為何陳太有這指控。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3001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3 ---------- |
蘋果日報 A04 | 要聞 |
2007-11-03 |
參選遭拒李慨俠申請覆核
【本報訊】報名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遊艇教練李慨俠,昨收到選舉事務處通知,指其部份提名人簽名有問題,致提名人數不足,參選資格不獲接納,李慨俠下午隨即到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圖),質疑其他報名人士提名簽名真偽,又指選舉制度容易造成舞弊,要求法庭推翻有關制度。 李慨俠認為,「提名人簽署制度」有問題,選舉事務處只要求合資格的提名人簽署中、英文名及身份證號碼便可,根本不能確認有關簽名是否得到提名人同意而簽署,他指現有選舉制度容易造成舞弊,質疑會有人冒簽名。他在入稟狀中註明「必須取消所有提名資格」,要求處方就所有提名人簽名進行電話核對確認。 案件編號:HCAL128/07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6001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4 ---------- |
蘋果日報 A20 | 論壇 | 探針 | By 曾志豪 |
2007-11-03 |
探針︰八人競選也不等於胡鬧
港島補選有八個參選人,比起預期多了六個,就因為多了幾個,引來學者激烈批評,稱之為「鬧劇」,甚至提議要加高提名門檻、改變「公平選舉」的規則。 第一,不知為何,人多便是不莊嚴,人多便是胡鬧。按此邏輯,人少便莊嚴,那麼董先生○二年連任特首時,只有一人、就是他老人家自己出選,應當是人類有史而來最莊嚴的選舉,一點也不胡鬧了。 梁家傑參選時也知會輸 第二,有人認為,很多人參選都明知會輸,只為宣傳自己博出位,根本不尊重選舉,給予同等辯論時間等同浪費。按這個論調,當日梁家傑根本不應獲得參選機會。因為他早已明言自己必輸,參選只為迫曾蔭權使出真功夫,也為了更多宣揚民主普選的理念。請看這些講法,其實和甲乙丙丁說自己參選只為宣傳,有何分別?我難道不能寄望他們,可以迫令兩太使出真功夫,不要再裝高貴、扮民主嗎?如果梁家傑可以出選,為何其他人便不能?第三,有人說,應該提高提名門檻及按金,杜絕有心人「博大霧」。我們考慮巴士阿叔的個案。他號稱得到六百個簽名,但以其往績,水份甚多,打個五折吧。打完五折,也有三百,即使再打五折,也還有一百五十人,即是說,他理應夠資格進入參選之路。問題是,他無錢,交不起五萬元的按金,結果望門興嘆。傳媒當作笑話來看,這自然和阿叔的背景有關。但如果他不是巴士阿叔,而是一個普通的阿叔呢?他不是陳乙東,而只是陳乙南陳乙西呢?那麼,按金製度,豈非把一個得到基本市民支持的人,掃除在參選門外?我們的社會如果堅信一個人不應因為付不起錢而讀不了書、醫不了病,是否應該接受,一個人因為交不起按金而被變相剝奪了參選權?說實話,交得起保證金,和保證參選人具有一定質素,是沒有關係的。我們只是潛藏假設:連錢都籌不到,怎選啊?請問,籌錢能力和議政能力有甚麼關係?所以,再試圖提高按金的做法,實在有違公平參與的原則。提升提名人數的門檻,那倒要看看英國的例子。只要十名當區選民提名即可報名。人家只是十名,我們已經是一百名,還要再提高?對社會有何好處? 寧多配角都要自由競跑 有人說,最後要更改的是傳媒公平報道原則,不應一視同仁,應該倣傚外國,按某些原則,挑選主要或有潛力的候選人亮相即可。這是一個較複雜的問題,我要問的是,傳媒以何準則決定,市民應該接收那位候選人的政見呢?這個選擇的權利,我們應該全部交給傳媒幫我決定嗎?當傳媒紛紛追逐最高曝光最有話題的人物時,其實並無保證,他們也是最有利於公眾的人物啊。所以,表面上這是較為可行的做法,但也有負面影響。依我看來,兩害取其輕,我寧可有很多所謂配角出來自由競跑,也總比大家看著一小撮精英角逐,自己只能吶喊「大丈夫應當如此」,卻不能付諸「彼可取而代之」的行動。曾志豪傳媒工作者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06005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5 ---------- |
成報 A03 | 港聞 |
2007-11-03 |
重提舊事 倡推銷23條先用白紙草案 陳太曾建議撤換葉太 【記者馮志諾報道】參加立法會港島補選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表示,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於2003年推銷《基本法》23條期間,手法不理想,她曾向當時一位港府高官建議撤換葉太,由其他人取而代之,並建議先用「白紙草案」方式諮詢市民。葉太回應稱,她並不獲悉陳太的建議,至於陳太在此時重提舊事是否涉及選舉策略,葉太謂由選民判斷。 陳方安生昨日接受香港電台英語節目訪問,被問及她近年高呼要爭取民主,卻未有參加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陳太回應時說,當年自己已辭職兩年,但仍有參與爭取民主的幕後工作。她當時曾約見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建議就《基本法》23條立法推出白紙條例草案,令市民明白這條富爭議性的法例,及政府背後的理念,但政府最後沒有這樣做。資料顯示,政府政策局一般會在有關的條例牽涉複雜的技術問題,或當政策局尚未能在以草案擬稿形式收集意見前作出立法建議,才會以「白紙條例草案」作公眾諮詢。 陳太續稱,有一次她致電港府一位極高層的官員,指出葉太推銷《基本法》23條的手法,是完全不理想(totally counter productive),要求政府撤換葉太,並由其他人取而代之。她認為,最終23條立法激起50萬人遊行,是當時特區政府未有確切瞭解市民的基本需要,及過分依賴民建聯及自由黨的支持有關。 葉太指對手玩選舉策略 葉劉淑儀回應稱,對陳太當年曾提出撤換自己的要求毫不知情,即使當時有此需要,亦應由其當時的上司提出;但她當年亦有聽過有關白紙草案的訴求,當時沒有採納是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決定,非她個人決定。至於為何陳太此時再提及當年往事,葉太稱此策略是否與選舉有關,由選民判斷,她不會作出評論。 至於陳太所指的「極高層官員」,是否當時為政務司司長的行政長官曾蔭權,本報致電特首辦求證,發言人對陳太言論不予置評。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290008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6 ---------- |
成報 A03 | 港聞 |
2007-11-03 |
李慨俠破產令在身 參選資格撤銷 【記者馮志諾報道】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共有九人參加,當中八人已被選舉事務處確認參選資格,然而最後一位參選人遊艇教練李慨俠,因有破產令在身,及有效提名不足,被選舉事務處撤銷參選資格,李慨俠已到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有效提名候選人八名 選舉主任已確定有效提名的候選人,包括葉劉淑儀、李永健、陳方安生、蔣志偉、柳玉成、蕭思江、凌尉雲及何來(見表)。不獲批准參選的李慨俠表示,他收到選舉事務處通知,他的部分提名人簽名有問題,以致提名人數不足,及有破產令在身,故不接受他參選。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認為,事件不會影響立法會的選舉日期及結果,因為就算法庭裁定選舉主任的決定不當,但有資格參選同當選,並無直接關連,難以推翻結果。 李慨俠已提出司法覆核 選舉事務處發言人回應本報稱,選舉指引已詳細列明候選人的參選資格,因此對個別參選人的參選資格不予置評,至於個別候選人入稟申請司法覆核,會否影響選舉的進行,就要視乎法庭裁決後再決定。 |
|
文章編號: 200711030290009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7 ---------- |
信報財經新聞 P05 | 政情.房產 |
2007-11-03 |
陳太03年致電曾蔭權促撤換葉劉 距離十二月二日投票日剛好一個月,被視為民主與非民主之戰的立法會港島區補選,選情愈趨激烈。候選人之一、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左圖】昨天透露,二〇〇三年七一遊行前夕,她曾致電給一個高級政府官員,指出葉劉淑儀推銷二十三條的方式效果非常不理想,建議撤換葉劉。 本報獲悉,陳太當時聽到葉劉引用「希特拉」的比喻後,擔心觸發民憤,於是隨即致電她口中的「高官」,即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右圖】,並聯絡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促請他以白紙草案方式諮詢民意,但均未獲回應。 政府二〇〇三年就二十三條立法,當時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是推銷方案的主將之一,陳方安生昨天接受電台訪問,被問及二〇〇三年七一遊行為何不見她蹤影時表示,當年中央政策組預計遊行人數只有五萬,但她看到群情洶湧,預計將有更多市民走上街頭遊行,於是她在背後接觸政府,並致電政府一個高級官員,希望做到一點工作。 批評葉劉推銷23條手法 她說,「我打電話給一個高級的政府官員,我向他提議,葉劉淑儀推銷二十三條的方式,效果非常不理想,如果不能說服她改變推銷方式,她應該被撤換及找其他人推銷。」 接近政府消息人士向本報證實,當時觸動陳太的神經是葉劉引用「希特拉」比喻,陳太擔心最終會釀成民怨,於是親自致電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希望有人說服葉劉改變推銷方式,否則便應撤換葉劉及找其他人推銷。本報查證,陳太也有致電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要求他以白紙草案推出二十三條立法的諮詢,諮詢期三個月,令市民清楚知道條例背後的理念。但董建華當時擔心事件一再延長,會影響稍後舉行的區議會選情,希望匆匆了事,因此沒有推出白紙草案。 葉劉:應由選民判斷 陳方安生競選辦發言人表示,陳方安生只是回應主持人提問,將當年她為市民所做的事實述說出來,事前也沒有計劃要說什麼或不說什麼。 葉劉淑儀回應表示,她不知道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曾致電一名高官,要求將她撤換。但她認為,即使陳方安生認為她有被撤職的需要,最終都應由她當時的上司決定,而她也會尊重上司的決定。 對於陳方安生要求以白紙草案方式推出二十三條立法的諮詢,葉劉淑儀表示,曾聽過有關訴求,但當年決定不採用白紙草案作為諮詢方法,並非她個人的決定,而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 至於為何對手選擇在這個時候再提及當年的事,葉劉淑儀表示,這是一個怎樣的策略,應由選民判斷,她不會作出評論。 學者指目的打人格戰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陳太重提二十三條,是想喚起市民對二十三條的回憶,突顯自己的做事手法和葉劉的分別,從而達致打人格戰的目標。他強調,能否達致目標,還看葉劉是否被激化起來反擊。 至於陳太以退休高官身份建議撤換葉劉的做法是否不當,馬嶽說,陳太可以直接聯絡前特首董建華,表達當時社會的主流意見,屬於評論,相信一般市民不會覺得有太大問題。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陳太的言論明顯是經過策劃,以無意披露的方式有意地重提二十三條。但他認為,陳太以退休官員的身份,發表撤換葉劉是不合適的做法,有違「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予人指指點點的感覺,可能引起公務員反感和不安,但同時也可以激起部分對民主有要求、對葉劉有顧忌的中產或專業人士。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陳太一改當初的模糊策略,集中打政治牌,以政治議題區分與葉劉的不同,是她心知打民生牌難有突出,但她提出撤換葉劉的做法會帶來副作用,容易令中間選民反感■ |
|
文章編號: 200711033910102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8 ---------- |
信報財經新聞 P06 | 中港評論 | 香港脈搏 | By 余錦賢 |
2007-11-03 |
陳太主動出擊攻葉劉 港島區補選已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陳方安生昨天突然爆料,說自己在落任之後,仍然致電「一名政府高官」(應為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指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推銷二十三條的方式不能收效,需要撤換,果然一派女皇本色! 如此爆料,對選情會有什麼影響?筆者不是專家,自然無從置喙,但要以爆料並指明要求撤換在朝高官,言論非常富針對性,目的在喚起選民的回憶,把葉劉淑儀和二十三條連在一起,而陳太則為民請命,即使不在其位,仍然「犯難直諫」。要用到這等招數,必有原因,其中之一,應是陳太對選舉情況似乎不太有信心,必須加重火力,把矛頭指向葉劉。在陳太的參選誓師大會上,公民黨人已透露對選情擔心,因為葉劉淑儀的走勢漸漸向上,選舉工程必需打醒十二分精神。 陳太公佈政綱當天下午召集了一次編輯吹風會,介紹其政綱內容,當時所見,陳太似乎心煩氣躁,很多時不待編輯們把話說完,就馬上打岔回應,似辯論多於吹風交流,令現場氣氛也有點緊張。 其實,任何在台上的高官都會被人「篤背脊」,輕則批評幾句,重則就像葉劉一樣,被人要求罷官,但這些外來的壓力通常都不會奏效,因為在朝高官都有最高層撐腰。 以陳方安生自己的經歷,她在回歸前當布政司,受命於彭定康與北京硬碰,當時要求英方撤換陳太的暗箭,難道還會少嗎?但陳方安生不倒,因為彭定康在背後力撐,其中詳情,可以參考《香港末代總督》一書(此書透露了不少香港政壇內幕,對瞭解當前政局甚有幫助,令筆者不得不一再推介);書中透露,陳方安生在九六年期間對臨時立法會的立場出現軟化,她在訪美途中,彭定康特別傳了一份緊急信件給她,要求她把演講稿修改至符合港英政府政策……。在台前的高官立場,不過是執行最高當局的路線而已。 |
|
文章編號: 200711033910113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19 ---------- |
明報即時新聞 港聞 |
2007-11-03 |
柳玉成:爭取明年立會普選(13:45) 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柳玉成公佈參選政綱,他說,會爭取明年立法會普說,又會改善貧富懸殊。柳玉成說,他會爭取真民主,於明年落實立法會普選,並會與中央保持溝通。柳玉成又提出,會改善貧富懸殊,設立養老金及失業援助,又指強積金在股市下跌時會有損失,建議廢除。 |
|
文章編號: 200711039703544 |
本內容之版權由相關傳媒機構 / 版權持有人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內容。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內容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
---------- 20 ---------- |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 (852) 2948 3888 電郵速遞: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wisers.com
慧科訊業有限公司(2008)。版權所有,翻印必究。